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志

     著书立意乃赠花于人之举,然万卷书亦由人力而为,非尽善尽美处还盼见谅 !

                     —— 华辀远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卷五十五

  食货五

  武德元年,文武官给禄,颇减隋制,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 从二品四百六十石,三品四百石,从三品三百六十石,四品三百石,从四品二百六 十石,五品二百石,从五品百六十石,六品百石,从六品九十石,七品八十石,从 七品七十石,八品六十石,从八品五十石,九品四十石,从九品三十石,皆以岁给 之。外官则否。

  一品有职分田十二顷,二品十顷,三品九顷,四品七顷,五品六顷,六品四顷, 七品三顷,五十亩,八品二顷五十亩,九品二顷,皆给百里内之地。诸州都督、都 护、亲王府官二品十二顷,三品十顷,四品八顷,五品七顷,六品五顷,七品四顷, 八品三顷,九品二顷五十亩。镇戍、关津、岳渎官五品五顷,六品三顷五十亩,七 品三顷,八品二顷,九品一顷五十亩。三卫中郎将、上府折冲都尉六顷,中府五顷 五十亩,下府及郎将五顷;上府果毅都尉四顷,中府三顷五十亩,下府三顷;上府 长史、别将三顷,中府、下府二顷五十亩;亲王府典军五顷五十亩,副典军四顷; 千牛备身左右、太子千牛备身三顷;折冲上府兵曹二顷,中府、下府一顷五十亩。 外军校尉一顷二十亩,旅帅一顷,队正、副八十亩。

  亲王以下又有永业田百顷,职事官一品六十顷,郡王、职事官从一品五十顷, 国公、职事官从二品三十五顷,县公、职事官三品二十五顷,职事官从三品二十顷, 侯、职事官四品十二顷,子、职事官五品八顷,男、职事官从五品五顷,六品、七 品二顷五十亩,八品、九品二顷。上柱国三十顷,柱国二十五顷,上护军二十顷, 护军十五顷,上轻车都尉十顷,轻车都尉七顷,上骑都尉六顷,骑都尉四顷,骁骑、 飞骑尉八十亩,云骑、武骑尉六十亩。散官五品以上给同职事官。五品以上受田宽 乡,六品以下受于本乡。解免者追田,除名者受口分之田,袭爵者不别给。流内九 品以上口分田终其身,六十以上停私乃收。

  凡给田而无地者,亩给粟二斗。

  京司及州县皆有公廨田,供公私之费。其后以用度不足,京官有俸赐而巳。诸 司置公廨本钱,以番官贸易取息,计员多少为月料。

  贞观初,百官得上考者,给禄一季。未几,又诏得上下考给禄一年,出使者禀 其家,新至官者计日给粮。中书舍人高季辅言:“外官卑品贫匮,宜给禄养亲。” 自后以地租春秋给京官,岁凡五十万一千五百余斛。外官降京官一等,一品以五十 石为一等,二品、三品以三十石为一等,四品、五品以二十石为一等,六品、七品 以五石为一等,八品、九品以二石五斗为一等。无粟则以盐为禄。

  十一年,以职田侵渔百姓,诏给逃还贫户,视职田多少,每亩给粟二升,谓之 “地子”。是岁,以水旱复罢之。

  十二年,罢诸司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视防閤制而收其课,计 官多少而给之。十五年,复置公廨本钱,以诸司令史主之,号“捉钱令史”。每司 九人,补于吏部,所主才五万钱以下,市肆贩易,月纳息钱四千,岁满受官。谏议 大夫褚遂良上疏:“京七十余司,更一二载,捉钱令史六百余人受职。太学高第, 诸州进士,拔十取五,犹有犯禁罹法者,况廛肆之人,苟得无耻,不可使其居职。” 太宗乃罢捉钱令史,复诏给百官俸。

  十八年,以京兆府、岐、同、华、邠、坊州隙地陂泽可垦者,复给京官职田。

  二十二年,置京诸司公廨本钱,捉以令史、府史、胥士。永徽元年,废之,以 天下租脚直为京官俸料。其后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寻颛以税 钱给之,岁总十五万二千七百三十缗。

  一品月俸八千,食料一千八百,杂用一千二百。二品月俸六千五百,食料一千 五百,杂用一千。三品月俸五千一百,杂用九百。四品月俸三千五百,食料、杂用 七百。五品月俸三千,食料、杂用六百。六品月俸二千,食料、杂用四百。七品月 俸一千七百五十,食料、杂用三百五十。八品月俸一千三百,食料三百,杂用二百 五十。九品月俸一千五十,食料二百五十,杂用二百。行署月俸一百四十,食料三 十。

  职事官又有防閤、庶仆:一品防閤九十六人,二品七十二人,三品四十八人, 四品三十二人,五品二十四人;六品庶仆十五人,七品四人,八品三人,九品二人。 公主有邑士八十人,郡主六十人,县主四十人。外官以州、府、县上下中为差,少 尹、长史、司马及丞减长官之半,参军、博士减判司三之二,主簿、县尉减丞三之 二,录事、市令以参军职田为轻重,京县录事以县尉职田为轻重。羁縻州官,给以 土物。关监官,给以年支轻货。折冲府官则有仗身:上府折冲都尉六人,果毅四人, 长史、别将三人,兵曹二人,中、下府各减一人,皆十五日而代。开府仪同三司、 特进、光禄大夫同职事官,公廨、杂用不给。员外官、检校、判、试、知给禄料食 粮之半,散官、勋官、卫官减四之一,致仕五品以上给半禄,解官充侍亦如之。四 夷宿卫同京官。

  天下置公廨本钱,以典史主之,收赢十之七,以供佐史以下不赋粟者常食,余 为百官俸料。京兆、河南府钱三百八十万,太原及四大都督府二百七十五万,中都 督府、上州二百四十二万,下都督、中州一百五十四万,下州八十八万;京兆、河 南府京县一百四十三万,太原府京县九十一万三千,京兆、河南府畿县八十二万五 千,太原府畿县、诸州上县七十七万,中县五十五万,中下县、下县三十八万五千; 折冲上府二十万,中府减四之一,下府十万。

  麟德二年,给文官五品以上仗身,以掌闲、幕士为之。咸亨元年,与职事官皆 罢。乾封元年,京文武官视职事品给防閤、庶仆。

  百官俸出于租调,运送之费甚广。公廨出举,典史有彻垣墉、鬻田宅以免责者。 又以杂职供薪炭,纳直倍于正丁。仪凤三年,王公以下率口出钱,以充百官俸食防 閤、庶仆、邑士、仗身、封户。

  调露元年,职事五品以上复给仗身。光宅元年,以京官八品、九品俸薄,诏八 品岁给庶仆三人,九品二人。文武职事三品以上给亲事、帐内。以六品、七品子为 亲事,以八品、九品子为帐内,岁纳钱千五百,谓之“品子课钱”。三师、三公、 开府仪同三司百三十人;嗣王、郡王百八人;上柱国领二品以上职事九十五人,领 三品职事六十九人;柱国领二品以上职事七十三人,领三品职事五十五人;护军领 二品以上职事六十二人,领三品职事三十六人。二品以下又有白直、执衣:二品白 直四十人,三品三十二人,四品二十四人,五品十六人,六品十人,七品七人,八 品五人,九品四人;二品执衣十八人,三品十五人,四品十三人,五品九人,六品、 七品各六人,八品、九品各三人。皆中男为之。防閤、庶仆,皆满岁而代。外官五 品以上亦有执衣。都护府不治州事亦有仗身:都护四人,副都护、长史、司马三人, 诸曹参军事二人,上镇将四人,中下镇将、上镇副三人,中、下镇副各二人,镇仓 曹、关令丞、戍主副各一人,皆取于防人卫士,十五日而代。宿卫官三品以上仗身 三人,五品以上二人,六品以下及散官五品以上各一人,取于番上卫士,役而不收 课。亲王出籓者,府佐史、典军、副典军有事力人,数如白直。诸司、诸使有守当 及厅子,以兵及勋官为之。白直、执衣以下分三番,周岁而代,供役不逾境。后皆 纳课:仗身钱六百四十,防閤、庶仆、白直钱二千五百,执衣钱一千。其后亲事、 帐内亦纳课如品子之数。

  州县典史捉公廨本钱者,收利十之七。富户幸免徭役,贫者破产甚众。秘书少 监崔沔请计户均出,每丁加升尺,所增盖少;流亡渐复,仓库充实,然后取于正赋, 罢新加者。

  开元十年,中书舍人张嘉贞又陈其不便,遂罢天下公廨本钱,复税户以给百官; 籍内外职田,赋逃还户及贫民;罢职事五品以上仗身。

  十八年,复给京官职田。州县籍一岁税钱为本,以高户捉之,月收赢以给外官。 复置天下公廨本钱,收赢十之六。十九年,初置职田顷亩簿,租价无过六斗,地不 毛者亩给二斗。

  二十四年,令百官防閤、庶仆俸食杂用以月给之,总称月俸:一品钱三万一千, 二品二万四千,三品万七千,四品万一千五百六十七,五品九千二百,六品五千三 百,七品四千一百,八品二千四百七十五,九品千九百一十七。禄米则岁再给之: 一品七百斛,从一品六百斛,二品五百斛,从二品四百六十斛,三品四百斛,从三 品三百六十斛,四品三百斛,从四品二百五十斛,五品二百斛,从五品百六十斛, 六品百斛,自此十斛为率,至从七品七十斛,八品六十七斛,自此五斛为率,至从 九品五十二斛。外官降一等。

  先是州县无防人者,籍十八以上中男及残疾以守城门及仓库门,谓之门夫。番 上不至者,闲月督课,为钱百七十,忙月二百。至是以门夫资课给州县官。

  二十九年,以京畿地狭,计丁给田犹不足,于是分诸司官在都者,给职田于都 畿,以京师地给贫民。是时河南、北职田兼税桑,有诏公廨、职田有桑者,毋督丝 课。

  天宝初,给员外郎料,天下白直岁役丁十万,有诏罢之,计数加税以供用,人 皆以为便。

  自开元后,置使甚众,每使各给杂钱。宰相杨国忠身兼数官,堂封外月给钱百 万。幽州平卢节度使安禄山、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兼使所给,亦不下百万。

  十二载,国忠以两京百官职田送租劳民,请五十里外输于县仓,斗纳直二钱, 百里外纳直三钱,使百官就请于县,然县吏欺盗盖多,而闲司有不能自直者。十四 载,两京九品以上月给俸加十之二,同正员加十之一。兵兴,权臣增领诸使,月给 厚俸,比开元制禄数倍。

  至德初,以用物不足,内外官不给料钱,郡府县官给半禄及白直、品子课。乾 元元年,亦给外官半料及职田,京官给手力课而已。上元元年,复令京官职田以时 输送,受加耗者以枉法赃论。其后籍以为军粮矣。永泰末,取州县官及折冲府官职 田苗子三之一,市轻货以赈京官。

  大历元年,敛天下青苗钱,得钱四百九十万缗,输大盈库,封太府左、右藏, 鐍而不发者累岁。二年,复给京兆府及畿县官职田,以三之一供军饟。增税青苗钱, 一亩至三十。权臣月俸有至九十万者,刺史亦至十万。杨绾、常衮为相,增京官正 员官及诸道观察使、都团练使、副使以下料钱。初,检校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 月给钱十二万。至是户部侍郎判度支韩滉请同正官,从高而给之。文官一千八百五 十四员,武官九百四十二员,月俸二十六万缗,而增给者居三之一。

  先是,州县职田、公廨田,每岁六月以白簿上尚书省覆实;至十月输送,则有 黄籍,岁一易之。后不复簿上,唯授祖清望要官,而职卑者稽留不付,黄籍亦不复 更矣。德宗即位,诏黄籍与白簿皆上有司。

  建中三年,复减百官料钱以助军。李泌为相,又增百官及畿内官月俸,复置手 力资课,岁给钱六十一万六千余缗,文官千八百九十二员,武官八百九十六员。左 右卫上将军以下又有六杂给:一曰粮米,二曰盐,三曰私马,四曰手力,五曰随身, 六曰春冬服。私马则有刍豆,手力则有资钱,随身则有粮米、盐,春冬服则有布、 绢、絁、、绵,射生、神策军大将军以下增以鞋,比大历制禄又厚矣。州县官有 手力杂给钱,然俸最薄者也。李泌以度支有两税钱,盐铁使有筦榷钱,可以拟经费, 中外给用,每贯垫二十,号“户部除陌钱”。复有阙官俸料、职田钱,积户部,号 “户部别贮钱”。御史中丞专掌之,皆以给京官,岁费不及五十五万缗。京兆和籴, 度支给诸军冬衣,亦往往取之。减王公以下永业田:郡王、职事官从一品田五十顷, 国公、职事官正二品田四十顷,郡公、职事官从二品田三十顷,县公、职事官正四 品田十四顷,职事官从四品田十一顷。尚郡主检校四品京官者月给料钱三十万,禄 百二十石。尚县主检校五品京官者料钱二十万,禄百石。

  自李泌增百官俸,当时以为不可朘削矣,然有名存而职废、额去而俸在者。宰 相李吉甫建议减之,遂为常法。

  于时祠祭、蕃夷赐宴、别设,皆长安、万年人吏主办,二县置本钱,配纳质积 户收息以供费。诸使捉钱者,给牒免徭役,有罪府县不敢劾治。民间有不取本钱, 立虚契,子孙相承为之。尝有殴人破首,诣闲厩使纳利钱受牒贷罪。御史中丞柳公 绰奏诸使捉钱户,府县得捕役,给牒者毁之,自是不得钱者不纳利矣。议者以两省、 尚书省、御史台总枢机,正百寮,而倍称息利,非驭官之体。

  元和九年,户部除陌钱每缗增垫五钱,四时给诸司诸使之餐,置驱使官督之, 御史一人核其侵渔,起明年正月,收息五之一,号“元和十年新收置公廨本钱”。

  初,捉钱者私增公廨本,以防耗失,而富人乘以为奸,可督者私之,外以逋官 钱迫蹙闾里,民不堪其扰。御史中丞崔从奏增钱者不得逾官本。其后两省捉钱,官 给牒逐利江淮之间,鬻茶盐以桡法。十三年,以职田多少不均,每司收草粟以多少 为差。其后宰相李珏、杨嗣复奏堂厨食利钱扰民烦碎,于是罢堂厨捉钱官,置库量 入计费。

  唐世百官俸钱,会昌后不复增减,今著其数:太师、太傅、太保,钱二百万。 太尉、司徒、司空,百六十万。侍中,百五十万。中书令,门下中书侍郎,左右仆 射,太子太师、太保、太傅,百四十万。尚书,御史大夫,太子少师、少保、少傅, 百万。节度使,三十万。都防御使、副使,监军,十五万。观察使十万。左右丞, 侍郎,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秘书、殿中、内侍监,御史中丞, 太常、宗正、大理、司农、太府、鸿胪、太仆、光禄、卫尉卿,国子祭酒,将作、 少府监,太子宾客、詹事,诸府尹,大都督府长史,都团练使、副使,上州刺史, 八万。太常、宗正少卿,太子左右庶子,节度副使,刺史知军事,七万。六军统军, 诸府少尹,少监,少卿,国子司业,少詹事,六万五千。左右卫、金吾卫上将军, 六军大将军,六万。左右骁卫、武卫、威卫、领军卫、监门卫、千牛卫上将军,上 州别驾,五万五千。郎中,司天监,太子左右谕德、家令寺、仆寺、率更寺令,亲 王傅,别敕判官,观察、团练判官掌书记,上州长史、司马,五万。左右卫、金吾 卫大将军,怀化大将军,诸府、大都督司录参军事,鴘赤县令,四万五千。员外郎, 起居郎,通事舍人,起居舍人,著作郎,内常侍,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太常、宗 正、殿中、秘书丞,大理正,国子博士,京都宫苑总监监,都水使者,太子中舍、 中允,王府长史,归德将军,节度推官、支使,防御判官,上州录事参军事,畿县、 上县令,四万。怀化中郎将,三万七千。左右骁卫、武卫、威卫、领军卫、监门卫、 千牛卫、殿前左右射生军、神策军大将军,左右卫、金吾卫将军,三万六千。补阙, 殿中侍御史,诸府、大都督府判官,赤县丞,三万五千。怀化郎将,三万二千。拾 遗,司天少监,六局奉御,内常侍,监察御史,御史台主簿,太常博士,陵署令, 大理司直,中书主书,门下录事,太子赞善、典内、洗马、司议郎,王府司马,骁 卫、武卫、威卫、领军卫、监门卫、六军、射生、神策军将军,归德中郎将,观察 防御团练推官巡官,鴘赤县丞,两赤县主簿、尉,上州功曹参军以下,上县丞,三 万。城门郎,秘书郎,著作佐郎,六局直长,十六卫、六军、诸府、十率府长史, 怀化司阶,畿县丞,鴘赤县主簿、尉,二万五千。归德司阶,二万三千。五官正, 太常寺协律郎,陵署丞,诸寺监主簿,国子、太学、广文助教,都水监丞,詹事府 司直,太子通事舍人、文学、三寺丞、五局郎,王府谘议参军、友,畿县上县主簿 尉,二万。怀化中候,万八千。十六卫六军十率府率、副率、中郎、中郎将,万七 千三百五十。归德中候,万七千。四门助教,十六卫佐,秘书省、崇文、弘文馆校 书郎、正字,太常寺奉礼郎、太祝,郊社、太乐、鼓吹署令,四门助教,京都宫苑 总监副监,九成宫总监监、主事,十六卫、六军卫佐,尚书省都事,万六千。十六 卫、六军中候,太子内率府千牛,六千一百七十四。内寺伯,怀化司戈,诸府大都 督府参军事、文学、博士、录事,上州参军事、博士,万五千。归德司戈,万四千。 十六卫、六军、十率府左右郎将,亲王府典军、副典军,万三千八百。司戈、内率 府备身、仆寺进马,三千七百一十二。符宝郎,内谒者监,九寺诸监,詹事府丞, 太医署令,太学、广文、四门博士,中书门下主事,太子文学、侍医,诸府、都督 府医博士、法直,两赤县录事,上州录事,市令,万三千。怀化执戟长上,万一千。 门下省典仪,侍御医,司天台丞,都水监主簿,率府卫佐,诸司主事、御史台主事, 万二千。司医,太医署丞,归德执戟长上,一万。医佐,大理寺评事,太常宗正寺 詹事府主簿、寺监,内侍省司天台左右春坊詹事府录事、主事,八千。司阶,千牛 备身左右,七千九百九十。京都园苑四面监监,两京诸市、中尚、武库、武成王庙 署令,王府掾、属、主簿、记室、录事参军事,七千。司天台主簿、灵台郎、保章 正,上局署令,七品陵庙令,京都宫苑总监丞,司竹、温泉监监,太子内坊丞,王 府功曹以下参军事,亲王国令,公主邑司令,六千。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司竹、 温泉副监,五千。书、算、律学博士,内谒者,中局署令,上局署丞,五官挈壶正, 京都园苑四面监、九成宫总监副监,医、针博士,医监,陵庙令,司竹、温泉监丞, 太子药藏局丞,王府参军事,王国大农,公主邑司丞,四千。狱丞,国子监直讲, 掌客,司仪,中局署丞,监膳,监作,监事,食医,尚辇,进马,奉乘,主乘,典 乘,司库,司廪,十六卫、十率府录事,亲、勋、翊府兵曹参军事,司天台司辰、 司历、监候,内坊典直,宫教博士,乐正,医正,卜正,按摩、呪禁、卜博士,针、 医、卜、书、算助教,陵庙、太乐、鼓吹署丞,京都园苑四面监、九成宫总监丞, 诸总监主簿,太子典膳、内直、典设、宫门局丞,三寺主簿,亲王国尉、丞,三千。 十六卫、六军、十率府执戟、长上、左右中郎将二千八百五十。

卷五十六

  刑法

  古之为国者,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知争端也。后世作为刑书,惟恐不 备,俾民之知所避也。其为法虽殊,而用心则一,盖皆欲民之无犯也。然未知夫导 之以德、齐之以礼,而可使民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唐之刑书有四,曰:律、令、格、式。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 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从事于 此三者。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以律。律之为书,因隋之旧,为 十有二篇:一曰名例,二曰卫禁,三曰职制,四曰户婚,五曰厩库,六曰擅兴,七 曰贼盗,八曰斗讼,九曰诈伪,十曰杂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断狱。

  其用刑有五:一曰笞。笞之为言耻也;凡过之小者,捶挞以耻之。汉用竹,后 世更以楚。《书》曰“扑作教刑”是也。二曰杖。杖者,持也;可持以击也。《书》 曰“鞭作官刑”是也。三曰徒。徒者,奴也;盖奴辱之。《周礼》曰:“其奴,男 子入于罪隶,任之以事,寘之圜土而教之,量其罪之轻重,有年数而舍。四曰流。 《书》云“流宥五刑”,谓不忍刑杀,宥之于远也。五曰死。乃古大辟之刑也。

  自隋以前,死刑有五,曰:罄、绞、斩、枭、裂。而流、徒之刑,鞭笞兼用, 数皆逾百。至隋始定为:笞刑五,自十至于五十;杖刑五,自六十至于百;徒刑五, 自一年至于三年;流刑三,自一千里至于二千里;死刑二,绞、斩。除其鞭刑及枭 首、轩裂之酷。又有议、请、减、赎、当、免之法。唐皆因之。然隋文帝性刻深, 而炀帝昏乱,民不胜其毒。

  唐兴,高祖入京师,约法十二条,惟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及受禅, 命纳言刘文静等损益律令。武德二年,颁新格五十三条,唯吏受赇、犯盗、诈冒府 库物,赦不原。凡断屠日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刑。四年,高祖躬录囚徒,以人 因乱冒法者众,盗非劫伤其主及征人逃亡、官吏枉法,皆原之。已而又诏仆射裴寂 等十五人更撰律令,凡律五百,丽以五十三条。流罪三,皆加千里;居作三岁至二 岁半者悉为一岁。余无改焉。

  太宗即位,诏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复定旧令,议绞刑之属五十,皆免死而断右 趾。既而又哀其断毁支体,谓侍臣曰:“肉刑,前代除之久矣,今复断人趾,吾不 忍也。”王珪、萧瑀、陈叔达对曰:“受刑者当死而获生,岂惮去一趾?去趾,所 以使见者知惧。今以死刑为断趾,盖宽之也。”帝曰:“公等更思之。”其后蜀王 法曹参军裴弘献驳律令四十余事,乃诏房玄龄与弘献等重加删定。玄龄等以谓“古 者五刑,刖居其一。及肉刑既废,今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而又刖足,是 六刑也。”于是除断趾法,为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二年。

  太宗尝览《明堂针灸图》,见人之五藏皆近背,针灸失所,则其害致死,叹曰: “夫箠者,五刑之轻;死者,人之所重。安得犯至轻之刑而或致死?”遂诏罪人无 得鞭背。

  五年,河内人李好德坐妖言下狱,大理丞张蕴古以为好德病狂瞀,法不当坐。 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蕴古相州人,好德兄厚德方为相州刺史,故蕴古奏不以实。太 宗怒,遽斩蕴古,既而大悔,因诏“死刑虽令即决,皆三覆奏”。久之,谓群臣曰: “死者不可复生。昔王世充杀郑颋而犹能悔,近有府史取赇不多,朕杀之,是思之 不审也。决囚虽三覆奏,而顷刻之间,何暇思虑?自今宜二日五覆奏。决日,尚食 勿进酒肉,教坊太常辍教习,诸州死罪三覆奏,其日亦蔬食,务合礼撤乐、减膳之 意。”

  故时律,兄弟分居,廕不相及,而连坐则俱死。同州人房强以弟谋反当从坐, 帝因录囚为之动容,曰:“反逆有二:兴师动众一也,恶言犯法二也。轻重固异, 而钧谓之反,连坐皆死,岂定法耶?”玄龄等议曰:“礼,孙为父尸,故祖有阴孙 令,是祖孙重而兄弟轻。”于是令:“反逆者,祖孙与兄弟缘坐,皆配没;恶言犯 法者,兄弟配流而已。玄龄等遂与法司增损隋律,降大辟为流者九十二,流为徒者 七十一,以为律;定令一千五百四十六条,以为令;又删武德以来敕三千余条为七 百条,以为格;又取尚书省列曹及诸寺、监、十六卫计帐以为式。

  凡州县皆有狱,而京兆、河南狱治京师,其诸司有罪及金吾捕者又有大理狱。 京师之囚,刑部月一奏,御史巡行之。每岁立春至秋及大祭祀、致齐,朔望、上下 弦、二十四气、雨及夜未明,假日、断屠月,皆停死刑。

  京师决死,涖以御史、金吾,在外则上佐,余皆判官涖之。五品以上罪论死, 乘车就刑,大理正涖之,或赐死于家。凡囚已刑,无亲属者,将作给棺,瘗于京城 七里外,圹有甎铭,上揭以榜,家人得取以葬。

  诸狱之长官,五日一虑囚。夏置浆饮,月一沐之;疾病给医药,重者释械,其 家一人入侍,职事散官三品以上,妇女子孙二人入侍。

  天下疑狱谳大理寺不能决,尚书省众议之,录可为法者送秘书省。奏报不驰驿。 经覆而决者,刑部岁以正月遣使巡覆,所至,阅狱囚杻校、粮饷,治不如法者。杻 校钳锁皆有长短广狭之制,量囚轻重用之。

  囚二十日一讯,三讯而止,数不过二百。

  凡杖,皆长三尺五寸,削去节目。讯杖,大头径三分二厘,小头二分二厘。常 行杖,大头二分七厘,小头一分七厘。笞杖,大头二分,小头一分有半。

  死罪校而加杻,官品勋阶第七者,锁禁之。轻罪及十岁以下至八十以上者、废 疾、侏儒、怀妊皆颂系以待断。

  居作者著钳若校,京师隶将作,女子隶少府缝作。旬给假一日,腊、寒食二日, 毋出役院。病者释钳校、给假,疾差陪役。谋反者男女奴婢没为官奴婢,隶司农, 七十者免之。凡役,男子入于蔬圃,女子入于厨饎。

  流移人在道疾病,妇人免乳,祖父母、父母丧,男女奴婢死,皆给假,授程粮。

  非反逆缘坐,六岁纵之,特流者三岁纵之,有官者得复仕。

  初,太宗以古者断狱,讯于三槐、九棘,乃诏:“死罪,中书、门下五品以上 及尚书等平议之;三品以上犯公罪流、私罪徒,皆不追身。”凡所以纤悉条目,必 本于仁恕。然自张蕴古之死也,法官以失出为诫,有失入者,又不加罪,自是吏法 稍密。帝以问大理卿刘德威,对曰:“律,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今失入无辜, 而失出为大罪,故吏皆深文。”帝矍然,遂命失出入者皆如律,自此吏亦持平。

  十四年,诏流罪无远近皆徙边要州。后犯者浸少。十六年,又徙死罪以实西州, 流者戍之,以罪轻重为更限。

  广州都督赏仁弘尝率乡兵二千助高祖起,封长沙郡公。仁弘交通豪酋,纳金宝, 没降獠为奴婢,又擅赋夷人。既还,有舟七十。或告其赃,法当死。帝哀其老且有 功,因贷为庶人,乃召五品以上,谓曰:“赏罚所以代天行法,今朕宽仁弘死,是 自弄法以负天也。人臣有过,请罪于君,君有过,宜请罪于天。其令有司设藁席于 南郊三日,朕将请罪。”房玄龄等曰:“宽仁弘不以私而以功,何罪之请?”百僚 顿首三请,乃止。

  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为 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所以爱民厚俗之意,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 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 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 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暗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 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改。

  高宗初即位,诏律学之士撰《律疏》。又诏长孙无忌等增损格敕,其曹司常务 曰《留司格》,颁之天下曰《散颁格》。龙朔、仪凤中,司刑太常伯李敬玄、左仆 射刘仁轨相继又加刊正。

  武后时,内史裴居道、凤阁侍郎韦方质等又删武德以后至于垂拱诏敕为新格, 藏于有司,曰《垂拱留司格》。神龙元年,中书令韦安石又续其后至于神龙,为 《散颁格》。睿宗即位,户部尚书岑羲等又著《太极格》。

  玄宗开元三年,黄门监卢怀慎等又著《开元格》。至二十五年,中书令李林甫 又著新格,凡所损益数千条,明年,吏部尚书宋璟又著后格,皆以开元名书。天宝 四载,又诏刑部尚书萧炅稍复增损之。肃宗、代宗无所改造。至德宗时,诏中书门 下选律学之士,取至德以来制敕奏谳,掇其可为法者藏之,而不名书。

  宪宗时,刑部侍郎许孟容等删天宝以后敕为《开元格后敕》。

  文宗命尚书省郎官各删本司敕,而丞与侍郎覆视,中书门下参其可否而奏之, 为《大和格后敕》。开成三年,刑部侍郎狄兼篸采开元二十六年以后至于开成制敕, 删其繁者,为《开成详定格》。

  宣宗时,左卫率府仓曹参军张戣以刑律分类为门,而附以格敕,为《大中刑律 统类》,诏刑部颁行之。

  此其当世所施行而著见者,其余有其书而不常行者,不足纪也。

  《书》曰:“慎乃出令。”盖法令在简,简则明,行之在久,久则信,而中材 之主,庸愚之吏,常莫克守之,而喜为变革。至其繁积,则虽有精明之士不能遍习, 而吏得上下以为奸,此刑书之弊也。盖自高宗以来,其大节鲜可纪,而格令之书, 不胜其繁也。

  高宗既昏懦,而继以武氏之乱,毒流天下,几至于亡。自永徽以后,武氏已得 志,而刑滥矣。当时大狱,以尚书刑部、御史台、大理寺杂按,谓之“三司”,而 法吏以惨酷为能,至不释枷而笞棰以死者,皆不禁。律有杖百,凡五十九条,犯者 或至死而杖未毕,乃诏除其四十九条,然无益也。武后已称制,惧天下不服,欲制 以威,乃修后周告密之法,诏官司受讯,有言密事者,驰驿奏之。自徐敬业、越王 贞、琅邪王冲等起兵讨乱,武氏益恐。乃引酷吏周兴、来俊臣辈典大狱,与侯思止、 王弘义、郭弘霸、李敬仁、康韦、卫遂忠等集告事数百人,共为罗织,构陷无辜。 自唐之宗室与朝廷之士,日被告捕,不可胜数,天下之人,为之仄足,如狄仁杰、 魏元忠等皆几不免。左台御史周矩上疏曰:“比奸憸告讦,习以为常。推劾之吏, 以深刻为功,凿空争能,相矜以虐。泥耳囊头,摺胁签爪,县发燻耳,卧邻秽溺, 刻害支体,糜烂狱中,号曰‘狱持’;闭绝食饮,昼夜使不得眠,号曰‘宿囚’。 残贼威暴,取决目前。被诬者苟求得死,何所不至?为国者以仁为宗,以刑为助, 周用仁而昌,秦用刑而亡。愿陛下缓刑用仁,天下幸甚!”武后不纳。麟台正字陈 子昂亦上书切谏,不省。及周兴、来俊臣等诛死,后亦老,其意少衰,而狄仁杰、 姚崇、宋璟、王及善相与论垂拱以来酷滥之冤,太后感寤,由是不复杀戮。然其毒 虐所被,自古未之有也。大足元年,乃诏法司及推事使敢多作辩状而加语者,以故 入论。中宗、韦后继以乱败。

  玄宗自初即位,励精政事,常自选太守、县令,告戒以言,而良吏布州县,民 获安乐,二十年间,号称治平,衣食富足,人罕犯法。是岁刑部所断天下死罪五十 八人,往时大理狱,相传鸟雀不栖,至是有鹊巢其庭树,群臣称贺,以为几致刑错。 然而李林甫用事矣,自来俊臣诛后,至此始复起大狱,以诬陷所杀数十百人,如韦 坚、李邕等皆一时名臣,天下冤之。而天子亦自喜边功,遣将分出以击蛮夷,兵数 大败,士卒死伤以万计,国用耗乏,而转漕输送,远近烦费,民力既弊,盗贼起而 狱讼繁矣。天子方侧然,诏曰:“徒非重刑,而役者寒暑不释械系。杖,古以代肉 刑也,或犯非巨蠹而棰以至死,其皆免,以配诸军自效。民年八十以上及重疾有罪, 皆勿坐。侍丁犯法,原之俾终养。”以此施德其民。然巨盗起,天下被其毒,民莫 蒙其赐也。

  安、史之乱,伪官陆大钧等背贼来归,及庆绪奔河北,胁从者相率待罪阙下, 自大臣陈希烈等合数百人。以御史大夫李岘、中丞崔器等为三司使,而肃宗方喜刑 名,器亦刻深,乃以河南尹达奚珣等三十九人为重罪,斩于独柳树者十一人,珣及 韦恒腰斩,陈希烈等赐自尽于狱中者七人,其余决重杖死者二十一人。以岁除日行 刑,集百官临视,家属流窜。初,史思明、高秀岩等皆自拔归命,闻珣等被诛,惧 不自安,乃复叛。而三司用刑连年,流贬相继。及王玙为相,请诏三司推核未已者, 一切免之。然河北叛人畏诛不降,兵连不解,朝廷屡起大狱。肃宗后亦悔,叹曰: “朕为三司所误。”临崩,诏天下流人皆释之。

