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著书立意乃赠花于人之举,然万卷书亦由人力而为,非尽善尽美处还盼见谅 !

                     —— 华辀远岑

1✔ 2 3 4

1912"中华民国元年壬子"

  1﹐1(一一,一三)  (1)孙中山(文)自上海抵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下午十时),以是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2)清将领姜桂题、冯国璋、张勋、张怀芝、曹锟、王占元、陈光远、李纯、王怀庆、张作霖等十五人电内阁,誓死反对共和,请饬各亲贵大臣将在外国银行所存款项提回,接济军用(一作1﹐2)。

  (3)唐绍仪电袁世凯,请允将国会改在上海开会,蒙藏选举区作为两处(袁主六处),并再请辞职。  (4)袁世凯告英公使朱尔典,唐绍仪辞职,军人请亲贵捐款续战,本人明日将请辞。  (5)廖宇春说冯国璋赞同共和,不得要领(廖于去年12﹐28返北京)。

  (6)日军七百人到汉口。  (7)民军张士秀、李凤鸣占山西运城(1﹐30南退)。

  1﹐2(一一,一四)

  (1)袁世凯准唐绍仪辞代表职,并电伍廷芳,否认伍唐所订条件,嗣后应商事件,直接电商。

  (2)袁世凯覆孙中山12﹐29电,国体尚待公决,未敢预闻临时政府事;孙覆电重申相让之意。

  (3)袁世凯电伍廷芳继续停战十五天,主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江苏两军各后退五十里,或清军退出汉阳、汉口百里以外,杨逻司及蔡甸沌口民军退过江南,陕西两军退离潼关五十里,江北民军及张勋军均不前进。

  (4)直隶滦州驻军第二十镇统领官苏广川,管带王金铭、施从云、张建功、王名清、郑金声、冯御香(玉祥)、徐廷荣通电赞成共和(实际主之者为王、施,王任都督,施任总司令,冯任参谋长。传载涛、载洵走天津英法租界)。

  (5)河南咨议局电袁世凯,人民切望共和,倘和议更动,河南人民誓与朝廷断绝关系。

  (6)各省代表再修改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取消内阁制。

  (7)黎天才率所部新编第一师自南京出发西援湖北(张联升、由犹龙分任协统)。

  (8)武汉民军向汉口英国领事要求在九江检查英船。

  1﹐3(一一,一五)

  (1)各省代表选举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仍兼鄂军都督)。

  (2)孙总统电各省派参议员组织参议院。

  (3)孙总统任命黄兴为陆军总长,蒋作宾为次长,黄钟瑛为海军总长,汤芗铭为次长,伍廷芳为司法总长,吕志伊为次长,陈锦涛为财政总长,王鸿猷为次长,王宠惠为外交总长,魏宸组为次长,程德全为内务总长,居正为次长,蔡元培为教育总长,景耀月为次长,张謇为实业总长,马和(君武)为次长,汤寿潜为交通总长,于伯循(右任)为次长,并任命胡汉民为总统府秘书长,宋教仁为法制局长,汤化龙为副局长(各总长于昨日经各省代表会同意,初拟以宋教仁长内务,章炳麟长教育,为部分代表所反对。武汉方面以鄂人未获任总长,颇为不满,但次长多为鄂人。又各总长实际在南京任事者,仅黄兴、王宠惠、蔡元培三人)。

  (4)袁世凯代递姜桂题、冯国璋、张勋等1﹐1电,诏命亲贵王公输饷赡军。

  (5)驻外各使节陆征祥等电请清帝退位。

  (6)醇亲王载沣力陈人民趋向共和,主逊位。

  (7)袁世凯访奕劻、那桐。  (8)伍廷芳电袁世凯,声明唐绍仪所签之约,不因其辞职失效,并要求履行退兵办法。  (9)清内阁通告各路军队,续议停战。

  (10)湖南国民协会通电斥杨度为汉奸,请拿办正法。

  (11)章炳麟、张謇、程德全、陈三立、熊希龄、汤化龙、汤寿潜等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

  (12)盛宣怀到日本神户。

  (13)日英美德法军开往京榆(山海关)铁路沿线保护交通(

  防滦州民军)。

  1﹐4(一一,一六)

  (1)袁世凯电伍廷芳,质问此次选举总统用意,并另提临时国会选举办法,声称须在北京开会。  (2)伍廷芳电袁世凯,请亲来上海,并再声明唐绍仪所签之约,不能更动。

  (3)清督抚赵尔巽、陈夔龙、段祺瑞、锡良、齐耀琳、胡建枢、陈昭常、周树模电奏,请令亲贵大臣立将外国银行存款提出,以充军饷。

  (4)清以梁士诒署邮传部大臣(代杨士琦)。

  (5)汉阳汉口清军退孝感、广水一带。

  (6)陕西及豫西民军张钫、刘镇华克河南灵宝。

  (7)孙总统电令广东都督陈炯明出师北伐。

  (8)重庆军政府与援川滇军订立合同条款。

  (9)袁世凯眷属自北京回彰德。

  1﹐5(一一,一七)

  (1)孙总统发表告国民书,列举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治统一,财政统一为政务方针,洗去满清时代辱国举措、排外心理,与各友邦益增睦谊。

  (2)孙总统发表对外宣言,承认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及外人既得权利等八事。

  (3)廖宇春奉袁克定命,再劝冯国璋赞成共和,南北推尊袁世凯,冯意动。

  (4)袁世凯电请伍廷芳亲来北京。  (5)清通永总兵王怀庆占滦州,民军退昌黎(一作1﹐8)。

  (6)伊犁独立,新军标统杨缵绪及冯特民、郝可权、李辅黄、李梦彪、黄立中主之,杀将军志锐,推前任将军广福为都督,杨缵绪为军务部长。

  (7)陕豫民军克河南陕州,清毅军统领赵倜退渑池。  (8)段祺瑞自汉口退驻孝感。

  (9)岑春烜自上海覆梁启超书(梁曾三次函岑,并由麦孟华、谭典虞面谒,拟拥岑图粤)。

  (10)中国社会党南京分部成立。

  (11)汤化龙、孙洪伊、林长民、张嘉森、黄可权、向瑞琨等在上海组织共和建设讨论会(1﹐10梁启超加入)。

  1﹐6(一一,一八)

  (1)伍廷芳电袁世凯,谓南京组织政府与国民会议解决国体,绝不相妨,会议地点仍当在上海。

  (2)袁世凯电伍廷芳,谓唐绍仪无决定之权,国体由国会解决,并请切实答复国会选举办法。

  (3)山东黄县独立。  1﹐7(一一,一九)  (1)清第一军总参赞官靳云鹏自汉口到北京,谋联合各军,要求共和。

  (2)黎元洪组织北伐军,以战时总司令吴兆麟,右翼军总司令李烈钧,左翼军总司令赵恒惕分任第一、第二、第三军总司令官。  (3)孙总统通令各省,限制招兵。

  (4)日人犬养毅、头山满到南京,翌日,晋见孙总统,告以日本外相内田康哉反对中国共和政体,劝联合岑春烜、康有为对抗袁世凯,为孙所拒。

  (5)云南西防总司令李根源,西路巡按使赵藩到腾越,平滇西之乱,以张文光为腾越镇总兵。

  1﹐8(一一,二0)

  (1)靳云鹏谒袁世凯,谓第一军一致赞成共和,推袁为大总统。  (2)唐绍仪电袁世凯,民军拟自行召集国会,蒙藏东北各处均将参加,各国将予承认。  (3)伍廷芳电袁世凯,请亲自或另派代表前来上海,勿再电商。

  (4)岑春烜电袁世凯,请仍各唐绍仪所定条款,取决国会。  (5)袁世凯同意美国派兵保护京津铁路(1﹐11美使告袁,派兵五百)。  (6)阎锡山自太原退至包头。

  (7)山西民军克绛州。

  (8)日本轮船密运步枪一万二千枝,子弹二千万发,机关枪六挺,山炮六门抵南京。  (9)发行中华民国军需公债一万万元。

  1﹐9(一一,二一)  (1)袁世凯电伍廷芳,劝勿再执唐绍仪所签条款,不允另派代表,并坚持以北京为国会开会地点。

  (2)孙总统委黄兴为总参谋,钮永建为副参谋。

  (3)临时政府陆军部成立。

  1﹐10(一一,二二)

  (1)伍廷芳电袁世凯,谓唐绍仪所签之约为不可移动之条件,上海为开会地点,亦万无可易。

  (2)伍廷芳电袁世凯再责河南巡抚齐耀琳虐杀民党张钟瑞等(

  1﹐2曾有电质问)。

  (3)清军王怀庆等占昌黎,民军大都督王金铭、总司令施从云及孙谏声、陈得万死之。

  (4)围攻陕西凤翔之甘肃固原提督张行志部连日与民军激战,互有胜负。  (5)湖南都督谭延闿电孙总统及黄兴、伍廷芳、陈其美,即与袁世凯最后交涉,如停战期满,尚未将君主民主问题解决,即令各路开战(1﹐13再电,限三日内解决,否则开战)。

  (6)庄蕴宽代程德全为江苏都督,本日在苏州就职。  1﹐11(一一,二三)

  (1)袁世凯派其亲信告英国公使朱尔典,清廷势须退位,各国是否赞助其组织临时政府。朱云各国对袁信任,望与南方妥协。  (2)王宠惠电英国外相葛雷,民国政府成立,继续尊重外人权利。

  (3)袁世凯电伍廷芳,坚持国会地点必在北京。

  (4)张謇电告袁世凯,拟赴鄂商段祺瑞与黎元洪相结,请清廷接纳国民会议办法,否则不任战斗之事(此事系张謇与张绍曾所商定,旋由雷奋赴汉口见段后,张謇再电袁,请由军人干政)。

  (5)靳云鹏恳劝冯国璋赞成共和(靳及袁克定另函各军将领劝说)。

  (6)黎元洪下令北伐。

  (7)孙总统委徐绍桢为南京卫戍总督。

  (8)临时政府外交部成立,伍廷芳、温宗尧交卸民军外交代表。

  (9)浙江各府代表及旅沪学会宋福铣,宁波同乡会虞和德分别推举蒋尊簋代理浙江都督(杭州、金华、衢州、严州人士别推陶成章)。

  (10)俄国声明外蒙古请求俄国支持其独立,中国亦请俄调解,俄劝外蒙与中国妥协,盼外蒙自治,中国不设官,不驻兵,不移民。  1﹐12(一一,二四)

  (1)清王公会议,反对退位,良弼、铁良、载涛、毓朗、载洵、善耆、溥伟等组宗社党。

  (2)资政院谈话会,决致书内阁主战。

  (3)上海西人商会电载沣、奕劻、袁世凯,请清廷退位。

  (4)孙总统委蓝天蔚节制北伐沪军及海军。  (5)日本内阁决定与清廷合营汉冶萍公司。  1﹐13(一一,二五)

  (1)俄国外务大臣萨桑诺夫告英大使布恰南希望外蒙自治,声明俄无意兼并。

  (2)驻俄公使陆征祥电北京外务部,俄要求中国不在外蒙驻兵、殖民,允其自治。

  (3)美国务卿诺克斯训令汉口总领事严各中立。

  (4)醇亲王载沣访袁世凯、奕劻,商南方所提退位条件。

  (5)张勋电奕劻、载沣、世铎、溥伟、善耆、载洵、载涛、载泽、载振请凑集银两数千万两,以应军需。

  (6)袁树勋、唐文治、丁宝铨、杨文鼎、施肇基电载沣、溥伟、奕劻、世铎、载洵、载涛、溥伦、载泽等,请早定共和。

  (7)伍廷芳电袁世凯,否认南人北人之说。

  (8)中国同盟会总部设立于南京。

  1﹐14(一一,二六)

  (1)伍廷芳电孙总统,谓唐绍仪询问以总统让袁世凯,有何把握。

  (2)法国公使马士理访袁世凯,表示支持。

  (3)直隶河南咨议局电询孙总统:一、清廷退位后,能否举袁世凯为总统?二、对北方军队能否一律待遇?三、能否先定颊待皇室及旗民生计?  (4)孙总统电复直隶河南咨议局,清廷退位后可举袁世凯为大总统。  (5)湖南共和协进会熊希龄、张学济等电袁世凯,速请明诏退位,勿误大局。

  (6)张勋电资政院,决不承认民主,即日联合各军南下。

  (7)光复会首要陶成章在上海被刺死(翌日孙总统电唁并缉凶)。  (8)孙总统电各省禁止擅行拘捕狙击。  (9)伍廷芳电蒙古王公,申明各民族一律平等。

  (10)呼伦贝尔副都统胜福受俄人煽惑,宣布独立。

  (11)豫陕民军张钫、刘镇华为毅军赵倜所败,自豫西陕州灵宝西退。

  (12)中国社会党在苏州开成立大会。

  1﹐15(一一,二七)

  (1)英外相葛雷电复朱尔典,英对袁世凯极友好,愿予一切外交援助。  (2)孙总统电复伍廷芳,如清廷退位,即宣布解职,首推袁世凯为总统。伍即电告袁世凯。  (3)上海洋商团电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劻,劝早日宣布共和。载沣、奕劻即访袁世凯相商。

  (4)廖宇春、靳云鹏访赵秉钧、杨度,请转劝奕劻等赞同共和。

  (5)岑春烜奏请径降明谕,组织共和政府(另有电致载沣等)。

  (6)直隶通州民军举事未成。

  (7)山东登州独立,刘艺舟为都督(同盟会徐镜心主之)。

  (8)停战期续展十四日(第六次停战)。

  (9)孙总统委日人犬养毅为法制顾问,阪谷、原田为财政顾问。

  1﹐16(一一,二八)

  (1)袁世凯密奏隆裕太后,力劝实行共和。

  (2)革命党人张光培、杨禹昌、黄之萌炸袁世凯于北京东华门外一字街,伤马,毙卫队管带袁振标(杨等均被捕遇害)。

  (3)美国公使嘉乐恒电国务院,袁世凯态度不定,清廷不久将退位。  (4)袁世凯电伍廷芳,质问民军违约自武昌上海北进。  (5)关外大都督蓝天蔚率北伐舰队自上海抵烟台。

  (6)陕西都督张凤翙与清军升允、马安良连日战于醴柿、干州。

  (7)蒋尊簋代汤寿潜任浙江都督。  1﹐17(一一,二九)

  (1)清廷御前会议,袁世凯称疾不至,赵秉钧、梁士诒等主设临时政府于天津,与南京开议,恭亲王溥伟及良弼等力持不可。

  (2)南京外交总长王宠惠请英美法等国承认民国政府。

  (3)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内务部成立。

  (4)汪兆铭致书梁启超,致倾慕之忱(另托范源廉赠二千元)。

  (5)清命张怀芝兼帮办山东防务大臣。

  1﹐18(一一,三0)

  (1)孙总统电伍廷芳转告唐绍仪,清帝退位,共和既定,决推袁世凯为总统,惟须以五条件要约,一、清帝退位,不得以政权私授于其臣;二、北京不得设临时政府;三、实行退位后,由民国政府电闻各国,要求承认中华民国,待其回音;四、本人即向参议院辞职;五、公举袁为总统(1﹐19将三、四、五条合并,改为各国承认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即辞职,公举袁为总统)。

  (2)袁世凯告英使朱尔典,即将发布上谕,委其组织临时政府,设于天津。

  (3)清廷允袁世凯病假三日。

  (4)清廷御前会议,奕劻未至。

  (5)北京戒严。

  1﹐19(一二,一)

  (1)奕劻、载沣、溥伟、善耆、载泽、载洵、载涛、溥伦与国务大臣会议,商退位事(会后奕劻、载沣访袁世凯续议)。

  (2)清外务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邮传大臣梁士诒奏请人心已去,君王专制,恐难保全,恳赞同共和,以维大局。

  (3)宗社党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推冯国璋为会长,散发激烈传单,反对共和,指责奕劻。

  (4)出使俄国大臣陆征祥奏请明降谕旨,慨允共和。  (5)外交总长王宠惠再电英国外务大臣葛雷,清廷将退位,盼即承认民国政府。

  (6)南昌吴铁城、蔡公时等计划改同盟会为共和本党,马毓宝、孙毓筠均表赞同。

  (7)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

  1﹐20(一二,二)

  (1)盛传宗社党运动北京驻军(禁卫军及第一镇)暴动,袁世凯将避往天津,靳云鹏、廖宇春谒袁克定、袁世凯,力持不可。  (2)袁世凯召集内阁会议。

  (3)伍廷芳向袁世凯提出颊待清皇室条件。

  (4)云南都督蔡锷电请孙总统令北伐军长驱直捣,勿受袁氏之愚,一再停战。

  (5)清毅军统领赵倜再占潼关。民军张钫退华州南山。

  (6)南京陆军部颁行临时军律。

  (7)日本向南京进行沪杭铁路借款三百万日元。

  (8)同盟会在南京开会,议推汪兆铭为总理。  1﹐21(一二,三)

  (1)唐绍仪以北京密电转告伍廷芳,谓孙中山所开条件,与前言不符(指北京不得设临时政府及孙不立即辞职)。伍主清帝退位后,由袁与南京协商,组织一全国政府。  (2)袁世凯续假三日(时盛传袁出京)。

  (3)民国临时政府开一次阁议。

  (4)广西提督陆荣廷自南宁到桂林(1﹐20),任广西都督。

  1﹐22(一二,四)

  (1)孙总统电伍廷芳,提出让位与袁世凯五条件:一、清帝退位,由袁世凯知照各国;二、袁宣布赞成共和;三、孙接到外交团通知后辞职;四、举袁为临时总统;五、袁誓各参议院所定宪法。

  (2)孙总统致函字林西报,如各国承认民国,即举袁世凯为总统。

  (3)伍廷芳以和议发生波折,电请辞职。

  (4)清御前会议恭亲王溥伟反对退位(奕劻、袁世凯未到)。

  (5)君主立宪维持会向奕劻请愿。

  (6)东三省陆防全体军人电袁世凯,反对共和,请内阁表示态度,并声言已组织勤王军队。

  (7)招商局董事会议决向英美法进行借款。

  (8)出使日本大臣汪大燮,出使义国大臣吴宗濂奏请宣布共和。

  (9)山东都督府在烟台成立(胡瑛为都督,由杜潜代理)。

  (10)中华民国工党成立于上海。

  1﹐23(一二,五)

  (1)伍廷芳电孙总统,条件不可随时变更,若清帝退位,全国有一共和政府,目的已达,其他均易商,孙即电覆,声明无失信之事。

  (2)段祺瑞电内阁,军心动摇,共和思想有难遏之势。

  (3)袁世凯遣人告英使朱尔典,袁受铁良等排斥,将辞职离京。  (4)英法俄日四使赞成清室退位。  (5)蔡锷电黎元洪,如大局早定,即举袁世凯为总统。

  (6)奉天巡防营统领张作霖杀急进会会长张榕(上月赵尔巽召作霖部驻省城)。

  (7)清以山东布政使张广建代胡建枢为山东巡抚。

  1﹐24(一二,六)

  (1)清廷允将国会选举办法及开会地点托量变通。

  (2)北京蒙古王公那彦图等电梁启超等,君位存亡,危在旦夕,请速归共筹匡济之策(此电系梁派人士促成)。

  (3)四川泸州军政府合于重庆军政府(万县军政府不久亦与之合)。

  (4)江西都督马毓宝公布江西省临时约法。

  (5)美国务卿诺克斯通知英国,不对中国借款(英赞同)。

  (6)日本驻俄大使本野一郎与俄外部大臣开始谈判南北满洲利益分界磊延长及内外蒙古势力范围划分问题(1﹐16日内阁所决定)。

  (7)清以张勋署两江总督。

  1﹐25(一二,七)

  (1)段祺瑞电内阁,各将领力主共和,闻溥伟、载泽阻挠,愤愤不平,拟即联衔陈请。  (2)清以国体问题,有待国会公决,命该管衙门诰诫军民,勿信浮言。

  (3)袁世凯奏,国会选举,定为廿八处,每处六人,会议地点托定为天津、汉口、青岛。

  (4)醇亲王载沣访袁世凯,告以拟封为侯爵,促入宫谢恩(传拟趁机除之)。

  1﹐26(一二,八)

  (1)清第一军军统段祺瑞、提督姜桂题、张勋、副都统段芝贵、布政使倪嗣冲、陆军统制官曹锟、王占元、李纯、陈光远、孟恩远、第一军总参赞官靳云鹏、参议官吴光新、曾毓隽、总参谋官徐树铮、陆军统领官鲍贵卿、卢永祥、李厚基、何丰林、巡防统领王汝贤、赵倜等四十七人电请明降谕旨,立定共和政体,以现内阁暂时代表政府。

  (2)袁世凯、徐世昌、冯国璋、王士珍电段祺瑞转劝各将领切勿轻举妄动。

  (3)袁世凯电唐绍仪,谓军人电请共和,已有步武,盼伍廷芳勿相逼。

  (4)革命党人彭家珍(四川人,曾任奉天讲武堂及学兵营教练官)炸伤清军咨使良弼(彭死之,二日后,良弼亦死)。

  (5)革命党人薛成华(敬臣)刺天津总兵张怀芝,不成死之。

  (6)清赐封袁世凯一等侯爵。

  (7)清隆裕太后请梁士诒、赵秉钧、胡惟德恳袁世凯保全其母子性命。

  (8)资政院议长李家驹辞职,以许鼎霖继。

  (9)黎元洪、蔡锷分电孙总统,和议已无可言,惟有诉诸战争。

  (10)外交团决定保护北京至山海关铁路。

  1﹐27(一二,九)  (1)袁世凯奏,人心乖离,军事困难,外交棘手,并再请收回封爵成命。

  (2)孙总统电伍廷芳,不允和局展期,决意开战。另电各国公使,对袁让步,在早日实现共和。  (3)北伐军粤军支队姚雨平,镇军支队葛应龙,浙军支队吕公望败张勋部,克安徽固镇。

  (4)北方革命协会推胡鄂公为总司令,白逾桓为津军都督。

  (5)滦州煤矿公司代表周学熙、李士伟、李世鉴与开平矿务公司订立开滦矿务总局联合办理草合同。

  (6)苏州铁路公司与日本大仓洋行订立三百万日元借款合同(  2﹐9因英国反对,未成立)。  1﹐28(一二,一0)

  (1)临时参议院成立(翌日林森、陈陶遗当选正副议长,3﹐15副议长改选王正廷)。

  (2)袁世凯三辞封爵。

  (3)山西巡抚张锡銮电请承认共和。  (4)清军倪嗣冲占安徽颖上,民军退寿州。

  (5)孙总统令广西都督陆荣廷出师北伐。

  (6)孙总统电北京蒙古王公,共图大计。  (7)孙总统禁止仇杀保皇党人。

  (8)孙总统电广东都督陈炯明,劝同盟会光复会协力同心,不可猜贰阋墙。

  1﹐29(一二,一一)

  (1)袁世凯四辞封爵,并续病假。

  (2)清御前会议,王公均不反对共和,载沣主将所有重要问题,委任袁世凯办理。

  (3)孙总统电伍廷芳,责袁世凯失信无义,阻挠共和。

  (4)孙总统告南京英领事韦金生,和议可成。

  (5)天津革命党人胡鄂公、姜赐卿等攻总督衙门,失败。

  (6)江北都督府委总参谋长孙岳为浦扬镇北伐联军总司令。

  (7)孙总统委吴鼎昌、薛颂瀛为中央银行正副监督。

  (8)清度支部向奥国瑞记洋行借款七十五万镑。

  (9)盛宣怀在神户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董事小田切万寿之助私订汉冶萍公司借款草合同,增加资本三千万元,双方各任一半。

  (10)日人川岛浪速与蒙古喀剌沁王订立协议,助内蒙古独立。

  1﹐30(一二,一二)

  (1)清御前会议,隆裕太后召见奕劻、载沣,拟退位。

  (2)冯国璋请辞禁卫军总统。

  (3)孙总统将法制局所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法咨送参议院。

  (4)袁世凯决定由河南等省【请愿共和而不独立】。

  (5)外交部电各省保护外人生命财产。

  (6)清外务部与外交团订立国际银行委员会关税管理准据规则。

  (7)中华民国实业协会在南京成立,李四光为会长。

  1﹐31(一二,一三)  (1)参议院改临时政府组织法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另行起草。  (2)袁世凯奏,俟时局稍定,再行受封。

  2﹐1(一二,一四)  (1)章炳麟电黎元洪,主以袁世凯为临时总统,仍都北京。  (2)袁世凯电北军将领,劝固结团体。

  (3)清以张锡銮会办奉天防务,以李盛铎署山西巡抚,卢永祥会办山西军务。  (4)旅沪粤人以陈炯明将率师北伐,汪兆铭复固辞,改推冯自由为广东都督(冯亦辞)。

  (5)沪军都督陈其美向招商局股东大会说明暂以该局作为借款之必要(拟向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及日清公司借一千万日元,2﹐6议妥,以德、美、英及南京参议院,招商局股东反对,2﹐28上海日本总领事有吉明复恐招袁世凯之不满,请外务省中止进行)。

  2﹐2(一二,一五)

  (1)姜桂题、段祺瑞、冯国璋电各路统兵官,盼北方军界联合团体,以厚武力(黄兴等旋以南北军人联合会名义电姜等,否认南北之分)。

  (2)段祺瑞之代表吴光新、徐树铮与武昌军政府代表孙武等会商退兵办法。

  (3)清以王赓(揖唐)为军咨使。

  (4)清御前会议,隆裕太后主和平(袁世凯、溥伟均未到)。

  (5)贵阳巡防营管带刘显世唆使兵变,逐枢密院长张有麟,杀巡防总统黄泽霖。

  (6)重庆军政府合并于成都军政府(重庆改设镇抚府)。

  (7)陆军部重申不准招募令。

  2﹐3(一二,一六)

  (1)隆裕太后召见袁世凯、冯国璋,允退政,授袁世凯全权与民军商托条件,袁即电告伍廷芳。

  (2)陈夔龙乞休,以张镇芳署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张为袁世凯亲信)。

  (3)新任河南布政使王祖同(肖庭)自北京到开封,王锡彤偕行,策划【请愿共和而不独立】(此系二王与李时灿商定,获袁世凯同意,王敬芳、胡汝霖均预其事)。

  (4)章炳麟、张謇、程德全、熊希龄、唐绍仪、汤化龙、庄蕴宽、林长民、温宗尧、蒋尊簋、汤寿潜、唐文治、王印川等组织统一党。

  (5)北伐粤军协统林震败张勋部,克宿县。

  (6)内政部定保护人民财产办法。

  2﹐4(一二,一七)  (1)唐绍仪访伍廷芳,汪兆铭自上海到南京谒孙中山,分商清室颊待条件(2﹐6汪返沪)。  (2)冯国璋、段祺瑞、张勋等六十将领电伍廷芳,请承认颊待条件原文,和平解决。

  (3)清以张锡銮为东三省边务大臣。

  (4)俄军占领黑龙江胪滨府(呼伦贝尔,一作2﹐17)。

  (5)陆军部严禁私募军饷。

  2﹐5(一二,一八)

  (1)参议院修正清室颊待条件(2﹐6由伍廷芳电告袁世凯)。

  (2)段祺瑞、王占元、何丰林、李纯、鲍贵卿等九将领自信阳电奏,斥责王公,阻挠共和,败坏大局,即率全军将士入京,与之剖陈利害。

  (3)河南巡抚齐耀琳奏,河南咨议局及军界均盼宣布共和(袁世凯授意)。  (4)出使德国、英国大臣梁诚、刘玉麟奏请速颁诏旨,决定共和。

  (5)清以宋小濂署黑龙江巡抚。

  (6)财政部取缔各省私借外债。

  (7)改大清银行为中国银行,吴鼎昌任监督。

  2﹐6(一二,一九)

  (1)袁世凯召集王公大臣会议,传阅昨日段祺瑞等电报,决定赞同共和。

  (2)出使奥国大臣沈瑞麟奏请速定大计,明诏天下。

  (3)美国向有关列强提议,为维护在华共同利益,应采取一致行动。

  (4)清外务部照会英使,同意开滦矿务总局联合办理合同。

  (5)章炳麟到南京,任枢密顾问(另一枢密顾问为张人杰)。

  (6)孙总统之公子科自美国抵南京。

  2﹐7(一二,二0)  (1)袁世凯电唐绍仪,颊待条件今日已请旨验商,须满大众所望,并告北京及东北危机。

  (2)参议院开始修订临时约法。

  (3)参议院议决统一军政、民政、财政办法案。

  (4)日军万余在大连柳树屯登岸,一部开往沈阳。

  (5)徐州张勋部兵变。

  2﹐8(一二,二一)

  (1)隆裕太后召见袁世凯,商颊待条件,有所修正,袁即电伍廷芳、唐绍仪。

  (2)梁士诒密电唐绍仪,请切商统一办法,政府可多用南人,惟地点决不可移易。颊待条件措词须浑括,将来徐图整理。

  (3)冯国璋、段祺瑞等六十人电唐绍仪,颊待条件仍照原文(  大清皇帝尊号相承不替,不用逊位二字)。

  (4)广东都督陈炯明,北面招讨使谭人凤电孙总统等反对颊待清室条件。

  (5)徐州张勋赞成共和,派员与宿州粤军司令姚雨平,浙军司令朱瑞商联络办法。

  (6)江西都督马毓宝为旅长刘世钧所迫,辞职(拥马之洪帮首领朱汉涛被杀),临时省议会举李烈钧继任(南昌士兵及商界曾表示反对)。

  (7)美国以日本有出兵保护关外铁路之议,声明严各中立(1﹐3德国曾请美国声明尊重中国主权)

  。

  2﹐9(一二,二二)  (1)段祺瑞电孙总统,主南北政府同时取消,并预行推定临时总统(翌日段又电黎元洪)。

  (2)署直隶总督张镇芳、署两江总督张勋、署湖广总督段祺瑞、山东巡抚张广建、河南巡抚齐耀琳、安徽巡抚张怀芝、山西巡抚张锡銮、吉林巡抚陈昭常等奏请速降明谕,宣布共和。

  (3)伍廷芳将修正之颊待条件电告袁世凯(改逊位为辞位)。  (4)清以昆源代锡良署热河都统。

  (5)陆军部取缔各省购办军火。

  2﹐10(一二,二三)  (1)参议院通过颊待清室条件八款,清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以待外国君王之礼相待,每年与岁用四百万元,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等照常留用。又待遇皇族条件四款,待遇满蒙回藏条件七款(以上条款由南北代表照会各国公使)。

  (2)伍廷芳电袁世凯,如2﹐11尚未得清帝退位确报,颊待条件即作废。

  (3)隆裕太后谕内阁电段祺瑞静候勿躁。又命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等自奉天回京,不可妄生异想,致累和局。  (4)君主立宪维持会宣布取消。

  (5)段祺瑞自信阳抵保定(翌日到北京)。

  (6)蒙古王公通电推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7)北伐粤军司令姚雨平与张勋议和不成,即进克徐州。

  (8)汉冶萍公司与日本正金银行订立借款三百万日元。

  2﹐11(一二,二四)

  (1)袁世凯电伍廷芳,颊待条件已奉旨允准。

  (2)袁世凯电南京临时政府,宣布赞成共和,说明不克南行苦衷,并请协商组织统一办法。

  (3)黎元洪电伍廷芳,主依段祺瑞主张,请各省代表来鄂,商政府组织。

  (4)孙总统委交通总长汤寿潜充南洋劝募公债总理。

  (5)重庆蜀军都督张培爵、夏之时调解滇军与成都军政府冲突(时川滇军在资州、自流井、合江一带互斗)。

  2﹐12(一二,二五)

  (1)清帝溥仪(宣统)奉隆裕太后懿旨,下诏辞位,命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2)隆裕太后懿旨宣示朝廷苦衷,命京内外官民勿逞意气,毋旷厥职。  (3)隆裕太后懿旨宣布颊待皇室、皇族及待遇满、蒙、回、藏条件。

  (4)陆军部通告改北伐军为讨虏军。

  (5)参议院质问以招商局及汉冶萍公司押借日款案(2﹐18政府答复,2﹐22再度质问,翌日再复)。

  2﹐13(一二,二六)  (1)孙总统向参议院辞职,并荐袁世凯以代。  (2)孙总统电袁世凯,谓即行辞职,并举以自代,请速来南京。

  (3)袁世凯布告,膺命组织临时政府,在过渡期间所有旧日政务目下仍当继续进行,自称临时政府首领,改各部大臣名为首领,出使大臣名为临时外交代表,并通告公使团。

  (4)袁世凯及各部大臣联电北方各省督抚,说明朝廷苦衷及辞位原委。

  (5)外交团会议,决定在中国统一政府未成立前,仅以私函与临时政府交涉,不轻予承认。  (6)章炳麟电参议院,主建都北京(民立报亦作相同主张)。  2﹐14(一二,二七)

  (1)参议院允孙总统辞职,以新总统接事为解职期。

  (2)参议院决议临时政府设于北京。孙总统反对,提请复议。

  (3)孙总统电唐绍仪,不以清廷退位诏内由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政府一语为然。

  (4)黎元洪电请袁世凯派定北方各处代表前来汉口,会同推定总统,并确定政府所在地。  (5)广东都督陈炯明通电,反对政府设于北京。

  (6)黎元洪电南京,反对以招商局向外抵押借款一千万元(翌日南京覆电,仍请赞成)。

  (7)俄国向日本提议,承认中国共和政府,应采一致行动。

  2﹐15(一二,二八)

  (1)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议决临时政府仍设南京,并电袁前来受职,在未受任前,政务仍由孙总统继续执行。

  (2)袁世凯通电,北方军队及全蒙代表均推为临时总统,清帝委任,无足再论,北方危机隐伏,舍北就南,变端立见,已请唐绍仪赴南京协商(表示退意)

  。

  (3)孙总统电北方将领冯国璋、张勋等贺南北统一,盼同力巩固共和。

  (4)江苏都督庄蕴宽通电主建都北京(浙江蒋尊簋、湖南谭延闿、云南蔡锷、山西阎锡山等和之)。

  (5)南京举行民国统一庆典。

  (6)孙总统祭告明太祖陵。

  (7)孙总统电袁世凯严禁私卖奉天行宫器物。  2﹐16(一二,二九)  (1)袁世凯电孙总统及参议院,说明南下为难,俟南京专使到后再商。  (2)参议院议决接收北方各省(东三省、直、豫、甘、新)统治权办法。  (3)伍廷芳、温宗尧、汪兆铭通电说明议和及订定清帝退位后颊待条件经过,并辞议和总代表(2﹐17孙总统照准)。

  (4)王天纵合马云卿之湖北民军入南阳,总兵谢宝胜走方城(

  寻自杀,按王系于1﹐31离陕前来,系由樊钟秀联络)。

  2﹐17(一二,三0)

  (1)孙总统电袁世凯,已托唐绍仪等北上面陈,仍盼南来。

  (2)广西都督陆荣廷通电主建都南京。

  (3)沪军师长吴绍璘、黄郛等请以陈其美为江苏都督(孙总统电覆须先经选举,同时陈请辞沪军都督,孙电留)。  (4)袁世凯改以段祺瑞署陆军首长(王士珍辞)。  (5)黎元洪再电南京,反对以汉冶萍矿向日人抵押借款。  2﹐18(一,一)  (1)孙总统派蔡元培为专使,汪兆铭(前议和参赞)、宋教仁(法制局长)、魏宸组(外交次长)、钮永建(参谋次长)、刘冠雄(海军顾问)、王正廷(参议院副议长)、曾昭文(陆军部军需局长)为欢迎员,偕同唐绍仪赴北京迎袁世凯南来。

  (2)孙总统布告,消融异见,蠲除畛域,共谋国家荣光,国民幸福。

  (3)陕西民军张钫与清第六镇协统周符麟、毅军统领赵倜议和,清军自潼关东退。  (4)清甘军升允部陆洪涛占陕西醴柿,进攻咸阳。

  (5)日本赞同2﹐6美国提议。

  2﹐19(一,二)

  (1)袁世凯电孙总统,表示准备南下。

  (2)陈三省、赵尔巽、陈昭常、宋小濂电袁世凯,举为临时大总统。

  (3)陆军部通电各省裁撤军政分府,并遣散军队。

  (4)爪哇泗水华侨升旗燃炮,庆祝民国成立,与荷警冲突,死三人,伤十余人,被捕百余人。

  (5)国民宪政会(帝国宪政会)改名为国民党(是年秋,又恢复宪政会旧称)。

  2﹐20(一,三)

  (1)定五色旗为国旗。

  (2)参议院选举黎元洪续任临时副总统。  (3)日本对英声明,如不妨碍日在满洲特殊权益,决采不干涉政策(2﹐16英对日曾有所劝告)。  2﹐21(一,四)

  (1)日本照会列强,建议对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应采取一致行动,取得在华条约上及惯例上享有的权利保障。

  (2)财政总长陈锦涛与俄国道胜银行订立一百五十万镑借款草约(以各方反对,未成立)。  (3)孙总统改委汪兆铭为广东都督,暂仍由陈炯明代理(原令胡汉民回任,胡辞)。

  (4)湖北临时会议发起民国议会。

  2﹐22(一,五)

  (1)俄国赞同2﹐21日本建议。  (2)陆军部令各省将湘楚淮军昭忠祠改为大汉忠烈祠。

  2﹐23(一,六)

  (1)梁启超自日本致书袁世凯,陈述财政设施及组织政党问题,并派汤叡面谒。

  (2)孙总统准红十字会立案。

  (3)陕西民军败甘军陆洪涛于咸阳。

  2﹐24(一,七)

  (1)孙总统令革除前清官厅【大人】【老爷】

  等称呼,嗣后官厅人员以官职相称,民间以【先生】,【君】相称。

  (2)孙总统令整饬官方,慎重铨选。

  (3)陆军总长黄兴电袁世凯请辞(2﹐26袁慰勉)。

  2﹐25(一,八)

  (1)蔡元培、汪兆铭、宋教仁、唐绍仪等自上海到天津,即赴北京(李煜瀛约于旬前自北京到上海,曾与蔡、汪及吴敬恒、张人杰、张继发起进德会,至是随蔡等乘招商局【新铭】轮北上,途中又发起社会改良会)。

  (2)南京陆军将校联合会成立,黄兴为会长。  (3)武昌文华学校童子军成立(中国最早之童子军)。

  2﹐26(一,九)

  (1)俄国向日本建议,以确保两国特殊利益为承认中国新政府之条件(日未同意)。

  (2)英国赞成2﹐21日本建议。

  2﹐27(一,一0)  (1)蔡元培、汪兆铭由唐绍仪陪同谒袁世凯,请赴南京就职,袁表示俟拟定留守之人,即可就道(晚胡惟德宴蔡等,赵秉钧等作陪)。

  (2)黎元洪通电,仍主暂时建都北京,将来应在武昌。

  (3)孙总统慰留上海都督陈其美。  (4)武昌兵变。  (5)法国赞成2﹐21日本建议。

  2﹐28(一,一一)

