中国医籍考

     著书立意乃赠花于人之举,然万卷书亦由人力而为,非尽善尽美处还盼见谅 !

                     —— 华辀远岑

1 2 3 4✔ 5 6 7 8

卷三十一

  方论(九)

  〔许氏(知可)注解伤寒百证歌〕书录解题三卷 存洪迈曰。许叔微。字知可。真州人。家素贫。梦人告之曰。汝欲登科。须积阴德。许度力不足。惟从事于医。

  乃可。遂留意方书。久之所活不可胜计。复梦前人持一诗来赠之。其词曰。药有阴功。陈楼间处。堂上呼卢。喝六作五。既觉。姑记之于牍。绍兴壬子。第六人登科。用升甲恩数第五。得职官。其上陈祖言。其下楼材也。梦已先定矣。呼胪。谓胪传之义耳。(夷坚乙志)

  陈振孙曰。伤寒歌三卷。许叔微撰。凡百篇。皆本仲景法。又有治法八十一篇。及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翼伤寒论三卷。辨类五卷。皆未见。

  钱曾曰。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五卷。翰林学士白沙许叔微知可述。述者。推明仲景之意。而申言之也。(读书敏求记)

  汪琥曰。伤寒百证歌。许学士述。书凡五卷。其自序云。论伤寒而不读仲景书。犹为儒而不知有孔子六经也。

  于是取仲景方论。编成歌诀一百证。以便后学之记习。其中间或有仲景无方者。辄取千金等方以编入。其第三十证。则以食积虚烦寒痰香港脚似伤寒者。采朱肱孙尚之说以补入。又第五十一证发斑歌云。温毒热病。两者皆至发斑。

  其注中。复采巢氏病源论以补入。此皆有裨于仲景者也。

  〔徐氏(彬)注许氏伤寒百证歌〕未见徐彬曰。古来伤寒之圣。唯张仲景。其能推尊仲景而发明者。唯许叔微为最。自陶节庵之书出。而药味胡乱。

  尽失张许之意。春初已注叔微伤寒百证歌。即欲付梓。使学人无临证之惑云。

  〔许氏(叔微)发微论〕二卷 存汪琥曰。伤寒发微论。宋翰林学士白沙许叔微知可述。书分上下二卷。共论二十二篇。其首论伤寒七十二证候。次论桂枝汤用赤白芍药。三论伤寒慎用丸子药。六论伤寒以真气为主。十论桂枝肉桂。十五论动脉阴阳不同。

  此皆发明仲景微奥之旨。书名发微。称其实矣。

  〔伤寒治法八十一篇〕佚〔翼伤寒论〕二卷 佚〔辨类〕五卷 佚〔李氏(柽)伤寒要旨〕宋志一卷(书录解题作二卷)佚陈振孙曰。伤寒要旨二卷。李柽撰。列方于前。而类证于后。皆不外仲景。

  〔汤氏(尹才)伤寒解惑论〕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自序曰。解惑论之作。非务新奇。而沽世誉也。一本于仲景之正经。且仲景之书。昔人以金匮名之。其贵重如此。无求子谓孙思邈未能详仲景之用心。夫如是。岂庸人粗工。能究其仿佛哉。愚因三余。将伤寒或两证相近。而用药不同者。或汗下失度。而辨证不明者。冷厥热厥之异宜。阳毒阴毒之异候。其间错综互见。未易概举。

  辄修举而别白之。庶几洞晓。亦足以见解惑之深意矣。时干道癸巳中秋日。龙溪隐士汤尹才谨序。

  按是书。附刊于钱氏百问首卷。末有淳熙壬寅韩玉跋。医藏目录。误为玉所着。

  〔郭氏(雍)伤寒补亡论〕二十卷 未见宋史本传曰。郭雍。字子和。其先洛阳人。父忠孝。官至太中大夫。师事程颐。着易说。号兼山先生。雍传其父学。通世务。隐居峡州。游浪长杨山谷间。号白云先生。干道中。以峡守任清臣湖北帅张孝祥荐于朝。旌召不起。赐号冲晦处士。孝宗稔知其贤。每对辅臣称道之。命所在列郡。岁时致礼存问。更封颐正先生。令部使者。

  遣官就问。雍所欲言。备录缴进。于是雍年八十有三矣。淳熙初。学人裒集程颢程颐张载游酢杨时及忠孝雍凡七家。为大易粹言行世。淳熙十四年卒。

  朱子郭冲晦医书跋曰。绍熙甲寅夏。予赴长沙。道过新喻。谒见故焕章阁学士谢公昌国于其家。公为留饮。

  语及长阳冲晦郭公先生言行甚悉。因出医书历书数帙曰。此先生所着也。予于二家之学。皆所未习。不能有以测其说之浅深。则请以归。将以暇日熟读而精求之。而公私倥偬。水陆奔驰。终岁不得休。复未暇也。明年夏大病几死。适会故人子王汉伯纪。自金华来访。而亲友方士繇伯谟亦自藉溪来。同视予疾,数日间乃若粗有生意。间及谢公所授长阳医书。二君亟请观焉。乃出以视。则皆惊喜曰。此奇书也。盖其说虽若一出古经。而无所益损。

  然古经之深浅浩博难寻。而此书分别部居易见也。安得广其流布。使世之举为方者。家藏而人诵之。以知古昔圣贤医道之源委。而不病其难耶。予念蔡忠惠公之守长乐。疾巫觋主病。蛊毒杀人之奸。既禁绝之。而又择民之聪明者。教以医药,使治疾病。此仁人之心也。

  今闽帅詹卿元善实补蔡公之处。而政以慈惠为先。试以语之。傥有意耶。亟以扣之。而元善报曰敬诺。乃属二君。

  雠正刊补。而书其本末如此以寄之。抑予谓古人之于脉。其察之固非一道。然今世通行。唯寸关尺之法为最要。

  且其说具于难经之首编。则亦非下俚俗说也。故郭公此书。备载其语。而并用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释之。夫难经则至矣。至于德用之法。则予窃急诊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长短。以是相求。或未得为定论也。盖尝细考经之所以分寸尺者。皆自关而前隙。以距乎鱼际尺泽。是则所谓关者。必有一定之处。亦若鱼际尺泽之可以外见而先识也。然今诸书无的然之论。唯千金以为寸口之处。其骨自高。而关尺皆由是而却取焉。则其言之先后。位之进退。若与经文不合。独俗间所传脉诀。五七言韵语者。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明甚。乃能直指高骨为关。而分其前后。以为寸尺阴阳之位。似独难经本指。然世之高医。以其赝也。遂委弃而羞言之。予非精于道者。不能有以正也。姑附见其说于此。以俟明者而折中焉。庆元元年乙卯岁五月丙午。鸿庆外史新安朱熹书。(文集)

  赵 曰 河南处士郭公子和。尝于其修己治经之余。取张氏书。精意研覃。补其阙略。子朱子为叙。以表章之。沙随程公可久亦有论著。今传者罕矣。(新安文献志赵秉山医说)

  汪琥曰。伤寒补亡论。河南郭雍撰次。书凡二十卷。其第一卷。设为问答。以伤寒名列居前。附以叙论治法。

  及刺热等法。其第二第三卷。乃辨脉平脉法。第四卷。自叙六经统论。继之以太阳六经证治。至五六七卷。皆系仲景原论。其间有论而无方者。既补以庞安时常器之两家之说。郭氏后为之校补于后。第八卷至十二卷。则叙汗吐下温灸刺。及用水用火之法。第十三至十五卷。则叙两感阴阳易。及病后劳复等二十余。其第十六卷。系阙文。第十七十八卷。

  则叙痉湿 等九证。及似伤寒诸证。其第十九二十卷。则叙妇人小儿伤寒。并痘疹诸证。是皆郭氏采素难千金外台活人等方论。以补仲景之阙略。治伤寒者。不可以不知也。琥按郭雍字白云。不知何代人。考古今医统书目。

  元人徐止善曾作是书。今其书不传。想郭氏必后于徐。而重为撰次者也。

  按汪琥以郭子和。为元以后人。失考其书所载常器之考医垒元戎。引王朝奉论。又记其语。盖朝奉即宣和中名医。贶字子亨。撰指迷方者。外科精要。载史源痈疽灸法论序曰。甲戌年。自太学归省。国医常颖士器之适在府下。求为母子一诊云。源者孝宗时右相浩弟。所谓甲戌。当是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也。据此。常器之生于北宋。

  而南渡之后。犹健在焉。郭有得其指授。仍多用其说者也。

  〔何氏(滋)伤寒辨疑〕读书敏求记一卷 未见钱曾曰。何滋于干道年间。为保安大夫。诊御脉。兼应奉皇太子宫。撮略仲景书。凡病证之疑似。阴阳之差殊。共三十种。悉为辨之。使人释然无疑矣。

  〔伤寒奥论〕佚许补之序曰。尝谓人生天地间。感寒暑不正之气。皆足以伤生。然杂病治疗。迟速犹可。独伤寒传变不一。

  失之毫厘。死生系焉。可不哀哉。医者苟不详审。诚有学医废人之诮矣。予久欲求访良医。拯救世人夭枉。而苦未之见。昨留京。闻保安何大夫博采群书。于杂病罔不奏效。诚为当今医国手。然伤寒一出由切。今春会于临川道旅。扣其延医之法。渠云不患病之难治。但患不识其证耳。乃撮群书。撰伤寒辨疑以授予。其心盖欲使世之医者。释然无疑耳。继又授予以仲景家藏伤寒奥论。及叔和脉赋各一编。予读之手不释卷者三日。是书诚足以发伤寒之秘奥。为万世脉经之要旨。医者苟得是书而留意焉。则治病之际。有所主而不惑。受病之人。有所恃而不恐。俾天下之人。同跻寿域。

  仲景之心。视孙思邈华佗。不啻过矣。予不敢秘。敬锓诸梓。以广其传。因信笔而为之序。淳熙三年冬十月。襄陵许补之书。(是序附刊于伤寒类证便览)

  〔李氏(子建)伤寒十劝〕一卷 存跋曰。予每念父祖但死于伤寒。乃取仲景所着。深绎熟玩。八年之后。始大通悟阴阳经络。病证药性。俱了然于胸中。缘比年江淮之民。冒寒避寇。得此疾者颇众。遂根据仲景法。随证而施之药。所活不啻数百人。仍知伤寒本无恶证。皆是妄投药剂所致。因追悼父祖之命。皆为庸医所杀。而又叹人无间于贫富贵贱。于此不能自晓。

  则轻付一命于庸工之手也。今辄摭其流俗多误。有害于命者。略闻其说。目曰伤寒十劝。其言不欲成文。冀人易晓。而以为深戒云。

  陈自明曰。今有李子立作伤寒十劝。虽未能尽圣人之万一。其中多有可取。亦不出活人之书。(管见良方)

  经验良方曰。伤寒与他证不同。投药一差。生死立判。李子建伤寒十劝。不可不知。人家有病。招医未至。

  或无医者。若加此十劝。则不致有误。所益非轻。

  按张会卿景岳全书。论十劝之害。其言有理。可以参研焉。

  〔程氏(迥)医经正本书〕书录解题一卷 佚陈振孙曰。知进贤县沙随程迥可久撰。专论伤寒无传染。以救薄俗骨肉相弃绝之蔽。

  〔平氏(尧卿)伤寒证类要略〕宋志二卷 未见汪琥曰。此书二卷。不过就仲景六经证。略取其要。而类集者也。别无发明。

  〔伤寒玉鉴新书〕宋志一卷(书录解题作二卷)佚陈振孙曰。伤寒证类要略二卷。玉鉴新书二卷。汴人平尧卿撰。专为伤寒而作。皆伸景之旧也。亦别未有发明。

  〔屠氏(鹏)四时治要〕读书后志一卷 佚赵希弁曰。上永嘉屠鹏字时举所着。得文端公溪为之序。陈振孙曰。专为时疾疟痢吐泻伤寒之类。杂病不与。

  〔陈氏(孔硕)伤寒泻痢方〕书录解题一卷 佚陈振孙曰。直龙图阁长乐陈孔硕肤仲撰。

  〔吴氏(敏修)伤寒辨疑论〕佚许衡序曰。先朝国医吴敏修着伤寒辨疑论。实得仲景伤寒之要。先生犹子璋辞后独有其书。顷尝幸得而详读之。概见先生医学之妙。尝谓医方有仲景。犹儒者有六经也。必有见于此。然后可与议医。然其文古。其义隐。

  学人读之。茫然不可涯 。今是书辨析疑似。类括药证。至发先贤之未发。恬后人之未悟。虽愚之不敏。一读且有开益。彼专门业医者。得是说而推之。所谓茫乎不可涯 者。当了然矣。目曰辨疑。夫岂徒云。己未冬十月戊戌。河内许衡序。

  〔刘氏(开)伤寒直格〕国史经籍志五卷 佚〔成氏(无己)伤寒论〕宋志一卷 佚按成氏注解伤寒论。及明理论之外。未闻别有所撰述。意是当指明理论第四卷论方者。张孝忠跋称论方一卷。

  岂据以致误者欤。然则论下。当脱一方字。

  〔李氏(庆嗣)伤寒纂类〕续文献通考四卷 佚〔伤寒类〕(金史本传作伤寒论)续文献通考三卷 佚

卷三十二

  方论(十)

  〔刘氏(完素)伤寒直格〕三卷 存翟氏序曰。习医要用直格。乃河间高尚先生刘守真所述也。守真深明素问造化阴阳之理。比尝语予曰。伤寒谓之大病者。死生在六七日之间。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古今亦通谓之伤寒。热病前三日。太阳阳明少阳受之。热壮于表。汗之则愈。后三日太阴少阴厥阴受之。热传于里。下之则痊。六经传受。自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之病。古圣训阴阳为表里。惟仲景深得其旨。厥后朱肱奉议作活人书。尚失仲景本意。将阴阳字释作寒热。此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中间误罹横夭者。盖不少焉。不可不知也。予语守真曰。先生之论如此。

  何不辟此说。以暴耀当世。以革医流之弊。反忍而无言。何邪。守真曰。世之所集各异。人情喜温而恶寒。恐论者不详。反生疑谤。又曰。欲编书十卷。尚未能就。故弗克耳。今太原书坊刘生锓梓。以广其传。深有益于世。

  如宵行冥冥。迷不知径。忽遇明灯巨火。正路昭然。若有执迷。而不知信行者。固不足言。而聪明博雅君子。能于此者。原始反终。研精覃思。则其所得。又何待予之喋喋也。

  马宗素曰。守真刘先生注伤寒六经传受直格一部。计一万七千零九字。(伤寒医鉴)

  钱曾曰。仲景伤寒书。金河间刘守真深究其旨。着为直格。便于习医者要用。临川葛雍仲穆校刊之。附以刘洪伤寒心要为后集。马宗素伤寒医鉴为续集。张子和心镜为别集。于是河间之书。粲然可观矣。

  汪琥曰。伤寒直格。金河间刘完素撰。书凡三卷。其上卷则以十干十二支。分发脏腑。又四类九气五邪。运气有余不足。为病。及论七表八里等脉,此医书之统论。与伤寒不相涉者也。其中卷。则论伤寒六经。表里主疗之法。下卷则自仲景麻黄桂枝汤外。复载益元散。凉膈散。桂苓甘露饮。共三十四方。推其意。以仲景论寒热二证不分。其方又过于辛热。是书之作。实为大变仲景之法者也。

  四库全书提要曰。伤寒直方格三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旧本皆题金刘完素撰。伤寒直格方。大旨出入于原病式。而于伤寒证治。议论较详。前序一篇。不知何人所撰。马宗素伤寒医鉴。引平城翟公宵行遇灯之语。

  与此序正相合。殆即翟公所撰欤。医鉴又云。完素着六经传变直格一部。计一万七千零九字。又于宣明论中。集紧切药方六十道。分六门。亦名直格。此书有方有论。不分门类。不能确定原为何种。卷首又题为临川葛雍编。

  盖经后人窜乱。未必完素之旧矣。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上卷分别表里。辨其缓急。下卷则载所用之方。其中传染一条。称双解散。益元散。皆为神方。二方即完素所制。不应自誉至此。考原病式序。称集伤寒杂病脉证方论之方。目曰医方精要宣明论。今检宣明论中。已有伤寒二卷。则完素治伤寒法。已在宣明论中。不别为书。二书恐出于根据托。然流传已久。姑存之以备参考云。

  按刘守真伤寒治法。据马宗素及翟公语。宣明论外。似别有一书。则此书未全出于根据托。若伤寒标本。味其旨趣。觉非完素所撰。葛雍字仲穆。号华盖山樵。临川人。以镏洪心要。马宗素医鉴。常德心镜。校刊于直格卷后。医统正脉。辑入其书。特于直格一书。题临川葛雍编。提要仍以为是书经后人改窜。抑失考耳。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 存汪琥曰。此亦刘守真编集也。书凡二卷。其上卷。则以伤风伤寒中暑中湿四证为始。至劳复食复。共四十六条。其下卷。则集麻桂等五十二汤。又无忧丸等。治食积虫积。及外科之方。至其治两感证。则用大小柴胡汤。

  凉膈五苓天水通圣双解等散。热势甚可下者。用三一承气汤。或解毒合承气汤。其言实超出乎朱奉议之上。然亦大变仲景之法者也。

  〔马氏(宗素)伤寒医鉴〕一卷 存汪琥曰。平阳马宗素撰。书止一卷。首论脉证六经传受。汗下等法。终以小儿疮疹。共十一条。每条之中。

  皆引活人书于前。继则引守真氏之语。以辩其非。末又正以素问之文。其旨大部以伤寒为热病。无所谓寒证者。

  是深合素问热论中之义也。

  四库全书提要曰。伤寒医鉴一卷。元马宗素撰。宗素始末未详。是书载河间六书中。皆采刘完素之说。以驳朱肱南阳活人书。故每条之论。皆先朱后刘。大旨皆以热病为伤寒。而喜寒凉忌温热。然活人书。往往用麻桂于夏月发泄之时。所以贻祸。若冬月真正伤寒。则非此不足以散阴邪。岂可专主于凉泄。未免矫枉过直。各执一偏之见矣。

  按医学源流。引历代名医图曰。金有何公务侯德和马宗素杨从政袁景安。而是书又载正治反治之法,曰闻诸守真之言。则宗素亦金人。

  当得亲炙于守真之门者。提要为元人。误矣。

  〔镏氏(洪)伤寒心要〕一卷 存汪琥曰。伤寒心要。都梁镏洪编。书止一卷。其论伤寒。大率以热病为主。其用方药。第一。则双解散。

  第二。则用小柴胡凉膈天水合服。第三。凉膈合小柴胡。第四。大柴胡合黄连解毒汤。第五。大柴胡合三乙承气汤。共三十方。皆复方也。卷末。则添加病后四方。及心要余论。此得河间之一偏。其用药混淆。不足法也。

  四库全书提要曰。伤寒心要一卷。旧本题都梁镏洪编。洪始末未详。大旨敷演刘完素之说。所列方凡十八。

  又有病后四方。与常德伤寒心镜。皆后人裒辑。附入河间六书之末者。然掇拾残剩。无所发明。

  按镏洪号瑞泉野叟。其始末未详。亦似为金人。仍附于此。

  〔常氏(德)伤寒心镜〕一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伤寒心镜一卷。一名张子和心镜别集。旧本题镇阳常德编。德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时代。考李濂医史。张从正传后附记曰。儒门事亲十四卷。盖子和草创之。麻知几润色之。常仲明又摭其遗。为治法心要。子和即从正之字。知几为麻革之字。仲明字义。与德字相符。常仲明者。其即德欤。若然。则金兴定中人也。书凡七篇。首论河间双解散。及子和增减之法。余亦皆二家之绪论。

  汪琥曰。伤寒心镜别集。镇阳常德编。其书止论七条。首论伤寒双解散。及子和增法。次论发表。论攻里。

  论攻里发表。论 衣撮空。论传足经不传手经。论亢则害承乃制。其言虽非阐扬仲景之旨。亦深通河间之书者也。

  琥按着书者。大都系元末时人也。

  按熊氏种德堂本。题曰张子和心镜。门人镇阳常惠仲明编。又李濂医史曰。张戴人兴定中召补太医。居无何辞去。盖非其好也。于是退而与麻知几常仲明辈。日游HT 水之上云又子和有治常仲明子患风痰药案。见于十形三疗。是可以征提要说矣。临川葛雍尝以此书。附刊于河间直格后。曰别集。非其原目也。

  〔张氏(璧)伤寒保命集〕(医学源流。作保命伤寒论。济生拔萃。作保命集论类要。)二卷 未见汪琥曰。伤寒保命集。金张元素之子张璧撰。书凡二卷。其上卷。先辩三部九候之脉。又辩伤寒温病。及刺结胸痞气头痛腹痛等法。有如辩桂枝汤几证方几道。辩麻黄葛根汤几证方几道。又其次曰。大小青龙汤证。曰大小柴胡汤证。曰三承气汤证。曰大小陷胸汤证。曰泻心汤抵当汤栀子豉汤等证。凡仲景六经篇证。皆参以己意。

  阐扬发明。而继以痉湿 霍乱等证。其下卷。则论瘥后劳复水渴阴阳厥发黄结胸等证。其后则续以妇人伤寒胎产杂证。又小儿伤寒中风 疮等证。是皆发仲景未发之义。而深探伤寒之奥旨者也。

  按此书。收在济生拔萃中。其经删略未可知。

  〔叔和百问〕佚熊均曰。张璧。号云岐子。洁古之子也。着医学新说。保命伤寒论。叔和百问。已刊附药注脉诀内。

  〔李氏(杲)伤寒会要〕佚元好问序曰。往予在京师。闻镇人李杲明之有国医之目。而未之识也。壬辰之兵。明之与予同出汴梁。于聊城。于东平。与之游者。六年于今。然后得其所以为国医者为详。盖明之世以资雄乡里。诸父读书嘉宾客。所居竹里。名士日造其门。明之幼岁好医药。时易州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明之捐千金从之学。不数年尽传其业。家既富浓。无事于技。操有余以自重。人不敢以医名之。大夫士或病其资高謇。少所降屈。非危急之疾。有不得已焉者。则亦未始谒之也。大概其学。于伤寒痈疽眼目病为尤长。

  伤寒则着会要三十余万言。其说曰。伤寒家。有经禁时禁病禁。此三禁者。学医者人知之。然亦所以用之。为何如耳。会要推明仲景朱奉议张元素以来备矣。见证得药。见药识证。以类相从。指掌皆在仓猝之际。虽使粗工用之。荡然如载司南以适四方。而无问津之惑。其用心博矣。于他病也。以古方为胶柱。本乎七方十剂之说。所取之药。特以意增损之。一剂之出。愈于托密友而后孝子。他人盖不能也。北京人王善甫为京兆酒宦。病小便不利。