  代宗性仁恕,常以至德以来用刑为戒。及河、洛平,下诏河北、河南吏民任伪 官者,一切不问。得史朝义将士妻子四百余人,皆赦之。仆固怀恩反,免其家,不 缘坐。剧贼高玉聚徒南山,啗人数千,后擒获,会赦,代宗将贷其死,公卿议请为 菹醢,帝不从,卒杖杀之。谏者常讽帝政宽,故朝廷不肃。帝笑曰:“艰难时无以 逮下,顾刑法峻急,有威无恩,朕不忍也。”即位五年,府县寺狱无重囚。故时, 别敕决人捶无数。宝应元年,诏曰:“凡制敕与一顿杖者,其数止四十;至到与一 顿及重杖一顿、痛杖一顿者,皆止六十。”

  德宗性猜忌少恩,然用刑无大滥。刑部侍郎班宏言:“谋反、大逆及叛、恶逆 四者,十恶之大也,犯者宜如律。其余当斩、绞刑者,决重杖一顿处死,以代极法。” 故时,死罪皆先决杖,其数或百或六十,于是悉罢之。

  宪宗英果明断,自即位数诛方镇,欲治僭叛,一以法度,然于用刑喜宽仁。是 时,李吉甫、李绛为相。吉甫言:“治天下必任赏罚,陛下频降赦令,蠲逋负,赈 饥民,恩德至矣。然典刑未举,中外有懈怠心。”绛曰:“今天下虽未大治,亦未 甚乱,乃古平国用中典之时。自古欲治之君,必先德化,至暴乱之世,始专任刑法。 吉甫之言过矣。”宪宗以为然。司空于頔亦讽帝用刑以收威柄,帝谓宰相曰:“頔 怀奸谋,欲朕失人心也。”元和八年,诏:“两京、关内、河东、河北、淮南、山 南东西道死罪十恶、杀人、铸钱、造印,若强盗持仗劫京兆界中及它盗赃逾三匹者, 论如故。其余死罪皆流天德五城,父祖子孙欲随者,勿禁。”盖刑者,政之辅也。 政得其道,仁义兴行,而礼让成俗,然犹不敢废刑,所以为民防也,宽之而已。今 不隆其本、顾风俗谓何而废常刑,是弛民之禁,启其奸,由积水而决其防。故自玄 宗废徒杖刑,至是又废死刑,民未知德,而徒以为幸也。

  穆宗童昏,然颇知慎刑法,每有司断大狱,令中书舍人一人参酌而轻重之,号 “参酌院”。大理少卿崔杞奏曰:“国家法度,高祖、太宗定制二百余年矣。《周 礼》:正月布刑,张之门闾及都鄙邦国,所以屡丁宁,使四方谨行之。大理寺,陛 下守法之司也。今别设参酌之官,有司定罪,乃议其出入,是与夺系于人情,而法 官不得守其职。昔子路问政,孔子曰:‘必也正名乎。’臣以为参酌之名不正,宜 废。”乃罢之。

  大和六年,兴平县民上官兴以醉杀人而逃,闻械其父,乃自归。京兆尹杜悰、 御史中丞宇文鼎以其就刑免父,请减死。诏两省议,以为杀人者死,百王所守;若 许以生,是诱之杀人也。谏官亦以为言。文宗以兴免父囚,近于义,杖流灵州,君 子以为失刑。文宗好治,躬自谨畏,然阉宦肆孽不能制。至诛杀大臣,夷灭其族, 滥及者不可胜数,心知其冤,为之饮恨流涕,而莫能救止。盖仁者制乱,而弱者纵 之,然则刚强非不仁,而柔弱者仁之贼也。

  武宗用李德裕诛刘稹等,大刑举矣,而性严刻。故时,窃盗无死,所以原民情 迫于饥寒也,至是赃满千钱者死,至宣宗乃罢之。而宣宗亦自喜刑名,常曰:“犯 我法,虽子弟不宥也。”然少仁恩,唐德自是衰矣。

  盖自高祖、太宗除隋虐乱,治以宽平,民乐其安,重于犯法,致治之美,几乎 三代之盛时。考其推心恻物,其可谓仁矣!自高宗、武后以来,毒流邦家,唐祚绝 而复续。玄宗初励精为政,二十年间,刑狱减省,岁断死罪才五十八人。以此见致 治虽难,勉之则易,未有为而不至者。自此以后,兵革遂兴,国家多故,而人主规 规,无复太宗之志。其虽有心于治者,亦不能讲考大法,而性有宽猛,凡所更革, 一切临时苟且,或重或轻,徒为繁文,不足以示后世。而高祖、太宗之法,仅守而 存。故自肃宗以来,所可书者几希矣;懿宗以后,无所称焉。

卷五十七

  艺文一

  自《六经》焚于秦而复出于汉,其师傅之道中绝,而简编脱乱讹缺,学者莫得 其本真,于是诸儒章句之学兴焉。其后传注、笺解、义疏之流,转相讲述,而圣道 粗明,然其为说固已不胜其繁矣。至于上古三皇五帝以来世次,国家兴灭终始,僭 窃伪乱,史官备矣。而传记、小说,外暨方言、地理、职官、氏族,皆出于史官之 流也。自孔子在时,方脩明圣经以绌缪异,而老子著书论道德。接乎周衰,战国游 谈放荡之士,田骈、慎到、列、庄之徒,各极其辩;而孟轲、荀卿始专脩孔氏,以 折异端。然诸子之论,各成一家,自前世皆存而不绝也。夫王迹熄而《诗》亡, 《离骚》作而文辞之士兴。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 何其多也。自汉以来,史官列其名氏篇第,以为六艺、九种、七略;至唐始分为四 类,曰经、史、子、集。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 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者,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呜呼,可谓盛矣!

  《六经》之道,简严易直而天人备,故其愈久而益明。其余作者众矣,质之圣 人,或离或合。然其精深闳博,各尽其术,而怪奇伟丽,往往震发于其间,此所以 使好奇博爱者不能忘也。然凋零磨灭,亦不可胜数,岂其华文少实,不足以行远欤? 而俚言俗说,猥有存者,亦其有幸不幸者欤?今著于篇,有其名而亡其书者,十盖 五六也,可不惜哉。

  初,隋嘉则殿书三十七万卷,至武德初,有书八万卷,重复相糅。王世充平, 得隋旧书八千余卷,太府卿宋遵贵监运东都,浮舟溯河,西致京师,经砥柱舟覆, 尽亡其书。贞观中,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继为秘书监,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 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藏于内库,以宫人掌之。玄宗命左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 马怀素为脩图书使,与右散骑常侍、崇文馆学士褚无量整比。会幸东都,乃就乾元 殿东序检校。无量建议:御书以宰相宋璟、苏颋同署,如贞观故事。又借民间异本 传录。及还京师,迁书东宫丽正殿,置修书院于著作院。其后大明宫光顺门外、东 都明福门外,皆创集贤书院,学士通籍出入。既而太府月给蜀郡麻纸五千番,季给 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岁给河间、景城、清河、博平四郡兔千五百皮为笔材。两都 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其本有正有副,轴 带帙签皆异色以别之。

  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元载为相,奏以千钱购书一卷,又命拾遗苗发等使江 淮括访。至文宗时,郑覃侍讲,进言经籍未备,因诏秘阁搜采,于是四库之书复完, 分藏于十二库。黄巢之乱,存者盖鲜。昭宗播迁,京城制置使孙惟晟敛书本军,寓 教坊于秘阁,有诏还其书,命监察御史韦昌范等诸道求购,及徙洛阳,荡然无遗矣。

  甲部经录,其类十一:一曰《易》类,二曰《书》类,三曰《诗》类,四曰 《礼》类,五曰《乐》类,六曰《春秋》类,七曰《孝经》类,八曰《论语》类, 九曰谶纬类,十曰经解类,十一曰小学类。凡著录四百四十家,五百九十七部,六 千一百四十五卷。不著录一百一十七家,三千三百六十卷。

  《连山》十卷

  司马膺注《归藏》十三卷

  《周易》卜商《传》二卷

  孟喜《章句》十卷

  京房《章句》十卷

  费直《章句》四卷

  马融《章句》十卷

  荀爽《章句》十句

  郑玄注《周易》十卷

  刘表《注》五卷

  董遇《注》十卷

  宋忠《注》十卷

  王肃《注》十卷

  王弼《注》七卷

  又《大衍论》三卷

  虞翻《注》九卷

  陆绩《注》十三卷

  姚信《注》十卷

  荀辉《注》十卷

  蜀才《注》十卷

  王廙《注》十卷

  干宝《注》十卷

  又《爻义》一卷

  黄颖《注》十卷

  崔浩《注》十卷

  崔觐《注》十三卷

  何胤《注》十卷

  卢氏《注》十卷

  傅氏《注》十四卷

  王又玄《注》十卷

  王凯冲《注》十卷

  荀氏《九家集解》十卷

  马、郑、二王《集解》十卷

  王弼、韩康伯《注》十卷

  二王《集解》十卷

  张璠《集解》十卷

  又《略论》一卷

  谢万注《系辞》二卷

  桓玄注《系辞》二卷

  荀谚注《系辞》二卷

  荀柔之注《系辞》二卷

  宋褰注《系辞》二卷

  宋明帝注《义疏》二十卷

  张该等《群臣讲易疏》二十卷

  梁武帝《大义》二十卷

  又《大义疑问》二十卷

  萧伟《发义》一卷

  又《几义》一卷

  萧子政《义疏》十四卷

  又《系辞义》二卷

  张讥《讲疏》三十卷

  何妥《讲疏》十三卷

  褚仲都《讲疏》十六卷

  梁蕃《文句义疏》二十卷

  又《开题论序疏》十卷

  《释序义》三卷

  刘瓛《系辞义疏》二卷

  又《乾坤义疏》一卷

  钟会《周易论》四卷

  范氏《周易论》四卷

  应吉甫《明易论》一卷

  邹湛《统略论》三卷

  阮长成、阮仲容《难答论》二卷

  宋处宗《通易论》一卷

  宣聘《通易象论》一卷

  栾肇《通易象论》一卷

  袁宏《略谱》一卷

  杨乂《卦序论》一卷

  沈熊《周易谱》一卷

  《杂音》三卷

  任希古注《周易》十卷

  《周易正义》十六卷国子祭酒孔颖达、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太学博士马 嘉运,太学助教赵乾叶、王谈、于志宁等奉诏撰,四门博士苏德融、赵弘智覆审。

  陆德明《周易文句义疏》二十四卷

  《文外大义》二卷

  阴弘道《周易新传疏》十卷颢子,临涣令。

  薛仁贵《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

  王勃《周易发挥》五卷

  玄宗《周易大衍论》三卷

  李鼎祚《集注周易》十七卷

  东乡助《周易物象释疑》一卷

  僧一行《周易论》卷亡。

  又《大衍玄图》一卷

  《义决》一卷

  《大衍论》二十卷

  崔良佐《易忘象》卷亡。

  元载集注《周易》一百卷

  李吉甫注《一行易》卷亡。

  卫元嵩《元包》十卷苏源明传,李江注。

  高定《周易外传》二十二卷郢子,京兆府参军。

  裴通《易书》一百五十卷字又玄,士淹子,文宗访以《易》义,令进所撰书。

  卢行超《易义》五卷字孟起,大中六合丞。

  陆希声《周易传》二卷

  右《易》类七十六家,八十八部,六百六十五卷。失姓名一家,李鼎祚以下不 著录十一家,三百二十九卷。

  《古文尚书》孔安国《传》十三卷

  谢沈《注》十三卷

  王肃《注》十卷

  又《释驳》五卷

  范甯《注》十卷

  李颙《集注》十卷

  又《新释》二卷

  《要略》二卷

  姜道盛《集注》十卷

  徐邈注《逸篇》三卷

  伏胜注《大传》三卷

  又《畅训》一卷

  刘向《洪范五行传论》十一卷

  马融《传》十卷

  王肃《孔安国问答》三卷

  郑玄注《古文尚书》九卷

  又《注释问》四卷

  王粲问,田琼、韩益正。

  吕文优《义注》三卷

  伊说《释义》四卷

  顾欢《百问》一卷

  巢猗《百释》三卷

  又《义疏》十卷

  费甝《义疏》十卷

  任孝恭《古文大义》二十卷

  蔡大宝《义疏》三十卷

  刘焯《义疏》三十卷

  顾彪《古文音义》五卷

  又《文外义》一卷

  刘炫《述义》二十卷

  王俭《音义》四卷

  王玄度注《尚书》十三卷

  王元感《尚书纠缪》十卷

  《今文尚书》十三卷开元十四年,玄宗以《洪范》“无偏无颇”声不协,诏改 为“无偏无陂”。天宝三载,又诏集贤学士卫包改古文从今文。

  《尚书正义》二十卷国子祭酒孔颖达、太学博士王德韶、四门助教李子云等奉 诏撰。四门博士硃长才苏德融、太学助教隋德素、四门助教王士雄赵弘智覆审。太 尉扬州都督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吏部尚书侍中高 季辅吏部尚书褚遂良、中书令柳奭、弘文馆学士谷那律刘伯庄、太学博士贾公彦范 义郡齐威、太常博士柳士宣孔志约、四门博士赵君赞、右内率府长史弘文馆直学士 薛伯珍、国子助教史士弘、太学助教郑祖玄周玄达、四门助教李玄植王真儒与王德 韶、隋德素等刊定。

  王元感《尚书纠缪》十卷

  穆元休《洪范外传》十卷

  陈正卿《续尚书》纂汉至唐十二代诏策、章疏、歌颂、符檄、论议成书,开元 末上之。卷亡。

  崔良佐《尚书演范》卷亡。

  右《书》类二十五家,三十三部,三百六卷。王元感以下不著录四家,二十卷。

  《韩诗》卜商《序》韩婴《注》二十二卷

  又《外传》十卷

  卜商《集序》二卷

  又《翼要》十卷

  毛苌《传》十卷

  郑玄笺《毛诗诂训》二十卷

  又《谱》三卷

  王肃《注》二十卷

  又《杂义驳》八卷

  《问难》二卷

  叶遵《注》二十卷号《叶诗》。

  崔灵恩《集注》二十四卷

  《义注》五卷

  刘桢《义问》十卷

  王基《毛诗驳》五卷

  《毛诗杂答问》五卷

  《杂义难》十卷

  孙毓《异同评》十卷

  杨乂《毛诗辨》三卷

  陈统《难孙氏诗评》四卷

  又《表隐》二卷

  元延明《谊府》三卷

  张氏《义疏》五卷

  陆玑《草木鸟兽鱼虫疏》二卷

  谢沈《释义》十卷

  刘氏《序义》一卷

  刘炫《述义》三十卷

  鲁世达《音义》二卷

  郑玄等《诸家音》十五卷

  王玄度注《毛诗》二十卷

  《毛诗正义》四十卷孔颖达、王德韶、齐威等奉诏撰,赵乾叶、四门助教贾普 曜赵弘智等覆正。

  许叔牙《毛诗纂义》十卷

  成伯玙《毛诗指说》一卷

  又《断章》二卷

  《毛诗草木虫鱼图》二十卷开成中,文宗命集贤院脩撰并绘图象,大学士杨嗣 复、学士张次宗上之。

  右《诗》类二十五家,三十一部,三百二十二卷。失姓名三家,许叔牙以下不 著录三家,三十三卷。

  《大戴德礼记》十三卷

  又《丧服变除》一卷

  郑玄注《小戴圣礼记》二十卷

  又《礼议》二十卷

  《礼记音》三卷曹耽解。

  《三礼目录》一卷

  注《周官》十三卷

  《音》三卷

  注《仪礼》十七卷

  《丧服变除》一卷

  注《丧服纪》一卷

  卢植注《小戴礼记》二十卷

  马融《周官传》十二卷

  又注《丧服记》一卷

  王肃注《小戴礼记》三十卷

  又注《周官》十二卷

  注《仪礼》十七卷

  《音》二卷

  《丧服要记》一卷

  注《丧服纪》一卷

  郑小同《礼记义记》四卷

  袁准注《仪礼》一卷

  孔伦《注》一卷

  陈铨《注》一卷

  蔡超宗《注》二卷

  田僧绍《注》二卷

  傅玄《周官论评》十二卷陈邵驳。

  杜预《丧服要集议》三卷

  贺循《丧服谱》一卷

  又《丧服要记》五卷谢微注。

  干宝注《周官》十二卷

  又《答周官驳难》五卷孙略问。

  李轨《小戴礼记音》二卷

  尹毅《音》二卷

  徐邈《音》三卷

  徐爰《音》二卷

  司马伷《周官宁朔新书》八卷

  又《礼记宁朔新书》二十卷并王懋约注。

  戴颙《月令章句》十二卷

  又《中庸传》二卷

  《缑氏要钞》六卷

  王逡之注《丧服五代行要记》十卷

  徐广《礼论问答》九卷

  范甯《礼问》九卷

  又《礼论答问》九卷

  射慈《小戴礼记音》二卷

  又《丧服天子诸侯图》一卷

  崔游《丧服图》一卷

  蔡谟《丧服谱》一卷

  《丧服要难》一卷赵成问,袁祈答。

  伊说注《周官》十卷

  孙炎注《礼记》三十卷

  叶遵《注》十二卷

  董勋《问礼俗》十卷

  刘俊《礼记评》十卷

  吴商《杂礼义》十一卷

  何承天《礼论》三百七卷

  颜延之《礼逆降议》三卷

  任预《礼论条牒》十卷

  又《礼论帖》三卷

  《礼论钞》六十六卷

  庾蔚之《礼记略解》十卷

  又注《丧服要记》五卷

  《礼论钞》二十卷

  王俭《礼仪答问》十卷

  又《礼杂答问》十卷

  《丧服古今集记》三卷

  荀万秋《礼杂钞略》二卷

  傅隆《礼议》一卷

  梁武帝《礼大义》十卷

  周舍《礼疑义》五十卷

  何佟之《礼记义》十卷

  又《礼答问》十卷

  戚寿《杂礼义问答》四卷

  贺瑒《礼论要钞》一百卷

  贺述《礼统》十二卷

  崔灵恩《周官集注》二十卷

  又《三礼义宗》三十卷

  元延明《三礼宗略》二十卷

  皇侃《礼记讲疏》一百卷

  又《义疏》五十卷

  《丧服文句义》十卷

  沈重《周礼义疏》四十卷

  又《礼记义疏》四十卷

  熊安生《义疏》四十卷

  刘芳《义证》十卷

  沈文阿《丧服经傅义疏》四卷

  又《丧服发题》二卷

  夏侯伏朗《三礼图》十二卷

  《礼记隐》二十六卷

  《礼类聚》十卷

  《礼仪杂记故事》十一卷

  《礼统郊祀》六卷

  《礼论要钞》十三卷

  《区分》十卷

  《礼论钞略》十三卷

  《礼记正义》七十卷孔颖达、国子司业硃子奢、国子助教李善信贾公彦柳士宣 范义郡、魏王参军事张权等奉诏撰,与周玄达、赵君赞、王士雄、赵弘智覆审。

  贾公彦《礼记正义》八十卷

  又《周礼疏》五十卷

  《仪礼疏》五十卷

  魏征《次礼记》二十卷亦曰《类礼》。

  王玄度《周礼义决》三卷

  又注《礼记》二十卷

  元行冲《类礼义疏》五十卷

  《御刊定礼记月令》一卷集贤院学士李林甫、陈希烈、徐安贞、直学士刘光谦 齐光乂陆善经、脩撰官史玄晏、待制官梁令瓚等注解。自第五易为第一。

  成伯玙《礼记外传》四卷

  王元感《礼记绳愆》三十卷

  王方庆《礼经正义》十卷

  《礼杂问答》十卷

  李敬玄《礼论》六十卷

  张镒《三礼图》九卷

  陆质《类礼》二十卷

  韦彤《五礼精义》十卷

  丁公著《礼志》十卷

  《礼记字例异同》一卷元和十二年诏定。

  丘敬伯《五礼异同》十卷

  孙玉汝《五礼名义》十卷

  杜肃《礼略》十卷

  张频《礼粹》二十卷

  右《礼》类六十九家,九十六部,一千八百二十七卷。失姓名七家,元行冲以 下不著录十六家,二百九十五卷。

  桓谭《乐元起》二卷

  又《琴操》一卷

  孔衍《琴操》二卷

  荀勖《太乐杂歌辞》三卷

  又《太乐歌辞》二卷

  《乐府歌诗》十卷

  谢灵运《新录乐府集》十一卷

  信都芳删注《乐书》九卷

  留进《管弦记》十二卷

  凌秀《管弦志》十卷

  公孙崇《钟磬志》二卷

  梁武帝《乐社大义》十卷

  又《乐论》三卷

  沈重《钟律》五卷

  释智匠《古今乐录》十三卷

  郑译《乐府歌辞》八卷

  又《乐府声调》六卷

  苏夔《乐府志》十卷

  李玄楚《乐经》三十卷

  元殷《乐略》四卷

  又《声律指归》一卷

  翟子《乐府歌诗》十卷

  又《三调相和歌辞》五卷

  刘氏、周氏《琴谱》四卷

  陈怀《琴谱》二十一卷

  《汉魏吴晋鼓吹曲》四卷

  《琴集历头拍簿》一卷

  《外国伎曲》三卷

  又一卷

  《论乐事》二卷

  《历代曲名》一卷

  《推七音》一卷

  《十二律谱义》一卷

  《鼓吹乐章》一卷

  李守真《古今乐记》八卷

  萧吉《乐谱集解》二十卷

  武后《乐书要录》十卷

  赵邪利《琴叙谱》九卷

  张文收《新乐书》十二卷

  刘贶《太乐令壁记》三卷

  徐景安《历代乐仪》三十卷

  崔令钦《教坊记》一卷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一卷

  郗昂《乐府古今题解》三卷一作王昌龄。

  段安节《乐府杂录》一卷文昌孙

  窦璡《正声乐调》一卷

  玄宗《金凤乐》一卷

  萧祜《无射商九调谱》一卷

  赵惟暕《琴书》三卷

  陈拙《大唐正声新址琴谱》十卷

  吕渭《广陵止息谱》一卷

  李良辅《广陵止息谱》一卷

  李约《东杓引谱》一卷勉子,兵部员外郎。

  齐嵩《琴雅略》一卷

  王大力《琴声律图》一卷

  陈康士《琴谱》十三卷字安道,僖宗时人。

  又《琴调》四卷

  《琴谱》一卷

  《离骚谱》一卷

  赵邪利《琴手势谱》一卷

  南卓《羯鼓录》一卷

  右《乐》类三十一家,三十八部,二百五十七卷。失姓名九家,张文收以下不 著录二十家,九十三卷。

  左丘明《春秋外传国语》二十卷

  董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

  《春秋谷梁传》十五卷尹更始注。

  《春秋公羊传》五卷严彭祖述。

  贾逵《春秋左氏长经章句》二十卷

  又《解诂》三十卷

  《春秋三家训诂》十二卷

  董遇《左氏经传章句》三十卷

  王肃《注》三十卷

  又《国语章句》二十二卷

  王朗注《左氏》十卷

  土燮注《春秋经》十一卷

  杜预《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

  又《释例》十五卷

  《音》三卷

  郑众《牒例章句》九卷

  颍容《释例》七卷

  刘寔《条例》十卷

  方范《经例》六卷

  何休《左氏膏盲》十卷郑玄箴。

  又《公羊解诂》十三卷

  《春秋汉议》十卷麋信注,郑玄驳。

  《公羊条传》一卷

  《墨守》一卷郑玄发。

  《谷梁废疾》三卷郑玄释,张靖笺。

  服虔《左氏解谊》三十卷

  又《膏盲释痾》五卷

  《春秋成长说》七卷

  《塞难》三卷

  《音隐》一卷

  《驳何氏春秋汉议》十一卷

  王玢《达长义》一卷

  孙毓《左氏传义注》三十卷

  又《贾服异同略》五卷

  梁简文帝《左氏传例苑》十八卷

  干宝《春秋函传》十六卷

  《序论》一卷

  殷兴《左氏释滞》十卷

  何始真《春秋左氏区别》十二卷

  张冲《春秋左氏义略》三十卷

  严彭祖《春秋图》七卷

  吴略《春秋经传诡例疑隐》一卷

  京相璠《春秋土地名》三卷

  王延之《旨通》十卷

  顾启期《大夫谱》十一卷

  李谧《丛林》十二卷

  崔灵恩《立义》十卷

  《申先儒传例》十卷

  沈宏《经传解》六卷

  又《文苑》六卷

  《嘉语》六卷

  沈文阿《义略》二十七卷

  刘炫《攻昧》十二卷

  又《规过》三卷

  《述议》三十七卷

  高贵乡公《左氏音》三卷

  曹耽、荀讷《音》四卷

  李轨《音》三卷

  孙邈《音》三卷

  王元规《音》三卷

  孔氏《公羊集解》十四卷

  王愆期注《公羊》十二卷

  又《难答论》一卷庾翼难。

  高袭《传记》十二卷

  荀爽、徐钦《答问》五卷

  刘寔《左氏牒例》二十卷

  又《公羊违义》三卷刘晏注。

  王俭《音》二卷

  《春秋谷梁传》段肃《注》十三卷

  唐固注《谷梁》十二卷

  又注《国语》二十一卷

  麋信注《谷梁》十二卷

  又《左氏传说要》十卷

  张靖《集解》十一卷

  程阐《经传集注》十六卷

  孔衍《训注》十三卷

  范甯《集注》十二卷

  徐乾《注》十三卷

  徐邈《注》十二卷

  又《传义》十卷

  《音》一卷

  沈仲义《集解》十卷

  萧邕《问传义》三卷

  刘兆《三家集解》十一卷

  韩益《三传论》十卷

  胡讷集撰《三传经解》十一卷

  又《三传评》十卷

  潘叔度《春秋成集》十卷

  又《合三传通论》十卷

  江熙《公羊谷梁二传评》三卷

  李铉《春秋二传异同》十二卷

  卢翻注《国语》二十一卷

  韦昭《注》二十一卷

  孔晁《解》二十一卷

  《春秋辨证明经论》六卷

  《左氏音》十二卷

  《左氏钞》十卷

  《春秋辞苑》五卷

  《杂义难》五卷

  《左氏杜预评》二卷

  《春秋正义》三十六卷孔颖达、杨十勋、硃长才奉诏撰。马嘉运、王德韶、苏 德融与隋德素覆审。

  杨士勋《谷梁疏》十二卷

  王玄度注《春秋左氏传》卷亡。

  虞藏用《春秋后语》十卷

  高重《春秋纂要》四十卷字文明,士廉五代孙,文宗时翰林侍讲学士。帝好 《左氏春秋》,命重分诸国各为书,别名《经传要略》。历国子祭酒。

  许康佐等集《左氏传》三十卷一作文宗御集。

  徐文远《左传义疏》六十卷

  又《左传音》三卷

  阴弘道《春秋左氏传序》一卷

  李氏《左传异同例》十三卷开元中,右威卫录事参军,失名

  冯伉《三传异同》三卷

  刘轲《三传指要》十五卷

  韦表微《卢春秋三传总例》二十卷

  王元感《春秋振滞》二十卷

  韩滉《春秋通》一卷

  陆质集注《春秋》二十卷

  又集传《春秋纂例》十卷

  《春秋微旨》二卷

  《春秋辨疑》七卷

  樊宗师《春秋集传》十五卷

  《春秋加减》一卷元和十三年,国子监脩定。

  李瑾《春秋指掌》十五卷

  张杰《春秋图》五卷

  又《春秋指元》十卷

  裴安时《左氏释疑》七卷字适之,大中江陵少尹。

  第五泰《左传事类》二十卷字伯通,青州益都人,咸通鄂州文学。

  成玄《公谷总例》十卷字又玄,咸通山阳令。

  陆希声《春秋通例》三卷

  陈岳《折衷春秋》三十卷唐末钟传江西从事。

  郭翔《春秋义鉴》三十卷

  柳宗元《非国语》二卷

  右《春秋》类六十六家,一百部,一千一百六十三卷。失姓名五家,王玄度以 下不著录二十二家。四百三卷。

  《古文孝经》孔安国《传》一卷

  刘邵《注》一卷

  《孝经》王肃《注》一卷

  郑玄《注》一卷

  韦昭《注》一卷

  孙熙《注》一卷

  苏林《注》一卷

  谢万《注》一卷

  虞盘佐《注》一卷

  孔光《注》一卷

  殷仲文《注》一卷

  殷叔道《注》一卷

  徐整《默注》二卷

  车胤《讲孝经义》四卷

  荀勖《讲孝经集解》一卷

  皇侃《义疏》三卷

  何约之《大明中皇太子讲义疏》一卷

  梁武帝《疏》十八卷

  太史叔明《发题》四卷

  刘炫《述义》五卷

  张士儒《演孝经》十二卷

  《应瑞图》一卷

  贾公彦《孝经疏》五卷

  魏克己注《孝经》一卷

  任希古《越王孝经新义》十卷

  《今上孝经制旨》一卷。玄宗。

  元行冲《御注孝经疏》二卷

  尹知章注《孝经》一卷

  孔颖达《孝经义疏》卷亡。

  王元感注《孝经》一卷

  李嗣真《孝经指要》一卷

  平贞諲《孝经议》卷亡。

  徐浩《广孝经》十卷浩称四明山人,乾元二年上,授校书郎。

  右《孝经》类二十七家,三十六部,八十二卷。失姓名一家,尹知章以下不著 录六家,一十三卷。

  《论语》郑玄《注》十卷

  又注《论语释义》一卷

  《论语篇目弟子》一卷

  王弼《释疑》二卷

  王肃注《论语》十卷

  又注《孔子家语》十卷

  李充注《论语》十卷

  梁觊《注》十卷

  孟厘《注》九卷

  袁乔《注》十卷

  尹毅《注》十卷

  张氏《注》十卷

  何晏《集解》十卷

  孙绰《集解》十卷

  盈氏《集义》十卷

  江熙《集解》十卷

  徐氏《古论语义注谱》一卷

  虞喜《赞郑玄论语注》十卷

  畅惠明《义注》十卷

  宋明帝补《卫瓘论语注》十卷

  栾肇《论语释》十卷

  又《驳》二卷

  崔豹《大义解》十卷

  缪播《旨序》二卷

  郭象《体略》二卷

  戴诜《述议》二十卷

  刘炫《章句》二十卷

  皇侃《疏》十卷

  褚仲都《讲疏》十卷

  《义注隐》三卷

  《杂义》十三卷

  《剔义》十卷

  徐邈《音》二卷

  《孔丛》七卷

  王勃《次论语》十卷

  贾公彦论《论语疏》十五卷

  韩愈注《论语》十卷

  张籍《论语注辨》二卷

  右《论语》类三十家,三十七部,三百二十七卷。失姓名三家,韩愈以下不著 录二家,十二卷。

  宋均注《易纬》九卷

  注《礼纬》三十卷

  注《诗纬》三卷

  注《乐纬》三卷

  注《春秋纬》三十八卷

  注《论语纬》十卷

  注《孝经纬》五卷

  郑玄注《书纬》三卷

  注《诗纬》三卷

  右谶纬类二家,九部,八十四卷。

  刘向《五经杂义》七卷

  又《五经通义》九卷

  《五经要义》五卷

  许慎《五经异义》十卷郑玄驳。

  杨方《五经钅句沉》十卷

  杨思《五经咨疑》八卷

  元延明《五经宗略》四十卷

  刘炫《五经正名》十二卷

  沈文阿《经典玄儒大义序录》十卷

  班固等《白虎通义》六卷

  郑玄《六艺论》一卷

  谯周《五经然否论》五卷

  《郑志》九卷

  《郑记》六卷

  王肃《圣证论》十一卷

  梁武帝《孔子正言》二十卷

  简文帝《长春义记》一百卷

  樊文深《七经义纲略论》三十卷

  又《质疑》五卷

  张讥《游玄桂林》二十卷

  《谥法》三卷荀顗演,刘熙注。

  沈约《谥例》十卷

  贺琛《谥法》三卷

  《集天名称》三卷

  陆德明《经典释文》三十卷

  颜师古《匡谬正俗》八卷

  赵英《五经对诀》四卷英,龙朔中汲令。

  刘迅《六说》五卷

  刘贶《六经外传》三十七卷

  张镒《五经微旨》十四卷

  韦表微《九经师授谱》一卷

  裴侨卿《微言注集》二卷开元中郑县尉。

  高重《经传要略》十卷

  王彦威《续古今谥法》十四卷

  慕容宗本《五经类语》十卷字泰初,幽州人,大中时。

  刘氏《经典集音》三十卷熔,字正范,绛州正平,咸通晋州长史。

  右经解类十九家,二十六部,三百八十一卷。失姓名一家,赵英以下不著录十 家,一百二十七卷。

  《尔雅》李巡《注》三卷

  樊光《注》六卷

  孙炎《注》六卷

  沈■《集注》十卷

  郭璞《注》一卷

  又《图》一卷

  《音义》一卷

  江灌《图赞》一卷

  又《音》六卷

  李轨解《小尔雅》一卷

  杨雄《别国方言》十三卷

  刘熙《释名》八卷

  韦昭《辨释名》一卷

  李斯等《三苍》三卷郭璞解。

  杜林《苍颉训诂》二卷

  张揖《广雅》四卷

  又《埤苍》三卷

  《三苍训诂》三卷

  《杂字》一卷

  《古文字训》二卷

  樊恭《广苍》一卷

  史游《急就章》一卷曹寿解。

  颜之推《注》一卷

  司马相如《凡将篇》一卷

  班固《在昔篇》一卷

  《太甲篇》一卷

  蔡邕《圣草章》一卷

  又《劝学篇》一卷

  《今字石经论语》二卷

  崔瑗《飞龙篇篆草势合》三卷

  许慎《说文解字》十五卷

  吕忱《字林》七卷

  杨承庆《字统》二十卷

  冯干《括字苑》十三卷

  贾鲂《字属篇》一卷

  葛洪《要用字苑》一卷

  戴规《辨字》一卷

  僧宝志《文字释训》三十卷

  周成《解文字》七卷

  王延《杂文字音》七卷

  王氏《文字要说》一卷

  阮孝绪《文字集略》一卷

  彭立《文字辨嫌》一卷

  王愔《文字志》三卷

  顾野王《玉篇》三十卷

  李登《声类》十卷

  吕静《韵集》五卷

  阳休之《韵略》一卷

  又《辨嫌音》二卷

  夏侯咏《四声韵略》十三卷

  张谅《四声部》三十卷

  赵氏《韵篇》十二卷

  陆慈《切韵》五卷

  郭训《字旨篇》一卷

  《古文奇字》二卷

  卫宏《诏定古文字书》一卷

  虞龢《法书目录》六卷

  卫恒《四体书势》一卷

  萧子云《五十二体书》一卷

  庾肩吾《书品》一卷

  颜之推《笔墨法》一卷

  僧正度《杂字书》八卷

  何承天《纂文》三卷

  颜延之《纂要》六卷

  又《诘幼文》三卷

  张推《证俗音》三卷

  颜愍楚《证俗音略》一卷

  李虔《续通俗文》二卷

  李少通《俗语难字》一卷

  诸葛颍《桂苑珠丛》一百卷

  硃嗣卿《幼学篇》一卷

  项峻《始学篇》十二卷

  王羲之《小学篇》一卷

  杨方《少学集》十卷

  顾凯之《启疑》三卷

  萧子范《千字文》一卷

  周兴嗣《次韵千字文》一卷

  《演千字文》五卷

  《黄初篇》一卷

  《吴章篇》一卷

  《音隐》四卷

  《难要字》三卷

  《览字知源》三卷

  《字书》十卷

  《叙同音》三卷

  《桂苑珠丛略要》二十卷

  《古今八体六文书法》一卷

  《古来篆隶诂训名录》一卷

  《笔墨法》一卷

  《鹿纸笔墨疏》一卷

  《篆书千字文》一卷

  《今字石经易篆》三卷

  《今字石经尚书本》五卷

  《今字石经郑玄尚书》八卷

  《三字石经尚书古篆》三卷

  《今字石经毛诗》三卷

  《今字石经仪礼》四卷

  《三字石经左传古篆书》十二卷

  《今字石经左传经》十卷

  《今字石经公羊传》九卷

  蔡邕《今字石经论语》二卷

  曹宪《尔雅音义》二卷

  又《博雅》十卷

  《文字指归》四卷

  刘伯庄《续尔雅》一卷

  颜师古注《急就章》一卷

  武后《字海》一百卷凡武后所著书,皆元万顷、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 楚宾、卫业等撰。

