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通志

     著书立意乃赠花于人之举,然万卷书亦由人力而为,非尽善尽美处还盼见谅 !

                     —— 华辀远岑

1 2✔ 3 4 5 6 7 8 9

卷之八

地理

山川

漳州府

龙溪县

隆寿山在府治北。盖登高山之左支、府治来山也。旧志云:“居其下者多寿考。故名。”宋时在城内,今负城址。禅月山登高山左臂第二峰也。旧传尝有光如月,照耀于其上,故名。(上二山俱东北隅。)登高山自天宝山一脉蜿蜒起伏三十余里至此,一峰耸拔。山顶旧有临漳台,山半又有半漳台。宋郡守危稹撤临漳台构亭,匾曰“登高”,后守黄朴复匾曰“碧玉千峰台”。国朝洪武中,建亭山顶曰“威镇”。日华峰,登高山左臂第一峰也。旭月初升,此峰先得其光,故名。净安山登高山右臂耸起一峰,复耸一小山而下,为府治来山也。其下旧有净安寺。(已上三山俱府治西北。)腾龙山旧名龙亭山。奇石攒凑突起,有亭翼然,俯瞰溪流。旧传尝有龙腾于溪,因名。起凤山旧名高亭山,与腾龙山对峙。宋儒吴勋构亭读书其上。(上二山在府治西南县学前。已上四山俱西隅。)名第山在二十一都。旧名天成山,为州前山。唐郡人周匡物、潘存实读书于此。匡物登元和进士第,因名。石狮岩山峰峦奇秀,延袤数里。上多怪石,有若狮子者,有若蟾蜍者,有可梯者,有如门者,状类不一。又有半月池、罗汉峰、超然亭、宝月岩、南泉岩及圆明、石门、龙泉、妙峰、玉泉五庵,以石狮岩为最胜,故以名山。宋李弥逊诗:“翠合峰峦万叶榈,云擎佛屋出岩幽。秋光不到迟阴树,晓日先明竹外楼。”太平岭山岭道坦夷,行者便之,故名。(上二山在十二、三都。)九龙山在二十五都。山北有九龙水,又有金溪水。宋陈尧佐诗:“人生五马贵,山有九龙游。”龙际山在十一都。下有龙潭,飞泉百尺,直泻而下。潭之前有龙祠,祷雨多应。(已上五山俱府城南。)观音山一本作岩,在十一都。与凤凰、水头二山品峙,下有观音寺。水头山在十二、三都。由太平山而下至溪滨,耸拔奇秀,与凤凰山对峙,夹于郡东之水口。按旧志有浮山,在龙溪、龙岩之间,和溪之上,有聚落田水头,盖泛舟溯流至是而止。官盐场之北一里许,有山当路,圆如覆瓯,在两山之间,而不相接,故曰浮山,疑即此山也。岐山与鹤鸣山联峙,三峰秀耸龙江之上,延袤十里许。五代时,僧楚熙居此。石禅床。凿石为之。宋胡梅所诗:“空山危石平如掌,云锁苔封自昔时。不识山僧曾坐处,几回弹舌两龙归。”题诗石。一石覆之,其文字漫灭,可识者数字而已。桃源口。胡梅所诗:“洞门无锁白云深,洞口闲来一问津。安得当时种桃者,相逢花下说前因。”诵经坛。有石斜迭,色如银,击之有声。一作诵经石。胡梅所诗:“昔人曾此月明中,扫石樊香礼碧空。千载台空人不见,野花啼鸟自春风。”一人泉。在虚白岩。出于石穴,深不盈尺,清冽可爱。以其水仅足供一人,故名。潜翁岩。隋唐间,有潜翁者修炼于此。石棋枰。虚白岩。上覆全石,下窈而平,日华照耀,洞然虚白。千人洞。在桂练石下。洞口狭而暗,其中宽朗,可容千人。黄巢之乱,郡人多避于此。胡梅所诗:“天生岩穴受千人,隐隐幽深隔世尘。不识人间经几劫,洞门依旧锁闲云。”谦师岩。僧从谦坎石为室,居四十年,因以为号。(已上俱在岐山。宋郡守郭永尝即景为十咏。)石室岩。在岐山之上。巨石如室,其中廓然平朗。正统初,有僧绝尘者,修行于此,因作楼岩前以居。尝刳竹引水入厨,竹节间生笋,遂成丛竹,今号瑞竹岩。瑞龟岩。屏风石。石壁峭削如屏。青云洞。在山之阴,峭壁岩,有石室。深广丈余,其上时有云气氤氲。按《方舆胜览》谓郭功父有《岐山仙亭十咏》。考之旧志,乃郭永,非功父也。又谓潜翁、虚白、谦师三岩,俱在鹤鸣山。盖岐山与鹤鸣山本一山也。今依旧志移置于此,以足十咏之数。鹤鸣山层峦峭壁,高矗云霄。相传潜翁修炼于此,养一鹤,时鸣山巅,因名。仙亭岩。相传宋僧从谦见二士对奕,就之,化为双鹤而去。宋祭酒郡人刘植,建亭其处,名曰仙亭。后颜颐仲复拓为庵。胡梅所诗:“风送白云归洞口,钟随明月到人间。”冯善诗:“鸟啼芳树野花落,龙起寒潭山雨来。”陈孟光诗:“风回万壑松声壮,泉落双崖水气清。”凌云阁、天开图画亭。皆宋颜颐仲所建。风动石。在山巅,高五丈,围一十八丈,下有大盘石阁之,风来则动。凤凰山1在鹤鸣山之南,形如飞凤之展翼,故名。好景山纡回起伏,风景奇胜,故名。(上四山在二十七都。)仰盂山在二十八都。其山高大峭拔,顶凹如盂,上有田池,又有仰盂岩。金鸡山在二十九、三十都。山顶有石,赤色,如鸡之展翼,故名。与长泰县钦化里连界。(以上八山俱府城东。)望高山在西厢。明秀耸特,出于众山,故名。铜钵山山势蜿蜒数里,内一峰中洼而外圆,其形如钵,故名。罗汉山五代唐天成中,王延休憩此,忽闻异香馥郁,得一龟,背有罗汉像,遂建寺,山因以名。尼姑山山旧有尼寺,故名。(上三山在二十一都。已上四山俱府城西。)龙山在府城东北二十六都。北来诸山,此为最秀。天宝山五峰峭列,周回百余里,郡诸山皆祖于是。宋时山有明珠,夜飞入九龙江,为渔人所得,以贡,因名。旧志作三峰。天公山上有瀑布泉,飞泻数十丈。(上二山在二十一都。)石蠔山在二十五都,尖耸千仞,南下小山累累,盖天宝来山也。其顶石多粘蛎壳,故名。望月山秀出群山之表,每海月初升,此山辄先见,故名。鹫峰山下有鹫峰寺。(上二山在二十六都。已上五山俱府城西北。)云盖山在府城东南四、五都。山多奇石,岩峭拔。上有石室。可容百人。云气常覆其上。宋天圣中,勅名云盖山大悲岩。圆山在府城西南二十一都。形如覆釜。顶有石池天坛,每云气冒其上辄雨,郡人恒以为候。旧传尝有人货药于市,自言姓康,家在琵琶坂,语竟不见。今山麓有康仙祠。万松峰在府城内西北。丰衍夷平,乱松蓊郁。丹霞峰在府城南一里许南厢。其峰土石皆赤,每晨夕日照,望之若丹霞然,故名。下有南山寺。蔡公岭在二十四都。旧名揭鸿岭。为安溪、龙岩通道。因其高峻,元末,于其岭南畔少低山腰,别开新岭为道。唐慕容韦诗:“闽越曾为塞,将军旧置营。我歌胡感慨,西北望神京。”新岭在二十五都天宝山之东南。石磴盘回十余里,路通安溪、龙岩、漳平三县,旧有亭。(上二岭俱府城北,今废。)九龙岭在府城南十二、三都。两山夹峙,中萦石磴,凡十里许,路通湖广,巡检司在焉。景泰间,知府谢骞建亭其上,以憩行者。龙门岭在一、二、三都。峰头有石,上刻“龙门”二字。万松岭在岐山、鹤鸣二山间。旧名马岐,路通泉福,上有亭。正统间,郡人陈克聪植松夹道,连阴十里,行者便之,因改今名。(上二岭俱府城东。)白云岩有层峦迭,上薄苍旻。岩壑间时有白云来往。紫云岩岩前诸峰甚奇,其巅常有紫云覆之。宋僧雪山尝创庵其上。乌石岩在石狮岩山。宋淳熙间,有僧陈圣者居此。(上三岩在二、三都。)龙泰石在二十三都。据龙溪、长泰二县界,故名。上有佛庵。(已上四岩俱府城东。)水西岩在府城西北二十三、四都。上有佛庵。山明水秀,左右环抱。浯屿林木苍翠,上有天妃庙,官军备倭者,置水寨于此。荆屿多生荆木,故名。梁屿上有水豹水人。(上三屿俱在府城东海中。)丹霞屿在府城东南海中。一名赤屿。晏殊《类要》云:“有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宋林宗臣诗:“笑凭诗句说丹霞,城郭人民数万家。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东鲁道源赊。”宝珠石在府城北二十五都北溪大濑之下。高大丈余,中一穴,径二寸。旧传渔人所贡之珠,时或飞入其穴,故名。西湖在府城西西厢。发源自金仙院,南流折而东,遂潴为湖。有泉极甘美,可辟瘴疠。宋绍兴初,统制陈敏令军士运薪木填塞几平。谚云:“圆山青,西湖平,此时出公卿。”宋张成大诗:“水绕漳城湖已平,向来有记出公卿。白袍不倦三冬学,锦绶行看驷马荣。九龙江在府城东二十五都,历二十三、四都及二十二都。旧名北溪。源出汀州上杭、连城二县及延平、沙县界,合龙岩、安溪、长泰诸水,经蓬莱峡,是为柳营江。过虎渡桥,抵到河,会南门溪之下流而注于海。梁大同间,有九龙游戏于江,因名。历代见宝珠辉莹其中而不可得,宋时渔人网得之。江中有潭,潭有五曲,深不可测。夏秋间,时有龙潜跃其中。柳营江。在二十七都、二十八都之界。蔡如松《十辨》云:“漳州东偏之险要也。”到河,今名福河。南门溪在府城南门外。源接南靖县大溪,入县西界,故又名西溪。历天宝山之南,圆山之北,绕府城西转抱南门,弘澄静深,吞吐潮汐,由薛公桥而出,逆绕城东,折旋西浦,迤逦出镇门,抵到河,会九龙江县境。又有苦竹溪,在府城北二十五都。源出龙岩,历南靖县深渡硿头浦,至龟洋浦下塔,与西上溪合,沿木场双溪,与西下溪合,其流亦入南门溪。南溪在府城东南六、七都。源出三平山分水岭,历百丈漈,从渐山何浔,沿泰江丰田市出港,入于海。龙须水在府学前。按旧志,棂星门内有石沟,出门外,分为两道,达于龙骇瀛池,谓之龙须水。宋淳祐间,郡守章大任重浚治之。更鼓水在府城北二十五都天宫溪中一石漈,高丈余,其水倾泻潭中,激成水泡,自底滚出水面,泡散有声如击鼓,良久复然。春夏水大声细,秋冬水小声洪,夜闻其声,次第不停,故名。龙潭在府城南六、七都。由渐江、何浔二溪合流至北,汇而为潭。尝有龙起潭中,故名。茭洋潭在府城东南四。五都、源出龙漈及澄溪,周围四里许,深四丈余,溉田六百余亩。金龟漈在府城东南四、五都塘头山绝顶。树木阴翳,岚雾霏微,深不可测。岁旱,祷雨多应。丽藻山在府学前。东南通溪,秋冬不竭。夏月绝蛙声。满月池在开元寺。池上有松百余株,号松关。蔡襄有诗。盐仓池在府治东马平街之左。旧传池有神物,遇云雨晦冥,或腾跃而起。惠民泉在府城北门外。泉甚清冽。《泉郡志》作井。卓锡泉在府城东南四、五都大悲岩前。相传昔怀真禅师卓锡于此,泉因涌出,清澈而甘。天庆观井在府城中。相传漳南水土薄恶,初至者饮其水即病,惟此井水极甘美,且可辟瘴疠,凡仕宦者至,必先汲此泉。开元寺井在府治西北开元寺登高山右肩下为井泉第一。今呼为东井。天宫井在西湖天宫院2。泉极甘美。石眼泉井在府城北净众寺口。相传井初凿,深丈余,遇石盘,坚不可入,一夕雷震石裂,泉迸出,故名。龙井在府城南六、七都。相传井底有穴,通大帽山。泉极甘冽。岁旱祷雨或应。其上有亭。龙须山中井在府城东北一、二、三都吴真君祠内。其水同海潮消长。相传真君炼丹,取水于此。

漳浦县

罗山在七都。环邑诸山,皆此山发脉,罗列拱邑,故名。山之上有东罗岩。大帽山在县北二十八都。高大圆秀,自泉而下,远见此山。(上二山俱县北。)良山高数百丈。东接潮界。宋贤良潘存实读书于此,故名。梁山高数百丈,周回百余里,秀丽而崇圆,又名圆山3。山有大峰十二:曰莲花,山之中峰也,相传为齐武帝所赏,更名齐帝石;曰狮子;曰金刚;曰力士;曰双髻;曰长剑;曰七星;曰八柱;曰观日;曰临海;曰晋亭,在莲花峰之西,相传葛洪常居之;曰青阁。古记云:“梁岳,闽中之望也。”《图经序》云:“梁山记董奉之游。”唐吴明伟诗:“梁山重回首,翠峰三十六。”张登诗:“孤高齐帝石,潇洒晋亭峰。”宋潘存实诗:“根盘来楚、蜀,作镇表瓯闽。”山之上有中峰岩,又有瀑布泉。宋蔡希遽诗:“会稽之南罗浮北,中有大梁神仙宅,瀑流今古挂长虹,泻下银河数千尺。”山之东南盘石上,有穴屈折上穿如井水泉涌出,大旱不竭,谓之灵泉。山南北两麓又各有汤泉。棋山高百尺许。旧志云:“乡人入山采药,因得棋子,故名。”(上三山在八都。)鼓雷山在九都。亦作古雷山。其山瞰海,潮声如雷。相传葛洪炼丹其上,丹灶尚存。(上四山俱府城南。)印石山去县数十步。山顶有石高丈余,端方如印。上有仙人足迹。海云山在七都。顶有石如龟。下有清泉,大旱不竭。又有威德行祠及海云岩。台山高数百尺,平坦如台。自近视之,与诸山齐;海上舟人自远望之,则特出乎诸山之上。灯火山距海一里许。海中乘舟夜行者,或见山上有火,光焰如灯,故名。香山有五峰,如马驰凤翥。其麓有灵顺宫,乡人祈祷甚众,香烟时散山谷间,故名。(上三山在十七都。已上五山俱府城东。)大武山在县东北二十三都。高数十仞,周回一百八十里,东邻大海。《图经》云:“山有大武夫人坛。记云:‘大武夫人者,闽中未有生人时,其神始拓土以居民’。旧亦名大母山。”蔡如松《十辨》云:“世传越王建德避兵于此。按《史记》越王勾践至无疆七世,未有名建德者。惟汉元鼎中,南越相吕嘉反,立述阳侯建德为王,城守番禺。后人误指为越王云。”好景山在县治西北,而县治居是山之麓。其巅有石,状若蹲虎,俗呼虎子山。峰山在县东南八都。山势尖耸秀丽。又名鳌峰。山巅有亭曰“连鳌”,宋时黄克宽所居之处也。云霄山以其高耸云霄,故名。按县志有此山,而郡志不载。郡志有大神山,亦在六都,而县志无之,恐即此山也。将军山唐将军陈元光初征蛮寇,筑城居之,故名。今有将军父墓在其麓。宋《祥符图经》云:“将军山,蔡如松辨之,以为古闽越王号力驺等为吞汉将军,使之南据险要以距汉。今自南抵潮梅界,又有将军山,而大海之滨北岐有将军澳,鸿儒屿有将军礁,岂皆元光之迹乎?”(上二山在六都。)九侯山在二都。山半有石室及清泉。郡志谓九侯传夏后之绪,似指夏之子孙。而蔡如松《十辨》云:“九峰之神,各主其一山。”其说不同。(已上三山俱县西南。)大桑屿在井尾港内。居民皆业渔。其地宜桑,故名。小桑屿与大桑屿连属。大潵屿在井尾港口,聚沙成之。产车螯。(上三屿在十七都。)小潵屿与大潵屿连属。鸿儒屿上有树木,多集海鸟。沙澳屿与镇海卫相近。茅屿以产茅得名。浮沉屿潮长则仅露小尖,潮退则大,若浮沉焉。(上五屿在二十二都)将军屿在十五都。盘石迭耸,舟舶不通。滨海者多乘筏取蜡于此。相传陈元光尝驻兵于其上,故名。蔡如松辨见“将军山”下。石城屿其石巍峨,远望若城壁。(上二屿在十五都。已上十屿俱府城东。)竹屿在港门之内。居民百余家皆业海。鱼肠屿在海门之中。潮通鹿溪。(上二屿在县东南七都。)仙迹石在县之东山路口。左右有二大石,紫色,上有两足迹,长尺许,指踵分明,世传为仙人迹。磨剑石在县西南二都石塍溪。世传唐将军陈元光平寇磨剑于此,故名。漳江在县南八都。蜡湖在县西口都4。旧名淡溪,忽有一蜡鱼在其中,因改今名。《郡国志》:“漳浦蜡湖,随潮盈缩。”傅公河在府学前。河通鹿溪潮。宋县令傅漺始开5。绥安溪一名绥女溪,在县南八都。源出县界,东流入海。石塍溪在二都。源发江西闽广之交。杜预《通典》6独载此。后人讹为石神。其水恶,涉之则足黑,饮之则病瘴7,俗谓之乌脚瘴。火田溪溪之西向皆山,罕有平地,便于畲田,多产黍稷。李澳溪亦名李澳川。源出良山北,灌田千顷。县境又有石峡溪,源出县界东流入于北溪。(上三溪俱在县西。)鹿溪在县东南。源接李澳溪。旧谶云:“梁山啸,鹿溪平,此地出公卿。”溪旧波流浩荡,自天顺、成化以来,地拥沙合,溪流日浅,时或暴雨,则其水泛溢,上溯梁山之麓。乡人多堰陂溉田。陂流交响,其声如啸,由是邑人登科甲为显宦者多。或谓古谶之言符于此云。温源溪在县西南。两泉涌出,一微暖,一极热,合流南入县前溪。《图经》云:“唐嗣圣间,胡商康没遮经此,将欲,投十钱8,泉为涨溢。浴毕,泉复如故。”(上四溪在八都。)放生池在县治东门外。龙湫井在县治北门之旁。泉源不竭。龙井在县东北七都9。

龙岩县

天宫山在县北万安里。山常有白云覆之。每阴晦,则闻箫吹之声。顶有瀑布泉飞泻数十丈。唐初有山贼至,为雷所击,因而就擒,故又名天公山。奇迈山在县南龙门里,与县学对峙。峻参天,旁有小峰,形如席帽,尤为奇秀,故名。东宝山旧志云:“每风雨晦冥之夜,上有火光,人以为宝气,故名。”其左一山,怪石峭峙。山巅有一孔,状如牛角,可容一人。内宽平,可一丈许。有水清冷,四时不竭。岁旱祷雨辄应。成化十年,知县韦济竖表于上,匾曰“天瓢灵源”。龙岩山在屏峰山下,有小石山突起,中有石穴,容百许人。石壁上有纹状若双龙,常有泉滴故名。(上二山俱县东在坊。)紫金山在县西龙门里。层崖迭嶂,壁立千仞。上有石池,泉出石罅,有鱼游泳其中。山石皆紫色,每旭日初升,夕阳返照,恍惚如金之紫,故名。九猴山10在县西北表政里。高入云霄,延袤百余里。上有九峰列峙如猴,故名。一名筯山。三台峰11在县东□□里,旧志云:东宝峰在右。凉伞峰在左,屏风峰在中,三峰并列,故名。砚石岭在县东北节惠里。峰峦秀丽。其石可为砚。龙川在县南。源出汀之上杭古田里,历龙门,越虎岭,环绕县西,会曹溪小溪,历雁石,合众川而东出华峰三硿,注九龙江。曹溪源出表政里。小溪源出龙门里茶洞,流抵县治来会。(上二溪俱在县南。)硔溪在县东节惠里。源出万安里。滩流箭急,多石硿,故名。罗桥溪在县西。源出龙门里大小池,二水合流而下,春夏雨涨深急。罗溪在县北集贤里。源出延平沙县界,合众流而下。藿溪在县东北万安里。源出汀州连城县界。(上四流俱流入龙川,注九龙江。)三井在县西□□里。以泉味高下,分为上、中、下三井。

长泰县

良冈山12在石铭里,县治主山也。上有泉,岁旱祷雨即应。山麓有良冈寺。鼓鸣山旧志云:“每风雨晦冥,则闻鼓声。”董奉山旧传仙人董奉尝游于此,今丹灶、棋枰、琴室犹存。(上二山在旌孝里。已上三山俱县北。)登科山在县南。拱对县治。又名登高山石鼓山在彰信里。石上有足迹,世传为仙人迹。曷山在恭顺里,县治左山也。即吴田尖。(上二山俱县东)西峰山在县西北人和里,县治右山也。双髻山双峰突起如髻。天柱山顶有一石柱,高二丈余。旧传道人杨虔诚学道天宝山,忽夜见灯明天柱上,遂移住此山。岁旱祷雨辄应。又有巨石如屏,高九丈,阔五丈,上有“天柱岩”三字,如苔藓纹,各阔三尺。有东、西、南、北四石门。又有石室、石库、百丈岩、观音岩、势至岩、象鼻岩、海湛岩、应潮岩、一线泉、忘归石、盘陀石、香炉石、大帽山、仙人亭、剑脊桥、超凡阁,为二十奇。(上二山在县东南钦化里。)朝天岭在县东钦化里,跨天柱、金鸡二山间,乃县人适京之路,故名。上有巡检司。佛手岩在县东彰信里。石形如覆手,其下可容百人。龙津前溪在县治南七十步。源出善化里,流绕县治,入龙溪县。高层溪在县西北□□里13。源出安溪县界,过高层与絃濑合。(上二溪俱流入九龙江。)西湖池在县治西。宋嘉熙中,县令郑思申凿,因亭其上。义泉井在县治南,旧环珠楼西。宋时凿,虽大旱不涸。

南靖县

欧寮山在习贤里张仓社,又名大帽山,县治主山也。南北二峰峭耸,周回百余里。岁旱,邑人祷雨于此。金山在永丰里。山形尖圆秀拔,堪舆家以为金星,故名。(上二山俱县北。)鹅头山县治前山也。形如鹅头昂峙,故名。俗呼鹅觜山。湖山下有黑潭。(上二山在由义里。)琯山旧南胜县在其下14。五牙山五峰尖耸如牙。山多产矾,又名矾山。南胜县初建于此。三平山岩谷深邃,登者历三险三平,乃止其上,因名。唐僧义中建三平寺。上有龟蛇峰、仙人亭、和尚潭、九层岩、双髻山、高柯岭、煎茶坞、侍郎亭、虎爬泉、锡杖树、大伯山,凡十一奇。(上三山在清宁里。)麒麟山在归德里。峰头高仰,若麒麟状。大峰山在新安里。高大巉岩,顶多巨石。(已上七山俱县南。)镜山在县西北习贤里。夕阳斜照,山崖入映目,光耀烨然,故名。峰苍岭在县北习贤里天宝山之西南。山之腰,石磴盘回,路通汀、赣。其上有亭。旧岩在县北习贤里。双溪在县治前,合大小二溪而名。小溪发源永丰里龙岩县界,历金山涌口至永济桥下,与大溪会。大溪发源卢溪太平者,历赫潭而来,发源山布禾平社者,历西林寺等处而来,至县前与小溪会,是曰双溪。自是合为一大溪,经县治东,趋入龙溪县西溪。深渡溪在县西永丰里。源出龙岩县界,趋龟洋,流入小溪。三团溪在县西南永丰里。源出上杭县界,历山城水寨,至西场寨下。横溪源出小平山至溪口。九团溪源出漳浦县,历洋头径下经后市15,出铜湖溪口。山隔溪源出三峰,经侯山。翠微溪源出翠微社。历三平寺,经圆济桥16下。(上四溪在县南清宁里,俱流入大溪。)三脚涧源出峰苍岭。经三脚桥下,入源渡溪。峰苍涧源出峰苍岭铜山寺前,至新寨,过得仙桥而入双溪。(上二涧在县北习贤里。)思清井在儒学大门内。元时所凿,泉极甘美。庙前井在城隍庙大门东。其泉清冽。温泉在县北永丰里者二,在清宁里者一,泉深而热不可浴;在归德里者一。

漳平县

仙帽山顶圆如帽,故名。昔乡人遭寇乱匿此,寇将逼,忽西偏大雾濛濛,寇不能及,故又名西雾寨。石鼓山山有大石如鼓状。相传天阴雨则鸣。凌家山峭拔而秀,无林木。山半地势平夷,凌氏居之,故名。(上三山在居仁里。)九星山九峰迭耸,中有石窟,号“仙人插剑”,雨不溢,旱不涸。碧凌山山色青苍,高凌霄汉,故名。天柱山其山势屹立苍冥如柱。花瓶山三峰峭立如屏状。马头溪山上有二石,一大一小,如马之引驹。(上五山在和睦里。)赖家山山高,而其巅平坦,赖氏世居之,故名。虎山如伏虎状,故名。山麓有古寺,号水月堂。(上二山在聚贤里。已上十山俱县北。)文笔峰山17去县五里许,为儒学前山,尖耸秀丽如桌笔然。新山山之石可作灰,一邑皆取给于此。覆鼎山山巅突起如覆釜状。(上三山在居仁里。)大壮山在永福里。其势宏壮。为众山之冠。(已上四山俱县南。)银瓶山在居仁里。三峰秀峙,其状如瓶。石门隔山两峰夹峙如门,又有石如将军然。云峰山其势极雄壮,常有云气浮其上,故名。中有宝台岩。(上二山在感化里。已上三山俱县东。)高岩山上有大小二石洞。龙亭寨山山半有清泉一脉。旧有骑龙仙庙,今移置东关山。(上二山在县西居仁里。)双髻山在县东北聚贤里,界漳平、龙溪二县间,以形似名。山有灵异,祷雨辄应。牛头相触岭在县东感化里。两山夹立,中一坑,相去二丈余,深数十丈,水流轰响,峭削险隘,行者病之。乡人朱崇庆募众砌石为桥。人度之者,毛发森竦。饮水岭在县北聚贤里。上有井,泉清冽可饮。三重岭在县南永福里18。山极高峻,人迹罕到。中有三龙井,祷雨多应。山之上,三峰迭出,因名。百家畲洞在县南永福里。界龙岩、安溪、龙溪、南靖、漳平五县间。万山环抱,四面阻塞。洞口陡隘,仅通人行。其中深邃宽广,可容百余家。畲田播种,足给衣食。四方亡命者多逋聚其间。凭恃险远,易于为乱。宣德正统间,尝有江志贤、李乌觜、卢赤须、罗兴进者,乌合郡丑,跳梁出没,至动方岳。守臣连年剿捕,仅得宁息。然服则人,叛则兽,无常性也。自漳平设县以来,官政易及,不复反侧。然尤在司民社者控御得其道云。龙门洞在县东感化里。其洞如石室,冬温夏凉。中有盘石,可容百余人。九龙溪在县治南。源出汀州上杭县界,历龙岩雁石,绕县治南,东趋华峰三硿,会下折溪,东南流入龙溪县九龙江。下折溪在县南居仁里。源出永福里。曲折萦回而下。九房溪源出汀州府连城县,历龙岩徐溪。罗溪源出延平府永安县。历和睦。溪南溪源出泉州府安溪县。历华口。(上三溪俱入于九龙溪。)拦牛潭在县南。石壁险峻,牛马莫能渡,故名。碧龙潭在县西。其水澄澈若鉴。相传尝有龙游于此。(上二潭俱居仁里。)鳌池在县北聚贤里。周围二十余里,大涝不溢,亢旱不涸。池东有祠,朔望群鱼浮列而向仰之。汤坑在县北聚贤里。其泉如汤。可澡浴。上有亭。

汀州府

长汀县

卧龙山在府治后。为郡之主山,偃卧如龙。登山椒,尽见井邑,它山皆拱揖俯伏其下。一名无境山。宋郡倅郭祥正诗:“卧龙胜事堪图画,迥压闽南七八州。”鸡笼山在府城北成上里。以形似名。旧传宋时王中正成道之所。郭祥正诗:“神仙之府名鸡笼,千寻翠玉擎寒空。秀色凌风入城郭,半街晓日金濛濛。”南山屹然如屏,青葱可爱,府治前山也。其下坦夷,有文殊、同庆二寺。宋郡守陈轩诗:“呀然碧玉洞,屹立分双户。天生护佳景,常恐尘土污。”(上二山在左厢。)圆珠山在右厢。形圆如珠。宋郡守张宪诗:“万迭层冈揖卧龙,一峰圆顶翠凌空。”一名龙珠山。俗呼宝珠峰。玉女山在古贵里。旧传王氏女修真之所。月明籁寂。隐隐有音乐声,下有通仙桥。赤坑障山在□□里19。灵蛇山在□□里20。山旧多蛇,下有佛庐及蛇山庙。(已上五山,俱府城南。)东山在府城内正东,卧龙山之首也。上有鄞江台,傍有五显庙,今废。拜相山俯挹卧龙山,如人之拜。莲花山在左厢。笔山按《大明一统志》作“笔架山”,在归阳里。(上二山皆以形似名。已上四山俱府城东。)展旗山在□里。以形似名。濑溪障山在□□里。(上二山俱府城西。)马鞍山在左厢。以形似名。翠峰山在府城东北归阳里。壁立千仞,绀碧可爱。其上烟云出没,惟天色晴霁,卓午方见其顶。一本作“翠峰,在府城东南”,误。七宝山在□□里。下有上宝场21,今废。(上三山俱府城东南。)二老峰在府城东五里。双石峭立如人形,故名。西峰在卧龙山之右。上有西峰、法林、罗汉三刹。双峰山在府城东南□□里22。峰峦双耸,高入云汉。横冈岭在府城内卧龙山之左。白叶岭在左厢。上有白鹤庵。枣木岭在□□里23。分水岭在成上里。簑荷岭在□里24。地产簑荷,故名。桑溪岭在□□□里25。(上五岭俱府城南。)东庄岭在□□里26。下有平田千顷。枸木岭在□□里27。大息岭在归阳里。(上三岭俱府城东。)白头岭常有白云冒其上,故名。新路岭峭险壁立,沙砾崎岖,行者病焉。岭下即隶江西,此天以限闽中也。宋嘉定间,郡守邹非熊尝设隘于此,以备赣寇,名罗坑隘。(上二岭在古贵里。)佛岭在左厢,今名通济岩。石壁间有佛庵,宋长史邓曾建。后人复创长史亭于庵侧。湘岭流在□□里28。流源大岭在□□里29。归岭在□□里30。路通连城县。(已上六岭俱府城东南。)宣岩在青岩里。宋崇观间,宣明隐居于此。洪刍诗:“一纶涵碧磻溪钓,千穗垂黄谷口耕。”石燕岩在古贵里。相传尝有飞燕数十,遇骤雨集石上,皆化为石。云谷岩在南山之址。朝斗岩在南山崦。缘石扪萝而上,俯瞰城市尽目睫间。下有祐圣祠。(上四岩俱府城南。)通济岩在左厢。上有庵,祀伏虎禅师,祈祷多应。霹雳岩在拜相山之隈。宋元祐间,白昼迅雷一声,岩窦划开,中有丹灶,后建祐圣道院于岩间。(上二岩俱府城东。)狮子岩在府城东南青岩里。双石为门。相传定光佛初振锡于此。苍玉洞在东禅寺前道旁。两石对峙如门,内有烟屿、仙掌、鹤巢、抱云等石,清气逼人。宋蒋之奇诗:“苍玉门径阔,白云庭院深。”谢洵诗:“溪瘦玉声小,山横翠色深。”仙隐洞在云骧阁下。石径缘溪,嵚崟深窈。洞外两石阁,一小石,天然成门,内颇宽广。宋郡守赵宗模开辟,以发天秘,创溪堂及数亭。继守林岊复创洞天书院及白鸥亭,今俱废。(上二洞在府城东左厢。)飞来石在府城内云骧阁之西。相传一夕随雷雨而至。石壁在府城南□□里31。乌鼻石在府城东惠民桥上流。白面石在府城西□□里32。鄞江在府城东,即东溪水。自翠峰发源会鄞坑水,至张家陂,与正溪合。蒋之奇诗:“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寅湖距府城二里许,周围百步,以其居郡寅位,故名。湖中一小山,虽水溢不没。宋长汀宰钱厚,濒湖创亭,今废。子地湖在□□里33,居郡子位,故名。其地入东禅寺,今垦为田。青草湖在归阳里。深不盈尺,广不逾丈,其中草色长青。蒋之奇诗:“地无一勺水,安得有湖名?世事果如此,风波平地生。”(上三湖俱府城东。)辛湖在府城西一里许,周围七十步,居郡辛位,故名。正溪在府城东南,又名大溪。发源宁化县界,出石含,历谢地、新桥、湘洪峡,迤逦至东庄潭,分为二派:一派自有年桥入,一派自济川桥入,至高滩角,复合为一,南流以达于海,即汀水也。详见《郡名志》。东溪即鄞江水。梓步溪源出大息岭,左至南田。小湘溪源出南原,至湘洪庙前。(上三溪俱府城东。)西溪在府城西。源出大原,过杉岭至南拔桥下,官引一派东至为城濠,至崇善坊兴云桥;一派又东至于西田,过富文坊,抵州湖庙前。南溪在府城南。源流不一。经普济桥至南口。北溪在府城北。源出横坑,过攀桂桥。(已上五溪俱流入正溪。)曲潭在□□里34。大潭在□□里35。(上三溪俱府城南。)龙潭在左厢云骧阁下。东岸有龙祠,遇旱则祷雨于此。白步潭在□□里36。东庄潭在东庄岭下,今水徙于都教场之后37。(上三潭俱府城东。)麻潭在府城东南右厢。郡之众流皆会于此。山势蟠亘,过此,折为九曲。磜角在古贵里。高岩怒湍。溉田甚广。磜头在归阳里。峭壁数十仞,瀑声如雷。(上二磜俱府城东。)五百滩自汀抵潮,溪滩五百。放生池因云骧阁下龙潭为之。金乳泉在府宅堂东卧龙书院之右。旧为枯池,相传宋郡守赵遂良用定光佛偈投池中,得清泉,郡人因偈中语取今名。汤泉一在府城南清泰里,周围数十丈,能熟物。宋绍兴间,郡砌石池,覆以两室,异向,则以别男女。旁结庵名“无垢”。县尉李格为记。一在府城南安仁保,由石窦涌出,溉田甚多。法林袈裟泉在府城西法林寺。旧传有老僧讲《法华经》,夜窗牖忽明,见一龙蟠石上,遂以袈裟覆之。翌旦,石裂一泓如袈裟状,清泉坌溢。玉泉在府城东南□□里38。清泚而甘,流为瀑布。旧有佛庵,前后植茶,其品与建溪相伯仲。邓长史井邓曾凿39至丈余,遇盘石,闻其下有泉声,以铁杵撞穿之,泉涌出,四时不竭。南亭井在富文坊。阔丈许,引手可掬。(上二井俱府城南。)鄞江井在府城东左厢金花坊。深仅三尺,春秋潦而不溢,夏冬泉出不涸,溉田甚多。其水称之,重于它水。弼星井在府堂西。巨门井在府治东北塔院前。旧传白鹤仙迁城之初,谓如斗形,故按斗象开七井,以七星名之。禄星井在府治后园西北。廉星井武曲井文曲井(上三井在府治东南。)魁星井在府治仪门外西南。

宁化县

翠华山在城里。山色苍翠,为邑人游览之所。宝山旧传山有五色石,璀璨如宝,故名。其石性刚,或磨以为珠,不堪用。凤凰山崇冈峻陇,蜿蜒起伏,其形如凤。(上二山在龙上下里。)陶峰山峰峦峻耸,四面壁立。旧传有陶姓者结茅其上,因名。梳山以形似名。(上二山在招得里。已上五山俱县北。)南山在兴善里。其山中起一峰如笔架,为一邑之望。流水一带,环绕其下。五灵山在县市。即五家山。上有普惠王祠。祠前昔尝产灵芝五茎,闻于朝,敕改今名。(上二山俱县南。)龙须山在县东招得里。草生岩石如龙须然。罗平山在县东北泉上里。旧传罗平者隐居于此,故名。牛头山在县西北兴善里。以形似名。鹫峰在县南新村里也。登高山在城里40。重九日,邑人多载酒囊茱登高于此。苦竹岭以所产名。其岭甚高,四时常有云气。神王岭上有神王庙,乡人旱潦疾疫必祷于此。南桥岭岭势高拱如桥,故名。(上三岭在永丰里。已上四岭俱县北。)狮子岭岭有石,形如狮子,故名。罗汉岭(已上二岭在县南新村里。)金船岭在县东永丰里。旧传山有金船,其光夜现,乡人求之弗得。狐栖岭在县治西龙上下里,其状如屏。相传有白狐栖于此,故名。城门嶂41在县东北泉上里。山势卓立如屏嶂。元季寇敌,邑人多避兵于此。瑞花岩在县北□□里42,旁有僧舍。又名下岩。龙池岩在县南□□里43。旧传尝有龙蟠于此。蒋之奇诗:“苍龙蜕骨去已久,山根一穴如天开。寄言俗客不可入,往往白昼生风雷。”西岩在县东北□□里44。石笋屹立如门。其中空洞,可坐千人。有数石室:曰宝陀石,中置观音像,曰乳穴,必烈炬然后可入,中有泉,乡人祷雨辄应;曰丹室,一小穴,匍匐乃入,其中宽明,有丹灶之属。其一方丈,初入颇暗,坐久忽明;其一如堂奥,寒气逼人,不容久立。旁有龙井,深不可测。东岩在西岩之侧。其中亦有数石室。初入隐隐若有人形,谛视则无有,谓之仙影洞。旁有石莲数朵,大如车轮。左有石龛,藏经其中。又有石如壶,高可二丈,泉涌出壶口,皆成钟乳。最高处有石鹤,若奋飞之状。灵隐洞在县北五十里。旧号洞源岩。宋治平间,有僧祖庆者结庵于此,遂芟辟其地。洞前重冈迭,小涧横绝,烟云缥缈,群石奇诡,状类不一,野花殊草,香气蓊葧荔。又有一石,拔地而起。上有洼樽,乳泉滴沥,满而不溢,病者饮之或愈,祷雨亦应。黄连洞在县东五里。地多产黄连。县旧以此得而名之。乌路峡在县南新村里。两岸壁立,水势萦回,深不可测。狮子石在登荣乡田门。以形似得名。危石在□□里45。突然一峰,四壁斗绝。宋绍兴间,有僧祖月者结庵其上,名曰翠峰。(上二石俱县北。)狂波石在县东赤冈潭中。旧传有二龙蟠石上,水涨则波涛汹涌,故名。蛟湖在龙上下里。深不可测。昔有僧结庵其上,尝见白龙卧湖面。乡人遇旱,以败铁投于内,辄作暴雨怒涛,涌出其铁而后已。宋嘉泰间,郡守赵映祷雨有应,遂建龙神庙于湖侧。柘湖在泉上里,去蛟湖不远。其水四时不涸,溉田甚多。羊鸦湖在柘湖之侧。旧传鸦噪于木,羊跪于地,忽成此湖,故名。(三湖俱县北。)大溪在县南。溪之源凡六派。其正西自赣之石城县堑岭来会;西南自长汀狐栖岭来会;西北自石城县长坊来会。此三派,县之上流也。其东北自台田岭与邵武建宁县分水至县来会;正北自苦竹岭至马家渡来会;正东自热水窑头至侧潭来会,又至县东渡里许,与上流三派合而为一。然后东至清流县,又东会剑津,抵福州,而入于海。龙门潭在在城里。其深莫测。自龙门桥出会大溪。神头潭在兴善里神头岭下。水清澈极深。斑竹潭在七里潭侧。多斑竹,故名。(上三潭俱县南。)龙潭在县东□里46。旧有龙神庙,今废。赤冈潭在□□里47。(上二潭俱县东。)院子坑潭在县西在城里。遇久雨,水溢,接大溪。龙潭磜在县北泉下里。旧传有鼋浮水面,溪水即涨。岁旱,乡人取其水祷雨多应。雷鸣磜在兴善里。声如雷轰。潭飞磜在县南乡。重冈复岭,环布森列,登陟极难。磜居其中,坦然宽平,山环水合,有田有地,草茂林深,易于藏聚。宋绍定间,有寇作乱于此,后讨平之,因置南平寨。(上二磜俱县南。)七孤龙在县南乌路峡下。清流激湍,逶迤七曲,舟师惮之。蓝布地在县北□□里48。旧名水丰池,产藕最佳。放生池在县南。万斛泉在县北石洞中,坌涌而出,流为小涧,下溉田数千顷。洁溪泉在县南□□里49。清泚甘冽,一名滴龙泉。甘泉在鹫峰院。光严井在县治后、光严寺前。其水清冽甘美,市人争先汲之不竭。太平井在太平巷口。水极清澈。周家井其水清冽,虽大旱汲之不竭。(上二井俱县治东。)古井在县西五里。清澈甘冽,病者饮之或愈。

上杭县

金山50邑之主山也。峦嶂,苍翠如画。宋康定间尝产金,因名。山之上有三池,名曰胆水。其上下二池有泉涌出,中一池则蓄上池之流。相传宋时县治密迩其池,水赤味苦,饮则伤人,惟浸生铁,可炼成铜。后县治既迁,则其水遂变,不异常水,而浸铁亦不复可成铜矣。山之侧有百丈磜,高可百丈,一溜如线,自石罅出,旧名黄金坑。山之阳有南宝山,望之如笔插空。旧传有童子牧牛其上,得白璧一双,因名。《大明一统志》云:“据金山之阳,故名。”近山有岩,名曰宝兴。灵蛇山峭拔凌空。旧传山有巨蟒出没,人过其处必祷之,故名。(上二山在平安里。)

七峰山在城里,为邑之后镇。七峰岌并,翠丽可爱。堪舆家谓上应北斗故又名七星山。(已上四山俱县北。)袍山51为邑之前镇,以形似名。旧志云:“未县之先,林木森蔚,有术者过之,谓其民曰:‘袍山苍苍,朱紫盈坊。未几,迁县于此。”横琴山横亘县前之溪南,平广延袤如横琴然,亦名横琴冈。冈之后有井,凡有疾者,多取其水洗之,云有验也。以其上有观音庵,因名观音井。(上二山在县南,在城里。)冷洋山在在城里。高出群山,俯见县治。旧有道人结庵其上。

乱石隔山在古田里。其上乱石巉岩,故名。(上二山俱县东。)展旗山在在城里,为邑之右镇。数峰联属,迤逦若展旗然。石狮山在来苏里。山石巉岩,状若狮子。铁嶂山在胜运里。石壁峭拔,势若平嶂52。山之西产铁矿。(上三山俱县西。)覆箩山在县西北在城里。高耸特立,山顶端圆,若覆箩然。高唐山旧传有姓高、唐者二人,年皆九十余,一日登此山,遂不复归,因名。羊厨山高可百丈,盘亘百余里,据汀、潮二州之界。危峰怪石,千态万状。其巅常有群羊栖止,人迹罕到。(上二山在县西南来苏里。)插笏峰在县南□里53。其峰有四,葱蒨秀丽,故名。又名美女峰。双髻峰在县东□□里。为邑之左镇。双峰并耸,若双髻然。三层岭在县南□□里54。岭三级始至其脊。成化元年,邑民李时英夹道植松五百余株,行者便之。罗括岭旧传有罗括者结庐于此,因名。双溪岭有二小溪环绕其下,与长汀县隔界。(上二岭在平安里。)炉背岭在□□里55。乡人尝建炉于其前,故名。石冷羊岭在在城里。岭多石,密迩冷羊山,故名。成化十二年,邑民丁质植松数百株,以荫行者。香岭在白砂里。旧有檀香木数本,因名。新志谓上产木乳膏,居人采而爇之,故名。(已上五岭俱县东。)大磜岭在□□里56。路通武平。石牌岭下有巨石,方正如牌,故名。灯笼岭上有石若灯笼状。蜈蚣岭岭路蜿蜒若蜈蚣然。正统间,乡民吴广植松千株,以便行人憩息。棉岭在棉村,故名。景泰间,邑民唐常夹道植木千余株,人赖以荫。(上五岭在县西胜运里。)管公岩在县北平安里。深广数丈,内有石鼓,击之辄鸣。旧传有管姓者修行于此,故名。仙女岩在县东白砂里。负冈瞰溪,中广三丈,有穴上透天光。旧传尝有仙女居此。黎公岩在□□里57。旧传尝有黎姓者修炼于此。青峰岩在来苏里。尖耸苍翠,故名。(上三岩俱县南。)东安岩旧传定光佛尝栖息于此。石燕岩天顺间,乡民建庵于其上。(上二岩在县西胜运里。)赤面石上圆下方,峭直如壁,其色赤。石龙横亘大溪中,背有鳞文。遇旱,乡人积沙石于其背,即雨;水涨,荡去沙石乃已。观音石在大溪中。其石有三,以形似名。前有观音潭。(上三石在县北平安里。)乌虎石在□□里大溪中58。俨然如虎之蹲踞。狮子石在□□里梅溪寨之西水口山巅,高数十丈,长称之,状若狮子之卧。香炉石在白沙里九曲水口,以形似名。(上三石俱县东。)鬼湖在县北平安里。广丈有奇,深不可测,旁无寸草,人莫敢狎。相传下通大溪,乃蛟龙窟宅。天井湖在县南新运里59。阔五十余丈。旧传深浅莫测,一日水忽涸,而复涌出于十五里之外。今春盈秋涸为常。大溪在县南。发源于长汀县界,众溪汇合,入县境,与旧州语口水会,至县治南山下西流,又南经潭口,抵广东潮州入于海。九曲溪在县东白沙里。源出新坊口,萦纡九折至语口。黄潭溪源出龙岩县石门,至汉漈硿。安乡溪源出东安岩山涧中。(上二溪在胜运里。)濑溪萦纡至展旗山下。(已上三溪俱县西。)南宝溪源出南宝山下。纳矾水,会金山下溪,至钟寮场,与南桥小涧竹林坊水合而东流。矾溪赤水出钟寮场之东,与南宝溪合。新田溪在钟寮场西。与南宝溪合流,过灵蛇山,会语口溪,南流至旧州。金山下溪流数里,渗入沙石中,号干坑,数百步外复涌出长流。水浦溪源出武平县界。经岩头铺至水布滩。(上五溪俱县北。)苦竹溪在县东北。源出白沙里山涧中,合众流至水西渡。(已上十溪俱流入于大溪。)草鞋潭在□□里60。延袤数里。舟人云,行竟此潭,可成草鞋一双,盖状其长也。黄土潭在平安里。潭旁土皆黄色。(上二潭俱县北。)相公潭在县南三里。滩头潭在县东一里。石壁潭在县西石壁寨之下。县溪诸滩高车滩。旁置高车,转水溉田。马尾滩。滩水散流若马尾然。(上二滩在县在城里。)逃船滩。滩势甚险,舟至此,必避溪旁,齐力备器,然后敢过。掺篷滩。上徐滩。下徐滩。大笼钩滩。屈曲若笼钩然。(此七滩尤险。上五滩在县西胜运里。)大孤滩。在县南来苏里,众石槎牙,船不可下,行者至此,必易舟而去。回龙滩。有石如龙渡江。白石滩。禾滩。滩侧有石平坦,农者往来,常顿禾其上。目忌滩。水极湍急,舟人畏视之。镬风滩。滩有二水,一直一横,浪滚如镬。(上五滩在县北平安里。)御天池在县南塔院前。蓄水备旱,宏深不竭。放生池在县西驷马桥下。佛岭泉在县东□□里61。水自石孔中出,清澈可鉴。往来行人饮之,未尝少减。瀑布泉自山巅直泻而下,如飞链然。里田汤泉其热可熟生物。旁亦有冽泉,盥濯者恒取以相济。小拔汤泉其泉性温可澡浴。(上三泉在县西胜运里。)碧泉井在县南三十步。观音井在县治西北。吴公井宋庆元间,有龙见于水中。射圃井在射圃前。东门井在昭场门62内。(上五井俱县治东。)灵源井大旱不涸,霪雨不溢。普济井甘泉井在进士坊北港内。其水重于它水。石固井在石固庙前。(上四井俱县治西。)应星前在县治东北。所前井在县治西北千户所前。新开井在县治西南。

武平县

交椅山在□□里63。山两脉交加,形如交椅。鹅头山在□□里64。山上有石若鹅头然。(上二山俱县北。)天马山在□□里65,以形似名。梁野山《大明一统志》作梁山。在信顺团里。高五千余仞,凡十二面。绝顶有白莲池。旧传乡民采茗至一岩,内有佛像经帙钟磬幢盖,焕然如新。后再往,遂失故道。唐开元中,有福僧卓锡此山,毒蟒恶兽为之驯伏。(上二山俱县东。)双廌山在□□里。双峰高插云汉。灵洞山在□□里66。山有仙人上马石、蛟池、汤泉、石龟之类。大洞三十六,小洞二十八。下有灵洞院、洞元观,今俱废。又有石井凡三,旧传为葛真人炼丹井。(上二山俱县西。)石径岭在□□里67。高峻多石,路通羊角,水接江西会昌县界。当峰岭在□□里68。凿石为路,其长五里,下接永平寨。上有泉两泓,自石眼出,名双井泉。黄公岭在□□里69。与长汀县分界。修阻二十余里。上有圣公泉。旧传定光佛过此,偶渴,因而卓锡,泉迸石中,仅杯勺许,虽千人饮而不竭。(上三岭俱县北。)伏牛岭在□□里70。岭有石,高广百丈,状如卧牛。狮子岭在县南□□里71。上有石若狮子状。桥背岭在县东北五里。路接太平桥。南安岩在县南□□里72。其形如狮子。旧为龙鼋窟宅,俗呼龙穿洞。后定光佛卓锡于此。中有二岩:南岩窈窕虚旷,石室天成;东岩差隘,而石龛尤缜密。又有石鼓、石虎、石龙、石龟、石猫,俱以形似名。宋郭祥正诗:“汀梅之间山万里,南安岩窦何玲珑!青瑶屹立敞四壁,巧匠缩手难为工。”前有十二峰,森然并峙,若拱揖然。宋孙章诗:“苍峰十二碧岩隈,岂是飞从海上来。灵境莫将巫峡比,但令云雨下阳台。”象洞在县南□□里73,接潮州界。其初林木深阻,后渐次芟辟为聚落。萦纡环抱之地,凡九十有九,号九十九洞。宋时尝置寨于此。旧传象出于其间,故名。绿水湖在南安岩前。相传定光佛创院时,水色深绿,可以彩画,妆饰院宇所用大绿,皆取于此。及其化去,则水色遂变,不异常水矣。化龙溪一名南安溪,在县治前百步许。源出清平乡,南流合归顺乡小溪,入广东程乡县界。千秋溪在县东。源出梁野山。武溪濠坑溪在丘留东里。源出江西安远县界,西南流。(上二溪俱县西。)渔溪在县北丰顺平里。源出当峰岭,下会禾丰溪,合径口水南流。黄沙溪在县东南。溪多沙少石,故名。禾丰溪在县东北。源出当峰岭下,南流入渔溪。(已上六溪俱流入化龙溪。)大顺岭小溪在县东信顺团里。流自露溪保北入长汀县界七里河。顺明溪在县西顺明里大岭下。西流出江西会昌县界,入大溪。露溪在县东北一里。一溪七湾,俗呼露溪七渡。九潭在县东北。众水所聚。今淤塞已平。龙溪潭在县西□□里74。旧传龙穴其间,祷雨辄应。云磜溪在县东□□里75。色如白练,又名白水磜。县溪诸滩剪刀交滩。在县西归郡里。白鹭滩。在县南丰顺平里。七里滩。在县北大湘亭里。大顶滩。弩牙滩。钩丁峰滩。小笼钩滩。(上四滩俱在县北归郡里。)放生池在县治西门外。热水泉在县南□□里。龙泉井在县南禅果院殿后。相传定光佛所凿。其水澄滢甘冽,后有以污浊触之者,一夕,龙斗于井,飞腾而去,自是色味俱变。宋庆元间,龙复见,水复其旧。

清流县

屏山在坊郭里。屹然特立于县治之后,苍翠如屏。象形山以形似名。莲花山中有莲池。(上二山在永得里。已上三山俱县北。)龙山在县南坊郭里。自长汀平原山一脉蜿蜒而来八十里许,至是顿伏,低昂盘旋回顾,乃县之左山也。堪舆家有“左龙右虎”之说,因名。山腰一峰高耸,陟其巅,则邑之风景,俱在目睫,名南极山。上有二小庵。龙山之左有铜锣山,其顶平圆如锣状。又有塔山,盖龙山之支山也。山巅旧有塔,今废。下有万寿寺。东华山高大而长,林中郁茂。上有二庵,一据绝顶尤胜。笔山层峦迭嶂,盘亘数里。中耸一峰如笔。(上二山在坊郭里。)莲叶山斗笠山上二山以形似名,在仓盈里。(已上四山俱县东。)方山在大溪之西。山形方正,故名。西灵山县之右山也。旧有西灵庵。(上二山在县西坊郭里。)贵人山梦溪山铁石山多石,坚黑如铁。或云旧产铁。(上三山在梦溪里。)丰山在罗村里。山极峭绝。其顶如磨,常有云气覆之,秋霁方露全体,人迹罕到。宋有道士刘姓者,尝与其徒五、六人,裹粮攀跻,凡六日乃至其巅,坦夷可坐数十人。上有田地,又有棋局、丹灶、础石散于地,如故居废址,疑为神仙窟宅云。(已上四山俱县东南。)拜龙山在坊郭里。与南极山对峙,状若人拜。渔沧隔山枫隔山多枫木。(上二山在四保里。已上三山俱县西南。)向阳岭一名激阳。玉华岭上有玉华西洞,石峰矗立,翠色横空,玲珑穿透,可容百余人。中有石窗、石龛、石观音、石莲花、石狮子之类。宋乾道间,始建佛庐。玉华洞之西有三穴。旧传一道人秉炬赍粮,行一日余,出洞口,乃宁化县境,名石燕洞。玉华洞之东,又有灵龟洞。高地岭在大山中。其地最高。(上三岭在县北永得里。)高阳岭在县东,岭之上先得日光,故名。高风岭在县东北坊郭里。宣德间创亭其上,匾曰“高善”。长空岭在县东南仓盈里76。蒋公岩在□□里77。丛石嵯峨,外险中宽,宋绍兴初,有蒋道人居此,能辟谷,后不知所终。七峰岩七峰突然聚于一处。清溪岩中有一水流出,清莹异常。灵龟岩旧传有僧见大龟于岩下,而心异之,因创庵以居。(上三岩在永得里。)狮子岩在归仁里,以形似名。(已上五岩俱县北。)马儿岩在县东梦溪里。一名马子岩。旧传有马生驹,化而为石。灞涌岩在县东北坊郭里。飞泉怪石,茂林修竹,为一方之胜。旧传定光佛游憩于此。岩前尝有金莲涌出,故又名灞涌金莲岩。白云岩在县东南永得里。相传国初漳州有江姓者栖此岩后,惟见白云冒其上,访其人已化去矣。乡人因像而祠之。金乌石在龙潭桥东78,今没于水。廪石在仓盈里。高大圆尖,若廪米然。(上二石俱县东。)玉兔石在凤翔桥北。色莹白,春夏或变青红色,今坠溪中,惟见其底。狮子石以形似名。(上二石在县西坊郭里。)大溪在县治西。源接宁化大溪,环抱县治三折,经渔沧潭,出九龙滩趋沙县而东。芹溪源出归化县至安镇。沙溪在归仁里。连城县溪自连城至县东六十里罗口。(上三溪俱县东。)清溪在县北。发源宁化县至嵩口。梦溪在县东南山涧合流。三港溪在县西南。源出宁化县。半溪在县东北。源出高地岭至白石桥。(上七溪俱流入大溪。)渔沧潭在龙津桥南。三潭相属,深不可测。西岸有巨石对峙,渔人多萃于此,故名。长空潭秋口潭二潭俱以滩名,皆深不可测。(上三潭俱县东。)长空滩在县东。其中屹立一大石,水势汹涌,舟人惮之。九龙滩在县东南。内三滩在永安县境,故又名六龙滩。详见《永安县志 山川》。放生池在县西登真观前。东峰泉在晏公庙下。邑人架竹引过龙津桥,利济甚多。东庵泉在庵山之麓。泉甚清冽,宜作茗饮。(上二泉俱县东。)汤泉在县东南,凡三:曰池溪,曰丘源,曰嵩口,其热如汤,发源处可熟鸡卵。泗圣井在县北平山。仓前井真武井石岩四围,中一穴,泉味清甘可饮。一名圣堂井。今亭于其上。(上二井俱县南。)县前井水清冽而美。尝覆以小楼,水即涸,因撤去之,泉水如故。城隍井水味淡,以煮茗则有矾气。(上二井俱县治东。)东岳井在县治东南。水甘而冽。

校注

1乾隆《龙溪县志 山川》作“凤山”。

2乾隆《龙溪县志 水利》作“在城西西湖天妃院”。

3康熙《漳浦县志 方域》:“圆峰山在梁山之南小尖之麓。”《方舆胜览》云:“梁山秀丽而崇圆,又称圆山。按梁山崇而不圆,亦未闻以圆称者,所谓圆山疑即此矣。”与此所记不同。

4康熙《漳浦县志 方域》及《闽书 方域志 漳浦七都》注云:“屿曰竹屿,湖曰蜡湖。”然则蜡湖故在七都也。并存以俟考。

5康熙《漳浦县志 方域》作“宋令傅希龙所凿也”。

6应作“杜佑《通典》”。

7康熙《漳浦县志 方域上》引沈存中《笔谈》,以证此水不会致瘴,可互考。

8康熙《漳浦县志 方域》作“将浴投十钱”。

9康熙《漳浦县志 方域》作“在二十八都”。

10道光《龙岩州志 封域》:“九侯山又名九猴山。”

11道光《龙岩州志 封域》无三台峰,只有三尖峰,并谓在州东百里。不知是一是二。

12乾隆《长泰县志 舆地》作“梁冈山”。

13乾隆《长泰县志 舆地》作“在石铭里”。

14按同治《南靖县志 建置》载:元至治申割龙溪、漳浦、龙岩三县地设治,曾一度徙治于此。原名南胜,后名南靖。

15同治《南靖县志 山川》作“历洋头,经下里、后市”。

16同治《南靖县志 山川》作“历三坪寺,经圆渚桥”。

17道光《龙岩州志 封域》作“文笔山”。

18道光《龙岩州志 封域》作“在县南三十里居仁、永福之间”。

19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峰障山”,乾隆《长汀县志 山川》称:“赤坑障山,县南五十里。又名赤峰障山。”

20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及《长汀县志 山川》均作“在县南百八十里”。

21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及《长汀县志 山川》均作“县东南二百里”。惟前者作“下有上宝场”,后者则作“下有七宝场”。

22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及《长汀县志 山川》均作“在府城东南三十里”。

23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及《长汀县志 山川》均作“在县南二十里”。

24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及《长汀县志 山川》均作“县南百里”。

25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及《长汀县志 山川》均作“县南百五十里”。

26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及《长汀县志 山川》均作“县东五里”。

27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及《长汀县志 山川》均作“县东二十里”。

28乾隆《长汀县志 山川》作“县南三十里”。

29乾隆《长汀县志 山川》作“县东南四十里”。

30乾隆《长汀县志 山川》作“县东南五十里”。

31乾隆《长汀县志 山川》作“县南二十里”。

32乾隆《长汀县志 山川》作“县西五十里”。

33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县东十三里”,《长汀县志 山川》及《方舆纪要》作“名子湖,县东十三里”。

34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县南十五里”。

35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县南六十四里”。

36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县东十里”。

37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今水仍复故道”。

38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城东八十里”。

39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郡人正已开凿”。

40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登高岭,在县北门内”。

41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城门障山”,谓卓立如屏障。

42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灵隐山东北十里”。

43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南四十里”。

44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东北五十里”。

45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北六十里”。

46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东一里”。

47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东北七里”。

48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蓝布池”,应改“地”字为“池”字。又“在县北二十里”。

49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北四里”。与此不同。

50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紫金山”,民国《上杭县志 山川》亦作“金山”。

51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及民国《上杭县志 山川》均作“挂袍山”。

52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势若屏障”,宜据改。

53民国《上杭县志 山川》作“在县南十里”。

54乾隆《长汀县志 山川》及民国《上杭县志 山川》均作“在县南十五里”。

55民国《上杭县志 山川》作“在县东箩峤山下”。

56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西十里”,民国《上杭县志 山川》作“在县西十五里”。

57民国《上杭县志 山川》作“在县西二里”。

58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志“在县东十五里大溪中”,民国《上杭县志 山川》作“在县东北七里”。

59民国《上杭县志 山川》作“胜运湖,一在县南胜运里,一在北门外,有二湖,亦名天井”。“新”字宜改为“胜”字。

60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及民国《上杭县志 山川》均作“在县北长汀界”。

61民国《上杭县志 山川》作“在县东十五里”。

62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昭阳门”。

63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在县北十里”。

64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在县北十五里”。

65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在县东二十五里”。

66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在县西十里”。

67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在县北八里”。

68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在县北三十里”。

69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在县北一百五十里”。

70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在县南五十里”。

71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石狮岭,在县西十里”。

72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在县南八十五里”。

73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在县南一百里”。

74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在县西六十里”。

75康熙《武平县志 山川》作“在县东二十里”。

76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东坊郭里”。与此不同。

77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东坊郭里”。

78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龙津桥畔”。

卷之九

地理

山川

汀州府

连城县

后龙山在县北在城里。山之脉自清流县半山东南逶迤而来,至县境,为旗石峰,为西宝山,为三军山,至是屹然峙于县治之后,实县之主山也。金鸡山旧传尝有人至山中,见一庵有金鸡飞鸣,因寄宿庵中,及觉,遂失庵所在。银屏山磅礴屹立,每冬睛雪霁,若银屏然。笔架山三峰联属状若笔架。(上三山在南顺里。)云山峰峦峻耸,势凌霄汉,时有云气出其上。高贵人山挺拔端重,秀出群山之表。(上二山在河源里。)白云山在表席里。棱层奇崛。高入青苍。时有白云覆其顶,故名。(已上六山俱县南。)西宝山在县西南顺里。相传尝夜有白光发林麓间,或者以为金银气,故名。莲峰山旧名东田石。峭壁攒峰,盘礴数十里,绝顶坦夷,石泉流衍,宋彭孙尝居之。外有石梯、石巷,仅容一人。官置三寨其上,遇寇警则移民以避于此。又有定光道场,号“白云洞天”。元马周卿取山间奇胜,命题凡十三,以隶书刻石,曰“苍玉峡”,曰“云栈”,曰“天梯”,曰“豸冠”,曰“桃源”,曰“清如许”,曰“芙蓉波”,曰“金字泉”,曰“白云深处,曰“天光咫尺”,曰“苍谷”,曰“灵虚”,曰“小崆峒”。金柜山山形方正如柜。天马山怪石昂藏起伏,若天马争奔。旧传遇风雨夜则嘶,嘶则乡里不靖。元末雷击其首。狮子山怪石嵌呀蹲踞,状若狮子,故名。三仙山旧传尝有三人聚会山中,优游谈笑,一日皆乘鹤而去,因名。上峡山两山夹立,中有一路达北安铺。(上六山俱县东北安里。)文笔峰在县南表席里。尖耸如笔。分水峰与长汀县接界。岭之水西入长汀,东南入连城,故名。彭地岭相传宋开国侯彭孙尝驻兵于此。(上二岭在县北北安里。)垂珠岭在河源里。相传宋文天祥起兵勤王,经此岭回首垂涕,邑人因表之曰垂珠。远水岭在表席里。路接上杭县界,行人遵此岭以避重滩之险,故名。(上二岭俱县南。)塔背岭在县东在城里东塔寺之左。虎忙岭在县南南顺里,陡峻而长,谓虎过之亦苍忙也。岭半有庵。灵峰岩南峰岩中有佛庵。(上二岩俱县南。)石门岩两石相峙,壁立万仞,中有宿云庵、总宜亭、悠然阁。鹫峰岩势如腾云,旁有瀑布泉及石仓。(上二岩俱县东。)滴水岩在县东北□□里。有水一线出石窦,直泻岩下。相传定光佛尝驻锡于此。七星冈在县南南顺里,冈凡七,环列如星文布。龙子冈在县南南顺里。因后龙山脉过此,故名。迎春石窠在莲峰山上,邑民遇立春日,皆诣迎祷。龙爪石在县南表席里两山之下,形如龙爪。香炉石在莲峰山玄真堂前。圆仰如香炉状。文溪在县治前。旧名清溪,源出长汀磜1,经新林寺,回环屈曲,到县凡九折,东入清流县界。莒溪在河源里。源出龙岩县山中,下接汤家渡,入长汀县界。新泉溪在表席里。源出上罗地,下抵汤泉溪,合流入上杭县界。(上三溪俱县南。)石门潭在县北北安里乌石岭下,夹溪两石对峙,潭居其中,深不可测。杨花潭在文溪之下,夹岸多杨树,故名。其下有莲花潭,相传渔人没水,见潭底有石如莲花。其下又有龙潭,旧传有龙居之,岁久湮塞。杨梅滩在县北北安里。滩之源出长汀县界,合虎忙岭及清泰里,从流而下,滩流险隘,上多植杨梅,故名。莲塘在县西一里。泉水所潴,旧为放生池,今多产莲,故名。沙水池在县南南顺里,冬涸夏溢,姚坊之田赖其灌溉。瑞泉在县治前东畔。汤泉在县南表席里。三龙井在县南□□里。有云腾井上即雨。旧传有三龙居其中,岁旱祷雨辄应。福仙井在县西福仙观侧。古佛井在县西南。

归化县

龙西山在柳杨里。其山奇峭,高约千余丈,中有圣水岩,泉出石中,深尺许,不盈不涸,虽百十人饮之不竭,俗传人或涴其水即雷鸣。娥眉山2在县治前。群山联属中,一峰正对县门,若娥眉然。(上二山县北)。楼台鼓角山数峰连属,有高耸似楼台者,有圆而似鼓者,有长而似角者,实邑之主山也。印诰山山形高而平正,故名。(上二山俱县北。按今县治北向,而此二山实县治后山也。)象山以形似名,即南山也。屏风山方正而高,若屏风然。龟山一在晏坊,一在石珩村。其形如龟,下有甘潭,深可三丈,水极甘冽。(以上六山在归上里。)莲花山在中和里。峰峦皆石。若莲花瓣然。(已上四山俱县东。)小三台山在县学之前。三峰联属如台星,故名。响石山其山皆石,以语则响应。(上二山在县西归上里。)飞凤山在县东北归上里。望之若凤之下平原。五马山有五峰周遭联属,其中土地平衍,居民殷富,俗谓之“五马归槽”。云台山高入云霄,故名。(上二山在归上里。)旗山在归下里。高约三百丈,其形如旗。(已上三山俱县东南。)银瓶浪盏山在县西南归上里。四峰联属,中一峰圆尖如瓶,余三峰圆小如盏,故名。笔架峰在县东□里3。三峰联峙,形如笔架。仁寿峰其山最高,云起即雨,人以为候。五雷峰峰之旁有石如雷,因名。(上二峰俱县西。)大黄岭在县南归上里。其土黄色得名。铁岭在县东□□里4。路通延平、将乐县。滴水岩在县北□□里5。有水滴下,亢旱不竭。西有洞,阔可数丈。其石扣之韸韸然,下有水流地中,约数十里,俗传仙人堂滚水即其所出也。圣隐岩在中和里。悬崖峭壁,樛木联阴。相传尝有异人栖息于此,后隐去,故名。(按此见《将乐志》。盖旧属将乐县,今分属本县。)狮子岩在晏坊。状如狮子。一石室约阔数丈,里人建庵为游赏之所。凤凰岩在龙湖市。内有一石形如凤凰。(上三岩俱县东。)黄杨岩在县东南□□里6。去岩二里许有侍郎岩,旧名翠云岩,其旁又有观音洞,并界归化、永安二县间。(详见《永安县志 山川》。)腾云嶂在县东归下里。高数百丈,周回百余里。其顶常有云气。玉岩洞在县西□□里7。岩石光莹如玉,洞内虚明。相传尝有金鸡夜唱。狮子洞在县西北□□里8。怪石蹲踞,状如怒猊。中有数石室,虚明深邃,一柱屹立,文如雕镂。洞外草木葱茏,风景殊胜。紫云台在县东□□里9。高约千丈,周回二十里,其顶平夷,有田塘、水碓,居民三百余家。气候多寒,虽盛夏无暑气。每日色岚光相掩映,紫气氤氲,故名。碁盘石在□□里10。平正而大。八卦石在桂山下11。涧中一巨石状如龟纹,又有八小石龟绕之。故名。门槛石在珩溪12。有石沿渚夹峙一里许,水从中流,如门槛状。金盘石在□□里13。形圆色黄,状若金盘石。(上四石俱县东。)印石在县西北罗汉寺溪口,以形似名。相传创寺时每月朔旦其石自能浮动。儒冠石在县东南归上里太平桥外。状若儒冠,俗呼秀才石。明溪在县东象山下,自腰带水而来,流绕福林庵侧,经龙湖涧,接珩溪。又有瀚溪,在县东兴善里,源出龙湖涧,流接雷霆溪。又有布溪。在县东归下里,源接吉溪。(已上诸水俱流接沙溪。自是溪始大,可通小舟,奔汇于岩前而去。)腰带水在县学前。源出五通凹,流至黄溪头始大,环抱学前,形如腰带。珩溪在石珩村。雷霆溪在兴善漈头。沿渚十里,乱石礸砊,声激如雷。沙溪在归下里。石硖涧在县西南二里许。源出山下石硖间,流至惠利桥与腰带水合。龙坑潭在县东兴善里山间。深不可测,有龙居然祷雨辄应。百丈漈在县东□□里14。源出山巅,喷如雷花。白水漈在县西□□里15山巅。流下如瓶之斟,高约五丈。滚水在县东仙人堂小溪自水底石隙喷出,高一二尺,如散珠然。水帘在县东中和里张源漈石崖间。一派流下,状如垂帘,高约十三、四丈。鉴池一在布政分司堂后,一在漳南道堂后。成化八年参政赵昌、佥事周谟凿。泮池在儒学棂星门前。成化八年建学时所凿,形如半壁。砚沼在儒学门东。成化八年,教谕陈冠、训导张恂节缩廪饩,买地凿之,以便诸生。白莲塘在县西觉林寺,广可五丈。甘泉在县西五里叶舍坑山。石窍中溢出,四时不竭,味冽而甘。汤泉在县东南中和里。源出漈头,热可熟物。)东泉井在东泉阁下。西泉井在儒学后。(上二井水泉皆佳,虽旱不竭。)仙人井在县东太平桥外。

