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人列传

     著书立意乃赠花于人之举,然万卷书亦由人力而为,非尽善尽美处还盼见谅 !

                     —— 华辀远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黄生

  黄生(1622-?),字扶孟,安徽歙县人。自以为钟灵秀于黄山白岳,故就已姓而号白山。前明猪生。

  尝取魏张楫《宇诂》以名其书,为《字诂》二卷,于六书多所阐发,每字皆见新义,而根柢奥博,与穿凿者有殊。谓:"大■〈冂外鼎內〉之■〈冂外鼎內〉,当从门谐声,与从■〈冖鼎〉谐声者不同。似蛇之鱓既借'徒何切'之鱓,又借'张演切'之鱣,而皆转为'常演切',《汉书》注误以'张连切'之鳣为释。"又谓:"干、乾,字通引。《后汉书·独行传》云,'明堂之奠,干饭寒水';又在晋帖所云'淡闷干呕'之前。"此类最精核。他条似此,不可枚举。复撰《义府》二卷:上卷论经;下卷论史子集金石,而以辨冥通记措缀;本于古音古训亦皆考究淹通,引据详确,不为无稽臆度之谈。如引《尔雅》,证《礼记》郑注'烹鱼去乙';引《左传》记'出于其类'之'出'训产;引《周礼》'戴师、闾师'证'夫布、里布'为二事;引《系辞》,证'信信'当读申;引《周雅》、《周颂》,证郑众解读应雅之讹;引《尔雅》,证终军许慎解豹文鼠之所以异:咸原本型典,历历可凭。乾隆中,戴东原闻其名,属当道访求遗书,列之四库,于是世始知有先生。他著尚有《杜诗说》十二卷,仇兆鳌多采以入详注。惜《三礼会籥》、《三传会籥》及文稿十八卷,均佚不传,亦文献之憾事也。

黄式三

  黄式三(1789--1862),字薇香,浙江定海人。

  性至孝,父素严,先意承志,恒得欢心。尝赴省试,母暴卒干家,归而号恸几绝,誓不再应举。以岁贡终。每值父母祭日,涕泣哀思,行之终身如一日。

  于学不守门户,博综群经。治《易》,言卦辞爻辞一意相承;六十四卦爻辞同者,亦一意相承。又释《系辞》"衰世"之意,谓伏羲世衰而神农作,"《易》之兴也其于中古平"。中古,谓神农也,以此申神农重卦之义。治《春秋》作《释救》、《释人》、《释名》、《释盗》、《释杀》、《释妇人》,以订杜预《释例》之讹。特长治《三礼》,论郊禘论学校,并谨守郑君家法。其说匠人明堂之制,阐发郑义尤精。凡撰《易释》四卷,《尚书启蒙》三卷,《诗从说》一卷,《叙说通》二卷,《诗传笺考》二卷,《春秋释》二卷,《论语后案》二十卷。读史喜《文献通考》,虽穷居无位,而当世之务筹之甚熟。作《兵事十策》,欷歔于海上之事,惜无用其言者,越数岁,事果验。

  居闲处默,反体此心,阴阳消长,悚然危惧,谓寂守于内,非入学之道。乃仿韩愈作《五箴》,提呼惕息,老而愈确。顾对人乐易,不立崖岸。苟遇请益,告之一出于诚。以此群服其义,而后生之造就尤众。年七十四,得偏痹疾,病革,命诸子扶之起,书别语告兄弟宗族门弟子,端坐而逝。

