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西游记

     著书立意乃赠花于人之举,然万卷书亦由人力而为,非尽善尽美处还盼见谅 !

                     —— 华辀远岑

1✔ 2 3 4 5 6 7 8 9 10

  盖闻天何言哉,而广长有舌,久矣嚼破虚空;心方寸耳,而芥子能容,悠然遍满法界。造有造无,三藏灵文,由兹演出;观空观色,百千妙义,如是得来。耳之稀有,谛听若雷;目所未曾,静观如镜。故花吐拈香,泠泠般若之音;月呈指影,滴滴菩提之味。悟入我闻,万缘解脱;猛登彼岸,千佛证盟。无如聋聩渺茫,失之觌面;遂至痴嗔固结,误也当身。己饥而贪割他人,鹰虎糜我佛之驱;获罪而幸求自免,苦难费观音之力。佛心清静,而庄严假相,佞入迷途;性体光明,而扑灭慧灯,锢居暗室。净莲出口,障作藤烟;乱棘丛心,诧为花雨。施开妄想,首祸究及慈悲;果炫诳言,下根因之堕落。诸佛菩萨,唤醒我无过梦幻须臾,鬼判阎罗,嚇杀人也只死生苦恼。岂知去也如来恒性,显金刚于不坏;观之自在灵光,妙舍利于常明。匪我招愆,深悯有生之失教;是谁作俑,追尤无始之立言。盖津水甚深,无济半沉半浮之浅渡;法门至正,难供百出百入之旁求。袖观不忍,于焉苦沥婆心;直口谁听,无已戏拈公案。曲借麻姑指爪,遍搔俗肠之痛痒;高悬秦台业镜,细消矮腹之猜疑。悲世道古今盲毒,加天眼之针;忧灵根旦暮死硬,着佛头之粪。聚魔炼圣,笔端弄水火神通;挟兽骄人,言外现去存航筏。以敬信而益坚敬信,善缘永不入于轮回;就沉沦而超拔沉沦,恶趣早同归于极乐。活机触窍,木石生情;冷妙刺心,虚无出血。听有声,观有色,虽犹然嘻笑怒骂之文章;精不思,妙不议,实已参感应圆通之道法。大事因缘,谓不信请质灵山;真诚造就,如涉诬愿沉阿鼻。

第一回 "花果山心源流后派 水帘洞小圣悟前因"

  歌曰:

  我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

  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

  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静非拂拭,

  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诗曰:

  混沌既分天地立,阴阳递禅成呼吸。

  识知未剖大道生,文字忽传鬼神泣。

  五行并用多战争,三教同堂有出入。

  好求真解解真经,人天大厄一时释。

  所闻元会运世,中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其蕴既已悉之前书矣,兹不再赘。若夫乾坤既立,万物既生,则天地之精华,阴阳之灵秀,自养成心源一派,而生人生物于以不穷矣。真是:

  未了先天又后天,东生西没逝长川。

  谁人不具真元性,几个如来几个仙。

  话说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天产石猴孙悟空,自保唐僧西天取经成佛之后,已高登极乐世界,无影无形的去逍遥自在,将这花果山生身之地,遂弃为敝屣而不居矣。不知人心虽有弃取,而天地阴阳却无兴废。这座山又阅历过许多岁月,依旧清峰挺黛、绿岳参天,原是个仙寰福地;水帘洞里那些遗下的猿猴,生子生孙,成群逐队,何止万万千千,整日在山前寻花觅果的玩耍。一日忽见正当中山顶上,霞光万道,瑞霭千条,结成奇彩。众猴见了,俱惊惊喜喜,以为怪异,你来我去的争看,如此者七七四十九日。

  这日,正是冬至子之半,一阳初复之时,忽然闻得空中一声响亮,就象雷鸣一般。吓得众猴子东躲西藏,躲了一会不见动静,又渐渐伸头缩脑出来张望。只见山顶上的霞光瑞霭,被两道金光尽皆冲散。内中有几个胆大的猴子,忍不住,竟爬到山顶上去观看,看见正当中那块大仙石中间,裂了一缝,缝中迸出一个石卵来。那石卵随风向日转个不休。转够多时,忽又一声响,迸作两半,内中迸出一个石猴来,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不知不觉早已会行会走,那两道金光却是他目中闪出来的。众猴看了,又惊又喜道:“怎么?一块死石头,又无气无血,却会长出一个活猴子来!大奇大奇!”遂将那小石猴牵牵引引领下山来,在乱草坡前将松花细果与他饮食,早有几个好事的猴子跳入洞中,将此奇事报之通臂仙。你道这通臂仙却是何人?原来当初只是一个通臂猿。因他灵性乖觉,时常在孙大圣面前献些计策,效些殷勤,故孙大圣宠用他。大闹天宫时,偷来的御酒仙桃尽他受用,故得长生不死。自孙大圣成佛去后,洞中惟他独尊,又知些古往今来的世事,故众猴以仙称之。这通臂仙自得了道,便不好动,只好静,每日但坐在洞中调养。这日闻知其事,因大惊喜道:“这果奇了!当时成佛的老大圣,原是天生地育,借石成胎,但此事渊源已远,如何又流出嫡派?待我去看来。”遂走出洞到山前,只见一群猿猕围着一个小石猴,在那里嬉笑。你看那小石猴怎生模样?但见:

  形分火嘴之灵,体夺水参之秀。金其睛而火其眼,原为有种之胚胎,尖其嘴而缩其腮,不是无根之骨血。禀灵台方寸之精华,受斜月三星之长养。虽裸露皮毛,而行止呈一派天机;倘沐袭衣冠,必举动备十分人相。堕落去为妖为鬼,修到时成佛成仙。

  通臂仙将那小石猴细细看了一会,见他跳来跃去,纯是灵性天机,不胜欢喜:这花果山水帘洞又有主了。因分付众猴道:“他此时虽不知不识,然灵光内蕴,有些根器,可任他率性而行,以扩充大道;若牿伤本来,参入人欲,便搅乱乾坤难于收拾了。”众猴听说,似信不信,皆欢欢喜喜听他顽耍。故这小石猴得以自由自在,独往独来,在山中长养。每日间不是寻花,便是觅果,也无忧愁烦恼,也不知春夏秋冬。

  真是时光迅速,倏忽之间,不觉过了几个年头,他的知识渐开,精神强壮,使思量要吃好东西,要占好地方。遇了个晴明天气,满山顽耍,便不胜欢喜;逢着个大风苦雨,躲在洞中,便无限愁烦;偶然被同类欺侮,便要争强赌胜;倘然间受了些亏苦,便也知感叹悲伤。这正是:

  物有七情,喜怒哀乐。

  触之自生,不假雕凿。

  忽然一日,一个同类的老猴子死了,小石猴看见,不禁悲恸。因问众猴道:“他昨日还与我们同饮食行走,今日为何便漠然无知,动弹不得了?”众猴道:“他过的岁月多,年纪大,精血枯,故此就死了。”小石猴道:“这等说,我们大家过些时也都要死了,岂不枉了一世?”众猴道:“这个自然,何消说得。”小石猴从此以后便惨然不乐,每每问众猴道:“我们可有个不死的法儿?”众猴道:“若要不死,除非是修成了仙道,便可长生。”小石猴道:“既修仙可以不死,何故不去修仙?”众猴笑道:“‘修仙’二字,岂是容易讲的?”小石猴道:“何故讲不得!”众猴道:“修仙要生来有修仙之根器,又要命里带得修仙之福分,又要求遇仙师,又要讲明仙道,不知有许多难哩!若是容易修时,人人皆神仙矣。”小石猴听了,虽不再言语,心下却存了一个修仙的念头。便暗暗的访问。

  忽一日,风雨满天,到不得山上去游乐,但蹲在洞中打瞌睡。蹲到午间,忽闻得后洞中有吟咏声。那小石猴真是心灵性巧,便悄悄走了去窃听。只听得吟咏道:

  头顶乾兮脚踏坤,万千秋又万千春。

  自餐御酒仙桃味,留得长生不老身。

  小石猴细听,却是通臂仙睡在石床上长吟见志。因心下暗想道:“人既叫他做通臂仙,定然有些仙意,况吟咏之词颇有仙机。我思量遍处去求仙,谁知转有个神仙在自家屋里。”又不敢轻易惊动他,便悄悄的走了出来。挨到天晴,往各山上去采了许多奇异花果,堆了一盘,双手捧到后洞来献与通臂仙。因跪下说道:“愚孙奉敬老祖。”那通臂仙见是小石猴,满心欢喜。因说道:“原来是你!你一向任性顽皮,今日为何晓得寻源头,认宗派?”小石猴道:“顽皮也要顽皮,结果也须结果,伏乞老祖垂慈。”通臂仙连连点首道:“我原看你有些根器,今果然发此超群之想,但我自我,你自你,你来求我却也无益。”小石猴道:“我闻得神仙往往传道,佛菩萨要度尽众生,怎说个无益?”通臂仙道:“是你也不知道,凡做神仙也有几等。有一等最上的:悟彻菩提,灵通造化,道法参天并地,就是玉帝也不敢以势位加他,我佛也不敢以神通压他,此等之仙方可度人度世;其次一等:修成金石,呼吸五行,朝游北海,暮宿苍梧,内可超凡入圣,外可点铁成全,此等之仙方有道可传,有教可设;象我辈下一等的神仙,不过窃药偷桃,保全性命,养山中草木之年而已,哪里有妙丹秘旨白日飞升的手段可以传人?所以说个求我无益。”小石猴道:“据老祖虽说是下等神仙,然窃药偷桃也要有些手段。”通臂仙道:“就是窃药偷桃也有几等。若说是扳倒老君的炉灶,摘残王母的灵苗,这便要通天彻地,换斗移星;若我辈啖宠幸之余桃,舔鸡犬之剩药,不过侥天之幸,碌碌因人成事,要什么手段?”小石猴道:“老祖怎么说这些没志气的话?天地间只怕没有修仙的径路,便没奈何了。若是老君果然有药,王母果然有桃,不怕没本事偷他些吃吃。”通臂仙嘻嘻笑道:“当时取经成佛的老大圣原说,天地精灵不竭,迟几百年自有异人续我灵根一派;今日你有这样大志,足见老大圣之言不谬矣。”小石猴道:“请问老祖,当时取经成佛的老大圣,却是何人?”通臂仙道:“这话说起来甚长,也不是一时轻易说的。你且去把那顽皮消尽,野性收回,然后好对你细说。”那小石猴听了,欢欢喜喜的答应道:“老祖说得是。”遂走了出来,依旧到各山去顽耍;虽然顽耍,却心怀大道,看那月来日往,未免惊心,花落鸟鸣,不禁动念。真个是:

  野马未尝无辔,心猿亦有定时。

  既是有天有地,难言何虑何思。

  小石猴终日思想修仙消息,又怕性急缠恼了通臂仙,只得按纳定气儿忍耐。

  这一日,见天气晴明,风和日暖,花果满山,红红绿绿,景致甚是可爱。他忍不住又到后洞来跪着通臂仙说道:“今日前山风日甚美,敢请老祖游赏片时何如?通臂仙见了大笑道:“好个有心的猴子,我去我去。”遂毫不作难,带了小石猴一径走出洞来,竟到正当中山顶上一块石上坐下;小石猴又攀枝绕树,摘了许多鲜果来供献。通臂仙吃了几个果子,因开口道:“你可知道,你这身子从何处来的?”小石猴答道:“愚孙生来愚蠢,久昧前因,也不知身从何处来,只时常听众弟兄说,我就是这块石头里进出来,我不信。这—块顽石头,又无父精母血,我如何在内里安身立命?要求老祖慈悲指示。”通臂仙道:“此乃因缘大事,你既有心,我也不能闭口不言了。天地有四大部洲:东曰东胜神洲;西曰西牛贺洲;南曰南瞻部洲;北曰北俱芦洲。我们这地界乃是东胜神洲,我们这国叫做傲来国;我们这座山叫做花果山。这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清浊开时而立,鸿濛判后而成。这一块仙石,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故高三丈六尺五寸,按政历二十四气,故围圆二丈四尺;按九宫,故有九窍;按八卦,故有八孔。内蕴天地之灵秀,外受日月之精华,故能毓成仙胎,产出灵种。”小石猴听了,不胜欢喜道:“不信石胎有许多妙处,莫非老祖哄我!”通臂仙道:“不是哄你,只因过取经成佛的老大圣,原也是这块仙石里出身,我因此知道。”小石猴欣欣问道:“原来这块石头已曾先产过一个老大圣来。敢问老祖,那老大圣初时怎生修道?后来怎生成佛?万望指示孙儿知道。”通管仙道:“那老大圣初生时,也似你一般一个小猴儿,只因他心灵性巧,有本事穷源测流,寻了这一个水帘洞与众族眷安身,故众猴即奉他为主。他在这山中朝欢暮乐,十分快活。只因他根器不凡,忽—日想到无常,迅速发一个大愤,去四海求仙。求了二三十年,不知在哪里遇了真师,修成大道,便会腾云驾雾,一个筋斗直去十万八千里远;又学成七十二段变化,雄霸此山,四境的妖魔尽皆拱伏;又走到水晶宫,问龙王讨了盔甲兵器;又打入森罗殿内,将猿猴眷属尽皆除名。因此惊动了玉皇大帝,遣十万天兵围绕此山,要擒拿老大圣,被老大圣手持一条铁棒,将十万天兵打得东逃西窜,奔走回天。”说到此处,喜得个小石猴抓耳揉腮道:“好本事,好本事!快活,快活!老大圣似这般英雄,后来却为何又肯做和尚去取经?”通臂仙道:“老大圣自打退了天兵,玉皇大帝无法奈何,只得遣太白金星来招安。初一次封为弼马温,他嫌官小,反下天宫;后一次封做齐天大圣,方才意足,却又不安其位,偷吃蟠桃御酒,搅乱王母娘娘的胜会,又带了许多蟠桃御酒到洞中来受享。我因蒙老大圣欢喜,与我许多吃,故此至今不死。后来玉帝闻知大怒,调二郎小圣带领梅山七弟兄,布天罗地网来捉拿,玉皇御驾亲至南天门观战。老大圣倚着铁棒威风,杀得天昏地惨,日月无光。他却全然不怕。不料,暗暗的被李老君抛下个金刚琢来,将老大圣打了一跌,方被二郎小圣捉住。拥到斩妖台下,刀砍斧剁俱不能死,雷打火烧亦不能伤;李老君带到八卦炉中锻炼了七七四十九日,启炉之时又被他走了。玉皇无法,只得求请我佛如来,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行山,把老大圣压住。一压直压了五百年,老大圣方才悔消恶业,重立善根;又感得观音菩萨劝化,做了旃檀功德佛的徒弟,往西天求取真经。一路上降妖伏怪,建立了万千功行,方才成了正果,证了金身,做个斗战胜佛,如今在西方极乐世界好不逍遥自在。此虽是老大圣法力洪深,却也赖花果山这块仙石钟毓之灵。不期这仙石的精灵不尽,今日又生出你来,你就是老大圣的嫡派了。”小石猴道:“此山精灵,当时已被老大圣发泄尽了,今日孙儿再出,亦是赘疣,恐不灵了。”通臂仙道:“你不晓得,天有后先,道无不继。老大圣得了先天灵气,故生于千百年之前;你今得了后天灵气,故生于千百年之下。”小石猴听了,满心快活道:“据老祖说来,我既是老大圣嫡派子孙,老大圣姓甚名谁,也须知道。”通臂仙道:“老大圣姓孙名悟空,取经时又有个通俗之号叫做行者,又自称齐天大圣。”小石猴道:“老大圣既姓孙,我也只得姓孙了。老大圣叫做孙悟空,我想‘悟空’二字乃是灵慧之称,我一个顽蠢之人,如何敢希灵慧?只好在真实地上做功夫,莫若叫做个孙履真罢了。我又不做和尚去取经,这通俗之号也用他不着,不必起了。老大圣既自称齐天大圣,我怎敢与老大圣比并,只好降一等叫做齐天小圣如何?”通臂仙听了,哈哈笑道:“自起的姓名,倒也有些意思,只是此皆外面的皮毛,老大圣的性命作用,也须细心理会,方有真际。”小石猴道:“欲赤须近朱,欲黑须近墨,若要步武老大圣的芳规,必须亲炙老大圣的风范。老大圣既成仙成佛,自在天地间,敢求老祖指示一个居止,待愚孙好去寻访。”通臂仙道:“老大圣已证菩提,岂复与凡夫接见!”小石猴道:“仙佛若不与人接见,便与死了的一般,修他何用?”通臂仙道:“仙佛也不是不与人接见,只恨凡夫的根器浅,见他不得。你既有心要见老大圣,也是你返本还原的好念头,只是一时因缘未到。且教你看一件东西,虽然不见老大圣,却与亲见老大圣也相去不远了。”小石猴听了欢喜不尽,跪在通臂仙面前拜了又拜道:“万望老祖速速垂慈!”那通臂仙言无数句,话不一席,引得这小石猴:

  棒影当头,喝声震耳。

  不知毕竟看什么东西,有什么话说,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 "旁参无正道 归来得真师"

  诗曰: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

  觅却肚肠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总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却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又曰:

  着意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

  归来笑折梅花嗅,春色枝头已十分。

  话说小石猴苦缠住通臂仙,要访问老大圣消息,通臂仙见他立意真诚,只得指引他道:“老大圣初时大闹天宫,与后来西方路上降妖伏怪,全仗一条如意金箍棒显威风,逞本事;自从成佛之后,乱不作,妖不生,用他不着,遂留在洞后山上,以为镇山之宝。又留下四句偈子,说道:

  道法得力,铁棒再出。

  铁棒成功,实即是空。

  此中似有玄机妙解。你既有志要见老大圣,我领你去拜拜这金箍铁棒,岂不就与见老大圣一般。”小石猴道:“既有老大圣的遗物法旨,何不早言?使孙儿欢喜。”通臂仙道:“只要你肯尽心努力,此时也未晚。”遂起身领了小石猴转到洞后山上来。原来洞后山上不甚高大,虽四面有路可通,却隐隐包藏腹内,不许人容易窥见。

  这日,小石猴跟着通臂仙走到山下,才望见一条铁棒,如石柱一股壁立直竖在山顶当中,约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光彩罩定。知是仙佛神物,不敢怠慢,忙跪下磕了许多头,方才爬起来细细观看。看了一会,不住口的赞扬道:“好一件宝贝,不知有多少重哩?”通臂仙道:“当初老大圣使这条棒,只象使灯草一般,是以上天下地无人敢敌。今日你既要学老大圣的威风,须要有使金箍棒的气力才好。”那小石猴不知好歹,竟走近前。将金箍棒用双手抱定一摇,指望移动移动。谁知使尽平生之力,挣得满面通红,莫想移动分毫!慌得他朝着铁棒只是磕头道:“难难难,这神仙做不成!”通臂仙看着笑道:“你这小猴头忒也性急,当初老大圣修炼多年,方具神力;你一个才出胎的柔筋嫩骨,怎就想当此大任!你也不要这般卤莽,你也不可怠惰,好去潜心修炼,因缘到日,或者有个机关。”小石猴听了连连点首道:“老祖说得是。”自此之后,小石猴便无心到各处顽耍,每日只守定这条铁棒操演气力,铁棒莫想弄得动,只好将几块大顽石拨来拨去。过了些时,自觉力量有限,苦上心来,便没情没绪,恹恹倦倦,象个睡不醒的模样。通臀仙看见,因喝道:“小小猴儿便如此懒惰!”小石很忙跪下道:“愚孙不是懒惰,只因有力没处用,要用又没力气,故此闲行也。”通臂仙道:“你岂不闻儒教圣人孔仲尼说得好,有能一日用其力,我未见力不足者。”小石猴听了默然道:“老祖说得是。”口里虽然答应,心里却无主张,无法奈何,只得又走到铁棒下抚摩想象,忽然大悟道:“是了是了,这条铁棒乃是天地间的宝贝!老大圣也是成仙之后方能运用,我一个凡人如何使想施为?我想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为今之计,莫若也学老大圣四海去求成仙道,那时定有妙用。”主意定了,遂到后洞来辞别通臂仙道:“愚孙要别老祖去求仙了。”通臂仙笑道:“求仙好事我不阻,你但出门,便有千歧万径,须要认真正道,不可走差了路头。”小石猴道:“我只信步行将去,想也不差。”通臂仙道:“信步行将去固好,还要认得回来。”小石猴道:“有去路自有来路,不消老祖费心,但不知尘世中哪几等人方有仙术?”通臂仙道:“世上有三教,曰儒,曰释,曰道。儒教虽是孔仲尼治世的道法,但立论有些迂阔。他说,天地间人物有生必有死,人当顺受;其证仙佛,求长生不死,皆是逆天。衣冠礼乐颇有可观,只是其人习学诗书,专会咬文嚼字,外虽仁义,内实奸贪,此辈之人决无成仙之理,不必求他;要求,还是释、道二教,常生异人。”小石猴听了,满心欢喜道:“老祖说得是。”谢了出来,也就学老大圣的故事,将木头编成一个筏子,用竹为篙,央几个相好的猿猴同扛到海中;又带了许多果子干粮,拜别了通臂仙与众猿猴,竟摇摇摆摆走上筏子坐下,随风而往。不期东南风大,不数月早飘到北俱芦洲。