永定县

卧龙山在溪南里。自茫荡山一脉蜿蜒而来,实县治主山也。铜鼓山高数十仞,周回数里,山有岩窦、井泉,石壁上有倒书“千年”二字。旧传尝有铜鼓坠山中。谚云:“铜鼓声闻则岁大稔。”山下左右各有湖,皆广袤数丈;其一或涸,一虽大旱不涸。笔架山以形似名。高出群山,为邑之望。虎冈山两山相合,林木阴翳,旧传烟雨晦冥,辄有虎咆哮其上,又名虎光山16。山凹中有坑如巨舰,名金船塘。每急雨,山之土四流,略不淤塞。(上三山俱在于太平里。)黎袍山蓊郁苍翠,远望如画。茫荡山17盘据上杭、永定二县间。山势崭绝,人迹罕至。(二山在胜运里。已上六山俱县北。)挂榜山邑之前山也。横方如屏,正对学宫,故名。龙门山峰峦连属,与贵人峰并峙,为邑之左镇。(上二山在县南溪南里。)印匣山在县西溪南里,为邑之右镇。平夷方正,若印匣然。莲花山在县东北太平里。峰峦丛峙,状如莲花。满山红山在县西南溪南里。森耸雄丽,与潮州接界。三峰自梌山嶂发脉,萦纡起伏,至于卧龙山。双髻峰两峰并耸,状如双髻。(上二峰在溪南里。)凉伞峰在胜运里。岗峦崒嵂,亭亭若盖。故名。(上二峰俱县北。)水珠峰两山相向,奇秀特出。上有瀑布泉,又名“双飞蝴蝶”。雪竹峰陡峻插天,为邑之胜。(上二峰在县南溪南里。)贵人峰在龙门山之左。峭峻端重如人形。新村岭在梌山嶂下。延袤十余里,路通胜运里田。缘岭在县东丰田里,接漳州界。岭脊有圆墩,故名,盖误以“圆”为“缘”也。分水岭在县西北溪南里。石径险隘,一水分流南北,入胜运溪南二里,一名猪槽凹。三层岭在县东南金丰里。层岗三折,最号险隘,今设巡司18于上,以察是非。龙显岩在黄田山麓。昂然一石如龙,奋足掀爪,鳞甲具备。岩壁间有笋突出如牛首,今结小庵于其下。狮子岩形势庞厚,状如狮子。石钟岩中有石乳。(上三岩在县北太平里。)吴坑岩在县南丰田里。空洞深窈,中有石如龙蟠。梌山嶂在县北胜运里。山势峻特,绵亘百里,林木笼葱,四时不改。上有石如马。谣云:“石马鸣则兵。”成化十四年,草寇窃发,太监卢胜合军士毁其首而碎之。松柏嶂界饶平、永定二县间19。迭巍峨,林木蓊郁,昔人多避寇于此。桃坑嶂山高林茂,乡民尝建炉冶于此。(上二嶂在县南溪南里。)杨梅在金丰里。高峻磅礴,盘亘数十里,多产杨梅,故名。牙梳在胜运里。以形似名。界上杭、永定二县间,水分南北。(上二俱县南。)伯公坳在县南溪南里。路通潮州。寒水坳在县西胜运里。路通上杭县,石径岩险。行者以为病。成化十七年,知县王环凿石开道,人颇便之。横龙石头巾石上二石俱以形似名。(在县北太平里。)莲花石在大溪中。郡石丛生,状如莲花,溪湍怒激,舟行稍失势,辄有覆溺之患。上有石壁,隐然有文,如女妇逐一鹅。又名“渔矶石壁”。蓝盘石雄据水涯。九磴石巨石层迭为阶级者九,故名。蜡石色如蜡,居民因以蜡石名乡。(上四石在县南溪南里。)马迹石在胜运里小涧中,广二尺余,厚四之一,面背皆有马迹。每大水,巨石皆浮离故处,惟此石不动。鳌石在平田中。杭陂水绕其下。(上二石俱县西。)晏湖在儒学县。周围约百丈余,陂水来注,潴而为湖,春夏泄以溉稻,秋冬闭以畜鱼。涵水湖在县西。今名龙安寨。湖澄湛萦环,中起一阜,旁有温泉迸出。大洲溪在县南溪南里。源出龙岩火地20,经高陂,由丰田过县治西趋,折而南流至广东潮州入于大海。文溪在县北太平里。源出孔夫,至深度合武溪。武溪在县东丰田里。源出寒袍,经缘岭下,由龙潭深度合文溪。金砂溪在县北金砂村。源出分水岭南,分流经金谷寺,出古溪桥。(以上三溪皆流入大洲溪。)丰稔溪在县北胜运里。源出龙岩县界,经上杭黄潭过丰稔寺前,会跳鱼溪水,合流至汉际崆,入于大溪。跳鱼溪在县南胜运里。源出梌山嶂,经丰朗至丰稔寺前。信丰潭在丰稔寺西。其深莫测。齐头潭旁有民居,因以潭名村。(上二潭在县南胜运里。)龙潭在大洲溪。旧传有龙居焉。鸬鹚潭在县西。常有鸬鹚群聚捕鱼,故名。县溪诸滩磨石滩。在县北太平里江沿隔。水势澎湃,舟人至此加谨。箭滩。水急如箭。罗滩。湍流奔急,居民因以滩名村。(上二滩在县南溪南里。)憔滩。在县西。水势奔激,舟人过此有惧色。箭滩汤泉在溪南里。源出小涧不涸。下洋汤泉在金丰里。自石壁流出,四时不竭。(上二泉皆可盥浴。)里田汤泉在胜运里。其汤最热,可熟物,旁亦有冽泉,盥濯者恒取以相济。(上三泉俱县南。)大洲汤泉在县东隔溪。泉出池中,可盥浴。双井在县南溪南里吴坑。其水澄澈不涸。

延平府

南平县

龙山一名龙骑山。城壁环其巅,山之半,道南祠在焉。西山旧南剑州治之西,郡学据其绝顶。(上二山在府城北隅。)九峰山在剑津里。九峰岧相接,为郡境诸峰之冠。展旗山在□□里21,以状名。宋黄裳诗:“峥嵘南揖展旗山,旗鼓相临缥缈间。”(上二山俱府城南。)衍仙山在府城东衍仙下里,旧名含源山。晋衍客结庐炼丹其上,传以为仙去,因名。山有支峰,岩中一石峙立如佛,名石佛山。衍,一作演。虎头山在县治之右,形如虎踞。旧县学在其下。莲花山在天竺里。重峰迭嶂,如莲花然。溪源凤山在剑津里。山上一泉井有龙居焉,岁旱祷雨辄应。天柱山在大源里。屹立凌空如柱。筼筜山在安福里。旧多竹。宝云山山势秀拔,时出云气。文笔山一峰耸秀,如卓笔然。(上二山在资福里。)天马山在太平里。刘禹锡诗:“山如天马奔。”(已上八山俱府城西。)百丈漈山在府城东北新兴里,高峻临水。云顶山高与云齐。宝龟山平田突出,一石如龟形。(上二山在府城西北梅西里。)九龙山在长安北里。九峰蜿蜒如龙。又有石如狮子状,号狮子岩。左有石,壁立峭耸,号禅岩。下有书院,祀宋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先生,废址就存。金山在余庆里山侧,有石洞名金钟。相传昔有仙居之。龙湖山四山环峙,中为平原,旁有龙湖寺。虎掌山以形似名。(上二山在保福里。)群山在晋安里。群峰竞出,故名。(以上五山俱府城东南。)南山在罗源里。宋罗从彦家其下。金凤山在太源内里。高出群山,其形如凤。金宝山山形高耸秀丽。米头山相传岩畔有石窍出米,山下道庵赖以给日食。后有吴释子者,大其窍,米遂绝。(上二山在开平里。以上四山俱府城西南。)文笔峰在府城南罗源里。高出群山,摩切霄汉。小鹫峰在衍仙下里。屴崱如鹫鸟状。宋元祐间,漕使曹子方过此,爱其奇秀,有诗云:“面前山好无人识,定是飞来小鹫峰”。莲花峰在崇福里。层峦迭嶂。状若莲花。(上二峰俱府城东。)紫芝岭在北隅。岭道逶迤,民居稠杂,通郡学之西山。下有忧水井22,水清冽,汲之者甚众,不竭,至炎月愈甘美,故名。石鼓岭在梅南里。其山高耸绝,方圆数丈,中心尺余,以石扣之,其声如鼓,故名。(上二岭俱府城北。)湖头岭在府城东衍山下里。昔张觷设伏败张彻于此。23梧桐岭在府城西资福里。多产梧桐。黄源岭白沙岭上产白沙。清风岭高出群山。(上三岭在府城东南金沙里。)美岩在云盖里。唐刘圣者于此坐化,遗庵尚存。麂坑岩在寿山里。相传山多魔,故名。(上二岩俱府城西。)容照岩百花岩剑溪之东,石壁峭立,方春,百花鲜丽,故名。下有碧云洞。(上二岩在崇福里。)中岩在衍仙下里。高出众山,有瀑布自岩中飞下。云顶岩在汾常里。常有云气冒其上,故名。(上四岩俱府城东。)西岩其石崔嵬。相传唐宝历初,有蔡、柳二禅师创庵,山神示现,二师拔松倒植于地,而松倒生,山神乃归向。天井岩山石中一窍通明,故名。(上二岩在大源外里。)圣泉岩在天竺里。当道旁有岩泉清而甘,岁旱不涸,夏日行人竞饮之。相传有圣僧道此,凿以济渴。碧岩在长沙上里。相传曾出异石。青岩在梅东里。四时青色隐隐,故名。(已上五岩俱府城西。)白土岩在府城东北新兴里。山产白土,人取以制粉。郭岩在府城西北寿岩里。相传梅福炼丹于此。又云,上有仙翁庵,仙翁郭姓,故名。举岩在长安北里。虎掌岩在余庆西里。状如虎掌,故名。紫岩岩石皆紫色。文笔石岩尖峰如笔。(上二岩在晋安里。以上四岩俱府城东南。)闻猿洞在城南玄妙观之右。昔有方士袁深尝炼丹其中,二白猿住来而狎,风晨月夕,时闻清啸,故名。□深诗:“闻猿何似不闻猿,闻得终妨一夜眠。息个心猿如了得,洞门深锁月明天。”莲花洞在府城北梅南里。岩石赤纹,状如莲花。隐鳞洞在崇福里。左依百花岩,右旁藏春峡,直抵双剑化龙之浒。宋隐士吴仪尝渔钓其中。石觜洞在衍仙下里。(上二洞在府城东。)花心洞在剑津里。上有九曲,似花心焉。金源仙洞在梅东里。元至正中,有方士隐其姓名,修真于此,赐号“显迹道场”。(上二洞俱府城西。)平寇颂石李先锋系降寇坐此。郡人刻颂。花纹石有五采纹。虾蟆石临水如虾蟆状。居迩此石者,夏月无蚊,今铁冶是也。笏石幞头石上二石皆以状似名之。(以上五石俱在府城南剑津里。)金星石其色黄莹如金,故名。凤味石相传昔有孝子,母思凤肉成疾,遇仙指曰:“此石味同凤肉。”击块煮而食之,疾愈。(上二石在任州里。)仙书石在崇福里萧坑之前。或指以为仙书。(以上三石俱府城东。)卤水石玳瑁石如玳瑁状。(上二石城在府城东长砂上里。)盘陀石在府城东南杜溪里。一石坦夷,方广丈余,四山环峙,清泉涌出其旁,嘉禾阴森,景绝幽雅,宋李侗、朱熹二先生尝游息其上。马鞍石在府城西南。状如马鞍。归云峡在府城北衍仙下里。雨后常有云气。峡在府城南长安北里。两岸青山回合,溪流转折而去。藏春峡在府城东崇福里剑溪之东。两山崇拥,繁花杂卉生其间。筼峡在府城西天竺里。山多产竹。大洲在寿山里安济铺前。其地多民居。雝洲在长沙上里,水中平地,民多居焉。(上二洲俱府城南。)濛洲在汾常里。仙洲有山介二水之间。(上二洲俱府城东。)黄龙洲一名黄龙沙。在府城东南张司空祠前。每春水后,土人视洲之沙多寡,占岁丰歉。宋黄裳诗云:“看取黄龙沙斗起,满城歌吹入丰年。”金沙白沙(上二沙在金砂里。)小沙在崇福里。(以上三沙俱府城南。)鳖湖在府城南罗源里。龙湖在府城东保福里三溪在府城南。西溪,源出长汀县,经将乐县,东流至顺昌县,西与邵武溪合,又东流经王台驿前,至沙溪口,与沙县溪合,四十里至剑潭,东溪源出浦城、崇安、松溪三县,凡五派合流,会于建宁城外,南流一百二十里,至剑潭,遂合流而下。俗呼为丁字水者,曰南溪,又九十里与尤溪水合,直抵福州而入于海。大芹石桥溪长沙里二小溪,发源尤溪县界丹岭下,约三十里至此。太平里溪溪源自沙县界黄泥隔,约三十余里至筼筜。开平里溪发源自大原里,流五十余里至汉口,又十余里抵大溪。(上三溪俱府城西。)罗源里溪发源自咸溪,流经本里,至寿山里。云盖里溪发源自尤溪林平,聚流成小涧,又二十里经罗源里,至寿山里,合罗源溪。大源里溪发源自本里,经大地,历岩头蔡坑口,至伏溪口,约二十里,至大芹石桥下。杜溪发源自坑柄岭下,十里会流入崇仁里,又四十里至水东口。(上四溪俱府城南。)遵教里溪在府城东南。发源自建安界小溪,流经本里小演溪,约五十余里,至黄源。(以上八溪皆流入三溪。)常坑在府城东演仙下里。坑即涧也。小常村坑小湆村坑大湆村坑凿滩坑小凿坑大凿坑峰溪村坑(上七坑俱发源演仙下里山谷间。)马坑在府城西。发源自小浴岭后兴化院前,及林坑、胡坑源合流至坑口化龙桥下。西门坑发源小浴岭下,至旧县尉司前石桥下。花心洞口坑源出溪源,经大浴岭下,约十余里,至罗源镇口镇安桥。(上二坑在府城西剑津里。)水磨坑源出剑津里尤坑,约七里至坑口。田坑在府城南。源出广教寺之东西坑,至中岩合流,经水云村至府城西四鹤桥下。林塘坑在府城南寿山里。(已上一十四坑水俱注入三溪。)万丈潭在府城南剑津里灵源庵之前。其深莫测,潭上有亭,以潭名名之。九里潭在府城东南金砂里。上下皆急滩,惟潭九里澄碧,其平如掌。百丈漈在府城北新兴里。罗源漈在府城南罗源里。东溪诸滩曰汾,曰竹林后,曰高桐,曰凿,曰黯淡。此下直至剑津,接西溪。其中黯淡一滩,古称最险。宋天圣中,郡守刘兹开其港道。元丰中,朝命其地僧院主之,岁度僧一人导湮塞。绍兴间,郡守上官愔、督漕晁谦之、范同、通判吴逵、知县吴叔虎谋以义财,募闲民,凿其险为港,阔三丈,又为二乾港,阔减三之一,官复以钱三十万付院僧收以佐用。于是东溪之险悉平。西溪诸滩曰石柱,曰扛猪,曰张八嫂,曰三门,曰小黄口,曰大黄口,曰张岩,曰虎口,曰樟槎口,曰苏坑口,曰星窟,曰大湍,曰小湍,曰城门,曰将军,曰黄墩头,曰慈油,此下直至剑津接东溪。南溪诸滩曰剑鞘,曰嵩口,曰大伤,曰小伤,曰五港,曰天柱,曰鸠道、曰同场,曰龙窟。其中大伤、天柱、龙窟诸滩,古亦称最险。宋绍兴间,郡守上官愔等既开黯淡滩,愔复议大开诸滩。有僧祖日者,能相滩势,因命董其役。漕司助钱百万凿此滩。愔复请于朝,愿益助费。事下漕司如章,又益钱一百五十万,而南溪之险悉平。剑津在府城南。建宁、邵武二水合流之所。晋雷焕子所佩剑,跃入水化为龙,即其处也。唐欧阳詹诗:“想像精灵欲见难,通津一去水漫漫,空余昔日凌霜色,长与澄潭生昼闲24。”放生池一在府城东迎思亭之前,旧为宋南剑州放生池;一在溪南玄妙观下,旧为宋剑浦县放生池,即剑潭25上下水深处。禁渔捕。绿净池在府治东。地名天河,古放生池也。莲花山在田坑南山之阳。叶家池在府城梅山麓。茯苓泉在府城北中岩畔。旧有古松,根下结茯苓,泉出其侧。故名。槃涧泉在剑津里。源出山巅,盘回石涧,泓深清洁,其味甘美,土人饮焉。育德泉在延平书院横翠楼之右。其泉寒冽,宋罗从彦、李侗、朱熹三先生讲道于此,饮此泉,取蒙象卦之语名之。(上二泉俱府城南。)金泉在西府城二里许。潭中有沙,人淘之,往往得金。佛智泉在开平寺方丈之后,极清冽,遇旱不竭。谯楼门内井味甘而美,遇旱不涸。七星井水味甘美,夏月不竭。双井在府仪门前左右。成化初,知府郑时凿,泉味甘冽,四时不竭。(上四井俱府治南。)学粮仓街井在府治东。俗呼夏郎仓井,水带铁气。南山下井在衣香巷。其泉自下涌上,漫溢平地,色清洁而味甘美,酿酒尤佳。河泊所前井(上二井俱府城西。)

将乐县

西台山一名钟楼山,邑之主山也。巍然高峙,其上坦夷如台,因名。山之麓有真济洞。封山其山高大,群峰环拱,为一邑之镇山。南有王隆万寿宫,昔杨道真君炼丹于此。山麓有小洞名真君洞。宋杨时有记。(上二山在龙池都。)龟山实封山之支峰。其状如龟。宋杨时世居山之下,因以为号。今有书院在焉。百丈山在崇善都,与江西南丰分界。悬崖绝壁,高出群山,苍藤古木,高翠拂云,昔越王尝于此建置台榭。五台山在永吉都。峰峦环拱,林木森然。(以上五山俱县北。)翠帘山苍翠高耸,如垂帘状。上有天湖山,三面峰环,中夷而旷,有龙窟承天潴水,曰天湖,山因以名。大阶山一名“蹬”26。屴崱高若升天,相传赤松子采药处。有玉华洞,洞有二石门相去一二里许,中分二路,会于后门。初窥之黑暗,秉炬而入,中有雷公、溪源、杨梅、果子、藏禾、黄泥六洞,又有灵泉、龙井、石泉合为涧而出,怪石奇伟万状。内产药石,品类颇多,若石英、寒水、禹余粮、井泉砂、钟乳、石燕、龙骨、狗牙,此其最名者八。其邃处有一小窍,上通天光。洞之外苍藤古木,鸟韵蝉声,清人心目,游者忘归。洞之阴曰宝华洞,其中仅容周旋。一石穴,泉寒而冽,不涸不盈。其阳曰南华洞,石室方平,景物尤胜。昔人称为三华。灵泉。遇旱祷之辄应。龙井。泉极寒冽。石泉。其泉微温。(已上俱在玉华洞中。)马鞍山两峰突兀,状若马鞍。(上三山在玉华都。)石壁山苍崖壁立,周回三、四里,险阻难登。金泉山《建安记》云:“山南枕溪,有细泉出沙,淘之得金。”五马山五峰森列如驰马状。东宝山在南胜都。其山高耸,甲于诸山,朝暮尝有光焰,如宝气烨烨,因名。天柱山在三溪都。其山孤特撑云,望之若天柱然。(以上八山俱县南。)九仙山重冈叠陇如龙翔凤翥。相传尝有九异人炼丹其上。石帆山耸峰如帆,故名。《坤元录》云“将乐石似张帆”,即此也。(上三山在忠孝都。)孔子山层峦矗起溪滨,山半有石窍,深邃玲珑,遇水涨则巍然孤立,如石垒然。旧传山有兽人形,名曰27。扶味切,又谓切。仙桥山山势横截如飞桥然。(上二山在富谷都。)云衢山在高滩都。势高木茂,时生云气。(以上五山俱县东。)含云山朝暮间常有云气氤氲。其山下有寺,宋杨时尝筑室读书于此。凤山两峰对峙,状若飞凤。(上二山俱县治西。)三石山在县西南。山上有三石,色红白如人形,俗呼为三郎石。太阳峰在万安上都,高插霄汉。日初出,此峰先得其光,故名。山门峰在永吉都。高耸云霄。下有两石,对峙如门,其中小径可通往来。(上二峰俱县北。)羊角峰在隆安都。两峰并秀,如羊角然。丫峰两峰对峙如角状。塔峰其峰岧出云汉之表,绝类浮屠,故名。(上二峰在中和都。)君子峰在南胜都。宋政和间,邑人汤岩居筑室隐居于下。其人文行修洁,时称君子,因以名山。(上四峰俱县南。)笏峰在县东高滩都。卓立如笏。太灵峰在县东北上衢都。峰峦峭拔,树木阴翳,人迹罕到,岩穴嵌宝。相传有灵物藏其间,故名。马岭在龙渡都。峻绝难跻,如怒马奔跃,故名。张源岭在张源都。岭路盘曲十余里。(上二岭俱县北。)亭岭在玉华都。其岭崔嵬,难于行步。岭半旧有亭,以为行人休憩之所,因名。三崎岭在胡管都。其岭陡峻三崎,顶有山泉一脉,清澈可爱。湛岭在蛟湖都,又名蛟湖岭。岭道仅一里许,极险峻,上有古木数株,俯视大溪。蛟湖在其下。铁场岭在兴善都铁场铺,一名铁岭。岭道险峻。可五六里。(上四岭俱县南。)星窟岭在龙池都。路出山巅,下有落星穴,故名。五岐岭在积善都。岭道峻绝难跻,其岐有五,故名。(上二岭俱县东。)藤岭在县西二里。其岭高峻,起伏萦回。岭侧多藤蔓,故名。油云岩在县北龙渡都。岩石礧砢,瀑泉流其间。每天欲雨,则云气油然而生,故名。瑞云岩在桃源都。一名补陀岩。下有石室,中立观音像。永兴岩在兴善都。岩石峭然,藤萝垂绿可玩。春岩在水南都,又名春谷。林谷阴翳,花卉繁植,四时如春,故名。金溪岩在石壁山之巅。旁有惠应禅师庵,右有亭翼然,俯瞰溪流为邑人游乐之所。(上四岩俱县南。)甘露岩在高滩都。相传尝有甘露降其巅,故名。龙津岩在龙池都。岩石森耸,下临龙潭。(上二岩俱县东。)白云岩左有石室,杨道真君尝炼丹于此,丹灶尚存,祷雨多应。旁有马仙祠。圣水岩岩穴中有泉一脉,病疫者饮之辄愈。仙井岩在阳岸都。孤峭崔嵬。岩畔有泉一泓如井,深不可测,故名。普照岩在隆兴都。巉岩耸立,一览之际,景物无穷。圣者岩其岩最绝处有灵泉,祷雨辄应。花岩多产佳茗。(上二泉在隆荫都。已上六岩俱县西。)虎头岩在玉华都。一名龙池头岩。峰峦秀绝。旁一石形类虎,有石门自山下通山顶,其中明爽可居。下有佛刹,重楼复阁,为一邑胜处。东岩在龙安都。岩窦出泉,或谓神龙窟宅,岁旱祷雨多应。(上二岩俱县东南。)石门洞在龙池都。相传嵩真人炼丹于此。石燕洞在崇善都。崖壁陡绝,洞方广可丈余,中有数石如燕。油云洞在龙渡都。洞门划然,泉清石洁。相传宋淳熙间有萧公者遇异人于此,遂得道,至今有庵存焉。(上三洞俱县北。)金华洞在永康都。山高数十丈,洞口风出甚急,内多蝙蝠。宋有僧普盈结庵居之。遇旱祷雨多应。铁华洞在大里都。不甚深广,其中云气吞吐,泉声清亮,亦一佳境也。龙居洞在君子峰之巅。岩谷幽邃,石泉清泚,常有云气蒙洞外,或疑有龙居之,故名。(上三洞俱县南。)灵源洞在县东忠孝都。山峦秀绝,由石径而上一里许,苍崖陡壁,泉响如雷。一石室广可六、七丈,旁一窦,俯伛而入,其中深邃微明,多小石奇润,好事者采归,植菖蒲以供清玩。下有泉水,遇旱祷雨辄应。星穴在县南蛟窟之右。旧传村民一夕闻震声如雷,起视之,见一星大如屋,黎明地陷为圆穴。蛟窟在县溪南。相传昔一小儿见溪旁一巨螺,拾归,穴地潴水畜之,未竟日,其地横溃,水势汹汹。民惧以经卷铁器投之,方息。今周回宽亩许,水清澈不涸。三公石三石峭立,俨如人形。金鸡石相传昔人凿石,一金鸡飞出,石穴尚存。(上二石在县北龙都。)麻子石在县南翠帘山下,其石散碎,色斑斓如麻子然。龙津岩石光润可为砚。石剑石鋩刺类剑,故名。雷公石与石剑相望。相传石罅中有泉清莹,土人祷雨,汲之即有雷声,故名。(上三石在龙池都。)圣石相传尝有僧祷雨于石,顷之雨澍,故名。石门隔石光润可为碑为砚。(上二石在忠孝都。)七贤石在高滩都。里人余氏世居其旁,相继登科者七人,因名。(已上六石俱县东。)石狮石在县西北大里都铁场山。屹立如狮之蹲。竹洲在县南竹洲都,当溪之中。林竹深茂,故名,亦因以名都。饭箩洲在县东龙池都。每值诏岁,溪中或涌出小洲,形如饭箩,则邑士有预荐者。浮洲在县西蛟湖都渡溪中。其洲高峙广袤,民居十数家,上有佛庐。相传昔人尝立寨避兵于此,俗呼水砦。蛟洋湖在县北阳源都。孤峰绝顶,水光澄澈。相传尝有巨蛟于此化为龙。西湖在县南桃源都。一名野水,自桃源漈而下,至此汇而为潭,深碧如镜。大溪在县南水南都。发源南自清流,北自建宁、泰宁,合流至县金溪,萦纡经县前折而东,至顺昌,会邵武溪,至府城入三溪。安福口溪在积善都。源出泰宁县界,经万安寨前。龙池溪在龙池都。源出泰宁县张源岭下。小莫溪在高滩都。源出沙县界。小常溪在富谷都。源出常源村涧。(上四溪俱县东。)水口溪在永康都。源出沙县黄源岭下,经南胜都,与龙安都石牌场溪合流,至此抵大溪。莫溪28在睡龙都。竹洲溪(上二溪发源俱自泰宁县分水而来)常溪源出宁化县。(上二溪在竹洲都。)将溪在义丰都。源出石牌场。桃源小溪在桃源都。源出桃源口。(已上六溪俱县南。)望江小溪在子教都。源出本都山谷,会诸涧之流。獬村小溪在桃源都。(上二溪俱县西。已上十二溪皆流入大溪。)海溪29按《大明一统志》,在县西北八十里,询诸邑人皆不之识,姑志以俟知之30。黄坑口涧源出顺昌县盖竹村。石帆小涧源出灵源洞。(上二涧在高滩都,俱注大溪。)白石潭在县南蛟湖都,下连黄竹滩。洲多白石,故名。龙潭在县东龙池都。二水夹流,汇而为谭,灵物潜焉;每风雨晦冥,则波涛汹涌可愕。金溪潭在县西南石壁山下。湛碧静深,崖畔有亭。白水漈在池湖都。一水自高崖而下,可百余丈,望之如白虹。桃源漈在桃源都。飞瀑悬崖。(上二漈俱县南。)重滩在阳源都。乱石岏,湍势迅驶如注。摇溅滩在义丰都。滩势曲折,巨浪惊涛,舟过则摇曳然。黄竹滩在桃源都;乱石龈腭,水势奋涌约一里许。(上三滩俱县南。)三涧滩在积善都,滩中聚沙成洲,春涨一分为三,萦纡而下,约一里许,复合为一。白渡滩怪石屹立,水势奔泻,如建瓴然。常滩中有沙洲,二水分流,浅水急31仅一里许,较之他滩是为常焉32。(上二滩在富谷都。)濑口滩在高滩都。石濑险驶,其声潺潺。(已上四滩俱县东。)硿头滩俗呼谢家硿,又名林滩口。左列乱石,右峙沙洲33,当中一石岿然。延涧滩遇暴雨辄涛浪掀轰,晴明则可厉而涉。(上二滩在县西睡龙都。)将溪滩在县西北竹湖都。怪石屹立其中,水势迅急,舟师患之。仙池一名仙塘。在县南大里都陇竹山之上,大旱不竭。龙池在县东龙池都。唐大历中廖藏真人祖廖太岁尝以二水交流,渊深莫测,指有龙居其中,名之曰龙池。后因以名都。灵泉在封山之巅。相传昔人祷雨于此,有泉涌出,汲而洒之,辄雨,故名。今有石穴无泉。金泉在石壁山下。其山如金星,泉出其下。汤泉在池湖都灵山寺东崖之巅。其泉混混而出,气温如汤。仙泉在大里都仙塘之侧,其泉时盈时涸。(上三泉俱县南。)蟹眼泉在高滩都。岩上有两石窍如蟹眼状,泉出其中。藤岭泉在藤岭之下,泉味甘美,长流不竭。古井在儒学前。(上二井众汲不竭。)龙井一在玉华洞内,一在宝华洞后岩石上,一在县南兴善都一石穴,大如盘。三井泉味甘美,遇旱不竭。含云井在县西含云寺之前。

尤溪县

伏狮山自两髻山南陇逶迤起伏行三十里为贵人峰,峰回突耸而起,状如伏狮,为县之镇山。双髻山双峰峭拔万仞,如双剑倚于天外,又名双峰山。有堂祀观音。山之巅生异草二种:一如妇人束鬓篦,俗名观音篦,一如蜡烛灌油,可燃以照夜,俗呼观音烛。小双髻山状如丫髻。碧鸡山以形似名。(上三山在七都。)董山在二十都34。上有石室广丈余,相传为董真人炼丹之所。(已上五山俱县北。)眠象山在青印溪之南。席帽山在二十都。(上二山俱以形似名。)仙灵山唐末有王道人者,结庐炼丹其上,后不知所终,人皆以为仙,以此山为仙灵窟宅。山有十奇:曰双鉴池,曰灵泉井,曰飞星坛35,曰卓笔峰,曰宿云洞,曰鹰嘴岩,曰白云庵,曰棋盘石,曰狮子石,曰仙乐台。俱在峰顶。蟠龙山状如龙蟠。(上二山俱在二十三都。)灵旗山在二十五都。望之如旗帜然。龙门山在二十六都。高耸千余丈。其巅有石穴,源极清澈,岁旱不涸,相传有龙居焉。(以上六山俱县南。)应仙山在十都。其山极秀丽,好游者临绝顶,群峰一览在目。旧名鸡心山。山半有亭曰应仙,因改今名。参拜山在湖头溪之东。山势起伏若趋拜然。(上二山俱县东。)屏帷山在县治西。自贵人峰旁出,环抱县之西市,如屏帷然。鸡笼山在五都,以形似名。仙山在六都。其山峻绝,势凌双峰山之巅。一石穴吞吐云气,深不可测。相传有牧竖掷石其中,声隐隐若雷,即有异禽飞出。牧竖病死。乡人戒勿亵,因以仙名之。灵龟山在二十九都。山形如龟。银瓶山在三十一都。其状如瓶。旧于此闸办银课。“瓶”或作“屏”字,误。(上四山俱县西。)登高山在县西北二百步许。屹起群山之间,邑人士多于此登眺。石井山在县东南十八都。下有龙潭。鸬鹚山在二十四都。其山三面壁立千仞,鸬鹚滩环其下,一径盘旋至山巅,如羊肠然。寇乱,乡人多携家避此。金楼山在二十七都。翠耸云间,状如楼阁。九仙山在二十八都。峰峦秀拔,人迹罕到。上有金鲫池、石棋局、黑白二石马、炼丹灶。时有仙人往来,仿佛闻鼓乐音。昔乡人林五六樵山中,见二人奕,徙倚观之,二白鹤啄杨梅,坠一颗于地,奕者指令拾之,因俯拾以食,遽失奕者所在。暨抵家,遂辟谷之火食,颇知人休咎。(上三山俱县西南。)莲花峰在七都,以形似名。峰之顶有天湖,水色绀碧,莫知泉脉所自出,极深,岁旱不竭。鱼鳖充物,人不敢取,盖有神物凭借焉。宋时每现五色云间并蒂莲36,则岁大稔,乡人以是占之,屡应。卓笔峰在三都。高数千丈,尖耸如卓笔然。(上二峰俱县北。)毓秀峰在县溪南。宋朱文公生于此,故名。有南溪书院。文笔峰在县南二十五都。高数百丈,状如卓笔。牛角峰在县西七都。以形似名。皇华峰在县东北十一都。下有亭名仙亭,宋重和元年旱,邑人祷雨于此,忽香火楮钱坠地,有神降于巫体,自称神姬马姓第五,欲托迹山下,致霖雨以苏此方。语毕,雨随沾37。高原岭县之龙山自此而来38。丹溪岭在十二都。又名桃木岭。界南平县,萦回可十五里,自岭趾至其巅,凡三迭,皆数百丈。回视数十里之中,川源隐隐,沟塍棋布,如身在霄汉间。(上二岭俱县北。)分枝岭在二十三都。南临泉洲、德化,岭居二县界。上有大树,南北两枝分二县境,故名。又其上有关,俗呼大关岭。黄坑岭在二十九都。黄筝,苦竹,涧水潺湲。板岭在□□都39。(上三岭俱县南。)松山岭在二十五部。下有松山院。小村岭在□都40。(上二岭俱县东。)戴公玲在三都。岭道纡回,凡三十二折。枣岭萦回可五里,有瀑布泉泻其巅。杉岭崕峻绝,青印溪□源发于此41。安州岭山石岿然,临于潭上,俗呼虎头山。(上三岭在六都。)佛仔岭岭道有石梯。旁有僧伽祠,乡人有祷颇应。小王岭通泉、漳二府。岭道艰于跻攀,邑人朱绂别开坦道,岭遂废。(上二岭在七都。)麒麟岭在二十八都。以形似名。铁山岭在二十九都。山产铁矿。急坑岭在三十一都。山峻险,涧水流甚急。白沙岭在三十八都。岭道高峻,多白沙。蓝岭岭之石阶皆蓝色。新岭岭下有寺。宋淳熙中,寺僧新开此道。(上二岭在五十都。已上十二岭俱县西。)褒溪岭在八、九都42。萦纡约六、七里。大帽岭在十五都。以形似名。(上二岭俱县东北。)黄林岭在县东南□□都43。柿岭在三十六都。山产铁矿。马军岭在二十九都。昔人尝屯军御寇于此。(上二岭俱县西南。)白鹤岩在县南二十三都。与石梯岭相望。珍岩在县东□□都44。赖岩在五都。其上怪石万数,巨者如屋,绵亘可三里,宛然一洞府也。洞口缘:梯而上,石室联属,皆有窦如户。俯而入,其中流泉可爱,石罅如窗牖者数百所。宋时尝有怪孽,为鬼,为蛇,为美妇,变态百出,为乡人患。僧智收寓岩中45,趺坐几昼夜,怪遂鬼。绍熙初,建寇叶亮犯县,乡民匿其间,保安全者千余人。铜盘岩在六都。悬崖峻峭,竹树阴翳,鸟道萦纡,流泉溅沫如雨,岩下有潭,广可四五丈,岁旱,乡人祷雨辄应。流溪岩在二十九都。高约百余丈,其上不毛,其崖石皆铁矿也,凿之皆可煽铁。高峰岩在三十九都,顶有佛庵。岩窟涌泉如渊,深数丈,旧有龙潜焉,乡人遇旱,祷雨辄应。(上四岩俱县西。)虎窟岩悬岩陡峻,前逼流水中,有一窟,可列坐数十人。岩下旧有起传庵。彭坑岩有巨石迭其巅,或云有物凭之,夜发火光,间出虚响,如鼓角声。石门岩在□□都46。(上三岩俱县东北。)灵惠岩在县西北四十五都。岩壁峭拔,去地三丈许,有窦可入,内若厅事者二所,可环坐千人。有泉出石缝间,随饮者多寡,为之盈缩,号“圣泉”。旧名“师姑岩”,又名“佛窟岩”。山阴为沙县界。土泥极腴,每三大斗可粪田一亩,农夫经百里来市之。连莒岩在县西南一十九都。岩石峭绝,时有猿数百为群,经此而去。观音洞在双髻山之阳。昔有陆道人庐山间,历览奇胜,得一石室,见其泉石可人。他日偕一僧,由石室旁扪萝而上,至高崖极峻处。崖隙中有小石塔,惊异之,遂谋募众力建阁。洞前。方凿石为趾,深及寻尺,得一像如世所谓观音者。众共骇愕,因以名洞。旁有泉一脉,深可尺许,未尝见其溢,然终岁汲之不竭。龙门洞在县南二十六都。洞口广仅四尺,而其深莫测。中有石龙,状石棋局、棋子。石窦滴水如雨,又名“滴水洞”。其水流入石穴,不知所之。入百步许,蝙蝠百千为群,其大如鸦,扑人面,再不可得而入矣。宋朱松诗:“拄藤危磴响,濯足细泉洁。能诗有老休,联句媲前哲。拟结汗漫游,更待搀枪灭。”47凌霄洞在县西三都。山崖壁立,惟一窦可跻。宋绍兴三十年寇乱,乡人皆即以避难,自后僧庐其间。天神洞在县东北八、九都褒溪之旁。藏剑峡在县东七都。相传张真斩蛟溪上,匣剑藏峡中。石牛石在小演村。状如卧牛,天欲雨则汗。龙爪石在西华村。有池方广约六丈,池中一巨石,青色,高七尺许。龙爪痕入石者四。(上二石在县南二十四都。)宝珠石在县西五都山涧中。相传尝产异珠,光采夜发。三龟石三石状如龟,屹立溪中,俗谬呼为“三姑石。”仙人石在沅潭岸侧。昔尝有人凿之,其声轰然,惧而止。(上二石在县东北八、九都。)石鱼石在连莒溪之左。状如鱼,长丈余,大可三尺,首尾鬐鬣毕具。石龟石在连莒溪中。天将雨,此石湿润如汗,乡人占此为雨候。(上二石在二十九都。)青印石在宣化门外平水滩。唐异僧黄涅盘过此留偈云:“塔前青印见,家家亲笔砚,水流保安前,尤溪出状元。”先是尤溪未有登第者,自宋庆历中,林积登进士第,邑人始知学。逮宣和中,士风渐盛。南渡后,青石如印,则比屋弦诵矣。石今尚高丈余。(已上三石俱县西南。)洗马洲在永丰门外。方广平夷,宜洗马。应龙洲在县治东水口。堪舆家以为县山行龙处,故名48。尤溪洲在县东洲多尤姓,故名。今尤氏自言其上世本姓沈,避王审知讳故改姓尤。非也。黄沙在县西黄沙岭。沅湖49在县东北十都。两岸巉岩怪石,缘波泓渟,可二里。青印溪50在县南。其源出县西九十里沙县界。东行迤逦会山坑溪、王卫溪、牛皮溪、新坑溪、渡源溪、胡鳌溪、飞溪、戴公溪、杉溪、杉岭溪、莒积溪,凡十又一溪,经县前入于湖头溪。湖头溪即尤溪,在县东。其源出泉州德化县,至尤溪境西北,迤逦会汤泉溪、岩下溪、牙坑溪、上踝溪、上下池溪,小湖溪、黄乾溪、石堰溪、茭洋溪、莽荡洋溪、石圳溪、沈村溪、汤溪、白石溪、上芹溪、漈头溪、盖竹溪、横当溪、黑藤溪、青印溪,凡二十源51。自是转北流,是为湖头溪,至尤口涵会剑津。按《太平寰宇记》谓“尤溪之源发于双髻山下”。殊不知一源出德化县白石上斤,二源出龙岩县,源流之长几三百里。双髻山在县北二十五里,细流溅溅,深不逾尺。盖当时记者考之不审耳。忱溪两山崇拥,石壁如削,瀑水下注,高千余仞。山□放木筏至此52,蹑石磴循山而行,其筏则释令其随水射潭底,移时自浮出,或了无寸木可寻者。胡鳖溪溪有龙潭,深不可测,乡人创龙祠其上,岁旱,祷雨辄应。保峰潭鬼坑潭在八、九都。昔乡老有陈归者,见黑龙横亘水面,奔告乡人,皆见之,士人五度状其形,刻于潭侧石壁,以表灵异。后人祷雨,以铁搅潭,有赤蛇见,雨则露沛。(上二潭俱县东。)曲尺潭在六都。石壁嵌岩,临于潭上,瀑泉泻下如飞练然。潭中多产鲔鱼而不可渔钓。以其形如曲尺,故名。虎跳潭在宝城门外青印溪。水澄碧,深不可测,有龙潜焉。宋赐额号“丰潭”。潭之上双崖相逼,俗以虎可跳而过,故名。苦竹潭在二十八都凿棕潭下流。有五龙潜其中,人尝见之。相传尝有人见龙,疑其非是,投以石,少顷波间电起,风雨暴作。莒溪潭其深莫测,有龙潜焉。岁旱,祷雨辄应。凿柄潭潭侧峭壁万仞;攀萝扪石,方可进跬步。山多猿猴,每千百为群,遇之,或以石投人。(上二潭在二十九都。)大井潭在三十一都石堰、茭洋二水会处。山陡水深,为潜龙之窟。乡人岁旱,多祷雨于此。(以上六潭俱县西。)沅潭在县东北八、九都。落里潭在县东南十八都。其水深碧,有龙潜焉。宋侍郎陈旸自闽清来,致奠祷雨,雨随注。百丈漈在县北十都。高凌云际,林木蔽亏,水极清澈,飞瀑百余丈。悬剑漈在县南七都。水若悬剑。杨柳漈在县西三十九都。极高,水如悬练。下有潭,其深莫测,有龙居于此。湖头溪诸滩曰大截。占湖头溪上流,上踝上下二池二溪,会小湖溪激而成滩,德化县于此截界,故名。曰侧枕。有石状如侧枕,故名。曰春墙。两旁石壁如墙,水冲其间。曰带。延袤七里如带。下此为樟木潭。潭下流凡六滩联属,曰鱼煎,曰鸬鹚,曰樟根,曰大连兴,曰小连兴,曰大石头。下三十里为莽荡洋。洋下凡八滩:曰吴令,曰大览,曰小览,曰大昌,曰小昌,曰三夷,曰钟山,曰连乾53,由是疏为张四谾。下流又八滩:曰猿,曰白羊挨,曰太极尽,曰冲,曰沉,曰黄坑,曰牛角,曰鲙54。(自此以上诸滩俱在湖头上流,下一百一十里,为滩三十,注尤口函。)放生池在县东积善坊。旧以保安寺后广英亭前之塘为之。宋庆元中,知县詹丙以为浅陋,不称臣子祝寿之意,移就县溪。东自峡头,西至湆坑口,下至小村口,禁鱼捕。于东西门外立石,镌“放生池”三大字以识之。西园池在县廨之西。双鉴池在仙灵山三峰之下。根口汤池在县西南二十九都。长沆泉在县治南。发源毓秀山。四时滔滔不竭。宋朱熹诗所谓“源头活水”即此是也。龙井在县东十七都。高峰千仞,下有二石井,琢削天成。每欲雨,必有龙缘崖上下,或盘旋波间,人多见之。岁旱辄祷雨于此。通驷井在县治西通驷坊。味甘冽,潴水石斛仅广二尺,长一寻。朝夕汲之,虽数百人不涸也。相传尝有小金鲫出其间,汲者欲涸水取之,遽失所在。宋秘书黄声居其侧,尝纪异而刻于石斛。灵源井在县西灵源院前。深十余丈,每遇米价高,则涌溢四出,平则止四五尺,乡人以是卜米价低昂。

校注

1“磜”疑为“漈”之误。

2民国《明溪县志 地理》作“蛾眉山”,并谓:“一中峰正对县门若蛾眉然。”

3民国《明溪县志 地理》作“笔架山”,谓:“在县西三里。”

4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东兴善里”,民国《明溪县志 地理》作“在县东北三十里”。

5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北五里”,民国《明溪县志 地理》作“在城东北六、七里”。

6民国《明溪县志 地理》作“在县东南八十里”。

7民国《明溪县志 地理》作“在城西二十里之永安铺”。

8民国《明溪县志 地理》作“在县西北二十里”。

9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东归下里”。

10民国《明溪县志 地理》作“在县东黄陂”。

11民国《明溪县志 地理》作“在县东二十五里之瀚淫中”。

12民国《明溪县志 地理》作“门限石”,谓:“在石珩之太平桥下,如门限然。”

13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在县东岩前溪中”。

14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称:“百丈漈有二:一在县南五十五里之邝坊;一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之谢地。均石壁峭立,水势湍激。”与此所载不同。

15民国《明溪县志 地理》作“在城西十余里之新兴铺”。

16民国《明溪县志 地理》作“又名斧光山”。

17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茫荡洋山”。

18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巡检司”。

19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绵亘永定、大浦二县间”。

20乾隆《汀州府志 山川》作“源出龙岩大池”。

21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在府城之南”,嘉庆《南平县志 山川》作“在资福里”。

22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夏水井”,谓:“在郡城紫芝岭下。”嘉庆《南平县志 山川》则作“夏井”。

23据《宋史 张佳》,“张彻”应作“叶彻”。

24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嘉庆《南平县志 山川》均作“昼寒”。

25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嘉庆《南平县志 山川》均作“剑津”。

26“蹬”疑为“磴”之误。

27“”为“”之误,亦作“”或“□□”。即狒狒。

28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漠溪”。

29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梅溪”。

30“知之”当为“知者”之误。

31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浅而急”。

32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视为常然”。

33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右峙沙洲”。

34乾隆《尤溪县志 山川》作“在九都”。

35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飞升岩”。

36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云开并蒂莲”,“间”当为“开”之误。

37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雨随注”。

38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自北而来”。

39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在长安里”。

40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在七都”。

41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青印溪一源发于此”。

42乾隆《尤溪县志 山川》作“在九都木溪桥侧,一名马蹄岭”。

43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在县东南长安里”。

44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在县东进溪里”。

45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乾隆《尤溪县志 山川》均作“僧智将寓岩中”。

46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在十五都”。

47据乾隆《尤溪县志 山川》所载原诗于删节处加删节号。

48乾隆《尤溪县志 山川》作“形家以为县山应龙,故名”。

49乾隆《尤溪县志 山川》作“在九都。两岩巉岩怪石,绿波泓渟”。本志作“在十都”,存疑。“缘波”宜改为“绿波”。

50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所述与此同。乾隆《尤溪县志 山川》“逶迤会山坑溪、皇会溪、牛皮溪、郭坑溪、渡源溪、胡鳖溪、飞溪、湆头溪、松坑溪、岭后溪、小溪、七尺溪,凡十有三溪,经县前入湖头溪。”与此稍异。

51乾隆《尤溪县志 山川》作“凡二十一溪”,水流稍异,有仙丰溪、尤亭溪,无黑藤溪,并附议其溪源:“何乔远谓一出德化,一出龙岩。邓志仍之。刘志谓一出大田,一出本县一、二都。各就所见,彼此不一。”

52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山氓放木筏至此”,乾隆《尤溪县志 山川》作“山民放木筏至此”。

53乾隆《尤溪县志 山川》无“连乾”二字。

54乾隆《尤溪县志 山川》作“绘”。

卷之十

地理

山川

延平府

沙县

凤冈山县治镇山也。屏风山形类屏障。鸡笼山以形似名。(上二山在九都。)马笠山在十都。高出群山,苍翠可掬。吴早山在十三都。宋给事中张致远居其下,自号吴早山人。佐仙山在十五都。将军山在十七都。山势高峻。宋绍定三年,山寇聚其中,招捕使陈1祷破之,故名。何家山在十九都。(已上八山俱县北。)罗公山与罗滩对,故名。凤凰山山形如凤,多产梧桐。虎丘山在凤凰山之侧,形如虎踞。(上三山在县治溪南。)太平山界南平县太平里。天湖山其巅有泉,遇旱不竭。(上三山在一都。)勒马山在县东隅,山势如揽辔然。玉山在五都。下有玉山寺。铁钵山与玉山寺对峙,状如钵盂。(上二山在五都。)越王山相传越王尝屯兵于此。山侧有寨,俗呼越王寨。山之下有漈峡。武仙山山势高峻,其顶夷旷,可容千余人。山揖县治,俗呼报衙山。(上二山在八都。)插笏山在十都。形如插笏。(已上八山俱县东。)补陀山下有观音寺。马鞍山状如马鞍。(上二山在二十一都。)虎头山在二十二都。一名虎峰,状如虎蹲。下有瑞云院。普贤山在二十四都。山形如人骑象,故名。(已上四山俱县西。)赤珠山在县东北隅。其山土石皆赤。淘金山在洞天岩之下。昔尝有人淘金其下,故名。又昔人尝屯军于此,故亦名屯军山。山顶巨石,可坐百余人。俯瞰井邑,俱在目睫。有泉自山顶飞下,清澈如鉴。胜国时,遍山树桃,春花盛开,游人壶觞无虚。獬豸山昔邓将军光布云,百年后县当出忠义之士,为国触邪。后邑人为台官者相踵,摧击奸究,谓此山之应。幼山《寰宇记》云:“孤峰上耸,约三十里,周回三百里。山中山魅形似人,生毛黑色,身长丈余,逢人而笑,乡人谓之‘山大人’。”又云:“山魈,或野人也。”《尔雅》云:“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即此。山之上有普照寺、宴坐峰、铁砧石、聚星石、忘忧石、降魔石、天威石、藏云坞,归云洞又。有风洞,广径尺余,风生洞中,清爽可爱。山之下有龙峡。狒,父沸切。笼山2与幼山并峙。自下而望,似高于幼山,及上幼山,则俯视之矣。(上二山在十都。已上四山俱县西北。)白鹤山在四都。山形如鹤,故名。横山在七都。山势横截尤溪县界。大章山在八都。(上三山俱县东南。)聚峰山在九都。峰峦高耸,众山聚其下,故名。吕峰山在二十一都。峰之巅有吕七塘。(二山俱县西南。)文笔峰在十都。一峰秀拔如卓笔然。大灵峰峰顶有庵。小灵峰(上二峰在九都。)五谷峰在十五都。(已上四峰俱县北。)七峰在溪滨。《寰宇记》谓之“七朵山”。皆石壁峭立水底,峻嶒而出其上,竹木蓊然如屏障间。宋李纲谪官于此,名其最东一峰曰朝阳,最西一峰曰碧云;朝阳之西一峰曰妙高,妙高之西一峰曰真隐;碧云之东一峰曰桂花,桂花之东两峰相属曰凝翠东峰、凝翠西峰。各赋诗识之。双髻峰在九都。两峰并耸如丫髻然。(上二峰在县溪南。)祥云峰在县东□□都3。有祥云庵。莲花峰在县西二十三都。宋经略使郑祚居其下,因自号莲花居士。莲花三峰在县东北十都。遥望三峰若莲花然。尖峰在县西北二十都。其峰尖削,上有真济庵。龙泉峰其山自尤溪县界分三支陇蜿蜒而来,至此崛起三峰,中有龙泉寺。蒸饼峰以形似名。上有马仙祠。(上二峰在县东南八都。)茶盘岭岭极高远。蕉坑岭(上二岭在十都。)黄岩岭在十一都。官岭在十四都。磨石岭在十五都。三崎岭在十八都。岭峻而远。路通将乐岭之下坑。中石岩陡绝,下一潭水极深,相传有龙居焉。(已上六岭俱县北。)佛子岭在县南九都。旧有泗洲亭。蒋公岭在五都。有蒋道者庵,今废。黄泥岭倒油岭(上二岭在八都。)灵应岭在十都。(已上四岭俱县东。)栖云岭在九都。上有栖云亭。上城头岭碗米岭(上二岭在二十都。)禅山岭下有禅山关。板岭(上二岭在二十一都。已上五岭俱县西。)栖霞岭东衙岭(上二岭在十都。)筼筜岭茅岭苦藤岭齐岭(上四岭在十四都。已上六岭俱县东北。)罗岩岭在七都。半岭有蛇岳神祠。章坑岭曲折十余里。桐冈岭古有桐冈驿并铺。(上三岭在县东南八都。)殊胜岩在十六都。雷震岩隆兴岩(上二岩俱有佛庵,在十八都。)龙须岩在县南九都。龙湖岩下有龙湖。铁砧岩以形似名,又名羊蹄岩。黄岩下有玉山寺。虎头岩耸立如虎。(上四岩在五都。)龙龟岩旧有佛庵。高岩上有佛庵。龙喷石屹立大溪之中。相传昔尝有龙蟠其上,至今凫鹜无敢集者。岁旱,则于沙碛中筑坛斩鹅祭之,辄雨。(上三岩在九都。)罗岩在七都,极险绝。(已上八岩俱县东。)洞天岩在和仁坊。石壁峭立,依险架佛阁。宋罗荐可居其下,因自号岩阿老人。岩之上有小天池。邑人邓右文因葬母得泉一脉,甘冷可给数百人。岩之下有幞头石。又有漈,飞瀑下注数十丈。其下旧有漱玉亭。三姑岩三石差肩而立。豪峰岩岩石峭拔,其上可容千余人。(上二岩在二十一都。)黄龙岩在二十六都。(已上四岩俱县西。)陈震岩在县东北十三都。蕉皮岩在县东南七都。下有蕉皮洞,深广可一里。清泉怪石,树木阴翳,四时如春。涵清洞在县西琼山亭之下。俯临溪水,于中可容十余人。梯云洞灵龟洞(上二洞在县东南七都。)台峡在县西二十二都。谢峡在县东北十一都。善峡在县西北二十都。试剑石长约三丈。相传昔仙人尝试剑于此,故石截为两段,后凿为迎仙桥,至今桥石有肝胆痕。虎迹石俗呼蒋公石。宋绍圣中蒋道者栖禅于此。(上二石在五都。)虾蟆石在高山岩之下,以形似名。(已上三石俱县东。)琼台石在县西琼台山之下。长洲在县南太史溪。洲长约三十余丈。宋殿撰罗畸《灵卫庙碑》云:“长洲亘其左,有潜虬出水之势。”山洲在县东门对岸,一名仙舟,一名崇安洲。溪旁三面皆阻水,唐时崇安镇在焉。乐滩沙洲在乐滩之旁。其上多乐姓者居之。圆洲在龙湖岸。潩洲一名伊洲。古县尾沙洲在旧县治下。(上五洲俱县东。)大洲在县西和仁坊,上多民居。荆山沙墩在县西二十三都荆村之下。积沙成墩。沙源在县东九都旧县治之滨。按旧志云,以县有沙源,故名沙县;又云沙溪之源,县人今指旧县滨为沙源。而《大明一统志》则谓源出汀之宁化,水险巇如龙门。过县东,合建溪,下福州,盖指沙溪也。未知孰是。黄沙在县北十五都。旧为黄氏别业,故名。今为墟市。高沙在县东五都九曲水之旁,即高沙市。多民居,宋枢使曹辅故宅在焉。白沙在县西二十一都大溪之滨。下龙湖在二都延福寺之右。上龙湖四面皆石壁,其中积水为湖,相传有龙居之。蛟湖相传昔有蛟潜其中。(上二湖在五都。已上三湖俱县东。)碧湖在县西南二十都。其水湛然澄碧。太史溪在县治前七峰下,十里澄碧。宋李纲初以太史谪官居此,因名。纲尝赋诗,有“七峰倒影蘸晴碧,十里平津流向东”之句。溪发源自汀之宁化、连城及漳之龙岩,皆会于吉溪。自是合三溪为一,东流会梅溪、左板溪、郁溪、固发溪、黄沙溪、荆山溪、馆前溪、碧湖、龟溪、洋乡溪,至县治东朝阳峰下,会北乡溪,自是又合二溪为一,经县南门,会洛溪、洛阳溪、高沙溪、九曲水、玉溪、杨溪、丹溪、渔溪、下涌溪、筼筜溪,至沙溪口,与顺昌、将乐溪合流,直抵延平城下。郡人谓之西溪。郁溪源出徭田。固发溪源起自获村。黄沙溪源出自汀之清流县。洛溪源出尤溪县界,北流在小洛溪会,又会双溪尘程溪入大溪。洛阳溪源出尤溪县浊水,西流过漕溪,出漈峡,绕洛阳溪入大溪。玉溪源出大竹下太源。经百丈漈,南流入大溪。杨溪源出窟溪潭,出梅花漈,入大溪。丹溪源出洛阳里。渔溪源出南平县太源里,流入大溪。下涌溪源出自天湖之南,流入大溪。筼筜溪源出南平县界,出湖光桥入太溪。北乡溪发源将乐县界。南流会涌溪、庇口溪、幼溪、杰溪,至县治东入太史溪。涌溪源出将乐县界。庇口溪源出顺昌县界。自涌溪而下,与赤溪、黄沙溪会。赤溪。源出化剑里龙兴寺山,流十里,会庇口溪。黄沙溪。源出顺昌县界,流三十里,会庇口溪。幼溪源出幼山。杰溪源发杰村。柳坑张坑归坑(上三坑在县北。)前坑长坑黄坑高坑罗坑(上五坑俱县东。)北津在县北。地名官塘。南津在县南翔凤桥头。今税课局。东津在县东登瀛桥侧。西津在县城西坊之侧。湖源潭在四都小坑中。石潭深碧,土人传为龙窟。岁旱,祷雨辄应。高山岩潭在九都。水光澄碧,一巨石屹立潭心。相传尝有龙潜其底。(上二潭俱县东。)柳源漈在县北十一都。灵应漈在灵应寺前。高十余丈。玉溪漈在玉山寺之右。飞流约三十丈余。漈上有石桥,中有石窟如井,名黄金井。(上二漈在县东五都。)陈公漈在二十一都。瀑流数十丈,下有陈氏居焉。莘口银河漈在县西二十三都。飞流百余丈,如银河下注。下有石桥,跨两山之间。梅花漈瀑流飞注岩石数十丈,石激散沫如梅花然。漈之下石洼为潭,名窟溪潭,极深而清。相传有龙居焉,岁旱祷雨辄应。百丈漈飞流约百余丈。(上二漈在县东北五都。)小洛漈在县东南八都。两山崇峙,泉飞其间。西溪上流诸滩牛角滩。上黄石滩。张司空滩。荆冲滩。斑竹尖滩。三姑岩滩。弦濑滩。樵峡滩。此滩最险,遇暴雨浊涨,舟不可行。三花滩。牛济滩。黄石滩。一名黄龙。一巨石横亘中流,隐于水底,轰涛掣浪,最能覆舟。火劫滩。歌月滩。水磨滩。此下至县治前七峰下接太史溪。西溪下流诸滩穷滩。在太史溪下。腾龟滩。湓滩。大矶滩。一名大姨。小矶滩。一名小姨。(上四滩两旁皆巨石,水势奋激,舟行甚艰。)池仓滩。雷霹雳滩。张婆滩。排港滩。石鹤滩。青龙滩。将军滩。龙港滩。鸬鹚滩。张判官滩。雷溅滩。俗呼螺纹滩。滩港弯环若螺旋然,巨石亘于中流,舟行返折,多覆溺之患。玉山滩。胡师曲滩。白苎冲滩。弦冲滩。玉陂滩。牛穴滩。滩之下石壁夹峙,潭汇其中,石渔溪潭。佛子滩。一名囝仔滩。中流一巨石,状如蟾蜍。相传每遇暴涨,有二小囝格斗石上,篙师见之,舟往往溺于回洑。后有异人经此,绘金仙象于石,其怪遂灭。上书“佛子滩”三字,行舟以见金佛为候。谚云:“水没佛肩,不敢行船;水浸佛足,舟行宜速”。乐滩。烘角滩。三涉滩。伊周滩。水喷头滩。刀擘石滩。金沙滩。此下出沙溪口,接南平县界。瑶池在县溪南,俗呼月池。水清澈,四时不竭。龙池一在县东二十里温泉,相传尝有龙潜其中;一在县前,水九曲,名“九曲池”。热水池在洛阳。其水夏冷冬温。王母池在东岳行祠内。(上二池俱县东。)放生池在县治西,宋名“祝圣池”。石井泉在县西□□都4。琅溪泉在八都琅口兴明堂前,砌以石栏,其泉甘美可爱。浆溪泉在九都浆溪。圣泉在七都。其泉有三青胆瓶:一在基口岩中,一在大基头岩穴中,一在八都泡坞山岩中。乡人岁旱祷雨,必斋戒登山,启视瓶中,有小红蛇即雨。相传昔有何姓者,为处州龙泉尹,夜梦三美妇人入县厅。及旦,县民祷雨于马仙飞升处,得三瓶泉,争取之不得,讼于官。尹知为神物,悉收之。官满携归藏山岩中。泡坞一瓶,为乡人它鬻,失其所在,基口、大基头二瓶,遇旱祷之,其汹涌5盈山涧,或喷起一,二丈6,见青蛇即雨。(已上三泉俱县东南。)澄清井圣泽井在兴国寺侧。甘泉井井底为石窟。龙德井夏月泉愈冷。善政井俗呼梅子岭井。时清井俗呼辅头井。节义井许懿节夫人祠前。(上七井在县治东兴义坊,旧名七星井。)官需井在谯楼前左偏。耿星井在县治西江家巷。

顺昌县

华阳山在仙源都。三峰并列。山半有石门,高广数丈,虽盛夏,寒气凛然。中峰顶有仙水坛,石常润,岁旱祷雨多应。一名仙水岩。九龙山在松溪都。其山九垄,蜿蜒若游龙然。(上二山俱县北。)五马山五山跃起,如五马然。龙山宋黄裳云“南望一峰若游龙者”,即此山也。余良弼尝创庵山下,为游息之所,自号“龙山居士”。今遗址尚存。(上二山在石豆都。)贵人山在水南都。堪舆家谓宅基面此山者,必生贵子。因名。(已上三山俱县南。)板山相传尝有得道者于此上升。山之巅,故庵遗址存焉。鱼袋山以形似名。(上二山在县东石豆都。)大明山孤特峭立,旭日初升,先被其光,故名。山之左,有岩名“白鹤”。山之巅,有石高丈余,如马状,名“石马”。岩山山巅石岩岩然。故名。金笼山与大明山相属。山巅夷旷,旧有坛,岁旱祷雨辄应。茹荤者不敢至其处。(上三山在西峰都。)凤山五峰迭翠,高数百仞,势如翔凤然。景灵山与凤山对峙。时有云雾蒙其顶,岁旱祷雨辄应,盖神物栖焉。山之左有耳殊岩,多生异草。相传唐耳珠先生尝采药于此。山之下有黄家洞,宋建炎中兵乱,邑人黄氏族数百指避其中。圆山形如覆釜。(上三山在靖安都。)寨山在宁安都口昔有伪常侍游姓者,尝于此立寨。幹山在大幹都。周回二十里。山之巅有石洞,可容数百人。中有泉清澈可鉴。晋太康中,道士陈紫幹炼丹于此,因名。芹山在莒口都。泉甘木茂。山多产香芹,故名。里人以为定光佛第二道场。(已上九山俱县西。)超华山在白水都。周围甚广,西北入邵武境。山顶有庵。下有泉出石罅中,分为五涧:东出者一、北出者二,俱入顺昌溪;西北二涧,亦入邵武境。山之幽旷处有田园,居民数十家,鸡犬之声在烟霞竹树间,有超出纷华之意,故名。山有岭,名宝岭,旧时出光焰,人以为宝气,故名。梅仙山在兴贤都,界瓯宁、顺昌二县之间。相传梅福尝炼丹于此。有细石,圆如药粒;又有累为塔,危若累卵而未尝坠者。七台山高峰峭壁,几至千丈。山有微云即雨,土人以为候。唐会昌中,有惠应大师于此山乘虎出入。师刘姓,今山有刘圣者庵。钵盂山与七台山相望,如钵盂然。(上二山在慈悲都。)西岩山在寿荣都。山之巅,石岩礧砢,故名。鱼山在大幹都。二水夹流,山形如鱼。吴地山在驿砧都。旧有邑大家吴姓者墓此山,故名。鼓山在仁寿都。屏风山在桂溪都。(上二山俱以形似名。)洪山在杉溪都。山势宏壮,故名。(上十山俱县西北。)宝山在县西南娄山都7。峭拔秀丽。绝顶一庵,梁柱椽瓦之类皆斲石为之。狮子峰在石豆都。以形似名。七宝峰在长寿都。七峰奇峭可玩。(上二峰俱县南。)祥云峰宋绍圣中,里人余君锡率乡民抵七台山,奉刘圣者象,祷雨于此。寻有祥云来覆,雨随注,乃创庵祀之。今废址尚存。丫峰两峰并峙,故名。(上二峰在县东石豆都。)旗峰以形似名。君子峰高特端重,故名。或云,堪舆家谓宅墓面此峰者,必生贤达子。(上二峰在县西驿砧都。)吴道峰在县西北仁寿都。相传吴道者修道其上,因名。高峰在县西南靖安都。一峰拔出群山。宋廖刚九世祖镇自将乐徙家其下,自号“高峰居士”。松林岭在县治之北。甃石为道,夹道松荫郁然。石湖岭在石湖都。佛岭在仙源都。岭上旧有佛庵。(上二岭俱县北。)徘徊岭岭旁竹树阴翳,鸟声在苍翠间,行者徘徊不忍去。一名亨龙岭。范家岭岭下居民多范姓。泗洲岭与范家岭相望。(上三岭在县南水南都。)蜚沙岭在县东石溪都。上有草庵。赤岭在县治西北。山之土赤色。交槎岭在县西南靖安都。以其近交槎8,故名。吉岩在吉舟都。相传尝有神珠见,人逐之莫能得。龙兴岩在驿砧都。旧名豸角山。有泉出岩罅间。洪武中,知县张缙开渠引水至县,民享其利。乌石岩在仙源都。上有水一泓,不以旱潦盈涸。一名仙水坛,乡民祷雨辄应。(上三岩俱县北。)龙头岩在县南石豆都。山巅怪石礧砢,泉出石罅中,清冽可饮。柏木岩在县东石豆都。旧多产柏。白鹤岩在西峰都。陡绝摩云。饶公岩在靖安都。相传饶公尝祷雨于此。岩顶烟霞起辄雨。合掌岩两石如掌相合。岩前旧有小庵,庵侧一泉极甘美。凌云岩旧有小庵,今废。(上二岩在驿砧都。已上四岩俱县西。)寒岩在县西北兴贤都。烟雾蒙罩,虽盛夏犹凛凛焉。赤松洞在县西驿砧都。乔木阴郁,一石室可容十数人。旁有花石,如人物鸟兽之状。洋沽洞在县南长寿都。白岩洞在县西北寿荣都。灵龟洞在县东南石溪都。洞有灵龟石,紫色如金。又有石如钟磬鱼鼓状,叩之,其声清越。旁有通天、藏云、莲花三洞。龟石在县北仙源都。初隐于沙中。宋崇宁间,有术士云:“石龟见,朱紫满。”大观初,洪水推积沙而石龟见,自是邑人登科出仕者寝盛。今沙壅石又隐矣。又县西有石龟捍于水口,首尾皆见。幞头石在县南水南都亨龙庵之侧。虎跳石在石豆都溪中,一石窦通水道,舟楫往来其间。郎官石在石溪都兴国寺,石上有“郎官”二字,不知所自。(上二石俱县东。)试心石在七台山。石高数丈,其下空虚,相传茹荤者不敢入。庄濠石在县治前溪南水滨。石上有“庄濠”二字,大径数尺,旧隐于沙。仙字石秋江澄净,则字形隐隐如篆书,世以为仙书云。盘石浮玉石与仙字石对,有“浮玉”二字。秋水澄净,则字见焉。(上三石在县西南安靖都。)蒙谷在县南长寿都。四面山高,日影不照,常如将雨之状。龟屿在县西门外,形如龟。洑洲在县东□□都。上下垄在县西驿砧都。其地上下高起二凸,故名。西南溪一名大溪。源出将乐县,至县治,与灌砧溪合流至南平县建兴里。又六十里会沙县溪,东流至剑津。竹步溪在县东石豆都。源出瓯宁县境。棋溪石溪二溪在县东石溪都。源皆出沙县桃源洞。沙溪在县西安富都。源出邵武县境,至沙口与顺阳溪会。富屯溪在县西富屯都。源出邵武县境。娄杉溪在县西娄杉都。源出邵武县境。大幹溪在县西大幹都。源出幹山下。洄村溪在县南水南部。源出沙县境,至亨龙岭为瀑布,倾泻而下。水南溪在县南。源出长寿都明源,流与苏源小溪合。交溪在县西南。源出沙县交槎岭,流与衢村小溪合。顺阳溪在县西北。源出建阳县境,至白芒畲,始通小舟,流会沙溪,又会密溪。密溪在县西北仙源都。源至瓯宁县境,流与顺阳溪会。(已上一十二溪,皆流会西南溪。)明溪在县南长寿都。鳀溪在县治南山下。相传其水产鳀鱼,味甘美。溪水潭在县东石溪都济川桥南。谾水潭在县西西峰都。潭有洑洲,岁荒则涌出,人以为异。钓潭在祥云峰上。宋咸平中,里人余起以隐德自高,常扁舟渔钓其中。后人高其风,因以名潭。蜚人潭在县东南石溪都。相传旧有蜚蜚,故名。按《山海经》:“蜚,兽如牛,白首一目蛇尾。”又有,亦音蜚,蠹鸟名9,如枭,人面一足,冬见夏蜇。此云“蜚蜚”,未知孰是?李将军漈在县南沙县界。李将军提兵陷于此。遇风雨晦冥,辄闻金鼓之声。西溪三滩牛轭滩。溪自光泽来,迤逦至县吉舟都,一滩屈曲如牛轭,故名。相公滩。自牛轭滩下流至驿砧都,一滩水急难于牵挽,虽公相亦须下舟,故名。水磨滩。相公滩之下一滩,弯环如帽旋”,故名(已上三滩,虽皆险峻,然少石崖冲激,舟上下视它滩为安流。)西南溪五滩娄杉滩。在娄杉都。幕坂滩。交溪滩。桂岭滩。(此三滩联属,俱在靖安都,飞湍激石,或能败舟。下此,会西溪水磨,流经县治之前,东注。)石柱滩。在石豆都。下此三十余里,则接南平扛猪滩矣。虽滩势陡峻,而峡东滩石冲激而涛吼,然而舟楫往来持慎,则可免破溺之患焉。放生池即县前大溪。宋时以上下五里为池,禁渔捕。旧在正识院前。灵泉在县北兴贤都梅福炼丹坛边。瀑布泉在县南水南都两山之间。冰壶泉在县西北寿荣都再升院方丈之右。古龙井在县南水南都瀑布泉下。刘氏井在县治西旧吏隐坊。宋时,每天欲雨,其井辄生云气。后有道士曰:“此孽龙也。”投以铁符,有片云飞出,井泉遂枯。鳜鱼井在县西北莒口都。