黄仪

  黄仪,字子鸿,江苏常熟人。

  徐乾学开书局于洞庭东山,延君及顾景范、阎百诗、胡朏明诸人佐编校。君博通群络,尤长舆地之学。尝谓;"班固《地志》所载诸川,第言其所出入,而中间经历之地不可得而闻,惟《水经注》备具之。"乃即《经》所著之水,每水各为一图,如某水出某县,向某方流,经某县某方,至某县,合某水,某县入某水,无一不具。百诗见而叹曰:"郦道元千古以下第一知己也!"朏明撰《禹贡锥指》略例颇以蔡氏《书传》为劣,君如不信蔡传。蔡传"华容县有夏水,首出于江,尾入于沔,亦谓之沱。"君言:"夏水从无沱称,此沈之臆说耳。"朏明则曰:"此本郑康成注,盖此所谓沱也,见孔疏者,未为臆说。今郦注夏水云'江津像章口东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计当南末蔡氏所见本,汜定作沱。何则?水自江出为沱,此正夏水初分出江处也,于沱为合。不然,水决复入为汜,此非夏水至云杜入沔处也,于汜为不合。及检朱谋玮笺,'江水至枝江县曰江汜,汜当作沱',何其实获我心也!"君笑曰:"子于蔡氏可谓憎而知其善矣。"迨君卒后,所著书归新城王氏书库,赵东潜犹及见之云。

黄以周

  黄以周(1828--1899),字元同,号儆季。浙江定海人。式三四子。

  幼承家学,与兄儆孟、儆仲相砥砺,以传经明道自任。同治庚午优贡。旋举于乡。会试选誊录,期满,当得知县,不就。又十年,大挑,用教职,补分水县学训导。生平挚孝如其父,事亲三十余年,未尝去左右;而非礼勿动,粹然儒者。

  先生为学,不拘汉宋门户,体亭林"经学即理学"之训,上追孔门之遗言。说《易》,综举辞变象占,于郑、王无所偏执。《诗》多宗序。《书》必条贯大义。《春秋》用比事之法。三《传》校以经例,定其短长。而三《礼》尤邃。凡详考象说,昼夜研索,成《礼书通故》百卷,列五十目,囊括大典,本支敕备,究天人之奥,斟古今之立,盖与杜氏《通典》比隆,其校核异义过之。诸先儒之聚讼,至是涣然冰释。又辑《军礼司马法》二卷,而论田制,取北朝均田为准,校定用尺,谓当今八寸一分,不如是,车不足容三人。均田制为先生所欲施行,要其根极,终以治礼为主也。故别着《经训比义》三卷。有谓:"欲挽汉宋学之流弊,其惟礼学平?或云'礼为忠信之薄',是言一出而周衰;或云'礼岂为我辈设',是言一出而晋乱。学术不明,而治术敝。"初,宋四明之学,杂采朱、陆;及近世季野、谢山,学始端实;至先生益醇,躬法吕、朱,亦不蛇委也。独不喜陆、王,以执一端为贼道。宁波知府宗源瀚称循吏,颇严事之。属主辨志精舍。性解营造,每思效邹、鲁习礼,因画古宫室图,将饬匠氏创作,宗行视叹绝,惟语先生以清代衣冠,惧不可以行周礼,事遂寝。

  江苏督学黄体芳延任南香书院讲席,历十五年,江南诸高材生率出其门。晚选处州府教授,特荐,加内阁中书。更以孟子学孔子,由博返约,而未尝亲炙其间,有子思子综群弟子之前,闻承孔圣以启孟氏,乃举子思所述"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及所明"仁义为利"之说,作《子思子辑解》七卷。暮年多疾,恒曰:'加我数年,《辑解》成,斯无憾矣!"既节成,而疾瘥,更号曰哉生。原先生之书,虽莫大乎《礼书通故》,而实莫精乎《子思子辑解》焉。光绪己亥卒,年七十二。余书若《古文世本》、《黄帝内经集注》及《儆季杂著》,并卓然可传世。

黄宗会

  黄宗会,字泽望,号缩斋,学者称石田先生。黄宗羲弟。

  所学与两兄同,而性尤狷介。国变后,隐于浮屠,浪游名山,以疾终。生平读书,一再过不忘;日必尽百页,有事则次日倍其常课。自经史四部外,释道二藏,未尝不一周也。诗文古澹而有根据,所著曰《缩斋集》若干卷。