  (1)孙总统布告拥护国民自由权利,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消融意见,蠲除畛域。  (2)蔡元培等再晤袁世凯,袁谓一时尚难南下(旋晤赵秉钧)。

  (3)袁世凯与四国银行团成立垫款二百万两,拨交南京政府。  (4)南京临时政府禁华人往荷兰属地。

  2﹐29(一,一二)

  (1)袁世凯茶会招待蔡元培等,蔡致词谓袁必须南行,以联络南北感情,至奠都事俟后再议。

  (2)隆裕太后派世续访袁世凯,劝勿南下。

  (3)晚七时半,北京东城第三镇曹锟部哗变,扰及蔡元培等寓所(蔡等避入东交民巷六国饭店)。

  (4)美国众议院议决祝贺中国人民建立共和政府及权利、自由、幸福之获得与国家进步之确立。

  (5)美国赞成2﹐21日本建议。

  3﹐1(一,一三)

  (1)北伐滇军司令唐继尧入贵阳(黔人戴戡、任可澄籍隶宪政预备会,引滇军以排自治学社--即同盟会)。  (2)袁世凯派陆建章、曹锟、姜桂题开导墀压北京驻军。

  (3)袁世凯为兵变事向外交团道歉。

  (4)晚七时,北京西城及丰台兵变。

  (5)孙总统祭革命死义烈士。

  3﹐2(一,一四)

  (1)蔡元培等电南京,主速建统一政府,余尽可迁就,以定大局。

  (2)唐绍仪函外交团领袖公使朱尔典,谓情势危险,请设法保护北京(时唐避使馆区),英、法、日、美、德决自天津调兵前来,但暂不采取其他积极行动。翌日,英军一千,美、法、德、日军各二百到北京。  (3)外交团抗议北京兵变。

  (4)袁世凯加发禁卫军及毅军饷银。  (5)保定淮军及第二镇兵变。  (6)天津督署卫队及张怀芝防营兵变。

  (7)孙中山令内务、司法两部不准刑讯。

  (8)孙总统令禁绝鸦片。

  (9)湖北军务部长孙武以受人攻击去职。  3﹐3(一,一五)

  (1)同盟会在南京开组织大会,通过总章,制定政纲。  (2)黎元洪通电请早定国都,组织政府,以杜外人干涉,并论舍北而南之不可(即所谓兵亡、民亡、国亡、种亡四亡电)。

  (3)段祺瑞、冯国璋、姜桂题通电,主政府设北京,总统不能离京受任。  (4)美军五百到北京,日军一队续到天津。  3﹐4(一,一六)

  (1)北京外兵进行示威。

  (2)天津官绅请领事团派兵协助维持治安。

  (3)蔡元培等电孙总统,主临时政府设于北京,袁世凯即在北京就职。

  (4)同盟会大会通过政纲:一、完成行政统一;二、促进地方自治;三、实行种族同化;四、采取国家社会政策;五、普及义务教育;六、主张男女平权;七、厉行征兵制度;八、整理财政,厘定税制;九、力谋国际平等;十、注重移民垦殖事业。

  (5)同盟会大会,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汪兆铭、胡汉民、宋教仁、刘揆一、张继、平刚、田桐、居正、马和(

  君武)、李肇甫为干事,汪兼总务部主任,宋兼政事部主任。

  (6)日本外相内田康哉电命驻俄大使本野一郎与俄国磋商,如列强承认日俄在满蒙之特殊权利,即共同参加对华借款。

  3﹐5(一,一七)

  (1)王宠惠电北京各国公使,对兵变表示遗憾,民国政府愿负责任,即派兵北上,助袁世凯恢复秩序。  (2)日俄兵各千人,德兵百人,分自旅顺、哈尔滨、青岛开往天津。

  (3)天津各国驻军司令会议,决定不准华军进入天津附近二十里内(中国拟调第二十镇两团来天津)  。  (4)日本照会俄国,在一定条件下,共同加入四国银行团。

  (5)孙总统通令剪辫。

  3﹐6(一,一八)  (1)参议院准袁世凯在北京受职,即电参议院宣誓,并提出国务总理及国务员人选,经同意任定后,在南京接收临时政府事宜。

  (2)袁世凯电孙总统,请黎元洪代赴南京受职。

  (3)袁世凯发告军人书。

  (4)外交团要求袁世凯停止增兵天津(袁允之)。

  (5)袁克定、梁士诒、吴廷燮等之汉蒙联合会在北京成立。

  3﹐7(一,一九)

  (1)孙总统电袁世凯准在北京就职,誓词由专使等接受,请即提阁员名单。  (2)德、美、法等国续向北京增兵。  (3)袁世凯免理藩部正首领达寿职。

  (4)孙总统电黎元洪,请保全孙武。

  (5)陕西民军与甘军停战。

  3﹐8(一,二0)

  (1)参议院通过民国临时约法。

  (2)袁世凯电参议院宣誓,并提任唐绍仪为国务总理。

  (3)北京外务部首领胡惟德函告各国公使,袁世凯定期就任临时总统职(昨日与朱尔典商谈,朱劝勿正式邀请公使参加典礼)。

  (4)俄驻美大使照会美国务卿,对于承认中国新政府事,赞同列强一致行动,以维护共同利益,惟俄保留其于必要时为维护在满蒙新疆权益所采之措置(翌日又通知英国)。

  3﹐9(一,二一)

  (1)参议院接到袁世凯誓词。

  (2)北京外交团会议,决定不参加袁世凯就职典礼。

  (3)袁世凯令北方各省竭力保护教堂及外人。

  (4)四国银行团垫付北京政府款一百一十万两(3﹐2袁世凯之要求)。袁世凯允将来借款由银行团承担。

  (5)广州兵变(因解散新募各军)。

  3﹐10(一,二二)

  (1)袁世凯在北京就第二任临时大总统,蔡元培代表孙总统致祝词。

  (2)袁世凯下令大赦,又免除民国元年以前人民所欠地丁钱粮漕粮。

  (3)袁世凯令暂用前清法律。  (4)禁卫军军统冯国璋命北京南城居民撤去国旗(免清太后等触目生感)。

  (5)黄兴电袁世凯及南方各省,调兵北上,维持秩序(袁电阻)。  3﹐11(一,二三)

  (1)孙总统公布民国临时约法。  (2)参议院同意唐绍仪为国务总理。

  (3)外交部以统一政府成立,通告外交代表及万国保和会。

  (4)袁世凯再向四国银行团要求垫借款五百万两(银行册准二百万,且附有条件)。

  (5)四国银行团邀日俄参加对华借款。

  (6)孙总统令劝禁女子缠足。  (7)孙总统禁止体罚。

  (8)甘肃秦州新军起事,黄钺为都督。

  (9)成都重庆两军政府合并为四川都督府,尹昌衡、张培爵分任正副都督,罗纶任参议院长,夏之时任重庆镇抚府总长。

  3﹐12(一,二四)

  (1)蔡元培等发告别京津战友书。

  (2)参议院制定中央政府各部暂行官制。

  3﹐13(一,二五)

  (1)袁世凯任唐绍仪为国务总理。

  (2)蔡元培、汪兆铭等离北京赴汉口晤黎元洪(3﹐15离汉口赴南京。宋教仁、钮永建等已于3﹐4南返)。

  (3)袁世凯令整肃官常。

  (4)袁世凯派马龙标为第五镇总制官,并会办山东军务。

  (5)孙总统电令广东都督陈炯明搜捕解散抗命扰民之惠军王和顺部。

  3﹐14(一,二六)唐绍仪向华比银行借款一百万镑,以京(

  北京)张(张家口)铁路收入及财产担保。  3﹐15(一,二七)

  (1)袁世凯令改直隶、东三省、陕甘总督及河南、山东、吉林、黑龙江巡抚为都督(以上各省均未独立者)。

  (2)袁世凯派张锡銮署直隶都督,赵惟熙署甘肃都督,阎锡山为山西都督,李盛铎为山西民政长(3﹐24以周渤代李)。

  (3)袁世凯向参议院提出十二部国务员,请求同意,该院以与十部不符,电请改正。  (4)蓝天蔚自奉天燕台电请取消其关外都督。

  (5)升允、马安良与陕西都督张凤翙停战。

  (6)张勋部在天津为英德兵所阻,退回德州。

  3﹐16(一,二八)  (1)俄国赞同3﹐5日本建议。  (2)孙总统面告日本三井物产会社职员森恪,不承认1﹐29盛宣怀与日方私订之汉冶萍公司借款临时合同。

  3﹐17(一,二九)

  (1)孙总统通令停止各省所发债票,由财政部统筹办理。

  (2)孙总统令所有蛋户、惰民、丐户一体享有公权私权,以重人权,又令统一财政。

  (3)孙中山总统将设立国史院案提交参议院(胡汉民、黄兴、王宠惠、宋教仁、于右任等呈请)。

  3﹐18(一,三0)

  (1)日本向英、美、法、德申明愿加入四国银行团,惟须以保留日本在南满权利为条件。

  (2)袁世凯公布省议会选举办法。

  (3)黄兴等拓殖会成立于南京(后改名垦殖会,另设拓殖学校)。

  (4)唐继尧通电驱逐代理贵州都督赵德全。

  3﹐19(二,一)

  (1)参议院通电反对召集临时国会(3﹐22袁世凯接纳)。  (2)女子向参议院要求参政权。  (3)孙总统令外交部禁绝贩卖猪仔,保护华侨。

  (4)袁世凯令各省维持现状,勿再各自为政,另举都督。

  (5)山东都督胡瑛以张广建之压迫,通电辞职。

  (6)萧县推赵惟熙为都督。

  (7)李烈钧接任江西都督,马毓宝去职。

  (8)黎元洪电袁世凯请任前湖北军务司长张振武为东三省边防使,率鄂军一镇前往。

  3﹐20(二,二)  (1)直隶咨议局举驻南京之第三军长王芝祥为都督,本日孙总统据以电告袁世凯。

  (2)黎元洪通电调停山东都督张广建、胡瑛之争,请准胡去职,调张离任(一作3﹐27)。

  (3)日本向四国银行团要求不以满洲利益作为对华借款之担保。

  (4)汉冶萍煤铁公司股东大会(在上海举行)

  反对1﹐29该公司督办盛宣怀与日本财团(小田切)

  所订之中日合办草约(草约规定资金三千万元,中日各半,期限三十年,各省及临时参议院均反对)。

  3﹐21(二,三)开平滦州两煤矿合办。

  3﹐22(二,四)  (1)黎元洪通电论外交、军政、财政、民政、教育之敝(所谓五可痛哭电)。  (2)袁世凯委朱启钤督办津浦铁路事宜。  (3)夏之时就任重庆镇抚府总长,任命熊克武为镇抚府师长。  (4)黄兴遇刺未中。

  3﹐23(二,五)

  (1)日本外务省训令驻外使节,以承认中国新政府之详细条件就商于各国。

  (2)袁世凯通知各国公使,民间借债,须以总统签字盖印为凭。

  (3)袁世凯任张镇芳署河南都督(代齐耀琳,一作3﹐27)。

  (4)孙总统咨请参议院追认3﹐10袁世凯之大赦令(3﹐23追认)。

  (5)孙总统咨请参议院设立稽勋局。  (6)孙总统令各省办赈。  (7)甘肃新疆服从民国政府。  3﹐24(二,六)

  (1)孙总统令各部局整饬官方,慎重铨选。

  (2)袁世凯派在京蒙古王公,劝令库伦取消独立。

  3﹐25(二,七)

  (1)唐绍仪自上海到南京,商组阁事(3﹐22自北京到上海)。

  (2)袁世凯劝慰蒙藏。

  (3)英美法德四使抗议3﹐14之华比借款(一作3﹐27)。

  3﹐26(二,八)湖南都督谭延闿通电,用人行政,不可以统一而行专制。

  3﹐27(二,九)

  (1)孙总统电袁世凯,请起用岑春烜(黎元洪亦有电请)。  (2)参议院通过参议院组织法。

  (3)苏州兵变。

  3﹐28(二,一0)

  (1)袁世凯以周自齐代张广建为山东都督(4﹐3张离职)。  (2)隆裕太后传谕解散宗社党(一作3﹐4)

  。

  (3)西藏番兵围拉萨。  (4)孙总统令严禁官吏违法。

  3﹐29(二,一一)唐绍仪在参议院发表政见,参议院通过内阁国务员:外交总长陆征祥(由胡惟德署),内务总长赵秉钧,财政总长熊希龄,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司法总长王宠惠,教育总长蔡元培,农林总长宋教仁,工商总长陈其美(翌日正式任命,原提交通总长梁如浩,未获同意,由唐暂兼代)。

  3﹐30(二,一二)  (1)袁世凯任黄兴为参谋总长,并统辖两江一带军队。

  (2)陆军部派柏文蔚(镇军)、徐宝山(扬军)、王芝祥(桂军)、姚雨平(粤军)、朱瑞(浙军)  为第一、二、三、四、五军军长。

  3﹐31(二,一三)

  (1)袁世凯颁布训勉军人令。

  (2)四川都督尹昌衡、张培爵电袁世凯、孙中山,护送赞成共和之前清官吏出川,请枓途保护。

  4﹐1(二,一四)  (1)孙总统公布参议院法。

  (2)孙总统解任。

  (3)任命黄兴为南京留各,仍统辖南方各军,又任命徐绍桢为参谋总长(江南将领顾忠琛等反对,北方军界亦不谓然,绍桢辞)。

  (4)唐绍仪离南京。

  (5)孙中山对同盟会会员讲演【民生主义与社会革命】。  4﹐2(二,一五)

  (1)参议员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南京浙粤军冲突。

  4﹐3(二,一六)孙中山自南京到上海,汪兆铭、胡汉民随行。

  4﹐4(二,一七)

  (1)袁世凯派胡惟德办理借款案。

  (2)改任徐绍桢为仓场总督(未就)。

  (3)任命蒋作宾为陆军次长,徐谦为司法次长。

  (4)山西都督阎锡山,自包头回太原。

  (5)孙中山答上海文汇报记者,今后当尽力社会革命。  (6)上海浚浦局临时管理协议成立。

  4﹐5(二,一八)

  (1)参议院议决自4﹐8休会,4﹐21在北京集会。

  (2)四川都督尹昌衡电陈筹办藏务情形,请拨驻藏陆军饷粮,委钟颖为西藏行政使(四川设有筹边处并派吴嘉谟为炉边宣慰使)。  4﹐6(二,一九)

  (1)黎元洪通告解除大元帅职务,改归袁世凯兼任。

  (2)黄兴就任南京留各,委李书城为总参谋长,耿觐文、张孝准、何成浚为参谋、军务、总务处处长。

  (3)任命汤芗铭为海军次长,黄钟英为海军总司令,蓝建枢、吴应科为左右司令。

  (4)任命姜桂题为热河都统(由昆源署),马金叙为直隶提督,马安良为甘肃提督。

  (5)占据安徽大通之黎宗岳因柏文蔚(自南京来)、胡万泰(

  自安庆来)两军之压迫,出走。

  4﹐7(二,二0)

  (1)袁世凯召开整顿军务会议。

  (2)任命曹锐为直隶布政使。

  4﹐8(二,二一)任命施肇基为交通总长,范源廉为教育次长。  4﹐9(二,二二)  (1)各国公使会商要求中国政府赔偿革命期间外人损失问题。

  (2)万章炳麟、伍廷芳为总统府顾问。  (3)孙中山自上海到武昌,胡汉民、汪兆铭、景耀月、廖仲恺、章士钊、黄大伟、孙科、宋子文、宋蔼龄等同行。  4﹐10(二,二三)

  (1)黎元洪通电,痛陈时政,请将军务、民政划分二途(即所谓十害电)。

  (2)任命王人文为川滇宣慰使(时滇军留川不去,两省互有违言)。

  (3)任命张元奇、荣勋为内务次长(内务次长设二人,一专管蒙回藏事宜)。

  (4)黄兴自南京到上海,晤唐绍仪(4﹐12回南京)。

  (5)孙中山在武昌讲演【社会革命之正道】。  4﹐11(二,二四)

  (1)南京赣、湘、浙军哗变。

  (2)滦州淮军哗变。

  (3)蔡锷电覆黎元洪,滇军已分道自川还滇。

  (4)广东省议会电劾都督陈炯明违法,擅杀记者陈听香。

  4﹐12(二,二五)

  (1)湖南省特别议会被群众强迫解散。

  (2)孙中山告西报记者,此后中国将采社会主义,以建筑铁路为先。

  4﹐13(二,二六)

  (1)任命黎元洪兼领参谋总长职。

  (2)任命程德全为江苏都督(原任庄蕴宽辞)

  。

  (3)发劝谕汉满蒙回藏联婚令。

  (4)安徽拿获宗社党孙达,即予枪毙。

  (5)江西都督李烈钧枪毙洪江会首彭志仁(木香)。

  (6)汤化龙、林长民等组织共和建设讨论会。

  4﹐14(二,二七)  (1)袁世凯电令陆征祥向俄国声明,外蒙之事非经中国承认者,一概无效。

  (2)黄兴电请取消南京留各府,由江苏都督程德全移驻南京。

  (3)黄兴查禁军人组织之大公党。

  (4)黄兴将南京赣军变兵二百余名正法。

  4﹐15(二,二八)

  (1)袁世凯覆3﹐25四国公使抗议,俟唐绍仪、熊希龄到京,当予满意措置。

  (2)任命王正廷为工商次长。  (3)命河南都督张镇芳剿办鲁山土匪(白狼)

  。

  (4)前陕甘总督升允电袁世凯,清帝退位非太后本意,非奉太后懿旨,断不承认共和。

  (5)孙中山自武昌抵上海,即为唐绍仪等饯行。

  (6)唐绍仪、蔡元培、宋教仁自上海赴天津(唐在沪商军政人事及借款)。  (7)统一党代表孟森、黄云鹏,民社代表孙发绪、胡钧、项骧,国民公会代表陈敬第、黄群,国民协进会代表周大烈、籍忠寅,国民党代表沈彭年、张毓英,共和建设讨论会代表孙洪伊、汤化龙、林长民在上海会商合并问题。

  4﹐16(二,二九)

  (1)任命陈宧为参谋次长(实际主持部务)。

  (2)任命陈贻范为驻沪通商交涉使。

  (3)任命张勋为厢红旗都统(张驻兖州约三四千人,自称署理两江总督)。

  (4)通令劝农保商。  (5)比国借款一百万两在俄京交付。

  4﹐17(三,一)

  (1)袁世凯电谢美国参议院通过承认中华民国案。

  (2)新任俄国驻华公使库朋斯基抵北京。

  (3)任命冯元鼎为交通次长。

  (4)孙中山在上海讲演,勉实业界研究社会主义(又曾对同盟会讲民生主义狭义)。

  (5)南京赣军撤回江西。

  4﹐18(三,二)  (1)英、美、法、德公使向外部抗议中比借款。

  (2)荷属泗水惨杀华侨案解决。

  4﹐19(三,三)

  (1)俄国向四国银行团要求对华借款须除去满蒙及新疆之特别利权。

  (2)准扬州司令徐宝山取消军政分府。  (3)任命樊增祥为湖北民政长(未就)。  4﹐20(三,四)  (1)唐绍仪自上海抵北京(唐此次南下,据云用款二十五万二千元)。  (2)孙中山自上海抵福州(翌日讲演【兴船政以扩充海军】)。  (3)天津铁血监督团曾广为被捕。

  4﹐21(三,五)

  (1)国务院成立。  (2)蔡元培、宋教仁晤袁世凯。

  (3)工商次长王正廷自上海北上。

  (4)命蒙藏回疆归内务部管理。

  4﹐22(三,六)

  (1)黄兴通电裁兵(第二师朱光志,第五师刘毅部已裁撤,本日第二十六师杜淮川,第十旅袁华选部亦裁)。

  (2)熊希龄自上海到南京,与黄兴商遣散军队军饷事(一作4﹐26)。

  (3)总统府秘书处及军事处成立(梁士诒任秘书长)。

  4﹐23(三,七)

  (1)通令各省不得自为风气,各顾其私,阻挠侵越,致妨大局。

  (2)直隶咨议局议长阎凤阁,参议员谷钟秀等谒袁世凯,请以王芝祥为直隶都督。  (3)前民政部职员全体辞职(新任内务总长赵秉钧与唐绍仪不和)。

  (4)唐绍仪与英法美德四公使商借款事。

  4﹐24(三,八)

  (1)统一党、国民协进会、国民公会、国民党决定合组为共和党。

  (2)任命颜惠庆为外交次长。

  4﹐25(三,九)

  (1)国务院通电取缔各省购运军械。

  (2)任命喀什噶尔道袁鸿佑为新疆都督,镇迪道杨增新为布政使(原任都督袁大化,与伊犁相持,复受迪化杨增新胁制,请辞)。

  (3)任命章宗祥为法制局局长。

  (4)孙中山自福州抵广州,胡汉民、廖仲恺同行。

  (5)广东都督陈炯明辞职赴香港。

  4﹐26(三,一0)

  (1)任命唐继尧代贵州都督。

  (2)任命施肇基暂代财政总长(熊希龄尚未到任)。  (3)任命徐树铮为陆军部秘书长。

  (4)任命赵倜为河北镇各使。

  (5)黎元洪电请以袁克定为河南都督(时河南已推克定为都督)。  (6)黑龙江库马尔口兵变。

  (7)俄外相萨桑诺夫在国会宣布俄愿调停中蒙问题,但中国须不在蒙古殖民、驻兵、派官。

  4﹐27(三,一一)

  (1)任命柏文蔚署安徽都督(代孙毓筠),张培爵为四川民政长,河南都督齐耀琳免职。

  (2)广东省议会推胡汉民为都督(陈炯明改任广东总绥靖处经略,龙济光副之)。

  (3)新任司法总长王宠惠自上海北上。

  (4)外交部复英法德美公使,允取消3﹐14之中比借款。

  (5)日本照会俄国要求划分内蒙古。

  4﹐28(三,一二)

  (1)命贵州都督杨荩诚开缺来京(杨时驻军常德,拟率部回黔,逐唐继尧)。  (2)京畿军政执法处审讯【铁血团】监督曾广为(在天津被捕)。

  (3)章炳麟到北京。  (4)日使伊集院回抵北京。  4﹐29(三,一三)  (1)参议院行开院礼,议长林森主娓,袁世凯演说,强调财政纪纲问题(关于参议员资格曾有争论)

  。

  (2)南京留各黄兴通电倡议劝募国民捐以减少外债。

  (3)清华学堂成立。  4﹐30(三,一四)唐绍仪与四国银行团续议借款,要求八千五百万两,先行垫付三千五百万两。  5﹐1(三,一五)

  (1)参议院改选吴景濂(统一共和党)为正议长,汤化龙(共和讨论会)为副议长。

  (2)裁并江北军政府,召江北都督蒋雁行来京,以刘之洁为江北护军使。

  (3)藏兵占江孜、亚东。

  5﹐2(三,一六)

  (1)唐绍仪再与四国银行团议借款,未成(银行团要求稽核用途,解散军队须由各国武官监督)。

  (2)唐绍仪及各部总长在参议院报告政见。

  (3)北京全国军界统一会解散。

  5﹐3(三,一七)

  (1)命四川都督尹昌衡速派兵赴西藏。

  (2)直隶士绅再请以王芝祥为都督(京津军界反对)。

  (3)安徽都督柏文蔚就职(陈独秀任秘书长)  。  (4)山东都督周自齐就职。  (5)任命严复为北京大学校长。

  (6)禁以武力胁迫议会。

  5﹐4(三,一八)

  (1)黎元洪请速颁各省官制。

  (2)孙中山在广州演讲平均地权。

  (3)江西玉山兵变。  5﹐5(三,一九)

  (1)统一党(张謇、程德全、章炳麟、熊希龄等)、民社(孙武、张振武、刘成禺、张伯烈、孙发绪等)、国民协进会(籍忠寅、周大烈等)、国民公会(张国维、黄群等)、国民党(潘鸿鼎、沈彭年等)举行会议,决合组为共和党。  (2)黎元洪电请速与外人磋商改约问题,立即禁止鸦片进口。  5﹐6(三,二0)甘肃提督马安良与陕西都督张凤翙、毅军统领赵倜议和,退出陕西干州、醴柿;围攻凤翔之甘军张行志、崔正平亦撤退。

  5﹐7(三,二一)  (1)参议院议决国会采两院制。

  (2)财政总长熊希龄要求四国银行团议垫款六百万两。  (3)美使请美政府从速承认中华民国政府。

  (4)新任新疆都督袁鸿佑行抵阿克苏,为总兵查春华所戕,喀什噶尔县长张秉铎等亦为哥老会所杀。

  5﹐8(三,二二)任命魏宸组为国务院秘书长,张国淦为铨叙局长,冯自由为临时稽勋局长。

  5﹐9(三,二三)  (1)共和党成立,黎元洪为理事长,张謇、章炳麟、那彦图、程德全、伍廷芳等为理事,汤化龙、林长民、王揖唐、刘成禺、王家襄、范源廉等为干事。

  (2)任命王正廷署工商总长(陈其美在沪,未到任)。

  (3)令保护人民财产,禁止逞私谋夺。  5﹐10(三,二四)

  (1)任命钟颖为西藏办事长官。

  (2)改任陕西经略使胡瑛为新疆青海屯垦使(一作5﹐13)。

  5﹐11(三,二五)劝告国民屏奢华,务勤俭。

  5﹐12(三,二六)

  (1)禁止私立团体干涉行政。

  (2)南京军界战友社成立,黄兴为社长。

  (3)开去内务次长张元奇缺(内务部仍设一次长)。

  5﹐13(三,二七)

  (1)黄兴电告遣散军队情形,并请撤消南京留各,免破国家统一之制(第一军柏文蔚,第二军徐宝山归陆军部管辖,第三军王芝祥部桂军全数遣散,第四军姚雨平部粤军遣散三千人,余回粤,第五军朱瑞部回浙)。  (2)任命伊犁都督广福为伊犁镇各使,杨缵绪为伊犁镇总兵。

  (3)唐绍仪及各总长在参议院宣布政见(内务总长赵秉钧未出娓)。  (4)孙中山在广州发表【续论平均地权】(6﹐9又讲【地权不均则不能达多数幸福之目的】)。

  5﹐14(三,二八)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国旗(左上角加十九星为陆军旗,加青天白日为海军旗)

  。

  5﹐15(三,二九)

  (1)英法德美俄日六国银行团在伦敦会商对华借款,不协。

  (2)任命毕桂芳为塔尔巴哈台参赞,帕勒塔为阿尔泰办事长官。  (3)孙中山祭黄花岗烈士。

  5﹐16(三,三0)

  (1)日本对美表示保留其在东部内蒙古权益。

  (2)任命陈振先为农林次长。

  (3)南京各界组织国民捐总会,推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协理。  5﹐17(四,一)财政总长熊希龄与四国银行团成立三百万两垫款合同(共七千六百万两)。

  5﹐18(四,二)

  (1)英使朱尔典谒袁世凯,说明:一、英军入藏,二、各国借款,三、承认民国政府事。

  (2)共和党参议员讨论会成立,汤化龙为会长。

  5﹐19(四,三)

  (1)任命杨增新为新疆都督。

  (2)改大理院正卿为大理院长(5﹐21以许世英为院长)。

  (3)西藏兵陷江孜、亚东。

  5﹐20(四,四)

  (1)唐绍仪、熊希龄以参议院有不信任之意,请辞(共和党议员有墀劾唐说,同盟会议员有墀劾熊说)。

  (2)派前新疆都督袁大化督办南疆剿抚事宜(未就,即东归,时阿克苏、焉耆、库车、轮台、喀什等地哥老会党为乱,戕官据城)。  5﹐22(四,六)

  (1)云南都督蔡锷电告英军再占云南片马。

  (2)派袁克定为开滦矿务督办。  (3)禁止排满及诋毁前清各项书籍(应融洽满汉禁书会陈其美、王人文等之请)。

  (4)上海民权报主笔戴传贤(天仇)以抨诋袁世凯、唐绍仪、熊希龄、章炳麟,为租界巡捕房所拘(越日获释)。

  5﹐23(四,七)  (1)任命溥?为乌里雅苏台将军,马福祥为宁夏镇总兵。

  (2)告诫军人服从命令,保国卫民。

  (3)陆军部次长蒋作宾奉袁世凯命到南京晤黄兴。

  (4)章炳麟退出共和党(不满于理事选举)。

  5﹐24(四,八)黄兴条陈国民捐办法,并劝办国民银行,反对银行团借款。  5﹐26(四,一0)

  (1)袁世凯慰留唐内阁。

  (2)王芝祥到北京谒袁世凯(直隶军界仍反对其督直)。

  (3)俄人驱逐哈尔滨北境之中国军警。

  5﹐27(四,一一)

  (1)黄兴通电反对四国银行借款条件(监督用途)。

  (2)新任外长陆征祥回国,抵天津(即入京)

  。

  (3)任命吴鼎昌为中国银行监督。

  (4)孙中山抵香山(5﹐30复返至广州)。

  5﹐28(四,一二)

  (1)财政总长熊希龄请辞。

  (2)唐绍仪电黄兴说明借款事。  5﹐29(四,一三)

  (1)江西都督李烈钧通电反对借款。

  (2)共和党本部成立于北京。

  5﹐30(四,一四)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访参议院议长,商唐绍仪、熊希龄辞职事。

  5﹐31(四,一五)

  (1)准撤消南京留各,任柏文蔚为江宁第一军军长,徐宝山为第二军军长。

  (2)苏州先锋营谋变未成(反对袁世凯,谋二次革命)。

  6﹐1(四,一六)

  (1)俄兵侵入伊犁。

  (2)开平矿务公司与滦州矿业有限公司合并为开滦矿务总局。

  (3)孙中山允任国民捐总会总理。

  6﹐2(四,一七)北京中央新闻社经理主笔等十二人被内务部探访队及步兵统领衙门缉报队拘捕(据云系因攻击禁卫军)。  6﹐3(四,一八)

  (1)北京报界联合会质问袁世凯逮捕中央新闻社职员(6﹐5释放)。  (2)广东临时省议会电北京政府,斥责都督胡汉民蹂躏立法权。  6﹐4(四,一九)准南京留各黄兴销职,所有军队分别归陆军部江苏都督接管。

  6﹐5(四,二0)

  (1)黄兴为银行借款事电责财政总长熊希龄(此为第二电)。  (2)黎元洪转程德全、蔡锷电,请袁世凯召梁启超回国,破格录用。

  6﹐7(四,二二)

  (1)英美法德日俄银行团在巴黎会议,日俄要求对华借款,须不妨害其满蒙利益。

  (2)甘肃都督黄钺宣布取销秦州军政府,甘肃统一。

  (3)唐绍仪、熊希龄再度请辞。  6﹐8(四,二三)

  (1)公布国旗、商旗及海陆军旗式(五色旗为国旗,商旗适用国旗,十九星旗为陆军旗,青天白日为海军旗)。

  (2)派驻荷代表刘镜人出娓海牙万国汇票划一章程会。

  (3)日本陆军上尉松井清助等之【蒙古勤王军】为郑家屯之巡防营统领吴俊升击败。

  6﹐10(四,二五)  (1)财政总长熊希龄电黄兴,对借款事有所辩白(南京留各总参谋李书城复电驳斥)。

  (2)外交总长陆征祥到任。

  (3)重庆镇抚府取消,以第五师长熊克武镇各。

  6﹐11(四,二六)申禁私种鸦片。

  6﹐13(四,二八)

  (1)济南驻军闹饷哗变。  (2)任命应德闳为财政次长(由章宗元署理)

  。

  6﹐14(四,二九)

  (1)南京留各黄兴解职。

  (2)财政部要求四国银行团于本月内垫借一千九百万两,否则将向他方洽商。

  6﹐15(五,一)

  (1)袁世凯委王芝祥赴南京遣散军队,总理唐绍仪拒不副署,辞职赴天津。

  (2)藏兵千人侵占里塘。  (3)日本贵族旅行考察团到北京。

  (4)孙中山自广州抵香港。

  6﹐16(五,二)四川西征军自成都出动,英使向外交部质问。  6﹐17(五,三)

  (1)命陆征祥暂代国务总理,唐绍仪给假五日。

  (2)柏文蔚任安徽都督(陈独秀任秘书长)。

  6﹐18(五,四)

  (1)英美法德俄日六国银行团代表签订合同契约,英美法德允对华借款不侵犯日俄在满蒙之特殊权利。

  (2)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垫借款三百万两。

  6﹐19(五,五)奉天省城兵变。

  6﹐20(五,六)

  (1)六国银行团成立。

  (2)共和党通电,谓唐绍仪蔑视职各,应由大总统遴选无党派者任为超然总理,阁员不妨各党协商(6﹐29河南都督张镇芳、浙江都督蒋尊簋应之)。  6﹐21(五,七)

  (1)六国银行团与外交总长陆征祥、财政总长熊希龄开议大借款条件。

  (2)同盟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举行联合会,商内阁问题。

  6﹐22(五,八)

  (1)孙中山自广州抵上海(袁世凯派子克定来迎,促北上)。

  (2)同盟会阁员蔡元培、宋教仁、王宠惠等请辞。

  (3)外交部向英使说明出兵西藏理由。  6﹐23(五,九)共和党在北京开本部第一次大会,到会员千余人,孙武代理主娓。

  6﹐24(五,一0)  (1)六国银行以监视及管理中国借款用途计划通知财政总长熊希龄(总额为六万万两,约七千四百万镑)。

  (2)黎元洪电袁世凯请从速磋商借款,又电请正式发表陆征祥为国务总理。

  (3)达赖喇嘛自印度返拉萨。

  (4)任命徐正鹏为海军右司令(吴应科辞)。

  6﹐25(五,一一)

  (1)袁世凯电各省都督辟谣,重申不使君主政体重见于中国之宣言(传袁将帝制)。

  (2)共和党再电主超然总理,混合内阁,斥坚持政党内阁者为扶植党利之私,决不承认。

  (3)统一党电斥唐绍仪内阁监各自盗,结党把持,意图构乱(

  广东都督胡汉民曾电袁世凯质询,请彻查惩治)。

  (4)黎元洪电请袁世凯以陆征祥组织内阁。

  (5)孙中山在上海对记者谈铁路计划。

  6﹐26(五,一二)公布国务院官制。

  6﹐27(五,一三)

  (1)准国务总理唐绍仪辞职。

  (2)准交通总长施肇基辞职,任命海军总长刘冠雄代理。  6﹐28(五,一四)

  (1)同盟会干部会议,商内阁问题。  (2)驻湖北襄阳之第十二协统张国荃独立(旋失败)。

  6﹐29(五,一五)  (1)特任陆征祥为国务总理(本日参议院通过同意案)。

  (2)孙中山以谣传其私受比款百万,电请袁世凯宣布该款用途。

  6﹐30(五,一六)

  (1)禁止派勒国民捐。

  (2)任命那彦图署理乌里雅苏台将军。

  (3)陆征祥商请日本首相西园寺公望承认民国政府。

  (4)全国铁路协会在北京成立。  7﹐1(五,一七)

  (1)陆征祥、熊希龄拒绝六国银行团借款条件,另建议减少款额,放宽条件。

  (2)江西景德镇兵变。

  (3)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大水。

  7﹐3(五,一九)

  (1)芜湖兵变。

  (2)汉口德人枪杀华人。  (3)陆军部改长江水师为水警,以原任总司令李燮和为总稽察(8﹐15李辞)。

  7﹐4(五,二0)新任香港总督亨利梅遇刺未中。

  7﹐5(五,二一)

  (1)中日南浔铁路与日本东亚兴业银行订立借款(日金五百万元)(一作7﹐8)。

  (2)四川边军击退藏兵,克里塘。  7﹐6(五,二二)北京国光新闻总理田桐(同盟会)纠众殴打国民公报社总理徐佛苏、主笔蓝公武(共和党)。  7﹐7(五,二三)陆征祥商请美国承认民国政府。

  7﹐8(五,二四)

  (1)日俄订立第三次密约,划分内蒙古为势力范围(7﹐29中国驻日公使得知,电告北京)。

  (2)洛阳第六镇兵变。

  7﹐9(五,二五)

  (1)英法德美俄日六公使与陆征祥、熊希龄议大借款,不允放宽条件(交涉停顿)。

  (2)令各政党互相提携,同扶大局。

  (3)北京军界以国风日报诋袁世凯,要求更正,否则武力对待(该报即更正)。

  7﹐10(五,二六)

  (1)四川都督西征总司令官尹昌衡率师出征西藏,都督交胡景伊护理(约二千五百人,连前自成都出发者共五千人,尹在成都不理于众口,复受重庆方面威胁)。

  (2)教育部召开中央临时教育会议(正议长王劭濂,副议长张寿春即张伯苓,8﹐10闭会)。  7﹐11(五,二七)交通部与德华银行订立津浦铁路临时垫款合同,总额九十万零四百镑。

  7﹐12(五,二八)

  (1)正式任命黎元洪领湖北都督,谭延闿为湖南都督,孙道仁为福建都督,蒋尊簋为浙江都督,李烈钧为江西都督,尹昌衡为四川都督(以胡景伊护理),张凤翙为陕西都督,胡汉民为广东都督,陆荣廷为广西都督,蔡锷为云南都督,张培爵为四川民政长。  (2)令各省行政长官及省议会勿胶成见,勿挟私图,开诚布公。

  (3)令各省都督,地方长官,讲信修睦,继续遵各从前条约。

  (4)申诫全国,崇尚信义质直,勿蹈诡谲诈伪。  7﹐14(六,一)  (1)同盟会不准党员孙毓筠、胡瑛、沈秉

1913"中华民国二年癸丑"

  1﹐1(一一,二四)袁世凯派朱启钤向清帝溥仪贺年。

  1﹐3(一一,二六)日本驻英大使,新任外务大臣加藤高明与英外相葛雷晤谈(1﹐10再度相晤,商关东州租借地及南满、安奉铁路延期事)。

  1﹐5(一一,二八)  (1)驻烟台之关外军因不肯遣散,哗变,纵火抢掠。

  (2)袁世凯授张謇、汪兆铭勋位。

  1﹐6(一一,二九)  (1)令各省不得挪用盐务收入各款。

  (2)任命郭宗熙为吉林提学使,李元鼎为陕西教育司司长,沈钧叶为浙江教育司司长。

  1﹐8(一二,二)划一地方官制,以民政长为省行政长官。

  1﹐9(一二,三)