  目睛凸出。腹胀如鼓。膝以上坚硬欲裂。饮食且不下。甘淡渗泄之药皆不效。明之来。谓众医言疾深矣。非精思不能处。我归而思之。夜参半。忽搅衣而起曰。吾得之矣。内经有之。膀胱者。津液之腑。必气化乃出焉。渠辈已用渗泄之药矣。而病益甚。是气不化也。启玄子云无阳者。阴无以生。无阴者。阳无以化。甘淡渗泄皆阳药。

  独阳无阴。欲化得乎。明日以群阴之剂投。不再服而愈。西台掾萧君瑞二月中。病伤寒发热。医以白虎投之。病者面黑如墨。本证遂不复见。脉沉细。小便不禁。明之初不知用何药也。及诊之曰。此立夏以前。误用白虎之过。

  得无以投白虎耶。白虎大寒。非行经之药。止能寒腑脏。不善用之。则伤寒本病。隐曲于经络之间。或更以大热之药救之。以苦阴耶。则他证必起。非所以救白虎也。有温药之升阳行经者。吾用之。有难者云。白虎大寒。非大热何以救。君之治奈何。明之曰。病隐于经络间。阳大升则经不升。经行而本证见矣。本证又何难焉。果如其言而愈。魏邦彦之夫人。目翳暴生。从下而上。其色绿。肿痛不可忍。明之云。翳从下而上。病从阳明来也。绿非五色之正。殆肺与肾合而为病。乃就画工家。以墨调腻粉。合而成色。谛视之曰。

  与翳色同矣。肺肾为病无疑矣。乃泻肺肾之邪。而以入阳明之药为之使。既效矣。而他日病复作者三。其所从来之经。与翳色各异。乃复以意消息之曰。诸脉皆属于目。脉病则目从之。此必经络不调。经不调。则其目病未已也。问之果然。因如所论而治之。疾遂不作。冯内翰叔献之侄栎年十五六。病伤寒。目赤而烦渴。脉七八至。医欲以承气下之。已煮药。而明之适从外来。冯告之当用承气。明之切脉大骇曰。几杀此儿。内经有言。在脉诸数为热。诸迟为寒,今脉八九至。是热极也。而会要大论云。病有脉从而病反者。何也。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此传而为阴证矣。辄持姜附来。吾当以热因寒用法处药。未就而病者爪甲黑。顿服者八两。汗寻出而愈。

  陕帅郭臣济病偏枯。二指着足。底不能伸。迎明之京师。明之至。以长针刺委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二三升。其色如墨。又且谬剌之。如是者六七。服药三月。病良愈。裴择之夫人。病寒热。月事不至者数年。已喘嗽矣。医者率以蛤蚧桂附之等投之。明之曰。不然。夫病阴为阳所搏。温剂太过。故无益而反害。投以寒血之药。

  则经行矣。已而果然。宣德侯经略之家人。病崩漏。医莫能效。明之切脉。且以纸疏其证。多至四十余种。为药疗之。明日而二十四证减。前后五六日良愈。侯浓谢而去。明之设施。皆此类也。戊戌之夏。予将还太原。其子执中持所谓会要者来。求为序。乃以如上数事冠诸篇。使学人知明之之笔于书。其已试之效。盖如此云。闰月望日。河东元某书于范尊师之正一宫。(文集)

  〔伤寒治法举要〕一卷 未见汪琥曰。伤寒治法举要。元东垣老人李杲撰。书止一卷。首言冷热风劳虚复。续辨惑伤寒论。共举治法之要。

  三十二条。其法。治外感羌活冲和汤。挟内伤补中益气汤。如外感风寒。内伤元气。是内外两感之证。宜用混淆补中汤。即补中益气汤中。加 本羌活防风苍术也。又一法。先以冲和汤发散。后以参 甘草三味补中汤济之。

  其外则有三黄补中汤。归须补中汤。共补中一十二方。又其外则有葛根二圣汤。芎黄汤等七方。此虽发仲景之未发。要其说过于温补。不足取以为法也。琥按东垣撰内外伤辨惑论。恐有内伤之说作伤寒者。复续上论。恐有伤寒之说挟内伤者。故制混淆补中等汤以主之也。

  〔李氏(浩)伤寒钤法〕国史经籍志十卷 佚〔仲景或问〕佚按上见于滕县志。

  〔王氏(好古)阴证略例〕读书敏求记一卷 未见钱曾曰。海藏老人阴证略例一卷。海藏老人王进之尽传东垣李明之之医学。谓伤寒乃人之大疾。而阴证毒为尤惨。覃思数年。掇古人之精要。附以己说。厘为三十余条。有证有药。有论有辨。以成是书。刻之。为前序者麻革信之。乃遗山之好友也。

  按济生拔萃所辑者。非全书也。

  〔仲景详辨〕一卷 佚〔伤寒辨惑论〕佚〔解仲景一集〕佚按上三书。见于医学源流论。

  〔熊氏(景先)伤寒生意〕佚吴澄序曰。生意者崇仁熊君景先所辑医方也。熊氏世以儒科显。而景先之大父业尚书义。专门为进士师。

  从之游者。至自数百里外。景先得其家学。每较艺辄屈辈流。几于贡而不偶。于是大肆其力于医。医亦其世传也。

  然脉理明。治法审。疗病无不愈。进于工巧。盖其所自得多矣。暇日辑家传之方。常用之药。累试而验者。成此书以公其传。夫天地之德曰生。为人立命。而生其生者。儒道也。医药济枉夭。余事焉尔。景先之儒未获施。而医乃有济。所以赞天地生生之意。其功为何如哉。(吴文定公集)

  崇仁县志曰。熊景先,字仲光。北耆人。世业儒医。尝着伤寒生意。吴草庐与程雪楼。皆称其善。

  〔尚氏(从善)伤寒纪玄〕医藏目录十卷 佚〔吴氏(光霁)伤寒一览方〕佚按是书。皇朝正和中僧性全所着万安方。多为引用。或称吴月潭。然其里履未详。医学源流。亦谓虽有板刻以行。未能详其年代出处。考正和元年。即元仁宗皇庆纪元也。然则吴月潭当是金元间人。

  〔程氏(德斋)伤寒钤法〕未见王履曰。元泰定间程德斋又作伤寒钤法。其自序曰。若能精究是书。则知六经传变。三百九十七法。在于指掌矣。又曰。六经二百一十一法。霍乱六法。阴阳易差后劳复六法。 湿 九法。不可汗二十六法。宜汗四十一法。不可吐五法。不可下五法。可汗五法。可吐五法。余亦以其说通计之。却止得三百一十八法。于三百九十七法中。尚欠七十八法。观其序文。乃如彼考。其所计乃如此。则知其犹未能灼然。以得其实数。而无疑也。故下文细数中。止重叙六经霍乱 湿 阴阳易差后劳复诸法而已。彼可汗不可汗等诸法。再不重叙也。近批点伤寒论者。何不考其非。

  乃一宗其所钤字号,而不敢少易乎。(溯洄集)

  万全曰。伤寒钤法。好事者为之也。后世信之。误人多矣。予初喜其书。取而读之。亦未觉其谬也。及研精乎轩岐之旨。 绎乎仲景之书。始知其谬。盖天以六气为节。地以五行为制。以之纪年。则三十年为一周。则观其胜负之变。以之步时。则六气为一周。其分其主客之令。其所论者。皆风寒暑湿燥火之气。雨 寒暑之变。昆虫草木之化。病机色脉之应。非为伤寒立说也。今为钤法者。以病日为司天。以人命求病原。则一人之身。平日只有二经之病。何其缪也。乃计日以传经。归号以主治。则尤缪之甚也。惟汗瘥棺墓之说。庶几近理。病之瘥甚。

  多有不中。其三百九十七法。一百十三方之数。又岂能数伤寒之变哉,(保命歌括)

  徐春甫曰。伤寒钤法。马宗素程德斋撰。按日时受病为治法。与仲景不同。实非至理。用之者。不徒无益。

  反而加害也。姑存其名。以备顾问耳。(古今医统)

  〔杜氏(本)伤寒金镜录〕一卷 存自序曰。凡伤寒热病传经之邪。比杂病不同。必辨其脉证舌。表里汗下之。庶有不误。况脉者血之府也。

  属阴。当其得病之初。正气相搏。若真气未衰。脉必滑数而有力。病久数甚。气衰。脉必微细而无力。方数甚也。

  但能养阴退阳。此识脉之要也。或初病。即恶寒发热。后必有渴水燥热之证。或逆厥而利。此热证传经之邪也。

  若始终皆热证。惟热而不恶寒。故伤寒为病。初则头痛。必无发热恶寒渴水之证。一病便有热厥泄利。或但恶寒。而无发热。此寒证也。此识证之妙也。如舌本者。乃心之窍。于舌心属火。主热。象离明。人得病初在表。则舌自红。而无白苔等色。表邪入于半表半里之间。其舌色变为白苔。而滑见矣。切不可不明表证。故邪得于里未罢。则舌必见黄苔。

  乃邪已入于胃。急宜下之。苔黄自去。而疾安矣。至此医之不根据次序。误用伤丸。失于迟下。其苔必黑。变证蜂起。此为难治。若见舌苔如漆黑之光者。十无一生。此心火自炎。与邪热二火相乘。热极则有兼化水象。故色从黑。而应水化也。若乃脏腑皆受邪毒日深。为证必作热证。虽宜下之乃去胃中之热。否则其热散入络脏之中。鲜有不死者。譬如火之自炎。初则红。过则薪为黑色炭矣。此亢则害承乃制。今以十二舌明着。犹恐未尽诸证。复作二十四图并方治列于下。则区区推源寻流。实可决生死之妙也。时至正元年一阳月上浣日。

  郑元 曰。江右杜君讳本字原父。号清碧先生。苦志于学经史。多手写成集。沉默寡言笑。尝一再游京师。

  王公贵人。多乐与之交。已而武夷詹君景仁由三公掾。授浙东宪府照磨。延先生南入武夷。且买屋置田。为久远计。已而朝廷修三史。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举一处士。君以南人处士。征授翰林待制。奉训大夫。出至钱唐。

  以病归。其殁于至正十年秋八月。道远不能予。令人感念云。(遂昌杂录)

  薛己序曰。夫人之受病。伤寒为甚。伤寒之治。仲景为详。人皆知之。而未必能行之者。岂非以其治浩繁。

  有难卒贯者乎。旧有敖氏金镜录一篇,专以舌色视病。既图其状。复着其情。而后别其方药。开卷昭然。一览具在。虽不期乎仲景之书。而自委合乎仲景之道。可谓深而通。约而要者矣。予者承乏留都。尝刻之太医官舍。本皆绘以五采。

  恐其久而色渝。因致谬误。乃分注其色于上。使人得以意会焉。今廷尉景山钱公体仁博施。一旦见而悦之。遂命工登梓。名之曰外伤金镜录。盖寒之所伤。本自外至。尝见伤于内。亦有征焉。将诠次而继传之。兹姑以外别之也。所以然者。人之一身。皆受生于天。心名天君。故独为此身之主。舌乃心之苗。凡身之病。岂有不见于此者。

  尚何内外之间哉。特患人之不化耳。嘉靖丙辰秋日。奉政大夫太医院院使致仕姑苏薛己撰。

  卢复序曰。敖氏不知何许人。有舌法十二首。以验伤寒表里。杜清碧又增定焉。薛立斋再加润色。流行于世。

  卷帙单薄。虽传不能久存也。此法大裨伤寒家。乃识伤寒之捷法。人身伤寒。气从同类。则肾水有余。而浇犯心火矣。所谓人伤于寒。则为病热者。此也。故色见征于心之苗。苗者其舌也。欲辨内外风寒者。非舌不可为据。

  敖与杜虽能传之。似尚未达其所以然。而予姑妄拟之如此。伤寒惟视舌识病。则风暑湿恐亦有定法。当俟后之作者。

  汪琥曰。敖氏外伤金镜录。元清碧学士杜先生着。相传敖氏三十六验舌法。琥按仲景论但云白苔苔滑。而此则更有纯红纯黄黑刺裂之别。复于仲景大小柴胡。白虎汤。茵陈蒿汤。栀子豉汤。五苓散。三承气等汤之外。更用透顶清凉散。凉膈散。天水散。黄连解毒汤。玄参升麻化斑等汤。此皆治伤寒温热之神法也。

  按孙天仁万应方第二卷末。附载是书。题曰伤寒冰鉴辨舌论。有杜自序。文多不同。序后记至正辛卯中秋前二日。翰林学士杜本。考杜没在于至正十年。岁次庚寅。而今称辛卯。是为其明年。可疑焉。清 李田 伤寒三书合璧。改名伤寒舌辨。

  以申斗垣书。汇为一编。

  〔叶氏(如庵)伤寒大易览〕续文献通考一编 佚王圻曰。叶如庵。黄冈人。以儒为医。所撰伤寒大易览一编。为时所宗。

  〔徐氏(止善)伤寒补亡论〕佚按上见于古今医统。

  〔王氏(翼)伤寒歌括〕佚按上见于阳城县志。

  〔朱氏(震亨)伤寒发挥〕续文献通考卷阙 佚〔吕氏(复)长沙论伤寒十释〕佚按上见九灵山房集沧洲翁传。

  吕复曰。近人徐止善作伤寒补亡。恐与先哲之意不合。余因窃举大要。以补成氏之朱备。知医君子。或有所取也。

  〔赵氏(慈心)伤寒释疑〕佚按上见于伤寒治例。

  〔王氏(履)伤寒立法考〕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

  医史曰。王履。字安道。 山人。学医于丹溪朱彦修。尽得其传。尝谓张仲景伤寒论。为诸家祖。后世虽多立论。率不出其藩篱。且素问云。人伤于寒为病热。言常而不言变。仲景推寒热之故。履乃备常与变。作伤寒立法考。又谓诸病。阳明篇。无目痛。少阳篇。言胸胁满。而不言痛。太阴篇。无嗌干。厥阴篇。无囊缩。凡此必有脱简。乃以三百九十七法。去其重复者。仅二百三十八条。乃合作伤寒三百九十七法。极论内外伤。经旨异同。并中风中暑辨议。名曰溯洄集一卷。标题原病式一卷。百病钩玄二十卷。医韵统一百卷。履笃志苦学。博极群书。为文若诗。皆精诣有法。画师夏圭。行笔秀劲。布置茂密。评者谓作家士气咸备云。履元季尝游华山。作四十余图。书纪游诗于其上。今江南好事家藏之。

  按伤寒立法考一篇。见于溯洄集中。恐非别有一书也。

卷三十三

  方论(十一)

  〔刘氏(纯)伤寒治例〕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萧谦序曰。伤寒治例者。名医刘翁之所着也。翁名纯。字宗浓。其先淮南人。以事移关中。遂家焉。予晚生不及识翁。因企慕而访求翁后。见其谱牒。乃簪组裔也。翁为人。博极群书。尤精医道。厥考橘泉先生。受业丹溪之门。及翁继之。医道大行。家声大着。遂以所为于父师者为此书。盖有以溯素问之源。摄仲景之旨。治伤寒者。循此而行。如射而中。猎而获。足以起死回生。易危为安。无夭横之危。皆跻仁寿之域矣。予得而刻之。益有以广传。翁之德惠。不特此尔。翁所着。又有医经国小。玉机微义传于世云。成化己亥岁阳月吉旦。易庵居士萧谦书。

  陕西通志曰。刘纯。字景浓。洪武中居咸宁。博学工文辞。喜吟咏。深明医道。作医经国小。寿亲养老补遗。伤寒治例。玉机微义等书。

  汪琥曰。伤寒治例。吴陵刘纯宗浓编集。书止一卷。其辨伤寒。自发热始。至循衣摸床。其病八十七条。末后。又温疟等病八条。每条皆有治法。有如发热病。其治则曰解表。曰发汗。曰解肌。曰和营卫之类。其例则曰随经。曰随病。曰随时。曰变例。曰禁例。曰针例。其法详审精密。于仲景原论之外。而能杂以后贤方治。萧易庵序云。治伤寒者。循此而行。如射而中。猎而获。可以起死回生。其言信不诬矣。

  四库全书提要曰。伤寒治例一卷。明刘纯撰。其体例与杂病治例相同。不标六经。亦不分表里。但以现证九十五种为纲。而每证推其病源。与其治法。亦成化己亥萧谦所刻也。

  〔伤寒秘要〕国史经籍志一卷 未见〔亡名氏伤寒集义〕二卷 未见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

  文渊阁书目曰。伤寒集义一部。一册。阙。

  〔伤寒撮要〕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文渊阁书目曰。伤寒撮要一部。一册。阙。

  〔伤寒捷要〕文渊阁书目曰。一部。一册。阙。未见〔伤寒类书〕文渊阁书目曰。一部。一册。阙。未见〔张氏(兼善)伤寒发明〕二卷 未见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

  〔黄氏(仲理)伤寒类证〕十卷 未见自序曰。医家之学。有自来矣。轩岐以降。仲景杰兴。而医道始大备矣。可为法于后世者。惟仲景伤寒之书而已。叔和王公复为编次。以利后人。功亦大矣。自晋而下。代不乏人。殿丞孙兆。翰林谢复古。处士郭雍。

  无己成公。凡百余家。皆祖述其说。莫不传注。启发良多。然而有失仲景之本意。亦不少矣。至于穿凿附会。虽有润色文采之美。缺疑既多。传注何补。愈使后人学之难也。可胜叹哉。仆自幼迄老。着意斯术。涵濡仲景之书。

  几二十余年。乃敢折衷。条析类证。分门为卷。以其脉法精纯。有证有论有方者。为内篇。以其精粗相驳者。为外篇。以其有论无方无证者。

  为杂篇。复以平昔所闻。师友讨论之言。或能发明仲景之微奥。或得古人不言之妙。悉采取之。立为伤寒辨惑入式。附于类证之上。以论见证。则首尾相贯。以号见条。则言不重复。使学人开卷不待披检。而门类方论脉证。

  已粲然矣。嗟夫。吾尝见人议仲景书。犹儒家之六经也。可谓格言矣。及夫临病施治。则执以家传秘方。或得或失。诘其所以。则莫知适从。而仲景之书。已罔然矣。斯亦举世之大谬也。何则。医岂易言哉。非神圣工巧。不足以参天地。契阴阳。施品剂。起死回骸。而造仲景之旨焉。愚谓业医而不由仲景之门。犹儒家之不宗孔子。而好尚诸子百家者也。类证之编。深负僭咎。非敢贻诸能士。特为初学人之助云耳。时洪武癸酉菊节日。芗溪马鞍山黄仲理序。

  按〔陆氏(彦功)伤寒论类证便览〕国史经籍志十一卷 存凡例曰。仲景张先生所述伤寒论一书。旧本多失其真。未免鲁鱼亥豕之谬。今遵善本校正。或有阙疑。则亦博参诸家之书。附会其说。一伤寒论。叔和王先生虽为撰次。犹未便检阅。今遵黄仲理先生。类证分门。以便后学。仲理之说。于伤寒论各有发明者。录于各条旧注之下。以圈别之。一伤寒论。无己成先生已有注释。今遵旧本细书之。而以其所着明理论。大书于各类之首。庶几后学因无己之言。而驯入仲景之室耳。一伤寒赋。

  悉遵蒙斋吴先生之所撰。一伤寒论旧方。凡一百一十三。今增至三百三十四。悉采朱奉议活人书。和剂局方。

  及陈良辅胎产药方。曾世荣小儿伤寒药方。李东垣此事难知药方。非敢妄为之说。题词曰。伤寒类证。仲理黄先生所编也。然其方法。悉遵仲景。其分门析类。学人已便于检阅也。吾先君尝欲梓行未果。仆自早岁。沉潜是书。已有年矣。但病其中少有阙疑。于是附会众说。及补遗经验药方。亦不敢妄加己意。故名曰伤寒类证便览。寿梓刊行。嘉乐四方同志共之。后之高明者。幸恕僭。弘治己未岁菊月之望。晓山后裔陆彦功识。

  唐高仁序曰。古今擅名医业。亡虑数百家。而伤寒一证。汉张仲景独得其要。尝着金匮玉函经。首论伤寒。

  后建安初。以宗族多死于是疾。复着伤寒论二十二篇。为法三百九十有七。为方百一十有三。医往往熟复其辞。

  而究极其理。治伤寒辄效。书虽王叔和为之撰次。成无己为之注释。黄仲理为之类证。错综讹舛。遑□有之。鲜克厘正。同邑陆氏世以医鸣。至彦功甫。益工所业。诸科杂证。罔不究心。至伤寒。闯仲景之室而尽其奥。人之有疾而造焉者。络泽不绝。其门如市。彦功未尝幸其剧而规之利。养其成而多之劳。宣通虚实。轻重涩滑燥湿。

  各以其证。用是全活甚众。遐迩德之。暇日出其手正仲理类证张氏书。授乃子浓载。暨甥张政鸿吴以顺辈。俾三复校雠。厘为十一卷。目之曰伤寒类证便览。间示予求序。且曰。是先世之志也。因取视之。门分类析。胪列条贯。且以无己之论。冠置各类之首。仲理之说。圈别旧注之外。又布运气诸图于前,以效用乎今。备经效诸方乎后。以增多乎昔。学医者。得是编而阅之。因门寻证。而证不眩于寻。因注绎理。而理不棼于绎。因法治病。而病不难于治。因方制药。而药不忒于制。其所谓升高而睇远。宅中而观隅。诚有便于览者。元翰学复初有言。李明之伤寒会要。见证得药。见药识证。以类相从。指掌具见。仓猝之际。粗工用之。如载司南以适四方。无问津之惑。

  是编之辄。不啻过之。呜呼。亦仁矣。虽然。五方异习。五气异感。五行异禀。则五性易便。盖有同疾而殊治者。

  医惟不离其类。而亦不遗其类。不 其法。而亦不泥其法。不失其方。而亦不执其方。斯可矣。胶柱调瑟。而不能以言消息。而曰医师之良也。吾惑焉。弘治己未秋九月菊节日。同邑新庵唐高仁序。

  程敏政题歙陆氏先祠记后曰。陆君彦功世以医鸣徽歙间。而又笃于祖烈。观此记可见矣。古称医为仁术。仁之施必由亲始。若彦功者。岂非难哉。今彦功被召至京师。医名日着。盖有淮用之渐矣。力以母服辞。仁不遗亲益难。予因托人为录此记而扫之。彦功服阕北上。将供养尚方。大着医国之功。使仁术所施者益广。则所以发先世之幽光者。不益远乎,彦功六世祖梦发。文丞相同榜进士。官至大府丞。有晓窗集。予未之见也。方虚谷先生亟称之。彦功当写一本见寄。予辑新安文献志。仁贤之言。岂不少哉。(文集)