黄宗炎

  黄宗炎(1616-1686),字晦木,一字立溪,学者称鹧鸪先生。为忠端仲子,黄宗羲弟。

  崇祯中,以明经贡太学。其学术大略与梨洲相等,而奡岸过之。既秋试不售,偕弟石田约闭关尽读天下之书,然后出而问世。

  昼江之役,兄弟荷殳前驱,步迎监国于蒿坝;事败,走免。寻入四明山,参侍郎冯京第军,奔走诸砦间。顺治庚寅,侍郎军歼,先生亦被缚;梨洲东至鄞,谋以计活之;及行刑日,众中有突出负之去者,则万户部履安子斯程也。未几,侍郎故,部复合,乃复与共事慈湖砦,家人交阻之,不得。丙申,再遭名捕,梨洲叹曰:"死矣!"故人朱湛侯、储六雅力救仅免。于是尽丧其资,藉书画刻印以自给。然壬寅高元发之难,浙东震动,所以营护之者甚力,绝不以前事怵。盖其任侠尚义如此。

  先生兄弟于象纬律吕轨革壬遁之学既皆有密接,自放后,乃著《忧患学易》,以存遗经;著《六书会通》,以正小学。雅不喜"先天太极"之说,在昔疑之者虽多,究缘其出自宋儒,言之率真敢尽,至先生始悉排之。惟秉性极僻,即梨洲且时有不满意者。每曰:"束发交贤豪长者,不为不众,下透屠狗辈,亦或沥心相示;虽然,仅陆文虎、万履安二人为知我耳。"《忧患学易》一书,其目曰:《周易象词》十九卷,《寻门馀论》二卷,《图学辨惑》一卷。被毁于火而幸存。若《六书会通》,世恒称其好奇字,顾谓扬雄但知识奇字,不知识常字;不知常字乃奇字所自出,则奇而初不诡于正也。惜与《养晦山栖》诸集并亡佚,不可见矣。

黄宗羲

  梨洲名宗羲,字太冲,浙江余姚人,生明万历三十八年,卒清康熙三十四年(1610-1695),年八十五。

  他是王阳明的同里后学。他的父亲忠端公(尊素)是东林名士,为魏忠贤阉党所害。他少年便倜傥有奇气,常袖长锥,思复父仇。年十九,伏阙上书讼父冤。祟祯初元,魏阉伏诛,他声誉渐高,隐然为东林子弟领袖。然而他从此折节厉学。从刘蕺山游,所得日益深粹。崇祯十七年,北京陷落,福王立于南京,阉党阮大铖当政,骤兴党狱,名捕蕺山及许多正人,他也在其列。他避难亡命日本,经长崎达江户。明年,福王走,南京复,他和钱忠介(肃乐)起义兵守浙江拒清师,号世忠营;失败后.遁入四明山寨,把余兵交给王完勋(翊),自己跟着鲁王在舟山,和张苍水(煌言)、冯跻仲(名京第,字跻仲,号簟溪,明慈溪人。鲁王监国时任兵部左待郎,清军攻下舟山,战死。著有《浮海纪》)等力图匡复,仍常潜行往来内地,有所布置,清廷极畏忌他。他晚年自述说道:"自北兵南下,悬书购余者二,名捕者一,守城者一,以谋反告讦者三,绝气沙墠(shan)者一昼夜。其他连染逻哨所及,无岁无之。可谓濒于十死者矣。"(《南雷余集?怪说》)读此可以知道他艰苦的经历何如了。明统绝,他才绝意国事,奉母乡居,从事著述。

  其后设"证人讲会"于浙东,从游者日众。"证人"者,以蕺山所著书名其会也。康熙十七年,诏征博学鸿儒,许多人要荐他,他的门生陈锡嘏说:"是将使先生为叠山九灵之杀身也!"乃止。未几,开明史馆,清廷必欲罗致他,下诏督抚以礼敦聘。他力辞不往。乃由督抚就他家中将他的著述关于史事者抄送馆中,又聘他的儿子百家,他的门生万斯同入馆备顾问。

  他晚年在他父亲墓旁自营生圹:中置石床,不用棺椁。子弟疑之,他作《葬制或问》一篇,援赵邠卿、陈希夷例(赵邠卿,东汉经学家赵岐;陈希夷,北宋道士陈抟。二人死时都遗命不用棺椁。),戒身后无得违命。他所以如此者,据全谢山说是"身遭国变,期于速朽",但或者是他关于人生问题一种特别见解,也未可知。总之我们佩服梨洲,不仅在他的学问,而实在他的人格。学者若要稍为详细的知道,请读全谢山的《梨洲先生神道碑铭》。(《鲒埼亭集》卷十一)

