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志

     著书立意乃赠花于人之举,然万卷书亦由人力而为,非尽善尽美处还盼见谅 !

                     —— 华辀远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卷一百五十一 

  ◎兵十二

  ○马政

  国马之牧,历五代浸废,至宋而规制备具。自建隆而后,其官司之规,厩牧之政,与夫收市之利,牧地之数,支配之等,曰券马,曰省马,曰马社,曰括买,沿革盛衰,皆可得而考焉。

  凡御马之等三,(入殿祗候十五匹,引驾十四匹,从驾二十匹。)给用之等十有五,(曰拣中,曰不得支使,曰添价,曰明信,曰臣僚,曰诸班,曰御龙直,曰捧日、龙卫,曰拱圣,曰骁骑,曰云、武骑,曰天武、龙猛,曰配军,曰杂使,曰马铺。)群号之字十有七,(曰"左",曰"右",曰"千",曰"立",曰"水",曰"官",曰"吉",曰"天",曰"主",曰"王",曰"方",曰"与",曰"来",曰"万",曰"小",曰"囗官",曰"退"。)毛物之种九十有二,(叱拨之别八,青之别二,白之别一,乌之别五,赤之别五,紫之别六,骏之别十一,赭白之别六,骝之别八,騧之别六,骆之别五,骓之别五,騟之别八,驳胯之别六,驳之别三,骠之别七。)

  其官司之规,则太祖承前代之制,初置左、右飞龙二院,以左、右飞龙二使领之。太平兴国五年,改飞龙为天厩坊。雍熙四年,改天厩为左、右骐骥院,左右天驷监四、左右天厩坊二皆隶焉。

  真宗咸平元年,创置估马司。凡市马,掌辨其良驽,平其直,以分给诸监。

  三年,置群牧使,以内臣勾当制置群牧司,京朝官为判官。

  景德二年,改诸州牧龙坊悉为监,赐名,铸印以给之。在外之监十有四:大名曰大名,洺州曰广平,卫州曰淇水,并分第一、第二。河南曰洛阳,郑州曰原武,同州曰沙苑,相州曰安阳,澶州曰镇宁,邢州曰安国,中牟曰淳泽,许州曰单镇。

  四年,以知枢密院陈尧叟为群牧制置使,又别置群牧使副、都监,增判官为二员。凡厩牧之政,皆出于群牧司,自骐骥院而下,皆听命焉。诸州有牧监,知州、通判兼领之,诸监各置勾当官二员。又置左右厢提点。又置牧养上下监,以养疗京城诸坊、监病马。又诏左右骐骥院诸坊、监官,并以三年为满;如习知马事愿留者,群牧司以闻,而徙涖他监焉。

  其厩牧之政,则自太祖置养马务一,葺旧务四,以为牧放之地始。

  太平兴国四年,太宗观兵于幽,得汾、晋、燕、蓟之马四万二千余匹,内皂充牣,始分置诸州牧养之。时殿直李谔坐赃,监牧许州,盗官菽,马多死,并主吏斩于市。又诏择丰旷地置牧龙坊八,以便牧养。

  淳化二年十二月,诏圉人取善马数十匹,于便殿设皂栈,教以秣饲,且以其法谕宰执,仍颁于诸军。复以医马良方赐近臣。尝从赵守伦之请,于诸州牧龙坊畜牝马万五千匹,逐水草牧放,不费刍秣,生驹蕃息,足资军用。至是,守伦复言:"诸坊牧马万匹,岁当生驹四千,今岁止二千五百,典司失职,当严责罚。若马百匹岁得驹七十,则加迁擢。诸坊产驹,即籍以闻。牧放军人,当募少壮充役。"并从之。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立牧监赏罚之令,外监息马,一岁终以十分为率,死一分以上勾当官罚一月奉,余等第决杖。牧倍多而死少者,给赏缗有差。凡生驹一匹,兵校而下赏绢一匹。当是时,凡内外坊、监及诸军马凡二十余万匹,饲马兵校一万六千三十八人。每岁京城草六十六万六千围,麸料六万二千二百四石,盐、油、药、糖九万五千余斤、石,诸州军不预焉。左右骐骥六坊、监止留马二千余匹,皆春季出就牧,孟冬则别其羸病,就栈皂养饲。其尚乘之马,唯备用者在焉。

  凡牧监之在河南、北,天禧后,灵昌监为河决所冲。至乾兴、天圣间,兵久不试,言者多以为牧马费广而亡补,乃废东平监,以其地赋民。五年,废单镇监。六年,废洛阳监。于是河南诸监皆废,悉以马送河北。既而诏取原武监马赴京师,移河北孳生马牧于原武。

  八年,群牧司上言:原武地广而马少,请增牧数。诏以淇水第二监四岁马属原武,岁取河北孳生四岁马分属淇水第二并原武监,移原武下等马牧于灵昌镇废监,仍隶原武。

  九年,诏诸监孳生驳马,四时游牧,勿复登厩。

  明道元年,议者谓:"自河南六监废,京师须马,取之河北,道远非便。"诏遣左厢提点王舜臣往度利害。舜臣言:"镇宁、灵昌、东平、淳泽四监虽废,然其地犹牧本监并骐骥院马,洛阳、单镇去京师近,罢之非便。"乃诏复二监,以牧河北孳生马。

  景祐二年,拣河北诸监马一千九百牧于赵州界,隶安阳监。既而诏广平废监留其一,以赵州界牧马复隶焉,所余一监,毋毁厩舍。

  四年,复以原武第二监为单镇,移于长葛县,以县令、都监兼领之。三年,诏院坊、监马岁留备用外,余为两群,牧于咸丰门外牟驼冈。

  凡收养病马,估马司、骐骥院取病浅者送上监,深者送下监,分十槽医疗之。天圣六年,诏月以都监、判官一人提举。八年,言者谓上监去京城远,送病马非便。诏废之,以病浅马分属左右骐骥院六坊、监,季较抛死数,岁终第赏罚。更以骐骥院官迭往提举。

  明道二年,复置上监,易名天坰,养无病马,病马并属下监。

  景祐二年,诏以牧养监马团群牧于陈、许州界凤凰陂,免耗刍菽,岁以为常。

  治平二年,诏院坊、监马之病不堪估卖者,送淇水第一监,别为一群以牧养之。

  凡马之孳生,则大名府、洺、卫、相州七监多择善种,合牝牡为群,判官岁以十二月巡行坊、监,阅二岁驹点印,第赏牧兵。诸军收驹及二岁,即送官。

  天圣七年,群牧司言:"旧制,知州军、通判领同群牧事,岁终较马死数及分已上,并生驹不及四分,并罚奉。死数少,生驹多,即奏第赏。三岁都比,以该赏者闻。今请申明旧制,通判始到官,书所辖马数,岁一考之,官满,较总数为赏罚。"诏从之。

  嘉祐八年,群牧司言:"孳生七监,每监岁定牝马二千,牡马四百,岁约生驹四百,以为定数。"

  治平二年,诏:"诸监生驹满三十月已上,每岁点印,选牡之良者送淇水第二监,余杂大马悉送河南三监,其淇水第二监马,候满六十月,给配诸监。诸监牝马满三十月,本监别立群牧放,候满五十月,乃拨配他监。"

  凡收市马,戎人驱马至边,总数十、百为一券,一马预给钱千,官给刍粟,续食至京师,有司售之,分隶诸监,曰券马。边州置场,市蕃汉马团纲,遣殿侍部送赴阙,或就配诸军,曰省马。陕西广锐、劲勇等军,相与为社,每市马,官给直外,社众复裒金益之,曰马社。军兴,籍民马而市之以给军,曰括买。

  宋初,市马唯河东、陕西、川峡三路,招马唯吐蕃、回纥、党项、藏牙族,白马、鼻家、保家、名市族诸蕃。至雍熙、端拱间,河东则麟、府、丰、岚州、岢岚、火山军、唐龙镇、浊轮砦,陕西则秦、渭、泾、原、仪、延、环、庆、阶州、镇戎、保安军、制胜关、浩亹府,河西则灵、绥、银、夏州,川峡则益、文、黎、雅、戎、茂、夔州、永康军,京东则登州。自赵德明据有河南,其收市唯麟、府、泾、原、仪、渭、秦、阶、环州、岢岚、火山、保安、保德军。其后置场,则又止环、庆、延、渭、原、秦、阶、文州、镇戎军而已。

  太祖时,岁遣中使诣边州市马。先是,两河之民入蕃界盗马入中国。官给其直。时方留意抚绥,诏禁之。

  太平兴国四年,诏市吏民马十七万匹。六年,诏内属戎人驱马诣阙下者,首领县次续食,且禁富民无得私市。十二月,诏:"蕃部鬻马,官取良而弃弩,又禁其私市,岁入数既不充,且无以怀远人。自今委长吏谨视马之良驽,驽即印识之,许民私市焉。"先是,以铜钱给诸蕃马直。八年,有司言戎人得钱,销铸为器,乃以布帛茶及他物易之。

  天禧中,宰相向敏中言国马倍于先朝,广费刍粟。乃诏以十三岁以上配军马估直出卖。先是市马以三岁已上、十三岁已下为率。天圣中,诏市四岁已上、十岁已下。既而所市不足,群牧司以为言,乃诏入券并省马市三岁已上、十二岁已下。明年,诏府州、岢岚军自今省马三岁、四岁者不以等第,五岁已上十二岁已下、骨格良善行者,悉许纲送估马司,余非上京省马并送并州拣马司。

  景祐元年,御史中丞韩亿言:"蕃部以马抵永康军中卖,所得至少,徒使羌人知蜀山川道路,非计之得。"乃诏罢之。

  四年,群牧司奏河北诸军阙马,请制等杖六,付天雄军、真定府、定、瀛、贝、沧州,市上生马十二岁以下,视等第给直。马自四尺七寸至四尺二寸,凡六等。其直自二万五千四百五十至万六千五百五十,课自万三千四百五十至八千九百五十九,六等,取备边兵户绝钱充直。以第一等送京师,余就配诸军。

  康定初,陕西用兵,马不足。诏京畿、京东西、淮南、陕西路括市战马,马四尺六寸至四尺二寸,其直自五十千至二十千,凡五等。宰臣、枢密使听畜马七,参知政事、枢密副使五,尚书、学士至知杂、阁门使已上三,升朝官阁门祗候已上一,余命官至诸司职员、寺观主首皆一。节度使至刺史,殿前马步军都指挥至军头司散员、副兵马使皆勿括。并边七州军免。出内库珠偿民马直。又禁边臣私市,阙者官给。二年,诏:"河北州军置场市马,虽除等样,如闻所得不广,宜加增直。第一等二万八千,第二等二万六千,第三等二万四千,第四等以下及牝马即依旧直。仍自第二等以下递减一寸。"

  庆历四年,诏:"河北点印民间马,凡收市外,见余二万七百,除坊郭户三等、乡村三等已上养饲如旧,余点印者悉集拣市。"五年,出内藏库绢二十万,市马于府州、岢岚军。六年,诏陕西、河东社马死者,本营鬻钱以助马直。

  至和元年,诏;"蜀马送京师,道远多病瘠。自今以春、秋、冬部送陕西四路总管司。"二年,修陕西蕃马驿,群牧司每季檄沿路郡县察视之。边州巡检兵校,听自市马,官偿其直。又诏陕西转运使司以银十万两市马于秦州,岁以为常。

  嘉祐元年,诏三司出绢三万,市马于秦州以给河东军。五年,薛向言:"秦州券马至京师,给直并路费,一马计钱数万。请于原、渭州、德顺军置场收市,给以解盐交引,即不耗度支缣钱。其券马姑存,以来远人。岁可别得良马八千,以三千给沿边军骑,五千入群牧司。"七年,陕西提举买马监牧司奏:"旧制,秦州蕃汉人月募得良马二百至京师,给彩绢、银碗、腰带、锦袄子,蕃官、回纥隐藏不引至者,并以汉法论罪。岁募及二千,给赏物外,蕃部补蕃官,蕃官转资,回纥百姓加等给赏。今原、渭、德顺军置场市马,请如秦州例施行。"诏从之。先是,诏议买马利害。吴奎等议于秦州古渭、永宁砦及原州、德顺军各令置场,京师岁支银四万两、绢七万五千匹充马直,不足,以解盐钞并杂支钱给之。诏行之。八年,宰臣韩琦言:"秦州永宁砦旧以钞市马,自修古渭砦,在永宁之西,而蕃汉多互市其间,因置买马场,凡岁用缗钱十余万,荡然流入虏中,实耗国用。"诏复置场永宁,罢古渭砦中场。蕃部马至,径鬻于秦州。

  治平元年,薛向请原、渭州、德顺军买马官,永兴军养马务,如原州、德顺军并渭州同判,三年为任,悉以所市马多少为殿最。又言:"秦州山外蕃部至原、渭州、德顺军、镇戎军鬻马,充豪商钱,至秦州,所偿止得六百。今请于原、渭州、德顺军,官以盐钞博易,使得轻赍至秦州,易蜀货以归。蜀商以所博盐引至岐、雍,换监银入蜀,两获其便。"群牧司请如向言施行。是岁,诏河东陕西广锐、蕃落阙马,复置社买,一马官给钱三十千。久之,马不至,乃增直如庆历诏书,第三等三十五千,第四等二十八千。四年,以成都府路岁输绢三万给陕西监牧司。自是蕃部马至者众,官军仰给焉。先是,以陕西转运使兼本路监牧买马事,后又以制置陕西解盐官同主之。

  大抵国初市马,岁仅得五千余匹。天圣中,蕃部省马至三万四千九百余匹。嘉祐以前,原、渭、德顺凡三岁市马至万七千一百匹,秦州券马岁至万五千匹。

  凡牧地,自畿甸及近郡,使择水草善地而标占之。淳化、景德间,内外坊、监总六万八千顷,诸军班又三万九百顷不预焉。岁久官失其籍,界堠不明,废置不常,而沦于侵冒者多矣。

  淳化二年十二月,通利军上《十牧草地图》,上虑侵民田,遣中使检视疆理。

  嘉祐中,韩琦请括诸监牧地,留牧外,听下户耕佃。遣都官员外郎高访等括河北,得闲田三千三百五十顷募佃,岁约得谷十一万七千八百石,绢三千二百五十匹,草十六万一千二百束。群牧司言:"诸监牧地间有水旱,每监牧放外,岁刈白草数万束,以备冬饲。今悉赋民,异时监马增多,及有水旱,无以转徙牧放。"诏遣左右厢提点官相度,除先被侵冒已根括出地权给租佃,余委群牧司审度存留,有闲土即募耕佃。五年,群牧司言:"凡牧一马,往来践食,占地五十亩。诸监既无余地,难以募耕,请存留如故。广平废监先赋民者,亦乞取还。"乃诏:"河北、京东牧监帐管草地,自今毋得纵人请射,犯者论以违制。"

  群牧使欧阳修言:"唐之牧地,西起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外暨河曲之野,内则岐、幽、泾、宁,东接银、夏,又东至于楼烦。今则没入蕃界,沦于侵佃,不可复得。惟河东岚、石之间,山荒甚多,汾河之侧,草地亦广,其间水草最宜牧养,此唐楼烦监地。迹此推之,则楼烦、元池、天池三监旧地,尚冀可得。臣往年出使,尝行威胜以东及辽州、平定军,其地率多闲旷。河东一路,水草甚佳,地势高寒,必宜马性。又京西唐、汝之间,荒地亦广。请下河东、京西转运司遣官审度,若可兴置监牧,则河北诸监,寻可废罢。"

  治平末,牧地总五万五千,河南六监三万二千,而河北六监则二万三千。

  凡支配,骐骥院、估马司以当配军及新收马阅于便殿,数毋过一百。凡配军,视其奉钱之数,马自四尺六寸至四尺三寸,奉钱自一千至三百,为四等,差次给之,至五月权止。外州军士阙马,先奏禀乃给。荆湖路归远、雄武军士,配以在所土产马。凡阙马军士,以分数配填。

  庆历四年,诏陕西、河北、河东填五分,余路填四分。他州军、府界巡检兵校听自市,官偿其直,毋过三十千。是岁,诏诸路以马给军士,比试武技,优者先给,比试两给;阙马十匹以下全给,十匹以上如旧数支。

  至和元年,诏军士戍陕西、河东、河北填七分,余路填六分。凡主兵官当借马者,至罢兵权。殿前马步军都指挥使赐所借马三,都虞候、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二,军都指挥使一。外州在官当借马者,经略使三,总管、钤辖二,路分都监、承受、极边砦至监押、都巡检、把截、保丁指挥一,毋得乘之他州并以假人,犯者论以违制。

  宝元元年,诏群臣例赐马者,宰相至枢密直学士,使相至正任刺史,并皇族缘姻事当赐者,如旧制;余给以马直,少卿监已上三十五千,内殿承制已下二十三千。凡群臣假官马进奉者,置籍报左藏库,偿直四十千,其后多负不偿。乃诏借马者先输直,久逋不偿者克其奉料。

  熙宁以来,有保马、户马,其后又变为给地牧马。

  神宗尝患马政不善,谓枢密使文彦博曰:"群牧官非人,无以责成效。其令中书择使,卿举判官,冀国马蕃息,以给战骑。"于是以比部员外郎崔台符权群牧判官,又命群牧判官刘航及台符删定《群牧敕令》,以唐制参本朝故事而奏决焉。

  熙宁元年,又手诏彦博等曰:"今诸州守贰虽同领群牧,而未尝亲涖职事,其议更制,应监牧、郡守贰并朝廷选授,与坊、监使臣皆第其能否,制赏罚而升黜之,宜立法以闻。"又手诏曰:"方今马政不修,官吏无著效,岂任不久而才不尽欤?是何监牧之多,官吏之众,而乏才之甚也!昔唐用张万岁三世典群牧,恩信行乎下,故马政修举,后世称为能吏。今上自提总官属,下至坊、监使臣,既非铨择,而迁徙迅速,谓之'假道',欲使官宿其业而尽其能,不可得也。为今之计者,当简其劳能,进之以序。自坊、监而上至于群牧都监,皆课其功而第进之,以为任事者劝焉。"于是,枢密副使邵亢请以牧马余田修稼政,以资牧养之利。而群牧司言:"马监草地四万八千余顷,今以五万马为率,一马占地五十亩,大名、广平四监余田无几,宜且仍旧。而原武、单镇、洛阳、沙苑、淇水、安阳、东平等监,余良田万七千顷,可赋民以收刍粟。"从之。

  已而枢密院又言:"旧制,以左、右骐骥院总司国马。景德中,始增置群牧使副、都监、判官,以领厩牧之政。使领虽重,未尝躬自巡察,不能周知牧畜利病,以故马不蕃息。今宜分置官局,专任责成。"乃诏河南、北分置监牧使,以刘航、崔台符为之,又置都监各一员。其在河阳者,为孳生监。凡外诸监并分属两使,各条上所当行者。诸官吏若牧田县令佐,并委监牧使举劾,专隶枢密院,不领于群牧制置。先是,群牧司请于河北、河东、陕西都总管治所各置一监,以便给军,乃遣官下诸路详度。既又以知太原唐介之请,发沙苑马五百,置监于交城。又分置河南、河北两使。时上方留意牧监地,然诸监牧田皆宽衍,为人所冒占,故议者争请收其余资以佐刍粟。言利者乘之,始以增赋入为务。

  二年,诏括河南北监牧司总牧地。旧籍六万八千顷,而今籍五万五千,余数皆隐于民。自是,请以牧地赋民者纷然,而诸监寻废。是岁,天下应在马凡十五万三千六百有奇。

  初,内外班直、诸军马以四月下槽出牧,迄八月上槽,风雨劳逸之不齐,故多病毙。圉人岁被榜罚,吏缘牧事害民,棚井科率无宁岁。四年十月,乃命同修起居注曾孝宽较度其利害。孝宽请罢诸班直、诸军马出牧,以田募民出租。诏自来年如所请,仍令三司备当牧五月刍粟。

  五年,废太原监。七年,废东平、原武监,而合淇水两监为一。八年,遂废河南北八监,惟存沙苑一监,而两监司牧亦罢矣。沙苑先以隶陕西提举监牧,至是,复属之群牧司。

  始议废监时,群牧制置使文彦博言:"议者欲赋牧地与民而收租课,散国马于编户而责孳息,非便。"诏元绛、蔡确较其利害上之。于是中书、枢密院言:"河南北十二监,起熙宁二年至五年,岁出马一千六百四十匹,可给骑兵者二百六十四,余仅足配邮传。而两监牧吏卒杂费及所占地租,为缗钱五十三万九千有奇,计所出马为钱三万六千四百余缗而已。今九监见马三万,若不更制,则日就损耗。"于是卒废之,以其善马分隶诸监,余马皆斥卖,收其地租,给市易茶本钱,分寄籍常平、出子钱,以为市马之直。监兵五千,以为广固指挥,修治京城焉。后遂废高阳、真定、太原、大名、定州五监。凡废监钱归市易之外,又以给熙河岁计。

  诸监既废,淤田司请广行淤溉,增课以募耕者,而河北制置牧田所继言,牧田没于民者五千七百余顷。乃严侵冒之法,而加告获之赏,自是利入增多。元丰三年,废监租钱遂至百一十六万,自群牧使而下,赐赉有差。乃命太常博士路昌衡、秘书丞王得臣与逐路转运司、开封府界提点司按租地,约三年中价以定岁额。若催督违滞,以擅支封桩法论。

  初,经制熙河边防财用司奏于岷州{广禾}川荔川闾川砦、通远军熟羊砦置牧养十监,议者继言蕃马法,帝欲试之近甸。六年,手诏枢密院:"牧马重事,经始之际,宜得左右近臣以总其政。今自雾泽陂牧马所造法,始于畿内置十监,以次推之诸路。宜令枢密院都承旨张诚一、副都承旨张山甫经度制置,权不隶尚书驾部及太仆寺。有当自朝廷处分者,枢密院主之。"已而其说皆不效。八年,同提举经度制置曹诵言:"自崇仪副使温从吉建议创孳生监,迨今二年,驹不蕃而死者益众。"乃命御史台校核,自置监以来,得驹不及一分四厘,马死已十分之六。于是责议者及提举官,而罢畿内十监。

  元祐初,议兴废监,以复旧制。于是诏库部郎中郭茂恂往陕西、河东所当置监,寻又下河北陕西转运、提点刑狱司按行河、渭、并、晋之间牧田以闻。时已罢保甲,教骑兵,而还户马于民。于是右司谏王岩叟言:"兵之所恃在马,而能蕃息之者,牧监也。昔废监之初,识者皆知十年之后天下当乏马。已而不待十年,其弊已见,此甚非国之利也。乞收还户马三万,复置监如故,监牧事委之转运官,而不专置使。今郓州之东平,北京之大名、元城,卫州之淇水,相州之安阳,洺州之广平监,以及瀛、定之间棚塞草地疆画具存,使臣牧卒大半犹在,稍加招集,则指顾之间措置可定,而人免纳钱之害,国收牧马之利,岂非计之得哉?又况废监以来,牧地之赋民者,为害多端,若复置监牧而收地入官,则百姓戴恩,如释重负矣。"自是,洛阳、单镇、原武、淇水、东平、安阳等监皆复。

  初,熙宁中,并天驷四监为二,而左、右天厩坊亦罢。至是,复左、右天厩坊。时又有旨,内外马事并隶太仆寺,不由驾部而达尚书省。兵部尚书王存、右司谏王觌言:"先帝讲求历代之法,正省、台、寺、监之职,上下相继,各有统制。其间或濡滞不通,宜量加裁正,不可因而隳紊。"言不果行。又诏旧属群牧司者专隶太仆寺,直达枢密院,不由尚书省及驾部。至崇宁中,始诏如元丰旧制。

  绍圣初,用事者更以其意为废置,而时议复变。太仆寺言,府界牧田,占佃之外,尚存三千余顷,议复畿内孳生十监。诏以庄宅副使麦文昞、内殿崇班王景俭充提举。后二年而给地牧马之政行矣。

  先是,知任县韩筠等建议,凡授民牧田一顷,为官牧一马而蠲其租。县籍其高下、老壮、毛色,岁一阅,亡失者责偿,已佃牧田者依上养马。知邢州张赴上其说,且谓授田一顷为官牧一马,较陕西沿边弓箭脾既养马又戍边者为优,试之一监一县,当有利而无害。枢密院是其请,且言:"熙宁中,罢诸监以赋民,岁收缗钱至百余万。元祐初,未尝讲明利害,惟务罢元丰、熙宁之政,夺已佃之田而复旧监。桑枣井庐多所毁伐,监牧官吏为费不赀,牧卒扰民,棚井抑配,为害非一。盖自复监以来,臣僚屡陈公私之害。若循元祐仓卒更张之法,久当益弊。且左右厢今岁籍马万三千有奇,堪配军者无几,惟沙苑六千疋愈于他监。今赴等所陈授田养马,既蠲其租不责以孳息,而不愿者无所抑勒,又限以尺寸,则缓急皆可用之马矣。"乃具为条画,下太仆寺,应监牧州县悉行之。

  时殿中侍御史陈次升言:"给地牧马,其初始于邢州守令之请,未尝下监司详度。诸路各有利害,既不可知。民居与田相远者,难就耕牧。一顷之地所直不多,而亡失责偿,为钱四五十千,必非人情所愿。"言竟不行。时同知枢密院者,曾布也。

  四年,遂废淇水、单镇、安阳、洛阳、原武监,罢提点所及左右厢,惟存东平、沙苑二监。曾布自叙其事曰:"元祐中,复置监牧,两厢所养马止万三千匹,而不堪者过半。今既以租钱置蕃落十指挥于陕西,养马三千五百。又人户愿养者亦数千,而所存两监各可牧万马。马数多于旧监,而所省官吏之费非一,近世良法,未之能及。"时三省皆称善。其后,沙苑复隶陕西买马监牧司,而东平监仍废。

  崇宁元年,有司较诸路田养马之数,凡一千八百疋有奇,而河北西路占一千四百,他路自二百匹以下,至河东路仅九匹,而开封府界、京西南路、京东东路皆无应募者。盖法虽已具,而犹未及行也。

  大观元年,尚书省言:"元祐置监,马不蕃息,而费用不赀。今沙苑最号多马,然占牧田九千余顷,刍粟、官曹岁费缗钱四十余万,而牧马止及六千。自元符元年至二年,亡失者三千九百。且素不调习,不中于用。以九千顷之田、四十万缗之费,养马而不适于用,又亡失如此,利害灼然可见。今以九千顷之田,计其硗瘠,三分去一,犹得良田六千顷。以直计之,顷为钱五百余缗,以一顷募一马,则人得地利,马得所养,可以绍述先帝隐兵于农之意。请下永兴军路提点刑狱司及同州详度以闻。俟见实利,则六路新边闲田,当以次推行。时熙河兰湟路牧马司又请兼募愿养牝马者,每收三驹,以其二归官,一充赏,诏行之。是岁,臣僚言岷州应募养马者至万余匹,于是自守贰而下,递赏有差。明年,诏熙河路应县、镇、城、砦、关、堡官并兼管干给地牧事。四年,复罢京东西路给地牧马,复东平监。

  政和二年,诏诸路复行给地牧马,复罢东平监。五年,提举河东给地牧马尚中行以奏报稽违,且欲擅更法,诏授远小监当官。于是人皆趣令,牧守、提举以率先就绪迁官第赏者甚众。七年,有司言给地增牧,法成令具,诸路告功。乃下诸路春秋集教,以备选用。令下,奉行之者益力。

  蔡京既罢政,新用事者更言其不便。宣和二年,诏罢政和二年以来给地牧马条令,收见马以给军,应牧田及置监处并如旧制。又复东平监。凡诸监兴罢不一,而沙苑监独不废。自给地牧马之法罢,三年而复行。时牧田已多所给占,乃诏见管及已拘收,如官司辄复请占者,以违制论。

  六年,又诏立赏格,应牧马通一路及三千匹,州通县及一千,县及三百,其提点刑狱、守令各迁一官,倍者更减磨勘年。于是诸路应募牧马者为户八万七千六百有奇,为马二万三千五百。既推赏如上诏,而兵部长贰亦以兼总八路马政迁官。然北方有事,而马政亦急矣。

  靖康元年,左丞李纲言:"祖宗以来,择陕西、河东、河北美水草高凉之地,置监凡三十六所,比年废罢殆尽。民间杂养以充役,官吏便文以塞责,而马无复善者。今诸军阙马者太半,宜复旧制,权时之宜,括天下马,量给其直,不旬日间,则数万之马,犹可具也。"然时已不能尽行其说矣。

  保甲养马者,自熙宁五年始。先是,中书省、枢密院议其事于上前,文彦博、吴充言:"国马宜不可阙。今法,马死者责偿,恐非民愿。"安石以为令下而京畿投牒者已千五百户,决非出于驱迫,持论益坚。五月,诏开封府界诸县保甲愿牧马者听,仍以陕西所市马选给之。

  六年,曾布等承诏上其条约:凡五路义勇保甲愿养马者,户一匹,物力高愿养二匹者听,皆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令自市,毋或强与。府界毋过三千匹,五路毋过五千匹。袭逐盗贼外,乘越三百里者有禁。在府界者,免体量草二百五十束,加给以钱布;在五路者,岁免折变缘纳钱。三等以上,十户为一保;四等以下,十户为一社,以待病毙逋偿者。保户马毙,保户独偿之;社户马毙,社户半偿之。岁一阅其肥瘠,禁苛留者。凡十四条,先从府界颁焉。五路委监司、经略司、州县更度之。于是保甲养马行于诸路矣。

  时河东骑军马万一千余匹,番戍率十年一周。议欲省费,乃行《五路义勇保甲养马法》。兵部言:"河东正军马九千五百匹,请权罢官给,以义勇保甲马五千补之以合额。俟正军马不及五千,始行给配。"下中书、枢密院。枢密院以为:"官养一马,岁为钱二十七千。民养一马,才免折变缘纳钱六千五百,折米而输其直,为钱十四千四百,余皆出于民,决非所愿。况减军马五千匹,边防事宜何所取备?若存官军马如故,渐令民间从便牧马,不以五千为限,于理为可。"中书谓:"官养一马,以中价率之,为钱二十七千。募民牧养,可省杂费八万余缗。计前二年官马死,倍于保甲马。而保甲有马,可以习战御盗,公私两便。"帝卒从枢密院议。九年,京畿保甲养马者罢给钱布,止免输草而增马数。

  元丰六年,取河东路保甲十分之二以教骑战,且以本路盐息钱给之。每二十五千令市一马,仍以五年为限。

  七年,诏京东、西路保甲免教阅,每都保养马五十匹,匹给钱十千,限京东以十年,京西十五年而数足。置提举保甲马官,京西以吕公雅,京东以霍翔领之。罢乡村物力养马之令,养户马者免保甲马,皆翔所陈也。

  翔及公雅既领提举事,多所建白。请借常平钱,每路五万缗,付州县出息,以赏马之充肥及孳息者。愿以私马印为保马者听。养马至三匹,蠲役外,每疋许次丁一人赎杖罪之非侵损于人者。诏悉从之。公雅又令每都岁市二十匹,限十五年者促为二年半。京西不产马,民贫乏益不堪,上虑有司责数过多,百姓未喻上意,诏如元令,稍增其数。公雅乃请每都岁市八匹,限以八年,山县限以十年。翔又奏本路马已及万匹,请令诸县弓手各养一匹,以赎失捕之罪。