  徐春甫曰。陆彦功。新安古歙人。世以医鸣。至彦功益着。遐迩求疗。日益效众。朝廷闻而征官大医院。辞归。编述伤寒类证便览十卷。今行世。

  〔赵氏(道震)伤寒类证〕未见定远县志曰。赵道震。字处仁。金华人。精于医。凡轩岐以下诸书。靡不精究。受学丹溪。所造益深。洪武己巳徙籍定远。活人颇多。未尝言利。永乐丙戌。上命行人召修大典。运气书。震董其事。归而课子医业,暇则歌楚辞以自适。卒。年八十四。所着有伤寒类证传于世。

  〔王氏(日休)伤寒补遗〕未见〔盛氏(寅)六经证辩〕未见汪琥曰。王日休有伤寒补遗。盛启东有六经证类。吕沧洲有内外编。张氏缵绪二论中。每节取其语。及访其书。又秘而不传。浅见寡闻。甘为世诮。

  吴江县志曰。盛寅。字启东。以字行。逮之子。工诗善医。永乐中治内侍蛊奇验。闻于上。召对称旨。授太医院御医。太子妃孕而疾动。命寅诊之。曰此血疾也。当用利药。诸医皆骇沮。妃令言利药者进治。明日疾大已。

  乃锡金币直钱千缗。寅在上前。持论梗梗。上甚重之。扈从北征。寻掌太医院事。宣德元年。赐敕褒嘉。日侍上命。视亲王疾有效。特赐白金良马。尝应制赋瑞雪诗。又尝与同官韩叔 弈于御药局。驾卒至。不及屏。二人叩头待罪。上命终局。因御制醉太平词一阕以赐。仍命作诗。其宠遇如此。正统元年。丁父艰归。周文襄公忱素善寅。饷米百石。寅却之。贻以诗。有鱼龙江海梦。雀鼠稻粱谋。忱叹服焉。服阕将赴都。忽遘疾。自诊脉曰。吾不起矣。临终作诗三首。年六十七。弟宏子 。从子伦。孙恺。俱以医世其家。 性耿介。尝使家童。输粮于官。

  多取一筹以归。 怒。置米屋后。以饷鸟雀。初寅医得之王高士宾。宾得之戴原礼。原礼得之丹溪朱彦修。故其术特精。时又有刘敏李思勉者。俱传寅术。寅所着流光集。

  〔徐氏(彪)伤寒纂例〕二卷 未见按上见于松江府志。

  〔沈氏(贞)伤寒会通〕未见山县志曰。沈贞。字士怡。业精于医。志在济人。未尝嗜利。患伤寒难治。因以仲景论为主。取李浩或问。郭雍补亡。由汉迄今。凡论伤寒者。集而为专书。名曰伤寒会通。吴下诸医。谓其补仲景之未备。

  〔赵氏(景元)伤寒类例〕未见按上见于伤寒明理续论序。

  〔陶氏(华)伤寒全书〕国史经籍志五卷 未见〔伤寒琐言〕一卷 存自序曰。医之为道。何道也。曰。君子之道也。苟非存心有恒者。可轻议哉。何则。夫药之性能生人。亦能杀人。盖操之不得其要。则反生为杀矣。惟君子则立心不苟。故其为业必精。及其临病。则必详以审。故能化悲痛为忻欢。小人之性忍以贪。贪则惟利是图。忍则轻忽视人命。逮及临病。则夸以略。不察病之虚实。辄投瞑眩之药。不杀人也几希。吾固为君子之道也。予晚年得子。方逾弱冠。柔软多病。习懒不能自强。必非能受此道者。

  日夜痛心。惧夫吾殁之后。有病委之庸医。足可以伤生灭性。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子多病。不传以济生之道。一旦夭札。祖宗之祀事绝矣。岂为人父之道哉。某今年七十有七。衰迈殊甚。桑榆之日。岂能久照。

  日夜用心。以缉成伤寒明理续编。论法虽略备。非有师承口诀。不能融会贯通于心。又着琐言一卷。文虽鄙俚。

  然言简意到。其中包括仲景不传之妙。皆世所未尝闻见。剖露肺肝。以罄其蕴奥。实升高之梯阶。当宝之如珠玉。

  潜心玩绎搜索。以尽厥旨。有疑辄问。不可因循。务期日进高远。司马温公曰。达则为良相。不达则为良医。岂非君子之道乎。汝宜服膺此训。敬慎而行之。他日倘能以斯道济人。亦君子也。若存心不古。以吾心为妄谬。反以斯道杀人。负吾之用心。非吾之子也。正统十年乙丑中元日。余杭节庵道人陶华。

  〔伤寒家秘的本〕一卷 存陶华曰。吾老矣。伤寒专科。实得仲景先师。厥旨虽无万全之功。十中可生八九。尝着有书。不能尽心刻骨。

  因今老迈后。恐继业者。不得其传。有玷名行。遂将一生所蓄肺腑语句。并家秘不传之妙。及一提金。杀车槌法。

  逐一语录于后。论注证而证注脉。脉注法而法注方。再三叮咛。吾后子孙。不必集闲方而睹别论。别繁乱而莫知其深。必须熟记。久则自然精贯。不与庸医伍。不使时医笑可也。尔宜珍藏受授。谨之慎之。毋怠毋忽。故戒。

  〔伤寒家秘杀车槌法〕一卷 存陶华曰。吾专伤寒。深明奥旨。脉正则道合神机。用药则随手取应。的本续论。全备发明。杀车槌法。世之罕有。永为养生之宝矣。今将以秘验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二十条。煎法二十条。劫病并制解法。名杀车槌也。实为我肺腑不传之妙。我后子孙。一字不可轻露。莫与俗人言。莫使庸医见。尔宜谨慎珍藏。毋违我之致嘱也。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一卷 存陶华曰。伤寒之病。非比杂科。乃大方脉之首务也。其间脉理精深。艮震无常。死生反掌。甚所难明。苟或有称治伤寒者。未免羊质虎皮。然则名节虚隆。而实德则病矣。余早年盲学。昏昏如蝇触牖。后得汉长沙张仲景先师治法。所得玉函遗着。名曰遗芳嘉秘。玩而诵之。以开茅塞。手足舞蹈。不自知也。数试数效。岂不珍重哉。

  第恐吾老子亦犹前之昏学。临病无措。故将遗旨应手得心诀法。纂以成集。名曰伤寒证脉药截江网。存与朝夕讲览以看。省己之愚。

  〔伤寒一提金〕一卷 存陶华曰。余虽专伤寒科。必出乎庸俗夸诞之医万万。且余一生所蓄肺腑家秘。语句方法。俱已备载发挥。窥我门墙者。虽有多人。然片言不繁之要。不得再四经目讲明。故述启蒙捷法脉要贯珠数。一一开注明白所示。自宜谨慎深密。勿授受于非人。毋轻泄于浇薄。莫负我之用心耳。

  徐春甫曰。伤寒六书六卷。明临川陶华尚文着。号节庵。六书。名琐言。家秘。杀车槌。一提金。截江网。

  是也。惜其不能发仲景之旨。

  汪琥曰。伤寒六书。明余杭陶华尚文着。书凡六卷。其第一卷曰琐言。第二卷曰家秘。第三卷曰杀车槌。第四卷曰一提金。第五卷曰截江网。第六卷曰明理续论。命名鄙俚。辞句重复。辨证不明。方药杂乱。以至俗学传习。流祸至今未已。王宇泰曰。陶氏之书。不过剽南阳唾余。尚未望见易水门墙。而辄诋伤寒为非全书。聋瞽来学。盖仲景之罪人也。

  〔伤寒治例点金〕(医藏目录作点点金)二卷 未见〔伤寒治例直指〕二卷 未见〔伤寒直格标本论〕一卷 未见按上三书。见于浙江通志。

  徐春甫曰。伤寒治例四卷。陶华着。述直格六书而作之。其论雷同。而别无方法。其实一书。而为三书矣。

  〔伤寒段段锦〕(伤寒全生集作十段锦)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闵芝庆曰。陶氏十书。乃先后随笔成稿。未经删定。故多舛错。且多雷同也。(伤寒阐要编)

  〔赵氏(心山)厘正伤寒六书〕医藏目录六卷 未见〔童氏(养学)伤寒六书纂要辨疑〕四卷 存自序曰。余尝苦夫伤寒者。苦其无要也。仲景之书,传世已久。遗帙颇多。不可为要也审矣。嗣是而叔和之诠次。未免穿凿。成无己之注释。并无正讹。可为要乎。即古之□□见彻九□□□□□□□□□□□□□□□□□□□□讹□□□□□□□□□□□□□□□□□□□□□□□□□□□□□□□□□讹足补仲景书之未备。惜其立论。见之琐言者。复见之家秘。见之续论。见之截江。见之提金。见之槌法。不免层见叠出。此盖要而未集。辨而未明也。□□下□十有余载。集其书矣。有完本初集矣。再集矣。其集犹未确也。及见中吾刘先生之集。乃欣然曰。

  此集真为得要。然犹仍六书之旧。战汗之条未载。痞结之证多舛。又为集之阙典。余从而纂之辨之。去其繁芜。

  补其阙略。剖其正讹。而纂要辨疑乃成。于是求其梓于赵师有光。(号剑南。福州人。)师复云。此一集也。真仁者寿世之术。苦心极矣。彼苍有知。谅不令苦心之人。至于湮没。知言哉。知言哉。崇祯五年季冬月望日。邵武县儒学训导童养学壮吾识。

  〔杨氏(恒山)伤寒宗陶全生金镜录〕未见吴学损曰。伤寒科首宗仲景。其次莫若陶节庵。后世名人。辨论虽善。终无便于后学。吾友杨氏恒山着有伤寒宗陶全生金镜录一书。简该精当。诚仲景之功臣。节庵之正传也。(痘疹四合全书凡例)

  〔熊氏(宗立)伤寒运气全书〕明志十卷 存自序曰。阴阳升降。运气之常道也。盖司天在泉。上下其位。五运有太过不及之异。六气有逆顺胜复之殊。

  在昔轩岐之圣。悯生民之札瘥。启素问作内经。有曰先立其年。以知之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知死生矣。然微辞奥旨。

  未能究研。况伤寒之病。传变不常。非杂病可比。苟能明岁时之推移。阴阳之变异。主客之胜复。补泻之盛虚。

  以至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而不罹于夭横者。鲜矣。迨汉张公仲景。以不凡之姿。始深究内经。探微索隐。

  继往圣。开来学。乃述伤寒杂病论凡十卷。则假如再三。至于钤诀。脉病证治。一遵仲景成法。使人展卷。则三百九十七法之昭明。一百一十三方之显著。群疑冰释。次序条贯。是编既成。目之曰伤寒必用运气全书。敬质于致仕节判考亭黄公景冲侍御。三衢丁公元凯。佥谓纂图括例。俱以详明。有裨后学。因勤□工绣梓。以广其传。

  仆不揣凡 。自忘鄙陋。而搜求取舍之是否。尚俟高明君子辨正云。天顺二年岁在戊寅秋七月良日。鳌峰熊宗立道轩。

  虞搏曰。或问鳌峰熊氏纂集运气全书。及撰为伤寒钤法。以病者所生年月日时。合得病之日期。推等五运六气。与伤寒六经证候。无不吻合。谓某日当得某经。某经当用某药。而以张仲景一百一十有三方。按法施治。如太阳无汗麻黄汤。有汗桂枝汤之类。使后学能推此法。不须问证察脉。但推算病在此经。即用此经之药。实为医家之快捷方式妙诀也。吾子可不祖述乎。曰。此马宗素无稽之术。而以世之生灵。为戏玩耳。窃谓上古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以十干配。而为五运。以十二支合。而为六气。天以六方寓之。岁以六气纪之。以天之六气。加临于岁之六节。五行胜复盈亏之理。无有不验。传曰。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今草莽野人。而以人之年命合病日。而为运气钤法。取仲景之方以治之。是盖士师移情而就法也。杀人多矣。知理君子。幸勿蹈其覆辙云。

  (医学正传。)

  〔杨氏( )伤寒提要〕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唐氏(椿)伤寒百问〕未见按上见于嘉定县志。

  嘉定县志曰。唐椿。字尚龄。参考诸家方论。至老不倦。起卧饮食。未尝去书。所着原病集。论七情六淫之伤。饥饱劳逸之过。为钤法钤方。医之指要。无所不具。今方术家多宗之。从子 最着。

  〔吴氏(绶)伤寒蕴要全书〕(医统。作伤寒蕴奥。浙江通志。作伤寒蕴要图说。)四卷(医藏目录。作八卷。)存自序曰。予医业始于鼻祖吴仁斋。至父仕宗三世也。不幸早年失怙。遂荒于医。暨长始读黄帝内经。仲景伤寒论之书。懵懵然茫若望洋。而无所知。切尝自恨赋性鲁钝。学不迨人。奈何经意言简义奥。援引幽邃。初学为难读而置之。训故弗明。竟不能会其旨要。乃知医法岂易言邪。遂乃访求师范。穷究诸书。申请讲解。三十余年。

  颇有所得。略见万分之一也。幸辱见知于所司。举为医学正科。未几召入太医院。选进御药垣。供事日近圣天子清光。以图报称于万一。及侍春宫进药。颇有效劳。历升御医院判。荷蒙圣明。恩至渥也。居无何。以疾上闻。

  赐告回还。暇日。抑考古今伤寒诸书。观夫仲景伤寒大论。其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与夫六经传变。

  阴阳虚实。发汗吐下。告戒谆谆。施治变化。微妙无穷。实为济生之惠。万世不易之大法也。惜乎世代湮没。而不复全。不能使人无憾焉。厥后南阳朱奉议作活人书。深有补遗仲景之书。三山赵嗣真释其书。而不可疑者甚多。盖此书又难于专用也。近代虽有伤寒书迭出者。而欲以文法诗赋。意在协于音韵。殊不知失其本义。虽锦绣千箧。终不能以御烈肤之寒。曾若一狐裘之愈哉。且夫伤寒六经传变之际。阴阳幽显之微。如火极而似水。

  水极而似火之证。往往不炽。疑似参差。犹豫进退。而无更新之道。或乱投汤剂。或袖手侍毙者有之。故经曰。

  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

  岂容易也哉,又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

  仁者鉴此。岂不痛欤。此之谓也。盖其不忍人之心。所不能已也。于是僭不自揆。搜辑仲景伤寒大要之法。而为之主。傍取诸书。钩其玄者附益之。非敢别为议义。互相 牾也。荟萃鳞集。目之曰伤寒蕴要全书。每一过目。

  辄见舛遗。遂至四年。三复雠正。以锓诸梓。不敢自谓已至。而传之将来。大概欲其古今端绪同归。以便省览而已。管见如斯。庸俟贤哲君子。改而正诸。庶俾后之为医者。皆知有所取法云。弘治乙丑仲春上巳。太医院院判钱塘吴绶序。

  凡例曰。是书。本素问之说。则称内经曰也。本以伤寒论之说者。称经曰也。本于诸书之说者。则引具诸书之名。中间亦有语句不便者。则隐而不发。以成一书之便焉。一首录内经五运六气之法者。此为医家之先要也。

  若不知天道岁气之理。而欲语治伤寒者。如无目夜行。复临深池。危哉。 一经络不可不知。凡伤寒必识病在何经为主。其阴阳冷热。不得而明也。若不识经络。如涉海问津。茫若望洋而已。 一察色。凡至病患之所。必先察其面色。观其精神动静语言何如。然后切脉。参详而断吉凶也。一切脉。以浮中沉三法为主。盖伤寒之脉。不可与杂病同日而语。曰。

  所以只取伤寒脉法。杂病不取也。 一审证。凡看伤寒。必审病患日数。与夫曾服何药。病因从何而得。目今大小便所去何如。俱问也。一伤寒正名。自有六经传变为病者。是其温病时疫等证。各有本条。宜详辨而治之。

  汪琥曰。伤寒蕴要。明太医院判钱塘吴绶集书凡四卷。其第一卷。首叙或问运气察色验舌辨脉。及六经传变药性制方煎服之法。第二卷。辨伤寒温热合病并病两感时气寒疫冬温温毒湿温温疟温疫中 中暑霍乱痉证痰证伤食虚烦香港脚。皆有方治。后论伤寒。则曰大头例。发斑例。发黄例。又发狂心下满咳喘悸等。共二十三例。第三卷。辨三阳经热。标本不同。则曰表证发热例。表证恶寒例。汗不彻汗后例。至谵语郑声懊 。共三十六例。第四卷。辨阴阳二证例。又阳证似阴。阴证似阳。至妇人小儿伤寒。共五十一例。末后复继之以用针之法。大抵此书虽胜于陶氏六书。止以便俗学。寻例检方。初不知仲景论为伤寒根本。舍本逐末。求之多歧。是虽终身治伤寒。

  而未悟其理。吾恐其疗虽多。而误治者亦不少。是亦聋瞽来学人也。

  〔彭氏(用光)续伤寒蕴要全书〕医藏目录四卷 未见〔史氏(宝)伤寒要约〕未见嘉定县志曰。史宝。字国信。萧山人。侨居邑中通阴阳虚实之变。闻有禁方。必重购之。近世惟推东垣李氏。

  丹溪诸人不论也。人冬月鼻血不已。宝教之服胡椒汤。其人以为戏也。固问其说。时方收豆。置数粒斗中。而急荡之。宛转上下如意。稍缓遂跃出。乃谓曰。此则君之病矣。人之荣卫调和。则气血流通君脑中受寒。故血行涩。涩则不得归经。故溢出耳。非热病也。竟服胡椒而愈。所着伤寒要约。

  伤寒要格。昔人所不及也。

  〔伤寒要格〕未见〔亡名氏伤寒一掌金〕未见按上见于古今医统。

  〔皇甫氏(中)伤寒指掌〕十四卷 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伤寒指掌十四卷。明皇甫中撰。中字云洲。仁和人。其书原始内经。发明仲景立方之意。

  于诸家议论。独推陶华。十三卷载节庵杀车槌法。中识于后云。先君菊泉与陶翁厥嗣廷桂善。尝得其所着伤寒琐言。及杀车槌法。传心之秘旨云。然节庵六书。至今为伤寒家所诟厉。则此书抑可知也。

  徐春甫曰。皇甫中。号云洲。仁和人。世业儒医。至中尤显。所着明医指掌十卷。有谓审八脉以明八要。

  可为后学之指南。

  〔王氏(震)家宝伤寒证治条明〕九卷 存

卷三十四

  方论(十二)

  〔方氏(广)伤寒书〕未见徐春甫曰。方广。字约之。号古庵。新安休阳人。常游河洛。寓陈留。名著中原。所集丹溪心法附余。脉药证治。伤寒地理等书行世。

  周斯曰。方约之着伤寒书。先儒称为集大成。(伤寒正宗序)

  〔刘氏(全德)伤寒神镜〕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缪氏(存济)伤寒撮要〕医藏目录四卷(今本作六卷)存总论曰。愚谓天之所生。惟人为贵。人之所病。惟伤寒为重。伤寒之书虽博。而撮要罕稽。然且今非昔比。

  患伤寒者。什有六七焉。何为其多也。内经曰。上古天地之气浓。人专天地之气亦浓也。矧恬 之世。人又不以酒为浆。不以妄为常。不以欲竭其精。不以耗散其真。知阴阳和术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人皆几百而天年矣。二气既浓。诸邪无隙而入。或邪外干。砭石即愈。虽病亦轻也。当今天地之气薄。人禀天地之气亦薄也。其所为与古人悉反。故言今人岁不满百也。二气既虚。诸邪得以易侵。其为伤寒者。岂不多邪。人一患之。

  数日左右即犯。二百零一死。其正病变病。而有一千五百五十一证。岂不重耶。医者本不得其要。而遽欲治人之重疾。或得其要。又不能熟读玩味。譬之涉大海而迷其津源。何攸能济乎。予已溯诸往古。有二百三十七先师。其论乎伤寒者。专于仲景辈。非不精工详矣。而至于要指之归。曰纲领。曰望。曰闻。曰问。曰切者。未尝掇拾而总挈之。是以世之医士。但知务其名。而不知考索于书。或有自称知书者。则又支离汗漫。而不得其要。其始也不求诸纲领。其继也不求诸望。其次也不求诸闻。又其次也不求诸问。一切脉而曰。予已知之矣。

  是以所药非所病。而殒其身者。盖什九焉。嗟乎。药以疗病。而反伤生。兹非医不知书之罪与。其未得其要。而不熟读之故欤。余不忍苍生殁于非命。又不欲医者蔽于聋聩。遂将专科书。陶翁要语参考。删其繁文。补其缺略。

  理正逆从。取纲领望闻问切六字。下纂注识病捷法。加不传之秘。共成六卷。名曰伤寒撮要。使士庶得此。不致中医之妄治。医家得此。如瞽者之复明。孝□惜身济人者。宜佩服而日阅之益深也。是为论。

  徐时行序曰。伤寒曷为而难治也哉。其可畏甚于杂病。且真正伤寒几者。有寒疫瘟疫之类焉。大抵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在上盛者宜吐。半表里者宜和。挟饮食者宜消。似乎候脉而投剂颇易者。孰知阴阳兼感。是似相参。疾有微甚。治有逆从。苟不察时令之正。反人禀之虚实。而任意妄施。则寒变热变。祸不可测。然则可畏不有尤甚于杂症者耶。此治之所以难也。慕松缪先生妙龄攻举子业。游学姚江。既而多疾。即就叔肄轩岐之术。

  遍阅古今诸科方略。顿悟奥旨。审知伤寒为百病之最。自仲景而下。着述代不乏人。于是采前人已试之成法。而谓之旧论。体前人未发之秘。参以己意。而谓之新论。新旧不同。同于□□。立论不同。同于阐理。遂总而名之曰伤寒撮要。即传撮其枢要之谓也。余观其书。简约而不涉于繁琐。其辞浅易。而不入于艰深。其纲与目深悉。而不至于遗缺。诚医家之快捷方式。用药之法案。殆簇医之大成。超乎歌括指掌图之上。而余皆之下矣。明此而何伤寒之难治也哉。宗此而又何偏门之为害也哉。慕松先生者。苏郡长洲缪侍御公让之家孙。

  存济其名云。隆庆丁卯季春之吉。赐进士及第翰林院国史修撰承务郎大典分校官瑶泉徐时行撰。

  〔胡氏(南金)伤寒论编〕医藏目录七卷 未见〔吴氏(时宰)伤寒类证辨疑〕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唐氏(钦训)伤寒心法〕未见按上见于嘉定县志。

  嘉定县志曰。唐 从孙钦训字道述。受其业。

  〔巴氏(应奎)阐明伤寒论〕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亡名氏伤寒或问〕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伤寒通义〕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解伤寒百证疑证〕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伤寒论大全〕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王氏(执中)东垣先生伤寒正脉〕医藏目录十二卷 存书例曰。伤寒正脉。乃素问仲景东垣节庵及彭用光诸家之书。而独称曰东垣先生伤寒正脉者。何也。岐黄仲景之书。非先生发之。则莫为于后。节庵用光之书。非先生启之。则莫为于前。继往开来。功实大倍千古。故以先生名之。亦仿丹溪附余之附也。