永安县

栟榈山在县治北二十七都。多产栟榈木,故名。宋邓肃居其下,自号栟榈居士。旧传尝有神仙往来其间。峰峦岩岫,不可胜数。神刓鬼划,高下相属,烟云出没无时,草木蒙茸,四时一色。宋李纲尝目为小武夷。天柱峰。与狮子岩并耸,百余丈如削。射垛峰。旧传仙人尝射于降仙台,以此峰为垛。宋明道中,耕者尝得数十箭于台侧。观音岩。在野云洞侧,石壁万仞。集仙岩。头陀岩。相传唐有裴头陀者,铁履渡江,来居此山。披荆榛,创小庵,坐侧石罅日涌米二升以赡之,客至则随增。后人大其窍,米遂绝。野云洞。其中日夕云雾吐吞。降仙台。在山之上,一石高大,平如台然。旧传仙人时降其上,足迹尚存。台下一石室,棋局界划分明,有黑白数子。左右苍石可坐,名爛柯石。步云台。走马埒山。绝顶宽广而砥平,相传仙人走马其上,蹄迹尚存。铜盘涧。流十余里,潴而为潭,泓渟涵碧。接仙桥。天池。在山之上,广一里许,水澄澈不涸。金刚石。宝盖石。试剑石。(已上俱为栟榈山之奇胜也。)东山去县一里许。三台山三峰并列,故名。(上二山俱县治东。)庄山大庄山龙会山山极高峻,其巅群峰簇聚如龙会然。(上三山在二十四都。)大宝小宝二山在十四都。产铁矿最佳,因名。雪山在四十一都通天岩侧,与狮子峰对峙。(已上六山俱县东。)金星山在县治西门之外。大秀山在县东北□□都11。巍然秀拔于群山之表。斗山一名天斗山。其山高峻,自顶凹下,广可五里,状如斗。山阴一石穴,名风穴。一洞名云洞,每云生即雨。石窦中有一石龙,介风穴、云洞之间,石磴险巇,人迹罕到,惟樵者攀缘而上,得睹其头角鳞介之异。上有白云庵。文笔山形如卓笔。(上二山在县东南崇仁里。)吉山在吉溪之旁。天台山(上二山在县西南二十九都。)卓笔双峰去县五里,双峰并耸如卓笔然。羊角峰在二十四都。遥望如羊角然。狮子峰在四十一都,以形似名。(上三峰俱县东。)翠竹峰在县东北二十六都。宋秘书少监陈世卿筑室读书其下。合掌峰在斗山。黄田岭在县南二十八都,抵漳州龙岩县界。牛岭九龙岭(上二岭在二十四都。)陈平岭在四十都。元至正中,平章陈友定开此岭通尤溪县。铁山岭在四十二都,产铁矿。(已上四岭俱县东。)大望岭在县西二十七都。新岭在县东北二十五都。上有小庵。梨子岭在三十一都。根隔岭汀州旧志作“艰隔岭”。在三十二都。(上二岭俱县西南。)黄杨岩在二十五都,界永安、归化二县间。岩上多产小黄杨木,故名。又名万寿岩,又名鳞峰岩12。岩四壁如削,周回可十里,角出群山之上。上有三洞相连属:一在岩下淳化寺旁。洞户空阔,秉炬而入,萦纡二里许,路狭风驶,炬随灭,不能进。旧传有龙居其中,土人尝得齿牙骨角之类。每云气氤氲,洞户外辄雨。有龙井,又有石龙,鳞瓜皆具。一在岩半,名“碧云”,怪石仿佛如狮子。洞极幽邃而路险,人迹罕至。有穴名“虚白”,上通天光。有僧庐其外。一在绝顶,有石井,下透两洞,深不可测。又一穴名“天窗”,或投以石,震响久之,其深莫测。岩之南有梅斋,东有石门。岩顶数峰突起,奇怪万状。宋清流县尉郑域诗:“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孤峭尺五天。空洞容数百。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天下待霖雨,胡乃耽睡癖。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吾鞭不妄施,慎勿惮劳瘠。”侍郎岩在黄杨岩北二里许,亦界永安、归化二县间。旧名翠云岩。宋熙、丰间,侍郎张驾、祭酒杨时、司谏陈瓘读书于此。相传三君子肄业时,不置卧榻,歠粥饮水,终岁不到岩下。其旁有观音洞,深可里许。内悬石多仿佛观音、罗汉之象。又有石室,广可六、七丈。前数十峰如卓笔。下有石鼓及试剑石。绝顶怪石罗列。好事者多采以供清玩。黄龙岩在二十六都。(上三岩俱县北。)甘乳岩在县南二十九都。下有甘乳洞,广袤约五十余丈。洞口怪石森列。洞之中,一石突出如莲花,泉自石中迸出,滴巨石上如甘乳。人或以秽器承之,泉脉即断。旁一石穴,风自穴出。昔尝有人秉烛入,越三日乃返,至深处闻溪声澎湃可怖。既出,因以石窒之。洞右一石罅,深不可测。出洞过石桥,缘小径至山巅,有小亭名“看经”。亭之后有小庵。由庵前行,转数十步,一小洞如覆鼎,石光璀璨。洞后又有一洞,名“透天”,相传神仙窟宅。游者必斋戒,否则辄遇怪物云。百丈岩在二十五都。高约百丈,周围三里。四面削壁,中有一径,陡绝难跻。其巅常冒云气。莲花岩去县五里,状如莲花。瑞龙岩在二十四都。通天岩崖壁峭绝,山半一巨石,横跨如梁。由石梁仔过13,仅容一人闯首而入14。其中夷旷,泉石幽洁。石梁后阻高山,因以为门。其上如窦,仰见天光。苏岩岩直起千余尺。土人郭氏依岩架层楼遥望如神仙居。岩中有石龙头吐水注石穴中,名滴乳井。近岩一池,方广可一亩。鳞类虽夥,惟鲫差大。每三岁,水遽红,而鱼辄死。(上二岩在四十一都。已上五岩俱县东。)官寨岩在县东北二十七都。旧为官寨。岩石峻绝,幽花异草,四时芬馥。赫灵洞在县北二十五都。曹岩洞在县西崇仁里。空旷可容千余人。安沙在县西南三十都。聚沙成岸,溪水舂激15,其岸不崩,因名。大湖在县西二十七都小坑之中,积水成湖。燕水溪在县治西。其源凡三派16;一派出汀之宁化县境,流至吉溪;一派出汀之连城县境,经吉山下龙湾,历鸬鹚溪,会吉溪;一派出漳之龙岩县境,入扫溪口,过俞皇,历张坡,出车坂,至县治西,与吉溪合,是为燕水。东北流,会梅溪、郁溪、固发口溪17、黄沙溪,下流经沙县,直入剑溪。吉溪在县西南一里许。九龙溪18在县西。源出汀州清流县,有九龙滩。其流下接燕水溪。大淘口潭在县南大淘口石岩之下,深不可测。石壁潭在县西一里。岩石如壁,下为潭。九龙滩即九龙溪之滩,曰长龙,曰安龙,曰阳龙,曰马龙,曰三十吴龙,曰五白龙,曰兴龙,曰暮龙,曰下长龙,乃溪水最险处,过者必遵山径空舟而行。内六龙属清流县。下此,又历三十九滩至沙县,曰牛皮,曰狗濑,曰茅镰,曰郁平,曰铜盘滩,曰雷霹雳,曰锤峰,曰大陂墙,曰五港,曰紫阳,曰牛栏角。凡十有一滩在县境,余属沙县。湍石悍利,舟师畏焉。汤池一在热水口,一在苫竹村,一在上村,池水尤热,俱县南二十九都。仕洋汤池在四十都。注为三池,创屋覆之。泉涌如沸,患疥癣者浴之辄愈。清水池在黄假山前。池水极清,桡之不浊。或有兵火之灾,池底水辄先变红,水草皆赤色,池面之水不改。灾平,则池仍清澈底,水草还绿矣。温汤池(上二池在四十一都。)龙峰汤池在四十三都。(已上四池俱县东。)澄清井在县治前。大义井贡川井(上二井在县北崇仁里。)

邵武府

邵武县

象山与熙春山对峙,状如伏象。万峰山其山据诸峰之会,故名。苍山与万峰山相属,旧名米仓山。石鼓山下有石,状如鼓。金山状如金字。或曰,昔有人得金于此,因名。旧名中山,亦以其状名。宋饶方诗:“地将云气吐林峦,至宝曾淘瓦砾间。若把图经重校定,此山宜唤作金山。”上有大漈。丫头山其顶两起若角然。(上二山在五十二都。)旗山在五十一都漠口。又月山之右及青云溪边,亦各有旗山,俱以形似名。麻姑山在四十都。俗传麻姑尝寓此修道。(已上八山俱府城北。)鹅峰山在二十五都。以形似名。祥云山在二十九都。上常有云气。南午山山有三峰,俱当午位,与郡治相对。一名华寮山19。高嶓山上有风洞,深不可测,时有风自洞出。又有岭路通泰宁,以达汀、广。(上二山在三十一都。)道峰山又名“道人峰”,在三十二都。负长溪,面樵水,跨将乐、泰宁二县界,广八十余里,高出群山之上。郡人每即其上云气验晴雨。宋黄希旦诗:“雨欲泽人间,云霞先掩映。”上有池,冬夏不涸。又有棋盘,香炉诸石。软池冈龙井。井如螺壳,旋转而下。时有云气其上,深不可测。山之测,有罗汉岩,深数丈,俯视诸山,皆出其下。岁旱,祷雨多应。昔有道人号龚圣者结庵于此,颇有异迹。岩前有试心石,长可三丈许,迥出岩外。下视空谷,巇险不测。旧志云:“释氏之徒,巧造此名以诬世,或从而试之,一失脚则骨肉齑粉矣。”凉伞山以形似名。殊山双峰笔耸,高插霄汉,亦号“文笔山”。宋上官均诗:“高标秀色掩群峦,尘境纷纷意独闲。欲识旱天时雨候,孤云一片起山间。”小殊山在殊山之侧,视殊山小而尤奇。宋上官愔诗云:“双岫西南耸,东山小更殊。”又云:“气清秋色早,地迥夕阳闲。”(上三山在三十五都。)翠云山在三十八都。上有石泉。五马山在四十八都。五峰环拱县治,状如马。伏虎山状如伏虎。丹台山旧名灵台山。上有炼丹台。世传隋卢真人、唐樊真人、宋支离子、黄希旦皆炼丹于此。元黄镇成同御史郑彦昭登丹台诗:“晨登炼丹台,云磴互盘曲。遥峰明晚翠,近濑漱寒玉。联镳得聪骑,杖策偶驰逐。坐久独归迟,鸣驺出空谷。”下有灵台坳,今为市廛。(已上十二山俱府城南。)文笔山以形似名。泉山山之麓,有宋黄中游息之所曰蒙谷。旱山上有田数顷,旱则少收。(上三山在一都。)幞石山上有石,状如幞头。仙亭山诸峰环列,挺然特秀。山岩深邃,中有龙湫,岁旱,乡人祷焉。(上二山在二都。)白鹿山俗传唐樊东师筑坛炼丹于此,后乘白鹤20而去,故名。青云山其土白腻堪陶器。(上二山在四都。)鸡笼山以形似名,上有龚、颜二师祠,水旱祷之,有飞蜂至则应。鸡鸣山宋开宝间贼卢绛入闽,居民不知也。忽中夜鸡鸣山顶,人皆起,而贼适至,遂得免于害,因名。《一统志》作“山”,《郡志》作“峰”。壶山与鸡鸣山对峙。(上三山在五都。)三台山又名杨源山,界建阳、邵武二县间。自武夷盘礴而来,形有三级,如台状。旧有广福庵,祀杨圣者。四角山四望皆有角。(上二山在六都。)五台山在九都。龙山在十都。山大而高,抵建阳县书坊界。龙须山在十二都,当顺昌、建阳二县界,周围三十余里。冬有燕子聚其上以万数。多产药品。白水山在十五都。山势高耸,上有瀑布泉飞流数十丈,如素练然。九台山与白水山相对。上亦有瀑布泉。莲花山群峰层出如莲花状。(上二山在十六都。)宝山旧产铁矿。东山与宝山相属,高百余丈。上有瀑布泉。(上二山在十七都。)龟山其状如龟。观音山(上二山在十八都。)天池山山高大而顶宽平,有池方广数亩,冬夏不涸。北崖山清凉山(上三山在二十二都。)云岩山在二十六都。高出群岫,俯瞰长川。上有岩,吞吐云气。宋严羽常游咏其间。纱笼山在二十九都。群峰攒抱,中一峰独高而直,号“通天蜡烛”,故名。又号“三千贵人峰”。(已上二十七山俱府城东。)登高山一名“熙春”。自潮鱼、白鹤山冈峦连属,迤逦至此。一峰特耸,势如猊踞,宋时在郡城之内。旧志云:“山有三峰,谓之灵泉三峰,此其一也。”宋叶仪凤诗:“溪上千峰碧玉环,瞰溪台榭紫云间。鸟啼花落非人世,似此金鳌山上山。”西塔山在登高山南。一名金鳌峰,亦灵泉三峰之一也。樵岚山在西塔山后,俗名钟家岐,又名金莲峰,樵水出焉。宋龙图孙谔居其地,故又名“三谏”。中有马鞍、石崇二岭。(上三山俱府城西。)冠峰山在府城东北三都。上有摇石,高广丈余,推之辄摇动。象牙山在四十一都。山接光泽县界。黄柏山天马山山势如马,从空而下,一起一伏,周十五里。(上二山在四十九都。)龙湖山山势峻拔,深谷盘回,绝顶有湖,溉田三万余顷。相传有老蛟穴其中。下有宝乘院,唐僖宗子圆觉道场。西乾山一名大乾山,自乾方来,故名。隋泉州守欧阳祐墓在焉。(上二山在五十都。)印山在乾滨溪。山形圆小如印。下有石潭(已上五山俱府城西北。)福山旧名鹫峰,又名腰带山。元黄清老读书其中,有听雨轩、云在寮、翠微阁,近废。七台山跨汀、延、邵三郡境,高二十余里。上有七台,曰台星,曰文殊,曰普贤,曰会仙,曰狮子,曰云,曰月。有庵祀真济刘大师。庵前有百花洞。洞畔有石穴,常干。每旱疫祷之,辄有水,以洒田中则雨,以饮病者则瘳。宋黄本仁诗:“登陟最高顶,四围山尽低。星辰可手摘,杉桧与天齐。只觉风生腋,恍如云作梯。何当谢尘事,来此共幽栖。”山之麓,有通判泉,在通判何兑宅前。其泉清冽。兑居官有清节,乡人以拟之,故名。(上二山在十八都。)石岐山一在府城东南浮桥头,一在王塘渡头,又名“胡孙岐”。两山互抱,势如龙蟠。凌云山在二十三都。高一千三百余丈,势如狮子仰天。浮潭山在二十八都。三峰秀峙。(已上五山俱府城南。)寿山有三台峰。丹山在寿山之前,形如半月。潮鱼山21在三十九都。三峰鼎立,高出云表。狮子山在四十三都。状如狮子,前有山如球。云锦山在四十四都。有三十六高峰。白鹤山在四十五都。高峻如孤鹤冲天。又名天帝峰。潭山平田中有潭山寺。一名古山。紫云山岁旱,乡人祷雨于此。元黄镇成诗:“甘泽中霄下建瓴,一帘秋意枕边生。名山有祷神如在,听取村村打稻声。”(上二山在四十六都。)白壶山在四十七都。一峰独秀凌云。锦幛山在四十九都。端平苍翠,望之如玉几然。又名覆船山。中有七宝坑,其泉清冽,祷雨多应。(已上十山俱府城西南。)莲花峰与石鼓山相连,峰峦迭秀,状若莲花。旧有吴梅轩所创漱玉挹爽亭。梅轩旧失其名,惟峰下有墓题曰“梅轩教授”,它无可考。祥云峰在三十八都。山势如奔马伏狮之状。官尖峰在四十二都。一名展旗,一名龙楼宝盖,一名太常。双台峰在四十六都。上有二级。(上三峰俱府城南。)石人峰山上有石,状如人立。兴云峰(上二峰在八都。)合掌峰在十都。两峰尖秀相向,状如合掌。天笔峰在十一都。状如卓笔。又名君子峰。金字峰在十五都。兴元峰在二十九都济川桥头。山麓有奉议泉,其泉清冽,冬夏不涸。元延祐间,郡倅靳某除道得泉,乃甃为井,以饮行者。构亭其上,亦以奉议名,今废。(已上六峰俱府城东。)玉龙峰在府城东北一都。上有白石,状如龙首。石鼓岭在府城北。垓岭去府城三里,路通泰宁县。白石岭在三十二都。刘师岭在三十八都。旧传尝有刘姓者结庵于此,故名。路通盱江,鸟道崎嵚,绵亘六、七里,人以为病,戏名“愁思”。宋上官端义募众甃道,行者便焉。宋上官彦宗诗:“远望轻云绝顶浮,泉声山色破牢愁。当年闻有幽栖客,坐对春风万壑流。”黄土岭在四十五都。羊角岭在四十八都。(上五岭俱府城南。)黄冈岭在一都。苦竹岭在二都,接建阳县界。窑岭水车岭倒槎岭有阜如笏倒原中,长可三百步。(上三岭在五都。)分水岭在六都。岭之东,水趋建阳;岭之西,趋邵武。洪家岭在林墩驿前。(上五岭路通建阳县。)吴师岭在十都,与建阳接境。溥泉岭在十一都。俗误为虎蹲岭。朝天岭在十二都。五通岭在二十二都拿口。佥岭在二十六都。昔有元姓者,夹道植松千株,今犹存。又名千岭。天湖岭在二十七都。下有万松庵。(上五岭路通顺昌。已上十三岭俱府城东。)飞猿岭在府城西三十九都。其地产纸衾。望州岭在府城西北五十一都。高耸,望见府城。星窟岭在二十都。旧传尝有星陨于此,为三穴,其大如屋,其光如玉。磨岭石官际岭路入大竹。(上二岭在二十九都。已上三岭俱府城东南。)碎石岭在四十都。桃花岭在四十一都。(上二岭俱府城西南。)西岩在府城北五十二都。中可容百余人。会圣岩在三十五都。石壁峭立。岩内宽广可数十丈。前有池,四时不涸。东岩在三十六都。方平可坐十余人。乡人祷雨于此。(上二岩俱府城南。)桃花岩在府城东二十六都。自小佥岭溯涧流而入十余里,在山之绝壑处,可容百余人。罗公岩在府城东北一都。旧传有罗姓者隐于此。岩有龙井,岁旱,乡人祷焉。蒙谷在府城东一都。谷口仅通单骑。循涧而入,其中深邃夷旷,有田可数顷。宋黄中归休日,筑精舍于此。山之麓有石泉,澄滢可爱。因取《易蒙》卦义,命曰“蒙谷”。桐树坳在府城南四十七都,通古山。坳,凹同。三望坳在府城东二十都,通将乐县。鹤林坪在府城南四十八都。宋孝子黄桓庐墓于此,时有鹤来巢,故名。龙斗坪在府城西五十一都。宋谢师稷墓在焉。铜青石壁在府城东□□都。上有“魁”字,信斋谢绍祖书。鼓石在鼓石溪侧,状如鼓。唐监镇廖懋镌“石鼓”二字于上。巨石在五十三都。石甚大,下有小石搘之,推之似欲坠者。(上二石俱府城北。)印石在府城东六都。方如印。珓杯石在府城西樵溪一曲,以形似名。双鲤石在十九都溪涧中。双石状如鲤。狮子石在四十七都乌羊尾溪中。状如狮子。(上二石俱府城西南。)紫云溪在府城北。发源自光泽,西北二溪合流,带勋、漠诸水至此,东下,合郡中诸溪至顺昌之富屯,流入剑津,俗名大溪。因樵水入焉,又名樵川。宋郡守苏为诗:“树红云白处,寒濑自渔舟。”樵溪22一名“九曲溪”。一名“秀水”。出樵岚山,经城内,逶迤九折,绕泮宫东北流。鹿口溪源出潭山,经芹田,南折到白渚下,北流出鹿口。将溪源出建阳县界,来合诸涧水,循芙蓉陂经此出步云桥。青云溪在青云山下。源出旱坑,合招屯诸涧水出洒溪。洒溪在五都。即青云下流,经溪竹东南流,与壶山溪水合,出洒口。莫溪源出大木演,与诸涧水合流。壶山溪又名九里溪。在五都。源出分水岭,西流经林墩九里至山下,又数里与洒溪水会。分水溪即壶山溪之源。交溪在七都。源出六都坑源,至八都,两水相会而来。平洒溪在八都。合余分漈、台山众水,聚为大湖。在平洒高顶,溉田数五亩,自东南而来。洋尾溪在九都。源出黄竹阜,至太平桥。廖坋溪在九都,源出溥泉岭,合拿口水。泽里溪在十都。源出大垆坑,会大白溪诸水出卢田。大白溪在十一都。源出上山坊。下黄溪在十五都。源出建阳县界,合白水。绣溪23在十五都。溪中有巨石,宋谢源明镌“绣溪”二字于其上。桃溪在十八都。源出将乐县界,合七台水。水口溪在十六都。源出建阳县连何源。密溪在二十一都。源出天池山,会密中、密西诸保水并流。大拿溪在二十二都。源出建阳县界,东北流,出拿口。大竹溪在二十五都。源出曾坑。经杨圳,会濑源水至溪下。莒溪在二十七都。源出板阳,至严坊,合沧浪水东北流。黄溪源出西坑,会扁岭诸水至新铺。鹤冲溪源出山坊,东北流出鹤冲桥。铜青溪源出高蟠岭至铜青山下。(上三溪在二十八都。已上二十五溪俱府城东。)三涧溪在五十都。源出濑源,东流入勋溪。勋溪在四十九都。源出龙湖至大乾庙前。义溪源出鹤笼山。西峡溪源出光泽县界,与龙斗诸水合。漠口溪源出仁丰茭洋。(上三溪在五十一都。)药村溪在五十三都。源出郭前。(已上六溪俱府城西。)石鼓溪在府城北二里。源出洞木关24。(已上凡三十二溪,皆流入于大溪。)三溪在府城南三十三都。源出将乐县界,西北流三十里,又转西南流,入泰宁县大溪。太和溪在三十四都。源出殊山。将石溪在三十五都。源出新城县界西南流。官坊溪在四十二都。源出太常官尖西南流。(已上三溪皆流入于三溪。)麀溪在府城西北。《建安记》:“邵武县众山西北来。溪源出县西乌岭抚州南城界,谓之麀溪。东流下与密溪合,东南至万福亭入县界。”据《大明一统志》如此。而《方舆胜览》及《郡志》皆不载此溪。县境虽有密溪,亦不言与此溪合。或疑即鹿口溪,而传写之误。然考其源流,亦不合也。《光泽志》云,岂即西溪之源,特因时变更而易其名欤?县境诸滩泉山滩。在一都。乌马滩。在五都王塘。吴公滩。在二十八都。大孔滩。在二十七都危家渡下。曲赛滩。在三十三都,又曰铁炉。小湖操滩。在二十一都。大湖操滩。与小湖操相连,水石冲急,舟人病焉。褊孔滩。在十四都。高坊滩。在十五都。(上九滩在府城东。)麻仓滩。在四十九都。狮子滩。在五十一都。蒙洲滩。在五十三都。一郎滩。一名“陈家”,在钓鱼台下。(上四滩俱府城西。)磨车滩。在府城东北。又名“大石”,与石鼓相对。白垣漈在府城南三十一都天平岩左。凡三崖,飞泉如练。崖下石冲激成穴。芹光漈上有田数顷,居民十数家。危家漈(上二漈在六都。)天乐漈在天乐山顶。余分漈在平洒墟。(上二漈俱产纸。)白水漈在十五都。上官漈在二十五都。三漈在二十九都。伽蓝漈在二十都。上有燕子崖。(已上八漈都在府城东。)龙湖漈在府城西北五十都。九龙池在玄妙观内。相传唐贞观间有九龙见于此。秀水池在县学内。旧志谓“自西南引樵水纡曲而入。”今故道湮塞,池底自有泉,四时不涸。水南泉在水南庙右。瀑布泉在十五都。泉自山岩喷激,直下数十丈。(上二泉俱府城东。)吴泉在熙春、西塔两山间。唐未,僧大沩驻锡于此,有泉涌出,又名“大伪泉”25,味甚甘。龙湖泉在四十九都。世传龙爪石成穴,涌泉一泓,溉田十余顷。(上二泉俱府城西。)府堂井在府堂阶西南。铁阑井在东南大街。其泉清冽不竭。井口铸铁为阑。仙源井在县治前。相传宋熙宁间,有徐熙春者居此。遇武夷道人,后仙去,井因以名。熙春诗云:“天钟秀气魁文陛,地涌仙源接武夷。”乌龙井在东隅乌龙巷。相传元皇庆初旱,郡守祷雨,井有乌龙升天,大雨七日,因名。四孔井在东北隅。石盖为四孔以汲。古井在三十三都和平市东溪之源。水本甘,俗误呼“古”为“苦”,故又名“苦井”。宋上官均诗:“澄寂应无暗浪翻,何年穿破碧云痕?谁人为引千寻绠,三伏炎蒸洒渴烦。”市又有张家井。

校注

1民国《沙县志 山川》作“陈”;又谓将军山“俗呼牛押山”。

2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道光《沙县志 山川》均作“龙山”。

3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在县东洛阳里”。按一都至十都宋时属洛阳、感义二里。

4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道光《沙县志 山川》均作“在县西七十里”。

5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其泉汹涌”。

6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道光《沙县志 山川》均作“丈余”。

7光绪《顺昌县志 疆域》作“娄杉都”。

8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近交槎村”。

9“蠹”字为“橐”之误,下尚漏一“”字。全句应为“又有,亦音蜚。橐,鸟名”(见《山海经第二 西山经》)。

10嘉靖《延安府志 地理》作“弯环如磨旋”。

11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在县东北十五里”。

12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一名麟峰”。

13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由石梁行过”。“仔”应为“行”之误。

14民国《永安县志 山川》作“仅容二人俯首而入”。“闯”应为“俯”之误。

15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民国《永安县志 山川》均作“溪水冲激”。

16同治《延平府志 地理》、民国《永安县志 山川》均称“源凡四派”。

17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发口溪”。“固”字疑衍。

18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民国《永安县志 山川》均以“阳龙”为“伤龙”,“锤峰”为“缒峰”;县志又以“三悮龙”为“三悟龙”,“下长龙”为“不长龙”。

19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作“叶寮山”。

20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作“白鹿”。

21咸丰《邵武县志 疆域》作“湖鱼山”。

22亦称樵水。

23咸丰《邵武县志 疆域》作“谢坊溪”。

24咸丰《邵武县志 疆域》作“桐木关”。

25咸丰《邵武县志 疆域》作“大沩泉”。

卷之十一

地理

山川

邵武府

泰宁县

钟石山在福兴下保。形如覆钟,周围壁立,其上坦平,下临清溪,高可百尺,缘崖为径,上有泉及鹅髻石。南石山在将溪下保。石皆南向。(上二山俱县北。)鼓楼山在县南水南保。跨将乐县界,山形方峻,状若楼阁。应声山在梅林保大溪之西。山圆谷空,呼则声应。凉伞山在龙湖东保。高数丈,顶平,四面赤石峭壁,层层圆转,黑溜间下,状如凉伞。(上二山俱县东。)炉峰山1在县治西五十步。圆峙如香炉,为邑之胜。虎头山在梅口保。怪石巉岩,状如虎头。其巅夷旷,有流泉竹木之胜。又名鹤鸣山。南会山延袤数十里2。风栖山又名“凤栖”,石壁崭峻,中有鸟道,萦纡可登。山麓之南,旧有池,广数顷,深甚。两旁崖石峭立,筏乃可渡,既至,旷然平野,可容数百家,昔人尝避地于此,今涸为田。又有南会岩,三石鼎立。旁有数岩,俱有小径可登。上有流泉竹木之胜。(上二山在南会保。)蓬源山在大田东保。高六七里,延袤十余里。青帘山在瑞溪保。高广十余里,石崖壁立,林木苍翠,如帘幕然。(已上五山俱县西。)旗山势如展旗,延袤五里余,与炉峰对峙,盖县治来山也。古灵山在长兴保。圆下锐上,高约百余丈,苍松蓊郁,有茯苓。(二山俱县东北。)金铙山山最高大,周回四百余里,跨建宁、宁化、泰宁三县界,多产药村。上有龙湫瀑布、仙池、仙棋枰、马迹石、腰带石、跏跌迹石。《九域志》:“昔越王无诸尝游猎于此,遗金铙其上,故名。”旧名大戈山,又名大历山。宋陈轩诗:“突兀几千仞,孤高难比伦。巨为三县镇,雄据众山尊。”。石仙山高耸而峭,如人形。(上二山在善溪下保。)云盖山在龙安保。山势峭拔,云气常冒其顶。上有龙潭,入有瀑布泉3,垂三十余丈。(已上三山俱县西南)。峨眉峰在县北安仁保。周回四十里,高数千丈,类蜀之峨眉峰、因名。峰之左有三仙岩,岩势甚高。石中一小穴,仅容三人。夏月凉飔袭人。石乳滴泉,旱亦不竭,祷雨多应。岩之前有三峰,状如笔架,峰之西接建宁县界。宝阁峰在县南永兴上保。状如楼阁。卓笔峰在县东长兴、将溪二保间。其峰圆锐特立,宋蒋之奇持节过之,固名之曰“卓笔”。君子峰在县西南龙安保。山势高耸,苍翠可爱。下有泉,亦以“君子”名,又名“圣水。”大洋嶂在县北福兴下保。特立高耸,前有三峰;多产药品。上有池,虽旱不涸;下有人迹石,广丈余,上有巨人迹。嶂之东,又有小坑嶂,山势稍平低,县治之后山也。中有小坑村。金鸡嶂在县西南善溪下保。一名阎王嶂。山高林深,人迹罕到。鬲岭在水南保。两山耸峙,岭当其坳,仅百余步,又名甲岭。九盘岭在大田东保,纡回九曲。藤岭在龙安保,通宁化县。地多产藤,因名。(上三岭俱县西。)大杉岭在县西北福兴上保,路通江西。地多杉木。昔闽王遣邓植防冠,屯兵于此,因家焉。乡无异姓。挽舟岭“舟”或作“丹”在县西南梅口保,接建宁县界。高十三里,上有留云亭。栖真岩在县北长兴保。相传汉梅福修炼之所。中有朝斗石、采药涧。天神岩在龙湖西保。瑞庆岩在将溪上保。岩上有泉,乡人恒祷雨于此。宝盖岩在朱口保。岩如屋,东西五十丈,南北三十二丈,一径自半山入,高旷幽邃。西有石穴,东有漱玉泉,泉出峰顶,冬夏不竭,其声冷冷,如漱玉然。(上三岩俱县东。)齐云岩俯瞰大溪,登之如在半空,故名。其右为狮子岩,下临清溪,有鸟道绿石而登,中一石状如狮子,岩之巅,又有百尺岩,前俯清溪,其下峭削,鸟道萦纡,人迹罕到。甘露岩高十余丈,石门夫成,一径仅通单骑。飞瀑垂岩而下,内有石乳滴水甘甚,因名。宋绍兴中,有僧倚岩架重楼迭阁,不假片瓦。梯栈萦纡而上,俯瞰溪流,澄碧数十顷,寻幽者以不到为恨。邑人梁淮诗:“久闻胜地到无由,今日追随雪满头。石髓香生甘露乳,岩檐影落梵玉楼。人愁石径苍苔滑,鸟语山风碧树稠。一缕炉烟飞不断,共谈清话对茶瓯。”醴泉岩上有石泉,其味甘冽。因名。(上三岩在南会保。)圣水岩岩中有三石乳下垂,大四五围,祷雨多应。又名东岩。瑞丰岩高四丈,广十五丈。按《方舆胜览》:“瑞丰岩有院,初辟时得龙骨,以其牙刻观音像。”又有丹霞岩,高三丈余,深广十丈。罗汉岩在瑞丰、丹霞二岩之中,高三丈,深五尺,广十丈许。(上二岩在瑞溪保。)宝云岩在梅口保。时有彩云浮其上,故名。宋邹应龙归老,尝游憩于此。又名“西岩”。(已上六岩俱县西。)南谷在县东南水南保,有古涧迭之胜。宋邹应龙归休,日遨游其间。理宗御书“南谷”二字赐之。有南谷亭,应龙神道碑在焉。蓦芜坳在县治西。一名麦湖坳。邑之孤贫及客死者瘗于此。乘风石在县北长兴保。石一穴。高广二丈许,深五丈余,有风从穴出,可乘凉焉。鼓石在□□保。以形似名。双峰石在□□保。顶有洞,中有棋杆石,乡人多梯险祷之以求嗣。(上三石俱县西。)筲箕石在县东北将溪下保。周围峭壁,状若覆箕。南一石穴,人迹不可到;内有截木,望之若箱然。猫儿石在依口保。状如猫之蹲踞。笔笏石在善溪下保。二石对峙,一峭立尖锐,一平正稍曲,远望如卓笔植笏之状。(上三石俱县西南。)麒麟洲在县西南一十五里。旧传越王戏马于此。大溪在县南。源接邵武县三溪,西南流至梅口,在建宁县濉江之水,是为双溪渡。迤逦径青洲渡,合众水,入将乐县竹洲而东下。龙湖东溪在龙湖东保。源出林阳西北,至龙湖桥下。龙湖西溪在龙湖西保。源出邵武县三十五都,西南流至于颜坊。交溪在交溪保。源出邵武县道峰山下,西北至安济桥。梅林溪在梅林保。源出道峰山麓,西北至梅林保黄公桥。将溪源出□□□□4,西南至朱口保。朱口溪在朱口保。源出李家源,西北至朝夫桥下。黄溪在水南保。源出将乐县台山,西北至安泰桥下。山夹溪在福山保。源出太坪坑5,西北至山夹桥下。(已上八溪俱县东。)均福溪源出大坑坳,西北流。福冲溪源出福冲山西北。(上二溪在水南保。)永兴溪在永兴上保。源出宝阁峰,西北流至梅口保,为均渎,抵泥坑。铺溪在开善下保。源出宁化县柳洋里,北流至合口滩。仁寿溪在仁寿保。源自萧坑来,北至善溪下保。开善溪在开善上保。源出将乐蓦源,西北至竹洲6。(已上六溪俱县南)。城步溪在城步保。源出大嶂7,西南至县西揭潭。瑞溪在瑞溪保。源出峨眉峰下,西南至南会保临江寺前。二十四溪源出南会保赤坑。两旁夹以石山,曲折二十四渡,西南流至梅口。双溪又名建宁溪。源出建宁县洛阳保,经大田西保至梅口。冯家漈溪源出挽舟岭,南流。(上二溪在梅口保。)石塘溪在南会保。源出大田东保,西南至南会保。善溪在善溪上保,源接建宁县赤上保,南至龙安溪,又南流。(已上九溪俱县西。)杉溪在安仁保。源出茶花岭,西南至县治北。龙门溪在上高保。源出大杉岭,西南至福山保。(上二溪俱县北。)龙安溪在龙安保。源出君子峰,下循开善下保,与铺溪水合流。均溪在梅口保。源接永曲溪水,至泥坑。依口溪在依口保。源出金铙山,南至小溪口。(已上三溪俱县西南。)大田东溪在大田东保。源出九盘岭,下至山坊。大田西溪在大田西保。源接建宁县楚溪下保,水西南流入濉江(上二溪俱县西,皆入建宁县濉江。已上凡二十有八溪,其流皆入于大溪。)钴鉧潭在县北上高保。深不可测,下流为龙门溪。鮷溪8在县南开善下保。深不可测,中有旋涡,舟人恒病焉。何潭在县东一里。一名龙潭。黄溪、杉溪二水合流至此,汇而为潭。潭之下有滩,状如斗角9,俗传云:“何潭流斗角,此地状元生。”宋叶祖洽、邹应龙大魁天下,似为应。《方舆胜览》云:“滩江之水,自何山下环绕县治,遂潴为潭。10以今考之,泰宁无滩江,而建宁有濉江,疑即濉误;而何山亦在建宁,故建宁亦有何潭。揭潭在县治西三里。水帘漈在南会保。又名白水漈,泉直泻百余丈,势如垂帘。冯家漈在海口保。(上二漈俱县西。)县溪二滩大夹滩”。在县西梅口保。溪乱石巉岩,两旁石崖壁立,奔湍激浪,其声若雷,舟楫至此不通。合口滩。在县西南善溪下保。大溪与铺溪合,故名。滩甚险。放生池在县治南利步桥下。去溪一里。醴泉在南会保。味甘如醴。县东井在县厅前左。洪武九年知县定定凿。县西井在主簿厅前。石刻志绍兴四年凿。天王井在天王寺内。唐会中凿。昼锦井在昼锦桥头。崇仁井在东隅街崇仁坊。朱紫井在朱紫巷内。宋熙宁元年凿。圣公井在南隅溪岸上。普劝井在普劝寺内。唐天祐中凿。保安井在保安寺内。宋天圣中凿。集庆井在集庆庵内。元至正十一年凿。

建宁县

龙归山在县北永城保。山势蜿蜒,若龙归然。上有大乾惠应庙。金铙山在铙村保。据长吉、将屯、洛阳、赤上、赤下六保间,跨建宁、泰宁,宁化三县境。山之绝顶,有圣嘴石,常有云气出其上,邑人每以占晴雨。又有石燕岩,一石罅仅容人身,深二丈许,盘折而入。至正岩,深三丈许,横阔半之。岩之中有石屏,屏后数步,一石窦通天光,俗谓之“石天窗”,有石凳、石床、石廨,位置向背,皆天成;泉瀑清此11行采木杪,而注于绝壑,一胜处也。山之半有龙潭,清澈无底。跨洛阳保有东西岩,上旧有巨藤横亘,可通往来。昔何白旗之乱12,邑人多避地于此,后藤绝,路遂隔。跨将屯保有长岭山,曲折起伏,长亘数里。青山在迎熏门外,旧有宋陈瓘所书“青山”匾刻,及练江亭。(上二山俱县南。)何山一名东山。循石磴而上,其巅有跨鳌亭,盖邑人岁时游赏之所也。下有何潭,环绕县治。详见《泰宁县志 山川》。平山山形如龟,怪石巉岩,其巅平坦,可坐百余人。山之下,濒江有米洲。邑人岁以沙之涨否占米价。(上二山在在城保。)开山在开泰保。宋嘉定间,寇平,父老相贺曰:“泰运自此开矣。”因名其保曰“开泰”,山曰“开山”。屏山在洛阳保。山方峙如屏,上有棋盘石。(已上四山俱县东。)凤山状若翔凤。或传宋元丰间有樵者见五色禽翔集其上,故名。上有东岳行祠、迎厘观、极乐寺。岳祠内有王母池,又有放生池,邑人多游观于此。西山形势耸峭,上有战坪。相传五代宋齐邱尝督战于此,故名。(上二山在在城保。)宝山在都下保。其土可陶器,乡人资以为生,故名。登高山形如覆钟。重九日,邑人多于此登眺。望君楼山层迭高耸,状若楼阁,又若人之企望者。(上二山在里心保。)云盖山山势高峻,时有云气覆之。上有石岩悬绝,泻瀑如帘。金龙山山有潭,旧传龙见于此,故名。又有钧鳌岭、堆谷峰、马尾漈。五龙山(上三山在客坊保。)白鹿山在安吉保。昔人见白鹿游食其间,因名。(已上九山俱县西。)白云峰在县北永城保。常有白云出其上。旧有三峰亭。王仙峰在铙村保。旧传有王姓者修炼其间。故名。仰天峰在长吉保。(上三峰俱县南。)器村峰峰势峭拔,旁有山如马鞍,又有三峰如笔架。鸡笼峰以形似名。(上二峰在洛阳保。)金斗峰在楚上保。上有三台、七星石,大石三,小石七,皆圆如星。双仙峰在楚下保。两峰对峙,如人拱立。(已上四峰俱县东。)严峰在客方保。高峻端重,因名。禅顶峰在大南、上查两保间。(上二峰俱县西。)龙归嶂13在县北蓝田、安仁、黄溪三保间。势如万马奔骤,有石如门限。严嶂在县南赤上保。北山嶂在将屯保。自仰天峰而来,突起一嶂,高出云表。楚阳嶂在楚上保。俗讹为楚王冈乡人垦艺其间,往往得古器如瓶盎、炉、铫然,盖地气融结而成,既出,随复消毁。浮沙嶂在周平、安仁二保间。山壁立而多沙。(上三嶂俱县东。)仙湖嶂在县西都下保。中有仙女湖,故名。百丈岭在县北蓝田保。岭极高峻,乃江、闽分界处。昔越王无诸尝猎于此,因筑台焉。故址犹存。狮子岭在县南都上保,以似名14。蟠湖岭在县西上黎保,抵江西南丰县界。上有湖潴水不涸。华盖岩在武调保。石磴萦纡而上,上有水名“仙塘”,四时不涸。五龙岩在楚下保双峰石髻之下。岁旱,乡人祷雨于此。岩有“山水石”,石壁上有“山水”二字,出于天成,故名。(上二岩俱县东。)云谷在县南。宋俞丰尝读书于此。有云谷书院,及怡云、来熏、致爽、浮青、舒啸诸亭,皆其所筑也。桐树坪在县东武调保。地势平夷,多产桐木。馆前洲在县东水心。状如游鱼出水,杨柳生其上,有游鱼出鬣侍郎生之谶。九仞石在县南赤上保。凡九石列峙。仙人石上有人足迹,故名。雷鼓石击之镗然有声。(上二石在楚上保。)狮子石在溪潭中。高丈许,状如狮子。马迹石亦在溪中。石方而平,上有马蹄迹。禀石圆正而高,状如米禀。(上三石在黄舟保。)笏石在武调保。直方如笏。(已上六石俱县东。)印石在县西客坊保龙溪口潭中。方正如印。濉江县古名“绥城”,后误“绥”为“濉”。曰江者,邑人侈其称也。俗名“大溪”。源出宁化县中顺山,经龙下保,曰宁溪;东北流至县治南,曰濉江;自是,又东北会泰宁县水东下将乐,出顺昌,达于剑津。都溪源出江西广昌县云盖山,东南流。篮溪源出篮田保百丈岭,东南流。(上二溪俱入于宁溪。)洛阳溪源出金铙山下,东北流经洛阳、将屯、长谷保,至县东南二里。漠溪源出安寅保何家山,经开山黄舟保,至县治东南流。楚溪源出楚上保界,东南流。(上三溪俱入于濉江。)桃源15在县西大南保。众山环秀,一溪三级,中有居民,人以方桃源云。九流漈在县东楚上保楚溪黄澜滩。中有龙潭。龙归潭龙潭在黄坪山巅,广数丈,深不可测,溉田可千亩。每风则晦冥,人以为异物潜焉。岁旱,乡人辄祷于此。按《大明一统志》:“建宁县南有龙潭,相传旧有异物潜其中。宋时,其旁居民有享年百余岁者。”疑即此潭也。(上二潭在县南铙村保。)鱼潭在县东黄舟保。深数丈,下有穴,鱼常聚其间。石印潭在县西客坊保。深广数丈,旁有巨石如印,因名。县溪诸滩牛轭滩。在县北在城保。滩屈曲如牛轭状。金滩。在洛阳保。金鼎滩。乱石砑,湍水冲激,中有一石如鼎。黄澜滩。上二滩在楚上保。已上三滩俱县东。)南街井在清平坊。其水清冽,四时不涸。兴贤井在县学前。(上二井俱南隅。)水巷井在东街。刘家井在西隅熊家岭上。

光泽县

昂山在县北二十九都。山势秀拔,乡人遇水旱多祷于此。管蜜山在五都山。两峰相望,前后皆石壁。宋淳祐中,有管姓者取蜂蜜于山中,坠岩而死。因名。山有洞光岩,横阔数丈余。云岩山去县一里。宋李方子讲学其下,有云岩书院。虞集记云:“崇冈似壁,人迹罕至,最为清致。”宋李月洲诗:“乌君之山山北楼,高兴凭空浩不收。万里风云长入梦,百年诗酒只生愁。依稀远树连寒廓,苍莽残阳落暮洲。闻道登临爱诗客,仲宣何必问荆州?”(上二山俱县南)石螺山在八都。两山相合,大石犄角对峙于溪上,曰“石门”。仅通单骑。有石如狮子,昂踞水中。旁有石如螺,因名。莲花山前有五峰,号笔架山。黄华山山势蜿蜒,旁支与止马诸山相连属。(上二山在九都。)徐公山在十都。乡人为徐仲仙立祠于此,故名。(已上四山俱县西。)乌君山去县五里16。山高二千一百余丈,顶有两石峰,各高二十丈,人谓之双石笋,又谓之“珓杯山17”。《寰宇记》云:“秦汉间,有徐仲仙于此采药,遇神仙,其妃偶多假鸟皮为羽,飞走上下,山因以名。”江逌诗:“洞中烟锁五云楼,洞口寒泉今古流。见说秋高风雨夜,徐郎骑鹤更来游。”徐彻诗:“杭州雄镇乌君山,山头古迹仙人坛。仙人骑鹤去不返,药炉丹灶留人间。至今鬼神与守护,洞口时时起云雾。玉清台殿常依然,缥缈仙踪无觅处。”珠寮山在十八都。又名“诸母岗”,谓其为诸山之母。跨邵武、光泽及江西铅山三县,盖邑之巨镇也。大和山在二十七都,抵江西南城县界。山有铁牛岭,岭旧有铁牛关。小和山与大和山相连。旧有大寺寨巡检司,今徙于杉关。(上四山俱县西北。)大里峰在县北二十都。白云峰聚云峰(上二峰在三都。)里人峰在四都。顿笔峰在八都。状如卓笔。毫居峰兴龙峰(上二峰在九峰。)佥竹峰在□□都。(已上七峰俱县西。)象牙峰在县西南□□都,接邵武县界。一峰屹立,旁有二十四峰,森秀如象牙,邑之来山也。盘肩岭18在二十三都。东抵县西弋阳县界,西抵江西贵溪县界。山高径险,盘曲而登,故名。云际岭在二十五都。接弋阳、铅山二县界,路通浙江。(上二岭俱县北。)乌石岭在兴东。与乌君山接。高二千六百六十丈有奇。杉关岭19在县西九都。为福建江西之界。会仙岩岩口有穴,名“石斗”,内方而深,清泉常满。相传宋嘉定间,有醉者亵渎其地,火从斗中烈焰四起。岩上有桃,实丹色,熟时即坠,人莫能得。黄茅岩有石楼20七重,高下相连,后有石壁,水自穴去21。岁旱,乡人常祷雨于此。七仙岩高入云际。(上三岩在县北二十二都。)乌洲在县东二里。又名月洲。当西北二溪合流之会。杭川俗名大溪。发源自六都极高岭,分水至四都,合杉岭、止马诸水,曰西溪;至县治西,纳杭溪与徐源诸水,曰杭川;至县北乌洲,与北溪合,曰交溪。又东南流三十里,入邵武县界。《大明一统志》:“府城西北有麀溪。”旧志载于县境,而云疑即西溪之源。详见《邵武县志 山川》。北溪源出县北二十五都云际岭,会二十四都诸涧水。县溪诸滩交溪滩。当西北两溪之合。龙孔滩。(上二滩在县东。)黄龙滩。在县西北一里。搪石滩。在一都。怪石攒矗,飞流迅激,水涸则舟不能进。雷公滩。在四都。滩声若雷,舟行者止此。(上二滩俱县西。)锡杖泉在十六都崇安寺后。过夏泉在二十七都招禅寺西。(上二泉俱县西。)七星井县治有井曰庙前,在县东张王庙前;曰司前,在建宁道前;曰澄清,在澄清坊;曰县前,曰八角,在卓行坊;曰五通,在五通庙前;曰光禄,在光禄坊。凡七,因命曰“七星井。”六角井在县北种德坊。城隍井在县治南城隍庙内。杭头井在县西北杭头市。有二井。

兴化府

莆田县

乌石山旧在府城东北,国朝洪武十二年辟城,围其半于城内。上有东岩寺并石浮屠。山半石岩二处,元人俱有刻字:一曰“左丞雨”,一曰“右丞雨”,盖纪当时左丞、右丞祷雨有验,但其旁刻细字,俱苔藓蔽蚀,不知所纪为何人也。山之东北隅,有唐大理司直陈墓。古谶云:“乌石山前,官职联联。”自唐以来,林、陈、方、黄、宋、刘、王、郑、李九大姓世居之。北亭山在府治东北下。旧有将迎亭。陈岩山在府治北常泰里。山峰三迭,如云飞、如髻鬟。俗传古有陈姓者隐于此,故名“陈岩”。亦名“陈仙山。”山之顶峰峦攒矗若莲花,又名“莲花峰”,亦名“九华山”。石洞。在陈岩山上,广可数丈,旁有巨人迹。石茶灶。石棋枰。琉璃院。桃花坞。燕子洞。仙篆石。巨石坦平,文迹纵横若篆书。宋方翥诗:“虫文鸟篆不可识,如读嵝神禹碑。”粘蠔石。山高数百丈,距海七十里,今山顶有石壕山“,粘壳犹在。方翥诗:“累累蠔山着石面,此非所有能无疑?细看大石深孔窍,舟人操篙迹犹遗;乃知此上千载前,汹涌尚作海渺。蛟龙鱼鳖占窟宅,不省造化能密移。”淘金井。山之麓,井深才二尺,泉甘而清。旧传陈仙于此淘金云。壶公山山有八面,高耸千余仞,郡治正对之山。形方锐如圭首,峙立如展屏,秀特端重,盖郡之镇山也。旧经云“昔有隐者遇一老翁于绝顶,忽见宫阙台殿,似非人间。翁曰:“此壶中日月也。”后人因以壶公名山。宋朱文公经莆,望见壶山,曰:“莆人物之盛,皆兹山之秀所钟也。”唐翁承赞诗:“井邑斜连北,蓬瀛直倚东。秋高岩溜白,月出海波红23。”黄滔诗:“日月中时近,龙蛇蛰处腥24。”宋刘克庄诗:“斫木人多山渐瘦,结庵僧去石谁眠。鸟归半岭衔斜日,樵返疏林起暮烟。”国朝黄耕诗:“湿云将雨归深洞,古树号风撼怒涛。”蟹井。在山顶。泉出石穴中,其脉通海,视潮盈缩。中有双蟹。岁旱,县大夫率诣祈祷,以茅叶引之,置缶中迎归,即雨。宋通判刘子翚诗:“穴泉类蹄涔,幽灵隐其涯。仿佛小双螯,控御蛟龙随。”真净岩。在山之绝顶。莆中风物之胜,一览可尽。灵云岩。在山之阳。上有桃花洞、蘸月池,泉石奇胜,为莆人游赏之地。虎立岩。宋徐思仁云:“李习之谓:凡山居以怪石奇峰、走泉深潭、老木嘉草新花、视远为幽,壶山虎丘岩,殆兼有此景。”盘陀石。法流泉。濯缨沼。石壁峰。碧溪湾。(已上俱在壶公山,号五奇。)名山下有名山庙(上二山在胡公里。)鼓角山在惟新里、壶公山之西。宋吴世延诗:“白水一陂浮鹭背,青苗干珑25迭虬鳞。”石梯山峻峭如梯,其上最宜茶。莆之茶,龟山为上,石梯次之。上有炉峰岩。浮山上二山在灵川里。(已上五山俱府城南。)塔山在莆田里。旧有石浮屠,后圮,国朝建烽燧于其上。双髻山在兴福里。自西视之,双峰尖耸,故名“双髻”。自南视之,五峰并列,故又名“五侯”。亦名“笔架山”。上有涌泉岩、大云院,今废。其泉亢旱不竭。赤岐山26上有炉峰岩。白湖山印山山之上有石如印,古刻“印山”二字于其上。烂柯山东山石狮山东龙山凤石山九潮山27(上九山在武盛里。)大蚶山按旧志,莆田海滨有蚶田百顷,号“大蚶山”。山有岩洞,十里之内水草皆香。蔡山青山上有巡检司。丘山(上四山在奉谷里。已上十五山俱府城东。)天马山在南厢。山势起伏如奔马。太平山其山自福之永福延袤而来,峰峦峻拔,为莆之主山。石室山山有二石室(皆广二丈许)及巨人迹石。僧涅槃隐于此,亦名“石室岩”。又名伏虎岩。岩之右有天泉岩。(上二山在东厢。)林葬山在文赋里。唐林攒葬母处,又名甘露林。(上四山俱府城西。)福平山在兴教里。亦名北平山。唐欧阳詹读书于此。侍御史陈峤墓在焉。山之阳为北螺村,有林氏伯仲九侯墓,今谓之林墓峬。澄渚山在仁得里。旧有陈暄者居之,初名陈渚;唐睦州刺史林披徙居于此,因改“陈”为“澄”。今有林九牧28祠堂。囊山在延寿里。形如悬囊,亦名“上囊”。辟支岩。其中可容数榻,旁有八小石负之。玲珑明澈,如窗棂然。唐中和元年,异僧黄涅槃栖隐于此。岩石间有小窍。甫径寸,时进异香,今樵者间犹得之。前有二巨石;对峙如门,右有石,高广可二丈29,后人因设药炉、茗碾于其上。宋郭祥正诗:“磴道迢峣接画檐,阴森古木翠相御。寺形突兀从中涌,山势包藏若外缄。猛虎至今驯片石,异香时复降重岩。欲穷眼界无边际,更到幽人宴坐嵌。”余越诗:“千林欲暮山带雨,六合无尘秋满天。”国朝柯潜诗:“攀云凌绝顶,一望海天空。野色断桥外,鸟声高树中。烟凝芳草绿,苔衬落花红。万虑都消却,长歌送暮鸿。破晓携余兴,搴梦上辟支。云边孤鸟没,天外数峰奇。拂石题新句,磨苔看旧碑。此中真绝景,能有几人知?”文殊岩。佛日山。石竹山。须台。降龙涧。于菟窟。半月池。伏虎石。双鱼山状如双鱼。下有子鱼潭,亦名小姑潭,在迎仙桥下。广仅数百步,所产子鱼为真,而不可多得。王安石诗:“长鱼俎上通三印。”苏轼诗:“通印子鱼犹带骨。”黄庭坚诗:“子鱼通印蠔破山。”而建安严有翼《艺苑雌黄》亦谓:通印长鱼,古人以为食味之珍,通印者,言其大可容印也。今山上有小庙,政和间立,里人刘仲审始题其额曰“通应”,因以名港。追考岁月,实在三公作诗之后;而王彦辅《塵史》,反以诗讹“应”为“印”,盖考之未审也。驷马山以形似名。戴帽山山高千仞。旁连紫帽山,山有鸲鹆岩。旧传地暖鸜鹆栖焉。(上三山在待贤里。)烽火山在兴教里。三小山突起平田中,旧传常举烽火于此。一名华盖山。芗林山下有灵龟潭。岁旱祷之,若龟浮,乃雨征也。有石梁跨其上。又有石如砥平,可坐数十人,流泉环绕。郑樵诗:“泉声漱玉开心孔,山色挼蓝熨眼花。着手摩挲溪上石,他年来访汝为家。”大帽山下有爵山。南有太湖坑、石门、马尾漈、绿榕桥。王悦诗:“鸡犬一声30云一坞,春阳桃李缈成蹊。”东山山多异产。宋郑樵有《东山采药》诗刻于石。旁有西岩。棋山仙掌峰。有石高三十余丈,巉然特立如掌。宋林光朝《丰登楼记》云:“仙掌一带如湘潭,其牵映数处如雁荡。”即此地也。文笔峰。与朝天马两峰相对,又名石竹峰。峰之麓为故兴化县治。香炉峰。旧经以为朝天马峰。仙人台。两石对立,中有蟠石如棋样。出风穴。大石上有穴大如斗,深不可测,风自穴出。(已上俱在棋山,号五奇。)龙山。亦在棋山。山岩如圆屏,瀑水高三十尺,流下潴为小潭。又有石如室,深广一二丈。相传五代时有隐者居此地,炉犹存;中有棋山寺,旁有西台。百丈山亦名华盖峰。唐会昌中,僧崇演避地辟谷居于此。山有石室。又有六岩:曰华盖。曰客厅。华盖西北,大峰峻峭,第一石室可坐五十人。曰古仙。此岩向北有石梁架虚以为门,曰石伞31。石门向后有一岩,形如层塔,一岩相枕,形如伞盖,下有石床,平坦可容二十人,曰石楼。石伞西北有岩,形如楼台,其下宛转,可容百人,曰重玄。石楼西北连大山鼻,直指玄空中石室可栖息百人,旁沿石壁,乃至其中,即此岩也。又有百丈岭,接福清县界。(上五山在广业里。已上十五山俱府城东北。)果阳山方山三仙山在莒溪。(上三山俱在府城西北常泰里。)城山在景得里。俗传旧有蜘蛛绕山为城,故名。又名谷城山,与壶公山对峙,为黄石谷清32之望山。有石岩可坐十许人。前临国清塘,上旧有竹隐、梅隐、松隐三精舍。今惟松隐存焉。其巅又有呼月台、兴云洞。宋林光朝尝讲道于红泉东井,学者因立祠于此祀之。国朝柯潜诗有云:“呼月台前看海色,兴云洞口听龙吟。孝廉坟古苍苔合,文节祠荒碧草深。”又云:“好山横碧水穷处,落日留红天际头。”羊眠山在安乐里。顶有窠,平数十步。鲫鱼山在合浦里。其下有潭。嵩山在海滨。山顶有峰名“文笔”,其上石壁有苔纹成“文笔峰”三大字,宛然如书,刮去复然。旁有石室,俗呼“仙姑岩”。峰之下有嵩山院焉。金山33虎山下有一水,谓之“金溪”。宋林光朝记,此水发源于仙人台,其最上层有云气濛濛然。旁有虎齿石、鸡冠石,又有石室,可容十许人,登高临眺,并见海上数山若莲花之状。岳香山芝山峭石巑岏,草树蓊郁,为海滨胜处。山之巅,有庵曰“万松”,国朝柯潜少尝读书于此,及第后归省,重游山中有诗:“眼底皆亲旧,相邀访白云。好山看不了,名酒饮都醺。晴旭移花影,轻鸥护水纹。莫谈人世事,诗思正纷纷。”石马山(上五山在礼泉里。)柯山在安乐里。旧名松山,后以山下多柯姓所居,改今名。吴山在崇福里。岳秀山蒋山龟山亦曰西山。芹山塔林山火头山文甲山华胥山南有吉了巡检司,东有南日山水寨。居民蕃盛,商旅辐辏,亦富饶之区也。(上八山在新安里海滨。已上十八山俱府城东南。)凤凰山在南厢。山形如凤之展翼,故名。梁、陈间,邑儒郑露书堂在焉。横山在鼓角山之西。木兰山其下为木兰陂。(上二山在惟新里。)将军山又名将军岩。龟洋山产茶为莆之最。旧经云:“僧无了尝栖隐于此。遇一大龟蹑四小龟而行,因名。”山有六眸龟池、蒪口池。紫帽山与龟洋山相连。晓日笼烟,山色绚紫,故名。(上三山在文赋里。已上六山,俱府城西南。)州峰其上为共乐台。梅峰与乌石山相连,即光孝寺之后山也。(上二峰在城内,今府治西北。)大象峰上有灵石大梦岩。鸡足峰以形似名。又名北岩。(上二峰在东厢)。仙台峰按《大明一统志》,在府城西。上有石棋杆、马蹄迹。前有石罅,深不可测。又有仙台石。石上有字,锐如镌勒,远则字画分明,近则模糊不可识,其文曰“日月逝酒浆”凡五字,未详何谓。(已上三峰俱府城西。)九峰在永丰里,旧志作延寿里。徐师仁记云:“院之左右峰峦连属,有类香炉之九迭,衡阳之九疑。故名九峰。”灵峰在待贤里。山环五峰。(上二峰在府城东北。)卢峰旧传有卢姓者,炼丹其上。郎中林忌诗:“神仙闻在幽深处,待邮龙宫阅秘龛。”越王峰亦名越王台。旧经云:“环山巅筑台十余层,遗址石楚犹存。”《汉书 朱买臣传》:“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所历之地,多有遗迹。峰之旁有燧峰三,旧传越王举烽火之所。宋宏词方□□34诗:“闻道驺余避汉兵,窜身岩谷觊偷生。如云甲马今何在?只见良田万顷平。”峰之西南有钟湖,湖颇深广,每云雨晦冥,则湖中隐隐有钟声。旧传越王金钟飞落于此。瑞云峰旧经云:“峰顶有云起即雨,乡人恒以此为候。”峰之左,旧有神祠,五代周显德中,居民一日见白衣人入祠隐,视之不知其处,但见壁上有金书二句云:“瑞云峰下出三元,东西二里人皆传。”宋熙宁九年,薛奕以武举第一,其孙珩知梅州,寄诗云:“瑞云古谶旧传闻,一曲青山抱小村;簪绂相传今十世,姓名犹未应三元。”旁一里许,有转水岩,又名转水台。旧经云:“穷山之巅,有泉源如车轮在黄茅中,东碍大石,西流永福县界崖壑中。唐末有陆禅师者,以乡民苦旱,振锡大喝,石开,水转而东,溉田数百顷。至今旱岁,远近迎水,其应如响。”《大明一统志》云:“府城东北山岩下有泉,或岁旱,居人傩,水回流入故兴化县,应期而雨。”其说与旧志少异。螺峰仙寿峰相传旧有仙修真于此。长寿峰旧经云:“何氏兄弟九人先隐此山,得不老之术,故名。”其旁有马鞍山、双髻山、鼓角山。峰之东北有金钟潭,亦名“金溪”。旧经云:“俗传昔有胡人自岭外掬溪水饮之,觉有金气,溯流寻至此潭,见金钟浮水西”。胡投水戴之,与钟俱沉。至今钟尚留潭中,时隐隐有声,土人常以此卜阴晴。潭在瀑流之下,深不可测,有隙光漏月,又名‘仰月潭’。”(上六峰在广业里。已上八峰俱府城东北。)罗汉峰在府城南南厢。旧记云:“俗传有一僧南来,迫暮过此,忽睹一刹,楼阁层出,钟鼓铿然,榜曰‘罗汉院’,因寓宿焉。达明失所在,诣广化寺言其事,后遂造石塔于此。下有佛肠坑。旧经云:“俗传广化开山僧吐出肠胃,于此说焉。”天竹岩弥陀岩(上二岩俱在府城西常泰里。)紫霄岩在常泰里。上有精舍,旧名迎福院。琉璃峡。宋苏舜钦书。天台洞。石鼓。考击有声。石门。仙人桥。仙人冢。(已上俱在紫霄岩。)上溪仙人岩旧经云:“岩状如骏马垂颈。颈上有平处,下瞰一洞,可容数十人,中有药炉、丹灶、石棋局;人迹不可到,惟一窦如窗眼,斜窥见之。”望江岩丛山之中,层崖千仞,东望沧海,故名。(上二岩在广业里。已上三岩俱府城东北。)龟纹□城既辟,壕遂湮塞。夭顺间,指挥佥事丁晟尝奏请疏凿,以通舟楫。制可之,而未有能任其责者。成化初,知府岳正始命工疏之。自养济院前,抵东水关以达于外河,深四丈,广倍焉。中为三堰,以杀水势;一在养济院前,曰上堰;一在城隍庙旁,曰中堰;一在玄妙观前,曰下堰。其上中二堰之间,潴水成湖,刻石其旁,曰“小西湖”。自下堰以下,名曰“兼济河”。上有石桥三间,即旧宁真门外通衢也。水盛则舟楫或可至桥下,人以为便。其费皆正所自区划,不以烦民,惟士民王行安,尝率千夫助之。正作小西湖时,有诗云:“性癖耽山水,莆阳不负吾。林峦青欲滴,城郭隐如无。天险关形胜,坤灵效画图。全功些子欠,我作小西湖。”湖水所产鱼荷,岁入府学,为师生会馔之助。延寿溪在府城北常泰里。源接渔沧溪,流至延寿村为陂,分流新港、芦浦、端平三斗门,入于海。南萩芦溪在府城东北待宾里。发源自游洋溪,流经畎陂,五里至妙寂桥,又五里为渔沧溪,历使华陂,过延寿桥。(“萩”一本作“荻”,恐误。)莒溪发源自游洋蔡溪,历九鲤湖,流会获芦溪,以达于延寿溪。渔沧溪南流入八濑溪,会于延寿溪。(上二溪在府城西北常泰里。)上溪在府城西常泰里。源自林葬坑而下,流五里至南门第二桥,与北港水合。迎仙溪源自北萩芦溪,合桃源白石水。又东流会迎仙港,入于海。蒜溪源出兴化县荧迹山,绕蒜岭,历五峰陂、驷马桥,南合迎仙溪。(上二溪在待宾里。)吉宦溪在溪下流。源自黄渡,南流过百浚,与碧溪水会于东镇。湘溪亦名上溪。源出石竹峰,南注涨洋,达于萩芦陂。碧溪接湘溪之水,往萩芦溪。瓢湖溪一名萍湖。接大松溪,过马洋,合洙溪。百丈溪在昆山溪下流。源出兜率山下,为福清界36。洙溪一名苏溪。在碧溪湖合流之下五里有苏陂。旧经云:“大溪之中,有温泉数跟,百沸如汤,混以溪流,不能止其沸。居民三五十家,沐浴烹饪,日取给焉。”杉溪源出长寿峰,下接大松瓢湖水。大松溪源出大松岭,下接瓢湖水,过洙溪合流。凤抟溪源出羡山,并山东注,细流交集。历溪尾,过白虹,折而南流六十里,入溪。澳溪盖苏溪、吉宦溪、抟溪合流处也。北萩芦溪在澳溪下。流至萩芦陂,歧而为二:左行者历万安溪迎仙桥,会蒜滨之水,以达江口。右行者过漏头以达新港。各入于海。溪在溪下流十里许。(上十二溪在广业里,皆由江口桥以入于海。已上十四溪俱府城东北。)濑溪在府城西南文赋里。其泉自泉之德化、永春及仙游三邑而下,合涧谷之水三百有六十,流至木兰陂,而下于海。八濑龙潭在府城北常泰里。旁有九龙庙,岁旱祷雨于此。或名鳖濑。宋方翥诗:“濑寒隐鱼鳖,庙古动龙蛇。”按旧志:“郡北十里地方名‘善溪’。有大恶潭在峻峰之间,左右石壁峭耸。宋开宝中,县令吕承祐因岁旱祷之,大雨霶霈,或见黑白二龙戏于水上,遂立庙祀焉。”以其地势考之,疑即此潭也。龙潭尝闻,宋绍兴四年,春夏不雨,潭有龙现,即雨。虺潭源自沐溪而下,其深不可测。旧经云:“时有群虺出乎其间。”(上二潭俱在府城东北广业里。)薛公池在莆田县学大成门之前。宋薛奎知县事时所凿。其后奎入参大政,邑人思之,因名。元至顺初,移建县学于此,遂以为泮池。池植莲,有双萼同干者出于其间,则诸生必有登魁名者。林环、柯潜廷试第一人,皆有此瑞。桃源温汤池在府城东北待贤里,锦江之西。其地有仙迹药田、丹灶。宋林大鼐《莆阳风物赋》云:“浴桃源之汤者,多年寿。”按旧志:陈洪进时号“静边都”,郑仁畅为使。瀑布泉在府城北常泰里使华亭之西。旧经云:“悬流高百丈。”温泉在府城南南厢元丰桥之西。深可丈余。大泉在府城东武盛里,平海卫城东二里许。泉脉自石罅中涌出。石马泉在蒜岭之西。立碑道旁,以石马名之。今在福清县界。葆光泉在望江里岩。循崖巨石有洼,可容勺,泉涌其中,溜如一线,虽久旱,酌之不竭,宋林光朝以是名之。乳泉在广业里张盖山。(上三泉俱府城东北。)观音泉在府城西北常泰里松岭之半途,负担者取汲焉。浮屠氏筑亭覆之。有石刻曰“观音灵泉”。西淙瀑布泉在府城西南文赋里西重院之上。瀑流悬崖如练。留公井在府治内之东,即旧莆田县丞廨之西隅。有石记云:“知县留居道重新县廨,累凿井无泉,夜梦神人指示曰:‘西隅草色光泽处有泉。’觉而凿之,果得。”铺前井在府治前宣化坊总铺内。卫前东井在谯楼之左。卫前西井在谯楼之右,僧涅槃凿。梅峰井在梅峰光孝寺内。兴贤里37在馆驿内。龙津井在太平社仙水行宫内。旧志云:“昔何氏兄弟尝憩于此。”(上七井俱左厢。)市头井在市头石塔之前。亦名塔井。义井在永福寺前之通衢。旧经云:“僧涅槃所凿,岁旱汲之不竭。”福泉井在后街。井上有石,刻“福泉”二字。(上三井俱左厢。)石幢井在宋黄公度状元坊之侧。僧涅槃凿。四穿井在石幢市。郑井在五巷尾。旧郑氏井也。龙井在乌石山下。(上四井俱东厢。已上十四井俱府城中。)望仙门外井僧涅槃凿。涅槃井在元丰桥侧。旧记云:“涅槃自南乡归,同船者渴,涅槃乃登岸,驻锡涌泉以饮之,因名。”(上二井俱在府城南南厢。)惠井在平海城内西南。景泰四年,指挥使戴瑄凿,以便士卒,故名。龙崆井按旧志:“在县东箨龙山下。”古井亢旱,泉源不绝。(上二井俱府城东。)梅井在府城西一里。泉甘而重,深可八尺,枯旱不涸。旧经云:“昔有叟梅姓者指其所以示人,因名之。”宋林大鼐《莆阳风物赋》云:“饮梅山之井者,无废疾。”徐井在常泰里。旧传僧涅槃所凿,与徐氏宅相连,故名。张井在望江里下张。黄井在待贤里江口、鼓楼山瞰海旁,日给千家,大旱不竭。(上二井俱僧涅槃所凿。)方公井在尊贤里白杜路左。唐方峻所凿。仙人井在杉溪之西。醴井味甘,故名。郭坡井(上三井在广业里。已上七井俱府城东北。)灵惠井在湖公里白湖之侧,环境皆斥土,而井居其间。旧记云:“时疫,有梦神示一井,凿而饮之,无不愈。是岁神始封灵惠,故名。”亦名灵惠泉。双庆井莫公井旧传莫姓者所凿。东井宋林光朝开义学处。琳井泉源涌出;亢旱不竭。(上四井在黄石,界于连江、景得二里之间。已上五井俱府城东南。)施水亭井在府城西南南厢。旧经云:“僧涅槃凿以施水,即锦亭前井。”今废。

校注

1《闽书 方域志》作“县治主山”,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作“镇山”。

2《闽书 方域志》及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均作“十余里”。

3《闽书 方域志》作“上有瀑布泉”。

4“源出”下脱数字,按《闽书 方域志》及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均只作“溯洄永兴溪水,溯游十里至于泥坊”,未说明源出河处。

5《闽书 方域志》及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均作“太平坑”。

6《闽书 方域志》及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均作“入于将乐之竹洲溪。

7《闽书 方域志》及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均作“大洋嶂”。

8《闽书 方域志》及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均作“鮷潭”。

9“斗角”疑为“斗甬”之误。斗甬为古代量器。甬,即斛。

10《闽书 方域志》及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均作“火夹滩”。

11“清此”似系“清泚”之误。

12乾隆《邵武府志 兵制 寇警》载:“乾道四年,群盗何白旗等侵建宁,调汀州左翼兵置罗汉寨以守之。”