  梨洲的父亲被逮人狱时,告诉他一句话:"学者最要紧是通知史事,可读《献征录》"。所以梨洲自少时即致力史学。他家里藏书本甚多,同乡钮氏世学楼、祁氏澹生堂、范氏天一阁的书,都到处借抄借读,所以他记诵极博,各门学问都有所探索。他少年便从刘蕺山受学,终身奉为依归,所以清初王学,不能不认他为嫡派。全谢山总论梨洲学术曰:

  "公谓:'明人讲学,袭语录之槽粕,不以六经为根底,束书而从事于游谈,'故受业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故兼令读史。又谓:'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故凡受公之教者,不堕讲学之流弊。公以濂洛之统,综会诸家,横渠(横渠,北宋理学先驱之一张载的别号)之礼教,康节之数学,东莱(东莱,南宋学者吕祖谦的别号)之文献,艮斋、止斋(艮斋、止斋,南宋永嘉学派创抬人薛季宣、陈傅良的别号)之经制,水心(水心,南宋永嘉学派领袖叶适的别号)之文章,莫不旁推交通,连珠合壁,自来儒林所未有也。"

  陈悔庐(1658一1714,名汝咸,字莘学,别字悔庐,号心斋,清浙江鄞县人。康熙时状元,官至大理寺少卿,自称生平得力于"慎独"之旨,有《兼山堂遗稿》)说:

  "梨洲黄子之教人,颇泛滥诸家,然其意在乎博学详说以集其成。而其归究于蕺山慎独之旨,乍听之似驳,而实未尝不醇。"(全谢山《大理陈公神道碑铭》)

  这两段话对于梨洲学风,说得最为明白。谢山虽极其崇拜梨洲,然亦不阿其所好。他说:

  "先生之不免余议者则有二:其一,则党人之习气未尽,盖少年即入社会,门户之见,深入而不可猝去";其二,"则文人之习气未尽,不免以正谊明道之余技,犹留连于枝叶。"(《鲒埼亭集?答问(南雷〕学术帖子》)

  这段话把梨洲的短处,也说得公平。总之梨洲纯是一位过渡人物。他有清代学者的精神,却不脱明代学者的面目。

  梨洲之学,自然是以阳明为根底,但他对于阳明所谓"致良知"有一种新解释。他说:

  阳明说致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乃后之学者,测度想象,求见本体。只在知识上立家当,以为良知,则阳明何不仍穷理格物之训,而必欲自为一说耶?(《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

  像他这样解释致良知-说致字即是行字,很有点像近世实验哲学的学风。你想认识路,只要往前行过,便自了然,关着门冥想路程,总是枉用功夫,所以他于对本体的测度想象,都认为无益。梨洲的见解如此,所以他一生无日不做事,无日不读书,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工夫,绝不提倡。他这种解释,是否适合阳明本意,另为一问题,总之和王门所传有点不同了。所以可以说梨洲不是王学的革命家,也不是王学的承继人,他是王学的修正者。