  这芦洲极是苦寒地面,人少兽多,就是极贵的人工帝主,也看是禽形兽状,与魍魉魑魅相同。小石猴到了其处,也不知叫甚地方,将筏子拽到海滩之上,竟走上岸去访问。走了一二十里,并无城郭人民,偶然见几个蠢物,也不知是人,也不知是鬼,与他说话却又言语不通。小石猴走了几处皆同,心下想道:“这等禽兽地方,如何得有仙佛?是我来差了!再别处去吧。”因复到海边,找着了筏子,依旧走在上面,恰遇着东北风,直吹到西牛贺洲。

  这贺洲地方,使衣冠文物有如中国。小石猴弃筏登岸去观看,见人烟凑集,景致繁华,满心欢喜,这个所在定有神仙。遂东西访问,访了许久,忽有人指点道:“此去西南六十里,有一座青龙山。山上有—个白虎洞,洞中有一个参同观,观中有一位悟真祖师,道法高妙,乃当代神仙。你要学仙,除非到那里寻求。”小石猴听了,满心欢喜道:“造化,造化!被我访着了。”遂一径的走了六十里路,远远望去,果然有一座山,峰峦回合,树木苍苍,俨然象一条青龙蜷曲。走到山上往下一观,又见一片白石,一头高一头低,就似一只白虎蹲伏。小石猴想道:“此中定是白虎洞了。”从山上走下来,到白石前一看,果然有个洞门包藏在内。走进洞门,早已望见一座观宇,飞甍画栋,甚是庄严。但见:

  殿阁峥嵘,山门曲折。殿阁峥嵘,上下高低浮紫气;山门曲折,东西左右绕青松。祸福昭昭,炉火常明东岳殿;威灵赫赫,香烟不断玉皇楼。三清上供太乙天尊,四将旁分温关马赵,不知灵明修炼如何?先见道貌威仪整肃。

  小石猴走到观前一看,只见上横着“参同观”三个大字,心上喜道:“我来得不差了。”两扇观门虽然大开着,却不好轻易进去,只得存身等待。等了许久,不见一个人出来,遂悄悄挨身入去。到了二山门,见贴着一副对道:

  日月守丹灶,

  乾坤入药炉。

  心下想道:“口气虽大,却只是烧炼功夫。”正踌躇间,忽正殿上走出一个道士来,怎生打扮?

  头戴玄冠,身穿道服。黄丝绦飘漾仙风,白玉环端凝法相。体清骨秀,望中识瑶岛仪容;气静神闲,行处显蓬莱气象。

  那道士看见小石猴在二门立着,因问道:“你是什么人,到此何干?”小石猴忙向前打躬道:“我是学仙的弟子,因闻得悟真祖师乃当代神仙,道高天下,所以不远万里而来。要拜在门下修仙了道。”那道士听说,又将小石猴上下估了两眼,道:“凡修仙之人,必要鼎器灵明。你虽然人相,尚未脱兽形,怎么思量此事?”小石猴道:“人兽之形虽说有异,然方寸灵明却未尝有二,怎么思量不得?敢求领见悟真祖师,自有话说。”那道士笑道:“哪里来的野种?这等性急!祖师在菩提阁上明心养性,就是国王三番两次的恳求,或者许他—见。你就有求道之心,也要个入门渐次。小石猴道:“渐次却是怎生?”道士说道:“凡求仙之辈,初入门时,先要在定心堂把心定了;然后移到养气堂去调息,心定气调;然后驱龙驾虎,从丹田灵府直透尾关,再冲过夹脊关、醍醐顶,方可相见。此时如何便生妄想?”小石猴就道:“立地成仙便好,既不能够,便慢慢做去也罢。但不知定心堂在何处?就烦仙师领我去定心。”道士说道:“既要去,随我来。”遂转身领了小石猴入去。小石猴只道是廊房偏屋,不料却是大殿;正中间灵台之上,八宝砌成,好似瑶宫金阙。道士走上前把门开了,道:“进去,进去。”小石猴见庄严华丽,不管好歹,竟将身钻了进去。才钻进去,道士早把门关了。小石猴进到内里,指望有窗有户,见天见日。不期这堂中孔窍全无,黑暗暗不辨东西南北,四周一摸尽是墙壁,气闷不过;欲待走了出来,却又没处寻门。乱了一会,没法奈何,坐在地下想道:“堂名定心,却又如此黑暗,正是弄人意思。我既要定心,便当一念不生,一尘不染,管什么黑不黑,亮不亮。”便以心观心,在内中存想。过了许久,只觉灵机天趣,流盎满前。再睁眼看时,忽一室生明,须眉俱见。喜得个小石猴抓耳揉腮,却原来定心中有如许光明。古语云:虚室生白。信不诬矣。起初还只是光明,又约略坐了几日,只觉光明中别有一种灵慧之气,使人彻首彻尾的都照见。