  哲宗嗣位,言新法之不便者,以保马为急。乃诏曰:"京东、西保马,期限极宽。有司不务循守,遂致烦扰。先帝已尝手诏诘责,今犹未能遵守。其两路市马年限并如元诏。"寻又诏以两路保马分配诸军,余数付太仆寺,不堪支配者斥还民户而责官直。翔、公雅皆以罪去,而保马遂罢。

  户马者,庆历中,尝诏河北民户以物力养马,以备官买。熙宁二年,河北察访使曾孝宽以为言,始参考行之。是时,诸监既废,仰给市马,而义勇保甲马复从官给,朝廷以乏马为忧。

  元丰三年春,以王拱辰之请,诏开封府界、京东西、河北、陕西、河东路州县户各计资产市马,坊郭家产及三千缗、乡村五千缗、若坊郭乡村通及三千缗以上者,各养一马,增倍者马亦如之,至三疋止。马以四尺三寸以上,齿限八岁以下,及十五岁则更市如初,籍于提举司。于是诸道各上其数,开封府界四千六百九十四,河北东路六百一十五,西路八百五十四,秦凤等路六百四十二,永兴路一千五百四十六,河东路三百六十六,京东东路七百一十七,西路九百二十二,京西南路五百九十,北路七百一十六。

  时初立法,上虑商贾乘时高直以病民,命以群牧司骁骑以上千疋出市,以平其直。熙宁中,尝令德顺军蕃部养马,帝问其利害。王安石谓:"今坊、监以五百缗得一马,若委之熙河蕃部,当不至重费。蕃部地宜马,且以畜牧为生,诚为便利。"已而得驹庳劣,亡失者责偿,蕃部苦之,其法寻废。至是,环庆路经略司复言已檄诸蕃部养马,诏阅实及格者一匹支五缣,鄜延、秦凤、泾原路准此。

  时西方用兵,颇调户马以给战骑,借者给还,死则偿直。七年,遂诏河东、鄜延、环庆路各发户马二千以给正兵,河东就给本路,鄜延益以永兴军等路及京西坊郭马,环庆益以秦凤等路及开封府界马。

  户马既配兵,后遂不复补。京东、西既更为保马,诸路养马指挥至八年亦罢。其后给地牧马,则亦本于户马之意云。

  至于收市,则仍嘉祐之制,置买马司于原渭州、德顺军,而增为招市之令。后开熙河,则更于熙河置买马司,而以秦州买马司隶焉。八年,遂置熙河路买马场六,而原、渭、德顺诸场皆废。继又置熙河岷州、通远军、永宁砦等场,而德顺军置马场亦复。先是,麟府路上所市马三百,以其直增于熙河而又多羸惫,乃罢本路博易,令军马司自市。时又以边臣之议,市岢岚、火山军土产马以增战骑。既又以边人盗马越疆以趣利,寻皆罢之。自是,国马专仰市于熙河、秦凤矣。

  熙宁七年,熙河用兵,马道梗绝。乃诏知成都府蔡延庆兼提举戎、黎州买马,以经度其事。明年,延庆言:"威、雅、嘉、泸、文、龙州,地接乌蛮、西羌,皆产善马。请委知州、砦主,以锦采、茶、绢招市。"未及施行,会威、茂州夷人盗边,及西边马已至,八月,遂诏罢提举戎、黎买马。

  元丰中,军兴乏马。六年,复命知成都吕大防同成都府、利州路转运司,经制边郡之可市马者,遂制嘉州中镇砦、雅州灵关等买马场,而马皆不至。元祐初,乃罢之。

  元祐中,尝诏以蜀马给陕西军,以陕西马赴京师。崇宁五年,增黎州市马至四千疋。然凡云蜀马者,惟沈黎所市为多,其他如戎、泸等州,岁与蛮人为市,第存优恤,数马以给其直。大观初,又诏播州夷界巡检杨荣,许岁市马五十疋于南平军,其给赐视戎州之数。

  熙宁中,罢券马而专于招市,岁省三司钱二十万缗。自马不下槽出牧,三司得复给刍秣之费更相补除,而三司岁偿群牧者,为缗钱十万,以增市马。券马之罢已久,绍圣初,提举买马陆师闵奏复行之,令蕃汉商人愿以马结券进卖者,先从诸场验印,各具其直给券,送太仆寺偿之。其说以为券马既盛行,则纲马可罢。行之三年,枢密院言券马死不及厘,而纲马之死十倍。乃赐师闵金帛,加集贤修撰,以赏其功。时议既不以券马为是,主管买马阎令亦言其枉费。然曾布力行之。崇宁中,乃诏买马一遵元丰法。

  市马之官,自嘉祐中,始以陕西转运使兼本路监牧买马事,后又以制置陕西解盐官同主之。熙宁中,始置提举熙河路买马,命知熙州王韶为之,而以提点刑狱为同提举。

  八年,提举茶场李杞言:"卖茶买马,固为一事。乞同提举买马。"诏如其请。十年,又置群牧行司,以往来督市马者。

  元丰三年,复罢为提举买马监牧司。四年,群牧判官郭茂恂言:"承诏议专以茶市马,以物帛市谷,而并茶马为一司。臣闻顷时以茶易马,兼用金帛,亦听其便。近岁事局既分,专用银绢、钱钞,非蕃部所欲。且茶马二者,事实相须。请如诏便。"奏可。仍诏专以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自是蕃马至者稍众。六年,买马司复罢兼茶事。七年,更诏以买马隶经制熙河财用司。经制司罢,乃复故。

  自李杞建议,始于提举茶事兼买马,其后二职分合不一。崇宁四年,诏曰:"神宗皇帝厉精庶政,经营熙河路茶马司以致国马,法制大备。其后监司欲侵夺其利以助籴买,故茶利不专,而马不敷额。近虽更立条约,令茶马司总运茶博马之职,犹虑有司苟于目前近利,不顾悠久深害。三省其谨守已行,毋辄变乱元丰成法。"自是职任始一。

  市马之数,以时增损。初,原、渭、德顺凡三岁共市马万七千一百匹,而群牧判官王诲言:"嘉祐六年以前,秦州券马岁至者万五千匹。今券马法坏,请令增市,而优使臣之赏。"熙宁三年,乃诏泾、原、渭、德顺岁买万匹,三年而会之,以十分为率,及六分七厘者进一官,余分又析为三等,每增一等者更减磨勘年。自是,市马之赏始优矣。时诲上《马政条约》,诏颁行之。其后,熙河市马岁增至万五千。绍圣中,又增至二万匹,岁费五十万缗。后遂以为定额,特诏增市者不在此数。

  崇宁四年,提举程之邵、孙鳌抃以额外市战马及二万匹,各迁一官。鳌抃仍赐三品服。大观元年,庞寅孙等又以买御前良马及三万疋,推恩如之邵例。宣和中,宇文常、何渐等更以遵用元丰成法,省费不赀,各加职迁官。时如此类颇众。赏典优滥,官属利于多市马,取充数而已。

  支配。旧制,自御马而下,次给赐臣僚,次诸军,而驿马为下。

  熙宁初,枢密院言:"祖宗时,臣僚任边职者,或赐带甲马,示不忘疆埸之事。承平日久,侥幸滋长。请应使臣閤门祗候以上,充三路路分州军总管、钤辖之类,赐马价如故,余皆罢给。"奏可。十年,群牧司又言:"去岁给安南行营及两省、宗室、诸班直及诸军、诸司马总三千余匹,未支者犹二千。请裁宗室以下所给马,诸司停给。"从之。自罢监至此,始阙马矣。

  熙宁初,诏河北骑军如陕西、河东社马例立社,更相助钱以市马,而递增官直。寻出奉宸库珠十余万以充其费。其后,陕西马社苦于敛率。元丰中,乃诏本路罢其法,更从买马司给之。时又诸路置将,马不能尽给,则给其直,而委诸将自市。其在熙河兰会路者,即以为买马之数。

  初,内外诸军给马,例不及其元额,视其阙之多寡,以分数填配。元丰更立为定制,凡诸军阙马应给者,在京、府界、京东西、河东、陕西路无过十之七,河北路十之六。然其后诸军阙马者多,绍圣三年,乃诏提举陆师闵于岁额外市马三万匹,给鄜延、环庆路正兵,余支弓箭手,仍权不限分数。

  宣和初,真定、中山、高阳等路乏马,复给度僧牒,令帅臣就市,以补诸军之阙。

  高宗绍兴二年,置马监于饶州,守卒领之,择官田为牧地,复置提举。俄废。四年,置监临安之余杭及南荡。

  十九年,诏:"马五百匹为一监,牡一而牝四。监为四群。岁产驹三分及毙二分以上,有赏罚。"帝谓辅臣曰:"议者言南地不宜牧马。昨自牧养,今二三年,已得马数百。"先是,川路所置马,岁牧于镇江。是年春,上以未见蕃息,遂分送江上诸军。后又置监郢、鄂间,牝牡千,十余年仅生二十驹,且不可用,乃已。故凡战马,悉仰秦、川、广三边焉。

  秦马旧二万,乾道间,秦、川买马额岁万一千九百有奇,川司六千,秦司五千九百。益、梓、利三路漕司,岁出易马绢十万四千疋。成都、利州路十一州,产茶二千一百二万斤。茶马司所收,大较若此。庆元初,合川、秦两司为万一千十有六。嘉泰末,合两司为万二千九十四。

  然累岁市易,多不及额。盖南渡前,市马分而为二:其一曰战马,生于西邮,良健可备行阵,今宕昌、峰贴峡、文州所产是也;其二曰羁縻马,产西南诸蛮,短小不及格,今黎、叙等五州所产是也。羁縻马每纲五十,其间良者不过三五,中等十数,余皆下等,不可服乘。守贰贪赏格,以多为贵。经涉险远,且纲卒盗其刍粟,道毙者相望。

  成都府马务,岁发江上诸军马凡五十八纲,月券钱米二百缗,岁计万一千六百缗。兴元府马务,岁发三衙马百二十纲,其费称是。率未尝如数,盖茶马司靳钱帛,马至,价不即偿致然也。

  旧蕃蛮中马,良驽有定价。绍兴中,张松为黎卒,欲马溢额觊赏,乃高直市之。夷人无厌,邀求滋甚。后邛部川蛮恃功。赵彦博始以细茶、锦与之。而夷人每贸马,以茶、锦不堪藉口"

  庆元中,金人既失冀北地,马至秦司亦罕。旧川、秦市马赴密院,多道毙者。绍兴二十七年,诏川马不赴行在,分隶江上诸军,镇江、建康、荆、鄂军各七百五十,江、池军各五百,殿前司二千五百,马司、步司各千,川马良者二百进御。此十九年所定格也。

  广马者,建炎末,广西提举峒丁李棫请市马赴行在。绍兴初,隶经略司。三年,即邕州置司提举,市于罗殿、自杞、大理诸蛮。未几,废买马司,帅臣领之。七年,胡舜陟为帅,岁中市马二千四百,诏赏之。其后马益精,岁费黄金五镒,中金二百五十镒,锦四百,絁四千,廉州盐二百万斤,得马千五百。须四尺二寸已上乃市之。其直为银四十两,每高一寸增银十两,有至六七十两者。土人云,尤驵骏者,在其产处,或博黄金二十两,日行四百里,第官价已定,不能致此。

  自杞诸蕃本自无马,盖转市之南诏。南诏,大理国也。乾道九年,大理人李观音得等二十二人至横山砦求市马,知邕州姚恪盛陈金帛夸示之。其人大喜,出一文书,称"利贞二年十二月",约来年以马来。所求《文选》、《五经》、《国语》、《三史》、《初学记》及医、释等书,恪厚遗遣之,而不敢上闻也。岭南自产小驷,匹直十余千,与淮、湖所出无异。大理连西戎,故多马,虽互市于广南,其实犹西马也。每择其良赴三衙,余以付江上诸军。

  宝庆四年,两淮制府贸易北马五千余,而他郡亦往往市马不辍。咸淳末,有纪智立者献谋,以为两淮军将、武官、巨室皆畜马,率三借二,二借一,一全起,团结队伍,借助防江,各令饲马役夫自乘之官,优给月钱一年,以半年为约,江面宁即放归。又云,陈岩守招信,团马至七千,出没张耀,此其验也。臣僚言:宜仿祖宗遗意,亟谋和市马,如出一马,则免其某色力役。惟是川、秦之马,遵陆则崇冈复岭,盘回斗绝;舟行则峡江湍急,滩碛险恶。每纲运,公私经费十倍,而人马俱疲。上则耗国用,下则困州县。纲兵所经,甚于寇贼。虽臣僚条奏更迭,终莫得其要领。岂马政各因风士之宜,而非东南之利欤?

卷一百五十二 

  ◎刑法一

  夫天有五气以育万物,木德以生,金德以杀,亦甚盭矣,而始终之序,相成之道也。先王有刑罚以纠其民,则必温慈惠和以行之。盖裁之以义,推之以仁,则震仇杀戮之威,非求民之死,所以求其生也。《书》曰:"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言刑以弼教,使之畏威远罪,导以之善尔。唐、虞之治,固不能废刑也。惟礼以防之,有弗及,则刑以辅之而已。王道陵迟,礼制隳废,始专任法以罔其民。于是作为刑书,欲民无犯,而乱狱滋丰,由其本末无序,不足相成故也。

  宋兴,承五季之乱,太祖、太宗颇用重典,以绳奸慝,岁时躬自折狱虑囚,务底明慎,而以忠厚为本。海同悉平,文教浸盛。士初试官,皆习律令。其君一以宽仁为治,故立法之制严,而用法之情恕。狱有小疑,覆奏辄得减宥。观夫重熙累洽之际,天下之民咸乐其生,重于犯法,而致治之盛于乎三代之懿。元丰以来,刑书益繁,已而憸邪并进,刑政紊矣。国既南迁,威柄下逮,州郡之吏亦颇专行,而刑之宽猛系乎其人。然累世犹知以爱民为心,虽其失慈弱,而祖宗之遗意盖未泯焉。今摭其实,作《刑法志》。

  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则有《编敕》,一司、一路、一州、一县又别有《敕》。建隆初,诏判大理寺窦仪等上《编敕》四卷,凡一百有六条,诏与新定《刑统》三十卷并颁天下,参酌轻重为详,世称平允。太平兴国中,增《敕》至十五卷,淳化中倍之。咸平中增至万八千五百五十有五条,诏给事中柴成务等芟其繁乱,定可为《敕》者二百八十有六条,准律分十二门,总十一卷。又为《仪制令》一卷。当时便其简易。大中祥符间,又增三十卷,千三百七十四条。又有《农田敕》五卷,与《敕》兼行。

  仁宗尝问辅臣曰:"或谓先朝诏令不可轻改,信然乎?"王曾曰:"此憸人惑上之言也。咸平之所删,太宗诏令十存一二,去其繁密以便于民,何为不可?"于是诏中外言《敕》得失,命官修定,取《咸平仪制令》及制度约束之在《敕》者五百余条,悉附《令》后,号曰《附令敕》。天圣七年《编敕》成,合《农田敕》为一书,视《祥符敕》损百有余条。其丽于法者,大辟之属十有七,流之属三十有四,徒之属百有六,杖之属二百五十有八,笞之属七十有六。又配隶之属六十有三,大辟而下奏听旨者七十有一。凡此,皆在律令外者也。既颁行,因下诏曰:"敕令者,治世之经,而数动摇则众听滋惑,何以训迪天下哉?自今有司毋得辄请删改。有未便者,中书、枢密院以闻。"然至庆历,又复删定,增五百条,别为《总例》一卷。后又修《一司敕》二千三百十有七条,《一路敕》千八百二十有七条,《一州》、《一县敕》千四百五十有一条。其丽于法者,大辟之属总三十有一,流之属总二十有一,徒之属总百有五,杖之属总百六十有八,笞之属总十有二。又配隶之属总八十有一,大辟而下奏听旨者总六十有四。凡此,又在《编敕》之外者也。

  嘉祐初,因枢密使韩琦言,内外吏兵奉禄无著令,乃命类次为《禄令》。三司以驿料名数,著为《驿令》。琦又言:"自庆历四年,距嘉祐二年,敕增至四千余条,前后牴牾。请诏中外,使言《敕》得失,如天圣故事。"七年,书成。总千八百三十四条,视《庆历敕》,大辟增六十,流增五十,徒增六十有一,杖增七十有三,笞增三十有八。又配隶增三十,大辟而下奏听旨者增四十有六。又别为《续附令敕》三卷。

  神宗以律不足以周事情,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以敕,乃更其目曰敕、令、格、式,而律恒存乎敕外。熙宁初,置局修敕,诏中外言法不便者集议更定,择其可恒采者赏之。元丰中,始成书二十有六卷,复下二府参订,然后颁行。帝留意法令,每有司进拟,多所是正。尝谓:"法出于道,人能体道,则立法足以尽事。"又曰:"禁于已然之谓敕,禁于未然之谓令,设于此以待彼之谓格,使彼效之之谓式。修书者要当识此。"于是凡入笞、杖、徒、流、死,自名例以下至断狱,十有二门,丽刑名轻重者,皆为敕。自品官以下至断狱三十五门,约束禁止者,皆为令。命官之等十有七,吏、庶人之赏等七十有七,又有倍、全、分、厘之级凡五等,有等级高下者皆为格。表奏、帐籍、关牒、符檄之类凡五卷,有体制模楷者皆为式。

  元祐初,中丞刘挚言:"元丰编修敕令,旧载敕者多移之令,盖违敕法重,违令罪轻,此足以见神宗仁厚之德。而有司不能推广,增多条目,离析旧制,因一言一事,辄立一法,意苛文晦,不足以该事物之情。行之几时,盖已屡变。宜取庆历、嘉祐以来新旧敕参照,去取删正,以成一代之典。"右谏议孙觉亦言烦细难以检用。乃诏挚等刊定。哲宗亲政,不专用元祐近例,稍复熙宁、元丰之制。自是用法以后冲前,改更纷然,而刑制紊矣。

  崇宁元年,臣僚言:"有司所守者法,法所不载,然后用例。今引例破法,非理也。"乃令各曹取前后所用例,以类编修,与法妨者去之。寻下诏追复元丰法制,凡元祐条例悉毁之。

  徽宗每降御笔手诏,变乱旧章。靖康初,群臣言:"祖宗有一定之法,因事改者,则随条贴说,有司易于奉行。蔡京当国,欲快己私,请降御笔,出于法令之外,前后牴牾,宜令具录付编修敕令所,参用国初以来条法,删修成书。"诏从其请,书不果成。

  高宗播迁,断例散逸,建炎以前,凡所施行,类出人吏省记。三年四月,始命取嘉祐条法与政和敕令对修而用之。嘉祐法与见行不同者,自官制、役法外,赏格从重,条约从轻。绍兴元年,书成,号《绍兴敕令格式》,而吏胥省记者亦复引用。监察御史刘一止言:"法令具在,吏犹得以为奸,今一切用其所省记,欺蔽何所不至?"十一月,乃诏左右司、敕令所刊定省记之文颁之。时在京通用敕内,有已尝冲改不该引用之文,因大理正张柄言,亦诏删削。十年,右仆射秦桧上之。然自桧专政,率用都堂批状、指挥行事,杂入吏部续降条册之中,修书者有所畏忌,不敢删削,至与成法并立。吏部尚书周麟之言:"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乃诏削去之。

  至乾道时,臣僚言:"绍兴以来,续降指挥无虑数千,牴牾难以考据。"诏大理寺官详难,定其可否,类申刑部,以所隶事目分送六部长贰参详。六年,刑部侍郎汪大猷等上其书,号《乾道敕令格式》,八年,颁之。当是时,法令虽具,然吏一切以例从事,法当然而无例,则事皆泥而不行,甚至隐例以坏法,贿赂既行,乃为具例。

  淳熙初,诏除刑部许用乾道刑名断例,司勋许用获盗推赏例,并乾道经置条例事指挥,其余并不得引例。既而臣僚言:"乾道新书,尚多牴牾。"诏户部尚书蔡洸详定之,凡删改九百余条,号《淳熙敕令格式》。帝复以其书散漫,用法之际,官不暇偏阅,吏因得以容奸,令敕令所分门编类为一书,名曰《淳熙条法事类》,前此法令之所未有也。四年七月,颁之。淳熙末,议者犹以新书尚多遗阙,有司引用,间有便于人情者。复令刑部详定,迄光宗之世未成。庆元四年,右丞相京镗始上其书,为百二十卷,号《庆元敕令格式》。

  理宗宝庆初,敕令所言:"自庆元新书之行,今二十九年,前指挥殆非一事,或旧法该括未尽,文意未明,须用续降参酌者;或旧法元无,而后因事立为成法者;或已有旧法,而续降不必引用者;或一时权宜,而不可为常法者。条目滋繁,无所遵守,乞考定之。"淳祐二年四月,敕令所上其书,名《淳祐敕令格式》。十一年,又取庆元法与淳祐新书删润。其间修改者百四十条,创入者四百条,增入者五十条,删去者十七条,为四百三十卷。度宗以后,遵而行之,无所更定矣。其余一司、一路、一州、一县《敕》,前后时有增损,不可胜纪云。

  五季衰乱,禁罔烦密。宋兴,削除苛峻,累朝有所更定。法吏浸用儒臣,务存仁恕,凡用法不悖而宜于时者著之。太祖受禅,始定折杖之制。凡流刑四:加役流,脊杖二十,配役三年;流三千里,脊杖二十,二千五百里,脊杖十八,二千里,脊杖十七,并配役一年。凡徒刑五:徒三年,脊杖二十;徒二年半,脊杖十八;二年,脊杖十七;一年半,脊杖十五;一年,脊杖十三。凡杖刑五:杖一百,臀杖二十;九十,臀杖十八;八十,臀杖十七;七十,臀杖十五;六十,臀杖十三。凡笞刑五:笞五十,臀杖十下;四十、三十,臀杖八下;二十、十,臀杖七下。常行官杖如周显德五年制,长三尺五寸,大头阔不过二寸,厚及小头径不得过九分。徒、流、笞通用常行杖,徒罪决而不役。

  先是,藩镇跋扈,专杀为威,朝廷姑息,率置不问,刑部按覆之职废矣。建隆三年,令诸州奏大辟案,须刑部详覆。寻如旧制:大理寺详断,而后覆于刑部。凡诸州狱,则录事参军与司法掾参断之。自是,内外折狱蔽罪,皆有官以相覆察。又惧刑部、大理寺用法之失,别置审刑院谳之。吏一坐深,或终身不进,由是皆务持平。

  唐建中令:窃盗赃满三匹者死。武宗时,窃盗赃满千钱者死。宣宗立,乃罢之。汉乾祐以来,用法益峻,民盗一钱抵极法。周初,深惩其失,复遵建中之制。帝犹以其太重,尝增为钱三千,陌以八十为限。既而诏曰:"禁民为非,乃设法令,临下以简,必务哀矜。窃盗之生,本非巨蠹。近朝立制,重于律文,非爱人之旨也。自今窃盗赃满五贯足陌者死。"旧法,强盗持杖,虽不伤人,皆弃市。又诏但不伤人者,止计赃论。令诸州获盗,非状验明白,未得掠治。其当讯者,先具白长吏,得判,乃讯之。凡有司擅掠囚者,论为私罪。时天下甫定,刑典弛废,吏不明习律令,牧守又多武人,率意用法。金州防御使仇超等坐故入死罪,除名流海岛,自是人知奉法矣。

  开宝二年五月,帝以暑气方盛,深念缧系之苦,乃下手诏:"两京诸州,令长吏督狱掾,五日一检视,洒扫狱户,洗涤杻械。贫不能自存者给饮食,病者给医药,轻系即时决遣,毋淹滞。"自是,每仲夏申敕官吏,岁以为常。帝每亲录囚徒,专事钦恤。凡御史、大理官属,尤严选择。尝谓侍御史知杂冯炳曰:"朕每读《汉书》,见张释之、于定国治狱,天下无冤民,此所望于卿也。"赐金紫以勉之。八年,广州言:"前诏窃盗赃至死者奏裁,岭南遐远,覆奏稽滞,请不俟报。"帝览奏,恻然曰:"海隅习俗,贪犷穿窬,固其常也。"因诏:"岭南民犯窃盗,赃满五贯至十贯者,决杖、黥面、配役,十贯以上乃死。"

  太宗在御,常躬听断,在京狱有疑者,多临决之,每能烛见隐微。太平兴国六年,下诏曰:"诸州大狱,长吏不亲决,胥吏旁缘为奸,逮捕证佐,滋蔓逾年而狱未具。自今长吏每五日一虑囚,情得者即决之。"复制听狱之限:大事四十日,中事二十日,小事十日,不他逮捕而易决者,毋过三日。后又定令:"决狱违限,准官书稽程律论,逾四十日则奏裁。事须证逮致稽缓者,所在以其事闻。"然州县禁系,往往犹以根穷为名,追扰辄至破家。因江西转运副使张齐贤言,令外县罪人五日一具禁放数白州。州狱别置历,长吏检察,三五日一引问疏理,月具奏上。刑部阅其禁多者,命官即往决遣,冤滞则降黜州之官吏。会两浙运司亦言:"部内州系囚满狱,长吏辄隐落,妄言狱空,盖惧朝廷诘其淹滞。"乃诏:"妄奏狱空及隐落囚数,必加深谴,募告者赏之。"

  先是,诸州流罪人皆锢送阙下,所在或寅缘细微,道路非理死者十恒六七。张齐贤又请:"凡罪人至京,择清强官虑问。若显负沈屈,致罢官吏。且令只遣正身、家属俟旨,其干系者免锢送。"乃诏:"诸犯徒、流罪,并配所在牢城,勿复转送阙下。"

  雍熙元年,令诸州十日一具囚帐及所犯罪名、系禁日数以闻,俾刑部专意纠举。帝阅诸州所奏狱状,有系三百人者。乃令门留、寄禁、取保在外并邸店养疾者,咸准禁数,件析以闻。其鞫狱违限及可断不断、事小而禁系者,有司驳奏之。开封女子李尝击登闻鼓,自言无儿息,身且病,一旦死,家业无所付。诏本府随所欲裁置之。李无它亲,独有父,有司因系之。李又诣登闻,诉父被絷。帝骇曰:"此事岂当禁系,辇毂之下,尚或如此。天下至广,安得无枉滥乎?朕恨不能亲决四方之狱,固不辞劳尔!"即日遣殿中侍御史李范等十四人,分往江南、两浙、四川、荆湖、岭南审决刑狱。吏之弛怠者,劾其罪以闻;其临事明敏、刑狱无滞者,亦以名上。始令诸州十日一虑囚。帝尝谓宰相曰:"御史台,阁门之前,四方纲准之地。颇闻台中鞫狱,御史多不躬亲,垂帘雍容,以自尊大。鞫按之任,委在胥吏,求无冤滥,岂可得也?"乃诏御史决狱必躬亲,毋得专任胥吏。又尝谕宰臣曰:"每阅大理奏案,节目小未备,移文按覆,动涉数千里外,禁系淹久,甚可怜也。卿等详酌,非人命所系,即量罪区分,勿须再鞫。"始令诸州笞、杖罪不须证逮者,长吏即决之,勿复付所司。群臣受诏鞫狱,狱既具,骑置来上,有司断已,复骑置下之州。凡上疑狱,详覆之而无疑状,官吏并同违制之坐。其应奏疑案,亦骑置以闻。

  二年,令窃盗满十贯者,奏裁;七贯,决杖、黥面、隶牢城;五贯,配役三年,三贯,二年,一贯,一年。它如旧制。八月,复分遣使臣按巡诸道。帝曰:"朕于狱犴之寄,夙夜焦劳,虑有冤滞耳。"十月,亲录京城系囚,遂至日旰。近臣或谏劳苦过甚,帝曰:"傥惠及无告,使狱讼平允,不致枉桡,朕意深以为适,何劳之有?"因谓宰相曰:"中外臣僚,若皆留心政务,天下安有不治者。古人宰一邑,守一郡,使飞蝗避境,猛虎渡河。况能惠养黎庶,申理冤滞,岂不感召和气乎?朕每自勤不怠,此志必无改易。或云有司细故,帝王不当亲决,朕意则异乎是。若以尊极自居,则下情不能上达矣。"自是祁寒盛暑或雨雪稍愆,辄亲录系囚,多所原减。诸道则遣官按决,率以为常,后世遵行不废,见各帝纪。

  先是,太祝刁衎上疏言""古者投奸人于四裔,今乃远方囚人,尽归象阙,配务役?神京天子所居,岂可使流囚于此聚役。《礼》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则知黄屋紫宸之中,非行法用刑之所。望自今外处罪人,勿许解送上京,亦不留于诸务充役。御前不行决罚之刑,殿前引见司钳黥法具、敕杖,皆以付御史、廷尉、京府。或出中使,或命法官,具礼监科,以重明刑谨法之意。"帝览疏甚悦,降诏褒答,然不能从也。

  三年,始用儒士为司理判官,令诸州讯囚,不须众官共视,申长吏得判乃讯囚。刑部张佖言:"官吏枉断死罪者,请稍峻条章,以责其明慎。"始定制:应断狱失入死刑者,不得以官减赎,检法官、判官皆削一任,而检法仍赎铜十斤,长吏则停任。寻置刑部详覆官六员,专阅天下所上案牍,勿复遣鞫狱吏。置御史台推勘官二十人,皆以京朝官为之。凡诸州有大狱,则乘传就鞫。陛辞日,帝必临遣谕之曰:"无滋蔓,无留滞。"咸赐以装钱。还,必召问所推事状,著为定令。自是,大理寺杖罪以下须刑部详覆。又所驳天下案牍未具者,亦令详覆乃奏。判刑部李昌龄言:"旧制,大理定刑送部,详覆官入法状,主判官下断语,乃具奏。至开宝六年,阙法直官,致两司共断定覆词。今宜令大理所断案牍,寺官印署送详覆。得当,则送寺共奏,否即疏驳以闻。"

  淳化初,始置诸路提点刑狱司,凡管内州府,十日一报囚帐。有疑狱未决,即驰传往视之。州县稽留不决、按谳不实,长吏则劾奏,佐史、小吏许便宜按劾从事。帝又虑大理、刑部吏舞文巧诋,置审刑院于禁中,以枢密直学士李昌龄知院事,兼置详议官六员。凡狱上奏,先达审刑院,印讫,付大理寺、刑部断覆以闻。乃下审刑院详议申覆,裁决讫,以付中书省。当,即下之;其未允者,宰相覆以闻,始命论决。盖重慎之至也。凡大理寺决天下案牍,大事限二十五日,中事二十日,小事十日。审刑院详覆,大事十五日,中事十日,小事五日。三年,诏御史台鞫徒以上罪,狱具,令尚书丞郎、两省给舍以上一人亲往虑问。寻又诏:"狱无大小,自中丞以下,皆临鞫问,不得专责所司。"自端拱以来,诸州司理参军,皆帝自选择,民有诣阙称冤者,亦遣台使乘传按鞫,数年之间,刑罚清省矣。既而诸路提点刑狱司未尝有所平反,诏悉罢之,归其事转运司。