  (1)制定文官任免执行令。  (2)公布都督府组织令。

  1﹐10(一二,四)

  (1)下正式国会召集令,令所有当选之参众议员于本年三月内齐集北京。

  (2)举行众议员复选。

  (3)令各省长官定期召集省议会议员。

  (4)令交通银行发行之兑换券应照中国银行兑换章程一律办理。

  (5)上海国民党举行恳亲大会。

  (6)外蒙西藏私订协约,互认为独立国。

  1﹐11(一二,五)  (1)直隶都督冯国璋通电反对变更国会地点(上海民权报主国会开预备会于上海,开成立会于南京,以免北京军警干涉。安徽都督孙毓筠曾通电反对,冯应之)。

  (2)任命齐耀珊为盐务筹备处处长。

  1﹐12(一二,六)库伦活佛专使杭达亲王到俄京,答谢俄国承认蒙古自治,并求其赞助独立,代练蒙军,供给军械,互派专使。

  1﹐13(一二,七)  (1)通令整饬官常,如有容受赃贿,即按法惩治。

  (2)任命沈云沛筹办浦信铁路事宜。

  1﹐14(一二,八)

  (1)赵秉钧以电报密码交洪述祖、应夔丞(桂馨)。

  (2)中美续订清华学堂留美学生借款十八万五千元。

  1﹐15(一二,九)

  (1)各省反对地方管制令。

  (2)定商业银行纸币发行条例。  (3)吴敬恒到北京,就任国语读书会会长(4﹐24辞职返上海)。  1﹐19(一二,一三)

  (1)以山西河东观察使张士秀、第一旅长李凤鸣拘拷河东筹饷局局长南桂馨,违抗命令,命参谋陆军两部勒令交出南桂馨,拿办张士秀、李凤鸣。

  (2)任命周绍昌、张一鹏、徐元诰、邵从恩、陈融等为直隶、江苏、江西、四川、广东等省司法筹备处处长。

  (3)孙中山在上海国民党恳亲会演讲政党宜重党纲党德。

  1﹐21(一二,一五)  (1)袁世凯拟派曹汝霖赴日本(为日所拒)。  (2)任命王治馨为京师警察总监。

  1﹐23(一二,一七)

  (1)俄皇接见库伦专使。

  (2)绥远将军张绍曾召开内蒙古西二盟代表会议(议决赞助共和,否认俄蒙协约,请兵保护西盟各地等事)。

  (3)任命赵渊为山西民政长。  (4)孙中山函邓泽如,请为中华银行招股本,进谋开办一中西合资银行,以抵制六国银行。

  1﹐25(一二,一九)

  (1)洪述祖自北京到上海,晤应夔丞(应曾于上年十二月到北京,近甫回上海)。

  (2)任命潘复为山东实业司司长。

  1﹐26(一二,二0)直隶唐山煤矿爆炸。

  1﹐27(一二,二一)任命戴戡为贵州实业司司长。

  1﹐28(一二,二二)

  (1)准范源廉辞,以海军总长刘冠雄兼署教育总长。

  (2)任命罗佩金为云南民政长。  (3)外蒙向俄国借款二百万卢布。

  1﹐29(一二,二三)

  (1)准汉粤川铁路督办黄兴辞职(因财政困难)。  (2)任命颜惠庆为驻德公使。  (3)任命刘式训为外交次长(唐在复辞职)。

  2﹐1(一二,二六)任命杨以德为天津警察厅长。

  2﹐2(一二,二七)

  (1)国务院秘书洪述祖函应夔丞(即应桂馨)

  主暗杀国民党要人。

  (2)由外蒙及回部各旗合组保蒙会。  (3)全国农会联合会在北京开幕。  2﹐3(一二,二八)

  (1)盛传南北将分裂。

  (2)任命岑春烜督办汉粤川铁路事宜(袁允予岑兵将二万,以制民党,旋又中止,岑大愤)。

  (3)任命颜惠庆兼驻丹麦公使。

  2﹐4(一二,二九)

  (1)英德俄法美日公使会商对华借款担保盐税管理人选问题(

  原定是日签押预备合同,未果)。

  (2)奉天都督张锡銮电请袁世凯提倡中日联盟。

  (3)洪述祖电上海应桂馨,刺宋教仁事已得袁世凯赞可。

  (4)四川万县兵变。

  2﹐5(一二,三0)

  (1)德国山东矿务公司将所有权利负担让与山东铁路公司。  (2)任命屈映光为浙江内务司司长。

  (3)云南、四川、广西、贵州都督蔡锷、胡景伊、陆荣廷、唐继尧通电声讨阴谋割据、扰乱公安之徒(阴指江西都督李烈钧)。  (4)山东烟台兵变。  2﹐6(一,一)吉林延吉兵变。

  2﹐10(一,五)  (1)外交部促英使速复去年12﹐23关于西藏之照会。

  (2)宋教仁在武汉演说,指斥政府因循苟且。

  2﹐11(一,六)孙中山自上海赴日本,马君武、戴传贤、王宠惠、王正廷等随行(2﹐14到东京)。

  2﹐13(一,八)宋教仁自汉口东下。

  2﹐14(一,九)

  (1)孙中山抵东京。

  (2)李国珍、郭同等列举江西都督李烈钧五罪,质问政府。

  (3)财政部拨付清室优待费三百九十万两。

  2﹐15(一,一0)

  (1)教育部开读音统一会,吴敬恒、王照为会长。  (2)袁世凯派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贺清隆裕太后寿,国务总理赵秉钧等亦来贺。

  (3)孙中山出席日本东亚同文会欢迎会,讲演【中日须互相提携】(寻晤日首相桂太郎)。  (4)宋教仁抵上海。

  2﹐16(一,一一)

  (1)俄蒙订立练兵协定,外蒙聘用俄教练军队,并向俄借款。  (2)江西都督李烈钧对2﹐5蔡锷等通电自辩,对中央有所指责(袁世凯曾覆蔡锷来电,谓若有不逞之徒,为亡国祸首,惟有竭我棉力,殄此么魔)。

  (3)王芝祥、孙毓筠、于右任、李书城、陆建章、王人文、李经羲、林述庆、章士钊等在北京组织国事维持会,调解立法与行政、中央与地方、政党与政党之冲突。

  2﹐17(一,一二)  (1)桂太郎与孙中山发起中日同盟会。

  (2)热河兵变。  2﹐18(一,一三)英使朱尔典要求外交部撤退驻藏官兵。

  2﹐19(一,一四)

  (1)设财政委员会,派周学熙、梁士诒、梁启超、陈威等为委员。

  (2)制立民国元年六厘公债条例,定额二万万元(以大借款成,未发行)。

  (3)黑龙江都督宋小濂以俄人擅在呼兰、绥化、呼伦测绘,不听阻止,电请外部与俄使交涉。

  (4)袁世凯派礼官向清帝溥仪贺生辰。

  2﹐20(一,一五)  (1)国民党本部以共和党报诬国民党密议发难,抵借日款,购备枪械,割据东南,通电声辩否认。

  (2)日本山本权兵卫内阁成立,牧野伸显任外相(桂太郎内阁辞)。  2﹐21(一,一六)

  (1)中日同盟会欢迎孙中山。

  (2)司法部通令各省改组法院。

  (3)参议院连日以出席议员不足法定人数,流会。

  2﹐22(一,一七)

  (1)清隆裕皇太后卒。

  (2)驻英代表刘玉麟电告,达赖请英承认西藏独立,提六条款。

  2﹐23(一,一八)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孙中山。

  2﹐24(一,一九)梁启超正式加入共和党。

  2﹐28(一,二三)

  (1)北京国风报载倪嗣冲、冯国璋密向袁世凯劝进(冯否认)。

  (2)全体国务员致祭清隆裕太后之丧(袁世凯通令全国下半旗一天,自缀黑纱,文武官员服丧二十七天,并举行国民哀悼大会,全国陆军哀悼大会)。

  (3)外交部电驻美代表张荫棠,告以延聘古德诺合同四款(古为哥伦比亚大学行政法及地方政府教授,由蔡廷干与CornegisEndowmentforInternationalPeace之CharlesM。Eliot接洽,聘为中国政府宪法顾问,年俸美金一万二千元,川资住房津贴一千一百元,以三年为期)。

  3﹐1(一,二四)王芝祥奉命到南昌,调处江西民政长事。

  3﹐2(一,二五)参议院否决汤化龙为教育总长案。

  3﹐3(一,二六)  (1)英法德美俄日六国公使对大借款要求以英人为盐务稽核处主办,德人为副办及国债局总办,俄法各一人为审计顾问(中国拒绝)。

  (2)孙中山晤日本首相山本权兵卫及元老松方正义。

  (3)任命章梓、章驾时、冷遹为江苏陆军第一、二、三师师长。  3﹐4(一,二七)

  (1)全国禁烟联合会开幕(3﹐8闭幕)。

  (2)任命高凌霖督办改组各省银行及推行纸币开办金库事宜。  (3)孙中山晤日本外务大臣牧野伸显。

  3﹐5(一,二八)孙中山离东京,赴横滨大阪。

  3﹐6(一,二九)  (1)国民党人季雨霖、熊秉坤、詹大悲等谋在武汉起事,不成。

  (2)法制局顾问日人有贺长雄到北京。

  (3)中日国民协会成立于北京,吴景濂为主席。

  3﹐8(二,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南京发表演说,评论时政,主政党内阁,国会制宪,中央地方分权。

  3﹐9(二,二)袁世凯聘梁启超为法制高等顾问。

  3﹐11(二,四)

  (1)财政总长周学熙致书六国银行团,对借款条件表示遗憾。  (2)孙中山应日本朝日新闻社之邀,在大阪青年会馆讲演【大亚洲主义】。

  (3)任命赵从蕃署江西民政长(原任汪瑞闿为李烈钧所拒)。

  (4)安徽滁县为匪所破。

  3﹐12(二,五)嘉奖川边投诚各土司。

  3﹐13(二,六)

  (1)应夔丞函国务院秘书洪述祖,谓宋教仁在沪筹款运动军队(徐宝山及皖军),若不去宋,大局将为扰乱。

  (2)洪述祖电应夔丞,谓【毁宋(教仁)酬勋位,相度机宜,妥筹办理】(3﹐17洪再电应,询【何日缴现兑票】)。  (3)孙中山在日本神户对华侨及国民党员讲演【努力为国】及【党争乃代流血之争】。

  (4)中美同时宣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古德诺受聘为中国政府宪法顾问。

  (5)袁世凯聘邹嘉来为外交高等顾问。

  3﹐15(二,八)张荫棠与古德诺在中国驻美使馆签订合同,聘古氏为中国政治顾问(1914﹐7古到北京)。

  3﹐18(二,一一)  (1)美总统威尔逊声明美国退出六国银行团。

  (2)北京美代办建议美国务卿及早承认中华民国政府。

  3﹐19(二,一二)

  (1)洪述祖电应夔丞,促速杀宋教仁。

  (2)湖北商民裘平治等呈请暂改帝国立宪,缓图共和,袁世凯令湖北民政长拿查惩治。

  (3)定4﹐8举行国会开会礼。

  (4)任命陈振先兼署教育总长。  (5)北京为清隆裕太后举行国民哀悼会。

  3﹐20(二,一三)国民党理事代理理事长前农林总长宋教仁在上海沪宁车站被刺。

  3﹐21(二,一四)应夔丞电洪述祖,谓宋教仁已被刺。

  3﹐22(二,一五)

  (1)宋教仁因伤逝世,年三十二岁。  (2)袁世凯电吊宋教仁。  3﹐23(二,一六)

  (1)袁世凯电令江苏都督严拏宋案凶手,并保护黄兴。

  (2)宋教仁案主使人应夔丞在上海被捕(应曾贿买王阿发杀宋,本日王向法租界巡捕房告发,搜出应与国务院秘书洪述祖及国务总理赵秉钧有关之文电)。

  3﹐24(二,一七)宋案凶手武士英(吴福铭)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

  3﹐25(二,一八)

  (1)孙中山自日本长崎回抵上海,即与黄兴、陈其美、居正等商宋案,主讨伐袁世凯,黄兴持不可。

  (2)外交总长陆征祥函美国务卿白莱安盼承认中华民国政府(

  3﹐28﹐白莱安表示正做同情考虑)。

  3﹐26(二,一九)

  (1)国务院电各省,上海有一监督政府政党之裁判机关,谋不利于宋教仁、梁启超、袁世凯、赵秉钧、汪荣宝等。

  (2)任命张謇督办导淮事宜。

  (3)任命王芝祥暂行兼管九江镇守使事务(原任戈克安与李烈钧不和)。

  3﹐27(二,二0)黄兴电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询宋案善后。  3﹐28(二,二一)  (1)西藏办事长官钟颖被迫离拉萨,退驻印藏交界之那当。

  (2)列宁发表【中华民国的大胜利】(指美国退出银行团)。

  3﹐29(二,二二)  (1)扬州十二圩大火,毁盐船二百余只,商店居民四百余家,死二百余口。  (2)日本公使伊集院彦吉电外相牧野伸显及上海日总领事,谓赵秉钧请与英使设法消弭暗杀宋教仁案。

  3﹐31(二,二四)

  (1)日外相牧野伸显训令驻华公使,对华采中立不偏政策。

  (2)上海日本总领事有吉访孙中山(4﹐6;5﹐20再访)。  4﹐1(二,二五)藏兵进攻巴塘及江卡、察栘、乍了、盐井。

  4﹐2(二,二六)  (1)美国通知各国,决定于4﹐8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望一致行动。

  (2)盛宣怀当选汉冶萍公司董事会长。

  4﹐3(二,二七)

  (1)南京、镇江、苏州、上海地震。  (2)清隆裕太后葬于西陵。

  4﹐4(二,二八)

  (1)日本驻美大使照复美国务院,不克立即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并劝美国从缓,以待中国情势之演变。  (2)库伦蒙兵进攻东蒙,迫近多伦。

  4﹐6(二,三0)

  (1)临时参议院解散。

  (2)美国政府训令驻华美使,俟中国国会成立后,即承认民国政府。

  (3)黎元洪通电表示无意于总统一席(近月盛传黄兴、宋教仁、章炳麟等拟推黎为总统)。  (4)命驻信阳之第六师李纯部听候黎元洪节制调遣(4﹐4黎请调李部一团来鄂)。  4﹐7(三,一)

  (1)英国大使照复美国务院,俟英国在华权益获得正式认可,列强再共同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并劝美国从缓,以待中国安定。

  (2)参谋部命驻山东党州张勋部听候调遣。

  4﹐8(三,二)

  (1)第一次国会开幕。

  (2)黎元洪电称,前任湖北师长陆军中将季雨霖、旅长少将熊秉坤等密谋倡乱,请免去职官,限期归案(季等组织改进团,被破获)。

  (3)法国大使照复美国务院,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时机尚未成熟。

  4﹐10(三,四)奥国瑞记洋行借款三百二十万镑成立(军舰借款)。

  4﹐11(三,五)陕西都督张凤翙遇刺。

  4﹐12(三,六)安徽都督柏文蔚通电指摘黎元洪4﹐8电。

  4﹐13(三,七)国民党在上海举行宋教仁追悼会,陈其美主席。

  4﹐14(三,八)共和党宴该党议员于万生园,梁启超演说。  4﹐15(三,九)

  (1)公布中国银行条例。

  (2)国民党之【国民杂志】,在东京出版。

  4﹐16(三,一0)

  (1)前镇江都督林述庆在北京中毒死。

  (2)上海会审公堂将应桂馨、武士英移交上海地方检查厅。

  4﹐17(三,一一)任命陈炳焜、谭浩明为广西陆军第一、二师师长。

  4﹐19(三,一三)日本外务省训令驻外使节向各国提议有关承认中国新政府条件及时期。  4﹐20(三,一四)财政部与奥国斯哥打军器公司成立秘密借款三百二十万镑。

  4﹐22(三,一六)袁世凯命赵秉钧、陆征祥、周学熙会签大借款合同。

  4﹐23(三,一七)安徽都督柏文蔚在南京被枪击。

  4﹐24(三,一八)

  (1)善后大借款草合同成立。  (2)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开恳亲大会,决定合组为进步党,推黎元洪为理事长。

  (3)刺宋教仁凶手武士英在上海狱中暴毙。  4﹐25(三,一九)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通电宣布宋案证据。

  4﹐26(三,二0)

  (1)赵秉钧、周学熙、陆征祥与英德法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总额二千五百万镑,八四折(约为二千一百万镑),利息五厘,以盐务收入为担保,并规定此后未商得银行团同意,不得借款(扣除垫款六百万镑,各省借款二百八十万镑,偿付辛亥革命时各国损失二百万镑,实得八百二十万镑)。

  (2)黄兴电袁世凯,反对善后大借款。

  (3)孙中山、黄兴通电请严究宋案主凶。  (4)张继、王正廷(均国民党)当选为参议院正副议长,林森(国民党)当选为全院委员长。

  4﹐28(三,二二)  (1)安徽都督柏文蔚通电,指责政府蔑视议会,密借巨款。

  (2)任命孙多森为中国银行总裁。

  (3)孙中山电请日本外务省勿助袁世凯。

  4﹐29(三,二三)

  (1)五国银行团交付借款一部份二百万镑。

  (2)日本公使伊集院彦吉,向横滨正金银行董事小田切万寿之助说明日本之加入对华借款,意在于适当时机以实力解决中国问题,不可率先示弱,倡议中止。

  (3)参议院否认善后大借款。  (4)周学熙为借款案通电声辩,并驳黄兴4﹐27电。

  (5)赵秉钧为宋案通电声辩。

  4﹐30(三,二四)

  (1)汤化龙(民主党)当选为众议院正议长。  (2)宣布善后大借款成立。

  (3)广东湖南水灾。

  5﹐1(三,二五)

  (1)国务总理兼内务总长赵秉钧称病辞职(因宋教仁案受各方攻击),给假十五日,以陆军总长段祺瑞代理国务总理。

  (2)以教育部次长董鸿祎代理部务(原由陈振先兼署,因与参事司长发生争执去职)。

  (3)甘肃都督兼民政长赵惟熙免职,以张炳华护理。

  (4)陈国祥(共和党)当选为众议院副议长,张耀曾(国民党)当选为全院委员长。  (5)众议院讨论善后大借款案。

  (6)广东都督胡汉民通电指责临时政府违法借款,贻害人民。

  5﹐2(三,二六)

  (1)袁世凯咨请参议众议两院迅速选举正式大总统。

  (2)袁世凯以善后借款合同及用途单文咨送众议院。

  (3)以内务部次长言敦源暂代部务。

  (4)美国代办Williams晋见袁世凯,呈递承认中华民国国书(顾维钧宣读袁之英文答词)。

  (5)孙中山致各国政府及人民书,请勿对袁世凯支付借款(英国允观望一个月)。

  5﹐3(三,二七)

  (1)袁世凯明令痛诋第二次革命之密谋,严捕图谋内乱党徒。

  (2)袁世凯通令各省,维持治安,申明宋教仁案应俟司法机关判决。五国借款确经前参议院赞同。

  (3)洪述祖自青岛通电自辩,诋毁宋教仁植党营私。  (4)众议院要求政府于五日内答复大借款案。

  (5)参议院、众议院通过致谢美国承认民国政府。  5﹐4(三,二八)

  (1)黎元洪通电,主借款之案应稽之于议院,刺宋之案应诉之于法庭(张謇、赵凤昌亦从中调解)。

  (2)第六师李纯部自保定南下。

  (3)令参议院广西议员全部改选(5﹐10举行)。

  (4)古巴承认中华民国(5﹐5秘鲁;5﹐9巴西继之)。

  5﹐5(三,二九)

  (1)众议院否认善后大借款案(是日代理国务总理段祺瑞出席众议院,声请大借款案木已成舟,无庸再议)。

  (2)湘、赣、皖、粤四省都督谭延闿、李烈钧、柏文蔚、胡汉民通电反对政府违法借款。

  5﹐6(四,一)孙中山发布对外宣言,劝各国政府及人民阻止银行贷款北京政府,以免用作军费,促成战争(5﹐2发出)。

  5﹐7(四,二)

  (1)袁世凯咨参众两院,说明善后借款合同签订手续,并无不完。

  (2)袁世凯令各省严防革命运动,遇有煽乱军警者,按军法惩治。

  (3)上海总商会通电呼吁保卫商民,维持秩序,勿使商民再罹惨祸。  (4)黎元洪增兵鄂东武穴,防李烈钧。

  (5)洪述祖免职(洪已逃青岛)。  5﹐8(四,三)

  (1)黎元洪电黄兴、谭延闿、李烈钧、柏文蔚、胡汉民,希各守秩序,静候法庭议院解决,以保育共和,维持统一。  (2)九江开会反对大借款,指袁世凯、赵秉钧为宋案罪犯。

  (3)上海地方检察庭票传赵秉钧(赵抗传不到)。

  5﹐9(四,四)国民党湖北支部为宋案及大借款开会,被黎元洪解散。

  5﹐11(四,六)任命梁士诒署财政次长。  5﹐12(四,七)任命孙宝琦署税务处督办。  5﹐13(四,八)

  (1)袁世凯通令各省查禁造谣生事,剀切晓谕,商民勿堕奸谋。

  (2)直奉秦晋鲁豫甘黔桂吉黑十一都督电驳湘赣皖粤四都督5﹐5电。

  5﹐15(四,一0)袁世凯撤销黄兴之陆军上将(直隶、奉天、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都督冯国璋、张锡銮、阎锡山、周自齐、张镇芳、张凤翙等复联名通电毁诋黄兴)。

  5﹐16(四,一一)

  (1)以财政部次长梁士诒暂代部务(周学熙以受攻击请假)。

  (2)周予儆自称【女子暗杀团团长】向北京地方检察厅自首,谓奉【血光团】团长黄兴命进行暗杀。  5﹐17(四,一二)

  (1)孙中山致书日本元老井上馨,请设法限制袁世凯之大借款,不许充为战费,以保和平。

  (2)京畿陆军执法处(处长陆建章),捕议员谢持,诬其组织【血光党】谋颠覆政府(旋释放)。  (3)河南护军使雷震春等通电声讨国民党。

  5﹐18(四,一三)黎元洪通电请袁世凯斡旋危局,出以仁忍,各都督各议会各政党蠲除成见,共矢公决。

  5﹐19(四,一四)冯国璋等八十二人通电,决以武力对待倾覆政府破坏共和之人。

  5﹐20(四,一五)

  (1)外交部与俄使议定解决蒙事条文六款,俄承认外蒙为中国领土,中国允外蒙自治,不驻兵殖民。

  (2)袁世凯咨参议院,凡不合手续之质问,国务员不负法律上答复义务。

  (3)国民党之【国民】月刊在上海出版。

  5﹐21(四,一六)伦敦、柏林、巴黎、圣彼得堡、布鲁塞、东京募集对华善后借款。

  5﹐24(四,一九)

  (1)驻扬州之第二军长徐宝山(怀礼)被炸死,其弟徐宝珍继统所部(按徐氏忠于袁世凯,刺之者革命党人)。

  (2)授章炳麟勋二位(章于月初至鄂,岑春烜亦到,议推黎元洪,黎意不决,嘱章入京,袁世凯授以勋位,以笼络之)。

  5﹐25(四,二0)

  (1)俄公使以齐齐哈尔俄报记者被捕等事,要求赔偿惩凶。

  (2)蒙匪劫掠科尔沁。

  (3)令川边各军抚辑番民。

  (4)北方学界在北京天坛举行第一次联合运动会。

  5﹐26(四,二一)

  (1)派颜惠庆出席海牙禁烟会。

  (2)汉口破获革命机关,捕宁调元等。

  (3)鄂军团长刘铁在湖北沙洋称鄂西讨袁总司令。  5﹐27(四,二二)京师大学预科毕业学生反对升科考试,迫校长何燏时辞职(明日向教育部请愿)

  。

  5﹐28(四,二三)国民党人攻上海制造局失败,徐企又被擒(9﹐8枪毙)。  5﹐29(四,二四)

  (1)进步党举黎元洪为理事长,梁启超、张謇、伍廷芳、汤化龙、孙武、那彦图、蒲殿俊、王赓(揖唐)、王印川为理事,林长民为政务部长,丁世峄为党务部长,汪荣宝、吴鼎昌、林志钧、张嘉璈、王家襄、黄远庸、梁善济等为主任(一作5﹐31)。

  (2)日使伊集院彦吉与总税务司安格联订立满鲜国境通商税约,关税减低三分之一。

  (3)汉阳兵工厂工人因争工资罢工(6﹐4复工)。  5﹐30(四,二五)黎元洪及直隶都督冯国璋、奉天张锡銮、山东周自齐、云南蔡锷、贵州唐继尧、广西陆荣廷、四川胡景伊、河南张镇芳、吉林陈昭常、黑龙江宋小濂、陕西张凤翙、山西阎锡山、新疆杨增新、江苏程德全、浙江朱瑞、热河熊希龄电责国会翻覆。

  5﹐31(四,二六)  (1)豫匪白狼(朗)破河南唐县(白狼自称中原扶汉军大都督)。

  (2)南京破获所谓【铁血监视团】。

  6﹐2(四,二八)

  (1)令整饬学风。

  (2)汪兆铭、蔡元培自法国抵上海。

  6﹐3(四,二九)收湖南铁路为国有。  6﹐4(四,三0)

  (1)任命陈钰为山西民政长(赵渊辞)。  (2)任命石星川为湖北陆军第一师师长。  6﹐6(五,二)

  (1)派孙宝琦密访日公使伊集院彦吉,告以将与李盛铎赴日(  时日本国内有人主张以武力赞助中国革命)。

  (2)中英广九铁路借款五万镑成立。

  (3)汪兆铭、蔡元培通电调和南北感情。

  6﹐7(五,三)云南、四川、浙江都督蔡锷、胡景伊、朱瑞联名通电,劝各方息争。

  6﹐8(五,四)

  (1)收湖南粤汉铁路为国有。

  (2)南京民国法政大学罢课。

  6﹐9(五,五)

  (1)免江西都督李烈钧职,以黎元洪兼领,并任第一师长欧阳武为江西护军使,节制江西陆军(欧阳武之兄国会议员欧阳成受袁世凯利用,运动欧阳武反李),陈廷训为江西要塞司令,节制九江湖口一带江防各营(孙中山遣居正、白逾桓来南昌,说李举兵,李踌躇,竟交卸赴上海)。

  (2)日政府声明对于中国问题不偏不党。

  6﹐10(五,六)  (1)黎元洪电责李烈钧。

  (2)国民党本部为李烈钧免职事电质政府。

  6﹐11(五,七)

  (1)李烈钧通电解职,欢迎黎元洪。

  (2)江西省议会电诘袁世凯,要求收回李烈钧免职令。

  (3)黄兴应上海租界会审公堂票传。  6﹐12(五,八)收苏省铁路公司沪嘉线为国有。

  6﹐13(五,九)

  (1)任命尹昌衡为川边经略使,胡景伊为四川都督。

  (2)任命张锡銮兼署吉林都督,齐耀琳为吉林民政长,孟恩远为吉林护军使(原任都督兼民政长陈昭常免)。

  (3)命欧阳武暂代江西都督(6﹐20接事)

  。  (4)参议院因不足法定人数,流会(国民党籍参议员拟质问李烈钧免职事,不果)。

  6﹐14(五,一0)

  (1)免广东都督胡汉民职,以陈炯明继任(7﹐2就职),陈昭常为广东民政长(袁世凯利用炯明以制胡,由梁士诒、江孔殷从中运用)。

  (2)任命陈贻范、胡汉民为西藏宣抚使。

  6﹐15(五,一一)

  (1)李烈钧离南昌赴上海(过安庆晤柏文蔚)

  。  (2)进步党举行大会,商讨时局,梁启超主席。

  (3)陈家鼎、刘公、张我华等脱离国民党,另组癸丑同志会。

  (4)云南大理县地震。  6﹐16(五,一二)

  (1)胡汉民电袁世凯请示赴藏方略。

  (2)豫匪白狼攻长葛不下,西南走。

  6﹐17(五,一三)

  (1)准汉粤川铁路督办岑春烜辞职(岑以王芝祥之介,与民党合作,黄兴、陈其美力事联络,思利用岑之虚名,及其两粤旧部,以与袁抗)。

  (2)明令表彰孔学。

  (3)广西水灾。  6﹐18(五,一四)

  (1)保定军官学校校长蒋方震因办事困难,自杀未遂。  (2)四川都督尹昌衡电请袁世凯恢复祀孔典礼。

  6﹐19(五,一五)孙毓筠、景耀月等脱离国民党,另组政友会,拥袁世凯。

  6﹐20(五,一六)

  (1)升允在内蒙古传檄,反抗民国,自称署陕甘总督。

  (2)胡汉民离广州赴香港(孙中山亦至自澳门)。

  6﹐21(五,一七)

  (1)命裁减行政经费,限制兵额。

  (2)驻美公使张荫棠交卸。

  6﹐22(五,一八)

  (1)命尊崇孔学,以正人心,以立民极。

  (2)日本任命山座圆次郎为驻华公使(代伊集院)。

  (3)张伯烈、胡鄂公、吴宗慈等脱离进步党,仍称共和党(一作6﹐15)。

  6﹐24(五,二0)

  (1)任命戴戡为贵州民政长。

  (2)黎元洪搜查革命党人在汉口之民国日报社(詹大悲等逃)。  6﹐25(五,二一)

  (1)黎元洪逮捕谋在湖北举事之革命党人萧大满等四十余名。  (2)黄兴再应上海会审公廨传讯,以司法部未送凭证,再展期。

  (3)众议院议员向代理财长梁士诒质问奥国借款。  (4)派徐勤、姚梓芳为华侨宣慰使。

  6﹐26(五,二二)

  (1)参议院互选宪法起草委员三十人。

  (2)革命党人章裕昆等在湖北天门潜江起事(6﹐30失败)。

  (3)革命党人宁调元、熊越山在汉口日人所开富贵馆被捕(9﹐25被杀)。

  (4)西藏喇嘛等谒袁世凯。

  6﹐27(五,二三)

  (1)众议院互选宪法起草委员三十人。  (2)安徽水灾。

  6﹐28(五,二四)革命党人在湖北仙桃镇起事不成。

  6﹐29(五,二五)湖南水灾。  6﹐30(五,二六)

  (1)免安徽都督柏文蔚职(改任为陕甘筹边使),以孙多森为安徽民政长兼署都督(7﹐8柏交卸)  。

  (2)日本公使伊集院电告日外务大臣,日本陆军有助长中国局部变乱意图。

  (3)袁世凯之密使孙宝琦、李盛铎到东京。

  (4)宪法起草委员会成立。

  7﹐1(五,二七)  (1)绥远城将军张绍曾、阿尔泰护军使马福祥败蒙军。

  (2)开封火药局爆炸。

  (3)参议院议长张继离北京。  7﹐2(五,二八)  (1)国民党人运动九江驻军,湖口要塞司令陈廷训向黎元洪请援。

  (2)豫匪白朗(狼)陷嵩山(另支围攻永宁)

  。

  7﹐3(五,二九)

  (1)海军中将郑汝成,团长臧致平率军抵上海,防守制造局。  (2)命叶恭绰代理交通次长。

  7﹐4(六,一)

  (1)外蒙军侵犯阿尔泰察罕通吉,为新疆团长张键所败。

  (2)豫匪白福(白瞎子,白朗之弟)陷淅川。

  7﹐5(六,二)任命张凤台为河南民政长。

  7﹐6(六,三)  (1)北军第六师师长李纯率部入九江,赣军李定魁团因被收买,北退小池口,第二师长刘世钧退向南昌。

  (2)北军三营到上海。

  (3)任命蒋雁行为江北检查使。

  (4)俄国以5﹐25要求不遂,自哈尔滨派兵往齐齐哈尔(7﹐10外交部接受其要求)。  7﹐7(六,四)  (1)任命川边经略使尹昌衡兼领川边都督(尹昌衡旋回师成都,为都督胡景伊所拒,八月复返川边)

  。

  (2)通缉谋在湖北起事之季雨霖、夏述堂、王之光、詹大悲、赵鹏飞等。

  (3)湖南军械局被炸(袁世凯主使)。  (4)豫匪白朗部宋一眼(宋老年)团攻新野。

  7﹐8(六,五)

  (1)李烈钧由上海返抵湖口(李到上海后觉事不可为,分函在赣同志定去留,至是忽又决定举兵)。

  (2)湖北省议会将国民党议员詹大悲、彭养光、赵鹏飞除名。

  (3)众议院通过5﹐20之中俄蒙事协议。

  7﹐9(六,六)交通部公布铁路收用土地暂行章程。  7﹐10(六,七)袁世凯明令诰诫政党咸趋正轨,并严申军人入党之禁(黎元洪电称,乱党勾结军队)。

  7﹐11(六,八)

  (1)北洋军第六师团长张敬尧自九江进攻沙河镇。

  (2)参议院否决5﹐20之中俄蒙事协定。

  (3)外蒙军再犯阿尔泰,复为团长张键所败。

  (4)任命马麟署甘肃凉州镇守使。

  (5)陕西神木民人反抗查禁烟苗,戕县知事刘汉清。

  7﹐12(六,九)  (1)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所部仅水上警察千余人,驻九江之第二师刘世钧为袁收买),通电讨袁世凯,驻德安之桂军第一旅长林虎,与第六师李纯部团长张敬尧战于沙河镇(二次革命爆发)。  (2)黎元洪向大陆报访员斥责孙、黄及日人协助李烈钧。

  (3)任命李纯署九江镇守使,刘世钧署副使。

  7﹐13(六,一0)  (1)江西省议会推李烈钧为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欧阳武为都督。

  (2)鄂军黎天才、石星川两师自武汉开鄂东,赴赣助战。

  (3)俄使照会外交部,取消5﹐20之蒙事协定。

  (4)令全国提倡实业。  7﹐14(六,一一)

  (1)谭延闿电请黎元洪等排解赣事。

  (2)谭人凤电责袁军侵赣。

  7﹐15(六,一二)

  (1)黄兴入南京,迫都督程德全独立,称江苏讨袁军总司令,派第一(章梓部)、第八(陈之骥部)

  两师北上,协助徐州第三师师长冷遹御南下北军,江宁要塞司令吴绍璘被杀(事先何成浚、李根源、汪兆铭曾来南京运动第八师师长陈之骥举兵)。

  (2)第二旅旅长龚振鹏在安徽正阳关独立。

  (3)袁世凯令拏办李烈钧。

  (4)河南都督张镇芳、巡防统领柴得贵杀【血光团】民立报访员章培育、尹宪贵等。

  7﹐16(六,一三)

  (1)准国务总理兼内务总长赵秉钧辞职。

  (2)任命段芝贵为第一军军长兼江西宣抚使(李纯为左司令,王占元为右司令)。

  (3)张勋部分统张文生、总兵田中玉败第三师冷遹部于韩庄、利国驿(7﹐18冷部退徐州)。  (4)任命毕桂芳护理黑龙江都督及民政长。

  7﹐17(六,一四)

  (1)岑春烜任讨袁军大元帅。

  (2)安庆独立,柏文蔚为都督(由胡万泰代理),祁耿寰为讨袁军总司令。

  (3)江苏松江独立,钮永建任松军司令(即派团长何嘉禄部开往上海)。  (4)程德全、应德闳离南京赴上海。

  (5)北军第一军长段芝贵自北京抵汉口。  (6)特任交通总长朱启钤暂代国务总理。

  (7)任命赵秉钧为步兵统领,兼管京师巡警事务。  (8)任命刘若曾为直隶民政长。

  (9)任命赵惟熙为江西宣抚副使。

  7﹐18(六,一五)  (1)广东都督陈炯明独立,宣布讨袁。

  (2)上海独立,陈其美任驻沪讨袁军总司令,李平书为保卫团团长(李与王一亭往说郑汝成让出制造局,不果)。  (3)孙中山通电主袁世凯早日辞职,并另电袁忠告(寻蔡元培、唐绍仪亦电请袁退位)。

  (4)孙宝琦、李盛铎离日本返国。

  (5)任命沈寿

1914"中华民国三年甲寅"

  1﹐1(一二,六)改组邮政,定每省为一邮务区,于省城设邮务管理局(上海另为一区)。

  1﹐3(一二,八)

  (1)俄外相覆外蒙特使三音诺颜,允给以枪械。计大炮六尊,机关枪四挺,步枪二万支(去年12﹐17之要求。三音诺颜即离俄京)。  (2)章炳麟不满袁世凯,拟出京赴天津,被阻(去年秋来京即被监视于共和党本部)。

  1﹐4(一二,九)

  (1)任命张锡銮兼奉天民政长。  (2)任命胡仁源署北京大学校长。

  1﹐6(一二,一一)商务印书馆创办人夏瑞芳在上海遇刺死。

  1﹐7(一二,一二)

  (1)吉林延吉韩人捣毁县署及垦民局。

  (2)章炳麟请见袁世凯不遂,被幽禁。  (3)任命杨晟为上海观察使。

  1﹐8(一二,一三)

  (1)定总统俸金月支二万四千元,公费月支四万元,交际费月支四万元。

  (2)公布全国水利局官制。

  (3)开归化城、张家口、多伦诺尔、赤峰、洮南、龙口、葫芦岛七处为商埠。

  1﹐9(一二,一四)

  (1)政治会议议决停止现有国会议员职务,并特设造法机关,重订约法。

  (2)严禁哥老会。

  1﹐10(一二,一五)令停止国会现有议员职务,宣布解散。  1﹐11(一二,一六)

  (1)政治会议呈覆,请特设造法机关,袁世凯即咨询以该机关应如何组织,用何种名称。

  (2)公布所得税条例。

  1﹐12(一二,一七)豫匪白狼陷光山。  1﹐13(一二,一八)

  (1)裁撤川边经略使兼都督事,尹昌衡留京,任命张毅为川边镇守使。

  (2)西谟拉中英藏正式会议开始。

  (3)公布【公司条例】(9﹐22复予修正)

  、【公司保息条例】。

  1﹐14(一二,一九)

  (1)武昌枪杀国民党人耿丹(前曾枪杀祁国钧、汤瀚。11﹐16又枪杀张作林)。

  (2)豫匪白狼陷潢川。  (3)裁撤稽勋局。  (4)公布公司条例。

  1﹐16(一二,二一)

  (1)外交部电驻外各公使,希商该政府取缔乱党煽惑侨民敛钱购械,并驱逐首要,解散会从。

  (2)日本拒受库伦活佛致天皇书(希望建立国交,愿以内蒙铁路租借权给予日本。前此不久,儿玉曾至库伦,此书系去年11﹐17所发)。

  (3)袁世凯向政治会议提出祭天祀孔案。  (4)豫匪白狼陷商城。  1﹐17(一二,二二)