  李嗣真《书后品》一卷

  徐浩《书谱》一卷

  《古迹记》一卷

  张怀瓘《书断》三卷开元中翰林院供奉。

  又《评书药石论》一卷

  张敬玄《书则》一卷贞元中处士。

  褚长文《书指论》一卷

  张彦远《法书要录》十卷

  弘靖孙,乾符初大理卿。

  裴行俭《草字杂体》卷亡。

  荆浩《笔法记》一卷浩称洪谷子。

  二王、张芝、张昶等书一千五百一十卷太宗出御府金帛购天下古本,命魏徵、 虞世南、褚遂良定真伪,凡得羲之真行二百九十纸,为八十卷,又得献之、张芝等 书,以“贞观”字为印。草迹命遂良楷书小字以影之。其古本多梁、隋官书。梁则 满骞、徐僧权、沈炽文、硃异,隋则江总、姚察署记。帝令魏、褚卷尾各署名。开 元五年,敕陆玄悌、魏哲、刘怀信检校,分益卷秩。玄宗自书“开元”字为印。

  唐书王方庆《宝章集》十卷

  又《王氏八体书范》四卷

  《王氏工书状》十五卷

  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

  张参《五经文字》三卷

  唐玄度《九经字样》一卷文宗时待诏。

  颜元孙《干禄字书》一卷

  欧阳融《经典分毫正字》一卷

  李腾《说文字源》一卷阳冰从子。

  僧慧力《像文玉篇》三十卷

  萧钧《韵音》二十卷

  孙愐《唐韵》五卷

  武元之《韵铨》十五卷

  玄宗《韵英》五卷天宝十四载撰,诏集贤院写付诸道采访使,传布天下。

  颜真卿《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

  李舟《切韵》十卷

  僧猷智《辨体补脩加字切韵》五卷

  右小学类六十九家,一百三部,七百二十一卷。失姓名二十三家,徐浩以下不 著录二十三家,二千四十五卷。

卷五十八

  艺文二

  乙部史录,其类十三:一曰正史类,二曰编年类,三曰伪史类,四曰杂史类, 五曰起居注类,六曰故事类,七曰职官类,八曰杂传记类,九曰仪注类,十曰刑法 类,十一曰目录类,十二曰谱牒类,十三曰地理类。凡著录五百七十一家,八百五 十七部,一万六千八百七十四卷;不著录三百五十八家,一万二千三百二十七卷。

  司马迁《史记》一百三十卷

  裴骃集解《史记》八十卷

  徐广《史记音义》十三卷

  邹诞生《史记音》三卷

  班固《汉书》一百一十五卷

  服虔《汉书音训》一卷

  应劭《汉书集解音义》二十四卷

  诸葛亮《论前汉事》一卷

  又《音》一卷

  孟康《汉书音义》九卷

  晋灼《汉书集注》十四卷

  又《音义》十七卷

  韦昭《汉书音义》七卷

  崔浩《汉书音义》二卷

  孔氏《汉书音义钞》二卷孔文祥。

  刘嗣等《汉书音义》二十六卷

  夏侯泳《汉书音》二卷

  包恺《汉书音》十二卷

  萧该《汉书音》十二卷

  阴景伦《汉书律历志音义》一卷

  项岱《汉书叙传》八卷

  刘宝《汉书驳义》二卷

  陆澄《汉书新注》一卷

  韦稜《汉书续训》二卷

  姚察《汉书训纂》三十卷

  颜游秦《汉书决疑》十二卷

  僧务静《汉书正义》三十卷

  李喜《汉书辨惑》三十卷

  《汉书正名氏义》十二卷

  《汉书英华》八卷

  刘珍等《东观汉记》一百二十六卷

  又《录》一卷

  谢承《后汉书》一百三十卷

  又《录》一卷

  薛莹《后汉记》一百卷

  司马彪《续汉书》八十三卷

  又《录》一卷

  刘义庆《后汉书》五十八卷

  华峤《后汉书》三十一卷

  谢沈《后汉书》一百二卷

  又《外传》十卷

  袁山松《后汉书》一百一卷

  又《录》一卷

  范晔《后汉书》九十二卷

  又《论赞》五卷

  刘昭补注《后汉书》五十八卷

  张莹《汉南纪》五十八卷

  刘熙注范晔《后汉书》一百二十二卷

  萧该《后汉书音》三卷

  刘芳《后汉书音》一卷

  臧兢《后汉书音》三卷

  王沈《魏书》四十七卷

  陈寿《魏国志》三十卷

  《蜀国志》十五卷

  《吴国志》二十一卷并裴松之注。

  韦昭《吴书》五十五卷

  王隐《晋书》八十九卷

  虞预《晋书》五十八卷

  硃凤《晋书》十四卷

  谢灵运《晋书》三十五卷

  又《录》一卷

  臧荣绪《晋书》一百一十卷

  干宝《晋书》二十二卷

  萧子云《晋书》九卷

  何法盛《晋中兴书》八十卷

  徐爰《宋书》四十二卷

  孙严《宋书》五十八卷

  沈约《宋书》一百卷

  王智深《宋书》三十卷

  魏收《后魏书》一百三十卷

  魏澹《后魏书》一百七卷

  李德林《北齐末脩书》二十四卷

  王劭《齐志》十七卷

  又《隋书》八十卷

  萧子显《齐书》六十卷

  刘陟《齐书》十三卷

  谢昊、姚察《梁书》三十四卷

  顾野王《陈书》二卷

  傅縡《陈书》三卷

  许子儒注《史记》一百三十卷

  又《音》三卷字文举,叔牙子也。证圣天官侍郎、颍川县男。

  刘伯庄《史记音义》二十卷

  《御铨定汉书》八十七卷

  高宗与郝处俊等撰。

  顾胤《汉书古今集义》二十卷

  颜师古注《汉书》一百二十卷

  章怀太子贤注《后汉书》一百卷贤命刘讷言、格希玄等注。

  韦机《后汉书音义》二十七卷

  《晋书》一百三十卷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来济、陆元仕、刘子翼、令狐 德棻、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李淳风、辛丘驭、刘引之、阳仁卿、李 延寿、张文恭、敬播、李安期、李怀俨、赵弘智等脩,而名为御撰。

  姚思廉《梁书》五十六卷

  《陈书》三十六卷皆魏徵等同撰。

  张大素《后魏书》一百卷

  又《北齐书》二十卷

  《隋书》三十二卷

  李百药《北齐书》五十卷

  令狐德棻《后周书》五十卷

  《隋书》八十五卷

  《志》三十卷颜师古、孔颖达、于志宁、李淳风、韦安化、李延寿与德棻、敬 播、赵弘智、魏征等撰。

  王元感注《史记》一百三十卷

  徐坚注《史记》一百三十卷

  又《义林》二十卷

  陈伯宣注《史记》一百三十卷贞元中上。

  韩琬《续史记》一百三十卷

  司马贞《史记索隐》三十卷开元润州别驾。

  刘伯庄又撰《史记地名》二十卷

  《汉书音义》二十卷

  张守节《史记正义》三十卷

  窦群《史记名臣疏》三十四卷

  敬播注《汉书》四十卷

  又《汉书音义》十二卷

  元怀景《汉书议苑》卷亡。开元右庶子,武陵县男。谥曰文。

  姚珽《汉书绍训》四十卷

  李镇注《史记》一百三十卷开元十七年上,授门下典仪。

  沈遵《汉书问答》五卷

  李善《汉书辨惑》二十卷

  徐坚《晋书》一百一十卷

  高希峤注《晋书》一百三十卷开元二十年上,授清池主簿。

  何超《晋书音义》三卷处士。

  《武德贞观两朝史》八十卷长孙无忌、令狐德棻、顾胤等撰。

  吴兢又《齐史》十卷

  《梁史》十卷

  《陈史》五卷

  《周史》十卷

  《隋史》二十卷

  《唐书》一百卷

  又一百三十卷兢、韦述、柳芳、令狐

  峘、于休烈等撰。

  《国史》一百六卷

  又一百一十三卷

  裴安时《史记纂训》二十卷

  又《元魏书》三十卷字适之,大中江陵少尹。

  凡集史五家,六部,一千二百二十二卷。高峻以下不著录三家,四百四十卷。

  梁武帝《通史》六百二卷

  李延寿《南史》八十卷

  又《北史》一百卷

  高氏《小史》一百二十卷高峻,初六十卷,其子迥厘益。之。峻,元和中人。

  刘氏《洞史》二十卷刘权,忠州刺史晏曾孙。

  姚康复《统史》三百卷大中太子詹事。

  右正史类七十家,九十部,四千八十五卷。失姓名二家,王元感以下不著录二 十三家,一千七百九十卷。总七十三家,六十九部。

  《纪年》十四卷《汲冢书》。

  荀悦《汉纪》三十卷

  应劭等注荀悦《汉纪》三十卷

  崔浩《汉纪音义》三卷

  侯瑾《汉皇德纪》三十卷

  张璠《后汉纪》三十卷

  袁宏《后汉纪》三十卷

  张缅《后汉略》二十七卷

  刘艾《汉灵献二帝纪》六卷

  袁晔《汉献帝春秋》十卷

  乐资《山阳公载记》十卷

  习凿齿《汉晋春秋》五十四卷

  《魏武本纪》四卷

  孙盛《魏武春秋》二十卷

  又《晋阳秋》二十二卷

  魏澹《魏纪》十二卷

  梁祚《魏书国纪》十卷

  环济《吴纪》十卷

  陆机《晋帝纪》四卷

  干宝《晋纪》二十二卷

  刘协注干宝《晋纪》六十卷

  刘谦之《晋纪》二十卷

  曹嘉之《晋纪》十卷

  徐广《晋纪》四十五卷

  邓粲《晋纪》十一卷

  又《晋阳秋》三十二卷

  檀道鸾《晋春秋》二十卷

  萧景畅《晋史草》三十卷

  郭季产《晋续纪》五卷

  《晋录》五卷

  王智深《宋纪》三十卷

  裴子野《宋略》二十卷

  鲍衡卿《宋春秋》二十卷

  王琰《宋春秋》二十卷

  沈约《齐纪》二十卷

  吴均《齐春秋》三十卷

  谢昊《梁典》三十九卷

  刘璠《梁典》三十卷

  何之元《梁典》三十卷

  萧韶《梁太清纪》十卷

  《皇帝纪》七卷

  《梁末代记》一卷

  臧严《栖凤春秋》五卷

  姚最《梁昭后略》十卷

  《北齐记》二十卷

  王劭《北齐志》十七卷

  赵毅《隋大业略记》三卷

  杜延业《晋春秋略》二十卷

  张大素《隋后略》十卷

  柳芳《唐历》四十卷

  《续唐历》二十二卷韦澳、蒋偕、李荀、张彦远、崔瑄撰,崔龟从监脩。

  吴兢《唐春秋》三十卷

  韦述《唐春秋》三十卷

  陆长源《唐春秋》六十卷

  陈岳《唐统纪》一百卷

  焦璐《唐朝年代记》十卷徐州从事,庞勋乱遇害。

  李仁实《通历》七卷

  马亹《通历》十卷

  王氏《五位图》十卷王起。

  《广五运图》卷亡。

  苗台符《古今通要》四卷宣、懿时人。

  贾钦文《古今年代历》一卷大中时人。

  曹圭《五运录》十二卷

  张敦素《建元历》二卷

  刘轲《帝王历数謌》一卷字希仁,元和末进士第,洺州刺史。

  封演《古今年号录》一卷天宝末进士第。

  韦美《嘉号录》一卷中和中进士。

  柳璨《正闰位历》三卷

  李匡文《两汉至唐年纪》一卷昭宗时宗正少卿。

  右编年类四十一家,四十八部,九百四十七卷。失姓名四家,柳芳以下不著录 十九家,三百五十五卷。

  常璩《华阳国志》十三卷

  又《汉之书》十卷

  《蜀李书》九卷

  和包《汉赵纪》十四卷

  田融《赵石记》二十卷

  又《二石记》二十卷

  《苻朝杂记》一卷

  王度、随翙《二石伪事》六卷

  《二石书》十卷

  范亨《燕书》二十卷

  王景晖《南燕录》六卷

  张诠《南燕书》十卷

  高闾《燕志》十卷

  段龟龙《凉记》十卷

  《西河记》二卷

  张谘《凉记》十卷

  刘昺《凉书》十卷

  又《敦煌实录》二十卷

  裴景仁《秦记》十一卷杜惠明注。

  《拓拔凉录》十卷

  《桓玄伪事》二卷

  《鄴洛鼎峙记》十卷

  守节先生《天启纪》十卷

  崔鸿《十六国春秋》一百二十卷

  萧方《三十国春秋》三十卷

  李概《战国春秋》二十卷

  蔡允恭《后梁春秋》十卷

  武敏之《三十国春秋》一百卷

  右伪史类一十七家,二十七部,五百四十二卷。失姓名三家。

  《古文锁语》四卷

  《汲冢周书》十卷

  子贡《越绝书》十六卷

  孔晁注《周书》八卷

  何承天《春秋前传》十卷

  又《春秋前传杂语》十卷

  乐资《春秋后传》三十卷

  孟仪注《周载》三十卷

  赵晔《吴越春秋》十二卷

  杨方《吴越春秋削烦》五卷

  《吴越记》六卷

  刘向《战国策》三十二卷

  高诱注《战国策》三十二卷

  延笃《战国策论》一卷

  陆贾《楚汉春秋》九卷

  卫飒《史记要传》十卷

  张莹《史记正传》九卷

  谯周《古史考》二十五卷

  王粲《汉书英雄记》十卷

  葛洪《史记钞》十四卷

  又《汉书钞》三十卷

  《后汉书钞》三十卷

  张缅《后汉书略》二十五卷

  又《晋书钞》三十卷

  范晔《后汉书缵》十三卷

  孔衍《春秋时国语》十卷

  又《春秋后国语》十卷

  《汉尚书》十卷

  《汉春秋》十卷

  《后汉尚书》六卷

  《后汉春秋》六卷

  《后魏尚书》十四卷

  《后魏春秋》九卷

  王越客《后汉文武释论》二十卷

  袁希之《汉表》十卷

  张温《三史要略》三十卷

  阮孝绪《正史削繁》十四卷

  王延秀《史要》二十八卷

  萧肃《合史》二十卷

  又《录》一卷

  王蔑《史汉要集》二卷

  司马彪《九州春秋》九卷

  《后汉杂事》十卷

  鱼豢《魏略》五十卷

  孙寿《魏阳秋异同》八卷

  《魏武本纪年历》五卷

  王隐《删补蜀记》七卷

  张勃《吴录》三十卷

  李概《左史》六卷

  胡冲《吴朝人士品秩状》八卷

  又《吴历》六卷

  虞禹《吴士人行状名品》二卷

  虞溥《江表传》五卷

  徐众《三国评》三卷

  王涛《三国志序评》三卷

  傅畅《晋诸公赞》二十二卷

  《晋历》二卷

  荀绰《晋后略》五卷

  贾匪之《汉魏晋帝要纪》三卷

  郭颁《魏晋代说》十卷

  谢绰《宋拾遗录》十卷

  孔思尚《宋齐语录》十卷

  阴僧仁《梁撮要》三十卷

  宋孝王《关东风俗传》六十三卷

  来奥《帝王本纪》十卷

  环济《帝王略要》十二卷

  刘滔《先圣本纪》十卷

  杨晔《华夷帝王纪》三十七卷

  张愔等《帝系谱》二卷

  韦昭《洞纪》四卷

  皇甫谧《帝王代纪》十卷

  又《年历》六卷

  何茂林《续帝王代纪》十卷

  《帝王代纪》十六卷

  《历纪》十卷

  姚恭《年历帝纪》二十六卷

  吉文甫《十五代略》十卷

  《代谱》四十八卷周武帝敕撰。

  诸葛耽《帝录》十卷

  庾和之《历代记》三十卷

  熊襄《十代记》十卷

  卢元福《帝王编年录》五十一卷

  又《共和以来甲乙纪年》二卷

  赵弘礼《王业历》二卷

  周树《洞历记》九卷

  徐整《三五历纪》二卷

  又《通历》二卷

  《杂历》五卷

  孔衍《国志历》五卷

  《长历》十四卷

  《千年历》二卷

  许氏《千岁历》三卷

  陶弘景《帝王年历》五卷

  羊瑗《分王年历》五卷

  王嘉《拾遗录》三卷

  又《拾遗记》十卷萧绮录。

  周祗《崇安记》二卷

  王韶之《崇安记》十卷

  鲍衡卿《乘舆飞龙记》二卷

  萧大圆《淮海乱离志》四卷

  李仁实《通历》七卷

  裴矩《隋开业平陈记》十二卷

  褚无量《帝王纪录》三卷

  皇甫遵《吴越春秋传》十卷

  卢彦卿《后魏纪》三十三卷

  刘允济《鲁后春秋》二十卷

  丘悦《三国典略》三十卷

  元行冲《魏典》三十卷

  员半千《三国春秋》二十卷

  李筌《阃外春秋》十卷

  李吉甫《六代略》三十卷

  张绚《古五代新记》二卷

  许嵩《建康实录》二十卷

  《柳氏自备》三十卷柳仲郢。

  郑韦《史俊》十卷

  吕才《隋记》二十卷

  丘启期《隋记》十卷开元管城尉。

  杜宝《大业杂记》十卷

  杜儒童《隋季革命记》五卷武后时人。

  《刘氏行年记》二十卷刘仁轨。

  崔良佐《三国春秋》卷亡。良佐,深州安平人,日用从子。居共白鹿山,门人 谥曰贞文孝父。

  裴遵度《王政记》

  杨岑《皇王宝运录》并卷亡。岑,宪宗时人。

  《功臣录》三十卷

  唐颍《稽典》一百三十卷开元中,颍罢临汾尉,上之。张说奏留史馆脩史,兼 集贤待制。

  王彦威《唐典》七十卷

  吴兢《唐书备阙记》十卷

  《续皇王宝运录》十卷韦昭度、杨涉撰。

  韩祐《续古今人表》十卷开元十七年上,授太常寺太祝。

  张荐《宰辅传略》卷亡。

  蒋乂《大唐宰辅录》七十卷

  又《凌烟功臣》、《秦府十八学士》、《史臣》等传四十卷

  凌璠《唐录政要》十二卷昭宗时江都尉。

  南卓《唐朝纲领图》一卷字昭嗣,大中黔南观察使。

  薛珰《唐圣运图》二卷

  刘肃《大唐新语》十三卷元和中江都主簿。

  李肇《国史补》三卷翰林学士,坐荐柏耆,自中书舍人左迁将作少监。

  林恩《补国史》十卷僖宗时进士。

  《传载》一卷

  《史遗》一卷

  温大雅《今上王业记》六卷

  李延寿《太宗政典》三十卷

  吴兢《太宗勋史》一卷

  又《贞观政要》十卷

  李康《明皇政录》十卷

  郑处诲《明皇杂录》二卷

  郑棨《开天传信记》一卷

  温畬《天宝乱离西幸记》一卷

  宋巨《明皇幸蜀记》一卷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三卷华阴尉。

  包谞《河洛春秋》二卷安禄山、史思明事。

  徐岱《奉天记》一卷德宗西狩事。

  崔光庭《德宗幸奉天录》一卷

  赵元一《奉天录》四卷

  张读《建中西狩录》十卷字圣用,僖宗时吏部侍郎。

  袁皓《兴元圣功录》三卷

  谷况《燕南记》三卷张孝忠事。

  路隋《平淮西记》一卷

  杜信《史略》三十卷

  又《闲居录》三十卷

  郑澥《凉国公平蔡录》一卷字蕴士,李愬山南东道掌书记,开州刺史。

  薛图存《河南记》一卷李师道事。

  李潜用《乙卯记》一卷李训、郑注事。

  《大和摧凶记》一卷

  《野史甘露记》二卷

  《开成纪事》二卷

  李石《开成承诏录》二卷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一卷

  又《文武两朝献替记》三卷

  《会昌伐叛记》一卷

  《上党纪叛》一卷刘从谏事。

  韩昱《壶关录》三卷

  裴廷裕《东观奏记》三卷大顺中,诏脩宣、懿、僖实录,以日历注记亡缺,因 摭宣宗政事奏记于监脩国史杜让能。廷裕,字膺余,昭宗时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 贬湖南,卒。

  令狐澄《贞陵遗事》二卷綯子也。乾符中书舍人。

  柳玭《续贞陵遗事》一卷

  郑言《平剡录》一卷裘甫事。言,字垂之,浙西观察使王式从事,咸通翰林学 士、户部侍郎。

  张云《咸通解围录》一卷字景之,一字瑞卿,起居舍人。

  郑樵《彭门纪乱》三卷庞勋事。

  王坤《惊听录》一卷黄巢事。

  郭廷诲《广陵妖乱志》三卷高骈事。

  《乾宁会稽录》一卷董昌事。

  韩偓《金銮密记》五卷

  王振《汴水滔天录》一卷昭宗时拾遗。

  公沙仲穆《大和野史》十卷起大和,尽龙纪。右杂史类八十八家,一百七部, 一千八百二十八卷。失姓名八家,元行冲以下不著录六十八家,八百六十一卷。

  郭璞《穆天子传》六卷

  《汉献帝起居注》五卷

  李轨《晋泰始起居注》二十卷

  又《晋咸宁起居注》二十二卷

  《晋太康起居注》二十二卷

  《晋永平起居注》八卷

  《晋咸和起居注》十八卷

  《晋咸康起居注》二十二卷

  刘道荟《晋起居注》三百二十卷

  《晋建武大兴永昌起居注》二十二卷

  《晋建元起居注》四卷

  《晋永和起居注》二十四卷

  《晋升平起居注》十卷

  《晋隆和兴宁起居注》五卷

  《晋太和起居注》六卷

  《晋咸安起居注》三卷

  《晋宁康起居注》六卷

  《晋太元起居注》五十二卷

  《晋崇宁起居注》十卷

  《晋元兴起居注》九卷

  《晋义熙起居注》三十四卷

  《晋元熙起居注》二卷

  何始真《晋起居钞》五十一卷

  《晋起居注钞》二十四卷

  《宋永初起居注》六卷

  《宋景平起居注》三卷

  《宋元嘉起居注》七十一卷

  《宋孝建起居注》十七卷

  《宋大明起居注》十五卷

  《后魏起居注》二百七十六卷

  《齐永明起居注》二十五卷

  《梁大同七年起居注》十卷

  《陈起居注》四十一卷

  《隋开皇元年起居注》六卷

  王逡之《三代起居注钞》十五卷

  《流别起居注》四十七卷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

  《开元起居注》三千六百八十二卷失撰人名。

  姚修《时政记》四十卷

  凡实录二十八部,三百四十五卷。刘知几以下不著录四百五十七卷。

  周兴嗣《梁皇帝实录》二卷

  谢昊《梁皇帝实录》五卷

  《梁太清实录》十卷

  《高祖实录》二十卷敬播撰,房玄龄监脩,许敬宗删改。

  《今上实录》二十卷敬播、顾胤撰,房玄龄监脩。

  长孙无忌《贞观实录》四十卷

  许敬宗《皇帝实录》三十卷

  《高宗后脩实录》三十卷初,令狐德棻撰,止乾封,刘知几、吴兢续成。

  韦述《高宗实录》三十卷

  武后《高宗实绿》一百卷

  《则天皇后实录》二十卷魏元忠、武三思、祝钦明、徐彦伯、柳冲、韦承庆、 崔融、岑羲、徐坚撰,刘知几、吴兢删正。

  宗秦客《圣母神皇实录》十八卷

  吴兢《中宗实录》二十卷

  刘知几《太上皇实录》十卷

  吴兢《睿宗实录》五卷

  张说《今上实录》二十卷说与唐颍撰,次玄宗开元初事。

  《开元实录》四十七卷失撰人名。

  《玄宗实录》一百卷令狐峘撰,元载监脩。

  《肃宗实录》三十卷元载监脩。

  令狐峘《代宗实录》四十卷

  沈既济《建中实录》十卷

  《德宗实录》五十卷蒋乂、樊绅、林宝、韦处厚、独孤郁撰,裴垍监脩。

  《顺宗录》五卷韩愈沈传师。宇文籍撰,李吉甫监脩。

  《宪宗实录》四十卷沈传师、郑澣、宇文籍、蒋系、李汉、陈夷行、苏景胤撰, 杜元颖、韦处厚、路隋监脩。景胤,弁子也,中书舍人。

  《穆宗实录》二十卷苏景胤、王彦威、杨汉公、苏涤、裴休撰,路隋监脩。涤, 字玄献,冕子也,荆南节度使、吏部尚书。

  《敬宗实录》十卷陈商、郑亚撰,李让夷监脩。商,字述圣,礼部侍郎、秘书 监。

  《敬宗宝录》十卷陈商卷亚撰李让夷监脩。商,字述圣,礼部侍郎,秘书监。

  《文宗实录》四十卷卢耽、蒋偕、王沨、卢告、牛丛撰,魏暮监脩。耽,字子 严,一字子重,历西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沨,字中德,历东都留守。告, 字子有,弘宣子也,历吏部侍郎。

  《武宗实录》三十卷韦保衡临脩。

  凡诏令一家,一十一部,三百五卷。失姓名十家,温彦博以下不著录十一家, 二百二十二卷。

  《晋杂诏书》一百卷

  又二十八卷

  又六十六卷

  《晋诏书黄素制》五卷

  《晋定品杂制》一卷

  《晋太元副诏》二十一卷

  《晋崇安元兴大亨副诏》八卷

  《晋义熙诏》二十二卷

  《宁永初诏》六卷

  《宋元嘉诏》二十一卷

  宋干《诏集区别》二十七卷

  温彦博《古今诏集》三十卷

  李义府《古今诏集》一百卷

  薛克构《圣朝诏集》三十卷

  《唐德音录》三十卷

  《太平内制》五卷

  《明皇制诏录》一卷

  《元和制集》十卷

  王起《写宣》十卷

  马文敏《王言会最》五卷

  《唐旧制编录》六卷费氏集。

  《拟状注制》十卷

  右起居注类六家,三十八部,一千二百七十二卷。失姓名二十六家,《开元起 居注》以下不著录三家,三千七百二十五卷。总七家,七十七部。

  《秦汉以来旧事》八卷

  《汉武帝故事》二卷

  韦氏《三辅旧事》一卷

  葛洪《西京杂记》二卷

  《建武故事》三卷

  《永平故事》二卷

  应劭《汉朝驳》三十卷

  《汉诸王奏事》十卷

  《汉魏吴蜀旧事》八卷

  《魏名臣奏事》三十卷

  《魏台访议》三卷

  《魏廷尉决事》十卷

  《南台奏事》九卷

  《晋太始太康故事》八卷

  孔愉《晋建武咸和咸康故事》四卷

  《晋建武以来故事》三卷

  《晋氏故事》三卷

  《晋朝杂事》二卷

  《晋故事》四十三卷

  《晋诸杂故事》二十二卷

  《晋杂议》十卷

  《晋要事》三卷

  《晋宋旧事》一百三十卷

  车灌《晋脩复山陵故事》五卷

  卢綝《晋八王故事》十二卷

  又《晋四王起事》四卷

  张敞《晋东宫旧事》十卷

  范汪《尚书大事》二十一卷

  《华林故事名》一卷

  刘道荟《先朝故事》二十卷

  《交州杂故事》九卷

  《中兴伐逆事》二卷

  温子昇《魏永安故事》三卷

  萧大圆《梁魏旧事》三十卷

  僧亡名《天正旧事》三卷

  应詹《江南故事》三卷

  《大司马陶公故事》三卷

  《郗太尉为尚书令故事》三卷

  王愆期《救襄阳上都府事》一卷

  《春坊旧事》三卷

  武后《述圣纪》一卷

  杜正伦《春坊要录》四卷

  王方庆《南宫故事》十二卷

  裴矩《鄴都故事》十卷

  马亹《唐年小录》八卷

  张齐贤《孝和中兴故事》三卷

  卢若虚《南宫故事》三十卷

  令狐德棻《凌烟阁功臣故事》四卷

  敬播《文贞公传事》四卷

  刘祎之《文贞公故事》六卷

  张大业《魏文贞故事》八卷

  王方庆《文贞公事录》一卷

  李仁实《卫公平突厥故事》二卷

  谢偃《英公故事》四卷

  刘祎之《英国贞武公故事》四卷

  陈谏等《彭城公故事》一卷刘晏。

  《张九龄事迹》一卷

  《李渤事迹》一卷

  《杜悰事迹》一卷

  《吴湘事迹》一卷

  丘据《相国凉公录》一卷李抱玉事。据,谏议大夫。

  右故事类十七家,四十三部,四百九十六卷。失姓名二十五家,裴矩以下不著 录十六家,九十卷。

  王隆《汉官解诂》三卷胡广注。

  应劭《汉官》五卷

  《汉官仪》十卷

  蔡质《汉官典仪》一卷

  丁孚《汉官仪式选用》一卷

  荀攸等《魏官仪》一卷

  傅畅《晋公卿礼秩故事》九卷

  《百官名》十四卷

  干宝《司徒仪注》五卷

  陆机《晋惠帝百官名》三卷

  《晋官属名》四卷

  《晋过江人士目》一卷

  卫禹《晋永嘉流士》二卷

  《登城三战簿》三卷

  范晔《百官阶次》一卷

  荀钦明《宋百官阶次》三卷

  《宋百官春秋》六卷

  《魏官品令》一卷

  王珪之《齐职官仪》五十卷

  徐勉《梁选簿》三卷

  沈约《梁新定官品》十六卷

  《梁百官人名》十五卷

  《陈将军簿》一卷

  《太建十一年百官簿状》二卷

  郎楚之《隋官序录》十二卷

  王道秀《百官春秋》十三卷

  郭演《职令古今百官注》十卷

  陶彦藻《职官要录》三十六卷

  《职员旧事》三十卷

  王方庆《宫卿旧事》一卷

  《六典》三十卷开元十年,起居舍人陆坚被诏集贤院脩“六典”,玄宗手写六 条,曰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张说知院,委徐坚,经岁无规制, 乃命毋煚、余钦、咸廙业、孙季良、韦述参撰。始以令式象《周礼》六官为制。萧 嵩知院,加刘郑兰、萧晟、卢若虚。张九龄知院,加陆善经。李林甫代九龄,加苑 咸。二十六年书成。