  至道二年,帝闻诸州所断大辟,情可疑者,惧为有司所驳,不敢上其狱。乃诏死事有可疑者,具狱申转运司,择部内详练格律者令决之,须奏者乃奏。

  真宗性宽慈,尤慎刑辟。尝谓宰相曰:"执法之吏,不可轻授。有不称职者,当责举主,以惩其滥。"审刑院举详议官,就刑部试断案三十二道,取引用详明者。审刑院每奏案,令先具事状,亲览之,翌日,乃候进止,裁处轻重,必当其罪。咸平四年,从黄州守王禹偁之请,诸路置病囚院,徒、流以上有疾者处之,余责保于外。

  景德元年,诏:"诸道州军断狱,内有宣敕不定刑名,止言当行极断者,所在即寘大辟,颇乖平允。自今凡言处断、重断、极断、决配、朝典之类,未得论决,具狱以闻。"

  四年,复置诸路提点刑狱官。先是,帝出笔记六事,其一曰:"勤恤民隐,遴柬庶官,朕无日不念也。所虑四方刑狱官吏,未尽得人,一夫受冤,即召灾沴。今军民事务,虽有转运使,且地远无由周知。先帝尝选朝臣为诸路提点刑狱,今可复置,仍以使臣副之,命中书、枢密院择官。"又曰:"河北、陕西,地控边要,尤必得人,须性度平和有执守者。"亲选太常博士陈纲、李及,自余拟名以闻,咸引对于长春殿遣之。内出御前印纸为历,书其绩效,代还,议功行赏。如刑狱枉滥不能擿举,官吏旷弛不能弹奏,务从畏避者,寘以深罪。知审刑院朱巽上言:"官吏因公事受财,证左明白,望论以枉法,其罪至死者,加役流。"从之。御史台尝鞫杀人贼,狱具,知杂王随请脔(缺)之,帝曰:"五刑自有常制,何为惨毒也。"入内供奉官杨守珍使陕西,督捕盗贼,因请"擒获强盗至死者,望以付臣凌迟,用戒凶恶"。诏:"捕贼送所属,依法论决,毋用凌迟。"凌迟者,先断其支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盖真宗仁恕,而惨酷之刑,祖宗亦未尝用。

  初,殿中侍御史赵湘尝建言:"圣王行法,必顺天道。汉制大辟之科,尽冬月乃断。此古之善政,当举行之。且十二月为承天节,万方祝颂之时,而大辟决断如故。况十一月一阳始出,其气尚微,议狱缓刑,所以助阳抑阴也。望以十一月、十二月内,天下大辟未结正者,更令详覆;已结正者,未令决断。所在厚加矜恤,扫除狱房,供给饮食、薪炭之属,防护无致他故。情可悯者,奏听敕裁。合依法者,尽冬月乃断。在京大辟人,既当春孟之月,亦行庆施惠之时。伏望万几之暇,临轩躬览,情可悯者,特从末减,亦所以布圣泽于无穷。况愚民之抵罪未断,两月亦非淹延。若用刑顺于阴阳,则四时之气和,气和则百谷丰实,水旱不作矣。"帝览奏,曰:"此诚嘉事。然古今异制,沿革不同,行之虑有淹滞,或因缘为奸矣。"

  天禧四年,乃诏:"天下犯十恶、劫杀、谋杀、故杀、斗杀、放火、强劫、正枉法赃、伪造符印、厌魅咒诅、造妖书妖言、传授妖术、合造毒药、禁军诸军逃亡为盗罪至死者,每遇十二月,权住区断,过天庆节即决之。余犯至死者,十二月及春夏未得区遣,禁锢奏裁。"

  在仁宗时,四方无事,户口蕃息,而克自抑畏,其于用刑尤慎。即位之初,诏内外官司,听狱决罪,须躬自阅实,毋枉滥淹滞。刑部尝荐详覆官,帝记其姓名,曰:"是尝失入人罪不得迁官者,乌可任法吏?"举者皆罚金。

  狱疑者谳,所从来久矣。汉尝诏"谳而后不当谳者不为失",所以广听察、防缪滥也。时奏谳之法废。初,真宗尝览囚簿,见天下断死罪八百人,怃然动容,语宰执曰:"杂犯死罪条目至多,官吏傥不尽心,岂无枉滥?故事,死罪狱具,三覆奏,盖甚重慎,何代罢之?"遂命检讨沿革,而有司终虑淹系,不果行。至是,刑部侍郎燕肃奏曰:"唐大辟罪,令尚书、九卿谳之。凡决死刑,京师五覆奏,诸州三覆奏。贞观四年,断死罪三十九,开元二十五年,财五十八。今天下生齿未加于唐,而天圣三年,断大辟二千四百三十六,视唐几至百倍。京师大辟虽一覆奏,而州郡狱疑上请,法寺多所举驳,率得不应奏之罪,往往增饰事状,移情就法,失朝廷钦恤之意。望准唐故事,天下死罪皆得覆奏。议者必曰待报淹延。汉律皆以季秋论囚,唐自立春至秋分不决死刑,未闻淹留以害汉、唐之治也。"下其章中书,王曾谓:"天下皆一覆奏,则必死之人,徒充满狴犴而久不得决。诸狱疑若情可矜者,听上请。"

  天圣四年,遂下诏曰:"朕念生齿之蕃,抵冒者众。法有高下,情有轻重,而有司巧避微文,一切致之重辟,岂称朕好生之志哉?其令天下死罪情理可矜及刑名疑虑者,具案以闻。有司毋得举驳。"其后,虽法不应奏、吏当坐罪者,审刑院贴奏,率以恩释为例,名曰"贴放"。吏始无所牵制,请谳者多得减死矣。

  先是,天下旬奏狱状,虽杖、笞皆申覆,而徒、流罪非系狱,乃不以闻。六年,集贤校理聂冠卿请罢覆杖、笞,而徒以上虽不系狱,皆附奏。诏从其说。自定折杖之制,杖之长短广狭,皆有尺度,而轻重无准,官吏得以任情。至是,有司以为言,诏毋过十五两。

  初,真宗时,以京师刑狱多滞冤,置纠察司,而御史台狱亦移报之。八年,御史论以为非体,遂诏勿报。祖宗时,重盗剥桑柘之禁,枯者以尺计,积四十二尺为一功,三功以上抵死。殿中丞于大成请得以减死论,下法官议,谓当如旧。帝意欲宽之,诏死者上请。

  刑部分四按,大辟居其一,月覆大辟不下二百数,而详覆官才一人。明道二年,令四按分覆大辟,有能驳正死罪五人以上,岁满改官。法直官与详覆官分详天下旬奏,狱有重辟,狱官毋预燕游迎送。凡上具狱,大理寺详断,大事期三十日,小事第减十日。审刑院详议又各减半。其不待期满而断者,谓之"急按"。凡集断急按,法官与议者并书姓名,议刑有失,则皆坐之。至景祐二年,判大理寺司徒昌运言:"断狱有期日,而炎暍之时,系囚淹久,请自四月至六月减期日之半,两川、广南、福建、湖南如急按奏。"其后犹以断狱淹滞,又诏月上断狱数,列大、中、小事期日,以相参考。

  是岁,改强盗法:不持杖,不得财,徒二年;得财为钱万及伤人者,死。持杖而不得财,流三千里;得财为钱五千者,死;伤人者,殊死。不持杖得财为钱六千,若持杖罪不至死者,仍刺隶二千里外牢城。能告群盗劫杀人者第赏之,及十人者予钱十万。既而有司言:"窃盗不用威力,得财为钱五千,即刺为兵,反重于强盗,请减之。"遂诏至十千始刺为兵,而京城持杖窃盗,得财为钱四千,亦刺为兵。自是盗法惟京城加重,余视旧益宽矣。

  庆历五年,诏罪殊死者,若祖父母、父母年八十及笃疾无期亲者,列所犯以闻。

  承平日久,天下生齿益蕃,犯法者多,岁断大辟甚众,而有司未尝上其数。嘉祐五年,判刑部李綖言:"一岁之中,死刑无虑二千余。夫风俗之薄,无甚于骨肉相残;衣食之穷,莫急于盗贼。今犯法者众,岂刑罚不足以止奸,而教化未能导其为善欤?愿诏刑部类天下所断大辟,岁上朝廷,以助观省。"从之。

  凡在京班直诸军请粮,斗斛不足,出戍之家尤甚。仓吏自以在官无禄,恣为侵渔。神宗谓非所以爱养将士之意,于是诏三司始立《诸仓丐取法》。而中书请主典役人,岁增禄至一万八千九百余缗。凡丐取不满百钱,徒一年,每百钱则加一等;千钱流二千里,每千钱则加一等,罪止流三千里。其行货及过致者,减首罪二等。徒者皆配五百里,其赏百千;流者皆配千里,赏二百千;满十千,为首者配沙门岛,赏三百千,自首则除其罪。凡更定约束十条行之。其后内则政府,外则监司,多仿此法。内外岁增吏禄至百余万缗,皆取诸坊场,河渡,市利,免行、役剩息钱。久之,议臣欲稍缓仓法,编敕所修立《告捕获仓法给赏条》,自一百千分等至三百千,而按问者减半给之,中书请依所定,诏仍旧给全赏,虽按问,亦全给。吕嘉问尝请行货者宜止以不应为坐之,刑部始减其罪。及哲宗初,尝罢重禄法,而绍圣复仍旧。

  熙宁四年,立《盗贼重法》。凡劫盗罪当死者,籍其家赀以赏告人,妻子编置千里;遇赦若灾伤减等者,配远恶地。罪当徒、流者,配岭表;流罪会降者,配三千里,籍其家赀之半为赏,妻子递降等有差。应编配者,虽会赦,不移不释。凡囊橐之家,劫盗死罪,情重者斩,余皆配远恶地,籍其家赀之半为赏。盗罪当徒、流者,配五百里,籍其家赀三之一为赏。窃盗三犯,杖配五百里或邻州。虽非重法之地,而囊橐重法之人,以重法论。其知县、捕盗官皆用举者,或武臣为尉。盗发十人以上,限内捕半不获,劾罪取旨。若复杀官吏,及累杀三人,焚舍屋百间,或群行州县之内,劫掠江海船栰之中,非重地,亦以重论。

  凡重法地,嘉祐中始于开封府诸县,后稍及诸州。以开封府东明、考城、长垣县,京西滑州,淮南宿州,河北澶州,京东应天府、濮、齐、徐、济、单、兖、郓、沂州、淮阳军,亦立重法,著为令。至元丰时,河北、京东、淮南、福建等路皆用重法,郡县浸益广矣。元丰敕,重法地分,劫盗五人以上,凶恶者,方论以重法。绍圣后,有犯即坐,不计人数。复立《妻孥编管法》。至元符三年,因刑部有请,诏改依旧敕。

  先是,曾布建言:"盗情有重轻,赃有多少。今以赃论罪,则劫贫家情虽重,而以赃少减免,劫富室情虽轻,而以赃重论死。是盗之生死,系于主之贫富也。至于伤人,情状亦殊。以手足殴人,偶伤肌体,与夫兵刃汤火,固有间矣,而均谓之伤。朝廷虽许奏裁,而州郡或奏或否,死生之分,特幸与不幸尔。不若一变旧法,凡以赃定罪及伤人情状不至切害者,皆从罪止之法。其用兵刃汤火,情状酷毒,及污辱良家,或入州县镇砦行劫,若驱虏官吏巡防人等,不以伤与不伤。凡情不可贷者,皆处以死刑,则轻重不失其当矣。"及布为相,始从其议,诏有司改法。未几,侍御史陈次升言:"祖宗仁政,加于天下者甚广。刑法之重,改而从轻者至多。惟是强盗之法,特加重者,盖以禁奸宄而惠良民也。近朝廷改法,诏以强盗计赃应绞者,并增一倍;赃满不伤人,及虽伤人而情轻者奏裁。法行之后,民受其弊,被害之家,以盗无必死之理,不敢告官,而邻里亦不为之擒捕,恐怨仇报复。故贼益逞,重法地分尤甚。恐养成大寇,以贻国家之患,请复行旧法。"布罢相,翰林学士徐勣复言其不便,乃诏如旧法,前诏勿行。

  先是,诸路经略、钤辖,不得便宜斩配百姓。赵抃尝知成都,乃言当独许成都四路。王安石执不可,而中书、枢密院同立法许之。其后,谢景初奏:"成都妄以便宜诛释,多不当。"于是中书复删定敕文,惟军士犯罪及边防机速,许特断。及抃移成都,又请立法,御史刘孝孙亦为之请依旧便宜从事,安石寝其奏。

  武臣犯赃,经赦叙复后,更立年考升迁。帝曰:"若此,何以戒贪吏?"故命改法。熙宁六年,枢密都承旨曾孝宽等定议上之,大概仿文臣叙法而少增损尔。七年,诏:"品官犯罪,按察之官并奏劾听旨。毋得擅捕系、罢其职奉。"

  元丰二年,成都府、利路钤辖言:"往时川峡绢匹为钱二千六百,以此估赃,两铁钱得比铜钱之一。近绢匹不过千三百,估赃二匹乃得一匹之罪,多不至重法。"令法寺定以一钱半当铜钱之一。

  元祐二年,刑部、大理寺定制:"凡断谳奏狱,每二十缗以上为大事,十缗以上为中事,不满十缗为小事。大事以十二日,中事九日,小事四日为限。若在京、八路,大事十日,中事五日,小事三日。台察及刑部举劾约法状并十日,三省、枢密院再送各减半。有故量展,不得过五日。凡公案日限,大事以三十五日,中事二十五日,小事十日为限。在京、八路,大事以三十日,中事半之,小事参之一。台察及刑部并三十日。每十日,断用七日,议用三日。"

  五年,诏命官犯罪,事干边防军政,文臣申尚书省,武臣申枢密院。中丞苏辙言:"旧制,文臣、吏民断罪公案归中书,武臣、军士归枢密,而断例轻重,悉不相知。元丰更定官制,断狱公案并由大理、刑部申尚书省,然后上中书省取旨。自是断狱轻重比例,始得归一,天下称明焉。今复分隶枢密,必有罪同断异,失元丰本意,请并归三省。其事干边防军政者,令枢密院同进取旨,则事体归一,而兵政大臣各得其职。"六年,乃诏:"文武官有犯同按干边防军政者,刑部定断,仍三省、枢密院同取旨。"

  刑部论:"佃客犯主,加凡人一等。主犯之,杖以下勿论,徒以上减凡人一等。谋杀盗诈、有所规求避免而犯者不减。因殴致死者不刺面,配邻州,情重者奏裁。凡命士死于官或去位,其送徒道亡,则部辖将校、节级与首率众者徒一年,情轻则杖百,虽自首不免。"

  政和间,诏:"品官犯罪,三问不承,即奏请追摄;若情理重害而拒隐,方许枷讯。迩来有司废法,不原轻重,枷讯与常人无异,将使人有轻吾爵禄之心。可申明条令,以称钦恤之意。"又诏:"宗子犯罪,庭训示辱。比有去衣受杖,伤肤败体,有恻朕怀。其令大宗正司恪守条制,违者以违御笔论。"又曰:"其情理重害,别被处分。若罪至徒、流,方许制勘,余止以众证为定,仍取伏辨,无得辄加捶考。其合庭训者,并送大宗正司,以副朕敦睦九族之意。"中书省言:"《律》,'在官犯罪,去官勿论'。盖为命官立文。其后相因,掌典去官,亦用去官免罪,有犯则解役归农,幸免重罪。"诏改《政和敕》掌典解役从去官法。

  左道乱法,妖言惑众,先王之所不赦,至宋尤重其禁。凡传习妖教,夜聚晓散,与夫杀人祭祀之类,皆著于法,诃察甚严。故奸轨不逞之民,无以动摇愚俗。间有为之,随辄报败,其事不足纪也。

卷一百五十三 

  ◎刑法二

  律令者,有司之所守也。太祖以来,其所自断,则轻重取舍,有法外之意焉。然其末流之弊,专用己私以乱祖宗之成宪者多矣。

  乾德伐蜀之役,有军大校割民妻乳而杀之,太祖召至阙,数其罪。近臣营救颇切,帝曰:"朕兴师伐罪,妇人何辜,而残忍至此!"遂斩之。

  时郡县吏承五季之习,黩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开宝四年,王元吉守英州,月余,受赃七十余万,帝以岭表初平,欲惩掊克之吏,特诏弃市。陕州民范义超,周显德中,以私怨杀同里常古真家十二口,古真小子留留幸脱走,至是,擒义超诉有司。陕州奏引赦当原,帝曰:"岂有杀一家十二人可以赦论邪?"命正其罪。八年,有司言:"自三年至今,诏所贷死罪凡四千一百八人。"帝注意刑辟,哀矜无辜,尝叹曰:"尧、舜之时,四凶之罪止于投窜。先王用刑,盖不获已,何近代宪纲之密耶!"故自开宝以来,犯大辟,非情理深害者,多得贷死。

  太平兴国六年,自春涉夏不雨,太宗意狱讼冤滥。会归德节度推官李承信因市葱笞园户,病创死。帝闻之,坐承信弃市。

  初,太祖尝决系囚,多得宽贷。而开封妇人杀其夫前室子,当徒二年,帝以其凶虐残忍,特处死。至是,有泾州安定妇人,怒夫前妻之子妇,绝其吭而杀之。乃下诏曰:"自今继母杀伤夫前妻子,及姑杀妇者,同凡人论。"雍熙元年,开封寡妇刘使婢诣府,诉其夫前室子王元吉毒己将死。右军巡推不得实,移左军巡掠治,元吉自诬伏。俄刘死。及府中虑囚,移司录司案问,颇得其侵诬之状,累月未决。府白于上,以其毒无显状,令免死,决徒。元吉妻张击登闻鼓称冤,帝召问张,尽得其状。立遣中使捕元推官吏,御史鞫问,乃刘有奸状,惭悸成疾,惧其子发觉而诬之。推官及左、右军巡使等削任降秩;医工诈称被毒,刘母弟欺隐王氏财物及推吏受赃者,并流海岛;余决罚有差。司录主吏赏缗钱,赐束帛。初,元吉之系,左军巡卒系缚搒治,谓之"鼠弹筝",极其惨毒。帝令以其法缚狱卒,宛转号叫求速死。及解缚,两手良久不能动。帝谓宰相曰:"京邑之内,乃复冤酷如此,况四方乎?"

  端拱间,虏犯边郡,北面部署言:"文安、大城二县监军段重诲等弃城遁,请论以军法。"帝遣中使就斩之。既行,谓曰:"此得非所管州军召之邪?往讯之乃决。"使至,果讯得乾宁牒令部送民入居城,非擅离所部,遽释之。

  咸平间,有三司军将赵永昌者,素凶暴,督运江南,多为奸赃。知饶州韩昌龄廉得其状,乃移转运使冯亮,坐决杖停职。遂挝登闻鼓,讼昌龄与亮讪谤朝政,仍伪刻印,作亮等求解之状。真宗察其诈,于便殿自临讯,永昌屈伏,遂斩之,释亮不问,而昌龄以他事贬郢州团练副使。曹州民苏庄蓄兵器,匿亡命,豪夺民产,积赃计四十万。御史台请籍其家,帝曰:"暴横之民,国有常法,籍之,斯过也。"论如律。其纵舍轻重,必当于义,多类此。

  凡岁饥,强民相率持杖劫人仓廪,法应弃市,每具狱上闻,辄贷其死。真宗时,蔡州民三百一十八人有罪,皆当死。知州张荣、推官江嗣宗议取为首者杖脊,余悉论杖罪。帝下诏褒之。遣使巡抚诸道,因谕之曰:"平民艰食,强取餱粮以图活命尔,不可从盗法科之。"天圣初,有司尝奏盗劫米伤主,仁宗曰:"饥劫米可哀,盗伤主可疾。虽然,无知迫于食不足耳。"命贷之。五年,陕西旱,因诏:"民劫仓廪,非伤主者减死,刺隶他州,非首谋又减一等。"自是,诸路灾伤即降敕,饥民为盗,多蒙矜减,赖以全活者甚众。司马光时知谏院,言曰:"臣闻敕下京东、西灾伤州军,如贫户以饥偷盗斛斗因而盗财者,与减等断放,臣窃以为非便。《周礼》荒政十有二,散利、薄征、缓刑、弛力、舍禁、去几,率皆推宽大之恩以利于民,独于盗贼,愈更严急。盖以饥馑之岁,盗贼必多,残害良民,不可不除。顷年尝见州县官吏,有不知治体,务为小仁。遇凶年,劫盗斛斗,辄宽纵之,则盗贼公行,更相劫夺,乡村大扰,不免广有收捕,重加刑辟,或死或流,然后稍定。今若朝廷明降敕文,豫言与减等断放,是劝民为盗也。百姓乏食,当轻徭薄赋、开仓振贷以救其死,不当使之自相劫夺。今岁府界、京东、京西水灾极多,严刑峻法以除盗贼,犹恐春冬之交饥民啸聚,不可禁御,又况降敕以劝之。臣恐国家始于宽仁,而终于酷暴,意在活人而杀人更多也。"事报闻。

  帝尝御迩英阁经筵,讲《周礼》"大荒大札,薄征缓刑"。杨安国曰:"缓刑者,乃过误之民耳,当岁歉则赦之,悯其穷也。今众持兵杖劫粮廪,一切宽之,恐不足以禁奸。"帝曰:"不然,天下皆吾赤子也。一遇饥馑,州县不能振恤,饥莩所迫,遂至为盗,又捕而杀之,不亦甚乎?"

  仁宗听断,尤以忠厚为主。陇安县民诬平民五人为劫盗,尉悉执之,一人掠死,四人遂引服。其家辨于州,州不为理,悉论死。未几,秦州捕得真盗,陇州吏当坐法而会赦,帝怒,特贬知州孙济为雷州参军,余皆除名流岭南。赐钱粟五家,复其役三年。因下诏戒敕州县。广州司理参军陈仲约误入人死,有司当仲约公罪应赎。帝谓审刑院张揆曰:"死者不可复生,而狱吏虽废,复得叙官。"命特治之,会赦勿叙用。尚书比部员外郎师仲说请老,自言恩得任子,帝以仲说尝失入人死罪,不与。其重人命如此。

  时近臣有罪,多不下吏劾实,不付有司议法。谏官王贽言:"情有轻重,理分故失,而一切出于圣断,前后差异,有伤政体,刑法之官安所用哉?请自今悉付有司正以法。"诏可。近臣间有干请,辄为言官所斥。谏官陈升之尝言:"有司断狱,或事连权幸,多以中旨释之。请有缘中旨得释者,劾其干请之罪,以违制论。"许之。仁宗于赏罚无所私,尤不以贵近废法。屡戒有司:"被内降者,执奏,毋辄行。"未尝屈法以自徇也。知虢州周日宣诡奏水灾,有司论请如上书不实法。帝曰:"州郡多言符瑞,至水旱之灾,或抑而不闻。今守臣自陈垫溺官私庐舍,意实在民,何可加罪?"

  英宗在位日浅,于政令未及有所更制。然以吏习平安,慢于奉法,稍欲振起其怠惰。三班奉职和钦贷所部纲钱,至绞,帝命贷死免杖,刺隶福建路牢城。知审刑院卢士宗请稍宽其罪,帝曰:"刑故而得宽,则死者滋众,非'刑期无刑'之道。俟有过误,贷无伤也。"富国仓监官受米湿恶,坏十八万石,会恩当减,帝特命夺官停之。

  熙宁二年,内殿崇班郑从易母、兄俱亡于岭外,岁余方知,请行服。神宗曰:"父母在远,当朝夕为念。经时无安否之问,以至逾年不知存亡邪?"特除名勒停。四年,王存立言:"嘉祐中,同学究出身,为砀山县尉,尝纳官赎父配隶罪,请同举人法,得免丁徭。"帝悯之,复赐出身,仍与注官。九年,知桂州沈起欲经略交阯,取其慈恩州,交人遂破钦,犯邕管。诏边人横遭屠戮,职其致寇,罪悉在起,特削官爵,编置远恶州。

  复仇,后世无法。仁宗时,单州民刘玉父为王德殴死,德更赦,玉私杀德以复父仇。帝义之,决杖、编管。元丰元年,青州民王赟父为人殴死,赟幼,未能复仇。几冠,刺仇,断支首祭父墓,自首。论当斩。帝以杀仇祭父,又自归罪,其情可矜,诏贷死,刺配邻州。宣州民叶元有同居兄乱其妻,缢杀之,又杀兄子,强其父与嫂为约契不讼。邻里发其事,州为上请,帝曰:"罪人以死,奸乱之事特出叶元之口,不足以定罪。且下民虽无知,固宜哀矜,然以妻子之爱,既罔其父,又杀其兄,戕其侄,逆理败伦,宜以殴兄至死律论。"

  绍圣以来,连起党狱,忠良屏斥,国以空虚。徽宗嗣位,外事耳目之玩,内穷声色之欲,征发亡度,号令靡常。于是蔡京、王黼之属,得以诬上行私,变乱法制。崇宁五年,诏曰:"出令制法,重轻予夺在上。比降特旨处分,而三省引用敕令,以为妨碍,沮抑不行,是以有司之常守,格人主之威福。夫擅杀生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何格令之有?臣强之渐,不可不戒。自今应有特旨处分,间有利害,明具论奏,虚心以听。如或以常法沮格不行,以大不恭论。"明年,诏:"凡御笔断罪,不许诣尚书省陈诉。如违,并以违御笔论。"又定令:"凡应承受御笔官府,稽滞一时杖一百,一日徒二年,二日加一等,罪止流三千里,三日以大不恭论。"由是吏因缘为奸,用法巧文浸深,无复祖宗忠厚之志。穷极奢侈,以竭民力,自速祸机。靖康虽知悔悟,稍诛奸恶,而谋国匪人,终亦末如之何矣。

  高宗性仁柔,其于用法,每从宽厚,罪有过贷,而未尝过杀。知常州周杞擅杀人,帝曰:"朕日亲听断,岂不能任情诛僇,顾非理耳。"即命削杞籍。大理率以儒臣用法平允者为之。狱官入对,即以惨酷为戒。台臣、士曹有所平反,辄与之转官。每临轩虑囚,未尝有送下者,曰:"吾恐有司观望,锻炼以为重轻也。"吏部员外郎刘大中奉使江南回,迁左司谏,帝寻以为秘书少监。谓宰臣朱胜非曰:"大中奉使,颇多兴狱,今使为谏官,恐四方观望耳。"其用心忠厚如此。后诏用刑惨酷责降之人,勿堂除及亲民,止与远小监当差遣。

  当建、绍间,天下盗起,往往攻城屠邑,至兴师以讨之,然得贷亦众。同知枢密院事李回尝奏强盗之数,帝曰:"皆吾赤子也,岂可一一诛之?诛其渠魁三两人足矣。"至待贪吏则极严:应受赃者,不许堂除及亲民;犯枉法自盗者,籍其名中书,罪至徒即不叙,至死者,籍其赀。诸文臣寄禄官并带"左"、"右"字,赃罪人则去之。是年,申严真决赃吏法。令三省取具祖宗故事,有以旧法弃市事上者,帝曰:"何至尔耶?但断遣之足矣。贪吏害民,杂用刑威,有不得已,然岂忍寘缙绅于死地邪?"