  (1)外交部照会各国,说明修订税则理由。

  (2)召集财政会议,熊希龄、梁启超、梁士诒、徐恩元、汤叡及洋员莫理逊、古德诺等出席。

  (3)豫匪白狼陷固始。

  1﹐19(一二,二四)  (1)内务部规定保护宗教以有系统、有经典、有历史者为限。

  (2)刺宋教仁之要犯应夔丞(桂馨)在京津火车中被军政执法处侦探刺死。

  1﹐21(一二,二六)任命戚扬代理江西民政长(4﹐29实授,原任汪瑞闿因被控受惩戒)。

  1﹐23(一二,二八)派朱家宝、杨士琦、李盛铎、汪凤瀛等为高等文官甄别委员会委员。

  1﹐24(一二,二九)

  (1)政治会议议决特设【约法会议】(造法机关)。

  (2)豫匪白狼陷安徽六安(1﹐26陷霍山)

  。

  1﹐26(一,一)  (1)公布政治会议所议决之约法会议组织条例。

  (2)任命赵倜督办豫南剿匪事宜。

  (3)陈其美自日本抵大连,策划奉天山东讨袁军事(3﹐17返东京)。  1﹐27(一,二)  (1)派毕桂芳、陈箓为会议外蒙事件全权专使。

  (2)农商部与美国红十字会订立导淮借款合同。

  1﹐29(一,四)政治会议通过祭天祀孔案。

  1﹐31(一,六)英人要求将滇边思茅属艮东土司地方划归英属。

  2﹐1(一,七)

  (1)任命段芝贵署湖北都督。  (2)公布法律编查会规则。  2﹐2(一,八)

  (1)汉口商民反对大冶水泥厂向日三菱公司借款。

  (2)前四川都督尹昌衡在北京被拘(有人控其侵吞公款,私通乱党,实为赵尔丰报复)。

  2﹐3(一,九)

  (1)令停办地方自治会。

  (2)任命龙觐光为广惠镇守使兼广东陆军第一师师长。

  (3)国务院呈请设置清史馆。

  2﹐4(一,一0)

  (1)交政治会议议决解散省议会案(此案系赵秉钧等各省都督民政长联电声请)。

  (2)严禁乱党私立盟会,散布牌记。

  (3)孙中山致书南洋同志,谓已在日本成立干部,团结团体齐一意见。

  (4)美公使芮恩施函询外交部,有无请英国襄办推广海军之事,及今后聘请美国海军顾问教练官意见。  2﹐6(一,一二)

  (1)停办京师自治会。  (2)裁撤伊犁镇边使,改设镇守使,以杨飞霞任之(原任镇边使广福卒)。  (3)俄使对去年7﹐22承化寺案向外部提出新要求六款。

  2﹐7(一,一三)  (1)规复祭天祀孔典礼。

  (2)公布国币条例,及施行细则。

  2﹐8(一,一四)袁世凯限期一月,扑灭白狼匪患,并命各省加意保护教堂教士。

  2﹐9(一,一五)

  (1)调周自齐署财政总长(熊希龄辞),朱启钤兼代交通总长。

  (2)刘冠雄电外交部,聘用英员教练海军军事作罢。

  2﹐10(一,一六)设法律编纂馆(一作2﹐3)。

  2﹐11(一,一七)

  (1)政治会议议决规复文庙。

  (2)任命田文烈、高景祺为河南、山东民政长,兼会办军务。  (3)交通部与中法实业银行签订钦渝铁路(自钦州经广西云南到重庆)合同(一作3﹐21)。

  2﹐12(一,一八)  (1)准熊希龄辞职,以孙宝琦兼代国务总理(湖南都督汤芗铭、安徽都督倪嗣冲反对熊希龄)。

  (2)农商部与美商美孚煤油公司订立合办陕西延长煤油合同。

  (3)加入万国邮政会。  2﹐13(一,一九)任命段祺瑞兼代领河南都督事,出驻信阳,督剿豫匪白狼(张镇芳以防剿不力去职)。

  2﹐14(一,二0)禁法官加入政党。

  2﹐15(一,二一)  (1)举行第一届县知事考试。

  (2)江苏海州兵变。  2﹐17(一,二三)

  (1)中英藏西谟拉会议,英代表麦克马洪主划设内藏、外藏。

  (2)外交部驳2﹐6俄使要求。

  2﹐18(一,二四)厦门鼓浪屿英国巡捕拘捕并枪伤华人,商民罢布。

  2﹐19(一,二五)

  (1)任命孙宝琦为高等文官甄别会议委员长,梁启超为币制局总裁,赵秉钧兼署直隶民政长。  (2)任命汪荣宝为驻比利时公使。  (3)日使山座圆次郎与孙宝琦谈判南浔铁路,及南昌至萍乡,南昌至汉口厦门,南昌至杭州,福州至三都澳等铁路问题。

  2﹐20(一,二六)  (1)公布崇圣(孔子)典例。

  (2)特任章宗祥为司法总长,严修为教育总长(严未到任前以蔡儒楷暂署),准梁启超、汪大燮辞职。

  (3)任命董康署大理院院长。

  (4)农商部不承认汉冶萍公司借款。

  (5)广州湾商人反对法人抽收华人身税。

  2﹐21(一,二七)驻扎阿尔泰科布多交界之新疆蒙古军队撤退。

  2﹐23(一,二九)

  (1)俄使为呼伦贝尔问题向外交部提出要求四项(承认后,呼伦可取消独立)。

  (2)第二师王占元部连败豫匪白狼于商城信阳,白西走。

  (3)任命董康为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

  2﹐25(二,一)

  (1)山东乐安人民暴动,戕杀县知事。

  (2)任命王式通为约法会议秘书长。

  (3)任命江谦为江苏教育司司长(代黄炎培)

  。

  2﹐26(二,二)

  (1)直隶都督赵秉钧暴卒,年五十岁。

  (2)政治会议议决停止议会职务。

  2﹐27(二,三)  (1)任命朱家宝为直隶民政长,兼署都督。

  (2)外交部驳覆2﹐6俄使要求,谓与承化寺撤兵事无关(欧战起后,俄兵大部撤退)。

  (3)宣布淞沪解严。  2﹐28(二,四)解散各省省议会。

  3﹐1(二,五)正式加入万国邮会,自本年九月一日起,邮局实行罗马章程各条款。

  3﹐2(二,六)  (1)公布商人通则。

  (2)公布治安警察条例。

  3﹐3(二,七)

  (1)公布豫戒条例。

  (2)收安徽铁路为国有。

  (3)公布国有荒地承垦条例。

  3﹐4(二,八)  (1)特派李经羲为约法会议议员资格审定会会长,蔡锷、姚震、饶汉祥等为会员。

  (2)任命熊希龄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

  (3)公布觐见条例。

  (4)公布制盐特许条例。

  3﹐5(二,九)

  (1)任命凌福彭督修崇陵未完工程事宜。

  (2)第一次县知事考试揭晓(所取多旧官僚,学校出身者大都落第)。  3﹐6(二,一0)

  (1)任命张广建为甘肃民政长兼署甘肃都督(赵惟熙辞后,原由张炳华护理)。

  (2)公布殖边银行条例。

  (3)山西孟县人民因抗税暴动,被击毙四十余人。  3﹐7(二,一一)汉口华警与英国巡捕冲突。

  3﹐8(二,一二)豫匪白狼陷湖北老河口,光化县驻军应之。

  3﹐9(二,一三)

  (1)设置清史馆(赵尔巽为总裁,后改称馆长)。  (2)任命孔庚为陆军第九师师长(3﹐20命兼晋西镇守使)。

  3﹐11(二,一五)  (1)公布矿业条件。

  (2)北京试演飞机(北京至保定)。

  (3)广东饶平黄岗兵变。

  3﹐12(二,一六)  (1)公布会计及审计条件。  (2)派颜惠庆前往荷京会议禁烟事宜。

  3﹐13(二,一七)

  (1)豫匪白狼陷河南淅川荆紫关,入陕西商州。

  (2)命豫鄂陕都督督剿白狼,斥党人与之勾结。

  3﹐14(二,一八)美国教士李佳白在上海尚贤堂讲演,主清帝复辟。

  3﹐15(二,一九)

  (1)全国商会联合会在上海开会。  (2)俄国撤退驻直隶军队。

  (3)四川垫江红灯教滋事。

  (4)云南东川人民抗铲烟苗,肆行焚掠。

  3﹐17(二,二一)

  (1)俄使为呼伦贝尔问题再向外交部提出七项要求。

  (2)赔偿去岁南京商民损失一百五十万元。

  (3)奉天都督与日本总领事开恳亲会(以后每月十七日开会一次,定名为【十七日会】)。

  (4)任命吴俊升为洮辽镇守使。

  (5)任命张鸣岐会办广西军务。

  3﹐18(二,二二)

  (1)中英藏西谟拉会议,中国代表陈贻范对英提中藏划界第一次让步案。

  (2)约法会议正式开会,孙毓筠、施愚为正副议长(议员为宝熙、袁金铠、齐耀珊、施愚、马良、庄蕴宽、王揖唐、严复、柯劭忞、王印川、顾鳌、梁士诒、傅增湘、张其锽、李盛铎、赵惟熙、王树柟、许世英、陈国祥、任可澄、龙建章等,共六十人)。

  3﹐19(二,二三)冯国璋续娶袁世凯之家庭女教师周道如(

  砥)。

  3﹐20(二,二四)  (1)袁世凯以增修约法大纲案咨约法会议。

  (2)准奉天民政长许世英辞职。

  3﹐21(二,二五)夏重民、朱执信、邓铿等奉孙中山命自日本抵香港,策划讨袁军事。

  3﹐23(二,二七)任命沈金鉴为顺天府尹。

  3﹐24(二,二八)命议恤前清四川总督赵尔丰,并为昭雪(

  赵尔巽之请)。

  3﹐25(二,二九)

  (1)任命王式通为政治会议秘书长,顾鳌为约法会议秘书长。  (2)四川红灯会及散兵攻陷万县长岭岗。

  3﹐28(三,二)中英藏西谟拉会议,中国代表提出第二次让步案。  3﹐29(三,三)  (1)徐世昌自青岛到北京(袁世凯曾派王揖唐往青岛促驾)。

  (2)安徽匪陷定远。  3﹐30(三,四)袁世凯嘉勉广东都督龙济光。

  3﹐31(三,五)

  (1)交通总长朱启钤、财政总长周自齐与英国中英公司代表签订宁湘铁路借款合同,总额八百万镑(未发行,仅垫款若干)。

  (2)任命汪大燮为平政院长。

  (3)任命宗联奎署陕西民政长。

  (4)公布民业铁路条例。

  (5)公布权度条例。

  4﹐1(三,六)

  (1)中法实业借款成立,总额一亿五千万法郎。  (2)京奉、京张、京汉、津浦、沪宁五铁路实行联运。

  (3)交通部接收川路完毕。  (4)张謇出京南下,农商总长由章宗祥代理。

  4﹐2(三,七)

  (1)公布报纸条例。

  (2)命于平政院附设肃政厅,兼审判纠弹之权。

  (3)豫匪白狼陷陕西孝义,拟攻西安。

  (4)南浔铁路工竣通车。

  4﹐3(三,八)  (1)任命庄蕴宽为都肃政史。  (2)召段祺瑞回京,以田文烈署河南都督。

  (3)周自齐、蔡廷干、徐恩元晤五国银行团代表。

  (4)中英藏西谟拉会议,中国代表提出第三次让步案。

  4﹐4(三,九)公布警察章程。

  4﹐5(三,一0)公布县知事兼理司法事务暂行条例及审理诉讼暂行章程。

  4﹐7(三,一二)公布交通银行则例。

  4﹐9(三,一四)陕军破豫匪白狼于醴泉,白狼西走甘肃。  4﹐10(三,一五)  (1)浙江象山因查禁烟苗发生骚动。

  (2)浙江铁路改归国有。

  4﹐11(三,一六)

  (1)俄皇决定以唐努乌梁海为保护区(即派Mintslon前往)。  (2)交通部请嗣后关于借款修路,从缓筹办。

  (3)公布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及吗啡治罪条例。

  4﹐13(三,一八)

  (1)增修约法案审查委员会开会。

  (2)伍廷芳等在上海发起【华民请求各债权国允让庚子赔款会】。

  4﹐14(三,一九)

  (1)公布新闻条例。

  (2)昌黎日兵枪杀华警案解,日道歉赔偿。

  (3)新任驻英公使夏偕复呈递国书。

  4﹐16(三,二一)

  (1)任命雷震春为京畿军政执法处长。陆建章改任第七师师长。

  (2)日本大隈重信第二次内阁成立,加藤高明任外务省大臣(  山本内阁辞)。

  4﹐17(三,二二)

  (1)中英藏西谟拉会议英国代表麦克马洪提出第一回修正案。

  (2)云南临安兵变,占领县城。  4﹐18(三,二三)任命第七师师长陆建章督办西路剿匪事宜,赵倜为会办(时盛传陆将任山西都督)。

  4﹐20(三,二五)  (1)黑龙江第一路防营因改编哗变。

  (2)毅军统领赵倜败白狼于陕西凤翔。  (3)中英藏西谟拉会议,中国代表提出第四次让步案。

  4﹐21(三,二六)

  (1)任命潘矩楹署绥远城将军(张绍曾辞)。  (2)财政部通布二年度预算书。

  (3)广东、湖南水灾。  4﹐22(三,二七)

  (1)约法增修大纲提出于约法会议(第一读,4﹐25二读)。

  (2)处前湖南师长赵恒惕四年徒刑(9﹐13赦免)。

  4﹐24(三,二九)任命王占元帮办湖北军务,曹锟为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吴光新署陆军第二师师长。  4﹐25(四,一)任命朱启钤督办京都市政事宜。

  4﹐27(四,三)中英藏西谟拉草约成立(陈贻范擅先签署,而后呈报)。

  4﹐28(四,四)  (1)公布渔轮护洋缉盗奖励条例。

  (2)广西省决议仍以桂林为省会。

  4﹐29(四,五)

  (1)增修约法案通过于约法会议(三读,议员庄蕴宽请修正【

  大总统揽统治权】一语,议长不付讨论,庄即辞职)  。

  (2)广东梅县军讨龙济光,占海阳(旋败溃)

  。

  4﹐30(四,六)豫匪白狼攻甘肃泾州。

  5﹐1(四,七)

  (1)公布中华民国约法(约法会议决议),废止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之临时约法。

  (2)布告增修约法经过。

  (3)废止国务院官制,设政事堂于总统府。

  (4)特任徐世昌为国务卿。  (5)特任孙宝琦、朱启钤、周自齐、段祺瑞、刘冠雄、章宗祥、汤化龙、张謇、梁敦彦为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司法、教育、农商、交通总长。

  (6)特派戴陈霖往西班牙出席万国邮政会会议。

  (7)外交部电令陈贻范不得签字于中英藏西谟拉会议正约,并向英使声明,否认草约有效。

  (8)英美德法使馆接外蒙库伦活佛照会,宣布蒙古完全独立,请派代表订约。  5﹐2(四,八)

  (1)任命杨士琦为政事室左丞,钱能训为右丞。

  (2)任命梁士诒为税务处督办(梁不见信于袁世凯,至是出公府)。

  5﹐3(四,九)

  (1)公布大总统府政事堂组织令。

  (2)任命张一

1915"─中华民国四年乙卯"

  1﹐1(一一,一六)

  (1)授徐世昌为上卿,赵尔巽、李经羲、梁敦彦、杨士琦、钱能训、孙宝琦、朱启钤、周自齐、张謇、梁士诒、熊希龄等为中卿,章宗祥、汤化龙、董康、庄蕴宽、梁启超、杨度、孙毓筠等为少卿。

  (2)科学社之【科学】杂志创刊(任鸿隽等主之)。  (3)吴淞广州无线电报开始接受电信。

  (4)公布附乱自首特赦令。

  (5)福建金门县设治。  1﹐2(一一,一七)清皇室裁慎刑司。

  1﹐4(一一,一九)

  (1)北京日使馆书记官小幡酉吉晤外相加藤高明,商对华要求修正案(加藤仍采原议)。

  (2)驻美公使夏偕复报告与美国签定解纷(仲裁)条约。

  1﹐5(一一,二0)  (1)以忠孝节义为立国精神,订施行办法。

  (2)任命胡仁源署北京大学校长。

  (3)国民党人钟荣光、谢英伯之【民气周报】

  在纽约发刊,鼓吹讨袁世凯。

  1﹐6(一一,二一)公布权度法。

  1﹐7(一一,二二)外交部照会英日公使,取消前所划定山东特别行军区域。

  1﹐8(一一,二三)日本外务大臣加藤高明电令日置益尽速照二十一条原案向袁世凯进行交涉。

  1﹐9(一一,二四)

  (1)日使照覆外部认中国取消山东特别行军区域为未当,日军不受影响与约束。  (2)前重庆都督四川民政长张培爵在天津被捕(培爵组织志城团及讨袁同盟,3﹐5被杀)。

  (3)任命杨度为国史馆副馆长(王闿运离京不返)。

  (4)参政院参政地理学家杨守敬卒于北京,年七十七岁(1839至1915)。

  1﹐10(一一,二五)  (1)俄使库朋斯基密告梁士诒,德拟联日,中国应预防日本自由行动。

  (2)蒙古与俄国订立银行条约。

  (3)南浔铁路竣工(2﹐3通车)。

  (4)禁县知事入政党。

  (5)川边兵变,占乡城。

  1﹐11(一一,二六)日外相加藤高明对日置益发出最后训令。

  1﹐13(一一,二八)

  (1)模范团第一期团员在关岳庙宣誓,总统府侍从武官长荫昌代表袁世凯监誓。  (2)任命黎天才为湖北襄郧镇守使。  (3)奉天新民人民反对清丈,暴动。

  1﹐16(一二,二)

  (1)外交部覆日使,中国有单独取消山东特别行军区域之权。

  (2)北京日使馆书记官小幡酉吉离东京返任所(1﹐23到北京)。

  (3)特任蔡锷督办经界局事务。  1﹐18(一二,四)  (1)日本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共五号),并请保守秘密。

  (2)袁世凯召国务卿徐世昌、外交总长孙宝琦、次长曹汝霖、陆军总长段祺瑞、税务督办梁士诒等商日本要求(1﹐19至21复连续会议)。

  1﹐19(一二,五)

  (1)袁世凯告日人阪西利八郎,斥日本对华要求。

  (2)曹汝霖告日置益,日本要求难以承受,日置表示期其必成。  1﹐20(一二,六)

  (1)日使日置益正式向外交部致送二十一条要求。

  (2)外交部电驻日公使陆宗舆,告以日本要求内容,及政府为难情形。

  (3)梁启超主持之【大中华】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9﹐20停刊)。

  1﹐21(一二,七)陆宗舆电外交部,日本所提条件蓄意已久,决非口舌所能解决,惟有推诚相商,又称日本宣传中德联盟,德助华练兵。

  1﹐22(一二,八)

  (1)美使芮恩施得知二十一条大概。

  (2)日驻英大使井上以二十一条(一至四号)

  通知英外部。  (3)陆宗舆电外交部已向英俄声辩中国并无联德之事。

  (4)日本时事新报论【日华两国之亲善】,谓不许以日本土地为革命党之策源地(1﹐29顺天时报译载)。

  (5)北京报纸刊出日本要求消息。  1﹐23(一二,九)  (1)陆宗舆电外交部,对日交涉至不得已时,始请第三国说话。

  (2)外交部电陆宗舆,中德并无交好之事,联盟之说,更属谣传。

  (3)日本使馆参事小幡酉吉自东京返抵北京。

  1﹐24(一二,一0)

  (1)美使芮恩施电国务院,日本对华要求危及中国独立及西方国家之机会均等。

  (2)英法俄三使访日置益,探询对华要求内容。  (3)陆宗舆电请袁世凯严诫左右少与德使馆往来。  1﹐25(一二,一一)

  (1)美国务院商讨中日问题,认为日本行动违反门户开放主义。

  (2)陆宗舆电袁世凯,不可决裂,宜通情英美。

  (3)日外相加藤高明电令日置益警告中国政府不可泄露条件内容。

  (4)外交部电告驻外使馆,否认中德联盟。

  (5)新任德国驻华公使辛慈呈递国书。

  (6)曹汝霖赴日使馆,商中日会议事。

  1﹐26(一二,一二)日外相加藤高明电令日置益迅速解决中日交涉,并要求中国政府对全部条款作原则上之诺否表示。

  1﹐27(一二,一三)

  (1)调孙宝琦为审计院长,以陆征祥为外交总长(孙原拟请假二星期)。

  (2)美使芮恩施向国务卿白莱安建议,要求中国将二十一条通知美国,美应与英取得谅解。

  (3)日本对英美否认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4)美国总统威尔逊函国务院,注意日本目前在华地位及意向。

  (5)驻俄公使刘镜人电外交部,德使表示将与日本联盟。  (6)善后借款停止四省(直、鲁、豫、苏)保息。  (7)陕西宜君开办石油。

  1﹐28(一二,一四)新任外交总长陆征祥到部。

  1﹐29(一二,一五)

  (1)陆征祥拜会外交团。

  (2)各省将军冯国璋等联电反对日本要求。

  (3)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筹备处成立。

  1﹐30(一二,一六)追赠赵秉钧为上卿,宋教仁、沈秉

1916"中华民国五年丙辰"

  1﹐1(一一,二六)

  (1)袁世凯公布【洪宪元年】度预算。  (2)袁世凯改总统府为【新华宫】。

  (3)袁世凯策令孔令贻仍袭封衍圣公,并加郡王衔。

  (4)云南都督唐继尧誓师讨袁。  1﹐2(一一,二七)

  (1)策令外交次长曹汝霖仪同特任(中日交涉之酬)。

  (2)李纯电请早登帝位。

  1﹐3(一一,二八)  (1)袁世凯令各机关对外仍称民国,对内则书【洪宪】。  (2)陆宗舆与日外务省谈派遣特使来日事。

  1﹐4(一一,二九)

  (1)北京统率处,决对滇三路进兵,以第六师长马继曾为第一路司令,出湘西(除第六师外,唐天喜之第七混成旅,范国璋之第二十师之一部,及安武军倪毓棻,郑均属之);以第七师长张敬尧为第二路司令,出四川(除第三师、第七师外,第八师王汝贤旅属之)  ;以第三师长曹锟为两路总司令。另以粤桂军为一路,出桂西,以龙觐光为总司令。

  (2)农商部设地质调查局。

  1﹐5(一二,一)  (1)袁世凯申令各省长官,晓谕人民以帝制之利。

  (2)袁世凯申令近滇各省严筹防剿。  (3)冯国璋、张勋、王占元、李纯、朱瑞、阎锡山、陆建章、陈宧、靳云鹏等通电讨唐继尧。

  (4)倪嗣冲电请早正大位。

  1﹐6(一二,二)

  (1)革命党人占博罗河源,攻惠州,邓铿攻夺九龙附近税关(  均陈炯明主持,炯明与柏文蔚、林虎、李烈钧、熊克武、谭人凤等在新嘉坡组织【水利促进社】,谋在西南诸省举事。帝制事起,炯明自任广东都督谋驱龙济光,共分十路十八支队)。  (2)周自齐访梁士诒,商赴日事,梁劝其俄延时日,以观事变(梁并以英使与袁密谈纪录示周)。

  1﹐7(一二,三)

  (1)袁世凯申令各省选拔精锐,听候调用。

  (2)贵州巡按使龙建章电请另行表决国体,参政院议决驳复。

  (3)广州发现陈炯明檄谕,革命党人占领龙川淡水。  1﹐8(一二,四)

  (1)袁世凯以王占元为襄武将军,代张锡銮督理湖北军务,并于汉口设军事运输局,以王为督办。又任命王金镜为第二师师长。

  (2)段芝贵、陆荣廷、赵倜、孟恩远电请袁世凯早正大位。

  (3)上海党人攻击漕河泾警察分所。

  (4)上海交通银行总理张绍莲被刺殒命。

  (5)绥远包头镇税关及萨拉齐县城为匪所陷。  1﹐9(一二,五)

  (1)孙中山电告上海总机关部,日政府派青木海军中将来沪,嘱与联络。

  (2)进步党东京分部通电反对帝政。

  (3)陆荣廷电请袁世凯迅拨加饷,以安军心。

  1﹐10(一二,六)

  (1)参政院奏请袁世凯速正大位。

  (2)王占元、汤芗铭、靳云鹏等电请袁世凯早登大宝。

  (3)陈箓电奏,外蒙活佛及官府已遵用洪宪年号。  (4)袁世凯令征滇军队严守纪律。

  (5)任命伍祥桢(陈宧部第四混成旅长)为川南镇守使(驻叙州)。

  1﹐11(一二,七)

  (1)朱庆澜等电请明诏正位。

  (2)阎锡山电请早登大宝。  1﹐12(一二,八)

  (1)黔军分向湘川边境出动。

  (2)革命党人在广州长堤掷置炸弹,拟炸电灯厂。

  (3)河南巡按使田文烈等奏请将袁崇焕从祀关岳庙。

  1﹐13(一二,九)  (1)湖南叶德辉、符定一等请讨伐蔡唐,立颁登极诏书。

  (2)陈宧电请迅即举行大典。  1﹐14(一二,一0)

  (1)海军总长刘冠雄赴上海及长江一带视察。

  (2)张勋电请早膺大宝。

  (3)日本公使日置益举行欢送周自齐会。

  1﹐15(一二,一一)

  (1)日本外相石井菊次郎电日置益,拒绝中国特使周自齐。

  (2)唐继尧致书梁启超,盼长江下游发动,并请策划外交及今后建国问题。

  (3)贵州巡按使龙建章离任,改以刘显潜署理。

  (4)以宜昌发现石龙,命妥为保护,并付史馆纪录。

  (5)中华学术研究会之【民铎】杂志创刊(留日学生李石岑等主之,初为季刊,后改月刊,原在东京,后移上海)。

  1﹐16(一二,一二)

  (1)日使日置益照会外交部,请庆贺日皇加冕专使周自齐暂缓起行。  (2)新华宫发现图谋暗杀袁世凯案,内尉勾克明、内史沈祖宪、机要局主事沈进善被捕(袁乃宽之子袁英主谋)。

  (3)蔡锷自昆明率顾品珍、赵又新两梯团取道黔境进向四川。

  (4)熊希龄应袁世凯召到北京(拟请熊疏通蔡锷,2﹐8熊南返)。  1﹐17(一二,一三)

  (1)广州日本总领事馆书记藤村赴云南视察。

  (2)绥远土匪由包头东进,晋北大震。

  1﹐18(一二,一四)  (1)护国军第一军第一梯团刘云峰克四川横江场(次日克安边场)。

  (2)武昌南湖驻军第一师谋举事不成。  (3)日本使馆副武官阪西利八郎奉参谋次长田中义一之命,要求晋见袁世凯。

  (4)袁世凯申令停止贡献。

  (5)袁世凯派内史阮忠枢赴徐州、南京,商调张勋、冯国璋部赴湖南。

  1﹐19(一二,一五)日本内阁会议决严重警告中国政府,推迟帝制,否则实力干涉(1﹐15参谋次长田中义一曾建议不论他国态度如何,日本不应承认中国帝制,并应准备采取自卫行动)。

  1﹐20(一二,一六)

  (1)护国军左翼刘云峰部克四川叙州(川军师长刘存厚先行引退),北军旅长兼川南镇守使伍祥桢退走。

  (2)四川第二师师长刘存厚在叙永响应护国军(一作1﹐31在纳溪)。

  (3)美使芮恩施谒袁世凯,商行政改革及聘用外国专门人才等事。  1﹐21(一二,一七)  (1)外交部通告各国公使,袁世凯暂缓登极。

  (2)日外相石井告陆宗舆,谓日本阁议不承认中国帝制,应予推迟实行,如不见听,即自由行动,派兵驻中国要地,承认云南为交战团,宣告中国政府妨害东亚和平。  (3)美使芮恩施电美国务院,主即行承认中国帝制政府。

  (4)梁启超致书蔡锷,商迎岑春烜入滇(岑于四月前自新嘉坡经香港到上海)。

  1﹐22(一二,一八)外交部电驻美公使顾维钧,宫中内尉勾克明、内使沈祖宪因泄漏机密被询,并无受贿行刺之事。

  1﹐23(一二,一九)

  (1)日本海军中将青木奉命来华,考察时局。

  (2)改京张、张绥铁路为京绥铁路。

  1﹐24(一二,二0)

  (1)护国军右翼戴戡率滇军千人到贵阳。

  (2)美国使馆武官赴云南视察。

  (3)添设川边道尹。

  (4)改江西庐山森林局为官商合办林业股份有限公司。  1﹐25(一二,二一)

  (1)袁世凯令各军分途进剿蔡锷。

  (2)黑龙江索伦大火,蔓延五六百里。

  1﹐26(一二,二二)

  (1)袁世凯公布【洪宪元年】度路电邮航四项特别会计预算。

  (2)驻美公使顾维钧向华盛顿吉罗厂订购飞机发动机二十架(  1﹐15参谋本部来电命购,本年12﹐21交运十架,1917﹐5﹐5运到)。

  (3)任命黎天才为第九师,张永成署第十一师,陈光远署第十二师师长。

  1﹐27(一二,二三)

  (1)贵州护军使刘显世宣告独立,自任都督,以戴戡为护国第一军右翼总司令进向四川,王文华为东路军总司令,进向湖南。

  (2)任命陈树藩署陕北镇守使,殷鸿寿为苏常镇守使。

  1﹐28(一二,二四)  (1)梁启超派周善培自上海赴日本,晤犬养毅(梁初拟自往,谋借款购械,未果)。

  (2)岑春烜到东京。

  (3)以惠州乱平,加龙济光郡王衔。

  1﹐30(一二,二六)龙觐光到南宁,准备进攻云南。

  1﹐31(一二,二七)

  (1)护国军中路赵又新、顾品珍入四川永宁,左翼刘云峰击败反攻叙州之北军冯玉祥。

  (2)第三师曹锟部到重庆。  2﹐1(一二,二八)护国川军刘存厚部占领江安、南溪。

  2﹐2(一二,二九)

  (1)刘存厚宣布就任四川护国军总司令。  (2)护国军第一军右翼总司令戴戡自贵阳进向四川。

  2﹐3(一,一)

  (1)护国军东路总司令王文华克湖南晃县,败北军第十八混成旅卢金山。

  (2)留美学生胡适致书友人梅光迪,论文学改良。

  2﹐6(一,四)护国川军刘存厚败北军熊祥生(原为刘部)冯玉祥旅,会合滇军进攻泸州。

  2﹐7(一,五)

  (1)革命党人朱执信等袭攻广州石湖村附近之兵工厂(2﹐9为龙济光军所败)。  (2)第八师长李长泰率部自北京南下赴鄂转往四川。

  2﹐8(一,六)  (1)特任龙觐光为云南查办使,免刘显世职,以唐尔锟为贵州护军使,暂署督办贵州军务。

  (2)任命龙裕光为广惠镇守使。

  2﹐10(一,八)

  (1)护国军刘存厚在泸州失利,刘第一路司令团长陈礼门战殁。

  (2)四川将军陈宧派秘书胡鄂公赴湖南、江苏,联络汤芗铭、冯国璋,谋反袁。

  (3)第七师长张敬尧到重庆。

  (4)准都肃政史庄蕴宽辞职,以张元奇继。

  2﹐12(一,一0)

  (1)第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自奉天到北京,商出兵湖南事。

  (2)辟奉天锦县为商埠。

  2﹐13(一,一一)派蒋雁行到南京协办军务(监视冯国璋)。  2﹐14(一,一二)  (1)日本临时阁议决定向俄提议将中东铁路之一部(哈长段)让与日本,及日俄同盟商订方针(2﹐18)。

  (2)护国军右翼(黔军)熊其勋团自贵州松坎进攻四川綦江(

  此后成相持势)。  (3)护国军王文华部三路(共三团)进攻湘西。

  2﹐15(一,一三)  (1)日本阁议拒绝袁世凯所派专使。

  (2)护国军王文华部克湖南黔阳(翌日克洪江,团长吴传声阵亡)。  (3)北军第七师张敬尧袭击四川纳溪,为川滇军所败。

  2﹐16(一,一四)

  (1)护国军王文华部团长卢焘克湖南麻阳。

  (2)新疆督军杨增新杀其副官长夏鼎、炮兵营长李寅(传夏、李谋响应云南)。

  (3)袁世凯告美使芮恩施,将制订宪法。

  2﹐17(一,一五)

  (1)公使团质问外交部,平定内乱是否有期。

  (2)护国军王文华占领湖南芷江,与袁军第六师马继曾相持。  2﹐18(一,一六)

  (1)日本驻俄大使本野一郎向俄外部提议以中东铁路哈长段让与日本,日本愿供给俄国武器,订立同盟。

  (2)蔡锷以罗佩金为护国第一军左翼总司令。  2﹐19(一,一七)

  (1)英日俄法四使集议,对南北双方取公平态度。  (2)袁世凯设临时军务处于统率办事处。

  (3)革命党人袭击长沙将军署。

  (4)陕西匪陷延川。

  (5)驻英公使施肇基与比国电车铁路合股公司订立陇海铁路短期借款合同,总额一千万佛郎。

  (6)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宋汉章出走(以存款为政府提用)。  2﹐20(一,一八)

  (1)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自昆明出发,取道蒙自进向广西。

  (2)孙中山与日人久原房之助订立借款七十万日元。  (3)外交部奏准设英属北婆罗洲总领事。  2﹐21(一,一九)

  (1)袁世凯特封川军旅长熊祥生二等男,北军旅长李炳之、吴佩孚三等男,王承斌为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2)蔡锷电促唐继尧添发子弹。

  2﹐22(一,二0)陆荣廷之代表唐绍慧及唐继尧之代表李宗黄晤梁启超于上海,邀梁赴广西。

  2﹐23(一,二一)  (1)袁世凯申令缓正大位,并不许呈递吁请早正大位文电。

  (2)蔡锷抵四川纳溪督战,赵又新、顾品珍部会同川军刘存厚与北军熊祥生、李炳之旅、张敬尧师、川军周骏师激战。

  2﹐24(一,二二)

  (1)蔡锷再电唐继尧补充弹药士兵。

  (2)湖南将军汤芗铭杀中华革命党人杨玉鹏。

  (3)任命冯国璋为第二十师师长。

  (4)扩充京师师范学校。

  2﹐25(一,二三)

  (1)陆征祥将变更国体照会底稿咨送驻外各使密存,俟皇帝即位定期,再照会驻国政府。  (2)头山满召集日本各政党代表,会议对华方针。

  2﹐26(一,二四)北军第一路司令兼第六师长马继曾在辰州自杀。

  2﹐27(一,二五)

  (1)陆荣廷电请袁世凯速拨饷械,并希征滇黔军队勿经广西。

  (2)北军张敬尧援泸州,与护国军赵又新、顾品珍激战。

  (3)令各省平治道路。

  2﹐28(一,二六)  (1)袁世凯定五月一日为立法院议员召集期。

  (2)袁世凯令以国民会议复选当选人为立法院复选当选人。

  (3)令于北京设立高等警官学校。  2﹐29(一,二七)

  (1)参政院代行立法院闭会。

  (2)护国军败北军张敬尧部于四川纳溪。

  3﹐1(一,二八)

  (1)日本驻沪武官青木中将晤梁启超,商讨袁事,并为设法赴广西。

  (2)中日吉长铁路条约签字。

  (3)奉天兴业银行连日挤兑。  (4)停发大典筹备费。

  3﹐2(一,二九)

  (1)龙觐光军第一路司令李文富攻占云南剥隘。

  (2)公布外交官领事官官制。

  3﹐3(一,三0)北军冯玉祥旅再占四川叙州,滇军刘云峰退横江。  3﹐4(二,一)梁启超自上海乘日船密赴香港转广西,汤叡、蓝公武、蒋方震、吴贯因、黄群(溯初)等同行(梁等均冒充日人)。  3﹐6(二,三)

  (1)北军第一路司令第六师师长周文炳攻占湖南麻阳。

  (2)蔡锷以纳溪战事未能得手,补给困难,叙州又复失守,所部自纳溪南退叙永。

  3﹐7(二,四)

  (1)袁世凯特派陆荣廷为贵州宣抚使,以陈炳焜兼护督理广西军务(分化陆陈)。

  (2)北军第二路司令张敬尧,旅长吴佩孚占四川纳溪。

  (3)以克叙州功,特封冯玉祥三等男。

  (4)革命党人朱执信攻广州长洲炮台及【肇和】军舰。

  (5)梁启超抵香港(未登岸。3﹐12赴海防)。

  (6)日本内阁会议决定树立在华霸权,推翻袁世凯,承认中国南北两军为交战团体,默许日本民间援助南军。

  (7)日本派崛内为驻云南领事。

  3﹐8(二,五)

  (1)日美报载袁世凯中风。

  (2)川军第一师周骏部团长刘湘占四川江安(明日护国军退出南溪)。  (3)司法部通饬各厅宽遇女犯。

  3﹐9(二,六)

  (1)以克复纳溪,授张敬尧勋三位,加上将衔,旅长熊祥生、吴佩孚、吴新田升中将。

  (2)龙体干之定滇军合匪陷云南个旧。

  (3)革命党人在广东顺德起事。

  3﹐10(二,七)

  (1)蔡锷、刘存厚两部分别退集叙永大洲驿及古宋安宁桥。

  (2)龙体干之定滇军进攻蒙自。

  (3)袁世凯特派熊希龄为湘西宣慰使。

  (4)公布【洪宪元年】六厘内国公债条例,债额二千万元。

  3﹐11(二,八)

  (1)公布颁爵条例。  (2)袁世凯特派曾鉴为川南宣慰使。

  (3)李根源、杨永泰访梁启超于香港,商与岑春烜合作。  3﹐12(二,九)

  (1)护国军第二军李烈钧联合桂军旅长马济、陆裕光大破龙觐光于百色(是日袁世凯任命龙督理云南军务兼巡按使)。  (2)四川第二师师长钟体道在顺庆宣布独立。  (3)任命林长民为立法院秘书长。

  3﹐13(二,一0)

  (1)广西将军陆荣廷、桂林镇守使陈炳焜及梁启超等电请袁世凯即日辞职。

  (2)孙中山令居正速在山东起事,占领济南,并告以山西阎锡山、孔庚亦可相助(时居在大连)。

  (3)蔡锷电促北军旅长冯玉祥、伍祥桢迫陈宧独立。

  (4)北军第一路司令周文炳攻占湖南麻阳。

  3﹐14(二,一一)梁启超之代表汤叡到广西梧州。

  3﹐15(二,一二)陆荣廷、陈炳焜等宣布与滇黔联合维持共和(自梧州发出)。  3﹐16(二,一三)