  又曰。正脉一书。合并仲景东垣节庵彭用光活人为一集。使读者开卷。则伤寒全书。尽在目前。有不容不遍阅者。又仿东垣十书例。一人自为一卷。使人人立言之意。各得自明。不若类书之混而无辨。故着合并论一篇。

  撮其大略合并之意。列之首云。一各卷内中云条。皆注释存疑。以俟救世君子改正者也。

  又曰。仲景伤寒论。乃伤寒家立方之祖。譬则圣人之经。游夏不能赞一词者也。况王叔和编次之后。篇什颇觉朗然。惟成无己注释。虽大有功于仲景。中不无赘语。亦不能尽无可疑处。是以每为陶节庵之所惜。今赘者删之。疑者补注一条,以俟后之君子改正云。至于运气等图。改为论解。以便初学之览阅。列于首卷。

  又曰。活人大全方。虽曰中间不无杂病方。混集其内。要皆四时感冒证之疑似伤寒者也。故仲景诸公方既备者删之。仲景诸公方之未备者录之。以便查考。且欲治伤寒者。当辨杂病之似也。但活人方内。有加减改换旧方者。学人临病用药。其必审择斟酌之。一活人大全方。总括以二字三字名者。欲以便检阅也。

  拾遗论曰。拾遗者。拾节庵之遗者也。盖陶节庵并集仲景诸篇。名为六书。别门分类。固已详备。但伤寒疫疠之气。传变不穷。亦有未暇及者。予故采伤寒撮要。活人大全二书之理胜者。以补其遗方。始伤寒疑似之证易辨也。二书皆本伤寒直格。伤寒百问来。观其或问数条,辨论明白。是又能表刘氏之说者也。学人合而观之。庶其小补云耳。

  姚允升序曰。尝闻养生家之言曰。心应枣。肝应榆。是人之通于天地也。将阴梦水。将晴梦火。是天地之通于人也,故人身自百骸九窍五脏。以至喘息呼吸。无不与天地通。不有至人究天地之原。穷阴阳之奥。畴能察脉候气。观表烛里。以翊赞造化之不及。俾不妄伤误伐。获保其天年哉。 山三阳王先生少负奇宕之才,为名家子。

  博综经史。志于青云。及补弟子员。声腾庠序。前辈器公者。谓朱紫可芥拾也。不幸少罹血疾。羸弱不能卒业。遂涉览医药诸书。以自调摄。顾先生资性绝伦。寓目辄神解。盖朝叩越人之庭。而夕已驰轩黄之境矣。自世庙甲寅年。避警宜阳。以一剂起万夫。人十二年之翻胃。自是振沉 。决疑滞。全活者无虑千伯。缙绅之车。及扶老携弱者。日满户外。一日喟然汉曰。吾四十不仕。亡裨明时矣。有一术可以传济群生。何必皓首青毡哉。遂去经生业业医。名声遂动吴越。

  又重慨庸医俗子。目不知书。仅能识药物一二。便欲郢书燕说。以操生死之柄。于古人制方立言之意。往往若赵括之读父书。而失其运用之宜。故暇中尝本素问灵枢难经。搜剔仲景东垣节庵异同之旨。而订成伤寒纲目一书。

  每家各为一卷。其有古人未尽发者。别着论若干篇。名曰指南。大都因天之时。顺地之宜。以精察夫阴阳之异感。

  而攻治之异方。如冬伤于寒。病本寒也。则用仲景法。以热药治之。历春夏变为温热。药宜凉也。则用节庵论。

  以寒药治之。盖世人但闻东垣之脾胃等论。独长于内伤。而未知东垣之难知等集。尤精于外感。故知仲景之热药。不可以治春夏之热病。而不知节庵之寒药。亦不可以治冬月之伤寒。先生之为是书。其意政欲明此夫。前有节庵之书。则不至执仲景之法。而以热治热。今有先生之书。则不至失节庵之意。而以寒治寒。而东垣节庵三先生之遗。赖先生始大有发明。使三先生复作。而获闻先生之议。亦必心快首肯。而共为此道庆也。至其穷天地人事之变。而指其不正之气。如夏月冰雪。冬发雷电。则感寒于夏。而触热于冬者。亦有之。是又得玄中之奥。

  尽正变之理。而足破千古之疑。非先生夙有灵根。早通儒术。安能洞彻微妙。而发挥玄理若此耶。先生之有功于前后。信不浅矣。余无先生之术。而有其心。怜先生之握奇不售。而重幸先生之有是书。

  可以益寿万世,而流泽无穷也。余因与秉临陈君。再加精校。付之本院楷书。绣梓以广其传。书成。命之曰伤寒纲目益寿全书。太医院御医长洲姚允升撰。

  〔万氏(全)伤寒摘锦〕医藏目录二卷 存〔伤寒蠡测〕未见按〔翁氏(先春)伤寒指要〕医藏目录二卷 未见〔亡名氏伤寒集验〕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闵氏(道扬)伤寒纂要〕医藏目录二卷 未见〔刘氏(会)伤寒集要〕未见刘会曰。癸丑之岁。余叨掌建庠业。已刊伤寒集要。暨寿婴二书。(脉法正宗序)

  〔申氏(相)伤寒捷法歌〕未见按上见于潞安府志。

  〔万氏(拱)伤寒指南〕未见湖广通志曰。万拱。监利人。能诗。明于医术。着医学大成。伤寒指南若干卷。惜多散亡。病源一书。尤前此所未有。然性颇矜直。懒晋接。有召者。辄以病辞。而馈以方焉。

  〔卢氏(复)仲景论〕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

  〔吴氏(中秀)伤寒备览〕未见松江府志曰。吴中秀。字端所。工岐黄之学。高仲阳三年不寐。诸医以为虚。中秀按其脉皆洪。曰。此膈上顽痰也。以瓜蒂散吐之而愈。李某素无疾。偶过中秀家。为诊视之。遽问君有子乎。对曰。有子十岁。中秀曰。幸矣。

  君明年某时患疡。非汤石所疗。至期果验。其名与秦昌迈景明相伯仲。六十年间。所全活人。不可胜纪。少有至性。侍母疾。衣不解带。躬亲浣濯。其兄尝从索十金。中秀检橐中得数十金。尽与之。其子女六人。悉为之婚嫁。

  有姊年八十。中秀亦为老矣。犹谨视起居。故世尤称其孝友。生平好聚书。有数万卷。构天香阁藏之。董文敏陈征君时过从焉。有子懋谦。能读父书。中秀所着。有医林统宗。伤寒备览云。

  〔蔡氏(正言)苏生的镜〕八卷 存凡例曰。书以的镜名。何也。以物至明莫若镜。至端莫若的。夫镜以的名。精微要渺。毫无弗洞。况人身之脉络脏腑。精微要渺。其孰如之。岂容以私见揣摩。而独无藉镜以察者乎。故察形必以铜为镜。取资必以人为镜。苏生必以此书为镜。政以此书所着伤寒剖论。返复阴阳证辨。皆根极至理。精无弗究。微无弗察。苟有疑殆不决。一览证照。则此心了然。万不失一。次之对证治病。直如射之中的。即当日华佗内照篇不外是矣。名曰的镜。岂其诬邪。 一脉理为医之首务。病证由脉洞彻其情。故辑内经正脉。叔和参各名家以证之。绘列乎图于首。

  以便同道。过目心明。 一是集是法。皆遵内经素问。私淑仲景先师为主。不敢杜撰。妄自增减。一歌括条目。

  悉循陶氏六书活人全书。许宏法师金镜内外台论删。叶奇歌括。不敢擅用意见。一首帙脉证治三层法门。专言六经正伤寒正伤风法。则至于杂病。不可以正伤寒法治之。细着诸汤名于下。以便分轻重查治。 一治伤寒方论尽多。惟汗吐下三法。最难措手。后列条款。剖之甚悉。须得证脉相合。方可与服。一阴阳二证。极难辨别。须识破直中急温转入急下。庶免差误。一病证有内伤兼外感者。有感冒兼饮食者。有劳役兼房欲者。不可执仲景一方概治。须参东垣法合治乃妙。一伤损呕血热血暑血。

  与太阳伤血。阳明蓄血。动少阴经血。数种不同。必参丹溪附余。仁斋直指。及古今各名公治验方书。不可以伤寒门法治之。 一瘟疫温暑燥火热病。河间先生已详言在原病武。首卷已纂入于下。须参治为当。一食积痰证脚气虚烦四证。已详是集。须当分别。一气运理微。必遵素问灵枢。及仲景伤寒论。首卷甚详。不敢再赘。一十二经经络穴道。与六经脉络任督脉络。曾经诸书细剖。故不重着。惟选入切要脉诀。及奇经八脉的论。一六经所当用针灸。惟遵内经奥旨,及皇甫谧甲乙经。并窦太师杨徐二氏针灸子午流注灵龟八法补泻手法。 一小儿正伤寒伤风方。以是法酌治。或急慢惊风。或夹食感冒时疫麻痘疹疳。须以钱仲阳薛立斋陈氏活幼全书。前刻保孕全婴书。及痘疹心书。陆氏金镜录为主。不可以正伤寒法治之。一书分天地人三卷。一着论。一着法。一着方。令观者易于寻检。

  〔朱氏(映璧)伤寒全生集〕四卷 存汪琥曰。伤寒全生集。明会稽朱映璧集。原陶节庵所着。书凡四卷。其第一卷。伤寒总难提纲起。至用药寒温相得。共五十一条。第二卷。辨伤寒热例起。至哕噫例。共二十九条。第三卷。辨伤寒呃逆例起。至无表里证例。共二十七条。第四卷。辨伤寒阴阳证起。至内伤瘀血类伤寒。共六十六条。方论错杂。前后雷同。其书反不如蕴要之明备。至今东南之医。皆熟习之。用以治疾。大半多死。而犹不晤其书之谬。良可悲夫。

  按是书卷首。题曰会稽玉符朱映璧订正。镇江医官何 重校。故汪琥以为朱所着。其实出于不知何人。盖托名节庵。改伤寒琐言序附之。镇江府志曰。何 。字仁源。丹徒人。以医名。着伤寒全生集。恐亦误矣。乾隆中。

  山阴刘大化宇参。自加补说。点次评释。重锲之梓。

  〔孙氏(在公)伤寒快捷方式书〕未见钱谦益序曰。新安孙在公少有声举子中。长得瘵疾。遇异人于武林。授还丹接命解形度世之术。前尤精于医学。着丹台玉案发挥。医经经方两家指诀,又谓伤寒一科。传变谲诡。证治微密。仲景之书。代远义奥。文中指下。既易悬绝,今病古方。更难抉择。乃撮取其候体治法。切近明了者。作伤寒快捷方式书。用以钤键昔人。津梁后学。其活人济世之心。可谓至矣。余女授左氏春秋,医和之论病源。推六气五味六疾。与黄帝素难书符合。其论蛊惑之疾。女惑男风。落山刺义。周易精义。齐鲁之儒者。未有以过也。故曰。不通天地人。不可以言儒。不通天地人。不可以言医。晚而学佛。习天台大师止观之文。喟然而叹曰。世之医者。能精求止观观病之法。则可以称神医矣。智者用四悉檀因缘。分五观观病。初明病相。谓不须精剌医法。略知而已。然其论病相。曰五脏四大增减,五阴六神克伏。固已精义入神矣。次论病起因缘。四大不顺者。外热助火。火强破水。是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为水病。外风助气。气吹火。火动水,为风病。或三大增害于地。或身分增害。三大皆等分。病属地病。此四既动。众恼竞生。古医论四大者。未之有也,次论八触相明对息辨触违触成病。又明五尘。各损一脏。一根缘五尘损五脏。古医论触损者。未之有也。又明五根。五脏根由。初托胎时。以思心起感召其母。母即思五尘等一毫。气动为水。水为血。血为肉。肉成五根。五脏究极于流爱纳想。寿暖识三。受生待命之际。古医论根脏生由。未之有也。阿杂含言佛为阿兰若比丘治七十二患。

  说修阿□般那法。又云。春时入火三昧太温。身成病。入地三昧见身成。无石山。入水三昧见身如大水泉。入风三昧见身如九头龙,须急治之。此法惟佛能说。唯身子阿难及智者能知。故曰。七十二法。以想为治。乃非末代钝根所宜。由此言之。不通佛法。不知四悉檀因。未可以言能医也。余观在公之明医。志在度世。殆将接踵陶贞白孙思邈之流。其学术渊源。一本三坟十翼。 古真儒。非若世之医家。以刀圭方寸。为能事者。故于其刻是编也。引天台智者之书以广之。经言。持水长者之子。得其父方术。遍告国中。我是医师。疗治病苦。一切众生。

  直闻是言。病即除愈。世有流传是书。了知除病者。咸如西土众生。遇持水之子。所患即瘥。则在公之辑是书。

  与余之唱是言也。岂非入病法门。方便救度。为如来所记 者哉。在公曰。善。请书之以为序。(有学集)

  按崇祯中新安孙文胤对薇着丹台玉案。是序所称在公。岂系其别字欤。

  〔许氏(兆祯)伤寒解惑〕未见按上见于吴秀医镜序。

  〔申氏(拱辰)伤寒观舌心法〕医藏目录一卷 存后序曰。余忘之餐寝。存之心神。累之纸笔。绩积多年。今已成册。总计一百三十五舌。图绘其形。即分其经。观其舌知其所苦。明其运气。知其死生。用之汤液。救其危殆。一一悉皆载焉。真乃伤寒科指南第一秘术也。

  古云。医道通仙道。诚有此语。愚赖玄师三阳指之清静一节。幸而得传。旦夕行之。其神愈精。其形愈健。其气愈充。心满书成。仰之以道以仁以德。梓之以后世。何但三千功。八百行。千万世界。是无极无量之功。愿同仲景。谕名于后HT 耶。

  申五常曰。宗兄斗垣公以儒生。早岁游侠建康。 牛首燕矶栖霞茅君洞天诸名胜。多遇异人授异方。知白日冲举之术。乃厌薄儒。而间以其绪窥医。尤精外科。其方缄藏肘后。亦颇济人。人莫测其秘。试之病辄收奇绩。

  全活人无算。公神丰俊爽。两眸烨烨映。一见知非常人。年近耆而不屑以指使。因思吾宗肇自轩辕为医鼻祖。至唐开元间进士。秦芝公白日冲举。赐号妙宗灵修真人。为吾家乘祖。其他文武忠孝。姑未暇论。即公知白日冲举之术。又以外科启玄。伤寒观舌心法二书行世。真其苗裔耶。抑闻祖先神圣发祥。后有子姓。必有克肖者兴。以缵修先烈。良不诬矣。公姓申氏。讳拱辰。字子极。别号斗垣。(外科启玄跋)

  〔亡名氏伤寒语录〕未见按上见于绛云楼书目。

  〔姚氏(能)伤寒家秘心法〕未见按上见于海盐县图经。

  〔彭氏(浩)伤寒秘用〕(浙江通志。引黄氏书目。作秘问。)未见浙江通志曰。彭浩。字养浩。仁和人。素性简亢。不为杭人所礼。钱塘张尹 山人。延请至京。名大振。

  所着有伤寒秘用。杂病正传。医性等书。发明性理。所在传诵。

  〔方氏(炯)伤寒书〕未见按上见于福建通志。

  〔邢氏(增捷)伤寒指掌详解〕未见按上见于新昌县志。

  〔顾氏(行)伤寒心印〕一卷 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

  〔闵氏(芝庆)伤寒阐要编〕七卷 存汪琥曰。伤寒阐要编。明末时人撰。不着姓氏。书凡二帙。其辨伤寒叙曰。伤寒为病。有发于阴阳之分。赖仲景本内经立论。合常变兼言。为百世之宗。然其于仲景方论。未暇详解。其辨析成注再传之误。改补明理论。

  烦热虚烦四逆与厥。复正方氏条辨削例。及六经篇原文颠倒之非。极其畅发。编名阐要。义可知矣。

  按是书闵芝庆所着,而汪苓友称不着姓氏及书唯二帙。岂其所见,与今本异欤。

  〔戈氏(维城)伤寒补天石〕二卷 存朱陶性序曰。上古圣人。则法三才。阐明阴阳。五行运气。循环之理。画卦爻。尝百草。明脏象。君臣问辨。

  疗人疾苦。深体上天生物之仁。诚重之也。至后汉仲景先师着伤寒杂病论。悉本内难诸经。其立方制法之妙。医书中首重焉。惟是文理深微。辞有尽而意无穷。是以后人虽极力究研。而会悟者。百不一见。胜朝时吾郡有戈存橘先生。着伤寒补天石一书。其大旨乃发仲景言外之意。诚为伤寒要书。惜板毁后刻本甚少。传写者谬误实多。

  爰将家藏善本。用活字板印。成流布云。嘉庆十六年。岁在辛未季秋。吴中二然朱陶性谨识。

  汪琥曰。伤寒补天石。明姑苏戈维城着。书凡二集。其第一集。伤寒统辨起。至预防中风止。共九十八候。

  第二集。恶风恶寒起。至百合病。共八十九候。其中有曰黄耳伤寒。赤膈伤寒。此自仲景以后。如活人书明理论。所未言及。但其用药亦错杂不纯。其方大半皆难取也。

  唐大烈曰。伤寒一科。今昔异宜者。如陶节庵高鼓峰辈。虽亦有传书。莫如戈存橘之补天石为最。举凡四时感证。无论正伤寒类伤寒。分条辨治。各极其妙。可谓博而详。详而约矣。其书板废之后。莫之再镂者。余实不得其辞。

  〔叶氏(允仁)伤寒指南书〕六卷 未见陈仁锡序曰。顺湖叶长者有恒德心。隐学悬壶。阴功茂矣。子庠士。讳翘宗泰。用儒起家。世其孝谨。读伤寒指南一书。佩之服之。昔贤评人清而寒。其清足以贫。其寒足以死。予观名利之途。大都死热者多。死寒者少。

  噫。寒可以疗。热不可疗耶。近中州刻伤热书。岂亦有所感耶。夫阴阳之患。 于白发。予特为富贵人拈破。然以伤暑配伤寒。得无太奇。是谓五经之后。又有五经也。是谓张仲景之外。又有无数张仲景也。自古有小心之人。

  无放胆之人。放胆者。其人必粗。有小心之文。无放胆之文。放胆者。其文必俚。近世医家。好用奇。好用偏。

  每欲驾出于古圣贤之上。其心已不平。安辨君臣佐使耶。顺湖小心人也。惟先贤是述之。而更广之。皆垂世之言也。书必传。(无梦园遗集)

  汪琥曰。伤寒指南书。明末古吴叶允仁类集。书凡六卷。叙仲景阴阳大论中六经脉证于首。至标本论。为第一卷。察色视证捷法起。至六经病解时。为第二卷。六经传变例起。至活人赋。为第三卷。正伤寒例起。至水伤寒。为第四卷。辨痉湿 脉证起。至六经治例论。为第五卷。续明理论发热起。至昼夜偏剧。为第六卷上。其第六卷下并方。则已亡之矣。其书与蕴要相类。比节庵六书。实为明备。

  但其中云夹阴中寒。夹阴伤寒。与血郁伤寒。此又蹈全生集之弊。称为指南。而不晓仲景大意。其一片纂集苦心。

  深可惜矣。

  〔李氏(盛春)治伤寒全书研悦〕一卷 存凡例曰。是编。缘暑证有全书。而寒证不载。亦属未备。不才盛春。于举业之暇。与其弟占春。考古证今。

  审运察气。盖遵先君燕山。远宗仲景节庵之遗书。近采青阳立斋之试验者。而于经下注证。证后注方。汇集成括。

  俾病者陈所染之恙。即知其证在何经。药宜何方。悉素时所悦诸心研诸虑者。若待悉证臆决一方。宁非以药识病乎。欲留心于伤寒者。当不得越此书以为印证。

  〔霍氏(应兆)伤寒要诀〕未见武进县志曰。霍应兆。字汉明。丹徒人。寓居武进。精岐黄术。天性孝友。事八十岁老母。爱敬不衰。为人正直。与人论古今节义事。辄慷慨奋发。阴行善不求人知。业其道四十年。所着有伤寒要诀。杂证全书。

  〔陈氏(长卿)伤寒五法〕五卷 存汪琥曰。伤寒五法。明季楚黄陈养晦着。书凡五卷。五法总论起。至五法问答。为第一卷。五法以证起。并五法杂论。为第二卷。五法例起。并五法方药。为第三卷。纂仲景伤寒欲愈及死证等。并节庵六经用药法。为第四卷。其第五卷。乃续补伤寒赋也。五法大旨。曰发。曰解。曰和。曰攻。曰救。而吐法独不与焉。共计五法。

  问答五十三条。其阐发表里阴阳。诚为至理。其论两感等证。亦多偏僻。至其用药。擅将仲景之方。乱增药味。有如桂枝汤。则加防风羌活白术黄芩。麻黄汤。则加羌活陈皮细辛苏叶川芎豆豉生姜葱头。大青龙汤。则加芍药陈皮黄芩。白虎汤。则加麦门冬黄芩葛根橘红。承气汤不分大小调胃。总用大黄枳实浓朴甘草。去芒硝。加白芍药柴胡猪苓黄芩。大陷胸汤。则加枳实甘草柴胡半夏桔梗。大枣。小陷胸汤。

  则加枳实桔梗甘草柴胡贝母黄芩干姜。五苓散。则加葛根苏叶栀子甘草。猪苓汤。则加柴胡栀子。栀子豉汤。则加枳壳桔梗干姜麦门冬柴胡。十枣汤。则加陈皮茯苓半夏干姜。药不分经。动辄增补。其不通。更甚于陶氏。杀车槌方矣。俨然以板刊行。愚以方药总论五门。直焚其书可也。石夏二氏。代为校订。不其谬欤。

  按陈养晦序曰。伤寒一诀。乃陈公长卿之所传也。又安陆雷芳易名窥垣秘术。序曰。羽客陈养晦之所持伤寒五法。出自陈氏长卿。据此。是书实为长卿所着。汪氏以为出养晦。盖失检耳。石楷尝刊之藏书中。海盐县志。

  因为楷自撰。亦误。

  〔倪氏(洙龙)伤寒汇言〕未见杭州府志曰。倪朱谟。字洙龙。仍以医名家。纂伤寒汇言。与本草并行。既竭蹶以刻父遗书。而立请于有司。

  表扬母节。至悌泣哀恳得允。人称孝焉。

  〔林氏(澜)伤寒折衷〕十二卷 未见毛奇龄敕封永德郎云南永昌军民府通判林君墓表略曰。周秦以后。所可考按者。独东汉张机一人。夫证之难理。莫如伤寒。言理之可信。则莫如张机之书。今伤寒卒病诸论。具在人间。虽前后倒置。篇帙错杂。其中三阳三阴。以及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诸□。皆有纰缪。乃博搜典籍。自灵素而下,凡元化中藏。稚川肘后。北齐褚氏。唐人孙思邈诸所着。以至中朝圣方。外夷医鉴。合数千卷。彼此相订。