  梨洲有一部怪书,名曰《明夷待访录》(梨洲极自负他的《明夷待访录》。顾亭林亦极重之。亭林与梨洲书云:"读《待访录》,知百王之敝可以复振"。其折服可谓至矣。今本篇目如下:原君 原臣 原法 置相 学校 取士上 取士下 建都 方镇 田制一 田制二 兵制一 兵制二 兵制三 财计一 财计二 凡二十篇。惟据全谢山跋云:"原本不止于此,以多嫌讳不尽出。"然者书尚非足本,很可惜。此书乾隆间入禁书类,光绪间维新派人士曾私印许多送人,作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章太炎不喜欢梨洲,说这部书是向满洲上条陈。《待访录》成于康熙元、二年。当时遗老以顺治方死,光复有日。梨洲正欲为代清而兴者说法耳。他送万季野北行诗,戒其勿上河汾太平之策-据唐代杜淹《文中子世家》谓王通二十岁时,曾至长安向隋文帝献《太平策》十二道,因公卿不悦而未被采用。王通为绛州龙门人,地当黄河、汾水之间,故称河汾太平之策,黄宗羲《南历诗历》卷二《送万季野贞一北上》:"猗兰幽谷真难闭,人物京师谁与题?不放河汾声价倒,太平有策奠轻题。"-岂有自己想向清廷讨生活之理?)。这部书是他的政治理想。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像平平无奇,但三百多年前-卢梭《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卢梭《民约论》于1762年出版,时当清乾隆二十七年。作者谓《明夷待访录》成书于康熙元、二年,即1662~63年,如此则早于《民约论》一百年或九十九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其开卷第一篇《原君》,从社会起原说起,先论君主之职务,次说道: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诸子孙,受享无穷。......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以为汤、武不当诛之。......岂天下之大,于兆民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姓乎!......

  其《原法》篇云: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夫非法之法,前王不胜其利欲之私以创之,后王或不胜其利欲之私以坏之。坏之者固足以害天下,其创之者亦未始非害天下者也。......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其《学校》篇说: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像这类话,的确含有民主主义的精神,-虽然很幼稚-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此外书中各篇,-如《田制》、《兵制》、《财计》等,虽多半对当时立论,但亦有许多警拨之说。如主张迁都南京,主张变通推广"卫所屯田"之法,使民能耕而皆有田可耕,主张废止金银货币。此类议论,虽在今日或将来,依然有相当的价值。

  梨洲学问影响后来最大者,在他的史学。万季野之史学,实传自梨洲。梨洲替季野作《历代史表序》,其末段云:

  嗟乎!元之亡也,危素趋报恩寺,将入井中。僧大梓云:"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之史也。"素是以不死:后修《元史》,不闻素有一辞之赞。及明之亡,朝之任史事者众矣,顾独藉一草野之万季野以留之,不亦可慨也夫!(《南雷文约》卷四)

  前明遗献,大率皆拳拳于国史。梨洲这段活,足见其感慨之睬。他虽不应明史馆之聘,然馆员都是他的后学,每有疑难问题,都咨询他取决。《历志》则求他审正后才算定稿。《地理志》则大半采用他所著《今水经》原文。其余史料经他鉴别的甚多(全谢山作《神道碑铭》,缕举多条)。

  中国有完善的学术史,自梨洲之著学案始。《明儒学案》六十二卷,梨洲一手著成。《宋元学案》,则梨洲发凡起例,仅成十七卷而卒,经他的儿子耒史(名百家)及全谢山两次补续而成。所以欲知梨洲面目,当从《明儒学案》求之。

  著学术史有四个必要的条件:第一,叙一个时代的学术,须把那时代重要各学派全数网罗,不可以爱僧为去取;第二,叙某家学说,须将其特点提挚挈出来,令读者有很明晰的观念;第三,要忠实传写各家真相,勿以主观上下其手,第四,要把各人的时代和他一生经历大概叙述,看出那人的全人格。梨洲的《明儒学案》,总算具备这四个条件。那书卷首有"发凡"八条,说:

  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他这书以阳明学派为中坚。因为当时时代精神焦点所在,应该如此。但他对于阳明以外各学派,各还他相当位置,并不抹杀,正合第一条件。他又说:

  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是学者之人门处。......讲学而无宗旨,即有嘉言;是无头绪之乱丝也。学者而不能得其人之宗旨,即读其书,亦犹张骞初至大夏,不能得月氏要领。......每见抄先儒语录者,荟撮数条,不知去取之意谓何,其人一生之精神未尝透露,如何见其学术?