  (1)梁启超自香港密抵越南海防(即赴广西)

  。

  (2)滇军张开儒、赵世铭败龙体干,解蒙自围。  3﹐17(二,一四)

  (1)袁世凯召见梁士诒,商撤消帝制。

  (2)龙觐光通电辞去云南查办使,赞助共和。

  (3)代理奉天日本总领事矢田七太郎电告外务省,日人策动宗社党起事。

  3﹐18(二,一五)护国黔军占湖南永顺。

  3﹐19(二,一六)

  (1)滇军赵世铭克个旧(进扰元山、邱北、师崇、弥勒之龙觐光部亦为黄毓成所败)。

  (2)革命党人谋于通州举事不成。

  3﹐20(二,一七)

  (1)袁世凯发现冯国璋、张勋、李纯、靳云鹏(山东)、朱瑞(浙江)等联合各省速行取消帝制之密电。

  (2)袁世凯召国务卿、各部总长、参政等商撤消帝制(原拟即下令,袁克定阻止)。

  (3)特任龙觐光督理云南军务,兼署云南巡按使。

  (4)授冯玉祥为陆军中将。

  (5)护国川军自叙永大宋反攻纳溪江安。

  3﹐21(二,一八)

  (1)袁世凯召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会商(黎不到)。

  (2)特任李厚基为建武将军,仍督理福建军务。

  (3)护国滇军顾品珍、赵又新再败北军张敬尧师,进围纳溪(

  一说占领纳溪)。  3﹐22(二,一九)

  (1)袁世凯撤销承认帝位案,发还各省区推戴书,所有筹备事宜,立即停止。

  (2)召集代行立法院临时会。

  (3)特任徐世昌为国务卿。

  (4)护国川军刘存厚部再占江安。  (5)陆荣廷自南宁到梧州。

  (6)山东肥城县因清赋苛严,聚众暴动(东平、东阿、平阴等继之)。

  3﹐23(二,二0)

  (1)袁世凯废止【洪宪年】号,仍以本年为民国五年。

  (2)特任段祺瑞为参谋总长。

  (3)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电陆荣廷、唐继尧、梁启超、蔡锷请先取消独立,撤回滇黔桂三省部队,派遣代表来京,共图善后(

  该电系袁世凯所发)。

  (4)四川将军陈宧之代表刘一清、雷?晤蔡锷于叙永大洲驿,商停战。

  (5)孙中山自东京电告山东居正,即汇款并运械。

  3﹐25(二,二二)  (1)袁令朱启钤退还皇帝推戴书于参政院。

  (2)代行立法院(参政院)议决因推戴皇帝案失效力各法令仍旧回复其效力。  (3)护国黔军王文华部再占湖南麻阳。  (4)护国川军刘存厚部再占南溪。  3﹐26(二,二三)

  (1)护国军提出停战条件,要求袁世凯应即日退位。

  (2)唐绍仪电斥袁世凯不得再居总统之职,总统继承应依约法规定。

  (3)梁启超自海防赴广西南宁。  (4)护国军攻占四川彭水。  (5)陕西匪陷白水。

  3﹐27(二,二四)

  (1)袁世凯愧愤成疾(日报谓袁病失音,疑系中毒)。

  (2)申令民国所有现行各法令,仍一律继续施行。

  (3)唐继尧之代表李宗黄晤冯国璋(李得日武官青木之助,乘日军舰自上海来南京,事先由孙洪伊代为安排)。

  (4)何海鸣联合团长莫擎宇攻入潮州。

  (5)交通总长梁敦彦、财政总长周学熙与俄国道胜银行签订滨黑(哈尔滨至黑河府瑷珲)铁路合同,总额五十万卢布。

  3﹐28(二,二五)

  (1)梁启超自镇南关电陆荣廷等,请坚持袁世凯退位主张。

  (2)蔡锷电促唐继尧、刘显世增援。  (3)广东钦廉镇守使隆世储、道尹冯相荣宣布独立。

  3﹐29(二,二六)

  (1)袁世凯焚毁关于帝制文书八百四十件。

  (2)任命陈树藩为陕西陆军第二混成旅旅长。

  (3)日本派领事驻广西桂林。

  3﹐30(二,二七)

  (1)四川将军陈宧电蔡锷,赞成倒袁,行联邦制,举冯国璋、段祺瑞、徐世昌一人为总统。

  (2)粤军团长莫擎宇在潮汕宣布独立,称潮梅护国军总司令,镇守使马存发逃。

  (3)日本太仓喜八郎以百万日元济前清肃亲王善耆之宗社党。  3﹐31(二,二八)

  (1)湘境护国军失利,退出沅州。川境护国军刘存厚部占南溪。

  (2)蔡锷、陈宧商定川省停战。

  4﹐1(二,二九)

  (1)袁世凯令国民会议与立法院议员选举,仍分别办理。

  (2)川湘边境停战。

  (3)第十二师陈光远(模范团改编)由京汉铁路南开。  (4)北京拱卫军一部哗变。

  (5)日本派驻云南领事崛内到任(唐继尧开会欢迎)。

  (6)改派都护使陈箓为册封库伦活佛专使。

  4﹐2(二,三0)

  (1)代行立法院撤销国民总代表名义及其决定之君主国体案。

  (2)四川北军旅长冯玉祥与蔡锷联合,谋倒袁拥冯(国璋)。  (3)蔡锷电复黎元洪等,劝袁世凯引退。

  (4)蔡锷电唐继尧速与日本订约购械,并派员驻日本。

  (5)任命殷恭先署皖北镇守使。

  4﹐4(三,二)  (1)孙中山电山东居正,如能占领济南,即亲来。

  (2)梁启超到广西南宁。

  4﹐5(三,三)

  (1)广东兵舰【宝璧】、【江大】、【江固】

  归附护国军,由魏邦平统率,准备会同民军徐勤、王和顺等攻广州省城。

  (2)蔡元培、李煜瀛等之【华工学校】在巴黎开学。

  4﹐6(三,四)广东将军龙济光被迫宣布独立。

  4﹐7(三,五)

  (1)蔡锷陈宧各派代表在纳溪会议继续停战。

  (2)广东民军占领英德,截劫粤汉铁路火车。

  (3)驻美公使顾维钧与美商利希格金生公司成立借款五百万美金。

  4﹐8(三,六)

  (1)陆荣廷、梁启超自南宁东赴梧州。  (2)徐勤自香港到广州。

  4﹐10(三,八)特任张勋兼署督理安徽军务,倪嗣冲为长江巡阅副使。

  4﹐11(三,九)驻日公使陆宗舆商请日外相石井援助袁世凯。

  4﹐12(三,一0)  (1)广东护国军领袖徐勤、谭学夔、广州警察厅长王广龄、广西代表汤叡与龙济光之代表济军统领贺文彪、潘斯凯、蔡春华、警卫军统领颜启汉等会议于海珠,汤、谭、王等被颜等枪杀,徐勤走沙面(此系梁士诒之弟士吁及龙济光预谋)。

  (2)浙江第二旅旅长童葆暄、警察厅长夏超、营长陈肇英逐走将军朱瑞。推屈映光任总司令(原推为都督,屈不受,仅允以巡按使名义兼浙江总司令,并密电袁世凯报告,至4﹐17始被迫改称都督)。

  (3)四川第二旅长钟体道在南充独立。

  (4)准参政杨度、孙毓筠、张镇芳辞职。

  4﹐13(三,一一)  (1)陆荣廷、梁启超自南宁到梧州。  (2)任命颜惠庆兼驻瑞典公使。

  4﹐14(三,一二)

  (1)杨虎、蒋中正奉陈其美命占领江阴炮台,宣布独立,萧光礼、尤民为司令。

  (2)袁世凯勉屈映光,加将军衔,命兼署督理浙江军务。

  (3)广东巡按使张鸣岐到梧州,代龙济光向陆荣廷、梁启超解释海珠事变。  (4)岑春烜自日本归,本日过香港,秘密赴肇庆,李根源、章士钊、温宗尧、周善培、杨永泰同行。

  (5)任命黄国瑄署四川巡按使。

  4﹐15(三,一三)吉林分设宝清县治。

  4﹐16(三,一四)

  (1)冯国璋电袁世凯,语多愤愤,并隐讽其退位。

  (2)梁启超电复梁士诒,劝袁世凯勿怙权位。

  (3)匪陷湖南平江,戕县知事。

  4﹐17(三,一五)

  (1)冯国璋、张勋宣布调停时局办法大纲八件(承认袁仍居总统之位,慎选议员,重开国会,惩办奸人,编定军队,遵守元年约法,各省将军巡按使照旧供职,撤回川湘前敌各军,大赦党人)。

  (2)日本外务大臣石井菊次郎对陆宗舆表示,如袁世凯下野,可在日本居住,并予以保护。

  (3)准免参政院副院长汪大燮职。

  (4)革命党人在安徽大通起事,失败。  4﹐18(三,一六)  (1)唐继尧、刘显世、陆荣廷等宣布袁世凯已丧失总统资格,应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  (2)四川将军陈宧电告徐世昌等,调解不成。  (3)革命党人何嘉禄在江苏吴江独立。

  4﹐19(三,一七)

  (1)张鸣岐与陆荣廷、梁启超商定推岑春

1917"中华民国六年丁巳"

  1﹐1(一二,八)

  (1)以淞沪护军使第四师师长杨善德代吕公望为浙江督军,齐耀珊为浙江省长。  (2)以范源廉兼署内务总长。

  (3)黎元洪派礼官向清帝溥仪贺年。

  (4)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学改革刍议】,主白话体(2﹐1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

  1﹐2(一二,九)

  (1)四川省长戴戡到任(以督军罗佩金及川人熊克武、黄复生等反对,在重庆就职)。

  (2)四川德阳县城被劫。  1﹐3(一二,一0)美公使芮恩施向日公使林权助函询中日南满铁路借款事(1﹐20林权助函覆,除四郑路外,无其他借款)。  1﹐4(一二,一一)

  (1)蔡元培就北京大学校长职。

  (2)安徽省长倪嗣冲及靳云鹏、徐树铮、吴光新、曾毓隽、丁士源与北方各省代表到南京,为冯国璋祝寿。  1﹐5(一二,一二)日使林权助致文外长伍廷芳,坚持于满蒙要地派驻警官,否则自由实行。

  1﹐6(一二,一三)

  (1)梁启超自上海到北京(商宪法、内阁及外交问题,过南京、徐州时曾晤冯国璋、张勋)。  (2)陈炯明应黎元洪召抵北京。

  (3)任命第十师师长卢永祥为淞沪护军使(冯国璋主改为上海镇守使,并保荐前淮阳镇守使刘询,为段祺瑞所拒)。  (4)驻俄公使刘镜人报告,在华组织华工调查会,俾不致发生虐待等事。

  1﹐7(一二,一四)

  (1)安徽督军张勋,省长倪嗣冲邀集各省代表自南京到徐州,举行第三次徐州会议。

  (2)四川检查使王芝祥抵成都。  (3)孙熙泽等之【宪法促成会】成立。  (4)蒙匪巴布扎布余党巴拉金陷呼伦贝尔。

  (5)梁启超分晤日本公使林权助及段祺瑞。

  1﹐9(一二,一六)

  (1)第三次徐州会议,决定所谓解决时局办法(请总统罢斥佞人,取缔国会,拥护总理,淘汰阁员,促成宪法)。

  (2)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改革方针。  (3)日本内阁决定与列强一致不干涉中国内政。

  (4)众议院通过保利公司借款及收炼制钱两合同案(参院于十天后通过)。

  (5)刘永福卒。

  1﹐10(一二,一七)

  (1)外蒙古自治政府派代表赴北京报聘。

  (2)俄使又要求取消外蒙古选派国会议员。  (3)宪法审议会第一读会闭会,共开二十四次。

  (4)蔡元培、李煜瀛、褚民谊等之【华工杂志】(半月刊)在巴黎出版(八年二月停刊)。

  1﹐11(一二,一八)奉天抚顺煤矿爆炸。

  1﹐12(一二,一九)

  (1)外交总长伍廷芳覆拒1﹐5日使要求。

  (2)法使抗议云南排法运动(谓受德人煽惑)

  。

  (3)黎元洪邀梁启超、汤化龙、梁善济、蓝公武、徐佛苏、王家襄、吴景濂、王正廷、孙洪伊、谷钟秀、张耀曾等会商,盼国会早日完成宪法。  (4)众议院通过恢复地方自治案。

  1﹐14(一二,二一)

  (1)北京步军统领江朝宗派兵搜查前内务总长孙洪伊宅(孙旋即出京南去)。

  (2)四川省长戴戡自重庆到成都(四川检查使王芝祥调停之结果)。

  (3)广东省长朱庆澜向荷订立借款合同,款额三百万元(去年12﹐6由财政总长签字,本日由广东省议会通过)。  1﹐15(一二,二二)

  (1)中法会勘滇越界。

  (2)徐世昌世续燕国会议员,要求优待清室条件订入宪法。

  (3)京汉铁路列车在新店大方桥出事(桥断)

  ,伤毙乘客十余人。  1﹐16(一二,二三)孙中山接受黎元洪特授之大勋位,以示合作。

  1﹐18(一二,二五)国务会议通过内国交通公债条例草案,债额二万万元。  1﹐19(一二,二六)

  (1)特任李烈钧(桓威)、胡汉民(智威)、柏文蔚(烈威)、陈炯明(定威)、李鼎新(曜威)、陈宧(毅威)、汤芗铭(信威)、周骏(翊威)、吕公望(怀威)为将军。

  (2)任命孙传芳为第二师第三旅旅长(属王占元)。

  (3)宪法会议审议完结。

  1﹐20(一二,二七)

  (1)交通银行总裁曹汝霖第一次与日本兴业台湾朝鲜三银行订立五百万元借款合同(西原借款之一,按西原龟三与日首相寺内正毅,藏相胜田主计交谊甚深,去秋以来,两度至北京)。

  (2)冯国璋请改用债票收买上海所存烟土,以后作为药品官卖(依约三月底禁绝鸦片,沪烟商请展期,冯许之,因有是议)。

  (3)令内务部迅订地方自治制度,及举行自治一切事宜。

  1﹐22(一二,二九)

  (1)中日郑家屯事件解决,中国承认惩办军官,赔偿日侨损失,奉天督军向日本都督道歉。

  (2)成都滇军哗变(除夕兵变)。

  1﹐24(一,二)安徽、河南、湖北地震(中心在霍山英山间)。  1﹐25(一,三)福建晋江兵变。

  1﹐26(一,四)

  (1)宪法会议开二读会。  (2)外交部向葡使抗议葡舰在澳门潭子湾停泊(该处界尚未定)。

  1﹐27(一,五)

  (1)英日谈判中国参战问题,日外相本野要求承继德在山东及赤道以北太平洋各岛之权利(2﹐3日大使珍田舍己正式提出)。

  (2)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国立高等学校校务讨论会提议,大学专设文理二科,其法医农工商五科,别为独立之大学,并复位大学年限。  (3)云南增设盐津县。

  1﹐28(一,六)  (1)清庆亲王奕劻卒于青岛。

  (2)山东民军首领吴大洲在北京被捕(判处无期徒刑)。

  (3)交通部以中美借款内所订之株钦(株洲至钦州)铁路不足原定里数,另以周襄(周家口至襄阳)

  路补足之,归裕中公司承造。

  1﹐29(一,七)外交部向法使抗议法人向广州湾居民征税(

  每人每年四元)。

  1﹐30(一,八)中华革命党通告党员,孙中山现无组政党意。

  1﹐31(一,九)  (1)四国银行团伦敦本部会议大借款。  (2)改以七月一日起至次年六月末日为会计年度。

  2﹐1(一,一0)  (1)外交部接德国海上封锁通牒,本日起,采无限制潜艇袭击政策。

  (2)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学革命论】。

  2﹐2(一,一一)日人在奉天梛汀县设警察所交涉起。

  2﹐3(一,一二)

  (1)令解除辛亥以后因政治问题被难者罪名。

  (2)令拨款赈抚蒙古各旗。

  (3)美国对德国绝交。

  2﹐4(一,一三)

  (1)外交部接美国2﹐3通牒,劝对德国取一致行动(美使当晚见黎元洪、段祺瑞,黎犹豫,段立表赞同)。

  (2)任命许兰洲为黑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

  2﹐5(一,一四)  (1)召集特别外交会议(对德)。

  (2)任命袁祖铭、何应钦、谷正伦等为黔军团长(属师长王文华)。

  2﹐6(一,一五)国务会议议商对德问题,在未得美国允予财力帮助之保证前,不与采一致行动。

  2﹐7(一,一六)

  (1)国务院电驻日公使章宗祥,密探日本对华参战意见。

  (2)日使照覆外交部,不允撤退厦门日警察所。  (3)江苏与洋药公所订立购买存土合同。

  2﹐8(一,一七)

  (1)美使芮恩施覆外交部,中国对德绝交后,美当于财政上援助中国。

  (2)总统府会议,因段祺瑞、梁启超、汤化龙、谷钟秀等之主张,决对德抗议。

  (3)陕西武关兵变。

  2﹐9(一,一八)  (1)外交部以德国实行采用全部潜艇政策向德使辛慈抗议,同时答复美国通牒,与之采一致态度(当日另由汪大燮及陆征祥分向日本及英俄使馆说明)。

  (2)日本内阁决定支持美国对中国参战之劝导。

  (3)谭人凤、章炳麟电北京政府,反对加入协约国。

  (4)粤汉铁路武昌、蒲圻间通车。

  2﹐10(一,一九)

  (1)全体国务员出席参众两院,报告对德抗议事。

  (2)财政部发行新辅币。  2﹐11(一,二0)

  (1)日使告外交部,赞成中国对德抗议,并希望加入战团,惟谓此等重大事件,事前未与日本相商,颇觉遗憾。

  (2)段祺瑞电章宗祥,对德问题愿诚意与日本接洽。  (3)梁启超访日英公使。

  (4)北京征兵学会成立,王士珍为会长。

  2﹐12(一,二一)

  (1)日外相本野一郎晤章宗祥,劝中国加入协约国,促速决断。

  (2)冯国璋电北京,不以对德抗议为然,主张中立。

  (3)陕北匪陷保定、延州、安定等县。

  2﹐13(一,二二)

  (1)日外相本野一郎与协约国驻日大使商中国参战问题,要求继承德在山东权利。

  (2)梁启超访英国大使,赞成中德绝交(德使辛慈说段祺瑞,劝中国中立)。  (3)黎元洪电询各省以对外方针。

  (4)万国改良会在上海开禁烟大会,商讨政府收购烟土事。

  2﹐14(一,二三)

  (1)阁议议决如德国潜艇再袭击中立船只时,即与德断绝国交,并向协约国要求增加关税,缓付庚款(2﹐15对日提出)。

  (2)汪兆铭、王宠惠自北京往南京,与冯国璋商对德绝交事(

  汪等赞成)。

  (3)张勋电黎、段,反对与德绝交。

  2﹐15(一,二四)蒙匪自呼伦贝尔进犯洮南。

  2﹐16(一,二五)

  (1)英日换文,英允赞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权利及太平洋赤道以北德属诸岛。赤道以南诸岛归由英国接管(一作2﹐14)。

  (2)西原龟三奉日首相寺内正毅之命,三至北京(晤曹汝霖,次日晤梁启超)。  (3)段祺瑞力主加入协约国,黎元洪表示反对。  (4)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成立。

  2﹐17(一,二六)

  (1)内阁开对德秘密会议。  (2)奉天第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第二十七师旅长汤玉麟、汲金纯等,挟制张作霖,反对警察厅长王永江等(此事约发生于2﹐12,王即辞职)。

  (3)山东潍县民军改编之旅长朱霁青为督军张怀芝拘押,所部解散。  (4)云南督军唐继尧电告克复喇井场兰坪县,败自称天主皇帝之匪徒。

  (5)武昌大火。  2﹐18(一,二七)广东南雄兵变。

  2﹐19(一,二八)

  (1)德政府通知中国驻德公使颜惠庆,拒绝中国2﹐9抗议。

  (2)日外相本野照会俄法大使,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权利及太平洋赤道以北德属群岛。

  (3)国务院开外交委员会议。

  (4)宗社党人在北满洲组织黑风会,图谋不轨。

  2﹐20(一,二九)

  (1)俄驻日大使覆日外相,允许其2﹐19要求。  (2)冯国璋自南京北上,约同安徽省长倪嗣冲到徐州与张勋会谈。

  (3)陕西省长李根源到任(前因督军陈树藩反对,久滞京中)。

  (4)国会拒绝逮捕宪法会议斗殴伤人议员。  2﹐21(一,三0)

  (1)孙中山之【民权初步】成书。  (2)西原龟三游说段祺瑞参战,日本允予财政援助。

  2﹐22(二,一)

  (1)日外相本野连促中国与德绝交,并以诚意对日。

  (2)陆征祥代表段祺瑞访协约国公使,商对德绝交条件(改订关税,延付庚子赔款)。

  (3)合并广西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司,设向都县。  2﹐23(二,二)冯国璋到北京,商对德问题及收买上海烟土事。

  2﹐24(二,三)

  (1)法使康悌代表协约各国,通知外部,如对德正式绝交,允考虑中国之条件。  (2)北京使馆区德奥驻军解除武装。  (3)安徽湖北等省复地震(以霍山、麻城、罗田为剧烈)。

  2﹐25(二,四)

  (1)冯国璋与段祺瑞、徐世昌、王士珍会谈。

  (2)中国禁烟会在上海成立,请废收买烟土约(冯国璋与土商所订)。

  (3)国民外交后援会在北京成立。  (4)总统府秘书长丁世峄辞职,以夏寿康继。

  (5)四川建昌道黑夷滋事。

  2﹐26(二,五)

  (1)阁议决定加入协约国。

  (2)英国在山东招华工赴欧参战。

  (3)奉天第二十八师冯德麟自北镇撤退(传张作霖将借日军对付)。

  2﹐27(二,六)

  (1)特任熊希龄为平政院院长,改派汪大燮前往日本呈递大勋章(3﹐11前往)。

  (2)外交总长伍廷芳反对加入协约国。  (3)总统府开外交临时会议,黎元洪、冯国璋、段祺瑞、徐世昌、王士珍、梁启超、荫昌出席,商对德问题。

  (4)日报载陆宗舆往日运动复辟(陆系徐世昌所遣)。

  (5)日本在内蒙赤峰添设领事馆。

  2﹐28(二,七)

  (1)协约国公使连日会议,劝中国加入战团(本日致文外部),以缓付赔款,改正关税等事为条件。

  (2)段祺瑞派陆征祥访协约国公使,商中国参战权利与义务。

  (3)全体阁员谒总统,说明对德外交方针,由绝交而宣战,再行加入协约。黎元洪主先征国会同意,认绝交宣战,尚非其时。  (4)国会议员马君武等三百余人电各省督军省长议会商会,反对对德绝交宣战。

  (5)赵尔巽到沈阳,调解张作霖、冯德麟之争(奉天军吴俊升、马龙潭及省议会、商务总会亦多方调解)。  (6)四川打箭炉大火,全城焚毁过半。  3﹐1(二,八)

  (1)法日换文,法国同意日本继承德人在山东权利,日应使中国参战。

  (2)据报,法舰【亚多斯】被德潜艇击沈,死华工五百余人。

  (3)德使辛慈访徐树铮,劝中国勿加入协约国。

  (4)美国实业团到上海,考察商务。

  (5)添设吉林扶农镇守使。

  (6)李剑农等主办之【太平洋】杂志(月刊)  在上海出版。

  3﹐2(二,九)段祺瑞将对德外交关系经过及准备,报告参众两院外交委员会(德使辛慈曾加以贿赂运动议员反对)。

  3﹐3(二,一0)

  (1)国务会议决定对德绝交(并密告日政府)

  。  (2)山西大同兵变。  3﹐4(二,一一)

  (1)段祺瑞及全体国务员在总统府会议对德问题,即请总统黎元洪令驻协约国公使,向驻在国政府(主要为日本)磋商与德国绝交条件,黎主绝交案应先俟国会同意,段即日辞职赴天津(翌日黎即派汤化龙挽留)。

  (2)章炳麟在上海发起亚洲古学会。

  3﹐5(二,一二)

  (1)段祺瑞电各省详述辞职理由。

  (2)黎元洪召见全体阁员,令照常供职,并请冯国璋赴天津挽段祺瑞。协约国公使访外交部,对段祺瑞辞职表关怀。

  (3)日俄换文,俄允赞助日本继承德人在山东之权利及太平洋赤道以北德属群岛。

  (4)山西大同警备队哗变。

  3﹐6(二,一三)段祺瑞因冯国璋劝挽,回京供职(黎元洪允不干涉对德外交)。

  3﹐7(二,一四)政府电驻协约国公使,向驻在国声明中国已决定对德绝交,并磋商条件。

  3﹐8(二,一五)

  (1)国会议员马君武,以梁启超干与外交,陷中国于危险地位,向政府提出质问,请予注意。

  (2)国务院电令章宗祥与日本秘密商中国参战条件(缓付庚款十年,增加关税百分之五,解除辛丑条约与所属文书中对于天津附近中国不得驻兵及使馆区、京津铁路之规定)。

  (3)以俄认唐努乌梁海属俄,外交部令驻俄公使刘镜人抗议。  (4)美国广益公司与日本兴业银行订立山东江苏运河共同借款合同。

  (5)成都军警冲突。

  3﹐9(二,一六)

  (1)孙中山电参众两院,反对加入协约,并电英首相路德乔治阻止劝诱中国参战。

  (2)段祺瑞招待参众两院议员,说明对德绝交案。

  (3)日人在济南贩卖制钱,不服查验,开枪击伤警察,捕去巡长,并滋闹兵工厂。

  3﹐10(二,一七)

  (1)众议院通过对德绝交案(协约国曾以金钱运动议员赞成)。

  (2)上海总商会电请中央对欧战保守中立。

  (3)唐绍仪、温宗尧、章炳麟等电参众两院,反对加入协约。

  (4)德使辛慈覆外交部抗议,谓潜艇政策对中国毫无影响,碍难取消封锁战略。

  3﹐11(二,一八)  (1)参议院通过对德绝交案。

  (2)梁启超谒黎元洪,商对德问题。  (3)冯国璋离北京回南京。  3﹐12(二,一九)

  (1)广东省长向日本台湾银行订借日金三百万元,以该省士敏土厂作抵(前与荷商所订借款合同未履行付款)。

  (2)日本内阁决定如中国参战可缓付庚款至大战终止,关税按实价征收百分之五,大战期间中国军队出入天津附近。

  (3)章士钊之【甲寅月刊】主设不管部国务员。  (4)俄国革命,推翻沙皇(即二月革命,俄历为二月二十七日)。  3﹐13(二,二0)  (1)国务院组织临时国际政务评议会,以王士珍、熊希龄、陆征祥、汪大燮、孙宝琦、曹汝霖、夏诒霆、梁启超、汪兆铭、王宠惠、魏宸组为评议员。

  (2)康有为通电反对与德绝交。  3﹐14(二,二一)

  (1)公布与德国绝交令,并布告全国。  (2)外交总长伍廷芳照会德使辛慈,与德政府断绝现有外交关系。

  (3)外交总长伍廷芳与协约国公使谈判对德绝交后之条件,各公使提出质问数事。

  (4)财政部通告各省及各部税务处,停付德款,暂存中国银行(协约国要求存外国银行)。

  (5)令驻德公使颜惠庆下旗回国,在德利益由丹麦代表(德国在华利益由荷兰代表)。  (6)安徽督军张勋通电反对对德宣战。

  (7)教育部改编大学制年限,定预科二年,本科四年,设文理二科,其法农工商医等科独立另设。

  3﹐15(二,二二)

  (1)外交总长伍廷芳呈请辞职。

  (2)海军部将海军编为巡洋、长江、练习三舰队,分驻上海、南京、福建。

  (3)日本于奉天通化设安东领事馆分馆。

  3﹐16(二,二三)

  (1)接收天津德国租界,更名为特别区,并收管上海厦门等处之德国商船。

  (2)政府通令各省,对德绝交未宣战,仍应照常保护德侨。

  (3)湖北督军王占元通电反对对德宣战。

  (4)派交通次长赴日本参与4﹐1之中日铁路联络运输会议。

  (5)俄国临时政府成立。

  3﹐17(二,二四)

  (1)赴日特使汪大燮晋见日本天皇。

  (2)上海法领事解散德人在法租界所设之同济医工学校。

  (3)德炮舰【青岛】号在广东黄埔自行炸沈。

  3﹐18(二,二五)

  (1)接收汉口德租界,改为特别区。

  (2)财政部通告停付德款。  (3)哈尔滨道尹同情俄国革命之俄人(左翼社会党人)成立临时行政筹备处(即共和行政委员会),反抗中东路总办霍尔瓦特。

  3﹐19(二,二六)

  (1)英、法、日、俄、义、比、葡七公使致外交部觉书,劝中国加入协约。

  (2)奉天新民屯兵变(张作霖免第五十三旅汤玉麟职)。

  3﹐20(二,二七)  (1)荷兰公使照会外交部代德国照料在华利益。

  (2)外交部答复3﹐14协约国公使之质问(各公使不满)。

  (3)法人在华续招华人赴欧。

  (4)全国警务会议开幕。

  3﹐21(二,二八)协约国各公使照会外交部,中国加入协约后,各国将以善意商中国所提条件。

  3﹐22(二,二九)广东督军陆荣廷到南京,晤冯国璋(3﹐24过徐州,晤张勋)。

  3﹐23(闰二,一)

  (1)日本以最近与英法俄秘密换文通知意大利,征取其赞同。

  (2)全国商会联合会所组织之保利银公司解散。

  3﹐25(闰二,三)  (1)交通部与日使订定胶州湾租借地邮电暂行办法(五月四日换文)。

  (2)德国公使辛慈离北京,取道上海回国。  (3)陕西蓝田兵变。  3﹐26(闰二,四)  (1)梁启超致书国际政务评议会,主速向德奥宣战(各团体多反对)。

  (2)广东督军陆荣廷到北京。

  3﹐27(闰二,五)

  (1)日外相本野连日与章宗祥商谈中国参战条件。  (2)外交总长伍廷芳三上辞职书。  (3)段祺瑞派之靳云鹏、李国筠等合平社、澄社、宪政会、新民社、衡社、静庐、正社、友仁社、宪法协议会、苏园等十一政团组织【中和俱乐部】(安福俱乐部之前身,一说成立于3﹐15或3﹐25)。

  3﹐28(闰二,六)

  (1)举行文官普通考试。

  (2)国务会议议决德国领事裁判权由荷领事代理。

  (3)内务部公布管理津汉德租界暂行章程。  (4)公使团要求将停付之德国赔款存放外国银行。

  (5)上海同济医工学校教育部收为官办,移设吴淞。

  (6)陆荣廷谒黎元洪、段祺瑞。

  3﹐29(闰二,七)

  (1)外交部照会俄使库达摄夫,承认俄国临时政府。  (2)财政部通令各省整理内外债款。

  (3)国会咨请政府不得收买上海存土。

  (4)陆荣廷入清宫谒溥仪,赐紫禁城骑马。

  3﹐30(闰二,八)

  (1)法使康悌向外交部抗议1916﹐9﹐30中美铁路合同(以衡州至钦州之路线经广西)。

  (2)中华革命党通告党员,准备恢复国民党名称。

  3﹐31(闰二,九)

  (1)依中英以十年为期之禁烟条约,本日止应将鸦片禁绝。

  (2)康有为致书黎元洪段祺瑞,反对对德宣战。  (3)任命高而谦为外交次长(代刘式训)。

  (4)任命李开侁为库伦都护使,并充办事大员。

  4﹐1(闰二,一0)

  (1)上海租界各烟土店闭歇。

  (2)俄兵屡在吉林中东路一带抢劫华商,伤毙人命,吉林省长电外交部交涉。

  (3)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冯玉祥免职,以杨桂堂继任(时冯部驻丰台,冯与段祺瑞左右傅良佐交恶)。

  4﹐2(闰二,一一)广东省长续借日本台湾银行三百万日元。  4﹐3(闰二,一二)

  (1)美孚公司以陕西延长油矿开采无效,请停办,由熊希龄呈请废约。

  (2)孙中山呈农商部,请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核准备案。

  4﹐4(闰二,一三)

  (1)荷兰公使抗议,收回德国在华租界。

  (2)法国招募华工一批(一百六十人),自上海赴欧洲。  4﹐5(闰二,一四)驻丰台之第十六混成旅官兵反对新任旅长杨桂堂,声言与冯玉祥同进退(冯仍留任)。

  4﹐6(闰二,一五)美国对德宣战。

  4﹐8(闰二,一七)

  (1)冯国璋电政府,反对加入协约,在京时赞成绝交,系调停府院,非出本心。  (2)章宗祥再与日外相本野商谈中国参战条件。

  4﹐9(闰二,一八)段祺瑞电召各省督军来京开会,商定外交大计。

  4﹐10(闰二,一九)

  (1)特任陆荣廷为两广巡阅使,陈炳焜署广东督军,谭浩明署广西督军。

  (2)阁议讨论对德宣战问题,意见不同,无结果。

  4﹐11(闰二,二0)

  (1)举行故勋一位陆军上将黄兴蔡锷国葬(蔡于十二日,黄于十五日,均葬长沙)。

  (2)美使通告外交部,美国与德宣战(4﹐6美国会通过)。

  4﹐13(闰二,二二)奉天郑家屯日兵撤退。

  4﹐14(闰二,二三)津浦铁路发现订购机车舞弊案。

  4﹐15(闰二,二四)

  (1)各省督军及代表应段祺瑞召,相继到京。

  (2)陆荣廷离北京回广东(不肯参加段祺瑞之军事会议)。  4﹐16(闰二,二五)商人控财政总长陈锦涛于炼铜厂受贿。

  4﹐17(闰二,二六)参议院常会向国务院质问收买烟土、炼铜厂、津浦路购车三贿案。

  4﹐18(闰二,二七)

  (1)财政总长陈锦涛次长殷汝骊,因炼铜厂事受贿,均免职,交法庭办理(殷汝骊逃匿),以次长李思浩代理部务。  (2)四川第二师师长刘存厚联合被裁之第四师师长陈泽沛,借口裁兵不公,攻击四川督军罗佩金(滇军),战于成都(段祺瑞严命罗佩金裁军,罗拟撤换刘存厚不成,2﹐27命刘陈将所部队伍分别裁遣,限3﹐10办竣,刘陈抗不遵行。4﹐15罗将陈师卢师谛旅遣散,省长戴戡与刘陈暗结,不为罗助,段复从中挑拨)。

  (3)四川懋功夷匪汉奸为乱,屠杀汉夷千余人。

  4﹐19(闰二,二八)

  (1)川军旅长刘湘、但懋辛、刘成勋,团长邓锡侯、田颂尧、赖心辉、向传义、吕超通电攻击罗佩金。

  (2)成都滇军退守皇城,成都城内大火,焚民房三千余户,死伤千余人。  (3)交通总长许世英下令取消津浦路购车合同。  (4)国史馆暂行停办。

  4﹐20(闰二,二九)

  (1)特任罗佩金、刘存厚为超威、崇威将军,以戴戡(黔军)暂行兼代四川督军,刘云峰接任四川第二师师长。

  (2)成都英法日领事调停战事,刘存厚仍继续攻击滇军,刘文辉之混成旅抵省助刘存厚。

  (3)驻英法大使函国务院,质问1916﹐9﹐30中美铁路合同。  4﹐21(三,一)四川省长戴戡调停川滇军之战无效。

  4﹐22(三,二)

  (1)津浦路局长童盐临以购车舞弊,交法庭惩戒。

  (2)川军第三师钟体道与滇军战于简阳。

  4﹐23(三,三)特派王人文为四川查办使,并严令川滇各军不准再滋事端。

  4﹐24(三,四)

  (1)以刘存厚仍攻四川督署,免职查办,令川滇军即日开出成都,将驻川滇军改为陆军第十四师(4﹐28任顾品珍为师长)。

  (2)唐继尧电责北京政府处置川事不公。

  (3)委任各省长都统监督司法行政事宜。

  4﹐25(三,五)段祺瑞召集之军事会议(督军团)开幕,到有山西督军阎锡山,河南督军赵倜,山东督军张怀芝,江西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吉林督军孟恩远,直隶督军曹锟,福建督军李厚基,安徽省长倪嗣冲,察哈尔都统田中玉,绥远都统蒋雁行,晋北镇守使孔庚,及其他各省代表共二十余人。

  4﹐26(三,六)督军团一致主张对德宣战。

  4﹐27(三,七)  (1)段祺瑞电令章宗祥以各省督军赞成宣战案通知日本。  (2)众议院通过以李经羲为财政总长(参院亦通过)。  (3)任命朱岳秀为陕北镇守使。  4﹐28(三,八)罗佩金离成都赴自流井。

  4﹐30(三,一0)

  (1)四川省议会通电责戴戡假名中立,阴谋取利。

  (2)匪陷陕西宜君延长。

  (3)与刺宋教仁案有关之要犯洪述祖在上海被捕。

  5﹐1(三,一一)

  (1)国务会议决对德宣战(是日仅有段祺瑞及谷钟秀、张耀曾、程璧光出席,督军团倪嗣冲、张怀芝等列席,力主宣战)。  (2)美国务卿兰辛覆法大使4﹐21函,申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  (3)日商在长沙设立之中日银行开幕(滥发纸币,湘人反对,旋即宣告暂停营业)。  (4)广西陆军模范营成立于南宁,马晓军任营长(白崇禧、黄绍竑、黄旭初均属之)。

  5﹐2(三,一二)

  (1)英日法俄公使访外交部,促速决定参战方针。

  (2)督军团代表倪嗣冲、张怀芝、李厚基等晋见黎元洪请求对德宣战。

  (3)滇军全部自成都南退简阳、自流井、叙州。

  (4)特任李经羲为财政总长。

  5﹐3(三,一三)

  (1)段祺瑞燕国会议员疏通对德宣战案。

  (2)日公使林权助谒黎元洪,谓中国参战须举国一致,如发生政变,日本亦同其利害。

  (3)准交通总长许世英辞职(因津浦路购车舞弊事,以权量暂行代理)。

  5﹐4(三,一四)

  (1)督军团倪嗣冲、张怀芝、王占元等燕国会议员(由李厚基致词,主对德宣战)。

  (2)中日订立胶州湾租借地邮电暂行办法。

  (3)前交通总长许世英因有纳贿嫌疑,被京师高等检察厅传讯。

  (4)任命张景惠为陆军第二十七师第五十三旅旅长(代汤玉麟)。

  5﹐6(三,一六)