13《闽书 方域志》作“龙归山”;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作“龙归峰”。

14应为“以形似名”。

15《闽书 方域志》及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均作“武陵桃源溪”。

16《闽书 方域志》引萧子开《建安记》作“在县西一百里”;嘉靖《邵武府志 地理》则作“去县十有五里”。

17《闽书 方域志》作“茭环峰”。

18《闽书 方域志》作“肩盘岭”。

19《闽书 方域志》作“杉岭”。

20《闽书 方域志》作“石鼓楼”。

21《闽书 方域志》作“水自穴出”。

22“壕”为“蠔”之误。

23《全唐诗》作“日上海波红”。

24《全唐诗》作“乌兔月中近,龙蛇蛰处膻”。

25“珑”似应作“垅”。

26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赤崎山”。

27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九跳山”。

28林披生九子,皆官刺史,世号“九牧林氏”。

29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及《闽书 方域志》均作“五丈”。

30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鸡犬数声”。

31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石塔”。

32“谷清”疑为“谷城”之误。

33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谓:“金山在兴福里”。

34明周华《兴化县志 山川》作“方叔震”。

35《闽书 方域志》作“水面”。

36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入福清界”。

37“兴贤里”疑系“兴贤井”之误。

卷之十二

地理

山川

兴化府

仙游县

大飞山小飞山县之主山也。蜿蜒数百里,屹立为二,高可千仞,其形翼然,如飞扬之状。下有钟鼎、马鞍二山,东为将军山,后为天马山。瀑布山悬崖瀑布,泉高数千尺,望之如垂练。下有龙潭。(上二山在功建里。)大象山在兴泰里。下有唐光禄郑绩墓。(已上三山俱县北。)鸣山1山顶有石,高二十余丈。石上有风穴,穴中有蛎壳,天将雨侧鸣,过三日不雨则旱。乡人遇旱,祷之必应。上有鸣峰岩,尝有道人卓姓者,结庵其上。宋县尉黄岩孙诗:“卓道当年爱此峰,直于顶上驻禅饰。岩深疑有仙人宅,地僻全无俗客踪。罅石引泉围古屋,断烟拖露2滴寒松。夜来冷枕蒲团堰,梦破一声残月钟。”白岩山白石成岩,下插青溪,又名白石山。旧经云:“孤标秀异,灵仙所集焉。”香山旧经云:“昔有人登此山,时闻异香,或于土中得之,若乳香然。下有院,旁有清溪,其源发于泉州之晋江。水极清泚,而奇峰森列,溪旁小径,可通杖履。又有石梯、挂钱石、银台石马、香炉峰、龙潭。九峰山亦名九仙峰。上有云即雨。县之前山也。飞凤山东有昭灵宫。卧牛山(上六山在孝仁里。)罗山傅氏族居其下。唐僧湼槃谶3曰:“吾居尔室,干戈永息;尔居吾穴,衣冠不绝。”后尝两易为僧舍。又曰:“二百年后,异姓同光。”今林氏同居焉。翘足山自留仙山发脉,以至于此。(上二山在永兴里。)柳峰山自东南望之,其形如帽;自正南望之,其尖如笔。九龙山山分九支,与铜鼎山对峙。牛歇亭山王迈家其南。照船山其山秀拔,登其巅,望见南海。鸿渐山山秀丽可观。锦屏山风亭市居人。延迤其下。(上六山在连江里。已上十四山俱县南。)鸡子城山昔越王筑城其上,旧经云:“灵异非人力所为。”又有彭城,相去不远,遗址并存。昆仑山大溪之南。二峰圆整秀拔。山之巅有蟹井,祷雨必应。又有昆仑岩。龟城山其形如龟,故名。(上三山在常德里。)石鼓山在永兴里东渡溪之南。有石如鼓,因名。东山在沙溪桥之东,其下为严坂。又县东北兴泰里,亦有东山,状如伏龟。白马山琼山山之石莹洁如玉,上有盘石,广十余丈,可坐数百人4。(上三山在香田里。已上七山俱县东。)宝幢山在养志里。东为玉幢峰,西为金貂峰。诰轴山南林山魁岩山正奏山在大帽峰之前,旧名“精进”,旁有烂柯山,下有大□陂5。泗洲台山俗传尝有仙人往来其间。又有仙人台。山有天柱峰、大帽峰,其势高大,若展旗然。宋叶颙世居其下。双桂山双峰峙立,故名。又名“双髻”。(上六山在万善里。已上七山俱县西。)铜盘山山峰尖锐,其顶坦夷如盘。九仙山自永福县嶙峋起伏而来,至此耸为一峰。石上涌飞泉,色白味甘。世传汉时有何氏兄弟九人,饮此泉因而上升,故名,东有仙迹石,南有侯坂高平山,唐陈峤世居焉。高望山旧名高望峰,在九仙山之西,何岭之上。上有石浮图,下有龙潭,南有双髻峰;又有二石,各高数丈,名曰“笏石”。北有仙人台。古重山在紫洋之东,延袤二十里6。其上为古重岩,旁有石室,深四丈许,广亦如之。又有小石室十余,皆有隙路相通。玉几山方平如几,其高与九仙山齐。(上五山在常德里。)石犬山顶有石,状如伏犬。林洋山莲花山状如莲花。银岩山又名“白岩山”,山下有羊山,又有黛蓝山,下瞰清溪,小市数家,水竹映带。如兰山下有水陆精舍。双髻山又名双笔峰。南镇山福鼎山7与莲花、石所三山峙立。南湖山8在何岩之西,旧有万安寺。小岩山中有石门,门中有石镜、石龟、石鼓。牛岭山石屏山山下旧有亭。寻阳山有大山自西北来,峙为三峰:曰大雪、仙台、香炉。又有鸡髻岩、云顶岩、红袍山、笏山、笔架山、烽火山9、大象山、鸾峰10、莲花峰环列左右。循南而东,又有石龟岩、龙须岩、银顶峰。宋知县陈昭度《西轩赋》云:“西涧之水,悬流二千尺,开辟已三百年,初发源于银顶。”即其地也。莲花峰之下有龙潭。云顶岩亦名云顶峰。岩有石室十余处,旧传隐者栖息于此,名旧隐岩。旁有化蟒岩、钓月湾、闻猿洞、眠云阁,有石并峙,对望之如阁。又有漈坑。岩之前有郑氏书堂,西挹其秀。古谶云:“漈坑卿监无人识,云顶山前出状元。”宋乾道中,有部使者过此山,曰:“当生异人。”后郑侨果擢魁,荐官至枢相,是其验也。高阳山又名谷目11山。崇林蔽翳,居人剢木以识所从出入之路。后人讹传剢木为谷木。宋黄某言:“谷中山小娟秀12,如人之眼目,是其清明处也。”(上十四山在兴泰里。剢考之韵书无此字,疑当作“剥”,又疑当作“掾”。)蛇湾城山亦号越王城。(已上二十山俱县东北。)将军山鼓楼山北斗岐山平光山飞鸟山相传昔有孝子庐墓于此,飞鸟群集,乡人谓孝感所致,因名。郡志“鸟”作乌。乌石山在乌石溪口。又闻贤里亦有乌石山,陈氏居焉。大帽山陈次升世居焉。金鸡山顶有石如鸡,故名。(上八山在善化里。)梁山旧经云:“平田之中,突起一峰,高插霄汉,其上多神仙窟宅,水旱祷无不应。旧传尝有紫气凝结,经旬不散,邑以祥瑞闻。是时盖梁朝也。故以梁名。”明山祥云山九座山《泉南录》云:“重峦叠嶂之中,巍然高峙,凡九峰,故名。”盘髻峰。亦名凤顶山,在九座院后。旧经云:“八峰环绕,而一山中峙,迥然峭拔,势如盘髻植荀。嘉木异卉,寒暑不改色,盖绝胜之境也。”栖真岩。院东三百步有石龛,广逾寻丈。旧记云:“山之中有蟒岩,巨蟒族孕其闻。唐僧智广驻锡于此,蟒悉化为石。”锡杖泉。栖真岩下有浅穴,无水,智广以锡杖叩石,泉忽涌出。彻云涧。院西三十步,有大涧出于穷山,群石丛萃堆积,水下激石,其声铮然如钟磐环佩。失名氏谏“延绵不可穷,寒光彻云际。落石旱雷喷13,溅宝春雨细。”龙潭。彻云涧北上,跻险扪萝,不啻五里,却入涧中。巨石之下,宽余一丈,深二、三尺,水湛而清,旁有阴窦,莫测深浅,岁旱祷应,答如响。透龙石。潭北有大石,中断如截,旧传尝岁旱,龙蛰其中,智广叱之,透石而去,故名。大祐山14其山自金华岭而来,伏为平地者里许,乃复突起一峰。(上五山在闻贤里。已上十三山俱县西北。)金井栏山在常德里。洪山旧经云:“洪崖崄峻,层峦清洒,相传旧有紫气盘绕,又时闻丝竹之声。”魁山与洪山相连。留仙山旧传何氏兄弟尝留憩此山,石棋局犹存。大尖小尖山双峰尖秀而高耸。铜鼎山形如覆鼎,其旁有耳,与垂帘挂幕之山相并。(上五山在永兴里。)云顶山自洪山、魁山发脉而来,其麓绵厚,黄氏15居焉。新峰山其高凌天,顶平如掌。(上二山在香田里。)紫帽山16塔斗山在双溪之上。其顶有螺峰岩,又有浮屠。(上二山在连江里。已上十山俱县东南。)郑墓山大智山(上三山17在孝仁里。)带帽山其峰高峻,顶如手掌。九溪居人多依此山。钟石山上有仙门洞,石门高阔大余。其东有碑刻云:“古有樵者遇一翁,问其所居,曰,居此山五百余年矣。问其屋宇所在,翁以手指石,遂开为门,入门乃化鹤而去。因号‘仙门洞’。”(上二山在养志里。已上四山俱县西南。)龟峰文笔峰峰秀拔如笔,席麻林氏居焉。(上二峰在县西南养志里。)乌头岩在县东兴泰里。有石池清泉。宋林光朝目此山为小武夷。飞锡岩在县西闻贤里。北山岩旧经云:“群山之巅,两石峙立,负一石焉,号曰石室,可坐百许人。初泉源以岩石不通,相传雷裂其石,泉始达于石室之下,裂石今尚存。”宋郑樵诗:“倚杖岩头秋独望,稀疏烟垄是人间。”罗汉岩何岩俗呼寒岩。上有古河城。城之东,有石洞,可坐百余人。下为何岭。宋陈谠书“何岭”二大字,刻于石,俱以何氏九仙得名。路旁有仙泉井,宋陈照度《仙水第一源记》:“何氏兄弟经行于鸡子城,憩于岭畔,炼丹于湖上,丹成,乘九鲤鱼仙去。”后人号其湖曰“仙湖”,岭曰“何岭”,水曰“仙水”,县曰“仙游”。岩之侧有石所山,旧经云:“县中北为坦途,山皆石也,故号‘石所’。又有滴水岩、麦斜岩、极乐岩、云霄岩、林际岩、南湖岩、名山岩18、乐应岩、高望塔,皆错峙于石所之间。山之下有平埔19十余里,宋黄定斋建书堂其麓。林光朝、刘夙时至其所,尝曰:“天下佳山水,未有如鲤湖石所者也。”石所之南有玳瑁山,下有龟台冈、西瞻山,又有九仙宫。蔡溪岩宋陈易隐居于此。岩前有石如双阙,曰“石门”,高三十余丈,广百十丈。石门之北,洪崖石壁,凌云环立。上有瀑布泉,悬流石壁数百丈,频年不竭。下有龙潭,深不可测。又流而为溪涧,因总名“蔡溪”。又有普陀岩,石壁间可坐三五十人,风日不到处也。与普陀岩相对,有罗汉洞。石门之下有幻游洞,岩水至此,会流如奔雷声,潴为一湖。大木百围,盘屈石上,虽盛夏犹寒。岩之东有象五峰,西有狮子峰。象五峰之下有望赏台20,易结庐于其间。台畔有藏真坞21、眠云石。(已上四岩俱在县东北兴泰里。)石碑岭22岭路甚峻。有石立道侧,平阔数石23上有鸟迹书,其文漫不可晓。仙岭相传何仙尝憩于此。(上二岭在永兴里。)马岭在连江星岭之上有亭,为迎送使客之所。(已上三岭俱县南。)归仙岭在善化里。按旧志名“孤单岭”。五代唐陈乘、陈光又24居岭畔,登第还乡,因改今名。白隔岭在万善里。石狮岭磨石岭(上二岭在闻贤里。已上四岭俱县西。)辜岭白马岭长岭在何岩之东北,通郡治孔道也。昔邑人黄鹏创庵道侧,买田付住僧,使备薪水,以给行旅之宿食者。牛头岭旧经云:“按《九域志》旧载百丈岭,今诸岭之峻,犹有绝高于百丈者。大抵环兴化县皆山也,大山如奔虬,小山如促浪,来自建昌、昭武,越尤溪,至于永福,分为三、四。自洑口达九座为仙游,至壶山入于海,笔架、仙台、大雪至于香山,乃其支出也。东自杉溪出为长寿峰,又东为二支:一自浪山为仙寿峰,为日月角山,金芝、璎珞、旸谷、夹漈、越王、鸟石皆其别名;一为瑞云峰,为兜率,为百丈,达于福清。其中则为小辜山,为牛岭,为兴化县治。过辜岭、双髻、覆鼎,至于石所,号何岩,下有九鲤湖,直出为龟山,为广化,为华岩,为兴化军治。(上四岭在县东北兴泰里。)梯云岭在县西北永兴里。历险沿危,又三十里至九座。罗汉墩在县治之南,高一丈,广数丈。古谶云:“水流罗汉墩,仙游出状元。”浮龟墩在紫泽观之东,有石墩阙溪旁。相传昔有潦涨,民居悉淹没,独墩上数十家无恙。九鲤湖在县东北兴泰里。汉何氏兄弟九人炼丹于此,丹成各乘一鲤仙去,故名。湖上有九仙宫,西有仙阁。宫之前,左右两山蟠踞环抱湖;其中一水,沿石涧由宫之左而下,汇于湖,澄泓渟蓄,深不可测。前复通一涧,两壁夹耸,石底平远。湖上下凡九漈,春水时至,汹涌激烈,其声如雷。流下石壁,喷为真珠帘;再折而下,散为烟雾。其下即为万仞之壑,为鱼龙蛟螭之所窟宅。西山有瀑布,悬岩数百尺,下与漈水合,奔流数里为莒溪。宫之前有大石平旷,下瞰于湖。石上有穴如烟突,其中水深亦不可测,盖下通于湖也。湖之左右及漈之上,水落石出,其石底有穴,小者如盘,大者如臼,又其大者如鼎镬,不可以数计。每一穴则两窍并立,其中各相关通。又于众窍中迂回虬曲,泉脉亦相流属,虽不雨,水亦不涸。又有湖光台,并棋抨、药炉、丹灶之属。岁旱,乡人祷雨于溪南,隐隐若有声,一、二日声不止,乃雨征也。国朝黄孟良诗:“石遗丹灶潺湲里,云锁琼楼缥缈中。青鸟去来犹夜月,碧桃开落自春风。”徐资用诗:“石门断处疑无地,洞府深中别有天。画幛远开横晚岫,珠帘倒挂泻寒泉。碧桃开谢三千岁,赤鲤飞腾几百年。”赤湖在县南连江里,枫亭市之西。旧经云:“周环五里,土色皆紫。其下为焦坑,地形如豹隐眠,故又号“豹眠”。仙溪在县南永兴里。合县西众水,流入莆田县界。佘溪在县北。源出永春县,流入大目溪。溪旁有佘姓者居之,故名。郡志云:“其溪屈曲,状似盘蛇,因号蛇湾溪”,非也。可溪源出香山潘岩,并会仙水桥。周溪东绕龙井,下接仙溪。(上二溪在县南孝仁里。)安吉溪源出九座山之龙湫,流四十里为碧溪,又天里25为清光潭,又五里为龙击溪,流入于蒋溪。三坑桥溪在常德里。源出富洋山东,由瀑布山龙潭水磨坑而来。昆溪在安贤里。源出安吉溪,东流至仙水桥而南,出昆仑山前。王十朋诗:“昆溪想自昆仑决。”由此观之,旧郡志以坤溪即昆溪误矣。(上五溪俱县东。)蒋溪在龙华寺前。源出金沙,其沙如金,故名。九溪溪流凡九曲,故名。(上二溪在养志里。)大济溪源出九座飞□,合众流,由耶湖过石峡为飞鸟溪,又三里为龟峰潭。神堂溪源出富洋山。三会溪其源有二:一出白隔岭,东过古濑溪;一出金华岭,历东山溪、大目溪、石碧潭,与古濑溪会。(上三溪在善化里。)大目溪在万善里。其源有三:一出九座岩,一出佘溪,一出石狮岭,东流与众水合。(已上六溪俱县西。)飞鸟溪在县西北。源出德化县,流入大目溪。其溪水浅沙平,群鸟翔集,因名。(已上十三溪皆流会于仙溪。)枫亭溪在县东连江里。其源有二:一出皂洋,合吴坑水而下;一出新岭,东流至沙溪,与众水合,从双溪口而出,至太平港,以达于海。沙溪在县东南。溪之旁,人烟稠密,号沙溪市。双溪亦名沧溪,山水环抱,风景可爱,溪之上,林氏世居焉。坤溪在县东永兴里。其源亦有二:一出皂洋坤村之鹫峰,一出白石山,流会于枫亭溪。游洋溪在县东北兴泰里。源出上院山,与郭洋、石马二溪合,历洙溪与寻阳溪会,为虺潭。又与小姑水会,达于龟岭溪,逾永福大樟入于海。郭洋溪源出云顶峰。石马溪源出银岩山。寻阳溪源出蕨阳岭,迳亮峰26与众会历凤阳溪、洙溪。小姑水源出永福县白宝山。白浮山27源出屏山,下接寻阳。兴角溪源出东山,下接郭洋溪。(上二溪皆流会于游洋溪。)黄龙坑在县北兴泰里。水出三峡间,潴为一潭,名曰“龙潭”。宋嘉定改元,亢旱,县尉朱子昌祷雨,奠献毕,有物似蛇浮水面,大雨随注。越月复旱,知县陈齐精诚祷之,次日大雨。何岩水在何岩之下。其源有三:一出谷目溪,一出杨梅溪,一出莲花峰。吴坑山龙潭在永兴里。卓洋28龙潭在连江里。(上二潭俱县南。)西明院后龙潭在连江里。寒洋龙潭在养志里。(上二潭俱县西。)夫人潭在县北闻贤里角溪中。按《游洋志》:“东瓯吴氏女善巫,尝居于此,潭因以名。”龙冈漈上有二潭,水出潭底,下流为漈,其势甚高。下有石洞,岁旱,乡人率扪崖攀萝诣之,以祷雨泽。仙人漈发源于峰山之下。(上二漈在县东北兴泰里。)蔡坑池在县南连江里。龙池在养志里龙华寺寝室之前,龙井之右。其水虽旱不涸。放生池在孝仁里。中有恩波亭。(上三池俱县西。)温泉一在永兴里29双林院前,一在安贤里天柱庵侧,一在兴泰里。旧经云:“县西南大溪,蟠石中有三两穴,泉出如汤,旁有精舍,以“汤泉”名。旧经所谓县,指旧兴化县也。圣泉在县南孝仁里平坂上,亦号“龙井”。旁有昭灵祠,春农将作,先致祭于祠,泉方涌注,丰岁不加,旱亦不减,溉田千有余顷,冬则枯涸。伍泉泉窟泉洋峬泉营前泉乾尾井泉洋泉大泉(上七泉俱在县东常德里。)瑞泉在县西养志里灵阳山之下。俗传僧正觉卓锡南岩,以杖击开石罅,有泉涌出,失名氏诗:“坐断鳌头千仞壁,击开石眼一支泉。”白岩保泉勋洋上保泉勋洋下保泉滩溪保泉坑泉阴泉(上五泉俱在县西北闻贤里。)义井一在县东街,一在县西街。大井一在县前南门街,一在县东北登贤坊前,一在县学明伦堂前。(已上五井俱建功里。)东井在永兴里石碑、东溪二岭之间,旧名“张赵井”。旧志云:“溪之中流有盘石,上圆,广数尺,旁有膝足迹及鞭迹,俗传张赵跪饮于此。道者井在常德里。自马鞍山而下,旁有泓泉,其味甘美,深不三、四尺,虽旱不竭。相传昔僧伽经行卓锡于此,故名。(上二井俱县东。)月台院前井在县西万善里。

福宁州

本州

龙首山在州治后,峰峦秀拔,高出诸山,分为数支。其直下者为州之主山。前挹长溪,东抱华峰,西接莲坡,水光山色,映带城郭。山之顶,平夷千丈,唐季巢寇南侵屯兵于此,号黄巢坪。山之西有泉号“圣水”,其水清冽,可以愈疾,故名。飞来山30在二十八都。势极高大,上有石岩,轩豁幽邃,俗呼“仙洞”。相传尝有异人修炼于此,仙去。失名氏诗:“覆石云间丹灶冷,采芝人去洞门宝。”(上二山俱州北。)洪山在四十八都。其绝顶势凌青苍,盖州南第一山也。登高眺远,温台之境,如在目中。旧传葛洪至此炼丹,后仙去,因名。山有石洞,洞内有石屏、矶、棋局,浑然天成。上有篆文六字,人莫能识。洞口又有石窍、石罩、石泓,泉通海眼,深不可测。西有大郓山、石马峰、卧龙潭、钓鱼石、桃坑、桔洞、丹泉。东有三丫岭,山阴有洪下村。瓢峰山在四十都。山青水秀,乡之名胜,人多游眺其上。鼓楼山山之下旧为温麻县治。有鼓楼与山相连,因名。宋改建为寺。红山在龙旁山31之南,亦名小葛洪山。元教授吴南诗:“眼穷沧海三千里,脚踏红山数万层。”上有大小风门,天欲雨则吐云雾。东有龙潭,西有双髻岩。(上二山在四十一都。)罗浮山在海滨。旧传此山浮海而来,与水澳山相连。石笋山峰峦耸秀,上有清泉一穴,冬夏不竭。(上二山在四十二都。)文岐山在四十三都海中,广袤五里。上有玉井峰32、钟冠峰、罗汉岩、金牛迹,桃花村、梅坡33。凝烟积霭,宛如海上青螺。霞浦山在四十七都。昔有陀罗仙翁者居此。宋谢邦彦诗:“十里湾环一浦烟,山奇水秀两鲜妍。渔人若问翁年代,为报避秦不计年。”南金山广袤二十里。旧传有客从海道来,宿山下人家,翌日早,遗金二大锭而去。主人兄弟知客所亡,追十里许还之。客谢曰:“得金不取,必非常人,异日声价,当比南金。”后人因称其山曰“南金”,又曰“大金”。伪闽四门博士杨农稷诗:“双金误失在须臾,追送还金世所无。过此令人怀往事,山名万古播芳誉。”石洞。相传尝有仙居之,内有炼丹灶。□剑岩。(已上俱在南金山上。)笔架山。在江中,望之若浮于水上。沙龙。沙堤若龙,以障海涛者也。(已上俱在南金山下。)保老山、中峰山。二山南北相向,宛如宾主。小金山。在南金山之南,山下居民多以鱼为业。浮膺山34在海中。失名氏诗:“绝顶试穷千里目,烟波深处是琉球。”上有四澳,控压海道。宋元间居民甚蕃,亦有显宦者,如镇国大将军林国祥辈皆居此。国朝洪武二十一年,江夏侯周德兴奏迁其民于大金山,防倭寇也。一本“浮膺”之“膺”作“鹰”。笔架山亦在海中。三峰秀耸于烟波苍莽之中,望之如笔架然。(上三山在五十一都。已上十一山俱州南。)积谷山在十三都,峰峦秀拔,景概幽胜,有泉一泓,清泚可玩。旧传有仙游于此,岁旱,取其水祷雨,多获丰年之乐,故名。铁障山在二十都。壁立千仞,其色如铁,亦名“昆岗”。旧有驻履亭,宋时里人程氏所建。知县孙侑诗:“闻说君家千仞岗,着亭山麓费平章。”俞山35在大海中。内有三十六澳,其地肥饶,生齿繁盛。洪武中,江夏侯周德兴徙其民于八都,以防倭寇。七星山在前山之东。浮立海面如七星北拱,故名。莲花山在四十八都。五峰攒簇,如莲花状。山麓有大小二石如龟,其色莹白俱36,首尾可动,背有拆文。宋林杞诗:“天开五华□□□,神龟引子巢其中。千年皮骨老化石,玉色不与□□同。”(以上五山俱州东。)龙榜山在州西三十九都。□□飞仙石37,石凹38,又有仙马迹,山下□□39多登科者,故名。大姥山在十都。旧名“上山”40,□□牧录41,容成先生尝栖之。今中峰下有鼎、石臼尚存。王烈《蟠桃记》:□时有老母□□□,□□□业42后,获九转丹砂法。乘九色龙而仙□,□□为“大母山43”。下有九龙墩,汉武帝命东方朔授天下名山文,乃改“母”为“姥”。山有新月、天冠、神羊、球头、宝旌、仙女、仙童、仙仗、迎仙、象简、呈珠、团玉、碧锷、怪石、三灵、抗天、捧玉、摘星、飞盖、灵龟、龙角、天圭,凡二十二峰,最号秀拔。又有仙掌、石虎、摩霄、悬钟、石笋、天柱、拨云、卓笔、□子44、莲花、石鸦、飞仙、棋盘、隐真,凡一十四峰,合之为三十六奇。其他悬崖飞瀑,千岩万壑,不可殚纪。九龙墩。或云,王氏兄弟九人肄业于此,后为九州太守,故名。宋林嵩记:“山旧无寺,祥符间,僧师待始筑居于此,乃图其秀拔二十二峰示林陶,陶因名之如此。”州志所列峰名多与此不同,恐当以嵩之记为正。一本谓闽王封此山为西岳。考之《三山志》,有云:“伪闽将郊天,乃封高盖山为西岳,霍童山为东岳。”《三山志》修于宋时,去伪闽未久,必有所据。马冠山在二十都。女仙马氏炼丹于此,井臼犹存。昆岗山在二十一都。高耸凌空,望之如半月。山脊时吐云雾,可知雨旸。草堂山在十一都。旧号灵山。唐林嵩尝筑草堂山间读书,因名。上有岩泉,虽旱不枯。里人祷雨,必有蜂自岩中出45,俄而石壁流液,乃取以归,甘霖随应。(上四山俱州东北。)望海山在二十八都。距海百余里,山势极高,上有石池,四时不涸。又有棱层石,蛎壳粘其上甚多。高峰时有云气,土人恒视之以候雨旸。下有二小山,对峙如门,每岁重九日,乡人多登高于此山。双髻山在三十三都。双峰并立,其状如髻。柘洋东山在三十一都。视诸山为极高,绝顶春深积雪不消。东望海外数百里,西南北诸山皆在屡舄之下。(上三山俱州西北。旧志“柘洋”之“洋”作“阳”。)松山在州东南,濒海。唐乾符中,白水仙陈蓬居于此。今山下人家离离,鸡犬之声相闻。蓬尝题所居诗云:“竹篱疏见浦,茅屋陋通星。”古谶云:“东去无边海,西来万顷田。东西沙径合,朱紫出其间。”昔时风涛险恶,岁有溺舟之患;今流沙渐合,可褰裳而涉也。台澳仙崎山在五十都。俗传葛仙翁尝燕群仙于此。江中有小屿,形如樽俎,又有仙屏山、仙倚石,远望若台。白瓢山在三十六都。其山色白如瓢,卧大海中,山脊则宁德县界也。(上二山俱州西南。)展旗峰在在坊都。以形似名。又有檀林46、文笔峰、石鉴轩、寿山屋、翠萝屏、湛恩池、偃松塔、涅槃石、仙人冢,合之为十奇。文笔峰在西隅都。以其状名。(上二峰在州城西。)白虎岩在十七都桐山之北,状如伏虎。州有登科者,其岩辄鸣。合掌岩在十五都。岩顶之石皆如合掌状。有石鼓、石角,又有石上印指足痕。旧传僧仙居之,祷雨辄应。(上二岩在于州东。)任公岩在州东北。俗传任公旧栖于此,夜眠石碛,驱两龙兴云行雨。岩后悬岩下有篆刻,其文曰“任公凤栖”,崖谷清幽。又有“卧石”二字沉渊底,字皆盈尺,笔力精劲,世传任公手笔也。宋元丰中,王谨惩□追记其事,至今乡人目其地为仙源。分水岭在州北十九都。闽□47,之界也。松桥岭在州南四十四都。宋开宝中。虞部员外郎周济作施饮亭于其上,并以田给之,今废。王头陀岭在州东六都。昔有王头陀者,尝砌岭路,因名。北连九岭,崎岖险峻,为九岭之最。宋嘉定中,知县杨志用石甃之,以便行者。方宪武48为记。池家岭在二十六都,中有古涧,深百余仞。又有石门,俗呼仙人洞。洞之右石上有巨人□49,俗呼仙迹。相传深夜或闻丝竹之音。杨梅岭在□□都。旧多产杨梅,故名。宋开禧间建寺,僧始砌岭路。自岭而下,东抵九里亭50,西抵十八溪,然犹路崎岖荦确,行者患之。宋嘉定十六年,知县杨志捐俸甃之以石。邑人名曰“杨公路”。(上二岭俱州西。)石马岭在□□都。岭甚高峻,有石危立如马。下有石乳流沫,俗传其能耗四乡之粟,居人因凿缺其口。骆驼岭在五、六都。岭之势如骆驼状,其下居人多贵显者。(上二岭俱州东北。)梨溪岭在州西北二十五、六都。其上多产梨木,下临清溪。唐林嵩登第归,结庐憩其上。马迹岭在州西南三十八、九都。上有马蹄行迹,又有石室、石棋盘,皆出天成,世传神仙所居。渔洋垾在渔洋山。势如蜂腰,去海甚近,而隔绝不通,故曰“垾”。若凿港引潮,而舟楫可通,则不经大海,可以避驴头马头之险,舟舶辐辏,实郡之利也。宋淳熙中,县宰议兴是役,邑人翕然聚财至数千缗,后凿之,遇石而止。白水江旧记云:闽之先居海岛有七种:卢亭、白水郎、乐山、莫傜、游般子、山夷、云家之属是也。此江在州西南一百七十里,先是白水郎停舟之处,因名。按州志谓,昔闽人先居海岛者有七种,或云白水郎乃卢循余种,散居海上,以船为家,冲波逆浪,略无惧惮。唐武德中,招其首领降之。二说不同。董江在州东北廉江里。江边有山,旧传董奉尝居之,后丹成而去,江因以名。霞浦江中有青、赤、黄、玄四屿,若霞之映水,而其状又若凤之展翼然。砚江与霞浦接流。中有屿,顶平如掌,上有石人拱立,随水出没。(上二江在州西南。)长溪在州西门外。源出白岩,流经建善寺前,迤逦至沙塘,溉田数百顷。秦溪在州西三十六、七都。倒流溪在四都。源出九都乌岩,流至赤岸,其水冬夏不竭,溉田万顷。以其西流,异于众水,故名。蓝溪在十都。源出大姥山西北,东南流。每岁八月中,溪水变蓝色,俗传大姥染衣。居民候其时取水,沤蓝染帛最佳。(上二溪俱州东北。已上三溪俱达于海。)松山港在州东南□□□都。其上流接白岩前溪之水至松山前,两潮会合,有沙洲,今海航多泊于此。陈八娘坑在州治北石濠中。有泉自石洞中出,味甘而清,夏月州人多汲而饮。旧传陈八娘病,饮此水得愈,因名。龙潭在州南□□都。源出洪山,至此潴而为潭,溉田数百顷。袁二娘潭在州东□□都,中有石床、石龙51、石印、石马蹄,两两相对,□涸52见之。相传袁二娘仙于此。少府潭53在□□都。旧传尝有县尉祷雨于潭,随感因名。盖石潭在□□都。潭有三穴。旧传上穴为龙居之处,上有石盖;中穴有一大石坦平,而水清冷,为龙浴之处;下穴水泉澄湛,为乡人祈祷之处。凡岁旱精诚祷之,则潭中波涛汹涌,霖雨随至。(上二潭俱州西。)纬丝潭其水澄澈,俗云以纬丝测之,莫知其深。北坑、西斜二潭岁旱,乡人迎其水及鱼虾蟹之类而归,祷雨多应。藜溪潭54旧传中有伏龙,每旦至午,云雾不散,岁旱祷之或验。(上三潭在州东北。)石池在望海里。四时不涸。双泉井一在州治东,一在州治西。曲井西巷井55上二井在西门外。东津玉井在州北二十九都。上有怪石穹窿,高数十仞,井门可容一人出入。当门水浅,门内深不可测。绝顶有水三、五点常滴,如更漏之声。相传有龙居其中,岁旱祷雨辄应。咸井在五十二都。其井并田,或八月潮大,田中俱没,潮退,井水清甘如旧。里人供酿,酒味特佳,诸井皆不及也。后崎双井在四十都。其地滨海,居民咸赖是井以汲。(上二井在州南。)蒙井在州东十都灵峰寺前,泉清而甘。莆人郑樵尝品题为第一,不让惠山泉。又佛殿石罅中一泓,旧传能愈疾,今湮塞久矣。义井在州西北四十三都。泉水清甘,居人五十余家咸取给焉。

宁德县

霍童山在县北十二都。神仙霍童所居洞天,记谓霍林洞天是也。唐司马承祯于此修炼,后驾鹤飞升,遂名“鹤林”。又吴郡邓元、沛国王元甫、盐官褚伯玉于此授青精饭、白霞丹景之法。天宝间,改名“仙游山”,伪闽封为东岳。山之中,幽岩邃壑,人迹所不到者,不能悉数。每天睛月皎,居人往往闻空中有乐声。山之西有支提山、那罗延岩,西有神僧石窟、葛公仙岩,南有苏溪鹤岭,北有菩萨、紫帽二峰。大童峰、小童峰。二峰并峙,壁立无际。左右弼峰。《仙经》云:茅君为左弼仙卿,韩众为右弼仙伯。宝剑岩。霍林亦城洞。都泉湖,广十丈,旁近田资以灌溉。都尉甘露坑。水绝甘美,饮之去疾延年,俗传茅君尝与二大都尉会于此。莲花石。石仙坛。海鳅井。广五六丈,其深莫测,相传中有海鰌甚巨。或时出井面弄水,久晴必雨,久雨必晴。石廊。长三十余步,又有石室,室东有石桥横跨涧上,亦有捣药石臼、石盆、石盂,皆天成也。(已上俱在霍童山中。)高盖山。山之别峰也,洞天正在其上,常有紫云覆之。石钟山在四都。山之脉与石壁岭相连,顶有一石如钟,扣之,有声鍧然,因名。龟山在十都。唐太和中,有二僧携铁钵铜瓶入于幽谷,逢龟即止,曰:“此吾居也。”因名。宋程师孟诗:“香焚檐蔔岩云晓,花发莎萝海口春。”凤山在十四都。山之高者卓然万仞,旁分两翼,如凤凰之飞,故名。山有凤池圣僧岩、虚石岩,其岩四面玲珑。又有卓锡泉。旧传僧湛庵遇旱,泉竭,无水以供湢浴,遂以杖卓地,其泉涌出。(上四山俱县北。)金瓯山在一都。四际平旷,山突出其中,形如覆瓯。又名覆釜山。勒马山东接飞鸾岭,西俯大海。前峰回顾拱挹,状若勒马,为县之前山,与学宫相对。梅溪山在飞鸾岭之东。前有笔峰,后有屏山,而鸾江绕其下,亦一胜处也。城澳山山四面环绕如城郭然。内有南、北、中三澳,可容万人,然四际皆海,中无所产,人迹罕到。真龟山四峰壁立,青翠插天,远望若屏风然。上有一石如龟,凭岩左顾,因名。杨溪山与梅溪山相连。(上五山在二都。已上六山俱县南。)棋盘山地极幽胜,中有仙人坐卧形迹及棋盘石。元道士周净白因构庵以祀焉。石碑山其山多石少树木,石皆温润。又有一石突出山前如碑碣之形,故名。(上二山在二十二都。)白象山在二十三都。其山自展旗峰发脉以至于此。其形如象。后峙三台,前对环溪,溪之流萦回清澈,俗谓之“白象临湖”。(上三山俱在县西。)莲花峰其形如莲花万朵,青翠插天,盖一邑之胜概也。星帽峰林木蕃茂,溪谷幽夐,与白鹤峰、瑞峰皆为县治之形胜。亦名展诰峰。(上二峰在一都。)双廌峰在九都。两峰并立,秀拔千仞,宋提刑郑南家于峰下。其后一门多中科甲,因名。(已上三峰俱县北。)玉女峰在一都。四际皆小山,而此峰独立群山之上,云烟缥缈,如玉女之在帷中,堪舆家谓之“帘幕贵人”。仙茅峰旧传茅仙炼丹于此。中有虚土,击之辄有声,号“仙土鼓”。按《罗源县志》亦有仙茅山,亦谓其中有土鼓,疑即此峰,而界于二县之间也。白马峰峻极云霄,如马昂首之状。(上二峰在二都。已上三峰俱县南。)瑞峰在县东三都海上。秀拔万仞,与白鹤峰对峙,为县治之左山。昔韩、董二仙修炼于此,丹井、棋枰之类尚存。白鹤峰其脉起于白岩,逶迤数里,秀拔千仞,南连飞鸾岭,北接莲花峰,县治之山最高大者无出于此。其下为白鹤岭,道通罗源县。石磴崎岖,峰峦百折,宋枢密曹辅尝构亭凿泉于其上,以便行者。今亭废,而泉犹存。文笔峰其尖如笔,故名。展旗峰峰峦千仞,舒徐委曲,形如风中之旗。西乡诸山皆本于此。又有钟峰,峰之下有大湖曰“钟湖”,水深莫测,鱼龙宅焉。相传昔有金钟自湖中飞腾而去。(上二峰在二十二都。已上三峰俱县西。)五云岩在四都金刚寺。相传旧尝有五色云浮其上,故名。狮子岩在七都。以形似名。凤凰岩在十二都。形如凤凰展翼,因名。仙迹岩在百步溪边。上有双仙掌及马迹。响山岩二山相对峙,人语则山谷响应,因名。(上二岩在十三都。)燕窠岩在十五都。形如燕窠,因名。显圣岩在十六都。石室可容数百人,有虎溪桥、灵岩井、醉经堂、铁罗汉、灵凉阁、石炉峰、石塔、显然泉、天然池,合之为十奇。(已上十二岩俱县北。)万石岩在县东三都。岩石如室,可容数百人,中有石龟、石井、石床,旁有仙人石,两山之间有石桥。道者岩在县西二十三都。中有石门、石室。昔有姚道人居此,故名。金鸡岩在县东北十都龟山寺。峬岭在七都下。有东墙渡通宝丰银场。新岭在十五都,路通宝丰银场。最高者曰“大新岭”,其次曰“小新岭”。上有瀑布,如银河倒泻。人过其下,虽盛暑亦萧爽如秋。(上二岭在县北。)飞鸾岭在县南二都。形如飞鸾展翼,与勒马、梅溪山一脉,逶迤曲折,以达罗源。岭之下有飞鸾渡,又有飞鸾桥。石壁岭在四都,与石钟山相连。上有石壁峭拔,盖岭之最高者也。上有黯井,巨石之中泉水涌出,清澈而甘美,虽旱不涸,虽涝不盈。(上二岭在县西。)石塘岭在县西北二十都,路通古田县。岭之下有塘,以石甃之,清泓可鉴。元陈尚德居岭下,学者因称为石塘先生。金仙洞在县北八都际山。罗汉洞在二十三都,与石壁岭相对。四山崒嵂,树木蒙密。相传秋夜或闻钟声。尝有樵夫深入,忽遇行脚僧数十趑其后,查无所见56,洞边有罗汉桥。石室洞在二十二都。岁旱,或闻洞中有音乐声,必雨,岁乃丰稔。穹窿石57在二十三都。其形穹窿,故名。(已上三洞俱县西。)天柱窟在县西二十三都穹窿溪尾,有巨石窟,乃天成也,约围十丈,深不可计。琢玉洲在八都。桃花洲在二十都鹤林观东一里,相传唐初始有此洲。其上种桃甚盛,今洲存而桃已竭。柜洲在十四都。水极险恶难渡,居人凭倚其险,鲜畏怯者。(上三洲俱县北。)官井洋在县东三都。源出处洲龙泉县界,东流百里至斜滩,过载首,合松潭溪至廉首村,而汇于洋。油溪在四都。源出古田,合罗源至溪口村,同出于三屿之左,汇于洋。外渺溪在十三都。源出政和县界,至程溪口渡南,合甘露溪、溪,经深渡浦,至长境平水分为二,而汇于洋。(上二溪俱县北。)飞鸾溪在县南二都。源出罗源,至于三屿之右,而汇于洋。环溪在二十一都。源出古田县,双溪夹拱,周围环绕,经于天柱窟互峬源而汇于海。穹窿溪在二十三都。源出古田县,合周仙湖东流至此。又东为淀尾,经赤鉴湖而下,汇于海。(上二溪俱县西。)栖云龙潭在县南二都。澄深莫测,有龙宅焉,祷雨屡验。百丈龙潭在石壁岭中。有三潭,险绝不可到,缘石攀藤而上,约百余丈乃至,因名。险峻龙潭从石壁岭沿溪而入,其潭有三,地极险绝,故名。(上二潭在四都。)午日龙潭在二十三都桃溪尾58。四山环绕,岩头瀑布千寻而下,下有三潭。定泉在县西一都灵溪寺。深仅二尺,大浸不没,大旱不减。故以定名。

福安县

铜冠山在县东北,为县之主山。四时云气蒸郁,青翠不改。山下流泉清冽,有疫疠饮之多愈。扆山在县治后。列峙如扆。(上二山在一都。)石马山在五都。以形似名。玉案山在六都。顶平如案,上有玉女洞。石羊山在七都。上有石如群羊。菖蒲山山中多产菖蒲。其右有乐道岩,岩之上旧有紫微庵,旁有乐道堂,故名。少师王宾诗:“林端仙馆千山合,石罅灵泉一派清。”昆仑山高耸万仞,上有天池,池畔有人家。(上二山在八都。)东山在九都。上有天池,积雪不消。相传昔有缪仙者修行于此,邑人呼为“缪仙峰”。下有银坑。虎口山在十一都。(已上七山俱县北。)重金山在县治南,今布政分司在其前。失名氏诗:“东迎五马青峰秀,后拥重金紫气高。”三公山距县二里,即儒学之前山。上有尼庵,旁有石塔,邑人谓之文笔山。以三公名,所以期后学也。(上二山在一都。)灵岩山下有金印石、钓鱼台,前有双剑水交流。唐薛令之居此,尝闻龙吟之声,后令之归隐,赐名“廉岭”59。里人郑孔材诗:“拨破尘怀强自宽,瘦筇扶步访名山。坐看流水心偏静,吟对落花春已阑。梵刹古碑苍藓合,草堂残础白云闲。清风高节今还在,欲酌幽馨想未难。”湖山山之绝顶有积善岩,下有石龟潭。相传古潭水深阔,唐、宋以来,流沙渐拥。古谶云“石龟沙合状元生”。唐薛令之首擢巍科,为闽破天荒进士。其后廉村之人,簪组蝉联不绝,人以为应。城山薛令之弃官隐居之处也。相传唐季巢寇乱,乡民筑城于此拒之,故名。缪家峬山唐时缪氏有子,七岁聪慧能文。开元间以神童召试,赋《新月》诗云:“初出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十五团圆照满天。”人怪其志高迈,窃掘其山,有淡血流出,遂不显。今或呼为蛾眉山。(上四山在二十都。)流水坑山在二十二都。高峰上有一洞,人迹罕到。每山头云起,甘霖即至,邑人视之以占雨旸。凤山在二十六都。形如翔凤,故名。覆钟山在三十三都。以形似名。上有魏、虞二仙石,岁旱祈雨多应。马鞍山在三十四都。如马鞍状,与文笔峰相连,邑人谓之“文武峰”。周大山宋止斋陈传良60尝经此留题。旗山形如覆釜,连下三级,又若旗然。(上二山在三十五都。已上十一山俱县南。)马顶山在二、三都。其山两端高起,中央平凹,其顶朝邑中,若奔马状。岩湖山在三都。上有巨石如掌,又有仙掌、马蹄迹。(上二山俱县东。)龟仙山在一都。上有马仙遗迹,岁旱,祷雨多诣焉。至则以空瓶置岩石间,须臾水自溢出,乃迎以归,霖雨随霪。山下有泉,自石眼中出,仅容一勺,取之不竭。仙境山在十五都。峰峦峭拔,怪石嵯峨,岩洞宽豁,石门封固。相传尝有耕叟见三人服唐衣冠,由洞门而入,盖神仙也。因以名山。岁旱,祷雨辄应。马仙山在二、三都。相传马仙尝憩于此。山顶有泉清冽,岁旱祷之多应。叶仙山相传闻昔有叶姓者,修炼于此。福源山(上二山在十八都穆洋。)牛山在三十六都。山石巉岩,上有牛迹,因名。(已上六山俱县西。)狮子峰在七都蒲家山。峰峦峭峻,岩穴幽邃,其上时有烟雾冥濛。天池峰在十三都。山巅有池,泉水清泚,虽大旱不竭。主簿徐元德诗:“地灵特遣泉通石,天近常流水满池。”紫藤峰在二十六都。峰峦峭耸,紫翠参错,亦邑之胜处也。莲花峰在三十五都。文笔峰在三十四都。端重秀丽,尖如卓笔。天柱峰在三十六都。有巨石端方而高,势若擎天之柱,因名。(上四峰俱县南。)龙首峰下有凤渚。揭旗峰与龙首峰对峙(上二峰在县东二都。)奏儒峰太宰余泽生于此,后人因以名山。考之《科名志》无余泽名,或疑为余深,然深罗源人,岂初生于此,而其后迁居罗源也欤?凤翔峰三峰高耸如凤舞然。(上二峰在县西十八都。)更漏岩在八都。两峰屹立,有瀑布泉沿崖而下百余丈,远闻其声如更漏然。俗呼百丈漈。虎口岩以形似名。白公岩在载首山下,有石室广数丈,俗传灵泽夫人洞,乡人多于此祷雨泽。(上二岩在十都。已上四岩俱县北。)宝生岩在二十一都。旁有三石岩,石形如笏,面有红晕一抹,俗以为仙书,其文奇古,人莫能识。柳屯岩在二十五都。相传尝有异人乘牛至此,牛迹印石上,至今犹存焉。百辟岩在二十九都。相传宋少帝航海入闽,集勤王之师于此,因名。旁有龙。韫秀岩在三十一都,五峰之旁。岩前有石甚平坦。(以上四岩俱县南。)狮子岩里人缪梦攸尝赋诗曰:“蛟龙跃,狮子吼,头角峥嵘,精神抖擞;若问破天荒,还吾霹雳手。”后梦攸擢巍科,岩有响震。按《科名志》缪姓无名梦攸者,惟乾道五年武举有名梦攸者,乃黄姓也,而此岩在县之黄坂,疑作黄梦攸为是。普照岩上有观音阁,名曰“普照”,因以名岩。(上二岩在县西十八都。)金鸡岩在县东北二十四都西峰寺右。相传尝有金鸡出入岩中,故名。横障岩在十三都。壁立苍翠,如画障然。岩之半有石龛,下有石潭。金刚岩在三十四都。石室巉岩,顶有蛎壳,山下分歧如展旗之形。白气岩在三十五都。常有气冒其顶,邑人望之以卜阴晴。(以上三岩俱县东南。)积善岩在县西南二十都。湖山绝顶,石洞幽险,上有朱元璋题名石刻。岩之半,石上有仙掌迹痕,其石扣之有声。岩湖障在县北五都。高二、三十仞,阔六、七十仞,其平如掌。可容数百人。半岩有穴,可容数十人。下有湖,名曰岩湖。铁仙障在县西北十三都。三峰峙秀,石林阴森,俗传旧有仙人舍于其上。宋郑南诗:“瘦节扶我云中去,有怀欲共山灵语。南阳催起卧龙人,早为苍生作霖雨。”北岭在县北五都。闽川岭在二十八都。双岩岭在三十四都。宋建炎间韩世忠讨建寇范汝为尝屯兵于此。(上二岭俱县南。)栖云岭在十五都。正统间,邑人李伯达建亭其上,以憩行者。景泰五年,郑景修重建。枣岭福岭急堠岭牛岭(上四岭在十八都。已上五岭俱县西。)道者岭在三十五都。飞霞岭在三十六都。(已上二岭俱县东南。)洪三娘洞在县东二十五都,俗传洪三娘显灵于此。王母洞在县西二十一都龙首峰之后。相传尝有仙修炼于此,洞中时闻鼓乐之音。松源洞在二十二都。马仙洞在二十四都。俗传有仙自武夷山来,留迹于此,常有云气出洞中。(上二洞俱县东南。)沙洲在二十都。旁有望京桥。兴庆洲在二十五都。夹两溪之中,有良园数顷。(上二洲俱县南。)龟湖在县治西一都,旧学宫之泮池也。元至大丙午元旦,水忽应潮盈缩,湖中巨鱼咸见而跃,邑之举子皆以为化龙之祥,竟为文祭之。孚斋张常立石以记。考之元史,前丙午大德十年,后丙午至正二十六年也,今县志以为至大,盖误。苏江在三十一都。宋大观末杨秕寇发61,欲劫江东,请于江之神不许,中夜强进,民逆涛击之而止。建炎间叶侬之乱,渡江亦然。通判刘詧尝为文祭之。六印江在三十二都。中有六屿,故名。(上二江俱县南。)洗心台在县北东溪中,盘石屹立,方围数十仞,平坦如掌。宋有林氏兄弟争田,乡人劝之遂感悟,置酒石上,相与欢洽如初,因命工镌石曰“洗心台”,志悔过也。东溪源出温州平阳,西流下白石溪,合流至洞口入于海。廉溪在二十二都。源出政和县牛岭白石尖,下穆洋,合流至廉首入于海。唐薛令之归隐溪上,后人因以名溪。失名氏诗:“不是先生清节在,此溪何以得廉名。”秦溪在县治东二十二都。源出福宁州钟龙井,派流至此,以达于大江。大梅溪在县东南二十五都。源出杉洋,北接大溪,南达于海。甘棠港在县南三十四都。旧名黄崎港。先有巨石为舟楫之患,唐观察使王审知祷于海灵,一夕震雷,暴雨达旦,则移其艰险,别注平流。闽人以审知德政所致,表请赐今名,封其港之神为显应侯。沙潭在县北六都。潭水清澈,深不可测,有蛟潜焉。每风雨雷电,则飞跃于潭中。庙山潭在县南二十都。尝有渔人见潭中石洞砑然,疑神物所居也。栖云潭在县西一都。广百余丈,深二十余丈,长不可计。潭中有一巨鼋,屡现灵怪。或亢旱,鼋辄浚潭,有木查竹屑,浮涌潭面,上雾下潦,次日轰雷震地,则骤雨倾盆矣。黄牛滩在县北七都。两旁怪石巉岩,状如黄牛,滩甚流急。相传昔有池道士者,死为滩神,舟楫上下,必献楮币而后行。倒由滩62在县南二、三都。滩水清冽,居人多汲以供餴、饎之用。龟镜井在二十五都。其井潮退则泉满,潮长则泉涸,人不敢饮。帽头井在二十九都。泉清而甘,冬夏不竭。附近居民凡千家,咸资给焉。(上二井俱县南。)阜井在环溪之旁。井高溪下,相去悬绝。井深仅四、五尺而泉涌,冬温夏凉,其味甚甘,凡有疾者饮之多愈,元学士龚浚所砌也。龟湖井在西禅寺下。泉清而甘,邑人汲以供酿酒味香冽。(上二井在县西一都。)圣泉井在县东南二、三都,泉水四时不竭,冬温夏凉。上有石屋覆之。锦屏井在县西南一都。泉出石匣中,其味异于常水,邑之百余家共取给焉,冬夏不竭。

潮汐

福州府

闽县

海在府城东南。唐太和中,闽令李葺63筑海堤,跨闽、长乐二县东。汐自闽安镇而入,过马头江,歧而为二:左行者为东西岐江,右行者为南台江。县境河口通南台江潮,迤逦至府城下,分为三派:一派由水部门入城,一派绕城东,一派绕城南。沧州诸处亦通南台江潮,濑江诸处则通西峡江潮。各支分派别,几遍县境。其潮侯初一、初二、十六、十七日俱午时至;初三、初四、十八、十九日俱末时至;初五、初六、二十、二十一日俱申时至;初七、初八、二十二、二十三日俱酉时至;初九、初十、二十四、二十五日俱卯时至;十一、十二、二十六、二十七日俱辰时至;十三、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俱巳时至;十五、三十日俱巳未午初至。此潮入府城内河之候也。江潮缓海潮三刻至,入河则又少迟。

侯官县

潮汐县境黄江、南屿诸处,接怀安县阳岐江潮、古灵、浯江诸处,接怀安县瓜山潮,俱旁入港浦,几遍县界。

怀安县

潮汐入县境,阳岐江接西峡江潮,仙崎江接阳岐江潮。俱傍入诸浦。

长乐县

海在县东南。县东有海堤,详见《闽县潮汐至》64。潮汐自闽县下洞江而入县境,太平港、龙门渡、白田渡,广石渡皆通潮。

连江县

海在县东南。潮汐入县境凡十有二派:一派抵官塘洋,一派抵荻芦峡,一派抵鳌江,一派抵蛤沙以达大小埕澳,一派抵琯头澳及门边,一派抵大小澳以达东岱澳,一派抵赤崎以达双髻焦,一派抵定海澳以达黄崎澳,一派抵鹤屿澳以达洪下澳,一派抵港头澳,一派抵马鼻澳及黄沙崎澳,一派抵赤石澳及蒜屿澳,一派抵连江港以达罗源县界。

福清县

海在县东南。潮汐入县境,凡二派:一派流入迎仙港、迳港,入迎仙港者至莆田县子鱼潭而止,入迳港者至应天院前而止;一派入海口镇,至水陆院西而止。

永福县

潮汐入县境永福溪,接侯官县浯江潮汐。

罗源县

海在县东南。潮汐自招贤里廉澳门入,历白水洋,经禹步迹,歧而为二。县境起步溪、九龙溪、沈尉桥港皆通潮。

泉州府

晋江县

海在府城东南正东。海道行二日至高华屿,又二日至屿,又二日至琉球国。潮汐自晋江洛阳江入县境。烟浦、陈埭埔、玉栏浦、植壁港、安海港诸处皆通潮。其潮候初一、初二、十六、十七日俱巳亥时至;初三、初四、初五、十八、十九、二十日俱子午时至;初六、二十一日俱丑未时至;初七、初八、初九、初十、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日俱寅申时至;十一、十二、二十六、二十七日俱卯酉时至;十三、十四、十五、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俱辰戌时至。

南安县

潮汐入县境,双溪口、金鸡桥俱通晋江潮汐。潮大至双溪口,潮小至金鸡桥。

同安县

海在县东南。县境双溪通潮。

惠安县

海在县东南。县境添崎港、峰崎港、网川澳、仪场澳、大岞澳、獭窟澳俱通潮汐。

漳州府

龙溪县

海在府城东南。潮汐分三派入县境:中一派自泥仔洲、乌礁洲、许墓洲三门入,复合流环绕郡治,经通津门外,至西溪而止;左一派由濠门山下入,经柳营江桥,至北溪而止;右一派由海门山下入,至南溪而止。县境一、二、三都、四、五都、八都诸澳,皆通潮汐。

漳浦县

海在县东南一百里许陆鳌千户所城之东,其西旁有溪。潮汐通至陆溪桥五里许,经邑之南门桥至官迳而止。县境浯港、径港、黄淡港、蔗港、竹港皆通潮。

兴化府

莆田县

海在府城东南。潮汐入县境凡三派:一派自碧头而入,抵迎仙港;一派自上黄竿而入,抵涵头港;一派自下黄竿而入,抵白湖港。又各旁入于县境诸港浦。

仙游县

潮汐入县境凡二派,俱自莆田系蓼而入,行二十五里许,经小屿以及太湖,又行一十五里,一派入于枫亭溪下,曰太平港,一派入于双溪,曰双溪港。

福宁州

本州

海在州城东南。潮汐按《三山志》,入州境凡五派:一派自松山港口而入,一派自鸟崎港口而入,一派自敛港口而入,一派自怯港口而入,一派自沙埕港口而入。州境大桥斗门、饭溪、杨门潭、圆塘、桐山诸处皆通潮。

宁德县

海在县东南。潮汐入县境,凡五派:一派自南桥而入,一派自跨教桥而入,一派自蓝田桥而入,一派自东墙渡而入,一派自铜镜渡而入。

福安县

海在县南。潮汐自县南官井洋、古镇门而入县境。甘棠港、黄崎岭、白沙镇、廉村、化蛟桥诸处皆通潮,又旁入诸港澳。

校注

1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谓“亦作鸣峰山”。

2“拖露”疑为“挹露”之误。

3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唐妙应禅师”。

4重刊宋本《仙溪邑志 山川》作“数十人”。

5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大官陂”。

6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及《仙溪邑志 山川》作“数里”。

7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谓系“覆鼎山”之讹,《闽书 方域志》亦作“覆鼎山”。

8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南湖岩”。

9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烽山”。

10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燕峰”;《闽书 方域志》作“燕峰岩”,并云:“岩有石窟,燕冬蛰焉。”

11《闽书 方域志》谓为“啄木”之误。

12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山水娟秀”。

13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雷喧”。

14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及《仙溪邑志 山川》均作“大柘山”,《府志》并云:“以山多柘木得名。”

15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吴氏”。

16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仙溪邑志 山川》及《闽书 方域志》均作“紫幕山”。

17应为“上二山”之误。

18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鸣山岩”。

19《仙溪邑志》作“平坡”。

20《仙溪邑志 山川》作“梦赏岩”。

21《仙溪邑志 山川》作“藏春坞”。

22《仙溪邑志 山川》作“石牌岭”。

23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数尺”。

24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陈光义”。

25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又五里”

26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凫峰”。

27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白浮溪”,此误

28《仙溪邑志 山川》作“皂洋”。

29应为“一在永兴里”。

30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飞来峰”。

31应作“龙榜山”。

32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玉牛峰”。

33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梅陂”。

34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浮瀛山”。

35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及《闽书 方域志》均作“嵛山”。

36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及民国《霞浦县志 山川》均作“形体皆具”。

37《闽书 方域志》作“下有飞仙石”。

38《闽书 方域志》作“石臼”。

39有关志书用语互殊,据文意寻绎,似阙“居人”二字。

40《闽书 方域志》作“才山”。

41据《闽书 方域志》,《力牧录》上缺一字,据文理似是“按”字。

42据《闽书 方域志》全句为“尧时有老母家路傍,练蓝为业”。

43两句应为“乘九色龙而仙去,因呼为太母山”。

44《闽书 方域志》及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均作“童子”。

45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必有蟛蜞见”。

46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旃檀林”。

47据《闽书 方域志》为“闽浙”。

48《闽书 方域志》作“杨宪武”。

49《闽书 方域志》及民国《霞浦县志 山川》均作“有巨人迹”。

50《闽书 方域志》作“东抵五里台”。

51《闽书 方域志》作“石笼”。

52《闽书 方域志》作“水涸”。

53《闽书 方域志》作“少府龙潭”。

54《闽书 方域志》及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均作“梨溪潭”。

55乾隆《福宁府志 地理》作“西港井”。

56据《闽书 方域志》,“查”为“杳”之误。

57《闽书 方域志》作“穹窿洞”。

58《闽书 方域志》作“姚溪尾”。

59《闽书 方域志》作“廉溪岭”。

60《闽书 方域志》作“陈傅良”。

61道光《福安县志 祥异》作“政和中,山寇汤粃率众寇村”。

62《闽书 方域志》作“倒油滩”。

63乾隆《福州府志 山川》作“李茸”。

64为《闽县潮汐志》之误。

卷之十三

地理

城池

福州府

府城

闽越王故城,在今布政司北二百五步。晋太康三年,始置郡。郡守严高,以旧城险隘,乃图山川形势,以咨郭璞。璞指越王山南之小山阜,曰:“是宜城,五百年当大盛。”遂迁焉。唐中和间,观察使郑镒始修拓其东南隅。文德元年,陈岩复修之。北起小山阜,南至虎节门门外还珠门,东起康泰门,西至宜兴门;又有定安门、清泰门、丰乐门,是曰子城。及王氏据有此土,益加修葺。唐天复元年,王审知于子城外环筑罗城,北起永安门,南至利涉门,东起海晏门,西至丰乐门;又有通津门、清远门、延远门,是曰罗城。梁开平元年,审知又筑南北夹城,南夹城今宁越门东西一带,北夹城自严胜门、遗爱门至迎仙门一带;又有美化门、水部门、井楼门。后归吴越。宋开宝七年,其刺史钱昱复筑东南夹城,南自合沙门而西,至怡山门,东自行春门而北,至汤井门;又有通仙门、船场门,是曰外城。太平兴国三年,钱氏纳土,诏尽隳其城。皇祐四年,复诏郡守曹颖叔渐次修筑,乃自严胜门始甓百五十丈。熙宁元年,郡守章岷请修子城,未及兴工而去。二年,郡守程师孟乃据子城旧基修筑,复增筑西南隅。八年,郡守元积中甃以重甓,密置候楼。绍兴元年,郡守程迈始发石累子城虎节、定安、丰乐、康泰四甕门,设敌楼其上。既而四门尽复旧而敌楼亦随废。淳熙间,子城尚如旧,而罗城则存通津、海晏、延远、永安、安善、清远六门,夹城则存美化、水部、井楼、严胜、遗爱、迎仙六门,外城则存合沙、通仙、行春、汤井、船场、怡山六门。咸淳九年,又增筑外城。元混一天下,城壁复渐堕废。至正十四年,平章陈友定稍缮完之。国朝洪武四年,驸马都尉王恭修砌以石。六年,福州中卫指挥李惠等重加修治,并建楼橹,周而覆之。城高二丈一尺七寸,阔一丈七尺,周围三千三百四十九丈。凡为门七:东门、南门、西门、北门、水部门、汤门、井楼门;为敌楼六十又二;为守宿之铺九十又八;为战屋,以间计之,二千六百八十又四。成化十九年六月,闽大风雨,敌楼、战屋并守宿之铺摧毁殆尽,门楼虽仅存,亦倾欹敝漏,寝以不支。时镇守太监陈道,会巡按监察御史汪奎,及方岳重臣,会计而规划之,借卒于闲羡,募匠于傭顾,取材于商贾之劝分,斥费于公币之余积,渐次缮理,悉复其旧。莆田黄仲昭为记。旧子城、罗城、夹城、外城各有壕,皆自南台东北江岸开河口通潮,北流入城。其间若大桥、雅俗桥、义和桥、仁爱桥、乐游桥、众乐桥诸水,盖旧子城之壕也;安泰桥、通津桥、去思桥、清远门桥诸水,盖旧罗城之壕也;美化门东西二水,严胜门、遗爱门所经之水,盖旧南北夹城之壕也;通仙门、汤井门所经之水,及洗马桥、乐游桥诸水,盖旧外城之壕也。今城壕深七尺五寸,长三千三百四十六丈。唯城北一段连山,不通水源耳。古云:“龙腰不可凿。”伪闽尝凿之,术者以为不可,遂罢。小山阜。即今布政司后。虎节门。旧南门,宋郡守严辟疆更今名,即今澄清坊。还珠门。旧龟头门,严辟疆更今名,即今镇闽台。康泰门。旧东康门,宋郡守元绛更今名,即今丽文坊稍西东,察院门之东。宜兴门,即今登云巷口。定安门。旧东南门,严辟疆更今名,今开元寺前。清泰门。即今大中寺门之东。丰乐门。旧西门外罗城门,严辟疆改名“乐输”,以近都仓也。后拓子城,遂为子城门建炎间改今名,即今定远桥东。永安门。即今怀安县后永安境。利涉门。即今安泰桥北。海晏门。严辟疆名,即今澳桥西。通津门。旧东南门,严辟疆名“兼济”,沈邈更今名。即今青门楼。清远门。旧西南门,即今澳门桥北。初以丰乐门为罗城,与清远门接,故中间又有金斗门。延远门。旧东北门,在今贡院前。宁越门。旧登庸门,后严辟疆改今名。严胜门。即今北城之东。遗爱门。旧名“升山”,宋郡守元绛建。后绛去,父老思之,故名,即今北门。迎仙门。即今西门。美化门。即今镇海桥北。合沙门。吴越名“光顺”,后改今名,即今洗马桥北。行春门。吴越名“东武”,后改今名,即今东门。通仙门。在美化门之南。今东门。即旧行春门。南门。即旧宁越门。西门。即旧迎仙门。北门。即旧严胜门。汤门。即旧汤井门。大桥。在虎节门外。雅俗桥。在清泰门外。义和桥。今俗呼“定远”,疑此旧名也,在丰乐门外。仁爱桥。在定安门外。乐游桥。在康泰门外。众乐桥。在清泰门外。安泰桥。在利涉门外。通津桥。在通津门外。去思桥。即今澳桥,在通津门外。洗马桥。在合沙门外。乐游桥。在行春门外。

镇东卫城1

在福清县方民、新安二里间。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周围八百八十三丈三尺,高连女墙二丈三尺,阔一丈。为女墙凡一千三百四十有九,为窝铺凡四十有三。城四隅各辟一门,皆建楼其上。永乐十六年,增建战楼凡三十有一,并筑四门月城,俱高二丈。

万安千户所城在福清平南里。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周围二百二十五丈八尺,高一丈八尺,阔一丈二尺。女墙八百二十有七,窝铺一十又三,战楼一十又八。东、西、南三面各为门,皆建楼其上。

梅花千户所城在长乐县东北,洪武二十年创筑。高一丈八尺,阔六尺,周围六百四十八丈。女墙一千二百二十又四,战楼二十有四,窝铺二十。东、西、南三面各辟门一,外环以壕。

定海千户所城在连江县二十七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高一丈五尺,周围六百丈。窝铺凡一十有六。西、南各辟门一,城外壕阔六尺深二尺。

建宁府

府城

自汉景耀三年2,吴以王蕃为郡守,始筑于溪南覆船山下。刘宋元嘉初,太守华瑾之迁于溪北黄华山下。陈刺史骆文广复徙于覆船山下。唐天宝中,有张刺史者,始建楼阁。建中元年,刺史陆长源复筑于黄华山之麓,延袤九里三百四十三步,高二丈,广一丈二尺,为门九:南曰建溪,东南曰资化,西南曰建安,东曰宁远,西曰水西,水西之东曰西津,西津之南曰临江,东南隅曰通安,北曰朝天,后改西津门曰万石。天祐中,刺史孟威增筑东罗城。五代晋天福五年,伪闽王延政又增筑之,周围二十里。宋改水西门曰平政。靖康、建炎间,范汝为作乱,城遂坏。绍兴十四年,复为洪水所圮。明年,郡守张铢修筑,并建宁远门。二十年,郡守黄轺重建朝天门。淳熙元年。郡守傅自得重建通安门。端平二年,郡守姚重建建溪、资化、建安、水西、万石、临江六门。元世祖既定江南,遂罢守御,城日颓圮。至正十二年,红巾入寇,郡守赵节因其旧而修筑之,周围九里三十步,为门九:改宁远门为高门,通安门为卷秋门,建溪门为南门,资化门为长桥门,建安门为市门,万石门为西门,后复改市门为管门,其临江、平政、朝天三门,仍宋旧名。二十年伪闽陈友谅入寇,参政阮德柔击败之,因修筑旧城。国朝洪武二年,指挥沐英又拓其西南隅,东北仍旧,复改高门为宁远门,卷秋门为政和门,长桥门为通仙门,南门为广德门,管门为通济门,西门为威武门,其临江、平政、朝天三门,仍依旧名。十九年,指挥时禹复申请而增广之,西自威武门抵朝天门之北,包黄华山于城中,仍增辟二门曰拱北,曰朝阳。城周围二千七十九丈三尺有奇,高一丈九尺。城楼凡二十有四,窝铺凡七十有六,女墙凡三千一百三十又八,壕东北自黄华山下至政和门止,西北自威武门至拱北门止,长五百三十一丈一尺,深一丈五尺,阔五丈五尺;正北依山,西南滨大溪。永乐间,以拱北、朝阳二门地势偏僻,人鲜由之,请于朝塞焉。覆船山下,今瓯宁县西隅光孝寺后。黄华山下,今郡城是也。张刺史者,旧志失其名氏。

浦城县城

汉东越王余善始筑,后废。元至正二十三年,守将岳承祖因旧址复筑,东距越王台,北包黄华山,南濒大溪,西堑深濠3,广袤七里,辟为四门。二十六年,王师下福建,先克浦城。指挥张某镇守是邑,以其城太宽,减其东一半,更筑之,国朝洪武二年,罢守御兵,城遂废。十二年,知县张宗颜以县治民稠地狭,乃平其故址,以广民居。正统十四年,处州贼犯境,县丞何俊筑土城以保障之。成化六年,巡抚副都御史滕昭以浦城为闽首邑,又其地左邻处州,右接永丰,时有私自攘敚官坑银利者,请复筑城以守。九年,镇守太监卢胜、巡抚副都御史张瑄、巡按监察御史郑昱、佥举按察司副使刘城莅其役,踰年告成。周围一千八百丈,高一丈九尺,而阔倍之,皆砌以石。上列埤堞,下浚沟池,为门凡五,东曰金凤,西曰迎远,曰德星,南曰南浦,北曰拱北,合建楼橹。又附小门五4,以通水利。城上为守宿之铺凡二十。学士钱溥为记。

泉州府

府城

郡旧有衙城,衙城外为子城,子城外为罗城。又罗城南外为翼城,内外有壕,舟楫可通城市。岁久城废,壕多湮塞。子城凡四门:曰行春、肃清、崇阳,今俱存,惟泉山门废。元至正十二年,江浙省以淮西盗起,命州郡修浚城。于是监郡偰玉立会僚属议,东西北仍罗城,南仍翼城旧址,役僧道编氓分筑,高二丈一尺,周围三千九百三十八丈;东西城基广二丈四尺,外甃以石;南城基广二丈,内外皆石。为门凡七:东曰仁风,西曰义成,南曰德济,北曰朝天,东南曰通淮,西南曰临漳,濒溪水门曰南薰。门上各有楼,外环以濠,阔三丈七尺,深一丈八尺,潮汐通自西南,抵东北盘石而止。国朝洪武初,泉州卫指挥同知李山增高旧城五尺,城基俱广二丈四尺,内外皆甃以石。建月城六,战楼五,窝铺百四十,壕加浚治。天顺以来,城楼门铺或圮,都指挥佥事武成,知府张嵓、徐源,指挥使王浚、王振、王炫,指挥同知王琨,指挥佥事李珏,千户秦昇、何祯等,相继葺而完之。通淮门。俗呼泥门。临漳门。俗呼新门。南薰门。在旧市舶司之旁。

祥芝巡检司城在二十一都祥芝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六,东西辟二门5。

乌浔巡检司城在乌浔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东西辟二门,各建楼其上。

深沪巡检司城在深沪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七,南北辟二门,各建楼其上。(上二城在十六都。)

围头巡检司城在十四都围头村。周围一百六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南北辟二门,各建楼其上。(已上四城,俱在晋江县东南。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

同安县城

宋绍兴十五年,县令王轼创筑。高一丈二尺,周围七百九十五丈有奇,濠深广各一丈二尺。十八年县令刘宽缓踵而成之。绍定二年6,令韩木以山寇窃发,重加修浚。元至正十四年,安溪山寇李大攻陷县治,城遂毁。十五年,达鲁花赤马哈谋沙复修之,内外皆砌以石,寻复圮。国朝正统十四年,沙、尤寇蔓延至邑。景泰元年,泉州卫指挥使杨海守备是邑,同主簿蔡遴重修,视旧城增高五尺,增广二百二十五丈有奇,东西广,南北隘。成化十八年,知县张伋因城堞门橹多坏,复修完之。凡五门:东曰迎阳,西曰镇兑,南曰来薰,北曰拱辰;或面山,或临溪,惟西北门外良田弥望,因建楼其上,名曰绿野。

高浦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四十丈,广七尺,高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南北辟二门。

塔头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四十丈,广八尺,高一丈七尺,为窝铺凡四,南北辟二门。(上二城在县南二十二都。)

官澳巡检司城在十七都。周围一百六十丈,广六尺五寸,高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为门一。

田浦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六十丈,广一丈二尺,高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东西辟二门。

陈坑巡检司城周围一百八十丈,广一丈一尺,高一丈七尺,为窝铺凡四,为门一。

峰上巡检司城周围一百九十三丈7,广一丈,高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四,为门一。(上三城在十八都。)

烈屿巡检司城在二十都。高、广、门、铺之数,俱与陈坑巡检司城同。(上五城俱县东南。)

小岞巡检司城在惠安县东三十都小岞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二尺8,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八,南北辟二门,各建楼于上。

獭窟巡检司城在惠安县南二十五都獭窟屿。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二尺,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八,南北辟二门,各建楼于上。

峰尾巡检司城在惠安县北八都峰尾村。周围一百五十丈,广一丈,高连女墙一丈八尺,为窝铺凡六,西北辟二门,并建楼于上。二门内,各建兵马司一所。

黄崎巡检司城在惠安县东南三十二都黄崎村。周围一百五十丈有奇,广一丈,高连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八,南北辟二门,各建楼于上。(已上一十一巡检司城,俱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建。)