  小石猴正在欣欣得意之时,忽一声响,两扇堂门开了。道士在外面叫道:“修仙的,闷得慌么?”小石猴从从容容的走将出来答道:“倒好耍子,不闷不闷。”道士道:“里面黑么?”小石猴道:本性光明,不黑不黑。”道士道:“既定了心,随我到养气堂去。”小石猴道:“去去去。”跟着道士就走。原来这养气堂不在观中,转在山上,却只是间屋儿。走将进去,也不知有几多层数,委委曲曲,竟没处寻入路。急回身看时,那道士已将大门紧紧闭上,惟门上左右两个大孔,可以出入。小石猴已得了定心之妙,便安安静静坐在里面,看那阴阳,就似穿梭一般的出出入入。到了子、午、卯、酉四时,真觉阴阳往来中,上气下降,下气上升,津津有味。坐到那无间断时,不觉满身松快,举体皆轻。坐了些时,正想着要往内里去看看,只见道士又开了门,叫道:“那养气的,出来吧。”小石猴笑嘻嘻走出来道:“养气正好快活,为何要出来?”道士说:“七七四十九日,养足则气自能调,不必养矣。”小石猴道:“既如此,便该驱龙驾虎了。求仙师指引。”那道士初时,只指望将定心、养气两件事难倒小石猴;定心心定,养气气调,便有些妒忌起来。因问道:“你来了许久,并不曾问你是何处人,姓甚名谁?”小石猴道:“我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人氏,姓孙名履真。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便是我嫡派祖宗。我祖道行高,今已证果成了斗战胜佛。我恐怕败坏家风,故出来修仙了道,要做个世家。”道士听了愈加妒忌,说道:“你人虽丑陋,却是个有来历的,须得祖师亲传道法方妙。但祖师正要产育婴儿,不肯见人。你须耐心守候,自有好处。”小石猴道:“既有好处,甘心守候。”自此之后,何住在观中,虽不能够面见祖师,而祖师动静却时时得以察听。

  一日,在山巅上顽耍,望见观后园中一个老婆子,引着几个少年女子在那里看花耍子,个个穿红着绿,打扮得袅娜娉婷,十分俏丽。小石猴看了,心下惊讶道:“出家人如何有此?”因从后山转到后园门外来窥看,只见一个小道童在溪边洗菜。小石猴因挨上前,问道:“小师兄,这园中许多女子,是谁家宅眷?”小道童笑道:“孙师兄,你既学修仙,这些事也还不知道?”小石猴道:“我是个初学,实不知道,望师兄指教。”小道童道:“修仙家要产婴儿,少不得用黄婆、姹女。那一个老婆子,便是黄婆;那几个后生女子,便是姹女。这就是祖师的鼎炉药器。”说罢,竟提着洗的菜进后园去了。小石猴暗想道:“这祖师不肯见人,又养着这些少艾,定是个邪道了。我且偷看他一看。”到了夜深黑暗,拿出他的猿猴旧手段,轻轻的从前殿屋上直爬到后殿菩提阁边,从窗眼里往内一张,只见两支红烛点得雪亮。一个皮黄肌瘦的老道士,拥着三、四个粉白黛绿的少年女子,在那里饮酒作乐;又一个黄衣老妇,在中间插科打诨道:“老祖师少吃些酒,且请一碗人参肉桂汤壮壮阳,好产婴儿。”小石猴听了,忙爬了出来,叹口气道:“果然是个邪道,可惜空费了许多工夫。”到第二日天明,也不辞道士,竟自下山去了。一路上想道:“这祖师享如此大名,却是假的,其余料也有限,不如到别处去吧。”依旧走到海边,又编了个筏子坐在上面,顺着西北风,直吹到南瞻部洲地界。他在参同观虽未得真诠,却亏了定心养气的功夫,只觉心性灵慧了许多,精神强健了数倍,不象前番迟钝。每日欢欢喜喜,穿州过县的求真访道。

  原来这南瞻部洲虽然是儒祖孔圣人君臣礼乐治教的地方,怎奈人心好异,却崇信佛法;凡是名山胜境,皆有佛寺,缁流法侣,遍满四方,或是讲经,或是开会。不过借焚修名色,各处募化钱粮,以长旺山门,并无一位高僧、善知识究及身心性命。小石猴访求了许久,见处处皆然。心下想道:“求来求去,无非是旁门外道,有何利益?前日定心养气中,自家转觉有些光景,与其在外面千山万水的流荡,莫若回头归去,到方寸地上做些功夫,或有实际也未可知。”算计定了,遂走到海上编个筏子,乘着西南风,依旧飘回东胜神洲。

  四海求仙不见仙,口皮问破脚跟穿;

  谁知道法无枝蔓,一个人心一个天。

  小石猴舍了筏子上了岸,欣欣然走回花果山来,看见本地风光,满心欢喜。正思量另寻个存身所在,早被众猴看见,迎着问道:“你回来了,求的仙如何?”小石猴竟不答应,只是走。一头走一头想道:“这洞里嘈杂,如何修得道?倒是后山无漏洞好。”竟不进洞,往后山无漏洞走去。原来这无漏洞正是花果山的灵窍,上面只一个小口,下面黑魆魆的,也不知有多少深,从来没一个人敢下去。此时,小石猴进道之心勇猛,走到洞口住下一张,道:“妙,妙!”也不思想进去怎生出来,竟涌身跳了下来。那些跟着看的猴子见了,惊的惊,喜的喜,都以为奇事,来报知通臂仙。通臂仙道:“由他由他,自有妙处。”众猴散去不题。

  且说小石猴跳到底下,只说乱砖碎石,定是高低不平;谁想茸茸细草,就象锦茵绣褥一般,十分温软。小石猴坐在上面,甚是快活。虽然黑暗,他却不以为事,原照定心堂旧例,放下众缘,存想了一周时,忽灵光透露,照得洞中雪亮,再存想了几日,只见灵光闪闪烁炼,若有形象;存想到七七四十九日,只见灵光中隐隐约约现出一个火眼金睛尖嘴缩腮的老猴子,手提着根如意金箍棒,将口对着他耳朵边,默传了许多仙机秘旨,真如甘露洒心,醍醐灌顶。霎时间早已超凡入圣。急欲再问时,那老猴子早逼近身,合而为一矣。小石猴大悟道:“原来自己心性中原有真师,特人不知求耳!”一霎时,便觉举体皆轻,神力充足,七十二段变化,俱朗朗心头。心中犹恐不真,暗想道:“且出去试试金箍棒,看是如何?”将身轻轻一纵,早已飞出洞外。正是: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不知出来使得动这条金箍棒否,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回 "力降龙虎 道伏鬼神"

  词曰:

  试看洋洋为盛,须知木旺金强。惊天动地播馨香,终是粗疏伎俩。

  一点慧登无上,两间气塞洪荒。主人白日吐灵光,不怕火灯不让。

  右调〔西江月〕

  话说小石猴,在无漏洞中得了自心中的真师传授,便一时卖弄神通,跳出洞外,要试试金箍铁棒。此时恰好天明,红日初升。他走到铁棒跟前,将两袖卷起,口里祝诵道:“老大圣有灵有圣,助你子孙一臂之力,好与你重展花果山威风,再整水帘洞事业。”说罢,用双手将铁棒一举,真个作怪,那条铁棒早已轻轻随手而起,喜得个小石猴心花都开了,便暗依着心传的用法,左五右六,丢开架子,施逞起来。初时犹觉生疏,舞了一回,渐渐熟滑,便嫌山低碍手,又捏着腾云诀法,将脚一顿,叫声:“起去!”早已起在半空,放开铁棒,纵纵横横,就如一条游龙在天际盘旋。满山的猴子,不知是小石猴成了仙舞棒,但见半空中霞光瑞气,滚作一团,以为奇事,忙报知通臂仙,都走到山前观看,看了半日,都只鄙作野仙过。小石猴从上看下转看得分明,遂渐渐按落云头,舞到面前。众猴子此时方看得明白,一齐嚷道:“原来是孙小圣舞金箍棒,大奇大奇!”小石猴听了,欣欣得意,因停住手将铁棒竖在山前,向通臂仙下拜道:“老祖看愚孙舞的棒,比当初老大圣的何如?”通臂仙慌忙扶起道:“你如今已成了仙,得了道,如何还行此礼?”小石猴道:“就是成仙得道,也亏老祖指点之功,如何敢忘!”通臂仙道:“你是哪里学来的棒法?与老大圣一般无二。”小石猴嘻嘻的笑道:“老祖好眼力,我这棒法就是老大圣传的,怎不一般!”通臂仙道:“此山自老大圣成佛之后,无主久矣,众子孙多没些规矩。你既传了老大圣的道,你就是此山之主了。”小石猴道:“老祖在上,愚孙怎敢僭妄?”通臂仙道:“你知我是一个世外闲散之人,不必过谦。”遂令满山众猴子都来参见新大王。众猴子看见小圣半空中舞棒,何等神通,谁敢不伏!遂分班依次行君臣之礼。礼毕,各各去采仙桃,摘异果,备酒与大王贺喜;惟通臂仙以宾礼相陪。饮到半酣之际,通臂仙说道:“大王,这条铁棒使得趁手么?”小石猴道:“好倒好使,只嫌他郎伉,不便收拾。”通臂仙道:“大王原来不知,这条铁棒原是大禹王的天河定底神珍铁,又叫做如意金箍捧,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当初老大圣只变做个绣花针藏在耳朵里面,怎么不便收拾?”小石猴听了不信,道:“哪有此说?”通臂仙道:“大王不信,请试试看。”小石猴真个走到山前,将铁棒拿在手中,叫道:“我要小些!”忽然就小了许多。连连叫道:“小小小!”到绣花针一般才住,放在耳朵里面恰恰正好;拿出来叫声:“大大大!”依旧是一条金箍棒。喜得个小石猴满心痒不知摸处,连连朝着通臂仙谢道:“多蒙指教。”自此之后,山中无事,便提着条铁捧到各处试法。

  一日,游到东海上,看见波涛汹涌,鱼龙出没,心下忽道:“我闻佛家将龙放在钵盂中畜养,名曰豢龙;又有一种英雄豪杰,力能屠龙,将龙肝充作八珍之味。我今得了道法,也不耐烦取来钵中豢养,也不伤生害命去屠他。今闲行无事,且钓他一个起来耍耍。”遂取出金箍棒叫声:“变!”变做一根钓竿,万丈丝纶,纶上挂一个钩子;又拨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变做一颗斗大的明珠,挂在钩上,轻轻投在水中。那颗明珠到了水里,光彩陆离,引得部些小龙子龙孙都争来吞夺。吓得那巡水夜叉慌忙跑到水晶宫,报与老龙王道:“大王,祸事到了!”老龙王惊问道:“何事?”巡水夜叉道:“海岸上不知何处走了一个仙人来,雷公嘴、火眼金睛,好似当年借兵器的孙大圣一般模样;只是年纪小些,手拿着约竿丝纶,以明珠为饵,在那里钓龙哩!我王的大殿下、小殿下。都七八被他钓去了。”老龙王听了,大惊失色道:“这却如何是好?”鳌丞相奏道:“何不令鲤将军带领虾兵蟹将,兴波作浪去杀了他?”老龙王道:“别个犹可,若说象雷公嘴、火眼金睛的孙大圣,这却惹他不得,莫若出去看光景,还是求他为上。”遂领了许多水兵,半云半雾,半波半浪的逼近岸边,近着问道:“何处上仙?请留尊名。”小石猴看见老龙王领着兵将来问他,因嘻嘻笑道:“我不说你也不知,我是当年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大闹天宫,玉帝亲降旨封弼马温,后加齐天大圣,今证果斗战胜佛孙悟空嫡派子孙,新成道法尚未受职,承家德自称齐天小圣孙履真是也!”老龙王又问道:“既是齐天孙大圣的令嗣,当初老大圣与小龙薄有一面之交,小龙曾送他一块天河定底神珍铁,又叫做如意金箍捧,上仙既系他一体,老大圣成佛之后,这件宝贝不知如今却在何处?”小石猴笑道:“贤鳞长也太多心,莫非疑我假冒宗支,要个证据么?这也不难。”将钓竿丝纶提起,仍旧复做一条金箍捧拿在手中。先丢开解数,舞得天昏地暗,后照老龙王劈头打来,道:“贤鳞长,请细看看这条铁棒是也不是?”吓得个老龙王诺诺倒退,连连打躬道:“正是,正是!不要动手,且请到小宫献茶。”小石猴道:“正要造宅奉拜,只是莫嫌残步。”老龙王道:“不敢,不敢!”忙叫分开水路。此时,鲤将军与虾兵蟹将已吓得屁滚尿流,听叫开路,都战战兢兢往前奔驰。小石猴手执着铁棒,竟摇摇摆摆步入水晶宫来,老龙王忙叫备酒相留。不一时,珍味满前,音乐并奏,又邀了西南北三海龙王都来相陪。饮酒中间,这个龙王说道:“当初,老大圣与小龙实系故旧,还求青目。”那个龙王又说道:“小龙既与小大圣忝在通家,要甚么宝贝只管来取。”你求情,我称颂,奉承得小石猴满心欢喜道:“既系通家故旧,又承高情降伏于我,只要你长远为我镇压虎势,我也再不来聒噪你了。”说罢,竟提着铁棒跳出海外,竟回花果山去了。众龙王都惊惊喜喜,老龙王道:“早是不曾听鳌丞相之言,若兴兵与他厮杀,此时弄出大祸来了。”遂商议时时进贡些珍宝,以图安静不题。正是:

  少自微微老自强,兴云作雨不寻常。

  慢言九五飞天去,若遇潜时只合藏。

  小石猴既降伏了龙王,又想道:“海中既以龙为王,山中必以虎为君了。龙乃真阳,有些灵性,还认得我小孙是个好人,百般结识我,这也放得他过;那虎是个残暴的蠢物,逢人便思量嚼他,况且住在山中,这山中又是我子孙出入的所在,若不整治他一番,他必定以我子孙为鱼肉,岂不损了威风,坏了体面?”算计已定,便拖着铁捧到西山来寻虎打。谁知老虎就象恶人一般,虽不知礼义,吃人无厌,却也只是欺负良善软弱;倘撞见专搏虎的冯妇与惯射虎的李广,他却也害怕。