  (1)国民外交后援会在北京中央公园开演说大会,朱念祖、张嘉森、汤化龙、孙润宇、李厚基等均主对德国宣战。

  (2)王宠惠奉政府命抵上海,晤孙中山、唐绍仪,疏通对德问题意见(5﹐8返京)。

  (3)王正廷、褚辅成等反对参战,与张继、吴景濂等之益友社(宪政商榷会中之一政团)分离,另组政余俱乐部。  5﹐7(三,一七)

  (1)国务院向众议院咨送对德宣战案。  (2)库伦都护使陈箓离库伦回京。

  5﹐8(三,一八)  (1)众议院开秘密会议,商对德宣战案。

  (2)梁启超发表【外交方针质言】主对德奥宣战。  (3)第三次远东运动会在东京开幕(5﹐13闭幕)。

  (4)京剧名演员谭鑫培卒于北京,年七十一。

  5﹐9(三,一九)戴戡就任代理四川督军。

  5﹐10(三,二0)

  (1)众议院开全院委员会,审查对德宣战案,段祺瑞嗾使公民请愿团包围该院(靳云鹏、傅良佐指挥),迫于当日通过该案,殴打反对派议员,百端辱詈,众院即改开大会,请段祺瑞等出席,公民团始散。

  (2)吉林增设勃利县。  5﹐11(三,二一)

  (1)黎元洪令究办在众议院滋事之人。

  (2)外交总长伍廷芳、司法总长张耀曾、农商总长谷钟秀、海军总长程璧光因国会议员被辱事,提出辞职。  (3)孙中山、岑春烜、唐绍仪、章太炎、温宗尧联电黎元洪请惩办滋扰众议院之伪公民。  5﹐12(三,二二)国务会议例会不成。督军团集议,决定留京。

  5﹐13(三,二三)督军团分别邀宴各省国会议员,盼通过参战案。

  5﹐14(三,二四)

  (1)孙中山等再电黎元洪请严惩滋扰众议院暴徒之主使者。

  (2)美公使芮恩施分晤黎元洪、段祺瑞,黎谓段已失去国会信任,督军并不一致拥段,段谓无法与国会合作,政府对日本应取友好态度,但不让与主要权利。  (3)日首相寺内致意段祺瑞,先稳固自己地位,再图参战。

  (4)日本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到徐州,晤张勋。

  5﹐15(三,二五)国务院再以对德宣战案咨众议院。

  5﹐16(三,二六)  (1)黎元洪商请王士珍组阁,王谢绝。  (2)冯国璋通电,指摘滋扰国会事件。

  (3)孙中山电北京民友会、政学会、丙辰俱乐部及国会议员,反对对德宣战。

  (4)黑龙江增设龙门、绥楞、通北、泰来、漠河五县。

  (5)俄国临时政府改组,克伦斯基任总理。

  5﹐17(三,二七)

  (1)督军团代表李厚基、张怀芝谒黎元洪,请解散国会。

  (2)日本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到南京,晤冯国璋(次日到上海)。

  5﹐18(三,二八)

  (1)国务院三次以对德宣战案咨众议院,请速决。

  (2)范源廉自天津回北京,徐世昌不允入都(黎元洪迎徐往京调停)。

  5﹐19(三,二九)

  (1)众议院以内阁阁员多辞职,且催议咨文乃用国务院名义,非总统提出,法律不合,议决缓议对德宣战案,须先改组内阁。

  (2)吉林督军孟恩远、湖北督军王占元、山东督军张怀芝、直隶督军曹锟、福建督军李厚基、河南督军赵倜、山西督军阎锡山、江西督军李纯、安徽省长倪嗣冲、察哈尔都统田中玉、绥远都统蒋雁行,及奉天督军张作霖(代表杨宇霆)、浙江督军杨善德、陕西督军陈树藩、黑龙江督军毕桂芳、甘肃督军张广建、新疆督军杨增新、江苏督军冯国璋、贵州督军刘显世、云南督军唐继尧、湖南督军谭延闿之代表请国务院转呈总统,解散国会,改制宪法。

  (3)总统府国务院同派专员往天津劝徐世昌入京(徐仍不允)。  (4)昨日英文京报刊载段祺瑞与日本接洽一万万元借款(二千万由日人代行整理兵工厂,八千万请日本军官练兵),指日本参谋次长田中义一来华,与此事有关云,本日该报主笔陈友仁被捕。

  5﹐20(三,三0)

  (1)张勋通电,响应督军团改组国会主张。

  (2)段祺瑞对各督军解散国会呈文,决定不退亦不批。

  (3)黎元洪与国会各政团领袖汤化龙、谷钟秀、吴景濂、王正廷等商讨督军团呈文。

  5﹐21(四,一)

  (1)黎元洪告孟恩远,请解散国会于法无据,惟有请段祺瑞辞职一途。  (2)督军团与段祺瑞会议,当晚即出京赴天津转往徐州(应张勋邀)。

  (3)前清陕甘总督升允自南京到上海,晤郑孝胥等,商宣统复辟事。

  5﹐22(四,二)

  (1)黎元洪催各督军速归任。

  (2)黎元洪宴美使芮恩施及宪法顾问韦洛贝,表示决免段祺瑞职。

  (3)曹汝霖分访美使芮恩施、法使康悌,询对督军团态度,盼予支持,不得要领。  (4)段祺瑞向黎元洪提出改组内阁计划。

  (5)四川懋功匪僧若巴为乱,称通治皇帝。

  5﹐23(四,三)

  (1)免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职,令外交总长伍廷芳暂行代理国务院总理,张士钰代理陆军总长。  (2)黎元洪电各省述免段职原因,并声明请徐世昌出任总理,王士珍继任陆军总长。

  (3)特派王士珍为京津一带临时警备总司令,江朝宗、陈光远为副司令。

  (4)段祺瑞通电免职令未经副署,将来地方及国家因此发生影响,一概不能负责,即出京赴津。

  (5)倪嗣冲、张怀芝、赵倜、李厚基等自天津到徐州,与张勋会议,段祺瑞之代表徐树铮亦参加(第四次徐州会议,曹锟、李纯、孟恩远、王占元未到)。

  (6)黑龙江都鲁河兵变。  5﹐24(四,四)

  (1)张勋电黎元洪,谓各省以中央首先破坏法律,群情愤激,惟有自由行动。

  (2)宁夏护军使马福祥捕获伪称【统绪皇帝】  之甘肃匪首吴生彦(生彦封卢占魁为大元帅,在甘蒙边境滋扰)。

  (3)任命权量署交通次长仍代理部务。  (4)任命王承斌为直隶第一混成旅旅长。

  5﹐25(四,五)

  (1)黎元洪向国会提出李经羲为国务总理(是日黎亲自敦劝王士珍,王推荐李经羲,黎亦欲借李以联络张勋)。  (2)代理总理伍廷芳通电,谓免段祺瑞职令与约法并无抵触。

  (3)段芝贵、丁士源、林长民自天津赴徐州。

  5﹐26(四,六)

  (1)安徽省长倪嗣冲宣称段祺瑞免职为非法,即行独立与中央脱离关系。

  (2)云南督军唐继尧电北京,反对督军团。

  (3)众议院通过李经羲为国务总理(翌日参议院亦通过)。

  5﹐27(四,七)黎元洪电请梁启超来京(梁谢绝),并通电说明请李经羲组阁经过(初请徐世昌,未获允诺,继请王士珍,亦辞)。

  5﹐28(四,八)

  (1)特任李经羲为国务总理。

  (2)刘廷琛、胡嗣瑗到徐州,与张勋商复辟。

  (3)绥远口北司令兼旅长王丕焕杀都统署副官长,代理都统张凤朝,自任都统(都统蒋雁行在京)。  5﹐29(四,九)陕西督军陈树藩、河南督军赵倜、省长田文烈宣告与中央脱离关系。

  5﹐30(四,一0)

  (1)浙江督军杨善德、省长齐耀珊宣告独立。

  (2)奉天督军兼省长张作霖宣告与中央脱离关系(5﹐28曾电诋国会及黎)。

  (3)张勋电天津徐世昌段祺瑞,反对组织临时政府(段与研究系谋拥徐为临时政府大元帅)。

  (4)冯国璋声称各省反对中央,已去电劝阻。

  (5)研究系、交通系人物均离北京。  (6)日本报纸盛传美国贷款二十五万元支持黎元洪以抗段祺瑞。

  (7)吉林扶余驻军两连改易警察服装,以警备队名义进入哈尔滨,保护商民。

  (8)湖南督军谭延闿通电主调停各省与中央之事。

  5﹐31(四,一一)

  (1)众议院议长汤化龙(研究系)辞职,吴景濂继任(时参众两院研究系议员去者甚多)。  (2)山东督军兼署省长张怀芝,黑龙江督军兼署省长毕桂芳,帮办军务许兰洲宣告独立。

  (3)倪嗣冲电阻李经羲就国务总理任。  (4)黎元洪邀集王士珍、张绍曾、陈光远会议,商对倪嗣冲等叛乱事。

  (5)黎元洪通电各省表明态度,如动摇国本,招致内乱,将不惜一死殉国。

  6﹐1(四,一二)

  (1)直隶督军曹锟、省长朱家宝、福建督军李厚基、上海护军使卢永祥、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宣告与中央脱离关系。

  (2)徐州十三省区联合会电请黎元洪退职。

  (3)召安徽督军张勋来京,共商国是。

  (4)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  6﹐2(四,一三)

  (1)独立各省在天津设立总参谋处,以雷震春为总参谋(美使芮恩施曾嘱福开森等作直接而非正式劝告)。

  (2)张勋电黎元洪,以解散国会为罢兵交换条件。

  (3)湖北督军王占元电请黎元洪解散国会以息政潮。  (4)粤、滇、桂、川、黔督军通电拥护中央,声讨叛逆。

  (5)江朝宗监视黎元洪。

  (6)令内务次长张志潭、教育次长袁希涛暂行代理部务(范源廉离京)。

  (7)法使康悌代表外交团访伍廷芳,诘以中国政府有无安定时局能力。

  (8)美使芮恩施电国务卿,如军人推翻黎元洪,中国南北势将分裂,列强共同调解或可挽救。

  6﹐3(四,一四)

  (1)副总统冯国璋向国会提出辞职(冯持中立态度,为舆论所指责)。  (2)督军团拟在天津组织临时政府,以徐世昌为大元帅。

  (3)山西督军阎锡山独立。

  (4)南京火药库爆炸。

  (5)湖南芷江、麻阳等县水灾。

  6﹐4(四,一五)

  (1)美国务卿兰辛命芮恩施劝告中国内部应先联合一致,对德宣战乃次要问题,并请英法日三国一致行动。

  (2)江西督军李纯自天津入京调停时局(6﹐6离京南返)。

  (3)绥远旅长王丕焕独立,自任都统。

  6﹐5(四,一六)

  (1)黎元洪拟辞职,电请冯国璋入京,冯不允。

  (2)伍廷芳请美使芮恩施转电美国总统,请即发布声明支持黎元洪,并盼英法取同一态度。

  (3)美使芮恩施依6﹐4兰辛训令向外交部提出劝告(日本不满)。  (4)伦敦美大使巴日照会英外部,请共同劝告中国。

  (5)日本参谋次长田中义一抵北京(次日谒黎元洪)。  (6)倪嗣冲在蚌埠告大陆报记者,张勋进京,将推倒黎元洪,以图复辟。

  (7)撤消津京警备总司令(张勋之要求)。

  (8)海军总长程璧光赴沪,处理海军事务(旋回京)。

  (9)李经羲三辞国务总理。

  (10)陕西、山西、福建省长李根源、孙发绪、胡瑞霖相继为该省督军所逐。

  6﹐6(四,一七)

  (1)美使芮恩施电告美国务卿,如中国分裂,受益者祇有日本。

  (2)东京美代办及巴黎美大使分别照会两国外交部,请共同劝告中国维持一统一而能负责之政府。

  (3)日本政府成立紧急外交调查会。

  (4)张勋告大陆报记者,否认帝制,黎元洪已允解散国会,段祺瑞不必复职。

  (5)天津总参谋处以争论复辟共和问题,互殴。

  (6)参议院议长王家襄(研究系)辞职。

  (7)孙中山电陆荣廷、唐继尧等共起讨逆救国。  (8)章炳麟电诋冯国璋不讨伐叛逆倪嗣冲、张勋等。

  (9)孙中山、章炳麟通电讨伐叛督。  6﹐7(四,一八)  (1)张勋自徐州北上,并通电独立各省,盼一致进行,出发军队,应勿再进扎。  (2)曹汝霖代表督军团与北京公使团接洽,公使团不承认天津政府。

  (3)熊希龄通电反对清帝复辟。

  (4)令农商次长文群暂行代理部务。  6﹐8(四,一九)

  (1)张勋自徐州率所部五千余人(辫子兵)至天津,要求黎元洪于三日内解散国会,否则不负调停之责(日本支持张勋行动)。

  (2)天津各国领事警告天津总参谋处,注意辛丑条约。

  (3)总统府秘书长夏寿康自津告黎元洪,谓徐世昌、段祺瑞仍均主解散国会。

  (4)孙中山再电粤桂滇黔川湘各省克日誓师讨逆。

  (5)陆荣廷通电拥护共和。

  (6)令司法部次长徐谦暂行代理部务(张耀曾请假)。

  6﹐9(四,二0)

  (1)冯国璋通电响应熊希龄反对复辟电。

  (2)张勋派兵二千自天津开赴北京。

  (3)唐继尧通电拥护黎元洪,维持共和立宪。

  (4)俄使库达摄夫呈递俄临时政府国书。

  6﹐10(四,二一)孙中山、章炳麟电黎元洪及西南各省,主严惩祸国罪魁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张勋、梁启超、汤化龙、熊希龄。  6﹐11(四,二二)  (1)天津方面连催黎元洪下解散国会令,伍廷芳拒不副署。

  (2)广州陈炳焜、李烈钧、陈炯明、朱庆澜会议,决讨伐祸首,拥护共和。  6﹐12(四,二三)

  (1)准外交总长伍廷芳免代理国务总理职,以步兵统领江朝宗暂代国务总理。

  (2)海军总长程璧光通电劝告各省速取消独立。

  (3)美使芮恩施电告国务卿,谓日本报纸传播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助黎免段。

  (4)日本国民外交大会在大阪开会,主维护中国共和。

  6﹐13(四,二四)

  (1)黎元洪下令解散国会,并通电宣布苦衷。

  (2)伍廷芳离京南下(通电拒绝副署解散国会令情形)。  (3)张勋晤徐世昌,商复辟事。  (4)日本派石井菊次郎为赴美特使。

  6﹐14(四,二五)  (1)张勋自津到京,李经羲、张镇芳、段芝贵、雷震春同行。

  (2)奉天督军张作霖通电,主仍拥段祺瑞为国务总理。

  (3)孙中山派胡汉民至粤,商讨逆护法(时驻粤滇军将领李烈钧、张开儒等组滇粤联军,推朱庆澜为总司令)。

  (4)英外部拒绝美国共同劝告中国之请。

  (5)北京烟酒商业银行开业。  6﹐15(四,二六)  (1)张勋晤黎元洪,商定解决时局办法(组织责任内阁,召集宪法会议,改良国会规则,赦免政治犯,屏退公府佥士)。

  (2)倪嗣冲反对十三日黎元洪通电,认黎无悔祸诚心。  (3)曹锟、阎锡山等分别通电,推王士珍组阁。  (4)日驻美大使佐藤照会美国务卿兰辛,日本在华有卓越之政治经济利益,但避免干涉中国内政(覆拒6﹐6美照会),佐藤并声称日本对华有特殊关系,要求重予保证。

  (5)【民铎】杂志在上海出版。

  6﹐16(四,二七)

  (1)司法次长徐谦辞职,任命江庸署司法次长代理部务。

  (2)张勋着红顶花翎黄马褂,谒清帝溥仪。  (3)张勋、王士珍联电为李经羲内阁疏通。

  (4)倪嗣冲、张怀芝、赵倜等反对李经羲组阁,主段祺瑞复职。

  (5)陆荣廷通电,维持共和,拥护元首。

  (6)孙中山派戴传贤自上海赴日本(曾晤日本参谋次长田中义一)。

  (7)黑龙江帮办军务兼师长许兰洲迫走毕桂芳,自任督军(毕于6﹐14通电下野)。

  6﹐17(四,二八)

  (1)冯国璋等电复王士珍、张勋,谓对内阁无成见。  (2)康有为通电,主废约法。

  (3)胡汉民自广州赴广西晤陆荣廷,商讨逆事(7﹐22离南宁返粤)。  6﹐18(四,二九)

  (1)张勋电各省取消独立。  (2)广州各界举行公民大会,要求广东督军出师北伐。

  6﹐19(五,一)  (1)旅沪参众两院议员通电认解散国会命令无效。

  (2)直隶、河南、安徽、陕西声明取消独立。

  (3)帮办奉天军务第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应张勋之约到北京。

  (4)孙中山通告中华革命党员,速行筹款,兴师讨贼,维持共和。

  6﹐20(五,二)

  (1)广东督军陈炳焜、广西督军谭浩明宣告国会未经恢复以前,暂行自主。

  (2)奉天、山东、山西、浙江声明取消独立(张怀芝仍反对李经羲组阁)。

  6﹐21(五,三)

  (1)天津各省军务总参谋处宣告解散。  (2)海军总长程璧光又赴沪。

  6﹐22(五,四)

  (1)张勋访日使林权助,密谈四小时。

  (2)段祺瑞电劝王士珍组阁。

  (3)福建、甘肃声明取消独立。  (4)黑龙江旅长英顺、巴英额通电不承认许兰洲为督军。  (5)广东开弛赌禁筹饷。

  6﹐23(五,五)

  (1)张勋遍访各国公使。

  (2)程璧光在上海召集海军将领会议,拥护总统国会约法,反对督军团叛变(上海德国总领事以金钱助孙中山、唐绍仪,策动海军反抗段祺瑞,经手人为曹埃布尔)。

  (3)江西吉安赣州水灾。

  6﹐24(五,六)

  (1)特任李经羲兼财政总长,王士珍为陆军总长,仍兼参谋总长,萨镇冰为海军总长。

  (2)特派程璧光为海军总司令。

  (3)广东督军陈炳焜派高雷镇守使林虎为接收警卫军专员(警卫军为省长朱庆澜收编之粤军,拒不受命)。

  6﹐25(五,七)

  (1)李经羲就国务总理职。

  (2)山西景霨文、张士秀举兵讨阎(阎锡山)

  军,连占永吉、虞乡、河津、曲沃、翼城、绛、夏七县(景等与驻洛阳之张敬尧第七师相结,张谋进兵山西,为北京所制止)。  6﹐26(五,八)  (1)粤桂督军陈炳焜、谭浩明否认李经羲为国务总理。

  (2)谭延闿通电请遵守约法。

  (3)李烈钧、张开儒、方声涛之驻粤滇军,准备北伐(滇军与粤军联合,对抗桂军)。  (4)国史馆并入北京大学文科,改为国史编纂处。  6﹐27(五,九)

  (1)康有为秘密到北京(一作6﹐28)。

  (2)黎元洪派员赴粤,劝李烈钧从缓进兵。

  (3)日本众议员尾崎行雄质问寺内首相扶助中国北方军阀。

  (4)北京地方审判所判决财政部受贿案,陈锦涛、贾士毅等均处徒刑,并褫夺官吏权终身。

  6﹐28(五,一0)教育部改订大学学制,预科二年,本科四年。  6﹐29(五,一一)  (1)特任江庸署司法总长,李盛铎署农商总长,龙建章署交通总长(李经羲原拟邀汤化龙、张謇、汪大燮、赵尔巽、严修入阁,被拒)。

  (2)粤军攻占福建诏安,讨李厚基。

  6﹐30(五,一二)

  (1)张勋、刘廷琛、陈宝琛会于清宫(是晚张勋宴王士珍、江朝宗、康有为等)。

  (2)蒙古王公在北京开会,西蒙主附库伦,东蒙主自治,大起冲突。

  7﹐1(五,一三)

  (1)梁启超通电反对复辟(梁及汤化龙即说段祺瑞举兵)。

  (2)晨四时张勋偕陆军总长王士珍、步军统领江朝宗、警察总监吴炳湘、第十二师长陈光远、第十三师长李进才,及康有为、刘廷琛、沈曾植、劳乃宣等拥清帝宣统复辟。  (3)宣统封黎元洪为一等公,授张勋、王士珍、陈宝琛、梁敦彦、刘廷琛、袁大化、张镇芳为内阁议政大臣,万绳栻、胡嗣瑗为内阁阁丞;授梁敦彦、雷震春、朱家宝、张镇芳、王士珍等为外务、陆军、民政、度支、参谋等部尚书,授徐世昌、康有为为弼德院正副院长,授张勋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冯国璋为两江总督南洋大臣,陆荣廷为两广总督,并以曹锟等为各省巡抚提督(是日由张勋、王士珍、江朝宗、师长陈光远、李进才、蔡成勋、张永成、旅长刘金镖、张锡元、吴长植、李奎元、萧安国、陆锦、吴炳湘等通电宣布)。

  (4)总统黎元洪避入日本使馆,通电各省出师讨伐张勋(此电系派员至上海拍发)。  7﹐2(五,一四)

  (1)黎元洪特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便宜处理,准李经羲免职,并电请副总统冯国璋暂代大总统职务。

  (2)程璧光以海军总长名义自上海通电讨伐复辟。  (3)段祺瑞、梁启超到马厂,号召驻军第八师师长李长泰部讨逆。

  (4)岑春烜通电请讨张勋、康有为,并讽劝清室。

  (5)宣统授瞿鸿禨、升允为大学士,并授沈曾植、萨镇冰、劳乃宣、李盛铎、詹天佑、贡桑诺尔布为学部、海军、司法、邮传、理藩部尚书,张曾

1918"中华民国七年戊午"

  1﹐1(一一,一九)

  (1)云南督军唐继尧电数段祺瑞罪,并质询冯国璋。

  (2)英向日本提议,英日美共同出兵海参崴,以日军为主力。  1﹐2(一一,二0)

  (1)广东督军莫荣新捕杀大元帅府卫队官兵六十余人(上月曾枪杀孙中山所委派之招兵委员多人)。

  (2)湖北旅长张联升脱离黎天才,自樊城走老河口。  (3)河南淅川兵变,与襄阳之独立军合。

  1﹐3(一一,二一)

  (1)孙大元帅命豫章(舰长吴志馨)、同安(舰长温树德)军舰炮击广州督军署(原拟策动海军及粤军滇军驱逐广东督军莫荣新,未获程璧光同意,粤滇军观望,莫荣新亦未还击,翌日由各方调停,和平解决)

  。

  (2)军政府派滇军第四师长方声涛攻福建,与臧致平部战于诏安。

  (3)黑龙江境内中东铁路各站哗变俄兵被遣送出境。

  1﹐4(一一,二二)

  (1)李纯、王占元、陈光远通电主解散临时参议院。

  (2)安徽督军倪嗣冲、四省剿匪司令张敬尧等电请武力解决湘事。

  (3)王天纵在河南汝州称河南靖国军总司令,与湖北之黎天才、石星川、陕西之郭坚联络。  (4)北京通缉浙江之蒋尊簋、周凤岐等。

  (5)派交通次长叶恭绰暂代部务。  (6)吉林省人民反对履行去年10﹐12交通部与日人所订之吉长铁路合同。

  1﹐5(一一,二三)

  (1)段系督军再会于天津,请下讨伐令。

  (2)招商局【普济】轮船在吴淞口被撞沈,溺毙乘客二百余人。

  (3)修改现行进口税则委员会在上海开会(中国代表为曾述棨、李景铭、赖发洛,此会本应于一九一二开)。  1﹐6(一一,二四)  (1)北京财政总长王克敏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订立第二次善后借款第二次垫款合同,款额一千万日元,整顿中国银行纸币,以盐税担保(西原借款之一)。

  (2)孙大元帅任命林祖密(林朝栋之子)为闽南军司令。

  (3)绥远五原、萨拉齐及包头发生时疫。

  1﹐7(一一,二五)北京财政部向日商三井洋行订立印刷局借款日金三百万元,以财政部印刷局作抵。

  1﹐8(一一,二六)

  (1)美总统威尔逊宣布对于将来欧洲和会之十四项主张(外交公开,海洋自由,民族自决等)。

  (2)财政部停付俄国庚子赔款,暂行存储。

  (3)西南各省联合会议在广州举行开会式。

  1﹐9(一一,二七)  (1)唐继尧电质冯国璋何以擅令曹锟、张怀芝出兵及以刘存厚、龙济光扰乱川粤。

  (2)熊克武就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

  (3)孙大元帅招待各界人士,说明1﹐3炮击广州督军署事件真相。

  (4)陆荣廷电程璧光等,请速组织护法各省联合会议。

  (5)龙济光军占领广东廉江。  (6)湖南第三旅陈嘉佑部第五团哗变(受前任师长陈复初运动),为程潜缴械。  (7)俄使库达摄夫抗议中国停付庚子赔款。

  (8)定绥远之五原、萨拉齐等处为防疫施行区域。

  1﹐10(一一,二八)北京陆军部参谋部电令第一路总司令曹锟、湖北督军王占元、河南督军赵倜进攻荆州襄阳之靖国军(冯国璋对主战派之让步)。

  1﹐11(一一,二九)

  (1)江苏督军李纯以受主战派军人攻击,电请辞职。  (2)革命党人蔡济民(军政府所委之鄂军总司令)袭据湖北武穴、黄梅(时阳新、大冶、鄂城、广济亦有骚动)。

  (3)荆襄外侨组织义勇队,宣言自保。

  1﹐12(一一,三0)

  (1)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在广州誓师援闽(原名征闽军,从林森议,改称援闽军)。

  (2)北京陆军部与日本订军械借款条约(价值四千万元,由日商三井、高田、大仓三洋行承办。按此系照段祺瑞前购日本军械之欠款作为借款)。

  (3)冯国璋宣布俟临时参议院通过国会组织法修正案,即进行国会选举。

  (4)俄旧党之政府在西伯利亚鄂穆斯克成立。

  1﹐14(一二,二)

  (1)唐继尧、程璧光、谭浩明、莫荣新、刘显世、李烈钧、程潜、黎天才、陈炯明、石星川、熊克武通电坚主恢复旧国会,不满北方之停战状况。  (2)长江上游总司令吴光新及湖北督军王占元部(第十八师王懋赏,第三混成旅卢金山)进攻荆州,第三师吴佩孚、南阳镇守使吴庆桐进攻襄阳。

  (3)第十六混成旅长冯玉祥自浦口通电,和战听命中央(时陆建章在南京,谋扶冯主和)。

  1﹐15(一二,三)  (1)西南护法各省联合会议在广州成立,以拥护约法,保障国会,征讨祸首,戡定内乱,以巩固统一之根基,促进宪法之成立为宗旨,并以为护法各省最高政务执行机关(对抗孙中山之军政府)。  (2)孙大元帅饯援闽粤军将领陈炯明等。

  1﹐16(一二,四)

  (1)南军谭浩明、程潜、赵恒惕分路进向岳州(因北军已向荆襄进攻)。

  (2)曹锟、张怀芝、张作霖、倪嗣冲、阎锡山等通电坚主对南方下讨伐令(不满1﹐10对荆襄之局部讨伐)。

  1﹐17(一二,五)

  (1)英美商船及炮船在湖北及岳州附近被陆上炮击,英美公使向外交部抗议。  (2)十四国中国关税修订会议在上海举行。

  1﹐18(一二,六)

  (1)俄新政府(广义派)函中国公使刘镜人,否认驻华俄使库达摄夫,要求中俄共同清理中东铁路问题。

  (2)俄外部通知中国使馆,派该部远东股长伏时涅新斯基为驻华代表。

  (3)北京内务部与英法日俄银行团订立防疫借款七十二万佛郎,以盐税余款为担保。

  (4)龙济光占领广东化州,高雷镇守使隆世储战死。

  (5)陈炯明通电出师援闽。

  1﹐19(一二,七)

  (1)奉天督军张作霖电请对南方下讨伐令。

  (2)巴西新公使卜蓝道呈递国书。

  (3)俄外部远东股长伏时涅新斯基与中国使馆秘书李世中晤谈,谓俄将撤销在华领事裁判权,交还租界,请中国勿支持霍尔瓦特,另组中俄混合委员会商讨解决中东铁路办法。

  1﹐20(一二,八)

  (1)日本政友会、宪政会、国民会发表宣言,指责政府对华外交(干涉中国内政,助成内乱,招致人民怨恨。按三党党魁为原敬、加藤高明、犬养毅)。  (2)孙大元帅任李烈钧为总参谋长。

  (3)孙大元帅连日宴滇军及海军将领(为炮击督署事)。

  1﹐21(一二,九)

  (1)四川熊克武会同滇军顾品珍、黔军王文华、袁祖铭,连占荣昌、隆昌、富顺、遂宁等县,进向成都。

  (2)北军吴光新败湖北靖国军石星川占沙市。  (3)孙中山分函日人头山满、菊池宽、萱野长知等,盼赞助中国护法,勿再援段。

  1﹐22(一二,一0)

  (1)北军吴光新部占荆州,靖国军石星川及团长容景芳、营长夏斗寅走湘西。

  (2)徐树铮电告张作霖、倪嗣冲、阎锡山等谓冯国璋、王士珍与西南密议,实施南北划分之策,何日实行,一听日本消息。

  (3)外交部电东北、新疆、外蒙地方当局,严防俄过激党(广义派)遣人来华宣传。

  1﹐23(一二,一一)

  (1)中国俄使馆秘书李世中再与伏时涅新斯基会谈,并晤外次波里瓦诺甫,谈哈尔滨、中东路、外蒙古等问题。

  (2)北京任命刘存厚兼陆军第二十一师师长。

  1﹐24(一二,一二)

  (1)冯国璋访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亦到,商对南和议(以旧法召开新国会,以西南人物督湘,复以陆荣廷为两广巡阅使并兼粤督,滇黔军留驻四川,段祺瑞力持不可)。  (2)冯国璋宣布定于1﹐26亲往各处检阅军队。

  (3)徐树铮电告张作霖、倪嗣冲,谓冯国璋亲出另有诡谋。  (4)哈尔滨英领事建议改哈尔滨为公共商埠,以杜日人对中东铁路之觊觎。

  (5)湖北靖国联军总司令黎天才及刘公、王天纵战败,自襄阳西走(上月黎部旅长张联升、团长赵荣华已叛离)。

  1﹐25(一二,一三)  (1)北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旅长张学颜、南阳镇守使吴庆桐占襄阳(北京以张联升任襄阳镇守使)

  。

  (2)陕西陆军第一混成旅第三团营长张养诚(义安)、董威(  振五)在三原举兵,讨陈树藩,号靖国军(寻第三团团长胡景翼,及驻渭南蒲城之第一团团长曹世英均加入,胡、曹称总司令。又汉中之第二十二混成旅长管金聚亦有联络)。

  (3)北京财政部呈准指定延期交付协约各国之庚子赔款,发行【民国七年发交国家银行短期公债】定额四千八百万元,全数发交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由其自行经募,以归还两行垫欠各款(约八千万元)。

  1﹐26(一二,一四)冯国璋出北京,当晚抵天津,与直隶督军曹锟晤谈,并检阅军队(拟往南京依江苏督军李纯,以抗段祺瑞)。

  1﹐27(一二,一五)

  (1)冯国璋自天津过济南南下,山东督军张怀芝随行。

  (2)谭浩明、程潜、赵恒惕之湘粤桂联军占岳州,北军总司令兼第二师师长王金镜等退临湘。

  (3)曾毓隽在奉天晤张作霖,本日返抵北京(曾系奉段祺瑞徐树铮命于1﹐25到奉天,说张作霖派兵入关)。徐树铮即电张,告以日本军械到达秦皇岛日期,盼杨宇霆早日来京接洽。

  (4)桂军林虎败龙济光部,夺回恩平。

  1﹐28(一二,一六)  (1)冯国璋至蚌埠为安徽督军倪嗣冲所阻。

  (2)护法联合会推唐继尧、程璧光、陆荣廷为军事总代表,岑春烜为议和总代表,伍廷芳为外交总代表,唐绍仪为财政总代表。  (3)李纯再电主南北调和。

  (4)湘桂军前敌将领程潜、韦荣昌、陆裕光、赵恒惕、刘建藩等通电收兵,不出湘境。

  (5)开复冯德麟陆军中将原官(冯国璋拟以冯德麟牵制张作霖)。

  1﹐29(一二,一七)

  (1)冯国璋自蚌埠回北京。

  (2)梁士诒自日本回抵香港。

  (3)湘军刘建藩部入鄂境,败安武军于通城通山崇阳。

  (4)陈炯明率粤军自广州抵汕头。

  1﹐30(一二,一八)  (1)冯国璋令北军总司令曹锟、张怀芝、张敬尧进兵湘鄂,并特派曹锟为两湖宣抚使,张敬尧为攻(援)岳前敌总司令,褫夺湖北襄阳镇守使陆军第九师师长黎天才、湖北陆军第一师师长石星川官职。

  (2)苏鲁豫皖四省剿匪总司令第七师长张敬尧通电攻诋李纯、王占元主和,兼及冯国璋。

  (3)谭浩明、程潜分电李纯,已令前方停止进攻,不入鄂境(

  另有电向王占元作同样表示)。

  (4)特任曹锐署直隶省长。

  1﹐31(一二,一九)

  (1)李纯电孙中山等调停南北时局,主停止战事(2﹐9岑春烜、谭延闿,2﹐11陆荣廷通电赞同)。  (2)陆荣廷电称岳州战端由荆襄起衅,不碍和局,已嘱谭浩明勿再动作。

  (3)湘桂军占湖北蒲圻(2﹐2后撤)。

  (4)冯国璋派殷鸿寿为前敌各军总执法处处长。  2﹐1(一二,二0)

  (1)令各省保护外人生命财产(因击伤英美轮舰事)。

  (2)徐树铮电皖系督军,奉军即将入关,强请罢免李纯,再进而去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均赞许。  (3)陕西北路东路靖国军张养诚等占临潼。

  (4)中东铁路督办公所成立。

  (5)江苏省凤凰山铁矿筹备处成立。

  (6)中华汇业银行开业(中日合办,陆宗舆为总理)。

  (7)讨龙军林虎、魏邦平克阳江。

  2﹐2(一二,二一)

  (1)程璧光、唐绍仪、伍廷芳邀孙大元帅及莫荣新会商改组军政府办法。

  (2)陕西郭坚在凤翔独立,称陕西西南路护法军总司令。

  (3)王占元将苏赣鄂联合条件密告徐树铮,声明决不阻北军通过汉口。

  (4)任命陈遐龄为川边镇守使。  (5)冯国璋通电否认主和密令。

  2﹐3(一二,二二)驻俄公使刘镜人宣示中国对于中东铁路之立场。

  2﹐4(一二,二三)从曹锟等呈请,取消洪宪帝制犯梁士诒、朱启钤、周自齐通缉令。

  2﹐5(一二,二四)

  (1)冯国璋布告对南用兵停战经过,及此次战事再开之不得已,并自责。

  (2)冯国璋命将广西督军谭浩明褫夺官职及勋位勋章,江西督军陈光远不进援湖南,褫去上将衔陆军中将,前湖南督军傅良佐交军法会审,省长周肇祥交惩戒委员会惩戒,第八师师长王汝贤、第二十师长范国璋褫夺军官勋章勋位,总司令王金镜褫夺勋位勋章撤销上将衔总司令。

  (3)任命吴佩孚署理陆军第三师师长。  (4)徐树铮电阎锡山,续商由奉军截留新购军械事(2﹐1已电商,以其中有阎氏之械)。

  (5)冯国璋特赦陈锦涛三年有期徒刑。

  (6)日本参谋次长田中义一与中国公使章宗祥商共同防俄事。

  2﹐6(一二,二五)  (1)李纯通电声明对和战问题毫无成见。

  (2)黑龙江省设置中东铁路临时警备司令,派张焕相兼任。  2﹐7(一二,二六)

  (1)岑春烜、谭延闿自上海通电主和。  (2)北军第一路司令曹锟自天津赴湖北。  (3)京汉铁路兵车在湖北花园因桥断遇险。  2﹐8(一二,二七)

  (1)张作霖电责李纯首倡调和。

  (2)广东警备军统领魏邦平等谋推程璧光为广东督军,莫荣新改任讨龙军总司令。

  2﹐9(一二,二八)  (1)外交部函国务院,对俄新旧两党不可有所偏袒。  (2)陕西西路靖国军张养诚、董威会同东路曹世英、高峻攻西安(东路为陈树藩所败)。

  2﹐10(一二,二九)

  (1)李纯电诋张作霖对南主战。

  (2)孙中山电覆李纯,盼一切依法解决。

  (3)孙中山函孙洪伊,请鼎力进行长江方面之事。

  (4)江西督军陈光远电请辞职,并主南北调和。

  2﹐11(一,一)  (1)美总统威尔逊再向国会发表其将来和议原则。

  (2)任命王怀庆帮办直隶军务,王占元暂兼第二师师长(王金镜免职)。

  (3)陆荣廷电主南北和平。

  (4)任命夏诒霆为驻巴西公使,兼秘鲁公使。

  (5)黑龙江望奎设治局改为望奎县。

  2﹐12(一,二)

  (1)交通总长曹汝霖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订立四郑铁路短期借款合同日币二百六十万元(西原借款之一)。

  (2)王士珍电覆谭延闿,促请回湘(2﹐13谭覆允)。

  (3)北军攻岳总司令第七师师长张敬尧由徐州赴汉口。

  2﹐13(一,三)闽粤桂苏浙鄂赣等省地震(以泉州潮州为最烈)。

  2﹐14(一,四)

  (1)北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冯玉祥在湖北武穴电请罢兵,指冯国璋之讨伐令系出于胁迫(陆建章所策动,冯原奉令援闽,本月初改令援鄂)。

  (2)以俄乱蔓延,外交部令库伦都护陈毅,如外蒙请求派兵,当力为筹划。

  2﹐15(一,五)

  (1)新疆喀什噶尔沿边回民受俄国新党煽惑蠢动。  (2)清季名御史江春霖卒于福建蒲田,年六十四岁。

  2﹐16(一,六)四川督军刘存厚、省长张澜因熊克武及滇黔军之压迫,宣言与西南各省一致。

  2﹐17(一,七)公布修正国会组织法及选举法(临时参议院议决,参议员由274人减为168人,众议员由596人减为406人)。

  2﹐18(一,八)

  (1)四川师旅长刘湘、陈能芳、刘成勋等推熊克武为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刘湘属第一师徐孝刚,徐在泸州被困辞职,熊克武委刘为第二师长)。