永宁卫城

在晋江县东南二十都,旧永宁里地也。洪武二十七年,江夏侯周德兴以卫在濒海,宜备倭寇,乃遣泉州卫指挥佥事童鼎,率兵校相地,筑城于此。周围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为窝铺凡三十有一,为门凡五:南曰金鳌,北曰玉泉,东曰海宁、曰东瀛,西曰永清,各建楼其上。城外有濠,广一丈六尺,间碍大石,深浅不同,濠水或时涸。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巡视,增高旧城三尺,五门各增筑月城,高与城称。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卫指挥同知钱辂,于各门复增置敌台。成化六年,门楼俱圮,指挥使杨晟重建。

福全千户所城在晋江县东南十五都大村。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周围六百五十丈有奇,城基广一丈三尺,高连女墙三丈一尺,为窝铺凡十有六,城四方各辟一门,并建楼其上。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四尺,并筑东西北三月城。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所正千户蒋勇增筑四门敌台,各高二丈五尺。

中左千户所城在同安县南嘉禾屿厦门海滨。洪武二十七年徙永宁卫中左千户所官军于此守御。筑城周围四百二十五丈九尺9,高连女墙一丈九尺,为窝铺二十有二,东西南北辟四门,各建楼其上。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三尺,四门各增砌月城。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所千户韩添复增筑四门敌台。

金门千户所城在同安县东南浯州屿。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周围六百三十丈,高连女墙一丈七尺,城台广一丈,为窝铺二十有六10,东西南北辟四门,各建楼其上。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三尺,并砌西北二月城。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所千户陈旺复增筑各门敌台。

高浦千户所城在同安县西南十四都。洪武二十三年,徙永宁卫中右千户所官军于此守御。筑城周围四百五十丈,高连女墙一丈七尺,城基广一丈,为窝铺一十有六,东西南北辟四门,俱砌月城,并建楼其上。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城垣三尺。正统八年,都指挥刘亮督同本所千户赵11复增筑四门敌台。

崇武千户所城在惠安县东南二十七都。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因小兜巡检司旧址而广之。城周围七百三十七丈,城基广一丈三尺,高连女墙二丈一尺;为窝铺二十有六,城四方各辟一门,并建楼其上。二十八年,本所千户钱忠因门楼敝坏,重修葺之。永乐十五年,都指挥谷祥等增高旧城四尺,及砌东西二月城,各高二丈五尺。

漳州府

府城

郡旧筑土为子城,周回四里,辟门六:东曰名第,曰清漳,西曰登仙,曰朝真,南曰云霄。北曰庆丰。宋咸平二年,浚河环子城外。祥符六年,郡守王冕加浚西河,又于西南隅凿水门,接潮汐,通舟楫,外城惟木栅周回一十五里。绍兴间,郡守张成大毁子城,撤外城东西北三面木栅,以土筑之,独南一面临溪为阻,环子城之河,皆在城内矣。嘉定四年,郡守赵汝譡始于东门左右砌之以石,高十级,长五百余丈。绍定三年,郡倅林有宗复以石砌西南北三面,长二千五百余丈,高一丈七尺,并浚河渠,辟门七:东曰朝天,西曰南丰,南曰通津,北曰环珠12,西北为小关门,西南为龙溪门,东南为朝宗门。是岁郡守江模始至,拨钱助役,明年讫工。淳祐九年,郡守章大任复修筑而增高之。元至正二十六年,省丞陈友定命总制郡事理问张某改筑东西北三面,视旧基小一千余丈,独南一面仍其旧。周围计二千一百七十三丈,高三丈五尺,惟西北一隅依山,高二丈三尺,月城各周围五十丈,浚河三百五十九丈,东深二丈,广五丈,西深一丈八尺,广四丈,南临大溪,北则依山沟隍而已。门惟以东西南北为称,东西南三面各有水关13。国朝洪武初,四门内外,各建楼其上。周城为女墙一千五百一十,月城为女墙各六十,战楼凡二十有五,守宿之铺凡二十有三,水关楼二。正统七年,指挥使杨隆重建西北内外门楼。天顺五年,东门内外楼为飓风所坏,明年杨隆重建外楼五间,重檐高九丈。成化五年,巡视福建副都御史滕昭檄分巡佥事黄隆,重建内楼七间,三檐高一十二丈。十四年,西水关楼坏,指挥王璟重建。城之东南角,溪流冲射,旧有堤垾之,然潦至辄崩坏。九年,巡抚福建副都御史张瑄命工叠石,以护城址。十八年。知府姜谅复规措木石,甃筑外堤,高一丈二尺,长一百余丈,广一十丈,作亭其上,匾曰“保安”。郡人陈舒为记。

濠门巡检司城在府城东一、二、三都。濠门三。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周围一百五十丈六尺,城北辟一门,建楼其上。

漳浦县城

旧无城,惟立四门:东曰东溪,西曰应龙,北曰永丰,西北一门旧无名,后县令高稷改永丰为拱辰门,淳祐三年,盐寇乘间突入邑中,居民惶惧,始议筑城,未果。元至正十二年,达鲁花赤买撒都刺创筑,以石砌之,周围七里,高一丈二尺,东西南北为门,建楼其上,环城浚濠,各深三尺,广一丈。

青山巡检司城在漳浦县东十五都浦头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洪淡巡检司城在百社。周围一百一十丈,阔八尺,高一丈五尺,东西辟二门。

金石巡检司城在山东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东沉赤山巡检司城在上西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上三巡检司城俱在漳浦县南五都。)

后葛巡检司城在漳浦县东南九都大洋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井尾巡检司城在井尾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岛尾巡检司城在岛尾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辟二门。(上二巡检司城在漳浦县东北二十三都。已上七巡检司城,俱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

龙岩县城

初惟编竹为限,后易以土墙。宋绍定三年,县令赵性夫始于山巅筑城避寇。县治不在城中,寇至辄毁。元至正四年,邑人卢仲义倡谋砌石为城,周围县治,于是有上、下二城。二十一年,达鲁花赤锁柱闾以二城缓急难守,遂修筑合而为一,周围八百七十二丈,高一丈五尺,濠周围九百五十九丈,深一丈八尺14。国朝洪武八年,知县刘文彧、守御百户黄宗复修浚之。成化六年,巡视福建右副都御史滕昭、镇守太监吴昱申明治中丘昂所奏,檄参政赵昌、知府王文等计费,令兴、泉、漳三府协助砖石,而委成于知县韦济;八年乃兴工包砌,接于旧城,周围一千九百二丈五尺,高二丈一尺,为门东西南各一,北二,又作水门于其南,工未毕升去。十四年,知县陶博继砌南城三百余丈,并建门楼、女墙、窝铺之属,今悉完备。

长泰县城

旧惟土墙,周回二百五十三丈,高一丈。宋嘉熙元年,县令郑师申率邑人方文子、黄千里始筑土城,为门四:东曰武胜,西曰顺成,南曰登科,北曰良岗。元及国朝皆因之。

南靖县城

自元至正十六年,县尹韩景晦始迁今所。土城周围六百六十三丈三尺,阔一丈。东西南北各为门,西濒双溪,东北浚河。国朝洪武二十五年,县丞黄以能重建小楼于南门,俗呼为水门。

镇海卫城

在漳浦县东二十三都鸿江。周围七百八十三丈六尺15,阔一丈三尺,高二丈,皆砌以石,东西南北各为门,东北辟水门,女墙凡一千六百六十,门楼五,窝铺二十。

铜山千户所城在五都之东。周围五百五十一丈,阔一丈,高二丈,皆砌以石,东西南北各为门,而建楼其上,南北辟水门,女墙凡八百五十又五,窝铺十又二。

玄钟千户所城在四、五都。周围五百五十丈,阔一丈,高二丈一尺,皆砌以石,东西南北各为门,而建楼其上,东北辟水门,女墙凡八百六十又一,窝铺十又六16。(上二千户所城俱漳浦县南。)

六鳌千户所城在漳浦县东南十五都。周围五百五十丈,阔一丈,高二丈五尺17,皆砌以石,东西南北各为门,而建楼其上,西北辟水门,女墙凡八百六十又五,窝铺十又五。(已上四城俱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

汀州府

府城

唐大历四年,刺史陈剑迁筑今所。大中初,刺史刘岐创敌楼一百七十又九间。宋治平间,郡守刘均拓而广之,周围五里二百五十四步,基广三丈,面广三之一,高一丈八尺,浚三濠,深一丈五尺,引南拔溪水东流以绕之。辟六门,东曰济川,西曰秋成,南曰颁条,曰鄞江18,东南曰通远,东北曰兴贤。绍兴间,赣卒叛,郡守黄武增修。隆兴元年,郡守吴南老又增修之,为敌楼五百一十又五间。绍兴间,郡守赵充夫以土城缓急不足恃,欲甃以石,定议始于子城,岁甃一里,以及于罗城,未及就而去。嘉熙间,郡守戴挺复规划砖石,始事于颁条门,渐次甃之,又未及就而去。国朝洪武四年,汀州卫指挥同知王圭塞颁条门,改济川门为丽春门,改秋成门为通津门,改鄞江门为广储门,改通远门为镇南门,改兴贤门为朝天门,周城皆砌以砖石。城北卧龙山巅,创总铺一,周城创窝铺八十又一,为女墙一千一百九十又五,为箭眼八百一十又四。按旧志谓刘岐创筑郡城,与郡志不同。又谓治平间缮修,周一里二百九十一步,高一丈一尺,为敌楼二百一十一间,亦与郡志不同,未知孰是。

宁化县城

周围二百八十步,为门四:东曰连岗,西曰通赣,南曰道爱,北曰朝宗。宋端平间,县令赵时19修辟,以石砌之,周围五百丈,改连岗门曰迎春,改通赣门曰通圣,改道爱门曰端平,改朝宗门曰朝天。宝祐间圮于水,遂废。

上杭县城

宋端平间,县令赵时钺创筑。周回一百六十丈,转车激水,注为濠池,然覆以茅竹20,寻毁。淳祐间,县令赵希21更筑,缩其址而小之,复圯于水。宝祐间,县令潘景丑重加修筑,乃址以石,甃以砖,覆以瓦。元至正间颓圯殆尽。摄县事郑从吉拓其旧址,复筑之,周回五百一十五丈,高一丈,为门四22,各建楼其上。后亦圯。国朝洪武十八年,邑人钟子仁作乱,知县邓致中修筑,甫毕而贼至,民赖以全。久复圯。正统十四年,沙、尤寇至,无以备御,县遂为所破。景泰三年,知县黄希礼从邑民郑仕敬、孔文昌等议,奏请复筑,六年肇工。天顺六年,溪南阙永华乱,巡按御史伍骥、左布政使姚龙、按察副使钱璡、佥事游明同擒捕之,乃奏调汀州卫右千户所官军捍御其地。成化二年,巡按御史朱贤、右参政许振、参议张雄、佥事牟俸、刘子肃以城狭不足以居军,乃命知县胡钺拆而大之。继而巡按御史余棐又委成于府同知程熙、通判吴桓,而以邑民唐纪等佐之。其后参政赵昌、副使何乔新、佥事周谟、都指挥吴杲又经划其所未备者,八年始讫工,学士柯潜为记。周围一千四百二十四丈有六尺,基广二丈,南临大溪,砌以石,高三丈,东西北并砌以砖,高减于南三之一。濠广二丈,深半之。为门七:东曰昭阳,西曰通驷,南曰通津23,北曰迎恩,上南曰兴文,中南曰阳明,下南曰太平,各建敌楼其上,周城为守宿之铺凡三十又三。

武平县城

宋绍兴间,使相张浚帅闽,遣官创筑。端平间,县令赵汝重修,周围二里八十步。为门三,东曰永平,南曰南安,西曰人和。后废。

武平千户所城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洪武二十年,广寇谢仕真作乱。明年,汀州卫指挥黄敏奉命讨捕之。二十四年,设千户所守御于此,始筑城以居军。周围三百八十九丈有奇,高二丈五尺,广三丈。为门四:曰迎恩,曰涌金,曰常乐,曰永定,各建楼其上,为守宿之铺凡三十。濠周围三百九十九丈有奇,阔三丈,深一丈五尺。

清流县城

旧惟子城,周围二百丈,外无城而为门四:东曰迎恩,西曰登瀛,南曰平坡,北曰拱辰。绍兴间寇乱,县令郑思诚24始招集流散,筑城为守备计,岁久颓废。

连城县城

宋绍兴间,县令江钦若25创筑。乾道间,县令杨立中26作三门:东曰朝京,西曰腾骧,南曰龙门,岁久颓圯。端平间,县令米巨宏因寇乱之余复筑。淳祐间,县令罗应可重修27,并作甕城,改朝京门为通京,腾骧门为秋成,龙门为薰风,后复废。

延平府

府城

周围七里一百八十步。宋元间,为门十又一:曰津门,在子城之东;曰开平门,在子城之南;曰延安门,在子城之西;曰崇文门,在子城之北;曰延平门,曰延清门,曰披云门,俱临溪;曰建安门,在城东;曰将顺门,在城西;曰通福门,在城南;曰延泰门,在城北。国朝为门九:曰建宁门,即旧建安门;曰炉坑门,二门俱在城东;曰上小水门;曰小水门,二门俱临溪;曰福州门,即旧通福门;曰西水门,即旧将顺门;曰西鹤门,即旧延安门;曰大北门,即旧延泰门;曰小北门,二门俱近山。自建宁门抵福州门,临剑溪;自州尼门抵西水门,临樵川;自西水门抵大北门,临山磵;自大北门抵建宁门,城壁袤延,环高岗之巅。将顺门俗呼为小南门。

将乐县城

元至正四年,漳寇李志甫侵县,县人吴文让募义兵剿灭。文让子克忠,因地势高下筑土为城。十二年,临川寇邓思28来侵,邵武路总管吴按摊不花加以木栅,既而陈有定据延、邵,复加修筑。周围五里四十余步,为门六:东门旧名攀龙,南门旧名金溪,西门旧名万安,北门旧名安福、桥门、水门。自东门抵南门,临大溪;自西门抵北门,据山麓。壕堑延袤三百五十九丈。国朝洪武元年,始置将乐守御千户所。时千户李济、韦准移西、南二门进五百步;东、西二门仍旧29,城壁俱砌以砖石。

永安县城

正统十四年,沙寇邓茂七平,都督范雄奏请于沙、尤二县界筑城,调邵武卫后千户所军置永安守御千户所于此。景泰三年,始置县城,周围五里、三十二步。为门四:曰东门,曰西门,曰南门,曰北门。自东门抵北门,又自北门抵西门,壕堑延袤七百一十一丈;自东门抵南门,又自南门抵西门,则负山阻溪,壕堑无事开凿也。

邵武府

府城

古有乌坂城,越王所筑也,在今城东三里许大溪之北,今名故县。宋太平兴国四年置邵武军,治今所,乃别筑土城,西界熙春、西塔二山,周回一十里有奇,辟门七:东曰行春,西曰朝天,南曰武德,北曰北门,东北曰小东门,西北曰车阑门,西南曰樵岚门。元尽隳江南城壁。至元戊戌总管魏刘家奴复筑,垒以陶甓,西南视旧址收入一里许30,东北仍旧。为门四:东曰行春,西曰镇安,南曰武宁,北曰樵溪。至正二十四年,郡守常瓒又因其旧而筑之,基用石,上用陶甓。国朝洪武初,河南侯仍旧筑浚城,周围一千三百三十八丈八尺31,崇二丈八尺;女墙俱崇四分之一,址广崇之半。濠东西南深一丈五尺有奇,广倍之,北临大溪,广四十二丈,深二丈许。五年,指挥蔡玉建门楼四,城楼四十又六。九年,指挥车济建城上廊房,以间计之,凡一千一百一十又二,建窝铺五十。永乐十四年,大水圯其半,寻修筑之。成化十二年,知府冯孜奏请,欲仍依宋城旧址修筑,跨熙春山,不特可避水患,万一有外寇,亦不得据熙春之险,以瞰城中虚实也。有司重民力,迄今未及改作。“乌版”一作“马阪”,萧子开《建安记》:“越王筑六城以拒汉,乌阪其一也。”按本志谓:“至元戊戌,总管魏刘家奴筑郡城。”考之《元史》,前至元凡三十一年,后至元凡六年,俱未尝值戊戌岁辰。又按郡志,总管题名,无所谓魏刘家奴者,惟《学校志》尝见其名,但言其为千户,不云总管也。此志谓至元戊戌,又以魏刘家奴为总管,皆误矣。又考之《公署志》,至元十四年,以魏天祐为总管;意者至元复筑郡城,盖魏天祐,而记者误以为魏刘家奴也;不然则魏刘家奴或在至元戊戌年尝为总管,而记者误以为至元也。

建宁县城

宋咸淳二年,县令宋秉孙始筑,宋砌以砖石,周回五千八百二丈五尺,崇二丈四尺,女墙崇四分之一,址广崇之半。为门四:东曰朝天,南曰迎薰,西曰庆丰,北曰拱辰,皆建楼其上。便门二:曰小南门,曰小北门。四年圯于水。六年,秉孙悴本郡,以余盐钱重修。及摄郡日,合得务司零钱近万缗以置田,为修缮之费,廖邦杰为记;元至正四年圮于水,惟迎薰门尚存。

兴化府

府城

宋太平兴国八年筑。内为子城,周回二里三百一十八步,覆以屋,环以通衢;仍拆广外城,版筑草创,土垣茅覆而已。宣和三年,始更筑,崇一丈五尺,基厚半之,栅其上,甃以砖甓,周回七里八十三步。引北涧水为濠,广一丈,深六尺,缭城而达于东南,与西南沟堑合。为门五:东曰望海,南曰望仙,西曰肃清,北曰望京,东北曰宁真门,各建楼于其上。南渡之后,岁久废。既而盗起汀郡,势且及境,郡人陈宓始倡板筑之议。郡守王克恭、赵汝固、通判赵汝盥相继经营,未克就绪;及郡守曾用虎至,始踵而成之。长一千二百九十八丈,高一丈八尺,表里以石,覆以砖,五门各为楼堞。昉于绍定三年之春,讫于四年之冬。郡人刘克庄为记。元至正十四年32,兴化路同知关保因旧址重修。国朝洪武元年,本卫指挥李春复加缮治。十二年,指挥程昇以增设军士城隘不能容,奏请益以东北隅。遂辟城垣跨乌石山而下,周围凡—十一里一百四十三步33,高连女墙二丈四尺,阔一丈六尺,为女墙凡二千四百八十有七,为窝铺四十,为敌楼一十有七。为门四:望海、肃清俱仍其旧;改望仙为迎仙;新辟一门曰拱辰,各建楼其上,而宁真门遂废。其后敌楼、门楼俱圮。成化十年,巡抚副都御史张瑄檄知府潘琴、指挥使张瑄重建四门楼:拱辰、迎仙、肃清三门,皆府所建,而望海门则卫所建也。池深一丈,阔二丈六尺34。由东北隅逾拱辰门,至东南,则受寿溪之水;由西南隅转而历望海门,以接东北,则受木兰溪之水;惟西北负山,辟城时亦尝凿之,以地势陡峻,艰于用力而止。望海门。以白湖名,俗呼东门。望仙门。以壶山陈、胡二仙名,俗呼南门。肃清门。僧涅槃谶云:“永不动干戈”,故名,俗呼西门。望京门。旧名朝天。古谶云:“拆却屋,换却椽,朝天门外出状元。”宋徐铎居朝天门外,将第而门坏,后改名望京。今废35,不知其处。但莆阳驿前北行,人犹呼为北门街,疑即此门之所在也。宁真门。以天庆观名。按旧志:“崇宁初,尝议筑罗城,规划自广化寺路口四览亭越小塘,至龟纹岭、梅井,瑞龙、招福、东岩,下历前埭、后埭、东斗门,距永丰塘合焉。建南门于广化寺路口,西门于龟纹岭,北门于阙下,作通监门于后埭小桥之西。堑山绝涧,役大而无用,俄罢。”

迎仙寨巡检司城在府城东北待贤里江口鼓楼山。城上守宿之铺凡八。

冲沁巡检司城在府城东兴福里冲沁。城上守宿之铺凡四。

嵌头巡检司城在武盛里嵌头山。城上守宿之铺凡六。

青山巡检司城在奉谷里青山。城上守宿之铺凡八。

小屿巡检司城在醴泉里小屿山。城上守宿之铺凡八。

吉了巡检司城在新安里华胥山,即宋之系蓼寨也。城上守宿之铺凡六。(上六城,俱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檄兴化卫指挥佥事吕谦创筑,各周围一百五十丈,南北为门,而建楼其上。)

仙游县城

宋绍兴十五年,知县陈致一创筑,以御山寇;寇退,竟不克就。乾道中,知县赵公绸建四门:东曰九仙,西曰甘泽,南曰流庆,北曰横翔。后改九仙为朝京,横翔为拱德,甘泽为元台,流庆为登俊;又改九仙为迓仙,流庆为来薰。今四门俱废,惟迓仙、来薰二匾尚存。

平海卫城

在府城东北武盛里。周围八百六丈七尺,高连女墙二丈四尺,阔一丈四尺,女墙凡一千三百一十,窝铺凡三十。门四:东西各一,南二,俗呼大南门、小南门,各建楼其上。城之北,地势高峻,故不置门,惟筑台以瞭海洋而已。正统八年,户部侍郎焦宏奉命理沿海军务,檄指挥同知王茂增筑敌台凡十所。

莆禧千户所城在府城东南新南里36。周围五百九十丈,高连女墙一丈九尺,阔一丈二尺;女墙凡一千四十有九,窝铺凡二十。辟东西南北四门,各建楼其上。东南北三面滨海,西则有濠,长一百一十丈,阔二丈,深八尺。(上二城俱洪武二十一年江夏侯周德兴檄兴化卫指挥佥事吕谦筑。)

福宁州

州城

在龙首山下。洪武二年,海寇侵县境,镇守福建驸马都尉王恭,檄百户宁祥率军士守御。明年,山寇郑隆、姚子美窃发,祥讨平之。又明年,始筑城,高一丈九尺,阔一丈37;周围三里。二十年,置福宁卫。江夏侯周德兴乃撤城之东壁,辟其地里许而筑之,增高三尺,周围凡四里。永乐五年,海寇复作,御史韩瑜、都指挥谷祥命增筑四门月城,城壁复增高三尺,沿城壕堑阔一丈,深六尺。历岁既久,四门楼俱圮。成化十七年,指挥佥事朱珍重修。

水澳巡检司城在十二都。

大筼筜巡检司城在十一都。

青湾巡检司城在五都。(上三城俱州东。)

高罗巡检司城在四十三都。

延亭巡检司城在五十都。(上二城俱州南。已上五城皆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筑,各高一丈五尺,周围一百六十丈。)

柘洋巡检司城在州西北,元末袁天禄筑。国朝正统六年,改为巡检司城,高一丈五尺,阔一丈,周围二里。

宁德县城

在白鹤峰下。五代唐长兴四年,伪闽始筑土城,为门四:东曰崇仁,西曰和义,南曰德化,北曰朝天,岁久而圮,今列木为栅而已。

麻岭巡检司城在县北十九都涵村。宣德间创土城,高一丈五尺,周围一百六十丈。

福安县城

在扆山下。旧未有城,惟立四门:东曰瑞应,西曰礼贤,南曰秦溪,北曰衣锦,广袤各二里,周围十有余里,正统间,巡按御史建议筑城未就,今为木栅,以备不虞。

石白巡检司城在州北七都。成化八年,布政司参议陈渤创筑。高一丈二尺,阔一丈,周围二百丈。

大金千户所城在州南海滨五十二都。旧为西臼巡检司。洪武二十年改立千户所,江夏侯周德兴始筑城。高二丈二尺,阔一丈,周围五百八十二丈,东西南各辟一门。永乐十五年,御史韩瑜、都指挥谷祥令增高三尺,复砌三门月城,沿城壕堑,阔一丈,深六尺。

坊市

福州府

闽县

凤池坊旧号左通衢33,即去东门大街口也。宋许将迁右丞,郡守叶棣易此名以期之,并以名乡。国朝成化十三年毁。寻为闽、侯官、怀安三县丁酉科举人立坊,更名“联第”。二十三年又为三县丙午科举人立坊于镇闽台之前,复匾曰“凤池”。冠英坊旧号都市,宋通直韩召居之。崇宁间举人行郡守黄裳39更名大隐,后复更今名。使旌坊按《三山志》,地名大石井。宋李浼尝任漳守,乡人因以名坊,今废。俗呼梅枝巷。按《三山续志》云:“内有百花务。”今考为遗迹,俗所呼百花务乃在安民巷对过小巷内。未知孰是。嘉荣坊地名南营口。宋政和间,李俯知婺州后,其子提举□东40,乡人荣之,故名。后改“登瀛”,今废。福星坊其地伪闽时为五州诸侯馆所,故名“馆前”。宋郎中沈舍年五十致仕归隐41,三召不起,时为立坊曰“旌隐”。元宣慰使魏天佑寓坊内,因更今名。国朝成化十九年重建。涟漪坊临河。今废。朱紫坊地名新河,旧号三桥。宋通奉朱敏公42居之,兄弟四人,俱登仕版,子孙繁盛,朱紫盈门,乡人因以为名。兴贤坊在府学街口。旧名“进德”,宋政和间行舍法,改今名。(已上八坊在镇闽台前至南门大街之东。)贞节坊在通贤巷内。成化四年,诏旌李岳之妻刘氏贞节立。孝廉坊在福城坊直街之中。景泰间,为都指挥王胜立。发政坊内旧有居养院、安济坊,以处不能自存者。骁骑坊驻泊营名。(上二坊在福星坊内之北。)乡行坊宋政和间为陈祖武建。(已上四坊俱废。)思义坊地名厂下,旧名阜财。商贾交易之所也。通大隐坊。连桂坊地名梳行。宋给事黄唐传居之,刘延康以其兄弟联科,因名。今废。俗呼厂巷。清泰坊地名石井。大观中,郡守李畸建,今废。贞节坊朝士坊地名小石井。宋时以大夫朱敏元居之,故名。仁庆坊旧名捉生,伪闽营也。郡守黄裳改名“仁庆”。今废。拱辰坊43闽王时号新路口。昼锦坊旧名华萼坊,闽王时号新市。昭福坊久废。美政坊地名河西,旧名施政。罾浦坊地名河东。宋天圣中,李正登第,子述继之,叶吏部名其坊曰“世显”。初,郡人有诗曰:“罾浦坊中出辅车。”乡人以久无第进士者,乃剽诗语,更其坊曰“罾浦”,南通渡尾诸营。状元坊旧名团练。嘉熙八年,因许将状元改,后废。国朝成化八年,坊民吴宗寅、贡士李尚达率众重建,侍讲莆田陈音为记。内小巷经纬通诸营。尊儒坊宋蔡伯俙44之居在焉。祥符中,应童子科,真宗赐诗美之,后授东宫伴读,坊因以名。东岳行宫坊东门外,地名舶塔,之西通天庆观。继伟坊宋高介卿与子安世同年登科,故名。东际坊(已上一十六坊在凤池坊,抵东门外直街之南。)清河坊元至元二十八年,辟是路通左司理院,因构此坊,今废。巷民多市花,俗呼花巷。介福坊内有元明王祠,乡人祈祷之所。贞节坊成化间,诏旌高明妻林氏贞节立。振名坊地名后河。宋陈太丞以方医名京师,既而彭文嗣登第,因名。太平公辅坊地名坊门。旧以通太平寺名坊。绍兴末,朱倬拜右相,尚书王师心因加“公辅”二字,坊尾旧有开元坊。贞节坊正统十二年,诏旌陈启妻潘氏贞节立。高行坊地名乡习营。旧以骁勇名坊,盖内有驻泊营地。后赵伯尚举八行,改曰高行。今废。秀实坊旧名升秀。初,士多累举不第,后有登科者,因名。今闽县焉。忠顺坊旧名延庆,以庆城寺前延庆桥名。宋陈景参三世登科,郡守因其字曰子孝,乃取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更名其坊,今废。闽都坊旧曰闽会。闽县旧治在焉,今废。甘棠坊海晏坊旧罗城海晏门之旁。喜寿坊卓推官之居。其母陆藻之姊也,年八十余,尚康强无恙,藻知乡郡,因以名坊。棣华坊地名汤巷。宋郑杜45兄弟三人中武举,而杜廷试第一,因名。温泉坊地名内汤。(上一十五坊在凤池坊抵东门直街之北。)素宁坊在秀实坊内。通井楼门。状元坊在拱辰坊,抵通津门大街之中。宋绍兴十二年为陈诚之立。举廉坊地名黄兼仓。黄郑二姓初入闽所居,后陈尹举八行,改名,今废。光泽坊闽横冲营在焉。内义井二,因名闰泽46。后改今名。高节坊旧名严师,因提学林徽之名,后通判杨干引年致仕,更其名曰高节,今废。登云坊旧名志喜,宋时为胡文炳、文炜兄弟同登第而名也。元改今名。废。濯缨坊通使君桥。化成坊临河旧铁冶坊,乃冶铸之所,今废。俗呼铁冶巷。鳌峰坊旧九仙坊。地名仙迹。通水部门街,宋改名登瀛,元改名鳌峰。仙迹坊亦通九仙山。(已上八坊在拱星坊抵法海寺直街之东。)积货坊近市内,通捉生营,今废。连荣坊通小石井。旧名既富,以樊仁达、仁远兄弟登科,改今名。岳临坊内有嵩岳行宫,故名。今呼新塔巷。福星坊旧名筹师。宋王祖道之居也。祖道两知乡郡,故以名坊。后因与南街福星坊通为一街,故亦更其匾。国朝成化十七年重建。兼济坊在通津门之旁,今废。坦履坊西通朱紫巷,今废。全胜坊地名罗山寺角,今法海寺也,以旧营名。通乡行坊,今废。(上七坊在拱星坊抵法海寺直街之西。)登瀛坊通鳌峰坊。蓬莱真境坊(上二坊在通仙门内之西。)沿河东巷东通长利桥,折北通东牙。通贤巷内有通贤庙。提举衙巷内旧有提举衙,疑即今百花务也。万岁巷内有万岁寺。(已上四巷在旧虎节门外抵南门大街之东。)圆通巷教场巷河尾巷后营巷按《三山续志》:“由虎节门南至还珠门,又南至合沙门直街之东,凡八巷。”(此上四巷亦在其内,而新志不载,未详其处;疑在今南门外,而所谓教场巷,即今往教场之路也。)石幢巷在凤池坊抵东门大街之南。卢巷在拱星坊抵法海寺直街之东。祠山巷在闽县学前。南行折东九仙山之麓,有祠山祠,故名。俗呼草履巷。德政桥巷东闸巷河务巷(上三巷在美政坊抵水部门直街之东。)使君桥巷按《三山续志》于此注云“通登云”,而《三山志》于“濯缨坊下”又注云“通使君桥”,则登云疑即濯缨坊,而续志又载登云、濯缨二坊,来详孰是。后岸巷(上二巷在美政坊抵水部门直街之西。)南台市在府城南门外嘉崇里。

侯官县

永通坊内有宗通判衙坊,今废。登俊坊在杨桥街口。旧号右通衢。宋宣和间改名春风楼,今废。郎官坊以宋刘涛子孙皆为郎官,故名。文兴坊在塔巷口。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因其中举人数不利,改为兴文,后又更为两优释褐状元坊,今名文兴。新美坊在黄巷口。晋永嘉间黄氏居此,故名黄巷。宋崔大夫及第,改今名。贞节坊在安民巷口。宋刘藻以孝闻,诏赐粟帛旌之,因号其坊曰锡类。后以太宰余深旧居,改曰“元台育德”。元福建省都事贾纳居此,其母贞节,因改今名。聚英坊在宫巷口。旧名仙居,内有紫极官,故名。后崔、李二姓咸贵显,改名聚英,元又改英达,今复名聚英。耆德魁辅坊在急避巷口。宋郑性之居于其内,后以丞相致仕,时为立此坊。闽俗相传。谓腊月二十四日,灶君上天奏人间事,必祭而送之。性之贫时,尝以是日贷肉于巷口屠者之妻。屠者归问之,大怒,径入其舍,索其肉以归。性之乃画一马,题诗其上,焚以祀灶云:“一匹乌骓一只鞭,送君骑去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后为江西安抚使,加宝章阁待制,请归里第。监司郡县迎侯烜赫,至巷口,屠者睨视之,曰:昔郑秀才乃至此耶!性之令人缚至庭下,数其罪而杀之。自是性之出入,老人皆奔走趋避,故另其巷曰“急避”。考之史志,性之尝游朱文公之门,居官所至有贤闻,宁肯为是耶?窃意性之尝登进士第一人,时呼其巷为“及第”,后因其音相近而讹之,且附会其说如此云。利涉坊在旧罗城利涉门之旁。今巷塞,坊亦废。桂枝坊以乡名。官贤坊在侯官县街口,旧名侯官。里人以侯阙日久,改今名。(以上十一坊,在镇闽台前至南门大街之西。)泮宫坊在官贤坊内,侯官县学前之左。半盈坊旧杨桥坊,今废。鼎魁坊旧废。成化七年,为闽、侯官、怀安举人立坊,更名凿□,十九年仆于风,寻复建。(上二坊在后街之中。)衣锦坊旧通潮巷口。初以陆蕴并弟藻知乡郡,名棣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政,居其内,改今名。文儒坊旧山阴巷口,初名儒林,宋以祭酒郑穆居之,改今名。西通金斗桥。甘液坊地名坊井。北行通文儒坊巷。光禄坊旧曰闽山。因法祥寺内有宋郡守程师孟光禄吟台,故名。风宪坊旧清远门外。宋余深居之,后擢为御史,遂以名坊。其地今无巷道,疑在其居第之前。怀德坊旧名延平。宋司业郑南居之,改曰儒宗。国朝天顺间,镇守少监来往寓于地,平寺重建,改今名。(上六坊在后街之西。)永安坊与怀德坊相直。亦镇守少监来住立,通山兜尾诸营,折北通板桥常丰仓前。闽山坊在文儒坊内之北。通衣锦坊。道山坊在官贤坊直街之南。以道山亭名。沿河西巷右院巷宋右司理院在内,故名。万寿寺巷内旧有万寿寺。(上三巷在旧虎节门前抵南门大桥之西。)大水流坑小水流坑俱在杨桥巷。俗呼后街,抵鼎魁坊直街之西,并通浦尾。)天王崎巷在官贤坊,抵怀德坊直街之南,内通天王寺。侯官市在府城西南十都。旧县治也。洪塘市在府城西二都。

怀安县

宣政坊澄清坊上二坊在布政司前大街之中,俱洪武间建。成化九年仆于风。依仁坊元泰定四年毁,后重建。登仕坊今作隘门。(上二门47在谯楼前至澄清坊大街之东。)遵义坊元泰定四年毁,后重建。肃政坊在按察司前之左。天顺六年,按察使胡新改建仪门,因立坊,匾以今名。成化十九年毁,是年按察使刘城重建。振纪坊在按察司前之右。成化元年,按察使马文昇辟通衢西出,因立坊,匾以今名,与肃政坊相直。浚明坊在依仁坊直街之南,旧东衙,经纬小巷,今废。城隍坊在依仁坊、直街之北城隍庙巷口。亮功坊宋余深府第。政和中赐名其门曰“贤弼亮功”,因以名坊,今废。三元坊成化十九年,知府唐珣建,列国初以来郡人尝中状元、会元、解元者之名氏于匾上。(上二坊在遵义坊直街之中。)眉寿坊元至治初,居民张安定年一百五岁,总管吴绎为此立坊。永和坊即小避营,又呼义和巷。善化坊元元贞二年,平章高兴于州治西南创东西驿馆,辟道以达西门,因立此坊。(上三坊在遵义坊直街之南,俱废。)国计坊在都转运盐使司之前。宣化坊在府治前。成化十九年仆于风,明年知府唐珣重建。登云坊在旧西教场巷。国初重建越山寺,新辟街衢,为立此坊。俗名新街,又名上街。西湖坊旧为赞城坊,俗呼西峰巷坊,今废。(上四坊在遵义坊直街之北。)丽文坊地名东渎,在今东察院之东。初名丽景,后改今名,元泰定间废。国朝成化七年,移创贡院于其内,因并立。昭利坊祐正坊俱以昭利王祠得名,今废。贡院坊论秀坊登俊坊俱在贡院前,成化七年建。(已上五坊在丽文坊内。)华林坊在登云坊抵北门直街之东,通平山。内有华林寺,故名。晏公坊在登云坊抵北门直街之西。内有晏公庙,古称淳仁巷,通后街后曹。拱辰坊在钱塘巷口。熙然坊宋政和中立,旧通钱塘巷,今塞。(上二坊在定远桥右巷直街东。)宜秋坊在定远桥右巷直街之西,通西湖坊,今废。东衙巷旧官廨所在也。其南有东总门,自宋季皆为民居,其中小巷经纬二,此其一也。元季匾澄清坊,今废。俗呼为大东衙巷。庙巷内有庙,故云。又俗呼为小东衙。按续志云“通东衙”,则登仕坊巷当为小东衙,所谓经纬者也。西衙巷旧有西总门出其南。内小巷经纬三,与此相通,后以辟新街,遂塞。石狮巷宜兴桥西巷在大中寺之东,临河。钟山巷西营巷大避营巷西门边巷(上七巷在遵义坊西门大街之南。)新丰巷以内有新丰庵,故名。北通府前,俗呼府巷。都仓巷俗呼旧米仓。定远桥右巷东峰巷内有东峰庵,又名东营巷。猫皮巷余府巷旧余深府第。(上六巷在遵义坊抵西门大街之北。)开元后巷在开元寺之后,通井楼门。欧冶池巷内通欧冶池。存德巷东通府前,南出新丰巷。长河巷内有长河境祠,故名。县前巷通小鼓楼,小巷经纬,南析通欧冶池巷,东抵贡院前。乾元巷巷内之左有乾元寺,故名。通布、按二分司前。(上四巷在登云坊抵北门直街之东。)悦济巷在悦济桥旁,通北门后街。钱塘巷通后街拱辰坊。熙然巷旧通后街熙然坊,今塞。(上三巷在登云坊抵北门直街之西。)大中寺巷

校注

1乾隆《福州府志 城池》作“高一丈六尺,厚一丈二尺,周围五百二十五丈,……女墙一千二百”。

2景耀为蜀汉后主刘禅年号。景耀三年即“吴永安三年”。

3《闽书 方域志》作“西包黄华山……北堑深壕”。

4嘉靖《建宁府志 城池》作“各建楼橹,又附小门五五。”

5乾隆《泉州府志 城池》作“有南北二门”。

6乾隆《泉州府志 城池》作“三年”。

7乾隆《泉州府志 城池》作“周一百三十丈”。

8乾隆《泉州府志 城池》作“广一丈,……周一百九十二丈”。

9乾隆《泉州府志 城池》作“基广九尺”。

10乾隆《泉州府志 城池》作“高二丈五尺,……窝铺三十六”。

11乾隆《泉州府志 城池》作“赵瑶”。

12《闽书 方域志》作“西曰安丰。……北曰贡珠”。

13《闽书 方域志》作“更作东西水关二”。

14道光《龙岩州志 规建》作“高二丈一尺。……深一丈五尺”。

15乾隆《漳州府志 疆域》作“八百七十三丈”。

16乾隆《漳州府志 疆域》作“窝铺十所”。

17乾隆《漳州府志 疆域》作“高二丈”。

18《闽书 方域志》作“北曰鄞江”。

19《闽书 方域志》作“赵时馆”。

20按乾隆《汀州府志 城志》及《上杭县志 城市》均无“然”字,疑为衍文。

21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赵希绳”。

22《闽书 方域志》作“高二丈,为门七”。

23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及《闽书 方域志》均作“通济”。

24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郑见诚”。

25《闽书 方域志》作“邱钦若”。

26《闽书 方域志》作“杨仲立”。

27《闽书 方域志》作“应东修”。《汀州府志 城池》作“罗应奇重修”。

28乾隆《将乐县志 城池》作“邓忠”。

29《闽书 方域志》作“东北仍旧”。

30嘉靖《邵武府志 城池》作“西自武德桥沿濠堑至于王墓墩,缩里许”。

31嘉靖《邵武府志 城池》作“五百八十二丈五尺”。

32《闽书 方域志》及万历《兴化府志 建置》均作“二十年”。

33《闽书 方域志》及万历《兴化府志 建置》均作“延袤一十一里,周一千八百三十丈”。

34万历《兴化府志 建置》及乾隆《莆田府志 建设》均作“壕长五百九十三丈,广二丈六尺,深二丈”。

35按《闽书 方域志》作“‘望京’后改‘拱辰’,至隆庆中犹存”。

36据万历《兴化府志 建置》,宜作“新安里”。

37乾隆《福宁府志 建置》作“二丈”。

38淳熙《三山志 舆地》作“左通街”。

39淳熙《三山志 舆地》作“举八行黄尚书裳”。

40乾隆《福州府志 城池》作“提举浙东”。

41淳熙《三山志 舆地》及乾隆《福州府志 城池》均作“宋湛俞郎中隐居于此”。

42淳熙《三山志 舆地》作“朱敏功”,乾隆《福州府志 城池》作“朱敏中”。

43淳熙《三山志 舆地》作“拱星坊”。

44淳熙《三山志 舆地》作“蔡伯蕃”。

45乾隆《福州府志 城池》作“郑柱”。

46淳熙《三山志》作“润泽”。

47“门”当为“坊”之误。

卷之十四

地理

坊市

福州府

长乐县

状元坊在县治前十步许。永乐十五年,知县王遵道为马铎立。又一所在县东北大宏里,亦为铎立,后废。成化十八年,巡按御史张稷令知县罗叙重立。翰林坊宋为枢密院使陈合兄弟建。梅花坊与翰林坊相直。(上二坊在县治东。)状元坊永乐十一年,知县王遵道为李骐建,又一所在县东南沙京,亦为骐立。永宁坊在河南巷口。文行坊旧名市中。清泰坊鼎清坊严城坊(上六坊俱县治西。)翰林坊在江田里。永乐中,为进士第二人陈金洎、左春坊、左赞善、陈仲完建。贞节坊在旧县治。洪武中,诏旌林以德妻潘氏贞节立。

连江县

宣化坊在县治前宣化桥北。旧名美政。宣德十年,知县刘仲戬改今名。起敬坊在城隍庙前。宣德九年,知县刘仲戬建。兴贤坊在大街东偏。后改凤池,今复旧名。解元坊在宏路街。景泰元年,知县吴琳为翁宾立。亲仁坊在宣化桥东。知县宋日隆建。(上四坊俱在县治东钦平下里。)澄清坊在布政分司前。宣德九年,知县刘仲戬建。丛桂坊在大街西,与兴贤坊相直。后改为龙津,今复旧名。怀德坊在宣化桥西。魁龙坊(上二坊俱知县宋日隆建。)省魁坊在直街。旧名梯云,宋嘉熙六年,知县陈沆以常挺魁兰省,改名省魁。今废。龙津坊在龙津街南,通于江。旧名云津,后改今名。进德坊在万石街。旧名汇进,后改名进德。今废。连云坊(上八坊俱在县治西钦平上里。)大魁坊在县治前江南安庆里。宣德八年,知县刘仲戬为进士第二人赵恢立。昼锦坊宋政和六年,以王元鼎持乡节建。状元坊宋淳熙元年,为郑鉴两优释褐建。(上二坊俱在县东北安得里,并废。)大市在县治前正南街之中。凡县之商旅贸易悉萃于此,朝聚暮散。

福清县

崇教坊在文庙之右。兴贤坊在文庙之左。(俱洪武二十三年教谕王原建。)承宣坊在谯楼下。旧名袭庆,宋政和间为林高一门子姪登第立。绍兴间,县令范处义改名丛桂,景定四年重建,改今名。明新坊在谯楼下东南。旧曰依仁,后改育材,又改由义,又改瑞应,又改东学,又改长春,又改今名。由正坊与明新坊相直。玉井冠英坊在中门之西。旧名冠英,为陈国材、林栗魁国学建。元泰定四年,知州贾思恭重建,易今名。澄清坊旧名爱民,久废。元泰定四年,知州贾思恭重建,改今名。吴涛书匾。五马坊久废。元泰定四年,知州贾思恭重建。昼锦坊宋为龙图学士林遹立。泮宫坊在东隅。宋端平二年,县令丁填建,初名隆儒,后易官贤。景定间,县令赵时传改今名。通儒坊在佛顶寺旁。为王棨中宏词科立。(上八坊俱县治东。)春桂坊宋淳熙十一年,为林瑑1并弟璟、环同登科立。西成坊初名翰林坊,宋为林希入翰苑立。景定中重建,林希逸书额,后改为儒学坊,复改今名。新桂坊在广平寺前。宋为朱木中省魁立。(上三坊俱在县治西隅。)登瀛坊在横街。宋元符三年为林仲堪一门子孙登第立。词学坊宋为陈宗绍中宏词科立。宏词袭庆坊宋嘉泰二年,为陈宗绍2二子贵谦、贵谊继中宏词科立。(上三坊俱在县治南隅。)郑公坊宋为郑侠立。遗直坊为寓贤李彦质立,其上仍建状元楼。(上二坊俱在县治北隅。)状元坊在东塘。宋淳熙十一年为林魁武举立。旧为武状元坊,后改为状元坊。文介坊在方民里海口,为网山林亦之立。(上二坊俱县东。)高士坊宋宝祐四年建。后改名隐逸。文隐坊宋景定四年建。(上二坊在县西文兴里,俱为林公遇立。)状元坊宋时为林良显特魁立。兰魁坊宋时为林良显魁省试立。兰魁袭庆坊宋时为林良显子别院试魁立。(上三坊在仓下。)文远坊在塘东。宋时为陈藻立。(上四坊俱在新丰里。)状元坊在灵德里径江。宋时为王宗特魁立。联魁坊在苏田里渔溪市之旁。宋端平间为林希逸解试、省试、殿试俱第四人立。(已上六坊俱县西南。)海口市在县东方民里海口。牛石头市在县东南平南里。旧蕃舶所聚之地。迳港市在灵德里。乃海舟所聚处也。商屿市在光贤里。(上二市俱县西南。)

古田县

承流坊在谯楼东。旧名通德。宋县令洪天锡为朱文公高弟林释之3建。国朝永乐间,改为承流。后又改善政,成化十年县丞刘福介复旧名。宣化坊在谯楼西儒学之东。洪武初建匾曰善教。成化十年县丞刘福介重建,改今名。仁寿坊在县治南五十步许。宋时建,国朝天顺间知县尹古重建。登俊坊在中街。元时立。贞节坊成化七年诏旌曾缙妻赵氏贞节立。文兴坊宋时立匾曰达英,国初改今名。云津坊宋时立。国朝洪武间为翰林学士张以宁建,改名翠屏。成化中县丞谭宣重建,复旧名。兼善坊在际留仓北。云梯坊在后街。(上二坊俱元时立,国朝洪武初重建。)兰魁坊宋县令留元亮为省元苏大璋立。今废。兴贤坊在后街佑圣宫前。元时立,今废。(已上八坊俱县治北。)虾溪市在县南大江之滨,俗呼虾溪头。其地适当古田大路之冲,水口、黄田西驿之间,商旅多泊舟于此。

永福县

武状元坊在八都。宋时为江伯虎立。武释褐状元坊在十都。宋时为黄东叔立。平政桥坊在十二都。宋淳祐三年昭武黄熙重建。明伦坊在十三都。宋咸淳七年毁,九年重建。(上四坊俱县治东。)华封坊在县西十四都。路通高盖山,旧有通天门,知县钟安老楼其上,匾曰福里;知县杨土训改曰高盖。宋绍定间改名登明,又改名华封。咸淳七年毁。九年徐重望重建。太学两优释褐状元坊在县治南二十五都。宋时为张景忠立。拱辰坊宋咸淳四年立,莆田陈文龙题匾。两制坊宋咸淳七年,知县洪仑移拱辰坊于路尾,为侍郎卢钺建,后毁。(上二坊在县治北十四都。)龙津坊在县治东北十二都。宋宝祐三年建,枢密陵虎臣4题匾。(已上九坊俱废。)

闽清县

宣化坊正统七年,知县吴清立。成化四年,知县左辅重立。崇礼坊(上二坊在县治前。)释褐状元坊在县治东。宋淳熙四年为黄唐立。兴贤坊在儒学前。宋崇宁二年立。贤良坊宋治平四年,为陈祥道立。(上四坊俱废。)玉山坊在台山之旁。宋元丰二年立。使华坊在县治南。宋绍兴十五年为提刑刘凯立。状元坊在县东□□里。宋嘉定元年为郑自诚立。县前市在县治前。宋元时,邑人贸易多萃于此。元季兵燹,市遂废。成化四年,知县左辅始创廊屋,招徕商贾,复成市焉。

罗源县

承流坊宣化坊在县治前之左右。俱景泰间知县何器建。成化间,知县施弘重建。登贤坊在万寿塔边。宋嘉祐元年立。连桂坊在环玉馆之右。宋绍熙间为陈与行父子同登第立。擢秀坊在梅关巷口。宋时为侍郎黄序立。笃行坊在水陆寺前。洪武五年,知县郑复初立。(上四坊俱废。)衮绣坊在环玉馆内。宋时为太宰余深立。梯华坊在社稷坛前,元至元二年立。清源坊在澄清坊口。宋雍熙三年立。庆元坊在八角井巷。宋开宝三年立。延庆坊在梅关巷下。宋皇祐五年立。耆寿坊在笃行坊口。宋开宝元年立。(上十坊俱县治西。)登龙坊在沈尉桥北。宋时为尚书陈显伯立。崇文坊在儒学路口。洪武十一年,县丞庞盖立。(上二坊俱废。)登泰坊在南岸桥侧。宋淳熙二年立。(上三坊俱县治南。)使旌坊在县治东南双石桥侧。宋时为少师黄伦5立。昼锦坊在万寿塔边。宋时为安抚黄土清6立。兴贤坊在南庄巷口。宋时为少师张磻立。澄波坊在西隅。因有澄波桥,故名。乘驷坊在南门桥侧。宋淳熙二年为张斗南立。(上四坊俱县西南。)冠英坊宋太平兴国中为张蔚立。魁星坊宋时为特科第一人陈缜立。(上二坊俱在县西南后张巷。)

建宁府

建安县

弦歌坊登俊坊兴贤坊鼎魁坊在宁远门内。(上四坊俱宋淳熙间郡守赵彦操立。)澄清坊在福宁道前。丛桂坊在南街。(上二坊俱洪武初知府胡祯立。已上六坊,俱府治东。)光禄坊在政和门外。陈时为顾野王立。从化坊右谯楼之左。宋端平间,郡守姚立。明德坊在谯楼之右,亦姚立。匾曰怀德。洪武初,指挥沐英重立,改今名。(上二坊在府治西。)安定坊7崇儒坊宋郡守姚立。(上二坊在府治南。)礼义坊昼锦坊正统间,知府王顺为少师杨荣立。(上二坊在安定坊内。)平理坊中和坊(上二坊俱宋郡守姚立。)北中和坊永乐间,指挥侯镛立。亲睦坊知府胡祯立。(上四坊在府治北。)长街头市在弦歌兴仁二坊之间。寨头市在宁远门内。(上二市俱府治东。)濠栋市在府治北孚惠、亲睦二坊之间。东游市在府城东安泰里。

瓯宁县

尚书坊升华坊和升坊阜通坊(上四坊在府治西。)紫芝上坊紫芝下坊(上二坊在府城南华亭之左右。)德胜坊旧为状元坊,宋时为徐奭位,元守将魏留家奴改今名。永丰坊知府胡祯立。(上二坊在府治北。)隆礼坊平肆坊和义坊广泽坊(上四坊8在府治西南。)纯孝坊在府治西北。元初廉访使哈解为孝子张禧立。敬客坊在府西驿前。知府胡祯立。镇安坊移忠坊旧名显亲,南唐侍中陈诲建。宋庆元间改今名。(上三坊在府城外之西。)太平坊在府城外之北。大街市在和义坊。程西市在临江门内。淮尾市在通济门之南。(上三市俱府治西。)南新街市在府治南。旧迁善坊。新市在府治西南库前街。上洋市在府城西高阳里。

浦城县

真儒坊在县治直街东偏。旧名东祥。承流坊在县治东建宁道之右,旧名澄清。宣化坊旧名德政。中和坊在市中,旧名仁和。(上二坊俱县治西。)迎恩坊旧名集贤。拱辰坊在县治大市北。旧名土墙。宏进坊在前街,旧名上天长。通津坊旧名西祥。(上二坊俱县治西南。)永新坊在县治西北后街。旧名上兴贤。(已上九坊俱宋时立。国朝洪武二十五年,县丞张玉成重立,改今名。)凤池坊在县治东。下天长坊在县治西前街。光禄坊在县治北。豪贤坊在县治东南。太平坊在县治西南直街。皇华坊下兴贤坊在后街。(上二坊俱县治西北。已上七坊俱宋时立。国朝洪武十五年,县丞张玉成重立。)文正坊在县治前。洪武十二年,知县张宗颜立。观澜坊在南浦门北。(上二坊俱县治南。)登瀛坊在县治西西馆巷。兴贤坊在县治北拱北门内,旧名“永丰”。(上三坊俱县丞张玉成立。)大市在县治南市心之西。市心在太平坊东。南市北市(上二市在县治西南,俱通心市9。)

建阳县

丞相坊在县治西,为宋陈升之立。光禄坊世家先哲坊(上二坊俱为宋刘立)道学渊源坊泰山乔岳坊(上二坊在县西三桂里朱文公阙里之前。)状元坊在县治南。国初为丁显立,后毁。成化十五年,知县海澄立。力扶道脉坊家传心学坊(上二坊俱在县北庐峰书院前,为宋蔡况立。)将口市在县南崇文里。回潭市在县北建忠里。(上二市以每月四、九日集。)莒口市长埂市(上二市在县北崇泰里,俱以每月三、八日集。)书市在县西南崇化里书坊。崇乐市在县西北乐田里。(上二市以每月一、六日集。)

松溪县

育才坊在县治东。宋淳祐间立,旧名崇儒。国初改名升俊。永乐间,知府苪麟改今名。兴贤坊元至顺间立。旧名朝京。国初改名宾贤,后知府苪麟改今名。慈善坊(上二坊在县治西。)宣化坊元皇庆间立,旧名仁义。国初改名镇武。后知府苪麟改今名。清和坊在县治前街之东。寿安坊在县治前直街之西。元至元间,达鲁花赤阿思兰立。永庆坊在县市南。东梨市在县治西杉溪里。溪东市在县治东南豪田里。沙坑市在县治西北庆元里。

崇安县

澄清坊在县左。宋县令陈叔嘉立,名兴仁。元郡守毛文豹表邑人徐奕老孝其母,易名贞孝。国初设福宁道,知县刘伯益易今名。仁义坊在县治右。宋县令陈叔嘉立,名濯缨。元延祐四年,旌邑人江贵甫五世同居,曰义□坊,寻易今名。国初县丞安处善重立。兴贤坊县令陈叔嘉立,名崇义。后县令刘汉传改今名。洪武八年。县丞安处善重立。贞节坊县令陈叔嘉立,名礼义。元延祐五年,旌邑民邱注妻程氏贞节,遂以名坊。国朝洪武八年,县丞安处善重立。美俗坊县令陈叔嘉立。洪武八年,县丞安处善重立科第坊在儒学之左。泮宫坊在儒学之右。(俱成化十八年知县余衍立。已上七坊俱县治西。)昼锦坊在县东四隅里溪东昼锦桥之右,洪武二十一年知县张子彬立。今废。贞节坊在县东南上梅里何墩。成化十年,诏旌程启隆妻江氏贞节立。五夫市在县东五夫里。星村市在将材里。黄土坂市黄亭市(上二市在丰阳里。)中村市在节和里。草平市在建平里。(已上五市俱县南。)

政和县

兴贤坊在县治东门。登俊坊在县治西龟岩寺前。升朝坊在前街。折桂坊在直街。(上二坊在县治南。)织锦坊在县治北。今废。县市在县坊。东峰市在县东□□里10。长城市在县西□□里11。岭头市在县东南感化里观都岭上。东平市在县西北□□里12。

寿宁县

承流坊知县陈醇立。道德坊齐礼坊(上二坊,成化十二年知县郭清立。已上三坊俱县治东街。)兴贤坊在儒学之东。主簿史立正立。宣化坊县丞马璲立。观风坊在建宁道之右。典史林承立。(上二坊俱县治西。)福民坊在县治南街。成化十一年,府通判李明立。状元坊在县东南福安里。宋绍定二年为缪蟾立。

泉州府

晋江县

镇雅坊旧名承宣。宋郡守萧国梁易今名。忠节坊国朝为石城教谕崔忠13死节立。儒林坊解元坊成化元年,为赵立。泮宫坊旌孝坊宋郡守真德秀为孝女吕良子立。(上六坊在谯门南抵德济门直街之中。)远华坊宋河南宪故居在焉14。通籍坊旧名阜财。因宋陈祥易改今名。登贤坊旧名佚老。宋郡守叶廷珪为刘圭15立,更今名。郡庠坊在府学之南。通远坊(上五坊在谯门南抵德济门直街之左。)闤阓坊俗呼市曹。好义坊好德坊熙春坊师模坊宋郡守吕用中辟郡人张过典教,因名。育材坊在旧州学前。(上六坊俱在谯门南抵德济门直街之右。)中和坊公惠坊宣化坊在府治右。承流坊在府治左。状元坊宋绍兴三十年为梁克家立。衮绣坊宋郡守姚宪为梁克家立。桂香坊宋时为为给事江常立。今废。相门神童坊宋时为留正孙元立16。清政坊17宋时龙学陈从易立。今废。(上九坊在谯门东抵仁风门直街。)帅节坊在东街之右。南俊坊郡人崔拱三世登进士者五人,里人以为南方之俊,因名。鼎甲坊宋时为林洽、林瀛、罗知古相继登甲科立。卿月坊宋时为朝议大夫陈京立。今废。论秀坊宋时为秘书郎温华立。定居坊宋时为通判王维则立。今废。(上六坊在谯门东抵仁风门直街之右。)绣衣坊宋广东宪杨注故居在焉。耆德坊宋郡守程卓为尚书杨炳立。(上二坊在南俊坊转玄妙观前街。)懿孝坊在桂香坊北。宋郡守真德秀为吴氏孝女立。兴德坊宋时为别驾徐瞻立。麟应坊宋时为知宗赵不立。今废。三秀坊宋郡守颜师鲁为赵善新、汝倣、汝禊父子同第进士立。文昌坊宋颜棫徙居于此。郡守王会龙为立坊。(上五坊在桂香坊北至朝天门街。)仙桂坊宋时以梁熙志兄弟同登进士立。忠义坊宋时为苏缄立。今废。良弼坊宋李邴居宅在焉,故名。献规坊宋郡守程卓为傅伯成立。挺烈坊宋时为李邴孙户部侍郎沈立。(上五坊在鼎甲坊南抵通淮门街。)平易坊省魁坊宋嘉定间为省元王胄立。旌孝坊成化间为孝子史仕传立。棣华坊宋时为宋程并弟穆相继登科立。荣寿坊宋王传烈母汤氏,年九十四,其子彩侍。郡守李绍为立坊,亚魁坊宋绍定间,为进士陈晋接立。解元坊成化十三年,为蔡清立。都宪坊国朝为朱监立18。孝感坊国朝为朱则文立。(上十二坊,在谯门西抵义成门直街。)万石坊郡人石选与四子俱出仕,时人比万石君,因名。义泉坊内有义泉井。忠厚坊旧名萃贤,赵希襄易今名。希襄,考之郡志无此名,惟宋南外宗正司知宗,有曰赵希衮者,疑“襄”字即“衮”字之误也。三朝元老坊宋时为留正历相三朝立。状元坊宋庆元五年为曾从龙立。昼锦坊宋时里人为谢仲规立。宣明坊宋时为光禄卿林杞立。绿野坊宋留正归休之所,因以名坊。(上八坊在谯门西抵义成门直街之左。)光华坊宋时为郑良弼立。忠孝坊宋太宗尝称枢密刘昌言忠孝,里人因以名坊。(上二坊在谯门西抵义成门直街之右。)永盛坊魁武坊宋郡守汪大猷为林宗臣魁武举立。彩华坊宋郡守陆藻为提举张祐二亲具庆立。台望坊宋给事江常所居。人以台辅望之,因名其坊。(上四坊在光华坊北抵泉山门直街。)居贤坊宋时为少卿蓝圭立。进贤坊宋时为刘清立。兴庆坊庆远坊宋时为黄夔立。(上四坊在彩华坊转而西街中。)奏赋坊宋时为陈用魁词赋立。紫橐坊宋郡守倪思为侍郎赵不流立。义塾坊宋王沂之设义学,郡守真德秀为立坊。宏博坊宋时为傅伯寿立。升俊坊宋时为黄崒19首贡辟雍立。袭魁坊宋赵善谧兄弟中省魁裔孙20中解元。郡为立坊。登瀛坊宋时为吕言登科立。黄陂坊以工部黄宗旦名立。紫微坊宋时为知制诰吕夏卿立。清华坊宋郡守叶宰为秘书少监钱德谦立。(上十坊在万石坊转而南街中。)望云坊萼辉坊宋时为赵不。不慢兄弟联居立。孝悌坊宋郡人陈继文累世同居,郡守苏寿为立坊。拱辰坊孝友坊宋郡人林颐寿有孝行,郡守叶廷珪为立坊。启荣坊宋时为蔡曾膺经明行修荐立。肃政坊(上七坊在谯门内,折东而北,抵朝天门街中。)亚魁坊在仁风门外。宋嘉定间为进士董洪立。宝津坊通远坊善济坊(上二坊21在府城南德济门外。)朝阳坊在府城东通淮门外。凌云坊在府城南吴店市。宋嘉定间为王节魁南宫立。东街市在谯楼东。西街坊在谯楼西。南街市在谯楼南。会通市通远市车桥市新桥市(上三市22在府城南德济门外。)浮桥市在府城西南临漳门外。安平市在府城南八都。

南安县

武荣坊在县治前。唐改县为武荣州,因名。国朝成化十八年,知县陈连忠重立。龙云坊在县治前东街。衣锦坊为唐欧阳詹归省立。贰卿坊宋嘉泰间,郡守倪思为侍郎诸葛廷瑞立。进德坊登贤坊归仁坊(上二坊23在旧学前。)阛阓坊在前街。协和坊在西街之中。明义坊在后巷。(上八坊俱县治西。)知逊坊在县治西北隅。朝天坊在县东三都潘山中。颁云坊在高士峰之下。袭庆坊在三十三都。宋翁庆寿母张氏,年九十一岁,县令徐鹿卿为立坊。(上二坊俱县西。)康寿坊在县北。宋郡守刘炜叔为陈焕然年九十立。选贤坊忠贤坊拱辰坊厚德坊(上四坊在三十六都大盈铺前。)应星坊在康店铺前。宋时为度支郎王克恭立。(已上五坊俱县南。)县前通街市潘山市在县东三都。

同安县

平政坊爱民坊(上二坊,成化九年知县张逊重立。)激扬坊振肃坊(上二坊,成化八年推官柯汉重立。)荣成坊籋云坊名卿坊朝元坊(上八坊,在朝天门至厚德门直街。)宣化坊在县治前。成化十五年知县张逊重立。登云坊福星坊旧名魁星。宋嘉定间为许巨川立,后改今名。两科太守坊宋王南一擢两科,任漳州太守。尚书洪天锡为立坊。(上三坊在西市巷抵北辰门街中。)兴贤坊儒林坊(上二坊,成化八年,推官柯汉重立。)荣贤坊仁寿坊龙门坊龙津坊丞相坊宋时为苏颂立,旧名荣义。朱文公为主簿,改今名。国朝成化十五年,知县张逊重立。(上七坊在朝天门南转至铜鱼门街中。)通衢街市在县前。南通街市北通街市

德化县

青云坊在儒学之左。礼贤坊(上二坊俱县治东。)步瀛坊登云坊(上二坊在杨梅上团。)钟秀坊在东西团。(上三坊俱县西北。)县前通街市

永春县

两制坊宋开禧中为侍郎庄夏立。龙津坊宋淳祐间立。(上二坊在县治前抵东岳桥街中。)亚魁坊宋绍定间为司业陈晋接立。两优释褐坊宋淳熙间为尚书颜棫立。兴贤坊宋嘉定间为颜耆仲立。省元坊宋绍定间为王胄立。魁武坊宋建炎间为陈谧魁武举立。世科坊宋绍圣间,为陈彦圣、知柔、朴、模相继登第立。纯孝坊宋绍兴间邑令黄瑀立。章武坊仙华坊正顺坊蓬壶坊桃源坊德政坊兴仁坊(上十四坊在县治前西抵儒学前街中。)东街市西街市

安溪县

中和坊宋宝庆间,县令颜振24立。省元坊宋县令汪愈为陈应靁立。兴贤坊升俊坊(上二坊宋咸淳间立。国朝正统间,知县邵公阳重立。)梯云坊宋嘉定间县令孙昭先立。兴仁坊宋绍定间县令刘庞立。进贤坊宋嘉定间县令黄坚叟立。汇征坊宋宝祐间县令赵汝畋立。和义坊瀛洲坊宋嘉定间立。(上十坊在县治东抵行春门街中。)宣化坊熙春坊育贤坊仙桂坊(上四坊在县治南抵儒学前街中。)东街市南街市湖头市在县北感化里。

惠安县

儒林坊在县治东儒学之左。正统间,御史柴文显立。迎恩坊成化十九年重立。重译坊天顺元年重立。(上二坊在锦田驿之左右。)光华坊崇文坊(上二坊俱废。已上四坊俱县治南。)肃政坊激扬坊(上二坊在福宁道前左右,俱正统间佥事陈祚立。)宾贤坊登龙坊文明坊登春坊(上四坊俱废。已上六坊俱县治北。)南通街市北通街市

永宁卫

同仁坊在卫前直街。成化十二年,指挥使杨晟立。宁海坊在卫西街。柔远坊在卫南门街。通贤坊在卫北门街。迎晖坊在卫东北。(上四坊俱废。)乐雍市育英市在谯楼后。东瀛市在卫东南。

福全千户所

威雅坊在所东。迎恩坊在所西。育和坊在所北。泰清坊在所东北。宣武坊在所西南。通街市在所南。

漳州府

龙溪县

行春坊在东铺街。洪武八年知府许荣立。宾贤坊在武安街。(上二坊俱府城内东隅。)解元坊在高亭街,为江凯建。朝真坊在通判街。(上二坊在府城内西隅。)儒林坊泮宫坊(上二坊在明伦街,俱正统九年同知李恕立,今废。)文昌坊在花园前街。宋时以颜师鲁居之,因名。国朝成化二年其裔孙格登进士,郡为重立。(上三坊俱府城内南隅。)名第坊在府城内东南武安街。唐元和中为周匡物立。兴贤坊在鱼头庙街。洪武初指挥徐玉重立。拱辰坊宣德间重立。探花坊宣德二年为谢琏立。少司徒坊成化十年,亦为谢琏立。(上四坊在府城内东北隅。)迎恩坊在东门外。景泰元年同知李恕重立。德安坊正统十三年同知李恕重建。双节坊为元万户府知事阚文兴并妻王氏立。成化十五年,同知蒋逊重建。表忠坊为元达鲁花赤迭里弥实立。(上三坊俱在府城东门外。)旌孝坊在府城东二十六都赤岭。宋绍定元年,知县傅天骥为孝女陈氏立。南市在双门前。北桥寺在十字街。草市在二十六都。乌屿桥市在二十九、三十都。(上二市俱府城东。)华峰市在府城北二十五都。石马路头市在十一都。月港市在八、九都。(上二市俱府城东南。)翰林市在府城东北二十三、四都。

漳浦县

宣化坊在县前街右。仙云坊在县西旧城隍庙旁。朝天坊在县西门左。孝义坊在城隍庙左。积善坊在西塔寺街口。(上二坊俱县西。)忠节坊在县治后街。宋绍熙间郡守朱文公为高登立。怀德坊在县治北街。元达鲁花赤买撒都刺有惠政于民,既没,民怀其德为立坊。(已上七坊俱废。)盛德世祀之坊在西门外灵著庙前。西街市在县西隅。

龙岩县

朝天坊在县城内之东。兴文坊善庆坊涌泉坊由义坊(上四坊俱在县城内之西。)龙门坊在县城内之南。拱辰坊忠信坊(上二坊在县城内之北。已上八坊俱废。)端本坊澄源坊(上二坊在儒学前左右。)武安坊在县治西铜钵巷口。(上三坊俱成化十二年知县韦济立。)

长泰县

登龙坊在县治东街。拱辰坊在县治西街。状元坊在县治南街。宣德五年为林震立。靖远坊在县治北。南市在县南街。

南靖县

进士坊在县治西南归德里。亚魁坊在县治东北水门内。

漳平县

承流坊宣化坊(上二坊在县治前左右。)太平坊在县治东城隍庙之左右。青云坊在县治西儒学之右。(上四坊俱知县陈栗立。)桃源市在县北聚贤里。每月以一、六日集。

汀州府

长汀县

承流坊宣化坊(上二坊在府治前左右。)旬宣坊惠爱坊(上二坊在布政分司前左右。)振肃坊激扬坊(上二坊在漳南道前左右。)泮宫坊儒林坊(上二坊在县学前左右。)都宪坊在府学前街。成化十九年为马驯立。福善坊在塔院之右。登贤坊旧名进贤。宋淳化间,郡守卢同父改今名,并书匾。(已上十一坊俱府治东。)崇福坊在府治西。宋郡守卢同父书匾。永康坊在有年桥南。宋端平间,郡守李华重建。崇善坊在丽春门外。鄞河坊分上、中、下三坊。(上三坊俱府城东。)兴福坊宋郡守李华建。清泉坊(上二坊在通津门外。)崇雅坊在县西。兴仁坊在通津门外。(上四坊俱府城西。)敷德坊爱民坊(上二坊在县治前左右。已上十坊今俱废。)词学坊在县治前。宋崇宁间为谢潜立。宋端平间,县令宋慈重建并书匾。青紫坊在旧颁条门外。宋宝庆间,郡守林岊改今名并书匾。仁寿坊分上、中、下三坊,旧名水南。宋郡守李华改今名。(上三坊俱府城南。)登俊坊旧名水东。宋郡守李华重立。郎星坊宋崇宁间为吴简言立。绍定间,郡守林岊重立并书匾。(上二坊在济川桥东南。)金花坊分上、中、下三坊。(已上三坊俱府城东南。)攀桂坊在府城东北兴贤门外。宋开庆初重立,郡守胡太初书匾。富文坊在府城西南,分上、中、下三坊。旧名富民,后改萧云25,宋郡守李华改今名。(上八坊今废。)崇善坊市在县治之东。水东街市在济川桥东。杉岭市在府城西朱紫坊。河田市在府城南青太里。

宁化县

登云坊在军营内。攀桂坊在东街。擢桂坊在太平巷。云梯坊在张家巷口。(上四坊俱县东。)步蟾坊在县西薛家坊。进士坊在寿宁桥头。老桂孤芳坊在溪南。(上三坊俱县南。)凌云坊在县北儒学前。及第坊在县西南。兴贤坊太平坊开庆坊(上三坊俱宋绍定间寇毁。见旧志。)县市旧在水南溪边,今迁于寿宁桥头。岩前墟在泉上里。湖窟墟在泉下里。(上二墟俱县东。)济村墟在县西龙下里。中沙墟在县北永丰里。乌材墟在县东北泉下里26。(已上五墟俱以五日一集,至午而散。)

上杭县

朝绅坊在大街。宋乾道间知县陈朝章立。国朝景泰初知县岑嵩重立。双节坊成化七年,知县孙安为节妇陈氏、黄氏立。(上二坊俱在县治西。)登俊坊宋绍定间毁,后重立(见旧志)。县市在县治南大街。