  我们读《明儒学案》,每读完一案,便觉得这个人的面目活现纸上。梨洲自己说皆从各人全集纂要钩玄,可见他用功甚苦。但我们所尤佩服者,在他有眼光能纂钩得出、这是合第二个条件。梨洲之前,有位周海门曾著《圣学宗传》一书(1547-1629,名汝登,号海门,字继元,明嵊sheng人,为泰州学派名家罗汝芳的弟子,辑撰《理学宗传》十八卷,主要辑录宋明间理学家援禅入儒的言论),他的范围形式都和《明儒学案》差不多。梨洲批评他道:"是海门一人之宗旨,非各家之宗旨"。梨洲这部书,虽有许多地方自下批评,但他仅在批评里头表示梨洲自己意见,至于正文的叙述却极忠实,从不肯拿别人的话作自己注脚,这是合第三个条件。他在每案之前,各做一篇极翔实伽小传,把这个人的时代、经历、师友渊源详细说明,令读者能把这个人的人格捉摸到手,这是合第四个条件。所以《明儒学案》这部书,历来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极有价值的创作,将来做哲学史、科学史、文学史的人,对于他的组织虽有许多应改良之处,对于他的方法和精神是永远应采用的。

  唐鉴著《国朝学案小识》訾议梨洲,谓其以陈(白沙)、王(阳明)与薛、胡(薛,薛瑄,号敬轩;胡,胡居仁,人称敬斋先生;均为恪守朱学的明代理学名儒,从祀孔庙,被道学家目为"道统"传人)平列,为不识道统,可谓偏狭已极。无论道统之说我们根本不能承认,试思明代学术,舍陈、王外更有何物?梨洲尊陈、王而不废薛、胡,还算公道,岂有专取薛、胡而弃陈、王之理!

  他关于史学的著述,有重修《宋史》,未成书,有《明史案》二百四十卷,已佚;有《行朝录》八种: 一、《隆武纪年》,二、《赣州失事记》,三、《绍武争立纪》,四、《鲁纪年》,五、《舟山兴废》,六、《日本乞师纪》,七、《四明山寨纪》,八、《永历纪年》。其余如《赐姓本末》(记郑成功事)、《海外恸哭记》、《思旧录》等,今尚存,都是南明极重要史料。而其在学术上千古不磨的功绩,尤在两部学案。

  此外梨州之重要著作,如《易学象数论》六卷,力辩河洛、方位图说(朱熹著《易本义》,据北宋陈抟、邵雍的说法,谓《河图》、《洛书》为天地自然之易,先天八卦及六十四卦次序方位为伏羲之易,都只有图画而无文字,故首列图说,以黑白点子代表阴阳,画图表示河洛图形,井释其方位预示之先天消息,此书为宋元明理学家说《易》所本。)之非,为后来胡朏fei明(渭)《易图明辨》的先导;如《授书随笔》一卷,则阎百诗(若璩)问《尚书》而作此告之,实百诗《古文尚书疏证》的先导。这两部书都于清代经学极有关系。他又最喜历算之学,著有《授时历注》、《大统历推法》、《故授时历假如》、《西历假如》、《回回历假如》、《句股图说》、《开方命算》、《割圜八线解》、《测圜要义》等书,皆在梅定九(文鼎)以前,多所发明。其遗文则有《南雷文定》,凡五集,晚年又自删定为《南雷文约》四卷;又尝辑明代三百年之文为《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又续辑《宋文鉴》、《元文钞》,皆未成。

惠栋

  惠栋(1697-1758),字定宇,一字松崖,半家次子,学者称为小红豆先生。

  初为吴江县学生,改归元和籍。自幼笃志向学,家多藏书;日夜讲诵。于经史、诸子、稗官、野乘及七经毖纬之学,靡不津逮。小学本《尔雅》,六书本《说文》,馀及《急就章》《经典释文》、汉魏碑碣,自《玉篇》、《广韵》而下勿论也。乾隆十五年,诏举经明行修之士,陕甘总督尹继善、两江总督黄廷桂交章论荐,会大学士九卿索所著书,未及呈进,罢归。卒干乾隆二十三年戊寅五月,年六十有二。