  在徽宗时,刑法已峻。虽尝裁定笞、杖之制,而有司犹从重。比中兴之初,诏用政和递减法,自是迄嘉定不易。自蔡京当国,凡所请御笔以坏正法者,悉厘正之。诸狱具,令当职官依式检校。枷以干木为之,轻重长短刻识其上,笞、杖不得留节目,亦不得钉饰及加筋胶之类,仍用官给火印。暑月,每五日一洗濯枷杻,刑、寺轮官一员,躬亲监视。诸狱司并旬申禁状,品官、命妇在禁,别具单状。合奏案者,具情款招伏奏闻,法司朱书检坐条例、推司录问、检法官吏姓名于后。

  各州每年开收编配羁管奴婢人及断过编配之数,各置籍。各路提点刑狱司,岁具本路州军断过大辟申刑部,诸州申提刑司。其应书禁历而不书,应申所属而不申,奏案不依式,检坐开具违令,回报不圆致妨详覆,与提刑司详覆大辟而稽留、失覆大辟致罪有出入者,各抵罪。知州兼统兵者,非出师临陈,毋用重刑。州县月具系囚存亡之数申提刑司,岁终比较,死囚最多者,当职官黜责,其最少者,褒赏之。

  旧以绢计赃者,千三百为一匹,窃盗至二贯者徒。至是,又加优减,以二千为一匹,盗至三贯者徒一年。三年,复诏以三千为一匹,窃盗及凡以钱定罪,递增五分。四年,又诏:"特旨处死,情法不当者,许大理寺奏审。"

  五年,岁终比较,宣州、衢州、福州无病死囚,当职官各转一官。舒州病死及一分,惠州二分六厘,当职官各降一官。六年,令刑部体量公事,邵州、广州、高州勘命官淹系至久不报,诏知州降一官,当职官展二年磨勘,当行吏永不收叙。德庆府勘封川县令事,七月不报,诏知州、勘官各抵罪。九年,大理寺朱伯文广西催断刑狱,还言:"雷州海贼两狱,并系平人七人,内五人已死。"帝恻然,诏本路提刑以下重致罚。十二年,御史台点检钱塘、仁和县狱具,钱塘大杖,一多五钱半;仁和枷,一多一斤,一轻半斤,诏县官各降一官。十三年,诏:"禁囚无供饭者,临安日支钱二十文,外路十五文。"十六年,诏:"诸鞫狱追到干证人,无罪遣还者,每程给米一升半,钱十五文。"二十一年,诏官支病囚药物钱。

  旧法,刑部郎官四人,分左、右厅,或以详覆,或以叙审,同僚而异事,有防闲考覆之意。南渡以来,务从简省,大理少卿止一员,刑部郎中初无分异,狱有不得其情,法有不当于理者,无所平反追改。二十六年,右司郎中汪应辰言之。诏刑部郎官依元丰法,分左、右厅治事。二十七年,诏四川以钱引科罪者,准铜钱。

  孝宗究心庶狱,每岁临轩虑囚,率先数日令有司进款案披阅,然后决遣。法司更定律令,必亲为订正之。丞相赵雄上《淳熙条法事类》,帝读至收骡马、舟船、契书税,曰:"恐后世有算及舟车之讥。"《户令》:"户绝之家,许给其家三千贯,及二万贯者取旨。"帝曰:"其家不幸而绝,及二万贯乃取之,是有心利其财也。"又《捕亡律》:"公人不获盗者,罚金。"帝曰:"罚金而不加罪,是使之受财纵盗也。"又:"监司、知州无额上供者赏。"帝曰:"上供既无额,是白取于民也,可赏以诱之乎?"并令削去之。其明审如此。且于用刑,未尝以私废法。镇江都统戚方以刻剥被罪,宰臣陈俊卿言内臣有主之者,帝曰:"朕亦闻之。"乃以内侍陈瑜、李宗回等付大理狱,究其赂状,狱成,决配之。乾道二年,下诏曰:"狱,重事也。用法一倾,则民无所措手足。比年以来,治狱之吏,巧持多端,随意轻重之,朕甚患焉。其自今革玩习之弊,明审克之公,使奸不容情,罚必当罪,用迪于刑之中,勉之哉,毋忽!"三年,诏曰:"狱,重事也。稽者有律,当者有比,疑者有谳。比年顾以狱情白于执政,探取旨意,以为轻重,甚亡谓也。自今其祗乃心,敬于刑,惟当为贵,毋习前非。不如吾诏,吾将大寘于罚,罔攸赦。"六年,诏:"以绢计赃者,更增一贯。以四千为一匹。"议者又言:"犯盗,以敕计钱定罪,以律计绢。今律以绢定罪者递增一千,敕内以钱定罪,亦合例增一千。"从之。

  临安府左右司理、府院三狱,杖直狱子以无所给,至为无籍。七年,诏:"人月给钱十贯,米六斗,每院止许置一十二人。"时州县狱禁淹延,八年,诏:"徒以上罪入禁三月者,提刑司类申刑部,置籍立限以督之。"其后,又诏中书置禁,奏取会籍,大臣按阅,以察刑寺稽违,与夫不应问难而问难,不应会而会者。

  淳熙初,浙西提刑郑兴裔上《检验格目》,诏颁之诸路提刑司。凡检覆必给三本:一申所属,一申本司,一给被害之家。绍兴法,鞫狱官推勘不得实,故有不当者,一案坐之。乾道法,又恐有移替事故者,即致淹延,乃令先决罪人不当,官吏案后收坐。至是,所司请更定死罪依绍兴法,余依乾道施行,从之。其后,有司以覆勘不同,则前官有失入之罪,往往雷同前勘。帝知其弊,十四年,诏特免一案推结一次。于是小大之狱,多得其情。二广州军狱吏,畏宪司点检送勘之害,凡有重囚,多毙于狱。臣僚以为请,乃诏二广提刑司详覆公事,若小节不完,不须追逮狱吏,委本州究实保明。遇有死者,必根究其所以致死。

  三衙及江上诸军,各有推狱,谓之"后司"。狱成,决于主帅,不经属官,故军吏多受财为奸。光宗时,乃诏通晓条制属官兼管之。广东路瘴疠,惟英德府为最甚,谓之"人间生地狱"。诸司公事欲速成者,多送之,自非死罪,至即诬伏,亟就刑责以出。五年,臣僚言之,诏本路诸司公事应送别州者,无送英德府。

  至宁宗时,刑狱滋滥。嘉泰初,天下上死案,一全年千八百一十一人,而断死者才一百八十一人,余皆贷之。乃诏诸宪台,岁终检举州军有狱空并禁人少者,申省取旨。嘉定四年,诏以绢计赃定罪者,江北铁钱依四川法,二当铜钱一。江西提刑徐似道言:"检验官指轻作重,以有为无,差讹交互,以故吏奸出入人罪。乞以湖南正背人形随《格目》给下,令于伤损去处,依样朱红书画,唱喝伤痕,众无异词,然后署押。"诏从之,颁之天下。五年,诏三衙及江上、四川诸军,以武举人主管后司公事。

  理宗起自民间,具知刑狱之弊。初即位,即诏天下恤刑,又亲制《审刑铭》以警有位。每岁大暑,必临轩虑囚。自谋杀、故杀、斗杀已杀人者,伪造符印、会子,放火,官员犯入己赃,将校军人犯枉法外,自余死罪,情轻者降从流,流降从徒,徒从杖,杖已下释之。大寒虑囚,及祈晴祈雪及灾祥,亦如之。有一岁凡数疏决者。后以建康亦先朝驻跸之地,罪人亦得视临安减降之法。帝之用刑可谓极厚矣,而天下之狱不胜其酷。每岁冬夏,诏提刑行郡决囚,提刑惮行,悉委倅贰,倅贰不行,复委幕属。所委之人,类皆肆行威福,以要馈遗。监司、郡守,擅作威福,意所欲黥,则令入其当黥之由,意所欲杀,则令证其当死之罪,呼喝吏卒,严限日时,监勒招承,催促结款。而又擅置狱具,非法残民,或断薪为杖,掊击手足,名曰:"掉柴";或木索并施,夹两脰,名曰"夹帮";或缠绳于首,加以木楔,名曰"脑箍";或反缚跪地,短竖坚木,交辫两股,令狱卒跳跃于上,谓之"超棍",痛深骨髓,几于殒命。富贵之家,稍有罥偏,动籍其赀。又以趁办月桩及添助版帐为名,不问罪之轻重,并从科罚。大率官取其十,吏渔其百。

  诸重刑,皆申提刑司详覆,或具案奏裁,即无州县专杀之理,往往杀之而待罪。法无拘锁之条,特州县一时弹压盗贼奸暴,罪不至配者,故拘锁之,俾之省愆。或一月、两月,或一季、半年,虽永锁者亦有期限,有口食。是时,州县残忍,拘锁者竟无限日,不支口食,淹滞囚系,死而后已。又以己私摧折手足,拘锁尉砦。亦有豪强赂吏,罗织平民而囚杀之。甚至户婚词讼,亦皆收禁。有饮食不充,饥饿而死者;有无力请求,吏卒凌虐而死者;有为两词赂遗,苦楚而死者。惧其发觉,先以病申,名曰"监医",实则已死;名曰"病死",实则杀之。至度宗时,虽累诏切责而禁止之,终莫能胜,而国亡矣。

  诏狱,本以纠大奸慝,故其事不常见。初,群臣犯法,体大者多下御史台狱,小则开封府、大理寺鞫治焉。神宗以来,凡一时承诏置推者,谓之"制勘院",事出中书,则曰"推勘院",狱已乃罢。

  熙宁二年,命尚书都官郎中沈衡鞫前知杭州祖无择于秀州,内侍乘驿追逮。御史张戩等言:"无择三朝近侍,而骤系囹圄,非朝廷以廉耻风厉臣下之意,请免其就狱,止就审问。"不从。又命崇文院校书张载鞫前知明州、光禄卿苗振于越州。狱成,无择坐贷官钱及借公使酒,谪忠正军节度副使;振坐故入裴士尧罪及所为不法,谪复州团练副使。狱半年乃决,辞所连逮官吏,坐勒停、冲替、编管又十余人,皆御史王子韶启其事。自是诏狱屡兴,其悖于法及国体所系者著之,其余不足纪也。

  八年,沂州民朱唐告前余姚主簿李逢谋反。提点刑狱王庭筠言其无迹,但谤讟,语涉指斥及妄说休咎,请编配。帝疑之,遣御史台推直官蹇周辅劾治。中书以庭筠所奏不当,并劾之。庭筠惧,自缢死。逢辞连宗室秀州团练使世居、医官刘育等、河中府观察推官徐革,诏捕系台狱,命中丞邓绾、同知谏院范百禄与御史徐禧杂治。狱具,赐世居死,李逢、刘育及徐革并凌迟处死,将作监主簿张靖、武进士郝士宣皆腰斩,司天监学生秦彪、百姓李士宁杖脊,并湖南编管。余连逮者追官落职。世居子孙贷死除名,削属籍。旧勘鞫官吏并劾罪。

  李士宁者,挟术出入贵人门,常见世居母康,以仁宗御制诗上之。百禄谓士宁荧惑世居致不轨,且疑知其逆谋,推问不服。禧乃奏:"士宁赠诗,实仁宗御制,今狱官以为反因,臣不敢同。"百禄以士宁尝与王安石善,欲锻炼附致妖言死罪,卒论士宁徒罪,而奏"禧故出之,以媚大臣"。诏详劾理曲者以闻。百禄坐报上不实,落职。若凌迟、腰斩之法,熙宁以前未尝用于元凶巨蠹,而自是以口语狂悖致罪者,丽于极法矣。盖诏狱之兴,始由柄国之臣藉此以威缙绅,逞其私憾,朋党之祸遂起,流毒不已。

  绍圣间,章惇、蔡卞用事,既再追贬吕公著、司马光,及谪吕大防等岭外,意犹未快,仍用黄履疏高士京状追贬王珪,皆诬以"图危上躬",其言浸及宣仁,上颇惑之。最后,起同文馆狱,将悉诛元祐旧臣。时太府寺主簿蔡渭奏:"臣叔父硕,尝于邢恕处见文及甫元祐中所寄恕书,具述奸臣大逆不道之谋。及甫,彦博子也,必知奸状。"诏翰林承旨蔡京、吏部侍郎安惇同究问。初,及甫与恕书,自谓:"毕禫当求外,入朝之计未可必,闻已逆为机穽,以榛塞其途。"又谓:"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又云:"济之以粉昆,朋类错立,欲以眇躬为甘心快意之地。"及甫尝语蔡硕,谓司马昭指刘挚,粉昆指韩忠彦,眇躬,及甫自谓。盖俗称驸马都尉为"粉侯",人以王师约故,呼其父克臣为"粉父",忠彦乃嘉彦之兄也。及甫除都司,为刘挚论列。又挚尝论彦博不可除三省长官,故止为平章重事。及彦博致仕,及甫自权侍郎以修撰守郡,母丧除,与恕书请补外,因为躁忿诋毁之辞。及置对,则以昭比挚如旧,眇躬乃以指上,而粉昆乃谓指王岩叟面如傅粉,故曰"粉",梁焘字况之,以"况"为兄,故曰"昆",斥挚将谋废立,不利于上躬。京、惇言:"事涉不顺,及甫止闻其父言,无他证佐,望别差官审问。"乃诏中书舍人蹇序辰审问,仍差内侍一员同往。蔡京、安惇等共治之,将大有所诛戮,然卒不得其要领。会星变,上怒稍息,然京、惇极力锻炼不少置。既而梁焘卒于化州,刘挚卒于新州,众皆疑二人不得其死。明年五月,诏:"挚、焘据文及甫等所供言语,偶逐人皆亡,不及考验,明正典刑。挚、焘诸子并勒停,永不收叙。"先时,三省进呈,帝曰:"挚等已谪遐方,朕遵祖宗遗志,未尝杀戮大臣,其释勿治。"

  初,元祐更政,尝置诉理所,申理冤滥。元符元年,中丞安惇言:"神宗厉精图治,明审庶狱,而陛下未亲政时,奸臣置诉理所,凡得罪熙宁、元丰之间者,咸为除雪,归怨先朝,收恩私室。乞取公案,看详从初加罪之意,复依元断施行。"时章惇犹豫未应,蔡卞即以"相公二心"之言迫之。惇惧,即日置局,命蹇序辰同安惇看详案内文状陈述,及诉理所看详于先朝言语不顺者,具名以闻。自是,以伸雪复改正重得罪者八百三十家。

  及徽宗即位,改正元祐诉理之人。右正言陈瓘言:"诉理得罪,自语言不顺之外,改正者七百余人。无罪者既蒙昭雪,则看详之官如蹇序辰、安惇者,安可以不加罪乎?序辰与惇受大臣讽谕,迎合绍述之意,因谓诉理之事,形迹先朝,遂使纷纷不已。考之公议,宜正典刑。"会中书省亦请治惇、序辰罪,诏蹇序辰、安惇并除名、放归田里。

  靖康初元,既戮梁方平,太傅王黼责授崇信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言者论黼欺君罔上,专权怙宠,蠹财害民,坏法败国,朔方之衅,黼主其谋。遣吏追至雍丘杀之,取其首以献,仍籍其家。又诏赐拱卫大夫、安德军承宣使李彦死。彦根括民田,夺民常产,重敛租课,百姓失业,愁怨溢路,官吏稍忤意,捃摭送狱,多至愤死,故特诛之。暴少保梁师成朋比王黼之罪,责彰化军节度副使,行一日,追杀之。台谏极论朱勔肆行奸恶,起花石纲,竭百姓膏血,罄州县帑藏,子侄承宣、观察者数人,厮役为横行,媵妾有封号,园第器用悉拟宫禁。三月,窜勔广南,寻赐死。赵良嗣者,本燕人马植。政和初,童贯使辽国,植邀于路,说以覆宗国之策,贯挟之以归,卒用其计,以基南北之祸。至是,伏诛。七月,暴童贯十罪,遣人即所至斩之。九月,言者论蔡攸兴燕山之役,祸及天下,骄奢淫佚,载籍所无。诏诛攸并弟翛。

  高宗承大乱之后,治王时雍等卖国之罪,洪刍、余大均、陈冲、张卿才、李彝、王及之、周懿文、胡思文并下御史台狱。狱具,刑寺论刍纳景王宠姬,大均纳乔贵妃侍儿,及之苦辱宁德皇后女弟,当流;冲括金银自盗,与宫人饮,当绞;懿文、卿才、彝与宫人饮,卿才、彝当徒,懿文当杖;思文于推择张邦昌状内添谄奉之词,罚铜十斤:并该赦。上阅状大怒,李纲等共解之,上亦新政,重于杀士大夫,乃诏刍、大均、冲各特贷命、流沙门岛,永不放还;卿才、彝、及之、懿文、思文并以别驾安置边郡。宋齐愈下台狱,法寺以犯在五月一日赦前,奏裁。诏齐愈谋立异姓,以危宗社,非受伪命臣僚之比,特不赦,腰斩都市。诏东京及行在官擅离任者,并就本处根勘之。淮宁守赵子崧,靖康末,傅檄四方,语颇不逊。二年,诏御史置狱京囗鞫之。情得,帝不欲暴其罪,以弃镇江罪贬南雄州。

  建炎三年四月,苗傅等疾阉宦恣横,及闻王渊为枢密,愈不平,乃与王世修谋逆。诏御史捕世脩鞫之,斩于市。七月,韩世忠执苗傅等,磔之建康。统制王德擅杀军将陈彦章,台鞫当死,帝以其有战功,特贷之。庆远军节度使范琼领兵入见,面对不逊。知枢密院张浚奏琼大逆不道,付大理寺鞫之,狱具,赐死。越州守郭仲荀,寇至弃城遁,过行在不朝。付御史台、大理寺杂治,贬广州。神武军统制鲁珏坐贼杀不辜,掠良家子女,帝以其有战功,贷之,贬瑞州。

  绍兴元年,监察御史娄寅亮陈宗社大计,秦桧恶之。十一月,使言者论其父死匿不举哀,下大理寺劾治,迄无所得,诏免所居官。十一年,枢密使张俊使人诬张宪,谓收岳飞文字谋为变。秦桧欲乘此诛飞,命万俟卨锻炼成之。飞赐死,诛其子云及宪于市。汾州进士智浃上书讼飞冤,决杖、编管袁州。广西帅胡舜陟与转运使吕源有隙,源奏舜陟赃污僣拟,又以书抵桧,言舜陟讪笑朝政。桧素恶舜陟,遣大理官往治之。十三年六月,舜陟不服,死于狱。飞与舜陟死,桧权愈炽,屡兴大狱以中异己者,名曰诏狱,实非诏旨也。其后所谓诏狱,纷纷类此,故不备录云。

卷一百五十四 

  ◎刑法三

  天下疑狱,谳有不能决,则下两制与大臣若台谏杂议,视其事之大小,无常法,而有司建请论驳者,亦时有焉。

  端拱初,广安军民安崇绪隶禁兵,诉继母冯与父知逸离,今夺资产与己子。大理当崇绪讼母,罪死。太宗疑之,判大理张佖固执前断,遂下台省杂议。徐铉议曰:"今第明其母冯尝离,即须归宗,否即崇绪准法处死。今详案内不曾离异,其证有四。况不孝之刑,教之大者,宜依刑部、大理寺断。"右仆射李昉等四十三人议曰:"法寺定断为不当。若以五母皆同,即阿蒲虽贱,乃崇绪亲母,崇绪特以田业为冯强占,亲母衣食不给,所以论诉。若从法寺断死,则知逸何辜绝嗣,阿蒲何地托身?臣等议:田产并归崇绪,冯合与蒲同居,供侍终身。如是,则子有父业可守,冯终身不至乏养。所犯并准赦原。"诏从昉等议,铉、佖各夺奉一月。

  熙宁元年八月,诏:"谋杀已伤,按问欲举,自首,从谋杀减二等论。初,登州奏有妇阿云,母服中聘于韦,恶韦丑陋,谋杀不死。按问欲举,自首。审刑院、大理寺论死,用违律为婚奏裁,敕贷其死。知登州许遵奏,引律"因杀伤而自首,得免所因之罪,仍从故杀伤法",以谋为所因,当用按问欲举条减二等。刑部定如审刑、大理。时遵方召判大理,御史台劾遵,而遵不伏,请下两制议。乃令翰林学士司马光、王安石同议,二人议不同,遂各为奏。光议是刑部,安石议是遵,诏从安石所议。而御史中丞滕甫犹请再选官定议,御史钱顗请罢遵大理,诏送翰林学士吕公著韩维、知制诰钱公辅重定。公著等议如安石,制曰"可"。于是法官齐恢、王师元、蔡冠卿等皆论奏公著等所议为不当。又诏安石与法官集议,反覆论难。

  明年二月庚子,诏:"今后谋杀人自首,并奏听敕裁。"是月,除安石参知政事,于是奏以为:"律意,因犯杀伤而自首,得免所因之罪,仍从故杀伤法;若已杀,从故杀法,则为首者必死,不须奏裁;为从者自有编敕奏裁之文,不须复立新制。"与唐介等数争议帝前,卒从安石议。复诏:"自今并以去年七月诏书从事。"判刑部刘述等又请中书、枢密院合议,中丞吕诲、御史刘琦、钱顗皆请如述奏,下之二府。帝以为律文甚明,不须合议。而曾公亮等皆以博尽同异、厌塞言者为无伤,乃以众议付枢密院。文彦博以为:"杀伤者,欲杀而伤也,即已杀者不可首。"吕公弼以为:"杀伤于律不可首。请自今已杀伤依律,其从而加功自首,即奏裁。"陈升之、韩绛议与安石略同。会富弼入相,帝令弼议,而以疾病,久之弗议,至是乃决,而弼在告,不预也。

  苏州民张朝之从兄以枪戮死朝父,逃去,朝执而杀之。审刑、大理当朝十恶不睦,罪死。案既上,参知政事王安石言:"朝父为从兄所杀,而朝报杀之,罪止加役流,会赦,应原。"帝从安石议,特释朝不问。更命吕公著等定议刑名,议不称安石意,乃自具奏。初,曾公亮以中书论正刑名为非,安石曰:"有司用刑不当,则审刑、大理当论正;审刑、大理用刑不当,即差官定议;议既不当,即中书自宜论奏,取决人主。此所谓国体。岂有中书不可论正刑名之理?"

  三年,中书上刑名未安者五:

  其一,岁断死刑几二千人,比前代殊多。如强劫盗并有死法,其间情状轻重有绝相远者,使皆抵死,良亦可哀。若为从情轻之人别立刑,如前代斩右趾之比,足以止恶而除害。禁军非在边防屯戍而逃者,亦可更宽首限,以收其勇力之效。

  其二,徒、流折杖之法,禁纲加密,良民偶有抵冒,致伤肌体,为终身之辱;愚顽之徒,虽一时创痛,而终无愧耻。若使情理轻者复古居作之法,遇赦第减月日,使良善者知改过自新,凶顽者有所拘系。

  其三,刺配之法二百余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复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其配隶并减就本处,或与近地。凶顽之徒,自从旧法。编管之人,亦迭送他所,量立役作时限,无得髡钳。

  其四,令州县考察士民,有能孝悌力田为众所知者,给帖付身。偶有犯令,情轻可恕者,特议赎罚;其不悛者科决。

  其五,奏裁条目繁多,致淹刑禁,亦宜删定。

  诏付编敕所详议立法。

  初,韩绛尝请用肉刑,曾布复上议曰:"无王之制刑罚,未尝不本于仁,然而有断肢体、刻肌肤以至于杀戮,非得已也。盖人之有罪,赎刑不足以惩之,故不得已而加之以墨、劓、剕、宫、大辟,然审适轻重,则又有流宥之法。至汉文帝除肉刑而定笞箠之令,后世因之以为律。大辟之次,处以流刑,代墨、劓、剕、宫,不惟非先王流宥之意,而又失轻重之差。古者乡田同井,人皆安土重迁。流之远方,无所资给,徒隶困辱,以至终身。近世之民,轻去乡井,转徙四方,固不为患,而居作一年,即听附籍,比于古亦轻矣。况折杖之法,于古为鞭扑之刑,刑轻不能止恶,故犯法日益众,其终必至于杀戮,是欲轻而反重也。今大辟之目至多,取其情可贷者,处之以肉刑,则人之获生者必众。若军士亡去应斩,贼盗赃满应绞,则刖其足;犯良人于法应死,而情轻者处以宫刑。至于劓、墨,则用刺配之法。降此而后为流、徒、杖、笞之罪,则制刑有差等矣。"议既上,帝问可否于执政,王安石、冯京互有论辨,迄不果行。枢密使文彦博亦上言:"唐末、五代,用重典以救时弊,故法律之外,徒、流或加至于死。国家承平百年,当用中典,然犹因循有重于旧律者,若伪造官文书,律止流二千里,今断从绞。近凡伪造印记,再犯不至死者,亦从绞坐。夫持杖强盗,本法重于造印,今造印再犯者死,而强盗再犯赃不满五匹者不死,则用刑甚异于律文矣。请检详刑名重于旧律者,以敕律参考,裁定其当。"诏送编敕所。

  又诏审刑院、大理寺议重赃并满轻赃法。审刑院言:"所犯各异之赃,不待罪等而累并,则于律义难通,宜如故事。"而大理寺言:"律称,以赃致罪,频犯者并累科;若罪犯不等者,即以重赃并满轻赃各倍论;累并不加重者止从重。盖律意以频犯赃者,不可用二罪以上之法,故令累科;为非一犯,故令倍论。此从宽之一也。然六赃轻重不等,若犯二赃以上者,不可累轻以从重,故令并重满轻满轻。此从宽之二也。若以重并轻后加重,则止从一重,盖为进则改从于轻法,退亦不至于容奸。而《疏议》假设之法,适皆罪等者,盖一时命文耳。若罪等者尽数累并,不等者止科一赃,则恐知法者足以为奸,不知者但系临时幸与不幸,非律之本意也。"帝是大理议,行之。八年,洪州民有犯徒而断杖者,其余罪会恩免,官吏失出,当劾。中书堂后官刘衮驳议,以谓"律因罪人,以致罪,罪人遇恩者,准罪人原法。洪州官吏当原。"又请自令官司出入人罪,皆用此令。而审刑院、大理寺以谓:"失入人罪,乃官司误致罪于人,难用此令。其失出者,宜如衮议。"

  无丰三年,周清言:"审刑院、刑部奏断妻谋杀案问自首,变从故杀法,举轻明重,断入恶逆斩刑。窃详律意,妻谋杀夫,已杀,合入恶逆,以按问自首,变从故杀法,宜用妻殴夫死法定罪。且十恶条,谋与故斗杀夫,方入恶逆,若谋而未杀,止当不睦。既用举轻明重,宜从谋而未杀法,依敕当决重杖处死,恐不可入恶逆斩刑。"下审刑院、刑部参详,如清议。

  邵武军奏谳,妇与人奸,谋杀其夫,已而夫醉归,奸者自杀之。法寺当妇谋杀为从,而刑部郎中杜纮议妇罪应死。又兴元府奏谳,梁怀吉往视出妻之病,因寄粟,其子辄取食之,怀吉殴其子死。法寺以盗粟论,而当怀吉杂犯死罪,引赦原。而纮议出妻受寄粟,而其子辄费用,不入捕法。议既上,御史台论纮议不当,诏罚金,仍展年磨勘。而侍郎崔台符以下三人无所可否,亦罚金。

  八年,尚书省言:"诸获盗,有已经杀人,及元犯强奸、强盗贷命断配之人,再犯捕获,有司例用知人欲告、或按问自首减免法。且律文自首减等断遣者,为其情非巨蠹,有改过自新之心。至于奸、盗,与余犯不同,难以例减。请强盗已杀人,并强奸或元犯强盗贷命,若持杖三人以上,知人欲告、按问欲举而自首,及因人首告应减者,并不在减等例。"初,王安石与司马光争议按问自首法,卒从安石议。至是,光为相,复申前议改焉。乃诏:"强盗按问欲举自首者,不用减等。"既而给事中范纯仁言:"熙宁按问欲举条并得原减,以容奸太多,元丰八年,别立条制。窃详已杀人、强奸,于法自不当首,不应更用按问减等。至于贷命及持杖强盗,亦不减等,深为太重。按《嘉祐编敕》:'应犯罪之人,因疑被执,赃证未明,或徒党就擒,未被指说,但诘问便承,皆从律按问欲举首减之科。若已经诘问,隐拒本罪,不在首减之例。'此敕当理,当时用之,天下号为刑平。请于法不首者,自不得原减,其余取《嘉祐编敕》定断,则用法当情,上以广好生之德,下则无一夫不获之冤。"从之。

  又诏:"诸州鞫讯强盗,情理无可悯,刑名无疑虑,而辄奏请,许刑部举驳,重行朝典,无得用例破条。"从司马光之请也。光又上言:"杀人不死,伤人不刑,尧、舜不能以致治。刑部奏钞兖、怀、耀三州之民有斗杀者,皆当论死,乃妄作情理可悯奏裁,刑部即引旧例贷之。凡律、令、敕、式或不尽载,则有司引例以决。今斗杀当死,自有正条,而刑部承例免死决配,是斗杀条律无所用也。请自今诸州所奏大辟,情理无可悯,刑名无可疑,令刑部还之,使依法处断。若实有可悯、疑虑,即令刑部具其实于奏钞,先拟处断,门下省审覆。如或不当,及用例破条,即驳奏取旨勘之。"

  元祐元年,纯仁又言:"前岁四方奏谳,大辟凡二百六十四,死者止二十五人,所活垂及九分。自去年改法,至今未及百日,所奏按凡一百五十四,死者乃五十七人,所活才及六分已上。臣固知未改法前全活数多,其间必有曲贷,然犹不失'罪疑惟轻'之仁;自改法后,所活数少,其间必有滥刑,则深亏'宁失不经'之义。请自今四方奏大辟按,并令刑部、大理寺再行审覆,略具所犯及元奏因依,令执政取旨裁断,或所奏不当,亦原其罪。如此则无冤滥之狱。"

  又因尚书省言,远方奏谳,待报淹系,始令川、广、福建、荆南路罪人,情轻法重当奏断者,申安抚或钤辖司酌情决断乃奏。门下侍郎韩维言:"天下奏按,必断于大理,详议于刑部,然后上之中书,决之人主。近岁有司但因州郡所请,依违其言,即上中书,贴例取旨,故四方奏谳日多于前。欲望刑清事省,难矣。自今大理寺受天下奏按,其有刑名疑虑、情理可悯,须具情法轻重条律,或指所断之法,刑部详审,次第上之。"诏刑部立法以闻。

  崇宁五年,诏:"民以罪丽法,情有重轻,则法有增损。故情重法轻,情轻法重,旧有取旨之令。今有司惟情重法轻则请加罪,而法重情轻则不奏减,是乐于罪人,而难于用恕,非所以为钦恤也。自今宜遵旧法取旨,使情法轻重各适其中,否则以违制论。"宣和六年,臣僚言:"元丰旧法,有情轻法重,情重法轻,若入大辟,刑名疑虑,并许奏裁。比来诸路以大辟疑狱决于朝廷者,大理寺类以'不当'劾之。夫情理巨蠹,罪状明白,奏裁以幸宽贷,固在所戒;然有疑而难决者,一切劾之,则官吏莫不便文自营。臣恐天下无复以疑狱奏矣。愿诏大理寺并依元丰法。"从之。

  绍兴初,州县盗起,道不通,诏应奏裁者,权减降断遣以闻。既而奏谳者多得轻贷,官无失入之虞,而吏有鬻狱之利,往往不应奏者,率奏之。

  三年,乃诏大辟应奏者,提刑司具因依缴奏。宣州民叶全二盗檀偕窖钱,偕令佃人阮授、阮捷杀全二等五人,弃尸水中,有司以"尸不经验"奏。侍御史辛炳言偕系故杀,众证分明,以近降法,不应奏。诸狱不当奏而奏者虽不论罪,今宣州观望,欲并罪之。帝曰:"若宣州加罪,则实有疑者亦不复奏陈矣。"于是法寺、刑部止罚金。

  五年,给事中陈与义奏有司多妄奏出入人罪,帝为申严立法,终不悛。

  二十六年,右正言凌哲复上疏曰:"汉高入关,悉除秦法,与民约法三章耳。所谓杀人者死,实居其首。司马光有言:'杀人者不死,虽尧、舜不能以致治。'斯言可谓至当矣。臣窃见诸路州、军大辟,虽刑法相当者,类以可悯奏裁。自去岁郊后距今,大辟奏裁者五十余人中,有实犯故杀、斗杀常赦所不原者,法既无疑,情无可悯,刑、寺并皆奏裁贷减。彼杀人者可谓幸矣,被杀者衔恨九原,何时已邪?臣恐强暴之风滋长,良善之人莫能自保,其于刑政,为害非细。应今后大辟,情法相当、无可悯者,所司辄奏裁减贷者,乞令台臣弹劾。"帝览奏,曰:"但恐诸路灭裂,实有情理可悯之人,一例不奏,有失钦恤之意。"令刑部坐条行下。

  驯至乾道,谳狱之弊,日益滋甚。孝宗乃诏有司缘情引条定断,更不奏裁。其后刑部侍郎方滋言:"有司断罪,其间有情重法轻,情轻法重,情理可悯,刑名疑虑,命官犯罪,议亲议故之类,难以一切定断。今后宜于敕律条令,明言合奏裁事件,乞并依建隆三年敕文。"从之。

  六年,臣僚请:"今后大辟,只以为首应坐死罪者奏,为从不应坐死者,先次决遣。及流、徒罪,不许作情重取旨。不然,则坐以不应奏而奏之罪。"从之。

  至理宗时,往往谳不时报,囚多瘐死。监察御史程元凤奏曰:"今罪无轻重,悉皆送狱,狱无大小,悉皆稽留。或以追索未齐而不问,或以供款未圆而不呈,或以书拟未当而不判,狱官视以为常,而不顾其迟,狱吏留以为利,而惟恐其速。奏案申牒既下刑部,迟延日月方送理寺。理寺看详,亦复如之。寺回申部,部回申省,动涉岁月。省房又未遽为呈拟,亦有呈拟而疏驳者,疏驳岁月,又复如前。展转迟回,有一二年未报下者。可疑可矜,法当奏谳,矜而全之,乃反迟回。有矜贷之报下,而其人已毙于狱者;有犯者获贷,而干连病死不一者,岂不重可念哉?请自今诸路奏谳,即以所发月日申御史台,从台臣究省、部、法寺之慢。"从之。而所司延滞,寻复如旧。

  景定元年,乃下诏曰:"比诏诸提刑司,取翻异驳勘之狱,从轻断决。而长吏监司多不任责,又引奏裁,甚者有十余年不决之狱。仰提刑司、守臣审勘,或前勘未尽,委有可疑,除命官、命妇、宗妇、宗女及合用荫人奏裁外,其余断讫以闻。官吏特免收坐一次。"

  凡应配役者傅军籍,用重曲者黥其面。会赦,则有司上其罪状,情轻者纵之,重者终身不释。初,徒罪非有官当赎铜者,在京师则隶将作监役,兼役之宫中,或输作左校、右校役。开宝五年,御史台言:"若此者,虽有其名,无复役使。遇祠祭,供水火,则有本司供官。望令大理依格断遣。"于是并送作坊役之。