  因采择而论辨之。以法次证。以方次证。即以说次方。割尘析眇。辑为伤寒折衷一书。取二十七篇。证外合二百五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共十二卷。加类证八卷。镂板行世。世争购其书。以为准的。一时名流。如卿子张氏亮辰沈氏子由卢氏易园陈氏夔师潘氏辈。皆互相发明。以昌大其说。而于是医学得大成焉。(西河集)

  〔伤寒类证〕八卷 未见〔吴氏(有性)伤寒实录〕未见按上见于温疫论。

卷三十五

  方论(十三)

  〔李氏(中梓)伤寒括要〕二卷 未见汪琥曰。伤寒括要。顺治初云间李中梓士材甫着。书凡二卷。上卷。伤寒总论起。至肉苛证止。下卷。五证总论起。至中暑中 止。末后附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之外。复附以杂方五十六。其证备。其法详。其论明而且简。

  书名括要。可为称其实矣。琥以初学人。宜熟读此书。但其方不可执。当以活法用之耳。

  〔李氏( )伤寒述微〕三卷 存〔吴氏(嗣昌)伤寒正宗〕未见杭州府志曰。吴嗣昌。字懋先。仁和人。世业医。鼎革初大疫。昌全活甚众。昌更别有会悟。浙督赵尝遘危疾。昌独排众论投冰水。立苏之。赵尊礼若神。曰。术如君。有得传者否。答曰。有宋尔班潘锡祉者。追随独久。

  赵曰。君其不朽矣。后以事烦目瞽。居河渚。着伤寒正宗。医学慧业等书。行世。

  〔潘氏(楫)伤寒大旨〕未见按上见于仁和县志。

  杭州府志曰。潘楫。字硕甫。号邓林。少以孝悌闻。卖药都市中。人以韩伯休目之。受业者数百辈。观其器宇。即识为潘门弟子。始楫以兄善病。特往师王绍隆。终日视脉和药。洞极深隐。通于神明。着医灯续焰。大有功于世。

  〔张氏(璐)伤寒绪论〕二卷 存总论曰。余尝看晋王叔和集仲景伤寒书。未尝不废书而三叹也。嗟夫。犹赖叔和为仲景之功臣。使无叔和之集。则伤寒书。同于卒病论之不传矣。何能知有六经证治乎。即条辨尚论。亦无从而下手也。究二子所编。各有未当。余窃不揣。复取仲景原文。重分其例。取尚论各家之注。参以己见。成缵论矣。第残逸已多。证治不备。

  拟搜诸家之论以补之。虽其间互有发明。然未免多歧之惑。是不得不博采往哲之言。以缀辑之。惜乎历代名医。

  递相祖述。未能一一标明。姑从证类次弟。读者毋以辞害义可也。谨叙六经传变。合病并病。标本治法。及正伤寒。两感。三阴中寒。冬温。寒疫伤风。温病。风温。时行。大头。温疫。温疟。温毒。阳毒。阴毒。热病。中暑。湿温。中湿。风湿。湿热。痉病。内伤。虚烦。香港脚。霍乱。内痈。赤膈。黄耳。夹食。夹痰。夹水。夹血。

  夹气。夹阴。冒雨。溺水。重身。产后等。四十证。暨以审证死证。逐一辨论。

  汪琥曰。绪论上卷。叙六经传变。合病并病。标本治法。及正伤寒。两感。三阴中寒。冬温。寒疫。伤风等。

  共四十证。继之以诊脉察色劫病等法绪论下卷。又类分发热头痛等一百证。所载杂方一百四十九道。复附以刺灸穴法。此论诚可补仲景伤寒。及成氏明理论之未备。但恨其纂集昔贤后人方论,大半不标名姓。然亦每多偏僻处。

  学人宜详辨之。

  〔伤寒大成〕未见按上见于吴县志。

  〔陆氏(圻)伤寒捷书〕海宁续目二卷 未见〔何氏(镇)伤寒或问〕未见按上见于本草纲目必读类纂。

  〔邵氏(三山)伤寒辨略〕未见尤侗序曰。语有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古人所以有三折肱九折臂之喻也。然自扁鹊仓公而下。世习其传者益少。吾吴永乐间。有刘毅。毅子观。观子博。成化间有周 。 子敷牧。敷牧子 。并以其术供奉宫府。名动一时。后乃寥寥矣。以予所见。有三山邵先生。能以肘后方活人。求疗者户外履恒满。以其得越人之意。如老人。如小儿。如带下。无不治也。予生而善病。每藉其刀圭。以当七发。少自至老。久相与而不厌也。然其家传本于乃翁纯山先生。予固幼而识之。而溯其开山。又本厥祖念山先生。实为岐黄祭酒。是则邵氏之医。不已合于三世之说乎。念山尝以皇甫氏明医指掌一书。手授纯山。既订补而刻之。尚阙伤寒一科。欲参节庵蒙斋二家。以续其成。有志而未逮也。今三山竭生平乏力。着为伤寒辨略。钩微抉奥。细人毫芒。而其驳喻嘉言尚论篇。尤能是正前人之误。其于是道。岂非既切而又磋之。既琢而又磨之者与。先生承祖父之传。深造而扩大之。有子鸣山。

  复继其后。邵氏之医。岂唯三世。殆敬仲之占。所谓五世其昌。八世莫京者乎。吾闻春秋之时。有医和者。有医缓者。医何以和缓名。和与缓。医之道也。苟神和而气缓。则脉平而病不生矣。先生之医。吾虽无以名之。其有得于和缓也夫。(艮斋稿)

  〔顾氏(宪章)新纂伤寒溯源集〕六卷 存自序略曰。偶得全生集一帙。乃节庵陶君之所着也。其书得仲景之秘奥。发先贤之隐微。攻补合冥。寒温适当。第其文词虽若肤浅。而意实渊深。倘不详明备析。后之学人。何从而得其微义也。于是为之辑注解释。纤悉靡遗。

  既采先贤之案。以广其变。复考制方之义。以知其用。使展卷粲然。了无疑义。因名为伤寒溯源云。

  〔秦氏(之祯)伤寒大白〕四卷 存高 序曰。粤稽上古未有儒。先有医。盖天生蒸民。未生后稷教稼。周公孔子教学。先生黄帝神农岐伯。尝百草。疗疾病。良以人免夭折。始得众庶。既庶矣。然后教稼以富之。讲学以教之。则知医者救生之本。耕者养生之源。教者。人伦之道也。若是则保民莫先调养民病。然后富之教之者也。于是留心医学。时切探讨。余原籍奉天。先大夫参政京华。遂居辇毂下。四方医士。云集京邸。因闻天下明医。出在松江。然多高隐。未得来京。

  未获亲逢考究。自辛卯春。迁任吴阊。得见云间秦子皇士之书。名曰症。因脉治施。子宇瞻昆季所刊也。症分外感内伤。治分经络表里。就症以审,回就因以审脉审治。因叹向闻松郡多明医,是书果为寿世。但因远署虞山。

  先生又杜门却轨。不得相朝夕。癸巳岁。开浚东江。未得告竣。各工官会详申宪。奉此按松。而着书之秦子。世居河上。遂讲论旬日。公余稍暇。怡息其家。见架头有伤寒大白。女科切要。词句分明。治法中病。果然大白也。

  切要也。此先生格致之余。晚年之悟。加以不二之心。不已之功。始得如此。越明年。会新安陈氏。敬敷昆季捐资寿梓。属余为序。余念秦先生著作真大功也。实能生死人免夭折者也。陈君捐金付梓。非细德也。实与施昆季保民生济众庶者也。余故乐为之叙。时康熙岁次甲午夏。现任苏州府督理苏松水师船政海防同知。年通家弟高重南氏序。

  〔汪氏(纯粹)孝慈备览伤寒编〕四卷 存傅王露序曰。唐许胤宗之论医曰。吾意之所解。而口不能宣。余谓口不能宣者。必其意者未解也。姚菩提对梁武帝。讨论方术。言多意会。惟其意有真解。故言之了了。无 昧疑似之惑。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

  听声写形。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是以不出千里。决者至众。无他。口之所宣。皆其意之所解也。非然如古人难经诊法。岂皆不能宣之于口。而漫然笔之于书者耶。汪子春圃为名诸生。而尤精于医。为余姻娅清怡之从子。往者清怡之兄盾夫偶患腹痛而呕。会余往视。医者毕集。佥谓微疾无大患。顷之春圃至。惶然曰。六脉沉伏。幸未厥汗。亟宜投以参附。一时闻者咸笑其妄。自辰及午。果厥而汗。复属诊之。则曰寒邪直伏三阴。弗可药已。春圃幼与盾夫同砚席。尤笃契。其挽诗有云。泪染桃花千尺水。梦缠玉岌九神丹。情溢于词。

  盖由其意之真。故言之切至如此。乃春圃久密棘闱。自愤不得以文售于时。益肆其力。以攻医术益神。癸丑夏。

  疫疠时行。春甫所至。沉 辄起。遇贫不能具药饵者畀其资。予以汤剂。全活无算。颂德者遍里闾。一日过余。

  樽酒论文。出孝慈备览全编见示。凡杂科。女科。儿科,靡不具列。而伤寒四卷。其首编也。分阴阳。别脏腑。

  明六经。定五略。详切问。考汤头。论有本源。语无枝叶。辨俗师所未辨。发古人所未发。其斯道中三折肱乎。

  考玉机真脏论云。风者百病之长。风送寒来。寒随风入。故病惟伤寒为最多。死惟伤寒为最易。亟劝先登诸梓。

  俾世之为孝子。为慈父者。得以晓然于受病之由。与治之法。且令一时医师。获金针以刺绣。岁不知几千万人。则是编之功。不其伟欤。是则春圃不惟宣之口。而且笔之于书。非意有其解。曷克致此。昌黎有言。取于心而注于手。汨汨然来。醇也而后肆焉。然则观春圃之医。即可以知春圃之文矣。闻春甫于丁酉癸卯两试。皆荐而不售。夫使其售于文。安能成是编。以神其济人利物之术乎。虽然。修德者必获报。又安知天不发其所素积。以上作圣天子。久道化成。寿世寿民之盛治。而跻斯民于仁寿之域也哉。是为序。雍正甲寅。九月既望。年姻家弟玉笥傅王露撰。

  凡例曰。是编分四卷。首论伤寒治法。十二经脏腑表里。及合病并病。两感等病。以至望闻问切之所以然。

  与诊脉之所宜然。悉讨论周详。分晰立辨。是为第一卷。次言六经阴阳所载。太阳脉证疑问。内列发略诸汤主治。

  阳明脉证疑问内。列解略诸汤主治。少阳脉证疑问内。列和略诸汤主治。胃正腑。及三阳传经脉证疑问内。列清略诸汤主治。直中三阴脉证疑问内。列救略诸阳主治。如某证宜用某略某汤。俱填注于该证之下。有是证即有是方。检阅甚便。是为第二卷。次言伤寒有类证变证之不同。或兼经而发。或各经所有。病情百出。概列疑问。所有宜发宜解。宜和宜清宜救。逐一列方于该证之下。俾得临病以考证。自能对证而用方。其一切不治死证。亦历历开载。以便见几而作。是为第三卷。次言时异地殊。如仲景麻黄桂枝各汤方。虽尽善多不宜今。用是设立五略。

  选集历代名家汤头。分经而各属之。发解和清救五略之目也。共计列方九十有九。俱注号数于各证下。是为第四卷。然说有本源。意无拘牵。述者似觉呕心而陈。观者勿捧腹而笑。

  〔张氏(登)伤寒舌鉴〕一卷 存自序曰。尝读仲景书。止言舌白苔滑。并无黄黑刺裂。至金镜录。始集三十六图。逮后观舌心法。广至一百三十有七。何后世证变之多若此。宁知伤寒自表传里。舌苔必由白滑而变他色。不似伏邪瘟疫等。热毒自内达外之一病。便见黄黑诸苔也。观仲景论中。一见舌白苔滑。即言难治。安有失治而致变者乎。所以仲景止言白苔。

  已见一斑。不烦琐屑。后人无先圣治未病之能。势不得不反复辨论。以启蒙昧。盖邪气入里。其虚实寒热之机。

  必现于舌。非若脉法之隐而不显也。况阴盛格阳。与邪热郁伏。多有假证假脉。惟验舌上苔色之滑燥浓薄。昭若冰鉴。无所遁形。由是取观舌心法。正其错误。削其繁芜。汰其无预。于伤寒者。而参入家大人治按所纪。及己所亲历。共得百二十图。命曰伤寒舌鉴。授之剞劂。以公同志。临证之一助云。康熙戊申如月。诞先张登书于隽永堂。

  四库书目提要曰。伤寒舌鉴一卷。国朝张登撰。登字诞先。吴江人。是书备列伤寒观舌之法。分白苔。黄苔。

  黑苔。灰色。红色。紫色。霉酱色。蓝色。八种。末附妊娠伤寒舌。为图一百二十。各有总论。案古经于诊候之外。兼及辨色聆音。而未尝以舌观病。舌白苔滑之说。始见张机伤寒论。其传亦古。然其法不详。亦未尝言及种种之别。后金镜录。推至三十六图。未为赅备。观舌心法。衍至三十七图。又颇病繁芜。登以己所阅历。参证于二书之间。削烦正舛。以成是书。较之脉候隐微。尤易考验。固诊伤寒者。所宜参取也。

  汪琥曰。伤寒舌鉴。张路玉长子张登诞先氏汇纂。书止一卷。共舌图一百二十。琥按舌苔但有白黄黑三者而已。杜清碧推展敖氏验舌法。为三十六图。其中又增纯红舌。

  其余等舌已半属无据。今广至一百二十图。何其多欤。就其中。言紫色舌。蓝色舌。亦甚有理。盖热极则色紫。

  寒极则色蓝。蓝者。微青色也。至其言灰色。霉酱色二舌。亦甚不必。盖灰色。即淡黑。霉酱色。即深紫也。张氏每借一色。即化为数十图。何其穿凿。

  〔张氏(倬)伤寒兼证析义〕一卷 存张倬曰。晨窗雪霁。光射四壁。张子被褐方起。诵雪峤熟煮□。春风劈烂椽之句。客有量履过我。而进苦雪篇者。中有冻馁相继倒一语。怃然久之。因呼从事炉头。相与平章风雅。杯 内。论及医道之难。而伤寒为最难。

  伤寒而挟杂病者尤难。是以亘古绝无兼该之例。后世不能兼善其术也。余曰。安有滔滔江汉。不通潮汐者乎。苟能纯一其道。则圆机在我。活法随人。何虑兼证之不克哉。客举手称善。

  四库全书提要曰。伤寒兼证析义一卷,国朝张倬撰。倬字飞畴。吴江人。张登弟也。是书专论伤寒而挟杂病者。分中风。虚劳。中满。肿胀。噎膈。反胃。内伤。宿食。咳嗽。咽干。闭塞。头风。心腹痛。亡血。多汗。

  积聚。动气。疝气。淋浊。泻痢。胎产。凡十七种。设为问答。以发明之。案伤寒论所谓合病并病。止言六经兼证。而不及杂病。医家不明兼证之意。往往于脉证参差之际。或顾彼而失此。或治此而妨彼。为害颇深。此书一一剖析。使治病者不拘于一隅。不惑于多歧。亦可谓有功于伤寒矣。

  汪琥曰。伤寒兼证析义。张路玉次子张倬飞畴氏着。书止一卷。言中风虚劳胀满之人。有病伤寒者。谓之兼证。设为问答。共十七论。末后又附以十二经。八脉五运六气方宜等说。极为明备。但其所用方药。亦多偏僻。恐难取正也。

  〔陈氏(治)伤寒近前集〕五卷 存自序曰。圣王治世。泽及民生物命。孳孳揆理。无所不极。其调和阴阳。洞测性理。内则虑夫七情戕于中。

  表则防其六淫袭于外。不无其病。即有其治。或曰。病以何证为难治。曰。惟伤寒为难。曰。然则曷以伤寒为近乎。曰。惟其难。所以不可远也。仲景着伤寒论。后如成无己之详注。方有执之条辨。铅椠不一。代有其人。而学之者。如入万花谷中。莫不惊心艳目。而企羡之。然究不知何所适从而取舍也。因曰。书有成规。地有异宜。

  辞贵切而不浮。理贵确而有当。燕赵鲁卫之邦。近西北者。土敦而风烈。人多刚竞。宜宗仲景法以治之。则得心而应手。吴楚闽粤之方。近东南者。土润风和。人多柔弱。宜宗节庵法以治之。则病瘳而易起。故曰。节庵一人。

  顿起沉沦。方趋捷要。药类躬亲。庶几不远。毋以近乎。康熙三十六年。山农陈治自叙于粤东端州之文来阁。

  〔伤寒近后集〕五卷 存〔黄氏(元御)伤寒说意〕十一卷 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元御既作伤寒悬解。谓论文简奥。非读者所能遽晓。乃会通大意。后着此书。以开示初学之门径。

  〔程氏(云鹏)伤寒答问〕未见程云鹏曰。仲景法象高深。茫无入手。束而不观。临证昏昧。因就一二门士之问。而浅示之。使易通晓。(慈幼筏)

卷三十六

  方论(十四)

  〔吴氏(有性)温疫论〕二卷 存自序曰。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

  奈何自古迄今。从未有发明者。仲景虽有伤寒论。然其法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三阳。竟自传胃。

  盖为外感风寒而设。故其传法与温疫自是迥别。嗣后论之者纷纷。不止数十家。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病证。而甚略之。是以业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及其临证。悉见温疫。求其真伤寒。百无一二。不知屠龙之艺虽成。而无所施。未免指鹿为马矣。余初按诸家。咸谓春夏秋皆是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然历年较之。

  温疫四时皆有。及究伤寒。每至严寒。虽有头痛身疼。恶寒无汗发热。总似太阳证。至六七日失治。未尝传经。

  每用发散之剂。一汗而解。间有不药亦自解者。并未尝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胎刺等证。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不无轻重之殊。究竟感冒居多。伤寒希有。况温疫与感受。有霄壤之隔。

  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后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均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告世。至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反置勿论。或谓温疫之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乃称散亡之余。王叔和立方造论。谬称全书。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始发之际。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有失治不及期而死者。亦有治之太晚。服药不及而死者。或有妄用峻剂。攻补失叙而死者。或遇医家见解不到。心疑胆怯。

  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所感之轻者。尚获侥幸。感之重者。更加失治。枉死不可胜记。嗟乎。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不无明论。是以投剂不效。医者傍皇无措。病者日近危笃。

  病愈急投药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圣经之遗亡也。吁。千载以来。何生民不幸如此。余虽固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晋崇祯壬午仲秋。姑苏洞庭吴有性。

  先着序曰。温疫为病至重也。昔鲜成书。方治阙如。明末有吴又可者。独能有见于此。着论二篇。反复推明。

  谓与伤寒分途,制达原饮。以解其初起之邪。其所主用。惟在下之一法。甚有一下再下三下者。骤阅其论。人或未免惊疑。然细按之。条分缕析。非凿空之谈。亦非孟浪之施也。惜其流布未广。知之者甚少。仪真刘子方舟业医早成。心虚而好学,既获是编。向之有疑于中者。涣如冰释。因思重为锓板。以公诸同辈。知余喜论方书。特出是编以相质。且索数言以弁之。夫温疫者。伤寒之别也。自有伤寒论以来。千数百年。尘埋榛塞。近人有稍知讨论者。喻氏尚论篇。方氏程氏前后条辨。其着者也。皆丑诋叔和。自矜所得。然皆误认三阴经之即是里。于三阴条下诸证治。未免回惑于心。

  鲜所发明。喻氏剪辟之功有不诬,方氏程氏特乱多道。一时宗之者颇众。以致开口即云三阴。虽铄石流金之际。

  出敢辄投姜附。遇有药之而效。此则别有所因。而医者居之不疑。自信愈笃。有识者但从旁窃悯之。今吴氏残编。

  复出于斯时。意将有可救正之机欤。夫谓仲景不为温疫立论者。非也。谓仲景原有温疫方论。年久而失之者。亦非也。昔王安道欲分伤寒论之半。以属直中。不知直中之病。虽危亡顷刻。然一于寒而无热。不似伤寒之传变倏忽。安道但用以治直中而效耳。其实仲景不为直中立论也。喻氏医门法律中。易直中之名为中寒。亦知安道所矜张者。盖是伤寒论外之一事耳。今吴氏之于温疫。可谓发挥无余蕴矣。然折衷而论。亦只是疫耳。温之一字。原可不设。云瘟则赘疫。是疫则乱温。特从俗所称并举之。观其卷末正名之意。及论中后半。但称时疫。可见疫之首尾。证虽多端。亦但是伤寒论中之一治。观其主用之方。不越于大小调胃三承气。而所引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温病。则疫之纲领。已括于论之一条。讵能有出于仲景范围之外者,而更何憾于疫论之有无耶。凡伤于寒则为病热。以其郁阳而为热。当其邪在皮毛。固是寒邪。传至于里。则纯为热邪矣。是以燔灼真阴。煎熬津液。不得已而用下耳。而疫之始终为热者。与斯相类。但谓其邪伏于募原。初发即在半表里间。而兼有三阳证者。是其热淫之气。浮越于三阳经。能显某经之病。当随某经。兼而治之。此则吴氏卓越之见。发前人之所未发。至云温疫二三百人。才遇二三正伤寒。治正伤寒数百人。才遇二三真阴证。及乎误汗误下。屡汗屡下。绝证全见。此时峻补。尚恐不及。而犹以补为戒。以参为虑。此则所见未达。在善读书者。自权衡之。使来者获奉斯编以从事。既知有冬月之正伤寒。又知有三时之感冒。今复知有四时之疫气。与夫一岁之中。非其时而有其气。与至而太过不及者。皆能为病。既知四时正令不病之春温。又知至而为病之春温。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温。而疫可连温之名。温决不即是疫。则晓了明辨。左右应之而不眩。譬之泛海。已有针车。复何忧方向哉。

  刘敞序略曰。明末吴又可先生以温疫一证。旧无成法。亦鲜明文。着论二卷。谓温疫与伤寒相类而分途。条分缕析。

  详哉言之。余自束发。从事于医。开滚动多所疑。或质诸师友。或印诸古人之书。必得之释然而后快。后见此论。反复玩味。知其灼有所见。可补前人之未逮。虽其中亦有矫枉过正。不能无疑者。如云临证悉见温疫。伤寒百无一二。又如达原饮。以解初起之邪。遽用峻猛之药。似未可尽泥。然表裹先后。次第厘然。凡确信于心。以之如法施治。则即未有不投之而立效者也。向有颠倒原文。窜以臆见。别立书名。拟为己有。则大失作者之用心矣。