  王方庆又撰《尚书考功簿》五卷

  又《尚书考功状绩簿》十卷

  《尚书科配簿》五卷

  《五省迁除》二十卷

  裴行俭《选谱》十卷

  《唐循资格》一卷天宝中定。

  沈既济《选举志》十卷

  梁载言《具员故事》十卷

  又《具员事迹》十卷

  杜英《师职该》二卷

  任戬《官品纂要》十卷

  温大雅《大丞相唐王官属记》二卷

  杜易简《御史台杂注》五卷

  韩琬《御史台记》十二卷

  韦述《御史台记》十卷

  又《集贤注记》三卷

  李构《御史台故事》三卷

  刘贶《天官旧事》一卷

  柳芳《大唐宰相表》三卷

  马宇《凤池录》五十卷

  贺兰正元《辅佐记》十卷

  又《举选衡鉴》三卷昭义判官,贞元十三年上。

  韦琯《国相事状》七卷宪宗时人。

  张之绪《文昌损益》二卷德宗时人。

  李肇《翰林志》一卷

  李吉甫《元和国计簿》十卷

  又《元和百司举要》一卷

  王涯《唐循资格》五卷

  韦处厚《大和国计》二十卷

  王彦威《占额图》一卷

  孙结《大唐国照图》一卷文宗时人。

  《大唐国要图》五卷左仆射贾耽纂,监察御史褚球重脩。

  《翰林内志》一卷

  杨钜《翰林学士院旧规》一卷字文硕,收子也。昭宗时翰林学士、吏部侍郎。

  右职官类十九家,二十六部,二百六十二卷。失姓名十家,《六典》以下不著 录二十九家,二百八十卷。

  赵岐《三辅决录》、十卷挚虞注。

  魏文帝《海内士品录》三卷

  《海内先贤传》五卷魏明帝时撰。

  李氏《海内先贤行状》三卷

  韦氏《四海耆旧传》一卷

  《诸国先贤传》一卷

  圈称《陈留风俗传》三卷

  苏林《陈留耆旧传》三卷

  刘昺《敦煌实录》二十卷

  陈英宗《陈留先贤传像赞》一卷

  江敞《陈留人物志》十五卷

  周斐《汝南先贤传》五卷

  陆胤《志广州先贤传》七卷

  刘芳《广州先贤传》七卷

  徐整《豫章旧志》八卷

  又《豫章烈士传》三卷

  华隔《广陵烈士传》一卷

  张胜《桂阳先贤画赞》五卷

  硃育《会稽记》四卷

  虞预《会稽典录》二十四卷

  谢承《会稽先贤传》七卷

  贺氏《会稽先贤传像赞》四卷

  钟离岫《会稽后贤传》三卷

  贺氏《会稽太守像赞》二卷

  陆凯《吴国先贤传》五卷

  《吴国先贤像赞》三卷

  陈寿《益部耆旧传》十四卷

  《益州耆旧杂传记》二卷

  白褒《鲁国先贤传》十四卷

  张方《楚国先贤传》十二卷

  高范《荆州先贤传》三卷

  仲长统《山阳先贤传》一卷

  范瑗《交州先贤传》四卷

  习凿齿《襄阳耆旧传》五卷

  又《逸人高士传》八卷

  王基《东莱耆旧传》一卷

  王羲度《徐州先贤传》九卷

  刘义庆《徐州先贤传赞》八卷

  又一卷

  刘彧《长沙旧邦传赞》四卷

  郭缘生《武昌先贤传》三卷

  虞溥《江表传》三卷

  崔蔚祖《海岱志》十卷

  吴均《吴郡钱塘先贤传》五卷

  阳休之《幽州古今人物志》三十卷

  留叔先《东阳朝堂书赞》一卷

  《济北先贤传》一卷

  《庐江七贤传》一卷

  《零陵先贤传》一卷

  萧广济《孝子传》十五卷

  师觉授《孝子传》八卷

  王韶之《孝子传》十五卷

  又《赞》三卷

  宗躬《孝子传》二十卷

  又《止足传》十卷

  虞盘佐《孝子传》一卷

  又《高士传》二卷

  徐广《孝子传》三卷

  梁武帝《孝子传》三十卷

  《杂孝子传》二卷

  郑缉之《孝子传赞》十卷

  申秀《孝友传》八卷

  元怿《显忠录》二十卷

  嵇康《圣贤高士传》八卷

  皇甫谧《高士传》十卷

  又《逸士传》一卷

  《玄晏春秋》二卷

  《韦氏家传》三卷

  周续之《上古以来圣贤高士传赞》三卷

  刘昼《高才不遇传》四卷

  周弘让《续高士传》八卷

  张显《逸人传》三卷

  钟离儒《逸人传》七卷

  袁宏《名士传》三卷

  袁淑《真隐传》二卷

  阮孝绪《高隐传》十卷

  刘向《列士传》二卷

  范晏《阴德传》二卷

  齐竟陵文宣王子良《止足传》十卷

  钟岏《良吏传》十卷

  《先儒传》五卷

  殷系《英籓可录事》三卷一云张万贤撰。

  郑忱《文林馆记》十卷

  张骘《文士传》五十卷

  梁元帝《孝德传》三十卷

  又《忠臣传》三十卷

  《全德志》一卷

  《丹杨尹传》十卷

  《同姓名录》一卷

  《怀旧志》九卷

  裴怀贵《兄弟传》三卷

  《悼善列传》四卷

  刘昭《幼童传》十卷

  卢思道《知己传》一卷

  孙敏《春秋列国名臣传》九卷

  《孔子弟子传》五卷

  《东方朔传》八卷

  《李固别传》七卷

  《梁冀传》二卷

  郭冲《诸葛亮隐没五事》一卷

  《何颙传》一卷

  《曹瞒传》一卷

  《毋丘俭记》三卷

  管辰《管辂传》二卷

  戴逵《竹林七贤论》二卷

  孟仲晖《七贤传》七卷

  《桓玄传》二卷

  《杂传》六十九卷

  又四十卷

  又九卷

  任昉《杂传》一百二十卷

  《荆扬二州迁代记》四卷

  元晖等《秘录》二百七十卷

  五孝恭《集记》一百卷

  《汉明帝画赞》五十卷

  姚澹《四科传赞》四卷

  《七国叙赞》十卷

  《益州文翁学堂图》一卷

  荀伯子《荀氏家传》十卷

  又《薛常侍传》二卷

  《明氏世录》六卷明粲。

  《汉南庾氏家传》三卷庾守业。

  《褚氏家传》一卷褚结撰,褚陶注。

  《殷氏家传》三卷殷敬。

  《崔氏世传》七卷崔鸿。

  《邵氏家传》十卷

  《王氏家传》二十一卷

  《江氏家传》七卷江饶。

  《暨氏家传》一卷

  《虞氏家传》五卷虞览。

  《裴氏家记》三卷裴松之。

  《诸葛传》五卷

  《曹氏家传》一卷曹毘。

  《诸王传》一卷

  《陆史》十五卷陆煦。

  王劭《尔硃氏家传》二卷

  《何妥家传》二卷

  《裴若弼家传》一卷

  令狐德棻《令狐家传》一卷

  张大素《敦煌张氏家传》二十卷

  魏征《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二卷

  章怀太子《列籓正论》三十卷

  郑世翼《交游传》二卷

  李袭誉《忠孝图传赞》二十卷

  许敬宗《文馆词林文人传》一百卷

  崔玄韦《友义传》十卷

  又《义士传》十五卷

  傅弈《高识传》十卷

  郎余令《孝子后传》三十卷

  平贞諲《养德传》卷亡。

  徐坚《大隐传》三卷

  裴朏《续文士传》十卷开元中怀州司马。

  李袭誉又撰《江东记》三十卷

  李义府《宦游记》七十卷

  王方庆《友悌录》十五卷

  又《王氏训诫》五卷

  《王氏列传》十五卷

  《王氏尚书传》五卷

  《魏文贞故书》十卷

  唐临《冥报记》二卷

  李筌《中台志》十卷

  卢诜《四公记》一卷一作梁载言。

  王瓘《广轩辕本纪》三卷

  李渤《六贤图赞》一卷

  陆龟蒙《小名录》五卷

  张昌宗《古文纪年新传》三卷昌宗,冀州南宫人,太子舍人。

  王绪《永宁公辅梁记》十卷绪,开元人,僧辩兄孙也,永宁即僧辩所封。

  贾闰甫《李密传》三卷闰甫,密旧属。

  颜师古《安兴贵家传》卷亡。

  《陆氏英贤征记》三卷陆师儒。

  李邕《狄仁杰传》三卷

  郭湜《高氏外传》一卷力士。湜,大历大理司直。

  李翰《张巡姚訚传》二卷

  陈翃《郭公家传》八卷子仪。翃尝为其寮属,后又从事浑瑊河中幕。

  殷亮《颜氏家传》一卷杲卿。

  殷仲容《颜氏行状》一卷真卿。

  马宇《段公别传》二卷秀实。宇,元和秘书少监,史馆脩撰。

  李繁《相国鄴侯家传》十卷

  王起《李赵公行状》一卷李吉甫。

  张茂枢《河东张氏家传》三卷弘靖孙。

  崔氏《唐显庆登科记》五卷失名。

  姚康《科第录》十六卷字汝谐,南仲孙也。兵部郎中,金吾将军。

  李弈《唐登科记》二卷

  《文场盛事》一卷

  张鷟《朝野佥载》二十卷自号浮休子。

  《封氏闻见记》五卷封演。

  刘餗《国朝传记》三卷

  《国朝旧事》四十卷

  苏特《唐代衣冠盛事录》一卷

  李绰《尚书故实》一卷尚书即张延赏。

  《柳氏训序》一卷柳玭。

  武平一《景龙文馆记》十卷

  萧叔和《天祚永归记》一卷睿宗事。

  韦机《西征记》卷亡。

  韩琬《南征记》十卷

  凌准《邠志》二卷

  陆贽《遣使录》一卷

  裴肃《平戎记》五卷休父。

  房千里《投荒杂录》一卷字鹄举,大和初进士第,高州刺史。

  杜佑《宾佐记》一卷

  《文宗朝备问》一卷

  黄璞《闽川名士传》一卷字绍山,大顺中进士第。

  魏征《祥瑞录》十卷

  徐景《玉玺正录》一卷

  《国宝传》一卷

  许康佐《九鼎记》四卷

  颜师古《王会图》卷亡。

  李德裕《异域归忠传》二卷

  《西蕃会盟记》三卷

  《西戎记》二卷

  《英雄录》一卷

  赵珫《孝行志》二十卷字盈之,晋州岳阳人,会昌中。

  武谊《自古忠臣传》二十卷字子思,楚州盱眙人,咸通中州从事。

  凡女训十七家,二十四部,三百八十三卷。失姓名一家,王方庆以下不著录五 家,八十三卷。

  刘向《列女传》十五卷曹大家注。

  皇甫谧《列女传》六卷

  綦毋邃《列女传》七卷

  刘熙《列女传》八卷

  赵母《列女传》七卷

  项宗《列女后传》十卷

  曹植《列女传颂》一卷

  孙夫人《列女传序赞》一卷

  杜预《列女传》十卷

  虞通之《后妃记》四卷

  又《妒记》二卷

  诸葛亮《贞洁记》一卷

  曹大家《女诫》一卷

  辛德源、王劭等《内训》二十卷

  徐湛之《妇人训解集》十卷

  《女训集》六卷

  长孙皇后《女则要录》十卷

  魏征《列女传略》七卷

  武后《列女传》一百卷

  又《孝女传》二十卷

  《古今内范》一百卷

  《内范要略》十卷

  《保傅乳母传》七卷

  《凤楼新诫》二十卷

  王方庆《王氏女记》十卷

  又《王氏王嫔传》五卷

  《续妒记》五卷

  尚宫宋氏《女论语》十篇

  薛蒙妻韦氏《续曹大家女训》十二章韦温女。蒙,字中明,开成中进士第。

  王抟妻杨氏《女诫》一卷

  右杂传记类一百二十五家,一百四十六部,一千六百五十六卷。失姓名十四家, 崔玄韦以下不著录五十一家,二千五百七十四卷。总一百四十七家,一百五十一 部。

  卫宏《汉旧仪》四卷

  董巴《大汉舆服志》一卷

  徐广《车服杂注》一卷

  又《晋尚书仪曹新定仪注》四十一卷

  《晋仪注》三十九卷

  傅瑗《晋新定仪注》四十卷

  《晋尚书仪曹吉礼仪注》三卷

  《晋尚书仪曹事》九卷

  《晋杂仪注》二十一卷

  《宋尚书仪注》三十六卷

  《宋仪注》二卷

  张镜《宋东宫仪记》二十三卷

  严植之《南齐仪注》二十八卷

  又《梁皇帝崩凶仪》十一卷

  《梁皇太子丧礼》五卷

  《梁王侯以下凶礼》九卷

  《士丧礼仪注》十四卷

  沈约《梁仪注》十卷

  又《梁祭地祗阴阳仪注》二卷

  鲍泉《新仪》三十卷

  明山宾等《梁吉礼》十八卷

  《梁吉礼仪注》四卷

  又十卷

  《梁尚书仪曹仪注》十八卷

  又二十卷

  《梁天子丧礼》七卷

  又五卷

  《梁大行皇帝皇后崩仪注》一卷

  《梁太子妃薨凶仪注》九卷

  《梁诸侯世子卒凶仪注》九卷

  《梁陈大行皇帝崩仪注》八卷

  贺瑒等《梁宾礼》一卷

  《梁宾礼仪注》十三卷

  陆琏《梁军礼》四卷

  司马褧《梁嘉礼》三十五卷

  又《嘉礼仪注》四十五卷

  《陈吉礼仪注》五十卷

  《陈杂吉仪注》三十卷

  《陈杂仪注》六卷

  《陈诸帝后崩仪注》五卷

  《陈杂仪注凶仪》十三卷

  《陈皇太后崩仪注》四卷仪曹撰。

  《陈皇太子妃薨仪注》五卷仪曹撰。

  张彦《陈宾礼仪注》六卷

  常景《后魏仪注》五十卷

  赵彦深《北齐吉礼》七十二卷

  《北齐皇太后丧礼》十卷

  高颍《隋吉礼》五十四卷

  牛弘、潘徽《隋江都集礼》一百二十卷

  《大贺卤簿》一卷

  周迁《古今舆服杂事》十卷

  萧子云《古今舆服杂事》二十卷

  《甲辰仪注》五卷

  挚虞《决疑要注》一卷

  崔豹《古今注》一卷

  《诸王国杂仪注》十卷

  《杂仪注》一百卷

  范汪《杂府州郡仪》十卷

  又《祭典》三卷

  何胤《丧服治礼仪注》九卷

  何点《理礼仪注》九卷

  《冠婚仪》四卷

  崔皓《婚仪祭仪》二卷

  何晏《魏明帝谥议》二卷

  《魏氏郊丘》三卷

  高堂隆《魏台杂访议》三卷

  《晋谥议》八卷

  《晋简文谥议》四卷

  孔晁等《晋明堂郊社议》三卷

  蔡谟《晋七庙议》三卷

  干宝《杂议》五卷

  荀顗等《晋杂议》十卷

  王景之《要典》三十九卷

  王逸《齐典》四卷

  丘仲孚《皇典》五卷

  卢谌《杂祭注》六卷

  卢辨《祀典》五卷

  徐爰《家仪》一卷

  王俭《吉仪》二卷

  又《吊答书仪》十卷

  《皇室书仪》七卷

  鲍衡卿《皇室书仪》十三卷

  谢朏《书笔仪》二十卷

  谢允《书仪》二卷

  唐瑾《妇人书仪》八卷

  《童悟》十三卷

  纪僧真《玉玺谱》一卷

  姚察《传国玺》十卷

  徐令言《玉玺正录》一卷

  张大颐《明堂仪》一卷

  姚璠等《明堂仪注》三卷

  《皇太子方岳亚献仪》二卷

  萧子云《东宫杂事》二十卷

  陆开明、宇文恺《东宫典记》七十卷

  令狐德棻《皇帝封禅仪》六卷

  孟利贞《封禅录》十卷

  裴守真《神岳封禅仪注》十卷

  郭山恽《大享明堂仪注》二卷

  《亲享太庙仪注》三卷

  裴矩、虞世南《大唐书仪》十卷

  窦维鍌《吉凶礼要》二十卷

  韦叔夏《五礼要记》三十卷

  王悫中《礼仪注》八卷

  杨炯《家礼》十卷

  《大唐仪礼》一百卷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徵、李百药、颜师古、令狐德棻、 孔颖达、于志宁等撰。《吉礼》六十篇,《宾礼》四篇,《军礼》二十篇,《嘉礼》 四十二篇,《凶礼》六篇,《国恤》五篇,总一百三十篇。贞观十一年上。

  《永徽五礼》一百三十卷长孙无忌、侍中许敬宗、兼中书令李义府、黄门侍郎 刘祥道、许圉师、太常卿韦琨、博士萧楚材孔志约等撰。削《国恤》,以为豫凶事 非臣子所宜论次,定著二百九十九篇。显庆三年上。

  武后《紫宸礼要》十卷

  《开元礼》一百五十卷开元中,通事舍人王嵒请改《礼记》,附唐制度,张说 引嵒就集贤书院详议。说奏:“《礼记》,汉代旧文,不可更,请脩贞观、永徽五 礼为《开元礼》。命贾登、张烜、施敬本、李锐、王仲丘、陆善经、洪孝昌撰缉, 萧嵩总之。

  萧嵩《开元礼义镜》一百卷

  《开元礼京兆义罗》十卷

  《开元礼类释》二十卷

  《开元礼百问》二卷

  颜真卿《礼乐集》十卷礼仪使所定。

  韦渠牟《贞元新集开元后礼》二十卷

  柳逞《唐礼纂要》六卷

  韦公肃《礼阁新仪》二十卷元和人。

  王彦威《元和曲台礼》三十卷

  又《续曲台礼》三十卷

  李弘泽《直礼》一卷林甫孙,开成太府卿

  韦述《东封记》一卷

  李袭誉《明堂序》一卷

  员半千《明堂新礼》三卷

  李嗣真《明堂新礼》十卷

  王泾《大唐郊祀录》十卷贞元九年上,时为太常礼院脩撰。

  裴瑾《崇丰二陵集礼》卷亡。瑾,字封叔,光庭曾孙,元和吉州刺史。

  王方庆《三品官祔庙礼》二卷

  又《古今仪集》五十卷

  孟诜《家祭礼》一卷

  徐闰《家祭仪》一卷

  范传式《寝堂时飨仪》一卷

  郑正则《祠享仪》一卷

  周元阳《祭录》一卷

  贾顼《家荐仪》一卷

  卢弘宣《家祭仪》卷亡。

  孙氏《仲享仪》一卷孙日用。

  刘孝孙《二仪实录》一卷

  袁郊《二仪实录衣服名义图》一卷

  又《服饰变古元录》一卷字之仪,滋子也。昭宗翰林学士。

  王晋《使范》一卷

  戴至德《丧服变服》一卷

  张戬《丧仪纂要》九卷

  孟诜《丧服正要》二卷

  商价《丧礼极议》一卷

  张荐《五服图》卷亡。

  《葬王播仪》一卷

  仲子陵《五服图》十卷贞元九年上。

  郑氏《书仪》二卷郑余庆。

  裴茝《内外亲族五服仪》二卷

  裴度《书仪》二卷

  又《书仪》三卷硃俦注。茝,元和太常少卿。

  杜有晋《书仪》二卷

  右仪注类六十一家,一百部,一千四百六十七卷。失姓名三十二家,窦维鍌以 下不著录四十九家,八百九十三卷。

  《汉建武律令故事》三卷

  《汉名臣奏》二十九卷

  《廷尉决事》二十卷

  《廷尉驳事》十一卷

  《廷尉杂诏书》二十六卷

  《南台奏事》二十二卷

  应劭《汉朝议驳》三十卷

  陈寿《汉名臣奏事》三十卷

  《晋驳事》四卷

  《晋弹事》九卷

  贾充、杜预《刑法律本》二十一卷

  又《晋令》四十卷

  宗躬《齐永明律》八卷

  蔡法度《梁律》二十卷

  又《梁令》三十卷

  《梁科》二卷

  《条钞晋宋齐梁律》二十卷

  范泉等《陈律》九卷

  又《陈令》三十卷

  《陈科》三十卷

  赵郡王叡《北齐律》二十卷

  《令》八卷

  《麟趾格》四卷文襄帝时撰。

  赵肃等《周律》二十五卷

  苏绰《大统式》三卷

  张斐《律解》二十卷

  刘邵《律略论》五卷

  高颎等《隋律》十二卷

  牛弘等《隋开皇令》三十卷

  《隋大业律》十八卷

  《武德律》十二卷

  又《式》十四卷

  《令》三十一卷尚书左仆射裴寂、右仆射萧瑀、大理卿崔善为、给事中王敬业、 中书舍人刘林甫颜师古王孝达、泾州别驾靖延、太常丞丁孝乌、隋大理丞房轴、天 策上将府参军李桐客、太常博士徐上机等奉诏撰定。以五十三条附新律,余无增改。 武德七年上。

  《贞观律》十二卷

  又《令》二十七卷

  《格》十八卷

  《留司格》一卷

  《式》三十三卷中书令房玄龄、右仆射长孙无忌、蜀王府法曹参军裴弘献等奉 诏撰定。凡律五百条,令一千五百四十六条,格七百条。以尚书省诸曹为目,其常 务留本司者,著为《留司格》。

  《永徽律》十二卷

  又《式》十四卷

  《式本》四卷

  《令》三十卷

  《散颁天下格》七卷

  《留本司行格》十八卷太尉无忌、司空李勣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 中高季辅、黄门待郎宇文节柳奭、尚书右丞段宝玄、太常少卿令狐德棻、吏部侍郎 高敬言、刑部侍郎刘燕客、给事中赵文恪、中书舍人李友益、少府丞张行实、太府 丞王文端、大理丞元绍、刑部郎中贾敏行等奉诏撰定。分格为二部,以曹司常务为 “行格”,天下所共为“散颁格”。永徽三年上。至龙朔二年,诏司刑太常伯源直 心、少常伯李敬玄、司刑大夫李文礼复删定,唯改官曹局名而已。题行格曰“留本 司行格中本”,散颁格曰“天下散行格中本”。

  《律疏》三十卷无忌、李勣、于志宁、邢部尚书唐临、大理卿段宝玄、尚书右 丞刘燕客、御史中丞贾敏行等奉诏撰,永徽四年上。

  《永徽留本司格后》十一卷左仆射刘仁轨、右仆射戴至德、侍中张文瓘、中书 令李敬玄、右庶子郝处俊、黄门侍郎来恒、左庶子高智周、右庶子李义琰、吏部侍 郎裴行俭马戴、兵部侍郎萧德昭裴炎、工部侍郎李义琛、刑部侍郎张楚金、金部郎 中卢律师等奉诏撰,仪凤二年上。

  赵仁本《法例》二卷

  崔知悌《法例》二卷

  《垂拱式》二十卷

  又《格》十卷

  《新格》二卷

  《散颁格》三卷

  《留司格》六卷秋官尚书裴居道、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岑长倩、凤阁侍郎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韦方质、删定官袁智弘、咸阳尉王守慎奉诏撰。加计帐、勾帐二 式。垂拱元年上新格,武后制序。

  《删垂拱式》二十卷

  又《散颁格》七卷中书令韦安石、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祝钦明、尚书右丞 苏瑰、兵部郎中狄光嗣等删定,神龙元年上。

  《太极格》十卷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岑羲、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陆象 先、右散骑常侍徐坚、右司郎中唐绍、刑部员外郎邵知新、大理寺丞陈义海、评事 张名播、右卫长史张处斌、左卫率府仓曹参军罗思贞、刑部主事阎义颛等删定,太 极元年上。

  《开元前格》十卷兵部尚书兼紫微令姚崇、黄门监卢怀慎、紫微侍郎兼刑部尚 书李乂、紫微侍郎苏廷页、舍人吕延祚给事中魏奉古、大理评事高智静、韩城县丞 侯郢璡、瀛州司法参军阎义颛等奉诏删定,开元三年上。

  《开元后格》十卷

  又《令》三十卷

  《式》二十卷吏部侍郎兼侍中宋璟、中书侍郎苏颋、尚书左丞卢从愿、吏部侍 郎裴漼慕容珣、户部侍郎杨滔、中书舍人刘令植、大理司直高智静、幽州司功参军 侯郢璡等删定,开元七年上。

  《格后长行敕》六卷侍中裴光庭、中书令萧嵩等删次,开元十九年上。

  《开元新格》十卷

  《格式律令事类》四十卷中书令李林甫、侍中牛仙客、御史中丞王敬从、左武 卫胄曹参军崔晃、卫州司户参军直中书陈承信、酸枣尉直刑部俞元杞等删定,开元 二十五年上。《度支长行旨》五卷

  王行先《律令手鉴》二卷

  元泳《式苑》四卷

  裴光庭《唐开元格令科要》一卷

  《元和格敕》三十卷权德舆、刘伯刍等集。

  《元和删定制敕》三十卷许孟容、韦贯之、蒋乂、柳登等集。

  《大和格后敕》四十卷

  《格后敕》五十卷初,前大理丞谢登纂,凡六十卷。诏刑部详定,去其繁复。 大和七年上。

  狄兼谟《开成详定格》十卷

  《大中刑法总要格后敕》六十卷刑部侍郎刘彖等纂。

  张戣《大中刑律统类》十二卷

  卢纾《刑法要录》十卷裴向上之。

  张伾《判格》三卷

  李崇《法鉴》八卷

  右刑法类二十八家,六十一部,一千四卷。失姓名九家,自《开元新格》以下 不著录十三家,三百二十三卷。

  刘向《七略别录》二十卷

  刘歆《七略》七卷

  荀勖《晋中经簿》十四卷

  又《新撰文章家集叙》五卷

  丘深之《晋义熙以来新集目录》三卷

  王俭《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录》四卷

  《今书七志》七十卷贺纵补注

  阮孝绪《七录》十二卷

  丘宾卿《梁天监四年书目》四卷

  刘遵《梁东宫四部书目》四卷

  《陈天嘉四部书目》四卷

  牛弘《隋开皇四年书目》四卷

  王劭《隋开皇二十年书目》四卷

  殷淳《四部书目序录》三十九卷

  杨松珍《史目》三卷

  挚虞《文章志》四卷

  宋明帝《晋江左文章志》二卷

  沈约《宋世文章志》二卷

  傅亮《续文章志》二卷

  《名手画录》一卷

  虞龢《法书目录》六卷

  《群书四录》二百卷殷践猷、王惬、韦述、余钦、毋煚、刘彦直、王湾、王仲 丘撰,元行冲上之。

  毋煚《古今书录》四十卷

  韦述《集贤书目》一卷

  李肇《经史释题》二卷

  宗谏注《十三代史目》十卷

  常宝鼎《文选著作人名目》三卷

  尹植《文枢秘要目》七卷钞《文思博要》、《艺文类聚》为秘要。

  《唐书叙例目录》一卷

  孙玉汝《唐列圣实录目》二十五卷

  《吴氏西斋书目》一卷吴兢。

  《河南东斋史目》三卷

  蒋彧《新集书目》一卷

  杜信《东斋籍》二十卷字立言,元和国子司业。

  右目录类十九家,二十二部,四百六卷。失姓名二家,毋煚以下不著录十二家, 一百一十四卷。

  宋衷《世本》四卷

  《世本别录》一卷

  宋均注《帝谱世本》七卷

  王氏注《世本谱》二卷

  《汉氏帝王谱》二卷

  《齐永元中表簿》六卷

  《梁大同四年表簿》三卷

  《齐梁宗簿》三卷

  《梁亲表谱》五卷

  《后魏皇帝宗族谱》四卷

  元晖业《后魏辨宗录》二卷

  《后魏谱》二卷

  《后魏方司格》一卷

  《齐高氏谱》六卷

  《周宇文氏谱》一卷

  贾冠《国亲皇太子亲传》四卷

  王俭《百家集谱》十卷

  王僧孺《百家谱》三十卷

  又《十八州谱》七百一十二卷

  徐勉《百官谱》二十卷

  贾执《百家谱》五卷

  又《姓氏英贤谱》一百卷

  何承天《姓苑》十卷

  贾希镜《氏族要状》十五卷

  《官族传》十五卷

  《冀州姓族谱》七卷

  《洪州诸姓谱》九卷

  《袁州诸姓谱》七卷

  《司马氏世家》二卷

  《杨氏谱》一卷

  《苏氏谱》一卷

  《孙氏谱记》十五卷

  《韦氏谱》十卷韦鼎。

  《裴氏家牒》二十卷裴守真。

  《大唐氏族志》一百卷高士廉、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撰。

  《姓氏谱》二百卷许敬宗、李义府、孔志约、阳仁卿、史玄道、吕才撰。

  柳冲《大唐姓族系录》二百卷

  路敬淳《衣冠谱》六十卷

  又《著姓略记》二十卷

  王元感《姓氏实论》十卷

  崔日用《姓苑略》一卷

  岑羲《氏族录》卷亡。

  王方庆《王氏家牒》十五卷

  又《家谱》二十卷

  《王氏著录》十卷

  韦述《开元谱》二十卷

  《国朝宰相甲族》一卷

  《百家类例》三卷

  《唐新定诸家谱录》一卷李林甫等。

  林宝《元和姓纂》十卷

  窦从一《系纂》七卷

  陈湘《姓林》五卷

  孔至《姓氏杂录》一卷

  李利涉《唐官姓氏记》五卷初,十卷。利涉贬南方,亡其半。

  又编《古命氏》三卷

  柳璨《姓氏韵略》六卷

  萧颖士《梁萧史谱》二十卷

  柳芳《永泰新谱》二十卷一作《皇室新谱》。

  柳璟《续谱》十卷

  《皇唐玉牒》一百一十卷开成二年,李衢、李宝撰。

  《唐皇室维城录》一卷

  李匡文《天潢源派谱》一卷

  又《唐偕日谱》一卷

  《玉牒行楼》一卷

  《皇孙郡王谱》一卷

  《元和县主谱》一卷

  《家谱》一卷

  李衢《大唐皇室新谱》一卷

  黄恭之《孔子系叶传》二卷

  《谢氏家谱》一卷

  《东莱吕氏家谱》一卷

  《薛氏家谱》一卷

  《颜氏家谱》一卷

  《虞氏家谱》一卷

  《孙氏家谱》一卷

  《吴郡陆氏宗系谱》一卷陆景献。

  《刘氏谱考》三卷

  《刘氏家史》十五卷并刘子玄。

  《纪王慎家谱》一卷

  《蒋王恽家谱》一卷

  《李用休家谱》二卷纪王慎之后。

  《徐氏谱》一卷徐商。

  《徐义伦家谱》一卷

  《刘晏家谱》一卷

  《刘舆家谱》一卷

  《周长球家谱》一卷

  《施氏家谱》二卷

  《万氏谱》一卷

  《荥阳郑氏家谱》一卷

  《窦氏家谱》一卷懿宗时国子博士窦澄之。

  《鲜于氏家谱》一卷

  《赵郡东祖李氏家谱》二卷

  《李氏房从谱》一卷

  《韦氏诸房略》一卷韦綯。

  《讳行录》一卷

  右谱牒类十七家,三十九部,一千六百一十七卷。王元感以下不著录二十二家, 三百三十三卷。

  《三辅黄图》一卷

  《三辅旧事》三卷

  《汉宫阁簿》三卷

  《洛阳宫殿簿》三卷

  葛洪《西京杂记》二卷

  薛冥《西京记》三卷

  潘岳《关中记》一卷

  《职方记》十六卷

  陆机《洛阳记》一卷

  《晋太康土地记》十卷

  戴延之《洛阳记》一卷

  《太康州郡县名》五卷

  《后魏洛阳记》五卷

  《后魏诸州记》二十卷

  杨佺期《洛城图》一卷

  周处《风土记》十卷

  邓基、陆澄《地理志》一百五十卷

  圈称《陈留风俗传》三卷

  任昉《地记》二百五十二卷

  杨雄《蜀王本记》一卷

  虞茂《区宇图》一百二十八卷

  谯周《三巴记》一卷

  郎蔚之《隋图经集记》一百卷

  李充《益州记》三卷

  《周地图》一百三十卷

  郭仲产《荆州记》二卷

  《杂记》十二卷

  鲍坚《南雍州记》三卷

  《杂地志》五卷

  阮叙之《南兗州记》一卷

  《地理志书钞》十卷

  山谦之《南徐州记》二卷

  《地域方丈图》一卷

  刘损之《京口记》二卷

  《地域方尺图》一卷

  孙处玄《润州图注》二十卷

  雷次宗《豫章记》一卷

  《京邦记》二卷

  郑缉之《东阳记》一卷

  《分吴会丹杨三郡记》二卷

  张僧监《浔阳记》二卷

  《西河旧事》一卷

  李叔布《齐州记》四卷

  阚骃《十三州志》十四卷

  张勃《吴地记》一卷

  顾野王《舆地志》三十卷

  晏模《齐地记》二卷

  又《十国都城记》十卷

  陆翙《鄴中记》二卷

  周明帝《国都城记》九卷

  刘芳《徐地录》一卷

  郭璞注《山海经》二十三卷

  梁元帝《职贡图》一卷

  又《山海经图赞》二卷

  又《荆南地志》二卷

  《山海经音》二卷

  王范《交广二州记》一卷

  桑钦《水经》三卷一作郭璞撰。

  樊文深《中岳颍州志》五卷

  郦道元注《水经》四十卷

  《秣陵记》二卷

  僧道安《四海百川水源记》一卷

  《湘州记》四卷

  又一卷

  《湘州图副记》一卷

  《江图》二卷

  庾仲雍《江记》五卷

  诸葛颍《巡抚扬州记》七卷

  又《汉水记》五卷

  戴祚《西征记》二卷

  《寻江源记》五卷

  郭缘生《述征记》二卷

  刘澄之《永初山川古今记》二十卷

  姚最《述行记》二卷

  李氏《宜都山川记》一卷

  沈怀文《随王入沔记》十卷

  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一卷

  《魏聘使行记》五卷

  杨孚《交州异物志》一卷

  李彤《圣贤冢墓记》一卷

  陈祈畅《异物志》一卷

  宋云《魏国以西十一国事》一卷

  万震《南州异物志》一卷

  沈怀远《南越志》五卷

  硃应《扶南异物志》一卷

  程士章《西域道里记》三卷

  《京兆郡方物志》二十卷

  常骏等《赤土国记》二卷

  《诸郡土俗物产记》十九卷

  王玄策《中天竺国行记》十卷

  《凉州异物志》二卷

  僧智猛《游行外国传》一卷

  《庙记》一卷

  僧法盛《历国传》二卷

  薛泰《舆驾东幸记》一卷

  《日南传》一卷

  《林邑国记》一卷

  《真腊国事》一卷

  《交州以来外国传》一卷

  《奉使高丽记》一卷

  《西南蛮入朝首领记》一卷

  裴矩《高丽风俗》一卷

  邓行俨《东都记》三十卷贞观著作郎。

  《括地志》五百五十卷

  又《序略》五卷魏王泰命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 参军谢偃苏勖撰。

  《长安四年十道图》十三卷

  《开元三年十道图》十卷

  《剑南地图》二卷

  李播《方志图》卷亡。

  《西域国志》六十卷高宗遣使分往康国、吐火罗,访其风俗物产,画图以闻。 诏史官撰次,许敬宗领之,显庆三年上。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五十四卷