  太宗以国初诸方割据,沿五代之制,罪人率配隶西北边,多亡投塞外,诱羌为寇。乃诏:"当徒者,勿复隶秦州、灵武、通远军及缘边诸郡。"时江、广已平,乃皆流南方。先是,犯死罪获贷者,多配隶登州沙门岛及通州海岛,皆有屯兵使者领护。而通州岛中凡两处官煮盐,豪强难制者隶崇明镇,懦弱者隶东州市。太平兴国五年,始令分隶盐亭役之,而沙门如故。端拱二年,诏免岭南流配荷校执役。初,妇人有罪至流,亦执针配役。至是,诏罢免之。始令杂犯至死贷命者,勿流沙门岛,止隶诸州牢城。旧制,僮仆有犯,得私黥其面。帝谓:"僮使受佣,本良民也。"诏:"盗主财者,杖脊、黥面配牢城,勿私黥之。十贯以上配五百里外,二十贯以上奏裁。"帝欲宽配隶之刑,祥符六年,诏审刑院、大理寺、三司详定以闻。既而取犯茶盐矾曲、私铸造军器、市外蕃香药、挟铜钱诱汉口出界、主吏盗货官物、夜聚为妖,比旧法咸从轻减

  乾兴以前,州军长吏往往擅配罪人。仁宗即位,首下诏禁止,且令情非巨蠹者,须奏待报。又诏诸路按察官取乾兴赦前配隶兵籍者,列所坐罪状以闻。自是赦书下,辄及之。初,京师裁造院募女工,而军士妻有罪,皆配隶南北作坊。天圣初,特诏释之,听自便。妇人应配,则以妻窑务或军营致远务卒之无家者,著为法。时又诏曰:"闻配徒者,其妻子流离道路,罕能生还,朕甚怜之。自今应配者,录具狱刑名及所配地里,上尚书刑部详覆。"未几,又诏应配者,须长吏以下集听事虑问。后以奏牍烦冗,罢录具狱,第以单状上承进司。既又罢虑问焉。

  知益州薛田言:"蜀人配徒他路者,请虽老疾毋得释。"帝曰:"远民无知犯法,终身不得还乡里,岂朕意哉?察其情可矜者许还。"后复诏罪状犷恶者勿许。初,令配隶罪人皆奏待报,既而系狱淹久,奏请烦数。明道二年,乃诏有司参酌轻重,著为令。凡命官犯重罪,当配隶,则于外州编管,或隶牙校。其坐死特贷者,多杖、黥配远州牢城,经恩量移,始免军籍。天圣初,吏同时以赃败者数人,悉窜之岭南,下诏申儆在位。有平羌县尉郑宗谔者,受赇枉法抵死,会赦当夺官。帝问辅臣曰:"尉奉月几何,岂禄薄不足自养邪?"王钦若对曰:"奉虽薄,廉士固亦自守。"特杖宗谔,配隶安州。其后数惩贪吏,至其末年,吏知以廉自饰,犯法者稍损于旧矣。

  罪人贷死者,旧多配沙门岛,至者多死。景祐中,诏当配沙门岛者,第配广南地牢城,广南罪人乃配岭北。然其后又有配沙门岛者。庆历三年,既疏理天下系囚,因诏诸路配役人皆释之。六年,又诏曰:"如闻百姓抵轻罪,而长吏擅刺隶他州,朕甚悯焉。自今非得于法外从事者,毋得辄刺罪人。"皇祐中,即赦,命知制诰曾公亮、李绚阅所配人罪状以闻,于是多所宽纵。公亮请著为故事,且请益、梓、利、夔四路就委转运、钤辖司阅之。自后每赦命官,率以为常。配隶重者沙门岛砦,其次岭表,其次三千里至邻州,其次羁管,其次迁乡。断讫,不以寒暑,即时上道。吴充建请:"流人冬寒被创,上道多冻死。请自今非情理巨蠹,遇冬月听留役本处,至春月遣之。"诏可。

  熙宁二年,比部郎中、知房州张仲宣尝檄巡检体究金州金坑,无甚利。土人惮兴作,以金八两求仲宣不差官。及事觉,法官坐仲宣枉法赃应绞,援前比贷死,杖脊、黥配海岛。知审刑院苏颂言:"仲宣所犯,可比恐喝条。且古者刑不上大夫,仲宣官五品,有罪得乘车,今刑为徒隶,其人虽无足矜,恐污辱衣冠尔。"遂免杖、黥,流贺州。自是命官无杖黥法。

  六年,审刑院言:"登州沙门砦配隶,以二百人为额,余则移置海外,非禁奸之意。"诏以三百人为额。广南转运司言:"春州瘴疠之地,配隶至者十死八九,愿停配罪人。"诏:"应配沙门岛者,许配春州,余勿配。"既而诸配隶除凶盗外,少壮者并寘河州,止五百人。初,神宗以流人去乡邑,疾死于道,而护送禁卒,往来劳费,用张诚一之议,随所在配诸军重役。后中丞黄履等言,罢之。凡犯盗,刺环于耳后:徒、流,方;杖,圆;三犯杖,移于面。径不过五分。

  元祐六年,刑部言:"诸配隶沙门岛,强盗杀人纵火,赃满五万钱、强奸殴伤两犯致死,累赃至二十万钱、谋杀致死,及十恶死罪,造蛊已杀人者,不移配。强盗徒党杀人不同谋,赃满二十五万,遇赦移配广南,溢额者配隶远恶。余犯遇赦移配荆湖南北、福建路诸州,溢额者配隶广南。在沙门岛满五年,遇赦不该移配与不许给还而年及六十以上者,移配广南。在岛十年者,依余犯格移配。笃疾或年及七十、在岛三年以上,移配近乡州军。犯状应移而老疾者同。其永不放还者,各加二年移配。"后又定令:"沙门岛已溢额,移配琼州、万安军、昌化、朱崖军。"

  绍圣三年,刑部侍郎邢恕等言:"艺祖初定天下,主典自盗,赃满者往往抵死。仁祖之初,尚不废也。其后用法稍宽,官吏犯自盗,罪至极法,率多贷死。然甚者犹决刺配岛,钱仙芝带馆职,李希甫历转运使,不免也。比朝廷用法益宽,主典人吏军司有犯,例各贷死,略无差别。欲望进述祖宗故事,凡自盗,计赃多者,间出睿断,以肃中外。"诏:"今后应枉法自盗,罪至死、赃数多者,并取旨。"

  或患加役流法太重,官有监驱之劳,而道路有奔亡之虑。苏颂元丰中尝建议:"请依古置圜土,取当流者治罪讫,髡首钳足,昼则居作,夜则置之圜土。满三岁而后释,未满岁而遇赦者,不原。既释,仍送本乡,讥察出入。又三岁不犯,乃听自如。"时未果行。崇宁中,始从蔡京之请,令诸州筑圜土以居强盗贷死者。昼则役作,夜则拘之,视罪之轻重,以为久近之限。许出圜土日充军,无过者纵释。行之二年,其法不便,乃罢。大观元年,复行。四年,复罢。

  南渡后,诸配隶,《祥符编敕》止四十六条,庆历中,增至百七十余条。至于淳熙,又增至五百七十条,则四倍于庆历矣。配法既多,犯者日众,黥配之人,所至充斥。淳熙十一年,校书郎罗点言其太重,乃诏刑、寺集议奏闻。至十四年,未有定论。其后臣僚议,以为"若止居役,不离乡井,则几惠奸,不足以惩恶;若尽用配法,不恤黥刺,则面目一坏,谁复顾藉?强民适长威力,有过无由自新。检照《元丰刑部格》,诸编配人自有不移、不放及移放条限;《政和编配格》又有情重、稍重、情轻、稍轻四等。若依仿旧格,稍加参订,如入情重,则仿旧刺面,用不移不放之格;其次稍重,则止刺额角,用配及十年之格;其次稍轻,则与免黥刺,用不刺面、役满放还之格;其次最轻,则降为居役,别立年限纵免之格。傥有从坐编管,则置之本城,减其放限。如此,则于见行条法并无牴牾,且使刺面之法,专处情犯凶蠹,而其他偶丽于罪,皆得全其面目,知所顾藉,可以自新。省黥徒,销奸党,诚天下之切务。"即诏有司裁定,其后迄如旧制。

  嘉泰四年,臣僚言:"配隶之人,盖有两等。其乡民一时斗殴杀伤,及胥吏犯赃贷命流配等,设使逃逸,未必能为大过,止欲从徒,配本州牢城重役,限满给据,复为良民。至于累犯强盗,及聚众贩卖私商,曾经杀伤捕获之人,非村民、胥吏之比,欲并配屯驻军,立为年限,限满改刺从正军。"从之。其所配之地,自高宗来,或配广南海外四州,或配淮、汉、四川,迄度宗之世无定法,皆不足纪也。

  凡内外所上刑狱,刑部、审刑院、大理寺参主之,又有纠察在京刑狱司以相审覆。官制即行,罢审刑、纠察,归其职于刑部。四方之狱,则提点刑狱统治之。官司之狱:在开封,有府司、左右军巡院;在诸司,有殿前、马步军司及四排岸;外则三京府司、左右军巡院,诸州军院、司理院,下至诸县皆有狱。诸狱皆置楼牖,设浆铺席,持具沐浴,食令温暖,寒则给薪炭、衣物,暑则五日一涤枷杻。郡县则所职之官躬行检视,狱敝则修之使固。

  神宗即位初,诏曰:"狱者,民命之所系也。比闻有司岁考天下之奏,而多瘐死。深惟狱吏并缘为奸,检视不明,使吾元元横罹其害。《书》不云乎:'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其具为令:应诸州军巡司院所禁罪人,一岁在狱病死及二人,五县以上州岁死三人,开封府司、军巡岁死七人,推吏、狱卒皆杖六十,增一人则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典狱官如推狱,经两犯即坐从违制。提点刑狱岁终会死者之数上之,中书检察。死者过多,官吏虽已行罚,当更黜责。"

  未几,复诏:"失入死罪,已决三人,正官除名编管,贰者除名,次贰者免官勒停,吏配隶千里。二人以下,视此有差。不以赦降、去官原免。未决,则比类递降一等;赦降、去官,又减一等。令审刑院、刑部断议官,岁终具尝失入徒罪五人以上,京朝官展磨勘年,幕职、州县官展考,或不与任满指射差遣,或罢,仍即断绝支赐。"以前法未备,故有是诏。又尝诏:"官司失入人罪,而罪人应原免,官司犹论如法,即失出人罪。若应徒而杖,罪人应原免者,官司乃得用因罪人以致罪之律。"

  帝以国初废大理狱非是,元丰元年诏曰:"大理有狱尚矣。今中都官有所劾治,皆寓系开封诸狱,囚既猥多,难于隔讯,盛夏疾疫,传致瘐死,或主者异见,岁时不决,朕甚愍焉。其复大理狱,置卯一人,少卿二人,丞四人,专主鞫讯;检法官二人,主簿一人。应三司、诸寺监吏犯杖、笞不俟追究者,听即决,余悉送大理狱。其应奏者,并令刑部、审刑院详断。应天下奏按亦上之。"五年,分命少卿左断刑、右治狱。断刑则评事、检法详断,丞议,正审;治狱则丞专推劾,主簿掌按劾,少卿分领其事,而卿总焉。六年,刑部言:"旧详断官分公按讫,主判官论议改正,发详议官覆议。有差失问难,则书于检尾,送断官改正,主判官审定,然后判成。自详断官归大理为评事、司直,议官为丞,所断按草,不由长贰,类多差忒。"乃定制:"服评事、司直与正为断司,丞与长贰为议司。凡断公按,正先详其当否,论定则签印注日,移议司覆议,有辨难,乃具议改正,长贰更加审定,然后判成录奏。

  元祐初,三省言:"旧置纠察司,盖欲察其违慢,所以谨重狱事,罢归刑部,无复纠察之制。请以纠察职事委御史台刑察兼之,台狱则尚书省右司纠察之。"

  三年,罢大理寺狱。初,大理置狱,本以囚系淹滞,俾狱事有所统,而大理卿崔台符等不能奉承德意,虽士大夫若命妇,狱辞小有连逮,辄捕系。凡逻者所探报,即下之狱。傅会锻炼,无不诬服。至是,台符等皆得罪,狱乃罢。

  八年,中书省言:"昨诏同外,岁终具诸狱囚死之数。而诸路所上,遂以禁系二十而死一者不具,即是岁系二百人,许以十人狱死,恐州县弛意狱事,甚非钦恤之意。诏刑部自今不许辄分禁系之数。绍圣二年,户部如三司故事,置推勘检法官,应在京诸司事干钱谷当追究者,从杖已下即定断。

  三年,复置大理寺右治狱,官属视元丰员,仍增置司直一员。大理卿路昌衡请:"分大理寺丞为左、右推,若有翻异,自左移右。再变,即命官审问,或御史台推究。不许开封府互勘及地分探报,庶革互送挟仇之弊。徒已上罪移御史台。命官追摄者,悉依条。若探报涉虚、用情托者,并收坐以闻。"

  初,法寺断狱,大辟失入有罚,失出不坐。至是,以失出死罪五人比失入一人,失出徒、流罪三名,亦如之。著为令。元符三年,刑部言:"祖宗重失入之罪,所以恤刑。夫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请罢失出之责,使有事谳议之间,务尽忠恕。"诏可。政和三年,臣僚言:"远方官吏,文法既疏,刑罚失中,不能无冤。愿委耳目之官,季一分录所部囚禁,遇有冤抑,先释而后以闻。岁终较所释多寡,为之殿最。其徼功故出有罪者,论如法。"诏令刑部立法:诸入人徒、流之罪已结案,而录问官吏能驳正,或因事而能推正者,累及七人,比大辟一名推赏。

  绍兴六年,令诸鞫勘有情款异同而病死者,提刑司研究之,如冤,申朝廷取旨。十二年,令诸推究翻异狱,毋差初官、荫子及新进士,择曾经历任人。二十七年,令监察御史每冬夏点狱,有鞫勘失实者,照刑部郎官,直行移送。二十九年,令杀人无证、尸不经验之狱,具案奏裁,委提刑审问。如有可疑及翻异,从本司差官重勘,案成上本路,移他监司审定,具案闻奏。否则监司再遣官勘之,又不伏,复奏取旨。先是,有司建议:"外路狱三经翻异,在千里内者移大理寺。"三十一年,刑部以为非祖宗法,遂厘正之。乾道中,诸州翻异之囚,既经本州,次檄邻路,或再翻异,乃移隔路,至有越两路者。官吏旁午于道,逮系者困于追对。四年,乃令:"鞫勘本路累尝差官犹称冤者,惟檄邻路,如尚翻异,则奏裁。"淳熙三年,令县尉权县事,毋自鞫狱,即令丞、簿参之。全阙,则于州官或邻县选官权摄之。

  金作赎刑,盖以鞭扑之罪,情法有可议者,则宽之也。穆王赎及五刑,非法矣。宋损益旧制,凡用官荫得减赎,所以尊爵禄、养廉耻也。乾德四年,大理正高继申上言:"《刑统名例律》: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亲属犯罪,各有等第减赎。恐年代已深,不肖自恃先荫,不畏刑章。今犯罪身无官,须祖、父曾任本朝官,据品秩得减赎。如仕于前代,须有功惠及民、为时所推、历官三品以上,乃得请。"从之。后又定:"流内品官任流外职,准律文,徒罪以上依当赎法。诸司授勒留官及归司人犯徒流等罪,公罪许赎,私罪以决罚论。"淳化四年,诏诸州民犯罪,或入金赎,长吏得以任情而轻重之,自今不得以赎论。妇人犯杖以下,非故为,量轻重笞罚或赎铜释之。

  仁宗深悯夫民之无知也,欲立赎法以待薄刑,乃诏有司曰:"先王用法简约,使人知禁而易从。后代设茶、酒、监税之禁,夺民厚利,刑用滋章。今之《编敕》,皆出律外,又数改更,官吏且不能晓,百姓安得闻之?一陷于理,情虽可哀,法不得赎。岂礼乐之化未行,而专用刑罚之弊与?汉文帝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几于刑措。其议科条非著于律者,或冒利犯禁,奢侈违令,或过误可悯,别为赎法。乡民以谷麦,市人以钱帛,使民重谷麦,免刑罚,则农桑自劝,富寿可期矣。"诏下,论者以为富人得赎而贫者不能免,非朝廷用法之意。时命辅臣分总职事,以参知政事范仲淹领刑法,未及有所建明而仲淹罢,事遂寝。至和初,又诏:"前代帝王后,尝仕本朝,官不及七品者,祖父母、父母、妻子罪流以下,听赎。虽不仕而尝被赐予者,有罪,非巨蠹,亦如之。"随州司理参军李父抃殴人死,抃上所授官以赎父罪,帝哀而许之。君子谓之失刑,然自是未尝为此。而终宋之世,赎法惟及轻刑而已。

  恩宥之制,凡大赦及天下,释杂犯死罪以下,甚则常赦所不原罪,皆除之。凡曲赦惟一路或一州,或别京,或畿内。凡德音,则死及流罪降等,余罪释之,间亦释流罪。所被广狭无常。又,天子岁自录京师系囚,畿内则遣使,往往杂犯死罪以下第降等,杖、笞释之,或徒罪亦得释。若并及诸路,则命监司录焉。

  初,太宗尝因郊礼议赦,有秦再恩者,上书愿勿赦,引诸葛亮佐刘备数十年不赦事。帝颇疑之。时赵普对曰:"凡郊祀肆眚,圣朝彝典,其仁如天,若刘备区区一方,臣所不取。"上善之,遂定赦。

  初,太祖将祀南郊,诏:"两京、诸道,自十月后犯强窃盗,不得预郊祀之赦。所在长吏告谕,民无冒法。"是后将祀,必先申明此诏。天圣五年,马亮言:"朝廷虽有是诏,而法官断狱乃言终是会赦,多所宽贷,惠奸失诏旨。"遂诏:"已下约束而犯劫盗,及官典受赃,勿复奏,悉论如律。"七年春,京师雨,弥月不止。仁宗谓辅臣曰:"岂政事未当天心耶?"因言:"向者大辟覆奏,州县至于三,京师至于五,盖重人命如此。其戒有司,决狱议罪,毋或枉滥。"又曰:"赦不欲数,然舍是无以召和气。"遂命赦天下。

  帝在位久,明于人之情伪,尤恶讦人阴事,故一时士大夫习为惇厚。久之,小人乘间密上书,疏人过失,好事稍相与唱和,又按人赦前事。翰林学士张方平、御史吕诲以为言,因下诏曰:"盖闻治古,君臣同心,上下协穆,而无激讦之俗,何其德之盛也!朕窃慕焉。嘉与公卿大夫同底斯道,而教化未至,浇薄日滋。比者中外群臣,多上章言人过失,暴扬难验之罪,或外托公言,内缘私忿,诋欺暧昧,苟陷善良。又赦令者,所以与天下更始,而有司多举按赦前之事,殆非信命令,重刑罚,使人洒心自新之意也。今有上言告人罪,言赦前事者,讯之。至于言官,宜务大体,非事关朝政,自余小过细故,勿须察举。"

  神宗即位,又诏曰:"夫赦令,国之大恩,所以荡涤瑕秽,纳于自新之地,是以圣王重焉。中外臣僚多以赦前事捃摭吏民,兴起狱讼,苟有诖误,咸不自安,甚非持心近厚之义,使吾号令不信于天下。其内外言事、按察官,毋得依前举劾,具按取旨,否则科违制之罪。御史台觉察弹奏,法寺有此奏按,许举驳以闻。"知谏院司马光言曰:"按察之官,以赦前事兴起狱讼,禁之诚为大善。至于言事之官,事体稍异。何则?御史之职,本以绳按百僚,纠摘隐伏。奸邪之状,固非一日所为。国家素尚宽仁,数下赦令,或一岁之间至于再三,若赦前之事皆不得言,则其可言者无几矣。万一有奸邪之臣,朝廷不知,误加进用,御史欲言则违今日之诏,若其不言,则陛下何从知之?臣恐因此言者得以藉口偷安,奸邪得以放心不惧。此乃人臣之至幸,非国家之长利也。请追改前诏,刊去'言事'两字。"光论至再,帝谕以"言者好以赦前事诬人",光对曰:"若言之得实,诚所欲闻,若其不实,当罪言者。"帝命光送诏于中书。

  熙宁七年三月,帝以旱,欲降赦。时已两赦,王安石曰:"汤旱,以六事自责曰:'政事不节与?'若一岁三赦,是政不节矣,非所以弭灾也。"乃止。八年,编定《废免人叙格》,常赦则郡县以格叙用,凡三期一叙,即期未满而遇非次赦者,亦如之。

  元祐元年,门下省言:"当官以职事堕旷,虽去官不免,犹可言。至于赦降大恩,与物更始,虽劫盗杀人亦蒙宽宥,岂可以一事差失,负罪终身?今刑部所修不以去官、赦降原减条,请更删改。"

  徽宗在位二十五年,而大赦二十六,曲赦十四,德音三十七。而南渡之后,绍熙岁至四赦,盖刑政紊而恩益滥矣。

  宋自祖宗以来,三岁遇郊则赦,此常制也。世谓三岁一赦,于古无有。景祐中,言者以为:"三王岁祀圜丘,未尝辄赦。自唐兴兵以后,事天之礼不常行,因有大赦,以荡乱狱。且有罪者宽之未必自新,被害者抑之未必无怨。不能自新,将复为恶,不能无怨,将悔为善。一赦而使民悔善长恶,政教之大患也。愿罢三岁一赦,使良民怀惠,凶人知禁。或谓未可尽废,即请命有司,前郊三日理罪人,有过误者引而赦之。州县须诏到仿此。"疏奏,朝廷重其事,第诏:"罪人情重者,毋得以一赦免。"然亦未尝行。

卷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有关于世运,尚矣。然书契以来,文字多而世代日降;秦火而后,文字多而世教日兴,其故何哉?盖世道升降,人心习俗之致然,非徒文字之所为也。然去古既远,苟无斯文以范防之,则愈趋而愈下矣。故由秦而降,每以斯文之盛衰,占斯世之治忽焉。

  宋有天下,先后三百余年,考其治化之污隆,风气之离合,虽不足以拟伦三代,然其时君汲汲于道艺,辅治之臣莫不以经术为先务,学士搢绅先生,谈道德性命之学,不绝于口,岂不彬彬乎进于周之文哉!宋之不竞,或以为文胜之弊,遂归咎焉,此以功利为言,未必知道者之论也。

  历代之书籍,莫厄于秦,莫富于隋、唐。隋嘉则殿书三十七万卷。而唐之藏书,开元最盛,为卷八万有奇。其间唐人所自为书,几三万卷,则旧书之传者,至是盖亦鲜矣。陵迟逮于五季,干戈相寻,海寓鼎沸,斯民不复见《诗》、《书》、《礼》、《乐》之化。周显德中,始有经籍刻板,学者无笔札之劳,获睹古人全书。然乱离以来,编帙散佚,幸而存者,百无二三。

  宋初,有书万余卷。其后削平诸国,收其图籍,及下诏遣使购求散亡,三馆之书,稍复增益。太宗始于左升龙门北建崇文院,而徙三馆之书以实之。又分三馆书万余卷,别为书库,目曰"秘阁"。阁成,亲临幸观书,赐从臣及直馆宴。又命近习侍卫之臣纵观群书。

  真宗时,命三馆写四部书二本,置禁中之龙图阁及后苑之太清楼,而玉宸殿、四门殿亦各有书万余卷。又以秘阁地隘,分内藏西库以广之,其右文之意,亦云至矣。已而王宫火,延及崇文、秘阁,书多煨烬。其仅存者,迁于右掖门外,谓之崇文外院,命重写书籍,选官详覆校勘,常以参知政事一人领之,书成,归于太清楼。

  仁宗既新作崇文院,命翰林学士张观等编四库书,仿《开元四部录》为《崇文总目》,书凡三万六百六十九卷。神宗改官制,遂废馆职,以崇文院为秘书省,秘阁经籍图书以秘书郎主之,编辑校定,正其脱误,则主于校书郎。

  徽宗时,更《崇文总目》之号为《秘书总目》。诏购求士民藏书,其有所秘未见之书足备观采者,仍命以官。且以三馆书多逸遗,命建局以补全校正为名,设官总理,募工缮写。一置宣和殿,一置太清楼,一置秘阁。自熙宁以来,搜访补辑,至是为盛矣。

  尝历考之,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三千三百二十七部,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二卷。次仁、英两朝,一千四百七十二部,八千四百四十六卷。次神、哲、徽、钦四朝,一千九百六部,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九卷。三朝所录,则两朝不复登载,而录其所未有者。四朝于两朝亦然。最其当时之目,为部六千七百有五,为卷七万三千八百七十有七焉。迨夫靖康之难,而宣和、馆阁之储荡然靡遗。高宗移跸临安,乃建秘书省于国史院之右,搜访遗阙,屡优献书之赏,于是四方之藏,稍稍复出,而馆阁编辑,日益以富矣。当时类次书目,得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至宁宗时续书目,又得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三卷,视《崇文总目》,又有加焉。自是而后,迄于终祚,国步艰难,军旅之事,日不暇给,而君臣上下,未尝顷刻不以文学为务,大而朝廷,微而草野,其所制作、讲说、纪述、赋咏,动成卷帙,参而数之,有非前代之所及也。虽其间鈲裂大道,疣赘圣谟,幽怪恍惚,琐碎支离有所不免,然而瑕瑜相形,雅郑各趣,譬之万派归海,四渎可分,繁星丽天,五纬可识,求约于博,则有要存焉。

  宋旧史,自太祖至宁宗,为书凡四。志艺文者,前后部帙,有亡增损,互有异同。今删其重复,合为一志,盖以宁宗以后史之所未录者,仿前史分经、史、子、集四类而条列之,大凡为书九千八百十九部,十一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卷云。

  经类十:一曰《易》类,二曰《书》类,三曰《诗》类,四曰《礼》类,五曰《乐》类,六曰《春秋》类,七曰《孝经》类,八曰《论语》类,九曰经解类,十曰小学类。

  《周易古经》一卷

  薛贞注《归藏》三卷

  《易传》十卷(题卜子夏传)

  《周易上下经》六卷

  《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三卷(韩康伯注)

  郑玄《周易文言注义》一卷

  王弼《略例》一卷

  《易辨》一卷

  阮嗣宗《通易论》一卷

  干宝《易传》十卷

  《易髓》八卷(晋人撰,不知姓名)

  孔颖达《正义》十四卷

  《玄谈》六卷

  《易正义补阙》七卷

  任正一《甘棠正义》三十卷

  关朗《易传》一卷

  王肃《传》十一卷

  陆德明《释文》一卷

  卫元嵩《周易元包》十卷(苏源明传,李江注)

  李鼎祚《集解》十卷

  史文徽《易口诀义》六卷

  成玄英《流演穷寂图》五卷

  蔡广成《启源》十卷

  又《周易外义》三卷

  沙门一行《传》十二卷

  王隐《要削》三卷

  陆希声《传》十三卷

  郭京《举正》三卷

  东乡助《物象释疑》一卷

  邢璹《补阙周易正义略例疏》三卷

  李翱《易诠》七卷

  张弧《周易上经王道小疏》五卷

  张韩《启玄》一卷

  青城山人《揲蓍法》一卷

  王昭素《易论》三十三卷

  纵康乂《周易会通正义》三十三卷

  阴洪道《周易新论传疏》十卷

  陈抟《易龙图》一卷

  范谔昌《大易源流图》一卷

  又《证坠简》一卷

  胡旦《易演圣通论》十六卷

  石介《口义》十卷

  冀震《周易义略》十卷

  代渊《周易旨要》二十卷

  何氏《易讲疏》十三卷(不著名)

  陆秉《意学》十卷

  《古易》十三卷(出王洙家)

  王洙《言象外传》十卷

  刘牧《新注周易》十一卷

  又《卦德通论》一卷

  《易数钩隐图》一卷

  吴秘《周易通神》一卷

  黄黎献《略例》一卷

  又《室中记师隐诀》一卷

  龚鼎臣《补注易》六卷

  彭汝砺《易义》十卷

  赵令湑《易发微》十卷

  乔执中《易说》十卷

  赵仲锐《易义》五卷

  谢湜《易义》十二卷

  谭世勣《易传》十卷

  陆太易《周易口诀》七卷

  冀珍《周易阐微诗》六卷

  李赞《周易说》九卷

  张果《周易罔象成名图》一卷

  裴通《周易玄解》三卷

  邵雍《皇极经世》十二卷

  又《叙篇系述》二卷

  《观物外篇》六卷(门人张湣记雍之言)

  《观物内篇解》二卷(雍之子伯温编)

  邵伯温《周易辨惑》一卷

  常豫《易源》一卷

  徐庸《周易意蕴凡例总论》一卷

  又《卦变解》二卷

  宋咸《易训》三卷

  又《易补注》十卷

  又《刘牧王弼易辨》二卷

  皇甫泌《易解》十九卷

  郑扬庭《时用书》二十卷

  又《明用书》九卷

  《易传辞》三卷

  《易传辞后语》一卷

  陈良献《周易发隐》二十卷

  石汝砺《乾生归一图》十卷

  鲍极《周易重注》十卷

  叶昌龄《图义》二卷

  胡瑗《易解》一十二卷

  《口义》十卷

  《系辞说卦》三卷

  欧阳修《易童子问》三卷

  阮逸《易筌》六卷

  王安石《易解》十四卷

  尹天民《易论要纂》一卷

  又《易说拾遗》二卷

  司马光《易说》一卷

  又三卷

  《系辞说》二卷

  鲜于侁《周易圣断》七卷

  苏轼《易传》九卷

  程颐《易传》九卷

  又《易系辞解》一卷

  张载《易说》十卷

  吕大临《易章句》一卷

  龚原《续解易义》十七卷

  又《易传》十卷

  李平西《河图传》一卷

  李遇《删定易图序论》六卷

  张弼《易解义》十卷

  顾叔思《周易义类》三卷

  刘概《易系辞》十卷

  晁说之《录古周易》八卷

  晁说之《太极传》五卷

  《因说》一卷

  《太极外传》一卷

  游酢《易说》一卷

  耿南仲《易解义》十卷

  安泳《周易解义》一部(卷亡)

  陈瓘《了斋易说》一卷

  邹浩《系辞纂义》二卷

  张根《易解》九卷

  《周易六十四卦赋》一卷(题颍川陈君作,名亡)