  吴仪洛曰。近吴又可瘟疫论。其治法与冬寒春温。夏秋暑热之治法无别。惟达原饮一方不同耳。然其所论疫邪在膜原半表半里之间。殊为未确。故达原饮。亦非的对之方也。(伤寒分经)

  四库全书提要曰。瘟疫论二卷。补遗一卷。明吴有性撰。有性字又可。震泽人。是书成于崇祯壬午。以四时不正之气。发为瘟疫。其病与伤寒相似而迥殊。古书未能分别。乃着论以发明之。大抵谓伤寒自毫窍。而入中脉络。从表入里。故其传经有六。自阳至阴。而以次而深。瘟疫自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不表不里之间。其传变有九。

  或表。或里。各自为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表而再表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其间有与伤寒相反十一事。又有变证兼证。种种不同。并着论制方。一一辨别。其显然易见者。则脉在不伏不沉之间。中取之乃见。舌必有苔。初则白。甚则黄。太甚则黑而芒刺也。其谓数百瘟疫之中。乃偶有一伤寒。数百伤寒之中。乃偶有一阴证。未免矫枉过直。然古人以瘟疫为杂证。医书往往附见。不立专门。又或误解素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文。妄施治疗。

  有性因崇祯辛巳。南北直隶。山东浙江大疫。以伤寒法治之不效。乃推究病源。参稽医案。着为此害。瘟疫一证。

  始有绳墨之可守。亦可谓有功于世矣。其书不甚诠次。似随笔札录而成。今姑存其旧。共下卷劳复食后条中。载安神养血汤。小儿时疫条中。载太极丸。并有方而无药。又疫痢兼证一条。亦有录而无书。故别为补遗于末。又正名一篇。伤寒例正误一篇。诸家瘟疫正误一篇。原目不载。盖成书以后所续入。今亦并录为一卷。成完书焉。

  〔刘氏(奎)瘟疫论类编〕五卷 存自序曰。宇宙之大。皆气之所鼓铸也。而气之为气各殊焉。一阴一阳曰二气。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气。映明出霄则有九气。旋转乾坤者。更有二十四气。夫气虽多端。然皆有名可稽。有义可寻也。独至于温疫。乃天地之厉气。不得以迹求。未许以数测。其来也莫识其源。其去也难竟其所。人感之。近则沿门阖户未之逃。远则城市乡遂无克获免。是病之为害于人者。莫温疫若也。张长沙伤寒论一书。原非为治瘟疫而设。第人以瘟疫证候。有类伤寒。故往往以治伤寒之法治之。即有心知其未稳者。亦不过于麻桂青龙等汤中。加以凉药而止。然究之不离乎温散者近是。而终亦未得治瘟疫之肯綮焉。千百年来。贻害非浅。自吴又可先生出。始分伤寒瘟疫为两途。谓瘟邪自口鼻而入。伏于膜原。不宜汗散。初起用达原饮为主方。而随经加减。析理精详。又佐以十传治法。神明而变通之。更着为伟论厘新方。独辟蚕丛。力排误说。则是有伤寒论于前。不可无瘟疫论于后。洵堪方驾长沙。而鼎足卢扁。功垂万世。

  当为又可先生首屈一指矣。余读是书有年。观其识见高明。议论精卓。其于治瘟症。诚无间然矣。但嫌其叙次乱杂。前后倒置。不便观览。且行文详略。未能合宜。字句多所疵 。意或当时初脱之稿。未经订正。故丛脞如此。

  因命子秉锦分别而类叙之。析为五卷。曰诸论。曰统治。曰杂症。曰提要。曰正误。取名温疫论类编。更参以管见。加之评释。删厥繁芜。补其罅漏。俾后学之诵习。可一目而豁如。作者之心思。可昭然而若揭。虽未能如成喻等之表章仲景。而亦未可谓非读瘟疫论者之一助也。是为序。时乾隆五十五年。岁次庚戌季夏刘奎松峰书。

  刘嗣宗序略曰。盖闻莫为之后。虽圣弗传。仲景伤寒论一书。赖有诸家注释。而作者之心思。始大白于世。

  第伤寒患者绝少。唯瘟疫岁岁不断。其难疗也。更甚于伤寒。但业岐黄家。鲜有深造其域者。自吴又可先生出。

  始着瘟疫论一书。释千古之疑。泄乾坤之秘。洵堪方驾长沙矣。第举世习闻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说。其于又可之论。未必不疑信参半也。吾友松峰山人起而表章之。分为五门。加之评释。取名瘟疫论类编。真足以豁习者之目。而传作者之心。其有功于又可。有功于天下后世。为何如哉。而山人平居之抱负。更有不尽于是者。余游东武四十余年。与山人昆仲交最深。故知之最悉。山人赋性仁慈。与世无忤。为善唯日不足。抱不羁之才。读书目下十行。而又手不释卷。少随厥祖青岑公方伯西川。又随父引岚公分守保郡。间关万里。晋接名贤。故其诗文。颇具奇气。医道多所师承。后引岚公捐馆官署。山人遭遇坎 。恬然自若。绝不一介于怀。自幼不利场屋。入闱辄病。虽力疾草率为文而已。能屡蒙荐取。第信天安命。中年即不赴公车。惟以登山临水。师友圣贤为事。厥后其兄石庵公督学江左。携之俱往。而所学益进。伊芳时山人胞叔太傅相国文正公在朝。侍侧者止有犹子松崦一人。石庵随将山人。送至京邸。冀其同登云路。并点朝班。居无何而山人以病返里。

  优游于马耳常山之间。以诗酒文章自怡悦。闭户读书。不作仕进计。更精于医学。志在救人。不邀财贿。窭人野老。尤所关心。与其子秉锦终岁研穷灵素。探索元微。着有松峰说疫。濯西救急简方。行世。又有所着景岳全书节文。四大家医粹。松峰医话等书。尚未脱稿。吾闻之。其上者立德。其次则立功。其次则立言。若山人者。

  可谓兼而有之矣。

  〔舒氏(诏)摘录瘟疫论〕一卷 存〔刘氏(奎)松峰说疫〕六卷 存自序曰。伤寒之不明也。以中寒乱之。瘟疫之不明也。以伤寒乱之。能于其中。划然分析。则其于治伤寒瘟疫也。思过半矣。伤寒自仲景而下。承承继继。各有专家。着书立说者。无虑数十种。独至瘟疫。则略而不讲焉。间有谈及者。不过寥寥数语。核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遂致瘟疫一证。靡所指归。往往以治伤寒法治之。非大用温散。

  即过投苦寒。欲病之愈也难矣。光大人引岚公一生精于医理。南北宦游。虽簿书鞅掌间。闻人疾苦。莫不竭力拯救。余恭聆庭训。非伊芳朝夕。且龆年善病。因得于暇日取家藏岐黄书纵观之。故颇有会心处。因念瘟疫一门。非他证可比。不能迟之岁月。缓为调理。其见效在一二剂之内。其痊愈在三五日之间。不可不亟为讲究。以共登宝筏。昔吴又可瘟疫论一书。较之诸家。俱见卓识。独辟蚕丛。业已盛行海内。故其方论。兹集一概不录。第就自所经历者。聊纾管见。以羽翼又可。当亦谈疫者之所不斥也。夫疫病所包甚广。而瘟疫特其一耳。又添杂疫寒疫。

  各着方论。而证治始备。随编辑酌定。分为六卷。曰述古。曰论治。曰杂疫。曰辨疑。曰诸方。曰运气。亦庶几成一家言焉。第是书之成。锦儿之力居多。其曰松峰说疫者。明乎其不敢擅为己有。以成善则归亲之意云尔。其中分伤寒与瘟疫。皎若列眉。而理路治法。亦颇审慎。不敢掩古人所长。而袭为己有。亦不肯震前贤名望。而为其所愚。第疫症千变万化。治之不可胶执。亦不可师心。所顾同志君子。神明而变通之。是则余之浓望也。夫是为序。时乾隆己酉菊月松峰刘奎书。

  〔周氏(扬俊)温热暑疫全书〕四卷 存自序曰。医之道难矣哉。凡病伤寒最重。温热尤烈。伤寒仅在一时。温热暑疫。每发三季。为时既久。病者益多。苟不明其源。溯流不得清也。不辨其类。疗治不得当也。则温热暑疫。皆热证也。燎原之下。竟乏清凉一滴。人无今昔。性有异同。神酣往圣。志切琳琅。俊以一隙微明。静中索照焉。夫上古圣人。首重色脉。以营之未交已交。定人生死。片言已毕。中古圣人。专论谷气盛衰。定人生死。片言已毕。仲景叔季圣人也。既立方论。复出不尽之藏。纬以膀胱之伤与绝。定人生死。先后合符。了无剩义矣。

  乃仲景于伤寒论中。温热森森。具载黄芩白虎等汤。是其治也。后之学人。苟能引伸此意。便可变化不穷。神明千载。不能细察其理。反执以为治伤寒之法。盍思本汤既无外解之功。又无内夺之力。圣人立法。果何谓乎。自晋以来。疑鬼疑域。陋沿无已。如崔文行解温。用白术乌头细辛桔梗四味。更加附子。名老君神明散。更加萤火。

  名务成子萤火丸。热药相投。以火济火。谁其辨诸。如仲景书。谓太阳病发热不恶寒而渴者。为温病。朱肱活人书。谓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者。为温病。已悖圣训矣。又云。春秋发斑咳嗽。为温病。至风温。治在少阴。其所立五方。如葳蕤汤。知母葛根汤。防己汤。栝蒌根汤。葛根龙胆汤。风火相炽。燔灼无休。复改圣散子。仍用附子。表里香燥同之。东坡先生在黄州时。颇称其效。岂知朱肱已三易其方。用败毒散。而远热药。然厥功奚减厥非。吴氏谓伤寒坏病。更遇温热为温病。洁古老人伤寒名家也。其子云岐以伤寒过经不解者为温病。指叔和之言。

  为仲景之文。赵嗣真谓仲景云。重感异气。变为温病。汪机谓仲景云。遇温气为温病。遇温热为温毒。竟罔顾圣经之载于方策者。何曾有此一语。巢氏病源。遵崔文行解散法。一日用摩膏火灸。二日用汗解散。三日复汗之。

  四日用藜芦丸瓜蒂散吐之。五六日解未了了者。复针之。热已入胃。鸡子汤下之。遂使庞安常自撰微言。一以和解为主。奉为灵宝。少移则蹶。巢庞比匪何极。李思训亦宗和解。王海藏称其当宋全盛。明哲莫逾。拟非其伦矣。丹溪长于温热。善用凉药。温热遇之。自能解散。要非有斟酌于其间也。东垣不善外感。长于内伤。乃从内经。悟出冬温春温二义。诚暗中一火炬。嘉言极口叹颂。真先得我心者矣。迨刘河间伤寒直格。于热病。每多入理深谈。然混在正伤寒中。在人眼光。采择不免金屑杂于泥沙者欤。至明季方中行着伤寒条辨。可谓直登仲景之堂。独开渗。惜其论温热。亦分阴分阳。似可用热。遂为嘉言所宗。嗟乎。病名温热。自需寒凉。乃千百年来。盈庭聚讼。先后支吾。阳春寡和于汉庭。埙篪迭奏于晋室。良由来派不清。复无面墙体认。诚习焉而不察耳。不然。岂诸公各自名家。乃甘悖圣矩如是耶。若夫夏月暑证。即金匮中湿 气蒸之病也。洁古东垣以动静分阴阳。动而得之为阳。用白虎。静而得之为阴。用大顺冷香诸剂。岂知夏月杲杲炎威。

  有阳无阴。动静不甚相远。惟多食冰果冷物。及恣意房帏。致伤太阴少阴者。热药可以暂用。岂得视温热之味。

  为通行之药乎。漕宪北海林夫子为一代伟人。医学宗匠。俊立雪程门。三五年间。极蒙提命。因授所刻明计部张凤逵治暑书。□明理蕴。精确不磨。虽有小疵。不掩大德。诚可振聋聩于千古者也。至叔和云。四时不正之气。

  感则为疫。不知非时不为厉气。仅为寒疫。而大疫之沿门阖境。传染相同者。允在兵荒之后。尸浊秽气。充斥道路。人在气交。感之而病。气无所异。人病亦同。所以月令于孟春掩骼埋 。不敢或后者。圣王早虑及此耳。非徒泽及枯骨也。后世治疫之法。未有定见。如嘉言上焦如雾。升逐解毒。中焦如沤。疏逐解毒。下焦如渎。决逐解毒。俟其营卫既通。乘势追拔。勿使潜滋暗长于未尽之时。此固不易之论。然求其反复尽义。变态直穷者。舍吴又可之言。别无根据傍也。俊幸生明备。不安苟且。日引光明之藏。志披榛莽之途。辑仲景伤寒论三注。金匮补注之余。先将温热暑疫四证。厘订经文。采集方论。无背圣法。有合病情。

  各自成帙。蒙藩宪丁夫子因戊午年时疫盛行。悯编户之疾苦。如 之乃身。遂下询疫所自始。与所为治。恻然叹曰。嗟乎。安得明此理者数十辈。循行救治。俾在□轮大树。梦魔心迷者。一旦提置冰山雪窦之中。奚止饮醍醐而称快哉。命急付枣以公同志。康熙己未皋月。吴门周扬俊禹载识。

卷三十七

  方论(十五)

  〔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汉志二十三卷 佚史记扁鹊传曰。上古之时。医有俞拊。治病不以汤液醴洒。 石桥引。案杭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脑髓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

  冠子曰。庞缓云。王独不闻俞跗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

  说苑曰。中古之为医者。曰俞 。俞 之为医也。搦髓脑束盲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 。

  班固曰。方伎者。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

  应劭曰。扁鹊俞拊。黄帝时医也。

  按俞 。韩诗外传。作逾跗。太平御览引史记。作俞附。郑玄周礼注。作榆 。扬雄解嘲。作臾跗。

  〔黄帝问答疾状〕宋志一卷 佚〔扁鹊陷冰丸方〕隋志一卷 佚前汉郊祀志。谷永说方士之妄。有云坚冰淖溺。注晋灼曰。方士诈以药石若陷冰丸。投之冰上。冰即消液。

  因假为神仙道使然也。

  按千金方。有太乙神明陷冰圆。是书所载。岂其类欤。后汉臧洪传曰。焦和恐贼乘冻而过。命多作陷冰丸。

  以投于河。似不是药剂。

  〔扁鹊肘后方〕隋志一卷 佚〔扁鹊疗黄经〕宋志三卷 佚〔枕中秘袂〕宋志三卷 佚〔亡名氏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汉志三十卷 佚〔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汉志四十卷 佚〔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汉志四十卷 佚〔风寒热十六病方〕汉志二十六卷 佚〔五脏伤中十一病方〕汉志三十一卷 佚〔客疾五脏狂颠方〕汉志十七卷 佚〔汤液经法〕汉志三十二卷 佚〔仓公决死生秘要〕宋志一卷 佚史记太仓公传曰。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 人也。姓淳于。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否。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文帝四年。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外家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外家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外家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过自新也。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卷三十八

  方论(十六)

  〔张仲景方〕(唐志作王叔和张仲景药方)隋志十五卷(本朝现下书目作九卷)佚〔评病要方〕七录一卷 佚〔济黄经〕宋志一卷 佚〔金匮要略方〕宋志三卷 存孙奇等序曰。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

  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如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校正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

  仍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三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臣奇尝读魏志华佗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每观华佗凡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大哉炎农圣法。属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统。抚育元元。颁行方书。拯济疾苦。使和气盈溢。而万物莫不尽苏矣。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司封郎中充秘阁校理臣林亿等传上。

  赵希弁曰。金匮玉函经八卷。上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设答问杂病形证脉理。参以疗治之方。仁宗朝王洙得于馆中。用之甚效。合二百六十二方。

  陈振孙曰。金匮要略三卷。张仲景撰。王叔和集。林亿等校正。此书。王洙于馆阁蠹简中得之。曰金匮玉函要略方。上卷论伤寒。中论杂病。下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今书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以便检用。其所论伤寒。文多节略。故但取杂病以下。止服食禁忌。二十五篇。二百六十二方。而仍其旧名。

  邓珍序曰。圣人设医道。以济夭枉。俾天下万世。人尽天年。博施济众。仁不可加矣。其后继圣开学。造极精妙。着于时名于后者。和缓扁仓之外。亦不多见。信斯道之难明也与。长沙太守张仲景以颖特之资。径造阃奥。

  于是采摭群书。作伤寒卒病论方合十六卷。以淑后学。遵而用之。困苏废起。莫不应效若神。迹其功在天下。犹水火谷粟然。是其书可有。而不可无者也。惜乎后之传者。止得十卷。而六卷则亡之。宋翰林学士王洙偶得杂病方三卷于蠹简中。名曰金匮方论。即其书也。丰城之剑。不终埋没。何其幸耶。林亿等奉旨校正。并板行于世。

  今之传者。复失三卷。岂非世无和氏。而至宝妄伦于荆石与。仆幼嗜医书。旁索群隐。乃获于盱之丘氏。遂得与前十卷。表里相资。学之者动免掣肘。呜呼。张茂先尝言。神物终当有合。是书也。安知不有所待。而合显于今也,故不敢秘。特勒诸梓。与四方共之。由是张氏之学不遗。轩岐之道昭着。林林总总。寿域同跻。岂曰小补之哉。后王元庚辰樵川玉佩邓珍敬序。

  俞桥曰。宋学士王洙得是书于蠹简。林亿等虽校理重刻。元金以来。世寡经见。诸家或载金匮方治。多于他书中得之耳。不然。何未有一人能语其颠末者。嗟予小子。幸获伏读。敢不宝惜。

  徐 曰。谨按文献通考二百二十二卷中。金匮玉函经八卷条下。晁氏曰。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设问答。

  杂病形证脉理。参以疗治之方。仁宗朝。王洙得于馆中。用之甚效。合二百六十二方。据此并前林序云。依旧名曰金匮方论。则王洙馆中所得。名曰金匮玉函要略方,系五代时改名耳。所以通考只云金匮王函经也。是金匮玉函经。元时已无矣。夫金匮玉函经八卷。东汉张仲景祖书名也。金匮方论三卷。伤寒论十卷。似西晋王叔和选集。

  撰次后俗传书名也。若金匮玉函要略方。五代及宋相沿书名也。今单名金匮要略。而去其玉函二字。愈远而愈失其真矣。又据晋皇甫谧甲乙云。仲景论广伊芳尹汤液。用之多验。王叔和撰次仲景撰论甚精。指事施用。即今俗所分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也。孙真人千金云。江南诸师。秘仲景伤寒方法不传。是叔和选论。思邈亦未尝研也。惟文潞公药准云。仲景为群方之祖。朱奉议活人书云。古人治伤寒有法。治杂病有方。葛稚川作肘后。孙真人作千金。陶隐居作集验。玄晏先生作甲乙。其论伤寒治法者。长沙太守一人而已。华佗指张长沙伤寒论为活人书。昔人又以金匮玉函名之。其重于世若此。然其言雅。非精于经络。不能晓会。若孙思邈。则未能详仲景之用心者。

  是宋时才分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二书也。成聊摄明理论云。自古诸方。历岁浸远。难可考评。惟仲景之方,最为众方之祖。是以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农之经。

  医帙之中。特为枢要。参今法古。不越毫末。乃大圣之所作也。刘河间原病式云。自黄帝之后。二千五百有余年。

  有仲景方论一十六卷。使后之学人。有可根据。文亦玄奥。以致今之学人。尚为难焉。故今人所习。皆近代方论而已。但究其末。而不求其本。唯近世朱奉议多得其意。遂以本仲景之论。而兼诸书之说。作活人书。其言直。

  其类辨。使后学人。易为寻检施行。故今之用者多矣。据河间十六卷之言。此时仲景书。尚未分伤寒杂病为二门也。或金匮玉函经八卷。坊间分作十六卷。亦未可知。故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曰。易张先生云。仲景药为万世法。

  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后之医者。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王海藏此事难知云。余读医书。几十载矣。所仰慕者。仲景一书为尤。然读之未易洞达其趣。欲得一师指之。遍国中无有能知者。故于医垒元戎云。

  折中汤液万世不易之法。当以仲景为祖。又云。金匮玉函要略。伤寒论。皆张仲景祖神农。法伊芳尹。体箕子而作也。唐宋以来。如孙思邈葛稚川朱奉议王朝奉辈。其余名医虽多。皆不出仲景书。又汤液本草。于孙葛朱王外。

  添王叔和范汪胡洽钱仲阳成无己陈无择云。其议论方定。增减变易。千状万态。无有一毫不出于仲景者。洁古张元素其子张璧东垣李明之。皆祖张仲景汤液。惜乎世莫有能知者。又云。仲景广汤液为大法。晋宋以来。号名医者。皆出于此。又按丹溪局方发挥或问曰。仲景治伤寒一百一十三方。治杂病金匮要略二十有三门。何也。答曰。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则焉。曰。要略之方果足用乎。曰。天地气化无穷。人身之病。亦变化无穷。仲景之书。载道者也。医之良者。

  引例推类。可谓无穷之应用。借令略有加减修合。终难逾越矩度。又曰。圆机活法。内经具举。与经意合者。仲景书也。仲景因病以制方。局方制药以俟病。据数家说。是元末及我国朝初。医方分伤寒杂病为二家也。只因聊摄七十八岁。撰成明理论。八十岁时。注完伤寒论。未暇注金匮论。所以俗医分为二门。致今时众口一辞。诮仲景能治伤寒。而不能疗杂证也。冤哉。余素慨金匮方论。与伤寒论。睽离孤处。及注解伤寒论。又明理论。乖散失群。已近五百年。因谋诸新安师古吴君。校寿一梓。成济暌而得会遇。庶几业医者。弗致得此失彼。各自专门为粗陋。又冀华剑复合。昌镜再圆。天作之合云尔。万历戊戌孟夏吉日。匿迹市隐逸人谨识。

  徐灵胎曰。金匮要略。乃仲景治杂病之书也。其中缺略处颇多。而上古圣人。以汤液治病之法。惟赖此书之存。乃方书之祖也。其论病皆本于内经。而神明变化之。其用药悉本于神农本草。而融会贯通之。其方则皆上古圣人。历代相传之经方。仲景间有随证加减之法。其脉法。亦皆内经及历代相传之真诀。其治病无不精切周到。

  无一毫游移参错之处。实能洞见本源。审察毫末。故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真乃医方之经也,惜其所载诸病。