武平县

兴贤坊在县治东。人和坊和义坊(上二坊在县治西。)文明坊魁星坊(上二坊在县治南。)集贤坊在县治北。县市在县前中街。

清流县

宣化坊在县前。明伦坊在儒学前。朝阳坊又名朝真。龙津坊在龙津桥南。(上三坊俱县治东。)拱辰坊在县治西。进贤坊在县治南。龙门坊清德坊(上二坊在县治北。)十字店市在进贤坊。太平店市在龙津27坊。

连城县

富寿坊崇儒坊(上二坊在县治东,俱宋绍定间寇毁,后重立。)擢桂坊在县治南灵显庙之左。绍定间寇毁,后重立,旧分上下二坊。迎恩坊在县东北接官亭址之左。旧在县西,因绍定间寇毁,移建今所。俊德坊在县西南十字街之右。绍定间寇毁,后重立。介福坊凌云坊华封坊(上三坊俱绍定间寇毁。见旧志。)县市在县治南文川桥头。每岁以四月初八日会。莒溪墟在县南河源里。北团墟在县北北安里。

归化县

泰和坊阜民坊(上二坊在县治前东西。俱成化八年佥事周谟立。)宣化坊在布政分司前。扬清坊在漳南道前。(上二坊俱成化八年参政赵昌立。)文林坊泮宫坊(上二坊在儒学前东西,俱成化九年知县郭润、教谕赵智同立。已上四坊俱县治西。)六月市在县治前。岁以六月十一日集、十八日散。岩前市岁以四月八日集。陈村市岁以九月九日集。(上二市在县东归下里。)明溪墟在济川桥北。黄陂墟在县东归上里。常坪墟在县西柳杨里。吉口墟在县东南归下里。界阳墟在县西北柳阳里。

永定县

承流坊宣化坊(上二坊在县治前左右。)澄清坊在市政分司之右。肃政坊在漳南道之左。(上二坊在县治东。)儒林坊在县治西儒学之西。(已上五坊,俱成化十八年知县王环立。)县市在县治横街。

延平府

南平县

元僚宏博坊在谯门外。状元坊又名三魁。迁善坊在平政衖北。宝阜坊在迁善坊上。招福坊镡津坊在镡津门。(已上六坊俱府治东。)登俊坊昼锦坊进贤坊兴贤坊(上四坊俱宋时立。)遵道坊在西桥头。明清坊在延安门。敛咢坊在铁冶巷口。(已上七坊俱府治西。)开平坊在开平门。清水坊在市心下巷。泰平坊在市心。(已上三坊俱府治南。)华封坊在府治东北梅山巷。通衢大市在府治南,自四鹤门远至建宁门。

将乐县

惠施坊在县前十字街。长安坊近僖坊(上二坊在县治东街。已上三坊俱宋时立,元季毁。国朝洪武五年,知县申文彝重立。)求仁坊在西街,宋时立,元季毁,国朝洪武四年,知县司明重立。仁美坊在西门。凤山坊在凤山之麓。(上二坊宋时立,元季毁。已上三坊俱县治西。)丛桂坊在儒学前。魁星坊宣化坊(上二坊在□□28。)兴贤坊政和间,为钟建侯登第立。(上三坊宋时建,元季毁。武德坊元至正间立。以其近武德庙,故名。(上二坊俱知县申文彝重立。已上五坊俱县治南。)遵道坊在县治北门。武魁坊在旧永康团。(上二坊俱宋时立。今废。)十字街市在县治前。高滩市在县东高滩都。南口市在永康都。池湖市在池湖都。(上二市俱县南。)万安市在万安上都。儒林市在龙集都。(上二市俱县北。)

龙溪县

宣化坊在县治前,旧名崇信。宋绍兴间,县令陈嶷改今名;又作门与坊对,亦匾宣化。国朝洪武七年,知县张可大又立二坊于左右,名兴仁、尊前。崇文坊旧名孝行上坊,后以儒学道出于此,故名敦化。元至正十六年,县尹兀颜思温改今名。积善坊宋建炎四年兵变,邑令刘政改名永宁,今仍旧名。擢桂坊旧名孝行下坊。宋宣和间,邑人吴仕逸、卢安邦、李士美相继及第,因改名兴贤。今仍旧名。昼锦坊宋庆历间,为刘积登第立。初名兴贤,后以积帅福州归省,改今名。登俊坊旧名典教,元至正间改今名。(已上五坊俱在县治东。)通驷坊宋国史编修黄声居此。登云坊旧名昼锦,又名升天。(上二坊在县治西隅。)兴文境旧名拔萃。元县尹兀颜思温改今名。毓秀坊为南溪书皖立。元至正中,中书省理问爱建,初匾曰“闽中尼山”,后改今名。(上二坊在县治南隅。)拱星坊在县治北隅。县市

沙县

平政坊在县治前。旌德坊崇因坊资忠坊思齐坊宾兴坊袭庆坊(上六坊在兴义坊内。)明庆坊登瀛坊(已上八坊俱县治东。)崇勋坊尚贤坊俊惠坊庆成坊显志坊29延禧坊星德坊荣远坊(上八坊在和仁坊内。)福星坊城西坊(已上十坊俱县治西。)云锦坊和仁坊宋县令洪唐卿立。状元坊兴义坊俗呼下坊。市心坊招庆坊安民坊魁星坊宋倪闪特奏名第一,县令刘克刚为立坊。丛桂坊《遯斋闲览》云:“邑人罗师服者,一夕梦羽衣人授以诗云:吾闾仙桂作丛荣,紫陌先登历几春。昨夜月娥亲付与,黄金榜上第三名’。”明年陈瓘登第,果符其数,因立此坊。劝忠坊30宋陈瓘故居在焉。嘉定三年,郡守余景瞻立。无双坊探花坊宋时为陈瓘立。步云坊(已上一十三坊俱县治南。)登俊坊昼锦坊宋时为邓宁任本路曹立。登龙坊及第坊旧名下状元坊。广誉坊龙池坊佐理坊宣化坊(上二坊在县治后街东西。)尊尧坊宋县令段裳午31为陈瓘立。瓘尝著《尊尧集》,因以坊名。城东坊折桂坊(已上一十一坊俱县治北。)开明坊在县东北。省魁坊宋淳熙间,县令段裳午32为邓宗仁立。显帅坊宋时建,表安抚郑宗仁宅里也。(上二坊在县西二十一都。)大市在县治大街。洛阳口市在县东八都,又名桥前33。尾历水东市在二十二都。尾历水西市在二十一都。(上二市俱县治西。)华岩墟在县东十三都。新桥墟在县西二十五都。富口墟在十一都。高桥墟在十三都。黄砂墟在十五都。下茂墟在十七都。(上四墟俱县北。)罗敦墟在县东南十三都。新坊墟在县西北十九都。

顺昌县

阜成坊在县治前,成化十一年,知县程立。宣化坊在县治前之东。兴贤坊在县治东,成化十年重立。崇儒坊崇德坊安靖坊凤栖坊吏隐坊在旧尉厅巷口。(上五坊今废。)爱民坊振文坊旧名顺化,又名兴贤。国朝洪武七年,知县张缙以儒学道出于此,改今名。状元坊宋嘉定中为邑人姚立。昼锦坊旧名清肃,因姚居此,改今名。御史坊旧名甘泉,宋淳祐间,邑人张杰拜御史,有直声,因改今名。通渠坊洪武七年,知县张缙凿渠疏水,由此以入大溪,故名。真节坊34洪武二十五年,诏旌萧贡才妻颜氏贞节立。(已上一十二坊俱县治西。)承流坊在县治西南布政分司前。成化九年,县令赵玺立。县市幕坂市在靖安都。富屯市在富屯都。(上二市俱县西。)仁寿市在县西北仁寿都。

永安县

龙兴坊在县治东。安仁坊进贤坊(上二坊在县治西)。太平坊在县治南。里仁坊在县治北。仁义坊在县治西南。忠义坊在县治西北。三市在县治前、中、后三街。安沙市在县西三十二都。固发口市又名贡川市,在二十六都。岩前市忠山市新桥墟(上二市一墟在二十五都。已上三市一墟俱县北。)

邵武府

邵武县

承流坊宣化坊(上二坊在府治前左右。)咨度坊旬宣坊(上二坊在布政分司左右。)澄清坊在建宁道前。孝老坊唐贞观间,为吴氏母立。清节坊宋熙宁六年为龙图孙谔立。都宪坊国朝为郡人陈泰立。(上三坊在县前街。)节义坊宋淳熙间为黄永存母林氏立。凤池坊宁泰坊探花坊为□吴言信立。即今四角亭。达德坊即宁国坊也。迎春坊(上六坊在铁冶街。)清宁坊寿宁坊(上二坊在汤家田街。)隆贤坊在高家巷。文德坊在官巷街。清泉坊在四眼井街。乐善坊在乌龙巷。太平坊司徒坊成化七年,为侍郎吴玺立。(上二坊在大街。)进贤坊一在城东街,一在城南街。尊道坊宋□溪35先生施霆亨所居也,咸淳中表其门。(上二坊在府城东街。已上二十二坊,俱府治东。)至善坊在中巷。兰魁坊在县学东。宋淳熙五年为省元黄涣立。为善坊一在西门外,一在新街。儒道坊擢英坊植贤坊(上二坊在旧学前。已上三坊俱水北街。)侍御坊宋宝祐元年为危昭德立。熙春坊(上二坊在熙春街。已上八坊俱府治西。)泮宫坊旧名兴贤,宋朱文公书匾。誉士坊旧名育才。(上二坊在府学前东西。)魁辅坊宋庆元二年为邹应龙立。达道坊通福坊眉寿坊元泰定中,郡人傅氏母寿九十,郡守西逵为立坊。尚书坊尚书谢源明廨院也。魁第坊(上六坊在府城南街。已上八坊俱府治南。)镇雅坊在仓前街东。福民坊亨道坊(上二坊在福民街。)中和坊在仓前街。通衢坊在水寨巷口。兴孝坊元大德间,为孝子郭回立。(上六坊俱府治东南。)儒科坊在府治西北儒科巷。宋宝祐四年为吴季子立。和平坊在□□□龙图上官□廨院也。界首市在六都,月以四、九日集。固住寺在十二都。绣溪市在十八都。拿口市在二十二都。龙潭市在二十六都,(上五市俱府城东。)和平市在府城南三十三都,月以十六日集。潭山市在府城西南四十六都。椒屯墟在府城东三都。宋黄伯原诗:“乔木村墟十里秋,渔盐微利竞蝇头。平坡浅草眠黄犊,小渚轻波泛白鸥。竹外客喧山市散,柳阴人醉酒旗收。清幽仿佛西湖上,惆怅归来独倚楼”。将漈墟在三十七都。官坊墟在四十一都。(上二墟俱府城西。)朱坊墟在十六都。月以二十七日集。官田墟在十九都。(上二墟俱府城南。)平洒墟在府城东南七都。将石墟在府城西南三十五都。

泰宁县

宣化坊承流坊(上二坊在县前东西。)崇仁坊积善坊(上二坊在县治东门街。)迎宾坊在县治西府馆前。澄清坊在县治东南建宁道前。状元坊一在县南中隅,宋时为叶祖洽立;一在水南,宋时为邹应龙立。朱口墟在县东朱口保。月四、九日集。梅口墟在梅口保。月三、八日集。依口墟在依口保。月二十七日集。(上二墟俱县西。)

建宁县

都监坊在谯楼内。宣化坊清华坊(上二坊在东街。)城隍坊在石池前。孝子坊在东隅,元季为冯顺德立。(上四坊俱县治东。)文明坊积善坊龙归坊(上三坊在西街。)凤池坊在凤山路口。瑞麟坊在凤池下。绥驿坊在熊家岭。(上六坊俱县治西。)昼锦坊在县治前。清平坊在南街。宏博坊在南门,宋谢绂故居也。贞节坊在县治前,为节妇李氏立。侍郎坊在水南街,宋俞丰故居也。登云坊在黄岐岭下。长吉坊在县南滩头。兴贤坊在县治南儒学街口。天仙坊在长吉寺前。(上八坊俱县南。)万桂坊在北街。弦歌坊在后街。惠宁坊在显武庙前。宁寿坊在万达桥头。(上四坊俱县治北。)贞节坊在县北蓝田保。为节妇黄氏立。孝子坊在县东南赤下保,元时为张子英立。孝子坊在县西北上黎保。元时为丘敬立。永安镇市在县西里心保。

光泽县

恺悌坊在县治前。承流坊宣化坊(上二坊在县前东西。)澄清坊在建宁道前。兰魁坊宋时为省元黄涣立。鼎魁坊(上二坊在弦歌桥。已上三坊俱县治东。)探花坊在布政分司之右。宋嘉定七年为李方子立。孝感坊宋时为孝子上官超立。眉寿坊在饶家巷。惠济坊在中街徐公桥下。(上四坊俱县治西。)种德坊在县治南后街。泮宫坊兴贤坊(上二坊在儒学左右。)卓行坊在丁字街。光禄坊在前街何家巷。杭头市茶焙市(上二市在县东一都。)止马市在县西北十都。黄岭墟在二十一都。新田墟在二十四都。(上二墟俱县东。)长城墟在县北十五都。崇仁墟在十九都。寨前墟在二十二都。(上二墟俱县东北。)清化墟在县西北十都。(已上六墟俱以子、午、卯、酉日集。)

校注

1康熙《福清县志 地舆》作“林琭”。

2康熙《福清县志 地舆》作“陈宗召”。

3乾隆《古田县志 城池 坊市》作“林择之”。

4乾隆《永福县志 建置》作“凌虎臣”。

5道宪《罗源县志 城池》作“黄棆”。

6道光《罗源县志 城池》作“黄士清”。

7嘉靖《建宁府志 坊巷》作“安定坊”。

8“四方”应为“四坊”。

9嘉靖《建宁府志 坊巷》作“市心”。

10道光《政和县志 建置》及民国《政和县志 城市 图表》均作“去县东南十里”。

11道光《政和县志 建置》及民国《政和县志 城市 图表》均作“长城街,去县西二十五里”。

12嘉靖《建宁府志 坊巷》作“东常市,隶东平里,去县西北七十里”。

13民国《晋江县志 规制》作“崔惠”。

14乾隆《泉州府志 都里》作“宋河南宪石赛故居”。

15乾隆《泉州府志 都里》及民国《晋江县志 规制》均作“刘釜”。

16民国《晋江县志 规制》作“为留正孙元治立”。

17乾隆《泉州府志 都里》及民国《晋江县志 规制》城作“清节坊”。

18民国《晋江县志 规制》作“朱鉴”。

19民国《晋江县志 规制》作“黄瀚”。

20民国《晋江县志 规制》作“裔孙缶”。

21应为“上三坊”。

22应为“上四市”。

23应为“上三坊”。

24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颜振仲”。

25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雷云”。

26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泉上里”。

27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龙潭”。

28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在市中”。

29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显忠坊”。

30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勤忠坊”。

31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段震午”。

32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段震午”。

33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作“衙前”。

34嘉靖《延平府志 地理》及乾隆《延平府志 坊表》均作“贞节坊”。

35咸丰《邵武县志 建置》作“宋云溪”。

卷之十五

地理

坊市

兴化府

莆田县

宣化坊在府治前之左,即旧县治。宋时建,初名宣化,后改名字民。雍熙间,知县蒋奎有惠政,民思之,因其谥,更曰简肃,后又改安民。乾道二年复今名。国朝成化二十二年,知府丁镛等重建。五劝坊在谯门外。宋元祐六年,漳州通判许长卿来摄郡事,以父遵所作《五劝文》,曰:孝义、务学、谨身、勤力、蓄积,立碑于谯门右,因以名坊。今废。耆英坊在望仙门内街中。景泰元年,知府张澜、知县刘玭为致仕员外郎陈中、行人方澥、按察使林坦、参议黄常祖、知府方鲤、郑述封、中书李尚经、同知林彀、教授方濬源立。(上三坊在谯门外抵望仙门大街之中。)镇雅坊旧在谯门右。名礼义,寻改宣化,后更今名。隆礼坊按宋郡志,在市之左通鱼行,旧名不欺,郡守赵彦励重立。元老旧弼坊在望仙门内之东,宋陈俊卿府第在焉。古延福寺地,后为布政分司,今织染局是也。俊卿告老,御札有“元老旧弼”之语,因名。国朝成化间,改建同升坊,即其址也。(上二坊俱废。以上三坊在谯门外抵望仙门大街之东。)澄清坊旧名廉耻,后改镇雅。元置肃政廉访分司于其内,改肃清。国朝改廉访分司为福宁道,复改澄清。立义坊按宋郡志,在市之右,即今西市,旧名宜禾。大观间,以黄詹擢第,更名昼锦。后郡守赵彦励重立,改名立义。今废。(上二坊在谯门外抵望仙门大街之西。)通远坊在文峰宫前街南务巷口,今司狱司前。旧名安业。宋郡守赵彦励重建,更是名。今废。善俗坊在文峰宫前街北县巷口,旧志以为新路巷。成化二十三年,知县卢俊更其匾曰淳风,而移旧匾于县前街之北街口旧坊上。激扬坊在福宁道前之西,旧名兴贤,□□云“在郡西下桥”。天顺间,知府潘本愚重立,改今名。亚魁坊在柴行。宋政和二年为李宗师立,后郡守赵彦励重立。今废。解元坊在左厢东街。正统六年为方玭立。都宪坊成化八年为翁世资立。(上二坊在永福寺前。)德义坊今废。义海坊按宋郡志,在东营前,东抵望海门。盖东街口也。今废。(上五坊在东街之中。)联桂坊元至正九年为林应成父子同榜立。崇教坊在义井边,今废。按宋郡志:“唐欧阳詹子孙今居于此。”(上二坊在东街之南。)宰政坊宋龚茂良居第在焉。郡守赵彦励为立坊。今废。旌节坊成化二十一年,诏旌顾文嘉妻杨氏贞节立。(上二坊在行尾。)惠民坊在西市街。为惠民药局立。登云坊在府学前。初名育材,宋郡守赵彦励立。后更名登云。成德坊在府学西。元天历间,同知廉悲奴立。(上二坊俱废。)状元坊在大路街。景泰间为柯潜立。又一所在府城东南安乐里柯山,亦为潜立。朱紫坊在刺桐花巷,即今方巷,又名袭桂。宋郡守赵彦励重立。长寿坊在后街,以长寿庙名。城隍坊在长寿庙边,城隍庙巷口。三贤坊在后街。成化十一年,御史尹仁为宋蔡襄、陈俊卿、林光朝立。解元接武坊在左厢后街。成化十七年,为吴观及其侄孙棱2立。孝义坊在旧宁真门内通井头。宋时为林昭度妻翁氏立。郡守赵彦励重立。仆射坊在橄榄巷。宋时为陈靖立。陈氏谱云:“华表新题仆射坊,旧居犹是尚书宅。”彩衣坊在留桥。旧名亚魁。宋绍圣四年为方天若立。后郡守赵彦励重建,更名彩衣。天禧坊在东仓前。擢秀坊按宋郡志,旧有待贤驿,故坊名待贤。驿地今入贡院。郡守赵彦励改为擢秀。旧贡院在郡治西城下,元建三皇庙,疑即其地也。坊今不知在何处,姑附于此。朝天坊按宋郡志,在上塘及前街,北抵望京门。万安坊按宋郡志,在上桥,西抵肃清门。(上三坊俱右厢。)诸老坊在兼济桥北。成化三年,知府岳正为致仕学士林文、行人方澥、员外郎林珒、通判方熙,知县黄子嘉立。解元坊在东厢宁真门外。正统间为林同立。探花坊宣德六年为林文立。状元坊永乐四年为林环立。(上二坊在石幢市。)常伯坊在后埭龙坡庙前之西。成化四年,知府岳正为陈俊立。解元坊在后埭。正统九年为黄誉立。探花坊在拱辰门内。成化八年,知府潘琴为李仁杰立。(上七坊在旧宁真门抵拱辰门大街之中。)给事坊按宋郡志,在宁真门外尉衙之东,为王晞亮立。今废。坊今不知在何处,疑在坑边巷后巷巷口。其他旧名汤峬,盖王氏旧居也。状元坊在英慧庙前巷口。宋绍兴八年,为黄公度立。绍熙二年,公度之长子知邵州沃重修。其地旧号延福里。唐黄滔有《延福里居诗》,公度其裔孙也。一经坊在荔枝宅巷。宋时为方万立。解元坊在后埭龙坡庙之东。正统十二年,为陈俊立。侍郎坊在英慧庙之侧。宋时为宋棐立。今废。解元绳武坊在东黄。成化十一年,为黄寿生及其曾孙乾亨立。旌节坊在东黄。成化十五年,诏旌黄子厚妻林氏贞节立。孝友坊按宋郡志,在乌石山前,以孝友林氏名。唐御史黄滔有《乌石村诗》注云“即今希刘3之故居”。坊今废。亚魁坊在维新里横山。永乐十五年,为黄肠廷对第三立。解元坊在南力里下坂。宣德五年,为李蒲立。(上二坊俱府城南。)亚魁坊宋绍兴八年,为陈俊卿立。今废。状元坊宋绍熙间,郡守赵彦励为陈文龙立。国朝宣德八年,文龙五世孙户部照磨颉重建。(上二坊俱在府城东南白湖。)解元坊在维新里管墩。成化二十年为陈仁立。亚魁坊在景得里。宋乾道八年为黄艾立。金紫坊在上佘。宋绍熙间,郡守赵彦励为余振立。侍讲坊在琳井。宋淳祐二年为朱桂英立。(上三坊俱废。)会元坊在象店。宣德五年为陈中立。(上三坊在连江里。)侍讲坊在谷清里桂岭。宋端平三年为陈士楚立。国朝永乐、成化间,其裔孙文正、则颜、从和等二次重建。状元坊在澄塘。宋端平二年为吴叔告立。国朝成化二十一年,叔告之裔孙知潮州府绎思重建。解元坊在塘头。正统八年,为宋雍立。成化间,其子青阳教谕具瞻重立。解元坊天顺三年为杨琅立。(上二坊在景得里。已上八坊俱在黄石。)旌节坊在莆田里清浦。成化九年,诏旌周则川妻郑氏贞节立。旌节坊在谷清里洋坊。天顺间,诏旌郑永迪妻徐氏贞节立。旌节坊在兴福里埕江,成化十二年,诏旌吴师舜妻余氏贞节立。解元坊在连江里塘下。景泰四年为许评立。(已上十五坊俱府城东南。)师儒坊在永丰塘北。宋绍熙三年,郡守赵彦励为林光朝立。忠惠坊在蔡宅。宋蔡襄旧居于此,郡为立坊,以其谥名。国朝成化间,巡抚都御史滕昭重建。(上二坊在府城西南南厢。)状元坊在延寿。宋熙宁间为徐铎立。延寿有唐徐寅故居,寅尝题诗云:“赋就成都振大名,斩蛇功与乐天争。如今延寿溪头住,终日无人问一声。”铎其裔孙也。贤良坊宋景德四年,邑人陈绛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正言,郡为立坊。亚魁坊在贤良坊之右。宋嘉祐间为陈睦立。(上三坊俱常泰里。)状元坊在尊贤里白社。宋淳熙间为特魁方镐立。特魁坊在仁得里。宋时为林洵立。孝子坊在魏塘。景泰间,参政李颙为宋郭义重及其五世孙廷炜重立。忠孝坊元镇国上将军魏天祐为陈淬并子忠刚立。国朝正统十三年,淬十一世孙善理重修。贞节坊正统十三年,佥事况真、知县刘玭为林景靖妻陈氏立。(上二坊在涵头市。)名贤坊宋时为郑厚立。特起坊宋郑樵以布衣被召,郡为立坊。制锦坊在旧兴化县治前。风化之原坊在旧兴化县学前。旧名敦化,改名通正。元至元二十六年,兴化府经历克己重建,改今名。成德坊在旧兴化县学西。元至正二十六年知县方景章立。彩绣坊在旧兴化县治通衢之东。宋时以军器少监姚宗之为本路提举立。状元坊在旧兴化县治西偏。宋时为郑侨立。释褐状元坊宋元丰二十八年,知县边慕贤为林自立。(上八坊在广业里。已上十六坊俱府城东北。)南市在府治东街。旧名行尾,亦名鱼行。初,唐乾宁间,异僧黄涅槃指郡治之基,即今卫署,请陈氏姥曰:“宜迁居,退百步,此地当有鼓角声。”复指行尾众水归流之地曰:“可以立市。”有谶云:“市连义井岁时丰,水绕壶公文物盛。”越七十余年,郡果迁建,即于义井之旁为市。天圣中,复为浮市于郡治前,三年复归于旧,既而又移于西街,旧名西市。久之,周忠等以连年旱涝,谷价腾贵,皆移市所致,引谶文白于郡,请复旧所,即今处。权军事许长卿从之,时元祐六年也。北市在石幢街万寿宫之右。洪武间因辟城,始市于此。黄石市在府城东南,跨连江、莆田、景德、谷清四里。居人延亘千余家。其秀民多读书、登仕版;而处者率以力本为业。果园蔬畦,映带远近。故虽非商贾所聚,而市井之盛,为莆一大聚落也。涵头市在府城东北。市濒海港,鱼盐之所聚,商贾之所集,亦莆名区也。近市则为黄巷。黄氏自侯官黄巷迁筑于此,故犹仍其旧居之名。白湖市在府城东。旧经云:“白湖东引沧江,介延寿、木兰二水之间,南北商舟会焉。”陈俊卿旧居于此。

仙游县

承流坊在县治前之东。旧名敦义。景泰七年,知县龙禧重建,改今名。宣化坊在县治前之西。旧名耆德。宋时为邑人陈党立。国朝洪武三十年,知县张溥重建,改曰依仁。景泰七年,知县龙禧复建,改今名。积庆坊登龙坊阜民坊(上二坊俱废。)登贤坊在东街。洪武三十四年知县张溥重建。贞节坊成化十五年诏旌张琳妻王氏贞节立。(已上五坊在县治东。)尚贤坊苟元坊宋绍定间,为叶大有立。(上二坊在县治西,俱废。)登云坊梯云坊旧名登俊,以近儒学立。洪武三十四年,知县张溥重建,改今名。宣教坊(上三坊在县治南,俱废。)崇文坊在县治东南。风亭市在县东南枫亭驿前。旧名太平驿。

福宁州

本州

司寇坊在州治前。成化十七年为刑部尚书林聪建。梯云坊兼善坊达尊坊(上三坊在州治东。)登龙坊德贵坊衍庆坊朝京坊冠英坊撷英坊抡材坊(上七坊在州治西。)登俊坊阜民里清选坊兴贤坊(上四坊在州治南。)联桂坊在州治北。(已上十五坊俱废。)国储坊在朝天街广盈仓前。成化十三年,州判黄晟建。登龙坊状元坊(上二坊在州西门外,旧废。)东街在州治东。西街在州治西。南街在州治南。北街在州治北。(上四街,成化间知州刘象修砌。)

宁德县

德化坊在县治前。宣德七年监察御史张□建。澄清坊在福宁道前。洪武十二年知县朱政建。肃政坊在福宁道前之东。钟秀坊在儒学前之东。萃英坊在儒学前之西。崇仁坊(上五坊俱县治东。)和义坊在县治西。(上二坊俱洪武十二年知县朱政建。)国子先生坊在县西二十一都。洪武二十九年为周斌建。状元坊在一都。宋绍熙元年,为余复建。国朝洪武四年,主簿王溥重修。都宪坊在七都。成化七年,为林聪建。(上二洪俱县北。)

福安县

还淳坊在东街。毓秀坊在儒学前之东。旧名登俊,后改今名。兴贤坊在儒学前之西。龙首坊在二都秦溪口。(上四坊俱县东。)迎祐坊辅文坊儒藻坊经济坊状元坊在穆洋。宋淳祐十年4为缪幼节魁武举释褐立。状元坊在西溪。宋绍定二年为缪蟾魁特奏名立。省元坊在楼下。宋嘉熙二年,为缪烈立。(上三坊在十八都。俱废。已上七坊俱县西。)秦溪坊在南街。濯缨坊协济坊搭儿坊去县五里。廉福坊在廉岭渡头。状元坊在三十一都苏洋。宋嘉熙二年为刘必成魁武举立。今废。进士坊在二十都廉村。宋政和五年为陈昂立。(上七坊俱在县南。)东街在县治东,通瑞应门。西街在县治西,通礼贤门。南街在县治南,通甘棠桥。石矶津市在县南二十都廉村。

乡都

福州府

闽县

宋分十二乡,统三十七里。元析凤池西乡崇贤里,改为左一、左二、左三,南津四厢,隶录事司,乡仍其旧。合海曲、海畔二里为加登海曲里。共三十六里,隶本县。国朝又析合南里为江左、江右二里,复并合南右里入开化里,仍三十六里,统图凡一百二十六。

左一坊左二坊左三坊(上三坊各统图三。)南津坊统图四。

凤池西乡在府城东南。旧名双桂乡,有都尉、联荣、上仁、棠阴、崇贤五里。宋并为崇贤里。崇贤里统图三。

凤池东乡在府城东二十里。旧无“东”字,宋增之。旧又有清谨、新昌,与今三里为五。宋元并为三。归善里统图二。鼓山里统图四。桑溪里统图一。

晋安东乡在府城东七十里。旧无“东”字,宋增之。合北里统图九。宋海曲里。嘉登里统图七。宋海畔里。江左里统图二。宋合浦南里。江右里统图一。宋合浦北里。

晋安西乡在府城东五里。旧名灵芝乡。有清平、永乐、习贤,与今三里为六,宋元并为三。孝义里统图一。瑞圣里统图三。易俗里统图二。

高盖南乡在府城南十五里。旧无“南”字,宋增之。旧又有仁德、方胜,与今三里为五。宋元并为三。时升里统图七。仁丰里统图二。光德里统图五。

高盖北乡在府城南十里。旧名乌石乡。有周鼎、下惟、令德,与今二里为五。宋元并为二。嘉崇里统图九。高惠里统图二。

崇善东乡在府城南七十里。旧名希福东乡,凡四里。元并为三。还珠里统图三。旧分南北二里。元合为一。西集里宋陈垲为乡师5士民请于县,立荣寿坊于大义。盖以垲世居此地也。自是遂改里为荣绣。元复旧。方岳里(上二里各统图一。)

崇善西乡在府城南七十里。旧名希福西乡。有永庆、慕贤、待士、清廉、灵岫五里。宋并永庆、慕贤为三。元易待士为永庆。永庆里统图三。清廉里统图一。灵岫里统图二。

开化东乡在府城东九十五里。旧无“东”字,宋增之。旧又有受善里,与今二里为三。宋并为二。光俗里统图三。至德里统图四。

开化西乡在府城东南三十里。旧名温泉乡。有归化、崇信,与今三里为五。宋并为三。归仁里永福里(上二里各统图二。)高详里统图一。

赞贤乡在府城南一百里。绍惠里统图一。钦仁里统图二。归义里积善里(上二里各统图三。)

安仁乡在府城东十七里。官贤里统图三。宋为接贤里。仁惠里永南里(上二里各统图五。宋为永盛南里。)永北里旧胜残里。宋为永盛北里。开化里(上二里各统图四。元析为合南右及开化二里,国朝并为一。)

侯官县

宋分为十乡,统五十里。元析桂枝乡荣亲、聚星、永平三里,改为右一厢、右三厢,隶录事司;改乡为三十七都,统四十七里,隶本县。国朝改厢为坊。昔宋荣亲里地,增置西南关厢,复为十乡,统都三十,凡为图六十有八。

桂枝乡在府城西南二里。唐元和间,以里人陈去疾登科,故名。右一坊统图四。西南关厢统图一。宋延福里。咸平间,刘若虚登第,授大理评事,知永嘉县,归乡,大父母、父母俱无恙,郡守谢泌改为荣亲里。右三坊统图四。元并南斗厢之半为一。宋永平里。

东孝悌乡在县南八十里。旧无“东”字,宋增之。草市都统图一。在西门外。宋孝顺里。一都统图三。距府城十里。宋永钦、处仁、正节、美宅四里。十六、七都统图五。距府城九十里,宋驯翚里。(上二都俱府城西。)三十五都统图一。在府城西北八十里。宋安平里。

西孝悌乡在府城西一百里。旧修文乡,宋改今名。十二都统图二。距府城四十里。宋扬名、惠化二里。十三都统图三。距府城四十五里。宋招贤、顺平二里。十四都统图二。距府城六十里。宋齐礼里。(上三都俱府城西。)

胜业乡在府城西十五里。二都统图九。在府城西一十五里。宋孝成、新安、方乐、方兴四里。

修仁乡在府城西南七十里。三都统图三。在府城西四十里。四都统图四。距府城四十五里。宋海平、灵凤、绥平三里。五都统图一。距府城五十里。宋迁蝗里。十都统图三。距城三十里。宋永康里。(上三都俱府城西南。)

永安乡在府城西北一百六十里。十九都距府城百二十里。二十、二十一、二都距府一百三十里。宋永兴、清化二里。二十五都距府城七十里。二十六都距府城一百八十里。宋修仁里。(上四都俱府西城。)二十八、九、三十都距府城二百一十里。宋嘉祥东里。三十一、二、三都距府城一百一十里。宋嘉祥西里。三十四都距府城九十里。宋保安上下二里。(上三都俱府城西北。已上七都各统图一。)

石门乡在府城西北八十五里。十五都统图三。距府城七十里。宋九功上下二里。十八都统图一。距府城一百一十里。宋归德里。(上二都俱府城西。)三十六都统图二。在府城西北七十里。宋万安里。

东太平乡在府城西北百二十里。二十三都在府城西一百五十里。宋安仁里。二十七都在府城西北二百里。宋东安里。(上二都各统图一。)

西太平乡在府城西北百二十里。旧元丰乡,宋改今名。十一都统图二。在府城西南三十五里。宋旗亭、志节、惇和、永宁、兴和、加川、畴川七里。二十四都统图一。在府城西一百五十里。宋仁德里。

五芝乡在城西南一百里旧令善乡。宋改今名。六都统图二。距府城五十五里。宋清政里。七都统图五。距府城六十里。宋闽光、三秀二里。八都距府城八十里。宋新兴里。九都距府城一百里。宋吉壤里。(上二都各统图一。已上四都俱府城东南。)

怀安县

宋分九乡,统四十四里。元析感应乡賛城里、八座乡观风里为子城厢、右二厢,隶录事司;又分同乐为东西二乡,通十乡二十五都、四十五里,隶本县。国朝改厢为坊,乡都仍旧,统图四十又七。

子城坊统图四。元初有子城东、子城西、东渎三厢。后合为一。右二坊统图二,元初有东西二厢,后合为一。

感应乡一都统图二。在府城西三十里。宋西安、安康、清平、立德四里。内立德宋隶灵山乡,元析隶于此。

崇业乡宋敦业里。二都统图四。在府城西二十里。宋钟山、择善、开化、太平、忠信、钦德、賛城七里。内钦德、赞城二里旧隶感应乡,元析附此。

灵山乡三都距府城三十里。四都距府城四十里。(上二都俱府城东,各统图一。宋怀贤、越城、遵化、宁基四里。)

八座乡五都距府城五十里。六都距府城六十里。(上二都俱府城东,各统图一。宋观风、孝仁、温泉、高迁、稷下五里。)

承平乡七都统图二。距府城三十里。八都统图三。距府城四十里。(上二都俱府城南。宋接下、黄信、顺安、孝弟、安上五里。)

移风乡九都统图三。十都统图二。(上二都俱府城南五十里。宋长寿、崇福、清善、匀化、杨峙五里。内崇福里即元汇泰里也。)

积德乡十一都统图五。距府城五十里。十二都统图二。距府城六十里。(上二都俱府城南,宋恭顺、高阻、孝廉、胜平、待宾五里。)

侯官乡旧有崇江果6,宋并。十三都统图二。距府城四十里。十四都距府城五十里。十五都距府城六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一。已上三都俱府城西。宋清泰、安定、北平、德风、宁运、超胜、江阳七里。)

同乐东乡十六都距府城七十里。十七都距府城九十里。十八都距府城一百里。十九都距府城一百一十里。二十都距府城一百二十里。二十一都距府城一百三十里。(上六都俱府城西。各统图一。宋施化、前屯、西屯、后屯四里。)

同乐西乡二十二都距府城一百四十里。二十三都距府城一百五十里。二十四都距府城一百六十里。二十五都距府城一百七十里。(上四都俱府城西,各统图一。宋兴盛焦溪、前屯、中屯、东屯五里。)

长乐县

旧分七乡,宋并为四乡,统三十二里。元改为二十四都,增置崇德里,分崇丘、昆由、弦歌各为上下里,凡三十六里,乡仍其旧。国朝分为东西二隅,二十四都,仍统于四乡。

善政乡在县西一里。宋并永泰乡为之。廉风、建兴、崇德、敦素、崇贤五里,旧属永泰。东隅西隅旧德政里,宋因邹异中经明行修科,改为宾贤里。九都宋逍遥、进贤二里。十都宋清平里。(上二都俱县东。)十一都宋建兴、廉风二里。十二都宋敦素、崇贤、崇德三里。(上二都俱县东南。)

二难乡在县西南五里。旧崇丘乡。以潘循、潘衢同登第,改其乡曰二难,里曰同荣。宋并安时乡昆田、依福、灵石、泉元、归义五里为之。二都元崇丘上里。三都元崇丘三里。四都宋信德、嵩平二里。五都宋泉元里。(上四都俱县南。)六都元昆由上里。七都元昆由下里。八都宋同荣、依福、灵石三里。(上三都俱县东南。)

昌化乡在县东南十里。宋并依德乡为之。海滨、崇化、良田、千零四里,旧属依德。十三都宋仁义、永胜、招贤三里。十四都元弦歌上里。十五都元弦歌下里。十六都宋和风里。(上四都俱县东。)十七都在县东南。宋崇仁里。十八都宋崇化里。十九都宋良田里。二十都宋千零里。(上三都俱县南。)

芳桂乡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以林慎思兄弟五人登第,故名其乡曰芳桂。又以慎思中宏词科,故名其里曰大宏。二十一都宋敦化、方安二里。元并为从化里。二十二都宋大宏里。二十三都宋方乐里。二十四都宋新开里。(上四都在县东北。)

连江县

旧五乡,宋分为七乡,统二十四里。元复为五乡,分崇德为四里,寻为四都。又分安仁为二里,合光化、临江为光临里,凡二十五里。国朝复并崇德里为三都,又合安仁为一里,而省安义里。凡十九里三都,统三十七图。

宁善乡按宋《三山志》云:“宁善乡在县东南四十里,有丰邑,后并入。”而新志以为附郭东西,则县治旧在宁善乡西北,今盖迁于此也。惜其记载阔略,不知旧县在于何所,今县迁于何时耳。姑记于此,所俟知者。钦平上里统图四。在县前大街以西。钦平下里统图五。在县前大街以东。二十六都统图一。在县东北一百里。二十七都统图二。在县东北八十里。二十九都统图一。在县东二十五里。(上三都宋元崇德里地也,俱隶宁善乡。今县志去其里名,而别列于诸里之后。今姑依旧志。仍附于此。)

宋福乡在县东南二十里。宋志在县南二十四里。新安里安庆里(上二里各统图二,俱在县南五里。)永贵里统图三。在县东十五里。旧分上、下二里,宋并为一。

太平乡在县西北六十里。宋志在县西北四十里。光临里在县西北三十四里。宋光化、临江二里,元并为一。清河里在县西十里。安仁上中里在县北八十里。宋安仁里。元分上、下二里。国朝复并为一。(上三里各统图一。)

名闻乡在县东北三十里。宋志在县西北七十七里。有上、下二乡,元并为一,乡有八里,元并为七。加贤上里在县东十三里。加贤下里在县东一十里。贤义里在县北十五里。宋为进贤。元为贤义,疑以安义里并入而名。中鹄里在县北八十里。旧名通化。唐张莹尝有诗:“一箭不中鹄,五湖归钓鱼。”宋取以更里名。仁贤里在县西北六十里。宋为敦贤,元为仁贤。疑以归仁里并入而名。安定里在县西七十里。(上六里各统图一。)

五贤乡在县东北七十里。宋志在县东北百五十里,有上、下二乡,元并而为一。安德里保安里(上二里距县六十里。)建兴里距县七十里。(上三里各统图二。)集政上里距县七十里。统图一。集政下里距县七十五里。统图三。宋有集政里、招贤上、下里,元志无招贤,有集政上下里。

福清县

旧十乡,宋并为七乡,统三十六里,元因之。国朝改永西里,旧永庆西里为四隅,寻为六隅。又析海坛、灵德、化北、平南、平北、永宾六里为十六都,余如旧。后又并永寿里入善福里。统图凡一百一十又九。

太平乡在县东五里。旧有龙兴、崇宾二里。宋并入永东、永西、海坛三里。六隅旧永西里。初改为东、西、南、北四隅,今南隅分为上、下图,北隅分为一、二图,是为六隅。永东里统图一。在县治东五里。旧永庆东里。修仁里统图一。在县西北五里。旧属永乐乡,改为嘉禾,后复今名。海坛里在县东南海中,详见《山川志》。元分为海上、海下二里,今海上里为六十六都、六十七都(各统图二);海下里为六十四都(统图一)、六十五都(统图三)。今居民尽徙他处,里名尚存。

万安乡在县西南四十里。旧有文秀乡,以翁承赞得名,宋嘉祐间并隶万安。万安里统图一。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新丰里统图一。在县南五里,旧属太平乡。灵德里(今分上、下都):上都在县南二十五里。下都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各统图一。苏田里统图一。在县西南三十里,旧隶文秀乡。安香里统图一。在县西南五十里。光贤里统图三。在县南六十里。翁承赞所居。上三里旧隶文秀乡。)

崇德乡在县东南五十里。旧有三亭乡,统遵义、遵教、灵瑞、时和四里。宋并入附近诸乡。福唐里统图三。距县三十五里。宋钦唐里。元改今名。时和里统图六。距县四十里。旧以惇和南、惇和北二里并为敦化,宋改今名。(上二里俱县南。)化北里(宋归化北里,元安化北里。隋时掠琉球五十户居于此。今分上、下都):上都距县五十里。下都距县五十五里。(上二都各统图四,俱县东北。)平南里(旧安平南里,隶山亭乡。今分三都):五十九都统图四。距县九十里。六十都统图五。距县一百里。六十一都统图三。距县一百二十里。(上三都俱县南。)平北里(统图十。旧安夷北里,隶山亭乡。今分上、下都):上都在县南五十里。下都在县东南七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五。)井得里闽王审知筑占计洋,凿井无水,拜而得之,名拜井里。元改今名。统图四。在县东南四十五里。

孝义乡在县南二十五里。旧有万寿里,宋并。隆仁里统图二。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宋栖仁里。江阴里统图六。在县南九十里。隔海,旧隶常德乡。临江里统图二。在县东南五十里。南日里统图二。在县南一百里,旧隶万安乡。化南里统图八。在县东南五十里,旧隶常德乡。宋为归化南里。元改安化南里。

长东乡在县西四十里。旧有长乐西乡,北为长乐东乡。宋并西乡,此遂去“乐”字。文兴里在县东三里。旧为隆兴里。清源里在县西二十五里。旧为清源里,半属西乡。新宁里在县西四十里。旧属西乡,有里外里,今并。方兴里在县西北二十里。(上四里各统图一。)

感德乡在县东二十五里。旧有鳣庭里,宋并。仁寿里统图一。在县南十里。旧为万寿里。浔阳里统图一。在县南二十五里。旧属孝义乡。永滨里(半为海岛。今分为三都):一都统图一。去县三十五里。二都统图四。去县三十五里。三都统图三。去县四十里。(上三都俱县东。)新安里统图四。方成里统图二。方民里旧为方乐,有南北二里。元改方明,今为方民。统图七。上三里俱县东二十里。)

永福乡在县西十二里。宋为永乐乡,有常乐、元福、立德里。后并。永福里在县西一十里。清远里在县西南三十里。旧隶万安乡。善福里在县西一十里。旧属长乐东乡。遵义里旧属山亭乡,在县北一十五里。(上四里各统图一。)

古田县

宋分四乡,统一十三里,元因之,又析为四十八都,而统于里。国朝分为坊五保,在乡为四十二都,统图凡五十有九。

一保在县治□□六里。二保在县治□三里。三保在县治□三里。四保在县治□六里。五保在县治□六里。(上五保俱在坊,各统图一。元属保安里四十八都。)

一都距县九十里。二都三都各距县八十里。(上三都各统图一,俱在县西。元属和平里。旧有四十七都,国朝并入一都。又有四都,永乐十年并入一、三、七、八都。)五都统图一。在县西四十里。元属颛溪里7。旧有六都,国初并五都。七都距县四十里。八都距县五十五里。十都十一都各距县一十五里。(上四都俱在县西,各统图一。元属崇礼里。旧有十都,国朝永乐十年并入九都、十一都。按县志云:“九都并入在坊五保,又有十都。”二说不同,今姑从县志。)十二都在县西五里。十三都在县南三十里。十四都在县东五里。(上三都各统图一。元属保安里。已上四里,元俱统于建安东乡。宋为建东乡。)十五都距县十五里。十六都距县二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一,俱在县北,元属慕仁里。)十七都距县三十五里。十八都距县四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一,俱在县北。元属新兴里。旧有一十九都,今并入十八都。)二十都统图一。二十一都统图二。(上二都各距县五十里。)二十二都统图一。距县一百二十里。二十三都距县一百八十里。)二十四都距县一百三十里。二十五都距县一百五十里。(上三都各统图二。已上六都俱在县北,元属横溪里。)二十六都统图一。距县九十里。)二十七都统图一。距县一百三十里。二十八都距县一百三十里。二十九都距县一百八十里。各统图三。(上四都俱在县北。元属新俗里,旧名洛阳。已上四里,元俱统于恩惠乡。)三十都在县北六十里。三十一都在县东七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一。)三十二都统图二。距县一百九十里。三十三都距县一百五十里。三十四都距县一百三十里。各统图一。(上三都俱在县东北。已上五都,元属移风里。)三十五都在县东北。三十六都在县东。(上二都各统图一,距县一百三十里。元属安乐里。)三十七都统图一。距县一百七十里。三十八都统图二。距县一百五十里。三十九都统图一。距县一百一十里。(上三都俱在县东。元属顺委里。旧名慎委,避宋孝宗讳,改为顺员。已上三都,元俱统于寿田乡。)四十都距县一百里。四十一都距县一百五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一,俱在县东。元属安民里。)四十二都距县三十里。四十三都距县四十里。四十四都距县四十五里。(上三都各统图一。)四十五都统图二,距县四十里。(上四都俱在县东北。)四十六都统图一。在县东南四十七里。(上五都,元属邵南里。已上二里,元俱统于元和乡。)

永福县

宋分三乡,统十四里,元因之。国朝析为三十六都,后省为二十七都,今又省为九都,乡仍其旧,而里亦省,仅存其八。

丰和乡在县东七十里。宋有永泰里,后并。又宋、元俱有唐元里,国初以隶中和乡,今并入永安里。国初有保元里,今并入待旦里。永唐里(合永安、唐元二里而名):一、二、三都旧分为三都,今合为一。待旦里: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旧分为七都。内四、五、六、七都属保元里,八、九、十都属本里。今合为一。

中和乡在县南三十步。宋、元名通北,国朝改今名。宋、元及国朝有光德、高盖、官贤三里,与今二里为五。今并为二。高盖,宋、元名平盖。官贤,宋、元名安乐。元辅里(宋、元为开平里):十一、十二都旧分为二都,今合为一。新丰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都旧分为九都,内十三、十四、十五都属元辅里,十六、十七都属光德里,二十、二十一都属属高盖里,十八、十九都属本里。今并为一。

和平乡在县西南九十五里。感应里: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都旧分为六都,内二十二、二十三都属官贤里,二十七都属龙津里,二十八、二十九、三十都属本里。今并为一。新津里(宋、元为新建里):二十五、二十六都旧分为二都,今并为一。保德里:三十一、三十二都旧分为二都,今并为一。英达里(宋、元为归义里):三十三、三十四都旧分为二都,内三十三都属保德里,三十四都属本里。今并入为一。三十五、三十六都旧分为二都,今并为一。

闽清县

宋分二乡,统十里。元析宣政里为二坊,合居仁、护仁为居护仁里,而省苑立里,凡八里,统二十四都。乡仍其旧。国朝因之,但后复分居仁、护仁为二里,凡九里。

奉政乡在县东北三十里。宣政里(元又有二都,今析入孝顺里):和丰坊升平坊十五都十六都(上二都俱县南。)金沙里:十三都十四都(上二都俱县西。)贺恩里(元有十五都,十六都,今析入宣政里):十七都十八都(上二都俱县东。)安仁里:十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上六都俱县东。)

寿宁乡在县西北五十余里。宋为永宁乡。元改今名。仁寿里:十一都十二都(上二都俱县北。)孝顺里:二都三都四都(上三都俱县南。)居仁里:六都在县南。护仁里:五都在县西。盖平里:七都八都九都十都(上四都俱县西。)

罗源县

宋分三乡,统一十三里。元分罗平、招贤、林洋、霍口、黄重各为二里,凡一十八里。国朝改附县为四隅,寻并为二隅,省安全、新顺、霍口三里,合罗平为一里,又分善化、招贤、新丰、黄重各为二里,凡为隅二,里一十又四。

崇德乡在县东南五里。旧有北社里,宋并。宋、元有安金里,今并入东西隅及临济、徐公、拜井等里。东隅统图一。在县治东。旧有北隅,今并入。西隅统图一。在县治西。旧有南隅,今并入。拜井里统图一。在县东二十里。梅溪里统图一。在县西三十里。元有新顺里,今并入。善化里(今分为二册):善化里一册距县十七里。善化里二册距县八十里。(上二册俱县西。)常熟乡在县东北一十五里。旧有迁明、新丰二里。宋置招贤里,遂并之。招贤里(元为上、下里,今分为二册):招贤里一册招贤里二册(上二册俱在县东六十里。)临济里在县北十里。新丰上里距县四十里。新丰下里距县三十五里(俱县西北。)徐公里在县北一十五里。罗平里在县西三十里。

同乐乡在县西北七十五里。所统三里,旧曰屯。宋改为里。黄重上里去县七十里。黄重下里去县八十里。俱县西。元有霍口里,今并入。林洋里在县西北一百五里。

建宁府

建安县

宋分郡城中为四厢,隶本府。郡城外为四乡,统十二里,隶本县。元改东、南二厢为二隅一坊,属录事司,乡里俱仍其旧,隶本县。国朝析秦溪为二里,共一十三里,坊隅仍旧,统图凡一百四十又三。

东隅统图一。南隅统图四。光禄坊统图一。

昼绣乡将相里统图十。距府城五十里,旧名新会里。西才里统图十五。距府城一百二十里。(上二里俱府城东南。)秦溪内里统图十一。在府城南一百五十里。秦溪外里统图八。在府城西南一百里。

原祐乡旧统登仙、房村、东吉三里。国初割东吉里益永和乡吉苑里,而分房村为二里,属焉。登仙里统图十。在府城西南四十里。房村上里统图十五。距府城九十里,旧为黄孙里。房村下里统图八。距府城七十里。(上二里俱府城西。)

永和乡旧名建安乡。吉苑里统图十。距府城三十里,旧名北苑里。

顺阳里统图八。距府城九十里,旧属永平乡。建宁里统图十二。距府城四十五里。(上三里俱府城东。)

永平乡安泰里统图十二。在府城东一百五十里。川石里距县一百三十里。旧属永和乡。东长里距县一百五十里。(上二里各统图九,俱在府城东北。)

瓯宁县

宋亦内分四厢,外分四乡,统一十二里。元改西北二厢为二隅一坊,乡里俱仍旧,所辖并与建安县同。国朝因之,统图一百九十又二。

西隅统图四。北隅统图七。县坊统图四。

安乐乡梅岐里统图十五。距府城一百二十里。麻溪里距府城一百五十里。高阳里距府城一百八十里。(上二里各统图十。已以上三里俱府城西。)

星会乡旧名新会乡。崇安里统图十六。在府城北四十五里。西乡里统图十七。距府城一百二十里。紫溪里统图十七。距府城一百六十里。(上二里俱府城东北。)

慈善乡慈惠里统图十五。在府城西三十里。丰乐里统图十九。距府城六十里。吉阳里统图十六。距府城一百里。(上二里俱府城西北。)

温柔乡禾义里统图十六。距府城九十里。禾供里统图十九。距府城一百二十里。禾吉里统图七。距府城一百四十里。(上三里俱府城北。)

浦城县

宋分十乡,统三十二里。国朝改宜新里为四隅,并永吉、长乐为一里。余仍旧,凡统图一百五十又三。

安仁乡东隅统图二。西隅南隅各统图四。北隅统图二。太平里统图五。在县西北二十里。郊阳里统图六。在县东北三十里。

钦德乡募泰里统图四。距县一十五里。泰宁里统图七。距县二十里。高泉里统图五,距县六十里。(上三里俱县东。)大石里统图五。在县东北四十里。

永兴乡永康里统图六。距县七十里。船山里统图三。距县八十里。毕岭里统图四。距县九十里。(上三里俱县西北。)

总章乡永平里统图一。在县西五十里。通德里统图三。在县西北七十五里。

忠信上乡清湖里统图五。在县南三十五里。上元里统图六。距县七十里。孝悌里统图八。距县四十五里。(上二里俱县东南。)

忠信下乡新兴里统图七。距县六十里。仁风里统图四。距县五十里。(上二里俱县西。)

东礼乡靖安里统图二。距县七十里。东礼里统图二。距县八十五里。人和里统图三。距县九十里。(上三里俱县西南。)

昭文乡上相里统图五。距县一十里。招贤里统图七。距县十五里。(上二里俱县南8。)登云里统图二。在县南十五里。总章里统图四。在县西南七十里。

福安乡旧名载初。官田里统图六。在县北四十五里。登俊里统图四。在县东北六十里。

乾□乡9旧有永吉里,后并入长乐里。长乐里统图四。在县西二十五里。乐平里统图二。距县二十里。安乐里统图六。距县七十里。(上二里俱县西北。)雁塘里统图七。距县九十里。忠信里统图八。距县七十里。(上二里俱县北。)

建阳县

五乡,辖一坊十八里,凡统图二百二十。

建宁乡县坊统图七。同由里统图十。在县东一里许。建中里统图七。在县北五十里。乐田里统图一十五。距县二十余里。三衢里统图五。距县七十里。(上二里俱县南北。)

群玉乡三桂里在县南一里许。均亭里在县东南二十里。各统图十。崇任得里统图九。在县北二十里。兴贤上里统图八。距县八十里。兴贤中里统图八。距县六十里。(上二里俱县西南。)兴贤下里统图九。在县南二十五里。

仁义乡崇泰里统图二十五。在县西二十里。崇文里统图十三。在县北三十里。崇政里统图十四。在县西南三十里。

崇政上乡永中里统图十四。距县七十里。和平里统图十三。距县八十里。嘉禾里统图十三。统图一百二十里。(上三里俱县西。)

崇政下乡崇化里统图十九。在县西南七十里。北乐里统图十一。在县西北一百里。

松溪县

宋分三乡八里,统二十五都。元并兴唐、杉溪为一里。国朝因之。

东平乡东关里:一都二都三都四都五都六都(俱在县南一十五里。)皈伏里(旧名归复):三都七都十一都十三都(俱在县东二十里。)永宁里:十四都二十都二十一都(各距县五十里。)豪田里:二十二都二十四都二十五都(各距县六十里。)永和里:二十二都距县六十里。(上三里俱县北。)

善政乡杉溪里(旧隶建安县。宋至道间以益本县):八都九都十都十二都十六都(俱在县西二十里。)

崇信乡庆元里(旧隶浦城县。宋至道间以益本县):十五都十七都十八都十九都(俱在县北三十里。)

崇安县

八都辖一十九里,凡统图八十又三。

武泰乡四隅里统图十一。附县。旧名隐浆东岸。石雄里统图六。在县北五里。

新丰乡石臼里统图三。在县北七十里。吴屯里统图四。距县四十里。大浑里统图六。距县四十里。(上二里俱县东北。)

新塘乡黄柏里统图四。在县四十里。

武夷乡上梅里统图四。在县东三十里。会仙里统图七。在县南六十里。下梅里统图四。在县东南三十里。

上仁义乡黄村里统图一。在县西四十五里。将村里统图五。在县西南三十里。周村里统图一。在县西北五十里。

下仁义乡建平里统图三。距县六十里。丰阳里统图六。距县七十里。(上二里俱县东南。)节和里统图七。在县西南七十里。

开耀乡从籍里统图五。在县东七十里。旧名从政。内五夫里统图二。在县东北八十里。旧名籍溪。外五夫里统图二。在县东八十里,旧名五夫。

崇政乡长平里统图二。在县西南五十里。

政和县

旧分四乡十里三十二都,统六十四图。景泰间,分东里三都(十三、十四、十五都)、南里一都(十都)、北里二都(十一、十二都),共六都,隶寿宁县。本县统一坊、八里、二十六都。为图凡五十。

在坊统图五。

政和乡南里:八都九都(凡统图四。在县东八十里。)西里:十六都十七都十八都(凡统图九。在县南九十里。)

善政乡东平里: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一都三十二都三十三都(凡统图九。在县西八十里。)

太平乡高宅里:二十四都二十五都(凡统图二。在县西二十五里。)长城里:二十六都二十七都二十八都(凡统图八。距县二十五里。上二里俱县东。)东衢里:十九都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二十三都(凡统图六。在县南三十里。)

寿宁县

本政和、福安二县地。析于政和者为乡隅及政和里,析于福安者为福安里。凡统图二十又五。

坊隅统图五。福安里:一都距县六十里。二都距县九十里。三都距县六十里。四都五都(各距县八十里。)六都距县九十里。(上六都凡统图八,俱在县东南。)政和里:七都距县一百五十里。八都距县八十里。九都距县七十里。十都距县五十里。十一都距县九十里。十二都距县四十里。(上六都凡统图十二,俱在县西北。)

校注

1清重刊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前偏之北街”。

2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其堂侄”。

3弘治《兴化府志 户纪》作“林希列”。

4乾隆《福宁府志》作“宋淳祐七年”。

5淳熙《三山志 地理》作“帅”。

6淳熙《三山志 地理》作“崇江里”。

7淳熙《三山志 地理》及乾隆、民国《古田县志 疆域》均作“濑溪里”。

8嘉靖《建宁府志 坊巷》作“上相里在县西,招贤里在县北”。

9嘉靖《建宁府志》作“乾封乡”。

10应为“乡”之误。

卷之十六

地理

乡都

泉州府

晋江县

宋分五乡,统二十三里。元分在城为隅,改乡及里为都,国朝因之。凡为隅三,都四十有三,统图一百三十有五。

东隅统图四。西隅统图十。南隅统图三。三十九都统图一,在府城东北八里。宋棠阴里。三十四都距府城三里。宋兴贤里。三十三都距府城一十五里,宋常泰里。(上二都各统图三,俱府城西南。)三十五都统图三,在府城南三里。宋登瀛里。三十七都统图二,距府城二十五里。三十八都统图一,距府城二十里。(上二都俱府城东北。俱宋鸾歌里。)三十六都统图二,在府城东南二十里。宋临江里。(已上七都宋俱统于晋江乡。)九都统图一。十都统图五。十一都十二都(上二都各统图四。已上四都各距府城七十里。俱宋仁和里。)十三都统图二,距府城三十里。十四都统图五,距府城七十里。(上二都俱宋劝善里。)十五都十六都(上二都各统图二,距府城八十里。)十七、八都统图四,距府城七十里。十九都统图四,距府城三十里。(上四都俱宋弦歌里。)二十都统图四。二十一都统图三。二十二都统图一。(上三都距府城五十五里。俱宋永宁里。)二十三都统图四,距府城四十里。二十四都统图七,距府城三十里。(上二都俱宋江阴里。)二十五都二十六都(上二都各统图三,距府城二十里,俱宋聚仁里。已上一十七都俱府城南,宋统于安仁乡。)二十七都统图八。二十八都统图四,各距府城二十五里。宋永福里。二十九都统图六,距府城一十里。三十都统图四,距府城一十五里。(俱宋和风里。)三十一都统图四。三十二都统图二,各距府城二十里。(俱宋沙塘里。已上六都俱府城南,宋统于永宁乡。)四十一都统图一,距府城五十里。宋爱育里。四十二、三、四都统图一,距府城八十里。宋善政里。四十五、六都统图一,距府城六十里。宋仙溪里。四十七都统图一,距府城九十里。宋常建里。(已上四都俱府城北,统于王泉乡。)一都统图一。二都统图三,各距府城三十里。宋养能里。三都四都(上二都各统图一,距府城三十里。宋务本里。)五都统图二。六都统图一,各距府城三十里。宋仁孝里。七都统图一。八都统图四,各距府城五十里,宋修仁里。(已上八都俱府城西南,宋统于开建乡。)

南安县

宋分八乡,统三十二里。元改为四十六都,而统于里。国朝屡省为四十四都。

修文里:一都在县西南。二都在县南。招贤里:三都在县东。礼顺里: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俱在县西。上五都宋俱统于唐安乡。)钦风里:三十五都清化里:三十六都长乐里:三十七都三十八都常安里:三十九都四十都崇教里:四十一都四十二都四十三都福兴里:四十四都四十五都四十六都(上十二都在县西南。宋俱统于太平乡。)清歌里:二十三都在县西。仁德里:二十四都二十五都崇信里:二十六都(上三都在县西北。)崇顺里:二十九都归化里:三十都(上二都俱县西。以上六都宋俱统于金鸡乡。)太平里:十一都崇教里:十四都由风里:十五都民寿里:十六都清风里:十二都十三都丰年里:十八都十九都(上八都在县西北,宋俱统于怀德乡。)崇安里遵教里:四都灵感里:五都(上二都在县东北,宋俱统于从政乡。)田丰里:三十二都兴集里:三十三都三十四都(上三都在县东南,宋俱统于唐兴乡。)崇信里:二十一都在县西。经善里:二十七都二十八都在县西北。(上三都宋俱统于归善乡。)崇仁里:十七都崇和里:九、十都嘉禾里:六、七都(上二都在县西北。)趋庭里:八都在县北。依仁里:二十都在县西北。(上五都宋俱统于德教乡。)

同安县

宋分三乡,统三十三里。元改里为都。国朝分在坊为二隅,在乡为十一里,统都三十有四,凡为图五十有三。

南北隅统图一。西南隅统图二。从顺里(在县西一十里):一、二都统图二。三都四、五都各统图一。长兴里(距县一十里):一、二、三都统图一。感化里(距县一十里):六、七、八都统图一。归德里(距县二十里):九、十都统图一。(上三里俱在县北。以上四里宋俱统于永丰乡。)同禾里(距县一十里):四都五都六都七都各统图一。民安里(距县三十里):八都九都十都十一都各统图一。(上二里俱县南。)翔风里(在县东南六十里):十二都统图一。十三都统图二。十四都十五都十六都各统图一。十七都十八都各统图三。十九都统图二。二十都统图一。嘉禾里(在县西南七十里):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各统图二。(已上四里,宋俱统于绥德乡。)仁德里(距县三十里):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各统图一。安仁里(距县四十里):十四都十五都各统图一。十六都统图二。积善里(距县七十里):十七都统图一。十八都十九、二十都各统图二。(已上三里俱在县西,宋俱统于盛明乡。)

德化县

宋分五乡,统十一里、九团。国朝以附县为坊隅,在乡为八里十团一都。后屡经裁省,今见辖坊隅一、里二、团六。

坊隅旧灵化、归化、惠民、永丰四里并乡。汤里泉上团在县北九十里。清泰里距县二百里,旧嵩平、善均二里并入。东西团距县一百四十里。杨梅上团距县八十里,旧汤泉下团及下涌团并入。杨梅中团距县二百六十里,旧杨梅下团并入。(上一里三团俱县东北。)新化里距县五十里,旧十八都及小尤上团并入。黄认团距县二百里。小尤中团距县一百八十里。(上一里二团俱县西北。)

永春县

宋分五乡,统一十七里。元改为二十五都。国朝因之。后屡省为□十四都。

十三都距县□□里。宋开平里。二十四、五都距县□□里。宋和风里。十一、二都距县□□里。宋迎福里。(已上三都在县南,宋俱统于集庆乡。)十四都距县□□里,合十五都。宋昭善里。十五、六、七都距县□□里。十六、七都宋和平里。(上二都俱县东。)十八、九、二十都在县北□□里。十八、九都,宋清白里。二十都,宋桃源里。(已上三都宋俱统于善政乡。)一都在县西北□□里。宋升平里。二、三都距县□□里。宋福德里。四、五都距县□□里。宋善化里。六、七都距县□□里,宋民苏里。(上三都俱县西。已上四都宋俱统于宣和乡。)八都距县□□里。宋安仁里。九、十都距县□□里。九都,宋招集里。十都,宋始安里。(已上二都在县西南,宋俱统于里仁乡。)二十一、二都在县西北□□里。二十一都,宋鸣琴里。二十二都,宋常安里。二十三都在县西□□里,宋慕仁里。(已上二都宋俱统于民康乡。)

安溪县

宋分四乡,统十六里。国朝以在县为坊,乡及里仍旧,凡统图四十有一,后屡省为一坊十五里。

在坊

归善乡长泰里在县东□□里1。永安里在县南□□里2。光德里在县西□□里3。依仁里在县西南□□里4。

积德乡新溪里距县□□里5。新康里距县□□里6。崇信里距县□□里7。龙涓里距县□□里8。(上四里俱县西北。)

金田乡龙兴里距县□□里9。还集里距县□□里10。(上二里俱县西北。)感德里在县北□□里11。常乐里在县东北□□里12。

修仁乡感化里在县北□□里13。来苏里距县□□里14。崇善里距县□□里15。旧有清源里,正统间并入。(上二里俱县东北。)

惠安县

宋分三乡,曰崇武,曰崇善,曰城山,凡统一十八里。又有安民里,统于崇武乡,后并。元改里为三十四都。国朝以附县为坊,而都仍其旧,复分统于四乡,初为四十一都,今辖一坊二十八都,统图凡三十有一。

在坊统图二。宋太康里。

文质乡二都距县五里,旧一都并入。俱宋守节里,统于崇武乡。五都距县二十里。宋崇德里。(上二都各统图一,俱县东。)二十八都距县三十里。二十九都距县二十里。俱宋同信里。三十都距县三十里。宋尊贤里。三十一都距县三十三里。(上四都各统图一,俱县南。)三十二都统图一,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俱宋延寿里,统于崇善乡。)三十三都统图一,距县二十五里。三十四都统图二,距县一十二里。(上二都俱县南。宋民苏里,统于城山乡。)

行满乡二十都统图一,在县西二十五里,与十九都俱宋长兴里,统于崇武乡。二十一都距县二十八里。二十二都距县三十八里。俱宋平康里。二十三都距县四十里。宋归化里。二十四都距县四十三里。宋祥符里。二十五都距县四十五里。宋温陵里。二十六都距县四十七里。(上六都各统图一,俱县西南。)二十七都统图二,在县南四十里。(俱宋安仁里,统于崇善乡。)

忠恕乡六都统图一,在县东南三十里。旧三、四都并入。七都距县三十五里。八都距县四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二,俱宋德音里。)九都统图一,距县四十五里。(上四都俱县东南。)十都统图二,在县东四十八里。十一都在县东北四十二里。(俱宋光德里。)十二、三都在县东四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一。宋待贤里,统于城山乡。)

信义乡十四、五、六、七都统图一,在县西北四十二里。宋民安里。十八都距县三十五里。宋礼兴里。十九都距县二十五里,与二十都俱宋长兴里,统于崇武乡。(上二都各统图一,俱县西。)

漳州府

龙溪县

宋分六乡三十三里一百一十五保,淳祐间改保为三十都。元析七都隶南靖县。国朝分在城为二隅,附郭分三厢,在乡为十五都。永乐间省一厢,见辖一百五十二图。东北隅统图三。旧左厢。西隅统图二。旧右厢。南隅统图三。旧城内厢。东厢统图一,在府城东门外。旧城东厢。南厢统图一,在府城南门外。旧城南厢。一、二、三都统图十三,在府城东南八十里。宋新恩里。二十七都统图九,距府城三十里。宋唐化里。二十八都统图十,距府城四十里。宋海洋上里。二十九、三十都统图十,距府城六十里。宋海洋下里。(上三都俱府城东。已上四都宋俱统于永宁乡。)四、五都统图九,距府城七十里。宋禾平里。六、七都统图九,距府城五十里。宋崇政里。八都统图十,距府城四十里。宋惠恩里。九都统图五,距府城二十里。宋崇仁里。十一都统图十三,距府城二十里。十二、三都统图九,距府城一十里。(上二都宋惠恩里。已上六都俱府城南,宋统于始安乡。)二十一都统图十,在府城南一十里。宋瑞泉里,并乐仁、南北二里。二十二都统图五,距府城二十里。二十三、四都统图十三,距府城二十五里。俱宋龙川里。(上二都在府城北。)二十五都统图十,在府城西北二百里。宋九龙上里。二十六都统图七,在府城东一十五里。宋瑞泉东里。(已上五都宋俱统于游仙乡。)

漳浦县

宋分三乡,统九里一保。国朝改附县为坊,在乡为都。今辖一坊十二都,凡统图七十有六。

在坊统图六。二、三都统图十二,距县一百七十里。宋海滨里。四都统图五,距县一百四十里。宋修竹里。(上二都俱县西。)五都统图五,距县一百五十里。六都统图三,距县七十里。(俱宋浦东保。上二都俱县西南。)七都统图七,距县三十里。宋永清里。十五都统图八,距县四十里。宋含恩里。(上二都俱县东南。)二十三都统图九,在县东一百里。宋砂澳里。(已上七都宋俱统于安仁乡。)八都统图三,距县四十里。宋塘田里。九都统图三,距县五十里。十都统图四,距县五十里。俱宋绥康里。(已上三都在县南,宋俱统于常乐乡。)十七都统图六,在县东五十里。宋常乐里。二十八都统图七,在县北一百里。宋钦贤里。(已上二都宋俱统于嘉宾乡。)

龙岩县

旧分二乡,统十里,国朝改为一坊十里,统百有五图。永乐间省为六十八图。成化五年,析五里隶漳平县。见辖一坊五里,统三十五图。

在坊统图十。表政里统图四,在县北三十里。节惠里统图三,在县东南四十里。龙门里统图六,在县西南七十里。(以上三里旧俱统于铁石乡。)万安里统图六,在县北一百里。集贤里统图六,在县东北一百六十里。(以上二里旧俱统于九龙乡。)

长泰县

旧分二乡,统八里。国朝改为一坊八里,统三十六图,后渐省为一十二图。

在坊统图二。人和里在县西北五里。钦化里在县东南十里。(上二里各统图一16。)丰成里在县东九里。恭顺里在县东北四十里。(已上四里旧俱统于归集里。)彭信里17在县东二十里。石铭里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旌孝里在县北五十里。旧名永安,改永福,复改今名。善化里在县东北七十里。(上四里旧俱统于康乐乡。已上六里各统图一。)

南靖县

旧辖二坊七里,统七十二图。宣德七年省一坊,各里所统图亦渐省。今见辖二十七图。

在坊统图一。习贤里统图三,在县西北九十里。归德里统图二,在县南五十里。由义里统图三,在县东南八十里。清宁里统图七,在县南一百五十里。永丰里统图四,在县北一百八十里。新安里统图五,距县二百四十里。居仁里统图二,距县一百里。(上二里俱县南。)