  林德祖《易说》九卷

  陈禾《易传》十二卷

  李授之《易解通义》三十卷

  朱震《易传》十一卷

  《卦图》三卷

  《易传丛说》一卷

  张汝明《易索》十三卷

  郭忠孝《兼山易解》二卷

  又《四学渊源论》三卷

  任奉古《周易发题》一卷

  陈高《八卦数图》二卷

  林儵《易说》十二卷

  《变卦》八卷

  《变卦纂集》一卷

  凌唐佐《集解》六卷

  袁枢《学易索隐》一卷

  夏休《讲义》九卷

  郭雍《传家易解》十一卷

  沈该《易小传》六卷

  都絜《易变体》十六卷

  郑克《揲蓍古法》一卷

  吴沆《易璇玑》三卷

  李椿年《易解》八卷

  《疑问》一卷

  李光《易说》十卷

  李衡《易义海撮要》十二卷

  洪兴祖《易古经考异释疑》一卷

  张行成《元包数总义》二卷

  《述衍》十八卷

  《通变》四十八卷

  晁公武《易诂训传》十八卷

  胡铨《易传拾遗》十卷

  程大昌《易原》十卷

  又《易老通言》十卷

  杨万里《易传》二十卷

  林栗《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

  李舜臣《易本传》三十三卷

  曾穜《大易粹言》十卷

  吕祖谦《定古易》十二篇为一卷

  又《音训》二卷

  《周易系辞精义》二卷

  朱熹《易传》十一卷

  又《本义》十二卷

  《易学启蒙》三卷

  《古易音训》二卷

  张浚《易传》十卷

  倪思《易训》三十卷

  赵善誉《易说》二卷

  刘文郁《易宏纲》八卷

  吴仁杰《古易》十二卷

  又《周易图说》二卷

  《集古易》一卷

  王日休《龙舒易解》一卷

  刘翔《易解》六卷

  胡有开《易解义》四十卷

  邹巽《易解》六卷

  郑刚中《周易窥余》十五卷

  杨简《己易》一卷

  潘梦旂《大易约解》九卷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一卷

  郑东卿《易说》三卷

  项安世《周易玩辞》十六卷

  程迥《易章句》十卷

  又《外编》一卷

  《占法》

  《古易考》一卷

  林至《易裨传》一卷

  叶适《习学记言·周易述释》一卷

  李椿《观画》二卷

  王炎《笔记》八卷

  郑汝谐《易翼传》二卷

  汤羲《周易讲义》三卷

  乐只道人《羲文易论微》六卷(姓名亡)

  朱氏《三宫易》一卷(名亡)

  刘烈《虚谷子解卦周易》三卷

  刘牧、郑夫注《周易》七卷

  杨文焕《五十家易解》四十三卷

  孙份《周易先天流衍图》十二卷(程敦厚序)

  刘半千《羲易正元》一卷

  冯椅《易学》五十卷

  商飞卿《讲义》一卷

  《周易卦类》三卷

  《易辞微》三卷

  《易正经明疑录》一卷

  《易传》四卷

  《口义》六卷

  《易枢》十卷

  《系辞要旨》一卷

  (并不知作者)

  《易乾凿度》三卷

  《易纬》七卷

  《易纬稽览图》一卷

  《易通卦验》二卷

  (并郑玄注)

  《流演通卦验》一卷(不知作者)

  王柏《读易记》十卷

  又《涵古易说》一卷

  《大象衍义》一卷

  曾几《易释象》五卷

  刘禹偁《易解》十卷

  程达《易解》十卷

  戴溪《易总说》二卷

  赵汝谈《易说》三卷

  真德秀《复卦说》一卷

  吴如愚《易说》一卷

  李光《易传》十卷

  李焘《易学》五卷

  又《大传杂说》一卷

  朱承祖《易摭卦总论》一十卷

  林起鳌《易述古言》二卷

  方实孙《读易记》八卷

  魏了翁《易集义》六十四卷

  又《易要义》一十卷

  郑子厚《大易观象》三十二卷(张野补注)

  右《易》类二百十三部,一千七百四十卷。(王柏《读易记》以下不著录十九部,一百八十六卷)

  《尚书》十二卷(汉孔安国传)

  《古文尚书》二卷(孔安国隶)

  伏胜《大传》三卷(郑玄注)

  《汲冢周书》十卷(晋太康中,于汲郡得之。孔晁注)

  陆德明《释文音义》一卷

  孔颖达《正义》二十卷

  冯继先《尚书广疏》十八卷

  又《尚书小疏》十三卷

  尹恭初《尚书新修义疏》二十六卷

  胡旦《尚书演圣通论》七卷

  胡瑗《洪范口义》一卷

  苏洵《洪范图论》一卷

  程颐《尧典舜典解》一卷

  王安石《新经书义》十三卷

  又《洪范传》一卷

  苏轼《书传》十三卷

  《书说》一卷(程颐门人记)

  孔武仲《书说》十三卷

  曾肇《书讲义》八卷

  陈谔《开宝新定尚书释文》三卷

  孟先《禹贡治水图》一卷

  《尚书洪范五行记》一卷

  王晦叔《周书音训》十二卷

  司马康等《无逸讲义》一卷

  吴安诗等《无逸说命解》二卷

  刘彝《洪范解》六卷

  曾旼等《讲义》三十卷

  叶梦得《书传》十卷

  张纲《解义》三十卷

  吴孜《大义》三卷

  吴棫《裨传》十二卷

  张九成《尚书详说》五十卷

  洪兴祖《口义发题》一卷

  陈鹏飞《书解》三十卷

  程大昌《书谱》二十卷

  又《禹贡论》五卷

  《禹贡论图》五卷

  《禹贡后论》一卷

  晁公武《尚书诂训传》四十六卷

  史浩《讲义》二十二卷

  吕祖谦《书说》三十五卷

  黄度《书说》七卷

  李舜臣《尚书小传》四卷

  吴仁杰《尚书洪范辨图》一卷

  陈伯达《翼范》一卷

  朱熹《书说》七卷(黄士毅集)

  林之奇《集解》五十八卷

  陈经《详解》五十卷

  康伯成《书传》一卷

  夏僎《书解》十六卷

  王炎《小传》十八卷

  孙泌《尚书解》五十二卷

  蔡沉《书传》六卷

  胡瑗《尚书全解》二十八卷

  成申之《四百家集解》五十八卷

  杨玉集《尚书义宗》三卷

  《三坟书》三卷(元丰中毛渐所得)

  《尚书治要图》五卷

  《尚书解题》一卷

  《浑灏发旨》一卷

  (并不知作者)

  王柏《读书记》十卷

  又《书疑》九卷

  《书附传》四十卷

  袁燮《书钞》十卷

  袁觉《读书记》二十三卷

  黄伦《尚书精义》六十卷

  赵汝谈《书说》二卷

  卞大亨《尚书类数》二十卷

  胡铨《书解》四卷

  李焘《尚书百篇图》一卷

  刘甄《书青霞集解》二十卷

  应镛《书约义》二十五卷

  魏了翁《书要义》二十卷

  右《书》类六十部,八百二卷。(王柏《读书记》以下不著录十三部,二百四十四卷)

  《韩诗外传》十卷(汉韩婴传)

  《毛诗》二十卷(汉毛苌为诂训传,郑玄笺)

  郑玄《诗谱》三卷

  陆玑《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

  孔颖达《正义》四十卷

  陆德明《诗释文》三卷

  成伯玙《毛诗指说统论》一卷

  又《毛诗断章》二卷

  张《别录》一卷

  《毛诗正数》二十卷

  《毛诗释题》二十卷

  《毛诗小疏》二十卷

  鲜于侁《诗传》六十卷

  李常《诗传》十卷

  鲁有开《诗集》十卷

  胡旦《毛诗演圣通论》二十卷

  宋咸《毛诗正纪》三卷

  又《外义》二卷

  刘宇《诗折衷》二十卷

  苏子才《毛诗大义》三卷

  周轼《笺传辨误》八卷

  丘铸《周诗集解》二十卷

  欧阳修《诗本义》十六卷

  又《补注毛诗谱》一卷

  苏辙《诗解集传》二十卷

  彭汝砺《诗义》二十卷

  赵令湑《讲义》二十卷

  乔执中《讲义》十卷

  毛渐《诗集》十卷

  沈铢《诗传》二十卷

  孔武仲《诗说》二十卷

  王商范《毛诗序义索隐》二卷

  王安石《新经毛诗义》二十卷

  《舒王诗义外传》十二卷

  《新解》一卷(程颐门人记其师之说)

  张载《诗说》一卷

  赵仲锐《诗义》三卷

  游酢《诗二南义》一卷

  范祖禹《诗解》一卷

  杨时《诗辨疑》一卷

  茅知至《周诗义》二十卷

  蔡卞《毛诗名物解》二十卷

  董逌《广川诗故》四十卷

  吴良辅《诗重文说》七卷

  刘孝孙《正论》十卷

  吴景山《十五国风咨解》一卷

  刘泉《毛诗判篇》一卷

  吴棫《毛诗叶韵补音》十卷

  李樗《毛诗详解》四十六卷

  晁公武《毛诗诂训传》二十卷

  吕祖谦《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

  郑樵《诗传》二十卷

  又《辨妄》六卷

  范处义《诗学》一卷

  又《解颐新语》十四卷

  《诗补传》三十卷

  朱熹《诗集传》二十卷

  《诗序辨》一卷

  张贵谟《诗说》三十卷

  郑谔《毛诗解义》三十卷

  黄度《诗说》三十卷

  吴氏《诗本义补遗》二卷(名亡)

  戴溪《续读诗记》三卷

  钱文子《白石诗传》一十卷

  又《诗训诂》三卷

  黄邦彦《讲义》三卷

  鲜于戣《诗颂解》三卷

  黄櫄《诗解》二十卷

  《总论》一卷

  林岊《讲义》五卷

  《三十家毛诗会解》一百卷(吴纯编,王安石解义)

  《毛诗释篇目疏》十卷

  《诗疏要义》一卷

  《毛诗玄谈》一卷

  《毛诗章疏》二卷

  《毛诗提纲》一卷

  《毛诗名物性门类》八卷

  《义方》二十卷

  《释文》二十卷

  《通义》二十卷

  《毛郑诗学》十卷

  《诗关雎义解》一部

  《比兴穷源》一卷

  (并不知作者)

  陈寅《诗传》十卷

  许奕《毛诗说》三卷

  李焘《诗谱》三卷

  王应麟《诗考》五卷

  又《诗地理考》五卷

  《诗草木鸟兽虫鱼广疏》六卷

  辅广《诗说》一部

  严粲《诗集》一部

  王质《诗总闻》二十卷

  魏了翁《诗要义》二十卷

  王柏《诗辨说》二卷

  又《诗可言》二十卷

  高端叔《诗说》一卷

  曹粹中《诗说》三十卷

  项安世《毛诗前说》一卷

  又《诗解》二十卷

  郑庠《诗古音辨》一卷

  右《诗》类八十二部,一千一百二十卷。(陈寅《诗传》以下不著录十四部,二百四十五卷)

  《仪礼》十七篇(高堂生传)

  《大戴礼记》十三卷(戴德纂)

  《礼记》二十卷(戴圣纂)

  郑玄《古礼注》十七卷

  又《周礼注》十二卷

  《礼记注》二十卷

  《礼记月令注》一卷

  崔灵恩《三礼义宗》三十卷

  成伯玙《礼记外传》十卷(张幼伦注)

  韦彤《五礼精义》十卷

  又《五礼纬书》二十卷

  丘光庭《兼明书》四卷

  杜肃《礼略》十卷

  陆德明《音义》一卷

  又《古礼释文》一卷

  贾公彦《仪礼疏》五十卷

  又《礼记疏》五十卷

  《周礼疏》五十卷

  孔颖达《礼记正义》七十卷

  聂崇义《三礼图集注》二十卷

  杨逢殷《礼记音训指说》二十卷

  上官均《曲礼讲义》二卷

  欧阳丙《三礼名义》五卷

  鲁有开《三礼通义》五卷

  殷介集《五礼极义》一卷

  孙玉汝《五礼名义》十卷

  余希文《井田王制图》一卷

  《胡先生中庸义》一卷(盛乔纂集)

  李洪泽《直礼》一卷

  张诜《丧礼》十卷

  《礼粹》二十卷(不知作者)

  王悫《中礼》八卷

  程颢《中庸义》一卷

  吕大临《大学》一卷

  又《中庸》一卷

  《礼记传》十六卷

  乔执中《中庸义》一卷

  游酢《中庸解义》五卷

  王安石《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

  王昭禹《周礼详解》四十卷

  陆佃《礼记解》四十卷

  又《礼象》十五卷

  《述礼新说》四卷

  《仪礼义》十七卷

  何洵直《礼论》一卷

  陆佃《大裘议》一卷

  郭忠孝《中庸说》一卷

  龚原《周礼图》十卷

  郭雍《中庸说》一卷

  陈详道《注解仪礼》三十二卷

  又《礼例详解》十卷

  《礼书》一百五十卷

  陈旸《礼记解义》十卷

  李格非《礼记精义》十六卷

  杨时《周礼义辨疑》一卷

  又《中庸解》一卷

  喻樗《大学解》一卷

  司马光等《六家中庸大学解义》一卷

  江与山《周礼秋官讲义》一卷

  马希孟《礼记解》七十卷

  《四先生中庸解义》一卷(程颐、吕大临、游酢、杨时撰)

  方悫《礼记解义》二十卷

  王普《深衣制度》一卷

  夏休《周礼井田谱》二十卷

  《破礼记》二十卷

  周燔《仪礼详解》十七卷

  李如圭《仪礼集释》十七卷

  史浩《周官讲义》十四卷

  郑谔《周礼解义》二十二卷

  黄度《周礼说》五卷

  徐焕《周官辨略》十八卷

  陈傅良《周礼说》一卷

  徐行《周礼微言》十卷

  易祓《周礼总义》三十六卷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二十三卷

  又《大学章句》一卷

  《或问》二卷

  《中庸章句》一卷

  《或问》二卷

  《中庸辑略》二卷

  《十先生中庸集解》二卷(朱熹序)

  《三家冠婚丧祭礼》五卷(司马光、程颐、张载定)

  吴仁杰《禘祫绵蕞书》三卷

  刘彝《周礼中义》十卷

  张九成《中庸说》一卷

  《大学说》一卷

  戴溪《曲礼口义》二卷

  《学记口义》二卷

  司马光《中庸大学广义》一卷

  钱文子《中庸集传》一卷

  胡铨《礼记传》十八卷

  又《周礼传》十二卷

  《二礼讲义》一卷

  倪思《中庸集义》一卷

  汪应辰《二经雅言》二卷

  张淳《仪礼识误》一卷

  俞庭椿《周礼复古编》三卷

  黄干《续仪礼经传通解》二十九卷

  又《仪礼集传集注》十四卷

  林椅《周礼纲目》八卷

  《摭说》一卷

  郑景炎《周礼开方图说》一卷

  李心传《丁丑三礼辨》二十三卷

  郑伯谦《太平经国书统集》七卷

  郑氏《三礼名义疏》五卷(不著名)

  又《三礼图》十二卷

  《江都集礼图》五十卷

  《三礼图驳议》二十卷

  《仪礼类例》十卷

  《周礼类例义断》二卷

  《二礼分门统要》三十六卷

  《礼记小疏》二十卷

  (并不知作者)

  石{敦山}《中庸集解》二卷

  项安世《中庸说》一卷

  又《周礼丘乘图说》一卷

  卫湜《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

  杨简《孔子闲居讲义》一卷

  郑樵《乡饮礼》七卷

  张虙《月令解》十二卷

  晁公武《中庸大传》一卷

  杨复《仪礼图解》十七卷

  魏了翁《仪礼要义》五十卷

  又《礼记要义》三十三卷

  《周礼折衷》二卷

  《周礼要义》三十卷

  赵顺孙《中庸纂疏》三卷

  袁甫《中庸详说》二卷

  陈尧道《中庸说》十三卷

  又《大学说》十一卷

  真德秀《大学衍义》四十三卷

  谢兴甫《中庸大学讲义》三卷

  王与之《周礼订义》八十卷

  王应麟《集解践祚篇》一册

  右《礼》类一百十三部,一千三百九十九卷。(石{敦山}《中庸集解》以下不著录二十六部,四百六十九卷)

  蔡琰《胡笳十八拍》四卷

  孔衍《琴操引》三卷

  谢庄《琴论》一卷

  梁武帝《钟律纬》一卷

  陈僧智匠《古今乐录》十三卷

  赵邦利《弹琴手势谱》一卷

  又《弹琴右手法》一卷

  唐玄宗《金风乐弄》一卷

  太宗《九弦琴谱》二十卷

  《琴谱》六卷

  《唐宗庙用乐仪》一卷

  《唐肃明皇后庙用乐仪》一卷

  崔令钦《教坊记》一卷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二卷

  王昌龄《续乐府古解题》一卷

  刘贶《大乐令壁记》三卷

  《大乐图义》一卷(不知作者)

  田琦《声律要诀》十卷

  薛易简《琴谱》一卷

  段安节《琵琶录》一卷

  又《乐府杂录》二卷

  《乐府古题》一卷

  陆鸿渐《教坊录》一卷

  李勉《琴说》一卷

  陈拙《琴籍》九卷

  徐景安《新纂乐书》三十卷

  赵惟简《琴书》三卷

  宋仁宗《明堂新曲谱》一卷

  又《景祐乐髓新经》一卷

  《审乐要记》二卷

  徽宗《黄钟徵角调》二卷

  沈括《乐论》一卷

  又《乐器图》一卷

  《三乐谱》一卷

  《乐律》一卷

  冯元、宋祁《景祐广乐记》八十一卷

  宋祁《大乐图》一卷

  聂冠卿《景祐大乐图》二十卷

  刘次庄《乐府集》十卷

  《乐府集序解》一卷

  《大周正乐》八十八卷(五代周窦俨订论)

  《蜀雅乐仪》三十卷

  房庶《补亡乐书总要》三卷

  《真馆饮福等》一卷

  蔡攸《燕乐》三十四册

  范镇《新定乐法》一卷

  崔遵度《琴笺》一卷

  李宗谔《乐纂》一卷

  陈康士《琴调》三卷

  又《琴调》十七卷

  《琴书正声》十卷

  《琴调》十七卷

  《琴谱记》一卷

  《琴调谱》一卷

  《楚调五章》一卷

  《离骚谱》一卷

  李约《琴曲东杓谱序》一卷

  《琴调广陵散谱序》一卷

  独孤寔《九调谱》一卷

  齐嵩《琴雅略》一卷

  僧辨正《琴正声九弄》九卷

  朱文齐《琴杂调谱》十二卷

  萧祐(一作"祜")《无射商九调谱》一卷

  吕渭(一作"滨")《广陵止息谱》一卷

  张淡正《琴谱》一卷

  蔡翼《琴调》一卷

  僧道英《琴德谱》一卷

  王邈《琴谱》一卷

  沈氏《琴书》一卷(失名)

  《琴谱调》八卷(李翱用指法)

  《琴略》一卷

  《琴式图》一卷

  《琴谱纂要》五卷

  胡瑗《景祐乐府奏议》一卷

  又《皇祐乐府奏议》一卷

  阮逸《皇祐新乐图记》三卷

  陈旸《乐书》二百卷

  僧灵操《乐府诗》一卷

  吴良辅《琴谱》一卷

  又《乐书》五卷

  《乐记》三十六卷

  杨杰《元丰新修大乐记》五卷

  刘昺《大晟乐书》二十卷

  又《乐论》八卷

  《运谱四议》二十卷

  《政和颁降乐曲乐章节次》一卷

  《政和大晟乐府雅乐图》一卷

  郑樵《系声乐谱》二十四卷

  李南玉《古今大乐指掌》三卷

  郭茂倩《乐府诗集》一百卷

  李昌文《阮咸弄谱》一卷

  滕康叔《韶武遗音》一卷

  麹瞻《琴声律》二卷

  又《琴图》一卷

  令狐揆《乐要》三卷

  王大方《琴声韵图》一卷

  《昭微古今琴样》一卷

  刘籍《琴义》一卷

  沈建《乐府广题》二卷

  马少良《琴谱三均》三卷

  喻修枢《阮咸谱》一卷

  吴仁杰《乐舞新书》二卷

  蔡元定《律吕新书》二卷

  李如篪《乐书》一卷

  《琴说》一卷

  《古乐府》十卷

  赵德先《乐说》三卷

  又《乐书》三十卷

  《历代乐仪》三十卷

  《乐苑》五卷

  《琴笺知音操》一卷

  《乐府题解》一卷

  《大乐署》三卷

  《历代歌词》六卷

  《律吕图》一卷

  《仿蔡琰胡笳十八拍》

  (并不知作者)

  右《乐》类一百十一部,一千七卷。

  《春秋》七卷(正经)

  杜预《春秋左氏传经传集解》三十卷

  又《春秋释例》十五卷

  何休《公羊传》十二卷

  又《左氏膏肓》十卷

  范宁《谷梁传》十二卷

  董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

  《汲冢师春》一卷(师春纯集疏《左传》卜筮事)

  荀卿《公子姓谱》二卷(一名《帝王历纪谱》)

  刘炫《春秋述议略》一卷

  又《春秋义囊》二卷

  孔颖达《春秋左氏传正义》三十六卷

  《公羊疏》三十卷

  杨士勋《春秋谷梁疏》十二卷

  黄恭密《春秋指要图》一卷

  李瑾《春秋指掌图》十五卷

  陈岳《春秋折衷论》三十卷

  《春秋灾异录》六卷

  《春秋谥族图》五卷

  陆德明《三传释文》八卷

  陆希声《春秋通例》三卷

  赵匡《春秋阐微纂类义统》十卷

  陆淳《集传春秋纂例》十卷

  又《春秋辨疑》七卷

  《集注春秋微旨》三卷

  卢仝《春秋摘微》四卷

  杨蕴《春秋公子谱》一卷

  左丘明《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一卷(韦昭注)

  柳宗元《非国语》二卷

  叶真《是国语》七卷

  冯继先《春秋名号归一图》

  又《春秋名字同异录》五卷

  杜预《春秋世谱》七卷

  张暄《春秋龟鉴图》一卷

  马择言《春秋要类》五卷

  徐彦《公羊疏》三十卷

  叶清臣《春秋纂类》十卷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

  《春秋总论》一卷

  李尧俞《春秋集议略论》二卷

  王沿《春秋集传》十五卷

  章拱之《春秋统微》二十五卷

  王哲《春秋通义》十二卷

  又《皇纲论》五卷

  丁副《春秋演圣统例》二十卷

  《春秋三传异同字》一卷

  朱定序《春秋索隐》五卷

  杜谔《春秋会义》二十六卷

  胡瑗《春秋口义》五卷

  刘敞《春秋传》十五卷

  又《春秋权衡》十七卷

  《春秋说例》十一卷

  《春秋意林》二卷

  苏辙《春秋集传》十二卷

  王安石《左氏解》一卷

  杨彦龄《左氏春秋年表》二卷

  又《左氏蒙求》二卷

  沈括《春秋机括》二卷

  赵瞻《春秋论》三十卷

  又《春秋经解义例》二十卷

  唐既济《春秋邦典》二卷

  孙觉《春秋经社要义》六卷

  《春秋经解》十五卷

  《春秋学纂》十二卷

  晁补之《左氏春秋传杂论》一卷

  刘攽《内传国语》十卷

  《春秋人谱》一卷(孙子平、练明道同撰。)

  朱长文《春秋通志》二十卷

  家安国《春秋通义》二十四卷

  张大亨《春秋通训》十六卷

  又《五礼例宗》十卷

  陆佃《春秋后传》二十卷

  又《补遗》一卷

  程颐《春秋传》一卷

  黎錞《春秋经解》十二卷

  王裴《春秋义解》十二卷

  张冒德《春秋传类音》十卷

  韩台《春秋左氏传口音》三卷

  陈德宁《公羊新例》十四卷

  又《谷梁新例》六卷

  阴洪道《注春秋叙》一卷

  张翰(一作"幹")《春秋排门显义》十卷

  李撰《春秋总要》十卷

  袁希(一作"孝")政《春秋要类》五卷

  张德昌《春秋传类》十卷

  沈纬《春秋谏类》二卷

  郭翔《春秋义鉴》三十卷

  王仲孚《春秋类聚》五卷

  黄彬《春秋叙鉴》三卷

  《春秋精义》三十卷

  洪勋《春秋图鉴》五卷

  《春秋加减》一卷

  王叡《春秋守鉴》一卷

  《春秋龟鉴》一卷

  张杰《春秋指玄》十卷

  涂昭良《春秋科义雄览》十卷

  《春秋应判》三十卷

  丁裔昌《春秋解问》一卷

  邵川《春秋括义》三卷

  刘英《春秋列国图》一卷

  《春秋十二国年历》一卷

  谢璧《春秋缀英》二卷

  李涂《春秋事对》五卷(蔡延龟注)

  《春秋扶悬》三卷

  《春秋比事》三卷

  《春秋要义》十卷

  《春秋策问》三十卷

  《春秋夹氏》三十卷

  李融《春秋枢宗》十卷

  姜虔嗣《春秋三传纂要》二十卷

  惠简《春秋通略全义》十五卷

  元保宗《春秋事要》十卷

  巩浚(一作"潜")《春秋琢瑕》一卷

  张传靖《左传编纪》十卷

  崔升《春秋分门属类赋》三卷(杨均注)

  裴光辅《春秋机要赋》一卷

  尹玉羽《春秋音义赋》十卷(冉遂良注)

  又《春秋字源赋》二卷(杨文举注)

  李象《续春秋机要赋》一卷

  玉霄《春秋括囊赋集注》一卷

  王邹彦《春秋蒙求》五卷

  张杰《春秋图》五卷

  《春秋指掌图》二卷

  蹇遵品《左传引帖断义》十卷

  《春秋纂类义统》十卷(本十二卷,第二、第四阙)

  《春秋通义》十二卷

  《春秋新义》十卷

  《春秋十二国年历》一卷(一名《春秋齐年》)

  《春秋文权》五卷

  鲁有开《春秋指微》十卷

  《国语音义》一卷

  宋庠《国语补音》三卷

  林概《辨国语》三卷

  崔表《世本图》一卷

  杨蕴《春秋年表》一卷

  谢湜《春秋义》二十四卷

  又《总义》三卷

  崔子方《春秋经解》十二卷

  《春秋本例例要》二十卷

  吕奎《春秋要旨》十二卷

  吴元绪《左氏鼓吹》一卷

  刘易《春秋经解》二卷

  吴孜《春秋折衷》十二卷

  范柔中《春秋见微》五卷

  邹氏《春秋总例》一卷

  谢子房《春秋备对》十三卷

  朱振《春秋指要》一卷

  又《春秋正名颐隐要旨》十二卷

  《春秋正名颐隐旨要叙论》一卷

  《春秋讲义》三卷

  沈滋仁《春秋兴亡图鉴》一卷

  陈禾《春秋传》十二卷

  又《春秋统论》一卷

  任伯雨《春秋绎圣新传》十二卷

  郑昂《春秋臣传》三十卷

  邓骥《春秋指踪》二十一卷

  石公孺《春秋类例》十二卷

  王当《春秋列国诸臣传》五十一卷

  张根《春秋指南》十卷

  李棠《春秋时论》一卷

  叶梦得《春秋谳》三十卷

  又《春秋考》三十卷

  《春秋传》二十卷

  《石林春秋》八卷

  《春秋指要总例》二卷

  胡安国《春秋传》三十卷

  又《通例》一卷

  《通旨》一卷

  余安行《春秋新传》十二卷

  韩璜《春秋人表》一卷

  范冲《春秋左氏讲义》四卷

  黄叔敖《春秋讲义》五卷

  洪皓《春秋纪咏》三十卷

  胡铨《春秋集善》十三卷

  邓名世《春秋四谱》六卷

  《辨论谱说》一卷

  刘本《春秋中论》三十卷

  毕良史《春秋正辞》二十卷

  环中《左氏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

  《春秋列国臣子表》十卷

  郑樵《春秋地名谱》十卷

  又《春秋传》十二卷

  《春秋考》十二卷

  周彦熠《春秋名义》二卷

  毛邦彦《春秋正义》十二卷

  王日休《春秋孙复解辨失》一卷

  又《春秋公羊辨失》一卷

  《春秋左氏辨失》一卷

  《春秋谷梁辨失》一卷

  《春秋名义》一卷

  董自任《春秋总鉴》十二卷

  夏沐《春秋素志》三百一十五卷

  又《春秋麟台独讲》十一卷

  《延陵先生讲义》二卷

  吕本中《春秋解》二卷

  晁公武《春秋故训传》三十卷

  王炫《春秋门例通解》十卷

  林栗《经传集解》三十三卷

  时澜《左氏春秋讲义》十卷

  徐得之《左氏国纪》二十卷

  萧楚《春秋经辨》十卷

  胡定《春秋解》十二卷

  林拱辰《春秋传》三十卷

  陈傅良《春秋后传》十二卷

  又《左氏章指》三十卷

  王汝猷《春秋外传》十五卷

  程迥《春秋显微例目》一卷

  又《春秋传》二十卷

  朱临《春秋私记》一卷

  《春秋外传》十卷

  王葆《东宫春秋讲义》三卷

  《春秋集传》十五卷

  吕祖谦《春秋集解》三十卷

  又《左传类编》六卷

  《左氏博议》二十卷

  《左氏说》一卷

  《左氏博议纲目》一卷(祖谦门人张成招标注)

  《左氏国语类编》二卷(祖谦门人所编)

  沈棐《春秋比事》二十卷

  李明复《春秋集义》五十卷

  又《集义纲领》二卷

  任公辅《春秋明辨》十一卷

  杨简《春秋解》十卷

  戴溪《春秋讲义》四卷

  程公说《春秋分记》九十卷

  《春秋释疑》二十卷

  《春秋考异》四卷

  《春秋加减》四卷

  《春秋直指》三卷

  《左氏纪传》五十卷

  《春秋四传》二十卷

  《春秋类》六卷

  《春秋例》六卷

  《春秋表记》一卷

  《王侯世系》一卷

  《春秋释例地名谱》一卷

  《春秋本旨》五卷

  《左氏摘奇》十二卷

  (并不知作者)

  李浃《左氏广诲蒙》一卷

  章冲《左氏类事始末》五卷

  王柏《左氏正传》一十卷

  高端叔《春秋义宗》一百五十卷

  黎良能《左氏释疑》、《谱学》各一卷

  沈棐《春秋比事》二十卷

  吴曾《春秋考异》四卷

  又《左氏发挥》六卷

  方淑《春秋直音》三卷

  石朝英《左传约说》一卷

  又《百论》一卷

  黄仲炎《春秋通说》一十三卷

  辛次膺《属辞比事》五卷

  李孟传《左氏说》十卷

  程大昌《演繁露》六卷

  李焘《春秋学》十卷

  王应麟《春秋三传会考》三十六卷

  杨士勋《春秋公谷考异》五卷

  陆宰《春秋后传补遗》一卷

  赵震揆《春秋类论》四十卷

  宇文虚中《春秋纪咏》三十卷

  王梦应《春秋集义》五十卷

  李心传《春秋考义》十三卷

  魏了翁《春秋要义》六十卷

  陈藻、林希逸《春秋三传正附论》十三卷

  右《春秋》类二百四十部,二千七百九十九卷。(王柏《左氏正传》以下不著录二十三部,四百八十八卷)

  《古文孝经》一卷(凡二十二章)

  郑氏注《孝经》一卷

  唐明皇注《孝经》一卷

  元行冲《孝经疏》三卷

  苏彬《孝经疏》一卷

  邢昺《孝经正义》三卷

  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一卷

  又《古文孝经指解》一卷

  赵克孝《孝经传》一卷

  任奉古《孝经讲疏》一卷

  张元老《讲义》一卷

  范祖禹《古文孝经说》一卷

  吕惠卿《孝经传》一卷

  吉观国《孝经新义》一部(卷亡)