  未能全备。未知有残缺与否。然诸大证之纲领。亦已粗备。后之学人。以此为经。而参考推展之。已思过半矣。

  自此以后之书。皆非古圣相传之真诀。仅自成一家。不可与金匮并列也。

  姚际恒曰。金匮玉函经。又名金匮要略。称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案此非仲景撰。乃后人伪托者也按先子曰。张仲景云。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而梁七录。张仲景辨伤寒十卷。乃今所传伤寒论。其六卷则杂病论。即今金匮要略。系其遗篇。考千金方。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隋巢元方作病源候论。伤寒门中。

  有伤寒论文。而不着仲景之名。盖据短剧所引而收载乎。然于其妇人三十六疾。而称仲景义最玄深。非愚浅能解。

  巢氏岂特寓目于杂病。而未及伤寒论耶。孙思邈晚年得仲景原本。收翼方第九第十卷中。而他门并无引之者。孙氏岂特研伤寒论。而未及杂病论耶。后天宝中。王焘撰外台秘要。载此书方药。而云出伤寒论。乃其不易旧目者。

  原书或仅存于台阁中。而王氏特得窥之耶。意者仲景之书。自晋经隋唐。显晦离合。其传不一如此。盖唐时有合伤寒杂病论。改名金匮玉函以传之者。后人因删略其要。约为三卷。更名云金匮玉函要略欤。淮南要略训。高诱注曰。鸿烈二十篇。略数其要。明其所指。序其微妙。论其大体也。命名之义。盖出于此。且林亿等序云。伤寒文多节略。伤寒乃有全本。故知其多节略。至杂病。则虽他本可考。以伤寒例之。则其节略旧文。可复知也。林序又云。依旧名曰金匮方论。徐 因谓王洙馆中所得。名曰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系于五代时改名耳。然周礼疾医职。贾公彦疏。引张仲景金匮云。神农能尝百草。则炎帝者也。今要略无此文。岂其所删略欤。以此知唐时已有金匮之目。必非五代时改名也。皇甫谧云。仲景垂妙于定方。陶弘景云。惟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又悉根据本草。但其善诊脉。明气候。以意消息之尔。二氏距仲景未远。其言如此。然要略中方论。尽有不合绳墨者。故今人或云。某论非仲景之旧。某方非仲景之真。肆意删改。以为复古。此误也。巢氏病源引短剧云。华佗之精微。

  方类单省。而仲景经。有侯氏黑散。紫石英方。皆数种相出入节度。陈延之以晋初人。其言如此。是他至篇末宋人附方。千金外台中。引仲景者颇多。岂如今之致疑者。尽非仲景之本论原方乎。此宜存而不议焉。

  再按读书志。以是书与玉函经相混作八卷。而刘完素所称仲景方论一十六卷者。据其自序而言之。非当时有原本。徐 致疑于斯。殆为失考。

  〔赵氏(良仁)金匮方衍义〕未见苏州府志曰。赵良仁。字以德。少试吏宪司。即弃去。从丹溪朱彦修学医。治疗多有奇效。名动浙东西。所着医学宗旨。金匮方衍义。并丹溪药要等书。张氏据吴。良仁挈家去浙。后复来吴。占藉长洲。以高寿终。

  〔胡氏(引年)金匮要略方注〕未见程林曰。金匮要略。明初有赵以德注。嗣后有胡引年诠。方论讹舛甚多。

  〔卢氏(之颐)金匮要略摸象〕佚〔摩索金匮〕九卷 未见杭世骏曰。卢之颐着金匮要略摸象。未成。父促之成。既成。火之。曰十年后。方许汝着书。父殁后。述先人之志。成摩索金匮九卷。右目偏盲。摩索者。言暗中得之也。

  〔徐氏(彬)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 存自序曰。不习经义,不可以论史,不读史。不可以衡论百家之书。盖治理之变。莫备于史。而其源必出于经。此古今之通义也,张仲景者。医家之周孔也。仲景之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家之六经也。今仲景伤寒论。有吾师南昌喻先生尚论。复有余一百十三方发明。业已流布。其金匮要略。即所谓金匮玉函经也。为后世杂症方书之祖。乃有药味有方论之灵素也。其中立言之意。欲人每证必明致病之由。每药必明参互之法。而后分证论治。

  经权相参。不令庞杂挠乱正法。故立论著方。宁简无冗。谓繁冗。则视听摇。心意惑。

  而失其端绪也。人则以为奥而略之。后之方书。旁搜博设。务为广罗。冀人弋获。于是用方者。合则神奇。误则夭枉。甚或因病索书。 方偶验。传诵乡里。究竟用方者。未详药证相合之故。若是者。求其触类引申。自不可得。一概据方觅病。岂非刻舟求剑欤。且疗病必索书。而求不解意之方。得者为偶得。不得当何如。甚乃因其不解方意。而误投杀人。又当何如。人则以为便而遵之。独喻师作医门法律。立论多宗金匮。固足以表章前人。启牖末学矣。然仅如一人遇事慷慨。引经断义。言者足以悦心。闻者足以动听。岂若使人人各习全经。晓畅经义。

  其声教四讫之盛。更为博大。但奥义难悉。此余着金匮要略论注。正如六经既明。则古今诸史。不期明而自明。

  谓源流既正。即复泛涉方书。自有朝宗之妙耳。顾以谫劣。阐斯秘要。千虑一得。岂能尽先圣精蕴。聊为下里巴音。以冀白雪之和云尔。时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孟夏朔日。 李徐彬忠可氏题。

  凡例曰。一此书废坠已久。中多讹字。疑者阙之。示慎也。闻有挨文析义。聊以鄙见质之后贤。一原文有附方。云出千金外台诸书。似属后人赘入。然方引药味。颇亦不凡。或原为仲景所制。因述彼习用者之书名。今悉如徐 传本。附列以后参考。 一拙着有注有论。正义疏释。备于注。或有剩义。及总括诸证。不可专属者。见于论。更有经义可借以发本文之覆者。别具上方。 一此书虽出管见。然远近有道。无不就正。博洽君子。即未习医。亦虚心质之。借重姓氏。以奉教多者居前。非有所先后也。若从游诸贤。竟屈肩随矣。一注中精意。宜详味者。用密圈。○○○。其有翻剥者。用密点。…。其就经文逐字注释者。悉用空尖。△△△。非以此分句读。故凡系经文本面。即尖之。取其易辨耳。 一读我论注有法。须先将方论药味。

  逐字不遗。熟记贯串。竭其知识。探讨既久。然后将余论注。验其得失。不可摘段取便。不可仿佛涉略。要知他方书。原属剽窃凑集。故可阅首置尾。即内中采择一条。时亦获验。若金匮之妙。统看一卷。全体逼现。不独察其所用。须察其所不用。要知仲景审证用药。已臻圣哉。其所不用药。岂智力不及后人耶。

  四库书目提要曰。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汉张机撰。国朝徐彬注。机字仲景。南阳人。尝举孝廉。建安中。官至长沙太守。是书亦名金匮玉函经。乃晋高平王叔和所编次。据陈振孙书录解题。则此书叔和所编。本为三卷。王洙钞存其后二卷。后又以方一卷。散附于二十五篇。盖已非叔和之旧。然自宋以来。医家奉为典刑。与素问难经并重。得其一知半解。皆可以起死回生。则亦岐黄之正传。和扁之嫡嗣矣。机所作伤寒卒病论。自金成无己之后。注家各自争名。互相窜改。如宋儒之谈错简。原书端绪。久已瞀乱难寻。独此编仅仅散附诸方。尚未失其初旨。尤可宝也。汉代遗书。文句简奥。而古来无注。医家猝不易读。彬注成于康熙辛亥。注释尚为显明。

  今录存之。以便讲肄。彬字忠可。嘉兴人。江西喻昌之弟子。故所学颇有师承云。

  〔程氏(林)金匮要略直解〕三卷 存凡例曰。一引证诸书。悉本灵素。本草。脉经。甲乙。中藏。及伤寒论。其六朝唐宋诸名家有确论者。附之。

  林也后学。以经证经。要在直截简切。义理详明。期于取用。不故作僻语迂论曲解。以欺误人也。一斯道之妙。

  洞彻气化之机。精贯阴阳之理。非参究之士。语之不知。非达道之人。传之莫习。故读仲景金匮。必融会仲景伤寒。澄心年月。便领悟其旨趣。否则得此失彼。未详窥其要妙也。一仲景方法。如麻黄汤。先煮麻黄者。大承气。后纳芒硝者。大小柴胡复煎者。有顿服。温服。小冷服。日三服。日三夜一服。日再服。其助药力。有啜粥。有饮暖水。

  有食糜者。有重复取汗。取微似有汗。取下。取利小便者。如此之类。未可一二详载。方法圆通。千古不能逾越。

  故谓之祖方。一宋林亿校正。附唐人诸方。如侯氏黑散之类。今皆删去。其柴胡饮子。则宋人方也。

  〔张氏(志聪)金匮要略注〕未见按上见于伤寒纲目序。

  〔高氏(世 )金匮集注〕未见按上见于素问直解凡例。(见四八页灵枢直解条)

  〔周氏(扬俊)金匮要略补注〕未见按上见于温热暑疫全书序。

  〔沈氏(明宗)金匮要略编注〕二十四卷 存沈明宗曰。金匮一书。文辞简略。义理深玄。诚补轩岐之不足。为后学之津梁也。但从来着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而是编乃以治病问答。冠于篇首。叙例大意。反次后章。且诸方论头绪。参差不贯。使观者如入雾径。失其所之。弃而不读者。有之矣。嗟乎。仲景去今。千有余祀。简多遗亡。而原文夹于伤寒论中。后人未窥其微。以致分出。编次失序。究非仲景之意。编仲景书者之误也。故余不揣鄙陋。僭以次章冠首。而为序例。

  次以天时地理。脉证汤法。鱼尾相贯于后。俾条理不紊。而使读者易升堂奥。同登彀趣。未识鉴者以为何如。

  〔魏氏(荔彤)金匮要略本义〕三卷 存按是书页面。题曰论注。自序曰释义。名目各异。序后又附林亿等序。及徐 说一篇。依旧厘为二卷。注解虽多阐明。不免文词庞杂也。

  〔尤氏(怡)金匮要略心典〕三卷 存自序曰。金匮要略者。汉张仲景所着。为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其方约而多验。其文简而难通。唐宋以来。注释阙如。明兴之后。始有起而论之者。迄于今乃不下数十家。莫不深求精讨。用以发蒙而解惑。然而性高明者。泛骛远引。以曲逞其说。而其失则为浮。守矩 者。寻行数墨。而畏尽其辞。而其失则为隘。是隘与浮者。虽所趣不同。而其失则一也。余读仲景书者数矣。心有所得。辄笔诸简端。以为他日考验学问之地。非敢举以注是书也。日月既深。十已得其七八。而未克遂竟其绪。丙午秋日。抱病斋居。勉谢人事。因取金匮旧本。重加寻绎。其未经笔记者补之。其记而未尽善者。复改之。覃精研思。务求当于古人之心而后已。而其间深文奥义。

  有通之而无可通者。则阙之。其系传写之误者。则拟正之。其或类后人续入者。则删汰之。断自脏腑经络以下。

  终于妇人杂病。凡二十有二篇。厘为上中下三卷。仍宋林亿之旧也。集既成。颜曰心典。谓以吾心求古人之心。

  而得其典要云尔。虽然。刘氏扰龙。宋人刻楮。力尽心 。要归罔用,余之是注。安知其不仍失之浮。即失之隘也耶。世有哲人。箴予阙失。而赐之教焉。则予之幸也。雍正己酉春日。饮鹤山人尤怡题北郭之树下小轩。

  徐大椿序曰。今之称医宗者。则曰四大家。首仲景。次河间。次东垣。次丹溪。且曰。仲景专于伤寒。自有明以来。莫有易其言者也。然窃尝考神农着本草以后。神圣辈出。立君臣佐使之制。分大小奇偶之宜。于是不称药而称方。如内经中所载。半夏秫米等数方。是已。迨商而有伊芳尹汤液之说。大抵汤剂之法。至高而盛。非自伊芳尹始也。若扁仓诸公。皆长于禁方。而其书又不克传。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远接轩皇。近兼众氏。当时着书垂教。必非一种。其存者。有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两书。当宋以前。本合为一。自林亿等校刊。遂分为两焉。夫伤寒。乃诸病之一病耳。仲景独着一书者。因伤寒变证多端。误治者众。故尤加意。其自叙可见矣。且伤寒论中。一百十三方。皆自杂病方中检入。而伤寒之方。

  又无不可以治杂病。仲景书具在。燎如也。若三家之书。虽各有发明。其去仲景。相悬不可以道里计。四家并称。

  已属不伦。况云仲景专于伤寒乎。呜呼。是尚得为读仲景之书者乎。金匮要略。正仲景治杂病之方书也。其方亦不必尽出仲景。乃历圣相传之经方也。仲景则汇集成书。而以己意出入焉耳。何以明之。如首卷栝蒌桂枝汤。乃桂枝汤加栝蒌也。然不曰桂枝加栝蒌汤。而曰栝蒌桂枝汤。则知古方本有此名也。六卷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即桂枝汤加龙骨牡蛎也。乃不别名何汤。而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则知桂枝汤为古方。而龙骨牡蛎。则仲景所加也。

  如此类者。不可胜举。因知古圣治病方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可与灵素并垂者。苟有心于斯道。可舍此不讲乎。说者又曰。古方不可以治今病。执仲景之方。以治今之病。鲜效而多害。此则尤足叹者。

  仲景之方。犹百钧之弩也。如其中的。一举贯革。如不中的。弓劲矢疾。去的弥远。乃射者不恨己之不能审的。而恨弓强之不可以命中。不亦异乎。其有审病虽是。药稍加减。又不验者。

  则古今之本草殊也。详本草惟神农本经。为得药之正性。古方用药。悉本于是。晋唐以后诸人。各以私意加入。

  至张洁古辈出。而影响根据附。互相辨驳。及失本草之正传。后人遵用不易。所以每投难拒。古方不可以治今病。

  遂为信然。嗟乎。天地犹此天地。人物犹此人物。若人气薄,则物性亦薄。岂有人今而药独古也。故欲用仲景之方者。必先学古穷经。辨证知药。而后可以从事。尤君在泾。博雅之士也,自少即喜学此艺。凡有施治。悉本仲景。辄得奇中。居恒叹古学之益衰。知斯理之将坠。因取金匮要略。发挥正义。朝勤夕思。穷微极本。凡十易寒暑而后成。其间条理通达。指归明显。辞不必烦。而意已尽。语不必深。而旨已传。虽此书之奥妙。不可穷际。

  而由此以进。虽入仲景之室无难也。尤君与余有同好。属为叙。余读尤君之书。而重有感也。故举平日所尝论说者。识于端。尤君所以注此书之意。亦谓是乎。雍正十年壬子阳月。松陵徐大椿叙。

  〔黄氏(元御)金匮悬解〕二十二卷 未见四库全书提要曰。上国朝黄元御撰。元御谓张机着金匮玉函经。以治内伤杂病。大旨主于扶阳气。以为运化之本。自滋阴之说胜。而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迄无解者。因推明其意。以成此书。于四诊九候之法。言之颇详。

  〔戴氏(震)金匮要略注〕未见按上见于扬州画舫录。

  〔李氏(钧)金匮要略注〕未见李斗曰。李钧。字振声。精仲景法。方伯族人患伤寒。

  见阳明证。时医治以寒剂。延月余殆甚。方伯延钧诊之。曰。此寒证也。宜温中。用附子一两服。则病益剧欲绝。

  钧曰。剂轻故。加附子至二两。与人参二两同服。众医难之。钧曰。吾自见及。试坐此待之如何。力迫之服。及明日。霍然矣。谓诸医曰。病之寒热。辨脉之往来。此脉来动而去滞。知其中寒而外热。仲景所已言。诸君未见及耳。所着有金匮要略注。多发前人所未发。(杨州画舫录)

  〔朱氏(光被)金匮要略正义〕三卷 存按朱光被。字峻明。其里贯未详。是书莫知修于何代。其编第与目次不合。行墨间涂乙点圈。加以朱笔。无序及跋文。其潦草牵率。似未全脱稿者。往岁吴舶斋来。龟山医员冈田义叔从镇台牧野和州(成杰)至碚阳。不吝重价。购之而归。余速借阅之。注中有启前哲未道之蕴者。乃录一通以藏之。义叔名顺益。风骨潇洒。亦好古之士也。

卷三十九

  方论(十七)

  〔卫氏(泛)四逆三部厥经〕佚张仲景方序曰。卫泛好医术。少师仲景。有才识。撰四逆三部厥经。及妇人胎藏经小儿颅囟方三卷。皆行于世。(太平御览)

  〔华氏(佗)内事〕七录五卷 佚〔华佗方〕隋志十卷(宋志作一卷) 佚隋志曰。吴普撰。佗。后汉人。

  〔中藏经〕宋志一卷 存邓处中序曰。华先生讳佗。字符化。性好恬淡。喜味方书,多游名山幽洞。往往有所遇。一日因酒息于公宜山古洞前。忽闻人论疗病之法。先生讶其异。潜过洞窃听。须臾有人云。华生在迩。术可付焉。复有一人曰。道生性贪。不悯生灵。安得付也。先生不觉愈骇。跃入洞。见二老人。衣木皮。顶草冠。先生躬趋左右而拜曰。适闻贤者论方术。遂乃忘归,况济人之道。素所好为。所恨者。未遇一法可以施验。徒自不足耳。愿贤者少察愚诚。

  乞与开悟。终身不负恩。首坐先生云。术亦不惜。恐异日与子为累。若无高下。无贫富。无贵贱。不务财贿。不惮劳苦。矜老恤幼为急。然后可脱子祸。先生再拜谢曰。贤圣之语。一一不敢忘。俱能从之,二老笑指东洞云。

  石床上有一书函。子自取之。速出吾居。勿示俗流。宜秘密之。先生时得书,回首已不见老人。先生慑怯离洞。忽然不见。云奔雨泻。石洞摧拓。

  既览其方论。多奇怪。从兹施治。效无不存神。先生未六旬。果为魏所戮。老人之言。预有斯验。余乃先生外孙也。因吊先生寝室。梦先生引余坐语。中藏经。真活人法也。子可取之。勿传非人。余觉惊怖不定。遂讨先生旧物。获石函一具。开之得书一帙。乃中藏经也。予性拙于用。复授次子思。因以志其实。甲寅秋九月序。

  陈振孙曰。中藏经一卷。汉谯郡华佗元化撰。其序称灵洞主少室山邓处中。自言为华先生外孙。莫可考也。

  楼钥跋曰。余少读华佗传。骇其医之林奇。而惜其书之火于狱。使之尚存。若刳腹断臂之妙。又非纸上语所能道也。古汴陆从老。近世之良医也。尝与之论脉曰。无如华佗之论最切。曰性急者脉亦急。性缓者脉亦缓。长人脉长。短人脉短。究其说未暇也。一日得闽中仓司所刊中藏经读之。其说具在。盖二卿姜公诜为使者时所刊。

  凡三十余年。而余始得之。序引之说。颇涉神怪。难于尽信。然其议论卓然。精深高远。视脉察色。以决死生。

  虽不敢以为真是元化之书。若行于世,使医者得以习读之。所济多矣。惜乎差舛难据。遂携至姚江。以叩从老。

  从老笑曰。此吾家所秘。不谓版行已久。因出其书见假。取而校之。乃知闽中之本未善。至一版或改定数十百字。

  前有目录。后有后序。药方增三之二。闽本间亦有佳处。可证陆本之失。其不同而不可轻改者。两存焉。始得为善本。老不能缮写。俾从子溉手录之。蕲春王使君成父闻之欣然。欲于治所大书锓木。以惠后学。且以成余之志。

  溉所录。面授而记其始末于下。药方凡六十道。亦有今世所用者。其间难晓者有之。恐非凡识所及。佗传称处齐不过数种。又未知此为是否。好事者。能以闽本校之。始知此本之为可传也。

  吕复曰。中藏经八卷。少室山邓处中云。华先生佗游公宜山古洞,值二老人。授以疗病之法。得石床上书一函。用以施试甚验。余乃先生外孙。因吊先生寝室。梦有所授。获是经于石函中。其托为荒诞如此。竟不考传狱吏焚书之实。其伪不攻自破。按唐志。有吴普集华氏药方。别无中藏之名。普其弟子。宜有所集。窃意诸论非普辈不能作。邓氏特附别方。而更今名耳。盖其方有用太平钱。并山药者。盖太平。乃宋熙陵初年号。薯蓣。以避浓陵偏讳。而始名山药。其余可以类推。然脉要及察声色形证等说。必出元化遗意。览者细为审谛。当自知之。

  俞弁曰。中藏经八卷。相传华元化撰。按唐书艺文志。有吴普集元化药方。别无中藏之名。普。广陵人。亲授业于元化之门。以术艺知名。今集中诸论。非普不能作。灵洞道土邓处中自序。元化外孙。因吊寝室。得此书于梦中。余窃疑其妄诞。论后附方。意者皆邓生增入之耳。如此黄煎丸。内有山药。古方名薯蓣。为避宋英宗讳。

  故易名山药。烧肝散内。有白术苍术。本草及古方书。止云术。不分苍白二种。牢牙地黄散细注云。此方。见僧文莹湘山野录。文莹宋僧。三者可证其出于邓生之手。览者当自知之。

  冯梦祯跋赵魏国书华氏中藏经并秘方真迹曰。此赵魏国晚岁养闲书也。录华氏中藏经四十七条。首尾俱不完。为二卷。而后附秘方六十道。别为一卷。分而复合。喜为润卿所有。笔法萧散。闲肆无意。意多 州先生王百谷董玄宰跋之详矣。而润卿复乞余一转语。余观古人以文章书画名后世者。类不肯虚其暇日。至于晚岁。娱老养闲。此意不废。

  相传魏公日课万字。佛道圣典。人间秘书。随意 洒。不 而走天下。况此三卷。二万余言。为秘论名方。是活人寿世。而希传者耶。晴窗雨轩。随拈一卷。焚香披阅。便可永日。慎卿其宝之。(快雪堂集)

  周锡瓒跋曰。世传医书。莫古于素问。王冰谓即汉艺文志之黄帝内经。然已不合于十八卷之数。况后出之书耶。惟求其是者信之而已。华氏中藏经。陈直斋书录解题云。一卷。宋史艺文志同。然魏志佗传。佗出一卷书与狱吏。吏不敢受。索火焚之。则佗之书久绝矣。何以至宋世而忽出耶。传又称其弟子吴普樊阿从佗学。普准佗治。

  多所全济。阿善针术。普年九十余。阿寿百余岁。则佗书虽不传。而弟子习其业者。亦可以着书传后。隋经籍志。

  载吴普撰华佗方十卷。华佗内事五卷。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一卷。枕中灸刺经一卷。普集华氏药方。新旧唐书。