  又《十道图》十卷

  《古今地名》三卷

  《删水经》十卷

  梁载言《十道志》十六卷

  王方庆《九嵕山志》十卷

  贾耽《地图》十卷

  又《皇华四达记》十卷

  《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

  《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六卷

  《贞元十道录》四卷

  《吐蕃黄河录》四卷

  韦澳《诸道山河地名要略》九卷一作《处分语》。

  刘之推、文括《九州要略》三卷

  《郡国志》十卷

  马敬寔《诸道行程血脉图》一卷

  邓世隆《东都记》三十卷

  韦机《东都记》二十卷

  韦述《两京新记》五卷

  《两京道里记》三卷

  李仁实《戎州记》一卷

  卢鸺《嵩山记》一卷天宝人。

  马温《鄴都故事》二卷肃、代时人。

  刘公锐《鄴城新记》三卷

  张周封《华阳风俗录》一卷字子望,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从事,试协律郎。

  卢求《成都记》五卷西川节度使白敏中从事。

  郑韦《益州理乱记》三卷

  李璋《太原事迹记》十四卷

  张文规《吴兴杂录》七卷

  房千里《南方异物志》一卷

  孟琯《岭南异物志》一卷

  刘恂《岭表录异》三卷

  余知古《渚宫故事》十卷文宗时人。

  吴从政《襄沔记》三卷

  张氏《燕吴行役记》二卷宣宗时人,失名。

  韦宙《零陵录》一卷

  张密《庐山杂记》一卷

  张容《九江新旧录》三卷咸通人。

  莫休符《桂林风土记》三卷

  段公路《北户杂录》三卷文昌孙。

  林谞《闽中记》十卷

  裴矩又撰《西域图记》三卷

  顾愔《新罗国记》一卷大历中,归崇敬使新罗,愔为从事。

  张建章《渤海国记》三卷

  戴斗《诸蕃记》一卷

  达奚通《海南诸蕃行记》一卷

  袁滋《云南记》五卷

  李繁《北荒君长录》三卷

  高少逸《四夷朝贡录》十卷

  吕述《黠戛斯朝贡图传》一卷字脩业,会昌秘书少监,商州刺史。

  樊绰《蛮书》十卷咸通岭南西道节度使蔡袭从事。

  窦滂《云南别录》一卷

  《云南行记》一卷

  徐云虔《南诏录》三卷乾符中人。

  右地理类六十三家,一百六部,一千二百九十二卷。失姓名三十一家,李播以 下不著录五十三家,九百八十九卷。

卷五十九

  艺文三

  丙部子录,其类十七:一曰儒家类,二曰道家类,三曰法家类,四曰名家类, 五曰墨家类,六曰纵横家类,七曰杂家类,八曰农家类,九曰小说类,十曰天文类, 十一曰历算类,十二曰兵书类,十三曰五行类,十四曰杂艺术类,十五曰类书类, 十六曰明堂经脉类,十七曰医术类。凡著录六百九家,九百六十七部,一万七千一 百五十二卷;不著录五百七家,五千六百一十五卷。

  《晏子春秋》七卷晏婴。

  《曾子》二卷曾参。

  《子思子》七卷孔亻及。

  《公孙尼子》一卷

  赵岐注《孟子》十四卷孟轲。

  刘熙注《孟子》七卷

  郑玄注《孟子》七卷

  綦毋邃注《孟子》七卷

  《荀卿子》十二卷荀况。

  《董子》一卷董无心。

  《鲁连子》一卷鲁仲连。

  陆贾《新语》二卷

  贾谊《新书》十卷

  桓宽《盐铁论》十卷

  刘向《新序》三十卷

  又《说苑》三十卷

  《扬子法言》六卷扬雄。

  宋衷注《法言》十卷

  李轨注《法言》三卷

  陆绩注《扬子太玄经》十二卷

  虞翻注《太玄经》十四卷

  范望注《太玄经》十二卷

  宋仲孚注《太玄经》十二卷

  蔡文邵注《太玄经》十卷

  《桓子新论》十七卷桓谭。

  王符《潜夫论》十卷

  《仲长子昌言》十卷仲长统。

  荀悦《申鉴》五卷

  《魏子》三卷魏朗。

  魏文帝《典论》五卷

  《徐氏中论》六卷徐干。

  王粲《去伐论集》三卷

  王肃《政论》十卷

  《杜氏体论四卷杜恕。

  《顾子新论》五卷顾谭。

  文礼《通语》十卷殷兴续。

  诸葛亮《集诫》二卷

  陆景《典训》十卷

  《谯子法训》八卷

  又《五教》五卷谯周。

  王婴《古今通论》三卷

  《周生烈子》五卷

  《袁子正论》二十卷

  又《正书》二十五卷袁准。

  《孙氏成败志》三卷孙毓。

  夏侯湛《新论》十卷

  杨泉《物理论》十六卷

  又《太元经》十四卷刘缉注。

  华谭《新论》十卷

  虞喜《志林新书》二十卷

  又《后林新书》十卷

  《顾子义训》十卷顾夷。

  蔡洪《清化经》十卷

  干宝《正言》十卷

  又《立言》十卷

  蔡韶《闳论》二卷

  吕竦《要览》五卷

  周舍《正览》六卷

  刘徽《鲁史欹器图》一卷

  綦毋氏《诫林》三卷

  《颜氏家训》七卷颜之推。

  李穆叔《典言》四卷

  王滂《百里昌言》二卷

  《崔子至言》六卷崔灵童。

  卢辩《坟典》三十卷

  王劭《读书记》三十二卷

  王通《中说》五卷

  辛德源《正训》二十卷

  《太宗序志》一卷

  又《帝范》四卷贾行注。

  高宗《天训》四卷

  武后《紫枢要录》十卷

  又《臣轨》二卷

  《百寮新诫》五卷

  《青宫纪要》三十卷

  《少阳政范》三十卷

  《列籓正论》三十卷

  章怀太子《春宫要录》十卷

  又《修身要览》十卷

  《君臣相起发事》三卷

  魏征《谏事》五卷

  又《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二卷

  张大玄《平台百一寓言》三卷

  杨相如《君臣政理论》三卷

  陆善经注《孟子》七卷

  张镒《孟子音义》三卷

  杨倞注《荀子》二十卷汝士子,大理评事。

  王涯注《太玄经》六卷

  员俶《太玄幽赞》十卷开元四年,京兆府童子,进书,召试及第,授散官文学, 直弘文馆。

  柳宗元注《杨子法言》十三卷

  李袭誉《五经妙言》四十卷

  郑澣《经史要录》二十卷

  刘贶《续说苑》十卷

  杜正伦《百行章》一卷

  宪宗《前代君臣事迹》十四篇

  武后《训记杂载》十卷采《青宫纪要》、《维城典训》、《古今内范》、《内 范要略》等书为《杂载》云。

  《维城典训》二十卷

  褚无量《翼善纪》卷亡。

  裴光庭《摇山往则》一卷

  又《维城前轨》一卷

  丁公著《皇太子诸王训》十卷

  《六经法言》二十卷韦处厚、路隋撰。

  崔郾《诸经纂要》十卷

  于志宁《谏苑》二十卷

  王方庆《谏林》二十卷

  杨浚《圣典》三卷校书郎,开元中上。

  张九龄《千秋金镜录》五卷

  唐次《辨谤略》三卷

  《元和辨谤略》十卷令狐楚、沈传师、杜元颖撰。

  裴潾《大和新脩辨谤略》三卷

  李仁实《格论》三卷

  赵冬曦《王政》三卷景龙二年上。

  冯中庸《政录》十卷开元十九年上,授汜水尉。

  《贾子》一卷开元中蓝田尉。失名。

  储光羲《正论》十五卷兗州人,开元进士第,又诏中书试文章,历监察御史, 安禄山反,陷贼自归。

  牛希济《理源》二卷

  陆质《君臣图翼》二十五卷

  李吉甫《古今说苑》十一卷

  李德裕《御臣要略》卷亡。

  丘光庭《康教论》一卷

  《元子》十卷

  又《浪说》七篇

  《漫说》七篇元结。

  杜信《元和子》二卷

  林慎思《伸蒙子》三卷咸通中人。

  《冀子》五卷冀重,字子泉,定州容城人。广明脩武令。

  崔悫《儒玄论》三卷字敬之,后魏白马侯浩七世孙,中和光禄丞。

  右儒家类六十九家,九十二部,七百九十一卷。陆善经以下不著录三十九家, 三百七十一卷。

  《鬻子》一卷鬻熊。

  《老子道德经》二卷李耳。

  又三卷

  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经》二卷

  王弼注《新记玄言道德》二卷

  又《老子指例略》二卷

  蜀才注《老子》二卷

  钟会《注》二卷

  羊祜《注》二卷

  又《解释》四卷

  孙登注《老子》二卷

  王尚《注》二卷

  袁真《注》二卷

  张凭《注》二卷

  刘仲融《注》二卷

  陶弘景《注》四卷

  树钟山《注》二卷

  李允愿《注》二卷

  陈嗣古《注》二卷

  僧惠琳《注》二卷

  惠严《注》二卷

  鸠摩罗什《注》二卷

  义盈《注》二卷

  程韶《集注》二卷

  任真子《集注》四卷

  张道相《集注》四卷

  卢景裕、梁旷等《注》二卷

  安丘望之《老子章句》二卷

  又《道德经指趣》三卷

  王肃《玄言新记道德》二卷

  梁旷《道德经品》四卷

  严遵《指归》十四卷

  何晏《讲疏》四卷

  又《道德问》二卷

  梁武帝《讲疏》四卷

  又《讲疏》六卷

  顾欢《道德经义疏》四卷

  又《义疏治纲》一卷

  孟智周《义疏》五卷

  戴诜《义疏》六卷

  葛洪《老子道德经序诀》二卷

  韩庄《玄旨》八卷

  刘遗民《玄谱》一卷

  《节解》二卷

  《章门》一卷

  李轨《老子音》一卷

  《鹖冠子》三卷

  张湛注《列子》八卷列御寇。

  郭象注《庄子》十卷庄周。

  向秀《注》二十卷

  崔譔《注》十卷

  司马彪《注》二十一卷

  又《注音》一卷

  李颐《集解》二十卷

  王玄古《集解》二十卷

  李充《释庄子论》二卷

  冯廓《老子指归》十三卷

  又《庄子古今正义》十卷

  梁简文帝《讲疏》三十卷

  王穆《疏》十卷

  又《音》一卷

  《庄子疏》七卷

  《文子》十二卷

  《广成子》十二卷商洛公撰,张太衡注。

  《唐子》十卷唐滂。

  《苏子》七卷苏彦。

  《宣子》二卷宣聘。

  《陆子》十卷陆云。

  《抱朴子内篇》二十卷葛洪。

  《孙子》十二卷孙绰。

  《符子》三十卷符朗。

  《贺子》十卷贺道养。

  《牟子》二卷牟融。

  傅弈注《老子》二卷

  杨上善注《老子道德经》二卷

  又注《庄子》十卷

  《老子指略论》二卷太子文学。

  辟闾仁谞注《老子》二卷圣历司礼博士。

  贾大隐《老子述义》十卷

  陆德明《庄子文句义》二十卷

  玄宗注《道德经》二卷

  又《疏》八卷天宝中加号《玄通道德经》,世不称之。

  卢藏用注《老子》二卷

  又注《庄子内外篇》十二卷

  邢南和注《老子》开元二十一年上。

  冯朝隐注《老子》

  白履忠注《老子》

  李播注《老子》

  尹知章注《老子》

  傅弈《老子音义》并卷亡。

  陆德明《老子疏》十五卷

  逄行珪注《鬻子》一卷郑县尉。

  陈庭玉《老子疏》开元二十年上,授校书郎。卷亡。

  陆希声《道德经传》四卷

  吴善经注《道德经》二卷贞元中人。

  杨上善《道德经三略论》三卷

  道士成玄英注《老子道德经》二卷

  又《开题序诀义疏》七卷

  注《庄子》三十卷

  《疏》十二卷玄英,字子实,陕州人,隐居东海。贞观五年,召至京师。永徽 中,流郁州。书成,道王元庆遣文学贾鼎就授大义,嵩高山人李利涉为序,唯《老 子注》、《庄子疏》著录。

  张游朝《南华象罔说》十卷

  又《冲虚白马非马证》八卷张志和父。

  孙思邈注《老子》卷亡。

  又注《庄子》

  柳纵注《庄子》开元二十年上,授章怀太子庙丞。

  尹知章注《庄子》并卷亡。

  甘晖、魏包注《庄子》卷亡。开元末奉诏注。

  元载《南华通微》十卷

  张志和《太易》十五卷

  又《玄真子》十二卷韦诣作《内解》。

  陈庭玉《庄子疏》卷亡。

  道士李含光《老子庄子周易学记》三卷

  又《义略》三卷含光,扬州江都人,本姓弘,避孝敬皇帝讳改焉,天宝间人。

  张隐居《庄子指要》三十三篇名九垓,号浑沦子,代、德时人。

  帅夜光《三玄异义》三十卷幽州人。开元二十年上,授校书郎,直国子监。

  徐灵府注《文子》十二卷

  李暹训注《文子》十二卷

  王士元《亢仓子》二卷天宝元年,诏号《庄子》为《南华真经》,《列子》为 《冲虚真经》,《文子》为《通玄真经》,《亢桑子》为《洞灵真经》。然《亢桑 子》求之不获,襄阳处士王士元谓:“《庄子》作‘庚桑子’。太史公、《列子》 作‘亢仓子’,其实一也。”取诸子文义类者补其亡。

  《无能子》三卷不著人名氏,光启中隐民间。

  凡神仙三十五家,五十部,三百四十一卷。失姓名十三家,自《道藏音义》以 下不著录六十二家,二百六十五卷。

  尹喜《高士老君内传》三卷

  玄景先生《老子道德简要义》五卷

  梁简文帝《老子私记》十卷

  戴诜《老子西升经义》一卷

  韦处玄集解《老子西升经》二卷

  《老子黄庭经》一卷

  《老子探真经》一卷

  《老君科律》一卷

  《老子宣时诫》一卷

  《老子入室经》一卷

  《老子华盖观天诀》一卷

  《老子消水经》一卷

  《老子神策百二十条经》一卷

  鬼谷先生《关令尹喜传》一卷四皓注。

  《清虚真人王君内传》一卷

  王苌《三天法师张君内传》一卷

  李遵《茅君内传》一卷

  吕先生《太极左仙公葛君内传》一卷

  华峤《紫阳真人周君传》一卷

  赵昇等《仙人马君阴君内传》一卷

  郑云千《清虚真人裴君内传》一卷

  范邈《紫虚元君南岳夫人内传》一卷

  项宗《紫虚元君魏夫人内传》一卷

  王羲之《许先生传》一卷

  《九华真妃内记》一卷

  宋都能《嵩高少室寇天师传》三卷

  《王乔传》一卷

  《汉武帝传》二卷

  刘向《列仙传》二卷

  葛洪《神仙传》十卷

  见素子《洞仙传》十卷

  东方朔《神异经》二卷张华注。

  又《十洲记》一卷

  周季通《苏君记》一卷

  梁旷《南华仙人庄子论》三十卷

  《南华真人道德论》三卷

  《任子道论》十卷任嘏。

  《顾道士论》三卷顾谷。

  姖威《浑舆经》一卷

  杜夷《幽求子》三十卷

  张讥《玄书通义》十卷

  陶弘景《登真隐诀》二十五卷

  又《真诰》十卷

  张湛《养生要集》十卷

  《养性传》二卷

  张太衡《无名子》一卷

  刘道人《老子玄谱》一卷

  刘无待《同光子》八卷侯俨注。

  《灵人辛玄子自序》一卷

  《华阳子自序》一卷茅处玄。

  《无上秘要》七十二卷

  《道要》三十卷

  马枢《学道传》二十卷

  郭宪《汉武帝别国洞冥记》四卷

  《道藏音义目录》一百一十三卷崔湜、薛稷、沈佺期、道士史崇玄等撰。

  《集注阴符经》一卷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淳风、李筌、李 洽、李鉴、李锐、杨晟。