  先生于诸经熟洽贯串,谓诂训古字古音,非经师不能辨,作《九经古义》二十二卷。尤邃于《易》,其撰《易汉学》乃追考汉儒易学,掇拾绪论,使学者得窥其门径。凡《孟喜易》二卷,《虞翻易》一卷,《京房易》二卷,干宝附焉。又《郑康成易》一卷,《荀爽易》一卷。其末一卷,则先生发明汉《易》之理,以辨正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学。其撰《易例》二卷,乃镕铸旧说,以发明《易》之本例,随手题识,笔之于册,以储作论之材。其撰《周易述》二十三卷,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康成、宋咸、干宝之说;约其旨为注,演其说为疏。书垂成而疾革,遂阙"革"至"未济"十五卦及《序卦》《杂卦》两传。虽为未完之书,然汉学之绝者干有五百余年,至是而粲然复章。撰《明堂大道录》八卷。《褅说》二卷,谓褅行于明堂,明堂法本于《易》。《古文尚书考》二卷,辨郑康成所传之二十四篇为孔壁真古文,东晋晚出之二十五篇为伪。又撰《后汉书补注》二十四卷;《王士祯精华录训纂》二十四卷,《九曜斋笔记》、《松崖笔记》、《松崖文抄》及《诸史荟最》、《竹南漫录》请书。钱大昕称:"惠氏世守古学,而栋所得尤精;拟诸前儒,当在何休、服虔之间,马融、赵岐辈不及也。"

  但一味推崇汉儒旧说,不论是非,墨守信从,厚古薄今,

惠士奇

  惠士奇(1671-1741),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周惕子。生时,父梦杨文贞公投刺来谒,遂以文贞名名之。

  弱冠为诸生,不就省试。或问之,则曰:"胸中无书,焉用试为?"于是奋志读书,不久遂博通六艺。凡《九经》《四史》《国语》《国策》《楚辞》之文,皆能默诵,尝对座客诵《史记?封禅书》,终篇不失一字。康熙戊子,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选庶言士,授编修。癸巳乙未会试,两充同考官。己亥,充祭告炎帝陵、舜陵使臣。庚子,主湖广乡试,督学广东。雍正元年癸卯,留任三年。尝谓;"汉时蜀郡僻陋,文翁守蜀,选子弟就学,遣隽士张宽等东受七经,还以教授;其后司马相如、王褒、严遵、扬雄相继而起,文章冠天下。汉之蜀,今之粤也。"于是毅然以经学倡。三年之后,通经者多,文体为之一变。又谓:"今之校官,古博士也。博士明于古今,通达国体。今校官无博土之才,弟子何所效法?"访造舆论,得海阳进士翁廷资,即具疏题补韶州教授。部议学臣向无题补属吏例,特旨许之。在任迁右中允,超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任满还京,送行者如堵墙。既去,粤人尸视之,设木主,配食先贤,广州于三贤祠,潮州于昌黎祠,惠州干东坡祠。每元旦及生辰,诸生皆肃衣冠入拜。其得士心如此。丁未五月,奉旨修镇江城,以产尽停工罢官。乾隆初,入京以讲读用,所欠修城银得宽免。丁巳六月,补侍读。时已垂老,耳渐聋。己未春,以病告归。辛酉三月卒,年七十有一。