漳平县

旧为龙岩县九龙乡地,凡五里,统图三十有三。

居仁里统图四,在县北十里。感化里统图五,在县东北一十五里。和睦里统图八,距县二十里。聚贤里统图九,距县二十五里。(上二里俱县北。)永福里统图七,在县南三十里。

汀州府

长汀县

宋附郭分六坊,外分三乡,领九里二图。国朝改坊为二厢,并团为十里,统图五十有一。

左厢统图六。旧金华、登俊、鄞河三坊。右厢统图三。旧青紫、福善、崇善三坊。归阳里统图三,在府城东七十里。旧归仁营阳里。古桂里统图一,在府城西六十里。旧古城、仙桂二里。清泰里统图五,在府城西南五十里。旧青泰下里。(以上三里宋俱统于衣锦乡。)宣成里统图八18,距府城九十里。旧为宣德南里并成功里。成上里统图二,距府城五十里,旧成功上里。(上二里俱府城西南。)成下里统图六,在府城南一百里。旧成功下里。四保里统图五,在府城东七十里。平原里统图三,在府城西一百五十里。(上二里俱仍旧名。以上五里宋俱统于永宁乡。)宣和里19统图六,在府城西南一百四十里。旧宣德北里并河源团。青岩里统图三20,在府城东南八十里。旧青泰上里并岩头团。(以上二里宋俱统于古田乡。)

宁化县

宋分二乡,统五里五团。国朝析桂枝乡置在城里,改诸团悉称里,而分攀龙里为二。成化七年,分柳杨、下觉二里隶归化县。今辖一十二里,统图五十有一。

在城里统图十二。龙上上里在县西南六十里。龙下下里在县西四十里。龙下里在县北三十里。(俱旧攀龙里。)兴善里在县西十里。旧迁善里团。新村里在县南六十里,旧新村团。永丰里在县北五十里。(上六里各统图三。)会同里统图六,在县南一百里。(以上八里宋俱统于桂枝乡。)招贤里统图三,在县北七十里。招得里统图五,在县北一百里,旧招化里。泉上里统图四,去县一百里。泉下里统图三21,去县五十里,俱旧温泉团。(上二里俱县东。以上四里宋俱统于□□乡22。)

上杭县

宋分四乡:曰胜运,曰兴化,曰太平,曰金丰;二团:曰平原,曰来苏;五里:曰平元,曰安丰,曰来苏,曰古田,曰鳖沙。国朝改为十里,统九十二图,后渐省为五十九图。成化十五年,分胜运、溪南、金丰、丰田、泰平五里隶永定县。见辖七里,统图四十。

在城里统图一十三。旧来苏里。胜运里统图九,在县东三十里。旧胜运乡。外二图分隶永定县。来苏里统图五,在县南二十里。旧来苏团。白砂里去县三十里。旧鳖砂里。古田里距县三十五里。旧古田乡。(上二里各统图五,俱县东北。)平安里统图二,在县北四十里。旧平原团。溪南里统图一,在县南九十里。旧兴化乡。外五图分隶永定县。

武平县

宋分七乡:曰顺义,在县东,统武溪、忠孝,禾平三里;曰万安,在县东,统永丰、千秋、大顺三里;曰和顺,在县西,统东流、留田、丘田、顺明四里;曰禾平,在县南,统归平、招仁、安乐、石塘四里;曰永宁,在县北,统相坑、七里、露溪、亭头、象村、大禾、招信七保;曰安丰,在县东,统新恩、竹鉴、丰田、高吴、睦郡上下六保;曰清平,在县南,统长泰、留村、河头三里。国朝改为七里,初统图二十有三,今统图一十有九。

在城高泰里统图四,在县西南五十里。旧高吴保。丰顺平里在县西南六十里。旧武溪里。信顺团里在县东北六十里。旧招信里。归郡里在县东八十里。旧归平里。丘留东里在县北九十里。旧丘田、留田、东流三里。(上四里各统图三。)大湘亭里统图二,在县北一百二十里。旧七里保。盈塘里统图一,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旧石塘里。

清流县

宋分二乡:曰折桂,在县东,统郭下团、仓盈团、永德团、梦溪团、罗村团、北团四保,凡团、保七;曰龙山,在县南,统归仁里。国朝改为九里,统图七十有九。成化八年,分归上、归下二里,隶归化县。今辖七里,统图五十又六。

坊郭里统图七,附县。仓盈里统图十二,在县东南三十里。四保里统图六,在县南一百里。永德里统图八,在县东四十里。北团里统图八,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梦溪里统图六,在县东南九十里。罗村里统图九,在县东南九十里。

连城县

宋一乡,统二里四团。国朝改为六里,统图三十有二。

在城里统图四,附县。旧古田乡。姑田里统图六,在县东九十里。旧姑田团。南顺里统团八,距县四十里。旧南团。河源里统图五,距县八十里。旧河源下里。(上二里俱县南。)北安里统图五,在县北六十里。旧北团。表席里统图四,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旧席湖团。按宋志,县有表正里,疑亦并入此里,故合而名之曰表席。

归化县

旧清流、宁化、将乐、沙县地。今分七里,统图四十又五。

归上里在县西南三十里。归下里在县东南八十里。(上二里各统图十二,旧清流县地。)柳杨里统图七,在县西四十里。下觉里统图四,在县西北一百里。(上二里旧宁化县地。)兴善里统图三,在县东三里。中和里统图二,在县东八十里。(上二里旧将乐县地。沙阳里统图五,在县东北一百里。旧沙县十九都地。

永定县

旧上杭县地,今分五里,统图一十又九。

溪南里统图五,在县治左右。丰田里统图四,在县东四十里。旧安丰里。太平里统图四,在县东六十里。旧太平乡。金丰里统图四,在县南四十里。旧金丰乡。胜运里统图二,在县北八十里。

延平府

南平县

宋分七乡:积善、富沙、归善、上阳、芹哨、延平、垂裕,统三十二里。元改里为团。国朝复分四架,统四十一里,为图凡九十有三。

东架衍仙上里统图一,距府城二十里。衍仙下里统图三,距府城一十里。(上二里俱府城东,旧俱属富沙乡。)罗源里统图四,距府城一十里。初名上团,以罗从彦祖自豫章徙居之,故名。崇仁里统图一,距府城三十里,以李侗世居之,故名。崇福里距府城一十里。杜溪里距府城四十里。寿山里距府城二十五里。(上三里各统图二。以上五里,俱府城南。)云盖里统图二,在府城西南四十里。(上六里旧属归善乡。)瀛洲里距府城二十五里。汾常里距府城四十里。(上二里各统图二,俱府城东北。旧亦属富沙乡。)

西架资福里统图二,距府城八十里。太平里距府城七十里。(上二里旧属上阳乡。)天竺里距府城六十里。(上二里各统图六。已上三里俱府城西。剑津里统图一,在府城南一十里。长沙上里统图二,距府城四十里。长沙下里统图一,距府城二十里。开平里统图二,距府城四十里。大源内里统图一,距府城八十里。大源外里统图二,距府城五十里。(上七里,旧属延平乡。已上五里俱府城西南。)梅岐东里统图三,在府城西北五十里。旧属芹哨乡。

南架余庆东里距府城九十里。余庆西里遵教里(上二里距府城八十里。以上三里各统图二,府城东。)泰平里统图一,距府城八十里。普安里统图三,距府城四十里。金沙里距府城六十里。迁乔里距府城三十五里。保福里距府城六十里。乔保里距府城一百二十里。(上四里各统图二。以上九里旧属积善乡。)长安南里统图四,距府城一百一十里。长安北里统图二,距府城九十里。(上二里旧为垂裕乡。已上八里俱府城东南。)

北架安福里统图二,在府城西八十里。建兴里统图一,距府城九十里。(上二里旧属上阳乡)。寿岩里距府城一百一十里。吉田里距府城一百二十里。塘源里距府城九十里。(上三里各统图二。)梅岐西里距府城四十里。梅岐南里距府城三十里。(上二里各统图三。已上五里俱府城北。)新兴里距府城四十里。峡阳里距府城六十里。(上二里各统图四。)梅岐北里统图二,距府城七十里。(上四里俱府城西北。已上八里旧属芹哨乡。)

将乐县

宋三乡,统九里:曰清平,曰安福,曰长寿,曰扬安,曰永吉,曰龙溪,曰安仁,曰可安,曰常丰。元析为四十一团。国朝改附县为隅,在乡为都。成化八年,分中和、兴善二都隶汀州府归化县。今辖二隅三十九都,凡六十四图。

东北隅西南隅(上二隅各统图三。)龙池都距县一里。积善都距县一十五里。忠孝都距县二十里。富谷都距县三十里。(上四都各统图一,俱在县东。)高滩都统图四,距县三十五里。桃源都距县一十里。蛟湖都距县二十里。永康都距县三十里。南胜都距县四十五里。(上四都各统图一。)隆安都统图二,距县五十里。池湖都距县六十里。大里都距县七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一。以上八都俱县西。)水南都统图四,在县南一里。玉华都统图二,距县一里。胡管都统图一,距县二十里。三溪都统图二,距县三十里。(以上四都俱在县南。)子教都距县四十里。义丰都距县七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二。)竹湖都统图一,距县九十里。(已上三都俱在县西南。)龙溪上都距县七十里。龙溪下都距县六十五里。(上二都各统图一,俱在县东北。)莫源都统图一,在县西北六十里。(通上下二十二都,宋俱统于垂惠乡。“惠”一作“裕”。)永吉都距县一十五里。阳岸都距县四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二。)光明都距县二十里。龙集都距县八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一。已上四都,俱在县北。)睡龙都统图一,距县三十里。黄潭都统图三,距县五十里。(上二都俱在县西南。)上衢都在县东北一百里,统图一。(已上七都宋俱统于将乐乡。)龙荫都统图九,距县九十里。阳源都统图二,距县一百里。(上二都俱在县西。)张源都在县北七十里,统图一。万安上都统图二。万安下都统图一。(上二都皆距县六十里。)龙渡都统图一,距县九十里。安仁上都距县九十五里。安仁中都距县八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二。)崇善都统图一,距县一百一十里。(已上六都俱在县东北。)龙兴都在县西北九十里,统图一。(以上十都宋俱统于荣礼。)

尤溪县

宋四乡,统八里。元改里为团。国朝改团为都。景泰三年,分四十至四十三共四都隶永安县。今辖四十四都,统图一百有九。

一都二都各统图三,距县七十里。三都统图二,距县六十里。(上三都俱县西北。四都统图二,距县五十里。五都统图三,距县三十五里。(上二都俱县北。)六都统图六,在县西一十里。七都统图十,附县。八、九都统图六,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以上八都俱宋进溪里。)二十二都统图二,距县一百二十里。二十三都统图二,距县一百里。二十四都统图一,距县七十里。二十五都统图三,距县六十里。二十六都统图一,距县七十里。二十七都统图一,距县八十里。(上六都在县南,俱宋和顺里。以上二里俱统于常平乡)十都距县三十里。十一都距县五十里。十二都距县八十里。(上三都各统图一,俱县东北。)十三都距县七十里。十四都距县八十五里。(上二都各统图一。)十五都统图二,距县六十里。(以上三都俱县东。)十七都统图一,在县东南九十里。(已上七都俱宋安福里。)十六都统图二,距县一百里。十八都统图三,距县三十里。十九都统图二,距县一百三十里。二十都统图五。二十一都统图二,各距县八十里。(上五都在县东南,俱宋长安里。已上二都宋俱统于兴文乡。)二十八都统图三,距县六十里。二十九都统图一,距县一百二十里。三十都距县一百三十里。三十一都距县一百四十里。三十二都距县一百四十里。(上三都各统图二。已上五都俱在县南。)三十三都统图二,在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已上五都俱宋大田里,统于进城乡。)三十五都统图二,距县一百四十里。三十六都距县一百四十五里。三十七都距县二百里。(上二都各统图一。)三十八都统图二,距县一百八十里。三十九都距县一百六十里。四十四都距县一百四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三。以上六都在县西南,俱宋万足里。)四十五都统图五,距县一百二十里。四十六都距县一百里。四十七都距县一百二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二。已上三都在县西南。)四十八都统图二,距县一百三十里。四十九都统图三,距县一百里。五十都统图四,距县九十里。(上三都在县西,俱宋径田里。已上二里宋俱统于丰城乡。)

沙县

宋三乡,统八里。元析里为三十三团。国朝改附县为坊,在乡为都。景泰三年,分二十四至三十二共九都隶永安县。成化八年,又分十九都隶汀州府归化县。今辖二坊二十三都,统图一百有六。

和仁坊统图九,在县治西。兴义坊统图五,在县治东。一都距县六十五里。二都距县五十里。(上二都在县东南,各统图三。)三都统图二。四都统图一,各距县四十五里。(上二都在县南。已上四都俱元牛里团。)五都统图五,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元杨溪团。六都统图二,距县四十里。七都统图二,距县三十五里。元下水源团。八都统图五,距县二十五里。元下水口团。(已上八都在县东南,俱宋洛阳里。)九都统图六,距县五里。元崇善团。十都统图五,距县二十五里。元谢团。(上二都在县东,俱宋感义里。以上二里,宋俱统于新昌乡也。)十一都统图四,距县二十五里。元石团。十二都统图三,距县三十里。十三都统图五,距县四十里。(上二都俱元善居团。)十四都统图三,距县四十里。元善穴团。十五都统图五,距县四十五里。元重兴团并善庆团。(以上五都在县北,俱宋化剑里。)十六都统图二,距县五十里,元下仁团。十七都统图三,距县五十里,元上仁团并卢源团。十八都统图二,距县六十里,元耆甘团。(上三都在县北,俱宋礼宾里。以上二里,宋俱统于翔鸾乡。)二十都分两团。仪奉团统图六,距县二十里23。善峡团统图三,距县三十五里24。二十一都统图九,距县四十五里25。元尾历团。二十二都统图七,距县五十里26。二十三都统图三,距县六十五里27。(上二都俱元忠义上团。)二十四都统图三,距县七十里28。元忠义下团。(以上五都在县西南,俱宋归仁里,统于龙山乡。)

顺昌县

宋三乡:曰崇义,在县东北;曰崇礼,在县西北;曰交溪,在县西南。领四里。元改里为四乡,领二十九耆。国朝以附县为在城,而改耆为二十八都,乡仍其旧,凡统图六十有八。

鳀潭乡在城统图六。石溪都距县二十里。石豆都距县一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二,俱县东南。)水南都统图一,在县南一十五里。驿砧都统图一,在县西南八里。吉舟都距县二十里。仙源都距县四十里。石湖都距县三十里。(上三都各统图一,俱县西。)

交溪乡长寿都统图三,在县南五十里。西峰都统图二,距县四十里。义丰都距县六十里。广福都距县九十里,各统图一。(上三都俱县西南。)宁安都统图二,距县七十里。靖安都统图三,距县三十五里。(上二都俱县南。)娄杉都统图五,在县西四十里。

招仁乡大干都统图二,距县五十里。慈悲都统图一,距县一百九十里。(上二都俱县西。)莒口都统图四,距县四十里。安富都统图一,距县七十里。白水都统图三,距县八十里。富屯都统图二,距县六十里。昏田都统图一,距县六十里。(上五都俱县西北。)

顺阳乡崧溪都统图二,距县六十里。寿荣都统图一,距县七十五里。兴贤都仁寿都各统图二,距县一百二十里。桂溪都统图三,距县一百三十里。(上五都俱县北。)田溪都统图一,在县北一百里。杉溪都统图一,在县东北五十里。

永安县

旧尤溪、沙二县地。今为一坊一十三都,统图六十有五。

在城坊统图十。二十四都统图三,在县东六十里。旧感义里,统于新昌乡。二十五都统图十,距县八十里。二十六都统图一,距县四十里。(上二都俱县北。)二十七都统图三,在县西二十五里。二十八都统图五,在县南六十里。(上四都旧崇仁里。)二十九都统图四,距县四十里。三十都统图三,距县六十里。(上二都旧俱怀恩里。)三十一都统图二,距县八十里。(上三都俱县西南。)三十二都统图七,在县西九十里。(上二都旧善安里。已上三里俱统于龙山乡,沙县地。)四十都统图一,在县东八十里。四十一都统图三,距县九十里。四十二都统图一,距县一百里。四十三都统图二,距县一百二十里。(上二都俱县东,旧俱万足里,统于丰城乡,尤溪县地。)

邵武府

邵武县

宋分城内为左右二厢,东南二尉,隶本军;分城外为五乡,统二十一里,隶本县。元改厢、尉为四隅,隶录事司;分五乡为上下十乡,统里仍旧,隶本县。国朝析里为五十三都,乡隅仍旧,凡统图百又七十。

东隅统图二。西隅统图二。南隅统图三。北隅统图二。

仁泽上乡六都统图四,在府城东五十里。四十九都统图三,距府城六十里。五十都统图四,距府城三十五里。五十一都统图三,距府城七十里。五十二都统图二,距府城八十里。(上四都俱府城西。)

仁泽下乡(上二乡旧合为一,统庆亲、旌德、仙桂、清德、思顺五里。)一都统图四,距府城十五里。二都统图二,距府城三十四里。三都统图三,距府城二十里。(上三都俱府城东北。)四都统图三,距府城三十五里。五都统图四,距府城二十五里。(上二都俱府城东。)五十三都统图七,附郭。俗名北厢。

富阳上乡七都统图三,距府城四十五里。八都统图四,距府城四十里。九都统图三,距府城一百里。十都统图二。十一都统图三,各距府城一百二十里。(上五都俱府城东。)

富阳下乡(上二乡旧合为一,统怀德、招贤上、招贤下三里。)十二都统图三,距府城一百一十里。十三都统图二,距府城一百里。十四都统图二,距府城一百一十里。二十一都统图二,距府城一百二十里。二十二都统图四,距府城八十里。(上五都俱府城东。)

仁荣上乡二十都统图三,距府城一百六十里。二十三都距府城八十里。二十四都距府城六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二。)二十五都统图三,距府城五十里。(上四都俱府城东南。)二十六都统图二,在府城东四十里。

仁荣下乡(上二乡旧合为一,统同福、余庆、嘉善三里。)十五都统图四,距府城一百二十里。十六都十七都(上二都各统图三,距府城一百六十里。)十八都统图三,距府城一百五十里。十九都统图三,距府城一百二十里。(上五都俱府城东。)

昼锦上乡三十七都统图三,距府城一百里。三十八都统图二,距府城一百二十里。(上二都俱府城南。)四十都距府城一百二十里。四十一都距府城一百四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二,俱府城西南。)四十二都统图二,在府城南一百里。

昼锦下乡(上二乡旧合为一,统长乐、和平、太和、岭西、崇儒、仁顺六里。)三十三都统图四,距府城六十里。三十四都统图二,距府城一百二十里。三十五都统图三,距府城一百一十里。三十六都距府城九十里。三十九都距府城一百一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二。以上五都俱府城南。)

永城上乡四十三都统图二。四十四都统图三,各距府城八十里。四十五都统图二。四十六都统图四,各距府城四十里。四十七都统图五,距府城二十五里。(上五都俱府城西南。)四十八都统图六,附郭。俗名南厢。

永城下乡(上二乡旧合为一,统庶康、勤田、新兴、新义四里。)二十七都距府城四十五里。二十八都距府城二十五里。(上二都各统图三,俱府城东南。)二十九都统图五,附郭。俗名东厢。三十都统图三,距府城一十五里。三十一都统图二,距府城三十里。三十二都统图四,距府城四十五里。(上三都俱府城南。)

泰宁县

宋分二乡,乡统四里,里统二十六保。元因之。国初分城辅保为在城、城步、端溪三保,分福兴、永兴、将溪、善溪各为上下保,共三十二保。乡仍旧,凡统图五十又一。

绥城乡在城保统图七,在县北。瑞溪保统图二,在县西二十里。长兴保福兴上保各距县一十五里。福兴上保距县二十里。(上三保各统图一。)崇化保距县三十里。旧名崇仁。上高保距县四十里。(上二保各统图二。)安仁保统图一,距县五十里。(上六保俱县北。已上八保,宋俱统于清泰里。一作清化里。)将溪上保统图一,距县三十五里。将溪下保统图三,距县三十里。(上二保俱县东北。)朱口保统图三,距县三十里。梅林保统图一,距县四十里。交溪保统图二。信义保统图一,各距县五十里。龙湖西保统图二,距县六十里。龙湖东保统图一,距县七十里。(上六保俱县东。已上八保,宋俱统于乐城里。)

崇礼乡城步保统图一,在县西五里。水南保统图一,在县南五里。福山保统图一,在县东二十里。永兴上保永兴下保各统图一,俱在县南二十里。南会保统图二,在县西四十里。开善上保统图二,距县四十里。开善下保统图一,距县五十里。(上二保俱县南。已上八保,宋俱统于高平里。)梅口保距县三十里。依口保距县五十里。(上二保各统图二。)大田东保距县五十里。大田西保距县六十里。(上二保各统图一。已上四保俱县西。)仁寿保统图一,在县南四十里。善溪上保距县六十里。善溪下保距县七十里。龙安保距县八十里。(上三保各统图一,俱县西南,已上八保宋俱统于大田里。)

建宁县

宋分为东、西、南、北、孝义、宾贤六乡,统三十四保。元因之。国初并积善上下保为在城保,分赤岸保为赤上、赤下二保,除在城一保外,余三十三保分统于四区,为图凡五十。

在城保统图九。

东区开山保距县五里。旧名开泰。黄舟保距县一十五里。武调保距县二十五里。楚下保距县六十里。(上四保各统图一,俱县东。)洛阳保统图一,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永城保距县四十里。楚上保距县七十里。(上二保各统图二,宋俱统于东乡。)安寅保旧名安仁。统图一,距县三十里。宋统于北乡。(已上二保俱县东北。)

西区富田保统图二,距县五里。大南保距县二十里,宋俱统于西乡。客坊保距县六十里。里源保距县七十里。宋俱统于孝义乡。排前保距县三十里。里心保距县四十里。新城保距县六十里。宋俱统于宾贤乡。(上六保各统图一。已上七保俱县西。)上查保统图一,在县西南四十里。银坑保统图一,在县西北六十里。宋亦统于宾贤乡。

南区都上保距县三十里。都下保距县二十五里。宋俱统于西乡。(上二保各统图一,俱县东。)周平保距县四十里。宋统于北乡。长吉保距县二十五里。隆下保距县五十里。宋俱统于南乡。(上三保各统图一。)铙村保统图二,距县二十里。宋统于南乡。(以上四保俱县南。)将屯保距县五里。赤上保距县四十里。赤下保距县三十里。宋俱统于南乡。(上三保各统图一,俱县东南。)隆安保统图一,在县西北八十里。宋统于孝义乡。

北区黄溪保统图四,距县四十里。蓝田保统图一,距县三十里。宋俱统于北乡。静安保统图一,距县六十里。上黎保统图二,距县七十里。宋俱统于孝义乡。(上四保俱县北。)桂阳保距县六十五里。宋统于孝义乡。安吉保距县六十五里。宋统于宾贤乡。(上二保各统图一,俱县西北。)

光泽县

宋分二乡,统十里。元因之。国朝分在城为二图,析里为三十都,凡八十图,后渐省为五十图。

在城统图二。

一都统图二,在县西八里。十八都统图二,距县一十里。三十都统图一,距县二十里,(上二都俱县东。以上三都俱宋永宁里)。十七都统图一,距县二十里。十九都统图二,距县一十五里。(以上二都在县北,俱宋招福里,一作安福里。)二十都距县二十里。二十一都距县四十里。二十二都距县三十里。(以上三都各统图一,在县北,俱宋招贤里。)二十三都距县一百里。二十四都距县一百二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二。)二十五都统图一,距县一百四十里。(以上三都在县东北,俱宋永德里。)二十六都统图一,在县东北九十里。二十七都统图一,距县一百二十里。二十八都统图四,距县五十里。二十九都统图二,距县一百里。(上三都在县北,俱宋崇仁里。已上五里,宋俱统于光泽县。)二都统图二,在县西二十里。三都统图一,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四都统图一,在县西五十里。(已上三都俱宋归仁里。)五都统图二,距县五十里。六都距县七十里。七都距县六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一。已上三都在县西,俱宋延福里。)八都距县八十里。九都距县七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二,俱县西。)十都统图二,在县北六十里。(上三都俱宋冲霄里。)十一都距县八十里。十二都距县一百里。(上二都各统图一,俱县北。)十三都统图三,在县西一百一十七里。(以上三都,俱宋永历里。一作永安里。)十四都统图一,距县四十里。十五都十六都各统图二,去县三十里。(上三都在县北,俱宋招德里。以上五里,宋俱统于鸾凤乡。)

兴化府

莆田县

宋分六乡,统三十四里。元初改附城三里为四厢,在乡为三十一里。国朝改六乡为七区,并宋崇业乡保丰里、永嘉乡丰城里入常泰里。正统间,并兴化县西南乡清源东、西、中、崇仁、安仁、广业六里之地,合为广业一里。宋属凡三十里,统图二百有六。

一区东厢统图八。宋为清平里,属崇业乡。南厢统图四。宋为嘉禾里,属永嘉乡。左厢统图四。右厢统图二。(上二厢,宋为延陵里,属崇业乡。)常泰里统图一。在府城西北六十里。宋属崇业乡。

二区仁德里统图六,距府城十里。宋属武化乡。延寿里统图十,距府城二十里。望江里统图六,距府城三十里。待宾里统图一,距府城四十五里。(上三里,宋属唐安乡。)尊贤里旧名让贤,宋改今名。统图三,距府城十里。宋属武化乡。(以上六里,俱府城东北。)

三区连江里统图八,在府城东二十里。宋属感德乡。孝义里以唐孝子林櫕名。统图八,距府城五里。宋属崇业乡。永丰里统图二,距府城三十五里。待贤里统图三,距府城四十里。(上二里,宋属唐安乡。)兴教里旧名崇教,宋改今名。统图四,距府城十五里。宋属武化乡。(上三里俱府城东北。)

四区南力里宋名南匿。统图九,距府城十五里。莆田里统图十,距府城二十里。景德里统图四,距府城二十里。胡公里以壶山旧有陈、胡二仙名。统图三,距府城十里。(上四里俱府城东南,宋俱属感德乡。)新兴里统图一。文赋里以朱处士邺能赋名。旧传唐先辈徐寅作《雷出地奋赋》,破题未成,邺应声云:“阴复阳回,地中出雷。”邺之居,今为五云寺。统图一。(上二里在府城西南二十里,宋俱属永嘉乡。)

五区惟新里统图四,在府城南十里。灵川里统图一,在府城西南二十里。(上二里宋属永嘉乡。)谷清里宋名国清,以唐名。统图七,距府城二十里。安乐里统图六,距府城三十五里。醴泉里统图六,距府城四十里。(上三里在府城东南,宋俱属感德乡。)

六区兴福里统图一十七,距府城三十里。奉谷里宋名泰国。统图十,距府城七十里。武盛里统图一十七,距府城八十里。(上三里在府城东南,宋俱属崇福乡。)

七区崇福里统图八,距府城五十里。合浦里统图一十四,距府城四十里。新安里统图一十三,距府城八十里。(上三里在府城东南,宋俱属崇福乡。广业里统图一,在府城东北八十里。

仙游县

宋分为四乡,统二十六里。国朝乡仍其旧,省廉洁、仁德、保德、清泉、旋珠、永福、咸平、常德、昼锦、香山、仙溪、旸谷、依安,凡一十三里。正统间,析兴化县西北乡寻阳、来苏、兴建、兴泰、福兴五里之地,并为兴泰、福兴二里来属,寻又并为一里,共一十四里。

嘉禾乡在县西南,统里三。功建里附县。孝仁里在县南二十里。养志里在县西南一十里。

归德乡在县西北,统里四。善化里距县二十里。文贤里旧名闻絃,又名闻贤。万善里(上二里各距县四十里。已上三里俱县西。)兴贤里在县西北四十里。旧名乐输。

修德乡在县西北,统里四。折桂里在县东二十里。旧名易乐。永兴里在县南四十里。旧名永春。安贤里在县北二十里。旧名安乐。兴泰里在县东北四十里。唐安乡在县东南二十里。连江里慈孝里(上二里俱在县南四十里。)

福宁州

本州

宋分四乡,统二十二里。淳祐五年,析灵霍乡三里、永乐乡六里,置福安县。元析柘阳里为二里,凡一十四里,分为五十三都。国朝因之,凡统图一百九十有九,后渐省为四十三都,统图八十。

劝儒乡唐林嵩登乾符二年第,观察使李晦表请改乡里,因改赐今名。擢秀里:一都统图一,距州十里。二、三都统图一,旧为二都,今并,距州十五里。四都统图五,距州三十五里。(上三都在州东。)五、六都统图一,旧为二都,今并,距州六十里。七都统图一,距州七十里。(上二都在州东北。)望海里:八都统图二,距州八十里。九都统图二,距州九十里。十都统图三,距州一百里。十一都统图二,距州一百一十里。(上四都在州东北。)育仁里:十二都十三都(上二都各统图二,距州一百二十里。)十四都统图一,距州一百四十里。十五都十六都(上二都各统图一,距州一百五十里。上五都俱州东。)廉江里:十七都距州一百五十里。十八都距州一百六十里。十九都距州一百七十里。(上三都各统图一,俱州东。)遥香里:二十都统图一,在州东北一百一十里。二十一、二都旧为二都,今并,距州一百三十里。二十三都距州一百四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一,俱州北。)二十四都统图一,在州东北一百四十里。

灵霍乡柘洋下里(宋名柘阳):二十五、六都统图一,旧为二,在州西北四十里。二十七都统图一,在州北五十里。二十八都统图一,在州西北七十里。二十九都统图一,在州西八十里。洋上里:三十都统图一,距州一百一十里。三十一都三十二都三十三都(上三都各统图一,距州一百二十里。已上四都俱州西北。)万安里:三十四、五都统图一,旧为二都,今并,在州西南二十里。温麻里:三十六、七都旧为二都,今并。三十八、九都旧为二都,今并。(上二都各统图一,距州四十里,俱州西南。)

安东乡安民里:四十都距州三十三里。四十一都距州四十一里。四十二都距州二十五里。四十三都距州五十五里。(上四都各统图一,俱州南。)新北里:四十四、五都统图一,旧为二都,今并,在州西南五十五里。新南里:四十六、七都旧为二都,今并,距州四十五里。四十八都距州七十里。(上二都各统图一,俱州南。)连海里:四十九、五十一都统图一,旧为二都,今并。五十都统图二。(上二都俱州南一百里。)招贤里:五十二都距州七十五里。五十三都距州一百里。(上二都各统图一,俱州南。)

宁德县

宋分三乡,统十里。元省临海、金溪、安乐三里,分为二十三都。国朝因之。

安东乡陵山里:一都附县。二都在县南四十里。三都在县东三十里。四都在县西北二十里。五都距县三十里。六都距县二十里。(上二都俱县东北。)

霍山乡水际里:七都距县三十里。八都距县五十里。(上二都俱县东北。)九都距县七十里。十都距县八十里。十一都距县九十里。(上三都俱县北。)霍童里:十二都距县九十里。十三都距县一百一十里。(上二都俱县北。)

青田乡东阳里:十四都距县一百二十里。十五都距县二百三十里。十六都距县二百四十里。十七都十八都各距县二百五十里。(上五都俱县北。)十九都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感德后里:二十都在县西一百二十里。感德前里:二十一都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安远里: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上二都各距县五十里,俱县西。)

福安县

宋割长溪县永乐乡凡六里、灵霍乡内三里隶本县。元析永乐乡为福安、用儒二乡,改灵霍乡为秦溪乡,合归化东西二里为界东里,凡三乡八里,统三十六都。国朝改界东里为东西二里。景泰间割平溪里十一至十四凡四都,隶建宁府寿宁县,今领三十二都,凡九里。乡仍元旧。

福安乡界东里:一都在县西隅。二、三都在县东五里。四都在县北三十五里。界西里:五、八都在县西北五十里。六都距县二十五里。七都距县七十里。(上二都俱县北。)平溪里:九都距县七十里。上十都距县五十里。下十都距县八十里。(上三都俱县西北。)

用儒乡旧永乐乡,以佥检郑寀改今名。德里:十五都距县十五里。十六都距县二十里。十七都距县二十五里。十八都距县十五里。十九都距县三十五里。(上五都俱县西。)西兴里:二十都距县十六里。二十一都距县二十里。(上二都俱县西南。)二十二都距县二十五里。二十三都距县三十五里。(上二都俱县南。)仁风里:二十四都在县东北六十里。二十五都在县东南四十里。二十六都距县三十里。二十七都距县七十里。(上二都俱县东。)

秦溪乡沿江里:二十八都距县七十里。上二十九都距县四十里。(上二都俱县南。)下二十九都在县东南五十里。三十都在县南三十五里。三十一都在县东南四十五里。秦西里(宋为秦溪东西二里,元合为一里。国朝复分之):三十二都距县一百里。三十三都距县一百三十里。(上二都俱县南。)三十四都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秦东里:三十五都距县一百一十里。三十六都距县一百二十里。(上二都在县东。)

校注

1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去县东一十里”。

2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在县治南隔渡”。

3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县西五里”。

4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二十里”。

5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在县西北二十里”。

6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在县西北五十里”。

7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在县西北八十里”。

8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在县西北一百里”。

9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在县西北五十里”。

10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在县西北七十里”。

11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在县西八十里”。

12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八十里”。

13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五十里”。

14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在县东北五十里”。

15嘉靖《安溪县志 地舆》作“县东北四十里”。

16乾隆《漳州府志 疆域》作“各统图二”。

17乾隆《漳州府志 疆域》作“彰信里”。

18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及乾隆《长汀县志 疆域》均作“统图四”。

19乾隆《长汀县志 疆域》作“宣河里”。

20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及乾隆《长汀县志 疆域》均作“统图二”。

21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统图二”。

22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登龙乡”。

23乾隆《延平府志 都图》作“距县五十里至八十里”。

24乾隆《延平府志 都图》作“三十里至五十里”。

25乾隆《延平府志 都图》作“距县三十里至六十里又至七十里”。

26乾隆《延平府志 都图》作“距县六十里”。

27乾隆《延平府志 都图》作“距县八十里”。

28乾隆《延平府志 都图》作“距县一百二十里”。

卷之十七

地理

桥梁

福州府

闽县

通阛桥在左院后河新瓦路,今俗呼花巷。勾栏桥今俗呼玄坛河乾桥。马站桥在普光塔后。长利桥在开元寺前,今俗呼剃刀桥。去思桥旧罗城大壕之桥,即澳桥也。宋景德元年,郡守谢泌谋易木以石,州民陈祐辈奔走营集,泌去三年而桥始成。后泌卒,州人相与缟素,哀而祠之。祥符七年,改曰通津,崔轲为记。熙宁八年,郡守元积中慕泌之政,因改名去思。后陆藻守乡郡,始构亭其上,提刑俞尚为记。化龙桥在曾浦坊内。(上六桥俱在府城东隅。)铫炉桥在府城南隅福星坊内。一名钓鲈桥。安泰桥在府城南门直街,旧利涉门外。宋宣和七年,郡守陆藻创亭其上,亭今废。旧有重修。《津渠志》:“在利涉门下。”掌书记陶岳撰。德政桥旧为渡。宋绍兴十四年僧觉渐建。阔九丈,为门三,号新桥。陈稷书“德政桥”三字刻于石栏。乾道二年创亭其上。得胜桥在水步门闸边。使君桥宋大中祥符二年建。初名河西桥。桥之下为清水堰。绍兴二十六年,乡人因置闸名曰使君,并以名桥,俗呼新桥,非。通津桥旧名兼济。旧记云:“从清水堰开河通澳桥津,引潮贯城,横渡兼济门,盖伪闽筑罗城时所凿也。宋咸平中,郡守陈象舆重濬之,并门改名。俗呼新河,通大船往来。”仁爱桥在右卫前旧子城定安门。桥今塞,石梁尚存。(上五桥俱在府城东南隅。)经院前桥即今左卫前桥,盖卫乃旧经院地也。师桥在寿宁坊前。延庆桥在庆城寺前。(上三桥俱在府城东北隅。)乐游桥在行春门外。宋元祐中,道士颜象环建。石浦桥东接凤坂,西抵水步门。厚浦桥南抵凤坂,北连顶屿。(上三桥俱在崇贤里。)登龙桥在归善里。浦东桥蹴鳌桥在鼓山之上。蓬岐桥(上三桥俱在鼓山里。)七门桥在桑溪里凤丘山之右。鳌溪桥登龙桥宋嘉泰间建,后毁于兵,架大木以通行者。国朝成化十六年,乡人始累石为桥。象西桥宋乾道间创,后圮于水,以木为之。国朝成化十七年,乡人因旧址伐石重建。浩溪桥宋时建,后圮。国朝成化十八年,知府唐珣命五虎门巡检张守中重建。际桥宋时建。国朝成化十八年,乡人致仕县丞王鑛倡而修之。下汤桥昔人创以泄水。成化间,知府唐珣命张守中修葺。横屿斗门桥连江、闽二县土田之近横屿者皆由此以泄水。旧门狭窄,稍遇暴涨,禾稼辄淹没。成化十八年,知府唐珣命张守中辟而广之。马鞍桥横跨孟溪之上。(上八桥俱在合北里。)迥龙桥在江右里迥港之上,长三百余步。奉真桥在东岳庙前。宋元丰三年颜象环建。草参亭桥宋建中靖国间建。朝天桥上有亭。(上三桥在易俗里。)大坑桥在永北里。(已上二十一桥俱府城东。)九仙桥初名合沙桥。旧为木梁,宋景德间,郡守袁逢吉始易以石。元符二年,颜象环亭其上,更今名。元季毁,今仍为木梁。洗马桥旧洗省马于此。虎策桥(上二桥俱在南门外左三坊。)青龙桥在仁丰里。下有清龙池。龙头桥在光德里。万寿桥横跨南台大江,江广三里。旧为浮桥,屡修屡坏。宋元祐间,郡守王祖道置田一十一顷七十二亩,以备修桥之费。元时,田入头陀万岁寺。大德七年,头陀王泫助奉旨创造石桥,募民财以佐费,自帅宪以下,举佽助焉。酾水为二十九道,上翼以石栏,长一百七十丈有奇,南北构亭二;至治二年讫工,翰林学土马祖常为记,御史中丞曹立书匾刻石。国朝天顺间,镇守少监来住重修,翰林编修杜宁为记。成化十七年,镇守太监陈道复修。沙合桥又名小桥。成化六年,知府周铫重建。江南桥在盐仓前。(上三桥俱在嘉崇里。)象桥在高惠里。绿榕桥在大义溪东。成化十六年,知府唐珣重建,乡人按察使陈炜为记。二十年,镇守太监陈道规划修。安民桥横跨义溪之上。广坑桥在大义坊口南去里许。成化十六年,知府唐珣因造绿榕桥而并修之。(上三桥在西集里。)苦竹桥在小苦竹溪头。安境桥(上二桥在积善里。已上一十四桥俱府城南。)板桥在水步门外城边。通仙桥在通仙门之南。宋乾道二年构亭其上。韭菜桥(上三桥在南津坊。)红桥跨永福、归仁二里。桥南有亭。成化二十一年,镇守太监陈道檄织染局副使汪济修。登龙桥在归仁里。(已上五桥俱府城东南。)里尾桥在大田驿之北一里许。成化二十年,镇守太监陈道规划修。洋下渡在鼓山里。初,临水、洋门、洋下、白田四渡,皆贫民以私船乘载,悉在规利弊而不修。中经鸡屿,风涛最险,易致漂溺。宋嘉祐中,长乐县始置三渡于临水,官以船济之,募善水者为桨夫。渡者输钱七,籍给募之余,为船具及补败之资。后因循不举。元祐六年,知县丁掌奏乞举行。明年,敕以白田、临水、洋下、洋门四渡相近且同岸,只设一渡。渡者人输钱五,均给为江淮河港溪渡钱。绍兴元年,流寓民江子清尝乞收之,遂令日收,岁终较额,为殿最后渡者,人输至三十。螺洲渡在仁惠里。(上二渡俱府城东。)南台渡在嘉崇里。方山渡在清廉里。王峬渡在嘉登里。(上三渡俱府城南。)大义渡在西集里。过西峡江,凡两潮至渡次。唐贞观中,州帅卫总持见其处商旅宾主有序,因名渡曰大义。西峡渡在归仁、高详二里。峡门风涛险恶。元至元十三年,元帅唆都募民户三十又九,置渡船一十又三,每船水手三人,月给官粮一石二斗。渡之两岸各有亭,为行人憩息待渡之所,岁久而圮。国朝成化二十一年,镇守太监陈道规划重建。白田渡过鸡屿岸,凡两潮至。洋门渡洞江渡营前渡洋屿渡筹崎渡浮崎渡翁崎渡(上十渡俱在府城东南。)

侯官县

澳门桥在府城南隅。旧名清远门桥,又名鸭门桥。板桥在光禄坊内。仓前桥近常丰仓,故名。金斗桥在金斗门东。旧罗城壕也。(上三桥俱在府城西南隅。)迎仙桥在西门外城边,以木为之。熊兵桥旧有熊兵营地,故名。俗呼为小桥。泥门桥在泥王庙前,又名平桥。观音桥桥有亭以祀观音,故名。(上三桥在西门外直街。)高峰桥在西教场头柴巷。打铁桥在官园前。柳桥(上七桥俱在草市都。)洗马桥在西南关厢荣亲里。凤凰桥在凤凰山下香严寺前。旧有亭,成化十九年仆于风。西禅浦桥石湖桥在西宫前。(上三桥俱在美宅里。)中济桥在柳桥。旧有亭,今废。黄山桥在黄山前。(上二桥俱在永钦里。)地藏桥在一都义民仓前。雷打桥在新安里瓦埕头。又名神仙桥。洪山桥距城五七里许。旧有石桥,桥门狭隘,水不时泄,民以为病。成化十一年,镇守太监卢胜广其旧址而重建之,规模宏远,十倍于前,佥事章懋为记。二十一年复坏,镇守太监陈道重修。丁坂桥带桥俱在洪塘。(上三桥在方鹗里。已上一十八桥俱府城西。)黄宅桥伪闽谏议大夫黄讽居第在桥之西,故桥以黄宅名。栖云桥其南有栖云慈峰院。石碣桥桐山尾桥(上四桥俱在府城南三秀里。)鹳头桥在晓岐。元通桥新桥在高岐。(上三桥俱在灵凤里。)合山桥在海平里南屿。以木为梁而覆以亭,绵袤凡数丈。径桥在江口。李宅桥其东有李宅村。下浦桥辽沙桥苏岐桥浯水桥杜豹桥(上七桥俱在闽光里。)张坑桥在白鹤。接武桥白屿桥(上三桥俱在清政里。)凉伞桥六桥在后尾花屿山下。周围凡六桥,故名。(上二桥俱在永康里。)十四门桥在招贤里。叠石为桥,酾水凡十四道,故名。绿榕桥在绥平里庆城庄前。(已上十八桥俱府城西南。)洪塘高崎渡自洪塘渡至水西高崎,故名。瓦埕渡(上二渡在二都。)西禅浦渡报恩前渡新道渡林豫洲渡(上四渡在一都。已上六渡俱府城西。)元口渡在府城西南十八都。风流崎渡渡尾渡(上二渡在十一都。白沙渡在三十四都。大箬渡在二十四都仁德里。安仁渡按旧志:“宋熙宁八年置,绍兴中以安仁、小箬二渡归汤背。”(已上五渡俱府城西北。)

怀安县

车弩桥在员通巷边。旧以木为梁,成化十七年始易以石。以近三山驿,又名馆驿桥。三合桥在浦尾。旧以木为梁,成化十七年始易以石。太平桥与西门太平闸相接,故名。虹桥上有亭祀观音像,俗呼观音桥。王师桥在浦尾。金墉桥与王师桥连,以木为梁。发苗桥在水流坑。旧桥侧有水闸,基石犹存,后又创为桥。双抛桥与发苗桥相接,一横一直,故名。定远桥在子城丰乐门外。旧名义和,宋时俗呼定远。宜秋桥相传伪闽时,凿渠引西湖清水贯城而入,沿丰乐门城隅,与浦尾潮接,为浴马之所,且以涤秽。雅俗桥在子城清泰门外。今俗呼杨桥。宜兴桥在西门东畔,今塞。(上一十二桥俱在府城西隅。)大桥在子城虎节门外,今双门内。旧记云:“前大桥河,晋严高开以通舟楫,因名‘大航’,相承去‘航’字,直曰‘大桥’。唐元和中,观察使薛蹇重浚,以油杉作堤限。宋熙宁三年,郡守程师孟改为‘乐土’。”今俗呼毛应。众乐桥在杨桥东畔。新街桥在大中寺前。开通桥与众乐桥相连。便民桥在大中寺东畔,今塞。(上五桥俱府城西南隅。)乐游桥在府城东北隅,旧子城康泰门外,今丽文坊西。久塞。毛胡桥在北门后街。悦济桥(上二桥俱在府城西北隅)度桥按旧志:“出西门十五里,旧有之,岁久颓圮。宋绍兴七年,县令江义和重建。”万安桥纳洪塘之支流,实驿路要冲也。元季圮于水,存者三址。国朝宣德八年,中贵卓洪、范士明募众重建于旧址之西四十丈许,酾水为五道,上跨修梁而覆以亭,长二十余丈。岁久,洪水冲激一盾几圮。成化十九年,镇守太监陈道复命工修之。(上二桥在府城西。)小桥灵光桥在灵光寺旁。厚屿桥拱辰桥(上四桥在一都。)杨崎桥在九都。宋嘉祐二年建。泽苗桥淳熙元年乡人建。浦口桥隆兴四年建。(上二桥在十一都。)潘舍桥熙宁七年建。通济桥熙宁八年建。般若桥仙坂桥俱隆兴二年建。(上四桥在二都。已上十一桥俱府城南。)遗爱门池桥在北门外。上翼以亭。文山桥在文山之下。旧有亭,成化十九年为暴雨所坏。江洋桥在十七都。元大德六年建。石塔桥在十九都。元至正十二年建,以旁有石塔,故名。飞坑桥永乐十五年,古田县民孟贤建,并构亭其上。坫板桥永乐十五年建宁府民刘道同等建。(上二桥在二十一都。)林门桥在二十二都。宋宝庆间建。(已上七桥俱府城北。)陈桥在凤岗。周宅桥(上二桥在府城西南八都。)四达桥在芋原驿之南。洪武三十年建。景泰二年圮于水,三年,知县吴益重造。文振桥(上二桥俱在府城西北。)石边头渡在七都。杨崎渡在九都、十都。汲流驶险,渡者艰危,元郑潜始创舟济之,仍给田以赡操舟之人。有石刻曰“郑公渡”,郡人吴海为记。白苗渡亦郑潜所立。吴山渡在十都。新崎渡在十一都。旧名仙崎。沙溪渡在十三都。(已上六渡俱府城西南。)石岊渡经甘蔗洲、大小目、福院、小箬、大箬,凡百六十里至水口。渡者不遇便风,或跨二宿。尝有监司诗:“朝辞虎节门,暮宿牛□寺,江神也世情,一送三程路。”黄石渡旧名岊渡。(上二渡俱府城西北。)

长乐县

永泰桥旧溪深可泛,永泰舟人多集其下,故名。洋门桥县洋九溪会泄于此。(上二桥在宾贤里。)获溪桥在仁义里。光严寺僧志宁造。(上三桥俱县东。)桃坑桥在清平里。渡桥在良田里。旧志作大宏里。灵源桥路通灵源寺。宋元祐间,甘泉院僧德一建,构亭其上。溪上桥距灵源桥里许。路通破石、抟纱二潭,亦元祐间僧德一建,构亭其上。中桥上联郭桥,下控渡桥,此居其中,故名。(上三桥在同荣里。)郭桥在昆田里。乡人郭姓者率众创建,因名。猎溪桥跨昆田、泉元二里。宋元祐三年建亭覆之。(已上七桥俱县南。)云龙桥在县北安方里。嘉泰三年,里人刘震叔建。石梁锦桥宋淳熙十二年,里人造石桥十有五间,又于桥之西筑海为地三亩,以固桥道。震龙桥唐林慎思未仕时所建也。(上二桥在絃歌里。)龙津桥在崇仁里。宋陈嘉谋建。化龙桥评事海田张□建。(上四桥俱县东北。)航头渡在县西宾兴里。白田渡在县南嵩平里。洋门渡在县西南崇丘里。县志作龙门渡。广石渡在二十一都方安里。文石渡在二十二都大宏里。(上二渡俱县东北。)

连江县

通济桥在县治南隅,跨鳌江。宋政和四年,叠石为梁,凡一十六间,长五十丈六尺;淳祐间改修。宣化桥在县治前,旧名美政。成化十二年,知县章武改今名。登云桥北斗桥下有斗门。乌石桥在乌石山下,跨财溪下流。四桥正统八年乡人建。塘头桥在浦下。下有闸,以蓄东湖之水。(上五桥在钦平下里。)大门桥在乌石山北。有斗门以蓄财溪之水。景泰五年建。财桥在财溪上。(上二桥在嘉贤下里。)金沙桥在二十七都。化龙桥在二十九都。下有斗门。通仙桥在二十六都。斗门山桥在永贵里,下有斗门。(已上十一桥俱县东。)金壁桥魁龙桥(上二桥在钦平上里。)安利桥即旧潘渡也。宋绍兴十四年,知县阮珪始创桥,未几,水淙啮以坏。乾道三年,晁子阖更新之,累址十九,长六十五丈,名惠政,后于水中得断石,刻文有“安利”二字,因改今名。宝庆三年,元帅王居安与寓公郑逢辰改建,又名潘渡桥。按县志云:“后桥圮,邑人潘肪以舟济渡,因以名渡。”考之《三山志》,绍兴以前已有潘渡。县志盖考之未审也。陈溪桥正统间重建。(上二桥在光临里。已上四桥俱县西。)高梁桥在新安里。吴舍桥在安庆里。(上二桥俱县南。)溪尾桥在县北安仁上中里。溪头桥月峰桥上桥黄浿桥镇东桥龙津桥(上六桥在安得里。)天然桥在建兴里。巨石跨两山,下通流水,出于天成,故名。(已上七桥俱县东北。)朱公桥邑宰朱定建,故名。朱定,县志不载何时人。山坪桥(上二桥俱在县西北仁贤里。)浦下渡在县东钦平下里。罗仑渡在光临里。东岸渡七猴渡(上二渡在安仁里。已上三渡俱县西。)赤沙渡在安庆里。船步头渡荻芦寨渡上二渡在永贵里。(已上三渡俱县南。)玉塘渡三子崎渡横槎渡(上三渡俱见《三山续志》,而县志不载,里都未详。)

福清县

龙首桥在县南门外。初以木为之。宋天圣五年,灵石僧洞然命其徒义韶募缘建。长四十寻,广二丈五尺,高倍广之数,名曰通海。元祐二年,敛石僧显光及乡人林日进复募缘为梁三十,长二十二丈,改名坦履。绍兴二十年,知县黄童、邑人刘允恭又募缘为梁八,长一十六丈,而构亭于其南。合前后三桥,为梁二十有五,长七十余丈,又改今名。元至治二年,州命僧洪琛重修,知州吴涛为记。龙江桥跨方平、仁寿二里。始,太平寺僧守思叠石为基。宋政和三年,林迁与僧妙觉募缘成之。为梁四十有二,广二丈,长一百八十余丈,名曰螺江。龙学1林遹为记,提刑刘崤2更名永平,后邑人林栗又改今名。石塍桥旧以木为梁,宋治平三年,禅林院僧为贲始伐石累址,为间者五,而梁其上,长四十丈。洋子桥乃石塍下桥也。宋绍兴十八年,里人林昭显与僧法宾募缘建之。广丈余,为梁五,长一十三丈有奇。元至元间圮于水。洞溪桥宋绍圣间,净明院僧契慈建,凡五间。绍兴十一年,里人林昭显与其姪舜英复募缘续建。凡十间,广八尺,长二十四丈。元季圮于水。(上三桥在修仁里。已上四桥俱县东。)士林桥在水陆院之左。宋开宝五年建。治平元年,僧显募缘新之。嘉定九年,圮于水,邑人卓森重建。(“显”字上下必有缺文。)无患桥在宏路驿东南。宋熙宁七年,僧超渐建。为梁十有五,广二丈二尺,长二十有九丈。成化间,桥之北圮;十九年,镇守太监陈道规划重修。交溪桥宋宣和四年,林公孙募缘建,凡二十间,长四十丈,后改名登龙。今圮。(上二桥在善福里。已上三桥俱县西。)屯上桥在县东南化南、平南二里间。宋景德二年建。化龙桥在万安里渔溪。旧名万安,宋嘉祐七年建,崇宁元年为洪水所啮。知县黄国镇率众修之。旧为间十五,续增为十七,广一丈,长十五丈。乾道元年,又为洪水所啮;县尉赵善课复率众修之,更今名。成化间圮。十九年,镇守太监陈道规划重修。蹑云桥在径江翠林。宋元丰中,僧守思及其甥李诚募缘建,长三十丈。政和五年,复筑室于桥亭之西。镜桥岁久而圮。成化十八年,镇守太监陈道规划重修。(上二桥在灵德里。已上三桥俱县西南。)王铁桥波澜桥(上二桥俱成化十九年镇守太监陈道规划重修)下渚渡白沙渡双屿渡(上三渡在江阴里。)应天渡段渡(上二渡在临江里。已上五渡俱县南。)

古田县

丁字桥在冲峰桥之下。二水合流,宋庆元二年,里人林湜捐资建二桥,一纵一横,形如丁字,故名。普济桥在四十四都安章。元时建。国朝永乐十一年,僧法颜募缘修,景泰间重建。迎驷桥在和平里谷口。宋时建,今废。(上三桥俱县东。)劝农桥元时建,邑令劝农驻此,故名。今为迎送之所。国朝正统十三年毁,景泰三年,知县杜永济重建。温泉桥(上二桥在保安里。)杨桥在汤镇。又名汤寿,宋时建。国朝正统十二年重建,景泰三年圮于水。成化九年,知县黄玠募缘伐石累址,十八年始成。潮鱼桥(上二桥在和平里。)曹阳桥在曹阳铺。俱宋时建,名开禧。国朝永乐十年重建,改今名。景泰三年,圮于水,知县杜永济、尹古相继重建,随圮。成化间,知县徐栻又建,仍覆以亭。洪坑桥成化八年,知县黄玠建。锦溪桥宋时建,国朝洪武初圮。成化九年,乡人谢畴重建,并覆以亭。朝天桥在和平里清潭渡。宋时建,今废。(已上八桥俱在县南。)焕文桥在县治北大街。正统十三年毁,天顺间知县尹古重建。云津桥在清溪上流,俗呼里安。宋初,邑人廖三益捐资创建。国朝正统间毁,景泰间重建,随圮于水。平湖桥距县四里。洪武三年,乡民林良、王宗年建,成化十三年毁。十七年,耆民黄元启等捐资募缘重建,并覆亭其上。郑源桥高攀桥(上二桥在新兴里,俱废。)龙江公济桥在横溪里。宋时建,累石为墩五,而构亭其上。(已上六桥俱县北。)石平桥在县治东南仁寿坊东。宋、元累建而废。国朝宣德间,御史王宝重建,随圮于水。成化十五年重修。为石墩十有一,上覆以亭,为间五十有六。院溪桥宋时建,今废。凌桥(上二桥在县西南崇礼里。)万安桥在云津桥南。元季建。国朝永乐十一年毁。成化十五年,知县王璀倡民重建。十八年,乡民构亭其上,凡四十七间。鸣玉桥在万安桥之南。宋时建。以其下有鸣玉滩,故名。绍兴元年毁于兵,僧圆证募缘重建。嘉泰间溃于水。开禧初又毁于兵。后复建,改名长桥,寻复毁。平沙桥龙津桥(上三桥在保安里。已上四桥俱县东北。)迎仙桥在县治西北后街。元季建,国朝正统初知县张昱重修。汤头渡在闽清县界。宋时有桥,后废,今亦为渡。清潭渡元季有桥,后废,今创为渡。(上二渡在县南一都。)

永福县

东新桥在县东待旦里旁。旧有款“骖亭”。平政桥在重光寺前。宋绍圣四年始建浮桥。为梁八十,为舟三十有六。通京桥宣和桥政和桥(上四桥在开平里。)永安桥在安乐里。(已上五桥俱县南。)大漳渡在三都。赤崎渡在六都。(上二渡俱县东。)越峰渡在十四都。宋时有桥,后废为渡。汤泉渡在二十六都。丘演渡在二十八都。五十口渡在二十九都。嵩阳渡在三十三都。溪东渡在三十四都。洑口渡在三十五都。旧志作洑口埕渡。(已上七渡俱县西。)重光渡在十二都。洪面渡在二十八都。(上二渡俱县南。)

闽清县

龙津桥在县东安仁里。元至正十年重建,覆之以亭。度仙桥在县南。《三山志》作鹊仙桥。旧传黄天谷访徐、葛二子于此,故以度仙名。国朝洪武二十年,知县沈源尝建亭,岁久而圮。天顺四年,儒学教谕马能重修。昙口桥在县西宣政里瞿昙溪口。乡人沈公建。永乐九年,知县朱毅命阴阳训术蔡景暨邑人许闰、朱什募缘重建,仍构亭其上,凡十有一间。正统十三年毁于寇。成化五年,知县左辅命耆民黄荣募财复建。(沈公,县志不载何时人及何名。)龙爪桥详见《山川志》。梅溪渡在县东升平坊。白云渡在白云庄。马坑渡(上二渡在县西贺恩里。龙冈渡在县南。元季圮于水。天王渡在天王寺前。元季有浮桥,洪水冲溃,今置小舟以利涉者。白塔渡(上二渡在县东北。)

罗源县

崇德桥在县治西隅。宋元丰三年建。国朝永乐六年,乡人郑子高等募财重建,并亭其上。亭今废。四明桥在上磨。宋绍兴二年建。国朝洪武二十五年圮。成化三年,知县施弘命士民黄孔耕、黄金等募缘重建。翠云桥在黄重下里。旧圮,宣德间,建宁屯军有刘道人者募众重建,构亭其上。(已上三桥俱县西。)沈尉桥宋元祐二年,县尉沈姓者重建,因名。南岸桥二桥相跨,各长四丈。宋元丰八年建。(上二桥俱县南。)后张桥在新路口。护国桥在徐公里护国寺前。元丰二年建。(上二桥俱县北。)大获石桥小获石桥(上二桥俱在县灰南拜井里。)双石桥在县西使旌坊,又名金钗双石桥,各长四丈,元丰三年建。匹练桥在耆德坊对巷。绍兴二年建,今圮。澄波桥在水门。宋绍兴五年建。南门桥宋嘉祐四年建,后圮。国朝成化十一年,邑人致仕知县陆朘3重建。(上四桥俱县西南。)起步桥在县东北天庆寺前,绍兴十年建。资寿桥在资寿寺前。二桥相连,各长六丈,元丰二年建。白岩桥在临济里白岩村。绍兴十五年建。皇认桥在认村。宋绍兴三年建。洪洋桥叶令桥在下院。(上二桥俱宋绍圣三年建。)巨济桥在罗平里石塘,绍圣元年建,元至正二十五年圮。(已上六桥俱县西北。)双溪渡在县西林洋里。界于怀安、古田二县。

建宁府

建安县

泳泽桥在广实仓前。洪武九年建,俗名仓桥,又名广实桥。东安桥在光禄坊内,即旧磨坊桥边。宋时建,后圮于水。国朝永乐十一年,都指挥佥事侯镛重建。(上二桥在县治东,俱木梁而覆以亭。)镇安桥在县治西谯楼前,即旧之镇雅桥也。宋乾道间郡守赵彦端建,后圮于水。国朝永乐十年重建,木址板梁。4(已上三桥俱郡城中。)崩溪桥洪武二十年僧守森建。张坑桥洪武十年僧文明建。陆源桥在冷水寺前。永乐十年僧本性建。将相桥在酒坊前。永乐十六年张建初重建。(上四桥俱木梁而覆以亭。)钱仓桥洪武三年张仁翁建,凡一十五间。大宝桥洪武六年僧至善建。(上二桥俱石址木梁,而覆以亭。已上六桥,在将相里。)水集桥一本作“集水桥”。在东峰屯。洪武三年建。乡民遇岁旱,则聚桥下之水以溉田,故名。漈下桥洪武四年建。迎仙桥元至正二十六年,里人萧文酉建。坤中桥洪武四年,里人叶章建。仙源桥洪武二年。里人吴顺卿建。(上五桥在建宁里。)大佛桥宋时建,国朝永乐十三年僧义山重建。东林桥元至正间,里人翁傅林建。专臾桥元至正间,里人林观孙建。筹岭桥洪武二年,僧果缘募众建。龙源桥宋咸淳九年,礼部侍郎翁合建。国朝洪武五年,里人募众重建。新桥溪坪桥(上二桥俱永乐间僧正圆建。)双溪桥洪武三年,僧福海建。敷锡桥洪武二年,里人黄任陂建。昼锦桥洪武八年,里人陈顺建。(上十桥在南村里5。)东达桥旧名安泰桥。洪武五年重建。步月桥元至正十年,里人裴子才建。(上一十七桥俱木桥而梁以板。)龙潜桥桥下有潭,深不可测。(上三桥在安泰里。)星拱桥元至正间,政和县尹张仲达建,后毁。国朝永乐七年,知县邵直重建。普济桥元至正元年,僧橘隐建。碓头桥元至正十九年,张仲达建。(上三桥俱木桥而梁以板。)龙潭桥永乐间建,成化十四年,圮于水,僧善鉴重建。(上四桥在东苌里。)枫连桥元至顺四年,里民郑淑建。中桥元至正二十五年,巡检黄杰建。跃龙桥元至正九年。里民林成建。(上三桥俱木桥而梁以板。)龙蓬桥即古川石渡也。洪武三十年,僧春谷建。石址木梁,而覆以亭。(上四桥在川石里。)化龙桥元时建,以木为之。国朝永乐元年,里民吴保重建。正统十四年火。天顺七年,郡人监察御史江沂募众创石桥而覆以屋。当溪桥元至正七年建。傅筑桥洪武六年里民魏昌建。回龙桥元至正二十三年,建宁路同知林国宾募众建。上庄桥永乐十二年里民魏子俊建。郑墩桥永乐十三年里民陈孟五建。漈下桥元至正二十一年建。(上七桥在顺阳里。已上三十九桥俱府城东。)普通桥宋时建,后圮。国朝洪武十二年里人范赐重建。来江桥宋时建,元废。国朝洪武二年重建。(上二桥在登仙里。)南庄桥元至正二十四年建,后毁。里朝永乐二年重建。水口桥洪武二年建。辉井桥广福桥(上二桥均洪武二年建。)宝莲桥元至正四年建。北坑桥洪武初建。(上十有四桥俱木桥而梁以板。)龙门桥洪武二年建。西山桥洪武十八年建。白塔桥洪武二年建。傅岩桥洪武二十九年建。(上十桥在房村上里。)吕口桥永乐元年,邵直建。登云桥洪武十二年,里民张玄建。(上二桥在房村下里。已上六桥俱木梁而覆以亭。通上一十四桥俱府城西。)巨济桥凡一十五间。成化二年重造。龙津桥凡一十五间。成化四年重建。龙兴桥洪武十六年,里民方淼建。登云桥宋绍兴中,里人林成建。(上二桥俱木梁而覆以亭。)跃云桥宋庆元六年,里民张元弼建。步云桥洪武六年,里民阮庆建。通济桥永乐十四年,里民张张杰建。叶坑桥元至正十九年,进士蔡大壮建。(上四桥俱木桥而梁以板。已上八桥在府城南秦溪内里。)集瑞桥洪武初僧茂堂建,成化二年重建。场口桥洪武四年建。馆堂桥洪武初里民寥祖建。(上三桥在秦溪外里,俱木梁而覆以亭。)中桥元至正二年,里人林国兴建。水尾桥元至正七年,林国兴建。黄村桥洪武十年,里人黄复礼建。(上三桥俱木桥而梁以板。)大鲁桥元至正元年,林国兴建。石址而梁以木。(上四桥在房村下里。)刘公桥在登仙里。宋郡人刘公弼建,木桥而梁以板。(已上八桥俱在府城西南。)城东桥在宁远门外。宋时建。泽民浮桥在白鹤山前。宋开禧间建,后废。即今梨山渡也。青洲桥又名白土桥。今为渡。响山桥旧名东吉。(上二桥在吉苑里,俱宋时建。)胡连桥在川石里。元至正间建。安泰桥在安泰里。宋时建。(已上六桥俱府城东。)通仙桥在府城南广明寺前。宋时建,元毁于兵。国朝宣德四年,郡人许宗道募众重建。石北木址,构亭其上,凡三十余楹。正统二年复毁。陈公桥□陈公质6建。驷马桥宋时建。(上二桥在登仙里。)通仙桥在房村下里。宋时建,后圮。南瓦口桥宋时建,元毁于兵。安济桥谢马桥(上三桥在秦溪外里。已上六桥俱府城西南。通上一十三桥俱废。)天堂渡骖鸾渡(上二渡在光禄坊。)梅川渡在通仙门外。铜场渡三圣渡蛟潭渡沙溪渡(上四渡在吉苑里。)川石渡在川石里。(上八渡俱府城东。)三门渡在登仙里。五代时,王氏宿吾于此,号为三门寨。下房村渡在房村下里。(上二渡俱府城西南。)

瓯宁县

升华桥在县治西升华坊。洪武十年建,后圮于水。永乐十六年重建,木桥而梁以板。德胜桥在县治北德胜坊。恩波桥在县治西北平理坊。宋绍兴中,建木桥而梁以板,后圮。永乐十六年重建。(上三桥俱府城中。)平政桥在平政门外。旧为浮桥,宋乾道初,郡守陈俊卿始累石为址,架木为梁,而覆以屋。后圮。淳熙初,郡守梁克家重建。庆元三年毁,郡守张叔椿命僧惠通复建。元季毁于兵。国朝洪武元年,指挥沐英重建。凡为址十有一,而梁以木。高七十有二尺,上覆以屋,凡三百六十楹。十年,水坏其三址,都指挥施春修之。永乐四年,水又坏其三址,都指挥师祐募众复修之。十一年,复坏于水,都指挥侯墉、师祐、徐信、郡守刘敬、指挥王用各捐赀率众复建浮桥,凡为舟七十,絙以铁索,而加板其上,翼以扶栏,每岁官籍民夫五十人守视而时葺焉。十四年,洪水荡折殆尽,徐信复与郡守刘敬、同知郭善、经历王文斌、知事吴麒、指挥王用、镇抚王真、建安郡丞顾敏、主簿周公亮、瓯宁县丞李仲穆、主簿朱仕原、僧官南宗鉴中等各捐俸率众悉复其旧。成化十七年,府同知李明、知县桂镐重造。威武石桥在威武门外。成化十七年,坏于水,知县陈英重修。按旧志有桂香桥,大中祥符间建,疑即此桥也。万安石桥在镇安坊,以近万安洲,故名。(上三桥俱府城西。)七星桥在紫芝上坊。旧为浮桥。元至正二十五年,圮智源募众始建石桥。南岸为址十有五7,而梁以石,长三十二丈8;溪之中因沙洲甃石为路,长二十二丈;北岸为址五,而梁以石,长十丈。复以其余赀建寺于桥之南,名曰方广。道源桥旧有小桥跨山涧上。天顺间,知府刘钺建亭覆之,匾以今名,以屏山祠路所从出也。(上二桥俱府城南。)太平桥在府城北太平坊。成化十八年,府同知李明建。叶墩桥宋嘉定间曹圣者建。井窠桥宋时建,元至正间圮于水。国朝洪武十六年僧宝峰重建。顺济桥宋时建,元季毁。国朝永乐十五年,税局大使解通募众建。寨头桥元后至元二年,僧觉性募众建。(上四桥在高阳里。)登云桥元至正八年,余均得募众建。胜隆桥元至正十四年建。通济桥洪武三年建。(上三桥在麻溪里。)张墩桥在海溪里。元至正十五年,里人张十一募众建。东坑桥洪武十四年,里人李恭正募众建。板坑桥元至正元年,里人募众建。苦竹桥元至正四年,里人徐秋水募众建。池墩桥洪武五年,里人谢永均募众建。仁寿桥钱墩桥元至正二十六年,里人钱伯玉募众建。连墩桥元至元十四年,僧至顺募众建。(上七桥在梅岐里。)大夫桥宋朝奉大夫黄驷建,故名。国朝洪武十八年,里民黄保重建。兴贤桥永乐六年,里民张彦和建。贯道桥永乐十四年,里民张和募众建。(已上一十六桥俱木梁而覆以亭。)清风桥国朝浙江按察司佥事黄琮建。琮居官有清操,里人因以名桥。望考桥后周王闽生建,以近其父道之茔,因名。瓦桥宣德四年,里人募众建。(上六桥在吉阳里。已上一十九桥俱府城西。)报恩桥宋绍兴间,里人童德润建,石址石梁。范地桥洪武三十年重修。玉溪桥旧名魁元桥。元大德五年建,后圮于水。国朝永乐十九年,里人童景祥募众重建。(上二桥俱木梁而覆以亭。)云津桥元至正九年建,后圮于水。国朝成化元年,建安义民杨允谦重建,石址木梁,而覆以亭,十四年复圮于水。泉峡桥元至正五年建,后圮。国朝正统四年,里人童文敬募众建。竹溪桥洪武三十年建。安龙桥天顺七年里人驿丞陈泰等建。龙溪桥宋淳熙三年,僧洪范募众建。太平桥元大德元年建。旌文桥元至正五年建。(上六桥俱木梁而覆以亭。)大历桥宋咸淳五年建。俞源桥洪武七年,里人余显建。(上二桥俱木址板梁。已上一十二桥在西乡里。)路口桥永乐三年,里人吴三建。石址木梁。陈溪桥元至正十二年建。(上二桥在禾供里。)花桥洪武七年建。黄口桥宋名。黄石桥洪武三年重建。古竹桥洪武二十六年建。东瑞桥宋时建,元季毁。国朝洪武六年重建。(上五桥俱木桥而覆以亭。)箬溪桥永乐三年建。木址板梁。际下桥元至正二十四年建。(上六桥在崇安里。)白溪桥洪武三年建。知州桥洪武十九年建。(上二桥俱木梁而覆以亭。)云衢桥成化十七年,知县陈英建。联芳桥宋元祐间,里人游安世洎弟安址建。安世兄弟皆为迪功郎,故名。(上四桥在紫溪里。)朱纯桥洪武二十六年建。仁山桥洪武二年建。安口桥洪武十一年,里人连子俊募众建。(上三桥俱木梁而覆以亭。)大梨桥元至正间建。北坑桥洪武二十六年建。(上二桥俱木址板梁。)平州桥元至正十五年,里人张子寿建。(已上六桥在禾吉里。)新村桥宋时建,元毁于兵。国朝洪武五年,里民张子善募众重建,木梁而覆以亭。冯陂桥正统十一年建,安义民杨允谦重建。石址木梁,构亭二十二楹于其上。(上二桥在禾惠里。已上三十二桥俱府城北。)衢口桥洪武三十五年,僧静空建。后沙桥洪武二十六年建。新桥永乐十五年,里民吴足建。(上三桥俱木梁而覆以亭。)丰乐桥洪武三十二年,知县黄参建;正统三年,里人募众重建。视头桥正统十二年,尚宝建安杨恭建。福庆桥永乐十年,里人张铁建。陈公桥宋时名丰乐桥。国朝永乐十六年重建。(二桥俱木址板梁。已上七桥在丰乐里。)高桥宋时建,国朝洪武二十五年重建。木梁而覆以亭。新坊桥宋时建,国朝永乐十五年重建。长汀桥宋时建,元毁于兵,国朝永乐二年重建。(上二桥俱木址板梁。)乃石桥宋淳熙间建,今废为北津渡。(上四桥在慈惠里。已上一十一桥俱县西北。)砚坑桥蟠溪桥白水源桥陆坑桥谢坑桥邓坑桥蒋坑桥何坑桥郑坑桥卓坑桥(上十桥,宋淳祐三年郡守王遂重建,今废,旧迹俱不可考。)岩头渡在县西北禾洪里。