  李靖《阴符机》一卷

  道士李少卿《十异九迷论》一卷

  道士刘进喜《老子通诸论》一卷

  又《显正论》一卷

  张果《阴符经太无传》一卷

  又《阴符经辨命论》一卷

  《气诀》一卷

  《神仙得道灵药经》一卷

  《罔象成名图》一卷

  《丹砂诀》一卷开元二十二年上。

  韦弘《阴符经正卷》一卷

  李筌《骊山母传阴符玄义》一卷筌,号少室山达观子,于嵩山虎口岩石壁得 《黄帝阴符》本,题云:“魏道士寇谦之传诸名山。”筌至骊山,老母传其说。

  叶静能《太上北帝灵文》三卷

  李淳风注《泰乾秘要》三卷

  杨上器注《太上玄元皇帝圣纪》十卷

  崔少元《老子心镜》一卷

  《皇天原太上老君现迹记》一卷

  文明元年老子降事。

  《吕氏老子昌言》二卷

  王方庆《神仙后传》十卷

  《玄晋苏元明太清石壁记》三卷乾元中,剑州司马纂,失名。

  《议化胡经状》一卷万岁通天元年,僧惠澄上言乞毁《老子化胡经》,敕秋官 侍郎刘如璿等议状。

  《宁州通真观二十七宿真形图赞》一卷记天宝中,宁州罗川县金华洞获玉像, 皆列宿之真,唯少氐宿,改县为宁真事。

  道士令狐见尧《正一真人二十四治图》一卷贞元人。

  孙思邈《马阴二君内传》一卷

  又《太清真人炼云母诀》二卷

  《摄生真录》一卷

  《养生要录》一卷

  《气诀》一卷

  《烧炼秘诀》一卷

  《龙虎通元诀》一卷

  《龙虎乱日篇》一卷

  《幽传福寿论》一卷

  《枕中素书》一卷

  《会三教论》一卷

  《龙虎篇》一卷青罗子周希彭、少室山人孺登同注。

  硃少阳《道引录》三卷浮山隐士,代、德时人。

  张志和《玄真子》二卷

  戴简《真教元符》三卷

  杨嗣复《九征心戒》一卷

  裴煜《延寿赤书》一卷

  纥干巘《序通解录》一卷字咸一,大中江西观察使。

  《守真子秦鉴语》一卷

  道士张仙庭《三洞琼纲》三卷

  段世贵《演正一炁化图》三卷

  女子胡愔《黄庭内景图》一卷

  道士司马承祯《坐忘论》一卷

  又《脩生养气诀》一卷

  《洞元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一卷

  贾参寥《庄子通真论》三卷垂拱中,隐武陵。

  白履忠注《黄庭内景经》卷亡。

  又《三玄精辨论》一卷

  吴筠《神仙可学论》一卷

  又《玄纲论》三卷

  《明真辨伪论》一卷

  《辅正除邪论》一卷

  《辨方正惑论》一卷

  《道释优劣论》一卷

  《心目论》一卷

  《复淳化论》一卷

  《著生论》一卷

  《形神可固论》一卷

  李延章集《郑绰录中元论》一卷

  大和人。

  施肩吾《辨疑论》一卷

  睦州人,元和进士第,隐洪州西山。

  道士令狐见尧《玉笥山记》一卷

  道士李冲昭《南岳小录》一卷

  沈汾《续神仙传》三卷

  道士胡慧超《神仙内传》一卷

  《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一卷

  李渤《真系传》一卷

  李遵《茅三君内传》一卷

  道士胡法超《许逊脩行传》一卷

  张说《洪崖先生传》一卷

  张氲先生,唐初人。

  冲虚子《胡慧超传》一卷失名。慧超,高宗时道士。

  《潘尊师傅》一卷师正。

  《蔡尊师傅》一卷名南玉,字叔宝,宋祠部尚书廓七世孙,历金部员外郎,弃 官入道。大历中卒。

  刘谷神《叶法善传》二卷

  正元师《谪仙崔少元传》二卷

  阴日用《傅仙宗行记》一卷仙宗,开元资阳道士。

  谢良嗣《吴天师内传》一卷吴筠。

  温造《瞿童述》一卷大历辰溪童子瞿柏庭升仙,造为朗州刺史,追述其事。

  李坚《东极真人传》一卷果州谢自然。

  江积《八仙传》一卷大中后事。

  王仲丘《摄生纂录》一卷

  高福《摄生录》三卷

  郭霁《摄生经》一卷

  上官翼《养生经》一卷

  康仲熊《服内元气诀》一卷

  《气经新旧服法》三卷

  《康真人气诀》一卷

  《太元先生炁诀》一卷失名。大历中,遇罗浮王公传气术。

  《菩提达磨胎息诀》一卷

  李林甫《唐朝炼大丹感应颂》一卷

  崔元真《灵沙受气用药诀》一卷

  又《云母论》二卷天宝隐岷山。

  刘知古《日月元枢》一卷

  海蟾子《元英还金篇》一卷

  还阳子《太还丹金虎白龙论》一卷隐士,失姓名。

  陈少微《大洞炼真宝经脩伏丹砂妙诀》一卷

  严静《大丹至论》一卷

  凡释氏二十五家,四十部,三百九十五卷。失姓名一家,玄琬以下不著录七十 四家,九百四十一卷。

  萧子良《净注子》二十卷王融颂。

  僧僧祐《法苑集》十五卷

  又《弘明集》十四卷

  《释迦谱》十卷

  《萨婆多师资传》四卷

  虞孝敬《高僧传》六卷

  又《内典博要》三十卷

  僧贤明《真言要集》十卷

  郭瑜《脩多罗法门》二十卷

  骆子义《经论纂要》十卷

  顾欢《夷夏论》二卷

  甄鸾《笑道论》三卷

  卫元嵩《齐三教论》七卷

  杜乂《甄正论》三卷

  李思慎《心镜论》十卷

  裴子野《名僧录》十五卷

  僧宝唱《名僧传》二十卷

  又《比丘尼传》四卷

  僧惠皎《高僧传》十四卷

  僧道宗《续高僧传》三十二卷

  陶弘景《草堂法师传》一卷

  萧回理《草堂法师传》一卷

  《稠禅师传》一卷

  阳衒之《洛阳伽蓝记》五卷

  费长房《历代三宝记》三卷长房,成都人,隋翻经学士。

  僧彦琮《崇正论》六卷

  又集《沙门不拜俗议》六卷

  《福田论》一卷

  道宣《统略净住子》二卷

  又《通惑决疑录》二卷

  《广弘明集》三十卷

  《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

  《续高僧传》二十卷起梁初,尽贞观十九年。

  《后集续高僧传》十卷

  《东夏三宝感通录》三卷

  《大唐贞观内典录》十卷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

  法琳《辩正论》八卷陈子良注。

  又《破邪论》二卷琳,姓陈氏。太史令傅弈请废佛法,琳诤之,放死蜀中。

  复礼《十门辨惑论》二卷永隆二年,答太子文学权无二《释典稽疑》。

  杨上善《六趣论》六卷

  又《三教铨衡》十卷

  僧玄琬《佛教后代国王赏罚三宝法》一卷

  又《安养苍生论》一卷

  《三德论》一卷姓杨氏,新丰人。贞观十年上。

  《入道方便门》二卷

  《众经目录》五卷

  《镜谕论》一卷

  《无碍缘起》一卷

  《十种读经仪》一卷

  《无尽藏仪》一卷

  《发戒缘起》二卷

  《法界僧图》一卷

  《十不论》一卷

  《忏悔罪法》一卷

  《礼佛仪式》二卷

  李师政《内德论》一卷上党人,贞观门下典仪。

  僧法云《辨量三教论》三卷

  又《十王正业论》十卷绛州人。

  道宣又撰《注戒本》二卷

  《疏记》四卷

  《注羯磨》二卷

  《疏记》四卷

  《行事删补律仪》三卷或六卷。

  释门正行忏悔仪》三卷

  《释门亡物轻重仪》二卷

  《释门章服仪》二卷

  《释门归敬仪》二卷

  《释门护法仪》二卷

  《释氏谱略》二卷

  《圣迹见在图赞》二卷

  《佛化东渐图赞》二卷

  《释迦方志》二卷

  僧彦琮《大唐京寺录传》十卷

  又《沙门不敬录》六卷龙朔人,并隋有二彦琮。

  玄应《大唐众经音义》二十五卷

  玄恽《敬福论》十卷

  又《略论》二卷

  《大小乘观门》十卷

  《法苑珠林集》一百卷

  《四分律僧尼讨要略》五卷

  《金刚般若经集注》三卷

  《百愿文》一卷玄恽,本名道世。

  玄范注《金刚般若经》一卷

  又注《二帝三藏圣教序》一卷太宗、高宗。

  慧觉《华严十地维摩缵义章》十三卷姓范氏,武德人。

  行友《己知沙门传》一卷序僧海顺事。

  道岳《三藏本疏》二十二卷姓孟氏,河阳人,贞观中。

  道基《杂心玄章并钞》八卷

  又《大乘章钞》八卷姓吕氏,东平人,贞观时。

  智正《华严疏》十卷姓白氏,安喜人,贞观中。

  慧净《杂心玄文》三十卷姓房,隋国子博士徽远从子。

  又《俱舍论文疏》三十卷

  《大庄严论文疏》三十卷

  《法华经缵述》十卷

  那提《大乘集议论》四十卷

  《释疑论》一卷

  《注金刚般若经》一卷

  《诸经讲序》一卷

  玄会《义源文本》四卷

  又《时文释钞》四卷

  《涅盘义章句》四卷字怀默,姓席氏,安定人,贞观中。

  慧休《杂心玄章钞疏》卷亡。姓乐氏,瀛州人。

  灵润《涅般义疏》十三卷

  又《玄章》三卷

  《遍摄大乘论义钞》十三卷

  《玄章》三卷姓梁氏,虞乡人。

  辩相《摄论疏》五卷辩相,居净影寺。

  玄装《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姓陈氏,缑氏人。

  辩机《西域记》十二卷

  清彻《金陵塔寺记》三十六卷

  师哲《前代国王修行记》五卷尽中宗时。

  《大唐内典录》十卷西明寺僧撰。

  毋煚《开元内外经录》十卷道、释书二千五百余部,九千五百余卷。

  智矩《宝林传》十卷

  法常《摄论义疏》八卷

  又《玄章》五卷姓张氏,南阳人,贞观末。

  慧能《金刚般若经口诀正义》一卷姓卢氏,曲江人。

  僧灌顶《私记天台智者词旨》一卷

  又《义记》一卷字法云,姓吴氏,章安人。

  道绰《净土论》二卷姓卫氏,并州文水人。

  道绰《行图》一卷

  智首《五部区分钞》二十一卷姓皇甫氏。

  法砺《四分疏》十卷

  又《羯磨疏》三卷

  《舍忏仪》一卷

  《轻重仪》一卷姓李氏,赵郡人。

  慧满《四分律疏》二十卷姓梁氏,京兆长安人。

  慧旻《十诵私记》十三卷

  又《僧尼行事》三卷

  《尼众竭磨》二卷

  《菩萨戒义疏》四卷字玄素,河东人。

  空藏《大乘要句》三卷姓王氏,新丰人。

  道宗《续高僧传》三十二卷

  玄宗注《金刚般若经》一卷

  道氤《御注金刚般若经疏宣演》三卷

  《高僧嬾残传》一卷天宝人。

  元伟《真门圣胄集》五卷

  僧法海《六祖法宝记》一卷

  辛崇《僧伽行状》一卷

  神楷《维摩经疏》六卷

  灵湍《摄山栖霞寺记》一卷

  《破胡集》一卷会昌沙汰佛法诏敕。

  法藏《起信论疏》二卷

  《法琳别传》二卷

  《大唐京师寺录》卷亡。

  玄觉《永嘉集》十卷庆州刺史魏靖编次。

  怀海《禅门规式》一卷

  希运《传心法要》一卷裴休集。

  玄嶷《甄正论》三卷

  光瑶注《僧肇论》二卷

  李繁《玄圣蘧庐》一卷

  白居易《八渐通真议》一卷

  《七科义状》一卷云南国使段立之问,僧悟达答。

  《栖贤法隽》一卷僧惠明与西川节度判官郑愚、汉州刺史赵璘论怫书。

  《禅关八问》一卷杨士达问,唐宗美对。

  僧一行《释氏系录》一卷

  宗密《禅源诸诠集》一百一卷

  又《起信论》二卷

  《起信论钞》三卷

  《原人论》一卷

  《圆觉经大小疏钞》各一卷

  楚南《般若经品颂偈》一卷

  又《破邪论》一卷大顺中人。

  希还《参同契》一卷

  良价《大乘经要》一卷

  又《激励道俗颂偈》一卷

  光仁《四大颂》一卷

  又《略华严长者论》一卷

  无殷《垂诫》十卷

  神清《参元语录》十卷

  智月《僧美》三卷

  惠可《达摩血脉》一卷

  靖迈《古今译经图纪》四卷

  智昇《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

  又《续大唐内典录》一卷

  《续古今佛道论衡》一卷

  《对寒山子诗》七卷天台隐士。台州刺史闾丘胤序,僧道翘集。寒山子隐唐兴 县寒山岩,于国清寺与隐者拾得往还。

  庞蕴《诗偈》三卷字道玄,衡州衡阳人,贞元初人,三百余篇。

  智闲《偈颂》一卷二百余篇。

  李吉甫《一行传》一卷

  王彦威《内典目录》十二卷

  右道家类一百三十七家,七十四部,一千二百四十卷。失姓名三家,玄宗以下 不著录一百五十八家,一千三百三十八卷。

  总一百三十七家,一百七十四部。

  《管子》十九卷管仲。

  《商君书》五卷商鞅。或作《商子》。

  《慎子》十卷慎到撰,滕辅注。

  《申子》三卷申不害。

  《韩子》二十卷韩非。

  《晁氏新书》七卷晁错。

  董仲舒《春秋决狱》十卷黄氏正。

  《崔氏政论》六卷崔寔。

  《刘氏法论》五卷刘廙。

  《阮子政论》五卷阮武。

  《刘氏政论》十卷刘邵。

  《桓氏世要论》十二卷桓范。

  《陈子要言》十四卷陈融。

  李文博《治道集》十卷

  邯郸绰《五经析疑》三十卷

  尹知章注《管子》三十卷

  又注《韩子》卷亡。

  杜佑《管氏指略》二卷

  李敬玄《正论》三卷

  右法家类十五家,十五部,一百六十六卷。尹知章以下不著录三家,三十五卷。

  《邓析子》一卷

  《尹文子》一卷

  《公孙龙子》三卷

  陈嗣古注《公孙龙子》一卷

  刘邵《人物志》三卷

  刘炳注《人物志》三卷

  姚信《士纬》十卷

  魏文帝《士操》一卷

  卢毓《九州人士论》一卷

  范谧《辨名苑》十卷

  僧远年《兼名苑》二十卷

  贾大隐注《公孙龙子》一卷

  赵武孟《河西人物志》十卷

  杜周士《广人物志》三卷

  宋璲《吴兴人物志》十卷字胜之,吴兴乌程人,大中时。右名家类十二家,十 二部,五十五卷。赵武孟以下不著录三家,二十三卷。

  《墨子》十五卷墨翟。

  《随巢子》一卷

  《胡非子》一卷

  右墨家类三家,三部,一十七卷。

  《鬼谷子》二卷苏秦。

  乐台注《鬼谷子》三卷

  梁元帝《补阙子》十卷

  尹知章注《鬼谷子》三卷

  右纵横家类四家,四部,一十五卷。尹知章不著录。

  《尉缭子》六卷

  《尸子》十卷尸佼。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吕不韦撰,高诱注。

  许慎注《淮南子》二十一卷淮南王刘安。

  高诱注《淮南子》二十一卷

  又《淮南鸿烈音》二卷

  严尤《三将军论》一卷

  王充《论衡》三十卷

  应邵《风俗通义》三十卷

  《蒋子万机论》十卷蒋济。

  杜恕《笃论》四卷

  钟会《刍荛论》五卷

  《傅子》一百二十卷傅玄。

  张俨《默记》三卷

  又《誓论》三十卷

  裴玄《新言》五卷

  苏道《立言》十卷

  刘钦《新义》十八卷

  《秦子》三卷秦菁。

  张明《折言论》二十卷

  《古训》十卷

  孔衍《说林》五卷

  《抱朴子外篇》二十卷葛洪。

  杨伟《时务论》十二卷

  范泰《古今善言》三十卷

  徐益寿《记闻》三卷

  《何子》五卷何楷。

  《刘子》十卷刘勰。

  梁元帝《金楼子》十卷

  硃澹远《语丽》十卷

  又《语对》十卷

  《张公杂记》一卷张华。

  陆士衡《要览》三卷

  郭义恭《广志》二卷

  崔豹《古今注》三卷

  伏侯《古今注》三卷

  江邃《释文》十卷

  卢辩《称谓》五卷

  谢昊《物始》十卷

  任昉《文章始》一卷张绩补。

  姚察《续文章始》一卷

  庾肩吾《采璧》三卷

  韦道孙《新略》十卷

  徐陵《名数》十卷

  沈约《袖中记》二卷

  范谧《典坟数集》十卷

  侯亶《祥瑞图》八卷

  孟众《张掖郡玄石图》一卷

  高堂隆《张掖郡玄石图》一卷

  孙柔之《瑞应图记》三卷

  熊理《瑞应图赞》三卷

  顾野王《符瑞图》十卷

  又《祥瑞图》十卷

  王劭《皇隋灵感志》十卷

  许善心《皇隋瑞文》十四卷

  何望之《谏林》十卷

  虞通之《善谏》二卷

  孟仪《子林》二十卷

  沈约《子钞》三十卷

  庾仲容《子钞》三十卷

  殷仲堪《论集》九十六卷

  崔宏《帝王集要》三十卷

  陆澄《述正论》十三卷

  又《缺文》十卷

  徐除《文府》七卷宗道宁注。

  刘守敬《四部言心》十卷

  《新旧传》四卷

  《古今辨作录》三卷

  《博览》十五卷

  《部略》十五卷

  《翰墨林》十卷

  魏征《群书治要》五十卷

  《麟阁词英》六十卷高宗时敕撰。

  硃敬则《十代兴亡论》十卷

  薛克构《子林》三十卷

  虞世南《帝王略论》五卷

  刘伯庄《群书治要音》五卷

  张大素《说林》二十卷

  王方庆《续世说新书》十卷

  韩潭《统载》三十卷夏绥银节度使。贞元十三年上。

  熊执易《化统》五百卷执易类九经为书,三十年乃成,未及上,卒于西川,武 元衡将为写进,妻薛藏之不许。

  李文成《博雅志》十三卷安国公兴贵子。

  元怀景《属文要义》十卷

  崔玄韦《行己要范》十卷

  卢藏用《子书要略》一卷

  马亹《意林》三卷

  《魏氏手略》二十卷魏謩。

  辛之谔《叙训》二卷开元十七年上,授长社尉。

  《博闻奇要》二十卷开元武功县人徐闉上,诏试文章,留集贤院校理。

  周蒙《续古今注》三卷

  薛洪《古今精义》十五卷

  赵蕤《长短要术》十卷字太宾,梓州人。开元,召之不赴。

  杜佑《理道要诀》十卷

  贺兰正元《用人权衡》十卷贞元十三年上。

  樊宗师《魁纪公》三十卷

  又《樊子》三十卷

  郭昭度《治书》十卷

  硃朴《致理书》十卷

  苏源《治乱集》三卷唐末人。

  张荐《江左寓居录》卷亡。

  张楚金《绅诫》三卷

  冯伉《谕蒙》一卷

  庾敬休《谕善录》七卷

  萧佚《牧宰政术》二卷耒阳令。

  鲁人初《公侯政术》十卷鲁人名初不著姓,大中人。

  李知保《检志》三卷代宗信州司仓参军。

  王范《续蒙求》三卷

  白廷翰《唐蒙求》三卷广明人。

  李伉《系蒙》二卷

  卢景亮《三足记》二卷

  右杂家类六十四家,七十五部,一千一百三卷。失姓名六家,虞世南以下不著 录三十四家,八百一十六卷。

  《范子计然》十五卷范蠡问,计然答。

  《尹都尉书》三卷

  《汜胜之书》二卷

  崔寔《四民月令》一卷

  贾思勰《齐民要术》十卷

  宗懔《荆楚岁时记》一卷

  杜公赡《荆楚岁时记》二卷

  杜台卿《玉烛宝典》十二卷

  王氏《四时录》十二卷

  戴凯之《竹谱》一卷

  顾烜《钱谱》一卷

  浮丘公《相鹤经》一卷

  尧须跋《鸷击录》二十卷

  《相马经》三卷

  伯乐《相马经》一卷

  徐成等《相马经》二卷

  诸葛颍《种植法》七十七卷

  又《相马经》六十卷

  甯戚《相牛经》一卷

  范蠡《养鱼经》一卷

  《禁苑实录》一卷

  《鹰经》一卷

  《蚕经》一卷

  又二卷

  《相贝经》一卷

  武后《兆人本业》三卷

  王方庆《园庭草木疏》二十一卷

  《孙氏千金月令》三卷孙思邈。

  李淳风《演齐民要术》卷亡。

  李邕《金谷园记》一卷

  薛登《四时记》二十卷

  裴澄《乘舆月令》二十卷国子司业。贞元十一年上。

  王涯《月令图》一轴

  李绰《秦中岁时记》一卷

  韦行规《保生月录》一卷

  韩鄂《四时纂要》五卷

  《岁华纪丽》二卷

  右农家类十九家,二十六部,二百三十五卷。失姓名六家,王方庆以下不著录 十一家,六十六卷。

  《燕丹子》一卷燕太子。

  邯郸淳《笑林》三卷

  裴子野《类林》三卷

  张华《博物志》十卷

  又《列异传》一卷

  贾泉注《郭子》三卷郭澄之。

  刘义庆《世说》八卷

  又《小说》十卷

  刘孝标《续世说》十卷

  殷芸《小说》十卷

  刘齐《释俗语》八卷

  萧贲《辨林》二十卷

  刘炫《酒孝经》一卷

  庾元威《座右方》三卷

  侯白《启彦录》十卷

  《杂语》五卷

  戴祚《甄异传》三卷

  袁王寿《古异传》三卷

  祖冲之《述异记》十卷

  刘质《近异录》二卷

  干宝《搜神记》三十卷

  刘之遴《神录》五卷

  梁元帝《妍神记》十卷

  祖台之《志怪》四卷

  孔氏《志怪》四卷

  荀氏《灵鬼志》三卷

  谢氏《鬼神列传》二卷

  刘义庆《幽明录》三十卷

  东阳无疑《齐谐记》七卷

  吴均《续齐谐记》一卷

  王延秀《感应传》八卷

  陆果《系应验记》一卷

  王琰《冥祥记》一卷

  王曼颍《续冥祥记》十一卷

  刘泳《因果记》十卷

  颜之推《冤魂志》三卷

  又《集灵记》十卷

  《征应集》二卷

  侯君素《旌异记》十五卷

  唐临《冥报记》二卷

  李恕《诫子拾遗》四卷

  《开元御集诫子书》一卷

  王方庆《王氏神通记》十卷

  狄仁杰《家范》一卷

  《卢公家范》一卷卢僎。

  苏瑰《中枢龟镜》一卷

  姚元崇《六诫》一卷

  《事始》三卷刘孝孙、房德懋。

  刘睿《续事始》三卷

  元结《猗犴子》一卷

  赵自勔《造化权舆》六卷

  《通微子十物志》一卷

  吴筠《两同书》一卷

  李涪《刊误》二卷

  李匡文《资暇》三卷

  《炙毂子杂录注解》五卷王叡。

  苏鹗《演义》十卷

  又《杜阳杂编》三卷字德祥,光启中进士第。

  《柳氏家学要录》二卷柳珵。

  卢光启《初举子》一卷字子忠,相昭宗。

  刘讷言《俳谐集》十五卷

  陈翱《卓异记》一卷宪、穆时人。

  裴紫芝《续卓异记》一卷

  薛用弱《集异记》三卷字中胜,长庆光州刺史。

  李玫《纂异记》一卷大中时人。

  李亢《独异志》十卷

  谷神子《博异志》三卷

  沈如筠《异物志》三卷

  《古异记》一卷

  刘餗《传记》三卷一作《国史异纂》。

  牛肃《纪闻》十卷

  陈鸿《开元升平源》一卷字大亮,贞元主客郎中。

  张荐《灵怪集》二卷

  陆长源《辨疑志》三卷

  李繁《说纂》四卷

  戴少平《还魂记》一卷贞元待诏。

  牛僧孺《玄怪录》十卷

  李复言《续玄怪录》五卷

  陈翰《异闻集》十卷唐末屯田员外郎。

  郑遂《洽闻记》一卷

  钟辂《前定录》一卷

  赵自勤《定命论》十卷天宝秘书监。

  吕道生《定命录》二卷大和中,道生增赵自勤之说。

  温畬《续定命录》一卷

  胡璩《谭宾录》十卷字子温,文、武时人。

  韦绚《刘公嘉话录》一卷绚,字文明,执谊子也,咸通义武军节度使。刘公, 禹锡也。

  《戎幕闲谈》一卷

  赵璘《因话录》六卷字泽章,大中衢州刺史。

  袁郊《甘泽谣》一卷

  温庭筠《干巽子》三卷

  又《采茶录》一卷

  段成式《酉阳杂俎》三十卷

  《庐陵官下记》二卷

  康軿《剧谈录》三卷字驾言,乾符进士第。

  高彦休《阙史》三卷

  《卢子史录》卷亡。

  又《逸史》三卷大中时人。

  李隐《大唐奇事记》十卷咸通中人。

  陈劭《通幽记》一卷

  范摅《云溪友议》三卷咸通时,自称五云溪人。

  李跃《岚斋集》二十五卷

  尉迟枢《南楚新闻》三卷并唐末人。

  张固《幽闲鼓吹》一卷

  《常侍言旨》一卷柳珵。

  《卢氏杂说》一卷

  《桂苑丛谭》一卷冯翊子子休。

  《树萱录》一卷

  《会昌解颐》四卷

  《松窗录》一卷

  《芝田录》一卷

  《玉泉子见闻真录》五卷

  张读《宣室志》十卷

  柳祥《潇湘录》十卷

  皇甫松《醉乡日月》三卷

  何自然《笑林》三卷

  焦璐《穷神秘苑》十卷

  裴铏《传奇》三卷高骈从事。

  刘轲《牛羊日历》一卷牛僧孺、杨虞卿事。檀栾子皇甫松序。

  《补江总白猿传》一卷

  郭良辅《武孝经》一卷

  陆羽《茶经》三卷

  张又新《煎茶水记》一卷

  封演《续钱谱》一卷

  右小说家类三十九家,四十一部,三百八卷。失姓名二家,李恕以下不著录七 十八家,三百二十七卷。

  赵婴注《周髀》一卷

  甄鸾注《周髀》一卷

  张衡《灵宪图》一卷

  又《浑天仪》一卷

  王蕃《浑天象注》一卷

  姚信《昕天论》一卷

  《石氏星经簿赞》一卷石申。

  虞喜《安天论》一卷

  《甘氏四七法》一卷甘德。

  刘表《荆州星占》二卷

  刘叡《荆州星占》二十卷

  《天文集占》三卷

  祖恒之《天文录》三十卷

  韩杨《天文要集》四十卷

  高文洪《天文横图》一卷

  吴云《天文杂占》一卷

  陈卓《四方星占》一卷

  又《五星占》一卷

  《天文集占》七卷

  孙僧化等《星占》三十三卷

  史崇《十二次二十八宿星占》十二卷

  庾季才《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

  逄行珪《玄机内事》七卷

  《论二十八宿度数》一卷

  《五星兵法》一卷

  《黄道略星占》一卷

  《孝经内记星图》一卷

  《周易分野星国》一卷

  李淳风释《周髀》二卷

  又《乙巳占》十二卷

  《天文占》一卷

  《大象元文》一卷

  《乾坤秘奥》七卷

  《法象志》七卷

  《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一卷淳风与袁天纲集。

  武密《古今通占镜》三十卷

  《大唐开元占经》一百一十卷瞿昙悉达集。

  董和《通乾论》十五卷和,本名纯,避宪宗名改。善历算。裴胄为荆南节度, 馆之,著是书云。

  《长庆算五星所在宿度图》一卷

  司天少监徐升。

  黄冠子李播《天文大象赋》一卷李台集解。

  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一卷

  右天文类二十家,三十部,三百六卷。失姓名六家,李淳风《天文占》以下不 著录六家,一百七十五卷。

  刘向《九章重差》一卷

  徐岳《九章算术》九卷

  又《算经要用百法》一卷

  《数术记遗》一卷甄鸾注。

  张丘建《算经》一卷甄鸾注。

  董泉《三等数》一卷甄鸾注。

  夏侯阳《算经》一卷甄鸾注。

  甄鸾《九章算经》九卷

  又《五曹算经》五卷

  《七曜本起历》五卷

  《七曜历算》二卷

  《历术》一卷

  韩延《夏侯阳算经》一卷

  又《五曹算经》五卷

  宋泉之《九经术疏》九卷

  刘徽《海岛算经》一卷

  又《九章重差图》一卷

  刘祐《九章杂算文》二卷

  阴景愉《七经算术通义》七卷

  信都芳《器准》三卷

  《黄钟算法》四十卷

  刘歆《三统历》一卷

  《四分历》一卷

  《推汉书律历志术》一卷

  刘洪《乾象历术》三卷阚泽注。

  《乾象历》三卷

  杨伟《魏景初历》三卷

  何承天《宋元嘉历》二卷

  又《刻漏经》一卷

  虞广刂《梁大同历》一卷

  吴伯善《陈七曜历》五卷

  孙僧化《后魏永安历》一卷

  李业兴《后魏甲子历》一卷

  《后魏武定历》一卷

  宋景业《北齐天保历》一卷

  《北齐甲子元历》一卷

  王琛《周大象历》二卷

  马显《周甲寅元历》一卷

  《周甲子元历》一卷

  刘孝孙《隋开皇历》一卷

  又《七曜杂术》二卷

  李德林《隋开皇历》一卷

  张胄玄《隋大业历》一卷

  又《玄历术》一卷

  《七曜历疏》三卷

  刘焯《皇极历》一卷

  赵匪攵《河西壬辰元历》一卷

  《河西甲寅元历》一卷

  刘智《正历》四卷薛夏训。

  《姜氏历术》三卷

  崔浩《律历术》一卷

  《历日义统》一卷

  《历日吉凶注》一卷

  硃史《刻漏经》一卷

  宋景《刻漏经》一卷

  李淳风注《周髀算经》二卷

  又注《九章算术》九卷

  注《九章算经要略》一卷

  注《五经算术》二卷

  注《张丘建算经》三卷

  注《海岛算经》一卷

  注《五曹孙子等算经》二十卷

  注《甄鸾孙子算经》三卷

  释祖冲之《缀术》五卷

  《皇极历》一卷

  傅仁均《大唐戊寅历》一卷

  《唐麟德历》一卷

  《麟德历出生记》十卷

  王孝通《缉古算术》四卷太史丞李淳风注。

  《算经表序》一卷

  南宫说《光宅历草》十卷

  瞿昙谦《大唐甲子元辰历》一卷

  《大唐刻漏经》一卷

  王勃《千岁历》卷亡。

  谢察微《算经》三卷

  江本《一位算法》二卷

  陈从运《得一算经》七卷

  鲁靖《新集五曹时要术》三卷

  邢和璞《颍阳书》三卷隐颍阳石堂山。

  僧一行《开元大衍历》一卷

  又《历议》十卷

  《历立成》十二卷

  《历草》二十四卷

  《七政长历》三卷

  《心机算术括》一卷黄栖岩注。

  《宝应五纪历》四十卷

  《建中正元历》二十八卷

  曹士蔿《七曜符天历》一卷建中时人。

  《七曜符天人元历》三卷

  龙受《算法》二卷贞元人。

  《长庆宣明历》三十四卷

  《长庆宣明历要略》一卷

  《宣明历超捷例要略》一卷

  边冈《景福崇玄历》四十卷冈称处士。

  《大衍通元鉴新历》三卷贞元至大中。

  《大唐长历》一卷

  《都利聿斯经》二卷贞元中,都利术士李弥乾传自西天竺,有璩公者译其文。

  陈辅《聿斯四门经》一卷

  右历算类三十六家,七十五部,二百三十七卷失姓名五家,王勃以下不著录十 九家,二百二十六卷。

  《黄帝问玄女法》三卷

  《黄帝用兵法诀》一卷

  《黄帝兵法孤虚推记》一卷

  《黄帝太一兵历》一卷

  《黄帝太公三宫法要诀》一卷

  《太公阴谋》三卷

  又《阴谋三十六用》一卷

  《金匮》二卷

  《六韬》六卷

  《当敌》一卷

  《周书阴符》九卷

  《周吕书》一卷

  田穰苴《司马法》三卷

  魏武帝注《孙子》三卷

  又《续孙子兵法》二卷

  《兵书接要》七卷孙武。

  孟氏解《孙子》二卷

  沈友注《孙子》二卷

  贾诩注《吴子兵法》一卷吴起。

  《吴孙子三十二垒经》一卷

  伍子胥《兵法》一卷

  黄石公《三略》三卷

  又《阴谋乘斗魁刚行军秘》一卷

  成氏《三略训》三卷

  《张良经》一卷

  《张氏七篇》七卷张良

  魏文帝《兵书要略》十卷

  宋高祖《兵法要略》一卷

  司马彪《兵记》十二卷

  孔衍《兵林》六卷

  葛洪《兵法孤虚月时秘要法》一卷

  梁武帝《兵法》一卷

  梁元帝《玉韬》十卷

  刘祐《金韬》十卷

  萧吉《金海》四十七卷

  陶弘景《真人水镜》十卷

  《握镜》三卷

  王略《武林》一卷

  《许子新书军胜》十卷

  乐产《王佐秘书》五卷

  后周齐王宪《兵书要略》十卷

  隋高祖《新撰兵书》三十卷

  解忠鲠《龙武玄兵图》二卷

  《新兵法》二十四卷

  《用兵要术》一卷

  《太一兵法》一卷

  《兵法要诀》一卷

  《承神兵书》八卷

  《兵机》十五卷

  《兵书要略》十卷

  《用兵撮要》二卷

  《兵春秋》一卷

  《兽斗亭亭》一卷

  《玉帐经》一卷

  《三阴图》一卷

  《兵法云气推占》一卷

  《武德图五兵八阵法要》一卷

  李靖《六军镜》三卷

  员半千《临戎孝经》二卷

  李淳风《县镜》十卷

  李筌注《孙子》二卷

  又《太白阴经》十卷

  《青囊括》一卷

  杜牧注《孙子》三卷

  陈皞注《孙子》一卷

  贾林注《孙子》一卷

  孙鐈注《吴子》一卷

  裴行俭《安置军营行阵等四十六诀》一卷

  李峤《军谋前鉴》十卷

  郭元振《定远安边策》三卷

  吴兢《兵家正史》九卷

  李处祐《兵法》开元中左卫中郎将,奉诏撰。卷亡。

  郑虔《天宝军防录》卷亡。

  刘秩《止戈记》七卷

  《至德新议》十二卷

  董承祖《至德元宝玉函经》十卷

  李光弼《统军灵辖秘策》一卷一作《武记》

  裴守一《军诫》三卷

  《裴子新令》二卷裴绪。

  韩滉《天事序议》一卷

  韦皋《开复西南夷事状》十七卷

  范传正《西陲要略》三卷

  王公亮《兵书》十八卷长庆元年上。商州刺史。

  《行师类要》七卷

  燕僧利正《长庆人事军律》三卷

  李渤《御戎新录》二十卷

  李德裕《西南备边录》十三卷

  杜希全《新集兵书要诀》三卷

  张道古《兵论》一卷字子美,景福进士第。

  右兵书类二十三家,六十部,三百一十九卷。失姓名十四家,李筌以下不著录 二十五家,一百六十三卷。

  史苏《沈思经》一卷

  《焦氏周易林》十六卷焦赣。

  《京氏周易四时候》二卷京房。

  又《周易飞候》六卷

  《周易混沌》四卷

  《周易错卦》八卷

  《逆刺》三卷

  《费氏周易逆刺占灾异》十二卷费直。

  又《周易林》二卷

  《崔氏周易林》十六卷崔篆。

  郑玄注《九宫行棋经》三卷

  管辂《周易林》四卷

  又《鸟情逆占》一卷

  张满《周易林》七卷

  《许氏周易杂占》七卷许峻。

  尚广《周易杂占》八卷

  《武氏周易杂占》八卷

  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二卷

  又《周易五相类》一卷

  《徐氏周易筮占》二十四卷徐苗。

  伏曼容《周易集林》十二卷

  伏氏《周易集林》一卷

  杜氏《新易林占》三卷

  梁运《周易杂占筮诀文》二卷

  虞翻《周易集林律历》一卷

  郭璞《周易洞林解》三卷

  梁元帝《连山》三十卷

  又《洞林》三卷

  郭氏《易脑》一卷

  《周易立成占》六卷

  《易林》十四卷

  《周易新林》一卷

  《易律历》一卷

  《周易服药法》一卷

  《易三备》三卷

  又三卷

  《易髓》一卷

  《周易问》十卷

  《周易杂图序》一卷

  《周易八卦斗内图》一卷

  又三卷

  《周易内卦神筮法》二卷

  《周易杂筮占》四卷

  《老子神符易》一卷

  《孝经元辰》二卷

  《推元辰厄命》一卷

  《元辰章》三卷

  《元辰》一卷

  《杂元辰禄命》二卷

  《河禄命》二卷

  孙僧化《六甲开天历》一卷

  翼奉《风角要候》一卷

  王琛《风角六情诀》一卷

  又《推产妇何时产法》一卷

  《九宫行棋立成》一卷

  《禄命书》二卷

  《遁甲开山图》一卷

  刘孝恭《风角鸟情》二卷

  又《禄命书》二十卷

  《鸟情占》一卷

  《风角》十卷

  《九宫经角》三卷

  《婚嫁书》二卷

  《登坛经》一卷

  《太一大游历》二卷

  《大游太一历》一卷

  《曜灵经》一卷

  《七政历》一卷

  《六壬历》一卷

  《六壬择非经》六卷

  《灵宝登图》一卷

  梁主荣《光明符》十二卷

  《推二十四气历》一卷

  《太一历》一卷

  曹氏《黄帝式经三十六用》一卷

  《玄女式经要诀》一卷

  董氏《大龙首式经》一卷

  《桓公式经》一卷

  宋琨《式经》一卷

  《六壬式经杂占》九卷

  《雷公式经》一卷

  《太一式经》二卷

  《太一式经杂占》十卷

  《黄帝式用常阳经》一卷

  《黄帝龙首经》二卷

  《黄帝集灵》三卷

  《黄帝降国》一卷

  《黄帝斗历》一卷

  《太史公万岁历》一卷司马谈。

  《万岁历祠》二卷

  任氏《千岁历祠》二卷

  《举百事要略》一卷

  张衡《黄帝飞鸟历》一卷

  《太一飞鸟历》一卷

  《太一九宫杂占》十卷

  《九宫经》三卷

  《堪舆历注》二卷

  殷绍《黄帝四序堪舆》一卷

  《地节堪舆》二卷

  伍子胥《遁甲文》一卷

  信都芳《遁甲经》二卷

  葛洪《三元遁甲图》三卷

  许昉《三元遁甲》六卷

  杜仲《三元遁甲》一卷

  荣氏《遁甲开山图》二卷

  《遁甲经》十卷

  《遁甲囊中经》一卷

  《遁甲推要》一卷

  《遁甲秘要》一卷

  《遁甲九星历》一卷

  《遁甲万一诀》三卷

  《三元遁甲立成图》二卷

  《遁甲立成法》三卷

  《遁甲九宫八门图》一卷

  《遁甲三奇》三卷

  《阳遁甲》九卷

  《阴遁甲》九卷

  《遁甲三元九甲立成》一卷

  《白泽图》一卷

  《武王须臾》二卷

  《师旷占书》一卷

  《东方朔占书》一卷

  《淮南王万毕术》一卷

  乐产《神枢灵辖》十卷

  柳彦询《龟经》三卷

  柳世隆《龟经》三卷

  刘宝真《龟经》一卷

  王弘礼《龟经》一卷

  庄道名《龟经》一卷

  萧吉《五行记》五卷

  又《五姓宅经》二十卷

  《葬经》二卷

  王璨《新撰阴阳书》三十卷

  《青乌子》三卷

  《葬经》八卷

  又十卷

  《葬书地脉经》一卷

  《墓书五阴》一卷

  《杂墓图》一卷

  《墓图立成》一卷

  《六甲冢名杂忌要诀》二卷

  郭氏《五姓墓图要诀》五卷

  《坛中伏尸》一卷

  胡君《玄女弹五音法相冢经》一卷

  《百怪书》一卷

  《祠灶经》一卷

  《解文》一卷

  周宣《占梦书》三卷

  又二卷

  孙思邈《龟经》一卷

  又《五兆算经》一卷

  《龟上五兆动摇经诀》一卷

  《福禄论》三卷

  李淳风《四民福禄论》三卷

  又《玄悟经》三卷

  《太一元鉴》五卷

  《占灯经》一卷

  《注郑玄九旗飞变》一卷

  《三元经》一卷

  《太一枢会赋》一卷玄宗注。

  崔知悌《产图》一卷

  吕才《阴阳书》五十三卷

  《广济阴阳百忌历》一卷

  《大唐地理经》十卷贞观中上。

  袁天纲《相书》七卷

  《要诀》三卷

  陈恭钊《天宝历》二卷天宝中诏定。

  赵同珍《坛经》一卷

  黎干《蓬瀛书》三卷

  贾躭《唐七圣历》一卷

  李远《龙纪圣异历》一卷

  窦维鋈《广古今五行记》三十卷

  濮阳夏樵子《五行志》五卷

  《禄命人元经》三卷

  杨龙光《推计禄命厄运诗》一卷

  王希明《太一金镜式经》十卷开元中诏撰。

  僧一行《天一太一经》一卷

  又《遁甲十八局》一卷

  《太一局遁甲经》一卷

  《五音地理经》十五卷

  《六壬明镜连珠歌》一卷

  《六壬髓经》三卷

  马先《天宝太一灵应式记》五卷

  李鼎祚《连珠明镜式经》十卷开耀中上之。

  萧君靖《遁甲图》开元仆寺主簿,奉诏撰。卷亡。

  司马骧《遁甲符宝万岁经国历》一卷骧与弟裕同撰。

  曹士蔿《金匮经》三卷

  马雄《绛囊经》一卷雄称居士。

  李靖《玉帐经》一卷

  李筌《六壬大玉帐歌》十卷

  王叔政《推太岁行年吉凶厄》一卷

  由吾公裕《葬经》三卷

  孙季邕《葬范》三卷

  卢重元《梦书》四卷开元人。

  柳璨《梦隽》一卷

  右五行类六十家,一百六十部,六百四十七卷。失姓名六十五家,袁天纲以下 不著录二十五家,一百三十二卷。

  郝冲、虞谭法《投壶经》一卷

  魏文帝《皇博经》一卷

  《大小博法》二卷

  《大博经行棋戏法》二卷

  鲍宏《小博经》一卷

  《博塞经》一卷

  《杂博戏》五卷

  隋炀帝《二仪簿经》一卷

  范汪等注《棋品》五卷

  梁武帝《棋评》一卷

  《棋势》六卷

  《围棋后九品序录》一卷

  《竹苑仙棋图》一卷

  周武帝《象经》一卷

  何妥《象经》一卷

  王褒《象经》一卷

  王裕注《象经》一卷

  《今古术艺》十五卷

  《名手画录》一卷

  李嗣真《画后品》一卷

  《礼图等杂画》五十六卷

  汉王元昌画《汉贤王图》

  阎立德画《文成公主降蕃图》

  《玉华宫图》

  《斗鸡图》

  阎立本画《秦府十八学士图》

  《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

  范长寿画《风俗图》

  《醉道士图》

  王定画《本草训诫图》贞观尚方令。

  檀智敏画《游春戏艺图》振武校尉。

  殷雰、韦无忝画《皇朝九圣图》

  《高祖及诸王图》

  《太宗自定辇上图》

  《开元十八学士图》开元人。

  董萼画《盘车图》开元人,字重照。

  曹元廓画《后周北齐梁陈隋武德贞观永徽等朝臣图》

  《高祖太宗诸子图》

  《秦府学士图》

  《凌烟图》武后左尚方令。

  杨昇画《望贤宫图》

  《安禄山真》

  张萱画《少女图》

  《乳母将婴儿图》

  《按羯鼓图》

  《秋千图》并开元馆画直。

  谈皎画《武惠妃舞图》

  《佳丽寒食图》

  《佳丽伎乐图》

  韩干画《龙朔功臣图》

  《姚宋及安禄山图》

  《相马图》

  《玄宗试马图》

  《宁王调马打球图》大梁人,太府寺丞。

  陈宏画《安禄山图》

  《玄宗马射图》

  《上党十九瑞图》永王府长史。

  王象画《卤簿图》

  田琦画《洪崖子橘木图》德平子,汝南太守。

  窦师纶画《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图》字希言,太宗秦王府谘议、相国录 事参军,封陵阳公。

  韦匽画《天竺胡僧渡水放牧图》銮子。

  周昉画《扑蝶》、《按筝》、《杨真人降真》、《五星》等图各一卷字景玄。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十卷

  姚最《续画品》一卷

  裴孝源《画品录》一卷中书舍人,记贞观、显庆年事。

  顾况《画评》一卷

  硃景玄《唐画断》三卷会昌人。

  窦蒙《画拾遗》卷亡。

  吴恬《画山水录》卷亡。恬一名玢,字建康,青州人。

  王琚《射经》一卷

  张守忠《射记》一卷

  任权《弓箭论》一卷

  上官仪《投壶经》一卷

  王积薪《金谷园九局图》一卷开元待诏。

  韦珽《棋图》一卷

  吕才《大博经》二卷

  董叔经《博经》一卷贞元中上。

  李郃《骰子选格》三卷字中玄,贺州刺史。

  右杂艺术类十一家,二十部,一百四十二卷。失姓名八家,张彦远以下不著录 一十六家,一百一十七卷。

  何承天并合《皇览》一百二十二卷

  徐爰并合《皇览》八十四卷

  刘孝标《类苑》一百二十卷

  刘杳《寿光书苑》二百卷

  徐勉《华林遍略》六百卷

  祖孝征等《脩文殿御览》三百六十卷

  虞绰等《长洲玉镜》二百三十八卷

  诸葛颍《玄门宝海》一百二十卷

  张氏《书图泉海》七十卷

  《要录》六十卷

  《检事书》一百六十卷

  《帝王要览》二十卷

  《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

  《目》十二卷右仆射高士廉、左仆射房玄龄、特进魏征、中书令杨师道、兼中 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彦相时、国子司业硃子奢、博士刘伯庄、太学博士马嘉运、 给事中许敬宗、司文郎中崔行功、太常博士吕才、秘书丞李淳风、起居郎褚遂良、 晋王友姚思廉、太子舍人司马宅相等奉诏撰,贞观十五年上。