  先生盛年兼治经史,晚年尤邃于经学。撰《易说》六卷、《礼说》十四卷、《春秋说》十五卷。其论《易》曰:"《易》始于伏羲,盛于文王,大备于孔子,而其说犹存于汉。不明孔子之《易》,不足与言文王;不明文正之《易》,不足与言伏羲。舍文王、孔子之《易》而远问庖牺,吾不知之矣。汉儒言《易》:孟喜以卦气,京房以适变,荀爽以升降,郑康成以爻辰,虞翻以纳甲。其说不同,而指归则一,皆不可废。今所传之《易》,出自费直。费氏本古文,王弼尽改为俗书,又创为虚象之说,遂举汉《易》而空之,而古学亡矣。易者,象也。圣人观象而系辞,君子观象而玩辞,六十四卦皆实象,安得虚哉?"其论《春秋》曰:"《春秋》三位,事其详于《左氏》,论莫正于《穀梁》。韩宣子见《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然则《春秋》本《周礼》以记事也。左氏褒贬,皆春秋诸德之论,故记事皆实,而论或未公。公羊不信国史,惟笃信其师说,师所未言,则以意逆之,故所失尝多,要之,左氏得诸国史,公、穀得之师承,虽互有得失,不可偏废。后世有王通者,好为大言以欺人,乃曰'三传作而《春秋》散',于是啖助、赵匡之徒争攻三传,以伸其异说。夫《春秋》无《左传》,则二百四十年盲焉如坐暗室中矣。公、穀二家,即七十子之徒所传之大义也,学者当信而好之,择善而从之;若徒据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之说,力排而痛诋之,吾恐三传废而《春秋》亦随之而亡也。"其说《周礼》曰;"《礼经》出于屋壁,多古字古音;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故古训不可改也。康成注经,皆从古读。盖字有音义相近而讹者,故读从之。后世不学,遂谓康成好改字,岂其然平?康成《三礼》,何体《公羊》,多引汉法,以其去古未远,故借以为说。贾公彦于郑注如飞矛扶苏薄借綦之类皆不能疏,所读之率亦不能,疏,辄曰从俗读,甚非'不知盖阈'之义。夫汉远于周,而唐又远于汉,宜其说之不能尽通也,况宋以后乎?周秦诸子,其文虽不尽雅驯,然皆可引为《礼经》之证,以其近古也。"

  先生幼时读《廿一史》,于《天文》《乐律》二志未尽通晓;及官翰林,因新法究推步之原,著《交食举隅》二卷。又撰《琴■〈辶篆〉理数考》四卷。所著诗有《红豆斋小草》、《咏史乐府》、《南中集》、《采篿集》、《归耕集》各一卷,《人海集》四卷,《时术录》一卷。

  晚年自号半农居士,学者称红豆先生。初,郡城东禅寺有红豆一株,相传白鸽禅师所种,老而枯矣;及研溪先生迁居郡城东南香溪之北,复生新技;研溪移一枝植阶前,生意郁然;僧睿目存为绘红豆图,自题五绝句,又赋红豆词十首,和者二百余人,四万名士过吴门者必停舟访焉,因自号红豆主人,乡人则称曰老红豆先生。

惠周惕

  惠周惕,原名恕,字元龙,号研溪,江苏吴县人。

  父有声以九经教授乡里,与徐枋善,故先生少从枋游。幼即开敏,通群经章句。比长,复受业于汪尧峰,引为入室弟子。既冠,厄于贫,去学吏,迟顿试弁,孱徙而贾折阅。喟然曰:"命可回平!"闭户十年读,乃成通儒。康熙己未,举鸿词科,丁忧,本与试。辛未,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嗣以不练习国书,改外,调直隶密云县知县。邑当出关孔道,值北征过境,军需旁午,致劳瘁卒于官。

  著有《易传》二卷,《诗说》二卷,《春秋问》三卷,《三礼问》六卷。而说诗尤解人颐。博而不芜,辨而不诡于正。大旨谓:"大小雅以音别,不以政别。"谓:"正雅变雅,美刺杂陈,不必分'六月'以上为正,'六月'以下为变,'文王'以下为正,'民劳'以下为变。"谓:"二南二十六篇皆疑为房中之乐,不必泥其所指何人。"谓;"周、召之分,郑笺误以为文王。"谓;"天子诸侯均得有颂,鲁颂非僭。"其言率有依据。

  先生之论学也,曰:"学有伪,有迂,有曲,有俗,有杂,有博,有醇,有通。贾逵傅会图谶,刘歆颠倒五经,是为伪。王夷甫谈黄老,房次律说春秋,是为迂。公孙希世用事,孔光与俗浮湛,非曲欤?朔皋持论不根,张王淫靡不急,非俗欤?夏侯破碎大道,贾山涉猎为儒,非杂欤?"如康成《辞训》质而繁,颖达《正义》详而冗,博矣,未醇也。扬雄覃思浑天,张衡候风地动,醇矣,未通也。贾长沙之匡建,刘中垒之忠精,魏元成之剀切帝心,陆敬舆之讥陈时病,其言足以救世,其道足以辅君,斯可谓之通矣。"盖所自任如此。综清一代谈汉儒之学者,推东吴惠氏三世,先生实其创始者,良不忝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