浦城县

万安桥在县城金凤门外。初建于慕泰里,名清游,洪武、宣德间,道士邵允石、僧善定相继募众修建。成化二年,参议尸谆、副使郎胜檄知县顾恒、主簿吴安迁建今所,累址以石,而梁其上,并构亭覆之。参议三山谢琚为记。三里桥在县城拱北门外。洪武十五年邑人徐宗受建。景泰四年知县何俊重建。成化十四年知县张昞增修。大官桥在县城德星门外。洪武十六年邑人黄仲美建。乌桥正统十年知县甘棨建。白马桥正统十年建。高岩桥南口桥(上四桥在大石里。)范桥景泰三年,里人徐敏募众建。横沥桥宣德六年,里人叶友亮募众建。双庙桥宣德五年知县周原庆建。(上三桥在高泉里。)人安桥洪武九年,里人李子祥募众建。济川桥洪武十一年,里人林仲和募众重建。(上二桥在泰宁里,今圮。已上九桥俱县东。)迎远桥正统十四年,县丞何俊建。成化十三年,知县张昞伐石重建。新溪桥永乐十五年,邑人李善升等建。正统九年,知县甘棨命邑人林仕美、叶孜达募众重建。(上二桥在迎远门外。)虹桥洪武十六年,里人叶义齐募众建;正统十年,里人李道募众重修。下洋桥成化十四年,主簿孔硕以石创建,酾水为七道。等觉桥即梦笔山前横溪也。南峰桥(上四桥在上相里。)祖源桥洪武十一年,邑人张嗣源建。朴树桥洪武三十年,邑人沈子中建。(上二桥俱景泰四年僧普衍募缘修。)新桥永乐三年,里人张奇建;成化二年,邑人苏甘泉累石重建,并覆以亭。浦湖桥洪武十二年,里人徐嗣源募众建。(上四桥在太平里。)镇安桥宋时建,旧名临江。洪武元年重建,改今名。正统十二年毁,十三年,县丞何俊重建。石碑桥成化十四年,里人张森、柳荣募众累石重建。(上二桥庄清湖里。)莽岭桥在仁风里。宣德十年僧虚中建。(已上一十三桥俱县西。)南浦桥在县城南浦门外。旧名县南桥。宋隆兴元年,权县事上官端仪建,俗因名上官桥,后坏于水。淳熙间县令曾慤增修,元毁于兵。国朝洪武九年,主簿冯英经始重建,县丞宋德昌成之。叠石为址,架木为梁,上覆以亭,凡二十三间。成化十四年,里人黄孟珪等募众重建。余回桥洪武十五年,谢俊民募建。太平桥永乐十八年,里人龚宾郎建。(上二桥在孝第里。)古湫桥元大德间建。国朝洪武十七年,知县李显道等增修,正统十年毁。天顺八年,知县顾恒重建。下沙桥宋建,元圮。国朝永乐十五年,知县陈潼重建;景泰五年,僧道圆增修。宋杨亿诗:“梦笔山前君别我,下沙桥上我思君。”莲墩桥宣德二年建;景泰五年,知县河俊重建。马公桥永乐十三年,童氏女建;成化三年,累石重建。(上四桥在登云里。)湖头桥在上原里。正统九年,里人丘子余建。(已上八桥俱县南。)五平桥洪武二十九年,里人徐震募众建。平远桥旧名溪东。洪武十年,里人徐彦篪等建;正统十二年,里人詹应善,僧时清重建,改今名。上同桥(上三桥在永康里。)人力桥在官田里。元季建,国朝洪武三年,知县张鹏举重修。成化九年,知县杨惇重建。过山桥洪武三十一年,知县倪胜建;永乐二十年,内官朱敬重建。甘源桥洪武三十一年建;正统十二年,知县甘棨重建。新桥宣德元年,内官陈觉建。(上三桥在登俊里。)渔梁桥正统七年,里人主事蒋巽建。将嘉桥正统八年,里人李敬淳募众建。三宝桥双板桥(上二桥俱正统间县丞何俊建。已上四桥在乐平里。)下洋桥正统十二年,里人林杏童募众建。大洋涧桥宣德十年,里人李仲吉建。永安桥正统十年,里人陆壮募众建。毛桥景泰二年,里人毛仲慕建。翁八桥正统三年,里人章景东募众建。(上五桥在雁塘里。)龙口桥宣德六年,里人丘彦璋建。大通桥正统元年,里人何迪建,后毁。成化十五年,府同知李明重建。吴墩桥正统二年,里人吴彦英建。(上三桥在安乐里。)赤岩桥在毕岭里。永乐二十年,里人郑通建。(已上二十桥俱县北。)象口桥在县西南东礼里。永乐二年,里人徐文幼建。正统十二年,里人方林九重建。临江桥正统十二年,僧善义募众建。南谷桥成化五年建。庆远桥成化三年,里人王仕谔募众建。(上三桥俱在县东北郊阳里。)官桥洪武四年,僧圆通募众建。揖仙桥旧名裴道。洪武八年,里人真彦辅等建。正统五年,里人萧老募众重建。镇仙桥洪武八年,里人萧德恭募众建。交溪桥正统三年,里人苏汝文建。(上四桥在长乐里。)澄湖桥洪武九年,里人上官一明并道士高口募众建。正统四年,知□9周原庆重建。槎溪桥正统八年,里人余文济募众建莲花桥正统十四年,里人叶以成建。(上三桥在新兴里。)桂林桥在招贤里。元节妇徐彩鸾死于此。(已上八桥俱县西北。)陂下渡在县东隅。下有白玉潭。游辣溪渡在县东募泰里。一名游猎溪渡。大石溪渡宋朱文公过此时,值山花盛开,映水如锦纹,遂于石壁上书“锦江”二字,墨迹犹存;后人为桥于此,亦匾以“锦江”。桥废,今仍为渡。九石渡旁有潭,深不可测,上列九石。(上二渡在县南孝弟里。)水北渡在县东南上原里。西桥渡在县西北招贤里。旧为魏司马西桥,今废为渡。

建阳县

东津浮桥在县治东景阳门外。永乐八年,邑人李仲贤重建。崇安曹茂施田一顷八十三亩于后山堂,以备修桥之赀。正统间,主簿萧旺造船三十,联以铁索,立柱于两岸系文。成化十八年,又坏于水。参议黄澄、佥事谈俊命知县汪律取田之所入重建,其余以付耆民徐坤等收贮而时葺焉。朝天桥在县治正南门外,旧名濯锦南桥,以建阳出美锦,故号小西川,而桥名濯锦。宋绍兴间重建,酾水为十三道,叠石为址,高五丈,而梁其上,仍构屋七十三间覆之,横跨双溪之上。国朝永乐十四年圮于水。十七年,县丞赵璧重建。天顺六年火,监察御史顾俨檄府同知李钺募众复建。拱辰桥在县治北驻节门外。旧名濯锦北桥。宋绍兴间,判簿宋翔重建。桥凡一十八间,上覆以屋,凡八十七楹。旧亦名童游,淳祐中重修,更名淳祐。国朝洪武九年,主薄傅英重修,更今名。永乐三年火。十二年,邑人镇抚翁陆捐资率众重建,未及成,又圮于水。成化十四年,按察副使钱进檄府通判李明规措,而知县刘渊亦赞成之。祭酒吴节、都御史林聪皆有记。玉溪桥在均亭里。正统二年里人丁童建。进贤桥旧名仓蓬。景泰六年知县龙韬重修,因路通县学,故改今名。华桥天顺四年,里人黄理重建。新兴桥成化十七年,知县海澄重建。(上三桥在同由里。已上四桥俱县东。)溪山第一桥路通考亭书院。沧州桥在考亭书院之左,洪武八年,僧大雅建。永乐十四年,圮于水。宣德三年,僧愈隆重修。顺济桥在均亭里。旧名板桥。宣德二年邑人王仕俊建。蕉岚桥一名富义。洪武二十七年,里人李仲贤募众建。登云桥望云桥(上二桥俱洪武二十九年里人陈贵募众建。)化龙桥洪武五年,李仲贤募众建。莒口桥宋咸淳四年建,成化十五年为洪水所坏,知县海澄重建。龙门桥洪武二十七年建。铁坑口桥元至正四年建。太平桥洪武十年李仲贤建,永乐十四年坏。成化十九年,参议黄澄、佥事谈俊命知县汪律伐石重建。聚云桥元至正六年建。东桥元大德元年建。西桥元天历间建。步云桥元皇庆间建。般若桥元至顺间,道士杨云崖建。马祖桥洪武七年,李仲贤募众建。行云桥洪武十七年,道士王一省建。(已上一十五桥在崇泰里。)会文桥宋咸淳三年建。祇国桥宋时建。武陵桥宋时建。旧名锦桥10,元改今名。国朝洪武十四年,里人陈仲清重修。永乐十四年圮。成化七年11,里人张仲福募众为浮桥代之。(上三桥在永忠里。)武溪桥在和平里。宋淳祐元年建。紫阳桥在嘉禾里。旧名仙源,宋庆元间,改今名。(已上二十四桥俱县西。)瀛州桥宋庆历间,邑人虞坤建。石址木梁,酾水为七道,上覆以屋三十间。永乐十四年,圮于水。成化间,府同知李明檄知县海澄重建,未及就,澄起为御史,知县汪律踵而成之,祭酒王濬为记。西安桥旧名杨柏。正统十三年,里人张善安建。(上二桥在三桂里。)虎溪桥元延祐四年,里人翁义建。国朝景泰元年,里人丁仕显重修。荷墩桥元至正间里人范得建。吕公桥元至正十五年,里人吕五建。(上三桥在兴贤下里。已上五桥俱县南。)福地桥崇德桥(上二桥俱洪武间僧斯可建。)福仙桥永乐六年,僧正因建。里仁桥元至正间建。(上四桥在崇仁得里。)南屯桥洪武三十一年,里人彭翊建。回潭桥永乐十一年,里人柳伯善建。(上二桥在建忠里。)横金桥宋时建。国朝正统五年,义民徐德润重建。湖龙桥宋时建,国朝景泰六年重建。(上二桥在崇文里。已上八桥俱县北。)同文桥旧名宝定。兴文桥旧名虎溪。(上二桥在书市之南,俱成化十五年知县海澄重建,改今名。)云衢桥在书坊。宋时建,蔡沉书匾。谢枋得诗:“长虹跨陆登云衢,会通四海同车书。”又崇泰里亦有桥名云衢,蔡九峰建。庆祥桥会通桥(上二桥俱成化十六年知县海澄重建。)跻云桥成化七年,知县刘渊重建。状元桥景泰三年重建。郡志云:“因叶齐、叶祖洽父子状元,故名。”今按:祖洽,邵武泰宁人,与齐异郡,非父子也;而此云然,盖世俗传闻之误,志者弗察尔。(上八桥在崇化里。)朱阳桥元至正九年,里人李敬建。升龙桥元至正九年,里人江子卿建。清溪桥永乐四年,里人欧晓建。龙津桥永乐六年,里人陈和建。(上四桥在崇政里。)玉虹桥元大德八年,里人陈贵建。横塘桥元至正二十五年,里人章子名建。从心桥元至正十五年,道士郑觉清建。马坋桥水南桥(上二桥俱元至正间里人黄仲可建。)阜龙桥永乐十二年,知县陈宗源建。(上六桥在兴贤中里。已上一十七桥俱县西南。)水亭桥洪武十七年,里人张仲修建。太平桥洪武三十五年,里人范氏女建。通安桥元大德三年,僧智明建。横步桥元至正二十五年,里人蔡彦清建。莲溪桥永乐十五年,里人熊伯玉建。善政桥洪武二十七年,僧清心建。善济桥洪武十四年,道士有济建。洪山桥元大德五年,僧志溥建。石田桥洪武十一年,僧师钦建。渡汝桥洪武二十年,张仲修建。下庵桥洪武二十年,里人张仲英建。驻锡桥宋宝庆间建,元白玉蟾书匾。芹溪桥一名龙潭。元至正二十四年,里人丘晏建。(上一十三桥在乐田里。)丁家桥在三衢里。元大德四年,里人丁伯容建。(已上一十四桥俱县东北。)梅溪桥双溪桥(上二桥俱洪武八年主簿镏源建。)顺路桥洪武二十九年,知县宋添祐建。(上三桥在县西北北乐里。)清泰桥在县西。宋咸淳八年建,名后山桥,元改今名。国朝永乐十四年圮于水。佛母桥在县西南兴贤上里。洪武三年,里人黄子顺建。正统十四年毁于寇。童游渡在县东同由里。后山渡马铺渡(上二渡在崇泰里。)麻沙渡在永忠里。(已上三渡皆县西。)南岸渡富石渡长滩渡溪口渡(上四渡在三桂里。)神前渡亭村渡(上二渡在兴贤下里。已上六渡俱县南。)南林渡在崇任得里。将口渡酎口渡(上二渡在崇文里。已上三渡俱县北。)上角渡沅尾渡潭头渡(上三渡在县东南均亭里。)

校注

1康熙《福清县志》作“龙图学士”。

2康熙《福清县志 地舆》作“刘峤”。

3道光《罗源县志 津梁》作“宋嘉定间建,成化十一年陆睃修”。

4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作“石址木梁”。

5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作“南才里”。

6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作“宋陈公质”。

7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作“为址一十有六”。

8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作“高二丈有奇,梁长二十二丈”。

9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作“知县”。

10嘉靖《建阳县志 山川》作“昼锦桥”。

11嘉靖《建阳县志 山川》作“十七年”。

卷之十八

地理

桥梁

建宁府

松溪县

惠政桥宋绍兴五年,邑人李时安,李自南建,名平政。后圯于水。十六年,僧圆端募缘重建。淳熙十三年又圯于水。邑士刘无言鬻田倡建,迭石为六址,高五丈许,而梁其上,并覆以亭,凡三十二间。淳祐间,邑人李援之修,徐清叟改今名,后复圯。国朝永乐七年,邑士徐文锡重修。正统六年,主簿马平、王伟命僧会普载、僧妙能、耆老严孔章募众重建。报恩桥洪武三十四年,邑人范文正建。永泰桥旧关口渡也。宋嘉定间,县令何宗稷建,后坏于水。国朝永乐十三年,里人胡仲达募众重建,寻圮。正统二年,义民夙士达捐资重建,而里人李子渊及僧祖方助成之。(上三桥在县治东。)西山桥在县治西。元至正三年,道土谢德山建,后圯。国朝永乐十二年,邑人夙均亮募众重建。南门桥在县南。洪武三年知县常钦祖建,后坏于水。永乐十三年,邑人艾仲完募众移建上流,后复坏于水。正统三年,义民夙希达重建。通济桥旧名故县桥,古县渡也。宋庆元二年县令林俊卿建,后圮于水。国朝洪武十八年,龙泉沈仲善、杨象募众累石布木重建。永乐五年毁。正统九年,教谕张湜、巡检闻尹捐俸倡,邑人潘祖述、僧会吉祥等,募众复建,长五十六丈,上覆以屋,改今名。张湜为记。陂塘桥洪武三年邑人范文正建。构亭九楹于其上。水口桥景泰五年僧永敬募众重建,上覆以亭。中峰桥洪武九年僧有铭建,后毁。永乐十五年僧志清重建。师姑桥洪武八年里人夏二建。新坑桥洪武八年里人叶彦百建。独石桥洪武二十九年僧本祥募众建。山头桥洪武三十二年知县钦恭建1。化成桥洪武三十一年僧有铭建。华墩桥永乐九年邑人艾完募众建。景泰七年僧永敬重修。(上十桥俱在县东皈伏里。)官桥元至正十三年,僧净斋建。国朝永乐八年邑人张旺四重建。庵溪桥洪武二年僧肃翁建,寻毁。永乐十七年,邑人张琅募众重建。东梨桥洪武二十六年建,后圮。永乐十七年邑人张琅募众重建。桐源桥洪武二十一年邑人连子忠建。钱园桥成化十八年僧善庆募众重建。杉溪桥宋邑人李思建,中丞吴执中为记。建炎间灾,邑人吴岩夫重建。岩夫,中丞之子也。(上六桥在县西杉溪里。)乐平桥元至正三年里人叶士荣建。国朝永乐四年,里人刘和募众重建。凌清桥元至正十八年,里人张为恭募众建,后圮。国朝永乐七年,里人张义募众重建。乘驷桥又名峡桥,宋建炎间建,后圮。绍兴末,里人黄明重建,复圮。至隆兴间,复倾家资万缗成之。又为洪水所圮。国朝宣德三年,县丞蒋继成劝义民夙希达捐资累石重建。越四年又圮。正统元年复建,上覆以屋。黄元公为记。范山桥洪武中建,后为洪水所坏。洪熙元年义民夙希达重建。魏屯桥正统六年义民夙希达重建。后宅桥旧在县南二里许,后圮于水。正统六年,义民夙希达移建今所。龙津桥正统八年,僧吉祥建。窑场桥“”一作“窑”。登云桥(上二桥俱元至正间邑人范文正建。)通驷桥元至正九年邑人叶彦祥建。国朝永乐十一年,其孙昭募众重建。黄淡桥元至正十七年,邑人范文正、道人薛居洲建。大洋桥元至正十七年,道士谢德山重建。国朝永乐八年,邑人夙均亮重修。镇平桥永乐八年,道士吕仲章募众建。漆桥元至正十八年,邑人张必恭募众建。国朝洪武八年,里人黄正甫重修。茭阳桥正统十三年。里人魏道顺、刘希杰、魏宗育建。德政桥元至正元年,邑人叶德盛、李定光建。国朝洪武五年,僧永寿募众重修。万石桥元至治二年,邑人叶德盛建,后圮。国朝永乐九年,其孙廷坚重修。会春桥洪武五年僧永寿募众重建。聚宝桥宋咸淳间刘能定建。国朝永乐六年,其孙和募众重建,十三年,耆老刘东复修。(上一十九桥俱在县南东关里。)化龙桥大仙桥南山桥(上三桥俱洪武间僧本祥募众建。)渡头桥洪武十二年,里人蔡贵三募众建。李墩桥洪武十二年,邑人程游父募众建。龙首桥洪武十二年,邑人严文胜建。峡口桥正统八年,里人程文立建。(上七桥在永宁里。)船坑桥元至正五年僧有通建,后圮于水。国朝永乐九年,道士魏觉成重建。峰尾桥洪武二十一年,邑人范希德募众建。横山桥洪武二十五年,邑人叶进山募众建。通宵桥元至正三年,邑人龚德用募众建。一席桥元至正二十一年,邑人范惟正、道土薛居洲建。石桥元至正十七年,邑人范惟正、道土薛居洲建。(上六桥在庆元里。)宦门桥杉坑桥(上二桥俱洪武间邑人孔鹿募众建。)高仓桥永乐五年,邑人孔牛募众建。高路桥永乐六年,邑人孔师姑募众建。(上四桥在永和里。)东门桥正统五年,邑人游绍、僧普定建。下保桥元至正六年,邑人吴谷叶建,后圮于水。国朝正统二年,邑人游绍、僧普定重建。溪东桥元至正三年,巡检毛明善建,后毁。国朝正统元年,邑人严海、僧元因募众建。铁骢桥元至正间建,后为洪水所圮。国朝永乐十年,里人谢荣重建。衢口桥洪武十一年,邑人巡检徐勋建。詹源桥元至正间建。国朝宣德五年,僧正因重修。后村桥洪武十九年,邑人严均田畴建。黄塚桥洪武三十年,道士正觉建,后圮于水。永乐十九年,邑人李仁甫募众重建。正统元年,僧正因复建。西山桥永乐九年,李思敬募众建。正统十二年,邑人游绍、李善殷重修。(上九桥在豪田里。以上二十六桥俱县北。)新兴渡在县东皈伏里。按郡志旧有济美桥,宋淳熙间建,为水所坏。今复为渡。龙津渡在县西杉溪里夙屯。溪乾渡在济美庙前。水南渡(上二渡在县南东关里。)

崇安县

继贤桥在县南待贤坊。宋时建,旧名“昼锦”,因中丞翁彦国、枢密刘珙2居桥东,故名。又名忠旌,又名青云。初在宣化坊之左,后圮于水。县令赵彦绳议复之,功未半而坏。嘉定间,县令赵必愿移建今所,改今名。元至正十三年毁于兵3。越十年,达鲁花赤道奴等重建。至大二年又圮于水。至正三年,县尹吴世重复修建。国朝永乐中又毁。成化十七年,邑民范勋等白于佥事高崧,谈俊,檄同知李明、知县徐衍规划重新。广福桥在县北一里许。初名德星、后改名济川、又改名慈济。宋端平间县令章端子建,后圮。景定间县令刘汉溥4重建,改今名。元泰定二年,县尹彭好古悉撤而新之,后复圮。国朝成化十八年,邑民暨煜捐白金一千两、范勋捐白金二百两为倡,白于按察司佥事高崧、谈俊,檄同知李明、知县余衍重建。望星桥邑人彭慈建。水尾桥客岭桥营岭桥(上三桥俱元时建。)祝公桥程溪桥邑人丁用贞重建。(以上八桥俱在四隅里。)冠带桥清晖桥大保桥古楼桥里人穆伯衡重建。取履桥(上五桥在上梅里。)昼锦桥观象桥旁有观泉亭。(上二桥俱知县曹端重建。)黄石桥宋徐清叟书匾,僧达源重建。(上三桥在从籍里,俱宋时建。)清沟桥知县曹端建。拱辰桥僧玉山修。双桥里人许产恭5建。交溪桥里人钱日新重修。红桥会仙桥朱文公书扁。(上五桥俱宋时建。)玉虹桥石鼓溪桥忠文桥旧名舍人,里人刘恒重建,改今名。野耕桥西济桥月溪桥菀水桥(上二桥俱宋胡寅书匾。)回澜桥宋蔡抗书匾。(上一十四桥在外五夫里。以上二十二桥俱县东。)永济桥宋时建。独坑桥中和桥旧名存心。(上二桥俱邑人暨孟舟重建。)黄伯路口桥彭九歧桥(上二桥俱元时建。)黄隆桥(以上大桥俱在县西黄伯里。)徐公桥宋时建。蓝涧桥又县西南将村里亦有蓝涧桥,知县曹端建。长谷泷桥平水庙前桥三姑桥南原桥井水桥店尾桥双溪桥小通仙桥李田桥南阳桥江师桥茅岭桥范墩桥(上十四桥俱元时建。)梯云桥通仙桥梅溪桥赤石浮桥存心桥邑人王季贤重建。(上二十桥在会仙里。)双峡桥宋刘子翚为记。上蓝桥亦名花桥。虎鼻桥(上三桥在建平里。以上二十四桥俱县南。)新丰桥黎口桥(上二桥俱宋时建。)客苦桥(上三桥在石臼里。)通济桥又名大王桥,知县曹端建。黄石桥又名陈公桥,道士俞觉善建。南埂桥升仙桥陈公西桥南安桥(上四桥俱宋时建。)第一桥第二桥上虹桥钓月桥坑口桥风门凹桥南岭桥铺头桥又县西南将村里亦有铺头桥,元时建。小浆桥杜畲桥横山桥禾岭桥举富桥彭畲桥栈头桥李桥南山桥村尾桥飞桥狮岭桥栈下桥羊栈桥窑前桥又县西南将村里亦有窑前桥,元时建。塚前桥登云桥双溪桥路口桥翠田桥黄溪桥为政桥元至大间,溪流瀑溢,驿路诸溪桥及渡俱漂荡断绝,里人魏文遂随山刈榛,别开一径,自为政桥以达大路,捷于驿路五里。猪子岩桥(上三十一桥俱元时建。)下麦坑桥邑人吴汝清重建。继祖桥旧名惠政,俗呼第三渡。宋赵必愿之祖汝愚帅闽日,尝匾曰“里仁”。后必愿来为宰,道出此桥,改今名。里仁桥俗呼第四渡。太平西桥俗呼第一渡。知县林均瑞建。第五渡桥宋县令陆珪建,里人张牖迁今所。巨济桥俗呼第二渡。干溪桥(上四十四桥在石雄里。已上四十七桥俱县北。)潺溪桥里人程伯衡重建。忠孝桥宋时建。牛皮滩桥(上三桥在下梅里。)芦山桥元时建。旧名云山。知县曾端重建。黄亭桥宋时建。虹桥知县曹端建,又县南会仙里亦有虹桥,元时建。太平桥杨田桥知县曹端建。(上五桥在丰阳里。已上八桥俱县东南。)乘驷桥里人吕支山建。后溪桥马鞍山桥元时建。(上三桥在将村里。)望仙桥在长平里。里人张伯畴募众建。福庆桥里人蔡八建。德博桥里人游伯林募众建。(上二桥在节和里。已上六桥俱县西南。)虎溪桥旧名霄历,僧与梅建,邑人王景明重建。浴冰桥僧宗乙建,僧立明重建。扣冰桥宋和冰禅师建,建炎间赐额。七星桥里人吴仕恭建。(上四桥在吴屯里。)跃龙桥驷归桥(上二桥俱宋时建。)塔下桥下廊桥(上二桥俱里人陈子纯重建。已上四桥在大浑里。)双旌桥宋中丞翁彦国还家,而桥适成。因名。魁星桥仙洲桥湘灵桥观澜桥泰原桥步仙桥谷城黄铢书匾。(上七桥俱宋时建。)湖塘桥邑人吴汝舟建。(上八桥在内五夫里。已上一十六桥俱县东北。)平川桥旧名溪南,后改今名。朱文公书匾。升天桥杜青碧书匾。阇利桥(上三桥在县西北周村里。)赤石渡旧有浮桥,圮于水。梅溪渡旧有桥,圮于水。石鼓渡(上三渡俱在县南会仙里。)

政和县

星溪桥在县治前。宋建,名县前桥。元至正七年邑人范同重建,改名德政,后圮于水。国朝永乐十五年,知县傅王润命耆老申伯任等募众重建,改今名。正统十二年,毁于寇。景泰四年,知县顾让命耆老林文锐、僧无碍等募众重建。天顺二年复毁。知县王鉴命耆老张惟信等募众重建。英祐桥即旧西门渡也。成化十九年,邑人训导吴宪募众建,教谕石辉为记。通津桥旧名步瀛桥。正统五年知县江显建。(上三桥俱县治西。)附凤桥旧名考口,在县治南。宋时建。国朝景泰五年,僧伯庄募众重建。黄岭坑桥魏屯桥宋绍兴间僧铭庵建,后圮于水。国朝永乐十一年,主簿石彦章募众重建。筹坑桥牛犊桥南溪屯洋桥党远口桥(上七桥俱在县东政和南里。)西山桥东林桥和安桥宋乾道间建,邵知柔为记。后废为渡,名西津渡。平景桥成化十三年里人吴景宗等建。石牌界桥(上五桥在县西长城里。)林屯桥茶岭口桥苦竹洲桥下宅桥虎啸岭根桥观定桥旧名都护。天顺间,邑人张惟信、僧普赞等重建。斧銎源口桥斧銎桥驻节桥包源桥下坑桥(上二桥俱宋时建。)刚武桥浆口桥赤岩坑桥(上十四桥在东衢里。)关隶镇前桥三字桥李溪桥牛迹洋桥下源桥苦竹衡前桥东平庙前桥盖竹溪桥丰寿桥北坑桥下桥浆口转水桥后门村桥溪边村头桥横坑桥苦竹源佛堂前桥茶溪桥犁垟口桥柘垟桥(上一十九桥在政和西里。已上三十三桥俱县南。)鸡木岭桥石门桥(上二桥在县西南高宅里。)风口桥东峰桥旧名步云桥。景泰五年,僧宗实募众重建。万岁桥池坑桥(上四桥在感化上里。)长岭根桥延福桥资福桥庆元界新桥桃源冈上桥官峡口桥花光桥(上七桥在感化下里。已上十一桥俱县东北。)山表花桥后田桥常口桥界溪桥浆山口桥官山桥新溪桥范源桥梅屯桥新村桥(上十桥俱在县西北东平里。)瀛口渡在东衢里。官陂渡在高宅里。(上二渡俱县西。)

寿宁县

东和桥在县治东。天顺元年,邑人叶伯铭、韦荣进、陈伯铭、叶斯拱建。西城桥在县治西。正统十三年邑人吴永忠等建。阜民桥在县治南。天顺二年县丞李真、主簿史立正建。硃涧桥在县治西南。天顺八年知县沈能建。小托桥漈头桥七星桥(上三桥在县西。)三澄桥在县南。天顺七年邑人叶留芳等建。大安桥后段桥天顺七年,县丞李贞建。(上二桥在县北。上六桥俱在坊隅。)犀溪福寿桥新桥翁坑桥东溪桥(上四桥在福安里一都。)新丰龙就桥在福安里二都。(已上五桥俱县东。)平津桥洋尾桥南溪桥南源桥许屯桥柯洋长春桥(上六桥在县西政和里八都。)鱼溪花岭迎仙桥阳边吕中桥溪南普济桥(上三桥在福安里三都。)东坑桥三岛坑桥(上二桥在福安里四都。已上五桥俱县东南。)双干桥周墩桥可涧桥板尾桥花销桥禾溪澄明桥红桥(上七桥在县西南政和里七都。)横渡桥通济桥凤竹普济桥(上三桥在政和里九都。)飞虹桥天顺七年义民黄普要建。群阳桥天顺七年,里人黄彦荣、黄思聪等建。尤溪桥天顺七年义民黄普焕建。托溪荣济桥天顺七年,义民黄普要、吴廷俊建。永宁桥成化十二年知县郭清建。(上五桥在政和里十都。)小东桥在政和里十一都。官田局下桥官口局上桥立茂桥(上三桥在政和里十二都。上一十二桥俱县西北。)

泉州府

晋江县

迎春桥在府治东,行春门外。肃清桥在府治西肃清门外。通淮桥在通淮坊内。镇南桥在通远坊。通选桥在胭脂巷。花桥在镇南桥之南。通籴桥其他俗号水沟,旧在城外,米船悉泊于此。宋绍定间始为桥。元至正间,监郡偰世玉拓翼成,围桥于城内。顺济桥在德济门外。宋嘉定四年,郡守邹应龙始建石桥,长一百五十一丈。元至元间,僧弘济重修。国朝成化七年,知府徐源复修,又疏桥东小圃,引潮入城濠以通舟楫。车桥在德济门外。商贾往外番者率取水于此。(上七桥俱府治南。)泉山桥在清源门外。板仓桥在市舶库右。(上二桥俱府治北。)放生桥甘棠桥在临漳门。通津桥在通津巷口。石笋桥在临漳门外。宋皇祐元年,郡守陆广为浮桥,名履坦。嘉祐间,郡守卢革重修,改名济民。元丰初,通判谢仲规复修,改名通济。绍兴间,僧文绘始作石桥。庆元中,僧了性又造二小桥相续之,以达于临漳门。国朝宣德中,大桥石梁断其二,里人张实父子及同知谢琛、道士、愍默相继修补。成化间,运判张庸又修二小石桥之坏建6。(上四桥俱府治西南)。凤屿盘光桥在三十八都。旧为石路,潮至则不可行。宋宝祐中,僧道间募缘建桥,计一百六十间,长四百余丈,广一丈五尺。仁风桥在三十九都仁风门。五代周显德中建。(上二桥俱府城东。)巨济南桥在江北通济亭西。景泰七年里人王叔济、林健建。酾水为八道,长一十二丈,阔八尺。古陵桥在三都。宋绍圣三年建,长二十九等。陈坑桥在十一都。宋淳熙元年里人陈公亮建,酾水为百四十道,并甃石路八千余丈。普利大通桥宋绍兴十二年,郡人江常捐金命僧智资营建,凡一百八十间,长三百丈。悲济桥宋皇祐中僧法超建,凡一百三十间,长八十丈。元祐中,邑人许荣又于桥南为小桥,并甃旁浦石路,以达于桥。通济桥在石湖。宋元祐中侍禁傅旋倡建。登瀛桥又名回龙,宋僧道询建。(上四桥在十九都。)玉栏桥跨海港十余丈。绍熙中僧惠仁重修。泔江桥地滨海,名蚶下。宋元符间,僧怀应甃石为路二十里许,中为巨桥三。曰前埭,曰林湾,曰高港,悉覆以亭。(上二桥在二十二都。)龙尾桥在二十三、四都。宋宝庆三年,僧圆光建,并甃石路百余丈。清凤桥俗名塘头,宋僧道询建。应龙桥宋端拱中建。(上十二桥在二十五都。)应台桥宋淳祐二年建。莲花桥宋咸淳中建。(上二桥在二十六都。)官汶桥成化四年,里人庄壬彻、林崇等重建。适南桥俗名七男。宋绍兴中司户王元建,元大德大年僧法助重建。吴店桥宋淳祐八年,蔡常卿甃石路百十有七丈,建桥凡四十间。(上三桥在二十七都。)陈翁桥宋建隆三年建,酾水为三十五道。元大德二年僧法助重修。结砖福利桥元大德五年僧法助建。(上二桥在二十九都。)大桥小桥(上二桥在三十二都,俱宋太平兴国中建。清濛桥在三十四都,宋淳化中建。行辇桥元至正中僧法助建,凡六百二十间。国朝洪武中坏,知府金孟浩命里人黄胜生募缘,徙入田中累石建之。上保桥宋淳熙中建。下保桥即乌洲洋中石桥。宋淳熙中建,元大德七年僧法助重修。御亭头桥元至正二十三年僧法助建。(上四桥在三十五都。已上二十六桥俱府城南。)长溪桥宋绍兴中建,长一十六丈。淳祐六年,閤门蒲开宗重建,并砌桥东路二十里。谷口桥五代周显德三年建。龙津桥旧名濠溪,宋绍兴中建。长二十七丈,上覆以亭。嘉定六年,尚书杨炳重建,改今名。淳祐三年,蒲开宗重修。(上三桥在四十一都。又四十三都亦有龙津桥,元僧道嵩建。)仙溪桥在四十二、三都。元僧道嵩建。济龙桥宋淳熙十四年建。安济桥宋乾道八年僧了性建。应龙桥宋嘉定五年里人吴谦光建。康溪桥宋庆元二年,僧绍杰建,又构屋一十三间于其上。豪溪桥宋大观三年,僧宗爽建。(上五桥在四十五、六都。)金溪桥旧名卢溪,宋乾道八年僧继办等建。万金桥宋淳熙四年建。淳祐九年,里人洪政重建。龙潭桥宋淳熙八年,里人彭映、僧自昕等建,又构屋十有五间于其上。桥之下有龙潭,故名。龙济桥宋雍熙二年建。永安桥林田桥(俱宋端拱二年建。上六桥在四十七都。已上一十五桥俱府城北。)吟啸桥唐僧日映架木为梁。伪闽刺史王延彬、余廷英继修之。宋咸平间,邑人王养及僧行珍始建石桥,长十有五丈,以唐欧阳詹尝游憩啸咏于此,故名。苏埭桥宋绍兴二十四年,僧守徽建,凡大桥四,计二十三间,又于田塍径路泥淖难行之处造小桥一百一十四间7,长二千三百余丈8。(上二桥在二十九都。)乘驷桥在三十七都。旧名普济,宋宝庆间里人高晔建,酾水为七十八道,更今名,仍建庵于其侧。(上三桥俱府城东南。)梅溪桥宋绍兴十六年,邑人苏展建,酾水为十八道,长五十余丈。建隆桥宋绍兴十六年建。湖柄桥宋元符中建。南北为水门,各二十余间,仍构亭于两岸,南曰喜雨北曰扳龙。(上三桥在一、二都。)甆市桥在二都。宋里人苏展建。安平桥在石井镇。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议为石桥,镇人黄濩及僧智渊各施钱万缗为之倡,未成而二人俱卒,郡守赵令衿因而成之,酾水为三百六十二道,长八百余丈。东洋桥宋绍兴二十二年郡守赵令衿建,酾水为二百四十二道,长八百六十五步,令衿有铭。(上二桥在八都。)玉京桥在三十三都。宋嘉定四年里人黄玄华建。棠阴桥在三十四都。宋嘉定十二年郡守真德秀建。(已上八桥俱府城西南。)万安桥在府城东北三十八都,亦名洛阳。宋庆历初,郡人陈宠甃石作沉桥。皇祐五年,僧宗已及郡人王实、卢锡倡为石桥未就,会蔡襄守郡踵而成之,酾水为四十七道,长三百六十余丈,广丈有五尺。绍兴以来,郡守张思诚、张坚、颜师鲁、刘伟叔9、胡器相继修之。桥之旧址低下,潮至辄没其梁。宣德中,知府冯祯10、通判朱旭命僧正淳累石增高三尺有奇。景泰四年,三水道石梁俱断,知府刘靖、同知谢琛重修。宋蔡若水诗:“石架长桥跨海成,论功直得万安名。”偃月桥在府城西北三十九都。五代唐天成三年建。东山渡在府城南三十五都。又名东山津。设舟以济往来。石井义渡在府城西南八都。宋尚书杨柄捐俸造舟以济往来,因号义渡。

南安县

云津桥在县学之东。宋嘉定十七年,邑令王彦广建,并疏其下以通流水。新桥(上二桥在三都。)九皋桥在三十都。(已上三桥俱县东。)金鸡桥在一都,一名通济。宋宣和中,邑人江常将葬母,造浮桥以济。嘉定间,僧守净始建石桥。后水决其半,僧惠魁修之。国朝永乐元年火,里人造小舟以济涉,号金溪渡。成化十年,知府徐源复建,桥上覆以亭。十八年亭为风雨所坏,知府陈勉重建。小溪桥在十九都。宣德十年,邑人黄乾明建。成化间,乾明从子永质重修,初建亭于其上。横翔桥在二十都。旧名秋芦。大坑桥在二十二都。又名大迂。驷马桥11宋嘉泰四年,僧广德建。通郭桥大德十年,僧道询建。国朝成化五年,里人李尚德、尚器建亭于桥左。(上二桥在三十都。)双桥在三十一都。一在林坑口,一在道王浦。宋绍圣间,僧智从重建,并砌石路。北平桥宋淳熙十二年,刘用行建。旧名太平,后改今名。又县西南三十四都亦有北平桥,宋淳熙中里人翁辅重建。上陂桥俗呼蜈蚣桥,宋开禧中,僧行传建。(上二桥在三十三都。)善利桥在三十四都。宋绍圣中里人陈公研建。元大德中里人许居仁重修。(已上二十一桥俱县西,)严浦桥在二都,宋初建。嘉熙二年僧宗祐重建。镇安桥在三十九都。宋淳熙九年里人杨春卿建,旧名安平,后改今名。淳熙祐12三年重修。又三十六都亦有镇安桥,国朝洪武中僧智宗建。鳌背桥在四十都。成化间知县陈廷忠重建,并构亭三间。镇西桥在四十二都,又名龙湾。龙弯桥在四十五都。洪武二十年里人李孔明建,后圮于水。成化九年,邑人黄元良重修。(上六桥俱县南。)化龙桥在七都。宋淳熙间里人黄懋建。桥左有潭13,世传龙潜其中,故名。板桥在八都。旧名龙津。宋淳祐三年,里人王克谐架木为桥,故名。十二年,僧自诉重建。梯云桥在九都。又名登云。宋僧明愍建。元大德五年,僧法助重修。活溪桥在十四都,又名新桥。卢溪桥在十八都。元大德六年僧法助建。(上四桥俱县北。)永安桥在十二都。宋绍兴中,里人黄懋并僧道机建。从龙桥在十六都。宋治平初,僧不睦14架木为梁。元祐中,僧普足徙于其西五十步为石桥。绍兴、淳熙中,欧阳瑜、张伯懿相继修建,而高大之。元大德中,僧法助重修。(上二桥在县西北。已上二十七桥俱存。)仙人桥在延福寺后。长平桥在九都。维岳桥在十九都。又名岳麓。小石桥在二十二都。元大德十年,僧法助建。弥寿桥在二十二都。宋端平间,僧道询建,长六十余丈,上覆以屋三十八间。元大德初,僧法助重修。平板桥在二十四都。珠渊桥在二十五都。宋庆元中里人陈公必建,旧名徐亭。广福桥在三十六都。(上八桥俱县西。)澳内小桥在十一都。元大德七年僧法助建。平济桥一名广济。通济桥宋淳熙初里人蔡楫建。(上二桥在三十七都。)溪南桥在三十九都。(上四桥俱县南。)张陂桥在四都。宋嘉熙二年里人张真建。瑞龙桥在五都。宋淳祐元年僧明敏建。竹溪桥在七都。宋嘉定三年,里人刘罕建。元至正中,僧法助重修。永济桥宋绍兴中僧自根建。龙跃桥宋嘉定中重建。潘坑桥元大德五年,僧法助建。(上三桥在十一都。)惠泽桥在十五都。安济桥又名中济。三公桥(上二桥在十七都。)观光桥在十八都。宋宝庆元年里人黄以宁建,旧名朝安。象头桥在十九都。元至正中,僧法助建。龙济桥宋开禧三年僧守净15建。后吕小桥元大德七年僧法助建。(上二桥在二十都。已上十三桥俱县北。)大盈桥又名大通,在县西南三十六都。宋嘉熙中里人王弁建。绍定二年重修。马变桥在四都。青云桥在九都。仁安桥在十七都。濯缨桥在二十一都。宋淳祐十年,僧自新募缘重修。(上四桥俱县西北。已上三十桥俱废。)黄龙渡在县治南半里。湾下渡在二十一都。白叶渡在二十一都。罗水渡杨客渡(上二渡在三十一都。已上四渡俱县西。)黄石渡在县南二都。水中有石蟠结,复有一石叠于其上,高丈许,状如虾蟆。相传此石有黄点,能随水上下,故名。里人造舟于此,以济行者。澳头渡在十一都。便口渡在九十都。(上二渡俱县北。)郑山渡在县西北十九都。

同安县

太师桥在县城东朝天门外。宋建隆初留从效建,因以其官名。张赞明为记。乾道、治平中,邑人徐溢泊其孙继祖重修。西安桥在县城西厚德门外。宋元祐八年,邑人许宜并僧宗定建,酾水为十八道,长百余丈,构二亭于上,以休行者。嘉定九年,许巨川重修。铜鱼桥在县城南铜鱼门外。跨南溪,溪有石似鱼而铜色,故名。宋乾道中,邑令雷光胄修之。国朝成化元年圮;八年,府推官柯汉、知县张逊重修。三桥宏济桥在十五都。宋建隆初,叶记17甃石为路,遇港辄为桥。乾道、淳熙中,僧宗寿、慈震相继修之。石步桥在民安里。(上三桥俱县东。)沙溪异石桥在安仁里。宋建炎三年,里人方义收畚土砌址得异石,因斫而用之,故名。饮亭桥在新塘铺之南。成化十一年,知县张逊重修。达川桥在归德里。初架木为桥,宋绍圣三年僧智礼易之以石。(上三桥俱县西。)通济桥在县东南民安里。宋建元18中建,元泰定三年重建。高三丈五尺,广二丈,长一千八百九十步19。苎溪桥在仁德里。宋大观中邑人徐诚建,后圮,乾道间,诚之孙应中暨道士法昌重修。邓子实20诗:“日照松梢宿雨乾,西风剪剪作轻寒;青林缺处云山好,更过桥西仔细看。”石狮桥宋嘉定二年21许巨川建。太平桥宋嘉定十年里人许日新建。(上二桥在从顺里。已上三桥俱县西南。)黄岊渡桥在县东南同禾里。宋元符中建。凡一百五十二间,上覆以亭。淳熙中,又增六十间。今废。

德化县

龙津桥一名李公,一名黄济。宋熙宁中,邑令李嵩架木为桥,嘉定间始易石址,寻毁。嘉泰间,县令叶彦炎重建,改今名。彭溪桥正统八年,里人范宗旺募众建。英溪桥正统八年,里人刘宗发募众建。(上二桥在小尤中团,已上三桥俱县西。)承恩桥宣德六年,里人凌光显等重建。长安桥税务大使凌英捐资重建。(上二桥在杨梅上团。)佐溪桥在善均里。永安桥在下涌团。(上四桥俱县北。)水尾桥在县东北东西团。正统三年里人蒋晖训建。南山桥济川桥西桥(上三桥在新化里。)梁桥孙公桥(上二桥在东西团。)观光桥在汤泉上团。(已上六桥俱县西北。)化龙桥在县东。宋庆元六年县令叶益命僧了性募缘建。嘉定六年,县令李端谊重修。今废。

永春县

龙津桥在十四都。旧名东渡。宋嘉定间建。国朝洪武二十七年,僧定机重修。郑洋坑桥在十五都。元至正九年里人刘丁仕重建。(上二桥俱县东。)石井桥宋绍兴二年,里人陈有仁建。下桥元至正二年里人林进建。(上二桥俱县东。)山石桥在五都。元至正三年里人林永秀建。壶口桥在八都。宋绍兴二年建,长一十七丈。国朝洪武十九年吴孔绍重建。白纹坑桥在九十都。洪武元年里人陈十观建。步云桥在十一都。元至正二十一年里人陈添顺建。龟龙桥在二十都。宋绍兴二年僧法师募众建,长二十有九丈。柱坝桥在二十三都。洪武五年里人郑仕建。昼锦桥在三十五都。宋绍兴十五年建。淳熙十四年,邑人林灏重建。(上九桥俱县西。)连芳桥在四都。宋绍兴二年,里人苏谧等建。兰田桥在二十二都。宋绍兴六年范天成建。(上二桥俱县北。)登瀛桥在县东北十九都。宋淳熙十六年,邑人黄继之、郑谊建,长一十五丈。化龙桥在八都。一名观澜。宋绍兴二年,里人林胜奇建。又二十都亦有化龙桥,宋绍熙三年重建。乘驷桥在二十一、二都。宋绍熙三年苏正美建。白叶桥在二十二都。宋淳熙二年里人苏得成建。岭兜桥在二十三都。洪武二年,里人郭得人建。(上五桥俱县西北。已上一十九桥俱存。)通仙桥宋绍兴十五年邑人林廷彦建。元至正二年重建。登瀛桥宋绍兴十八年建。(上二桥在县东十五都。)丁字桥在二、三都。元至正二年里人黄细观建。漳溪桥宋淳祐中建。高蹇桥宋绍兴二年,邑人陈知柔、萧公荫建。龙济桥宋淳熙中僧月海建。(上三桥在六、七都。)芳桂桥在九都。宋绍兴三年建。黄龙桥在九十都。宋绍兴二十年僧智海重建。永安桥宋绍兴五年县尉余安重建。建德桥元至正四年僧比丘建。(上二桥在二十都。)源溪桥宋淳熙五年里人林均德建。梯云桥宋绍兴五年萧源与建。(上二桥在二十一、二都。)云津桥宋嘉定十一年建。镇春桥宋绍兴三年里人陈知柔建。庆云桥宋绍兴三年里人何泰建。(上三桥在二十五都。已上一十三桥俱县西。)永镇桥宋建隆间僧普足建。长安桥元至元二年里人吴仲兴建。长溪桥元至正二年里人吴兴仁建。(上三桥在十三都。)云龙桥在十四都。宋绍兴中县令林聘建。淳熙中,县令陈宏规重修。(已上四桥俱县南。)桃源桥在十八都。宋淳祐元年建。金龟桥在十九都。宋绍兴十年建。元至正三年庄大观重建。剧头桥元泰定二年里人欧以贤建。隆兴桥宋绍兴三年里人何志必建。(上二桥在二十一、二都。)化鳞桥在一十五都。宋绍兴十一年重修。(已上五桥俱县北。)崎兜桥元至正七年里人郑良建。大横桥元至正八年里人林六观建。(上二桥在二、三都。)攀龙桥在二十三都。宋绍定四年里人郑子泰建。(已上二桥俱县西南。)万安桥元泰定二年里人陈敬建。叶洋桥元至元十三年,里人黄厚仁建22。横口桥元至正十五年僧云海建。杨美桥洪武二十三年,里人萧桂23建。(上四桥在二、三都。)登龙桥宋绍兴间邑人王胄建。亚魁桥宋绍兴二年僧自云建。(上二桥在二十一、二都。上六桥俱县西北。已上三十三桥俱废。)

安溪县

大禹桥在县东长泰里。建口桥在常乐县,正统六年,邑人巡检李森建,并构屋二十三间于其上。大澳桥上任下任桥石圳单板桥(上三桥在崇善里。)源头24埔头桥牛岭桥(上二桥在龙兴里。)马迹桥盆口桥卓舍后桥东山桥下坑桥(上五桥在感化里。已上一十一桥俱县北。)茫洲桥25东园桥溪口拱桥仙人跳桥汤头拱桥(上五桥在崇善里。)大岭桥在□□里。(已上六桥俱县西北,自大禹桥至此,先后圮坏,邑人巡检李森陆续修建。)黄塘桥俗呼坂桥,里人吴昱重建。龙津桥宋庆元间建,长六十八丈,广二丈四尺,上覆以屋,凡四十三间。元季圯。国朝天顺五年,邑人巡检李森重建。西港桥在永安里。宋淳熙九年僧性全建。(上二桥在县东。)谷口桥又名佛口。双济桥(上二桥在清源里,俱宋僧普足建。)西洋桥又名宦石26,在依仁里。凤池桥宋开禧三年邑令杨承祖建。嘉定六年县令陈宓重修。(上四桥俱县西。)埔桥在县西南永永里。(已上七桥俱废。)吴浦渡27在溪北五里。薛坂渡在淡南五里。又名仙苑渡。大洋渡在崇信里28。又名横撞渡。(上三渡俱县西)。建口渡在常乐里。亦名仙澳渡。下林渡其水发源于来苏里升山(上二渡俱县东北。)

惠安县

琼田延寿桥在一都。宋时建,凡一百二十九间,长一里许。元至正间里人曾大通等重建。大柘海径石桥在二十四都。元至正二十六年僧法助建。獭屈屿桥29在二十五都。宋开禧间,僧道询身率其徒拿舟运石建桥七百七十间,直渡海门,凡五里许,潮平则没,半落则可通人行。浮梁桥在二十六都。酾水为五道,长十余丈。尤江桥在二十七都。宋端拱间建。绍兴二年重修。通济桥在二十八都。宋庆元间里民黄氏建。(上六桥俱县东。)龙津桥宋时建,俗名南岭桥。陈公桥在二都。宋绍兴八年邑令彭元达建。得仙桥在二十六都。宋里民黄氏建。(上三桥俱县南。)跃津桥宋崇宁中里人谢文德建30。嘉定初,其从子宜中重修。巨济桥宋时建。(上二桥在三都。)菱溪永济桥在三、四都。宋治平二年邑令张盖建,后圮。绍兴三十二年,郡守赵令衿重建,民为立生祠于其左。今废。丰乐桥在七都。又名仁寿,俗呼蔡头桥。有亭曰丰乐,庵曰仁寿。张店桥在十一都。宋治平间建。青龙桥在三十四都。宋宝祐中僧道询建。国朝天顺六年僧惠昭重修。(上六桥俱县北。)马山桥在县东南二十二都。元至元十九年僧法助建。谷口桥在县西南十七都。宋绍兴二十一年建。国朝宣德元年里人何贵重建。川桥在县东北三十四都。旧为渡,当邑要冲,涉之者众多,有覆溺之患。成化二十一年,知县张桓建,桥凡五十余丈,民甚便焉。晋江蔡清为记。

漳州府

龙溪县

庆丰桥在府城县治之北。旧名瑞丰,宋嘉定间毁,郡守郑昉重建,因其旧址增而高之,改今名。朝天门桥在朝天门外。东河头桥教场前桥在东隅。圳股桥在东厢。(上四桥,俱府城东。)安丰门桥在安丰门外。西桥(上二桥在府城西隅。)名第桥唐元和间建,以周匡物登进土第名。龙骇瀛桥宋淳熙四年,有龙奋其下,故名。登仙桥(上三桥在府城南隅。)河道头桥通津桥旧名曰临清。宋之淳祐间,郡守黄朴改今名。薛公桥在通津门外。宋绍熙间始作浮桥。嘉定间,郡守薛扬祖乃累石为址而梁之,长二十六丈。然桥西地势稍下,每洪潦暴至,辄趋桥西,而其田皆沮洳矣。五年,郡守赵汝谠31既浚沙板为港,复建干桥一十七间于桥南,以杀水势。又为小桥二十四间于干桥之南,以便行人。其西南一带,旧有土堤障水,以朝郡城,潦至辄坏。绍兴元年,尚书颜师鲁守泉,贻书寓公陈宏规累石为堤以障之。淳祐三年,师鲁孙侍郎颐仲复修筑之,视旧差壮。国朝天顺五年,堤决于水,知府童信重修。成化十年,桥二间及石门坏于洪水。十一年,知府张璝重修,复建楼石门之上,匾曰镇海。栅尾桥旧军旗造船置栅于此,因名。佘史君桥其地旧有余史君家。(上八桥俱府城南。)丙申桥唐元和十一年建。宋淳熙三年重建。其创建、重建之年,俱值丙申,因名。洗马潭桥四石人桥(上三桥俱府城北。)开元前桥在府城西北开元寺前。西港桥洪武六年建,上覆以亭。流冈桥凡四百六十余间,长二百五十余丈。(上二桥在二十六都。)东港桥洪武九年建,上有亭。拱成桥留佩洋桥通仙桥通源驿东桥(上五桥在二十七都。)虎渡桥界二十七、二十八二都之间,即柳营江桥也。相传造桥时有虎渡江,又古谚云:“虎渡通人行,渐渐出公卿。”郡人因以名桥。宋绍兴中,郡守赵伯逿始造浮桥。嘉定七年,郡守庄夏累石为址,凡一十有五,架梁而覆以屋,匾曰通济。嘉熙元年火,郡守李绍捐私钱五十万,又规划得钱万缗以助役。越四年,桥成,长二百丈,址高十丈,酾水一十五道,东西各有亭。郡守黄朴为记淳祐,元年毁于兵。国朝洪武三十一年,知府钱古训仍其旧址,以木为梁,构亭其上。正统四年复火毁。六年,知府甘英奏请重建。十一年,分巡佥事陈祚檄经历曾复董其役,明年告成。天顺五年,亭为飓风所坏,寻修复之。成化十年,复为飓风所坏,二十二年知府刘瀚重修。沧江桥在一、二、三都。(已上九桥俱府城东。)横溪桥南平西桥白蒙径头桥(上二桥在二十一都。)太平桥在二十三、四都。(已上四桥俱府城西。)亿连桥洪武间建,成化十五年同知蒋浚重修。官田桥成化十五年坏于水。十八年里人曾于清等修。南溪前桥(上三桥在六、七都。)月溪桥在九都。路通镇海,潮汐往来,商贾贸易皆萃于此。木绵市南桥在十二、三都。景泰七年,知府谢骞重修。(已上五桥俱府城南。)松州太平桥功德桥(上二桥在二十三、四都。)浦南桥在二十六都。元至正三年建。(已上三桥俱府城北。)七星桥在府城东南四、五都。汤坑桥下有温泉。和溪西桥(上二桥在府城西南二十一都。)西渡在府城二十一都。洋西渡在府城南十一都。松洲渡在府城北二十三、四都。西浦渡在二十七都。浮宫渡在四、五都。绿石渡在一、二、三都。(上三渡俱府城东南)。鳌岛渡在二十二都。芗江渡蓬莱渡(上二渡在二十三、四都。)浦头渡在□□□都32。(已上四渡俱府城东北。)

漳浦县

东溪桥在县东门外。宋庆元四年,郡守傅伯成建。元至正三年,道土温珤累石重建,长三十丈。五凤桥在南门外。宋淳祐间累石为址,跨以石梁,长三十丈。又建干桥一百四十间,长二百丈。国朝洪武三十四年圮于水,主簿程石宗重修。长脚桥元大德二年僧碧潭建。吴港桥宋淳祐二年乡人郭宽建。酾水为一十五道,长八丈九尺。(上二桥在县东七都。)永济桥在县西门外。宋淳祐二年僧一行建,长八丈九尺。鹿溪桥在县南。旧为鱼腹渡。宋庆元四年郡守傅伯成建。累石为址,上跨石梁,酾水三十六道,长五十丈,后圮于水。国朝洪武七年,知县焦惟敬命僧汝缘重建。(上二桥俱在八都。)新亭桥在县北七都。元至正间僧伯江建。(已上七桥俱存。)南诏桥在三都。云霄桥在六都。盘陀桥在八都。(上三桥俱县南。)度仙桥在县东南十都。蔡坑桥茭蓼桥(上二桥在县西八都。)三古桥黄林桥横章桥龙山庄桥虎坑桥(上五桥在县北二十八都。已上七桥俱宋庆元四年郡守傅伯成建。通上一十一桥俱废。)

龙岩县

龙津桥在县治南。旧名通阛。初以木为之。宋乾道间,县令李宗四命道人曹法进募众伐石创建。淳熙十五年,县令张能尉、詹利正增修,并构亭二十五间,改名登龙。至正元年火。二年,达鲁花赤捏古柏徙建于县街清高山下,改今名。十四年圮于水。二十七年,县尹朱键重建。虎渡桥在县治西门外。洪武十九年县丞周尚文重建,并构亭二十七间于其上。宣德五年,邑人同知王源捐资倡里人张存吉、林宗鲁等累石为址,架木为梁,覆之以屋三十五间。正统九年,坏于水。时源致仕归,又捐金六百余两,斫石重修,仍覆以屋。东桥在县治东,东宫下。旧在东门外,徙建于此。叠石为址,覆之以屋,今坏。

长泰县

南津桥在县治南一里许,界人和、钦化二里之间。宋嘉泰三年,县令吕炎以县之水西流,创石桥于此障之。王子信诗:“西水障成东水去,南津移得北津来。”

南靖县

德仙桥在县治东。永乐元年邑人蒋宗美建。正统六年典史周鼎重建,并作亭其上。十三年寇毁。景泰三年县丞王伟重建,易以石梁。育济桥在县南清宁里。元至正十七年,僧瑞岩建。汤坑桥在县北永丰里。元至元间建。国朝景泰五年,知府谢骞重修。永济桥在县治南。元至正间,僧天岩建。石址木梁,长三十一丈,其上构屋,为间如其长之数。今废。

漳平县

通济桥在县西居仁里。伐石为梁,长十丈。前村桥景泰元年,龙岩县医官陈哲捐资募众重建。西城桥成化六年重建。(上二桥在聚贤里。)花桥天顺二年重建,上覆以亭。龟湖桥永乐间,里人卢彦和暨曾氏捐资募众伐石甃其两岸,跨木为梁,构亭九间于其上。石马桥泰平桥(上四桥在和睦里。(已上六桥俱县北。)龙江渡在县前。今官为造舟,岁役民操之,以济行者。内有龙井,因名。盐场溪口渡在县西丁坂社。成化十七年,龙溪义民翁实捐资造舟,并构亭东岸,岁入田租以给操舟者。罗溪渡南洋渡在县北九房社。岸东有亭。(上二渡今俱为官渡。)

汀州府

长汀县

济川桥在丽春门外,俗呼水东桥。宋庆元间,郡守赵伯槜33始以石易木,后圮。淳祐间,郡守卢同父重建。元末复圮。国朝洪武间重建,寻坏于水。永乐九年,知府宋忠、指挥韦庸捐俸募众重建。十四年复坏于水。明年,忠又捐俸倡郡人丘人福等重建。后又圮。成化十七年,知府黄埕、知县谢珪复捐俸为倡,命义民胡文海等重建。宋郡守陈轩诗:“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惠政桥五代时名建州桥。宋初重建,改名惠民。绍兴间坏于水。郡守张昌捐俸重建,郡人因呼张公桥。嘉泰间,郡守赵彦34迭石为四址。淳祐间又坏于水,县令叶一新募众重建。国初洪武间复圮。永乐十三年,知府宋忠,知县姚讷各捐俸倡郡人丘人福等重建。南阜桥宋庆元间郡守陈晔创建,未及就,后晔弟映来守□35踵而成之,匾曰棠棣桥。嘉定间,圮于水,郡守傅康捐俸重建,更今名,莆田陈宓书匾。淳祐间又圮于水。寻复建,今废。(上三桥在鄞河坊。)有年桥在永康坊。宋绍兴间建,后圮于水。乾道间郡守谢知几更造浮桥,匾曰太平采虹之桥。淳熙间,郡守赵不搜36复作舆架而屋之。嘉定间,郡守邹非熊重建,改名太平。国朝成化十二年,知府徐瓒重修。兴云桥宋宝祐间重建。通远桥今废。(上二桥在崇善坊。)金沙桥在左厢登俊坊。久废。旁有庵。清江桥在青岩里。景春初,闽人胡汝澜兄弟建,凡四址,架梁而覆以屋。成化十七年圮于水,汝澜之子宽,姪珠、孙女海募众重建。新桥在归阳里。宋郡守赵崇模建,久废。(已上九桥俱县东。)七里镇桥成化十五年,知府戴禧、通判李祺规划,命义官余理董建。南拔桥久废。(上二桥在县西朱紫坊。)画眉桥在鄞河坊白叶岭下。永乐十五年,知府宋忠倡郡民丘人福等建,架木为梁而屋之。镇南桥在罗坊。俗名上渡桥。宋庆元间,郡守赵伯桧建;后圮于水。黄蜂桥在□□里37。成化十一年,通判李祺、知县吴潜规划创建,石址木梁而构亭其上。普济桥俗呼横板桥。宋淳熙间圮于水。郡人钟慧常捐资更造石桥,县令刘通政为记。广渡桥宋淳祐间重建,郡守卢同父书匾。宝祐中又圮。(上二桥在青泰里。)南安桥旧为游绳渡。宋淳熙间始建桥,后毁,今复为渡。普通桥旧名石壁桥。今废。(上二桥在古贵里。已上七桥俱县南。)攀桂桥在攀桂坊。亦名盛春。先毁于火,永乐十一年,知府宋忠募众重建。而屋其上。十四年梁于水。景泰六年,知府俞僴复建。

宁化县

双虹桥在县治西。宋绍定间,寇毁。淳祐间重建,寻圮于水,县令林公王复建,后又圮。国朝永乐间,阴阳训术伍渊源同耆老吴羊等重建。寿宁桥正统十三年毁于寇。天顺六年,知县梁昂倡,致仕官伍志亨等募建。万寿桥38旧名阜通,宋元丰间县令江渊建。政和间毁。嘉熙间,县令刘焕重建,易今名,以桥下为祝圣放生池故也。宝祐间又毁,县令林公王倡众复建。国朝永乐间,知府宋忠规书□捐俸修复。(上二桥在县治南。)龙门桥在县东,旧名龙津。久圮。成化七年,知县郑瑄令耆民伊彦忠等募众重建,为石址十又一,架梁而屋其上。东渡39在县东兴善里。留口渡水势屈曲,舟至此必经宿,故名。禾口渡(上二渡在县西龙上下里。)马家渡在兴善里。昔有马姓者造舟以济渡,故名。石马渡在龙下里溪。有石如马,因名。(上二渡俱县北。)程步冈渡在县西北龙下里。

上杭县

浮桥在镇东街之东。成化十年,佥事余谅檄同知程熙等规划创建,寻坏于水。十二年,谅复檄通判李祺重建,计用舟三十又二,贯以铁索。驷马桥在县治西。旧名通驷。以木为之,屡坏于水。宋庆元间,累石为址,而屋其上,改今名。后亦圮。国朝永乐九年,邑人周永定等捐资重建。成化十年,巡抚都御史张瑄檄同知程熙、知县萧宏规划重修。训导张祯为记。东街桥在县城东。成化五年,邑人林节捐资砌之以石。将军桥叠石为址,上覆以屋。郑坑桥架木为梁而屋之。(上二桥在县东北白砂里。)语口渡在在城里。黄狖渡蓝家渡(上二渡在胜运里。已上三渡俱县东。)南塔渡张滩渡水南渡(上三渡在在城里。)南蛇渡在来苏里。(已上四渡俱县南。)梅溪渡在在城里40。回龙渡在平安里。(上二渡俱县北。)水西渡在县东北在城里。溪水自北西流。故名。

武平县

东安桥在县治东二十步。太平桥在丰顺平里。宋宝祐间重建,改名登云。国朝天顺四年甃石重建。万安桥在□□里。金鸡桥在县东高吴保。(上三桥俱县东。)望仙桥通济桥在千户所城外。成化十年重修。(上二桥俱县西。)青云桥旧名迎恩。天顺五年重建,而屋其上。三岭桥化龙桥元至正间坏于水。国朝景泰四年重建。赖坊桥九龙桥洪武间圮于水。南安桥在□□里。洪武二十年毁于寇。(上六桥俱县南。)万方桥永乐十四年圮于洪水。正统十二年重修。双湖桥洪武二年建,累石为址,而架屋其上。(上二桥俱县北。)

清流县

龙津桥在县治东。旧以舟渡。宋淳熙间,县令吴松始议为桥,功未及半,以寇疫辍。绍熙间,县令曾造捐俸倡率,仅足石墩,嘉泰间,县令吴补之始构亭其上。桥东西为二阁,东曰快倚,西曰凌云,桥旁创庵曰济川。绍定间寇毁。端平间,县令王元瑞重建。元至正间,赣州寇毁。国朝洪武二年,知县朱仲恭复建。宣德间灾。正统七年,主簿徐友谅请于朝,募邑民伍祐等累石为墩八,构亭三十有一间覆之。其总率经划则参政宋彰也。凤翔桥在县治西。旧名魁星。宋淳祐间,县令林奕重建,改名祝圣。后圮于水,宝祐间县令林应龙修复之。元至正六年毁于连城寇。国朝洪武二十九年,知县宋忠重建,并构亭二十又九间,改今名。永乐十三年灾。成化十二年,耆民黄得兴、雷宣、巫祐昌等重建,仅成石墩,分巡佥事周谟规措成之,并构亭三十间。十七年,山水冲激坏其二墩,亭圮,殆半知县凌寀捐俸募众,葺而新之。南门浮桥凡用船十有三,贯以铁索,立桩于两岸系之。成化十七年,水冲坏大半,寻募众重新。三港桥在坊郭里。宋庆元中,僧妙金建。(上二桥俱县南。)北门浮桥其制与南门浮桥同。嵩溪桥在永得里。宋宝祐间,县令林应龙重建。国朝洪武初坏于水,知县朱仲恭重修。成化九年悉圮于水,十六年参议黄澄、副使刘柯命知县凌寀累石为墩而梁之。白石桥清口桥(上二桥在坊郭里。已上四桥俱县北。)溪口桥在仓盈里。通仙桥在梦溪里。(上二桥俱县东。)武陵桥在梦溪里。香坪桥在北团里。(上二桥俱县东南。)

连城县

龙爪桥在县治东在城里。元至正三年,邑民沈得庆建。后圮于水。国朝永乐五年,僧惟禄等募众重建。昼锦桥在县治西。宋县令董与几41建。后圮于水。国朝洪武二十三年,知县冯志良命邑民林茂轻募众重建。文川桥在县治南。旧名清溪。宋绍兴间,县令刘国瑞重建,改名擢桂。后圮于水,县令黄荦重建,洪迈为记。寻毁。嘉定间,荦之从子垺来为令,复建,又毁于寇。元至正间,照磨韦周卿重建,改今名。国朝成化十二年毁。县丞吴琬率民叠石为址,梁而屋之。通济桥在县治南在城里。宋庆元间,县令鄞康成建。黄公桥在县治北在城里。元至正正年,邑人黄天祐建。龙坑桥永乐二年,里人叶张兴募众建。溪边桥洪武六年,里人陈轻二募众建。永丰桥元至正二十年,里民陈辛六叠石为址而梁之,复构亭七间于其上。(上三桥俱在县东□田里42。)常丰桥宋淳熙间,县令常建。国朝洪武七年,知县刘雍重建。惠济桥43洪武五年,里人陈均实建。(上二桥在南顺里。)永龙桥44在河源里。洪武二十年,僧惠广建,石址木梁。上构亭十有一间。(已上三桥俱县南。)林公桥永乐四年,里人林茂轻捐资创建,并构亭五间复其上。李公桥洪武三年,里人李得旻募众建。徐公桥宋邑人徐二八捐资创建,郡守卢同父书其匾曰徐长者桥。国朝洪武二十年毁。二十八年,徐氏之孙仲礼重建,改其匾曰徐公桥。永乐三年,为洪水所坏。今其子孙为舟以济行人,邑人号徐公渡。(上三桥俱在县北北安里。)冯口渡在河源里。杨家渡在表席里。(上二渡俱县南。)

归化县

济川桥在县治东二百步。永乐间圮于水。成化八年,佥事周谟发公帑余资,命耆老吴荣宝45督工重建,上覆以屋一十七间,教谕赵智为记。惠利桥在县治南广济街。永乐二十二年建。成化十八年,县丞罗素、主簿祝龄倡众重建。白沙桥成化九年,知县郭润、教谕赵智各捐俸倡众重建。太平桥宣德八年,清流县募众重建。(上二桥在归上里。)清平桥永乐间,清流、将乐二县募众重建。龙湖桥成化八年,知县郭润募众重建。(上二桥在兴善里。已上四桥俱县东。)晏公桥在县西归上里新兴辅。洪武间圮于水。成化十七年,县丞罗素、主簿祝龄倡众重建。夏阳桥在县东北中和里。成化十七年,邑人少监萧忠捐资重建。南阳桥在县西北归上里叶舍坑。成化三年,里人叶长清募众重建。岩前渡在县东归下里。

永定县

古溪桥在县西南溪南里。潮州民江碧淋等募众修建,而屋其上。深度桥在县东北太平里。成化三年,邑民蓝惟时募众建。古田渡在县治东通明门外。锦丰渡在县西。司前渡在县南兴化巡检司前。(上二渡俱在溪南里。)丰稔渡在县北胜运里丰稔寺前。罗滩渡在县西南溪南里。

校注

1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及康熙《松溪县志 地理》均作“县令常钦祖建”。

2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作“刘拱”。

3嘉庆《崇安县志 津梁》作“屏南桥”。并云“元至元间毁于兵”。本志作“至正十三年”,误。

4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作“刘汉传”。

5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作“许彦恭”。

6“建”字疑“者”之误。

7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百四十间”。

8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及民国《晋江县志 规制》均作“长二千四百余丈”。

9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刘炜叔”。

10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冯”。

11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驷通桥”。

12“熙”字疑衍,“淳熙佑”应为“淳祐”之误。

13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桥右有潭”。

14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僧不睡”

15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僧守静”。

16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徐益”。

17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叶祝”。

18宋无此年号。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庆历间”

19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长一百八十九丈”。

20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郑子实”。

21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嘉熙二年”。

22乾隆《永春州志 建置》作“华阳桥”,“元至正间民黄原建”。

23乾隆《永春州志 建置》作“萧桂发”。

24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源口”。

25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芒洲桥”。

26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旧名官厅石桥”。

27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吴埔渡”。

28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在新溪里”。

29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獭窟屿桥”。

30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谢文龙”。

31乾隆《漳州府志 规制》作“赵汝”。

32乾隆《漳州府志 规制》作“在城东南三里许。通厦门、海仓、石美、澳头、海澄及附近诸处”。

33乾隆《长汀县志 城池》作“赵伯桧”。

34乾隆《长汀县志 城池》作“赵彦绣”。

35疑缺“郡”字。

36乾隆《长汀县志 城池》作“赵不”。

37乾隆《长汀县志 城池》作“在宣城里”;乾隆《长汀县志 城池》作“在宣成里”。

38按康熙《宁化县志 土地 津梁》无“万寿桥”,只载“寿宁桥旧名‘阜通’。元丰间知县事江渊建。嘉熙间。知县事刘焕又建,易名‘万宝’,元祐间毁。知县事林公建,又圮。永乐间,郡守宋忠建,正统十三年寇,又毁。天顺六年,知县梁昂及郎中伍志亨建,易以今名。”据此则“万寿”、“寿宁”只是一桥,本志分作两桥,未知孰是。

39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及《宁化县志 土地》均作“东山渡”。

40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在县北梅溪寨”。

41民国《连城县志 水利》作“董兴儿”。

42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及民国《连城县志 水利》均载“在姚坊”。

43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惠政桥”。

44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永隆桥”。

45民国《明溪县志 建置》作“吴荣瑶”。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