  家滋《解义》二卷

  王文献《详解》一卷

  林椿龄《全解》一卷

  沈处厚《解》一卷

  赵湘《孝经义》一卷

  张师尹《通义》三卷

  张九成《解》四卷

  朱熹《刊误》一卷

  黄干《本旨》一卷

  项安世《孝经说》一卷

  冯椅《古孝经辑注》一卷

  《古文孝经解》一卷

  袁甫《孝经说》三卷

  王行《孝经同异》三卷

  右《孝经》类二十六部,三十五卷。(袁甫《孝经说》以下不著录二部,六卷)

  《论语》十卷(何晏等集解)

  皇侃《论语疏》十卷

  韩愈《笔解》二卷

  陆德明《释文》一卷

  马总《论语枢要》十卷

  陈锐《论语品类》七卷

  《论语井田图》一卷

  邢昺《正义》十卷

  周武《集解辨误》十卷

  宋咸《增注》十卷

  王令《注》十卷

  纪亶《论语摘科辨解》十卷

  王安石《通类》一卷

  王雱《解》十卷

  孔武仲《论语说》十卷

  吕惠卿《论语义》十卷

  蔡申《论语纂》十卷

  苏轼《解》四卷

  苏辙《论语拾遗》一卷

  程颐《论语说》一卷

  刘正容《重注论语》十卷

  陈禾《论语传》十卷

  晁说之《讲义》五卷

  杨时《解》二卷

  谢良佐《解》十卷

  范祖禹《论语说》二十卷

  游酢《杂解》一卷

  龚原《论语解》一部(卷亡)

  吕大临《解》十卷

  尹焞《论语解》十卷

  又《说》一卷

  侯仲良《说》一卷

  邹浩《解》十卷

  汪革《直解》十卷

  叶梦得《释言》十卷

  黄祖舜《解义》十卷

  张九成《解》十卷

  吴棫《续解》十卷

  又《考异》一卷

  《说例》一卷

  喻樗《玉泉论语学》四卷

  张栻《解》十卷

  汤烈《集程氏说》二卷

  倪思《论语义证》二十卷

  叶隆古《解义》十卷

  洪兴祖《论语说》十卷

  史浩《口义》二十卷

  薛季宣《论语小学》二卷

  林栗《论语知新》十卷

  朱熹《论语精义》十卷

  又《集注》十卷

  《集义》十卷

  《或问》二十卷

  《论语注义问答通释》十卷

  郑汝《解义》十卷

  张演《鲁论明微》十卷

  《意原》十卷

  钱文子《论语传赞》二十卷

  王汝猷《论语归趣》二十卷

  徐焕《论语赘言》二卷

  曾几《论语义》二卷

  陈仪之《讲义》二卷

  姜得平《本旨》一卷

  《论语指南》一卷(黄祖舜、沈大廉、胡宏辨论)

  戴溪《石鼓答问》三卷

  《东谷论语》一卷(不知作者)

  陈耆卿《论语记蒙》六卷

  《孔子家语》十卷(魏王肃注)

  《论语玄义》十卷

  《论语要义》十卷

  《论语口义》十卷

  《论语展掌疏》十卷

  《论语阅义疏》十卷

  《论语世谱》三卷

  (并不知作者。)

  王居正《论语感发》十卷

  毕良史《论语探古》二十卷

  黄干《论语通释》十卷

  又《论语意原》一卷

  卞圜《论语大意》二十卷

  高端叔《论语传》一卷

  真德秀《论语集编》一十卷

  魏了翁《论语要义》一十卷

  右《论语》类七十三部,五百七十九卷。(王居正《论语感发》以下不著录八部,八十二卷)

  《周公谥法》一卷(即《汲冢周书·谥法篇》)

  班固《白虎通》十卷

  沈约《谥法》十卷

  贺琛《谥法》三卷

  晋阳方《五经钩沈》五卷

  王彦威《续古今谥法》十四卷

  刘迅《六经》五卷

  《春秋谥法》一卷(即杜预《春秋释例·谥法篇》)

  陆德明《经典释文》三十卷

  马光极《九经释难》五卷

  章崇业《五经释题杂问》一卷

  僧十朋《五经指归》五卷

  苏鹗《演义》十卷

  刘餗《六说》五卷

  《兼讲书》五卷

  《授经图》三卷

  胡旦《演圣通论》六十卷

  刘敞《七经小传》五卷

  黄敏求《九经余义》一百卷

  丘光庭《兼明书》三卷

  李肇《经史释题》二卷

  颜师古《刊谬正俗》八卷

  李涪《刊误》二卷

  《九经要略》一卷

  《叙元要略》一卷

  《谥法》三卷

  《六家谥法》二十卷(范镇、周沆编)

  程颐《河南经说》七卷

  又《五言集解》三卷

  苏洵《嘉祐谥法》三卷

  《皇祐谥录》二十卷

  杨会《经解》三十三卷

  刘彝《七经中义》一百七十卷

  蔡攸《政和修定谥法》八十卷

  杨时《三经义辨》十卷

  王居正《辨学》七卷

  郑樵《谥法》三卷

  李舜臣《诸经讲义》七卷

  张九成《乡党少仪咸有一德论孟子拾遗》共一卷

  张载《经学理窟》三卷

  项安世《家说》十卷

  《附录》四卷

  黄干《六经讲义》一卷

  《六经疑难》十四卷(不知作者)

  许奕《九经直音》九卷

  又《正讹》一卷

  《诸经正典》十卷

  《论语尚书周礼讲义》十卷

  杨甲《六经图》六卷

  林观过《经说》一卷

  戴勋《西斋清选》二卷

  叶仲堪《六经图》七卷

  俞言《六经图说》十二卷

  张贵谟《泮林讲义》三卷

  周士贵《经括》一卷

  游桂《经学》十二卷

  《九经经旨策义》九卷(不知作者)

  姜得平《诗书遗意》一卷

  沈贵瑶《四书要义》七篇

  张九成《中庸大学孝经说》各一卷

  又《四书解》六十五卷

  张纲《六经辨疑》五卷

  又《确论》十卷

  李焘《五经传授》一卷

  王应麟《六经天文编》六卷

  陈应隆《四书辑语》四十卷

  刘元刚《三经演义》一十一卷(《孝经》、《论》、《孟》)

  右经解类五十八部,七百五十三卷。(沈贵瑶《四书要义》以下不著录九部,一百四十六卷、篇)

  《尔雅》三卷(郭璞注)

  孔鲋《小尔雅》一卷

  杨雄《方言》十四卷

  史游《急就章》一卷

  刘熙《释名》八卷

  许慎《说文解字》十五卷

  孙炎《尔雅疏》十卷

  高琏《尔雅疏》七卷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

  又《说文解字韵谱》十卷

  《说文解字通释》四十卷

  僧昙棫《补说文解字》三十卷

  钱承志《说文正隶》三十卷

  张揖《广雅音》三卷

  吕忱《字林》五卷

  曹宪《博雅》十卷

  顾野王《玉篇》三十卷

  韦昭《辨释名》一卷

  王僧虔《评书》一卷

  梁武帝《评书》一卷

  《千字文》一卷(梁周兴嗣次韵)

  颜之推《证俗音字》四卷

  又《字始》三卷

  虞荔《鼎录》一卷

  萧该《汉书音义》三卷

  陆法言《广韵》五卷

  唐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二十五卷

  庾肩吾《书品论》一卷

  陆德明《经典释文》三十卷

  又《尔雅音义》二卷

  颜元孙《干禄字书》一卷

  李嗣真《书后品》一卷

  《续古今书人优劣》一卷

  王之明《述书后品》一卷

  张怀瓘《书诂》一卷

  又《评书药石论》一卷

  《六体论》一卷

  《古文大篆书祖》一卷

  《书断》三卷

  颜真卿《笔法》一卷

  又《韵海鉴源》十六卷

  朱禹善《书评》一卷

  又《有唐名书赞》一卷

  林罕《字源偏傍小说》三卷

  《金华苑》二十卷

  张参《五经文字》五卷

  李商隐《蜀尔雅》三卷

  颜师古《急就篇注》一卷

  虞世南《笔髓法》一卷

  唐玄度《九经字样》一卷

  又《十体书》一卷

  张彦远《法书要录》十卷

  杜林岳《集备要字录》二卷

  王僧虔《图书会粹》六卷

  吕总《续古今书人优劣》一卷

  蔡希宗《法书论》一卷

  刘伯庄《史记音义》二十卷

  裴瑜《尔雅注》五卷

  僧守温《清浊韵钤》一卷

  黄伯思《东观余论》二卷

  窦俨《义训》十卷

  崔逢《玉玺谱》一卷(严士元重修,宋魏损润色)

  郭忠恕《佩觿》三卷

  又《汗简集》七卷

  《辨字图》四卷

  《归字图》一卷

  《正字赋》一卷

  孙季昭《决疑赋》二卷

  徐玄《三家老子音义》一卷

  郑文宝《玉玺记》一卷

  《景德韵略》一卷(戚伦等详定)

  宋高宗《评书》一卷(亦名《翰墨志》)

  邢昺《尔雅疏》十卷

  欧阳融《经典分毫正字》一卷

  沈立《稽正辨讹》一卷

  唐耜《字说集解》三十册(卷亡)

  钱惟演《飞白书叙录》一卷

  周越《古今法书苑》十卷

  祝充《韩文音义》五十卷

  李舟《切韵》五卷

  丘世隆《切韵搜隐》五卷

  刘熙古《切韵拾玉》五卷

  胡元质《西汉字类》五卷

  陈天麟《前汉通用古字韵编》五卷

  陈彭年等《重修广韵》五卷

  《韵诠》十四卷

  僧师悦《韵关》一卷

  丘雍《校定韵略》五卷

  《韵选》五卷

  《韵源》一卷

  孙愐《唐韵》五卷

  《天宝元年集切韵》五卷

  释猷智《辨体补修加字切韵》五卷

  丁度《集韵》十卷

  又《景祐礼部韵略》五卷

  《墨薮》一卷(不知作者)

  贾昌朝《群经音辨》三卷

  夏竦《重校古文四声韵》五卷

  又《声韵图》一卷

  司马光《切韵指掌图》一卷

  又《类编》四十四卷

  刘温润《羌尔雅》一卷

  宋祁《摘粹》一卷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六卷(又二卷)

  句中正《雍熙广韵》一百卷《序例》一卷

  又《三体孝经》一卷

  杨南仲《石经》七十五卷

  又《三体孝经》一卷

  燕诲《字傍辨误》一卷

  道士谢利贞《玉篇解疑》三十卷

  《象文玉篇》二十卷

  石怀德《隶书赋》一卷

  褚长文《书指论》一卷

  李训《范金录》一卷

  《翰林隐术》一卷

  荆浩《笔法》一卷

  韦氏《笔宝两字》五卷

  徐浩《书谱》一卷

  又《古迹记》一卷

  宋敏求《宝刻丛章》三十卷

  刘敞《先秦古器图》一卷

  李行中《引经字源》二卷

  朱长文《续书断》二卷

  王安石《字说》二十四卷

  米芾《书评》一卷

  又《宝章待访集》一卷

  吕大临《考古图》十卷

  李公麟《古器图》一卷

  陆佃《尔雅新义》二十卷

  《埤雅》二十卷

  蔡京《崇宁鼎书》一卷

  张有《复古编》二卷

  《政和甲午祭礼器款识》一卷

  王楚《钟鼎篆韵》二卷

  吴棫《韵补》五卷

  董衡《唐书释音》二十卷

  窦莘《唐书音训》四卷

  《宣和重修博古图录》三十卷

  赵明诚《金石录》三十卷

  又别本三十卷

  薛尚功《重广钟鼎篆韵》七卷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

  张孟《押韵》十卷

  许冠《韵海》五十卷

  吴幵《童训统类》一卷

  郑樵《石鼓文考》一卷

  又《字始连环》二卷

  《象类书》十一卷

  《论梵书》三卷

  《尔雅注》三卷

  《书考》六卷

  《通志六书略》五卷

  郏升卿《四声类韵》二卷

  又《声韵类例》一卷

  《淳熙监本礼部韵略》五卷

  刘球《隶韵略》七卷

  潘纬《柳文音义》三卷

  僧应之《临书关要》一卷

  吕本中《童蒙训》三卷

  周燔《六经音义》十三卷

  李盛《六经释文》二卷

  黄瑰《班书韵编》五卷

  张烲《石经注文考异》四十卷

  洪适《隶释》二十七卷

  《隶续》二十一卷

  史浩《童丱须知》三卷

  朱熹《小学之书》四卷

  又《四子》四卷

  程端蒙《小学字训》一卷

  吕祖谦《少仪外传》二卷

  陈淳《北溪字义》二卷

  娄机《班马字类》二卷

  《汉隶字源》六卷

  《广干禄字书》五卷

  《古鼎法帖》五卷

  杨师复《汉隶释文》二卷

  马居易《汉隶分韵》七卷

  翟伯寿《籀史》二卷

  胡寅《注叙古千文》一卷

  吕氏《叙古千文》一卷

  《庆元嘉定古器图》六卷

  僧妙华《互注集韵》二十五卷

  罗点《清勤堂法帖》六卷

  李从周《字通》一卷

  辽僧行均《龙龛手鉴》四卷

  黄伯思《法帖刊误》一卷

  释元冲《五音韵镜》一卷

  施宿《大观法帖总释》二卷

  又《石鼓音》一卷

  蔡氏《口诀》一卷(名亡)

  《书录》一卷

  《书隐法》一卷

  《笔阵图》一卷

  《西汉字类》一卷

  《纂注礼部韵略》五卷

  《翰林禁经》三卷

  《临汝帖》三卷

  《笔苑文词》一卷

  《法帖字证》十卷

  《正俗字》十卷

  《书断例传》五卷

  《洪韵海源》二卷

  《互注尔雅贯类》一卷

  《诸家小学总录》二卷

  《集古系时》十卷

  《蕃汉语》一卷

  (并不知作者)

  刘绍祐《字学摭要》二卷

  洪迈《次李翰蒙求》三卷

  集斋彭氏《小学进业广记》一部

  王应麟《蒙训》四十四卷

  又《小学绀珠》十卷

  《小学讽咏》四卷

  《补注急就篇》六卷

  右小学类二百六部,一千五百七十二卷。(刘绍祐《字学摭要》以下不著录六部,六十九卷)

  凡经类一千三百四部,一万三千六百八卷。

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

  史类十三:一曰正史类,二曰编年类,三曰别史类,四曰史钞类,五曰故事类,六曰职官类,七曰传记类,八曰仪注类,九曰刑法类,十曰目录类,十一曰谱牒类,十二曰地理类,十三曰霸史类。

  司马迁《史记》一百三十卷(裴骃等集注)

  又《史记》一百三十卷(陈伯宣注)

  班固《汉书》一百卷(颜师古注)

  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章怀太子李贤注)

  赵抃《新校前汉书》一百卷

  余靖《汉书刊误》三十卷

  刘昭《补注后汉志》三十卷

  陈寿《三国志》六十五卷(裴松之注)

  房玄龄《晋书》一百三十卷

  杨齐宣《晋书音义》三卷

  沈约《宋书》一百卷

  萧子显《南齐书》五十九卷

  姚思廉《梁书》五十六卷

  又《陈书》三十六卷

  魏收《后魏书》一百三十卷

  魏澹《后魏书纪》一卷(本七卷)

  张太素《后魏书天文志》二卷(本百卷,惟存此)

  李百药《北齐书》五十卷

  令狐德棻《后周书》五十卷

  颜师古《隋书》八十五卷

  柳芳《唐书》一百三十卷《唐书叙例目》一卷

  刘煦《唐书》二百卷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二百五十五卷《目录》一卷

  李绘《补注唐书》二百二十五卷

  薛居正《五代史》一百五十卷

  欧阳修《新五代史》七十四卷(徐无党注)

  张守节《史记正义》三十卷

  司马贞《史记索隐》三十卷

  张泌《汉书刊误》一卷

  《三刘汉书标注》六卷(刘敞、刘攽、刘奉世)

  刘攽《汉书刊误》四卷

  吕夏卿《唐书直笔新例》一卷

  吴缜《新唐书纠缪》二十卷

  又《五代史纂误》三卷

  《朱梁列传》十五卷

  张昭远《后唐列传》三十卷

  任谅《史论》三卷

  韩子中《新唐史辨惑》六十卷

  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十卷

  富弼《前汉书纲目》一卷

  刘巨容《汉书纂误》二卷

  汪应辰《唐书列传辨证》二十卷

  《西汉刊误》一卷(不知作者)

  王旦《国史》一百二十卷

  吕夷简《宋三朝国史》一百五十五卷

  邓洵武《神宗正史》一百二十卷

  王珪《宋两朝国史》一百二十卷

  王孝迪《哲宗正史》二百一十卷

  李焘、洪迈《宋四朝国史》三百五十卷

  《宋名臣录》八卷

  《宋勋德传》一卷

  《宋两朝名臣传》三十卷

  《咸平诸臣录》一卷

  《熙宁诸臣传》四卷

  《两朝诸臣传》三十卷

  (并不知作者)

  张唐英《宋名臣传》五卷

  葛炳奎《国朝名臣叙传》二十卷

  右正史类五十七部,四千四百七十三卷。(葛炳奎《国朝名臣叙传》不著录一部,二十卷)

  荀悦《汉纪》三十卷

  袁宏《后汉纪》三十卷

  胡旦《汉春秋》一百卷

  《问答》一卷

  皇甫谧《帝王世纪》九卷

  《竹书》三卷(荀勖、和峤编)

  萧方等《三十国春秋》三十卷

  孙盛《晋阳秋》三十卷

  杜延业《晋春秋略》二十卷

  裴子野《宋略》二十卷

  《王通元经薛氏传》十五卷

  马总《通历》十卷

  柳芳《唐历》四十卷

  崔龟从《续唐历》二十二卷

  裴煜之《唐太宗建元实迹》一卷

  路惟衡《帝王历数图》十卷

  陈岳《唐统纪》一百卷

  丘悦《三国典略》二十卷

  封演《古今年号录》一卷

  薛珰《大唐圣运图略》三卷

  《帝王照录》一卷

  王起《五位图》三卷

  苗台符《古今通要》四卷

  马永易《元和录》三卷

  《大唐中兴新书纪年》三卷(不知作者)

  韦昭度《续皇王宝运录》十卷

  程正柔《大唐补纪》三卷

  凌璠《唐录政要》十三卷

  《唐天祐二年日历》一卷

  杜光庭《古今类聚年号图》一卷

  《唐创业起居注》三卷(温大雅撰)

  《唐高祖实录》二十卷(许敬宗、房玄龄等撰)

  《唐太宗实录》四十卷(许敬宗撰)

  《唐高宗后修实录》三十卷。

  《唐武后实录》二十卷

  《唐中宗实录》二十卷

  《唐睿宗实录》十卷 又五卷

  (并刘知几、吴兢撰)

  《唐玄宗实录》一百卷(元载、令狐峘撰)

  《唐肃宗实录》三十卷(元载撰)

  《唐代宗实录》四十卷(令狐峘撰)

  《唐德宗实录》五十卷(裴垍等撰)

  《唐建中实录》十五卷(沈既济撰)

  《唐顺宗实录》五卷(韩愈撰)

  《唐宪宗实录》四十卷

  《唐穆宗实录》二十卷

  (并路隋等撰)

  《唐敬宗实录》十卷(李让夷等撰)

  《唐文宗实录》四十卷(魏謩修撰。)

  《唐武宗实录》二十卷

  《唐宣宗实录》三十卷

  《唐懿宗实录》二十五卷

  《唐僖宗实录》三十卷

  《唐昭宗实录》三十卷

  《唐哀帝实录》八卷

  (并宋敏求撰)

  《五代梁太祖实录》三十卷(张衮、郄象等撰)

  《五代唐懿祖纪年录》一卷

  《五代唐献祖纪年录》一卷

  《五代唐庄宗实录》三十卷

  (并赵凤、张昭远等撰)

  《五代唐明宗实录》三十卷(姚顗等撰)

  《五代唐愍帝实录》三卷(张昭远等撰)

  《五代唐废帝实录》十七卷(张昭等同撰)

  《五代晋高祖实录》三十卷

  《五代晋少帝实录》二十卷

  (并窦贞固等撰)

  《五代汉高祖实录》十卷(苏逢吉等撰)

  《五代汉隐帝实录》十五卷

  《五代周太祖实录》三十卷

  (并张昭、尹拙、刘温叟等撰)

  《五代周世宗实录》四十卷(宋王溥等撰)

  《南唐烈祖实录》二十卷(高远撰)

  《后蜀高祖实录》三十卷

  《后蜀主实录》四十卷

  (并李昊撰)

  《宋太祖实录》五十卷(李沆、沈伦修)

  《太宗实录》八十卷(钱若水修)

  《真宗实录》一百五十卷(晏殊等同修)

  《仁宗实录》二百卷(韩琦等修)

  《英宗实录》三十卷(曾公亮等修)

  《神宗实录朱墨本》三百卷(旧录本用墨书,添入者用朱书,删去者用黄抹)

  《神宗实录考异》五卷(范冲撰)

  《宋高宗日历》一千卷

  《孝宗日历》二千卷

  《光宗日历》三百卷

  《宁宗日历》五百一十卷 重修五百卷

  《神宗实录》二百卷(赵鼎、范冲重修)

  《哲宗实录》一百五十卷

  《徽宗实录》二百卷

  (并汤思退进)

  《徽宗实录》二百卷(李焘重修)

  《钦宗实录》四十卷(洪迈修)

  《高宗实录》五百卷(傅伯寿撰)

  《孝宗实录》五百卷

  《光宗实录》一百卷

  (并傅伯寿、陆游等修)

  《宁宗实录》四百九十九册

  《理宗实录初稿》一百九十册

  《理宗日历》二百九十二册

  又《日历》一百八十册

  《度宗时政记》七十八册

  《德祐事迹日记》四十五册

  孙光宪《续通历》十卷

  范质《五代通录》六十五卷

  刘蒙叟《甲子编年》二卷

  《显德日历》一卷(周扈蒙、董淳、贾黄中撰)

  龚颖《运历图》三卷

  陈彭年《唐纪》四十卷

  宋庠《纪年通谱》十二卷

  郑向《五代开皇记》三十卷

  《两朝实录大事》二卷

  王玉《文武贤臣治蜀编年志》一卷

  武密《帝王兴衰年代录》二卷

  《五代春秋》一卷

  《十代编年纪》一卷

  (并不知作者)

  章寔《历代统纪》一卷

  司马光《资治通鉴》三百五十四卷

  又《资治通鉴举要历》八十卷

  《通鉴前例》一卷

  《稽古录》二十卷

  《历年图》六卷

  《通鉴节要》六十卷

  《帝统编年纪事珠玑》十二卷

  《历代累年》二卷

  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十卷

  又《疑年谱》一卷

  《通鉴问疑》一卷

  章衡《编年通载》十卷

  王岩叟《系年录》一卷

  《元祐时政记》一卷

  诸葛深《绍运图》一卷

  杨备《历代纪元赋》一卷

  胡仔《孔子编年》五卷

  朱绘《历代帝王年运铨要》十卷

  司马康《通鉴释文》六卷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一百六十八卷

  又《四朝史稿》五十卷

  《江左方镇年表》十六卷

  《混天帝王五运图古今须知》一卷

  《宋政录》十二卷

  《宋异录》一卷

  《宋年表》一卷

  又《年表》一卷

  史炤《资治通鉴释文》三十卷

  晁公迈《历代记年》十卷

  熊克《九朝通略》一百六十八卷

  《中兴小历》四十一卷

  吕祖谦《大事记》二十七卷

  又《宋通鉴节》五卷

  《吕氏家塾通鉴节要》二十四卷

  朱熹《通鉴纲目》五十九卷

  又《提要》五十九卷

  《宋圣政编年》十二卷(不知作者)

  汪伯彦《建炎中兴日历》一卷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

  喻汉卿《通鉴总考》一百十二卷

  吴曾《南北征伐编年》二十三卷

  徐度《国纪》六十五卷

  胡宏《皇王大纪》八十卷

  李丙《丁未录》二百卷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

  《国史英华》一卷(不知作者)

  何许《甲子纪年图》一卷

  曾慥《通鉴补遗》一百篇

  李孟传《读史》十卷

  崔敦诗《通鉴要览》六十卷

  王应麟《通鉴答问》四卷

  胡安国《通鉴举要补遗》一百二十卷

  沈枢《通鉴总类》二十卷

  张根《历代指掌编》九十卷

  李心传《孝宗要略初草》二十三卷

  张公明《大宋纲目》一百六十七卷

  洪迈《节资治通鉴》一百五十卷

  又《太祖太宗本纪》三十五卷

  又《四朝史纪》三十卷

  又《列传》一百三十五卷

  黄维之《太祖政要》一十卷

  吕中《国朝治迹要略》十四卷

  右编年类一百五十一部,一万五百七十五卷。(《宁宗实录》以下不著录六部,无卷。曾慥《通鉴补遗》以下不著录十五部,九百六十八卷)

  王瓘《广轩辕本纪》一卷

  《汲冢周书》十卷

  郭璞注《穆天子传》六卷

  赵晔《吴越春秋》十卷

  皇甫遵注《吴越春秋》十卷

  司马彪《九州春秋》十卷

  赵瞻《史记牴牾论》五卷

  《汉书问答》五卷

  刘珍等《东观汉纪》八卷

  孔衍《春秋后语》十卷

  李延寿《南史》八十卷

  又《北史》一百卷

  元行冲《后魏国典》三十卷

  《金陵六朝记》一卷

  王豹《金陵枢要》一卷

  李匡文《汉后隋前瞬贯图》一卷

  李康《唐明皇政录》十卷

  袁皓《兴元圣功录》

  《功臣录》三十卷

  《唐僖宗日历》一卷

  刘肃《唐新语》十三卷

  《唐总记》三卷

  渤海填《唐广德神异录》四十五卷

  欧阳迥(一作"炳")《唐录备阙》十五卷

  裴潾《大和新修辨谤略》三卷

  程光荣(一作"柔")《唐补注记》("注记"一作"纪")三卷

  曹玄圭《唐列圣统载图》十卷

  郭修《唐年纪录》一卷

  南卓《唐朝纲领图》五卷

  《唐纪年记》二卷

  吴兢《开元名臣录》三卷

  又《唐太宗勋史》一卷

  《唐书备阙记》十卷

  高峻《小史》一百十卷

  许嵩《建康实录》二十卷

  张询古《五代新说》二卷

  刘轲《帝王历数歌》一卷

  又《唐年历》一卷

  裴庭裕《东观奏记》三卷

  《新野史》十卷(题"显德元年终南山不名子撰")

  张传靖《唐编记》(一作"纪")十卷

  胡旦《唐乘》(一作"策")七十卷

  王沿《唐志》二十一卷

  孙甫《唐史记》七十五卷

  王皞《唐余录》六十卷

  李匡文《两汉至唐年纪》一卷

  王禹偁《五代史阙文》二卷

  陶岳《五代史补》五卷

  詹玠《唐宋遗史》四卷

  刘直方《大唐机要》三十卷

  苏辙《古史》六十卷

  孙冲《五代纪》七十七卷

  王轸《五朝春秋》二十五卷

  刘攽《五代春秋》一部(卷亡)

  刘恕《十国纪年》四十二卷

  常璩《华阳国志》十卷

  《江南志》二十卷

  李清臣《平南事览》二十卷

  《吴书实录》三卷(记杨行密事)

  《真宗圣政纪》一百五十卷

  又《政要》十卷

  《仁宗观文览古图记》十卷

  丁谓《大中祥符奉祀记》五十卷 《目》二卷

  又《大中祥符迎奉圣像记》二十卷 《目》二卷

  李维《大中祥符降圣记》五十卷 《目》三卷

  王钦若《天禧大礼记》五十卷 《目》二卷

  吕夷简《三朝宝训》三十卷

  李淑《三朝训览图》十卷

  钱惟演《咸平圣政录》三卷

  李昭遘《永熙政范》二卷

  张商英《神宗正典》六卷

  林希《两朝宝训》二十一卷

  舒亶《元丰圣训》三卷

  《六朝宝训》一部(卷亡)

  郑居中《崇宁圣政》二百五十五册

  又《圣政录》三百二十三册

  贾纬《备史》六卷

  《史系》二十卷

  杨九龄《正史杂论》十卷

  《河洛春秋》二卷

  《历代善恶春秋》二十卷

  李筌《阃外春秋》十卷

  薛韬玉《帝照》一卷

  沈汾《元类》一卷

  杨岑《皇王宝运录》三十卷

  瞿(一作"翟")骧《帝王受命编年录》三十卷

  徐廙《三朝革命录》三卷

  钱信《皇猷录》一卷

  《历代鸿名录》八卷

  韦光美《嘉号录》一卷

  崔倜《帝王授受图》一卷

  牛检《帝王事迹相承图》三卷

  《历代君臣图》二卷

  龚颖《年(一作"运")历图》八卷

  贾钦文《古今年代历》一卷

  张敦素《通记(一作"纪")建元历》二卷

  柳璨《补注正闰位历》三卷

  杜光庭《帝王年代州郡长历》二卷

  王起《五运图》一卷

  曹玄圭《五运图(一作"录")》十二卷

  张洽《五运元纪》一卷

  《古今帝王记》十卷

  卫牧《帝王真伪记》七卷

  《纪年志》一卷

  武密《帝王年代录》三十卷

  郑伯邕《帝王年代图》一卷

  又《帝王年代记》三卷

  焦〈王路〉《圣朝年代记(一作"纪")》十卷

  韦光美《帝王年号图》一卷

  汪奇《古今帝王年号录》一卷

  李昉《历代年号》一卷

  盖君平《重编史隽》三十卷

  孙昱《十二国史》十二卷

  《西京史略》二卷

  《史记掇英》五卷

  (并不知作者)

  郑樵《通志》二百卷

  萧常《续后汉书》四十二卷

  李杞《改修三国志》六十七卷

  陈傅良《建隆编》一卷(一名《开基事要》)

  蔡幼学《宋编年政要》四十卷

  又《宋实录列传举要》十二卷

  洪偃《五朝史述论》八卷(洪迈孙)

  赵甡之《中兴遗史》二十卷

  楼昉《中兴小传》一百篇

  右别史类一百二十三部,二千二百十八卷。(赵甡之《中兴遗史》以下不著录二部,一百二十卷、篇)

  《马史精略》五十六卷

  赵世逢《两汉类要》二十卷

  周护《三史菁英》三十卷

  《十七史赞》三十卷

  《三代说辞》十卷(不知作者)

  孙玉汝《南北史练选》十八卷

  《史略》三卷

  杨侃《两汉博闻》十二卷

  林钺《汉隽》十卷

  宗谏《三国采要》六卷

  薛儆《晋书金穴钞》十卷

  荀绰《晋略》九卷

  张陟《晋略》二十卷

  杜延业《晋春秋略》二十卷

  《晋史猎精》一百三十卷

  胡寅《读史管见》三十卷

  又《三国六朝攻守要论》十卷

  赵氏《六朝采要》十卷

  杭暕《金陵六朝帝王统纪》一卷

  薛韬玉《唐要录》二卷

  张栻《通鉴论笃》四卷

  孙甫《唐史论断》二卷

  石介《唐鉴》五卷

  范祖禹《唐鉴》十二卷

  又《帝学》八卷

  陈季雅《两汉博议》十四卷

  李舜臣《江东十鉴》一卷

  陈傅良《西汉史钞》十七卷

  《东莱先生西汉财论》十卷(吕祖谦论,门人编)