  这日,巡山的饿虎听得有人走动声响,满心欢喜道:“今日造化,又有饱食了。”忙伏在树林丛中窥看,看见孙小圣雄纠纠,气昂昂,拿着金箍捧走进山来,东张西望。那大虫虽然顽蠢,然贪生怕死也是一般,看见势头有些古怪。便不敢现身,悄悄走回穴中,报与众虎道:“有个人进山来了。”众虎嚷道:“你这呆种,既有人进山,何不白白吃了他!又来来报什么?”那大虫摇着尾道:“我看那人尖嘴缩腮,定然鄙吝,不象个肯把人白吃的。”众虎道:“纵然鄙吝,遇着我们这班凶神,却也饶他不得。”七、八只猛虎一齐咆咆哮哮跑了出来,竟奔前山。孙小圣远远望见,欢喜道:“孽畜来得好!我正要寻你。”抡着铁棒,照头就打。那七、八只虎却也猛恶,一齐张牙舞爪,四面窜扑将上来。孙小圣见了道:“好孽畜,不知死活!我也顾不得伤生了。”把铁棒紧攥一把,一个鹞子翻身,那条铁棒随身似风车一般,一个旋转,众虎躲闪不及,牙荡着牙碎,爪遇了爪伤,骨磕着骨断,皮抓着皮开,尽皆负痛,东西逃命;独有一只老黄虎,后腿被铁棒扫了一下,跌倒在地,动弹不得。孙小圣赶向前又要打下,只见那黄虎伏在地下连连点首,似有求饶之意。孙小圣因停了铁棒,喝道:“孽畜!你也知道要性命么?”那虎只是点头。孙小圣道:“你既怕死,我也不忍伤生。我花果山右山有个空缺,常常被人偷果,今带你去看守吧。”遂拔下一根毫毛,变作一条铁索,将虎头缚了,就如牵羊一般牵了回来;另换一条铁链,锁在一块有孔的大石头上,叫他看守门户。那虎服服帖帖听他使唤。真是:

  金刚雄且壮,终日守山门,

  我佛慈悲相,端居称世尊,

  微妙无一寸,丈六现昆仑;

  始知无上理,是谓天地根。

  那小石猴自龙屈虎伏,殊觉独尊,十分快活。因谓通臂仙道:“我赖祖传道法,横行直撞,做了个神仙;然做神仙要洞达阴阳,通透五行,我却全然不懂。明日会着那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众圣群仙,讲生死,论善恶,一时答应不来,岂不被人看做叉路货,受他轻薄。”通臂仙笑道:“大王又来谬谦了。俗语说得好,一法通,万法通,天下无有不明道理的神仙。大王既有此等通天彻地的手段,自有测往知来的见识,莫要说谎哄我。”小石猴道:“我与老祖一家人,怎敢说谎哄你!若论变化,说腾挪,刁钻小巧,不敢欺,般般皆会,件件皆能,愈出愈奇;至于成已成物,尽性至命的大道理,其实糊糊涂涂不会讲究。”通臂仙道:“糊涂倒也行得去,只恐背前面后终有人指搠大王。既要做个古今不朽的正气神仙,这些生生死死善善恶恶的道理,还须细着讲究。”小石猴道:“我也情愿如此,但不知寻谁可以讲究。”通臂仙道:“这个不难,木有本,水有源,要知善恶生死,须问阎罗天子。”小石猴听了,欢喜道:“老祖说得是,我就去问。”遂取出铁棒,存神属想,一个筋斗直打入幽冥地府来。早遭几个不知事的少年夜叉看见,忙上前拦挡道:“什么厉鬼?敢如此行凶!”孙小圣笑骂道:“把你个不晓事的魍魉!我是厉鬼,你难道转叫做个善人?不要走,吃我一棒!”将棒稍略拨一拨,早惊倒无数小鬼叫苦连天,却惊动几个老夜叉、老小鬼出来张望。看见孙小圣的模样,忙跑入森罗殿,报与十殿阎君道:“祸事,祸事!数千年前的那个雷公嘴、火眼金睛的恶神道,又打来了。”秦广王道:“胡说!雷公嘴、火眼金晴是孙悟空了;我闻他已成正果,登了佛位,如何肯行凶又作少年恶状,莫非错看了?”老夜叉、老小鬼齐声道:“是他是他,不错不错。”十王惊疑不定,只得整衣迎出殿来。

  孙小圣早已走至阶前,十王请到殿上分宾主坐下。秦广王先开言问道:“上仙尊颜好似齐天孙大圣一般,久闻大圣已享西方极乐,今日有何贵干,又到此幽冥下界?”孙小圣道:“贤王好眼力,看得不差。成佛的齐天大圣乃是家祖,在下晚辈,贱名履真,自愧不能亲承祖训,又恐怕堕落了家声,勉强自作聪明,修习些皮毛粗道,聊以保全性命;但愧无师无友,茅塞胸中,故竭诚奉拜,恳求列位贤王看家祖薄面,指教一二。”。十王齐道:“上仙差了。大道玄机乃造化所秘,从来仙圣俱未发明,即我佛拈花微笑,亦是捕风捉影;何况我辈冥王根识浅薄,不过奉簿书从事,焉有高论以效刍荛。”孙小圣道:“列位贤王不谓过谦,俗语说得好,耕问仆,织问婢。他事不敢苦求,但生死一案,乃列位贤王之执掌;善恶两途,乃列位贤王所分别。且请问:颜回寿夭,盗跖长年,这个生死善恶却怎生判断?”秦广王道:“上仙不耻下问,敢不竭愚。概论其常,则寿夭本于善恶;分言其变,则寿夭万万不齐。有资禀弱强之寿夭,有斲丧保养之寿夭,有天眷天罚之寿夭。若颜回、盗跖之寿夭,乃资禀强弱之任其夭也。有流芳遗臭之善恶,有享福受祸之善恶,有应运应劫之善恶。若颜回、盗跖之善恶,乃流芳遗臭之显其名也。故阴司判断不敢执一。”孙小圣道:“贤王常、变二论,最是明白。变者既万万不齐,且莫去管他,只说本于善恶。常人之寿夭,还是贤王临时斟酌其善恶,使他或寿或夭?还是预先知其善恶,而注定其寿或夭?”秦广王道:“凡人之生,南斗注生,北斗注死。阴司不过按其年月日时,勾摄奉行,片刻不敢差移,岂容临时斟酌?”孙小圣道:“若是这等说,人之生死皆有定数,这不叫做寿夭本于善恶,转是善恶本于寿夭了。若果如此,则善人不足敬,恶人不足惩;阴司生死之案,只消一个精明之吏,照簿勾销足矣!何必十位贤王这等费心判断?就是十位贤王也不消苦用极刑,擅作报应之威福也。”十王听了,面面相觑,无言可答。因赞叹道:“上仙高论,发古今所未发,不独使我等抱惭,亦可想见上帝立法之未尽善也。”孙小圣道:“这不干列位贤王之事,也罢了!但阳世官贪吏弊,故设阴司,不知阴司判书亦有弊否?”十王道:“我等忝居王位,焉敢徇私?但恐才力不及,为鬼判蒙蔽,今前案俱在,求上仙慧眼照察;倘有弊端,乞为检举,以便改正。”孙小圣也不推辞,道:“既蒙列位贤王见委,敢不代疱,以效一得之愚。”十王听了,俱各大喜,齐起身拱他居中坐下。十王列坐两旁,遂命鬼判将前后各种文簿俱呈于案上。