  (2)冯玉祥自湖北武穴再发主和电,并扣留招商局轮船(谣传冯将夺取安庆)。

  (3)令内务部筹备国会选举事宜。

  (4)俄新党占领赤塔(齐都)。

  2﹐19(一,九)

  (1)国务总理王士珍辞职。  (2)日公使林权助提议中日共同出兵西伯利亚防敌(中国同意)。

  2﹐20(一,一0)

  (1)特任内务总长钱能训兼代国务总理(王士珍请假)。  (2)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熊克武之前敌总指挥吕超及滇黔军攻占成都,四川督军刘存厚省长张澜北退(川南滇军赵又新等亦再占泸州叙府)。

  2﹐21(一,一一)

  (1)特派张怀芝为湘赣检阅使。

  (2)孙中山函劝湖南督军张敬尧协同护法。

  (3)北京海军部与日商三井洋行订立无线电台借款合同,款额五十三万六千二百镑(双桥无线电台借款,西原借款之一)。

  (4)库伦都护陈毅电请派兵屯驻乌得滂江,以备援护外蒙。  2﹐22(一,一二)

  (1)奉军第二十七师张景惠旅入关,抵滦州,张作霖之参谋长杨宇霆及徐树铮同到秦皇岛,即将北京购自日本之步枪二万七千枝截留(即1917﹐11﹐15中日军械借款应付者。山西阎锡山部份放行,另以三千枝分给直隶、福建,余均用以装备奉军)。

  (2)孙大元帅通电说明时局主张,赞同李纯和平救国之议。  (3)陕西靖国军曹世英、胡景翼等与刘镇华之镇嵩军(自豫西来援陈树藩)战于临潼蒲城,不利(围攻西安之张养诚等亦西退)。

  2﹐23(一,一三)  (1)日外相本野与中国公使章宗祥商共同防敌(俄),主不分畛域。

  (2)新疆呼图壁县左改升县缺。

  2﹐24(一,一四)  (1)徐树铮电约香港梁士诒到奉天商大局。

  (2)湘赣检阅使张怀芝由津浦路赴南昌。

  (3)龙济光部再陷广东阳江,败林虎部。  (4)任命冯耿光为中国银行总裁(代王克敏,副总裁仍为张嘉璈)。

  2﹐25(一,一五)

  (1)徐树铮自秦皇岛到沈阳晤张作霖。

  (2)北京免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冯玉祥职,交曹锟查明核办(3﹐1冯部全体官兵电请收回成命,如不获准,愿与同去,李纯曾质问免职理由,曹锟复代请留任,所部开湖南)。

  (3)公布督办参战事务处组织令。

  (4)李根源就任驻粤滇军总司令(统朱培德、杨益谦等部)。

  2﹐26(一,一六)

  (1)广州军政府海军总长程璧光被刺殒命(桂系莫荣新主使,由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代行程职权)。

  (2)段祺瑞电请张作霖交还所扣留之军械。

  (3)日本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向章宗祥提出共同防敌办法。

  (4)北京派刘承恩为陕西宣慰使。

  (5)驻俄公使刘镜人离俄京东返。

  (6)香港跑马场大火,观客伤毙千余人。

  2﹐27(一,一七)

  (1)张作霖电覆段祺瑞,拒绝交还所扣军械。  (2)孙大元帅任命吕超为成都卫戍司令,暂代四川督军(唐继尧另任命熊克武为督军兼省长)。

  (3)改编第九师(黎天才部)为第十七、十八两混成旅,以张联升、赵荣华分任旅长。

  2﹐28(一,一八)从曹锟等呈请,开释复辟罪犯雷震春、张镇芳,发交曹锟军前,随营效力。

  3﹐1(一,一九)

  (1)段祺瑞之督办参战事务处成立,靳云鹏任参谋处长,张志潭任机要处长,罗开榜任军备处长,陈箓任外交处长,各部总长为参赞,次长为参议。  (2)暨南学校成立于南京。  3﹐2(一,二0)

  (1)国务院电驻日公使章宗祥,关于中日共同防敌,由两国军事当局委员规划。

  (2)任命马玉仁为淮阳镇守使,张仁奎为通海镇守使(均徐宝山旧部)。

  3﹐3(一,二一)

  (1)谭延闿自上海到南京,与李纯商湖南问题(谭主南军退出岳州,北军不进驻,未获结果)。

  (2)俄德订立和约(即布雷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

  3﹐4(一,二二)

  (1)孙中山函勉冯玉祥,盼恢复国会。  (2)福建靖国军占领乐县。

  (3)上海时事新报之【学灯】副刊出版(十四年十一月停刊)。

  3﹐5(一,二三)

  (1)广州国会电巴黎各国代表,请将二十一条及段祺瑞与日本所订一切密约协议宣布废止。  (2)张作霖通电,拥护中央,戡平内乱。

  3﹐6(一,二四)

  (1)财政总长王克敏奉冯国璋命到蚌埠,托倪嗣冲转询张作霖意见。

  (2)奉军大队(四旅)陆续开拔入关(由北京中南银行胡笔江拨款二十万元)。

  (3)黑龙江添编第十九混成旅,由督军鲍贵卿兼任旅长。

  (4)第七师张敬尧部抵鄂南汀泗桥长岳铁路兵车相撞。

  3﹐7(一,二五)  (1)张作霖电倪嗣冲,对政局只求得一完全巩固之责任政府,盼速行办定,徐树铮亦称,但选任一坚强有力之责任总理,纠纷不难片言而解。

  (2)冯国璋电各省督军省长等,说明危殆情形,及求去之意,请筹商办法。

  (3)奉军开抵北京附近之廊坊及天津附近之独流。

  (4)曹锟、张怀芝分电张作霖,欢迎奉军入关。

  (5)段祺瑞派之王揖唐、王印川、光云锦、刘恩格、田应璜等组织安福俱乐部(中和俱乐部之变身,实际控制者为徐树铮,给以财政支持者为曹汝霖)。

  (6)李烈钧任广东讨龙联军前敌总指挥。

  (7)吉林派兵赴满州里,防俄兵骚扰。

  3﹐8(一,二六)

  (1)国务总理王士珍出京赴津。

  (2)吴鼎昌到奉天商拥段祺瑞组阁事。

  (3)张作霖电冯国璋勿怀退志,请组织完全内阁。

  (4)孙大元帅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杨庶堪为省长,杨未到任前由黄复生代理(熊杨均为四川省议会推举,熊不就,仍以总司令名义统军民两政)。  (5)日本内阁决定中日军事协议订立计划。

  (6)美国铁路工程师二人在河南舞阳叶县附近为匪掳去,美使向外交部交涉(3﹐25出险)。  3﹐9(一,二七)

  (1)孙大元帅以北军将进攻岳州,和平绝望,电勉各军一致进讨。

  (2)俄国新旧两党在阿穆尔激战。  3﹐10(一,二八)

  (1)北京政府因库伦政府之请,令察哈尔、绥远派兵进驻内蒙交界之乌得滂江,防俄国过激党。

  (2)北军进攻湘鄂间之羊楼司,与湘军程潜部接触。

  3﹐11(一,二九)

  (1)张作霖函电主由段祺瑞组阁。

  (2)阿穆尔旧党败走黑河,被解除武装。

  3﹐12(一,三0)

  (1)张作霖以徐树铮为奉军副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

  (2)安徽含山讨倪(倪嗣冲)军,占领县城。

  3﹐13(二,一)  (1)藏番进犯川边昌都、察雅各布布县。

  (2)陕西靖国军张养诚(义安)为陈树藩及刘镇华之镇嵩军所败,阵亡于鄠县。  (3)龙济光军再陷广东恩平。  3﹐14(二,二)日使林权助自日本到奉天,晤张作霖、徐树铮,表示对华政策及扶持段派宗旨始终不变。  3﹐15(二,三)

  (1)奉军司令部设于天津附近之军粮城。

  (2)张作霖电冯国璋,要求以段祺瑞组阁(皖系各督军应之。时盛传张作霖将督直隶,倪嗣冲督苏,张怀芝督赣,曹锟督鄂,张敬尧督湘)。

  (3)冯国璋访段祺瑞,告以皖、豫、浙三督来电,盼其再出。  (4)南军克湖北监利。  (5)蒋中正在汕头就任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

  (6)取消洪宪帝制及复辟犯杨度、康有为等通缉令。

  (7)察哈尔都统田中玉派骑兵一营进驻乌得。

  (8)瞿鸿禨卒于上海,年六十九。

  3﹐16(二,四)

  (1)北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败湘军程潜部赵恒惕、刘建藩,占领羊楼司。

  (2)徐树铮自奉天抵军粮城。

  (3)广东讨龙第三军刘志陆部克恩平。

  (4)派陆宗舆为龙关铁矿公司督办。

  (5)新任法国驻华公使柏卜呈递国书(一作4﹐26)。  3﹐17(二,五)

  (1)冯国璋访徐世昌,商段祺瑞组阁事(靳云鹏、段芝贵等劝段避嫌)。

  (2)倪嗣冲电徐树铮,暂勿免李纯职(曹锟、张怀芝均代李疏通)。

  (3)奉军郭瀛州旅自天津开抵韩庄。

  (4)徐树铮晤天津日军司令石光(石光对此次奉军行动有烦言)。

  3﹐18(二,六)

  (1)曹锟、吴佩孚及第二舰队司令杜锡珪攻占岳州(桂军不战)。张敬尧进向平江。

  (2)徐树铮电张作霖,主段祺瑞再出,另电倪嗣冲,商处置李纯事(拟俟段祺瑞组阁后去李)。

  (3)徐树铮检阅独流静海奉军(翌日检阅廊坊奉军)。  (4)准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冯玉祥留任,交由曹锟节制调遣。

  (5)广州国会议员议决定期开正式会议。

  3﹐19(二,七)

  (1)日公使林权助提出中日共同出兵西伯利亚条件。

  (2)黑龙江中东铁路警备司令张焕相与俄新党协议,俄军不犯华境,华军不助谢米诺夫。

  (3)曹锟(直)、张作霖(奉)、倪嗣冲(皖)、王占元(鄂)、杨善德(浙)、卢永祥(沪)、李厚基(闽)、阎锡山(晋)、陈树藩(陕)、张怀芝(鲁)、赵倜(豫)、鲍贵卿(黑)、张广建(甘)、姜桂题(热)、田中玉(察)、蔡成勋(绥)等十五省联电请段祺瑞组阁(徐世昌即命田文烈劝告冯国璋,非段出恐兵变)。

  (4)徐树铮电曹锟、王占元,盼向李纯切实开布疏解,消释嫌怨(李纯反对段祺瑞复出,徐因托曹、王劝解)。  (5)徐树铮电贺吴佩孚攻克岳州。

  (6)孙大元帅电促唐继尧就元帅职,并进兵陕西。

  3﹐20(二,八)  (1)日公使林权助访徐世昌,劝段祺瑞毅然再出。

  (2)冯国璋电倪嗣冲,谓段祺瑞不允出任总理。

  (3)徐树铮电李纯解释误会,奉军进驻韩庄,在壮剿匪声势。  3﹐21(二,九)

  (1)日公使林权助约晤王邦隆,劝段祺瑞独断独行,又晤段祺瑞,切劝复出(即由曾云霈转徐世昌、段祺瑞,徐命田文烈往见冯国璋,冯云俟长沙攻下再议)。

  (2)徐树铮分电曹锟、张作霖等,请再电促段祺瑞组阁(冯国璋拟再待湘战演变)。  (3)徐树铮电请陈光远与张怀芝出兵萍乡醴陵,夹攻长沙。

  (4)李纯以奉军许兰洲旅将由津浦路南下,派兵一旅开赴徐州。

  (5)嘉奖攻克岳州之曹锟、张敬尧、杜锡珪。

  (6)奉天军队由津浦路开赴湘鄂。

  3﹐22(二,一0)

  (1)沪宁交通阻断,徐树铮分电倪嗣冲、杨善德、卢永祥严备。

  (2)皖鄂交界不靖,英山失守。

  3﹐23(二,一一)

  (1)复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是日由内阁阁员先将命令办好,送请冯国璋盖印发表,翌日任张志潭为国务院秘书长)。

  (2)特任刘镇华署陕西省长(刘于3﹐28抵西安)。

  (3)军政府通告各国,不承认国会解散后北京非法政府与各国缔结一切契约借款。

  3﹐24(二,一二)

  (1)梁士诒自香港到天津,晤徐树铮。

  (2)奉军将领杨宇霆、张景惠、吴俊升等到天津。  3﹐25(二,一三)

  (1)日外相本野与中国公使章宗祥成立共同防敌换文。

  (2)徐树铮电徐世昌、段祺瑞,请慎选财政总长,并以方枢代张志潭为国务院秘书长(不满段芝贵)

  。  (3)奉军第三混成旅开抵安徽宿州。  (4)李烈钧督粤桂滇军克广东阳江,大破龙济光。

  (5)山西增设方山县。

  3﹐26(二,一四)

  (1)北军第三师吴佩孚、第七师张敬尧占长沙(谭浩明先退)。

  (2)徐树铮电李纯,共释前嫌,津浦路奉军两旅(即张怀芝第二路援军)暂驻临城韩庄及宿州固镇(3﹐23李有电致徐)。  (3)徐树铮、梁士诒、周自齐在天津商定财政总长由总理或曹汝霖兼任,另以吴鼎昌为次长。

  3﹐27(二,一五)  (1)特任张敬尧为湖南督军兼省长。

  (2)曹锟电徐树铮,指摘陆军部、财政部于军费械弹推延支吾(徐即转段祺瑞)。

  3﹐28(二,一六)

  (1)特任蓝建枢为海军总司令。

  (2)俄新党拟在哈尔滨起事,中东路会办高士傧即派军弹压。

  (3)孙中山函覆日人头山满、犬养毅,不克东去,另派朱执信前往(3﹐10头山等有信来)。  3﹐29(二,一七)

  (1)特任陆征祥、钱能训、段芝贵、刘冠雄、傅增湘、朱深、田文烈、曹汝霖为外交、内务、陆军、海军、教育、司法、农商、交通总长,曹兼署财政总长(原任财长王克敏、司法总长江庸去职,第三次段内阁成立)。

  (2)特任孟恩远为吉林督军(孟前以与李纯通被免职,并未交代),田中玉仍回察哈尔都统本任。

  3﹐30(二,一八)徐树铮电吴佩孚祝捷。

  3﹐31(二,一九)任命吴鼎昌为财政次长。

  4﹐1(二,二0)任命马麟署甘肃提督,马廷勷署凉州镇总兵。  4﹐2(二,二一)

  (1)孙大元帅电唐继尧,论改组军政府问题,声明如能达护法目的,无不可退让。

  (2)授曹锟、张敬尧、吴佩孚勋位勋章,并赏前方将领三十万元。

  4﹐3(二,二二)

  (1)徐树铮到北京,与段祺瑞、徐世昌商进兵广东,即由国务院致电湘赣闽浙督军及张怀芝。

  (2)张怀芝部施从滨师攻占湖南醴陵。

  (3)日本使馆武官齐藤告徐树铮、曹锟,请日政府向南军再提和谈。  4﹐4(二,二三)山东鲁南一带土匪猖獗,共分五大股。

  4﹐5(二,二四)

  (1)北京海军部派军舰至海参崴,并由吉林派陆军前往。

  (2)日英军登陆海参崴。

  4﹐6(二,二五)绥远时疫肃清。

  4﹐7(二,二六)安徽督军倪嗣冲到北京,力劝段祺瑞、徐世昌继续用兵(4﹐5徐树铮迎之于济南,4﹐15回蚌埠)。

  4﹐9(二,二八)徐树铮调奉军两旅南下。

  4﹐10(二,二九)

  (1)广州护法联合会向非常国会提出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

  废大元帅职改设总裁)。

  (2)黑龙江黑河警备总司令部成立,巴英额任司令,防俄乱。

  4﹐11(三,一)  (1)孙大元帅邀国会议员谈话,反对改组军政府。

  (2)李烈钧督林虎、刘志陆、魏邦平、朱培德等克广东电白,再破龙济光部(龙军副司令黄棠兴降)

  。

  (3)陈炯明之援闽粤军自汕头进驻三河坝,决进攻福建。

  (4)外交部电黑龙江督军鲍贵卿严禁谢米诺夫在满州里一带招募华工。

  4﹐12(三,二)川边镇守使陈遐龄向北京请援。

  4﹐13(三,三)

  (1)北京劝业场被焚。

  (2)曹锟请调吴佩孚部回驻岳州。

  4﹐14(三,四)曹锟自汉口电冯国璋、段祺瑞,辞宣抚使并请给病假(传徐树铮谋夺其直隶地盘)

  。  4﹐15(三,五)  (1)北军第二路张怀芝部师长施从滨攻占湖南攸县。

  (2)内务部召集全国河务会议。

  (3)英教士在福建被海盗戕杀。  4﹐16(三,六)日人在山东所设民政署正式成立,山东省议会请速向日使交涉。

  4﹐17(三,七)  (1)浙江第一师师长童葆暄由温州海道援福建。

  (2)陇海铁路火车在砀山被劫。  4﹐18(三,八)

  (1)赣南镇守使兼攻粤总司令吴鸿昌、赣军旅长丁效兰、王庆余攻占广东南雄(谋援龙济光)。

  (2)李烈钧克高州,龙济光军弃城走(李旋北去,龙部黄承北守雷州,历八十余日始下)。  (3)驻豫鄂间之奉军第四、第五混成旅编为第一支队,张景惠任支队长。

  (4)徐世昌出京返河南辉县。  (5)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组织之新民学会成立于长沙。

  4﹐19(三,九)  (1)谭延闿自上海到广西武鸣,晤陆荣廷(寻派张其煌入湘,与吴佩孚接洽)。

  (2)藏番陷昌都,边军统领彭日升降。

  (3)库伦都护陈毅电告外交部,外蒙已拒绝俄红党领事。

  4﹐20(三,一0)

  (1)国务总理段祺瑞偕吴鼎昌、曾毓隽、叶恭绰自北京赴汉口。

  (2)徐树铮自天津到汉口(次日偕奉军支队长张景惠等赴信阳迎段祺瑞)。

  (3)北军吴佩孚部萧耀南旅占领湖南衡山。  4﹐21(三,一一)

  (1)段祺瑞抵汉口,河南督军赵倜同行,晤曹锟、王占元,商湘粤军事。调奉军两旅南下。

  (2)桂军谭浩明自衡阳退永州。

  (3)广东滇军第三师张开儒部败赣军,夺回南雄。

  (4)全国商会联合会在天津开会,请求息争,及宣布中日共同出兵西伯利亚条件。  (5)公布侨工出洋条例。  4﹐22(三,一二)大成张库汽车公司开车。

  4﹐23(三,一三)

  (1)北军吴佩孚占领湖南衡阳。

  (2)段祺瑞偕王占元赴汉阳,查看兵工厂。

  (3)奉天财政厅长王永江向日本朝鲜银行订借日金三百万元,整理奉省官银局。

  (4)后藤新平任日本外务省大臣。

  4﹐24(三,一四)

  (1)段祺瑞在汉口召曹锟、张怀芝、王占元、赵倜会议,并晤日法英领事(张怀芝今自江西至,李纯、陈光远、张敬尧未到)。

  (2)湘军师长赵恒惕、零陵镇守使刘建藩大败北军施从滨,占领攸县。

  4﹐25(三,一五)

  (1)段祺瑞由汉口东去(随行之【楚材】兵舰在黄州附近撞沈招商局之【江宽】轮船,溺毙约四百人),当日抵九江,江西督军陈光远来晤。

  (2)广东讨龙军林虎等克广东化州(4﹐26沈鸿英、刘达庆克广州;4﹐28克遂溪)。

  4﹐26(三,一六)曹锟、张怀芝、倪嗣冲电请冯迅速召集新国会。  4﹐27(三,一七)  (1)段祺瑞抵南京,与江苏督军李纯、安徽督军倪嗣冲、上海护军使卢永祥会议。

  (2)公布民国七年六厘短期公债条例,总额四千八百万元。

  (3)中东铁路公司股东会在北京开会,选举董事七人,总公司迁设北京,中俄人分任总协理。  4﹐28(三,一八)  (1)段祺瑞自南京回抵北京。

  (2)徐树铮自汉口抵长沙(5﹐1回汉口;5﹐4抵北京)。

  (3)湘军师长赵恒惕及零陵镇守使刘建藩再败北军第二路张怀芝部鲁军第一师长施从滨、苏军第六混成旅长张宗昌及安武军李传业,占领湖南醴陵,湘西南军亦败北军陈复初,占常德(南北军纪律均极恶劣,醴陵受祸尤重)。

  (4)北军吴鸿昌、丁效兰等再占广东南雄(军政府以李根源为粤赣湘边防军务督办御之)。  (5)东京中国学生千余人开会,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协议,遭日警干涉。

  4﹐29(三,一九)  (1)库伦都护陈毅电告外交部,外蒙于中央派兵进驻,已不坚拒。

  (2)山东土匪侵入直隶南部。

  4﹐30(三,二0)

  (1)交通兼财政总长曹汝霖与日商中华汇业银行订立有限电报借款二千万日元,作扩充西北电信及修理旧有电台与添设无线电之用,许以将来电信借款之优先权,以政府已设之电信及其收入金全部为担保(西原借款之一。法、丹公使曾抗议)。  (2)湘军赵恒惕部进占株洲,败北军第七师,奉军第五混成旅阚朝玺部自岳州来援。

  5﹐1(三,二一)

  (1)曹汝霖向日本订立济顺铁路借款二千万元,以该路为抵押。  (2)发行民国七年短期公债,总额四千八百万元,又长期公债四千五百万元。

  5﹐2(三,二二)

  (1)日使要求认可本年三月湖南省与日商订立之售卖水口山铝矿合同。

  (2)苏玄瑛(曼殊)卒于上海,年三十五岁。

  5﹐3(三,二三)  (1)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熊希龄与美商订运河借款垫款美金二十万元。  (2)李烈钧自广州到韶关,部署粤北军事。

  (3)俄红军连日侵入唐努乌梁海。

  5﹐4(三,二四)  (1)广州非常国会通过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改设七政务总裁,孙中山即向该会辞海陆军大元帅职,并发宣言斥责武人争雄。

  (2)北京国务院通电否认由临时参议院代行国会一切职权。

  (3)任命陈箓为外交次长(代高而谦)。

  (4)派严式超为乌梁海调查员。

  5﹐5(三,二五)湘军自醴陵退往攸县(湘军受北军第十一师李奎元截夺,5﹐1零陵镇守使刘建藩在株州落水死,赵恒惕退耒阳郴州)。

  5﹐6(三,二六)东京中国学生救国团(5﹐5成立)开会反对中日共同出兵防敌协议,被日警殴打拘捕。

  5﹐7(三,二七)北军再占湖南醴陵攸县。

  5﹐8(三,二八)

  (1)奉军第一支队长张景惠到长沙(辖阚朝玺、邹芬两旅,即进驻醴陵)。  (2)湘军夺回宝庆(5﹐12再为张敬尧部所占)。

  (3)外交部通知俄使馆,本月起暂停付俄国部份之庚子赔款。

  (4)特派章宗祥与瑞士签订通好条约。

  (5)东京中国学生愤日警凌辱,开始罢学归国。

  5﹐9(三,二九)

  (1)江苏督军李纯派兵援江西。

  (2)湖南督军张敬尧电段祺瑞主暂行停战,从事调和(5﹐12段电复不允,坚主平粤或占粤要隘)

  。  5﹐10(四,一)

  (1)援闽粤军左路许崇智由蕉岭进占福建武平下坝(中路陈炯明由大埔进,右路邓铿守黄冈饶平)。

  (2)日本代办芳泽谦吉为中国学生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协议,要求中国外交部禁止。

  5﹐11(四,二)广东督军莫荣新拘捕滇军第三师长兼军政府陆军总长张开儒,枪毙次长崔文藻(开儒曾通电拥护孙中山,复不服从唐继尧命令,莫荣新诬以侵吞军饷)。

  5﹐12(四,三)  (1)罢学回国之留日学生在上海设立救国团本部,王兆荣、阮湘、曾琦、喻育之、温晋城、龚德柏等主之,天津等地有支部,旋刊行救国日报。

  (2)日使林权助通知外交部,俄国已将老少沟至长春铁路售与日本(5﹐16俄使库达摄夫对外交部已有同样通知)。  5﹐13(四,四)广东中国银行停止营业。

  5﹐14(四,五)龙济光败遁广州湾。

  5﹐15(四,六)

  (1)伍廷芳、陆荣廷、唐继尧、林葆怿、刘显世、谭浩明、熊克武、程潜、李烈钧、李根源、陈炯明、莫荣新电冯国璋,反对段祺瑞与日本订立密约,并主组织和平会议,解决一切(梁士诒与西南已有接洽)。

  (2)中东铁路俄工罢工(5﹐17复工)。  5﹐16(四,七)

  (1)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议签字(徐树铮在京促成。1919﹐3﹐14发表)。  (2)徐树铮电请淞沪护军使卢永祥悬赏缉捕密谋煽惑之陆建章、孙洪伊。

  5﹐17(四,八)禁止与敌国通商。

  5﹐18(四,九)

  (1)天津全国商会联合会通电反对中日军事协议,并推代表向北京请愿。

  (2)广州国会非常会宣布修正军政府组织大纲。

  (3)伍廷芳、林葆怿、莫荣新、吴景濂通电说明改组军政府原因。

  (4)北京京报抨击中日军事协定,斥段祺瑞卖国(京报主编陈友仁因是被捕)。

  5﹐19(四,一0)

  (1)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议签字(1919﹐3﹐14发表)。

  (2)四川靖国军熊克武、吕超占领川北昭化,败刘存厚、钟体道。

  5﹐20(四,一一)

  (1)广州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唐绍仪、唐继尧、孙文(中山)、伍廷芳、林葆怿、陆荣廷、岑春烜七人为军政府政务总裁,岑春烜兼内政部长(后改为任可澄,由次长冷遹代),伍兼外交部长,陆兼陆军部长(莫荣新代),林兼海军部长,孙兼司法部长(未就,由徐谦、谢持相继代),唐绍仪兼财政部长(未就,由伍兼代),唐继尧兼交通部长(赵蕃代),李烈钧为参谋部长(章士钊为军政府秘书长,张群为副官长)。并推居正、焦易堂为代表,敦请孙中山就总裁职。

  (2)吴佩孚等电曹锟,谓武力解决非易,请速谋结束,曹锟据以转告冯国璋、段祺瑞。  5﹐21(四,一二)  (1)孙中山不就军政府政务总裁职,离广州。

  (2)留日归国学生联合北京大学及各专门学校学生二千余人向总统冯国璋请愿废除中日军事协议(天津、上海、福州等处学生亦有表示)。

  5﹐22(四,一三)俄国共党侵入外蒙古恰克图、三音诺颜等处。

  5﹐23(四,一四)徐树铮自北京到汉口,曹锟告以所部不能再任前敌,并力请去陆军总长段芝贵(段联络张敬尧、吴光新,共抗直系,曹大不悦)。

  5﹐24(四,一五)

  (1)徐树铮电吴佩孚,目前不宜划界停战。  (2)孙中山抵汕头,许崇智部攻占福建上杭。

  (3)日本议员团分组先后抵北京、广州、济南、天津、上海、汉口。

  5﹐25(四,一六)湖南前线南北军会商停战。  5﹐26(四,一七)

  (1)孙中山到粤东三河坝,晤陈炯明。

  (2)广州国会非常会议参众两院议长林森、吴景濂电请孙中山就军政府总裁职。

  (3)川边藏蕃进犯同普,进逼巴塘。  (4)徐树铮到衡阳晤吴佩孚。  5﹐27(四,一八)徐树铮与吴佩孚商定,允直接拨付吴部二十万元,另给以将军名号,俟奉军抵茶陵安仁,吴即进向韶关,直下广州。

  5﹐28(四,一九)

  (1)徐树铮、吴佩孚接洽情形,即电段祺瑞报告,并离衡州北返。  (2)冯国璋接见岑春烜之代表章士钊,商南北和议(6﹐7二次接见)。

  5﹐29(四,二0)

  (1)英美日三使照会外交部,要求湖南督军及将领个人应负外人所受之任何损失(美使芮恩施复口头要求严命各将领负抢掠之责)。  (2)徐树铮电段祺瑞,请财政部即电令汉口中国及交通银行归还吴佩孚借款二十万元(实交八万元,是日徐自衡州抵汉口)。

  (3)直隶督军兼第一路司令曹锟以不满徐树铮衡州之行,称病离汉口北去。  (4)驻广东香山警卫军统领袁带受北方运动,叛变,与护沙军统领林警魂战(6﹐6省军败袁带,克香山)。

  (5)匪劫直隶栾城县。

  5﹐30(四,二一)

  (1)中日军事协议说明书发表。  (2)援闽粤军左路许崇智占永定。  (3)驻京英使抗议陕西破坏禁烟条约。

  5﹐31(四,二二)

  (1)奉军许兰洲开往豫西,准备入陕援川(因陕军在川北失败)。

  (2)龙济光到北京请援。

  (3)裁撤第十七师,改为湖南陆军第一旅,朱泽黄任旅长。  6﹐1(四,二三)

  (1)徐树铮电奉、皖、湘、浙、晋、陕、豫、鄂、闽、鲁、黑各省,布署国会议员选举。

  (2)孙中山离汕头赴日本。

  (3)陆荣廷宣布就军政府总裁职。

  (4)新疆督军杨增新宣布戒严(因俄国革命党与回人在新疆边境冲突)。

  6﹐2(四,二四)  (1)徐树铮自汉口到北京,即电吴佩孚,告以段祺瑞允授以【

  孚威】将军名号。

  (2)李烈钧督滇军成桄克南雄,败赣军吴鸿昌等。

  (3)江西匪陷鄱阳(6﹐6又陷都昌)。  (4)广东西江大水为灾。

  6﹐3(四,二五)

  (1)各省省议会代表会议宣言要求南北停战。

  (2)福建北军臧致平师攻占广东黄冈。  (3)授吴佩孚为孚威将军。

  6﹐4(四,二六)梁士诒、朱启钤、周自齐等主调和南北,推徐世昌斡旋。

  6﹐5(四,二七)吉林督军孟恩远派兵赴哈尔滨防守中东路。

  6﹐6(四,二八)

  (1)援粤闽浙军童葆暄师占广东饶平。  (2)徐世昌到北京。

  (3)吉林方正县为匪所陷。

  6﹐7(四,二九)

  (1)徐树铮电请直、鲁、豫、奉、黑、鄂、湘、浙、闽、晋、陕、甘各省禁阻省议会代表赴南京(各省议会代表定6﹐3在南京开会,请早息内争)。

  (2)徐树铮电阎锡山、陈树藩,布署国会议员选举,严防民党人士入选。  (3)段祺瑞拒绝留日归国学生宣布中日条约之要求。  (4)闽军夺回永定。  (5)英与日本商共同出兵西伯利亚问题。

  6﹐8(四,三0)

  (1)山东督军兼第二路司令张怀芝自江西回济南(时段祺瑞拟任张为援粤司令,将第一、第二两军合并)。

  (2)奉军司令孙烈臣到长沙,张景惠电徐树铮,谓粮草告匮,菜蔬断绝,请严饬整顿。

  (3)徐树铮到沈阳。

  (4)留日归国学生在上海开全体会议,筹开国民大会,拒绝中日军事协议,提倡国货。

  6﹐10(五,二)

  (1)四川熊克武部第五师吕超再败刘存厚、钟体道,占领广元(6﹐8),刘等退陕边宁羌(旋乘原驻陕南之第二十二混成旅长管金聚北去,占有汉中)。

  (2)孙中山到日本门司。  6﹐12(五,四)

  (1)徐树铮与曹锟、张怀芝、龙济光会于天津,商对南战事(

  6﹐14安徽督军倪嗣冲抵津,劝曹、张再战)。

  (2)广州国会议员开正式会议(仍不足法定人数)。

  6﹐13(五,五)

  (1)驻日公使章宗祥与瑞士代表在东京订立中瑞通好条约(仍许与领事裁判权)。

  (2)陕西靖国军樊钟秀部占潼关(翌日退出)

  。

  6﹐14(五,六)

  (1)前陕西督军炳威将军陆建章因反对对南用兵,被徐树铮枪毙于天津奉军司令部(此事与倪嗣冲有关)。  (2)徐树铮电令长沙孙烈臣,命在湘奉军第三旅克日进驻安仁茶陵以南地区(孙借口势孤不进)。

  (3)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冯玉祥占湖南常德。  (4)冯国璋代表张一

1919"中华民国八年己未"

  1﹐1(一一,三0)北京大学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主办之【  新潮】杂志,及段锡朋、周炳琳、张国焘、许德珩、易克嶷等之【国民】杂志创刊(新潮社成立于上年12﹐3;另有【国故】月刊社,亦于同月成立,教授黄侃、刘文典等主之)。  1﹐5(一二,四)

  (1)任命汪荣宝为驻瑞士公使。

  (2)外交部电都护使陈毅,相机与外蒙另订新约,排除俄力,固结蒙心。  (3)外交部声明不轻易变动外蒙自治制度,惟求解除俄蒙协约限制。

  1﹐6(一二,五)  (1)北京外交委员会议决统一铁路案,凡以外资外债建造已成或未成,或已订合同而尚未开工之各站,概统一之。其资本及债务合为一总债,以各路与共同抵押品,由中国政府延用外国专家辅助中国人员经理之。俟中国还清该总债之日为止,各路行政及运输事宜,仍须遵守中国之法律,概由交通部指挥之。即请提出巴黎和会(意在打破势力范围,主之者为汪大燮、熊希龄、林长民)。

  (2)陕南镇守使管金聚自凤县攻占宝鸡,败靖国军。  (3)湖南督军张敬尧与日本泰平公司订购军械合同,价值六十六万七千日元。  1﹐7(一二,六)众议院通过钱能训内阁阁员同意案(九日参议院通过)。

  1﹐8(一二,七)国务院以巴黎和会提案电知陆征祥等(外交委员会提出)。

  1﹐9(一二,八)  (1)广州军政府派唐绍仪为和平善后会议总代表,章士钊(代表岑春烜)、胡汉民(代表孙中山)、缪嘉寿(代表唐继尧)、曾彦(代表陆荣廷)、郭春霖(代表莫荣新)、刘光烈(代表熊克武)、王伯群(代表刘显世)、彭允彝(代表谭延闿)、饶鸣銮(代表林葆怿)、李述膺(代表于右任)十人为代表。

  (2)美日公使芮恩施、日置益商对华借款问题,在南北和好之前,不予财政援助。

  1﹐10(一二,九)

  (1)设全国烟酒事务署。

  (2)谢米诺夫在乌金斯克勾结布里雅特及蒙古部分王公会议独立,日军官列席。

  1﹐11(一二,一0)

  (1)广州国会开两院联席会议,议决军政府改名为【护法政府】。

  (2)北京内阁改组,国务总理钱能训兼内务总长,陆征祥为外交总长,龚心湛为财政总长(新任),靳云鹏为陆军总长(新任),刘冠雄为海军总长,朱深为司法总长,傅增湘为教育总长,田文烈为农商总长,曹汝霖为交通总长。

  (3)北京特任荫昌为侍从武官长,张怀芝为参谋总长,吕调元为安徽省长。  (4)福建省政府与中华汇业银行订立实业借款二百万日元。

  1﹐12(一二,一一)孙中山誓实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此誓似为就中国国民党总理时所立)。

  1﹐14(一二,一三)孙中山复蔡元培函,商编民国史前编事。

  1﹐15(一二,一四)  (1)美、日协定,由美、日、英、法、中、俄、义共同监管西伯利亚及中东铁路,美工程师司梯温斯负责技术。

  (2)海军部与日本三菱会社订购军械合同,价值一百十七万日元。  1﹐16(一二,一五)

  (1)特任财政总长龚心湛兼币制局督办。

  (2)护法政府公布南北和平会条例。

  1﹐17(一二,一六)

  (1)上海销毁存土开始,派张一鹏监视。

  (2)万国禁烟会在上海开会。  1﹐18(一二,一七)

  (1)巴黎和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由协约国二十七国代表组成)。

  (2)护法政府政务会议决定提出南北和平会议条件。

  1﹐20(一二,一九)

  (1)国务院战后经济调查会开会。

  (2)北京大学无政府主义派学生黄凌霜、区声白、华林、李震瀛等之【进化】月刊出版(仅三期)。

  1﹐21(一二,二0)特委陆征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充参与赴欧和会全权委员(王系广州军政府所派,由北京政府任命。陆于1﹐11到巴黎,过日本时遗失秘密文件箱)。

  1﹐22(一二,二一)藏番侵扰川边。  1﹐23(一二,二二)外交部照会公使团领袖英使,要求交还上海会审公廨。

  1﹐24(一二,二三)国务院函陈毅,政府对蒙政策,在求经营实事,不务取消自治虚名。

  1﹐25(一二,二四)

  (1)颁布遣送敌国(德奥)人民事务局条例。

  (2)南方议和代表团到上海。  (3)北京大学月刊发刊。

  1﹐27(一二,二六)

  (1)巴黎和会最高会议(即美、英、法、义、日所组成之十人会议)讨论山东问题,中国代表顾维钧、王正廷被邀列席,日代表牧野伸显要求无条件继承德国在山东权利,顾声请此问题须先由中国陈述理由,再行讨论。

  (2)外交部通知美日公使,同意监管西伯利亚及中东铁路条件。

  (3)中华工商保守国际和平研究会及中国国货维持会函全国商会联合会,商共同促成世界永久和平。  (4)陕西靖国军董威(振五)、邓瑜(宝珊)

  、杨虎(虎臣)为许兰洲之奉军、刘镇华之镇嵩军败于武功,董威死之。  1﹐28(一二,二七)

  (1)顾维钧在巴黎和会最高会议中陈述中国应直接收回山东权利之理由,并表示愿将中日密约提出。

  (2)武昌首义元勋蔡济民在湖北利川为川军旅长方化南所杀(

  去年春,蔡举兵利川,别有唐克明军驻恩施,均鄂军,与川军不相能)。  1﹐30(一二,二九)

  (1)北京令撤销援粤总司令。

  (2)南方代表唐绍仪向北方代表朱启钤质问陕西停战问题。  (3)莫斯科【侨俄华工会】决派共产党人宣传员来华。

  1﹐31(一二,三0)陆军总长靳云鹏向财政总长龚心湛索军费,发生冲突。

  2﹐1(一,一)【新教育】月刊在上海出版,蒋梦麟、黄炎培、陶知行等主之。

  2﹐2(一,二)日使小幡见外交次长陈箓,谓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发言反对日人,全失友谊,要求电令其不得宣布中日密约,并改变态度,凡所主张,非经日本同意不得提出和会,否则日将取消去年九月参战借款合同,索还已付之三百万。并以将取相当行动为恫吓。(是为【小幡事件】)