  许敬宗《摇山玉彩》五百卷孝敬皇帝令太子少师许敬宗、司议郎孟利贞、崇贤 馆学士郭瑜,顾胤、右史董思恭等撰。

  《累璧》四百卷

  又《目录》四卷许敬宗等撰,龙朔元年上。

  《东殿新书》二百卷许敬宗、李义府奉诏于武德内殿修撰。其书自《史记》至 《晋书》,删其繁辞。龙朔元年上,高宗制序。

  欧阳询《艺文类聚》一百卷令狐德棻、袁朗、赵弘智等同脩。

  虞世南《北堂书钞》一百七十三卷

  张大素《策府》五百八十二卷

  武后《玄览》一百卷

  《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

  《目》十三卷张昌宗、李峤、崔湜、阎朝隐、徐彦伯、张说、沈佺期、宋之问、 富嘉篸、乔侃、员半千、薛曜等撰。开成初改为《海内珠英》,武后所改字并复旧。

  孟利贞《碧玉芳林》四百五十卷

  《玉藻琼林》一百卷

  王义方《笔海》十卷

  《玄宗事类》一百三十卷

  又《初学记》三十卷张说类集要事以教诸王,徐坚、韦述、余钦、施敬本、张 烜、李锐、孙季良等分撰。

  是光乂《十九部书语类》十卷开元末,自秘书省正字上,授集贤院修撰,后赐 姓齐。

  刘秩《政典》三十五卷

  杜佑《通典》二百卷

  苏冕《会要》四十卷

  《续会要》四十卷杨绍复、裴德融、崔彖、薛逢、郑言、周肤敏、薛廷望、 于珪、于球等撰,崔弦监脩。

  陆贽《备举文言》二十卷

  刘绮《庄集类》一百卷

  高丘《词集类略》三十卷

  陆羽《警年》十卷

  张仲素《词圃》十卷字绘之,元和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元氏类集》三百卷元稹。

  《白氏经史事类》三十卷白居易。一名《六贴》。

  《王氏千门》四十卷王洛宾。

  于立政《类林》十卷

  郭道规《事鉴》五十卷

  马幼昌《穿杨集》四卷判目。

  盛均《十三家贴》均,字之材,泉州南安人,终昭州刺史。以《白氏六帖》未 备而广之,卷亡。

  窦蒙《青囊书》十卷国子司业。

  韦稔《瀛类》十卷

  《应用类对》十卷

  高测《韵对》十卷

  温庭筠《学海》三十卷

  王博古《脩文海》十七卷

  李途《记室新书》三十卷

  孙翰《锦绣谷》五卷

  张楚金《翰苑》七卷

  皮氏《鹿门家钞》九十卷皮日休,字袭美,咸通太常博士。

  刘扬名《戚苑纂要》十卷

  《戚苑英华》十卷袁说重脩。

  右类书类十七家,二十四部,七千二百八十八卷。失姓名三家,王义方以下不 著录三十二家,一千三百三十八卷。

  皇甫谧《皇帝三部针经》十二卷

  张子存《赤乌神针经》一卷

  《黄帝针灸经》十二卷

  《黄帝杂注针经》一卷

  《黄帝针经》十卷

  《玉匮针经》十二卷

  《龙衔素针经并孔穴虾蟆图》三卷

  《徐叔向针灸要钞》一卷

  《黄帝明堂经》三卷

  《黄帝明堂》三卷

  杨玄注《黄帝明堂经》三卷

  《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

  《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藏图》一卷

  曹氏《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十二卷

  秦承祖《明堂图》三卷

  《明堂孔穴》五卷

  秦越人《黄帝八十一难经》二卷

  全元起注《黄帝素问》九卷

  灵宝注《黄帝九灵经》十二卷

  《黄帝甲乙经》十二卷

  《黄帝流注脉经》一卷

  《三部四时五藏辨候诊色脉经》一卷

  《脉经》十卷

  又二卷

  徐氏《脉经诀》三卷

  王子颙《脉经》二卷

  歧伯《灸经》一卷

  雷氏《灸经》一卷

  《五藏诀》一卷

  《五藏论》一卷

  贾和光《铃和子》十卷

  王冰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

  《释文》一卷冰号启元子。

  杨上善注《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

  又《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

  甄权《脉经》一卷

  《针经钞》三卷

  《针方》一卷

  《明堂人形图》一卷

  米遂《明堂论》一卷

  右明堂经脉类一十六家,三十五部,二百三十一卷。失姓名十六家,甄权以下 不著录二家,七卷。

  《神农本草》三卷

  雷公集撰《神农本草》四卷

  《吴氏本草因》六卷吴普。

  《李氏本草》三卷

  原平仲《灵秀本草图》六卷

  殷子严《本草音义》二卷

  《本草用药要妙》九卷

  《本草病源合药节度》五卷

  《本草要术》三卷

  《疗痈疽耳眼本草要妙》五卷

  《桐君药录》三卷

  徐之才《雷公药对》二卷

  僧行智《诸药异名》十卷

  《药类》二卷

  《药目要用》二卷

  《四时采取诸药及合和》四卷

  《名医别录》三卷

  吴景《诸病源候论》五十卷

  《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巢元方。

  徐嗣伯《杂病论》一卷

  又《徐氏落年方》三卷

  《彭祖养性经》一卷

  张湛《养生要集》十卷

  《延年秘录》十二卷

  秦承祖《药方》四十卷

  吴普集《华氏药方》十卷华佗。

  葛洪《肘后救卒方》六卷

  梁武帝《坐右方》十卷

  《如意方》十卷

  陶弘景集注《神农本草》七卷

  又《效验方》十卷

  《补肘后救卒备急方》六卷

  《太清玉石丹药要集》三卷

  《太清诸草木方集要》三卷

  隋炀帝敕撰《四海类聚单方》十六卷

  王叔和《张仲景药方》十五卷

  又《伤寒卒病论》十卷

  《阮河南方》十六卷阮炳。

  尹穆纂《范东阳杂药方》一百七十卷范注。

  《胡居士治百病要方》三卷胡洽。

  徐叔向《杂疗方》二十卷

  又《体疗杂病方》六卷

  《脚弱方》八卷

  《解寒食方》十五卷

  《阮河南药方》十七卷

  褚澄《杂药方》十二卷

  陈山提《杂药方》十卷

  谢泰《黄素方》二十五卷

  孝思《杂汤丸散方》五十七卷

  谢士太《删繁方》十二卷

  徐之才《徐王八代效验方》十卷

  又《家秘方》三卷

  范世英《千金方》三卷

  姚僧垣《集验方》十卷

  陈延之《小品方》十二卷

  苏游《玄感传尸方》一卷

  又《太一铁胤神丹方》三卷

  《俞氏治小儿方》四卷

  俞宝《小女节疗方》一卷

  僧僧深《集方》三十卷

  僧鸾《调气方》一卷

  龚庆宣《刘涓子男方》十卷

  甘浚之《疗痈疽金疮要方》十四卷

  甘伯齐《疗痈疽金疮要方》十二卷

  《杂药方》六卷

  《杂丸方》一卷

  《名医集验方》三卷

  《百病膏方》十卷

  《杂汤方》八卷

  《疗目方》五卷

  《寒食散方并消息节度》二卷

  《妇人方》十卷

  又二十卷

  《少女方》十卷

  《少女杂方》二十卷

  《类聚方》二千六百卷

  《种芝经》九卷

  《芝草图》一卷

  诸葛颍《淮南王食经》一百三十卷

  《音》十三卷

  《食目》十卷

  卢仁宗《食经》三卷

  崔浩《食经》九卷

  竺暄《食经》四卷

  又十卷

  赵武《四时食法》一卷

  《太官食法》一卷

  《太官食方》十九卷

  《四时御食经》一卷

  抱朴子《太清神仙服食经》五卷

  冲和子《太清璇玑文》七卷

  《太清神丹中经》三卷

  《太清神仙服食经》五卷

  《太清诸丹药要录》四卷

  京里先生《金匮仙药录》三卷

  《神仙服食经》十二卷

  《神仙药食经》一卷

  《神仙服食方》十卷

  《神仙服食药方》十卷

  《服玉法并禁忌》一卷

  《寒食散论》二卷

  葛仙公录《狐子方金诀》二卷

  《狐子杂诀》三卷

  明月公《陵阳子秘诀》一卷

  黄公《神临药秘经》一卷

  《黄白秘法》一卷

  又二十卷

  葛氏《房中秘术》一卷

  冲和子《玉房秘诀》十卷张鼎

  《本草》二十卷

  《目录》一卷

  《药图》二十卷

  《图经》七卷显庆四年,英国公李勣、太尉长孙无忌、兼侍中辛茂将、太子宾 客弘文馆学士许敬宗、礼部郎中兼太子洗马弘文馆大学士孔志约、尚药奉御许孝崇 胡子彖蒋季璋、尚药局直长蔺复珪许弘直、侍御医巢孝俭、太子药藏监蒋季瑜吴嗣 宗、丞蒋义方、太医令蒋季琬许弘、丞蒋茂昌、太常丞吕才贾文通、太史令李淳风、 潞王府参军吴师哲、礼部主事颜仁楚、右监门府长史苏敬等撰。

  孔志约《本草音义》二十卷

  苏敬《新脩本草》二十一卷

  又《新脩本草图》二十六卷

  《本草音》三卷

  《本草图经》七卷

  甄立言一作权。《本草音义》七卷

  又《本草药性》三卷

  《古今录验方》五十卷

  孟诜《食疗本草》三卷

  又《补养方》三卷

  《必效方》十卷

  宋侠《经心方》十卷

  《崔氏纂要方》十卷崔行功。

  崔知悌《骨蒸病灸方》一卷

  王方庆《新本草》四十一卷

  又《药性要诀》五卷

  《袖中备急要方》三卷

  《岭南急要方》二卷

  《针灸服药禁忌》五卷

  李含光《本草音义》二卷

  陈藏器《本草拾遗》十卷开元中人。

  郑虔《胡本草》七卷

  孙思邈《千金方》三十卷

  又《千金髓方》二十卷

  《千金翼方》三十卷

  《神枕方》一卷

  《医家要妙》五卷

  《杨太仆医方》一卷失名。天授二年上。

  卫嵩《医门金宝鉴》三卷

  许咏《六十四问》一卷

  段元亮《病源手镜》一卷

  《伏氏医苑》一卷伏适。

  甘伯宗《名医传》七卷

  王超《仙人水镜图诀》一卷贞观人。

  吴兢《五藏论应象》一卷

  裴璡《五藏论》一卷

  刘清海《五藏类合赋》五卷

  裴王廷《五色傍通五藏图》一卷

  张文懿《藏府通元赋》一卷

  段元亮《五藏镜源》四卷

  喻义纂《疗痈疽要诀》一卷

  《疮肿论》一卷

  沈泰之《痈疽论》二卷

  青溪子《万病拾遗》三卷

  又《消渴论》一卷

  《脚气论》三卷

  李暄《岭南脚气论》一卷

  又《方》一卷

  《脚气论》一卷苏鉴、徐玉等编集。

  郑景岫《南中四时摄生论》一卷

  苏游《铁粉论》一卷

  陈元《北京要术》一卷元为太原少尹。

  司空舆《发焰录》一卷图父,大中时商州刺史。

  青罗子《道光通元秘要术》三卷失姓,咸通人。

  《乾宁晏先生制伏草石论》六卷晏封。

  江承宗《删繁药咏》三卷凤翔节度要籍。

  玄宗《开元广济方》五卷

  刘贶《真人肘后方》三卷

  王焘《外台秘要方》四十卷

  又《外台要略》十卷

  德宗《贞元集要广利方》五卷

  《陆氏集验方》十五卷陆贽。

  贾耽《备急单方》一卷

  薛弘庆《兵部手集方》三卷兵部尚书李绛所传方。弘庆,大和河中少尹。

  薛景晦《古今集验方》十卷

  元和刑部郎中,贬道州刺史。

  刘禹锡《传信方》二卷

  崔玄亮《海上集验方》十卷

  《杨氏产乳集验方》三卷杨归厚,元和中,自左拾遗贬凤州司马、虢州刺史。 方九百一十一。

  郑注《药方》一卷

  《韦氏集验独行方》十二卷韦宙。

  张文仲《随身备急方》三卷

  苏越《群方秘要》三卷

  李继皋《南行方》三卷

  白仁叙《唐兴集验方》五卷

  包会《应验方》一卷

  许孝宗《箧中方》三卷

  梅崇《献方》五卷

  姚和众《童子秘诀》三卷

  又《众童延龄至宝方》十卷

  孙会《婴孺方》十卷

  邵英俊《口齿论》一卷

  又《排玉集》二卷口齿方。

  李昭明《嵩台集》三卷

  阳晔《膳夫经手录》四卷

  严龟《食法》十卷震之后,镇西军节度使譔子也。昭宗时宣慰汴寨。

  右医术类六十四家,一百二十部,四千四十六卷。失姓名三十八家,王方庆以 下不著录五十五家,四百八卷。

卷六十

  艺文四

  丁部集录,其类三: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凡著录八百一十八家,八百五十六部阶级是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第一次制定了生产关系的科学,一万一千九百二十三卷;不著录四百八家,五千八百二十五卷。