  孙小圣却不从头看起,信手在半中间抽出一本来看,却是水族生死诘告簿;又信手在半中间拽过一张来看,却是大唐贞观十三年泾河老龙告唐太宗许救反杀一案,后审单写得明白道:

  审得:老龙擅改天时,克减雨数,其罪合诛。虽唐太宗梦中许救,而人曹官魏徵实奉帝命,运神施刑,此阴阳灵用,唐主人王实出不知,安得以反杀坐之?及查老龙王生死簿,南斗未注其生,而北斗已先注其合死人曹之手,则其受兹戮也,不亦宜乎!罪辜已伏,速押转生,无令妄告。唐太宗不知不坐。免罚还阳。

  孙小圣道:“此宗卷案,列位贤王判断可称允合情理矣!但有一事,不足服人。”十王道:“何事不足服人?”孙小圣道:“我闻善恶皆因心造,这龙王未生时,善恶尚未见端,为什么北斗星君先注其合死人曹官之手?既先注定了,则老龙擅改天时克减雨数这段恶业,皆北斗星君制定,他不得不犯了!上帝好生,北斗何心,独驱老龙于死地?吾所不服。”十王皆茫然半晌道:“或者老龙前世有冤孽,故北斗星君报于今世。”孙小圣道:“若说今世无罪遭刑,足以报前世之冤孽,则善恶之理何以能明?若今世仍使其犯罪致戮,以彰善恶之不爽,则前世之冤愆终消不尽。况前世又有前世,后世又有后世,似这等前后牵连,致使贤子孙终身受恶祖父之遗殃,恶子孙举世享贤祖父之福庇,则是在上之善恶昭然不爽,在下之善恶有屈无伸矣!恐是是非非如此游移不定,不只足开舞文玩法之端乎?”十王齐拱手称扬道:“上仙金玉之论,几令我辈搁笔不敢判断矣!”孙小圣笑道:“这总是混沌留余,实非列位贤王之罪。”说罢,又信手抽出一本来看,却是万国帝王天禄总簿;又信手揭起一张来看,却是南赡部洲大唐太宗李世民,下注着享国三十三年。孙小圣问道:“这唐太宗,可就是差唐三藏法师同我老大圣往西天去取经那个皇帝么?”十王答道:“正是他。”孙小圣道:“他贞观政治太平,也要算个有道的帝王了,享国三十三年也不为多。”再细看时,只见两个“三”字不是一样的。下一个“三”字,三画停匀;上一个“三”字,三画皆促在上面,心下有些疑惑,复留心一看,又见上二笔墨色浓于下一笔,因指出付与十王看道:“此‘三’字似乎有弊。”十王看了,俱各大惊道:“果然是添改。”因叫众判官查问是谁。众判官尽推不知。秦广王道:“此事岂容推却!”叫抬过业镜来照,照出是判官崔珏作弊,崔判官方伏地请罪。十王大怒道:“唐家国运,通共该二百八十九年;今太宗名下添了二十年,却不凑成三百零九年了?违悖天数,不独汝辈死不足尽辜,即我辈十王俱获罪不小。只得解你到上帝处,请旨定夺。”崔判官只是磕头。孙小圣因问道:“崔判官你为何作弊?”崔判官道:“唐太宗实判官故主,又有人曹官魏徵书来,故一时徇情。”孙小圣劝十王道:“事已既往,不可追矣!且权在列位贤王,解到上帝,未免多事。今幸尚是唐家天下,莫若挪前减后,扯平他的运数便了。”十王道:“上仙分付,敢不领命!但不知怎生扯平?”孙小圣道:“可查唐家后代,该到何宗?”十王道:“此后该到宪宗了。”孙小圣道:“可查宪宗该多少年寿?”十王道:“该享国三十五年,享年六十三岁。”孙小圣道:“何不改注他享国十五年,享年四十三岁,便扯平了。”十王闻言大喜道:“又蒙检举,又蒙周旋,感德不浅。但宪宗彼时四十三岁,精力未衰,如何便得晏驾?”孙小圣道:“这有何难,近日皇帝多好神仙,爱行房术。崔判官既私延太宗之寿,何不即将他罚作方士献丹药,以明促宪宗之寿。承行作弊,本该正法典刑,姑念尽忠故主,合令杖杀,以了此一段公案。”十王齐拱手称道:“昔年老大圣判断公事,只凭铁棒,威则有余,理实不足;令上仙针芥对喝,过于用棒,可称跨灶。”遂立罚崔判官投股山人柳家,取名柳泌,俟孽案完,再来服役。

  孙小圣断罢,又信手抽出一本来,却是普天下百姓生死簿;又信手揭起一张来看,却是铜台府地灵县善土寇洪,只见墨笔注着阳寿六十四岁。又见朱笔将“六十四”三字涂抹,改作“七十六”。孙小圣看了诧异,又付与十王道:“此何说也?”十王道:“此人本寿只该六十四岁,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因念他生平好善,加他一纪,故改注了七十六。”孙小圣大笑道:“这等说起来,生死为赏罚之私囊,则北斗非春秋之铁笔矣!阴司道理,如斯而已,看他何用?”将簿书一推,立起身道:“承教,承教!”向十王道:“莫怪,莫怪!”遂走下殿来。忽见殿柱上贴着一副对联,道:

  是是非非地,

  明明白白天。

  孙小圣又微微笑道:“这等一座大殿,五字对联忒觉少了。我替你添上几个字何如?”十王齐道:“最妙!”孙小圣将案上大笔提起,蘸得墨浓,在“是是非非地”底下添上六字,又在“明明白白天”底下也添了六字。道:

  是是非非地毕竟谁是谁非,

  明明白白天到底不明不白。

  添写毕,丢下笔哈哈大笑,仍提着铁棒,一路打筋斗云,竟回花果山去了。正是: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