  2﹐4(一,四)外交部分电新疆、吉林督军、省长杨增新、孟恩远、郭宗熙,严查由俄回国华工有无煽乱情事。  2﹐5(一,五)  (1)日本声明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协议须待中日批准欧洲和约,并协约国撤退西伯利亚军队后方为终了(2﹐8日代表东乙彦与徐树铮签订协议)。

  (2)上海洋货商业公会、出口公会等团体电北京政府,请拒2﹐2日使要挟(2﹐7江苏省教育会亦有相同表示)。  2﹐6(一,六)李纯电南北政府,提议福建、陕西及鄂西实行停战,陕鄂军停止前进及增援,南北代表派员监视,划分防区等五条(广州军政府同意)。

  2﹐7(一,七)孙中山宣言,南北议和必须以恢复国会职权为先决条件。

  2﹐8(一,八)

  (1)北京中外人士组织【中华万国禁烟会】。  (2)朝鲜留日学生发表独立宣言。

  2﹐9(一,九)  (1)徐世昌向南方代表唐绍仪辩白陕西问题。

  (2)北京高等师范学生组织【工学会】(一面求学,一面做工)。

  (3)上海寰球学生及中华国民策进永久和平会分电顾维钧、王正廷,勖勉坚持到底。

  2﹐10(一,一0)外交部再照会公使团,请克日交还上海会审公廨(公使团仍以推广租界为条件)

  。

  2﹐11(一,一一)

  (1)北京新国会闭会。

  (2)梁启超、蒋方震、张嘉森、丁文江等自上海抵伦敦。  (3)梁启超、汪大燮、蔡元培、王宠惠、熊希龄、梁士诒、林长民等组织【国际联盟同志会】,梁为理事长。  (4)李盛铎、王揖唐等发起【国际联盟协会】

  。  2﹐12(一,一二)

  (1)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发表中日各项密约(八日和会议决禁止秘密外交,并将已成密约一概宣布。  唯此次中国所发表者,仅为日人所同意之一部分)。

  (2)协约国公使会议,英、美、法公使以段祺瑞继续募兵,反对再以借款付予北京政府。

  (3)日、英、法、美、义协定共管中东铁路。

  (4)上海南北和平会议规则签定。

  (5)特任沈铭昌为山东省长。

  2﹐13(一,一三)

  (1)唐绍仪电徐世昌要求立即遵行2﹐6李纯所提停战办法五条,禁止自日本输入军火。

  (2)北京政府以李纯所拟南北停战办法五条电知陕西当局督军陈树藩。

  (3)陕西省长刘镇华之镇嵩军攻占

1920"中华民国九年庚申"

  1﹐1(一一,一一)  (1)济南警察禁止学生演剧,引起冲突,学生重伤十余人(翌日各校教职员愤而停止职务)。  (2)北京政府奖叙参战出力之王士珍、段芝贵、姜桂题、梁启超、曹锟、张作霖、倪嗣冲、李纯、刘冠雄、张怀芝、王占元、阎锡山、靳云鹏、徐树铮、汪大燮、曹汝霖、陆宗舆、林长民、范源廉、章宗祥、曾毓隽、熊希龄、孙宝琦、王宠惠、章士钊等四十三人。

  (3)少年中国学会之【少年世界】出版(1921﹐4停刊)。

  (4)少年中国学会王光祈在北京组织【工读互助团】。  (5)开封【青年】半月刊出版(第二中学学生曹靖华〔联亚〕等组织之青年学会主之)。

  (6)上海【新妇女】半月刊出版(务本女子中学教员主之)。  1﹐2(一一,一二)外交部电各省禁止抵制日货。

  1﹐3(一一,一三)美教士在云南罗次被匪所掳。  1﹐4(一一,一四)

  (1)北京大学学生易家钺、郭梦良、朱谦之、陈顾远之【奋斗】旬刊出版(4﹐30停,共出九期)

  。

  (2)驻南苑之第十五师刘询部不稳,北京戒备(寻发饷六十万元始平息)。  1﹐5(一一,一五)北京各校教职员以【寡廉鲜耻,恋栈不去】旗送教育总长傅岳棻。

  1﹐6(一一,一六)英使抗议湖南军队运鸦片。

  1﹐8(一一,一八)

  (1)吉林省电告日警拘捕华人。

  (2)令各省妥筹教育经费。

  1﹐9(一一,一九)

  (1)特派叶恭绰为劝办各省实业专使。

  (2)国务总理靳云鹏接见北京教职员代表,允发现薪(1﹐12起教职员复职)。

  (3)任命马良帮办山东军务。  1﹐10(一一,二0)

  (1)协约国对德和约交换。

  (2)北京各校教职员宣言复职。  1﹐11(一一,二一)英使质问中日无线电台合同。  1﹐12(一一,二二)教育部通告国民学校一、二年级改用语体文。

  1﹐13(一一,二三)

  (1)中德商议国交问题,不允德派驻华代表。

  (2)广州军政府电北京请速罢免湖南督军张敬尧。

  1﹐14(一一,二四)

  (1)日使小幡访外交部抗议抵制日货。

  (2)美国通知日本,撤退西伯利亚美军(四月一日撤尽,中、英、法、义亦同时撤退,惟日本不肯)

  。  (3)法使抗议中英飞机合同。

  1﹐15(一一,二五)中俄边防紧急。

  1﹐16(一一,二六)国际联盟在巴黎开第一次会议,中国代表顾维钧到会观礼。

  1﹐17(一一,二七)

  (1)军政府派舰监视澳门葡人,令停止填筑海面。

  (2)吴佩孚坚请撤防北归,曹锟转电北京并代索饷。

  1﹐19(一一,二九)

  (1)日使小幡向外交部提出山东善后问题,要求中日直接交涉。  (2)济南各校教职员复职。

  1﹐20(一一,三0)

  (1)俄旧党谢米诺夫宣布为西伯利亚临时统治者(受日人利用)。

  (2)陕西旅京学生杨钟健等之【秦钟】月刊出版。

  (3)天津南开中学学生周恩来、马骏、女子师范学生邓颖超等之【觉悟】月刊发刊。  1﹐22(一二,二)陆军总长靳云鹏咨将军府,严禁【中华全国农工联合会】(民国八年十二月成立于上海)。

  1﹐23(一二,三)广州军政府反对山东问题由中日直接交涉。

  1﹐24(一二,四)

  (1)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殴伤检查日货之学生,拘捕周恩来等十八人,封闭学生联合会。

  (2)广州国会议员林森等五百余人通电指责政学会破坏制宪。  1﹐25(一二,五)赴欧和议代表陆征祥回抵北京。

  1﹐28(一二,八)  (1)取消呼伦贝尔特别区域及中俄会订条件。

  (2)广州国会通电反对山东问题直接交涉。

  (3)湖南代表向北京总统府请愿罢免督军张敬尧。

  1﹐29(一二,九)  (1)外交部向各国声明防御中俄边境,及保护中东铁路办法。

  (2)天津学生五千余人请愿撤换警察厅长杨以德,释放被捕学生,恢复学生联合会,被省长曹锐殴伤数十人。

  (3)孙中山致书海外同志,谓五四运动为新文化运动,为思想界之空前变化,最有价值,欲求革命成功必须思想变化。  1﹐30(一二,一0)

  (1)因中荷条约期满,外交部向荷使提议修正。

  (2)广州军政府以三十万元(毫洋)济吴佩孚军饷(由国会议员钟才宏解交)。

  1﹐31(一二,一一)

  (1)北京政府否认岑春烜为西南八省铁路总裁。  (2)北京学生万余人为1﹐29天津事件,游行示威。  2﹐1(一二,一二)

  (1)上海各界宣言反对与日本交涉山东问题(其他各地均有同样表示)。  (2)天津学生全体散学。  (3)曹

1921"中华民国十年辛酉"

  1﹐1(一一,二三)

  (1)公布卿云国歌。  (2)孙中山在广州军政府讲演,主建立正式政府。

  (3)令拨银六万元援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旱灾。

  (4)令各省省长及省议会各派选一人来京组织地方行政会议,讨论地方自治。  (5)京汉铁路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成立。

  (6)粤汉铁路罢工。

  (7)陈炯明之代表陈演生将漳州移交福建督军李厚基。

  1﹐2(一一,二四)蔡元培到巴黎,调查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情形,并筹设里昂中法大学。  1﹐3(一一,二五)蓝天蔚、黎天才等因川军压迫,自夔巫退驻鄂西,与王占元军相战。  1﹐4(一一,二六)周作人、沈雁冰(茅盾)

  、郑振铎(西谛)、许地山(落花生)、叶绍钧、耿匡(济之)、瞿世英(菊农)、王统照、郭绍虞、孙伏园等之【文学研究会】成立于北京(一作1﹐1)。

  1﹐5(一一,二七)中国否认曾请苏俄出兵协助扑灭进犯外蒙之俄旧党。  1﹐6(一一,二八)

  (1)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复宣言,希望北京政府继续和议。

  (2)日使小幡照会外交部,谓延珲日军将陆续撤退,质问中国对该处日侨能否负保护全责,并要求驱尽韩党。  (3)俄旧党阿年阔夫在新疆古城奇台暴动(寻被解决)。

  1﹐7(一一,二九)  (1)改宁夏护军使为镇守使,以马鸿宾任之。

  (2)云南唐继尧与慎昌洋行订立云南矿山借款协议(拟组织明兴公司采矿,以滇人反对,未成)。

  (3)公布国有铁路会计条例。

  (4)公使团照会外交部,质问库伦俄侨被虐。  1﹐8(一一,三0)  (1)吉林省与珲春日军官商订暂时办法四条。

  (2)交通部与美国费得拉尔签订无线电台借款合同,共美金四百六十二万金元。

  (3)哈尔滨戊通航业公司收归国有。

  (4)教育部停送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时学生约二千人,多失业,由华法教育会救济)。

  (5)四川军长刘湘、但懋辛再电表示自治决心,对南北均不为左右袒。  1﹐9(一二,一)中东路督办宋小濂与远东共和国交通总长沙托夫订立中东路与贝加尔路临时交通办法(远东共和国代表优林之要求)。

  1﹐11(一二,三)

  (1)海军部与英国亨达利乔公司签订水面飞机借款合同一百二十九万七千二百镑(九二折算)。

  (2)吉林督军鲍贵卿与日本正金银行订借日款二百万元(九七折)。

  1﹐12(一二,四)

  (1)熊克武否认北京政府任命为四川省长,主张自治。

  (2)旧国会复在广州开会。

  (3)发行民国九年赈灾公债四百万元。

  1﹐13(一二,五)广西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班香甫占领芦利(百色、西隆、恩隆、隆安、恩阳、上林等时均已为占领)。

  1﹐14(一二,六)  (1)裁撤河南暂编陆军第一师(师长成慎)。

  (2)西藏达赖派代表至甘肃。

  (3)俄蒙军三路猛攻库伦,断我粮道,库防危急,陈毅、褚其祥等连电乞援。  (4)赵恒惕、林支宇邀集湖南各团体及报馆代表商省自治根本法(省宪法)。

  1﹐15(一二,七)

  (1)交通部与内国银行团订车辆借款。

  (2)派驻珲春地方之日军部份撤退(仍留二个中队)。  1﹐17(一二,九)中日珲春交涉,日使提出四条件,外交部拒绝。

  1﹐18(一二,一0)英美法日四国公使正式照会外交部,四国新银行团成立。

  1﹐19(一二,一一)

  (1)公使团以库伦俄侨被虐事,提出八条件。

  (2)财政部与汇丰、花旗、汇理、正金四银行代表订赈灾借款四百万元。

  1﹐20(一二,一二)云南叶荃军(靖国联军第八军)在宜良反抗唐继尧,拥戴顾品珍(时顾驻宣威)。

  1﹐21(一二,一三)

  (1)四川第二军军长刘湘、第一军军长但懋辛、第三军军长刘成勋等否认北京政府任命,决以川人自立自治。

  (2)伍廷芳通告自2﹐1起,广州海关须服从军政府命令。

  1﹐22(一二,一四)  (1)英日抗议中美无线电台借款合同。

  (2)上海会审公廨以伍廷芳已离租界,不在该公堂管辖之内,注消停止支取广东关余案。

  1﹐25(一二,一七)

  (1)北京晨报记者瞿秋白、俞颂华、李仲武抵莫斯科(1920﹐10﹐16离北京)。

  (2)北京外交部请英使勿取消对华禁运军火令。

  1﹐26(一二,一八)

  (1)直隶省与中英银公司订立沧(沧州)石(石家庄)路借款一千万元。  (2)特派张勋督办热河林垦事宜(时因张作霖力保张勋任苏皖赣巡阅使,直系反对,故有是命,以为热察绥巡阅使之准备)。

  (3)北京外交团议决,令广州领事通知伍廷芳,不准干预海关行政。

  1﹐27(一二,一九)

  (1)北京外交部向远东共和国代表优林提出中俄通商先决条件五条。

  (2)接收德国归还观众台天文仪器(庚子年掠去,因欧战退还)。

  1﹐28(一二,二0)  (1)中日军事协议取消。

  (2)贵州代总司令卢焘通电实行自治。

  (3)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冯玉祥在信阳截留路款二十万元。

  (4)英军舰在江西内河鸡笼山处停泊。  1﹐29(一二,二一)教育部令阻勤工俭学生赴法。

  1﹐30(一二,二二)俄旧党恩琴猛攻库伦附近之毛笃庆。

  1﹐31(一二,二三)

  (1)特派陆荣廷督办广西边防军务。

  (2)俄旧党恩琴及蒙匪劫持库伦活佛(活佛原被监视,陈毅到库将其放回)。

  (3)日本政府声明中国到期借款(约一万五千万)如再不还,将实行监督财政。

  (4)奉天军需向财政部拍案索饷,得二百万元。  1﹐(1)陈独秀在广州成立中国共产党支部(谭平山、陈公博等在内),并开始农民运动。

  (2)胡定康携陈独秀函自上海到北京,晤李大钊、张国焘。

  2﹐1(一二,二四)

  (1)湖南造币厂及湖南总商会向日本三井洋行借款一百二十万元(九八折)。

  (2)旅沪浙人张静庐、童一心、吴天放等之【新浙江】出版,倡导自治。

  2﹐2(一二,二五)  (1)远东共和国代表优林拒外交部要求,并诘责中国对俄措置之种种不当。

  (2)中英银公司声明津浦及沪宁、沪杭甬路购车优先权。

  (3)驻库伦之褚其祥旅高在田团均为俄旧党及蒙匪所败。

  2﹐3(一二,二六)

  (1)俄旧党恩琴及蒙匪陷库伦,镇抚使陈毅等走恰克图(传闻张作霖与俄旧党有联络)。

  (2)办理总领事事务之陈广平到莫斯科。

  2﹐5(一二,二八)

  (1)滇军顾品珍自宣威进军昆明(或云顾受政学系李根源运动)。

  (2)明令设立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  2﹐8(一,一)  (1)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因无工作,华法教育会又不肯维持,要求驻法公使电国内设法。

  (2)唐继尧因受顾品珍叶荃之逼,自昆明出走海防(过蒙自留一宿,即赴海防,转往香港)。

  2﹐9(一,二)

  (1)外蒙活佛宣布独立,俄人恩琴为总司令,日人山田为参谋长。

  (2)顾品珍进入昆明,代唐继尧为云南总司令(时朱德任顾部旅长,至是顾以之为宪兵司令兼警察厅长)。  (3)浙督卢永祥请缓办国会选举。

  2﹐11(一,四)

  (1)日人侵占胶县民田(结果每亩给五十元)

  。  (2)外交部发出覆俄国劳农政府宣言称愿依平等互惠精神相机商谈,并盼先行保护华侨。  2﹐12(一,五)外蒙活佛通知土谢图汗等部,准备粮草,以备应用。

  2﹐13(一,六)陈独秀、沈定一(玄庐)、谭鸣谦(平山)、陈公博主办之【劳动与妇女】周刊在广州出版。  2﹐14(一,七)

  (1)江西督军陈光远解散自湖南退赣之暂编第一师张宗昌部(

  时宗昌受张作霖运动,举兵攻陈失败)。

  (2)鄂西蓝天蔚、黎天才、吴醒汉军均为王占元部孙传芳等所消灭。

  2﹐15(一,八)  (1)广州市暂行条例开始实施,孙科任市长。  (2)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接收哈尔滨各机关,改悬中国国旗。  2﹐16(一,九)  (1)美使要求维持无线电台合同。

  (2)日使抗议中美无线电台合同(谓为违背中国与日商三井所订合同)。

  (3)设立哈尔滨市政局。

  (4)福州船厂向美商慎昌洋行借款三十万元。

  2﹐17(一,一0)

  (1)香港英按署判禁支取广东关余。

  (2)四川熊克武系军长但懋辛、刘湘、刘成勋自重庆进攻成都之刘存厚。

  2﹐18(一,一一)  (1)湘西王育寅部战败,由省军旅长唐生智收编。  (2)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成立于香港。

  2﹐19(一,一二)

  (1)北京财政部拟订整理内债办法。

  (2)因苏俄在天津、北京、上海、青岛、哈尔滨设立机关,北京参陆办公处通知各地查禁共产党宣传。

  2﹐20(一,一三)

  (1)远东共和国代表优林商外交部,愿协助进攻库伦俄旧党,拒之。

  (2)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筹集赴俄团员旅费。

  2﹐21(一,一四)

  (1)特任赵从藩为江西省长,代戚扬(赵未就,由杨庆鋆护理)。

  (2)刘存厚因熊克武等之攻击,自成都退向绵阳、梓潼、保宁(旋因驻顺庆第五师长何光烈、驻泸州第九师长杨森之调解,战事停止)。

  (3)外蒙活佛大会,俄蒙首领于库伦,决建大蒙古帝国,分设各部总长。

  2﹐22(一,一五)  (1)顾维钧被举为修改国际联盟盟约委员。

  (2)直隶长垣黄河水灾。  2﹐23(一,一六)湖北沙市第八师兵变。

  2﹐24(一,一七)靳云鹏向曹锟、张作霖声述财政困苦情形。

  2﹐25(一,一八)苏俄外次照会北京政府,促于两周内答复是否预备接待苏俄代表(由中国驻英公使顾维钧转,时尚未接到2﹐11中国外交部照会)。  2﹐26(一,一九)沧石路开工。

  2﹐27(一,二0)留法勤工俭学生赵世炎、周恩来、王若飞、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利瓦伊汉等之社会主义青年团及华工二百余人包围驻法使馆,要求救济,法国警察干涉,殴伤多人。又向法华教育会请愿,成立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会与工学互助团(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于1920年夏,为第三国际所策动,由陈延年、陈乔年、周恩来、赵世炎等领导)。

  2﹐28(一,二一)蔡元培宣布停止留法勤工俭学会对学生经济关系。  3﹐1(一,二二)

  (1)湖北督军王占元召川滇黔桂湘赣等省代表会议,订立联防条约(时传为七省联盟)。  (2)外蒙人民革命党在买卖城举行第一次大会。

  3﹐2(一,二三)

  (1)英日续盟期迫,北京政府再电驻英日两使,向英日政府声明,续盟约中有涉及中国事项或字样,须先得中国政府之同意。

  (2)外交部电驻英公使顾维钧,指示对苏俄谈判方针。

  3﹐3(一,二四)  (1)上海造币厂向四国银行借款二百五十万元成立。

  (2)公布整理公债办法(此系银行公会要求,否则不再承购公债)。

  (3)浙江督军卢永祥二次通电,主缓办国会选举。

  (4)开滦煤矿罢工。

  (5)上海法租界电车工人罢工,要求加资(六日解决)。  3﹐4(一,二五)

  (1)湖南省自治根本法起草委员会推李剑农为主席。

  (2)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电邀唐继尧来广州。

  (3)美国驻日代办向日本外务省抗议三井洋行与中国所订无线电台合同违反中美条约。

  3﹐5(一,二六)

  (1)蒋中正上书孙中山,主缓选总统。  (2)湖南省长林支宇因受军人排斥,辞职(林与孙中山近,与湖南总司令赵恒惕不合,一说不见容于谭延闿系之师长宋鹤庚、旅长张辉赞等)。

  (3)国务院通电召集军事财政会议。

  3﹐6(一,二七)

  (1)以俄旧党在中国边境活动,令黑省设防。

  张家口戒严。

  (2)香港中华海员工业联合会成立,苏兆征、林伟民主之。

  3﹐7(一,二八)

  (1)黑龙江与远东共和国在满洲里签订中俄边境交通协约。  (2)新任丹麦公使欧恩施呈递国书。

  (3)俄旧党谢米诺夫部福列查斯基等四人在北京被捕(前俄使馆人员请外交团要求释放,不果)。

  (4)前清端郡王载漪自西北潜回北京。

  3﹐8(一,二九)

  (1)特任刘承恩为湖北省长(夏寿康遭王占元反对,不克到任)。  (2)驻英公使顾维钧约晤苏俄驻英代表克拉辛,盼中俄先在伦敦磋商,再派员前往北京。  (3)派王宠惠充修改国际联盟盟约委员研究会委员。  (4)长沙湖南劳工会发布反对华实公司垄断第一纱厂传单。  3﹐9(一,三0)  (1)库伦俄蒙军攻叨林。

  (2)唐继尧自香港到广州,晤孙中山。

  3﹐10(二,一)

  (1)交通部将北京铁路管理、邮电、上海工业专门(南洋)、唐山工业专门(路、矿)四校合并,改组为交通大学。

  (2)新任驻美公使施肇基呈递国书。

  (3)美国务卿AlveyA。Adee训令美公使柯兰,使馆区内不得容留华人。

  3﹐11(二,二)

  (1)菲律宾华侨反对将簿记改用英文或西班牙文或土文记载,由政府向美政府交涉。

  (2)叨林失守,援军副司令邹芬退乌得。

  (3)湖南省长林支宇去职赴汉口。

  (4)驻英公使顾维钧电告,英国同意于印度设领事馆。

  3﹐12(二,三)

  (1)孙烈臣调署吉林督军(鲍贵卿去职)兼省长,吴俊升署黑龙江督军兼省长。  (2)北京外交部答复丹使,中美无线电台合同不受何方约束。  (3)四川刘存厚通电下野。

  3﹐13(二,四)

  (1)蒙古人民革命党(1918年成立)所组织之临时革命蒙古人民政府在恰克图宣布成立。

  (2)俄蒙军陷乌得,援库副司令退猴头庙。

  (3)陈炯明通电宣布两粤一家不生兵戎(赞同赵恒惕之调解)。

  (4)公布俄侨注册办法。

  3﹐14(二,五)

  (1)远东共和国代表优林允于中俄通商后退还庚子年所占据之黑龙江江东六十四屯。

  (2)北京国立大专学校(八校)教职员以欠薪四月不发,罢课。

  3﹐15(二,六)

  (1)日本在青岛增设无线电台,并于济南等处设立分台,交涉无效,反在台西镇筑第二电台。

  (2)北京国立专门以上各校教职员代表联合会议成立,马叙伦为主席。

  3﹐16(二,七)  (1)外交部对荷兰之领事条约决继续订定,不加修改。

  (2)苏俄照会北京政府,坚持在北京谈判,否则惟有请陈广平离俄。

  (3)前任黔军总司令贵州省长王文华在上海被刺死(卢焘等受王指使逐走刘显世,刘遣袁祖铭到上海图王。按王为刘之外甥)。

  (4)英俄订立商约。

  (5)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议决派何孟雄为代表,出席莫斯科国际少年共产党大会(时该团有团员李大钊、张国焘、罗龙章、刘仁静、高尚德、陈德荣、宋介等四十七人,张国焘任书记)。

  3﹐17(二,八)援库副司令邹芬退滂江。

  3﹐19(二,一0)

  (1)日本允中国展限偿还借款(约一万五千万元)。

  (2)陈炯明电广西谭浩明,盼各守边防,不相侵犯。

  (3)库伦镇抚使陈毅自恰克图走满洲里。

  3﹐20(二,一一)孙中山在广东教育会讲【五权宪法】。

  3﹐21(二,一二)

  (1)张作霖庆祝生辰,并决定大举出兵。  (2)日本正式于库页岛北部及庙街设官统治。

  3﹐22(二,一三)  (1)广州关余交涉,公使团赞同北京外交部办法。

  (2)前在新疆古城滋扰之俄党遣送甘肃安置。  3﹐23(二,一四)

  (1)新银行团调查北京政府共亏二万七千五百余万,军费一项本年需二万一千五百万元。

  (2)北京国立专门以上各校教职员联合会议决,限政府于本月底前答复其欠薪要求。

  (3)外交部电驻英公使顾维钧,中国政府原则上不反对俄代表来京,惟望从缓。  3﹐24(二,一五)  (1)北京国务院催办国会议员选举。

  (2)派叶恭绰为交通大学校长(设北京、唐山、上海三校)。

  (3)远东共和国宪法会议致书中国政府及人民,盼订结条约,恢复正当商务。

  3﹐25(二,一六)俄蒙军陷乌里雅苏台及科布多。

  3﹐26(二,一七)

  (1)赤塔远东共和国出兵库伦,进攻俄旧党。

  (2)苏俄照会北京政府,拟即派代表来华。  3﹐27(二,一八)公使团抗议前清端郡王载漪回京。

  3﹐28(二,一九)外交部拟订日本飞机航华办法。

  3﹐29(二,二0)国务院命财政部每月筹拨二十五万元(由交通部盐务署分任)转发各校,自后不再拖欠。

  3﹐30(二,二一)北京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北京大学第四次集会,商定设立执行委员会,由张国焘为书记委员,刘仁静为会计委员,顾文莘、高尚德、祁大鹏为组织委员,宋介、王伯时为教育委员,李大钊、郑振铎为出版委员。

  3﹐31(二,二二)

  (1)特派孙烈臣兼东省铁路护路军总司令。

  (2)湖北靖国军司令蓝天蔚在重庆自杀(蓝在鄂西战败,于上年入川为川军所拘)。

  (3)优林函外交部,盼重开谈判。

  (4)俄蒙军袭攻滂江。

  (5)唐继尧出席广州军政府会议。

  (6)苏俄外交委员会接待中国代表陈广平,商派使来华事。

  (7)令褫夺库伦镇抚使陈毅官勋。

  (8)教育总长范源廉偕北京各校教职员代表与交通总长叶恭绰商筹拨各校经费事,无结果。

  4﹐1(二,二三)国际联盟理事会通过鸦片禁绝案,指定英法中荷四国为执行委员。

  4﹐2(二,二四)

  (1)远东共和国代表优林向外交部致送该国国会(宪法会议)宣言,盼两国订约,恢复正当通商。

  (2)广州国会议决取消军政府。

  (3)贵州总司令卢焘、省长任可澄通电,主联省自治。

  4﹐3(二,二五)

  (1)北京政府令禁复辟谣言。

  (2)驻唐努乌梁海之镇抚副使严式超退至新疆之巴里坤,唐努乌梁海失守。

  4﹐5(二,二七)  (1)前清端郡王载漪解回新疆原戍。

  (2)日兵一名在绥芬河被击毙。

  4﹐6(二,二八)  (1)中国有线电加入万国电报公约。

  (2)湖南省议会举赵恒惕为省长。

  (3)北京国立各校教职员联合会限政府于明日作确实答复,否则总辞。  (4)华侨陈嘉庚创立之厦门大学成立。

  4﹐7(二,二九)广州旧国会非常会议议决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

  4﹐8(三,一)

  (1)日使正式通知撤退延吉、珲春日兵。

  (2)俄蒙军再攻滂江被击退。

  (3)湖南省教育会、农会、工会通电反对广州选举总统。

  (4)北京国立八校教职员全体辞职(教育总长范源廉亦辞)。

  4﹐9(三,二)

  (1)湖南总司令赵恒惕电广州国会,不承认其所选举之总统。

  (2)驻莫斯科代表陈广平与苏俄外长翟趣林,商遣送华工回国问题。

  4﹐10(三,三)

  (1)广州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大总统。

  (2)赵恒惕电孙中山,劝勿就非常会议选举之总统。

  (3)蒙古人民革命政府乞援苏俄。  4﹐12(三,五)

  (1)库伦活佛代表到北京,请勿以武力攻击库伦,希望恢复外蒙自治。

  (2)派唐在复参加万国禁烟会(在荷兰开会)

  。  (3)派段书云督办海州商埠事宜。  4﹐13(三,六)长沙湖南劳工会号召工人三千余向华实公司示威,被军警解散,捕黄爱、庞人铨(6﹐8释放)。

  4﹐14(三,七)

  (1)前湖南第一师师长成慎、团长孙会友在彰德起兵,驱逐督军赵倜,第十六混成旅长冯玉祥亦自信阳进兵北上(事先得吴佩孚之谅解)。

  (2)外交部电驻英公使顾维钧,说明苏俄代表来华四条件(4﹐20收到,即交俄代表克拉辛)。  (3)苏俄代理外长加拉罕照会外交部(由伦敦转),重申即将遣使来华之意(4﹐17转北京)。  4﹐15(三,八)

  (1)北京各校校长因政府不肯发经费,全体辞职。

  (2)延珲日军开始撤退。

  4﹐16(三,九)  (1)中英订立国际邮汇改进办法。  (2)北京政府外交部照会日使,要求撤退延吉、珲春、和龙、汪清四县日警。

  (3)粤军动员,准备西征。

  (4)新疆军与俄蒙军战于科布多。

  (5)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直鲁豫巡阅使曹锟相继抵天津(张于昨到)。

  4﹐17(三,一0)电令各省筹款设立工厂,安置裁兵。  4﹐18(三,一一)

  (1)吴佩孚军第二十五师萧耀南及河南省宏威军赵杰部平定彰德乱事,成慎、孙会友败死(时赵倜结张作霖,张迫曹锟,吴不得已始出兵,冯玉祥亦停止军事行动)。

  (2)内阁总理靳云鹏到天津。

  (3)交通部与日本兴业公司订立张绥铁路续借款三百万元合同。  4﹐19(三,一二)中东铁路满洲里四站俄旧党官兵约八千宣布独立(一作4﹐25)。

  4﹐20(三,一三)

  (1)外交部正式接待远东共和国代表优林。

  (2)孙中山对广西下动员令(原拟今日就总统职,因内部问题未果)。

  (3)湖南省宪法草案成。

  (4)盘据新疆古城之俄旧党阿年阔夫被拘,并搜出其埋藏武器。

  4﹐21(三,一四)莫斯科东方大学成立(翌年设中国班)。

  4﹐22(三,一五)

  (1)公使团否认广州所选总统。

  (2)开山东济宁为商埠。  4﹐23(三,一六)朱启钤在巴黎代表徐世昌接受巴黎大学赠与之名誉博士学位。

  4﹐25(三,一八)

  (1)两湖巡阅使王占元抵天津,与张作霖、曹锟、靳云鹏会议,商改组内阁、分配地盘及财政等事(即所谓天津会议。时鄂川滇黔桂湘赣七省同盟之说正盛,王占元声势颇大)。

  (2)外交部电召驻英公使顾维钧,驻美施肇基,驻荷唐在复,驻义王广圻,驻瑞士汪荣宝,驻巴西夏诒霆,于暑假回国一行。

  (3)禁止道胜银行发行银券。

  4﹐26(三,一九)孙中山宴西南海陆军警,演说革命有胜无败,希望一致拥护革命策源地,统一全国。

  4﹐27(三,二0)  (1)曹锟、张作霖、王占元、陆荣廷、陈光远、卢永祥、齐燮元、田中玉、赵倜、张文生、李厚基、阎锡山、孙烈臣、吴俊升、蔡成勋、杨增新、刘镇华、陈树藩、姜桂题、张景惠、马福祥、吴佩孚通电反对广州选举总统。

  (2)陆荣廷、谭浩明、陈炳焜通电反对孙中山。

  (3)交通部向日本东亚兴业公司借款三百万元,建筑自绥远至包头之京绥路延长线(一作4﹐18)

  。

  (4)江亢虎离北京赴苏俄游历。

  4﹐28(三,二一)  (1)外交部向美使抗议菲律宾政府对华侨施行西文簿记案(定十一月一日施行,意在取缔华侨)。

  (2)天津会议讨论财政问题,直隶省长曹锐(曹锟之弟)与靳云鹏冲突,靳声言辞职。

  (3)改驻古巴公使为专任。

  4﹐29(三,二二)曹锟、张作霖、王占元通电拥护靳云鹏内阁。  4﹐30(三,二三)

  (1)优林向俄事委员会会长刘镜人提出【协议草案】。

  (2)外交部根据万国邮政大会决议,致函英美法日义五国公使,请遵照决议将在华邮局一律撤销。

  (3)国务院接受北京国立八校教职员关于经费要求。

  5﹐1(三,二四)

  (1)添设厦门交涉专使。

  (2)中亚俄旧党诺为阔夫部侵入新疆塔城境内。

  (3)【新青年】杂志自上海移广州发行(共出二期)。

  5﹐3(三,二六)北京国立八校教职员宣言暂先留职。

  5﹐4(三,二七)

  (1)外交部答复远东共和国通牒,允议通商问题(参看4﹐2及4﹐30)。

  (2)天津会议终结(改组内阁,选举国会议员,东三省、内外蒙古及热察绥三区归张作霖,直鲁豫陕甘新六省归曹锟,长江流域及川滇黔湘归王占元)。

  5﹐5(三,二八)  (1)孙中山在广州就大总统职,并与军政府总裁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刘显世宣告撤销军政府,正式任命陈炯明为内政部长,吕志伊为次长,伍廷芳为外交部长,伍朝枢为次长,唐绍仪为财政部长,廖仲恺为次长(唐未就,由廖代理),陈炯明为陆军部长,程潜为次长,汤廷光为海军部长,林永谟为次长,李烈钧为参谋部长,蒋尊簋为次长,徐谦为大理院长,胡汉民为总参议兼文官长,马君武为秘书长(总统卫队三营,营长为叶挺、薛岳、张发奎)。

  (2)孙中山致书美总统哈定,盼支持正义及中国人民愿望,维护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广州政府(送广州美领事馆,另一于6﹐16由马素在美投交)。

  (3)广州举行庆祝孙中山总统就职大会。

  (4)孙中山发表对内宣言,完成各省人民自治,实行和平统一,发展实业,维持国际平等地位。  (5)孙中山发表对外宣言,尊重列强合法权利,开发全国利源,欢迎外国资本技术,盼各国承认广州政府。

  5﹐6(三,二九)

  (1)曹锟、张作霖、王占元应徐世昌之邀,自天津至北京。

  (2)外交部抗议日本于珲春、六道沟、头道沟派驻军事联络员。

  5﹐7(三,三0)  (1)教育部订立教会中学校立案办法。  (2)外交部增设条约司。

  (3)东京中国留日学生举行五七国耻纪念会,通过致俄国劳农政府书,盼共同努力打倒东亚帝国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承认全俄社会主义劳农委员会联邦共和国。

  5﹐8(四,一)

  (1)派王正廷充任海牙常设公断法院公断员。

  (2)孙中山函劝徐世昌即日引退。  5﹐9(四,二)

  (1)外交部以巴西华工失业者过多,禁阻沿海各省华工前往。

  (2)陆荣廷、陈炳焜增兵梧州,准备攻粤,粤军叶举、黄大伟、魏邦平、熊略等部亦向西江增防。

  (3)外交部复远东共和国国会书,同意订定条约。

  (4)北京市政公所向中法实业公司订立电车借款二百万元。

  5﹐10(四,三)

  (1)川边镇守使陈遐龄自雅州回打箭炉,谋抵御内侵之藏番。

  (2)日使小幡要求中日警察会巡中日国境。

  (3)徐世昌授张作霖、王占元以勋一位,张学良(作霖之子)勋五位。

  (4)浙督卢永祥电北京请停办国会选举。

  5﹐11(四,四)美向英表示,无意将驻华公使馆升为大使馆(4﹐11英曾向美提及此事)。

  5﹐13(四,六)  (1)特任杨庆鋆署江西省长。  (2)外交总长颜惠庆与远东共和国代表优林会谈协议草案及中东路问题。  (3)中日合办之大东银行成立(设北京)。  (4)日本内阁决定撤退胶济铁路沿线驻兵。

  5﹐14(四,七)

  (1)北京内阁改组:国务总理靳云鹏,外交总长颜惠庆,内务齐耀珊,财政李士伟,陆军蔡成勋(蔡被任为甘肃督军,后因陆洪涛之阻,不能赴任,而绥远都统又失,故有是命),海军李鼎新,司法董康,教育范源廉,农商王乃斌,交通张志潭(第三次靳内阁。旧交通系之周自齐、叶恭绰被排去,李士伟以亲日遭反对,由次长潘复代。范亦未到任,由马邻翼代)。

  (2)马素(孙中山驻美代表)将孙中山就职对外宣言转送美国务院。俄旧党军队在新疆塔城、巴奇赤露营地方滋扰,谋攻红军(红军即要求中国解除其武器,否则自行派兵执行)。

  5﹐15(四,八)  (1)攻占库伦之恩琴宣言,服从谢米诺夫命令。  (2)北京国立八校校长以政府迄未履行诺言,再辞职。

  (3)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5﹐(中旬)张国焘自北京到上海,准备出席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毛泽东亦至自湖南。时第三国际代表马林已到,李汉俊等与之晤谈,不协)。

  5﹐16(四,九)

  (1)川边藏番分两路内犯,迫巴塘、里塘、康定,川边镇守使陈遐龄迎击。

  (2)日本首相原敬及阁员、朝鲜总督、关东厅长官、驻华公使小幡等举行东方会议。

  (3)俄旧党谢米诺夫在满洲里组织政府。  5﹐17(四,一0)

  (1)江亢虎自哈尔滨抵赤塔,晤远东共和国政府主席等(时中国驻赤塔总领事沈察勋甫到职)。

  (2)日本内阁决定援助张作霖充实东三省内政军备,不赞成其向关内扩张。

  5﹐18(四,一一)

  (1)中德协约磋商竣事。

  (2)远东共和国代表优林离北京回国,其职务由阿格辽夫代理。

  5﹐19(四,一二)

  (1)邓锡侯因与田颂尧、刘斌(均刘存厚部)

  反攻成都,为刘成勋、但懋辛等所击败,退回保宁,宣告解除靖川军第四军军长职务,所部交由各军联合办事处(设在重庆)处理。

  (2)传广东政府向日商泰平公司订军械借款八百万元,以广东矿山开采权为交换条件。

  (3)四郑铁路二千万日债,续订契约,利息增至九厘半,款额增至二千二百五十万元,由赵世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