  刘熙古《历代纪要》五十卷

  乔舜《古今语要》十二卷

  贾昌朝《通纪》八十卷

  赵善誉《读史舆地考》六十三卷(一名《舆地通鉴》)

  裴松之《国史要览》二十卷

  郑暐《史隽》十卷

  曹化《史书集类》三卷

  朱黼《纪年备遗正统论》一卷

  《唯室先生两汉论》一卷(陈长方)

  张唐英《唐史发潜》六卷

  倪遇《汉论》十三卷

  陈惇修《唐史断》二十卷

  王谏《唐史名贤论断》二十卷

  程鹏《唐史属辞》四卷

  《唐帝王号宰臣录》十卷

  《名贤十七史确论》一百四卷(不知作者)

  胡旦《五代史略》四十二卷

  韩保升《文行录》五十卷

  李《续帝学》一卷

  姚虞宾《诸史臣谟》八卷

  郑少微《唐史发挥》十二卷

  陈天麟《前汉六帖》十二卷

  陈应行《读史明辨》二十四卷

  又《读史明辨续集》五卷

  师古《三国志质疑》十四卷

  又《西汉质疑》十九卷

  《东汉质疑》九卷

  《何博士备论》四卷(何去非)

  陈亮《通鉴纲目》二十三卷

  《叶学士唐史钞》十卷(不知名)

  唐仲友《唐史义》十五卷

  又《续唐史精义》十卷

  杨天惠《三国人物论》三卷

  李石《世系手记》一卷

  《两汉著明论》二十卷

  《十二国史略》三卷

  《章华集》三卷

  《纵横集》二十卷

  《十三代史选》五十卷

  《南史摭实韵句》三卷

  《议古》八卷

  《史谱》七卷

  《五代纂要赋》一卷

  《国朝撮要》一卷

  《约论》十卷

  (并不知作者)

  李焘《历代宰相年表》三十三卷

  又《唐宰相谱》一卷

  《王谢世表》一卷

  《五代三衙将帅年表》一卷

  窦济《皇朝名臣言行事对》十二卷

  李心传《旧闻证误》十五卷

  龚敦颐《符祐本末》一十卷

  洪迈《记绍兴以来所见》二卷

  左史钞类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二十四卷。(李焘《历代宰相年表》以下不著录八部,七十五卷)

  班固《汉武故事》五卷

  蔡邕《独断》二卷

  裴烜之《承祚实迹》一卷

  王琳《魏郑公谏录》五卷

  武平一《景龙文馆记》十卷

  吴兢《贞观政要》十卷

  又《开元升平源》一卷

  苏瑰《中枢龟鉴》一卷

  韩琬《御史台记》十二卷

  韦述《集贤注记》二卷

  崔光庭《德宗幸奉天录》一卷

  沈既济《选举志》三卷

  马宇《凤池录》五卷

  韦执谊《翰林故事》一卷

  李吉甫《元和国计略》一卷

  刘公铉《邺城旧事》六卷

  韦处厚《翰林学士记》一卷

  元稹《承旨学士院记》一卷

  李德裕《西南备边录》一卷

  又《两朝献替记》二卷

  次《柳氏旧闻》一卷

  令狐澄《贞陵遗事》一卷

  令狐綯《制表疏》一卷

  《李司空论事》七卷(唐蒋偕编,李绛所论)

  南卓《纲领图》一卷

  郑处诲《明皇杂录》二卷

  又《天宝西幸略》一卷

  《吴湘事迹》一卷(不知作者)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卷

  卢骈《御史台三院因话录》一卷

  柳玭《续贞陵遗事》一卷

  郑向《起居注故事》三卷

  苏颂《迩英要览》一部(卷亡)

  乐史《贡举故事》二十卷 《目》一卷

  郑畋《敕语堂判》五卷

  李巨川《勤王录》二卷

  杨钜《翰林旧规》一卷

  张著《翰林盛事》一卷

  李构《御史台故事》三卷

  李肇《翰林内志》一卷

  又《翰林志》一卷

  苏易简《续翰林志》二卷

  《杜悰事迹》一卷

  《梁宣底》三卷

  《汾阴后土故事》三卷(自汉至唐)

  《武成王配飨事迹》二十卷

  (并不知作者)

  林勤《国朝典要杂编》一卷

  李大性《典故辨疑》二十卷

  吕夷简、林希进《五朝宝训》六十卷

  《三朝太平宝训》二十卷《三朝训鉴图》十卷(仁宗制序)

  沈该进《神宗宝训》一百卷

  《神宗宝训》五十卷(不知集者姓名)

  洪迈集《哲宗宝训》六十卷

  《钦宗宝训》四十卷

  《高宗圣政》六十卷

  《高宗宝训》七十卷

  《孝宗宝训》六十卷

  (并国史实录院进)

  史弥远《孝宗宝训》六十卷

  《绍兴求贤手诏》一卷

  《高宗孝宗圣政编要》二十卷(乾道、淳熙中修)

  《高宗圣政典章》十卷(不知作者)

  《宋朝大诏令》二百四十卷(绍兴中,出于宋绶家)

  《永熙宝训》二卷(李昉子宗谔纂)

  《仁宗观文鉴古图》十卷

  王洙《祖宗故事》二十卷

  李淑《耕籍类事》五卷

  林特《东封西祀朝谒太清宫庆赐总例》二十六卷

  韩绛《治平会计录》六卷

  李常《元祐会计录》三卷

  崔立《故事稽疑》十卷

  《孝宗圣政》五十卷

  彭龟年《内治圣鉴》二十卷

  《光宗圣政》三十卷

  富弼《契丹议盟别录》五卷

  朱胜非《秀水闲居录》二卷

  吕本中《紫微杂记》一卷

  蔡绦《北征纪实》二卷

  万俟禼《太后回銮事实》十卷

  汤思退等《永祐陵迎奉录》十卷

  大惟简《塞北纪实》三卷

  宋敏求《朝贡录》二十卷

  张养正《六朝事迹》十四卷

  吴彦夔《六朝事迹别集》十四卷

  韩元吉《金国生辰语录》一卷

  刘珙《江东救荒录》五卷

  宋介《执礼集》二卷

  陈晔《通州鬻海录》一卷

  龚颐正《续稽古录》一卷

  洪遵《翰苑群书》三卷

  又《会稽和买事宜录》七卷

  程大昌《北边备对》六卷

  《庆历边议》三卷

  《开禧通和录》一卷

  《开禧持书录》二卷

  《开禧通问本末》一卷

  《金陵叛盟记》十卷

  (并不知作者)

  宋庠《尊号录》一卷

  又《掖垣丛志》三卷

  董煟《活民书》一卷

  又《活民书拾遗》三卷

  《史馆故事录》三卷

  《五国故事》二卷

  (并不知作者)

  尉迟偓《中朝故事》二卷

  孔武仲《金华讲义》十三卷

  王禹偁《建隆遗事》一卷

  田锡《三朝奏议》五卷

  曾致尧《清边前要》五十卷

  李至《皇亲故事》一卷

  杜镐《铸钱故事》一卷

  丁谓《景德会计录》六卷

  王曙《群牧故事》三卷

  《两朝誓书》一卷(景德中与契丹往复书)

  辛怡显《云南录》三卷

  沈该《翰林学士年表》一卷

  苏耆《次续翰林志》一卷

  钱惟演《金坡遗事》三卷

  晁迥《别书金坡遗事》一卷

  李宗谔《翰林杂记》一卷

  王皞《言行录》一卷

  王旦《名贤遗范录》十四卷

  余靖《国信语录》一卷

  李淑《三朝训鉴图》十卷

  陈湜《三朝逸史》一卷

  沈立《河防通议》一卷

  富弼《救济流民经画事件》一卷

  田况《皇祐会计录》六卷

  陈次公《安南议》十篇

  宋咸《朝制要览》十五卷

  李上交《近事会元》五卷

  范镇《国朝事始》一卷

  又《东斋记事》十二卷

  《太平盛典》三十六卷

  《国朝宝训》二十卷

  《庆历会计录》二卷

  《经费节要》八卷

  (并不知作者)

  张唐英《君臣政要》四十卷

  陈襄《国信语录》一卷

  赵概《日记》一卷

  司马光《日录》三卷

  郏亶《吴门水利》四卷

  王安石《熙宁奏对》七十八卷

  程师孟《奏录》一卷

  罗从彦《宋遵尧录》八卷

  何澹《历代备览》二卷

  王禹《王家三世书诰》一卷

  司马光《涑水记闻》三十二卷

  周必大《銮坡录》一卷

  又《淳熙玉堂杂记》一卷

  陈模《东宫备览》一卷

  《三朝政录》十二卷

  《广东西城录》一卷

  《交广图》一卷

  (并不知作者)

  曾巩《宋朝政要策》一卷

  毕仲衍《中书备对》十卷

  李清臣、张诚一《元丰土贡录》二卷

  庞元英《文昌杂录》七卷

  韩绛、吴充《枢密院时政记》十五卷

  苏安《静边说》一卷

  薛向《边陲利害》三卷

  《仁宗君臣政要》二十卷(不知何人编)

  范祖禹《仁皇训典》六卷

  曾巩《德音宝训》三卷

  汪浃《荣观集》五卷

  张舜民《使辽录》一卷

  宋匪躬《馆阁录》十一卷

  刘永寿《章献事迹》一卷

  曾布《三朝正论》二卷

  林虙《元丰圣训》二十卷

  家安国《平蛮录》三卷

  罗畸《蓬山记》五卷

  《明堂诏书》一卷(不知集者)

  高聿《盐池录》一卷

  吴若虚《崇圣恢儒集》三卷

  洪榆《创业故事》十二卷

  耿延禧《建炎中兴记》一卷

  程俱《麟台故事》五卷

  洪兴祖《续史馆故事录》一卷

  张戒《政要》一卷

  李源《三朝政要增释》二十卷

  欧阳安永《祖宗英睿龟鉴》十卷

  陈骙《中兴馆阁录》十卷

  赵勰《广南市舶录》三卷

  严守则《通商集》三卷

  《契丹礼物录》一卷

  《金华故事》一卷

  《两朝交聘往来国书》一卷

  (并不知作者)

  臧梓《吕丞相勤王记》一卷

  李攸《通今集》二十卷

  又《宋朝事实》三十五卷

  袁梦麟《汉制丛录》二十卷

  倪思《合宫严父书》一卷

  詹仪之《淳熙经筵日进故事》一卷

  又《淳熙东宫日纳故事》一卷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十一卷

  又《朝野杂记》甲集二十卷 乙集二十卷

  陆游《圣政草》一卷

  彭百川《治迹统类》四十卷

  又《中兴治迹统类》三十卷

  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二十六卷

  张纲《列圣孝治类编》一百卷

  黄度《艺祖宪监》三卷

  又《仁皇从谏录》三卷

  赵善誉《宋朝开基要览》十四卷

  右故事类一百九十八部,二千九十四卷。(彭百川《治迹统类》以下不著录七部,二百二十一卷)

  《东汉百官表》一卷(不知作者)

  陶彦藻《职官要录》七卷

  又《职官要录补遗》十八卷

  李吉甫《百司举要》一卷

  唐玄宗《六典》三十卷

  杜英师《唐职该》一卷

  梁载言《具员故事》十七卷

  《大唐宰相历任记》二卷

  任戩《官品纂要》十卷

  《宰辅年表》一卷

  《官品式律》一卷

  《历代官号》十卷

  (并不知作者)

  杨侃《职林》三十卷

  孔至道《百官要望》一卷

  阎承琬《君臣政要》三十卷

  蒲宗孟《省曹寺监事目格子》四十七卷

  郄殷象《梁循资格》一卷

  王涯《唐循资格》一卷

  杜儒童《中书则例》一卷

  谭世勣《本朝宰执表》八卷

  张之绪《唐文昌损益》三卷

  万当世《文武百官图》二卷

  陈绎《宰相拜罢录》一卷

  又《枢府拜罢录》一卷

  《三省枢密院除目》四卷

  司马光《百官公卿表》十五卷

  孙逢吉《职官分纪》五十卷

  梁勖《职官品服》三十三卷

  赵氏《唐典备对》六卷(不知名)

  《三省仪式》一卷

  《职事官迁除体格》一卷

  《循资格》一卷

  《循资历》一卷

  《唐宰相后记》一卷

  《国朝撮要》一卷

  《宋朝宰辅拜罢图》四卷

  《宋朝官制》十一卷

  《三省总括》五卷

  (并不知作者)

  王益之《汉官总录》十卷

  又《职源》五十卷

  《宋朝相辅年表》一卷(中兴馆阁书目云:"臣绎上,《续表》曰臣易记。")

  蔡元道《祖宗官制旧典》三卷

  赵邻几《史氏懋官志》五卷

  赵晔《宋官制正误沿革职官记》三卷

  何异《中兴百官题名》五十卷

  龚颐正《宋特命录》一卷

  司马光《官制遗稿》一卷

  徐自明《宰辅编年录》二十卷

  蔡幼学《续百官公卿表》二十卷

  又《续百官表质疑》十卷

  曾三异《宋新旧官制通考》十卷

  又《宋新旧官制通释》二卷

  范冲《宰辅拜罢录》二十四卷

  徐筠《汉官考》四卷

  董正工《职官源流》五卷

  《金国明昌官制新格》一卷(不知何人撰)

  杨王休《诸史阙疑》三卷

  赵粹中《史评》五卷

  王应麟《通鉴地理考》一百卷

  又《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

  又《汉艺文志考证》十卷

  又《汉制考》四卷

  右职官类五十六部,五百七十八卷。(杨王休《诸史阙疑》以下不著录六部,一百三十六卷)

  刘向《古列女传》九卷

  《汉武内传》二卷(不知作者)

  郭宪《洞冥记》四卷

  班昭《女戒》一卷

  伶玄《赵飞燕外传》一卷

  皇甫谧《高士传》十卷

  袁宏《正始名士传》二卷

  葛洪《西京杂记》六卷

  习凿齿《襄阳耆旧记》五卷

  萧韶《太清纪》十卷

  杜宝《大业杂记》十卷

  刘餗《国史异纂》三卷

  梁载言《梁四公记》一卷

  赵毅《大业略记》三卷

  颜师古《大业拾遗》一卷

  贾闰甫《李密传》三卷

  李筌《中台志》十卷

  杜儒童《隋季革命记》五卷

  《隋平陈记》一卷

  魏徵《隋靖列传》一卷

  徐浩《庐陵王传》一卷

  刘仁轨《河洛行年记》十卷

  李恕《诫子拾遗》四卷

  《越国公行状》一卷(唐钟绍京事迹)

  陈翊《郭令公家传》十卷

  又《忠武公将佐略》一卷

  殷亮《颜杲卿家传》一卷

  又《颜真卿行状》一卷

  李邕《狄梁公家传》一卷

  包谞《河洛春秋》二卷

  陈鸿《东城父老传》一卷

  张鷟《朝野佥载》二十卷

  又《佥载补遗》三卷

  李匡文《明皇幸蜀广记图》二卷

  郭湜《高力士外传》一卷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三卷

  《三朝遗事》一卷(载张说、姚崇、宋璟事,不知作者)

  甘伯宗《名医传》七卷

  《临川名(一作"贤")士贤(一作"名")迹传》三卷

  李涉(一作"渤")《六贤传》一卷

  孙仲《遗士传》一卷

  《贤牧传》十五卷

  张茂枢《张氏家传》三卷

  吴操《蒋子文传》一卷

  王方庆《魏玄成传》一卷

  《郭元振传》一卷

  范质《桑维翰传》三卷

  李翰《张中丞外传》一卷

  温龠(一作"畬")《天宝乱离记》一卷

  刘谏(一作"练")《国朝传记》三卷

  贺楚《奉天记》一卷

  《太和摧凶记》一卷

  杨栖白《南行记》一卷

  王坤《僖宗幸蜀记》一卷

  牛朴《登庸记》一卷

  江文秉《都洛私记》十卷

  胡峤《陷辽记》三卷

  元澄《秦京内外杂记》一卷

  《蜀记》一卷

  《西戎记》二卷

  颜师古《獬豸记》一卷

  《静乱安邦记》一卷

  《睢阳得死集》一卷(载张巡、许远事,不知作者)

  沈既济《江淮记乱》一卷

  李公佐《建中河朔记》六卷

  陈岠《朝廷卓绝事记》一卷

  谷况《燕南记》三卷

  郑澥《凉国公平蔡录》一卷

  李涪《刊误》一卷

  陆贽《玄宗编遗录》二卷

  韩昱《壶关录》三卷

  林恩《补国史》五卷

  马总《唐年小录》六卷

  杜佑《宾佐记》一卷

  陈谏等《彭城公事迹》三卷

  王昌龄《瑞应图》一卷

  路隋《平淮西记》一卷

  又《邠志》三卷

  李肇《国史补》三卷

  李潜用《乙卯记》一卷

  房千里《投荒杂录》一卷

  李繁《邺侯家传》十卷

  李石《开成承诏录》二卷

  李德裕《异域归忠传》二卷

  又《大和辨谤略》三卷

  《会昌伐叛记》一卷

  高少逸《四夷朝贡录》十卷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五卷

  蔡京《王贵妃传》一卷

  李璋《太原事迹杂记》十三卷

  张云《咸通庚寅解围录》一卷

  郑樵《彭门纪乱》三卷

  韩偓《金銮密记》一卷

  朱朴《日历》一卷

  李氏《大唐列圣园陵记》一卷(不知名)

  丘旭《宾朋宴语》一卷

  卢言《杂说》一卷

  于政立《类林》十卷

  李奕《唐登科记》一卷

  《唐显庆登科记》五卷

  徐锴《登科记》十五卷

  乐史《登科记》三十卷

  《登科记》一卷

  《登科记》二卷(起建隆至宣和四年)

  张观《二十二国祥异记》三卷

  徐岱《奉天记》一卷

  徽宗《宣和殿记》一卷

  又《嵩山崇福记》一卷

  《太清楼特宴记》一卷

  《筠庄纵鹤宣和阁记》一卷

  《宴延福宫承平殿记》一卷

  《明堂记》一卷

  《艮岳记》一卷

  陈绎《东西府记》一卷

  沈立《都水记》二百卷

  又《名山记》一百卷

  章惇《导洛通汴记》一卷

  李清臣《重修都城记》一卷

  王革《天泉河记》一卷

  《上党记叛》一卷

  宋巨(一作"宗拒")《明皇幸蜀录》一卷

  赵源一《奉天录》四卷

  陆贽《遣使录》一卷

  李繁《北荒君长录》三卷

  陆希声《北户杂录》三卷

  苏特(一作"时")《唐代衣冠盛事录》一卷

  郑言《平剡录》一卷

  《复交阯录》二卷

  《哥舒翰幕府故吏录》一卷

  李巨川《许国公勤王录》三卷

  《乾明(一作"宁")会稽录》一卷

  《三楚新录》一卷

  《英雄佐命录》一卷

  《世宗征淮录》一卷

  《濠州干戈录》一卷

  乐史《孝悌录》二十卷 《赞》五卷

  曹希逵(一作"逢")《孝感义闻录》三卷

  张读《建中西狩录》一卷

  元宏《钱塘平越州录》一卷

  《潘氏家录》一卷(潘美行状、告辞)

  胡讷《孝行录》二卷

  又《贤惠录》二卷

  《民表录》三卷

  李升《登封诰成录》一百卷

  凌准《邠志》二卷

  郭廷诲《妖乱志》三卷

  韦琯《国相事状》七卷

  《云南事状》一卷

  《刘中州事迹》一卷

  《魏玄成故事》三卷

  赵寅《赵君锡遗事》一卷

  杨时《开成纪事》二卷

  杨九龄《桂堂编事》二十卷

  范镇《东斋记事》十二卷

  李隐(一作"随")《唐记奇事》十卷

  史演《咸宁王定难实序》一卷

  乐史《登科记解题》二十卷

  《广孝悌(一作"新")书》五十卷

  危高《孝子拾遗》十卷

  《绍兴名臣正论》一卷(题潇湘樵夫序)

  《吕颐浩遗事》一卷(颐浩出处大概)

  《吕颐浩逢辰记卷》一卷(颐浩历官次序)

  《朱胜非年表》一卷(胜非孙昱上)

  《朱胜非行状》一卷(刘岑撰)

  《奉神述》一卷(真宗制)

  史浩《会稽先贤祠传赞》二卷

  张栻《诸葛武侯传》一卷

  赵彦博《昭明事实》二卷

  《吕文靖公事状》一卷(不知作者)

  王岩叟《韩忠献公别录》一卷

  《韩忠献公家传》一卷(韩琦五世孙庚卿作)

  吕祖谦《欧公本末》四卷

  《韩庄敏公遗事》一卷(韩宗武记)

  邵伯温《邵氏辨诬》三卷

  薛齐谊《六一居士年谱》一卷

  《胡刚中家传》一卷(男胡兴宗撰)

  黄璞《闽中名士传》一卷

  岳珂《吁天辨诬》五卷

  李纲等《张忠文节谊录》一卷

  陈晔《种师道事迹》一卷

  张琰《种师道祠堂碑》一卷

  《谈氏家传》一卷(谈钥撰)

  王淹《槐庭济美录》十卷

  《英显张侯平寇录》一卷(不知作者)

  洪适《五代登科记》一卷

  周铸《史越王言行录》十二卷

  《刘氏传忠录》三卷(刘学裘撰)

  《陈瓘墓志》一卷(自撰)

  《了斋陈先生言行录》一卷(陈瓘男正同编)

  《赵文定公遗事》一卷(不知何人编)

  《常谏议长洲政事录》一卷(常安民撰)

  《朱文公行状》一卷(黄干撰)

  李《赵鼎行状》三卷

  岳珂《鄂国金佗粹编》二十八卷

  吴柔胜《宗泽行实》十卷

  李朴《丰清敏遗事》一卷

  《刘岳李魏传》二卷(张颖撰)

  刘球《刘鄜王事实》一十卷

  尹机《宿州事实》一卷

  石茂良《避戎夜话》一卷

  又《靖康录》一卷

  《中兴御侮录》一卷

  《皇华录》一卷

  《南北欢盟录》一卷

  《裔夷谋夏录》二卷

  (并不知作者)

  张师颜《金虏南迁录》一卷

  张棣《金亮讲和事迹》一卷

  洪遵《泉志》十五卷

  张甲《浸铜要录》一卷

  姚康《唐登科记》十五卷

  马宇《段公别传》二卷

  张陟《唐年经略志》十卷

  柳玭《柳氏序训》一卷

  柳珵《柳氏家学》一卷

  李跃《岚斋集》一卷

  段公路《北户杂录》一卷

  郑暐《蜀记》三卷

  《野史甘露新记》二卷

  《讳行录》一卷

  《大和野史》三卷

  《逸史》一卷

  《拓跋记》一卷

  《文场盛事》一卷

  《杨妃外传》一卷

  (并不知作者)

  萧叔和《天祚永归记》一卷

  薛图存《河南记》二卷

  李绰《张尚书故实》一卷

  刘昶《岭外录异》三卷

  王振《汴水滔天录》一卷

  王权《汴州记》一卷

  高若拙《后史补》三卷

  黄彬《庄宗召祸记》一卷

  《晋朝陷蕃记》一卷(不知作者)

  余知古《渚宫旧事》十卷

  张昭《太康平吴录》二卷

  王仁裕《入洛记》一卷

  又《南行记》一卷

  《崔氏登科记》一卷(不知作者)

  范质《魏公家传》三卷

  赵普《飞龙记》一卷

  勾延庆《成都理乱记》八卷

  钱俨《戊申英政录》一卷

  阎自若《唐宋氾闻录》一卷

  《曹彬别传》一卷(曹彬之孙偃撰)

  陈承韫《南越记》一卷

  蒋之奇《广州十贤赞》一卷

  安德裕《滕王广传》一卷

  王延德《西州使程记》一卷

  张绪《续锦里耆旧传》十卷

  沈立《奉使二浙杂记》一卷

  路振《乘轺录》一卷

  李畋《孔子弟子赞传》六十卷

  又《乖崖语录》一卷(载张咏政绩)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五卷

  张逵《蜀寇乱小录》一卷

  曾致尧《广中台记》八十卷

  又《绿珠传》一卷

  许载《吴唐拾遗录》十卷

  乐史《唐滕王外传》一卷

  又《李白外传》一卷

  《洞仙集》一卷

  《许迈传》一卷

  《杨贵妃遗事》二卷(题岷山叟上)

  《李昉谈录》一卷(李宗谔撰)

  《潘美事迹》一卷

  《平蜀录》一卷

  《国朝名将行状》四卷

  《议盟记》一卷

  《寇准遗事》一卷

  《丁谓谈录》一卷

  《郭贽传略》一卷

  (并不知作者)

  任升《梁益记》十卷

  钱惟演《钱俶贡奉录》一卷

  《王旦遗事》一卷(王素撰)

  寇瑊《奉使录》一卷

  王皞《唐余录》六十卷

  蔡元翰《唐制举科目图》一卷

  刘涣《西行记》一卷

  王曾《笔录》一卷

  富弼《奉使语录》二卷

  又《奉使别录》一卷

  王曙《戴斗奉使录》一卷

  《燕北会要录》一卷

  《虏庭杂记》十四卷

  《契丹须知》一卷

  《阴山杂录》十五卷

  《契丹实录》一卷

  《学士年表》一卷

  《韩琦遗事》一卷

  《孙沔遗事》一卷

  (并不知作者)

  欧阳修《归田录》八卷

  王起《甘陵诛叛录》一卷

  赵勰《广州牧守记》十卷

  又《交阯事迹》八卷

  曹叔卿《侬智高》一卷

  滕甫《征南录》一卷

  冯炳《皇祐平蛮记》二卷

  刘敞《使北语录》一卷

  《宋景文公笔记》五卷(《契丹官仪》及《碧云叚附》)

  宋敏求《三川官下记》二卷

  又《讳行后录》五卷

  《入番录》二卷

  《春明退朝录》三卷

  韩正彦《韩琦家传》十卷

  韩漳《爱棠集》二卷

  赵寅《韩琦事实》一卷

  《杜滋谈录》一卷(杜师秦等撰)

  李复圭《李氏家传》三卷

  朱定国《归田后录》十卷

  陈昉《北庭须知》二卷

  《王通元经薛氏传》十五卷

  宋如愚《剑南须知》十卷

  《黄靖国再生传》一卷(廖子孟撰)

  《曾巩行述》一卷(曾肇撰)

  《曾肇行述》一卷(杨时撰)

  《韩琦别录》三卷(王岩叟撰)

  章邦杰《章氏家传德庆编》一卷

  《胡氏家传录》一卷(不知作者)

  《河南刘氏家传》二卷(刘唐老上)

  李远《青唐录》一卷

  李格非《永洛城记》一卷

  又《洛阳名园记》一卷

  《赵君锡遗事》一卷(赵演撰)

  苏辙《儋耳手泽》一卷

  《颖滨遗老传》二卷

  蔡京《党人记》一卷

  吴栻《鸡林记》二十卷

  王云《鸡林志》三十卷

  《韩文公历官记》一卷(程俱撰)

  罗诱(一作"罗绮")《宜春传信录》三卷

  吕希哲《吕氏家塾广记》一卷

  《安焘行状》一卷(荣辑撰)

  马永易《寿春杂志》一卷

  李季兴《东北诸蕃枢要》二卷

  何述《温陵张贤母传》一卷

  洪兴祖《韩子年谱》一卷

  孔传《阙里祖庭记》三卷

  又《东家杂记》二卷

  赵令畤《侯鲭录》一卷

  王襄《南阳先民传》二十卷

  郑熊《番禺杂记》三卷

  《范太史遗事》一卷

  《范祖禹家传》八卷

  (并范冲编)

  《韩琦定策事》一卷(韩肖胄撰)

  喻子材《丰公逸事》一卷

  《刘安世谭录》一卷(韩瓘撰)

  《种谔传》一卷(赵起撰)

  刘棐《孝行录》二卷

  汪若海《中山麟书》一卷

  《胡瑗言行录》一卷(关注撰)

  胡珵《道护录》一卷

  《刘安世言行录》二卷

  《范纯仁言行录》三卷

  《使高丽事纂》二卷

  《平燕录》一卷

  《三苏言行》五卷

  (并不知作者)

  赵世卿《安南边说》五卷

  洪适《宋登科记》二十一卷

  董正工《续家训》八卷

  洪迈《皇族登科题名》一卷

  俞观能《孝悌类鉴》七卷

  冯忠嘉《海道记》一卷

  《淮西记》一卷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十卷

  又《三朝名臣言行录》十四卷

  《四朝名臣言行录》十六卷

  《四朝名臣言行续录》十卷

  (并不知何人编)

  吕祖谦《阃范》三卷

  费枢《廉吏传》十卷

  徐度《却扫编》三卷

  张景俭《嵩岳记》三卷

  史愿《北辽遗事》二卷

  张隐《文士传》五卷

  《郴州记》一卷

  《洪厓先生传》一卷

  《开运陷虏事迹》一卷

  《殊俗异闻集》一卷

  《契丹机宜通要》四卷

  《契丹事迹》一卷

  《古今家诫》二卷

  《南岳要录》一卷

  《豪异秘录》一卷

  《燕北杂录》一卷

  《辽登科记》一卷

  《三国史记》五十卷

  (并不知作者)

  高得相《海东三国通历》十二卷

  金富轼《奉使语录》一卷

  董弅《诞圣录》三卷

  王安石《舒王日录》十二卷

  倪思《北征录》七卷

  张舜民《郴行录》一卷

  关耆孙《建隆垂统略》一卷

  张浚《建炎复辟平江实录》一卷

  龚颐正《清江三孔先生列传谱述》一卷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一卷

  陆游《老学庵笔记》一卷

  陈师道《后山居士丛谈》一卷

  僧祖秀《游洛阳宫记》一卷

  李元纲《近世厚德录》一卷

  安丙《靖蜀编》四卷

  张九成《无垢心传录》十二卷

  黎良能《读书日录》五卷

  贺成大《濂湘师友录》三十三卷

  汪藻《裔夷谋夏录》三卷

  又《青唐录》三卷

  晁公武《稽古后录》三十五卷

  又《昭德堂稿》六十卷

  《读书志》二十卷

  《嵩高樵唱》二卷

  范成大《吴门志》五十卷

  又《揽辔录》一卷

  《骖鸾录》一卷

  《虞衡志》一卷

  《吴船志》一卷

  洪迈《赘稿》三十八卷

  又《词科进卷》六卷

  《苏黄押韵》三十二卷

  张纲《见闻录》五卷

  吴芾《湖山遗老传》一卷

  李焘《陶潜新传》三卷

  又《赵普别传》一卷

  右传记类四百一部,一千九百六十四卷。(张九成《无垢心传录》以下不著录二十一部,三百十二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