  王逸注《楚辞》十六卷

  刘杳《离骚草木虫鱼疏》二卷

  杨穆《楚辞九悼》一卷

  郭璞注《楚辞》十卷

  孟奥《楚辞音》一卷

  徐邈《楚辞音》一卷

  僧道骞《楚辞音》一卷

  右《楚辞》类七家,七部,三十二卷

  赵《荀况集》二卷

  楚《宋玉集》二卷

  汉《武帝集》二卷

  《淮南王安集》二卷

  《贾谊集》二卷

  《枚乘集》二卷

  《司马迁集》二卷

  《东方朔集》二卷

  《董仲舒集》二卷

  《李陵集》二卷

  《司马相如集》二卷

  《孔臧集》二卷

  《魏相集》二卷

  《张敞集》二卷

  《韦玄成集》二卷

  《刘向集》五卷

  《王褒集》五卷

  《谷永集》五卷

  《杜鄴集》五卷

  《师丹集》五卷

  《息夫躬集》五卷

  《刘歆集》五卷

  《扬雄集》五卷

  《崔篆集》一卷

  《东平王苍集》二卷

  《桓谭集》二卷

  《史岑集》二卷

  《王文山集》二卷

  《硃勃集》二卷

  《梁鸿集》二卷

  《黄香集》二卷

  《冯衍集》五卷

  《班彪集》三卷

  《杜笃集》五卷

  《傅毅集》五卷

  《班固集》十卷

  《崔骃集》十卷

  《贾逵集》二卷

  《刘騊駼集》二卷

  《崔瑗集》五卷

  《苏顺集》二卷

  《窦章集》二卷

  《胡广集》二卷

  《高彪集》二卷

  《王逸集》二卷

  《桓驎集》二卷

  《边韶集》二卷

  《皇甫规集》五卷

  《张奂集》二卷

  《硃穆集》二卷

  《赵壹集》二卷

  《张升集》二卷

  《侯瑾集》二卷

  《郦炎集》二卷

  《卢植集》二卷

  《刘珍集》二卷

  《杨厚集》二卷

  《张衡集》十卷

  《葛龚集》五卷

  《李固集》十卷

  《马融集》五卷

  《崔琦集》二卷

  《延笃集》二卷

  《刘陶集》二卷

  《荀爽集》二卷

  《刘梁集》二卷

  《郑玄集》二卷

  《蔡邕集》二十卷

  《应劭集》四卷

  《士孙瑞集》二卷

  《张邵集》五卷

  《祢衡集》二卷

  《孔融集》十卷

  《潘勖集》二卷

  《阮瑀集》五卷

  《陈琳集》十卷

  《张纮集》一卷

  《繁钦集》十卷

  《杨修集》二卷

  《王粲集》十卷

  魏《武帝集》三十卷

  《文帝集》十卷

  《明帝集》十卷

  《高贵乡公集》二卷

  《陈思王集》二十卷

  又三十卷

  《华歆集》三十卷

  《王朗集》三十卷

  《邯郸淳集》二卷

  《袁涣集》五卷

  《应瑒集》二卷

  《徐干集》五卷

  《刘桢集》二卷

  《路粹集》二卷

  《丁仪集》二卷

  《丁廙集》二卷

  《刘廙集》二卷

  《吴质集》五卷

  《孟达集》三卷

  《陈群集》三卷

  《王脩集》三卷

  《管宁集》二卷

  《刘邵集》二卷

  《麋元集》五卷

  《李康集》二卷

  《孙该集》二卷

  《卞兰集》二卷

  《傅巽集》二卷

  《高堂隆集》十卷

  《缪袭集》五卷

  《殷褒集》二卷

  《韦诞集》三卷

  《曹羲集》五卷

  《傅嘏集》二卷

  《桓范集》二卷

  《夏侯霸集》二卷

  《钟毓集》五卷

  《江奉集》二卷

  《夏侯惠集》二卷

  《毋丘俭集》二卷

  《王弼集》五卷

  《吕安集》二卷

  《王昶集》五卷

  《王肃集》五卷

  《何晏集》十卷

  《应瑗集》十卷

  《杜挚集》二卷

  《夏侯玄集》二卷

  《程晓集》二卷

  《阮籍集》五卷

  《嵇康集》十五卷

  《钟会集》十卷

  蜀《许靖集》二卷

  《诸葛亮集》二十四卷

  吴《张温集》五卷

  《士燮集》五卷

  《虞翻集》三卷

  《骆统集》十卷

  《暨艳集》二卷

  《谢承集》四卷

  《姚信集》十卷

  《陆凯集》五卷

  《华核集》五卷

  《胡综集》二卷

  《薛莹集》二卷

  《薛综集》三卷

  《张俨集》二卷

  《韦昭集》二卷

  《纪集》二卷

  晋《宣帝集》五卷

  《文帝集》二卷

  《明帝集》五卷

  《简文帝集》五卷

  《齐王攸集》二卷

  《会稽王道子集》八卷

  《彭城王集》八卷

  《谯王集》三卷

  《王沈集》五卷

  《郑袤集》二卷

  《应贞集》五卷

  《嵇喜集》二卷

  《傅玄集》五十卷

  《成公绥集》十卷

  《裴秀集》三卷

  《何祯集》五卷

  《袁准集》二卷

  《山涛集》五卷

  《向秀集》二卷

  《阮冲集》二卷

  《阮侃集》五卷

  《羊祜集》二卷

  《贾充集》二卷

  《荀勖集》二十卷

  《杜预集》二十卷

  《王濬集》二卷

  《皇甫谧集》二卷

  《程咸集》二卷

  《刘毅集》二卷

  《庾峻集》三卷

  《郄正集》一卷

  《杨泉集》二卷

  《陶濬集》二卷

  《宣骋集》三卷

  《曹志集》二卷

  《邹湛集》四卷

  《孙毓集》五卷

  《王浑集》五卷

  《王深集》四卷

  《江伟集》五卷

  《闵鸿集》二卷

  《裴楷集》二卷

  《何劭集》二卷

  《刘寔集》二卷

  《裴頠集》十卷

  《许孟集》二卷

  《王祜集》三卷

  《王济集》二卷

  《华颂集》三卷

  《刘峤集》二卷

  《庾鯈集》三卷

  《谢衡集》二卷

  《傅咸集》三十卷

  《枣据集》二卷

  《刘宝集》三卷

  《孙楚集》十卷

  《王赞集》二卷

  《夏侯湛集》十卷

  《夏侯淳集》十卷

  《张敏集》二卷

  《刘许集》二卷

  《李重集》二卷

  《乐广集》二卷

  《阮浑集》二卷

  《杨乂集》三卷

  《张华集》十卷

  《李虔集》十卷

  《石崇集》五卷

  《潘岳集》十卷

  《潘泥集》十卷

  《欧阳建集》二卷

  《嵇绍集》二卷

  《卫展集》十四卷

  《卢播集》二卷

  《栾肇集》五卷

  《应亨集》二卷

  《司马彪集》三卷

  《杜育集》二卷

  《执虞集》十卷

  《缪征集》二卷

  《左思集》五卷

  《夏侯靖集》二卷

  《郑丰集》二卷

  《陈略集》二卷

  《张翰集》二卷

  《陆机集》十五卷

  《陆云集》十卷

  《陆冲集》二卷

  《孙极集》二卷

  《张载集》二卷

  《张协集》二卷

  《束晰集》五卷

  《华谭集》二卷

  《曹摅集》二卷

  《江统集》十卷

  《胡济集》五卷

  《卞粹集》二卷

  《闾丘冲集》二卷

  《庾敳集》二卷

  《阮瞻集》二卷

  《阮脩集》二卷

  《裴邈集》二卷

  《郭象集》五卷

  《嵇含集》十卷

  《孙惠集》十卷

  《蔡洪集》二卷

  《牵秀集》五卷

  《蔡克集》二卷

  《索靖集》二卷

  《阎纂集》二卷

  《张辅集》二卷

  《殷巨集》二卷

  《陶佐集》五卷

  《仲长敖集》二卷

  《虞浦集》二卷

  《吴商集》五卷

  《刘弘集》三卷

  《山简集》二卷

  《宗岱集》三卷

  《王旷集》五卷

  《王峻集》二卷

  《枣腆集》二卷

  《枣嵩集》二卷

  《刘琨集》十卷

  《卢谌集》十卷

  《傅畅集》五卷

  《顾荣集》五卷

  《荀组集》二卷

  《周顗集》二卷

  《周嵩集》三卷

  《王导集》十卷

  《荀邃集》二卷

  《王敦集》五卷

  《谢琨集》二卷

  《张抗集》二卷

  《贾霖集》三卷

  《刘隗集》三卷

  《应詹集》五卷

  《陶侃集》二卷

  《王洽集》三卷

  《张闿集》三卷

  《卞壶集》二卷

  《刘超集》二卷

  《杨方集》二卷

  《傅纯集》二卷

  《郗鉴集》十卷

  《温峤集》十卷

  《孔坦集》五卷

  《王涛集》五卷

  《王篾集》五卷

  《甄述集》五卷

  《王峤集》二卷

  《戴邈集》五卷

  《贺循集》二十卷

  《张悛集》二卷

  《应硕集》二卷

  《陆沈集》二卷

  《曾瑰集》五卷

  《熊远集》五卷

  《郭璞集》十卷

  《王鉴集》五卷

  《庾亮集》二十卷

  《虞预集》十卷

  《顾和集》五卷

  《范宣集》十卷

  《张虞集》五卷

  《庾冰集》二十卷

  《庾翼集》二十卷

  《何充集》五卷

  《诸葛恢集》五卷

  《祖台之集》十五卷

  《李充集》十四卷

  《蔡谟集》十卷

  《谢艾集》八卷

  《范汪集》八卷

  《范甯集》十五卷

  《阮放集》五卷

  《王廙集》十卷

  《王彪之集》二十卷

  《谢安集》五卷

  《谢万集》十卷

  《王羲之集》五卷

  《干宝集》四卷

  《殷融集》十卷

  《刘遐集》五卷

  《殷浩集》五卷

  《刘惔集》二卷

  《王濛集》五卷

  《谢尚集》五卷

  《张凭集》五卷

  《张望集》三卷

  《韩康伯集》五卷

  《王胡之集》五卷

  《江霖集》五卷

  《范宣集》五卷

  《江惇集》五卷

  《王述集》五卷

  《郝默集》五卷

  《黄整集》十卷

  《王浃集》二卷

  《王度集》五卷

  《刘系之集》五卷

  《刘恢集》五卷

  《范起集》五卷

  《殷康集》五卷

  《孙嗣集》三卷

  《王坦之集》五卷

  《桓温集》二十卷

  《郗超集》十五卷

  《谢朗集》五卷

  《谢玄集》十卷

  《王珣集》十卷

  《许询集》三卷

  《孙统集》五卷

  《孙绰集》十五卷

  《孔严集》五卷

  《江逌集》五卷

  《车灌集》五卷

  《丁纂集》二卷

  《曹毘集》十五卷

  《蔡系集》二卷

  《李颙集》十卷

  《顾夷集》五卷

  《袁乔集》五卷

  《谢沈集》五卷

  《庾阐集》十卷

  《王隐集》十卷

  《殷允集》十卷

  《徐邈集》八卷

  《殷仲堪集》十卷

  《殷叔献集》三卷

  《伏滔集》五卷

  《桓嗣集》五卷

  《习凿齿集》五卷

  《钮滔集》五卷

  《邵毅集》五卷

  《孙盛集》十卷

  《袁质集》二卷

  《袁宏集》二十卷

  《袁邵集》三卷

  《罗含集》三卷

  《孙放集》十五卷

  《辛昺集》四卷

  《庾统集》二卷

  《郭愔集》五卷

  《滕辅集》五卷

  《庾龢集》二卷

  《庾轨集》二卷

  《庾茜集》二卷

  《庾肃之集》十卷

  《王脩集》二卷

  《戴逵集》十卷

  《桓玄集》二十卷

  《殷仲文集》七卷

  《卞湛集》五卷

  《苏彦集》十卷

  《袁豹集》十卷

  《王谧集》十卷

  《周祗集》十卷

  《梅陶集》十卷

  《湛方生集》十卷

  《刘瑾集》八卷

  《羊徽集》一卷

  《卞裕集》十四卷

  《王愆期集》十卷

  《孔璠之集》二卷

  《王茂略集》四卷

  《薄肃之集》十卷

  《滕演集》二卷

  宋《武帝集》二十卷

  《文帝集》十卷

  《长沙王义欣集》十卷

  《临川王义庆集》八卷

  《衡阳王义季集》十卷

  《江夏王义恭集》十五卷

  《南平王铄集》五卷

  《建平王宏集》十卷

  又《小集》六卷

  《新渝侯义宗集》十二卷

  《谢瞻集》二卷

  《孔琳之集》十卷

  《王叔之集》十卷

  《徐广集》十五卷

  《孔甯子集》十五卷

  《蔡廓集》十卷

  《傅亮集》十卷

  《孙康集》十卷

  《郑鲜之集》二十卷

  《陶潜集》二十卷

  又《集》五卷

  《范泰集》二十卷

  《王弘集》二十卷

  《谢惠连集》五卷

  《谢灵运集》十五卷

  《荀昶集》十四卷

  《孔欣集》十卷

  《卞伯玉集》五卷

  《王昙首集》二卷

  《谢弘微集》二卷

  《王韶之集》二十卷

  《沈林子集》七卷

  《姚涛之集》二十卷

  《贺道养集》十卷

  《卫令元集》八卷

  《褚诠之集》八卷

  《荀钦明集》六卷

  《殷淳集》三卷

  《刘瑀集》七卷

  《刘绲集》五卷

  《雷次宗集》三十卷

  《宗炳集》十五卷

  《伍缉之集》十一卷

  《荀雍集》十卷

  《袁淑集》十卷

  《颜延之集》三十卷

  《王微集》十卷

  《王僧达集》十卷

  《张畅集》十四卷

  《何偃集》八卷

  《沈怀文集》十三卷

  《江智渊集》十卷

  《谢庄集》十五卷

  《殷琰集》八卷

  《颜竣集》十三卷

  《何承天集》二十卷

  《裴松之集》三十卷

  《卞瑾集》十卷

  《丘渊之集》六卷

  《颜测集》十一卷

  《汤惠休集》三卷

  《沈勃集》十五卷

  《徐爰集》十卷

  《鲍照集》十卷

  《庾蔚之集》十一卷

  《虞通之集》五卷

  《刘愔集》十卷

  《孙缅集》十卷

  《袁伯文集》十卷

  《袁粲集》十卷

  齐《竟陵王集》三十卷

  《褚渊集》十五卷

  《王俭集》六十卷

  《周颙集》二十卷

  《徐孝嗣集》十二卷

  《王融集》十卷

  《谢朓集》十卷

  《孔稚珪集》十卷

  《陆厥集》十卷

  《虞羲集》十一卷

  《宗躬集》十二卷

  《江奂集》十一卷

  张融《玉海集》六十卷

  梁《文帝集》十八卷

  《武帝集》十卷

  《简文帝集》八十卷

  《元帝集》五十卷

  又《小集》十卷

  《昭明太子集》二十卷

  《邵陵王纶集》四卷

  《武陵王纪集》八卷

  《范云集》十二卷

  《江淹前集》十卷

  《后集》十卷

  《任昉集》三十四卷

  《宗夬集》十卷

  《王暕集》二十卷

  《魏道微集》三卷

  《司马褧集》九卷

  《沈约集》一百卷

  又《集略》三十卷

  《傅昭集》十卷

  《袁昂集》二十卷

  《徐勉前集》三十五卷

  《后集》十六卷

  《陶弘景集》三十卷

  《周舍集》二十卷

  《何逊集》八卷

  《谢琛集》五卷

  《谢郁集》五卷

  《王僧孺集》三十卷

  《张率集》三十卷

  《杨眺集》十卷

  《鲍畿集》八卷

  《周兴嗣集》十卷

  《萧洽集》二卷

  《裴子野集》十四卷

  《庾昙隆集》十卷

  《陆倕集》二十卷

  《刘之遴前集》十一卷

  《后集》三十卷

  《虞嚼集》六卷

  《王冏集》三卷

  《刘孝绰集》十二卷

  《刘孝仪集》二十卷

  《刘孝威前集》十卷

  《后集》十卷

  《丘迟集》十卷

  《王锡集》七卷

  《萧子范集》三卷

  《萧子云集》二十卷

  《萧子晖集》十一卷

  《江革集》十卷

  《吴均集》二十卷

  《庾肩吾集》十卷

  王筠《洗马集》十卷

  又《中庶子集》十卷

  《左右集》十卷

  《临海集》十卷

  《中书集》十卷

  《尚书集》十一卷

  《鲍泉集》十卷

  《谢瑱集》十卷

  《任孝恭集》十卷

  《张缵集》十卷

  《陆云公集》四卷

  《张绾集》十卷

  《甄玄成集》十卷

  《萧欣集》十卷

  《沈君攸集》十二卷

  后梁《明帝集》一卷

  后魏《文帝集》四十卷

  《高允集》二十卷

  《宗钦集》二卷

  《李谐集》十卷

  《韩宗集》五卷

  《袁跃集》九卷

  《薛孝通集》六卷

  《温子昇集》三十五卷

  《卢元明集》六卷

  《阳固集》三卷

  《魏孝景集》一卷

  北齐《阳休之集》三十卷

  《刑邵集》三十卷

  《魏收集》七十卷

  《刘逖集》四十卷

  后周《明帝集》五十卷

  《赵平王集》十卷

  《滕简王集》十二卷

  《宗懔集》十卷

  《王褒集》二十卷

  《萧捴集》十卷

  《庾信集》二十卷

  《王衡集》三卷

  陈《后主集》五十五卷

  《沈炯前集》六卷

  《后集》十三卷

  《周弘正集》二十卷

  《周弘让集》十八卷

  《徐陵集》三十卷

  《张正见集》四卷

  《陆珍集》五卷

  《陆瑜集》十卷

  《沈不害集》十卷

  《张式集》十三卷

  《褚介集》十卷

  《顾越集》五卷

  《顾览集》二卷

  《姚察集》二十卷

  隋《炀帝集》三十卷

  《卢思道集》二十卷

  《李元操集》二十二卷

  《辛德源集》三十卷

  《李德林集》十卷

  《牛弘集》十二卷

  《薛道衡集》三十卷

  《何妥集》十卷

  《柳顾言集》十卷

  《江总集》二十卷

  《殷英童集》三十卷

  《萧悫集》九卷

  《魏澹集》四卷

  《尹式集》五卷

  《诸葛颍集》十四卷

  《王胄集》十卷

  《虞茂世集》五卷

  《刘兴宗集》三卷

  《李播集》三卷

  道士《江旻集》三十卷

  僧《昙谛集》六卷

  《惠远集》十五卷

  《支遁集》十卷

  《惠琳集》五卷

  《昙瑗集》六卷

  《灵裕集》二卷

  亡名集十卷

  《曹大家集》二卷

  《钟夫人集》二卷

  刘臻妻《陈氏集》五卷

  《左九嫔集》一卷

  《临安公主集》三卷

  范靖妻《沈满愿集》三卷

  徐悱妻《刘氏集》六卷

  《太宗集》四十卷

  《高宗集》八十六卷

  《中宗集》四十卷

  《睿宗集》十卷

  武后《垂拱集》一百卷

  又《金轮集》十卷

  《陈叔达集》十五卷

  《窦威集》十卷

  《褚亮集》二十卷

  《虞世南集》三十卷

  《萧瑀集》一卷

  《沈齐家集》十卷

  《薛收集》十卷

  《杨师道集》十卷

  《庾抱集》十卷

  《孔颖达集》五卷

  《王绩集》五卷

  《郎楚之集》三卷

  《魏征集》二十卷

  《许敬宗集》八十卷

  《于志宁集》四十卷

  《上官仪集》三十卷

  《李义府集》四十卷

  《颜师古集》六十卷

  《岑文本集》六十卷

  《刘子翼集》二十卷

  《殷闻礼集》一卷

  《陆士季集》十卷

  《刘孝孙集》三十卷

  《郑世翼集》八卷

  《崔君实集》十卷

  《李百药集》三十卷

  《孔绍安集》五十卷

  《高季辅集》二十卷

  《温彦博集》二十卷

  《李玄道集》十卷

  《谢偃集》十卷

  《沈叔安集》二十卷

  《陆楷集》十卷

  《曹宪集》三十卷

  《萧德言集》二十卷

  《潘求仁集》三卷

  《殷芋集》三卷

  《萧钧集》三十卷

  《袁朗集》十四卷

  《杨续集》十卷

  《王约集》一卷

  《任希古集》十卷

  《凌敬集》十四卷

  《王德俭集》十卷

  《徐孝德集》十卷

  《杜之松集》十卷

  《宋令文集》十卷

  《陈子良集》十卷

  《颜顗集》十卷

  《刘颖集》十卷

  《司马佥集》十卷

  《郑秀集》十二卷

  《耿义褒集》七卷

  《杨元亨集》五卷

  《刘纲集》三卷

  《王归一集》十卷

  《马周集》十卷

  《薛元超集》三十卷

  《高智周集》五卷

  《褚遂良集》二十卷

  《刘袆之集》七十卷

  《郝处后集》十卷

  《崔知悌集》五卷

  《李安期集》二十卷

  《唐觐集》五卷

  《张大素集》十五卷

  《邓玄挺集》十卷

  《刘允济集》二十卷

  《骆宾王集》十卷

  《卢照邻集》二十卷

  又《幽忧子》三卷

  杨炯《盈川集》三十卷

  《王勃集》三十卷

  《狄仁杰集》十卷

  《李怀远集》八卷

  《卢受采集》二十卷

  《王适集》二十卷

  《乔知之集》二十卷

  《苏味道集》十五卷

  《薛耀集》二十卷

  《郎余庆集》十卷

  《卢光容集》二十卷

  《崔融集》六十卷

  《阎镜机集》十卷

  《李峤集》五十卷

  《乔备集》六卷

  《陈子昂集》十卷

  《元希声集》十卷

  《李适集》十卷

  《沈佺期集》十卷

  《徐彦伯前集》十卷

  《后集》十卷

  《宋之问集》十卷

  《杜审言集》十卷

  《谷倚集》十卷

  《富嘉谟集》十卷

  《吴少微集》十卷

  《刘希夷集》十卷

  《张柬之集》十卷

  《桓彦范集》三卷

  《韦承庆集》六十卷

  《闾丘均集》二十卷

  《郭元振集》二十卷

  《魏知古集》二十卷

  《阎朝隐集》五卷

  《苏瑰集》十卷

  《员半千集》十卷

  《李乂集》五卷

  《姚崇集》十卷

  《丘悦集》十卷

  《刘子玄集》三十卷

  《卢藏用集》三十卷

  《玄宗集》

  《德宗集》卷亡。

  《濮王泰集》二十卷

  《上官昭容集》二十卷

  《令狐德棻集》三十卷

  《褚亮集》二十卷

  《许彦伯集》十卷

  《刘洎集》十卷

  《来济集》三十卷

  《杜正伦集》十卷

  《李敬玄集》三十卷

  《裴行俭集》二十卷

  《崔行功集》六十卷

  《张文琮集》二十卷

  《曲崇裕集》二十卷

  《刘宪集》三十卷

  《薛稷集》三十卷

  《宋璟集》十卷

  《蒋俨集》五卷

  《赵弘智集》二十卷

  《贺德仁集》二十卷

  《许子儒集》十卷

  《蔡允恭集》二十卷

  《张昌龄集》二十卷

  《杜易简集》二十卷

  《颜元孙集》三十卷

  《姚集》七卷

  《杜元志集》十卷字道宁,开元考功郎中,杭州刺史。

  《杨仲昌集》十五卷

  《崔液集》十卷裴耀卿纂。

  《张说集》二十卷

  《苏颋集》三十卷

  《徐坚集》三十卷

  《元海集》十卷宋休则,开元临河尉。

  《李邕集》七十卷

  《王澣集》十卷

  《张九龄集》二十卷

  《康国安集》十卷以明经高第直国子监,教授三馆进士,授右典戎卫录事参军,太学崇文助教,迁博士,白兽门内供奉、崇文馆学士。

  《孙逖集》二十卷

  《赵冬曦集》卷亡。

  《苑咸集》卷亡。京兆人。开元末上书,拜司经校书、中书舍人,贬汉东郡司户参军,复起为舍人、永阳太守。

  《毛钦一集》三卷字杰,荆州长林人。

  王助《雕虫集》一卷

  《王维集》十卷

  《康希铣集》二十卷字南金,开元台州刺史。

  《张均集》二十卷

  《权若讷集》十卷开元梓州刺史。

  《白履忠集》十卷

  《鲜于向集》十卷

  《康玄辩集》十卷字通理,开元泸州刺史。

  《严从集》三卷从卒,诏求其藁,吕向集而进焉。

  《陶翰集》卷亡。润州人。开元礼部员外郎。

  《崔国辅集》卷亡。应县令举,授许昌令,集贤直学士、礼部员外郎。坐王鉷近亲贬竟陵郡司马。

  《高适集》二十卷

  《贾至集》二十卷

  别十五卷苏冕编。

  《张孝嵩集》十卷字仲山,南阳人。开元河东节度使,南昌阳郡公。

  《储光羲集》七十卷

  《苏源明前集》三十卷

  《李白草堂集》二十卷李阳冰录。

  《杜甫集》六十卷

  《小集》六卷润州刺史樊晃集。

  《岑参集》十卷

  《卢象集》十二卷字纬卿,左拾遗、膳部员外郎,授安禄山伪官,贬永州司户参军,起为主客员外郎。

  萧颖士《游梁新集》三卷

  又《集》十卷

  《李华前集》十卷

  《中集》二十卷

  《李翰前集》三十卷

  《王昌龄集》五卷

  《元结文编》十卷

  《邵说集》十卷

  《裴倩集》五卷

  又《湓城集》五卷均之父。

  《刘汇集》三卷

  《樊泽集》十卷

  《崔良佐集》十卷

  《汤贲集》十五卷字文叔,润州丹阳人。贞元宁州刺史。

  《刘迥集》五卷

  《武就集》五卷元衡父。

  《于休烈集》十卷

  《元载集》十卷

  《张荐集》三十卷

  《刘长卿集》十卷字文房。至德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巴尉。会有为辨之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

  《戎昱集》五卷卫伯玉镇荆南从事,后为辰州、虔州二刺史。

  《崔祐甫集》三十卷

  《常衮集》十卷

  又《诏集》六十卷

  《杨炎集》十卷

  又《制集》十卷苏弁编。

  颜真卿《吴兴集》十卷

  又《庐陵集》十卷

  《临川集》十卷

  《归崇敬集》二十卷

  《刘太真集》三十卷

  《于邵集》四十卷

  《梁肃集》二十卷

  独孤及《毘陵集》二十卷

  《窦叔向集》七卷字遗直。与常衮善,衮为相,用为左拾遗、内供奉,及贬,亦出溧水令。

  《丘为集》卷亡。苏州嘉兴人,事继母孝,尝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时年八十余,而母无恙,给俸禄之半。及居忧,观察使韩氵晃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为异,唯罢春秋羊酒。初还乡,县令谒之,为候门磬折,令坐,乃拜,里胥立庭下,既出,乃敢坐。经县署,降马而趋。卒年九十六。

  《柳浑集》十卷

  《李泌集》二十卷

  《张建封集》二百三十篇

  《顾况集》二十卷

  《鲍溶集》五卷

  《齐抗集》二十卷

  《郑余庆集》五十卷

  《崔元翰集》三十卷

  《杨凝集》二十卷

  《欧阳詹集》十卷

  《李观集》三卷陆希声纂。

  《吕温集》十卷

  《穆员集》十卷

  《窦常集》十八卷

  《郑絪集》三十卷

  《符载集》十四卷

  《郗纯集》六十卷

  戴叔伦《述藁》十卷

  《张登集》六卷贞元漳州刺史。

  《陆迅集》十卷德宗时监察御史裹行。

  《柳冕集》卷亡。

  《姚南仲集》十卷

  《李吉甫集》二十卷

  《武元衡集》十卷

  权德舆《童蒙集》十卷

  又《集》五十卷

  《制集》五十卷

  《韩愈集》四十卷

  《柳宗元集》三十卷

  《韦贯之集》三十卷

  《李绛集》二十卷

  令狐楚《漆奁集》一百三十卷

  又《梁苑文类》三卷

  《表奏集》十卷自称《白云孺子表奏集》。

  《韦武集》十五卷

  《皇甫镛集》十八卷

  《樊宗师集》二百九十一卷

  《武儒衡集》二十五卷

  又《制集》二十卷

  李道古《文舆》三十卷

  董侹《武陵集》卷亡。侹,字庶中,元和荆南从事

  《刘禹锡集》四十卷

  《元氏长庆集》一百卷

  又《小集十卷》元稹

  《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白居易

  《白行简集》二十卷

  《张仲方集》三十卷

  《郑澣集》三十卷

  《冯宿集》四十卷

  《刘伯刍集》三十卷

  《段文昌集》三十卷

  又《诏诰》二十卷

  《韦处厚集》七十卷

  《刘栖楚集》二十卷

  《李翱集》十卷

  《温造集》八十卷

  《滕珦集》卷亡。珦,东阳人。历茂王傅,大和初以右庶子致仕,四品给券还乡自珦始。

  《王起集》一百二十卷

  《崔咸集》二十卷大和人。

  《皇甫湜集》三卷

  《舒元舆集》一卷

  李德裕《会昌一品集》二十卷

  又《姑臧集》五卷

  《穷愁志》三卷

  《杂赋》二卷

  杜牧《樊川集》二十卷

  《沈亚之集》九卷

  《罗让集》三十卷

  《王涯集》十卷

  《魏谟集》十卷

  《秣陵子集》一卷来择,字无择,宝历应贤良科。

  《柳仲郢集》二十卷

  《陈商集》十七卷

  《欧阳衮集》二卷衮,福州闽县人,历侍御史。

  温庭筠《握兰集》三卷

  又《金筌集》十卷

  《诗集》五卷

  《汉南真稿》十卷

  陈陶《文录》十卷

  刘蜕《文泉子》十卷字复愚,咸通中书舍人。

  郑畋《玉堂集》五卷

  又《凤池稿草》三十卷

  《续凤池稿草》三十卷

  孙樵《经纬集》三卷字可之,大中进士第。

  周慎辞《宁苏集》五卷字若讷,咸通进士第。

  《皮日休集》十卷

  又《胥台集》七卷

  《文薮》十卷

  《诗》一卷

  陆龟蒙《笠泽丛书》三卷

  又《诗编》十卷

  《赋》六卷

  《杨夔集》五卷

  又《冗书》十卷

  《冗馀集》一卷

  沈栖远《景台编》十卷字子鸾,咸通进士第。

  《郑諴集》卷亡。字申虞,福州闽县人。大中国子司业,郢、安二州刺史,江西节度副使。

  司空图《一鸣集》三十卷

  《陆扆集》七卷

  秦韬玉《投知小录》三卷字中明,田令孜神策判官、工部侍郎。

  《郑賨集》十卷字贡华,乾符进士第。

  袁皓《碧池书》三十卷袁州宜春人。龙纪集贤殿图书使,自称碧池处士。

  《郑氏贻孙集》四卷

  养素先生《遗荣集》三卷皆唐末人。

  《张玄晏集》二卷字寅节,昭宗翰林学士。

  《齐夔集》一卷

  黄璞《雾居子》十卷

  《谭正夫集》一卷

  《丘光庭集》三卷

  张安石《涪江集》一卷

  张友正《杂编》一卷

  《沈光集》五卷题曰《云梦子》

  《程晏集》七卷字晏然,乾宁进士第。

  沈颜《聱书》十卷

  李善夷《江南集》十卷

  《刘绮庄集》十卷

  《王秉集》五卷

  《孙子文篡》四十卷

  又《孙氏小集》三卷孙郃。字希韩,乾宁进士第。

  《陈黯集》三卷字希孺,泉州南安人,昭宗时。

  《罗衮集》二卷字子制,天祐起居郎。

  李峤《杂泳诗》十二卷

  《刘希夷诗集》四卷

  《崔颢诗》一卷汴州人,才俊无行,娶妻不惬即去之者三四,历司勋员外郎。

  《系毋潜诗》一卷字孝通。开元中,繇宜寿尉入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

  《祖咏诗》一卷

  《李颀诗》一卷并开元进士第

  《孟浩然诗集》三卷弟洗然。宜城王士源所次,皆三卷也。士源别为七类。

  《包融诗》一卷润州延陵人。历大理司直。二子何、佶齐名,世称“二包”。何,字幼嗣,大历起居舍人。融与储光羲皆延陵人;曲阿有馀杭尉丁仙芝、缑氏主簿蔡隐丘、监察御史蔡希周、渭南尉蔡希寂、处士张彦雄张潮、校书郎张晕、吏部常选周瑀、长洲尉谈ρ,句容有忠王府仓曹参军殷遥、硖石主簿樊光、横阳主簿沈如筠,江宁有右拾遗孙处玄、处士徐延寿,丹徒有江都主簿马挺、武进尉申堂构,十八人皆有诗名。殷璠汇次其诗,为《丹杨集》者。

  《皇甫冉诗集》三卷字茂政,润州丹杨人,秘书少监、集贤院修撰彬侄也。天宝末无锡尉,避难居阳羡,后为左金吾卫兵曹参军、左补阙,与弟曾齐名。曾,字孝常,历侍御史,坐事贬徙舒州司马,阳翟令。

  《严维诗》一卷字正文,越州人,秘书郎。

  《张继诗》一卷字懿孙,襄州人。大历末,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於洪州。

  《李嘉祐诗》一卷别名从一,袁州、台州二刺史。

  《郎士元诗》一卷字君胄,中山人。宝应元年,选畿县官,诏试中书,补渭南尉,历拾遗、郢州刺史。

  《张南史诗》一卷字季直,幽州人。以试参军避乱居扬州杨子,再召之,未赴,卒。

  《畅当诗》二卷

  《郑常诗》一卷

  《苏涣诗》一卷涣少喜剽盗,善用白弩,巴蜀商人苦之,号白跖,以比庄乔,后折节读书,进士及第。湖南崔瓘辟从事,瓘愚害,涣走交广,与哥舒晃反,伏诛。

  《硃湾诗集》四卷

  李勉永平从事。

  《吉中孚诗》一卷楚州人,始为道士,后官校书郎,登宏辞,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判度支,贞元初卒。

  《硃放诗》一卷字长通,襄州人,隐居剡溪。嗣曹王皋镇江西,辟节度参谋,贞元初召为拾遗,不就。

  《刘方平诗》一卷河南人,与元鲁山善,不仕。

  《常建诗》一卷肃、代时人。

  《曲信陵诗》一卷

  《章八元诗》一卷睦州人,大历进士第

  《秦系诗》一卷

  《陈诩集》十卷字载物,福州闽县人。贞元户部郎中,知制诰。

  《钱起诗》一卷

  《李端诗集》三卷

  《韩翃诗集》五卷

  《司空曙诗集》二卷

  《卢纶诗集》十卷

  《耿湋诗集》二卷

  《崔峒诗》一卷

  《韦应物诗集》十卷

  《许经邦诗集》一卷建中右武卫胄曹参军。

  《韦渠牟诗集》十卷谏议大夫时集。

  《刘商诗集》十卷贞元比部郎中。

  《王建集》十卷大和陕州司马。

  张碧《謌行集》二卷贞元人。

  《雍裕之诗》一卷

  《杨巨源诗》一卷字景山,大和河中少尹。

  《孟郊诗集》十卷

  《张籍诗集》七卷

  《李涉诗》一卷

  《李贺集》五卷

  李绅《追昔游诗》三卷

  又《批答》一卷

  《章孝标诗》一卷

  《殷尧籓诗》一卷元和进士第

  《李敬方诗》一卷字中虔,大和歙州刺史。

  《玉川子诗》一卷卢仝。

  《裴夷直诗》一卷

  《施肩吾诗集》十卷

  《姚合诗集》十卷

  《韩琮诗》一卷字成封,大中湖南观察使。

  李商隐《樊南甲集》二十卷

  《乙集》二十卷

  《玉溪生诗》三卷

  又《赋》一卷

  《文》一卷

  贾岛《长江集》十卷

  又《小集》三卷

  《张祜诗》一卷字承吉,为处士,大中中卒。

  许浑《丁卯集》二卷字用晦,圉师之后,大中睦州、郢州二刺史。

  《李远诗集》一卷字求古,大中建州刺史。

  《雍陶诗集》十卷字国钧,大中八年自国子《毛诗》博士出为简州刺史。

  《硃庆余诗》一卷名可久,以字行。宝历进士第。

  《喻凫诗》一卷开成进士第,乌程令。

  《马戴诗》一卷字虞臣,会昌进士第。

  《李群玉诗》三卷

  《后集》五卷字文山,澧州人。裴休观察湖南,厚延致之,及为相,以诗论荐,授校书郎。

  崔橹《无讥集》四卷

  郁浑《百篇集》一卷浑常应百篇举,寿州刺史李绅命百题试之。

  《姚鹄诗》一卷字居云,会昌进士第。

  《项斯诗》一卷字子迁,江东人,会昌丹徒尉。

  《孟迟诗》一卷字迟之,会昌进士第。

  《顾非熊诗》一卷况之子,大中盱眙簿,弃官隐茅山。

  《章碣诗》一卷

  赵嘏《渭南集》三卷

  又《编年诗》二卷字承祐,大中渭南尉。

  《薛逢诗集》十卷

  又《别纸》十三卷

  《赋集》十四卷

  《于武陵诗》一卷

  《李频诗》一卷

  《李郢诗》一卷字楚望,大中进士第,侍御史。

  《曹鄴诗》三卷字鄴之,大中进士第,洋州刺史。

  《刘沧诗》一卷字蕴灵。

  《崔珏诗》一卷字梦之,并大中进士第。

  《刘得仁诗》一卷

  《高蟾诗》一卷乾宁御史中丞。

  《高骈诗》一卷

  《薛能诗集》十卷

  又《繁城集》一卷

  陆希声《颐山诗》一卷

  郑嵎《津阳门诗》一卷

  《于濆诗》一卷字子漪。

  《许棠诗》一卷字文化。

  《公乘亿诗》一卷字寿山,并咸通进士第。

  《聂夷中诗》二卷字坦之,咸通华阴尉。

  《于鄴诗》一卷

  《于鹄诗》一卷

  郑谷《云台编》三卷

  又《宜阳集》三卷字守愚,袁州人,为右拾遗。乾宁中,以都官郎中卒于家。

  《硃朴诗》四卷

  又《杂表》一卷

  《玄英先生诗集》十卷方干。

  《李洞诗》一卷

  《吴融诗集》四卷

  又《制诰》一卷

  《韩偓诗》一卷

  又《香奁集》一卷

  《曹唐诗》三卷字尧宾。

  《周贺诗》一卷

  《刘干诗》一卷

  《崔涂诗》一卷字礼山,光启进士第。

  《唐彦谦诗集》三卷

  《张乔诗集》二卷

  《王驾诗集》六卷字大用。

  《吴仁璧诗》一卷字廷实,并大顺进士第。

  《王贞白诗》一卷字有道。

  《张蠙诗集》二卷字象文。

  《翁承赞诗》一卷字文尧。

  《褚载诗》三卷字厚之,并乾宁进士第。

  《王毂诗集》三卷字虚中,乾宁进士第,郎官致仕。

  《曹松诗集》三卷字梦征,天复进士第,校书郎。

  《罗鄴诗》一卷

  《赵抟歌诗》二卷

  《周朴诗》二卷朴称处士。

  《硃景元诗》一卷

  崔道融《申唐诗》三卷

  《陈光诗》一卷

  《王德舆诗》一卷

  汤绪《潜阳杂题诗》三卷

  《韦霭诗》一卷

  《张为诗》一卷

  《罗浩源诗》一卷

  薛莹《洞庭诗集》一卷

  谢蟠隐《杂感诗》二卷

  《谭藏用诗》一卷

  刘言史《謌诗》六卷

  《黄滔集》十五卷字文江,光化四门博士。

  郑良士《白岩集》十卷字君梦。昭宗时献诗五百篇,授补阙。

  《严郾诗》二卷

  《刘威诗》一卷

  《郑云叟诗集》三卷

  《来鹏诗》一卷

  陆元皓《咏刘子诗》三卷

  《任翻诗》一卷

  《李山甫诗》一卷

  道士《吴筠集》十卷

  僧《惠赜集》八卷姓李,江陵人。

  僧《玄范集》二十卷

  僧《法琳集》三十卷

  僧《灵彻诗集》十卷姓汤,字源澄,越州人。

  《皎然诗集》十卷字清画,姓谢,湖州人,灵运十世孙,居杼山。颜真卿为刺史,集文士撰《韵海镜源》,预其论著。贞元中,集贤御书院取其集以藏之,刺史于頔为序。

  卢献卿《愍征赋》一卷

  《谢观赋》八卷

  卢肇《海潮赋》一卷

  又《通屈赋》一卷

  注林绚《大统赋》二卷字子发,袁州人。咸通歙州刺史。

  《高迈赋》一卷

  皇甫松《大隐赋》一卷

  崔葆《数赋》十卷乾宁进士,王克昭注。

  《宋言赋》一卷字表文。

  《陈汀赋》一卷字用济,并大中进士第。

  乐朋龟《纶阁集》十卷

  又《德门集》五卷

  《赋》一卷字兆吉,僖宗翰林学士,太子少保致仕。

  《蒋凝赋》三卷字仲山,咸通进士第。

  公乘亿《赋集》十二卷

  《林嵩赋》一卷字降臣,乾符进士第。

  《王翃赋》一卷字雄飞,大顺进士第。

  《贾嵩赋》三卷

  《李山甫赋》二卷

  陆贽《论议表疏集》十二卷

  又《翰苑集》十卷韦处厚纂。

  《王仲舒制集》十卷

  《李虞仲制集》四卷

  《封敖翰藁》八卷

  崔嘏《制诰集》十卷字干锡,邢州刺史。会刘稹反,归朝,授考功郎中、中书舍人。李德裕之谪,嘏草制不尽书其过,贬端州刺史。

  独孤霖《玉堂集》二十卷

  刘崇望《中和制集》十卷

  《李溪制集》四卷

  钱珝《舟中录》二十卷

  薛延珪《凤阁书词》十卷

  郭元振《九谏书》一卷

  李绛《论事集》三卷蒋偕集。

  《李磎表疏》一卷

  《张濬表状》一卷

  《临淮尺题》二卷武元衡西川从事撰。

  《李程表状》一卷

  《刘三复表状》十卷

  《问遗杂录》三卷

  赵璘《表状集》一卷

  《张次宗集》六卷

  吕述《东平小集》三卷

  《段全纬集》二十卷

  刘鄴《甘棠集》三卷

  《王虬集》十卷字希龙,泉州南安人。大顺初举进士第。

  崔致远《四六》一卷

  又《桂苑笔耕》二十卷高丽人,宾贡及第,高骈淮南从事。

  《顾氏编遗》十卷

  《苕川总载》十卷

  《纂新文苑》十卷

  《启事》一卷

  《赋》二卷

  《集遗具录》十卷顾云,字垂象,池州人。虞部郎中,高骈淮南从事。

  郑准《渚宫集》一卷字不欺,乾宁进士第。

  李巨川《四六集》二卷韩建华州从事。

  胡曾《安定集》十卷

  《陈蟠隐集》五卷

  张泽《饮河集》十五卷

  黄台《江西表状》二卷钟传从事。

  太宗《凌烟阁功臣赞》一卷

  崔融《宝图赞》一卷王起注。

  卢铤《武成王庙十哲赞》一卷

  李靖《霸国箴》一卷

  魏征《时务策》五卷

  郭元振《安邦策》一卷

  《刘蕡策》一卷

  王勃《舟中纂序》五卷

  《才命论》一卷张鷟撰,郗昂注。一作张说撰,潘询注。

  杜元颖《五题》一卷

  《李甘文》一卷

  《南卓文》一卷

  《刘轲文》一卷

  《陆鸾文》一卷字离祥,咸通进士第。

  《吴武陵书》一卷

  夏侯韫《大中年与凉州书》一卷

  骆宾王《百道判集》一卷

  张文成《龙筋凤髓》十卷

  《崔锐判》一卷大历人。

  郑宽《百道判》一卷元和拔萃。

  右别集类七百三十六家,七百五十部,七千六百六十八卷。失姓名一家,玄宗以下不著录四百六家,五千一十二卷。

  挚虞《文章流别集》三十卷

  杜预《善文》四十九卷

  谢沈《名文集》四十卷

  孔逭《文苑》一百卷

  梁昭明太子《文选》三十卷

  又《古今诗苑英华》二十卷

  萧该《文选音》十卷

  僧道淹《文选音义》十卷

  《小辞林》五十三卷

  《集古今帝王正位文章》九十卷

  萧圆《文海集》三十六卷

  康明贞《辞苑丽则》二十卷

  庾自直《类文》三百七十七卷

  宋明帝《赋集》四十卷

  《皇帝瑞应颂集》十卷

  《五都赋》五卷

  卞铄《献赋集》十卷

  司马相如《上林赋》一卷

  曹大家注班固《幽通赋》一卷

  项岱注《幽通赋》一卷

  张衡《二京赋》二卷

  薛综《二京赋音》二卷

  《三都赋》三卷

  左太冲《齐都赋》一卷

  李轨《齐都赋音》一卷

  褚令之《百赋音》一卷

  郭微之《赋音》二卷

  綦毋邃《三京赋音》一卷

  《木连理颂》二卷

  李暠《靖恭堂颂》一卷

  《诸郡碑》一百六十六卷

  《杂碑文集》二十卷

  殷仲堪《杂论》九十五卷

  刘楷《设论集》三卷

  谢灵运《设论集》五卷

  又《连珠集》五卷

  梁武帝《制旨连珠》四卷

  陆缅注《制旨连珠》十一卷

  谢庄《赞集》五卷

  张湛《古今箴铭集》十三卷

  《众贤诫集》十五卷

  《杂诫箴》二十四卷

  李德林《霸朝杂集》五卷

  王履《书集》八十卷

  夏赤松《书林》六卷

  山涛《启事》十卷

  《梁中书表集》二百五十卷

  《荐文集》七卷

  《宋元嘉策》五卷

  又《元嘉宴会游山诗集》五卷

  《宋伯宜策集》六卷

  卞氏《七林集》十二卷

  颜之推《七悟集》一卷

  袁淑《俳谐文》十五卷

  颜竣《妇人诗集》二卷

  殷淳《妇人集》三十卷

  江邃《文释》十卷

  干宝《百志诗集》五卷

  崔光《百国诗集》二十九卷

  应璩《百一诗》八卷

  李夔《百一诗集》二卷

  《晋元正宴会诗集》四卷伏滔、袁豹、谢灵运集。

  颜延之《元嘉西池宴会诗集》三卷

  《清溪集》三十卷齐武帝敕撰。

  《齐释奠会诗集》二十卷

  徐伯阳《文会诗集》四卷

  《文林诗府》六卷北齐后主作。

  萧淑《西府新文》十卷

  《新文要集》十卷

  宋明帝《诗集新撰》三十卷

  《诗集》二十卷

  《谢灵运诗集》五十卷

  又《诗集钞》十卷

  《诗英》十卷

  《回文诗集》一卷

  《七集》十卷

  《刘和诗集》二十卷

  《颜竣诗集》一百卷

  许凌《六代诗集钞》四卷

  《诗林英选》十一卷

  虞绰等《类集》一百一十三卷

  《诗缵》十二卷

  《诗录》二十卷

  《文苑词英》八卷

  徐陵《六代诗集钞》四卷

  又《玉台新咏》十卷

  谢混《集苑》六十卷

  宋临川王义庆《集林》二百卷

  丘迟《集钞》四十卷

  李善注《文选》六十卷

  公孙罗注《文选》六十卷

  又《音义》十卷

  刘允济《金门待诏集》十卷

  《文馆辞林》一千卷许敬宗、刘伯庄等撰。

  《丽正文苑》二十卷

  《芳林要览》三百卷许敬宗、顾胤、许圉师、上官仪、杨思俭、孟利贞、姚、窦德玄、郭瑜、董思恭、元思敬集。

  僧惠净《续古今诗苑英华集》二十卷

  刘孝孙《古今类聚诗苑》三十卷

  郭瑜《古今诗类聚》七十九卷

  《歌录集》八卷

  李淳风注颜之推《稽圣赋》一卷

  张庭芳注庾信《哀江南赋》一卷

  崔令钦《注》一卷

  窦严《东汉文类》三十卷

  李善《文选辨惑》十卷

  《五臣注文选》三十卷衢州常山尉吕延济、都水使者刘承祖男良、处士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开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上之。

  曹宪集《文选音义》卷亡。

  康国安注《驳文选异义》二十卷

  许淹《文选音》十卷

  孟利贞《续文选》十三卷

  崔玄韦训注《文馆词林策》二十卷

  康显《辞苑丽则》三十卷

  又《海藏连珠》三十卷希铣之兄,修书学士。

  卜长福《续文选》三十卷开元十七年上,授富阳尉。

  卜隐之《拟文选》三十卷开元处士。

  《朝英集》三卷开元中张孝嵩出塞,张九龄、韩休、崔沔、王翰、胡皓、贺知章所撰送行歌诗。

  张楚金《翰苑》三十卷

  王方庆《王氏神道铭》二十卷

  徐坚《文府》二十卷开元中,诏张说括《文选》外文章,乃命坚与贺知章、赵冬曦分讨,会诏促之,坚乃先集诗赋二韵为《文府》上之。余不能就而罢。

  裴潾《大和通选》三十卷

  李康《玉台后集》十卷

  元思敬《诗人秀句》二卷

  孙季良《正声集》三卷

  《珠英学士集》五卷崔融集武后时脩《三教珠英》学士李峤、张说等诗。

  《搜玉集》十卷

  曹恩《起予集》五卷大历人。

  元结《箧中集》一卷

  《奇章集》四卷

  刘明素《丽文集》五卷兴元中集。

  李吉甫《古今文集略》二十卷。

  又《国朝哀策文》四卷

  《梁大同古铭记》一卷

  《丽则集》五卷

  《类表》五十卷亦名《表启集》。

  柳宗直《西汉文类》四十卷

  柳玄《同题集》十卷

  窦常《南薰集》三卷

  殷璠《丹杨集》一卷

  又《河岳英灵集》二卷

  王起《文场秀句》一卷

  姚合《极玄集》一卷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二卷

  李戡《唐诗》三卷

  顾陶《唐诗类选》二十卷大中校书郎。

  刘餗《乐府古题解》一卷

  《李氏花萼集》二十卷李乂、尚一、尚贞。

  《韦氏兄弟集》二十卷韦会、弟弼。

  《窦氏联珠集》五卷窦群、常、牟、痒、巩。

  《集贤院壁记诗》二卷

  《翰林歌词》一卷

  《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

  《断金集》一卷李逢吉、令狐楚唱和。

  《元白继和集》一卷元稹、白居易。

  《三州唱和集》一卷元稹、白居易、崔玄亮。

  《刘白唱和集》三卷刘禹锡、白居易。

  《汝洛集》一卷裴度、刘禹锡唱和。

  《洛中集》七卷

  《彭阳唱和集》三卷令狐楚、刘禹锡。

  《吴蜀集》一卷刘禹锡、李德裕唱和。

  裴均《寿阳唱咏集》十卷

  又《渚宫唱和集》二十卷

  《岘山唱咏集》八卷

  《荆潭唱和集》一卷

  《盛山唱和集》一卷

  《荆夔唱和集》一卷

  僧《广宣与令狐楚唱和》一卷

  《名公唱和集》二十二卷

  《汉上题襟集》十卷段成式、温庭筠、余知古。

  袁皓集《道林寺诗》二卷

  《松陵集》十卷皮日休、陆龟蒙唱和。

  《廖氏家集》一卷廖光图,唐末人。

  卢瑰《杼情集》二卷

  孟启《本事诗》一卷

  刘松《宜阳集》六卷松,字嵇美,袁州人。集其州天宝以后诗四百七十篇。

  蔡省风《瑶池新咏》二卷集妇人诗。

  僧灵彻《詶唱集》十卷大历至元和中名人。

  吴兢《唐名臣奏》十卷

  马亹《奏议集》三十卷

  臧嘉猷《羽书》三卷处士。

  沈常《总戎集》三十卷

  唐禀《贞观新书》三十卷禀,袁州萍乡人。集贞观以前文章。

  黄滔《泉水秀句集》三十卷编闽人诗,自武德尽天祐末。

  周仁瞻《古今类聚策苑》十四卷

  《五子策林》十卷集许南容而下五人策问。

  《元和制策》三卷元稹、独孤郁、白居易。

  李太华《掌记略》十五卷

  《新掌记略》九卷

  林逢《续掌记略》十卷

  凡文史类四家,四部,十八卷。刘子玄以下不著录二十二家,二十三部,一百七十九卷。

  李充《翰林论》三卷

  刘勰《文心雕龙》十卷

  颜竣《诗例录》二卷

  钟嵘《诗评》三卷

  刘子玄《史通》二十卷

  《柳氏释史》十卷柳璨。一作《史通析微》。

  刘餗《史例》三卷

  《沂公史例》十卷田弘正客撰。

  裴杰《史汉异义》三卷河南人,开元十七年上,授临濮尉。

  李嗣真《诗品》一卷

  元兢《宋约诗格》一卷

  王昌龄《诗格》二卷

  昼公《诗式》五卷

  《诗评》三卷僧皎然。

  王起《大中新行诗格》一卷

  姚合《诗例》一卷

  贾岛《诗格》一卷

  炙毂子《诗格》一卷

  元兢《古今诗人秀句》二卷

  李洞集《贾岛句图》一卷

  张仲素《赋枢》三卷

  范传正《赋诀》一卷

  浩虚舟《赋门》一卷

  倪宥《文章龟鉴》一卷

  刘蘧《应求类》二卷

  孙郃《文格》二卷

  右总集类七十五家,九十九部,四千二百二十三卷。李淳风以下不著录七十八家,八百一十三卷。总七十九家,一百七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