  皆载于经籍艺文志。而宋艺文志。亦有华佗药方一卷。其书想北宋时。尚有流播。或多残缺。故其时名医缀辑。

  而成此书。别立名目。以托于华氏。且宋自建隆以来。甚重医学。干德初。考校医宦艺术。太平兴国间访求医书。

  其时王怀隐成太平圣惠方。李 详定唐本草。仁宗时。许希亦着神应针经要诀。宋重医学。几与唐之明法明算等。

  疑其书或出于此时。虽非元化之书。要其说之精者。必有所自也。书一刻于宋之闽中。为仓司本。一为楼攻愧钥所校本。余得旧钞本。前后多缺。无序文目录。并楼公跋。且避高孝两朝讳。疑即攻愧所校本。因取新安吴氏刻本补其缺。而用一按字。注于下。以别于原注。并从攻愧集中。录跋附后。始得为完书。后附药方。吴本倍于此本。其相同者。仅二十方。余皆后人以意增入。非原书也。

  今悉依旧本。虽未得宋刊校补。然已与吴本迥别矣。书之可传。攻愧跋之已详。兹述其书之由来。而使世之学人。

  勿以魏志有火于狱之说。而疑之也。书凡一卷。后附方六十道。因为上下二卷云。乾隆五十七年。秋九月。茂苑周锡瓒识于枫桥之香严书屋。

  孙星衍序曰。华氏中藏经。见郑樵通志艺文略。为一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同。云。汉谯郡华佗元化撰。宋史艺文志。华氏作黄。盖误。今世传本有八卷。吴勉学刊在古今医统中。余以乾隆丁未年。入翰林。在都见赵文敏手写本。卷上。自第十篇。性忌则脉急以下起。至第二十九篇。为一卷。卷下。自万应丸药方至末。为一卷。失其中卷。审是真迹。后归张太史锦芳。其弟录稿赠余。又以嘉庆戊辰年。乞假南归。在吴门见周氏所藏元人写本。

  亦称赵书。具有上中下三卷。而缺论诊杂病必死候第四十八。及察声色形证决死法第四十九两篇。合前后二本校勘。明本每篇脱落舛误。凡有数百字。其方药名件。次序分量。俱经后人改易。或有删去其方者。今以赵写两本为定。此书文义古奥。似是六朝人所撰。非后世所能假托。考隋书经籍志。有华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一卷。

  疑即是中卷论诊杂病必死候以下二篇。故不在赵写本中。未敢定之。邓处中之名。不见书传。陈振孙亦云。自言为华先生外孙。称此书因梦得于石函。莫可考也。序末称甲寅秋九月序。古人亦无以干支纪岁。不着岁字者。疑其序伪作。至一卷。三卷。八卷。分合之异。则后人所改。赵写本旁注。有高宗孝宗庙讳。又称有库本陆本异同。

  是根据宋本手录。元代不避宋讳。而不更其字。可见古人审慎阙疑之意。此书。四库书既未录存。又两见赵写善本。急宜刊刻。以公同好。卷下万应圆等。皆以丸散治疾。而无汤药。古人配合药物分量。案五脏五味。配以五行生成之数。今俗医任意增减。不识君臣佐使。是以古人有不服药为中医之叹。要知外科丸散。率用古方分量。故其效过于内科。此即古方不可增减之明证。余所得宋本医学书甚多。皆足证明人改乱古书之谬。惜无深通医理者。与共证之。嘉庆十三年。太岁戊辰。十月四日。孙星衍撰序于安德使署之平津馆。

  按是书名中藏者。取宝而藏之之义。后汉百官志曰。中宫私府令一人。六百石。注。官者。主中藏币帛诸物。

  又盖勋传曰。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注。中藏。犹内藏也。孙星衍谓卷第分合之异。后人所改。然考楼跋。宋时已有两本。盖吴勉学所辑。据闽中仓司刊本者。与楼氏所谓一版或改定数十百字。药方增三之二者相符。赵文敏所书。则以蕲春王成父刊本为祖者。其详记楼氏校语。并避两朝庙讳。则可以为证焉。特周刻合为二卷。殆不可解。孙氏序称周本具有上中下三卷。而周刻卷末。有以上八方。陆本在中卷四十论后语。则原又为三卷。孙又称中卷论诊杂病必死以下二篇。以为隋志所载佗书遗文。因查王叔和脉经。有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其论约略相类。

  则知其出于佗书,孙说可谓详确矣。

  〔华佗尤候〕佚按上见于幼幼新书。

  〔青囊方〕佚徐春甫曰。魏华佗得异人授受。今亡之。

  〔耿氏(奉)方〕七录六卷 佚〔李氏( 之)药方〕七录一卷 佚〔吕氏(广)金韬玉鉴经〕宋志三卷 佚〔葛仙公杏仁煎方〕宋志一卷 佚晋书葛洪传曰。洪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

卷四十

  方论(十八)

  〔王氏(叔和)论病〕七录六卷 佚〔皇甫氏(谧)根据诸方撰〕隋志一卷 佚〔支氏(法存)申苏方〕七录五卷 佚刘敬叔曰。沙门有支法存者。本自胡人。生长广州。妙善医术。遂成巨富。有八尺HT KT 。光彩耀目。作百种形像。又有沉香八尺板状。居常香馥。太原王琰为广州刺史。大儿邵之屡求二物。法存不与。王因状法存豪纵。

  乃杀而籍没家财焉。(异苑)

  孙思邈曰。诸经方。往往有脚弱之论。而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缨士人。多有遭者。岭表江东。有支法存仰道人等。并留念经方。偏善斯术。晋朝仕望。多获全济。(千金方)

  〔阮氏(文叔)河南药方〕(唐志作阮炳。) 七录十六卷 佚册府元龟曰。阮炳。字叔文。为河南尹。精意医术。撰药方一部。

  按文叔叔文。必有一误。葛洪肘后方序云。阮河南等撰集暴卒备急方。岂是书之外。(别有所采录欤。)

  〔谢氏(泰)黄素医方〕(旧阙撰人名氏。今据新唐志订录。)七录二十五卷(旧唐志。作十五卷。)佚按葛洪肘后方序。有崔中书黄素方。似与是书不同。

  〔葛氏(洪)玉函方〕(晋书洪传。作金匮药方。)百卷 佚葛洪曰。余见戴霸华佗所集。金匮绿囊。崔中书黄素方。及百家杂方。五百许卷。甘胡吕付周始甘唐通阮南河等。各撰集暴卒备急方。或一百十。或九十四。或八十五。或四十六。世人皆为精悉不可加也。余究而观之。

  殊多不备。诸急病其尚未尽。又浑漫杂错。无其条贯。有所寻按。不即可得而治。卒暴之候。皆用贵药。动数十种。自非富室。而居京都者。不能素储。不可卒辨也。又多令人以针治病。其灸法又不明处所分寸。而但说身中孔穴荣卫之名。自非旧医备览明堂流注偃侧图者。安能晓之哉。余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皆分别病名。以类相续。其九十三卷。皆单行径易。篱陌之间。顾眄皆药。众急之病。无不毕备。家有此方。可不用医。医多承袭世业。有名无实。但养虚声。以图财利。寒白退士。所不可得使。使之者乃多误人。未有若自闲其要。胜于所迎。

  无知之医。医又不可卒得。得又不肯即为人使。使腠理之微疾。成膏肓之深祸。乃至不救。且暴急之病。而远行借问。率多枉矣。(抱朴子)

  晋中兴书曰。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幼览众书。近得万卷。自号抱朴子。善养性之术。撰经用救验方三卷。号曰肘后方。又撰玉函方一百卷。于今行用。(太平御览)

  〔玉函煎方〕隋志五卷 佚〔肘后方〕(晋书洪传。作肘后要急方。唐志。作肘后救卒方。)隋志六卷(旧唐志。作四卷。本朝现下书目。作一卷。)佚自序曰。余既穷览坟索。以着述余暇。兼综术数。省仲景元化刘戴秘要。金匮绿秩。黄素方。近将千卷。

  患其混杂烦重。有求难得。故周流华夏九州之中。收拾奇异。捃拾遗逸。选而集之。使种类殊分。缓急易简。凡为百卷。名曰玉函。然非有力不能尽写。又见周甘唐阮诸家。各作备急。既不能穷诸病状。兼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店。所能立办。又使人用针。自非究习医方。素识明堂流注者。

  则身中荣卫。尚不知其所在。安能用针以治之哉。是使凫雁挚击,牛羊搏筮。无以异也。虽有其方。犹不免残害之疾。余今采其要约。以为肘后救卒三卷。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兼之以灸。灸但言其分寸。不名孔穴。凡人览之。可了其所用。或不出乎垣篱之内。顾眄可具。苟能信之。庶免横祸焉。世俗苦于贵远贱近。是古非今。恐见此方。无黄帝仓公和鹊逾跗之目。不能采用。安可强乎。

  按是书名肘后者。言其方单省。足以立辨。其卷帙亦不多。可挂之肘后。以随行也,隋志。有扁鹊肘后方一卷。抱朴子曰。辟蛇蝮。以干姜附子。带之肘后。其意并同。友人都梁伊芳 甫(恬)亦曰。肘后者。斥佩囊之类。

  谓常在于肘腋下也。犹斥剑云腰间物。玉台新咏集。魏繁钦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晋书周 传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抱朴子勤求篇曰。尽其囊枕之中。肘腋之下。秘要之旨。王子年拾遗记曰。浮提国。献神通善书二人。乍老乍少。隐形则出影。闻声则藏形。出肘间金壶四寸。盖腋下者。肘之所抵。故云肘后。又云肘下。又云肘间。抱朴遐览篇。载崔文子肘后经一卷。李先生口诀肘后二卷。其义可以类推也。

  〔葛氏单方〕艺文略三卷 佚〔陶氏(弘景)补阙肘后百一方〕新唐志。作补肘后救卒备急方。七录九卷(新唐志。作六卷。书录解题。

  作三卷。本朝现下书目。有葛氏肘后方三卷。陶弘景撰。又有肘后百方九卷。)佚自序曰。太岁庚辰。隐居云。余宅身幽岭。迄将十载。

  虽每植德施功。多止一时之设。可以传方远裔者。莫过于撰述。见葛氏肘后救卒。殊足申一隅之思。夫生人所为大患。莫急于疾。疾而不治。犹救火而不以水也。今辇掖左右。药师易寻。郊郭之外。已似难值。况穷村迥野。

  遥山绝浦。其间枉夭安可胜言。方术之书。滚动条徒烦。极济殊寡。欲就披览。迷惑多端。抱朴此制。贵为深益。

  然尚阙漏未尽。辄更采集补阙。凡一百一首。以朱书甄别。为肘后百一方。于杂病单治。略为周遍矣。应璩昔为百一诗。以箴规心行。今余撰此。盖欲卫辅我躬。且佛经云。人用四大成身。一大辄有一百一病。是故深宜自想。

  上自道人。下达众庶。莫不各加缮写。而究括之。余又别撰效验方五卷。具论诸病证候。因药变通。而并是大治。

  非穷居所资。若华轩鼎室。亦宜修省耳。葛序云。可以施于贫家野居。然而不止如是。今缙绅君子。若常处闲佚。

  乃可披检方书。或从禄外邑,将令遐征。或宿直筑闱。晨霄隔绝。或急速戎阵。城闸极严阻。忽遇疾仓卒。唯拱手相看。曷若探之囊笥。则可庸竖成医。故备论证候。使晓然不滞。一被条领。无使过差也。寻葛氏旧方。至今已二百许年。播于海内。因而济者。其效实多。余今重以该要庶亦传之千祀。岂止于空卫我躬乎。旧方都有八十六首。检其四蛇两犬。不假殊题。喉舌之间。亦非异处。入冢御气。不足专名。杂治一条。犹是诸病。部类强致殊分。复成失例。今乃配合为七十九首。于本文究具。都无忖减。复添二十二首。或因葛一事。增构成篇。或辅葛所遗。准大更撰。具如后录。详悉自究。先决比诸病。又不从类遂具。复劳在伤寒前。霍乱置耳目后。阴易之事。

  乃出杂治中。兼题与篇名。不尽相符。卒急之时。难于寻检。今亦考其铨次。庶历然易晓。其解散脚弱,虚劳渴痢。发背呕血。多是贵胜之疾。其伤寒中风。诊候最难分。则皆应取之于脉。岂凡庸能究。今所载诸方。皆灼然可用。但根据法施治。无使违逆。其痈疽金疮。形变甚众。自非其方。未易根尽。

  其妇女之病。小儿之病。并难治之。方法不少。亦载其纲要云。凡此诸方。皆是撮其枢要。或名医垂记。或累世传良。或博闻有验。或自用得力。故复各题秘要之说。以避文繁。又用药有旧法。亦不复假事事诠诏。今通立定格。共为成准。凡服药不言先食者。皆在食前。应食后者。有各言之,凡服汤。云三服再服。有要视病源准候。

  或疏或数。足令势力相及。毒利药皆须空服。补泻其间。自可进粥。丸散日三者。当取旦中暮进之。四五服。则一旦之中。量时而分均也。丸下丸散。不云酒水饮者。本方如此。而别说用酒水饮。则是可通用三物服也。凡云分等。即皆是丸散。随病轻重。所须多少。无定铢两。三种五种。皆分均之分两。凡云丸散之若干分两。(是品诸药。宜多宜少之分两。)非必止于若干分两。假今日三服方寸匕。须瘥。止是三五两药耳。凡云末之。是捣筛如法。 咀者。皆细切之。凡云汤煎取三升。分三服。皆绞去滓。而后酌量也。字。方中用鸟兽屎。作矢字。尿作溺字。牡鼠。亦作雄字。干作干字。凡云钱匕者。以大钱上全抄之。若半钱。则是一钱抄取一边尔。并用五铢钱也。方寸匕者。即用方一寸抄之可也。刀圭。准如两大豆。炮熬炙洗治诸药。凡用半夏。皆汤洗五六度去滑。

  附子。乌头炮,去皮。有生用者。随方言之。矾石。熬令汁尽。椒。皆出汗。麦门冬。皆去心。丸散用胶。皆炙。

  巴豆。皆去心皮。熬。有生用者。随而言之。杏人。去皮尖。熬。生用者言之,葶苈。皆熬。皂荚。去皮子。藜芦。枳壳。甘草。皆炙。大枣。支子。擘破。巴豆。桃杏人之类。皆别研捣如膏。

  乃和之。诸角皆屑之。麻黄。皆去节。凡汤中用芒硝。阿胶。粘糖。皆绞去滓。内汤中。更微煮令消。红雪。朴硝等。皆状此而入药也。用麻黄。即去节。先煮三五沸。搽去沫。后乃入余药。凡以上诸法。皆已具载。在余所撰本草上卷中。今之人有此肘后百一者。未必得见本草。是以复疏方中所用者载之。此事若非留心药术。不可尽知。则安得使之不僻缪也,案病虽千种。大略只有三条而已。一则腑脏经络。因邪生疾。二则四肢九窍。内外文媾。三则假为他物横来伤害。此三条者。今各以类而分别之。贵图仓卒之时。披寻简易故也。今以内疾为上卷。

  外发为中卷,他犯为下卷。具列之云。上卷三十五首。治内病。中卷二十五首。治外发病。下卷三十□首。治为物所苦病。

  陈振孙曰。肘后百一方三卷。晋葛洪撰。梁陶隐居增补。本名肘后救卒方。率多易得之药。凡八十六首。陶并七首。加二十二首。共为一百一首。取佛书人有四大。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之义名之。

  〔杨氏(用道)附广肘后方〕八卷 存自序略曰。方之行于世者多矣。大编广集。奇药群品。自名医贵胄。或不能以兼通而卒具。况可以施于民庶哉。于是行省乃得干统间所刊肘后方善本。即葛洪所谓皆单行径易。约而已验。篱陌之间。顾眄皆药。家有此方。

  可不用医者也。其书经陶隐居增修。而益完矣。既又得唐慎微证类本草。其所附方。皆洽见精取。切于救治。而卷帙尤为繁重。且方随药着。检用卒难。乃复摘录其方。分以类例。而附于肘后随证之下。目之曰附广肘后方。下监俾更加雠次。且为之序。而刊行之。方虽简要。而该病则众。药多易求。

  而论效则远。将使家自能医。人无夭横。以溥跻斯民于仁寿之域。以上广国家博施爱物之德。其为利岂小补哉。

  皇统四年。十月戊子。儒林郎。汴京国子监博士杨用道谨序。

  四库全书提要曰。肘后备急方八卷。晋葛洪撰。洪字稚川。句容人。元帝为丞相时。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迁散骑常侍。自乞出为句漏令。后终于罗浮山。年八十一。事迹具晋书本传。是书初名肘后卒救方。

  梁陶宏景补其阙漏。得一百一首。为肘后百一方。金杨用道又取唐慎微证类本草诸方。附于肘后随证之下。为附广肘后方。元世祖至元间。有邬某者。得其本于平乡郭氏。始刻而传之。段成己为之序。称葛陶二君。共成此编。

  而不及杨用道。此本为明嘉靖中。襄阳知府吕容所刊。始并列葛陶杨三序于卷首。书中凡杨氏所增。皆别题附方二字。列之于后。而葛陶二家之方。则不加分析。状无可辨别。案隋书经籍志。葛洪肘后方六卷。梁二卷。亡。

  陶宏景补阙肘后百一方。九卷。亡。宋史艺文志。止有葛书。而无陶书。在隋已亡。不应元时复出。又陶书原目九卷。而此本合杨用道所附。只有八卷。篇帙多寡。亦不相合。疑此书本无百一方在内。特后人取宏景原序冠之耳。书凡分五十一类。有方无论。不用难得之药。简要易明。虽颇经后来增损。而大旨精切。犹未尽失其本意焉。

  〔范氏(汪)阳东方〕(案千金方太医习业。有云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然则阳东。当作东阳。

  )隋志一百五卷录一卷 粱一百七十六卷亡 佚晋书曰。范汪。字玄平。性仁爱。善医术。常以拯恤为事。凡有疾病。不限贵贱。皆为治之。十能愈其八九。

  撰方五百余卷。又一百七卷。后人详用。多获其效。(太平御览)

  旧唐志曰。杂药方一百七十卷。范汪方。尹穆撰。

  〔陈氏(延之)短剧方〕隋志十二卷 佚〔廪丘公论〕隋志一卷 佚〔殷氏(仲堪)荆州要方〕七录一卷 佚晋书曰。殷仲堪。陈郡人。能清言。善属文。名士咸爱之。谢玄以为长史。浓遇之。仲堪父病积年。衣不解带。躬本医术。究其精妙。执书挥泪。遂眇一目。(太平御览)

  〔于氏(法开)议论备豫方〕隋志一卷 佚绍兴府志曰。于法开好仙释。后避支遁君剡。更学医。医术明解。尝旅行。暮投主人。其家妻临产。而儿积日不堕。法开曰。此易治耳。杀一肥羊。食十余脔。而针之。须臾儿下。羊 裹儿出。

  〔宋武帝杂戎狄方〕七录一卷 佚〔羊氏(欣)中散杂汤丸散酒方〕隋志一卷 佚宋书本传曰。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为桂阳太守。

  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着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

  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邈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

  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

  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尤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藩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咨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

  简惠着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咨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

  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请。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九年卒。时年七十三。

  〔羊中散药方〕七录二十卷(宋书欣传。作十卷。)佚〔谢南郡疗消渴病方〕隋志一卷 佚〔宋建平王典术〕七录百二十卷 佚宋书曰。建平宣简王宏。字休度。文帝第七子也。早丧母。元嘉二十一年。年十一。封建平王。食邑二千户。

  少而闲素。笃好文籍。太祖宠爱殊常。为立第于鸡笼山。尽山水之美。建平国职。高他国一阶。二十四年。为中护军。领石头戍事。出为征虏将军。江州刺史。二十八年。征为中书令。领骁骑将军。元凶杀立。以宏为左将军丹阳尹。又以为散骑常侍。镇军将军。江州刺史。世祖入讨邵。录宏殿内。世祖先尝以口手板与宏。宏遣左右亲信周法道。 手板诣世祖。事平。以为尚书左仆射。使奉迎太后。还加冠军将军。中书监。仆射如故。臧质为逆。宏以仗士五十人入六门。为人谦俭周慎。礼贤接士。明晓政事。上甚信杖之。转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将军如故。给鼓吹一部。

  寻进号卫将军。中书监尚书令如故。宏少而多病。大明二年。疾动。求解尚书令。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如散骑常侍。中书监如故,未拜。其年薨。时年二十五。追赠侍中司徒。中书监如故。给班剑二十人。

  〔徐氏(叔向)杂疗方〕(旧唐志。作徐叔和撰。)隋志二十二卷 佚〔杂病方〕(旧唐志。作体疗杂病方。徐叔和撰。)七录六卷 佚〔疗脚弱杂方〕七录八卷 佚〔徐氏(悦)体疗杂病疾源〕七录三卷 佚〔徐氏(文伯)药方〕七录二卷(本朝现下书目。作一卷)佚〔徐大山试验方〕隋志二卷 佚〔巾箱方〕隋志三卷 佚〔堕年方〕(本朝现下书目。作随手方。)隋志二卷 佚〔徐氏(嗣伯)落年方〕隋志三卷 佚〔药方〕隋志五卷 佚〔杂病论〕旧唐志一卷 佚〔徐氏(装)要方〕七录一卷 佚隋志曰。无锡令徐装撰。

  〔徐氏(方伯)辨脚弱方〕七录一卷 佚〔徐氏(辨卿)药方〕隋志二十一卷 佚〔徐氏(阙名)杂方〕隋志一卷 佚〔效验方〕隋志三卷 佚〔秦氏(承祖)药方〕隋志四十卷见三卷(旧唐志。作十七卷。)佚〔胡氏(洽)百病方〕(新唐志。作治百病要方。)隋志二卷(唐志。作三卷。本朝现下书目同。)佚刘敬叔曰。胡道洽者。自云广陵人。好音乐医术之事。体有臊气。恒以名香自防。唯忌猛犬。自审死日。诫弟子曰。气绝便殡。勿令狗儿见我尸也。死于山阳。殓毕。觉棺空。即开看不见尸体。时人咸谓狐也。(异苑)

  张杲曰。胡洽道士。不知何许人。性尚虚静。心栖至道。以拯救为事。医术知名。(医说)

  〔释氏(僧深)药方〕(旧唐志。作集方。)七录三十卷 佚孙思邈曰。宋齐之间。有释门深师师道人。述法存等诸家旧方。为三十卷。其脚弱一方。近百余首。(千金方)

  又曰。深师述支法存所用。永平山敷师连范祖耀黄素等。诸脚弱方。凡八十余条。皆是精要。(同上)

  〔摩诃胡□□出胡国方〕七录十卷 佚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